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振兴论文7篇

时间:2022-10-31 20:20:03 振兴乡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振兴论文7篇文化振兴论文 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论文题目(英文):Resear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振兴论文7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振兴论文7篇

篇一:文化振兴论文

号 密级UDC 编号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论文题目(英文):Research on Rural Public Cultural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Kaiyuan under the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学 院 历史与行政学院专 业 名 称 行政管理研究生姓 名 杨继芳 学 号 1623040027导 师 姓 名 闫文仙 职 称 讲师2019 年 5 月 26 日

 独 创 性 声 明  本 人 声 明所 呈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我 个 人 在 导 师指 导 下 进  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取 得的 研 究 成 果 。

 尽 我 所 知 , 除 文 中 已 经标  明 引 用 的 内容外,本 论 文 不 包 含任何 其 他个人或 集 体 已 经 发  表 或 撰 写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

 对 本 文 的 研 究 做 出 贡 献 的 个人和 集 体 , 均 已 在 文 中 以 明 确 方 式 标 明 。

 本人 完 全意 识 到 本声 明 的  法律结 果 由 本 人 承 担 。 学 位 论 文 作者 签 名:拉 继 艿 2 P H 年5 月日  学 位 论 文 版 权使 用授 权书  本 学 位论 文 作者 完 全 了 解 学 校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论 文  的 规 定,即:

 学 校 有权保留 并 向 国 家有 关 部 门 或机构 送 交 论  文 的 复 印 件 和 电 子 版, 允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借 阅。

 本 人 授 权 云  南师范大 学 可 以 将 本 学 位 论 文 的 全部或 部 分内 容 编 入 有 关  数 据 库 进 行 检 索,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段 保  存 和 汇 编 本 学位论文。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游 茗 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r 幻 女 & 年5 月 尨 日  加 門 年5 月 乂 日 

 摘 要I摘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民族不竭发展的动力。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稳定器,是乡村文明得以延续的基石。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愿景。实现“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而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对“乡风文明”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并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领导干部观念等因素制约,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还很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短板。如何坚守乡土文明,振兴乡村文化,补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自 2010 年以来,开远市相继成为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改革试点区,从 2011 年开始实施的自然村“四位一体”阵地建设成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改善。本文从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入手,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述了当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如资金与人才供给不足、供给不均衡、设施使用率低,并逐一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建设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和相关保障机制,改变供给单一的现状,解决供需失衡的矛盾;加快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促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关键词:乡村振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强国;开远市

 AbstractIIAbstract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and it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inexhaustibl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Rural culture is the stabilizer ofrural society and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ontinua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The "Village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stablished by the Party"s 19th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depicts a rural revitalization vision of "prosperous industry, ecologically livable,civilized,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prosperous life." The realization of "village stylecivilization" can provide a continuous source of spiritual power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as a carrier of communication cul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infrastruc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village civilization". Withthe improvement of material living standards, the people"s demand for spiritualculture is more intense, and it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ity. However,due to factors such a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leadingcadre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is still laggingbehind,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become a short-board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to adhere to the local civilization, revitalize the rural culture, fill the shortcomings of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ruralrevitalization, 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fidenceand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Since 2010, Kaiyuan has successively become a pilotarea for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form in Yunnan Province. Theconstruction of the “four in one” position, which began in 2011, has become the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demonstration projects.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infrastructur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that need furtherimprovement.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 in Kaiyuan.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AbstractIII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infra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are discussed. for example,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cultural facilities is insufficient, the supply is not balance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facilities is low, and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one by one, then propose the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rural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the mostimportant thing at present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orientedgovernment, actively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cultivate publicparticipation awareness; Further improve the rural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supply system and related guarantee mechanisms,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supply and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 Accelerate the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talents in rural areas, act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of high-level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rural public cultural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Cultural Power; Kaiyuan

 目 录IV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目 录........................................................................................................ IV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2第二节 研究综述................................................................................................2一、国外文献综述................................................................................................................ 2二、国内文献综述 .............................................................................................5三、国内外研究简评.......................................................................................................... 10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1一、研究方法...................................................................................................................... 11二、技术路线...................................................................................................................... 12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局限性..................................................................12一、创新之处...................................................................................................................... 12二、局限性.......................................................................................................................... 13第五节 案例简介..............................................................................................13一、开远市基本概况.......................................................................................................... 13二、案例选择依据.............................................................................................................. 14

 目 录V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6第一节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16一、公共服务...................................................................................................................... 16二、公共文化服务.............................................................................................................. 16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7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18第二节 理论基础..............................................................................................18一、公共产品理论.............................................................................................................. 18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20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1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2一、乡村振兴战略.............................................................................................................. 22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基本要求.................. 23第三章 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6第一节 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情况..................................26一、开远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完成情况.............................................................. 26二、开远市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篇二:文化振兴论文

022 乡村振兴论文

 摘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文化自信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要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承载资源退化、主流价值观念弱化等现实难题,需要在主体维度吸引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在载体维度坚持守正创新,在价值维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①,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定贯彻实施的战略之一。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②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民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蓝图之中,把握乡村振兴视阈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客观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积极探求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不仅

 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事关如何消解城乡发展二元结构、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课题。

  一、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方位的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总体战略的关键一环,是乡村振兴之魂,起着精神保障和价值引领的作用。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促进乡风文明,优化乡村文化生态,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推动下,即便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实现了经济上的脱贫,但精神上的贫困只能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来消解。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优化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利用乡村特色农耕文化、非遗文化传承等优秀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改变乡村传统以养殖、种植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文旅融合的第三产业,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模式,能够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乡村文化建设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引领

  城乡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导致了强势城市文化与弱势乡村文化的“文化势差”,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中留存文脉,得以传承和弘扬。首先,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聚集多元的文化参与主体,留住新鲜血液,让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优势,在乡村物质和文化建设中,培育文化自信。其次,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实现文化软实力向物质硬实力转变。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因地制宜

 建设乡村文化阵地,兴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经济基础,能够实现文化惠民,实际的激发村民文化自觉,由文化自觉达成文化自信。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主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队伍缺失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大多数村民涌入城市谋求发展,这直接导致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缺失。一方面,乡村社会空心化严重。生长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体选择进城务工,逐渐向城市迁移,为村庄考量的公共意识有所下降。此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不愿意回农村,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学习,加剧了乡村社会空巢化、空心化的趋势。乡村留守的妇幼、老弱群体因为受自身的教育程度、年龄、能力、价值观念等影响,难以担当乡村文化振兴的大任,这造成了乡村文化自我建设的主体缺失。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较大。难以逆转的人口外流趋势不仅造成了人口结构的空心化,更造成了乡村精神文化的空心化,随之大量人才资源流向城市,导致乡村地区人才供应短缺,传统乡村文化、非遗传承队伍后继乏人,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困境。

  (二)载体困境:乡村文化建设的承载资源退化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来具象化。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设失衡、缺乏乡土特色等问题。首先,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层面,乡村建设重经济、轻文化的价值取向,极大的忽视了乡村地区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村文化活动场所也存在着场所设施陈旧、管理缺失和利用率低等问题,许多公共文化设施成为摆设。另外,

 村民们对承载乡村传统文化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淡薄,而且对民间技艺的传承重视程度不够,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资源。其次,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识载体层面,表现在村民对文化建设重视不足,重经济而轻文化,乡村文化发展欠缺活力,且由于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构成的冲击,物质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化上的认同,村民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价值困境:传统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弱化

  城市文化、市场经济趋利的价值导向、经济理性对乡村社会的强势介入,导致乡村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在交流碰撞中处于弱势地位。首先,随着大众媒体在乡村社会的普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给乡村传统价值观念带来一定冲击,造成村民普遍出现价值困惑和信仰迷失。一是价值观念泛化,传统优秀美德、乡规民约受到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一些地方普遍出现诚信缺失、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现象。二是价值取向功利化,受到市场经济趋利导向的影响,村民出现片面追求物质功利主义思想和工具化价值思想,对原有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理想信念模糊和信仰迷失。其次,村民缺乏乡村文化自信。乡村教育引导学生以“走出农村”为学习目标,学校教育日常给学生灌输的城市价值取向,造成乡村学生对城市生活更加向往而对乡村文化更加漠视的价值逆差。

  三、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一)主体培育: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

  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人”,加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参与,鼓励农民、乡贤、它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凝聚不同主体的作用,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格局,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首先,基层政府和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完善相关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与乡村支柱产业融

 合的新型产业,在乡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农民返乡就业。此外,要完善用人机制,借助“选调生“、”三支一扶“等国家政策吸引人才回流,补充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缺口。其次,发挥乡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乡贤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精英力量,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故土的有效载体,能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应发挥乡贤的强大号召力和凝聚力带领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动力。最后,鼓励其它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社会各界都应该支持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建立乡村公共文化发展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城乡互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扶弱的局面。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引进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智力、文化资源,对接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将先进文化观念、教育理念引入乡村之中,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守正创新:坚持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并举

  我国乡村社会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创造了发达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于承载乡村记忆的物质文化遗产,基层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摸底和普查工作,将承载传统文化的农业遗迹和文物古迹纳入保护名单,划好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对于民间零散的的多种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制定科学化的保护措施。对于承载着着核心技艺和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抓好传承人的培养,同时积极探索其经济价值,以达到村民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其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结合当地特色,依托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浓厚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此外,要盘活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融合的新型文化产业,将艺术设计、资金、技术融入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之中,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及消费”,以达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良性互动。

  (三)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有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创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第一,依托阵地进行宣传,在村镇文化宣传栏、公共交通站点等常规化宣传阵地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宣传图文材料。第二,深入基层,运用文艺节目进行宣传。在村居社区文化场所开展文艺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编排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娱乐中营造向善向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履。第一,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评选身边的道德模范、文明公民标兵、孝老敬老等典型,通过榜样激励来感召、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内化为情感认同,外化为行为习惯。第二,加强村镇之间文化联系,结成文明共建帮扶对子。推动经济共谋发展、“美丽乡村”共建等活动,促进村民团结和谐,形成共建文明乡风的强大合力。

  乡村振兴论文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而在如今,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

  乡村战略的实施对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成为解决好“三农”、激活农村活力、弥合城乡差距的重要武器。从我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固有轨迹来看,农村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边缘地带,停滞不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不少乡村,尤其是边远偏僻的乡村,逐渐没落、慢慢消亡。以至于每次谈及农村问题时,农村人口流失、农村空心化、留守问题等,不可避免。特别是当前我国在开启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农村所面临问题必须解决。所以必须要实现农村振兴,让农村重新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如果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活力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它分别从乡村的生产发展、生态建设、精神面貌、社会治理、生活状态这五个角度提出的具体要求。对于农村发展总体要求,曾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也有提过,当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相比较而言,此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更高。这二十个字的表述除了“乡风文明”表述没有变化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前强调“生产发展”,现在要求“产业兴旺”,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而且要求发展产业,从层次要求更高;

  以前要求做到“生活宽裕”,如今在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要开启现代化的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当然也要“生活富裕”;

  对于农村面貌,以前要求做到“村容整洁”,现在要求做到“生态宜居”,上升到生态环境的高度;

 以前乡村要“管理民主”,现在则表述为“治理有效”,从一维主体的“管理”到多方参与的“治理”,所体现的正是当前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这些种种变化都是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如何来实施乡村发展战略?报告里面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当前“三农”问题仍然我国全面发展的短板问题,在即将开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征程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安排,这是坚持问题导向,补好发展短板的必然选择。这就意味着未来在社会资源要素配置上尤其是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上向农村倾斜,为实现农村振兴打好基础。

  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里提出的“城乡融合发展”,可谓是报告中的亮点。在过去“城乡一体化”的提法上,再次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即通过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农村发展来促进城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乡村决不能处于从属地位,将其看作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垫脚石,而是要和城市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所以,在过去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模式下,未来我们国家试图从...

篇三:文化振兴论文

21 年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论文 7 篇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用实际行动体现委员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

  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乡村振兴战略是政协委员们履职尽责的重中之重。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省政协组织广大委员围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方面面履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精神。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12 日18 时,大会收到提案 568 件,其中涉及乡村振兴的提案超过 80 件。在笔者看来,超过 80 件提案聚焦乡村振兴,充分体现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担当精神。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全省政协委员关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因此,笔者认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充分发挥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作用。在今年的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周道平、蔡凌云、罗波等省政协委员们不谋而合提出要通过乡村民宿改造让更多农户受益。同样,郭红梅委员提交的《关于出台〈**省各市中高职院校增设助力乡村振兴涉农专业指导办法〉的建议》,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建议省级层面坚持多规合一,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给予培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涉农人才教育配套项目,给予中高职院校开设涉农专业补贴等鼓励措施,支持、鼓励订单定向免费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周道平、蔡凌云、罗波等省政协委员建议通过乡村民宿

 改造让更多农户受益,还是郭红梅委员建议鼓励涉农专业学生在职提升学历,或是致公党**省委提交的集体提案建议,深入细化基础性研究,做好资源化利用的前置性科学储备等提案,都充分体现了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在实施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对下一步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显得非常精准、非常实在、非常具体。作为政协委员要聚焦“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体现政协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时时关注乡村振兴发展,时时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聚焦“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这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重大课题。除了建言献策,广大政协委员要把履职着力点放在“乡村振兴”上,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主攻方向,做到思路再调频、工作再对标,谋在实处、干在实处,精准为乡村振兴把脉开方,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持。要发挥政协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的要求,发挥好政协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发动广大政协委员和热心乡贤积极参与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政协履职能力,不断改变思路,转变观念和理念,用长远的目光考虑长远的利益,用政协的担当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贡献“政协力量”,让乡村振兴成为政协工作有效抓手。

  2019 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部署的落实之年,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要务实调研,履职尽责,把握关键积极建言献策、民主监督、服务民生,用实际行动体现政协在乡村振兴中担当精神,在乡村振兴发展中贡献政协力量,展现政协担当。

  关键词:实际行动,乡村,精神,委员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中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基础。作为**来讲,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把“川”字号农产品做成“金字招牌”,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让“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产业不发展,振兴无从谈起。近年来,川菜、川果、川菌、川药等特色效益农业集群式崛起,浓缩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铸品牌的坚实轨迹,用一句话说就是:品种结构调整跟着市场走。目前,蒲江丑柑、金堂脐橙、双流草莓、都江堰川芎……**不少农产品打响了自己的品牌,以“名优化”种出好果子,以“高端化”形成好产业,以“品牌化”打出好名气,以“市场化”实现好收入,从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农业振兴并非十全十美,在有的地方,农业产业转型也迫在眉睫。比如,在成都温江区寿安镇,**%以上的农田种植花卉和苗木,而随着花卉苗木产业效益大幅度下滑和 20**年温江划定畜禽养殖全域禁养范围,产业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有效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

  一条腿走不好路。乡村产业兴旺不能单打一,要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采用“农业+农产品加工+农旅电商”顺向融合的方式。比如在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电商街,以此为依托,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其实,在**,产业融合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岷江村成立覆盖全体村民的乡村旅游股份制公司,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因此,我们要在“新”字上做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业嘉年华+智慧农业+休闲娱乐”等创新发展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融合增值收益。

 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要重点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拥抱市场经济的重要桥梁纽带。近 5 年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了**%,但是加入合作社成员总户数仅增加**.*%,很多合作社规模小、运营成本高、管理水平不高、生产能力弱、经营模式单一。因此,必须从建立功能齐备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手,引导并鼓励农户把土地经营权、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转化为资本,与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紧密的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通合理、均衡、稳定地分享全产业链的利益。

  擦亮农业“金字招牌”,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广袤的田野上就会迎来更多收获,乡村振兴就会呈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图景。

  关键词:金字招牌,乡村,农业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在乡村振兴中提升农民消费的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消费环境逐步改善,农村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但农村发展仍不充分,农村消费升级遇到瓶颈,严重影响了农民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第一,农村市场供需结构失衡较为严重,一些地方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消费渠道不畅、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农民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获得感不足。第二,农村消费条件便捷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城市差距较大,消费体验和消费满意度较低,农民精神幸福感短板明显。第三,乡村治理体制与法治建设滞后,农村消费环境监管和维权难,农民法治与维权意识低,农民消费安全感较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如何提升农民消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新思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妥善解决好农民消费问题。

  加快产业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与丰富农村市场产品供给。在农村,供给侧结构失衡的矛盾在于农产品进城和工业服务商品下乡都存在市场供需的结构失衡。首先,振兴农村产业,为农民消费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基础。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激励机制,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从而推动农业向经营集约化、生产多样化、发展可持续、产出高质量转变,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富裕。其次,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为农村提供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产品供给。通过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工业和商业企业对农民需求变化的敏感度,并且优化乡村物流体系,为工业服务业产品下乡提供基础。

  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改善消费体验,提升农民消费满意度。“生态宜居”乡村不仅需要绿水青山,也需要便利的生活条件和完善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首先,通过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消费便捷度。在进一步对乡村电力扩容、道路拓宽的同时,大力推进乡村网络通信设施的建设和商贸流通中心与超市在农村的布局,为农民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转变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其次,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满足深层次需求提供保障。通过完善乡镇政府对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使用机制,以及优化市场对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机制,提高农民与城市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机会和结果上的公平性,为满足农民对民主、法治等深层次需求创造条件。

  大力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法治乡村建设,形成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没有良好的乡村治理体系与法治建设,农民就没有舒心、放心的消费体验,也不会有较高的消费满意度和社会安全感。一方面,需要创新治理方式和途径,为农民舒心消费创造条件。着重推进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核

 心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形成社会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另一方面,以法治构筑安全消费的保护网,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宣传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农村市场监管体制,增强经营者守法、合法、诚信经营观念,提高农民法治和维权意识,切实保障农民消费权益。

  关键词:乡村,农民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职教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职教院校要围绕“有农味”而办。涉农职业院校发展,要立足全方位服务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的定位,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专业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顺应“三农”发展需求。建设培育“三农”人才的重要基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农经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业机械、植物生理等农学知识,着力培育一批学农爱农的农业生力军和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助推精准脱贫的重要力量,紧密结合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促进就业等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打造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主动担负传承优秀乡村文化使命,积极探索具有乡村特色、乡村属性、乡村风格的办学方式。

  课程专业要围绕“助农富”而设。涉农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要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大力提倡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求。找准着力点,坚持在课程设置上求突破,着力建设一批服务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学科专业。找准结合点,主动对接群众需求,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同发展。坚持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采取挂职研修、定向培养等方式,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找准突破点,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统筹整合教育资源,组织编写电教教材,建设智慧职教平台。积

 极探索网络教育新模式,有机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建设远程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梯度体系建设。

  师资队伍要围绕“授农技”而建。进一步完善涉农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具有“三农”情怀、适应乡村需求、强调技能性和注重实践性的教师队伍。培育“农”老师,在专业师资配置中增加涉农类专业教师,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涉农课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涉农类“双师”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实专业教师队伍。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土专家和田秀才到学校开展技术指导,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突出“农”理念,注重培养教师队伍“三农”情怀,积极引导教师学习农业农村知识,了解农业农村工作,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在思想上、行动上认同涉农专业、课程,在教学上、科研上不断探索并形成一批优秀成果。传授“农”知识,坚持把涉农知识的掌握和传授作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支持教师了解所在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求情况,引导教师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掌握涉农课程理论、实践及标准体系,熟练运用相关教育方法,传授相关涉农知识。

  实践平台要围绕“进农村”而立。健全实习实训实践机制,有针对性地搭建好学习实践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让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业、融入农民。专业实践进农村,深化涉农职教院校对接农村地区、教师对接农业产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教育模式。切实优化教学基本配置,丰富农村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在农村中成长和进步。积极与农业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精心安排实训实习计划,保证学生在农村的实训实习效果。产教融合促实效,大力支持校企合作办学,努力形成“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等产教融合发展模式。探索推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校企联合招生

 订单培训。创新创业搭平台,通过成立创业联盟、引导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实践,打造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乡村“双创”体系。支持职业院校、企业围绕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促进院校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科技成果支撑。做好在校生职业规划指导,通过定向培养、订单培训、在职培训等途径,确保学用不脱节。

  关键词:职教,乡村,战略

  202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心得体会

  职业村支书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干部,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的,并且文化程度也不高。不要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就是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可能都比较困难。要实...

篇四:文化振兴论文

5卷第2期2 0 2 0 年 6 月陕 西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Vol . 15 No . 2 Jun. 2 0 2 0浅谈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农业下的乡村振兴— 以乡村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为例肖 峰 ,刘泽明(重 庆 理 工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重 庆 ,400054)摘 要 :2 0 1 7 年 1 0 月 1 8 日,习近平总 书 记 在 党 的 十 九 大 报 告 中 提 出 了 “乡 村 振 兴 战 略 ”,这 是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中 高 瞻 远 瞩 的 重 要 战 略 举 措 和 体 现 。到 2020年 ,乡 村 振 兴 取 得 重 要 进 展 ,制 度 框 架 和 政 策 体 系 基 本 形 成 。到 2035年 ,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 业 农 村 现 代 化 基 本 实 现 。到 2050年 ,乡 村 全 面 振 兴 ,农 业 强 、农 村 美 、农 民 富 全 面 实 现 。这是中 央确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三 步 走 ”计 划 。在 新 经 济 、新 农 业 这 一 新 时 代 背 景 下 的 乡 村 振 兴 主 要 包 括 乡 村 人 才 振 兴 、乡村产业振 兴 、乡村文化振兴、乡 村 生 态 振 兴 、乡 村 组 织 振 兴 五 个 方 面 。

 文 章 从 这 五 个 方 面 对 乡 村 振 兴 这 一 极 为 丰 富 的 内 涵 做 出 浅 析 探 讨 。关 键 词 :乡村振兴战略;三 农 问 题 ;乡村发展中 图 分 类 号 :

 TP 27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9459— 2020(2) — 0071 —04On Rural Revitaliz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New Era,New Economy and New Agri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T alents, Industries, Culture,Ecology and OrganizationXiao Feng, Liu Zeming(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ongqing

 400054, China )Abstract:On October 18, 2017,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his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 and embodiment of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t pointed out that by 2020, weighty progresses would have be made and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policy system wouldhave been basically in place; by 2035, decisive progresses would have been achieved an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would have basically realized; by 2050, the countryside wouldhave been fully revitalized with strong agriculture, beautiful villages and w ell-off farmers. This is Three- Step" Plan design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Under the back-收 稿 日 期 :2020—1 —20作 者 简 介 :肖峰(1 9 9 9 _ ) ,男 ,四 川 广 安 人 ,本 科 ,研 究 方 向 :智 能 机 器 人 技 术 。

 72 陕 西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2020 年ground of new economy and new agriculture, rural revitalization mainly includes rural talents, rural indus­tries , rural culture, rural ecology and rural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five aspects.Key words :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Rural Development〇 引言“三农”问题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 临和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每年国务院的头号红头 文件均包含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规划和重 要举措,足见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然而 年年大刀阔斧意图解决的问题依旧未被彻底解决, 其中又映射出“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完全解决的 困难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 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对“三农”问题做出如 上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 1 0 月 1 8 日在党 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的 统筹谋划提出了科学论断。实现乡村振兴,主要从 乡村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着手.文章就乡村 的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 态 振 兴 、组织 振兴这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新 经济、新农业下的乡 村振兴进行浅析。1 乡村人才振兴乡 村 振 兴 战 略 中 首 当 其 冲 的 就 是 人 才 振 兴 。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人才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必备要素和重要资源,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 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推动 力量和重要保障。然而目前乡村面临的一大问题 就是青年力壮、有知识、有劳动力的人外出务工,或 在城市生活发展,反而让劳动力较弱甚至没有劳动 力的老人和小孩留守农村。这种人口的流失,尤其 是乡村人才的流失不仅难以使乡村得到振兴,甚至 容 易 使 乡 村 建 设 停 滞 不 前 ,极 不 利 于 乡 村 发 展 建设。1 . 1 乡村人才振兴靠教育支撑乡村想要实现人才振兴,在防止乡村人才流失 的同时更要积极培养乡村人才。而培养乡村人才 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乡村兴办契合当地特点的高质 量教育。虽然乡村兴办高质量教育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着诸如机制不健全、体制待优化、政 策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但美国社会学家亨利•埃 茨科威兹和荷兰学者罗伊特•雷德斯多夫在三螺 旋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互 动关系可以为此提供一些新思路。它构建起了由 “高校一政府一企业’’三者共同支撑起的教育生态 体系[1]。我们可以尝 试 通 过 “教育一政府一产业” 三者共同融合的教育生态体系支撑乡村人才培养, 乡村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振兴的目的。实现政府助 推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实现振乡,振乡促进兴 教的整体良性循环。1 . 2 乡村人才振兴靠政策保障乡村想要实现人才振兴,就要积极鼓励支持外 出能人返乡创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乡村发展 振兴,积极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成为村官扎根基 层 ,为乡村人才振兴注人活力与能力,为乡村振兴 提供人才保障[2]。这主要依托于政府出台相应政 策和完善相应制度体系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保障。

 然而乡村的主体还是农民,乡村要实现人才振兴还 要靠农民,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农业下,政府要积 极鼓励支持农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要适应社会发展,以科技兴农业,加快从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2 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乡村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产业是乡村 发展的重要根基。产业兴旺了,农民收人才能稳定 增长。收人增长了,大家才有奔头;收人增长了,大 家才有干劲;收人增长了,大家才能积极投身于乡 村振兴的伟大蓝图中。但乡村发展产业要适合当 地特色,要因地制宜,更要稳中求进™。2 . 1 乡村产业振兴要有核心竞争力提到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核心竞争了,不得不提 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华西村。华西村在“一分五

 第 2 期肖 峰 ,等 :浅 谈 新 时 代 、新 经 济 和 新 农 业 下 的 乡 村 振 兴 73统”,帮带发展的集体经济模式下,乡村发展的确创 造出了不俗的成果。华西集团形成了钢铁、纺织、 远洋、旅游、金融五大产业,拥 有 123家企业,堪称 规模宏大,华西村也因而被树立为农村走共同富裕 道路的典型,甚至被称为“华夏第一村”[4]。华西村 的发展缺乏核心产业做支撑,2012年传统工业企业 对华西村的利润贡献比例降至3 7 % ,而约有6 2 % 的 利润贡献来自于服务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华西村 热度的不断下降,而传统工业又未能弥补服务业的 下滑,华西村的发展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反而 负债严重。2016年资产负债率已达到68. 7 8 % ,企 业业绩也遇到了困境。反观瑞士,在拥有钟表业发 展所需土壤的背景下 — 传统的文化底蕴、熟练的 技术工艺和优秀的工匠,因此在短短数十年间内以 家庭为单位的钟表作坊慢慢发展起来,一个个光辉 熠熠的品牌降生在这片土地上 — 百达翡丽、卡地 亚 、芝柏、劳力士,并形成了一门新的手工艺。因此 乡村发展产业,要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产业体系,形 成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加农村收人,消除农村贫困, 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2 . 2 乡村产业振兴要围绕现代农业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William Ar­thur Lewis 和 Theodore William Schultz 都提出过 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观点。在新时代、新经济、 新农业的背景下,从中国现阶段工业化和智造化发 展进程的角度看,智能制造下的工业化依旧是推动 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现代化的农业是推动乡村 经济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我国大力 提倡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社会全面转 型升级的基础和保证,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必然抉择。

 目前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开 展得如火如荼,舒 尔 茨 提 出 的 “改造传统农业”的 “内涵式”发展模式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和发展现代 化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论断,具有极强的借 鉴意义和现实意义。3 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光是明面上的发展还不够,更要有 乡村的灵魂。因此,在乡村其他方面振兴的同时, 乡村文化的打造和振兴也不能缺席。由于中国特 定的历史原因,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较为薄弱。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时候,要深人发 掘地域文化特色和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让当地乡村 特色文化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和旗帜,助推乡 村振兴。3 . 1 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大投入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做 好乡村文化的建设工作。国家要宏观把控规划,基 层政府在资金和资源上要保障乡村文化的建设,社 会上要大力宣传思想文化,形成共同建设乡村、振 兴乡村文化的良好风气,让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村 民自发助力和推动乡村及 乡 村 文 化 的 良 好 发 展 。

 最为重要的是乡村文化的发展要从乡村人民的实 际出发,要贴近乡村生活,让全民都参与其中,这样 才能让乡村文化振兴落实到实处。3 . 2 乡村文化振兴要完善机制解 决 乡 村 文 化 建 设 的 困 境 ,实现乡村文化振 兴 ,各级政府班子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政府在 乡村文化振兴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首 先政府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乡村 振兴战略之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振兴之于现代化建 设的重要意义,领导好乡村振兴工作。其次要出台 相应政策机制,把乡村文化振兴这项工作真正落实 到地,让乡村文化振兴不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和流 于浅表的“面子工程”。4 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是良好的生态环境。然 而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的快速 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污染日益严重, 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水体污染严重等诸 多不良生态现象浮出水面。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 生态振兴势在必行。但是乡村生态振兴却面临着 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大、环保基础设施短板,生态保 护意识淡薄等问题[6]。4 . 1 乡村生态振兴要有科学规划切实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 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合理制定和规划 乡村生态振兴规划[7]。例如重庆市长寿区乡村建 设规划就走在全市前列,全 区 221个行政村全部完 成村级规划。在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要通过科学 的规划引领,在保护农村现有生产生态环境的前提 下 ,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殊等对其进行

 74 陕 西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2020 年个性化塑造,杜绝“千村一面”,要争取做到“百花齐 放”甚至“一村一景”。4 . 2 乡村生态振兴要有保护意识乡村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要注意 环 境 保 护 ,时 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的态度要坚 持到底。况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就是农村最大的 优势和最宝贵的财富,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 缺的一环,而生态振兴最主要就是保护环境、改善 环境。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做出了相 应指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 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 村生活设施[8]。打造乡村人民满意的美丽家园,建 设让外来人流连的宜居生态。5 乡村组织振兴谈到组织振兴,人民群众中有这样的说法,农 村富不富,关 键 看 支 部 ,支 部 强 不 强 ,关 键 看 “头 羊”。[9]乡村振兴战略能否切实落地,农村建设发展 好坏快慢,都取决于基层党组织。想要加强乡村组 织建设尤其要加强乡村基层组织的人才选用和作 风建设。5 . 1 乡村组织振兴要加强人才选用乡村组织振兴首先要解决乡村人才选用问题, 在乡村致富带头人、先进知识分子、乡村医生、乡村 教师等有才有德的人中寻找适合领导组织乡村发 展建设的人才,让他们都能人尽其才。同时要注重 选拔优秀的、进步的大学生进人乡村,要杜绝因为 “名气大”等原因笼统地选“能人”“富人”“领头羊” 的行为与现象。5 . 2 乡村组织振兴要加强作风建设近年来,多位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本 仕途可平步青云却相...

篇五:文化振兴论文

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乡村教育研究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教育是一个前后相继、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乡村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引起乡村社会的现代变迁,乡村社会的现代变迁又对乡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安排,并前所未有地对乡村教育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破解乡村教育的现实难题,需要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制度逻辑出发,研判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之间的内在关联,探讨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村人才

  一、引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安排,并前所未有地对乡村教育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城乡关系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二元矛盾、改革开放后的二元分离到不断融合发展的变迁。

 [1]1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就把工业化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城市领导乡村,从而加快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的认知是,国家工业化就是国家的现代化,工业强国就是经济强国。[2]45-48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 1987 年开始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向工业化和城镇化转移,但由于农业长期让位于工业和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影响并制约了中国经济协调发展,于是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趋向”的重大历史论断也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被正式提出[3]7-13,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中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尽管“三农”工作始终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是“四化同步”中最突出的短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最突出的短板,农民收入水平是城乡收入增长中最突出的短板。作为农村人口超大规模的基本国情,决定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前所未有地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优先位置,实现了从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到优先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这样一个历史转变。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4],这是“三农”工

 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方向的根本性调整。

 作为国家重大的战略抉择,如何发展经济决定了今天是什么样的生存,如何发展教育就决定了未来是什么样的前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共识和经验,就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突出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邓小平就明确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5]175 从此将教育纳入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体设计之中。党的十二大首次把教育和科学列为全党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一论断,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事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突出战略地位。从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优先发展”便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决策。

 处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教育优先发展的两大国家战略的历史交汇,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都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成为关系到中国全面现代化实现的重大战略。教育兴则人才兴,人才兴则乡村兴。不仅是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更是因为人才缺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人

 的现代化最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因此,只有乡村教育兴才能乡村兴。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中,最需要优先发展的是乡村教育。这不仅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途径,更是提高农民素质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还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

 因此,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破解乡村教育发展中实际存在的难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到新农村建设,有不少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乡村教育问题,不管是从历史维度还是现代视野,对于教育在乡村社会发展变迁中始终起着最为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基本共识。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于乡村教育的研究日益需要突破局限于实践微观层面内的探讨,尤其是需要跳出教育学的理论框架来审视乡村教育。本文拟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观背景下,研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乡村教育的实现问题与发展趋势,探寻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在逻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教育是一个前后相继、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乡村教育的每一次变革都引起乡村

 社会的现代变迁,乡村社会的现代变迁又对乡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制度逻辑出发,探讨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振兴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真正理解新时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迫切需要,从而把握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趋势。

 1.从乡村振兴的历史逻辑审视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在乡村。正是乡村社会所独具的家国情怀,将家与国的祖先认同与民族认同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极为稳定的社会结构,这也许就是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代而传承五千年的根源之一。[6]57-62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社会文明的功能,无疑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最坚实支撑。早在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中,诸多心系民族复兴的知识分子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实验,就是希望以此改造乡村以实现强国富民,教育问题就上升为民族的出路问题;虽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被迫中断,但所做的探索与思考时至今日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随着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乡村社会经历现代文明的洗礼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乡村文化变迁是最为根本性的变化,从而全面瓦解了乡土文化赖以依托的乡村社会共同体与文化基础。实际上,乡村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可以带给农民生命意义的文化因素,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换言之,

 乡村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村教育必然需要乡村文化的全面滋养,[7]45-49 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乡村传统文化全盘抛弃。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记得住乡愁”,因为文化是乡村的灵魂,“记得住乡愁”的乡村记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后防线,没有“乡愁”就没有了民族的精神家园,乡村也难以成为农民心灵的归属。党中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其中之一就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8]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是铸魂工程。从乡村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坚持乡土文化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要求。

 2.从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研判乡村教育振兴的迫切需要。中国现在仍有 6 亿左右的人口居住在乡村,即使 2050 年实现了全面现代化,达到 70%城镇化率的预期也意味着还有 4 亿多的农村人口。乡村振兴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欲新一国之民就必先新一乡一村之民。乡村教育有两大功能,就是培养人和传播文化。因此,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灵魂在文化,基石在教育。乡村教育繁荣决定着乡村文化的兴衰与乡村社会价值观念的现代转型,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不可能有乡村社会中的人这个最具决定性力量的现代化,不仅没有乡村振兴的未来,更没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在。无论是产业振兴、

 组织振兴、生态振兴,还是文化振兴、人才振兴都与乡村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乡村教育振兴,就会失去决定性的力量而成为一句空话。从乡村振兴的现实逻辑来看,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呼唤,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首先迫切需要实现乡村教育的振兴。

 3.从乡村振兴的制度逻辑观察乡村教育振兴的未来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制度逻辑就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8],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关键在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平行前进,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长期从属于城市的现状。因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不平衡,在公平层面上的最大不平衡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长期以来,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9]146-154,最大的短板就在乡村。同时,长期以来城乡关系被普遍地解读为先进与落后的二元对立模式,传统乡村文明似乎被排斥在“现代文明”范畴之外,当选择乡村教育模式时,也自然地认可了“城市取向”的价值目标,[10]19-24 乡村教育培养的更多的是漂浮在城市上空的“无根人”,而不是深深扎根于农村土地的“爱乡人”。因此,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取向,乡村教育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补短板、强弱

 项的基础性工程,更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重塑城乡关系的关键所在,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需要破解乡村教育的现实难题

 尽管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明显改观,但由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距依然存在,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挤、乡弱、村空”的乡村教育衰败的趋势没有根本性转变,城乡二元导致乡村学校在大多数村庄中空位、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中偏位、乡土元素在乡村教育中缺位成为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乡村教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面对最大的短板。

 1.乡村学校在大多数村庄中空位。传统的乡村教育与村庄不可分割,紧紧相连在一起,扎根于村庄的乡村教育也深深影响着乡土风俗礼仪、节庆活动、农耕生产等。[11]61-69 传统中国的乡村教育遵循的是儒家伦理礼法的教化功能,紧密贴合农耕文明的村庄社会结构,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学而优则仕”的精英教育,也体现了城乡之间“无差别的统一”。[12]18-27 在传统村庄社会,读书人往往就是乡贤,学校作为村庄的文化高地,学校与村庄有着天然的联系,乡村教育与村庄相互滋养,承载着村庄的前途与希望。特别是随着清末新学的创设和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蓬勃兴起,学校从开始嵌入村庄到逐渐融入村庄,再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使现

 代学校成为了村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但随着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优先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其中教育资源不平衡在城乡二元结构中最为突出。典型的就是为了不断减少财政在乡村的教育投入,而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从上往下轰轰烈烈开展的“撤点并校”行动,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不到 10 年的时间,中国原来“村村有小学”的格局被根本性打破,众多农村小学校被撤并,不少地方已达到一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的程度[13]110-140。如湖南 2012 年农村小学为 6836 所,比 10 年前减少 2/3 以上;2012 年农村初中学校数为 1622 所,比 10 年前减少了近 1/3。[14]8-12 大多由农民集资建校而历经艰辛形成的“一村一校”局面被完全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几村一校,不少地方甚至出现了一乡(镇)仅有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乡村中小学校的大量撤并,极大地增加了乡村教育的社会成本。上学路程不断变远,导致的不仅只是乡村青少年不断离开村庄与家人,也导致了家庭分离,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母亲外出陪读,很多早已空心化的村庄从过去的“613899”部队的人口结构(61 指儿童,38 指妇女,99 指老人)逐步向单一的“99”部队结构演化,老龄化的趋势日益蔓延,不到节假日村庄就难以听到青少年的声音而沦为了“寂静的村庄”。

 当然,村庄空心化并非仅仅是因为乡村中小学校撤并,是由多种综合因素决定的,但不可置疑的是,农民进城择校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乡

 村学校在村庄中的空位就成为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因外出陪读的两个村庄均有约 40%的农户外迁,所在地的乡行政区域就有 90%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学校因撤并而消失,学校数量减少了 86.6%,该乡人口也相应地不断流出[15]163-166。如果每个乡村都空心化的话,谈何乡村振兴?洋务运动以来的现代学校不断下沉进入村庄,到现代化进...

篇六:文化振兴论文

文艺· 群文论坛·发掘群众文化精髓提升文化生活品位王玉琴( 江苏海门市正余镇文化站226100)摘要:2009年7月22日,作为建国60年来首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也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周期。近五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令世人瞩Ifl 。群众文化在这个专项规划实施推动下也进入“ 百花齐发,百家争鸣” 阶段,但群众文化与国家战略眼光下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在着力点上存在不同,具有其特有的属性。本文从发掘群众文化精髓,探讨如何以此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住。关键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群众文化精髓;文化生活品位一、认清群众文化社会地位群众文化是指在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真正开始使用“ 群众文化” 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的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主要形式是自娱自乐自教,其目的是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群众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是在群众解决温饱问题后一种精神需求的表现。由于群众文化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从而决定其内容的广泛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当前社会形态来看,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不容忽视,其除了对人们的日常言行具有引导作用外,还影响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优劣。首先,群众文化是群众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类的社会生活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在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多彩,群众文化也随之诞生。在物质生活比较发达的今天,这种以自己实践、自我创造、自我娱乐、自我教育为表现内容与形式的群众文化显得更为不可缺乏,无法替代。其次,群众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人类精神文明库中有着群众文化的身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群众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与觉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群众文化的开展,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感染与教育,培育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陶冶和美化群众的心灵,启迪群众的智慧,增长群众的知识。群众文化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也是其一个重要构筑体,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也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精神文明更加丰富。再次,群众文化是群众自我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渠道。人类的精神文明相当的丰富多彩,但每个区域的群众文化习惯与需求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有的群众文化还存在着对立。群众文化是一个区域中历史形成的,它反映着一个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与满足,具有自己的文化圈。二、挖掘整理群众文化精髓群众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内涵不能相提并论,群众文化的参与面虽然面广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其中不仅有优质的、先进的优质文化,也有低劣的、庸俗的文化,甚至还存在着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群众文化,如最近的引起人们关注的黄、赌、毒就是明证。我们需要对群众文化中精髓予以挖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辨别群众文化精髓。任何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很丰富,但都有着其优与劣。如江苏南通一带的群众文化中有扭秧歌、跳广场舞、舞龙灯、闹元宵之类的,也有做道场、放施食、看手相、测风水之类的,即使是在一个县级市内也存在不同的群众文化。在挖掘群众文化精髓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学会如何辨别群众文化的精髓与糟粕。挖掘其中的精髓至少要坚持以下几个准则,一要看是否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二要看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三要看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能;四要看是否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通过对照标准,将群众文化中的精髓提炼出来。提炼群众文化精髓。群众文化精髓的提炼是一项烦琐的社会工程,在提炼群众文化精髓时,必须坚持“ 到群众中去” “ 从群众中来” 的原则。所谓“ 到群众中去” 就是指到群众中间去收集提炼群众文化精髓;“ 从群众中来” 就是指所有提炼出来的群众文化精髓必须来自于群众,而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提炼群众文化精髓是文化工作者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一个重要体现。提炼群众文化精髓时,可以组织群众对文化活动进行轮流展示,同时进行现场录制音像资料,也可以到群众中去,进行巡回收集,还可以通过组织不苟一格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群众主动参与,对其中的精华进行收集整理。如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展演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给群众文化精髓的提炼搭建了广阔平台。该市还专门成立了群众文化学会,收集整理优秀的群众文化,注重保护和传承本土群众文化,让海门山歌、青睐。创编广场舞前需要深入民间了解这个地区和民族的特点、审美及其文化传统。把地方特色融入到舞蹈中,才能够使人们在舞步中体会到亲切感,增加对广场舞的喜爱。2.凸显时代感广场舞蹈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也正是因为其时代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创编舞蹈时,需要把舞蹈动作与当前流行元素相结合,保持其时尚性,体现时代的鲜明特征,这为广场舞蹈不断地注入了新鲜血液的。3.演员安排阵容强大广场舞蹈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强大的阵容,正是因为集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使得广场舞蹈受到大众的广泛青睐。因此,在广场舞蹈的创编过程中需要注意动作是否符合集体舞蹈的特征,4舞蹈效果是否整齐且具有美感。总之,舞蹈可以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可以发泄人们的情绪,广场舞给了群众一个这样的平台,是新时期群众的精神寄托。广场舞的独特作用决定了其发展前途,在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广场舞蹈将会成为人们休闲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参考文献:[1】周彤燕.浅谈广场舞蹈的特征与功能Ⅱ】.艺术科技,2013(6).【2】李辉.当代城市广场舞蹈调查研究Ⅱ] 云南艺术学院,2012( 6)万方数据

 通东号子等群众文化更具特色和魅力。三、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位。群众文化必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由群众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作为群众文化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此来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品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 同样,群众文化也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能当极个别人低级趣味的奴隶,更不能沾染铜臭气而玷污了群众文化的优秀。应该发挥群众文化的精髓,让群众真正从中享受到群众文化的健康品位,达到自我教育、自娱自乐、自我陶冶情操、自我健康发展的目标,让真善美的群众文化百花齐放。堵截诸如黄、赌、毒、恶、丑、假等不良群众文化的传播渠道。如何让群众的文化生活从低级趣味中解放出来,发挥群众文化中精髓的积极作用,是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群众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历史趋势,让群众在自己的文化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丰富自己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作为国家和群众文化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给优秀的群众文化发展拓展渠道,助推群众文化建设。1.搭建平台让群众文化有舞台。对于存在人民群众中的群众文化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公益性文化服务的责任。但是当今许多存在于群众中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中,有优有劣。我们应该搭建一个让优秀健康群众文化有阵地、低级趣味群众文化无生存的舞台。如近年来,江苏海门市组织的群众文化巡回演出的形式就比较成熟。该市每年都要将全市优秀的群众文化收集起来,让群众自编自演,组织部门只对群众文化中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必要的审核。在巡回演出过程中,倍过群众喜爱,观众在乡土气息很浓的文化生活中情操得到了陶冶、思想首选得到了升华。他们还对群众文化进行评优评奖,直接将群众文化引向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在为群众文化搭建舞台时,可以通过多渠道、多部门联合的方式开展,使群众文化的舞台更大,如行政村里建立“ 乡村大舞台” ,吸引有群众文化素养的村民登台表演;开展群众文化竞赛,让普通群众在竞赛中建立发展特色群众文化的信心;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让新生的群众文化拥有滋生的土壤⋯ ⋯ 总之,搭建群众文化舞台,不能把眼光盯在投资多少资金、设立多少高规格的活动室方面,而应把眼光放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让舞台不仅仅是摆设,切实满足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2.开展活动让群众文化能展示。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正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群众文化偏离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有的群众文化内容铜臭味还很浓,还有的群众文化甚至影响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为让群众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品位,有必要强化优秀群众文化的展示,让掌握优秀群众文化的群众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江苏省有个被称为“ 故事大王” 的老人,早年曾走进复旦大学给大学生讲故事,在乡村,每到夏季乘凉时分,周围邻居都来围坐着听他讲故事。可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升,近年来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再也没人听他讲民间故事,他利用晚年潜心整理民间故事并予以书面记载。他说,往年给人们讲故事的自豪感现在荡然无存了,他多么希望有机会再给人们讲故事,让听众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在江苏海门有个京剧票友团,曾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同样,这些唱腔堪比专业的京剧票友难得在观众面前一展歌喉。要提升群众文化的品位,有必要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拥有更多的展示机会。文化部门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 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 ,了解他们对群众文化实· 群文论坛·大众文艺践与发展的思想,注意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倾向,欣赏他们的文化作品,鼓励他们的文化创新。通过开展多形式、多门类、多渠道、多领域的活动,积极为他们展示群众文化提供机会。如可以以某个区域为单位,开展群众性的扑克赛、象棋赛、拔河赛、书画赛,要特别注重地方特色浓郁的地方戏、地方号子等群众文化的展示活动,让群众文化更有品味,更有教育意义,为发展群众文化提供精神支撑。如某文化部门组织书画爱好者为群众写春联活动,不仅拓展了当地书画爱好者的展示机会,而且还通过这一形式的文化活动直接让当地群众得到实惠。3.多种措施让群众文化更健康。当前许多群众文化已主动融入到了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一些打着群众文化的民间组织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推动下,传播低级趣味的文化作品,与主流群众文化格格不入,沾满了“ 铜臭气” ,直接削弱了群众文化生活品位。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健康更有品位,就要取群众文化之精髓去群众文化之糟粕,其关键点是要做好综合调控。除了要用政策杠杆对群众文化中的优劣进行调控外,在当前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的历史条件下,还必须采取司法、行政等手段加大管控力度,使优秀的群众文化更优秀,低劣的群众文化无立锥之地。大力发挥群众文化的公益性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来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不忘突出“ 主旋律” ,激励人们热爱党、热爱祖国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明确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作为国家文化主管部门需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群众文化要提倡,什么样的群众文化要扼制。地方政府要将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公布于众,让群众知晓。江苏省海门市常乐镇群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还制定了《群众文化发展八年行动纲要》,明确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建立“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 的运作机制,按照群众性、娱乐性、特色性、互动性的基本要求,对十大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做足“ 张謇故里、文化福地” 群众文化品牌。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开展的官公岛冬季捕鱼节,演绎的战鼓催春、鸬鹚捕鱼、山歌对唱等群众文化活动倍有地方特色。政府明确群众文化发展方向是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位的主导力量。部门联合力纠群众文化乱象。群众文化可谓名目繁多,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在市场经济步入深水区时,群众文化的乱象也开始滋生出来。在纠正群众文化活动乱象时,除文化主管部门外还需要有司法、工商、综治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建立有效的部门联动查处机制,以净化群众文化市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品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奖补机制让群众文化百花齐放。对于如何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品位,实行政府奖补措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略。当前,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文化生活水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在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建设历程中都有了显著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两面性和发展的无限性都表明,群众文化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特别是爱党、爱国的精神还需要强化。在当前历史条件下,要充分看到群众文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巨大力量,通过完善奖补机制,让群众进一步清晰提倡什么扼制什么,消除群众文化中的“ 铜臭气” ,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让群众文化百花齐放,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品位真正得到提升。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主创造、自主继承、自主发扬的特色文化,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有着自身强化力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是不可替代的特色文化宝库。但过度自由发展,难免滋生糟粕,只有通过政府有力的引导,纠其偏向,发挥优势,让群众文化百花齐放,提升群众文化生活的品位,群众文化就会拥有更灿烂的明天。5万方数据

 发掘群众文化精髓 提升文化生活品位发掘群众文化精髓 提升文化生活品位作者:王玉琴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正余镇文化站 226100刊名:大众文艺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王玉琴 发掘群众文化精髓 提升文化生活品位[期刊论文]-大众文艺 2015(7)2015(7)

篇七:文化振兴论文

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研究—— 以河南省某农村地区为例A STUDY ON FARMERS" IDENTIFICATION WITHRURAL CULTURE UNDER THE RURAL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E A RURALAREA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生 研 究 生 : 杜霄璇号 学 号 : 2017314110017师 指 导 教 师 : 恺 李恺 教授组 指 导 小 组 : 兰 李凤兰 教授刚 李厚刚 副教授王娟 副教授亮 霍军亮 副教授慧 王晓慧 副教授专业:

 :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向: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获得学位名称 :

 法学硕士 获得学位时间:2 20 020 年 年 6 6 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 ○ 二〇年六月

 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是否保密否 如需保密,解密时间 年 月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中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

 时间:

 2020 年 6 月 1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华中农业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生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提交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和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同意华中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和交换服务,同时本人保留在其他媒体发表论文的权力。注 :

 保密学位论文 ( 即涉及技术秘密 、 商业秘密或申请专利等潜在需要提交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名日期:

 2020 年 6 月 1 日 签名日期:

 2020 年 6 月 1 日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研究——以河南省某农村地区为例I目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导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1.2.1 研究目的.................................................................................................21.2.2 研究意义.................................................................................................21.3 文献综述...........................................................................................................31.3.1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31.3.2 关于乡村文化的研究.............................................................................51.3.3 关于文化认同的研究.............................................................................71.3.4 研究述评...............................................................................................122 研究设计...................................................................................................................142.1 核心概念界定.................................................................................................142.1.1 乡村文化...............................................................................................142.1.2 文化认同...............................................................................................142.2 理论依据.........................................................................................................14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142.2.2 文化认同论...........................................................................................16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72.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92.4.1 研究对象...............................................................................................192.4.2 研究方法...............................................................................................192.5 主要创新之处.................................................................................................203 基于扎根理论的乡村优秀文化内容构建...............................................................213.1 扎根理论的研究框架.....................................................................................213.2 资料收集与数据来源.....................................................................................223.2.1 资料收集...............................................................................................223.2.2 数据来源...............................................................................................233.3 数据编码与内容模型构建.............................................................................243.3.1 开放式编码...........................................................................................243.3.2 关联式编码...........................................................................................27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II3.3.3 选择式编码...........................................................................................283.4 本章小结.........................................................................................................294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现状分析...............................................314.1 研究工具及样本情况介绍.............................................................................314.1.1 研究工具...............................................................................................314.1.2 样本情况...............................................................................................334.2 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基本情况.....................................................................354.2.1 乡村文化认知认同情况.......................................................................354.2.2 乡村文化情感认同情况.......................................................................374.2.3 乡村文化行为认同情况.......................................................................394.3 农民乡村文化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404.3.1 乡村文化认同在个人因素上的差异...................................................414.3.2 乡村文化认同在家庭因素上的差异...................................................434.3.3 乡村文化认同在城市经历因素上的差异...........................................444.4 本章小结.........................................................................................................485 乡村振兴战略下影响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因素分析...........................................505.1 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基础因素.........................................515.2 农民主体性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根本因素.............................................525.3 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54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566.1 主要研究结论.................................................................................................566.2 对策建议.........................................................................................................566.2.1 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576.2.2 激发农民主体,着力提升乡村文化参与度.......................................586.2.3 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606.3 研究不足与展望.............................................................................................626.3.1 研究不足...............................................................................................626.3.2 研究展望...............................................................................................63参考文献......................................................................................................................64附录 A:乡村文化认同情况的调查问卷..................................................................73附录 B:乡村文化访谈提纲......................................................................................77附录 C:个案访谈对象基本信息..............................................................................78致 谢............................................................................................................................79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研究——以河南省某农村地区为例i摘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铸魂工程”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最终实现的有力举措。但与此同时,乡村文化正不断受到城市化、现代化等浪潮的严重冲击,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也不断被动摇,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实现。在此背景下,挖掘与重建优秀乡村文化,提升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对于振兴乡村文化,推动乡村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文化认同论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建构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优秀文化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提升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发现:(1)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优秀乡村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其内容主要涵盖乡村个体层面文化、乡村人际层面文化以及乡村集体层面文化。其中,乡村个体层面文化包含为人、处事 2 个维度 6 个具体内容,乡村人际层面文化包含家庭、邻里 2 个维度 7 个具体内容,乡村集体层面文化包含文化理念、文化载体 2 个维度 7 个具体内容。(2)当前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总体情况良好,但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表现存在不同。具体而言,乡村文化认知认同较为薄弱、乡村文化情感认同程度强烈、乡村文化行为认同还有待提升。(3)不同群体间的乡村文化认同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家庭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外出务工情况、收入情况、常住地以及邻里格局 8个人口学变量上。(4)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政府支持力度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基础因素;农民主体性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根本因素;社会主流价值观是影响乡村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本文关于提升农民乡村文化认同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强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