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政府党员干部工作计划汇报多章3篇
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范文按照X纪委、X委组织部《转发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好2023年度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文件的通知》(X组通〔2023〕X号)要求,聚焦“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题,紧扣《通知》明确的6个带头和征求到的X个方面存在问题深入对照检查,认真查找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其存在的原因,明确了整改方向,不当之处,请给予批评帮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关政府党员干部工作计划汇报多章的文章3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有关政府党员干部工作计划汇报多章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做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极不寻常、殊为不易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世纪疫情和持续旱情,全镇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深入贯彻“一改两为五做到”,镇村干部转思想、改作风、强落实、提效能,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凉亭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抓调度、聚合力,大战大考应对有力。统筹防疫抗旱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双重考验,镇党委、政府科学安排、周密部署、迎难而上,有力有序做好疫情防控和抗旱减灾重任,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全力战疫情。坚决执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力开展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果断处置“4·2”输入性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预案,高效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筛查、消毒消杀等工作,社会面零感染、零外溢,最大程度保护了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落实好国家“新十条”和“乙类乙管”,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免费为5396位65岁以上老人发放退烧药26980片。全力抗旱情。面对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调配一切可用资源,全力抗旱保供水保秋收,及时补齐水泵、水车、抽水机等抗旱装备,实施今冬明春小型水利工程改造,累计投入资金86.5万元,群众生活用水稳定供应,生产用水受影响程度大幅下降,把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全力稳经济。把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70930.77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积极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招商策略,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0余次,拜访凉亭籍知名人士、优秀人才20余人,中信博光伏项目落地宿松,吴宜灿院士团队签约进驻,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投资3200万元的民泰纺织项目和投资4800万元的良创建材矿石加工项目建成投产,企业生产效果良好、发展势头强劲。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迅猛增长,新建千亩瓜蒌产业基地,自营收入增长超过百万元。
一年来,我们抓投入、优环境,美丽凉亭焕发生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有序推进文明创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成功获评“安庆市第七届文明村镇”,省级文明村镇创建也已通过验收。集镇品质提档升级。提升集镇基础设施配套,主干路面全部“白改黑”,摊铺沥青8000余平方米,改善排水口70余处。实施提亮改造,更换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同步整治杆线150余处。凉亭中学国道入口道路扩面提升和河西街污水处理改造完成建设。“三个一”体育项目选址确定后快速施工,目前地基基础工程已经完成。凉亭河凉亭段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工,为打造沿河景观、提升集镇形象奠定坚实基础。村庄面貌持续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推进,新增改厕295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8%。紫庵、青竹、烽火3个省级中心村高标准通过省市县验收,夏家省级中心村已完成招投标挂网,三德村正在积极申报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中心村建设呈现“全面开花”良好态势,经验做法被省、市大力推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坚决扛起政治责任,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机制砂石整治,关停、整改机制砂石企业6家,规范建设居全县前列。持续推进“河长制”,全镇13名河长开展日常巡河282次,清理河道白色垃圾0.7吨,建筑垃圾3处。严格落实“林长制”,巡林覆盖率达到100%,柳溪村获评省级森林村庄。深入推进森林防灭火、秸秆禁烧等工作,全年无火点被上级通报。烽火村养猪厂、枫驿园区砂石建材等一批环境投诉及时整改。
一年来,我们抓保障、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抓住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体系更加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有效运行。深入开展“大排查”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五个必须纳入”的要求,新纳入监测户10户41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发放到户产业奖补资金22.94万元,实现重点群体1.58人务工就业,享受转移就业补贴2336人,补助金额323.22万元。累计发放雨露计划补助401人次60.15万元,累计发放光伏电费97.05万元,累计发放小额信贷262万元。脱贫户、监测户基本医保参保率、“防贫保”综合保险基本项目参保率均达100%。扎实开展困难人群社会救助工作。履行“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能,紧紧围绕“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的目标要求,持续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公共服务日臻完善。凉亭中心幼儿园及中小本部扩建项目竣工交付使用,一举解决了大班额和公办幼儿园问题,秋季招生260余人。枫驿小学幼儿园及教师周转房项目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凉亭卫生院诊疗服务水平、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升,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等功能齐全,已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正在公示。建成老年学校及分校12所,聘请专业老师20余名,开设书法绘画、诗词歌赋、种植养殖、乡贤时政、断丝弦锣鼓、家政服务、厨艺手工、健康养生及广场舞等10个专业20多个培训班,招收学员900余人。建成枫驿村、凉亭社区两个高标准老年食堂,每个老年食堂均可容纳50位老人就餐。烽火村、枫驿村村级活动场所完成改造,功能室配备更加齐全,服务党员和群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率先高质量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建设标准获得县级高度肯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缴工作高位推进,人均缴费水平和高档次缴费率均位于全县前列。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推进迅速,效果明显,参保率始终位居全县前列。申请医疗救助15.1421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697.184万元、分散供养五保金322.94万元、临时救助13.014万元、两残补助资金59.1095万元。积极搭建平台,多次举办大规模现场招聘会,承办两期全县就业创业培训班。建成烽火山抗日纪念园红色革命教育基地1处。武装、保密、档案、应急、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关工委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年来,我们抓源头、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扛起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全面夯实安全发展基础,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保障。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的高度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狠抓安全防范责任落实,以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为抓手,聚焦高风险行业领域,先后开展烟花爆竹、电力设施、燃气经营、自建房等领域的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全年累计排查企业320家次,发现风险隐患15条,全部完成整改。全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扎实做好防溺水工作,发放防溺水倡议书10000余份,设置警示牌1163个,救生绳309个,救生圈309个,救生杆1163个,张贴横幅1130条,切实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坚持“八个转变”和“六个强化”不松懈,针对信访积案持续用力,实行人员、资源首先保安全保稳定,一大批“骨头案”彻底化解,重点时段无赴省、无进京,信访形势极大好转。强力推进“反诈人民战争”工作,反诈APP应用推广和涉诈重点人员劝返成效明显。成功化解晨曦陶瓷重大欠薪隐患。禁毒、防溺水、反邪教、法律援助等工作有序推进。社会治理精细高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丧事活动落实三天办结,查处全县第一例非法宗教活动并执行罚款决定。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治理、扶贫济困等方面的作用,民间组织“冯旺民议事厅”、烽火村乡贤参事会多次获县级表彰。持续开展“创文明典型 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评选出“有志青年”“退役军人之星”等先进典型93人,并从中推荐产生“安庆好人”1人、“宿松好人”2人、新乡贤1人、道德模范1人,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一年来,我们抓落实、转作风,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折不扣落实“强纪律、强作风、强制度、强业绩、强形象”工作机制,保持实干定力,强化担当精神,提升治理效能,全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定不移纠治“四风”,修订完善机关事务管理制度,进一步树立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得到从严控制。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好集体议事和决策作用。认真高效办理人大建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严格按程序办事,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效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扎实推进普法工作,突出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坚持勤政为民。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镇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四送一服”等活动,形成走访记录52次。通过为企服务平台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收到企业满意答复37条,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高质量受理“12345”热线、书记信箱、县长信箱、互联网等平台公众诉求,办结率100%。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政民同心、政企合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凝心聚力、奋力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凉亭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凉亭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始终与我们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广大群众和所有企业家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也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是镇域经济发展不快。缺钱办事大大制约了凉亭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现阶段的工业企业对镇财力的贡献还不够多,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二是确保安全稳定的压力依然很大,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让本不宽裕的镇财政雪上加霜,社会治理的环境仍较复杂。三是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教育、卫生、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四是自身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少数干部创新意识、担当精神不强,拼劲不够、能力不足,不敢为、不会为、乱作为,亟需能上能下、不换思想就换人。以上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迎难而上、实干苦干,尽心竭力予以解决,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2023年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迎接新挑战,我们斗志昂扬;展望新未来,我们豪情澎湃。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扛重责、谋新篇,全力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让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凉亭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谱写“北部重镇 松兹门户”建设新篇章。
202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底线工作严防死守”,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巩固新型食用油料作物瓜蒌主导产业地位,支持三德村、夏家村、东山村、凉亭社区4个村(社区)新建瓜蒌基地和烽火村、太阳村、柳溪村、枫驿村、紫庵村、青竹村6个村扩大种植面积,新增种植面积2000亩左右,亩产瓜蒌子不低于200斤,产值提高到5000万元以上。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400亩,大力推广复合种养经营模式,实施套种白茶、中药材等2000亩以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新增流转土地面积10000亩以上,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力争实施3000亩以上,加快推进“小田并大田、一村一块田”。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开展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工作,计划新增培育农业企业5户、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5户、家庭农场6户,推荐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户、示范家庭农场2户,支持智创生态农业公司进入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扎实开展强村富民行动,鼓励村集体成立股份制产业公司,吸收社会资本加快瓜蒌产业蓬勃发展,引导村村联合、村企联合发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幅领跑全县。尽快完成560万元的标准化厂房项目,积极招引高质量企业入驻。引导三德、紫庵等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支持晨曦陶瓷恢复生产,做大做强新型建材产业,擦亮凉亭工业名片,新增规上企业3-5家,确保投资、产值、税收大幅增长。
二是坚持以完善功能为主线,创先争优推进基础建设
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以此为契机高效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统筹好村庄和产业两大布局,构建既宜居又宜业的乡村空间布局,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污水二期工程建设,借机完成集镇部分区域路面升级改造和形象提升。持续巩固“文明村镇”创建成效,按照“一包到底、固定不变”的原则,继续将干部全部编入网格,加大流动摊点、违建棚亭、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力度,治理背街小巷2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坚定推动文明菜市“书记项目”落地落实,保障两个老年食堂持续稳定运营,“三个一”体育项目尽快建成投入使用,便民停车等“暖民心”行动皆有建树。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完成2023年度夏家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启动三德村省级中心村拆违拆旧、改水改厕等前期工作。继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示范段”打造,投入200万元左右对通过验收的“示范点”以奖代补,鼓励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组长率先行动,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三是坚持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坚定不移保障改善民生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委疫情防控新要求,强化医疗保障,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健康保护,加强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和科普宣传,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关爱联系制度,定期探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做好低收入群体增收工作,加强动态预警,开展精准救助。加强低保兜底动态调整,探索低保群众、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帮扶解困长效机制,稳步提高优抚对象、低保人员、农村特困人员等医疗保障水平。落实各类农民工稳岗就业政策,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容量,多措并举打造就业服务平台,帮扶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想方设法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
四是坚持以综合治理为抓手,打造平安建设凉亭样板
深化平安建设,依法防范和打击邪教,抓好禁毒、防溺水、扫黑除恶等工作,加强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坚持“八个转变”和“六个强化”不松懈,针对信访积案持续用力,多措并举减少存量、防止增量、遏制变量。巩固拓展省示范司法所和市“枫桥式”司法所创建成效,提炼推广“合事点”治理经验,全面推行“四事四权”工作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大小问题。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安全生产硬措施和具体举措,压实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推进依法治镇,切实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五是坚持以生态理念为引领,严实标准提升发展品质
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工作,常态化开展“五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大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力度,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新增造林1400亩,加大松材线虫病等防治力度。加强畜禽养殖场、砂石建材企业等污染防治处理监管,协调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遵守生态红线制度,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禁止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主体功能定位的建设和开发,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让凉亭的天更蓝、水更绿,人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公正的法治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实现“服务型政府”向“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标升级。
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做到“党委有要求、政府见行动”。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法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司法、统计和群众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加强效能建设。发扬“一抓不放、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常态化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能。
加强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各项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真正让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监管,严惩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以铁的纪律、铁的规矩,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作则必成。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牢记使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凉亭建设新篇章
有关政府党员干部工作计划汇报多章篇2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南通市、海安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来势汹涌的新冠疫情冲击,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依靠全镇人民,高点定位、靶向发力、持续攻坚,以与时俱进的路径、勇挑大梁的拼劲、敢为善为的本领,闯关夺隘、攻城拔寨,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86亿元,增长3.2%;工业企业累计开票销售74.7亿元,同比增长13.13%;外贸进出口总额7.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获评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三整合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系列荣誉,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
一、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强”的本色更加坚实
产业质效稳步提升。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全镇上下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新型工业化交出高分答卷。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其中月度规模企业1家,亿元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开票销售48亿元,同比增长11.5%。积极推动企业开展“智改数转”,年内实现工业技改投入6900万元,推动传统产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18个,万洲胶粘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明诺电动入选南通市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示范企业,获评海安市长质量奖,东海机床被认定为南通市首台(套)重大装备企业。借力“数字中国”发展东风,深入推动企业“上星上云”,江海集团、万洲胶粘、广益机电等9家企业完成省级三星级上云。坚定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遗余力输血中小企业,全年留抵税额返还1000万元,助企纾困解难、勇毅前行。
创新动能不断催发。紧紧围绕“科创新城”战略定位,推动科技资源集聚集群,科技创新的最强活力转化成产业转型的最强动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比提升8%以上,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进一步上升,创新体系效能进一步增强。持续开展“高校院所行”“专家人才企业行”系列活动,新增产学研合作成果12项,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2个,技术合同备案登记金额突破3.5亿元。“链主”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科创金融为支撑的科创矩阵持续壮大,先后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600万元、苏科贷2000万元,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5家,“雏鹰企业”2家,2家企业被认定为招引科创项目,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广栽“梧桐”力引凤,人到李堡必有为。2人入选“海外人才”项目,实现国家级人才“零”的突破。引进省“双创人才”3人,白鹏飞博士入选“江海英才”,王飞博士入选“海安英才”,其“高比能锂电池新材料”项目获“省双创”答辩资格。
资源效能显著改善。坚持“亩产论英雄”鲜明导向,强化企业税收、就业、环境、安全“四本账”监管,开展“厂中厂”集中整治“回头看”4次,依法追缴税款9000万元,清退不达标企业5家,倒逼11家低效企业向外转移。盘活闲置厂房12处,重新利用厂房面积4.7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新增开票销售超2.7亿元。将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分类管理向纵深推进,差别化配置发展要素,引导企业主动加大投入,提高项目容积率,促成卡莱新材料、久日机床等7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全产业亩均税收、亩均利润、亩均研发投入均实现正增长。
二、全心全力开展项目引建,“精”的特色更加彰显
项目招引逆势上扬。扭住项目招引“牛鼻子”,积极开展“项目招引突破年”活动,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题招商推介活动8场,储备有效信息20余条,项目“蓄水池”进一步丰富。综合开展以商引商、资本招商、专业招商,引入一批设备投入多、亩均税收高、绿色环保的区域性总部、产业链龙头和“单打冠军”,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5亿元项目2个,外资项目2个。完成实际外资到账703万美元,列一般区镇首位。“工业中小企业集聚产业综合体”万洋众创城集聚效应开始凸显,年内新签约入驻高质量创新型企业25家,其中外资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首开区”签约入驻率达100%,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周例会、月考核、季通报”拧紧 “抢开工、抓形象、促达产”责任链条,全力突破项目瓶颈制约,新开工制造业项目4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总投资20亿元的万洋众创城项目顺利通过南通市新开工考核验收,一期首开区主体完工,二期项目三证齐全,主体加紧施工。完成广达医疗器械、可扬轴承钢球等项目建设,铭力亚正智能家居项目加速推进。落实党政负责人挂钩重大项目,全过程践行项目服务“六个一”机制,严格执行前置预审和投入产出保证金制度,严把准入关,紧盯落地见效,形成“投资—产出”良性循环。
项目服务优质高效。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和“拿地即开工”服务,协助化解江海机床、万洲胶粘、鹏亚机械等11家企业遇到的瓶颈问题。厚植企业发展肥沃“土壤”。强化水电要素保障,赤岸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完成验收,红富路供电主干线完成扩容,万洋众创城、东洲重工雨污水配套全面竣工。聚焦企业法律风险,创新实施“微光暖企行”,出具“法治体检”报告33份,“整改药方”68条,拓展李堡最优营商环境内涵、外延。建立营商环境“红黑榜”、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严惩营商环境“中梗阻”,当好项目服务“店小二”。
三、精耕细作力促乡村振兴,“富”的成果更加丰硕
现代农业更具特色。坚持科技兴农,东部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竣工交付,新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5400亩,蒋庄村丰产方代表全市接受省专家组实产验收,交出“十九连丰”喜人答卷。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与扬州大学深度合作的蔬菜种苗社会化育供中心取得实质进展,打响“订单育苗”“发令枪”。用项目化思维抓农业,新招引重大农业项目4个,2个在建农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培育海安市级示范农场6家,南通市级示范农场1家,省级示范农场1家,有效激活各项要素与生产主体活力,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李堡蔬菜品牌更加响亮,新增百亩以上绿色蔬菜产业基地3个,光明村连续三年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保持100%。
强村富民更加多元。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因地制宜开创资产盘活型、产业发展型、生产服务型、“飞地”抱团型、电子商务型、村企共建型等“六型”集体经济稳定增长机制,打造杨庄村、蒋庄村、富庄村、光明村、堡河村5个富民增收样板,完成村营收入1830万元,平均村营收入超100万元,交出“村营收入可持续增长机制”课题高分答卷。村银合作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海安第一例乡村振兴贷在李堡堡河村落地结果。以产业带动就业,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新开发优质工作岗位百余个,职业培训300余人次,自造血功能得到增强。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体系,确保脱贫不返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5万元,真真切切托起了人民稳稳的幸福。
绿美乡村更富魅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田园生活更添美意。完成河道整治4.82公里,全镇村级道路修缮完毕,豪华墓碑、土地庙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蒋庄村高分创成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杨庄村、蒋庄村、堡河村入选南通市级、海安市级乡村振兴两村创建培育村,富庄村、中凌村成功创建三星级人居环境示范点,“苏中新鱼米之乡”在李堡“美梦成真”。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蒋庄村尾水生态湿地公园竣工开放,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82座,建设生态河道3.3公里,建成污水管网4.5公里,2.0版本分散式农户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卓有成效,丁堡河省考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Ⅲ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6%以上,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在李堡变成实景。
四、高效精细落实城镇建管,“美”的底色更加鲜明
城镇品质日益完善。《李堡镇国土空间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修编,《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获市政府批复,推动发展空间重构、带动创新资源重组、实现“一心、两区、两轴、四廊、多点”的城乡结构重塑。加快城镇更新步伐,新建路灯622盏,总长度26.74公里,协同推进环境绿化、立面美化、路面净化,李堡“美”的底色更加靓丽。新226省道、丁所大桥、李城乡线、328国道辅道建成通车,路网通达度实现跃升。
城镇活力持续激发。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面对沉睡十五年的李堡中大街搬迁项目,全体同志舍小家、为大家,请战一线、接续攻坚,5天完成入户评估,14天124户协议全部签订,40天达成全胜,项目顺利法拍,奠定省级重点镇发展综合示范段建设基础,工作质态被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高度肯定,取得“解决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尚海花城、新疆生化、原御景湾等一批“老大难”问题同步化解,为奋进东部现代新型小城市“减负”。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全年培育年度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限上贸易企业7家,月度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家。精深特色商圈建设,“微更新”丁所集镇、万隆广场、包场路等商业街区,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提靓一站购物体验,丰富文化盛宴,让广大居民在休闲娱乐中尽享“人间烟火”。
城镇管理效能提高。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统领,“绣花”功夫打造“匠心”集镇。大力推行“721”工作法,以“微治理”“微执法”“微修复”推进主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专项整治,丁所老街整治二期、连心桥道路修缮全面完工,出店经营、占道经营、“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改善。扎实开展违建“清零”行动,共查处拆除违建57处,面积2870平方米,实现违建零新增。打造模范物业服务体系,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重拳整治私搭乱建、毁占绿地、“飞线”充电等沉疴积弊,让居民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强化现代指挥中心、智慧城管建设,城镇管理向精细化、数字化迈进。年内我镇获评南通市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工作先进镇街和南通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暨指挥中心建设示范镇。
五、精益求精提高幸福指数,“好”的口碑更加响亮
治理体系更为现代。紧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主线,打造“互融互通、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治理要素外联内聚,打造“一屏统览、一键调度、一体联动、一网共治”的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指挥中心、综合调处、警格网格等部门“合成化作战”。实战导向优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指挥调度、辅助决策、整体联动水平,“最强大脑”效能进一步彰显。注重网格建设,吸收先进群体进网格,推动“微网格”区域划分,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不断壮大“小蚂蚁”“蓝马甲”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到疫情防控、镇容秩序、理论宣讲、敬老扶弱等多个领域,“奉献于心、志愿于行”的社会风气得到彰显。
社会保障更为充足。坚持民生优先,10件民生实事工程按时保质办结。有序推进基础医保与“江苏医惠保”“医保南通保”衔接,全年新增企业职工保险371人,居保转职保1053人,群众医药负担大幅降低。真情关爱特殊群体,累计为低保、特困、残疾人等优抚对象发放生活补贴2600万元,原天鹰铝门窗总厂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得以化解,尊老、爱幼、扶困、助残、拥军的氛围进一步彰显。面向学生全面发展,首创性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五育”融合评价体系,“集团化”办学实现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无缝衔接,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我镇中、高考成绩继续领跑一般区镇,艺术特色教育再创新佳绩。扎实建设紧密型医共体,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李堡卫生应急综合楼投入使用,人民健康更有“医”靠。
安全底线更为牢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纵深推进,现代化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危化品、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本质安全水平持续提升,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加强政府债务管控,全面压实预算绩效管理,全年化解债务3500万元。深化平安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等重大安保维稳任务。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家“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钻劲,“咬紧牙关、连续作战”的韧劲,更得益于全镇上下万众一心,齐心战“疫”。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精准阻断疫情传播,高效处置多轮输入疫情,多种举措维护交通畅通,老幼人群疫苗接种明显增多,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助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们对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众团体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人武、民宗、台侨、老干部、统计、审计、老科协、老促会等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23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离不开镇人大的有效监督、全力支持,更浸润着全镇广大干群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建设者、劳动者,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李堡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为:市场需求仍然乏力,部分行业及小微企业发展仍较为困难,转型升级压力步步紧逼,经济回升依旧态势严峻;农业项目还需补链强链延链,乡村振兴品牌声量还需进一步放大,富民增收成效转化还需提质;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安全生产、平安稳定等方面仍有一些隐患;政府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不同程度存在。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正视问题、直面挑战,采取切实举措加以解决。
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的首战之年。全镇上下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南通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海安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镇第二十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全力打造东部现代新型小城市,奋力跑赢李堡绿色崛起新赛程”必成任务,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团结带领八万李堡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慎终如始防风险保安全,顽强拼搏打开各项事业新天地,谱写李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最大限度拓展经济回升态势,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2%左右,服务业应税销售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显著增长,农业现代化水平全方位提高,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重点工作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必须以敢打必胜的信念、逢坚必摧的勇气、志在必得的决心,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解最大的难题,全力夯实稳的底座、巩固进的态势、增强拼的动能,千方百计夺回“失去的三年”,坚决打赢经济攻坚战、民生保卫战、荣誉捍卫战。
一、聚焦转型升级,锻造产业集群新优势
持续壮大产业集群。坚持向“实”发展,做强实体经济“看家本领”,力争完成工业开票销售83亿元,规上开票销售55亿元。细化完善四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同类型企业横向联动、上下游企业纵向协同,合力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实施骨干企业梯度培养,集中力量将江海集团、明诺机电、万洲胶粘、广达医材等重点企业打造成十亿级行业“小巨人”,支持引导“个转企”“小升规”,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力争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亿元企业4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形成“千帆竞发”的强劲态势。鼓励企业上市,加大后备企业培育、辅导力度,力争培育北交所上市企业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
持续加强创新活力。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培育创新型企业,招引科创项目,力争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在“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取得新突破。“揭榜挂帅”攻关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共享,加快产学研有效衔接,确保实现高质量产学研合作项目12个,产业集群“含金量”“含新量”显著提升。释放“海安英才”磁吸效应,聚焦“高精尖缺”开展“筑桐引凤”,力争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4人,引进符合条件省“双创人才”申报人选2人,创业类高层次人才3人,确保入选省“双创人才”2人,汇聚创新发展“一汪春水”。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向纵深发展,对存量企业开展“四级”评估,差别化配置要素资源,推动资源向高效企业集聚。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质效,按照“亩产论英雄”要求,开展“腾笼换鸟”,倒逼企业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绿色升级,力争盘活低效闲置用地500亩。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江海机床、广益机电、明诺电动、万洲胶粘等优质企业,借力海安“中欧班列”“凤山港ICT项目”深层次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大局,推动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聚焦项目建设,筑牢经济增长压舱石
强化项目招引“主阵地”。坚持把项目作为“头版头条”来抓,持续实施“重特大项目突破年”活动。瞄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与商会、行业协会、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合力开展链路招商,确保全年签约优质亿元项目10个,力争在2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发挥在外乡贤人脉资源,让更多产业上下游企业、区域性总部、产业链龙头落户李堡。保持“线上招商”,加快“云招商”“营商导航”等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全面打开对外通道,争取承接更多资本、技术和产业转移,力争新增外资项目4个,新增进出口企业6家,实现外资到账15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8亿元。
提速项目建设“主引擎”。树立“开工才是硬道理、投产才是真本事、见效才是真发展”的鲜明导向,紧盯省、市重点项目审批的“堵点”“卡点”问题,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提速增效抓项目审批,力争新开工项目6个,新竣工项目4个,5个项目实现达产达效。加强矛盾协调和工作调度,积极化解华中冶金、钟华汽配项目用地指标,万洋众创城项目电力扩容,雅瑞新材料、鹏亚科技项目环境评估等问题,确保项目建设、投产零障碍。强化重大项目跟踪问效管理,重点围绕三年内落地项目,倒逼投资强度、设备投入、税收入库全面达成既定任务,鼓励更多企业将开票、税收转移至李堡。
当好项目服务“主力军”。深化“放管服”改革,兼顾各类市场主体的大事、急事、小事、身边事,畅通服务渠道、压缩办结时限、提升行政效能,切实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持续开展挂钩联系企业服务活动,充分用好双向挂职、企业服务专员、干部走访等机制,发现企业真实需求,加快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省、市配套政策落地落实落准。开展数字政府建设,拓展帮办、代办服务体系,力保企业所需“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弘扬法治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力争打造“运营成本最低、办事效能最高、贸易投资最便利、发展预期最稳定”的“标杆”营商环境。
三、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展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3600亩以上,蔬菜种苗社会化育供中心投入运营。坚持以“链路”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力争招引培育亿元以上农业项目2个,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探索“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家庭农场联合组建合作社,力争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4家,促进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技术共享不断加强,切实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单元。用好“上海蔬菜外延基地”直供优势,做强蔬菜文章,并延展至高端果品、花卉苗圃等特色产业,力争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创成省级试点苗木特色镇。
建设碧水蓝天的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强化污染物源头管控和区域协同治理,扩大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投放,推动2.0版本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向村组覆盖、往农户延伸,为“无废城市”创建贡献力量。描绘李堡“更蓝的天,更清的水”,启动丁堡河长江引水疏浚工程,同步实施河道生态治理,提高秸秆“两禁一用”水平,稳步提升水体质量和大气环境,确保创成省级生态美丽宜居示范乡镇,杨庄村创成南通市乡村振兴持续打造示范村,蒋庄村创成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堡河村创成海安市生态宜居示范村,让乡村更富特色、更有看点。
实现富裕富足的幸福生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放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成果,向六型经济要成效,确保村营收入65万元以上村全覆盖,超100万元村8个以上,实现村营总收入2200万元以上。健全多渠道农民可持续增收长效机制,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夯实工资收入“基本盘”;落实产权制度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打造稳定收入“增长极”;加快发展惠农数字经济,做强“一村一品一主播”,切实用好经营收入“强动力”,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
四、聚焦产城融合,跑出绿色崛起加速度
提档升级城镇功能品味。坚持规划引领,在优化《李堡镇国土空间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形成“美丽李堡”“一张蓝图”。坚持交通先行,强化沟通协调,力争年内打通省道226南北贯通“断头路”,实现与启扬高速的有效衔接。坚持以产兴城,高品质重建李堡中大街,紧盯政府东侧1号地块、弘文影剧院地块开发进度,连接省级示范段与特色田园连片示范区,建成“一镇四村一卫星集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坚持绿色惠民,精心养护赤园、蒋庄湿地公园等公园绿地,同步进行景观改造、绿化提升,为居民创造更多“亲绿”空间。
强化镇域精细管理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打造涵盖综合执法、市政、环卫、网格的“镇域管家”体系,全面提升数据共享、预警预判、联动指挥能力。总结提升丁所集镇综合整治经验做法,“由点及面”覆盖全镇,重点整治主次干道沿线、背街小巷、商住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户外广告等问题,扮靓镇域环境。让“721工作法”入脑入心,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以温度、温情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共治共享新活力,实现管理的常态长效,力争建成模范道路5条。加大禁违拆违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建、有序消化存量违建。
全力激发城镇消费活力。以328国道快速路通车为契机,融入主城发展大局,强化商贸物流、综合加工等配套服务,力争培育月度限上贸易企业7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家,年度限上贸易企业6家,重点行业营业收入增长26%左右,力破服务业发展困局。调动多方力量,高标打造中大街文化商业街,引入现代商业业态,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将中大街打造成海安最亮眼的镇域商圈。发展“食”力消费,利用丁所羊肉、李堡百叶、小方柿等本地资源和本港海鲜等周边资源,做出特色鲜明、记忆深刻、滋补养颜的一桌好菜,打响“食在李堡”品牌。融合李堡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特色资源,打造有历史深度、有诗和远方、有李堡标识的全新旅游线路,让李堡文旅有“看点”,更有“卖点”。
五、聚焦民生福祉,携手共写人民好生活
织密社会保障“兜底网”。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解决民生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支持“稳就业促创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兜底保障。持续加大困难家庭和人员摸底排查力度,确保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临贫预警、骤贫处置、防贫保稳各项工作。针对低收入户、贫困户群体,扶智与扶志并举,规范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将困难群众的幸福牢牢兜在手中。
赢得公共服务“好口碑”。深度挖掘“集团化”办学中的“差异化”“特色化”,形成同样品质、不同特色、满足不同需求的协同发展格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供给。健全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纵深推进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利用智慧医疗、分级诊疗、线上问诊等方式,实现市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协同,构建“15分钟健康服务圈”,让群众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放大“江苏省五星级中医馆”影响力,做亮特色中医,全面叫响“农村区域性医疗中心”招牌。
叫响赤岸文化“金招牌”。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运用好李堡红色文化资源,生动诠释“三战三捷”精神,让“赤岸烽火”点燃人心。发动宣讲“小蚂蚁”,乡音传党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进千家万户。推动文化强镇建设,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送文化进村组,唱响正能量。强化农家书屋阵地,探索建立多个“漂流书屋”,让氤氲书香浸润家家户户。
六、聚焦镇域治理,守住和谐稳定严底线
提升现代治理水平。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为统领,赋能“1+N+大数据”网格,打造“组织成体系、发现智慧化、管理可闭环”的高效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八五”普法,落实重点人群学法用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化解、调处综合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引导居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前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时刻,务必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扎实做好医疗救治和资源保供,提速新冠疫苗及加强针接种,全力保健康、防重症。密切关注金融、房地产、农民工工资等领域风险隐患,着力开展隐患排查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更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和“节用裕民”观念,加强全口径债务管理,全力压降“三公”经费,确保债务余额得到有效控制、债务率逐年下降、债务综合成本持续压降。
高标打造平安李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与“四项举措”有效衔接,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健全应急处突救援联动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更严举措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重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力守护李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外卖餐饮场所整治力度,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位代表,高质量发展呼唤更高水平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我们一定坚定政治信仰,永葆忠诚之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更加自觉地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铭刻在心、落实在行,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南通市委市政府、海安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镇党委工作要求落地见效。我们一定树牢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政府。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全面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做到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扎实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党内监督、政协监督、社会和舆论监督。我们一定认真履职尽责,展现担当作为。牢固树立实绩导向,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提升惠企利民服务质效。强化数字政府建设,善用数据赋能高效治理,不断完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接诉即办”成效机制,构建协同高效的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我们一定站稳人民立场,践行人民宗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切实践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生产一线,把人民的“急难愁盼”排上来,把群众的“安居乐业”挂心间,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真心实意化解一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我们一定强化作风建设,永葆清廉本色。始终挺纪在前,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健全廉政风险点防控、权力内控和内部审计机制,以钉钉子精神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以担当诠释初心,用实干践行使命,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化“危机”为“生机”,变“不可能”为“一定能”,全力打造东部现代新型小城市,奋力跑赢李堡绿色崛起新赛程,共同谱写新时代李堡高质量发展更加绚丽的华章!
有关政府党员干部工作计划汇报多章篇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八届李家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疫情防控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全年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团结依靠全镇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总收入3.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94亿元;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2.38亿元,同比增长71.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2%,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增速25%;农业总产值2.84亿元,同比增长4.3%;农民人均收入36927元,同比增长10%。
一年来,我们聚焦外引、强化内育,走出了破浪稳行的发展之路。
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总投资1.086亿元的年产300万吨熔剂灰岩项目顺利完工,总投资1.3亿元的建德海螺水泥窑综合能效提升项目建成投用,健丰钙业年产7.5万吨纳米复合新材料建设项目建成投产,计划总投资2.56亿元的诚盈环保新材料项目已完成能评报批和土地挂牌。
项目招引持续发力。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全年累计招引落地项目1个,在谈项目3个,协议引资8亿元。其中,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智能环保装备项目已完成注册新公司,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年产10000吨食品添加辅料建设项目已完成可研编制并通过项目准入审查,计划总投资3亿元的光储一体化二期项目优化调整建设区块。
动能转换不断提速。坚持创新驱动,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4家企业新增入库杭州市“未来工厂”,5家企业项目新增入库杭州市数字化攻关项目,建德海螺通过杭州市“智能工厂”项目验收,获评省首批智能化绿色矿山。集聚科创人才,申报人才领衔项目1个,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设立博士创新站,成立青雁归巢高校学子工作站,举办线上线下青年人才交流活动4场,吸引28名大学生返乡创业。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壮大产业,闯出了跨越发展的实干之路。
农林产业增势赋能。抓好粮食稳产丰产,全年粮食播种1.38万亩,完成“非粮化”整治1360亩,千亩方永农集中连片整治1100亩,新增省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家,杭州、建德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家。闯出林地经济新路,确立“林上摘果、林中养蜂、林间旅游、林下采药”的立体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三林经济”共富展示中心,创新推出林下经济标准地净地标准,建设“油茶+黄精”标准地500亩。
探索森林“四库”价值。探索碳汇大文章,与浙江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合作,谋划实施碳汇交易,实现镇域企业预购碳汇150万元。在全市率先开展山茶油碳标签数字认证,助力“零碳”粮食生产。深耕森林生态游,实施7公里遥岭古道修复工程,推出“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开辟麒麟山8公里机车越野线,建设浙西千里岗21公里户外徒步线,覆盖建德最高峰山羊坞尖等主要景观点,串联四个行政村并设立游线补给点。
地质研学“破圈”出彩。挖潜优势资源。摸排各村农业、人文和空间等资源,规划设置水育、自然、劳技、农耕、地理、地质考古和国防教育研学等主题课程;深挖“建德人”遗址文化、地质文化内涵,查明全镇域6类31处地质遗迹资源点。打造研学热点。依托地质遗迹资源,推出独具特色的“浙人之源”地质考古研学产品,建成全市首个乡村化石馆,打造考古工作室、奇石馆、模拟考古探坑,配套研学教室和食堂,开发地质考古研学线路4条。今年10月以来累计接待研学游客2000余人,地质考古研学线荣获2023年度杭州户外休闲旅游人气奖。
一年来,我们科学布局、强基固本,绘就了城乡发展的美丽画卷。
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深化“五水共治”,集镇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沙墩头村创成“污水零直排村”,计划总投资2200万元的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扩面提升工程稳步实施,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的寿昌江流域李家段综合整治工程如期竣工,计划总投资710万元的新塘山塘、大同溪综合整治基本完工。全面落实“林长制”,除治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2800吨,珍贵树种抚育1200亩,实施毛竹低改900亩,油茶低改1200亩,全面提升森林质量。
集镇建管精度提升。坚持规划先行,启动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完成城镇开发边界和“三区三线”划定;实施23省道生态环境提升,改建沿线绿地1.16万平方米,新增路灯122盏,实现省道李家段亮化全覆盖;李家村安置房建设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圆满完成。强化精细管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重点实施“经营、交通、卫生”三大秩序综合治理,党员干部扛责任、党员商户做示范,日常监管与网格巡查并举,普法宣传与现场教育并重,在全市“环境大整治”比拼中累计获得月度红榜7次。
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改善村容村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排查清理“脏乱差”点位1200余处,白马村在全市“迎亚运、建未来·村美景靓”大比武活动中获评全市最美村;巩固垃圾分类成效,沙墩头村获评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优胜村。建好美丽乡村,完成5个村“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桥特色村建设基本完成,获评省3A级景区村,诸家村获评省民主法治村;深入实施消薄“一村一策”项目,率先全面完成10个行政村年度“5030”消薄任务。
一年来,我们以人为本、破题解困,交出了厚重温暖的民生答卷。
“幸福方桌”暖心暖胃。构建山区农村老人助餐服务模式。依托现有养老服务中心等场所,建立“中央厨房+助餐点+就餐点”三级助餐服务体系,建成中央厨房4个、助餐点9个、就餐点12个;按照“政府补一点、村里贴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掏一点、自产助一点”模式,破解食堂资金短缺难题。全年累计完成配送餐服务6万余人次,惠及全镇240余名老人。探索山区养老新实践。以送餐为载体,每月固定时间在各村举办“浙李幸福日”活动,提供医疗康养、家政服务、休闲娱乐等“一站式”集中为老服务。
基础保障扎实推进。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坚持主动防、早发现、快处置,织密村微网格和大数据“两张防护网”,筑牢高速卡口、重点场所和疫情防控监督队伍“三岗哨”,全年累计协查数据3万余条,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及实战演练5次,接种疫苗1.2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4370人,全人群全程接种覆盖率位居全市前列,有效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加快推进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升级长林小学硬件设施,新建幼儿园户外拓展及新型教学空间,完成三溪村文化礼堂肌理化更新,新桥村文化礼堂获评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改造提升镇卫生院病房及办公区域,残疾人之家、残疾人康复站建成投用;高铁公交专线延伸至白马村,长林片区4500余名群众直接受益。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深化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建成镇社会治理中心、综合社会治理指挥室,优化网格治理体系,重新划分网格33个、微网格99个,打造诸家、白马微网格阵地,推动微网格与微警格“双网”融合,获评“平安杭州”创建先进集体。扎实开展“除险保安”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消防、交通、食药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干部下访、娘舅上门”机制,结合“幸福方桌”行动,“送餐员”化身“巡逻员”,常态化开展平安宣传、隐患排查、纠纷调解等工作,在服务中突出预防和源头治理,全年警情纠纷、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3%。
一年来,我们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树立了规范高效的服务形象。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强化队伍管理,积极探索“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完成综合执法标准化提升,累计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30起;打破科室界限,整合业务模块,推行干部岗位绩效“五维考核”机制,实绩评分、量化赋分、双月评比,考出干部干事创业新气象。助企纾困解难,扎实开展“百名干部助百企”精准服务活动,梳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65个。
工作作风持续优化。坚守廉洁底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从政要求,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年开展重点领域督查20余次,风险廉政谈话30人次。自觉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格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绩效,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完善内控制度,全面落实“村级工程一件事”智慧监管要求,认真执行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建立健全镇村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强化对工程建设、“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完成10个村年度内部审计。强化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和群众监督,按时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11件,高质量如期完成民生实事项目。
同时,积极支持工青妇开展工作,文联、残联等群团作用有效发挥,宗教、人武、档案、保密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同志们!一年来,我们抓紧抓细疫情防控,全力攻坚稳进提质,以疫情防控之“稳”促经济社会发展之“进”。一年来,我们精准发力“三林”经济全产业链,大胆探索林下经济标准地建设,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市长批示肯定。一年来,我们持续发力激活美丽经济,全力推进森林“四库”建设,荣获杭州市“五水共治”(河长制)“二十佳”镇、杭州市水美乡镇等荣誉,“书写森林‘四库’文章 绘制绿色共富新图景”入选市“同谱‘共富曲’,献礼‘二十大’”十佳案例。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守护“一老一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集成改革,“幸福方桌”行动入选“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为民办实事项目,相关经验做法得到市委书记的高度点赞和推广批示。一年来,我们全力奋战“克难攻坚、奋力争先”六大比拼,累计获得红榜6次,位居全市前列。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也离不开市镇两级人大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关心支持,更凝聚着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心血智慧。在此,我谨代表李家镇人民政府,向上级领导、各位代表和全镇干部群众,以及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李家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李家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速度偏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增收渠道单一;民生保障水平、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理能力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下更大决心、花更多力气,以更实举措加以解决。
二、2023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镇第十六届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以产业振兴作为主抓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着力实现“四个转型”,持续打造“四大高地”,为高质量打造“共富共美”幸福李家而努力奋斗。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今年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要素保障项目建设,实现经济稳进提质。
全力提振发展信心。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认真落实市“稳生产、拼经济、促发展”“30+5”政策措施,确保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福利,提振发展信心。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深化“百名干部助百企”行动,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服务,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扩大产能。继续落实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制,主动对接部门协调解决土地、用工等问题。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确保产业项目落地,全力保障海拓环保装备、诚盈新材料、杰盈食品等项目早日开工,推动海螺新能源光储一体化二期、菲诺泰克复合材料等项目加快落地,提速林下经济标准地扩面、粮油标准地和蛋鸡生态园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李家村安置房,计划总投资105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有序推进农村四好公路等路网改造提升。
全力强化双招双引。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溢出效应”,做好重点项目跟踪对接,全年力争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个。紧盯碳酸钙下游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做足强链延链文章。加大创新要素支撑,突出企业引才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领军+技能型人才协同”引才新模式,力争引进省级以上高端人才1名、大学生30名。扎实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整治,加快对传统优势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建设未来工厂2个。
二、全维度激发发展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做强农林经济产业链。开展千亩方永农集中连片整治,大力推广“蔬菜+粮油”轮作模式,增加亩均收益。积极争取“一亩山万元钱”“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等项目,鼓励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巩固提升山茶油、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和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开发药膳“浙李十大碗”,提升农林产品附加值。
打造全域秀美新图景。保护修复全域生态,开展废弃矿及宅基地整理,计划总投资300万元提升建成区绿化,健全绿地管理长效机制,争创省园林城镇。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有序实施寿昌江流域综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扩面提升工程。亮点示范美丽乡村,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安排各类资源;加快遥岭古道修复,计划总投资1000万元启动三溪特色村建设,开展清洁乡村大比武、精品示范线路评比等活动,以评促改、以奖促优。
开辟共同富裕新路径。深化村企合作机制,因地制宜打造“共富工坊”,开发笋制品生产项目,“订单”种植红薯、花生等农产品并兜底收购。搭乘研学游东风,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纳入研学产业规划统一建设运营,强村公司和村集体与研学企业按比例分红。配套建设研学食堂,承接研学团队用餐业务,提高本地蔬菜自给能力。用好“联乡结村”等扶持资金,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三、全链条打造顶级平台,促进文旅融合赋能。
创建“农业特色”样板镇。补齐功能短板,对照美丽城镇共性指标、个性指标,谋细近远期项目,加快建设类项目落地设计和前期工作,新建停车场、口袋公园,改造提升中心小学、幼儿园等校园周边环境,谋划建设镇商贸城、邻里中心,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做好长效管理,坚持镇容镇貌整治常态化、精细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构建检查、受理、整改、督查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集镇长效管理。
创建全国地质文化镇。立足独特地质资源,对照星级评定标准,以新桥村为核心,新建地质文化公园、石景公园,实施砾岩石林、菊石化石点等典型地质剖面综合保护,配套建设地质科普长廊、研学步道等设施,设计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筹办系列科普活动,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契机,组织开展科普教育公益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意识。
打造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实施“建德人”遗址保护精品工程,编制完善“建德人”遗址文化开发利用方案,梳理健全地质考古文化体系,有序推进“建德人”遗址公园、微博物馆群等项目建设,打造生命演化、建功立德、红色教育三大主题展陈馆,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产品展销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新建蝴蝶园、蜜蜂园等研学阵地,丰富特色研学旅行产品,力争全年接待研学游客1.5万人次。
四、全周期抓好民生保障,做优暖心惠民服务。
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扎实推进疫苗接种,加强健康知识普及。加快“幸福方桌一件事”数字平台建设,推进互助养老新模式。完善教育基础设施,高质量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网络直播带货等技能培训,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促进村民多渠道灵活就业。
擦亮高辨识人文品牌。以“幸福方桌”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浙江有礼·德润建德”市域文明新实践,常态化举办“浙李幸福日”活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业。梳理南宋名臣叶义问优秀事迹,挖掘宋韵文化精神价值,继承和发扬李家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建德人”文化IP,多视角讲好李家故事,争创省文化强镇。加强意识形态、民族宗教、史志档案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残联等事业发展。
筑牢防风险铜墙铁壁。强化安全风险管控,深化“微网格”建设,不断充实“1+3+N”网格力量,推进现代社区治理。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深化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严厉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力护航杭州亚运会。
五、全方位提升政府效能,固本培元锻造铁军。
建设高效政府。优化目标绩效考核,突出实绩导向,加强过程管理,坚持在一线岗位上锻炼干部、提升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督查、点对点交办、闭环式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全速推进。坚持晾晒比拼提效能,定量定人定时定责,先进表彰、末位表态,全方位激发干部主动性。
建设法治政府。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社会各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主动回应群众关切。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自我革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降低行政成本。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监察监督和人民监督,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让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上级党委、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目标、创先争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高质量打造共富共美“幸福李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