篇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
现行教学理论提出很多好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又存在很大偏差,本文带着对初级中学学生学情的思索,从现今大力提倡的兴趣教学和探究方法入手,浅探了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易出现的偏差及其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语文素养的熏陶。
一、语文课堂探索
尽管我们教育者总在不断地学习,但在各种理论实践以后却经常感到茫然。很多老师发出了这样的喟叹: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方法,可是为什么最后受伤的还是我?所以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编制梦想的天堂,语文课堂教学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现有两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偏差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运用中的偏差
兴趣教学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乐了学生,喜了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讲《爱莲说》,学生对这种枯燥的文言文深痛恶绝。那么大家就来活动一下,提一下兴趣,老师由歌曲《荷塘月色》创设情景,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从独唱到大合唱,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从咏荷的歌到咏荷的诗,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专门安排两个学生做记分员,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PK,凡举手发言者皆可得分,课堂热闹非凡。最后好不容易把学生从想象中拉回到书本上来,让学生讨论荷花的特点用途及品德,学生们很乐于为老师报出他们知道的荷的用途,也急于在老师一再渲染的这场对决中获胜,这其中老师最核心的讲解学生根本没听清。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撒欢儿倒很开心,但能掌握课文翻译、理解文章主旨的人寥寥无几。
2.大力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运行中的偏差,现在人们都大力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学习,这种探究遍及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学生。
我是一个老师,我觉得让学生自主学习、亲身实践决不能放任。我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荷花淀》,课文分三段,第一段老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从生字到重点词、段落大意都在黑板上列出:
新课程提倡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我们不仅因此而作肤浅的理解。以“问题——探究——发展”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动和创新能力的增长。
《荷花淀》这篇课文,全文自然分段,情节简单,字词也较容易容易掌握,其重难点在于重点段落、重点语句的分析,所以讨论段落的问题不仅费时长且是多余,这样做会使这篇精彩的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淡化甚至完全落空。这样的课堂只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思考,教师在上《荷花淀》这课时我们可以从水生、水生嫂的人物刻画入手,重点让学生体会其中某些细节描写,比如:一群妇女商量时的语言。或者揣度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众多教学方法争教坛的今天,兴趣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两种好的教学方法。但所有的理论只能用于适合它的事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从所教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应有的创新,赋予它以新的内涵,真正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篇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创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话题,也是教育界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如何运用创新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来指导学校的工作?如何摒弃传统的思维定式,利用发散思维开发人的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 一、创新教育与学校管理创新通常是指新的思想的产生、深化、交流以及应用到产品或服务中去。众所周知,学校不同于企业,学校的管理是以教学为中心,这不仅需要管理的技巧与能力,也需要教育的方法与手段。所以在实施教育管理中,创新是极其重要、不可缺少的。这就为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自身必须具备积极的探索精神,必须有洞察和研究教育管理及教育适应社会的能力。 提倡创新教育不是口头空说,也不是学校管理者向教师布置教学任务,而是管理者在制定学校方针大政时,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前瞻性战略,从创新管理与创新教育的特点和内容上,指导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创新人格的活动,将寓教于乐向更高层的思维发展,有目的地培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创新意识,给开拓性思维一个施展的空间,用道德和人格的力量造就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实现道德人格与道德情感的统一。 其次,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教职工还是学生,要对他们在教育教学及学习过程中的创新加以界定,尊重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活动。 事实上,创新教育与教学管理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整体,学校管理不可能离开教育教学谈创新,也不能大谈教育创新而忽视学校管理,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使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创新的成果,借鉴原有方法和积极的因素,赋予分层与分级管理以新的内涵以现代教育管理思想为指导,遵循规律,在注重以老带新的同时,更注重以新促老的作用,在校内营造一种人人想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 二、创新教育与教师作用的发挥目前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功能正出现深刻的转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新的时代要求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使个体生命中的创新欲望、创新冲动、创新潜能得到挖掘和释放。 教师角色的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观念、能力、方法和认识的变革。 教师观念的更新创新教育要求教师面向所有学生,引导和培养他们的个体创造性,克服传统的偏见和偏爱,给个性不同的学生以充分表现特殊才能的机会和权力,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将“为考试而教”转变到“为创新而教”的立足点上来,尊重学生的特智、特能、特长,发展其内心世界的独特性。“惟师是从”是传统的专制型师生观,创新教育所要求的是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新型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而目前课堂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回答问题贬斥性的评价、考试中点滴不可变化的“标准答案”,都是异化师生关系、禁锢学生创新思维的锁链。为此,教师要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体态语言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艺术地运用课堂点拨和评价机制。教师要“放下架子”,激励学生以独立的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质疑、批评和争辩。这种课堂内外师生间智力的对抗和思维的撞击,恰恰是平等师生关系的集中表现。 教师能力的提高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满堂灌”的现象,首先要具备设计有新意、效果佳的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求知创新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基本立场出发,利用引导、讨论、点拨等方法和形式,使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时间上的空白”,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质疑的自主性活动空间。 在现代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无疑是一种直接转化的教育生产力,理当内化为教师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教师角色的内在需求。就教师的能力而言,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如计算机的使用与操作、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对校园教学网的了解等。 教学方法的更新是教育创新的重头戏,很显然,引导学生“要学”比让学生“学好”更重要。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告别维持性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注重学习的预期性、多元性、开放性的有效途径。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强调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学校还要结合长远发展规划和构想,有目的、有计划地探讨和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对劳资制度的创新应体现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依据工作能力和实际水平,进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结构工资制。利用教师队伍自身的调节能力和自身的激励意识,逐步适应制度创新的要求。采取必须的经济手段,大力提倡知识更新和教改实验,建立校内教育教学“特区”和教学试点,全方位调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 三、创新教育与育人环境如何正确认识创新教育与育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成功地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环境更好地适应创新教育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直接作用于创新活动的,并对教育创新活动发生重大影响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教学环境与教学设施。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感情和对新异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与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等因素有关。当然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创新环境不仅需要自然的物质条件,如校园的美化,教学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如现代教学手段、实验室、图书馆、教室等。这些设施在创新活动和教学活动中,都会对师生的精神风貌、情绪,教与学的质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人际关系。学校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时,要接受各种社会关系、制度、结构方面的信息,这是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大众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大量有利于师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身心健康的、益智的信息,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创新意识的激发。 良好的人际关系及群体环境,对创新意识的影响是直接的、具体的。所以说,一定意义上的创新教育,需要有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整体凝合、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具体到学校,就体现在领导与教职工、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上。这种关系是积极向上的,就必然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激发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创新学习,要求受教育者仅有创新思维是不够的,创新思维加上创新行为,才能形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创新学习,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已经在不自觉地应用,只是还没有形成定式或者说系统,需要教育者在与学生共同创新的过程中,集中、提炼、规范成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对方式方法提出质疑,对学习实践中认为效果较差的方法进行变革。创新教育要求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大胆采用目标、信任、榜样、支持、关怀和情感的方法,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多向思维、充分的假设、多种创造性设想,开发学生的全脑,利用学生独立意识显著的特点在“第二课堂”中搞些“小发明、小实验”来满足第3页
篇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教育研究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很久以来,这两个概念是相互排斥的、对立的。这促使我们在思考,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才能促进二者的相互发展。
理论这个词来自希腊语,理论的本义就是观看或观赏。它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向导。实践被马克思定义为能动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一切的客观物质活动。而对什么是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我国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泛指人们有关教育的理论性认识,是理性思考的产物,教育实践是对人类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教育实践的需要;只有在
教育实践中,才有产生教育理论的可能,才能使教育理论得到创新和丰富;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正确与否,教育实践是其唯一的检验标准。总之教育理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
不同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度不一样,各种不同类型的教
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间有不同的关系。如教育发展理论,它主要研究宏观教育现象,研究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理论越抽象,越具有基础性,离实践的距离也就越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要经过多层环节,如转化为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从而对教育实践活动起作用,因而我们不能要求这种教育理论具有教育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而对于教与学的理论,实践性是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特性,这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着较为密切和直接的关系,而且理论研究直接指向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的教育理论受到
教育实际工作者批评与指责最多的,便是这类应该与活生生的教育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脱离与结合都具有某种合理性。
针对教育领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促进理论联系
实际应注意的问题,在教育领域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究其原因大致有五种。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保持理论自身的品质,又要注重向实践转化。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并未系统地学习理论,或浅尝辄止,或不求甚解,或人云亦云,以这样的知识指导自己教学工作,得出错误的认识,认为书上说的学习用不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教育理论工作者,虽然读了些教育书籍,学习了些有关教育的知识,但是对于教育理论并未真正掌握,对于教育实际情况更是不甚了解。这样的人写的文章、著作只能照抄照搬,罗列教条,造成所谓“理论”脱离了实际;第三种情况是,由于理论表
达深浅程度与教师已有水平不相符,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结合的情况;第四种情况是,从较高的教育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学科的建设问题;第五种情况是,教育实践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态度与方法问题导致了“两张皮”现象的产生。
因此我们呼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集团的联盟,让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增强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其理论的实践指向性。北大教授王选说,当自己提出新的思想的时候,必然自己是首先的实现者。教育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推广于实践,而不应满足于纯粹理论的发明发现。而教育行业要更加名
副其实成为一门“专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或被别人指责为“准专业、半专业”活动,教育实践工作者首先必须使自己的态度和实践更加牢固地建立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的基础之上,自觉寻求理论的指导,纳入理论指
示的范畴。
2、保持教育理论的自身品质。
为了真正发挥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使教育
理论更好的为教育实践服务,就应当保持教育理论的自身品质。保持教育理论的独立性。达到这一点,主要来自
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要让教育理论工作者独立性、创造性地对教育理论进行探索,而不只是让教育理论工作者去释述已确定和实施的实际主张;另一方面要求参与教育实践的教育主体克服盲目跟着个别领导意图走的现象。其次,保持教育理论的完整性。现实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的。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对教育理论某一部分的理解,断章取义地掌握教育理论,是难以解决具体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或解释教育现象的。缺乏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就有可能导致教育实践畸形发展。最后,保持教育理论的彻底性。理论的彻底性就在于应用理论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不是停留在表面,或作肤浅的解释。它要求参与教育实践的教育主体把握理论的完整性内容。把理论贯彻到底,不能因教育理论之外的任何因素的干扰而半途止步。只有彻底地贯彻教育理论,才能给教育实践开辟道路,指明方向,给教育主体以信心和力量。教育主体应该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中发生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探它的深层原因,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揭示其矛盾的本质,更好地为教育实践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