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8篇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的意见与建议8篇 【篇一】 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农民多为分散经营,单家独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村振兴的意见与建议8 篇【篇一】
乡村振兴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1)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生产缺乏规模,农民多为分散经营,单家独户生产且缺乏农业特色,农村土地腾退率低,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圈,分散式农业生产导致产业化发展滞后,为现代农业 成片式发展带来困局。
( 2)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农村面源污染较为严重,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滥用农药化肥、乱排污水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农村约存在50%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未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农村环境脏乱 差问题带有普遍性。
( 3)乡村发展要素短缺。人才、资金严重不足,乡村收入低、上升空间窄、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农村人才缺乏、后备不足,云龙镇常年有1万人以上的中青年在外务工;资金压力大,目前云龙镇仅规划编制费用达 500 万元左右,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存在大量资金缺口,乡镇财力无法紧跟发展步伐。建议:( 1)盘活土地资源,建立新型经营方式。引导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小规 模化经营,同时建立基于分散、小规模土地基础上的新型经营方式,如康养农业、乡村旅游。(2)突出治理乡村环境,着力三大革命。
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完善保洁队伍,科学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合理规划农村改厕工作。( 3)完善乡村发展要素,着力人才资金。实施乡村人才培育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经纪人、产业带头人,打造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
【篇二】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 也是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核心精神,乡村振兴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中央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从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目标来看,中央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经过六个五年规划,也就是要用30年左右的时间来实现乡村振兴。在这样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间内,就意味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不能机械教条、更不能形而上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际情况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每个地方的发展不均衡, 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因此,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执行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未雨绸缪。
首先,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地产下乡。很多地方打着”观光农业+房地产”的旗号,名为商业模式创新 , 实为” 挂羊头卖狗肉”当作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的幌子, 很多”观光农业综合体”等农村建设项目最后沦为开发商变相拿地的房地产项目。
其次,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上楼居住。有些地方为节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或者腾退出建设用地指标,大搞村庄的搬迁撤并, 不尊重农户意愿,强力实施”一刀切”,要求农民由分散居住改为集中上楼居住 , 急于求成搞”大拆促大建”。
最后,不要把乡村振兴等同于物质扶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如果支持过度集中在资金或物质上,就容易导致乡村振兴”重输血轻造血”的问题,依赖于短期高强度的外来资金注入或物质支持,只能解决乡村发展的一时需要,无法从根源上实现乡村的振兴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 需要内化自身造血机制,才能真正强身健体。打铁还需自身硬,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在本乡本土,只有盘活当地资源,打造持续的造血功能 , 乡村才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 村民是主体力量,若没有村民的参与再好的战略也实施不了。因此, 要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 首先要打造一支过硬的
村委领导班子,让他们的眼光、思路与政策、战略同步, 使其能结合群众的需求,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从而”指挥”群众快步向前。同时, 要建立健全全方面引导机制 ,通过法律法规及政策引导村民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 积极改变发展方式,共同绘制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美好蓝图。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中国农村正普遍经历着“发展 悖论”的困扰, 农村的凋敝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当前中国农村发 展形势所做出的及时响应,也是对新时期如何破解中国农村 发展难题的战略布局,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号角。
对于绍兴而言,涉农改革纵深推进,农地确权、农房发证进度全省领先,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继续秉持和发扬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争取在农业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所突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确权作为 “三农”领域的基础性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督导,推
动基础较好、矛盾较少的地区加快确权进度,指导土地股份
合作制、承包地不定期“小调整”、历史遗留“两田制”等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确权工作,对先行完成任务的县(市、区)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尊重农民意愿,坚守政策底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完善落实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不断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全面执行工商企业集中连片租赁农户承包地分级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加强监管流转合同履约情况,切实防止集体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土地;切实防止外部资本非法侵吞、控制集体土地;切实防止土地流转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损害农民权益。
三是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开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确权到户。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所持有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的更多有效实现形式,切实保障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利。
四是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加快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其更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大力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自主开发、合资合作、出租入股等方式,有效利用集体资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社区养老和物业租赁等项目,提升经营效益,壮大集体经济。
【篇四】
乡村振兴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任务与发展战略,更是关乎着亿万人乡居生活理想的实现。县域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运营的关键地和核心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直接关系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提升,对于广大乡村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 :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显
然,这简洁明了的20个字,勾画出幸福美丽现代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只有明确了乡村振兴的背景意义、内 容要求、战略目标,才能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才能促 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要有科学有效的切实举措。
让农村变得有人气、有活力, 终归要靠村民回归、人才回流 ,一向话 ,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工业化、现代化的历程其实正是乡村逐渐萎缩的过程。其中, 人口以谋生、教育、养老等原因渐次从乡村流向城市, 造成了如今农村凋敝和空壳化的现实。而乡村振兴如若不想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田园牧歌的梦 , 就需要从切实留住人口、吸引人才着力, 让乡村在未来的振兴有所依凭。
无论是职业农民、专业技术人才, 还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村干部, 要想让这些人口留在农村, 都以农村更有以 , 农村人才的问题也是农业、农村、农民这个复杂系统问题的一个侧面, 只有每个侧面同时启动、共同发力, 朝着同一个目标坚持不懈迈进, 乡村振兴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虽然让人联想到之前的“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等举措, 但绝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一百多年来数次乡村重建运动的翻版。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在今天已经发生剧变。从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来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其解决方式出现了巨大的转机。而这种转机对于不具备区位优势的大多数农村、不具备突出专业技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鲜明发展特色的大部分农业而言, 都不啻为一针强心剂。甚至可以说, 整个全球现代化二百多年来 , 工业化对农业的挤出、城市对乡村的抽水机效应, 有望因此而得到抑制乃至扭转。
实践证明 , 农村要美、要富、要强, 盘活土地资源、释放改革红利、实施规划引领缺一不可, 特别是有了规划, 意味着农村土地综合利用进入精细化时代, 既能促进土地集约经营, 也可助力田园乡村建设。可以说, 坚持以科学规划利用为统领 , 在村级层面实现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村庄村沉睡资产的有效手段, 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
其次 ,全融要重点倾斜。金融是经济的命脉, 部分农村金融机
构存在“离农脱农”倾向, 农村金融回归本源是使命所然。为此 ,要健全整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 让金融安心、喜欢服务于乡村振兴。
再次 , 社会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所需资金只有财政、金融资金是不够的, 社会资金输入乡村同样是乡村振兴所必须。同时 , 社会是个大家庭, 社会也是一个互利的社会, 社会资金参与多村振兴是一个双赢之举。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对于破解‘三农’问题, 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中国农村正普遍经历着“发展悖论”的困扰,农村的凋敝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当前解中国农村发展难题的战略布局,吹响了新时代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号角。
对于绍兴而言,涉农改革纵深推进,农地确权、农房发证进度全省领先,农村改革进入深水区,还需打通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对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要继续秉持和发扬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争取在农业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有所突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制约“三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要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 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将农村土地确权作为“三农”领域的基础性改革,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督导,推 动基础较好、
矛盾较少的地区加快确权进度,指导土地股份 合作制、承包地不定期“小调整”、历史遗留“两田制”等(市、区)进行检查验收。
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尊重农民意愿,坚守政策底线,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完善落实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宅基地制度改革创新。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不断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全面执行工商企业集中连片租赁农户承包地分级备案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加强监管流转合同履约情况,切实防止集体内部少数人侵占、非法处置集体土地;切实防止外部资本非法侵吞、控制集体土地;切实防止土地流转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损害农民权益。
三是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有经营性资产的村镇, 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和经济发达村开展。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确权到 户。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抵押、担保、继承权的更多有效实现形式,切实保障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利。
四是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体制机制。加快健全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托其更好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
篇二: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五篇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1
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不仅是保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全省干部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美好期待。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这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这也为**如何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指明了方向。
**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伴随着新中国发展与改革的辉煌历程,**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也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离农业强省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也给**加快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带来了机遇。因此,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农业强省目标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作为**而言,加快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首在抓好产业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菜、川酒、川竹、川果、川药、川牛羊、川鱼等名扬天下,这正是**优势特色产业,当以打造全国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全国优质特
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特色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引领,加快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当地产业振兴优势,为**农业产业发展筑牢载体平台,夯实产业振兴基础。
重在抓好人才振兴,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无论是实现乡村振兴还是实现农业强省目标,都必须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这正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作支撑。因此,既要下功夫重点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又要想办法引回和引入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继续推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助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2
在苦干实干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九大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站在对世情国情农情深刻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作为重大的国家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势而为,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苦干实干,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是农业大省,乡村地域广、面积大、人口多、产业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大而不强的特征明显。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省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决定着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振兴发展的质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三农”工作只能加强。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担负
重要使命,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的召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彰显了省委、省政府用苦干实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决心。
登高瞭望,方知远山长;重任在肩,列阵再出发。全省乡村振兴大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再次聚焦“三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擘画了新坐标、描绘了新蓝图,让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做好全省“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形势更清、方向更明、信心更足,做好了打硬仗、打攻坚战、打持久战的全面准备。
不负新时代,再创新业绩。乡村振兴的蓝图,要靠真抓实干来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担当有为来奋斗。要在乡村振兴中打好硬仗、打好攻坚战、打好,就必须让蓬勃的朝气、担当的正气、拼搏的锐气、实干的豪气更足更浓,以想干凝聚力量,以敢干展示气魄,以会干增强本领,一切围着使命转,一切朝着目标干,始终保持一种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胆识和智慧,困难面前昂首阔步,压力之下负重前行,一刻也不懈怠、一刻也不停顿、一刻也不放松,真正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实际效果、切身利益。
乡村振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唯有苦干实干。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干”的导向、弘扬“干”的精神、营造“干”的氛围,及时处理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假干、蛮干、胡干、瞎干、傻干、慢干、怯干等问题,对部署的工作要跟踪督促,督查到位,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这样,乡村振兴才会有持久的动力基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答卷才会书写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彩。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当先行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并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法和路径。笔者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发展的一个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因此,应对其发展愿景有一个先行的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建设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乡村居民住房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极大提升。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这对具有几千年发展史的农村来说,随着人口的变化,必将带来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和居住环境的一系列改变。因此,在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对乡村资源要素的配置、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以及经济、生态、社会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考虑,制定好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规划,使之其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既然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做好这一规划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落实乡村规划责任,明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主体,加强对规划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发挥规划过程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其次,应着力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打造一支能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实质以及目的意义,能了解、吃透乡村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能把脉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特点的乡村规划人才队伍。第三,应强化乡村规划管理,既突出功能统筹、产业融合,又强调生态文明和城乡共融发展,做好人与自然、资源与生态、发展与环境的融合,增强规划的可行性和长远性,让规划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对乡村振兴的规划,
必须要在“美”字上做文章。当然“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千秋,正所谓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在对乡村发展规划中,应结合各自区域、资源、环境的发展实际,打造出各自的特色。比如,成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规划中,突出“水林田”三篇文章,塑造“山水田园道”的天府水乡格局,营造“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的川西平原美景,打造“山水相融、田林交错、变幻多彩”的秀美大地景观。其正是紧扣了沿山、沃野、丘陵的地形环境特点,并与成都的“东进、西控、南拓、北改、中优”这一城市发展规划的完美融合。
笔者认为,对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不仅不能离开城市来谈乡村,还应彻底打破城乡功能区域分割形态,使之其与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脱贫、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农村“三权”制度改革和农民增收等相结合,从而真正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给亿万农民带来利益和福祉。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4
《办法》为乡村振兴激发干部活力
乡村振兴既是一项国家战略,也一个发展路径。**作为农业大省,必然要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不过如何激发干部活力,不会从政策制度层面引导广大干部去抓好这些工作,这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对此**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相关的考评激励办法,亮出了指挥棒,为干部发力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活力。
从考评对象来看,直接聚焦各级党委政府及行政村,虽然指向的都是单位组织,但实际上都是把压力传导到了相关责任人头上。无论是先进县,还是先进乡镇,或者是示范村,每一项荣誉背后都离不开各级干部的倾力付出,能够获得荣誉,自然是对广大干部的一种肯定和认可。
相反如果没有获得荣誉,也会形成一种倒逼。同样的工作,为啥别人能够获
得奖励,而自己去却排名靠后。虽然考评激励办法并未对排名靠后的单位做出要求,但通过正面激励也会起到一种鞭策作用。
对考评要求来看,这个考评并非是大而化之,而是突出了重点,结合了实际。首先把产业标准放在首位,换句话说乡村振兴必须要把产业发展起来,产业是基础和龙头,离开了产业的乡村振兴就是无水之木,无本之源。比如,先进县的评比,要求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位列类区前列,示范村的评比,则要求建成优势特色产业专业村,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以上。
可以说这个《办法》是针对**乡村振兴发展而量身设定的一套标准,没有搞一刀切,而是采取了分类差异化考评。对于各级干部而言,只要按照这个标准要求去推进乡村振兴,就能够抓出成绩。
从考评奖励力度来看,这个办法也不是一纸空文,更不是简单的精神鼓励,而是实打实是政策倾斜和经济实惠。既然是指挥棒,就是要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对先进县,我省将一次性给予 6***万元财政资金补,对先进乡镇、示范村将分别一次性给予***万元、***万元补助。
这些奖励可不是小数目,而是大实惠。同时还有相关政策倾斜。简而言之,能够获得奖励可谓是名利双收。对于广大干部而言,自然要奋勇争先,要走在前列。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5
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强筋健骨
数字背后,既是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更是产业兴旺的有力印证。从乡村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全面振兴的系统性工程来说,这正是牢牢抓住了乡村振兴的根本。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具体路径。而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离不开农村产业经济的有力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列在首位,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这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今年不仅是农业部确定的“农业质量年”,也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一年。**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引领来抓,聚焦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重点任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建设。如:汉源县把花椒定为农业拳头产业,实现人均花椒收入增长 1.5 倍,促进了农村居民的稳定增收。突出产业融合,既抓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又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如:总销售额突破***亿元的眉山泡菜以及创造“六个全国第一”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当地产业振兴乃至乡村振兴打牢了基础。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推进产业振兴,实现产业兴旺,必须牢牢抓住三个关键。其一,产业兴旺首先是农业兴旺,发展农业既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抓住粮油增产、农业丰收这个根本。其二,向农业结构调整要效益。根据市场变化趋势以及区域比较优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在抓好绿色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品牌种养殖业的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育好新业态新产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变身。其三,以产业融合发展增亮点。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绿色观光农业、农村休闲旅游业以及农村电商、现代民宿、养生健康等新业态,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生态发展和文化发展,提升乡村颜值和内涵。
篇三: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势与政策( 四 )专题论文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9 2019 年 1 11 月 5 25 日
一、什么是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主要是指城乡一体化,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融合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融合方面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融合的理解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揭示了城乡关系从分离到融合演进的总体趋势,进入新时代,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了融合发展阶段。
二、为什么要城乡融合发展? 有些人喜欢城市的热闹繁华,背井离乡从乡村到城市打拼,有些人喜欢乡村的宁静安谧,学成返乡创业,扎根乡村发展。城市进得了,乡村回的去,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而这种生活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要建立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怎样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农城乡关系。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从战略高度上讲,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城镇化水平低,不可能是现代化国家。城市高度繁荣,乡村一片衰败,也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国家。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齐头并进,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不充分,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在传统观念中,乡村是农业生产之地、农民生活之地,从国际经验来看,乡村的价值和功能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总体来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生态、文化产品的需求会快速增长。城镇化发展到达一定水平后,乡村的稀缺性会日益显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后,农业和农村的多种功能得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功能日益显现。乡村是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载体,也在成为一些高科技产业的新发展空间,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辟新领域。乡村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乡村有数亿人口居住,具有庞大的传统治理资源,能为整个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治理发挥巨大作用。乡村是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文明的发源地和主要传承地,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乡村文化关系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亿万农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乡村是我们党最稳定、最牢固的执政基础,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全面认知和充分发挥新时代乡村的价值和功能,不仅要补乡村的短板,更要扬乡村的长处,实现城乡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尽管,农业占 GDP 的比重在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尽管农民大量转移就业,但农民是社会结构的基础阶层没有变;尽管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农民实现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没有变。当前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约有 5.64 亿,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仍然有约四亿人居住在农村,即使到 2050 年,农村依然有几亿人,如果不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这数亿人就不可能同步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整个国家也无法实现全面现代化。
三、怎样更好进行城乡融合发展? 首先,要正确认识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
由于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一直单向流向城市,农村长期处于“失血贫血”状态。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是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和农民分化加深,农村土地问题更加凸显,各地农村土地纠纷不断。据农业农村部调查,近几年农民上访 65%以上是为了土地。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工业项目用地、开发区占地,大多是从乡村征用的土地。目前,乡村建设发展普遍存在“守着土地没地用”的无奈,建设用地指标分到县里的少,基本到不了乡村。现代农业也不同于传统农业,单靠农民自身投入很难有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外部支撑,特别是金融的支持。在金融方面,农民和农业积累的有限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存贷差,大量流入城市和工业项目。
这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与城市的水平相比,与农民的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现在农村还有 500 多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近 1000 万人存在饮水氟超标问题,农村动力电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不能满足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公路虽然已经基本村村通了,但只通到行政村,许多通组道路、村内道路还很差,农村物流体系发展滞后,配送网点少,优质农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价格。我国第三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全国乡村还有 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厕,甚至还有 2%的家庭没有厕所。26.1%的村生活
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城市的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为 95%、97%,而农村仅为 22%、60%。
农村教育医疗卫生资源质量不高,农民看病、子女入托上学,还有不少难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虽然实现城乡统筹,但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要高于城市,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却大大滞后于城市。城乡间教育服务水平差距也相对较大,如 2016 年有 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条件总体薄弱,一些地区还存在失学辍学现象,这些都是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大,一边是大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边是乡村的传统农业。我国乡村产业主要是传统种养业,产业链条短,增值空间小,就业岗位少,带动农民增收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产品加工流通业等产业,主要布局在城市,农村搞种养,城市搞加工流通,农民靠卖原材料拿不到多少增值收益,这种小规模分散经营传统种养为主的农业经营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新的要求。但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不可改变,土地流转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太快,经营规模也不可能太大,规模化经营与小规模生产并存,大农与小农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这就迫切要求建立与新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服务水平,目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然后,针对现有问题有指向性的进行资源的合理分配。
打破乡村要素净外流的局面,建立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体制机制,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壁垒,促进各类要素更多的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基本公共服务事关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将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重点抓好农村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农田水利,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道路,水利等公益性强经济性差的设施建设投入以政府为主。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乡村,健全分级分类投入机制,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对乡村供电,电信和物流等经营性为主的设施,建设投入以企业为主。未来乡村经济将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企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农业全产业链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要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入手,统筹提高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四个方面的收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持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四、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能做些什么? 城乡融合是一个群英聚会的工程,什么样的人才都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只要有心就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哪怕是一个建议,也是做出贡献。而大学生更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紧跟时代的有生力量,发挥自己专业知识,为城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每一个大学生自己应尽的责任!为此,还在学校就读的,我们应该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对自己的未来有充分明确的规划,这样在以后的日子中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的发光发热!
篇四: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件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策 形势与政策 2021 — 2022 学年期 第一学期 》 教材配套课件 , 仅供受赠老师本人用于 “ 形势与政策 ” 课堂教学 。未经许可 , 任何人不能进行任何其他方式的传播 。教学课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
本课件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策 形势与政策 2021 — 2022 学年期 第一学期 》 教材配套课件 , 仅供受赠老师本人用于 “ 形势与政策 ” 课堂教学 。
未经许可 , 任何人不能进行任何其他方式的传播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习近平一直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2012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需要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4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了长久的制度保障,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崭新篇章更好地保驾护航。
本课件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策 形势与政策 2021 — 2022 学年期 第一学期 》 教材配套课件 , 仅供受赠老师本人用于 “ 形势与政策 ” 课堂教学 。
未经许可 , 任何人不能进行任何其他方式的传播 。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二、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四、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一、 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在“十三五”收官之年,党带领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壮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二)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一、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一)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一、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脱贫攻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不是一个临时性的决策,而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从2017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了重要进展。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明确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框架下,该建议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2021年6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上模乡积极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提升改造农村道路,建好管好绿化养护好,发挥农村公路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二)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
一、接续奋斗:在新起点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由顶层设计到具体政策举措全面实化由示范探索到全面推开由抓重点工作到五大振兴全面推进“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之前相比表现为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能否真正实现。因此,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二 )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另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依然在农村。乡村潜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产业基础,人才、文化和生态资源等,只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才能真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只有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稳住农业基本盘,才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
二、势所必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在2020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能够进一步拉动内需、扩大国内市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 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 构建新发展格局 的必然选择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三)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五)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发展,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 农业工作要突出粮食安全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 要扎实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二)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质量应该做到:要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三 )
繁荣发展 乡村 文化新时代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涵养文明乡风 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开展文化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是重要内容。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各类创业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创业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人才流向农村的趋势有所上升。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要求:( 四 )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 支撑加大人才培育力度2008年11月2日,河南林州两名大学生村官正在入户了解农民玉米丰收后的打算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乡村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
三、应势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五)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综合来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重点做好这几方面工作: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要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四、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求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二)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四)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各个方面的引领和督查
四、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习近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 ( 一)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我们党乡村振兴战略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强化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
2019年,中共中央先后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将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为新发展阶段党的“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当前,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进一步落实上述两个条例相关规定,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 ( 二) 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强化机制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构建局面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四、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四、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四、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四) 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各个方面的引领和督 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在通往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进一步强化党对乡村振兴工作各个方面的引领和督查。加强对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监督考核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二、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考题考题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有哪些?2. 怎样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篇五: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振兴与生态农业——政策解读、形势分析与发展策略76.0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亍传统农业的功能的是()。(3.0 分)
A.原料供给 B.食品保障 C.观光休闲 D.就业增收 我的答案:C
√答对
2.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需求侧不包括()。(3.0 分)
A.投资 B.创新 C.消费 D.出口 我的答案:D
×答错
3.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幵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年。(3.0 分)
A.十五 B.二十 C.二十五 D.三十 我的答案:D
√答对
4.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加减乘除中,减法不包括()。(3.0 分)
A.去产能 B.去杠杆 C.降成本 D.清除“拦路虎” 我的答案:D
√答对
5.在农业 3.0 中,农民的身份是()。(3.0 分)
A.老社员 B.技术员 C.服务员 D.销售员 我的答案:D
×答错
6.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中,2050 年前的“三步走”不包括()。(3.0 分)
A.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B.到 2025 年,乡村振兴取得飞跃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部分实现
C.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D.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我的答案:B
√答对
7.食品安全威胁下,社会自我保护运劢兴起,其中农民的自我保护包括()。(3.0分)
A.特供体系 B.公开利益诉求,直接要求食物的安全 C.有针对性的选择买家 D.差别化生产和消费的一家两制 我的答案:D
√答对
8.在新时代的七大战略组合中,属亍新战略的是()。(3.0 分)
A.可持续发展 B.区域协调发展 C.军民融合发展 D.乡村振兴 我的答案:D
√答对
9.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3.0 分)
A.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B.物资需求平衡问题 C.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D.公共治安问题 我的答案:C
√答对
10.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有五大目标,下列表述不当的是()。(3.0 分)
A.生态宜居是基础 B.乡风文明是保障 C.产业兴旺是重点 D.生活富裕是根本 我的答案:B
×答错
1.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指的是()。(4.0 分))
A.产业体系 B.生产体系 C.经营体系 D.循环体系 我的答案:ABC
√答对
2.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其中包括()。(4.0 分))
A.生态环境功能 B.医疗休闲功能 C.文化教育功能
D.社会稳定与社会调节功能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3.我们把习近平时代称为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特征包括()。(4.0 分))
A.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物质产品相对过剩 B.人民生活总体实现小康 C.实现全国普遍脱贫 D.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我的答案:ABCD
×答错
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三大矛盾与三大创新包括()。(4.0分))
A.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 B.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 C.推进四化同步,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 D.推进四化同步,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 我的答案:BC
×答错
5.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懂两爱”是指()。(4.0 分))
A.懂农业 B.爱农村 C.懂农事 D.爱农民
我的答案:BCD
×答错
6.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0 分))
A.法治 B.公平 C.正义 D.环境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7.2018 年 3 月 8 日“两会”中,习近平主席参加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7“要”,包括()。(4.0 分))
A.要发展现代农业 B.要推劢乡村文化振兴 C.要推劢乡村组织振兴 D.要推劢乡村生态振兴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8.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可概括为 20 个字的全面提升,包括()。(4.0 分))
A.生产发展提升为产业兴旺 B.管理民主提升为治理有效 C.村容整洁提升为生态宜居 D.生活宽裕提升为生活富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9.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有七项基本原则,包括()。(4.0 分))
A.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B.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C.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D.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0.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条路线包括()。(4.0 分))
A.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B.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C.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D.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我的答案:ABCD
√答对
1.在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中,摆脱贫困是前提。(3.0 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2.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均匀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0 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3.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三治”指的是民治、法治、德治。(3.0 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4.农业 4.0 指的是农业四产化,主要是“靠人吃饭”。(3.0 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错
5.农业 4.0 是所有人的农业。(3.0 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6.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主席表示,“我国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是按顺序发展。”(3.0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7.2017 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3.0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8.在中国农业的危机与困境中,双重挤压指的是天花板效应和黄线开始逼近。(3.0 分)
我的答案:错误
√答对
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起点,将对中国农村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3.0 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10.农业应该遵循的基本逻辑是:市场逻辑服从亍社会逻辑,社会逻辑受制亍自然逻辑。(3.0 分)
我的答案:正确
√答对
篇六: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21 年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论文 7 篇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用实际行动体现委员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
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协委员们履职尽责的重中之重。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省政协组织广大委员围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2 日18 时,大会收到提案 568 件,其中涉及乡村振兴的提案超过 80 件。在笔者看来,超过 80 件提案聚焦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精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省政协委员关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笔者认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作用。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周道平、蔡凌云、罗波等省政协委员们不谋而合提出要通过乡村民宿改造让更多农户受益。同样,郭红梅委员提交的《关于出台〈**省各市中高职院校增设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专业指导办法〉的建议》,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建议省级层面坚持多规合一,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给予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涉农人才教育配套项目,给予中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补贴等鼓励措施,支持、鼓励订单定向免费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周道平、蔡凌云、罗波等省政协委员建议通过乡村民宿
改造让更多农户受益,还是郭红梅委员建议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或是致公党**省委提交的集体提案建议,深入细化基础性研究,做好资源化利用的前置性科学储备等提案,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实施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对下一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显得非常精准、非常实在、非常具体。作为政协委员要聚焦“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体现政协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时时关注乡村振兴发展,时时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这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课题。除了建言献策,广大政协委员要把履职着力点放在“乡村振兴”上,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攻方向,做到思路再调频、工作再对标,谋在实处、干在实处,精准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要发挥政协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要求,发挥好政协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和热心乡贤积极参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政协履职能力,不断改变思路,转变观念和理念,用长远的目光考虑长远的利益,用政协的担当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让乡村振兴成为政协工作有效抓手。
2019 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的落实之年,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要务实调研,履职尽责,把握关键积极建言献策、民主监督、服务民生,用实际行动体现政协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贡献政协力量,展现政协担当。
关键词:实际行动,乡村,精神,委员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基础。作为**来讲,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把“川”字号农产品做成“金字招牌”,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让“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产业不发展,振兴无从谈起。近年来,川菜、川果、川菌、川药等特色效益农业集群式崛起,浓缩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铸品牌的坚实轨迹,用一句话说就是:品种结构调整跟着市场走。目前,蒲江丑柑、金堂脐橙、双流草莓、都江堰川芎……**不少农产品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以“名优化”种出好果子,以“高端化”形成好产业,以“品牌化”打出好名气,以“市场化”实现好收入,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农业振兴并非十全十美,在有的地方,农业产业转型也迫在眉睫。比如,在成都温江区寿安镇,**%以上的农田种植花卉和苗木,而随着花卉苗木产业效益大幅度下滑和 20**年温江划定畜禽养殖全域禁养范围,产业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有效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一条腿走不好路。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单打一,要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采用“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电商”顺向融合的方式。比如在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电商街,以此为依托,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其实,在**,产业融合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岷江村成立覆盖全体村民的乡村旅游股份制公司,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因此,我们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业嘉年华+智慧农业+休闲娱乐”等创新发展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融合增值收益。
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重点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拥抱市场经济的重要桥梁纽带。近 5 年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了**%,但是加入合作社成员总户数仅增加**.*%,很多合作社规模小、运营成本高、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能力弱、经营模式单一。因此,必须从建立功能齐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手,引导并鼓励农户把土地经营权、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转化为资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通合理、均衡、稳定地分享全产业链的利益。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广袤的田野上就会迎来更多收获,乡村振兴就会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图景。
关键词:金字招牌,乡村,农业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中提升农民消费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农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但农村发展仍不充分,农村消费升级遇到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民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第一,农村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较为严重,一些地方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消费渠道不畅、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农民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获得感不足。第二,农村消费条件便捷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城市差距较大,消费体验和消费满意度较低,农民精神幸福感短板明显。第三,乡村治理体制与法治建设滞后,农村消费环境监管和维权难,农民法治与维权意识低,农民消费安全感较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如何提升农民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新思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妥善解决好农民消费问题。
加快产业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与丰富农村市场产品供给。在农村,供给侧结构失衡的矛盾在于农产品进城和工业服务商品下乡都存在市场供需的结构失衡。首先,振兴农村产业,为农民消费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基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激励机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从而推动农业向经营集约化、生产多样化、发展可持续、产出高质量转变,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其次,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为农村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产品供给。通过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工业和商业企业对农民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并且优化乡村物流体系,为工业服务业产品下乡提供基础。
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改善消费体验,提升农民消费满意度。“生态宜居”乡村不仅需要绿水青山,也需要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完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首先,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消费便捷度。在进一步对乡村电力扩容、道路拓宽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网络通信设施的建设和商贸流通中心与超市在农村的布局,为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转变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其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满足深层次需求提供保障。通过完善乡镇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使用机制,以及优化市场对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机制,提高农民与城市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机会和结果上的公平性,为满足农民对民主、法治等深层次需求创造条件。
大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乡村建设,形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没有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与法治建设,农民就没有舒心、放心的消费体验,也不会有较高的消费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感。一方面,需要创新治理方式和途径,为农民舒心消费创造条件。着重推进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
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形成社会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另一方面,以法治构筑安全消费的保护网,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宣传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农村市场监管体制,增强经营者守法、合法、诚信经营观念,提高农民法治和维权意识,切实保障农民消费权益。
关键词:乡村,农民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职教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职教院校要围绕“有农味”而办。涉农职业院校发展,要立足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定位,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专业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顺应“三农”发展需求。建设培育“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农经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业机械、植物生理等农学知识,着力培育一批学农爱农的农业生力军和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促进就业等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打造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主动担负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使命,积极探索具有乡村特色、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办学方式。
课程专业要围绕“助农富”而设。涉农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大力提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找准着力点,坚持在课程设置上求突破,着力建设一批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学科专业。找准结合点,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同发展。坚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采取挂职研修、定向培养等方式,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找准突破点,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统筹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编写电教教材,建设智慧职教平台。积
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有机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建设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梯度体系建设。
师资队伍要围绕“授农技”而建。进一步完善涉农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具有“三农”情怀、适应乡村需求、强调技能性和注重实践性的教师队伍。培育“农”老师,在专业师资配置中增加涉农类专业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涉农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涉农类“双师”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土专家和田秀才到学校开展技术指导,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突出“农”理念,注重培养教师队伍“三农”情怀,积极引导教师学习农业农村知识,了解农业农村工作,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在思想上、行动上认同涉农专业、课程,在教学上、科研上不断探索并形成一批优秀成果。传授“农”知识,坚持把涉农知识的掌握和传授作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支持教师了解所在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情况,引导教师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掌握涉农课程理论、实践及标准体系,熟练运用相关教育方法,传授相关涉农知识。
实践平台要围绕“进农村”而立。健全实习实训实践机制,有针对性地搭建好学习实践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让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业、融入农民。专业实践进农村,深化涉农职教院校对接农村地区、教师对接农业产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教育模式。切实优化教学基本配置,丰富农村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在农村中成长和进步。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精心安排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学生在农村的实训实习效果。产教融合促实效,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形成“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校企联合招生
订单培训。创新创业搭平台,通过成立创业联盟、引导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实践,打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乡村“双创”体系。支持职业院校、企业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促进院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成果支撑。做好在校生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培训、在职培训等途径,确保学用不脱节。
关键词:职教,乡村,战略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职业村支书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干部,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并且文化程度也不高。不要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就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可能都比较困难。要实...
篇七: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参谋 三农问题- 4 -NONG JIA CAN MOU试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及着力点柴润超(中共运城市委党校,山西运城,044000)【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及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新形势下从根源上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措施及实施途径,有助于增强农民安全感、幸福感及获得感。本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分析其实施重大意义,就提出具体的着力点进行深入探究,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义;着力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将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重点内容的集中体现,而乡村振兴不止是农村工作的全新任务,更是历经阶段发展后乡村所面临的全面突破,有助于大幅度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我国地大物博国土面积辽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期间出现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观念滞后、缺乏人才、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发展质量不足及产业水平低下等。如何切实解决战略实施矛盾平衡短板,是全国同步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主要挑战[1]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不止是新时期下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把手,更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全局各项工作的核心机遇。由此可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树立四个意识理念,统一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的思想及行动,有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鉴于此,本文针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及着力点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秉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原则,以生活富裕、有效治理、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及产业兴旺为核心要求,逐步搭建完善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2] 。同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止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现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小康能不能小康关键看老乡”相吻合。从总体角度来看,我国基本步入小康社会,以农村脱贫工作为基础着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党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立足于生态、生活及生产等方面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及参与感。同时,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逐步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间矛盾转变”。即便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一定的长足进步,但是农村与城市间、东部与西部间仍存在着相应差距。为了拉近城市与农村间距离,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措施[3] 。此外,连续十余年来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放于首位,即农村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相继出台一系列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尤其是《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被视为开展三农工作的总把手。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2.1 健全基层组织由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换而言之党的基层组织是保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的夯实基础。为了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能力,尤其是引领乡村振兴的能力,而村级党组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秉持以党建为引导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完成乡村建设任务,带领村民为建设美丽乡村协同努力[4] 。同时,不断优化村级党组织人才队伍,各个地区基层党组织利用培训学习手段培养出更多的经营管理人才,有助于打造出爱农村、会管理及懂技术的人才团队。2.2 壮大乡村产业通常情况下,任何地区发展均无法脱离产业支持,换而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无法脱离壮大乡村产业的支持。因此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旅游资源及地方政策等区域优势,做好特色产业挑选工作,例如:瓜果、旅游、畜牧、花卉及水果等,并且尽可能延伸农业产业链,尤其是农业直接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偏低,加大对于农产品加工流动环节的重视程度,打造食品等加工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商超销售、企业加工及基地生产”的产销模式,真正意义上打通农业产业链条,为农民群众谋求更多的附加值,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夯实的物质基础。2.3 优化人居环境优化乡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兼顾本地农村发展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发展模式,尽可能将维修点、机耕路、粮仓及公共服务场所纳入乡村整体规划范畴,持续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真正意义上做到人居环境符合人民群众物质精神需求。同时,村民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体对象,其综合素质水平高低与乡村振兴进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宣传教育环节,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树立自我约束意识。此外,乡村建设期间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搭建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村民选举机制的作用,推选出最为适宜且深受村民爱戴的村级领导干部,制定贴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村民代表大会机制及管理机制,实现民主管理目标。3 结语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农村农业问题与国计民生间关系密切,属于根本性问题之一。因此,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全党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及生活富裕,始终秉持优先发展农村农业的准则,进一步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总而言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止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更为保证三农工作有序开展指明总体方向。参考文献[1] 全面落实“三总一保障”要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J]. 辽宁经济 ,2018(11):1.[2] 宋伟伟 , 李明 .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点浅析我国三农政策 [J]. 山西农经 ,2018(21):6.[3] 蒙立胜 . 提高脱贫攻坚政治站位推动乡村振兴起锚远航 [J]. 理论与当代 ,2018(11):27-30.[4] 封丹 . 开好局、起好步乡村振兴第一个五年战略规划出台 [J]. 科技智囊 ,2018(11):23.篇八:形势与政策乡村振兴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论文: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2000 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 2000 字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并专门进行了重大决策部署。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做好的 8 项重点工作之一。2018 年 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在此背景下,科学理解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对于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文章很多,但多为解读性或表态性文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相关文章的研究性色彩迅速增加,如韩俊(2018)、张晓山(2018)、叶兴庆(2018)、张天佐(2018)、姜长云(2018)等。有些文章开始关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如张合成(2017)。但就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然亟待加强。本文认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导向,主要包括 3 个方面,即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下简称“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7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6 项主要任务之一,尽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范围实际上超出经济工作,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和重大导向之一。仔细研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内容,不难发现这实际上也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顺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如何,首先要看其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有多大实质性的贡献,对于缓解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有多大实际作用。比如,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结构加快升级,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迅速推进的趋势。这要求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顺应需求结构升级的趋势,增强供给适应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能力。
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发展在继续重视“生产功能”的同时,要求更加重视其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将重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社会影响,同激发其科教、文化、休闲娱乐、环境景观甚至体验功能结合起来。尤其是随着“90 后”、“00 后”、甚至“10 后”逐步成为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产业发展的生活、生态功能更加需要引起重视。以农业为例,要求农业在“卖产品”的同时,更加重视“卖风景”、“卖温情”、“卖文化”、“卖体验”,增加对人才、人口的吸引力。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日益引起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很好的链接和匹配功能,能够改善居民的消费体验、增进消费的便捷性和供求之间的互联性,而体验、便利、互联正在成为实现社会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尤其为边角化、长尾性、小众化市场增进供求衔接和实现规模经济提供了新的路径。
第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即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供给,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体系和需求结构变化的动态适应和反应能力。当然,这里的有效供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里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效率和竞争力,首先表现为提升农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表现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体现这些方面的协同性、关联性和整体性。解决好
“三农”问题之所以要被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一个具有竞争弱势特征的复合概念,需要基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矫正市场失灵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旨在解决好“三农”问题,重塑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要科学区分“三农”问题形成演变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借此,将支持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质量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有效激发工商资本、科技人才、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发展要素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的升级机制,更好地提升乡村振兴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
第三,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协调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在十九大报告和新版《中国共产党章程》中,乡村振兴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被列入,但新型城镇化战略未被列入要坚定实施的 7 大战略,这并不等于说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之所以这样,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城镇化是自然历史过程。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也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也需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城镇化更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而实施上述 7 大战略则与此有明显不同,更需要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甚至优先位置,更需要大力支持。否则,更容易出现比较大的问题,甚至走向其反面。(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
到 21 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但到2030~2035 年前后城镇化率达到 75%左右后,中国城镇化将逐步进入饱和阶段,届时城镇化率提高的步伐将明显放缓,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流动将由乡—城单向流动为主转为乡—城流动、城—城流动并存,甚至城—乡流动的人口规模也会明显增大。届时,城镇化的战略和政策将会面临重大阶段性转型,甚至逆城镇化趋势也将会明显增强(张天佐,2018;
王利伟,2017)。至于怎样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系?本文认为,关键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一问题将留待后文专门分析。
第四,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科学处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农业农村政策转型的关系,做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文章。关于这个问题,后文也将专门分析。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体现为统筹推进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如果做到这一点,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高度重
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利益最容易受到侵犯,最容易成为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薄弱环节。注意增进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价值所在。当然也要看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往往面临观念、能力和社会资本等局限。因此,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社会力量和工商资本带动农民在参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增强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对于提升乡村振兴质量至关重要。
增强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有许多国际经验可供借鉴。如在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很多措施支持农民培训、优化农业农村经营环境,并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创业机会。2014 年美国《新农业法案》将支持中小规模农户和新农户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甚至在此之前就有一些政策专门支持初始农牧场主创业,为其提供直接贷款、贷款担保和保险优惠,借此培育新生代职业农民。该法案增加农产品市场开发补助金,明确优先支持经验丰富的农牧场主,优先支持最能为某些经营者或农牧场主创造市场机会的项目;
鼓励优化农村经济环境,在农村地区提高经商创业效率、创造就业机会并推进创新发展。2000 年以来,欧盟的农村发展政策将培养青年农民、加强职业培训、推动老年农民提前退休、强化农场服务支持等作为重要措施。为解决农村人口外迁特别是青年劳动力外流问题,欧盟注意改善农民获得服务和发展机会的渠道,培育农村企业家,以确保
农村区域和社区对居民生活、就业有吸引力。2014 年欧盟农业政策改革通过新的直接支付框架挂钩支持青年农民和小农户;
采取重组和更新农场等措施,为青年农民提供创业援助,建立农场咨询服务系统和培训、创新项目等。后文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导向,为此必须把推进农民优先提升技能作为战略支撑,借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合格市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合适的劳动力和农村居民。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从根本上是因为工农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是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此外,还是因为“三农”发展对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调节收入分配、优化城乡关系、增强经济社会活力和就业吸纳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公共品属性;
加之,如前所述,在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竞争弱势特征,容易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因此,需要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解决好市场失灵问题。鉴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要求和突出抓重
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形势,“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杨洁篪,2017)。相对于全球,国内发展、城乡之间更是命运共同体,更需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面对国内工农发展、城乡发展失衡的状况,用命运共同体思想指导“三农”工作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借此有效防范因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过大导致社会断裂,增进社会稳定和谐。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要求“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该文件在第 12 部分还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为此提出了 6 方面的具体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7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坚持城市农村一起抓,并把农业农村优先
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这为我们提供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路线图和“定盘星”。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本文认为,可借鉴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思路,同等优先地加强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优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4 号)提出,“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市场机制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要“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为此,要通过强化公平竞争的理念和社会氛围,以及切实有效的反垄断措施,完善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转;
也要注意科学处理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关系,积极促进产业政策由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并将产业政策的主要作用框定在市场失灵领域(王一鸣,2018)。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也应注意这一点。
为此,要通过强化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