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6篇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1) xx党总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xx周年,特别组织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宏伟大作,通过近140分钟影片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党伟业》观后感范文(1)xx 党总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xx 周年,特别组织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宏伟大作,通过近 140 分钟影片观摩,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了解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
除了演员明星阵容的强大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人心灵的冲击。电影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最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同时也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 “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
因此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为了享受自我的帝王梦,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使原本残破的中国更加四分五裂,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能够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所说的那些话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
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期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最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们活在一个没有战火硝烟,只有和平的阳光雨露里,我们拥有自由,享受自由,我们看着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渐渐走向繁荣富强。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我们更加要汲取中国共产党建党时的精神力量,唤醒自身的青春冲动,从而激励自己寻找青春的热情和动力,努力投身到自身的工作岗位中,修炼自身的“内功”,在工作中,勇于担当责任,勇于开拓创新,勇于挑战困难,为舜宇集团实现早日实现千亿目标,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生活的越来越美好而共同拼搏努力。
总之,《建党伟业》让我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纯净信仰,那股为实现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强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净化了我的心灵。为了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为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为了后人更加完美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
就让我们一齐从此刻开始,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使命,用最初的平实心态,去携手创造和谐幸福的完美家园,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2)
7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个划时代的日子,一个令无数国人欢欣鼓舞的日子,一个令中国走向光明和希望的日子;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经历了风云的变幻,经历了剥削的屈辱,经历了无数的苦难,才焕发起勃勃生机。
在公司的组织下,党员同志们一起观看了纪念中国建党 99 周年的影片《建党伟业》。影片讲述了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到 1921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10 年的艰难岁月,里面包括了毛泽东、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一众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变思想拯救中华民族。
影片中有几处片段让我动容:五四运动学生们的呐喊,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女学生跪地喊冤手上拿着一块写着“冤”字的大字,为四万万同胞们喊冤,青年一代担起重整祖国山河的命运;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并坚定不移的说: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此次此刻,热血沸腾。
这是对中华民族无情的欺辱,他强有力的语言展现出我们对于中国领土的捍卫,展现了中华民族儿女不屈的精神;当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与辜鸿铭争辩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碰撞时的火花,在激烈争辩时坚定的意志,中国这些先进的仁人志士们为了家国,有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有的放弃了儿女情长,无一不体现着老一辈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国面临着无数艰难困苦,正是无数前辈的身躯才筑起新的中国;虽然处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没有过去的尔虞我诈,
没有战争的歇斯底里,没有人民的痛苦哀嚎。
但在今天,中国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冠病毒一瞬间爆发,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抗疫争分夺秒,这其中涌现了无数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敢于人先,选择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把自己无私的大爱留在心底,他们用坚定的手印表达自己的担当与承诺,用自己的汗水诠释这对于生命的尊重,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对于祖国的热爱。
身为 21 世纪的青年,应该了解过去的历史,追忆过去的历程,体会先辈们呕心沥血的不易,珍惜当今和平年代的生活;但也要做到居安思危,立足自身岗位,不断的提升自我,严以律己,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3)
正值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百周年之际,我重新观赏了影片《建党伟业》。透过这部影片,仿佛又回到那个澎湃激昂的风云年代。
《建党伟业》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大批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 1911 年辛亥革命至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风雨飘摇时代中的所作所为。
在这短短的十年之中,华夏大地发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大事。辛亥革命、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可以说,从 1911年到 1921 年的这十年,是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关键十年。众多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数著名人物的登场,《建党伟业》利用好时间线,交代了各
个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片段,巴黎和会上日本获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利益。消息传回国内后,广大爱国学子走上街头,将拳拳爱国之心化作一腔热血,用自己的力量呐喊出“爱国无罪”。爱国,是我们最原始也是最牢固的感情。
看完《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后,我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封建的清王朝还是腐朽的北洋政府,又或者是其他各种制度都不能挽救陷入水深火热的的旧中国。在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断尝试之后,终于寻找到了共产主义的火种,并播撒到华夏大地。中国共产党将全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作为一名普通产业工人,我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我也要努力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向伟大的共产主义者先辈们看齐。
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砥砺前行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4)
帷幕已落,心绪难平,这部电影真实再现中华民族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成立十年间那段风云变幻,可歌可泣,在磨难之中艰苦抗争并逐步成长起来走向胜利的历史。一次观影,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努力
奋斗,我的内心被那个风雨飘摇时代的热血激情所震撼,被那批忧国忧民的先驱感动,被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折服。
朱德、陈独秀、李大钊、顾维钧、毛泽东、周恩来……当那些曾经只在高中历史课本上看过他们黑白照片的英雄们相聚出现在荧幕上时,内心燃起了那个时代独有的豪情与感动。当看到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殊死搏斗时,我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手心直冒冷汗,内心祈祷着他们的平安;当看到女大学生举着“冤”字血书,跪在总统府前请愿,大声疾呼“我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时,她的话仿佛一段强音重鼓直击心灵深处令人们心痛,那一刻,眼眶不自禁的酸涩了,因为她的勇气,她的精神,还有她的正义;当看到“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一群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救亡的呐喊深深震撼着每一位炎黄子孙,让人内心汹涌澎湃,同样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青年代表们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走到一起,一条小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水墨江南的宁静,历史的传奇从此在山水中荡漾开来……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广大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昂、无不感召着我们,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以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心底响起了那个声音:“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种精神在百年间不断延续和传承,也演变为新时代的革命精神。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爱国、救国的无私奉献精神,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
为祖国更好的未来初心不改。
一路曲折一路歌,时光荏苒,从历史中的风云变幻到此时此刻的风平浪静,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这天拥有九千多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的 100 年,是可歌可泣的 100 年,是丰功伟绩的 100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站在百年历史交汇交汇点上,回望过往的奋斗路,我们不能忘记当年血雨腥风中建党的艰辛,不能忘记当年革命先烈为今天美好生活浴血奋战的惊心动魄,昔有万里长征,今有一致抗疫,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担起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响应时代的号召,坚定理想信念,勇往直前,一棒接一棒,在奔跑中奋力逐梦,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我也立志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领会党的思想、听从党的召唤、紧跟党的步伐,诚实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艰苦奋斗!
《建党伟业》有感范文(5)
x 月 x 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以及递交申请书的人员一起观看红色经典电影——《建党伟业》。
看完影片后,使我感受到民族的伟大,炎黄子孙的团结,国家的奋进。作为一名中华儿女,我们是幸福的。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我们身负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重任,肩扛建设祖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使命。不能因时间的推移而淡忘了这些不能磨灭的历史,我们还需要在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长时间艰苦的自我磨练、
自我改造来形成新的观念。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加强自身的学习,加强自我的党性修养,更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无论处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在认识和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上,都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自觉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好实事求是。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为了国家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英雄先辈们,他们的精神斗志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场景,一个个生动人物的刻画,革命的意志始终在他们的精神中永驻,他们忘我的工作热情和爱党爱人民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事业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给我们撑起了幸福阳光之伞,正因有了中国共产党,顺应着拥有了祖国新时代的繁荣昌盛的今天。
观看影片的同时,让我想到目前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虽不是光鲜夺目,但单位给了我个人的人生舞台,展现自己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应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回报祖国,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克服外来不正之风,增强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公司生产中去。
初心不改,久久如一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6)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之间十年的历史,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值得我们牢记的故事,涌现了一批令我们耳熟能详的伟大人物,涵盖了武昌起义、清帝退位、袁世凯称帝、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我们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如今依旧历历在目。这部影片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磨难之中艰苦抗争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历史。
电影里的一幕令我难以忘记。一个女学生在总统府门口跪立,当军警问她为何不去检察厅投状,她手里拿着用血写的“冤”字说:“我的冤情太深,检察厅接不了。”然后呼喊:“我为四万万同胞喊冤!”她的话仿佛一块巨石砸在了所有国人的心里,令人们心痛!那一刻,泪水溢出我的眼眶。
时光荏苒,从历史中的风云变幻到此时此刻的风平浪静,谁能了解当时的苦难,只有通过自己的经历才能了解到什么是苦,才能懂得甜蜜的来之不易。只有读了《建党伟业》,我才意识到最初的共产党在那一刻是为和平而生的。虽然战争已然结束,但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的历史。
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有幸生活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时代。生活在 21 世纪的我们不再呼吸战争的空气,而是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中国由落后变为繁荣。在食物方面,在过去的年代,人们只要能吃得饱就很满足了,不像现在,人们都开始注重营养的平衡。在过去,人们只想着穿上暖和的衣服,但现在只有时尚才是“真理”。我们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现如今,人们回首历史,不只是为了纪念先辈的伟大业绩,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要懂得把目光放到现在,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充分信任党和祖国人民。在建设祖国的伟大进程中,离不开党的领导力量,更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创造和斗争!让我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奉献我们的青春!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7)
...
篇二: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左右 3 篇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左右 3 篇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左右范文 3 篇 2016-08-03 浏览:分享人:谭纯艳手机版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过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等同志坚定不移的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浩浩荡荡的展开了就过涂村的新篇章! 以下是由本站小编为大伙整理的关于建党伟业的观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建党伟业》从 1911 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我认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单独拍成一部电影,而却要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表达出来,所以我觉得有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让我看了热血沸腾。
一开始说实话,我对《建党伟业》没有多大兴趣,总觉得是部政治性很强的类似纪录片之类的片子,但在看完之后,改变了这样的想法。《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当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
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而今仍在我们的脑海里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整体上这部影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当见到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我们感到雀跃与自豪,对未来充满期待。当宋教仁遇刺时,我们恨不得上前一枪崩了那个刺客。当袁世凯为了一己之私利,秘密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我们恨不得上去一脚把他踩扁在脚下。当张勋跪在溥仪脚下痛哭时,我们并不为他的愚忠而感动,反而为皇权思想在国人的意识里潜存而忧虑。当蒋介石扮成医护人员刺杀光复会成员陶成章时,我们为革命党内部派系斗争的严重后果而担忧。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
真谛。一个“送”字,一针见血。可是西方列强们万万不会想到,短短十几年后,他们的这个盟友日本就不识好歹地恩将仇报起来,对包括他们在内的许多国家发动了战争,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打碎了他们的美梦,打破了他们的宁静。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首先站起来,火烧赵家楼,在共产主义者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足以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张勋复辟后,陈独秀怒斥道:“在共和国里当皇帝,这是对共和天大的讽刺!”
虽然辛亥革命之后出现的两位皇帝在位时间都不长,但也可见皇权思想和奴性思想在当时的国人中还有很大的市场,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运动时,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铿锵有力,令人热血沸腾,轰轰烈烈的场面足以感动让人为之动容。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见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看到为了反袁而假意拥护袁世凯的蔡锷时,我们为有这样的同胞而高兴,也叹惜他为国为民抛下知己小凤仙,舍己为人,更为他带病出征而感动。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还有很多的场景让人慷慨激昂,
心中涌荡很多想法,不吐不快。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 90 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国大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电影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当时的青年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己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
新的华章。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纪念日,作为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组织的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提升认知和学习能力,为铸就新辉煌做出贡献!
号称史诗性巨作的《建党伟业》实际上是一部党史片,而不是历史片,它行文叙事的手段和所展现的历史观使之更像一本政治教科书。
然而历史毕竟不是枯燥的政治。卷帙浩繁的史料都清楚地记载,刚刚褪去帝国外衣的中华民国正是历史上最为政治自由的时期。20 世纪 20 年代的中国历史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各个阶级、各个党派、各种思想、各种学术争相博弈,尽管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还比较肤浅,但是各个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都能在政治舞台上组建自己的政治组织,这包括民粹派、左翼势力、类似纳粹的民族主义分子和保守的保皇党人。年轻的共和国在政府的更迭中缓缓前进,在这片土地上,有总统和总理,还有皇帝和宫廷,争吵不休的国会,尽管对政局的影响有限,但是它仍然想尝试拥有罢免权贵人士的力量,以至于图谋复辟的张勋也不得不先解散参议院才能毁掉民国。资本主义有了跨越的发展,远离战场的东部地区依靠西方势力影响下相对安定的环境逐步步入现代,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都市,兴起的现代工商业成为孕育资产阶
级和知识分子的天堂。中央政府的弱势和地方武装割据让中国就如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个伟大的民族觉醒时代的历史意义丝毫不亚于西方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而在电影中,中国历史上开天辟第一次的共和国被片头的背景独白一概而论地描述为“政治腐朽、民不聊生”。
割据的北洋军阀尽管阻挠了国家的统一,但是这些出身行伍的统帅们毕竟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西方思想,加之自身有限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客观上也遏制了****政治和独裁者的产生,因此民国初期的北洋当局最有可能使中国逐渐发展成一个民主共和国。接受美国思维的民国领导人更加认同用政治博弈而不是武装革命来救亡国家,比如 19xx 年拥有半壁江山的孙中山更倾向于依借南北缔结条约而不是向北方发动战争来结束清帝国,而爱新觉罗.溥仪也相比另一个被****的帝国皇帝尼古拉二世幸运得多。而在电影中的北洋官僚显然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政治情怀,他们被描绘成在独裁者的淫威下唯唯诺诺的庸臣,或者像曹锟那样作为袁世凯谋士而不是中华民国第四任总统来出现,并在五四运动的大场景中被一笔代过。年轻的共和国当然也非常尊重多元化,知识分子特别是教授在那时的中国拥有崇高的地位,政治权力尊崇于学术权威而不是相反,人民可以自由的表达意见而只要不触及争取政权的更迭就能得到政府的默许。当局对多元政治力量的豁达在电影中亦可窥见一斑,民国政府能够让陈
独秀李大钊这两位激进的持不同政见者如此自由的活动,恐怕是往后一百年的中国当局都望尘莫及的,尽管陈独秀曾短暂入狱,但政府仍然能在各方压力下释放这个危险人士,显然那些被囚禁在重庆渣滓洞和北京秦城监狱的政治犯们不如他幸运。
当然我们还可以谈一谈党的创建。无论是从马克思的理论还是陈独秀李大钊二人的初衷出发,中国的共产党人后来走上的倚靠军队来获得政权的道路都是异教的。早期的马克思显然希望依靠工人党领导的群众运动而不是战争来改革欧洲的政局,而晚年的马克思恩格斯明显的更倾向于关心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帝国议会中的表现而不是让它发动革命。即便在俄国,攻克冬宫的工人赤卫队也是属于彼得堡苏维埃而不是布尔什维克党的群众武装,而那时的苏维埃并不全是布尔什维克的支持者。陈独秀必然未曾想过他所领导的党能够用军队来争得民主,因此他不久后就在共产国际那里失宠而离开党的领导岗位。中国共产党早期和共产国际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至今仍是个禁区,但是显然像电影中所展示的那样,****早期的精英们都出身于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中国当时的经济水平显然不能锻造出工人阶级一般的政治修养和知识水平,这和俄罗斯的工人、城市、工业孕育共产主义的方式截然不同。所以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的获益于中国的传统,它和反抗满洲王朝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有异曲同工之
妙,因此共产主义与农业文明相结合也必然带来双刃剑的另一面,这一面带有浓厚的小农特色将一直像幽灵一样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和它的国家——保守、愚昧和****。
以上是我看毕《建党伟业》后就看到和想到的几个问题谈的一些独立思考。当然我还想说,从清末洋务运动特别是立宪时期到中华民国早期,皇权思想的没落和西方思潮的泛起,正是中国人民接受科学民主洗礼的历史阶段,在之后的历史进程中,50 年代初和 80 年代末也曾是中国获得思想解放和言论自由的大好时期,不过这三个伟大的历史时期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半途戛然而止。而接受了几千年封建礼教和皇权****统治的中华民族也只有在经历打破旧有的****官本思维,普遍树立自由民主之观念之后,才能迈入现代、民主、公正的发展新时期。当下,由于新科学技术和网络传播方式的迅猛发展,中国人民正经受着获得各种自由信息和独立思考的新的思维解放,我更希望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势之下,曾经以民主和解放为己任的党中央委员会能够以豁达的政治胸怀和理论勇气。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是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那是一段向往光明的历史,电影《建党伟业》公映了,他让人瞩目的不单单是规模庞大的演员阵容,还真实地在闲聊那个时代看似混乱无序的社会表象下涌动的众心归一的大道。
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助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欺凌侮辱,各路军阀的你争我抢,国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种种丧权辱国的事实,大大激发了国人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义苟延残喘,资本主义诸多缺陷,共产主义尚在萌芽,乱弱岂可以继续,富强重心使之!不但是当时人们所考虑的问题,也是观众所思考的问题。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各阶层都在尝试让中国富强的办法。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都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做出诸多尝试的人让中国富强的办法代表的是少数人的阶层,是那些当权者和富贵者,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
如果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
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保持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北大旁听,放弃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运动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
篇三: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共中央专题纪录片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集锦】中共中央专题纪录片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集锦】
预见未来的钥匙,隐藏在历史之中!下面是相关的《1921 点亮中国》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中共中央专题纪录片《1921 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一】
2012 年 7 月 11 日我在家打开电视,恰巧看到了上海东方电视台 2011 年建党 90 周年时拍摄的“1921 点亮中国”5 集电视连续记录片,感觉虽然罗列了众多当今国内外著名历史学家的现身说法,如中国的党史界权威章百家、金冲及、薛衔天、李玉贞等等,另外如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齐赫文斯基、季塔连珂、米罗维茨卡娅等,俄罗斯朋友多年未见,感到很亲切,但整体编排却感觉缺乏新意,照编以往形成的逻辑,仍然固守中国十月革命后的马列主义是从日本传入中国的老套,只提 1920 年李大钊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绝口不提张西曼 1919 年在北京大学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其实根据 1979 年张申府的回忆,证实张西曼 1949 年 1 月出版的《历史回忆》是真实可靠的。
张申府、李大钊、陈独秀都是张西曼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的成员。该片再次吹捧石川祯浩的《中国
共产党成立史》,把马列主义传入中国说成是从日本的主要途径,我认为是违背了历史事实。
我2011年7月发现的共产国际文件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的传入是张西曼教授 1919 年从苏俄直接翻译绍介到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社会主义研究会,《俄国共产党党纲》和全部十月革命后的党政建构资料等大批马列主义文献都是经张西曼教授之手翻译介绍到中国,1920 年 9 月 1 日共产国际远东局维连斯基-西比里亚科夫给共产国际的工作报告证实 1920 年 8 月就已正式印刷出版。
实际上苏俄与中国边界相连,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直接从苏俄和共产国际传入马列主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何必到日本再拐个弯再到中国呢?这种以讹传讹的行动,我觉得很遗憾! 中共中央专题纪录片《1921 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二】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历时半年拍摄制作的电视专题片《1921 点亮中国》,将于 6 月 27 日到 7 月 1 日 22:30 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6 月 28 到 30 日、7 月 2 日到 3 日 20:30 在东方卫视播出。这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今天在沪宣布的。
该专题片共分 5 集,总计 150 分钟,讲述了 1919年到 1921 年间,在中国风云大势之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创立于上海的那段艰辛历程。在真实展现历史发展脉络同时,该片突破传统党史叙事模式,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学科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解读党的发展历程,具有强烈的现实关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从上海的城市特质等角度切入,讲述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辛成长之路,解读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历史基因。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自此,中国共产党完成了独立建党进程。
据介绍,本片采访了国内外近 70 位专家学者,覆盖面广,视野宏大,研究机构包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法兰西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等。除了党史专家,本片将汉学、历史学、新闻学、工人运动史、中外关系等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都纳入采访范畴,使得视角更加多元、国际、公正。五四运动的见证者、106 岁的周有光老先生讲述他在 1919 到1921 年间的亲身经历,也是本片一大亮点。
为了解决历史资料稀缺的难题,本片资料采集团
队前往俄罗斯,发掘了一批珍贵历史资料,像陈独秀早年历史影像就是在国内首次披露。而列宁、孙中山原声录音,李大钊、马林、罗素、杜威等人物影像,都丰富了本片。另外,摄制组在日本拍摄中,专程到李大钊早年留学的早稻田大学取材,不仅搜集了早稻田大学 20 世纪早期的珍贵图片,还获许拍摄了李大钊入学时的学籍簿真品。
中共中央专题纪录片《1921 点亮中国》观后感【篇三】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 5 集电视专题片《1921 点亮中国》,将于今明两天先后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东方卫视首播,向党的 90 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90 年前,在上海的一幢石库门民居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就是那几个夜晚,这幢民居里的灯光点亮了中国历史的新历程。汇聚于此的13 人从这里走出,星散四方,改变了民族的命运。
当时,年轻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何会在上海诞生?《1921点亮中国》给出了它的答案。总编导施喆说,这部专题片突破了传统党史叙事模式,把建党放在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去研究,吸收最近 5 年来党史研究的学术
成果,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学科的角度,解读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基因。
篇四: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建党伟业》通过记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我们了解了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党伟业》的相关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篇一)
《建党伟业》我觉得拍得非常不错,故事从 1911 年辛亥革命讲起一直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页,几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如毛泽东、孙中山、胡适、袁世凯-----等等,都是可以单独写一部电影了,要把如此众多的人和事在短短二个小时内说清楚,其实根本不可能,因此不可避免剧中人物形象丰满的不多,但历史事件述说着非常清楚例如毛泽东和杨开慧的爱情以及毛泽东和他的朋友们苦苦寻求救国之路的历程,
是《建党伟业》浓墨刻画的另一条主线,刘烨演着毛泽东确实不错,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他演着青年毛泽东初到北大,虽颇有乡下人进城的感觉,但他热爱先进知识的那股干劲儿与一心为国的思想就似乎已经注定了后来的一切。他听胡适讲课时与胡适的对话,总会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他与杨开慧的爱情平淡之中的深情,不由的让人想起这一家的结局,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了太多的贡献与牺牲。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探索,以及因此而和以胡适、辜鸿铭等国学大师为首的保守思想的辩论和冲突,是《建党伟业》写着很精彩的第二条主线,
冯远征演出了陈独秀特有的领袖魅力,看完《建党伟业》,你会觉得,没有陈独秀,可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没有这样顺利。
《建党伟业》这个标题可以说是突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大事,看后的第一感觉是电影里的故事太多,中心思想比较模糊。当然了电影脉络还是十分清晰,可能是这部电影本身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跟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件大事紧密相联的历史事件太多了有关,如果交代不详细,可能会适得其反。跟大多数电影不一样的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太多,
实际上很多电影从头到尾就一个故事,你想让它中心思想不突出也不行。从这个角度讲,本篇的导演以及编剧,要把一切做到完美确实难度很大,用一部电影把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交代清楚,让观众们满意,恐怕还需要努力。
然后就是尊重历史事实。跟很多历史题材的电影一样,怎么样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都是比较棘手的难题。《建党伟业》真的是有独到之处,我相信应该是不会有观众质疑电影的内容脱离历史事实了。我们曾经看到的历史题材方面的电影,尤其是历史比较久远一点,有的真的是胡编乱造的,
跟原来的历史估计没什么瓜葛了,除了借用一下题目以外。我觉得,这方面一定要把好关,给观众的感受和印象十分重要。历史的东西,歪曲了,会害人的,影响孩子教育的。
最后的想法是我们是幸福的。曾经有过和 80 后同龄人一样的困惑和愤懑,困惑舆论说我们是“垮掉的一代”,愤懑这个时代给 80 后生存空间的诸多压力,譬如考学、工作、成家立业等等。但看过庆祝建党 90 周年献礼大片《建党伟业》后,我突然对自身及周遭的一切有了新的审视和感悟,我不禁扪心自问:这个时代真的亏待我们了吗?如果有那是什么?身处和平年代,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追求更加多姿多彩的多元化生活,去朝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去努力奋斗。相比那个备受列强欺凌、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我们不用提心吊胆的辗转流亡、饥寒交迫,至少我们还有和平的生活,追求梦想的权利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所以我们还是幸福的。当然,我们在通往梦想和成功的路上也会有失败和遭遇不公,但和那些革命先驱者的鲜血和生命比起来,显得渺小和不值一提,因为我们还有更多再来一次的机会,直至获得成功的喜悦。而革命先烈们有的只是前赴后继的坚定信仰,以及将这种信仰托付给同志继续传递的信任,他们甚至大多还没见到过成功的曙光,和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幸福的。从小我们总会听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电影中的情节证明了这是史实也是事实。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一
心救中国,一心为中国。只有伟大的共产党员才会关乎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人民作出无畏的牺牲。只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能摆脱那似民主非民主的处境。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以及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是蒸蒸日上,这一切都是我们伟大的党的努力!我们如今这一切的幸福生活都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的生命与血汗换取来的,我们敬仰党更爱我们的党,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更不会忘了党。我们要与党同在,将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更好!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将党的伟大精神延续下去!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篇二)
看完了《建国伟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整体而言,这部电影有很多闪光点,如群星闪耀、如细节精致,如将伟大领袖,革命元老都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表现出来等。里面润之对学生运动的点评、陈独秀对工人同志的演讲将我党早期主要依靠发动学生和工人闹革命表现的很到位。
北伐胜利后朱德总司令拥着蔡锷将军的那个镜头,还原这样真实的历史场面于观众面前这是前所未有的,朱德必竟是新中国总司令,而蔡锷不过是一个旧中国的爱国军官而已,在以失败论英雄的中国,能够还原一些真正的史实,对于中
国的发展,实在是很有必要。而我此时望着一脸病容的少帅,不免内心潮湿,为了民族的利益,多少爱国志士抛家别子,恩断红颜。今天,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能傲立在世界的东方,很多如蔡将军一样的各民主党派人士功不可没。这才是真正的历史,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爱国志士。宋教仁遇刺临死时跟他的好朋友托孤:家贫,老母望照顾。此时,我已是泪水盈盈。时年,他年仅 31 岁。
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那群年轻人为了国家民族救亡的呐喊 ,我被那个场面深深震撼了,甚至汹涌澎湃、热血沸腾!同样让我肃然起敬和钦佩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 13 位平均年龄 28 岁,甚至最小的才18 岁的青年才俊代表们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信仰冒着生命危险走在一起,他们在中华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从成立之初的几十个党员,就连召开个会议都要东躲西藏的政党,谁又想到在 28 年后这个政党却成了新中国的执政党,从此这个政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天灾人祸,构建现在的安宁社会。
通过影片让我重温了那段历史,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混乱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的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
立宪制都救不了风雨飘摇的旧中国。在那个英雄辈出地年代有无数的有志青年,无数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思考着寻求救国的道路,当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到了中国,有志青年和仁人志士们最终发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充分地印证了毛泽东曾说过的一句话: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光阴似箭,中国共产党已经 90 岁了,从当年的血雨腥风到现在的幸福安宁,这个党经历过无数次的成功失败和苦难,对于历史我们要正视他,无论对错、是非,我们都要反思如果没有这个政党,中国是很难想象的。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像那个年代一样的政治格局和战争了,但仍然有局部战争的威胁,我们必须要感谢中国共产党卓越的贡献,永远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恩情!
很感谢这部影片给我带来的激情!虽然我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也从来没有这个崇高的理想要加入哪个党派,一向都是崇尚自由的我从这场历史中重新汲取到精神力量的源泉,他们执着地信念唤醒了我一种久违了的青春的冲动,让我对信仰和坚持的责任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励自己寻找青春的热情和动力,重新让我思考我的理想!当然时代不同了,理想也不同了,但是他们的那种热情和精神同样能激励我不断地为了我的理想前进。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影片同样是一部青年励志手册,希望在这个年代里有更多的青年人能
够来重温这段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历史。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共同祝愿中国共产党 90 华诞生日快乐!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篇三)
近日,观看了被称为建国伟业姐妹篇的建党伟业。观看完影片后,不由得为群星熠熠的演员阵容所震撼,但更多的,还是随着影片的叙述,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 1911 年 10 月 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 1921 年 6、7 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
看到顾维钧愤而退席的身影,让我深深感到弱国无外交、眼睁睁看着国家被列强瓜分的屈辱;看到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们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看到那鲜血书写的大大的“冤”字,那种痛苦、愤怒的心情让我不由得留下了眼泪。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们,生活在那样一个内忧外患的中国,却浑身激荡着那样一种慷慨豪迈,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影片中,青年毛泽东苦苦思索着救国之路,体育救国、教育救国、共和政府、无政府主义、学习法国、学习欧洲,被一一提出,又被一一否定。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
南陈北李,影片中塑造了两个个性迥异,却又志同道合的共产主义先驱陈独秀和李大钊。作为思想的先行者,他们的慧眼注意到了遥远的俄国发生的那场庶民革命,注意到了布尔什维克,注意到了共产主义。他们敏锐的认识到,俄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发动了各阶层的人民,尤其是所谓
的“庶民”。他们的远见,为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奠基的基石。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了我们的党是怎么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全新以及直观的了解,那些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精神和信念感动着我们。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篇五: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伟业的观后感《建党伟业》观后感 500 字
四月十八日晚上学校组织我们党课学员观看了电影《建党伟业》。电影是全明星阵容,主要围绕 1921 年前后展开,展现了从 1911 年辛亥革命后到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电影有 178 位国内著名赏或歌手跨界演出。配合剧中人物造型和人物演绎出对中国共产党寻常周年的情怀。
一群有理想,勇敢的中国人在腐败横行,灾害连连,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中,冲破无能、独裁的旧势力的重重阻挠,秘密组织共产党成立的故事。
影片用影像还原了历史的当年,我党创史人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反动政府周旋,反独裁,争民主。
印象最深的是五四运动,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火烧赵家楼,血书”还我青岛“以及女学生滴血喊冤的画面充斥着太多的爱国情操在里面。
学生们涌上街头,振臂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的口号”咬破手指血书“还我青岛”,青年一代担起山河重任犹为感人,
电影最后由 12 名共产党员在嘉兴南湖一条小船宣布中国共产党结束。
电影完结了,但历史的齿轮还在运行,我们新青年要抬起头颅段人,报效祖国。
《建党伟业》观后感 800 字
当星星般闪耀的谢幕灯亮起,一部如史诗般宏伟的巨制《建党伟业》落下了帷幕,耳畔回响这那低低吟唱但又慷慨激昂的《国际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而我我眼中含着那饱满的泪光,思绪却还沉浸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旧中国……
《建党伟业》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演到中国共产主义刚成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它再现了那段风雨飘摇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斗争,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沐浴在党恩下的年轻人,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
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军阀混战,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
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弱国无外交”,演员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
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应允了历史的要求,应允了民族的要求。它的诞生,给中国带来了希望,给人民带来了光明,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的斗争,最终终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劳动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 90 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建党伟业》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
赐”。
《建党伟业》观后感 1000 字
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那是一个苦苦求索的过程,那是一段向往光明的历史,电影《建党伟业》公映了,他让人瞩目的不单单是规模庞大的演员阵容,还真实地在闲聊那个时代看似混乱无序的社会表象下涌动的众心归一的大道。
影片从武昌起义胜利,孙中山先生任临时大总统,到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恢复帝制,蔡锷在云南誓师讨袁,再到溥仪在张勋的帮助下复辟,围绕这条主线电影给我们充分展示了那个时代各种错综复杂的思想,各种势力交织纠结的历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的欺凌侮辱,各路军阀的你争我抢,国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种种丧权辱国的事实,大大激发了国人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的思想,中国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义苟延残喘,资本主义诸多缺陷,共产主义尚在萌芽,乱弱岂可以继续,富强重心使之!不但是当时人们所考虑的问题,也是观众所思考的问题。戊戌变法,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社会各阶层都在尝试让中国富强的办法。虽然都有一些进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都没有成功。归根结底是因为什么?是因为那些做出诸多尝试的人让中国富强的办法代表的是少数人的阶层,是那些当权者和富贵者,既得利益者,并没有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民
众,例如工人农民这些无产者
如果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如说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据,军阀混战,纷争不断,更有甚者或委身于外寇借爱国之名行汉奸之事,或执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爱民之言却无为民之实,多以大义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国存,相互压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统一,无统一又怎能谈国之富强?只有中国共产党紫成立伊始就确立了“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这代表了在社会阶层中占最大比重的底层工人农民等无产阶级者的意愿,必定会得到社会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正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重任!也正是因为紧紧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保持长久不败的状态。
还有一点,给我很大感触,就是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负,是那么的鲜明,是那么的高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负五尺之躯以报国家。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北大旁听,放弃出国,矢志追求思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看到了周恩来带领学生运动的睿智机敏;看到了朱德在护国战争中勇猛过人。这些伟人们在淬炼中逐步确立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成长为一个纯粹的人。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党体系,中国共产党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不断在完善自我,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民族必然会实现伟大复兴,让华夏文明再次焕发出永恒的青春和活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
《建党伟业》是一部于 2011 年上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沿用《建国大业》导演客串执导的做法,海外部分由李少红执导,五四时期部分由陆川执导,战争场面由沈东执导。电影从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开始一直叙述至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止共 10 年间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大体上由民初动乱、五四运动及中共建党三部分剧情组成。内容包括中共建党的历史原因以及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共创党领袖选择并确立共产主义政治信仰的历程。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在开机前后都抄的异常火热,令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幸得在中国近代史的课堂上观看了一次,看完后还是给了我些许欣慰,也有许多的感想。
《建党伟业》之所以感人,是对我们中国人心灵的冲击。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重温了老一辈的革命家为了挽救人民与水火之中,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历经千难万险,经过不懈的斗争与牺牲,终于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对我们这些出生在新社会、
沐浴在党的恩赐下的小孩,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1911 年到 1921 年这十年,或许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命运的危难时刻: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妄图灭我中华,瓜分我领土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孙中山并没有提出切合中国实际的思想,顶多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他的理论,在松散的党内都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国民的另一个大佬黄兴,革命成功后醉心于实业治国,思想上未有进一步的发展,而当时实际主持国民党的宋教仁,幻想靠议院政治来实现共和,最终用生命证明了此路不通。并且这一革命的果实却又被袁世凯窃取。紧接而来的是靠武力占据民国政府的北洋军阀们,都不是思考者,他们都是实际主义者,只是想用手中掌握的武力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哪怕只是局部的,这更进一步的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更让人不能忍受的是,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堂而皇之的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巴黎和会上中国遭遇胜利者的失败,顾维钧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是说的那句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现在听来还是那么让人痛心。巴
黎和会对当时幻想强国的知识分子是个沉重的打击,其直接导致了后面的五四运动。“弱国无外交”,陈道明在剧中沉痛的话,告诉了人民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想自救就必须自强。就在这时,我们伟大的党终于诞生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为拯救中华民族的唯一出路!因为中国长期被西方列强瓜分和欺辱的惨痛教训,警醒了国人,“靠洋人是永远没有出路的”!“五四爱国运动”的全面爆发,激发了无数爱国人士的勇气和热情!“声讨国贼”、“救我中华”的呐喊声,令人热血沸腾、激情难抑。整部影片让我感受到在那动荡的年代,我们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的存亡抛洒热血的炽热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那时的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寻找一条拯救处于危亡边缘的中国道路: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见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当看到为了反袁而假意拥护袁世凯的蔡锷时,我们为有这样的同胞而高兴,也叹惜他为国为民抛下知己小凤仙,舍己为人,更为他带病出征而感动。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当青年毛泽东在对着广大劳苦工人宣讲革命的道理时,我们已经明显领略到了伟人
的风采……同时,无数次的失败最终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正式在这个时候,我们党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承担起这份历史赋予的使命!
当影片迫不及待的结束时,我意犹未尽地叹了口气。心中一直涌荡些东西不吐不快,于是就写下了这些文字,虽然说得不一定就对,可确实是我的心里话。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完美无缺,但是也比目前和以前的许多革命样板戏之类的影片强的太多了。它带领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用心去温润那片土地,用热血去温暖那片土地,用智慧去拯救那片土地,用所有的一切去捍卫我们这片土地,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篇六:中国1921观后感1500字
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党伟业》的相关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建党伟业》观后感 1500 字(篇一)《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 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 1921 年 6、7 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 衅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 灵 :辛亥革命、袁世凯称 袖 帝、张勋复辟、护法战 铸 争、巴黎和会、五四运 页 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趾等等,让人眼花缭乱, 已 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 社 是“风雷激荡”、“巨 蟹 变迭起”,建党伟业观 宙 后感 1500 字。虽然 虏 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 颐 物众多,然而电影《建 须 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 淌 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 粕 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 秀 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 蒜 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 衣 来,精彩绝伦,引人入 秸 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 外 繁就简,详略得当,节 僻 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 压 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 挺 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 译 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 郝 暗杀身亡,壮志未酬, 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访 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 颊 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 盗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 滚 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 瑟 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 伟 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 兽 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 后 弄,
在皇宫里丑态百出 瑶 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 贪 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 樟 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 疟 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 赴 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 巾 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 昭 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 后 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 泻 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 首 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 玫 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 块 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 茵 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 拴 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 吱 婚妻子:“做我的媳妇 用 ,是要吃苦的,跟了我 炬 ,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 披 日子……”,然而杨开 周 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 虑 :“我愿意。”最简单 颐 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 喀 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 矛 受感动?!
最让我 篇 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 眨 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 惦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 隘 ,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 金 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 柒 传来,举国震动,全国 炉 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 驹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 胀 ,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 瞩 态走上街头,高呼着“ 留 爱国无罪”、“革命万 蹄 岁”等口号示威、游行 悟 ,继而火烧赵家楼、痛 陵 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 雄 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 娥 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 捧 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 窑 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 鸯 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 又 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 踩 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 域 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 愧 了.
最让我肃然起 逞 敬,钦佩动容的是:在 好 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 沿 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 修 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 幽 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 妹 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 克 主义走到了一起,
他们 喜 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 惶 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 辕 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 震 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 扑 做“中国共产党”的政 渣 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 耻 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 津 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 拉 ,谁又能料到,这个年 鞋 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 抄 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 刊 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 浇 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 冒 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欧 !
通过观看这部《 婪 建党伟业》,我们再一 架 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 刊 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 霓 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 刊 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 碑 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 看 制、总统制、还是君主 置 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 缠 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 惯 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 双 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 睁 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 懂 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 炸 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 洲 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 轴 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 晕 二选择!
影片的结 藩 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 侦 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 机 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 学 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 氯 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 镰 ,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 汞 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 檀里面,先是一个人,继 途 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 敛 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 菠 《国际歌》,打破了这 渝 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 傲 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 襟 隐若现……
一路曲 拌 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 出 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 蛹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 祭 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 姻 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 抢 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 眯 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 涸
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 育 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 倡 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 伍 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 气 的骄傲与自豪!观看《 侈 建党伟业》,重温中国 终 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 象 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 助 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 吓 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 粹 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 匀 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 择 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 禹 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 行 ,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 婴 一步升华。
最后我 宏 想诚恳地说一句:《建 午 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 特 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 灰 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 滔 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 蒂 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 墟 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 连 人生!
《建党伟业 捣 》观后感 1500 字( 衍 篇二)观看《建党伟业 入 》,重温中国共产党建 贼 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 尸 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 遂 及他们为了自我的崇高 肖 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 珠 斗,用他们的青春与热 宣 血,描绘出新生的中国 炽 ,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 痞 的礼貌之歌。我们这天 肿 的一切,都与他们当年 觉 的奋斗和努力息息相关 药 ,血脉相连。影片结尾 衷 ,共产党员代表们在红 拨 船上开会完毕,起身合 绿 唱《国际歌》,大家的 卤 眼睛都噙满幸福的泪水 咯 ,双眸炯炯有神,充满 鸳 着对祖国完美未来的殷 草 切期望,使我再一次深 厚 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 则 所感动,自我的理想信 怀 念也得到了洗礼,革命 暂 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 储 到升华!
看完《建 态 党伟业》后,情绪久久 扎 不能平静,内心异常
澎 扎 湃,我被那个时代所震 杏 撼,被那个时代青年的 艘 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 翔 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 隙 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 毡 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 障 闪现两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