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9篇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中小学、幼儿园 2020年疫情防控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同学(33篇范文) 【学情分析】: 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同伴关系作为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9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小学、幼儿园2020 年疫情防控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同学(3 3 篇范文)
【学情分析】:
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 同伴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作用逐渐增强。
在学校里,学生与同桌相处的时间最长, 同桌间的友好关系会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快乐, 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但正因为同桌的孩子天天朝夕相处, 矛盾也随时可见。
针对这种情况, 设计了心育课《我能做个好同桌》, 本课根据同学们经常反映的同桌间的冲突问题来进行教学, 以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与人相处的技巧。
希望通过活动, 能习得与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懂得和人相处要谦让、 宽容、 友善。
心育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体验中领悟。
它避免了教师的一味说教, 如春风化雨, 滋润学生心田。
【教学目标】:
1、 通过集体讨论, 明白同桌如何相处的一般方法。
2、 运用学到的技巧解决自己遇到同桌之间的矛盾。
3、 体验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之后的成功感。
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和交往技巧。
【教学重点】:
提高小学高段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和交往技
巧。
【教学难点】:
运用学到的技巧解决自己遇到同桌之间的矛盾。
【教学准备】:
课件、同桌招聘会 【教学过程】:
一、 热身游戏一一山谷回声真好听 1.同学们, 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 (屏幕出示游戏名:
山谷回声真好听) 师:
你好! (生:
你好!) 师:
你真可爱! (生:
你真可爱!) 师:
你是我的好朋友! (生:
你是我的好朋友!) 师:
和同桌玩玩这个游戏吧。
2. 交流感受:
刚才的游戏, 你有什么感受? 师小结:
玩了这个游戏, 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吗?你对同桌付出什么, 就能收获什么。
你能做个好同桌,就能收获一个好同桌。
出示活动主题--"我能做个好同桌" 二、
新课导入:
"同桌招聘会"一一我能做个好同桌 活动一:
百度同桌
1.闭上眼睛把你同桌的外貌描述出来。
2.说说你同桌的兴趣爱好。
3.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同桌是谁。
4.他的为人处事是怎样的。
活动二:
故事分享 -- 恼人的同桌
1.《林兰的同桌》 一一林兰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她的同桌个子虽小, 却是个"调皮大王"。
"调皮大王"爱招惹别人,弄得林兰经常跟他吵架。
但两个人吵架的时候, 同学又常常指责林兰欺负小个子, 林兰很委屈, 所以她就更讨厌这位"调皮大王"了, 几次要求老师换同桌。
可老师说:
"他的缺点不是什么大问题, 总有同学和他坐在一起, 你要多多包容他。"林兰为此感到很苦恼。
2.分享你的故事一一你和你的同桌是怎样相处的呢? 3.林兰故事的后续一一有一次, 她在日记里写了一则"招聘同桌"的广告, 她罗列许多好同桌的标准。
活动三:
同桌招聘会
1.活动准备做"招聘书":
准备好一张草稿纸, 每个同学都可以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同桌的标准, 把你的要求简单写下来, 并注明"招聘发起人", 时间为 5 分钟。
如果你觉得你与同桌相处得很好, 也请你把和同桌友好相处的方
法在纸上写下来。
2.小组讨论:
a.刚才几位同学招聘同桌的条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看来大家对“好同桌” 有一些相同的标准。
b.以前后 4 人为一组, 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招聘条件, 然后归纳大家都认同的"好同桌"的一个或几个条件, 请一位组员来汇报。
3.小组汇报:
请每组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小组商定的"好同桌标准", 其余小组在前面小组的基础上提出你们组不同的见解。
4、 全班讨论对大家贴出来的这些好同桌标准, 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活动四:
你说我说
理想同桌每天朝夕相处的同桌有矛盾, 可真挺让人不开心的。我相信, 在每个同学心里, 都有一个"理想同桌", 要是能和理想的同桌一起, 我们的生活肯定很美好。
你理想中的同桌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写一写。
当我遇到困难一愁莫展时, 我希望同桌当我受到挫折情绪低落时, 我希望同桌当我取得成功兴奋不已时, 我希望同桌指名读一读同桌的希望:
一人读一条, 逐条读:
活动五:
老师寄语
同桌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伙伴, 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
的同桌是一个懂得尊重、 谦让、 帮助、 欣赏的人, 而你的希望也正是同桌对你的期望。
和谁做同桌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怎样与同桌相处。
我们对好同桌的要求,其实就是我们与同桌友好相处的方法。
活动六:
“好同桌”
岗位实习
1. “岗位"训练选择一个情境, 同桌合作表演:
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境, 你和你的同桌会怎么做呢? 情境一:
手工课上, 同桌忘带剪刀了…… 情境二:
同桌考试得了 100 分 情境三:
做作业时, 同桌把手臂一直伸到了…… 情境四:
上课时, 同桌提醒我认真听讲… 情境五:
同桌走进座位的时候,碰到了你,你的字写歪了…… 情境六:
同桌得了作文竞赛的第一名,脸上洋溢着兴奋 情境七:
同桌又一次忘记带美术工具, 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情境八:
同桌考试考砸了, 在抹眼泪…… 情境九:
同桌身体不舒服, 趴在桌上…… 2.同桌问友好相处的秘诀是一一相互尊重、 相互谦让、相互帮助、 相互了解。
3.训练实习总结:
许多人在回忆学校生活时, 印象最
深的同学是同桌, 许多人也会把儿时的同桌当做最好的朋友,同桌的友谊是深厚的、 纯洁的。
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现在都能与同桌友好相处, 长大了能与更多的人进行友好的交往,让我们拥有更好的朋友。
三、
总结提升,
游戏升华:
师:
不论什么时候, 一个温暖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声简单的问候, 都会像冬日里的暖阳夏季里的清风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和同桌相处时, 用上这些秘诀, 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做一个温暖人心的人, 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我能做个好同桌"让我们把这句话端端正正地写下来, 放在铅笔盒里, 放在我们心里。
让我们一起对我们的同桌说:
"我能做个好同桌!拉勾上吊, 一百年不许赖!" 1.再一次玩游戏山谷回声游戏:
你是我的好同桌!你的表现真棒!我为你骄傲! 2.同桌是没有血缘却亲如家人的人, 是我们一生都会记得的人, 是未来我们想起来会感到温暖的人。
让我们一起欣赏电影《同桌的你》中的一首歌一一《爱》。
在歌声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吧! 谢谢大家!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题班会教案
( ( 最新 2 2 篇)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题班会教案 1 活动背景:
2020 年的春节,我们遭遇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袭击。此次疫情传染速度快、范围广、潜伏期长、防控难度大。根据疫情发展的情况和各级部门的要求,所有小学生都会居留在家,遵守不外出、勤洗手、戴口罩的规则。延期开学的通知下发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非常重视小朋友的假期生活健康状况,希望小朋友每天能坚持好好学习,多多运动,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生活质量。在此,我们提出“病毒不可怕,运动我最棒”的口号,号召小朋友一起加入家庭运动中来,成为健康向上的“抗病小卫士”,共同将这个假期的“封闭生活”变成家庭的健康时光。
教育主题: 《运动与健康教育》 教育对象:**年级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集会,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课前准备:
1. 制作本节课的 PPT 2. 学生收集有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及新型冠状病毒的资
料。
3. 音乐背景的准备(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实施过程:目前,正是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一、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如何正确做好个人防护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更好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特别召开主题集会。
二、简要介绍一下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 1. 想要科学防护,先记住四大要点:少出门 勤洗手 戴口罩 多警惕 勤洗手 流水洗 肥皂洗。我们每天接触各种病原体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原体,冠状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确的预防措施之一(下文七步洗手法即学即用)。
第一步(内):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2. 出门一定戴口罩,全面预防建议少去或尽量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如果一定要去,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我们可以这样做:1.呼吸调节。通过规律的呼气、吸气训练,将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可以让学生现场尝试做)2.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很幸福,我很快乐,我要做有意义的事情等"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3.转移注意力。遇到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唱歌、绘画、听音乐、运动等形式转移注意力。
4.倾诉沟通。在疾情居家期间,遇到事情要与家人倾诉和交流,这样会大大降低负面情绪的产生,增强家人间的亲情。
5.劳逸结合,排除不良的情绪。学习不要疲劳,娱乐不要过度。
6.生活要保持有规律。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健康的生
活方式克服不良情绪的良药。
(教师 PPT 展示内容) 师:这些你记住了吗? 小结: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病毒拒之门外。
小学 0 2020 年开学第一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2 2
教学背景: :
2020 年 2 月 9 日,全市中小学校学生报到的日子,但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开学的日期被迫延缓。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范工作,调整疫情间学生的情绪,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停课不停学”要求,决定组织召开本次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2、让学会加强自我保护,学会正确洗手。
3、明白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学准备:
1、网上截取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的相关视频。
2、洗手、开窗、戴口罩等相关动作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1、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叫武汉的城市,春节期间,那里的人们过得很不好。为什么呢?原来啊,有一种名字叫做新型冠状病毒在那里危害着大家。(播放武汉疫情的视频) 2、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那么厉害呢?(解释这是一种病,暂时还没有特效药能医治,且会传染)
3、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染的?(播放传播途径的视频) 4、病毒是我们看不见的,这种“隐性”的东西是通过飞沫传播,所以我们一定要——(戴口罩) 二、讨论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呢?(与学生一边回忆之前了解到得传染途径,一边想出预防方法:如勤洗手、打开窗户通通风、人多不去凑热闹、外出可以戴口罩等,并出示相应图片)①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展示自己是怎么佩戴口罩的,请同学们看一看他的做法对不对。(自由发言、点评) ②强调不能接触口罩接触口鼻的内层,双手覆盖住外层捂住口鼻,挂到耳朵上。捏紧鼻子处的金属条,防止飞沫进③教师展示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2、教师出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图片,组织全体空手幼儿练习。
(1)同学们,快要吃午饭了,我们在吃饭前先要做什么事呀? (洗手) (2)为什么要洗手呢? (自由交流) (3)观看视频《为什么要洗手》 (4)小结:我们每天都要用手要接触很多很多的东西,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我们的手沾满了细菌。比如说你触摸了污染物,然后又用你的手触摸鼻子、嘴巴、眼睛等粘膜,那病毒就进入你的身体了!同时,人们还容易通过手接触传播疾病。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要做到勤洗手。特别养成吃东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所以我们总结一下,遇到哪些情况需要洗手呢?(学生交流)小结:①外出回家②饭前便后③咳嗽或打喷嚏后④触摸口、鼻、眼睛之前⑤触摸动物之后 (6)是不是随便洗洗就可以了呢? (要用肥皂/洗手液+流动的清水,搓手时间不得少 20 秒) (7)洗手方式正确才能有效杀灭细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正确洗手吧!
第一步:掌心搓掌心 第二步:手指交错,掌心搓掌心 第三步:手指交错,掌心擦手背,两手互换 第四步:两手互握,互擦指关节 第五步: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
第六步:握住拇指转动,两手互换 (8) 观看视频,学习正确的洗手方式。
(9) 请小朋友示范洗手,并询问孩子洗手后有什么变化。
3、如果有病毒不小心来到我们的身体里怎么办?不用害怕,小朋友的身体里有一支叫做免疫系统军队保护小朋友。
4、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这支军队变得更加强盛呢?(常喝水、不挑食、锻炼身体等) 三、教育幼儿不怕新型冠状病毒。小朋友们都非常勇敢,你们有没有信心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并不可怕,我们已经知道预防的方法了吗?
篇二: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幼儿园疫情期间幼儿心里健康疏导方案开学后,幼儿结合疫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了解幼儿想法与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表扬幼儿疫情防控期间在家的表现,从让幼儿感恩战胜病毒的人、学会爱护身边的人、爱护动物等方面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做好幼儿入园过渡。重点做好幼儿分离焦虑的疏导,帮助幼儿尽快适应日常生活规则,尤其注意多洗手等卫生习惯的引导和教育,教育幼儿学会七步洗手法。关注班级内每一个幼儿的情绪状态和心理感受,充分尊重幼儿来园的感受,并根据幼儿的感受开展有针对性的引导。“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要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能作良好的适应,生命具有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心理健康的普遍意义。当然,世界上没有一个事物是绝对永恒不变的,在具体判断幼儿心理是否
2 健康时,还要考虑幼儿心理和行为表现的经常性和一贯性,因人、因事、因时作具体分析。健康的心理,我们通常认为有以下几种特征:①活泼开朗积极参与活动,②愿意与同伴交往,富有同情心;③做事自信、勇敢而有坚持性;④诚实,有错肯改。
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具有积累性,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心理倾向,使得我们在这一阶段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我认为应该对幼儿实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请看下面两段实录。
实录一:晨间活动
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幼儿高高兴兴地跑到“阅读角”准备拿一本书看,不小心把书架碰倒了,图书散落一地。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就你能捣乱,快收拾好,回你座位去,别看了!”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回到座位上……
3
实录二:自由活动
一女孩哭着找到老师说:“x x 小朋友把我的新鞋洒上水了。”老师把那名孩子叫到了面前说:“看看你不小心把水洒在小朋友的鞋上了,该怎么办呀?”那名孩子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女孩想哭又忍住了。老师又对女孩说:“我帮你把它晒干,好吗?”女孩一边点头,一边笑了。
从以上实录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幼儿在遇到意外情况以后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惊慌失措,一个破涕为笑。可想而知,这两个幼儿接下去的情景:一个处于惊恐状态中,而另一个则能以一种愉快的情绪投入新的活动。造成这两种迥然相异情绪的原因是老师对幼儿所持的态度不同。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我们认为每位教师在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尊重幼儿。
马斯洛有一句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
4 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乎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要么不准参加游戏,要么罚站……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彻底改变。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幼儿的尊重,就会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幼儿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幼儿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幼儿的自我概念一经确立,便会相对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整天要服从于成人指令或是不时遭成人指责的幼儿会构建出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的人格特征。因而“尊重幼儿”这一行为本身所内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5 2、热爱幼儿。教师对幼儿的慈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素。只有沐浴在爱的雨露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归属感,才能适应幼儿园这个大环境,并学会与小伙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上“幼儿园恐惧症”。
3、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要为幼儿创造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和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游戏。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如艺术教育活动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爱美天性,使幼儿的人格变得高尚、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6
4、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交往中,如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教育幼儿助人为乐,鼓励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环境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篇三: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幼儿园疫情期间教师对幼儿心里疏导及鼓励教育疫情期间,班级提出“养天地正气,做真正教育”办学宗旨,“养天地正气”就是要教育孩子通过与大自然的交流,修炼养育体内的浩然正气——一切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所形成的强大的气量和气场。教育就是要为天地立心,“立心”也就是“立天理之心”,因为天理“能使天下“悦且通”,天理即宇宙运行规律,人性本善、仁孝就是天理。天地正气,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之气、天理之气,一切积极正面的向上、向善之气。人就应理所当然顺应大自然之气,内心就应该与大自然交流,养天理之气。
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教师对幼儿鼓励的教育态度,是影响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一、发现幼儿的优点、及时的鼓励,是改变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自我控制力较差,各种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我带中班时,有一个孩子,既调皮又好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
2 游戏活动常常被他搅乱。每次活动时,他不是到处乱跑,就是将别人推倒,批评教育对他一点效果也没有。就在我对他失去信心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他的优点。有一次户外活动,他站在一根木桩上挥动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从此以后,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由此可见,教师细致的观察,不失时机的鼓励,是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因素。
二、激发幼儿的情感,真挚的鼓励,是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催化剂
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投入要真切,表情要丰富,语言要亲切,如果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眼睛望着别处,表情冷漠,可想而知,无论教师怎样运用语言进行鼓励,其教育效果也是消
3 极的。因此,教师在鼓励和表扬幼儿时,除了运用语言的鼓励外,更应恰倒好处地运用表情的鼓励(如热情的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和手势性鼓励(如伸出大拇指,鼓掌)以及身体接触性的鼓励(如摸摸小脸蛋、擦擦泪、抱一抱)等,另外帮孩子梳头、整理衣服、擦去鼻涕等,使幼儿真正感受和强烈体验到自己被教师所喜爱。从而才能深深地感染孩子,使其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我班有一个刚入园不久的孩子,哭闹不停。有一次,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只有他还在不停地哭。我走过去轻轻地擦掉他脸上的泪水,微笑着对他说:“哭多难看呀,你看你不哭多漂亮。老师这里有一块小手怕,它想和不哭的孩子交朋友。老师相信你是一个乖孩子,你看小手帕正对着你笑呢。”这个孩子听完我的话,睁大眼睛望着我,竟咧开小嘴笑了。我亲切地抚摸着他的脸对全班小朋友说:“你们看,这个小朋友真乖,笑的真好看。我们一起为他鼓鼓掌,鼓励鼓励他。”然后我亲切的抱起他亲了亲他的小脸蛋。事后,这个孩子的家长对我说:“老师,今天我的孩子主动要上幼儿园,他说老师喜欢他,说他乖,他再也不哭了。”在那时,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对于孩子,无论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是一个亲切的点头,或是一声惊喜和赞叹,一句同情的话语,都能使孩子得到快乐和满足,都能唤起孩子良好的情绪情感,使其行为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良好的情感态度和鼓励的言行,是使幼儿愿意接纳你,真心喜欢你,乐于接受你的教育的催化剂,它促进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4
三、树立幼儿的榜样,积极的鼓励,是影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源泉
幼儿具有思维形象具体、好模仿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教师在幼儿心中是神圣的,教师的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常常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教师对幼儿关心、鼓励的教育态度,不仅使幼儿充满了自信、上进、愉快的情绪情感,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其无形地为幼儿树立了榜样。
例如我班有一名幼儿,有一次摔到在地上大哭起来,旁边的幼儿有的旁观,有的愣着,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大声说:“好哭、不害羞、活该。”还有的正准备压在这个孩子身上。我走过去轻声问他:“摔疼了吗?勇敢的孩子摔到了自己爬起来,来老师替你揉揉。”这个孩子在我的鼓励下站了起来。安慰好这个孩子,我又对其他孩子说:“小朋友在一起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要取笑别人,我相信,你们都是些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给这个孩子搬来椅子,有的牵着他的手让他坐下。不几天后,有一次上楼梯,一名幼儿不小心摔倒了,走在旁边的幼儿马上去扶他,并对他说:“老师说过勇敢的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来。”孩子之间的相互鼓励成了良好表现的纽带。由此也可以看出,教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和鼓励,不仅温
5 暖和激励了一个孩子,而且起到了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它影响和带动了其他幼儿纷纷模仿的行为,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样是一个摔跤的孩子,我因心情不佳,随口说了一句:“你就知道哭,不会自己爬起来,一点用也没有。”这孩子听了我的话,哭的更厉害了。周围的孩子则用手指着脸说:“没用,只知道哭,老师不喜欢你,羞羞脸。”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产生了如此想不到的后果。由此说明,教师粗暴、冷漠、训导的教育态度,不仅使幼儿情绪紧张、恐惧,而且使幼儿耳濡目染教师的行为,从而产生消极的模仿,其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情感的交流。只要教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瞬间即逝的教育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对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四: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ull; 目前全国各地多点疫情爆发,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帮助幼儿、家长和教师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在幼儿园进行心理疏导很有必要。•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1 -耐心倾听– 耐心倾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需要告诉孩子,传染病不是今天才有,曾经有过,将来也会有,人类曾经很多次一起努力战胜了传染病。• 2-沟通交流,丰富知识– 需要让孩子了解,整个世界、整个国家都在一起应对这个困难,医生、科学家、警察、军队管理等人员在一起努力,而且我们应对这个困难的能力正在越来越强。• 3-爱的拥抱– 充满爱意的拥抱和抚摸可以让孩子感觉安全,不再害怕与恐惧。
• 不过度关注疫情和病毒信息,不让疫情成为生活中的主要话题,但要及时回应孩子担心的疑问。• 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的关于“疫情”的疑问时,一定要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给孩子听,可以轻描淡写一些,一定要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一定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不要过度关注疫情相关报道,不要轻信疫情相关小道资讯,避免陷入视讯信息轰炸中。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永远相信黑暗不会长久,光明总会再临。
• 1- 示范法– 我们经常说,“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此时此刻,父母或家人的情绪稳定,对孩子而言,更是最好的礼物。• 2- 疏泄法– 可以通过绘画、手工、歌唱、舞蹈、音乐、游戏等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正在发生什么,疏导、宣泄并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转移孩子对身体的过度关注。– 疫情常态化,孩子居家时间变多,
• 1- 模仿法、以身作则– 家长少用手机玩游戏,多做家务、室内运动等有意义的活动。• 2-合理满足需求– 共同讨论、制定规则,每天一共可以玩多长时间手机,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3-转移注意法– 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 ■ 要有健康的身心,体育游戏很重要,可以尝试用家中现有的材料制作体育游戏材料。• ■ 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人一起下厨,学一道新菜,做一道甜点,或者给孩子机会做做家务,为家庭服务。• ■ 可以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扑克牌、五子棋等开发智力,鞋盒、红包、矿泉水瓶子、纸杯等做做小手工或者玩玩科学小实验。• ■ 引导孩子和老师、亲人、朋友聊天,说说心里话。• ■ 讨论一下将来的出行计划,甚至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做攻略。
• 当前形势下,我们出现的紧张、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反应都是正常的,而且适度的焦虑可以让自己对防止新冠病毒保持必要的警惕,总之,焦虑也是正常的情绪。同时,我们要适度关注疫情信息,让准确的、官方的消息成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并且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获取信息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而不是将其变为恐慌。
• 在危机情况下,感到悲伤、紧张、不安、困惑、害怕或暴躁是正常的。与信任的人聊一聊会有帮助,可以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 减少你和家人观看或收听你认为令人感到不愉快的媒体报道,从而减少烦恼和焦虑。用你以前应对逆境时的方法帮助自己在此次疫情暴发期间管理情绪。
• 如必须待在家中,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正常的饮食、睡眠、锻炼,并与家人、朋友通过社交平台和打电话等方式进行联系。
• 不要用抽烟、喝酒或服用其他药物来缓解自己的情绪。如果感到无法应对压力,请与医务人员或心理咨询师联系。制定计划,以确保清楚地知道在需要时去哪里以及该如何寻求身心健康帮助。
• 获取真实信息。收集有助于您准确判定风险的信息,以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参考可以信任的消息来源,例如世卫组织官网,或来自当地或国家公共卫生机构的消息。
• 教师在生活中承担了多种社会角色,在这场疫情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状况,很多人感到担忧、焦躁、不安、惶恐……调整心态、排解焦虑的具体做法如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如此。面对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容易产生焦躁恐慌。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日益精进,通过举国上下的齐心奋战,当前疫情总体可控、稳中向好,而且应该是越来越好。因此,应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淡定从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不小心,就会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席卷、淹没。经常接收负向信息,就会把自己的心情弄糟,被负能量所累。而有选择地接收正向信息,则会让自己心情愉悦,心中充满正能量。• 为了让自己的内心洒满阳光,拥有阳光心态,幼儿园教师应当学会一些简单的“心理美容”术,即心理调节的方法
• 正念冥想是引导思想集中在美好的事物上。根据需要,教师可选择性地从网上下载相关视频来学习。有研究表明,正念冥想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 包括呼吸放松(将注意力放在深沉而缓慢的呼吸上,体会气息在体内流动的感觉)与肌肉放松(配合呼吸与意念从头到脚或从脚到头放松身体的肌肉)。放松练习对调节与稳定情绪具有良好效果。
• 驱散“过度焦虑”,需要将注意力从“焦虑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方面。可以通过做一些能使自己产生愉悦体验的活动,如运动、瑜伽、听音乐、读书、倾诉、做家务、开展业余爱好等来转移注意力,宣泄焦虑情绪,增加积极体验。
• 阳光心态是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智模式。学会调控情绪,培养阳光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 疫情当下,我们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积极应对疫情常态化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危机,还能够成为孩子生命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奋勇前行的力量,让孩子们更具有智慧和担当。
篇五: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心理健康干预方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得我们正在度过一个非常特殊的春节、一个非常特殊的寒假。为科学做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的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工作,做到及早预防、及时疏导、高效干预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根据市教育局相关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影响。
二、工作原则 (一)全园联动。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纳入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减轻疫情所致我园师生的心理伤害,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分类指导。面向全园师生开展心理支持服务,分类干预,重点突出,主要采取电话和网络心理辅导两种方式,一般干预与重点干预相结合。
(三)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密切关注全园师生心理状态,在回园后持续开展心理防护工作。
(四)无害保密。严格遵守职业伦理,保护受助师生的个人隐私,助人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掌握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建议的处理办法。
2.及时结合疫情发展和师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危机研判,为我园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或危机干预服务。
(二)加强疫情防控心理知识的宣传 1.组织我园具有心理专业知识的教师给师生开展防疫后的心理健,康微课程,通过学校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各班级微信和 Q 群发布。
2.组织师生在线学习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和居家休闲运动,指导家长在居家期间开展高质量陪伴。
3、引导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疫情期间,长时间被迫呆在家中,很多父母也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可能也会出现焦虑,烦躁的情况。孩子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体验和观察这个世界,家长的不良情绪可能会“传染”给孩子。
4、指导家长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在全国人民的积极配合下,国内疫情日渐明朗。但出于对孩子的安全和健康负责,幼儿园延迟开学。在居家学习生活期间,家长们也要保持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生活的一贯性和稳定性,能帮助孩子保持心理稳定。在安全前提下,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一个每日计划,让孩子宅在家中的生活变得更有目标,
更有意义。建议多安排一些像下棋、画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类的活动或亲子游戏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合理安排好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5、协助家长指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在教育孩子情绪管理之前,家长应先认真反省下自己,自己有没有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在教育孩子时候,有没有把孩子当出气筒,有没有情绪失控。指导孩子情绪管理首先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认识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的感受,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这些感受都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不对,也没有什么可耻的。比如当孩子因为不能出去玩,而感到很烦躁时,你可以跟孩子说:“你是不是因为不能出去玩而感到很生气,爸爸妈妈也因为长时间呆在家里也有跟你差不多的感觉,那我们一起来做点让自己开心起来的游戏吧。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形式。教师在开学前做好心理辅导的教案,准备 PPT、动画、绘本等。开学时,给孩子创造温馨的氛围,以生动的形式,引导幼儿迈过心理关,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篇六: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园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干预应急预案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落实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针对幼儿对疫情防控期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的情况,为使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幼儿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失,根据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本园为加强对幼儿心理教育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幼儿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X(园长)
副组长:XXX(副园长)
成 员:全体班主任
建立健全幼儿心理成长档案
二、建立健全幼儿心理成长档案,是幼儿心理问题预警与危机干预的前提和基础。
1、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并归类、分析,初步掌握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好保密工作。
2、针对本次疫情,对经过疫区、家庭成员有隔离历史或者家庭成员有患有新冠肺炎疫情的幼儿,应建立特别档案,重点管理,定期指导幼儿所在的班级班主任与家长和幼儿进行良好沟通,了解其生活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
3、各班班主任应对幼儿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处理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并密切关注。
三、积极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1、通过设置线上空中课堂,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有关疫情防控的心理健康小知识,建立班主任心理咨询辅导、幼儿日常心理活动观察方式等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幼儿及家长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具备心理健康常识。
2、通过家长微信群班主任定期发送各种形式的文章和案例,加大对幼儿家长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在园内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3、加大对幼儿教师、班主任、家长等人员心理健康常识培训,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和程序。
4、设置园内独立的心理咨询室,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微信号,公布班主任和幼儿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的求助热线电话,畅通心理危机干预信息渠道。平时应特别注意做好低年级幼儿、新进园幼儿、家里有困难的幼儿等,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或遭受意外刺激的幼儿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幼儿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当幼儿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时,要迅速及时报告才能有效地干预和处理。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应建立幼儿心理异常和危机的报告制度。当发现有幼儿出现任何心理危机、心理异常或突发事件时,任何人都应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副组长或者组长。如情况危急,任何人都应立即上报园长。如迟报、漏报、瞒报重要情况,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五、建立幼儿心理问题应急处理机制
(一)对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的幼儿采用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
1、立即让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和幼儿共同做到“五要”、 “三不要”:五要:一要制定一个计划。安排每天做的事情,包括规律起居,合理饮食,按计划执行,。二要积极上好每天的幼儿园在家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更多新鲜有趣的活动。三要家长支持幼儿积极学习,家人通过让幼儿与其他小朋友或者亲戚在线视频聊天,沟通交流,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鼓励。四要每日进行锻炼,家长引导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室内运动,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远程运动,班主任或者家长也可以教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运动。五要让幼儿把想法、思考和体验说出来,班主任和家长给予适当引导,让幼儿获得成长的机会。
三不要:一不要每天“瘫”在家里。身体闲,脑子静(不思考)。二不要总刷手机、玩游戏,要学会劳逸结合。三不要避讳咨询就医,当发现幼儿有焦虑、抑郁、恐惧情绪时,要第一时间联系班主任、副组长或者组长,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
2、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要家长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监护、治疗;
3、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注意保护当事人利益);
4、在幼儿情绪不稳定的时间里,由班主任和家长组织与幼儿较为亲近和信任的小伙伴、亲属线上视频和日常聊天陪伴,保证其身心安全,稳定和疏导其情绪;
5、园内的保健医生作为心理辅导员对幼儿进行心理干预;
6、如果幼儿所在班级的其他小朋友因此产生情绪问题,班主任要对家长和幼儿进行情绪处理和心理疏导,以帮助幼儿获得支持性的环境;
7、加强对幼儿在本次突发事件后的安全保护和心理平复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再次发生,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对其他心理异常问题的应急或干预。
1、如发现幼儿出现其他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2、由园内保健医生作为心理辅导人员对幼儿进行远程诊断咨询,做出初步判断,提出处理办法;班主任应积极配合心理辅导人员的意见,帮助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
3、对于超出心理辅导人员能力和专业的幼儿,应及时转介到相关医疗机构; 4、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幼儿存在心理问题并需要治疗时,班主任应立即通知幼儿家长,最好日常监管工作,并与专业医生和班主任一起做好幼儿的心理疏导工作;
5、因精神问题需要休学的幼儿,本园需与其家长签订相关协议;
6、因精神问题治愈而复学的幼儿,要出示当地专业医疗机构的治疗证明,并到指定的专业医疗机构复诊,经组长签字同意后,办理复学手续;
7、对康复期间的幼儿幼儿园应主动积极地提供心理咨询,防止意外事故的再次发生;
8、班主任应与幼儿家长定期保持沟通;
9、在园期间对该幼儿所在班级的同伴间进行环境支持和游戏教学互助活动,以帮助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篇七: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 幼儿园心里疏导工作方案
2 幼儿园疫情后开学幼儿园心里疏导工作方案 开学后,采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家园沟通交流方式,重在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引导家长切实转变育儿观念,提 高育儿信心和能力,重视与孩子沟通、交流、体验亲子共同成长的快乐。小朋友们不能畅快地和伙伴们玩耍,不能外出享受美食美景,看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小朋友们对此既失望又疑惑。新型冠状病毒,对这个突然闯入我们生活的敌人,小朋友们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在此我们就替大家问问冠状病毒,看它怎么说?
3
1.你为什么叫冠状病毒呀?
病毒说:我的样子,就像一朵长满花瓣的花一样。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我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啦。
2.你长得像花,为何却害人?
病毒说:就像花要结果子一样,我也要生育子孙后代呀,你们人类管这叫繁殖。我要繁殖,就要破坏你们的身体,咱们可是水火不容呢。
3.冠状病毒,你更喜欢长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上吗?
病毒说:不不不,小朋友我也喜欢哦,谁不勤洗手,谁不戴口罩,我就要在谁身上开花结果呦。
4.那谁和你离得近?
病毒说:现在看来离我新家(感染者)近的,包括疾控中心
4 的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以及不知道防护的人。
5.你是怎么从一个人跑到另一个人身上的呢?
病毒说:通过飞沫,我藏在你们的鼻涕、口水里……所以你们如果面对面打喷、咳嗽,我就以“趁虚而入”啦。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戴好口罩,我就没办法“串门”了。
6.那我们戴口罩不就把你挡在外面了吗?
病毒说:口罩可以把别人家的兄弟姐妹挡在外面,他们没办法乘着飞沫跑到你身上啦。但是,我有别的办法,那就是通过你的手,比如你打喷睫的时候用手擦,又没有把手洗的干干净净,就揉眼睛、挖鼻孔、摸嘴巴,那我就可以在你身上落户哦。
7.谁说的,我每次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都会用洗手液把手洗的干干净净,那你还能跑过来吗?
5 病毒说:哇!你太狡猾了!那我就没办法在你身上安家落户了!
8.而且我们听说,你怕高温,五十六度,对吧?那你怕醋、酒精吗?
病毒说:对,只要你们能把食物煮熟,把水烧开,做到不吃生的食物,我就完蛋了,而且光靠晒太阳是无法打败我的。至于醋,那是更不可能杀死我的。喝酒对我也没有用哦,但是如果遇到医院用的 75%酒精,那我就要逃之夭夭了。
9.你跑到人身上,人就会生病是吗?
病毒说:也不全是,因为很多人我打不过他们。
10.什么样的人你打不过?
病毒说:身体比较好的,免疫力强的。他们在平时不挑食、经常锻炼身体、按时睡觉、心情愉快,我们就打不过。
11.那什么样的人你容易打的过?
6
病毒说:当然是免疫力低的人啊!比如爱生病的、抽烟喝酒的、晚上熬夜的、经常心情郁闷的等等,特别是爷爷奶奶这样的老年人。
12.那为何有些身体好的叔叔阿姨也被你弄病了?
病毒说:因为他们处在与我们战斗的第一线,接触我们的数量多啊,比如医生护士哥哥姐姐们。
13.你为什么要往人身上跑?
病毒说:我也没办法啊,我本来住在野生动物身上,结果你们人类不但大量杀死它们,还把它们吃了。我现在无家可归,肯定要找新家啊!
14.你在哪种野生动物身上?
病毒说:这还不能告诉你,等你们科学家来破案吧!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朋友 SARS 住在蝙蝠身上,然后又跑到果子狸身上,你们吃果子狸,它就跑到你们身上了。
7
15.你们和 SARS 谁更厉害?
病毒说:不好说。目前,我的战斗力还不如 SARS,但是我们正努力提高。
16.别想,你不知道我们所有人都在和你战斗吗?
病毒说:我就怕你们这个。尤其是你们的白大军队,正在想办法消灭我,再加上你们人类团结一心,集中力量来对付我,像我的朋友 SARS 就被你们打败了。
17.如果这次把你打败了,你还会再来吗?
病毒说:这个不好说。只要你们对野味的爱好不改,我冠太郎还会回来哒!
18.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疫苗,到时候你就完蛋了,你怕不?
8 病毒说:嘿嘿,我当然害怕疫苗了。但是只要你们人类毫不节制的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即使我被你们控制了,其他兄弟姐妹也会有为我报仇的机会的,况且我跟孙悟空一样,也会 72 变哦,到时候你们的疫苗就不一定管用啦。
19.今年寒假我不出去旅游了,也不和朋友们外出玩耍,就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帮爸爸妈妈做家务,看你怎么办?
病毒说:那我就等你们开学,到时候……嘿嘿,我就不相信我没有机会欺负你们!
20.我们的祖国妈妈都做好了充分的应对,现在保密,会把我们保护的妥妥的,哈哈,休想感染我们!傻了吧?
病毒说:哎呀!完喽,完喽!原来你们人类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了,看来这场战役我的胜算不大喽!
篇八: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幼儿园疫情期间幼儿心里精神状态疏导考虑疫情期间期间幼儿的实际经历和生活状况,结合上级行政部门的具体要求,根据幼儿园周围的现实环境和条件,考虑幼儿家长的现实需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学准备及开学工作,切实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满足每一个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快乐生活、健康成长。顺应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倾向。充分发挥性教育的陶冶功能,是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潜意识是不为主体所自觉控制的精神层面,其表现是不被主体所意识到的、自发产生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弗洛伊德对于‚无意识‛的解释强调了人的潜意识的非自觉性:‚一种历程若活动于某一时间,而在那一时间之内我们又一无所觉。‛[3]荣格也谈到‚无意识‛:‚我们对人的内心所知甚少,所以把我们不认识的东西称作无意识。‛[4]他又把自我所不知道、不认识的这部分心理领域称作‚幽暗之物‛‚阴影世界‛,说在这个领域‚我们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谜‛。[5]在弗洛姆那里,‚意识是指被觉察到的‛,‚而无意识就是尚未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它是被语言和逻辑思维的‚社会过滤器‛所阻止下来的情感经验。[6]潜意识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趋力,深藏于意识之后。虽然人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人的大多数的行为动机是潜意识的。在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动机左右着人的各方
2 面的心理及行为。在我们的心理活动和人际关系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一些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原因和动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支配的。除了许多不随意的适当的反应之外,这些态度和行为方式还形成一些不是我们有意计划的、其后果也不是我们所希冀的过程;‛[7]对于意识的自觉性.潜意识是自发的.因而是不可选择的、不可人为预设的心灵动力或因素,是一种占觉的、非逻辑的、感性的主观性心理过程.因此。它史乡她被认为是掌管着人的情绪情感系统,具有受情境暗示性,而不可被逻辑说服,也不可能被人理智地应对。
意识和潜意识是构成人类精神系统的两大子系统或层面。意识是指主体自觉进行和控制的一种精神系统。这里的所谓自觉,就是指人在实践和认识中,将自身与外界区别开来,外部环境成为自我实践与认识的客体,自身作为进行实践与认识的主体,‚从自身的存在及其发展出发去进行种种的心理精神活动‛。‚主体清楚地知道他在思考,在评价,在喜怒哀乐,这种自觉性甚至会达到‘我思故我在’的‘得意忘形’。‛[2]这种自觉性的意识常可被称为客观心理,其表现是通过观察、知觉、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的认知客观性事物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逻辑的、理智的,具有系统性。从自觉性上讲,意识又是可选择的、计划的,也是可被说服的。意识是个体发展到一定水平或阶段的心理产物,起码需要个体的认识发展达到主客体有效分化的程度,因而又是后发的。
一、儿童精神是潜意识化的
3
儿童在精神发生的最初时期,由于‚主客体之间的缺乏分化‛,‚因而基本上是无意识的‛。[8]只是在日后伴随其自身‚去自我中心化‛的演进和对于客观现实的不断适应(即皮亚杰所谓的‚顺应‛),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自觉的意识才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强大起来。就整体而言,由于自一开始的主客体不分的惯性延续,儿童远不能如成人那样可以达到高度的理性自觉。可以说,儿童在认识上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理论‛或意识的系统,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还没有建立体系。他所具有的体系乃是无意识的或前意识的,这就是说,这种体系是不能够系统阐述的或尚未系统阐述过的,因而只有外在的观察者才理解它们而他自己从未对于这种体系进行过‘反省’。‛‚和儿童比较起来,青年(处于青春期的)乃是一个构成了体系和‘理论’的人。‛[9]因此,那种自觉的、客观性的意识是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当处于未发或萌芽状态的理性意识尚不能达到自觉调控自我及其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水平,便意味着先发的潜意识力量必然要占据着远比在成人阶段更具有支配地位的压倒性优势。可以说,儿童精神具有潜意识化的特质,特别是在儿童早期表现尤为显著。
对于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有着不谋而合的共识。福禄培尔曾这样说过:在儿童面前,‚出现的一个外部世界,尽管总是由同一些事物按照同一种结构组成,然而对他来说,最初是由处于迷雾般的、无形的黑暗和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的、甚至幼儿本身和外部世界也相互混合的那种虚空构成的。‛[10]儿童最初的这种
4 ‚混沌状态‛,其实就是儿童精神的潜意识状态的体现。蒙台梭利关于儿童的‚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理论认为,‚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尤其是 3 岁前的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其强烈的、天赋的内部潜在的能量,这使得儿童具有一种不为他所意识的感受能力,并自动地吸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印象和文化因素,从而‚利用周围的一切翅造了自己‛。‚这仿佛是大自然为了保护儿童免受成人经验的影响而给予促进如同发展的内在教师以优先权‛,例如,儿童‚吸收‛语言,‚这并不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而是在无意识中获得的。儿童的语言开始于无意识,并在无意识中扩展。它一旦形成也就同定下来。‛[11]其实,儿童在早年最初表现的无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在以后漫长童年时期里一直持续着,只不过是渐渐减弱而已。维果斯基从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说提出的儿童学习或教学的阶段理论认为,3 岁前的儿童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此时的教学就是一种带有无意识特点的、不自觉的‚自发型‛的教学,而后的 3―7 岁儿童就是处于‚自发型‛学习和接受他人间接经验的‚反应型‛学习二者的过渡上,以后随儿童成熟程度不断提高,‚反应型‛的教学逐渐成为主导的教学形式。然而,就整个儿童阶段而言,学习的‚自发型‛特征仍是明显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 E 仍然应当是儿童自己的大纲‛。[12]也正如杜威所说:‚成人心目巾系统的知识和精确的经验对我们具有价值,在于按照儿童生活表现的那样来解释它,而且还继续对它进行引导和指导‛,[13]‚低年级的特殊问题当然是要抓住儿童的自然冲动和本能‛,[14]这些‚自然的冲动和本能‛就是康纳尔所说的是一种‚自然资源,是不需要人投资的资本,
5 儿童的主动发展离不开这些冲动的运用‛。[15]正是因为儿童精神的本能、冲动所表现出的潜意识化特征,不自觉的‚反应型‛学习对于儿童比对于成人有着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
在整个童年时期,儿童心理及行为过程中的潜意识化倾向,通常是通过其不能自制的冲动的、非理性的情绪化特点而直观地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成人精神中的这种潜意识倾向往往因理智心理的成熟和完善,被其客观、逻辑、冷静、节制、审时度势的自觉意识所压倒或掩盖,尽管他们的心理及行为根本和从来就不能摆脱潜意识的驱使或制约。实际上,儿童自我中心化式的幼稚和不成熟,也说明他不会轻易地被某种反映外在客观规律的‚道理‛或‚逻辑‛所说服,他既不会对这种‚道理‛或‚逻辑‛产生自觉的认识兴趣,也可能他根本就不具备相应的认识能力。但儿童却常常会因为喜欢一个人而相信这个人的所说,而不会因为这个人所说的‚有道理‛。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在自我中心化的儿童那里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诸如情境暗示、环境陶冶、榜样示范、动之以情等会是比‚摆事实,讲道理‛的说服更能成为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原则或方法。这一点在教育界是被大家所公认的。300 多年前的夸美纽斯就这样说过:‚尤其是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假如你教给他们一种训条,它只会产生很小的印象;假如你指出别人在做某些事情,他们是不必告诉便会去模仿。‛[16]甚至以强硬派而著称的道德教育家涂尔干(EDurkheim,1858―1917)也承认儿童具有受暗示性的特点:‚儿童的受暗示这一特点与受催眠者的状态特
6 点极为相似。‛[17]在儿童精神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当自觉意识因主客体的不曾分化或分化的不充分,而不能成为主导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强大力量的时候,则势必就是原发的潜意识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实际上,即使是在成人精神生活的世界里,当客观心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其潜在的、直觉的主观心理同样会‚漂浮‛上来。
二、儿童精神之潜意识化的发生渊源
可以说,儿童原发性的生命特征决定了其精神世界与生俱来地携带着潜意识的特质。潜伏于儿童心灵深处的潜意识精神,如弗洛伊德所说,是人进化过程中在个体身上存留下的‚原始遗产‛,是出生时就携带的‚种族发育根源的碎片‛。[18]荣格也认为,潜意识是作为群体的、类的、种族的无意识,是儿童一生下来就携带着的远古心灵的痕迹,并伴随个体一生的成长历史。
实际上,弗洛伊德是在‚无意识‛这个概念下阐述人的潜意识问题的。他认为无意识包括‚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和‚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两个层次。‚潜意识‛表现为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这是心灵系统的最深层次。‚前意识‛则是心灵的中间层次,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_来的经验:可以说,弗洛伊德更多关注了‚潜意识‛。‚潜意识‛不具备意识的认知特性,它不能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外界.它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
7 心理能量,不仅构成人的正常活动的内驱力,而且也是人的一切精神疾患产生的深层根源:这种‚潜意识‛来自于人精神发生的初级阶段,童年时期所进行的活动只是一些原始冲动的能量释放:闪此.人在童年时期的潜意识力量的创伤,即那些原始的本能、冲动、欲望、需要等所遭遇到的压抑、积郁,成为精神分析学派考察或诊断精神病因或人格障碍的重要线索:弗洛伊德在其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巾,将那些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归结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本我‛作为个体人格中最早发生的部分,是后来人格发展的原动力,是‚自我‛‚超我‛产生、发展的精神前提或心理基础。弗洛伊德基于儿童心灵世界中原发的潜意识倾向,把对人格发展和潜意识的关注聚焦于人的童年时期,无疑是符合个体精神发生发展的事实的。
荣格说:‚我们的无意识心灵,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一间堆放过去的遗迹和记忆的仓库。‛[19]这种‚遗迹‛或‚记忆‛即他所说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不是‚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传所保留下来的普遍性精神机能‛。它超越了个体的个性,以一种共同的心理基础直接作用于每一个人身上。这种共同的心理基础包括诸如人类遗传下来的各种想象力的潜能、人类累积的一切力量的沉淀等。在荣格的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论述中,‚集体无意识。中潜在的能力本身是‚原型‛,它是认知活动的背后最基本的理解模式或倾向。‚集体无意识‛的领悟过程通过‚原型‛决定了人们本能的形式与指向:他认为这种与深藏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思想和情感密切相关的‚原型‛,是不可能被理性的语言充分表达的.只能在神话、传说、童话、游戏、
8 娱乐、梦境、音乐、艺术中才能表现出来。可见,我们说儿童天生就沉醉于亦真亦幻的奇思异想之中,就是沉醉于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原型或原型意象中。也正是冈为儿童精神先天地携带着原发性的远古心灵的痕迹,即所谓集体无意识。童年也被荣格认为是人的一种‚原型‛。
荣格认为,无意识是不为个体所独有,而是属于类的、集体的。弗洛伊德在晚年也明确提到:‚无意识的内容确实是集体的,是人类普遍具有的。‛[20]实际上,这是基于人的‚精神发生与生物发生‛的‚融合与整合‛,即由于人类漫长的精神进化史,‚数代个体不断重复的经验达到足够的强度会变为集体的、类的、遗传的,而同着在生物学层面上的集体的、类的、遗传的内容‛,[21]从而在代际间的生物性遗传中转化为个体精神生活的内容。因此.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可能在出生时就携带着种族发育根源的碎片这种原始遗产‛。[22]荣格声称,小孩一生下来在精神上就烙印着远古心灵的痕迹。
实际上,我们只要承认儿童身体或生理的先天遗传性,我们就不能否认人的精神的生物遗传的可能性。‚人的许多生理属性的分类,应该有别于动物.因为它们必须与精神实在共存。‛[23]‚人的身体具有文化性或精神性‛,因为,一方面,从个体发生的角度看.‚人的肉身的产生是由于人化了的自然界,即由于存在文化‛;另一方面,从类发生的角度看,‚人的感官的形成及其功能的产生是全部世界史、全部文化史的结果。‛[24]人的精神系统首先存在一个最原始、最根
9 基的潜意识层面。人类的精神‚从没有意识的生命体到有意识的生命体,在自然界经历了一定的进化过程;在意识产生之后潜意识又同意识相互作用而存在。‛[25]相应的,个体的精神发育过程是在童年时期的种族的、类的、集体的潜意识基础之上才产生了意识。
在最初一两岁的婴儿时期内,儿童的心理及行为因自我意识的未曾发生,基本完全处于原发的潜意识支配之下,而后伴随‚客体永久性图式‛的形成与巩同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意识与潜意识一起成为共同参与精神过穆的心理力量。然而,正如弗洛伊德所认为的,道德理智亿!的意识只是作为了心理的表面部分和一些孤立的心理过程而已,只有‚潜意识‛的心理过程才是永恒地、不问断地持续着。童年时期客观性知识或经验的不足以及意志行...
篇九:幼儿园疫情心理教案疏导
园 疫情期间应急心理干预方案幼儿园将高度重视开学准备及开学以后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心理干预工作。
一、成立应急心理干预小组:
组长:园长 成员:心理教师 心理干预小组实行轮换制度,以保持良好的状态为教职工、幼儿及家长提供合适的心理援助。
二、设立心理治疗室:
将大活动室临时设立为心理干预治疗室。
三、心理干预小组职责:
面向全园教职工及幼儿、家长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急心理的排摸和辅导,并提供关心和支持。
四、干预小组工作内容:
干预小组按“Ⅰ级普及型”、“Ⅱ级针对型”两级,及时排模返校幼儿园幼儿的心理状况,开展此项工作:
Ⅰ级普及型内容:
1.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或求助(幼儿园工会接待室电话、微信、邮箱、QQ 等)通道,针对共性的心理困扰和个别的心理问题,开展面向教职工及幼儿、家长的疫期心理宣教与支持。
2. 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产生对来自于疫区幼儿和对住院、隔离观察等幼儿的歧视。
3. 编写有关疫情期间涉及开学准备和开学之后学生心理自我调适
的宣传资料,提纲挈领,简单明了,科学有效,切实可行,传递到每一位幼儿及教职工。
Ⅱ级针对型内容:
1. 针对住院、隔离观察、来自于疫区的幼儿、原有基础性心理问题和具有易感个性基础的幼儿,实施线上辅导和咨询, 2. 原则上避免面询,尽可能通过电话或视频、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干预。如有面询必要,需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筛选出可靠的、专业的社会心理援助信息提供给教职工、幼儿及家长,作为补充的帮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