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考试评价制度5篇

时间:2022-12-03 08:45:05 规章制度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考试评价制度5篇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小学关于考试管理的制度规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考试评价制度5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考试评价制度5篇

篇一: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关于考试管理的制度规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1〕34 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扬真小学为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特制定如下考试管理规定:

 1.压减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2.规范考试命题 学校期末考试命题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学校加强命题研究评估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对目前命题能力暂时不足的学科,学校将委托教研机构组织命题,期末试卷由各年段段长组织学科教师统一阅卷。

 3.正视考试结果 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分为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等

 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4.完善过程评价 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鼓励实践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篇二: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制度

 1 .建立、健全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2.明确素质教育总体目标,确定切合本地实际的素质教育各项 工作目标。

 3.制订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方案与年度计划。方案与计 划具体、规范、可行性强。

 4.制订本区(县)实施素质教育的科研计划与课题方案,其导 向性强。认真组织实施,取得较好成果。

 5.在本系统内广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讨论,有重 点,有时间保证,各级领导率先转变教育观念、带头宣讲,效果明 显。

 6.采取措施向社会、家庭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思想和实施素质教 育的典型经验,效果明显。

 7.加强校内外德育基地、劳动基地、劳技教室、科技、体、音、 美设施与设备等建设。设施完备.数量满足需要;校园环境建设达到 年度目标;管理规范.效益良好。

 8.教师依法履行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 道德、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一批学科教学带头 人和青年骨干教师,成效显著。

 9.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解决音、体、美、劳等课 程教师短缺问题。

 10.认真落实国家和本区课程(教学)计划.监督、保证学校开 齐课程,

 开足课时。

 11.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实施《中学德育整体化工作纲 要》,德育工作实效性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明显加强。中学生 遵守《学生守则》、 《日常行为规范》,初中在校生违法犯罪率在 1% 以下。

 12.认真落实有关教学文件,加强科研工作,积极推进教学内 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学校考试评估 制度。初中毕业考试总分及格率达到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指 标要求,高中考试各科及格率均在 95%以上。

 13.加强和改进体育、卫生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 体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中学生体育课及格率、体育锻炼标 准达标率、近视眼新发病率达到市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指标 要求。

 14.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所在辖区美育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美 育工作,努力提高艺术课教学质量,完善传统性艺术活动制度,推动 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15.不断提高劳动、劳动技术教育的质量。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 所在辖区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劳动、劳动技术 教育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

 16.按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严格管理学生用书.制 止课余时间、节假日全班性补课或上新课。

篇三: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规分类号】C8220422015132636

 【标题】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

 【时效性】有效

 【颁布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颁布日期】2015.02.17

 【实施日期】2015.02.17

 【失效日期】2020.02.17

 【内容分类】教育

 【文号】鲁教基发(2015)5号

 【题注】2015年2月17日鲁教基发(2015)5号公布并施行

 【正文】

 各市教育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

 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鲁办发〔2014〕55号)要求,现就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

 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

 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

 担,进一步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为招生录取依

 据的做法,探索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机制,充分发挥考试、

 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好每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既是九年义务教育终结性考试,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

 据,各市不得另行组织义务教育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一)命题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要兼顾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的不同功能,根据国家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

 综合性,在全面考核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杜绝偏题、怪题。

 (二)考试科目及方式。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

 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

 信息技术作为考试科目;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作为考查科目。根据学科特点,分类采取

 不同的考试方式。语文(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纳入语文科目考试)、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等

 科目实行纸笔考试(外语听力可采取听力测试、口试等方式);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实行

 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可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也可把

 三个学科的实验操作技能单独组合为一门实验考试科目;思想品德实行纸笔考试和综合素质

 评价;体育与健康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实施测试。音乐、美

 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科目的具体考试方式由各市自行确定。

 (三)考试安排。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安排在学年末举行,在初中相关科目教学计划

 完成后,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及时安排学生参加学业水平考试,避免在毕业时集中安

 排。有条件的市可以为学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成绩。各市要认真落实

 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不得提前结束课程安排考试。

 (四)结果表达。考试科目成绩采取等级呈现方式,一般可以分为 A、B、C、D、E 等若

 干等级;考查科目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

 三、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引导社

 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评价内容。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

 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

 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

 学业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

 素质等。

 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表现的能力。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情况。

 各门课程难以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纸笔测试或实操测试的内容和山东省地方课程中的安全

 教育、环境教育、人生规划要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范围。

 (二)评价策略。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初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初中学校要结合办学实

 际,本着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个性特长的原则,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办法。合理确定指标权重,内容设计避免重复交叉、面面俱到、增加学生负担。处理好定性

 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对可量化的内容坚持定量评价,力求评价结果真实、客观。评价结

 果可采取“等级+描述性评价”的方式呈现。要坚持“底线管理”,非触及底线,一般不评定

 为不合格等级。

 (三)评价主体。坚持“谁了解谁评价”的原则,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等最了解

 情况者作为评价主体。各评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应相对独立,注重客观事实,减少主观性,杜

 绝片面性和随意性,要对评价结果负责。

 (四)评价流程。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为基础,进行日常

 评价、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日常评价”结合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进行,重点关注

 学生各方面的日常表现和习惯养成。“学期评价”综合评价学生学期发展情况,重点关注学生

 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毕业评价”将学生六个或八个学期评价结果按照一定权重计算得出结果。

 评价结果由学生和家长签字确认。

 四、结果使用

 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各市

 要制定具体使用办法,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招生录取中的比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是推进素质

 教育的关键环节,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市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改革领导机构,

 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市从2015年秋季入学的

 初一学生开始实施,实施方案于2015年9月30日前报我厅。

 (二)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要制定完善的审核制度、公示制度、复查复议和申诉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等配套措施。要加强考试专业机构能力建设,提升考试命题的专业化水平,不

 断提高命题质量。要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评估和反馈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命题质量评估。

 各市要统一建立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

 (三)加强管理,科学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考试评价、宣传和公示等关键

 环节的管理监督。各初中学校要建立健全自我督查制度和家长委员会参与机制,畅通举报渠

 道,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各项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根据学业

 水平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不得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依据。

 (四)注重宣传,加强引导。各市要通过新闻媒体、访谈座谈会、家长会等多种方式公

 开改革方案,发布改革信息,主动通报改革进展,回应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切。要及时大力

 宣传改革典型,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

 度纳入学生入校课程和家长教育课程,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明确评价、考试、招生政策。

 本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国家信息中心【国家法规数据库】提供,仅供参考

 ***

篇四: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2021 学校考试管理制度 2 2 篇

 (含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要求,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主要任务清单》和《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重点问题清单》,鸡西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特制学校考试管理制度:

 一、加强宣传学习

 认真开展学习,家校理解考试管理的目的和意义。由教务处向全校教师及班主任推送文件内容,确保教师、学生、家长知晓考试管理内容,领会文件精神,落实国家、省、市相关要求。

 二、严控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任何形式的进行书面的纸笔考试,三至九年级可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七、八、九年级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九年级在总复习阶段,根据需要可适当组织 1—2 次模拟考试。各年级不得随意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

 三、规范考试内容

 各年级组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制定考试内容,试题既要注重考查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得随意拔高试题难度,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确保考试内容不超纲超标。

 四、重视过程体验

 各年级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和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五、推 行等级评价

 考试结果要发挥考试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主动发展。

 1.各年级教师不得对考试结果进行排名与公布;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学生群传播。

 2.各年组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贴标签”“定级别”。

 3.考试成绩要落实等级制,中小学低中高段根据各年段特点制定

 等级,不得出现唯分数论的倾向。

 学科考试等级评价标准划分如下:

 试卷得分率试卷得分率 发布等级 80%以上(含)

 A 70%——79% B 60%——69% C 30%——59% D 30%以下 E 六、强化监督管理

 学校设立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教务处,成立考试管理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担任组长,主管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考试、命题等具体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落实。同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我校考试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

 1 2021 中小学校关于学生作业及考试管理制度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 号)、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

 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作业与考试管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次数过多、学生作业量过多、作业质量不高、作业与考试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作业与考试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坚持学生为本,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发展的作业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切第 2 页共 6 页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习惯、形成能力,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主要措施

 ( ( 一) ) 严格作业设计

 1.每学期教研组内教师应该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对教材上的作业进行具体研究,确定学期内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

 2.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丰富作业类型,把探究、实践、体验、合作等类型相结合,重在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引导迁移运用,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次数,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尽量避免

 大量重复式抄写作业 3.严把作业难度,不得布置难度水平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层次布置作业,如分为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选择性作业。学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学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学力强的学生可以完成选择性作业。

 4.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可将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

 ( ( 二) ) 严控作业总量

 1.要适时适量安排课后复习作业或拓展性作业、自主选择性作业、预习性作业,减少学生的无效作业。坚持“三布置五不布置”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简单的重复性作业,不布置强制的惩罚性作业,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不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布置手机作业”。

 2.各班主任需协调本班每日学生作业总量,严格落实小学 1-2 年级学生在校内完成作业,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 3-6 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 60 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 90 分钟。形成作业清单,定期向学校教务处报备,并协调不同学科课后作业的具体平衡工作。

 ( ( 三) ) 严把作业难度

 1.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布置难度水平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

 2.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合理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实施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以及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3.要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确保作业水平难度符合学生的实际,创新“研判试做+精讲精练+精选分层”作业形式。

 ( ( 四) ) 严肃作业批改

 1.加强对作业批改的管理,所有学科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教师批改作业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标注批改时间,统一批改符号。鼓励实行等级制方式和使用个性化评语,评语应明确简练,富有激励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2.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 ( 五) ) 认真作业反馈

 1.教师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归因分析,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反馈指导。要帮助学生定期查找、分析作业出错的原因,给学生留足纠错时间和空间。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帮扶,帮

 助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教育管理和个别化辅导,为他们顺利完成作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 ( 六) ) 考试管理

 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

 (1)小学一二年级不统一组织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只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期中与期末两场考试,学校不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任课教师也不得以其他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初中毕业年级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 1 至 2 次模拟考试,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

 (2)期末(期中)考试命题要严格规范考试内容,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要合理运用考试结果,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不得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3)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关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三、强化监督落实

 1.将“作业与考试管理”纳入学校教育常规管理,把作业公示情况作为对学科教研组、班级以及学科教师教学常规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各年段要加强作业与考试全过程管理,每学期初要对学生作业作出规划,加强各学科组作业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做到学生作业可跟踪、可监测、可评估,逐步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严禁将教辅作为校本作业的替代品,严禁一科多辅,严禁在规定目录外通过家委会等渠道统一征订教辅并用于教学。各年段要特别关注不能正常完成基础作业的学生,及时组织教师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并调整作业量,做好培优辅差、学困生帮扶工作。

 3.加强家校合作沟通,促进“双减”工作有效实施。一是积极组织家长会,制定有针对性的家校联动教育方案,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二是注重和家长沟通,给予家长科学实用,简单、易操作的家庭教育方法,统一教育思想,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助攻”;三是引导家长合理指导学生利用居家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加强锻炼并保持适当的劳动并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现象。

 1 2021 年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施方案

 为贯彻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监测与考试,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校期中监测安排。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 成员:XXXX XXXX XXXX 及各村小校长 二、考试时间、范围及科目安排:

 (一)小学

 4 月 29 日(周四)

 4 月 30 日(周五)

 上午 一、二数学:8:30-9:30 三至六数学:8:30-10:00 三至六英语:10:40-11:20 下午 一、二语文:15:00-16:00 三至六语文:15:00-16:30 范围:1、语文:一至五年级 1 至 4 单元;2、数学:一年级 1 至51 页,二年级 1 至 58 页,三年级 1 至 59 页,四年级 1 至 58 页,五年级 1 至 59 页。3、英语:三至五年级 Unit1—Unit6;六年级学科全册内容(试卷由总校指定一套复习卷)。

 三、监考、阅卷安排

 1、考室安排:各学校各考室按考号由小到大“s”字型安排座位。按教室的最大距离拉开座位,课桌反向,课桌内不留任何资料。

 2、学生考号编排:按学号入座(中学、中小、福小可根据自身情

 况另行安排)

 3、监考安排:学校任课教师交换监考 4、监考要求:各学校严格考试纪律,严正考风,保证成绩真实,以便摸清学生底子。

 5、读题要求:试卷发到学生手上后,指导学生按要求写好学校、年级、姓名、考号等后,需要读题的年级监考老师用中等语速通读试卷题目,然后学生作答。

 6、试卷装订:按入座顺序密封装订。

 7、阅卷:学校自行组织人员阅卷。

 8、输机、统计:试卷改完后,由各学校安排组内人员输机、统计,在 4 月 30 日下午将附件 1 完成并以学校名命名上交总校邮箱。

 四、注意事项

 1、一至六年级所有考试学科,学科试卷均由总校提供。各学校在考前 30 分钟到总校领取试卷。

 2、所有学科均为闭卷考试,考试期间不允许学生使用字典、辞典和计算器。

 3、一、二年级考试时,可由教师给学生读题(读速要慢,要读 2次,学生做完一题,才读下一题),其它各年级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解释试题。

 4、考试结束后,各科教师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认真进行试卷分析。

 5、学校根据本次考试结果认真分析教师的教学得失和学生的学习状况。

 6、各监考老师均要认真组织好考试,务必坚持做到“五个确保”:确保试卷保密,确保考试成绩真实有效,确保每一位在校生在无特殊情况下均能参加考试,确保按统一考试日程组织考试,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

 五、考试安全

 1、恶劣天气安全措施 考试期间,如果下雪恶劣天气,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其工作。负责安全的行政人员和班主任要及时履行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在班级强调各项安全事项,教育学生防滑、防冻、等方面的安全知识,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并肩负起对学生护送等工作。

 2、休息期间安全措施 在考试休息期间,学校的值班领导要全天巡视,加强休息期间的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和处理,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情况。值班领导要督促教师到岗到位,检查履行职责情况,确保管理工作落实。

 3、路途安全措施 1)班主任教师在考试前,要对学生讲清路途安全注意事项,并严禁搭乘“三无”等车辆。

 2)学校告知家长考试时间,要求家长根据考试时间负责对学生进行考试接送。

 3)班主任在每一堂考试时清点学生人数,以及强调安全要求。

 4)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得在路途中贪玩,径直回家,不允私自走窜户,更不许与不熟悉的人离走。

 4、考室安全措施 监考教师要按时到岗,认真履行一个监考教师的职责,对该考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传达考务组有关要求,承担对该考场考生的安全教育管理责任,要求学生不在考场第 5 页共 5 页内大声吵闹,不得损坏学校公物。清点考场考生到考情况,将缺考情况于考试前 5分钟内报考务组。关心爱护考生,不得歧视侮辱考生,不得损害考生身心健康,密切关注意考场考生动向,若发现考生身体不适要及时救护,并向考务组汇报,及时送医院治疗。

篇五:学校考试评价制度

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摘) 现行评价与考试制度与素质教育要求不相适应: 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 注重学习成绩, 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 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 评价方法单一; 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 学校评价制度等。(摘)

 一、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一、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 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 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既重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既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也重视学校的课程管理、 教学管理。

 一、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一、 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 评价方法要多样, 除考试测验外, 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 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 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 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重视学生、 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 教师、 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 建立以二、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包括:

 评价内容、 标准、 方法、 改进计划。 基础性发展目标:

 道德品质; 公民素养; 学习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 运动与健康; 审美与表现。 学科学习目标(见各学科课程标准)

 。

 二、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二、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教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采用多样的、 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 情景测验、 学生成长记录等)

 了 解每个学生的优点、 潜能、 不足及发展需要。 建立每个学生 的成长记录。

 应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 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

 、 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 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 教师、 同学的观察和评价, 来自家长的信息, 考试和检测的信息等。评价措施与方法

 二、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二、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学生 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 要有教师、 同学、 家长开放形的参与, 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 真实。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进步。 每学期、 每学年结束时, 学校要对每个学生 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内容包括:

 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 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应采用等级制。评价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