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9篇

时间:2023-04-28 19:30:06 教案设计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中国古代小说赏析》课程

  案例:将思政教育融入中国古代小说赏析

  一、案例背景

  《中国古代小说赏析》是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共32学时,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增强爱国情操和文化自信。课程以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为线索,以专题的形式安排内容,对代表性作品进行解读与赏析。注重挖掘作品中优秀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结合时代需求,予以合理引导和利用。课堂学生的专业背景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出于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喜爱而选修此课,故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因疫情而不能开学的特殊学期,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等在线教学平台,为课程实现网络直播提供了保障;各大图书馆、期刊网站、慕课平台等网络资源的免费开放,也为课程顺利进行、学生多样化学习提供了条件。

  二、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与探索

  由于小说独特的文学魅力,对人情感和灵魂的熏陶、浸润作用,有着其他教育资源无法比拟的强大力量。清末梁启超正是看到了小说1这种支配人心的“不可思议之力”,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呼吁:“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而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学家的弃医从文,同样是因为看到了文学尤其是小说,善于改变人的精神的特点。所以本课程注重探索古代小说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资源,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正确地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

  首先,注重探讨中国古代小说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培养学生在珍视生命的同时又要从容面对苦难。譬如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时,注重分析其珍视生命、肯定个性和崇尚自由的观念。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讲解,首先让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频仍、瘟疫横行的时期,人们目睹了太多的死亡,所以才会深深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然后再带领学生共同赏析小说中大量关于“伤逝”的故事(写士族文人的死亡),去体会和感受作者对这些逝去生命的痛惜伤悼之情。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正因为意识到生命的可贵,魏晋士人才会积极深入地2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肯定自我,崇尚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重视精神境界、艺术境界的超越和不朽。

  魏晋士人正是用这种自由诗意的生存方式以及文章著述以“立言”的方式,来延长生命的存在,实现精神生命的永恒。魏晋士人的生存智慧、精神追求,对于培育学生的审美人格和诗意生存观无疑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认清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找到了实现不朽的合适方式,战争、瘟疫、当权者的屠戮等便不再那么可怕。所以魏晋士人面对危难、甚至死亡,依然能淡定从容。譬如嵇康临刑前“神气不变”,竟索琴弹奏一曲《广陵散》,担忧的不是死亡,而是《广陵散》将成绝唱(《雅量》第2则);这种对待苦难的超然态度,我们又何尝不值得拥有。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并不能由我们自己做主,譬如当下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造成了太多的生离和死别。已经习惯享受岁月静好太久的我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承受这样的无能为力和生命无常?我们的人格是否能经受得住灾难的考验?我们的确需要认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从容面对危难的勇气。

  其次,注重探索中国古代小说所蕴含的心系苍生、襟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譬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态度鲜明地褒扬了蜀汉集团英雄们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国士精神。刘备一出场,虽然“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但却不甘沉沦,“素有大志”。刘备奋斗一生,始终志在天下、心系苍生,以“复安社稷”为己任。当曹操大军杀奔樊城时,刘备不顾冒着被追杀的危险携民渡江,这种爱民如子的胸怀,千载而下读之犹令人动容。

  正因刘备胸怀大志、艰苦奋斗,且以民为本、坚守信义,才会成为明清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明君”的典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三国演义》高扬家国情怀,正是打动万千读者的原因所4在。而这种家国情怀,作为一种超越民族、超越意识形态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融合为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情怀。正如2018年5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所以只要正确引导、合理利用,优秀的古代小说以其扣人心弦的文学魅力,深入人心的家国情怀,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思政教育价值。

  再次、注重挖掘中国古代小说中崇尚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思想资源。譬如妇孺皆知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千百年来人们之所以如此喜爱孙悟空这个形象,正因他勇于追求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勇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又如《三国演义》,通过刘关张三人至死不渝的兄弟情谊,宣扬了君臣平等、诚实守信的理想,成为古今朋友相处的典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再如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贾宝玉尊重、推崇女性,否定了“男尊女卑”的不平等观念;追求自由纯洁的“木石前盟”之爱情,而拒绝以功利为目的、世俗所谓的“金玉良缘”;不顾正统礼教的约束,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博爱之心。这些崇尚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思想资源,无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自由、平等、公正、诚信”的观念同缘相亲。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与探索

  课程思政,不是离开教学内容进行道德说教,或将思政观念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是在尊重课程自身教学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性质,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正是结合中国古代小说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作品的批评鉴赏当中,潜移默化,浸润学生的心灵。

  本课程在网络直播过程中,尽量改变过去将作品主题、思想意义、艺术成就等知识要点,直接作为结论讲给学生听的教学思路,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一边带领学生解读作品内容、赏析作品语言、叙事、人物形象塑造等艺术技巧,一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在适当的环节,引导大家集中讨论;最后针对同学观点予以纠正、补充、总结,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

  本课程通常会提前一周通过雨课堂发布课上将要讲到的作品,供学生提前预习及课后复习、课后作业用。课程直播,通常会使用雨课堂、腾讯会议或腾讯课堂。雨课堂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数据都有详细的分析、记录,便于学生签到、答题及课后回看,但直播语音、弹幕和投稿功能都有一定程度地延迟,学生端无法使用语音,所以不利于课堂讨论,并且少数学生反映经常卡顿;腾讯会议不具备考勤、回放等功能,但恰好能弥补雨课堂上述缺点;腾讯课堂则介乎雨课堂和腾讯会议之间,既能考勤、回放,通过举手功能又能实现即时语音互动,但在直播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短暂卡顿。由于本学期是在线教学,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尽量向学习过程倾斜,重在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平时作业重在锻炼学生文学鉴赏、文学创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便于编辑、修改、保存,统一用电子邮箱收取作业。

  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心得体会

  本课程目前已进行到一半,就过去半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利用古代小说独特的文学魅力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以问题为导向、融入式的思政教育,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课堂讨论可以看出,同学们深深受到作品的情感熏陶,向往真、善、美,而厌恶假、恶、丑,比如同情于不幸的崔莺莺、霍小玉、杜十娘……,而愤慨于负心薄情的张生、李益、李甲……;倾倒于风流潇洒、淡定从容的嵇康、谢安、王羲之……,感佩心系家国苍生的刘备、诸葛亮……。

  从提交平时作业的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随着阅读量及练笔次数的增多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同学不止是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课程要求每人在结课前完成三篇读后感或文学创作),而是自愿跟随课程进度,对于课堂讲到的每部作品(甚至未讲到的一些相关作品),都以小论文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读后感,譬如下面10篇都是一位同学交来的作业:

  本课程还要求助教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适当筛选出一小部分优秀作业,经老师再次评阅后,推送到人文艺术微刊微信公众号发表,这种展示优秀作业的方式也有效激发了同学们撰写文章的热情。

  在教学中,最深刻的体会正如古人所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终生学习。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资源获取如此便捷的今天,尤其如此,“不日进则日退”(顾炎武《与友人书》)。

篇二: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春秋战国的乱世,下接汉代的大一统,其地位的重要教材分析

  性不言而喻,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央集权制度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历史地图,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目标

  课堂的主动性;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的统一,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认识统一对历史的意义,培养其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操。

  基础知识:学生在第6课、第7课学习过诸侯争霸、学生学习能商鞅变法等基础史实,对秦统一前的战国格局和社会状力分析

  况有所了解,这将有助于本课的学习,但是学生对中央

  初中历史

  《秦统一中国》

  集权制度缺乏深入的理解。

  认知水平:初一的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均处于发展形成之中,有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心智不够成熟,还不能较好理解抽象的概念。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自主、合作学习法;材料研读法;

  比较分析法

  我选择本课的第三部分:巩固统一的措施

  多媒体展示编撰历史剧《秦囧》,即一个秦国人在东方六国的遭遇

  学生读旁白:公元前220年,一个叫李超的驾着马车、带上了足够多的钱,踏上了周游全国的旅途。然而,他一直梦寐以求的旅程结果却是……我们拭目以待吧!

  ……

  教学过程

  ……

  问题引领:讨论:秦朝人遇到了哪些问题?秦朝是怎么解决的呢?(将班级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一组解决一个问题,并说明解决的办法及存在的问题)

  文化组:统一文字

  经济组: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组:车同轨、修驰道、开灵渠

  军事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设计意图:本节内容再次创设情景使由模仿性学习到独立性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由被动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再到积极性学习。其次,将班级化分若干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主题的设置,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本课中,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了解到学生目前的阅读水平和小组合作、协商解决课例研究综问题的能力。我的反思是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述

  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教师更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适当放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篇三: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课学习的内容为: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究红军长征及取得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教材分析

  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遵义会议,长征精神。

  难点

  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教学目标

  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气氛。合作讨论,初中历史

  《第十七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作意识,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的红军不怕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本课中,学生需要与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了解学生学习能长征的背景,长征的过程。但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仍有力分析

  部分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对长征路线缺乏地理概念。仍要借助历史地图加以认知。

  教学策略选营造学习情境,设计教学提纲,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择与设计

  去探究本课的历史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标记长征开始的时间、出发地等基础知识)教师:(展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教师:请大家结合地图,讲述长征前期的军事行动。

  学生: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等教学过程

  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一路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虽然经过英勇奋战,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伤亡过半,只剩下三万多人了。而此时的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

  渡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教师: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会议就在这里召开了。(展示视频《遵义会议》)学生:(根据视频,结合教材识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教师:会议解决了党中央领导人的什么错误?毛泽东的地位有何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教师:你怎样理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学生:(从会前和会后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会前: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中国革命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仍认为长征离他们太远,似课例研究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教师还需用大量的时间去让学生了述

  解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与长征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

  福生活,发奋读书,练就本领,从而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四: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人教版。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教材分析

  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学生应该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过程及原因,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掌握“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通过启发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教学目标

  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图表,把抽象化形象、具体,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忆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结合现实从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秦始皇所创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的学习了解,学会公正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初中历史

  《秦统一中国》

  我校是农村中学,所以,学生由于对隋唐文化了解比较少,只是知道一些唐诗。系统的认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直观情景,丰富学生感性学生学习能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内容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力分析

  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学生显著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知识方面。

  一)、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法: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2、讨论法、图解法:引导学生看图,组织学生自行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3、角色置换法:请学生重现历史的精彩场面,启发学生从教学策略选历史人物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教学资源:1、素材:择与设计

  《秦始皇像》、《战国形势图》、、〈〈秦统一六国形势图〉〉、各国化货币、文字图片、长城和灵渠景观、《秦朝疆域图》等。2、课件:自制多媒体课件,音像图片资料等。(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展示视频《荆轲刺秦王》,创设历史情境。师:视频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请一位同学给大教学过程

  家讲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师: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荆轲应不应该刺杀秦王呢?有人认为荆轲很伟大,为挽救燕国献出了自己生命,但也有人认为荆轲

  不应该刺杀秦王,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秦王,看看他是否该杀。那现在就请同学们随我走进秦朝,认识一下我们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多媒体显示:(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2)、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始王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显示多媒体图表:皇帝——丞相——郡守——县令

  通过多媒体,用动画形式演示秦朝的各项权利是怎样一步步集中到中央,集中到皇帝手里面的。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政治上所采取的措施起到的作用是,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多媒体显示:七国所沿用的货币。

  让学生明白这了经济上所采取的统一货币措施。让

  学生分析统一货币的所起到的作用。

  3、思想上——焚书坑儒。

  本节课的亮点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每个同学都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在上课的时候不断提醒学生考试的题型。结合考试内容,重难点把握得较好,知识点较全面。

  出现的不足有:只能照着课本的知识点上课,不能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上课的时候课堂气氛不活跃,学课例研究综生比较沉闷。上课的内容比较多,为了赶时间,上的不述

  是很仔细。

  接下来努力的方向:在以后上课过程中,要把知识点总结、穿插起来讲,效果可能会更好。上课的时候尽量与学生互动,提高一些激情。以后再安排上课内容的时候还是要适量,不能太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学生交谈,让他们多点学习的兴趣。还要多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放弃基础差的学生。

篇五: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简单说明本课的学习内容,说明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教学目标

  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4、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碍等)

  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高一新生,记忆能力强,但理解能力弱。

  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

  学生习惯于从课本中找答案,思考能力及表达自我意识不够。

  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碍:

  习惯于集体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课本及习题中的能力要求较高的材料题无从下手。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说明您采用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应该在学生在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材料阅读教学策略选的基础上,自然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择与设计

  而不是只会背课本知识。

  教学策略是通过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分析理解,通过培养学生自觉思考的方式,达到理解历史知识的目的。

  (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细描述这个学习活动如何开展,并描述您针对上述学生学习活动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

  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如何让学习理解汉族尊老爱幼的传统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开展及对学生学习活动指导:

  通过提供日本弃老的材料及我国一些民族的“寄死洞”资料,让学生对比汉族的族谱、提萦的故事,让学生注意到其中的区别,从而得出汉族宗法制在民族形成中与其它民族的区别。

  (简要写出围绕所要研究的主题搜集的课堂教学信息,并简要反思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怎么转变才能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课堂教学信息搜集可以从网络中方便得到,《中国国家地理》民族专刊中也有不少的可用材料。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基课例研究综于情境,深度互动。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单纯讲,忽略述

  学生主体;满堂动,忽略学生收获;重结果,忽略学习过程;单课时,忽略单元整体。变为符合学生实际,评价学生收获:收获了什么,收获了多少,有多少学生有收获。要让学生被唤醒、被激发。

  当然,在应试教育的情况下,也需要强化知识的记忆和习题的训练,毕竟,任何改革和好的理念,如果不能促进成绩的提高,是得不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的。

篇六: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高中历史教学课例《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农业在古代被统治者看作立国之业,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特征之教材分析

  一。古代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应注意中国古代的几种土地制度。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技术的进步,认识生产力演进在古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教学目标

  作用。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分析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及其严重危害。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认识水利在传统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

  高中历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古代的农业经济,学会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历史现象。学会运用各种史料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农业经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改进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阐述历史事物的能力正在形成,部分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及整合归纳材料信息的能力有一定提高,但大学生学习能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不牢固,未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力分析

  网,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且历史理论的储备还不够,导致分析问题缺乏理论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教学策略选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择与设计

  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参要求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进步,这是我们炎黄子孙应感到骄傲和自豪的.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加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新课导入]“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超过75%,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基本问题,农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农村的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至关重要。今天让我们翻开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篇章,了解中国古代农业走过的历程,关注农业发展的现状,一起构想中国农业健康美好的未来

  [学习新课]教学过程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板书)一、“神农”传说(板书)[学生探究学习]“想一想”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教师概括]“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主要原因是:

  (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

  主导地位。

  (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教师拓展]中国原始农业并不是起源于个别地区,而是由多个重心逐渐向周边发展起来的.由于气候的不同,北方的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麦为主,南方的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板书)[学生探究学习]阅读教材5—6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归纳中国古代主要耕作方式发生的变化。

  2、归纳中国古代生产工具发生的变化。

  [教师概括]1、由原始的“刀耕火种”“火耕而水耨”到耜耕再到牛耕(汉代已逐渐普及全国)。

  2、从简单的石制工具到使用加工过的石制、木制、骨制等工具,在商周时期还出现了少量的铜制生产工具,到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汉代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出现。历史的主要铁制农具还

  3、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在淮河地区及一些边远地区得到推广。

  [教师拓展]农用动力也发生了变化:人力——畜力

  人们已掌握了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御制耕织图·插鞅》图)和灌溉工具(《戽斗和翻车》)。

  古代的铁制农具还有锸(农田中用来开排水沟)、镢(刨地翻土、战国、秦汉)、耙(唐宋,长江下游)、锄(耨、镈)。

  [教师小结]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也逐渐形成。

  三、“泰半之赋”和“沉重的力役”----古代中国的赋税和徭役(板书)[教师讲述]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夺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权的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中国古代有征收“泰半之赋”

  的时代。

  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过度的征发徭役,使大量的农民长期离开土地,使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

  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

  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

  四、“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板书)[教师讲述]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实际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春秋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到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正式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最基本的两个阶级。地主占有土地,通过

  地租方式剥削农民。农民在土地上辛勤劳动,只能获得耕作收获的很少一部分。土地

  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贵族、官僚、豪强霸占良田,役使农

  民,成为极其普遍的现象。

  [学生探究学习]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教师概括]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

  (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

  (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

  (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

  (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五、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板书)[学生探究学习]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的表现

  [教师概括]

  1、重要水利工程设施

  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其中秦国时由李冰夫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功效。

  2、治理黄河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也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而历史上黄河多次发生水患,大规模的改道就有6次之多,从汉代以来,历朝统治者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东汉人王景,主持过一次封建时代最大规模的治黄活动,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800年。历史上对王景治河充满了赞扬之辞:"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3、地方特色的水利工程

  坎儿井。

  1、我们应该精通自己的学科,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一名好老师,课例研究综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述

  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

篇七: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杜甫诗歌中的爱情怀及当下价值

  一、案例简介

  杜甫的诗作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后人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更是推崇他为“诗圣”。面对大乱的天下,杜甫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天下太平,百姓安康,《春望》《蜀相》等诗作是其内心情感的体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从这些诗句中,又体现出杜甫诗作的“沉郁顿挫”之风。杜甫的诗作,对现实的记录,更是他强烈爱国情怀的自然流露。杜甫的爱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当下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具有诸多启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只有身系国家,奉献国家,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当下大学生更应该在学习古代文学知识的同时,学习先贤的爱国主义精神,杜甫则是古代爱国诗人的优秀代表之一。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理解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2.掌握杜甫的生平及“诗史”内涵。

  3.学习并掌握杜甫诗歌的特点,以及诗歌中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创作意图。

  4.杜甫的爱国情怀对当下爱国教育的启示。

  (二)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唐朝诗歌部分属于《中国古代文学(二)》,按照学院的教学安排,本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因此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大一学生处在高中和大学生活,甚至是未来社会的转折点,其价值观、世界观正处于发展期。《中国古代文学(二)》不仅是中文专业的核心课程,还是相关中文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受众面广。本节课不仅让学生熟悉杜甫的生平事迹,还让学生把握杜甫诗作的特点,认知其诗作中集中体现的爱国情怀,从而让学生学习古人之精神,启发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做到书本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教学方法分析

  针对大一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杜甫诗歌的特点,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2PPT演示、课堂朗诵、案例分析等方式,营造诗歌欣赏气氛,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学生为中心,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点

  1.杜甫的生平及“诗史”内涵。

  2.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3.杜甫诗歌对当下爱国教育的价值。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题

  盛唐李杜并称,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李白的浪漫情怀后,今天我们走进杜甫,来感受他诗歌的独特魅力。

  2.了解杜甫生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在长安应试,仍落第,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及安史之乱(755年),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拜官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3(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途中。杜甫的诗作大多存于《杜工部集》。

  3.分析诗作中的爱国主义

  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十分坎坷,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之下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诗作,这些诗作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除了“三吏三别”之外,还有《春望》《蜀相》等名篇。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之景,寄托着兴衰之感,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满着凄苦哀思。全诗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全诗雄浑悲壮,沉郁顿挫,亦是杜甫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拳拳之心。正如《唐诗钞》中言及:“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4.当下价值反思

  以上两首诗作是杜甫的名篇,集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国才有家,只有将自身的价值实现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真正价值的体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并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5精神动力”。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5.课堂小结

  与李白不同,杜甫以“诗史”的笔触记录现实生活,心系百姓,忧国忧民,渴望建功立业,希望国家太平,百姓安康,在他的诗歌中,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被后世尊为“诗圣”,在唐朝诗歌中,独树一帜。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后人爱国主义的选择树立了榜样,“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6.作业

  1.思考杜甫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对中晚唐诗风发展的影响。

  2.思考古代爱国主义对当下爱国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案例成效

  杜甫作为古代文学中的著名作家,在书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也颇多,以往对杜甫的教学,往往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之上的文学创作分析,而较少涉及其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价值所在。通过此次课的讲解,突出了杜甫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内涵,进而反思该内涵的特点,及其对当下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意义,从而让学生更加走进杜6甫,更加了解爱国主义的精神内涵。学生也反映他们对杜甫有了新的认知,对诗史、诗圣之称有了更加直观的把握,同时对当下社会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以杜甫为榜样,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并用行动去证明。

  四、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优点主要在于不简单的拘泥于文本文学特色的分析,毕竟文本的解读和阐释不是最终目的,探究文本内涵,挖掘文本价值,发挥文本作用,才是文本存在的必要性。因为在具体的教学中,将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当下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国家文化自信之路的构建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文本活起来,对当下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的不足主要在于时间的安排较紧张,内容多,案例多,而学生的思考时间有限,导致课堂的互动时间较少。

  五、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特色和创新点主要在于:

  1.突出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杜甫的诗歌中,他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对诗歌创作技巧的影响,也有诗歌内容的多样化分析,而其爱国主义内涵往往与其生活的困苦混为一谈,没有很好的辨析爱国主义的独特性。本课程则注重对爱国主义内涵的深度挖掘,进而了解杜甫诗圣、诗史之称的关键所在,创新了解杜甫的诗歌特征。

  2.多种方式解读杜甫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对诗作的解读,不仅具有文本的细致分析,还有朗诵法、讨论法,将文本活起来,用激昂的情调去体会杜甫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切实把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分析当下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带学生了解当下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释中国梦、文化自信道路建设的深刻内涵,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4.探究杜甫爱国主义情怀的当下价值。把握杜甫爱国主义情怀与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升华古代文学对当下社会发展的作用,爱国主义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要向杜甫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

篇八: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教材信息

  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

  课程总学时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年级本科

  48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下)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面向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一年级本科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了解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为剧本创作、文化生产及评论打好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先秦到清末的经典文学作品赏析和文学发展规律解读,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介绍,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概况。作为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特色在于内容丰富,致力于古典文学传承和文化传播,弘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分量重、课时多、内容丰富的课程,1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更承担着立德树人,培养合格毕业生的责任。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先秦两汉至清末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教学,内容涉及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文学史的讲解、文学理论的阐释、文学思潮的介绍、传统文化的传承等内容,是本科教育中传承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课程中,发现思政教育的契机,开展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是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同时课程内容的思想性、艺术性、审美性决定了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课程建设与当下课程思政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要求高度契合。

  (一)坚持立德树人

  中国自古以来在教育中就以德育为先,在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传统学科的教学中,教书和育人一直是同样重要的,传道是在授业、解惑之前的。我在本学期重新编订《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大纲,做到思想性与专业性并重,在不破坏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尝试以相似的人文关怀和高尚情操为依据,编排章节。比如楚辞则可以和汉赋并为一章,既体现文体的因袭与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又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以屈原和司马相如为代表的先秦两汉知识分子积极的参政意识与爱国热情。讲授《史记》的同时也2可以更多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死而后已、先国家后个人等优秀的文化内涵。在充分了解学科体系的基础上,选准切入点,找到德育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结合点,恰当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融入到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当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立足古籍阅读

  古籍文献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阅读中国古籍能够有效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魅力。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选择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理论素质提升的作品,认真引导,细加阅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文化自信。

  在平时作业的布置上,也相应地增加作品阅读的数量,提升作品阅读的质量,从而引领学生感悟伟大圣贤及其作品的丰富思想内涵。

  (三)丰富授课模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授课模式。采用对分课堂、情景式教学等形式,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实践的比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比如通过课堂剧的形式,再现历史情境,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和写作能力;组织博物馆、图书馆的古籍参观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组织专家讲座和读书会、讨论会,让古典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内心,让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成为自觉。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心系祖国,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建立多元考核

  教学和学习方式变了,考核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变化。首先,《中国古代文学》的考试内容减少记忆类题目的比重,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鉴赏题等主观性较强的题型,培养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阅读原著,通过阅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政治意识,提升文化素养。也鼓励学生编排拍摄课本剧,进一步展现古代文化的精髓,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三、案例课信息

  坚持立德树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和提炼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思政内容和德育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教学目标

  质量,在完成教学计划,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状况和经典作品的同时,培养“有自信、有情怀、能做事、能创新”的时代新人。

  第一编:先秦文学

  通过对文学起源以及《诗经》《左传》诸子散文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关注现实的人本主义精神及自强不自、保民而王等传统思想的光辉。

  第二编:秦汉文学

  学习《史记》、汉乐府,理解发愤著书的传统,关注现实的笔力,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等,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通过课外阅读、对分课堂等形式了解此时文学发展的特点,理解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第四编:唐宋文学

  通过诗词朗诵、赏析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感受诗词魅力。

  第四编:元明清文学

  通过排演课本剧的形式,了解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学习传统文化,寻找传统文化当代传承的新路径。

  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课后作业等途径,借用超课堂组织与

  实施

  星、中国大学慕课等网络资源,有效组织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组织课本剧展演,自编剧本创作等,有效地将专业学习与本课程内容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本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能够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教学效果分析

  实践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还是不够用心,也缺乏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这需要长期培养,增加阅读量和学习能力。

篇九:中职中国历史融入思政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教学课例名称

  本课是部编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的最后一课。它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无论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本课三块内容为: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重点:遵义会议。

  教材分析

  重难点:长征经过和长征精神。

  着力点: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通过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思维积学生学习能极性容易激发。但我校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趋势力分析

  参差不齐,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阶层学生的认知水平。

  1、利用各地红色旅游资源,特别是云南红色资源,教学策略选关注现实,关注云南。

  择与设计

  2、历史地图、历史资料、历史问题相结合

  3、自主合作学习逐层推进

  一、红军长征经过和路线(瞻仰革命丰碑,感受长征精神)

  1、出示《地球上的红飘带》引入

  2、依次出示图片:江西瑞金第一渡纪念碑——广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贵州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教学过程

  ——贵州铜仁四渡赤水纪念碑——云南皎平渡红军纪念碑——红军国武定、禄劝、元谋物品图片、flash地图、搜集的音视频材料——四川甘孜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甘肃会宁会师楼塔。

  3、解说:红军的艰苦斗争

  (1)四渡赤水:1935年1月19日红军自遵义北上,一渡赤水,进入川南。2月中下旬,又二渡赤水,重返遵义,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取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3月中旬,红军乘胜三渡赤水,再入川南。当敌人前来堵截时,红军却又突然由川南重返贵州,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强渡乌江,佯攻贵阳。而当敌人增援贵阳时,红军却又迅速向云南前进,直通昆明。红军在10万多敌人包围的重兵之下,声东击西,在运动中粉碎了敌人的整个“追剿”计划,红军由被动变主动。

  (2)巧渡金沙江:待敌人援兵增援昆明时,红军却以异常的速度到达金沙江,把长征开始以来一直尾追红军的蒋的军队甩掉了。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3)通过彝族区:红军沿川康边境到了大凉山地区,红军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4)强渡大渡河:红军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的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是崇山峻岭,18勇士乘着找到的惟一的一条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冲到了对岸,占领了敌人阵地,渡过了~支部队。

  (5)飞夺沪定桥

  (6)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部队开始翻越位于川西的夹金山。战士

  们互相帮助,发扬阶级友爱精神,终于胜利地跨越了失金山。

  (7)过草地:阅读本课小字部分,加深对过雪山、草地的了解,思考红军长征的艰难与伟大。(课时较紧,不一定单独发言

  (8)过腊子口,翻氓山,六盘山。

  2.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1935年10月)

  让学生阅读本目中有关介绍刘志丹的小字课文,对刘志丹的情况作一简单了解,思考为什么中央红军与刘志丹会师?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5.全班齐读毛泽东诗词,对七律《长征》诗中的语言进一步思考。6.长征的历史意义

  教师要讲明三层意思:1)粉碎了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这是党和红军的精华,是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财产,是中华民族的支柱;(3)促使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到来。

  提问:你了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前后后的史实最大的启发是什么?并以此做一个小结。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

  二、遵义会议

  1、(用投影打出肖华同志写的长征组歌诗词)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给学生进行讲解,以引起学生的理解性思考,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确立毛泽东的地位做铺垫)(指导学生讨论,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刘伯承回忆的黑体字部分)红军1935年1月强渡乌江,打下了遵义城,在遵义休整了12天。党中央就是在这时候召开了扩大了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这就是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遵义会议:时间、地点、会议内容较简单,会议召开的背景、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不易理解,介于此,展开讨论与交流(遵义会议召开的必要性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基本形成结论:

  (1)由于左倾错误,领导人完全抛弃毛泽东的军事路线,致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2)长征初期,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后人员损失过半。(3)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纠正了左倾错误在

  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长征精神

  1、再次识记长征路线图

  2、思考与讨论:艰苦的漫漫征途、危急关头的生死考验,战士是凭着什么才创造了如此伟大的革命奇迹?

  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3、结合学习本课,请同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课堂教学中单靠讲述法很难达到目的,借用多媒体课例研究综技术能生动的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现伟大述

  的长征精神。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围绕教学需要,符合学

  生认知水平,思路清晰,有效增大了教学容量。长征过程复杂,地点众多,但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借助flash地图效果良好,直观形象,且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围绕这一地图而展开,理解其重大意义自然水到渠成。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一门综合性人文学科,立足于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培养,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新课标明确提出“把握相关知识的联系,充分显示综合的追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抓住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凸显综合的意义,以鼓励和指导学生以综合性知识内容为媒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等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通过多次公开课的实践验证与教师研讨,我们发现,“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通过思考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能达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根本目的。

  二、以综合思维为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较多,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割裂地学习,肯定不能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与社会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

  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能力和培育健全人格的目的。所以,我们以历史线索为主导,从“古今综合”“中外综合”“时空综合”三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贯通知识,进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历史与社会中的“历史”就是古,“社会”就是今,其实学习的就是古往今来,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古今知识联系和体验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学习历史内容可以指导学生对照地图来加深印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学习当前的地理知识还可以参照古今大历史变迁来深刻认知。

  总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