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难点4篇

时间:2022-11-05 16:05:04 工作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人才工作难点4篇人才工作难点 背景多方位入手提升人才竞争力最近,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新时代人才强省、强市战略。量大面广的中小城市,如何提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才工作难点4篇,供大家参考。

人才工作难点4篇

篇一:人才工作难点

多方位入手提升人才竞争力最近,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新时代人才强省、强市战略。量大面广的中小城市,如何提升人才竞争力,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实施,既是众所关注的焦点,又是必须破解的难点。同一线二线大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引才聚才一直存在诸多困难。“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曾是对很多中小城市人才进出状况的形象描述,巨大的“落差”让一些中小城市苦于如何留住人才。为了破解引才留才难题,中小城市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非凡成绩。我们看到,近年来很多中小城市的人才 GDP 有了显著增长,产业基础、产业机构以及企业数量、层次、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中小城市人才环境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择业观念、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过去很多人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找到事业发展空间,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近些年,一些大城市房价高企、生活成本大、通勤时间长的问题,让很多人才望而生畏。而中小城市环境宜居、生活舒适,也有不错的事业发展平台,对人才也更加重视,不少人因此将目光转向中小城市,转而奔向那里,开辟一片新天地。这样一个观念的变化,让人才流动的格局发展了不少变化,中小城市在人才竞争中的“得分点”大大增加,对人才的“磁场效应”得到增强。不少中小城市抓住这些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出台引才留才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例如,江西省上饶市结合自身产业的需要,把产才融合的“触角”向沿海一线发达城市延伸,先后在上海、北京、苏州、深圳等地布局设立了人才工作联络站,依托这些联络站引进相关产业人才,仅2021年在上海、苏州等地举办的“双招双引”系列活动,就引进人才合作项目10 个、人才团队 27个,柔性引进在沪医学专家 20 名。辽宁省鞍山市有效发挥院士、研究院、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通过搭建平台、举办相关活动等方式话题讨论CHINESE TALENTS新形势下,三四线城市如何提升人才竞争力主持人 :《中国人才》记者

  温金海

  陈晓伟嘉

  宾 :安徽省芜湖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

  王军

  辽宁省鞍山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二级主任科员

  蔡金桐

  江西省上饶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副科长

  姚静怡49

 观点王军推动产才良性互动是关键A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三四线城市,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一直比较匮乏。正因为如此,三四线城市更需要找到破解之道,才能在城市发展中不掉队,能够依靠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支撑起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三四线城市引才聚才,很重要一点,就是通过产业聚才,以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优势,构筑人才竞争优势。因此,处理好人才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三四线城市集聚人才,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三四线城市要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只有产业定位得准和发展得好,有相应的人才作为支撑和保障,产业在这个城市发展才能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得到快速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产业就成了空中楼阁,很难有大的突破,较难得到发展。其次,产业要有足够多的人才支撑。产业发展除了资本驱动,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人才创新驱动,一个大城市可以搞大产业,因为这里人才相对集聚得多,也集聚得快,而中小城市如果搞大产业,特别是“高精尖”的产业,人才就会捉襟见肘,不利于产业快速发展。所以中小城市的产业一定要根据人才基础而定,不能盲目跟风发展一些大城市在做的“高精尖”产业,而是要立足实际做一些产业链配套的产业或者是相对中低端的产业。这样人才才有可能在一定基础上得到满足,产业也会在这些人才的推动下,一步步地发展壮大起来。再次,产业发展需要引育各层次的人才。在现有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养各层次的人才,比如话题讨论CHINESE TALENTS引进人才。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引才,鞍山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援企工程,通过释放事业编制为23 家骨干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45名。江苏省盐城市则在与“大院大所”的合作上做文章,他们着眼全市新兴产业总体布局,深度对接各个产业研发处于最前沿的高校院所,先后与南京大学共建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共建第一个校外国家级工程实验室——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北京大学、中科院、复旦大学等200 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引才用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因为历史发展水平、地理位置、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客观差距,中小城市在人才竞争力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集聚人才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据 2021 年发布的《中国城市 95 后人才吸引力排名 :2021》显示,中国最具 95 后人才吸引力城市 50强中,北京、深圳、上海位居前三,广州、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位居前十。这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人才流动的现实态势:青年人才加速向重点都市圈与城市群靠拢汇流,逐渐向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集聚扎根。而这个趋势无疑给中小城市引才用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这对中小城市的引才用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中小城市如何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扬长避短,解决瓶颈,突破困境,建立人才竞争优势,有效提升人才竞争力,依靠人才推动经济发展,本期《话题讨论》栏目对此进行讨论。(本刊记者陈晓伟综合整理)50

 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和基础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三四线城市因为城市能级问题,对高层次人才一般都是以柔性引进为主,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可以以项目合作、技术咨询、挂职兼职和周末工程师等多种方式柔性引智,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高层次人才流动到三四线城市。其他层次人才,通过制定优于其他地区的政策吸引人才创新创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培养本土人才相比引进人才更为现实,应成为三四线城市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让本土人才通过学习培训、委托培养、出国深造等方式,得到快速成长,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最后,产业发展需要留住人才。人才来了后,需要有干事创业的平台,我们要打造各种平台,加大投资建设各种研究创新平台、实验室等,让人才有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工作上,需定期安排学术交流、技术比武等交流活动,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还要给予人才充分信任和尊重,只要是制度规定的范畴内,都要给予最大的自主权、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等,让人才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策;在生活方面,要根据人才的需求,解决安居、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难题,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安心投入到工作研究。三四线城市只有围绕人才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才才会愿意来,来了后才能留得下、用得好。

 产业发展能够集聚人才,人才能够推动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于三四线城市,人才的竞争力来源于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去谋划、去提升城市能级,推动产业发展,只有他们产生良性互动,城市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才会越来越强,也就会越来越有人才竞争力。蔡金桐从综合环境入手推动引才留才B三四线城市引才存在问题随着人才政策密集出台,三四线城市的人才工作相较于过去取得了较大突破,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人才使用的市场作用不明显。近几年,三四线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从人才的使用主体看,政府仍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作用不明显。不管出台的是针对高层次精英的人才政策,还是侧重吸引大学毕业生落户发展的人才政策,绝大部分是政府主导行为,通过降低落户门槛等手段虽然可以吸引一大批人才入驻,但在付出巨大的引才成本之后,更应该考虑如何用好人才。此时应该利用市场这只无形大手,把人才放进市场,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化配置作用,否则会造成引进人才的浪费。引进人才的结构层次失衡。从目前看,城市争夺战将引进人才的标准限制在了具有较高学历的人才上,给予高层次人才的落户、购房、补贴政策优惠也较大。值得肯定的是,这样做确实有助于为城市储备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带来新的技术和产业,但不可否认的是,政策中缺少了对学历偏低、根植于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关注,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也是导致人才流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个方面,目前我国发达城市和三四线城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市居民在享有公共服务的水平上也是参差不齐,三四线城市人口在医疗和社保等方面的资源占比更低,因此众多的年轻人奔赴发达城市读书、就业,三四线城市因为缺少资金和人才,很难为百姓提供合格的公中国人才 CHINESE TALENTS512022 年第 2 期

 共管理服务,这又加剧了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从推动软硬环境入手城市的发展,人才是重要力量。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坚持人才配置的市场导向。人才引进如果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就等同于是温水煮青蛙,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要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提出高要求,减少人才管理服务中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为人才的科研、创业提供宽松包容的环境,让人才自主自觉地奔向需求多、效益高、有价值的地方去。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对于人才资源的调配作用,提高市场配置能力,坚持人才配置导向,让人才的评价、流动、激励都按市场规则办,真正把权和利放到人才和市场主体手中,才能最大程度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坚持“靶向引才”的科学导向。三四线城市可以积极开展“以企引才”“以家引才”“以才引才”等活动;积极开展本地人才就地培养、本地人才激励等,让各类优秀人才无需到大城市漂泊,就能有非常好的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体验。值得强调的是,引进人才的同时要注重人才选择的多元化,要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城市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定位的不同,全面协调人才资源配置,在充分满足“明星”产业人才需求的同时,保障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基础的“黄牛”产业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效能。坚持人才服务的精准导向。人才引进不是一锤子买卖,人才引进来之后要为人才准备优良与宽松的成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采取多项措施,根据产业实际推动产才融合,取得良好效果。图为安徽辰泓达智能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技能人才在研讨话题讨论CHINESE TALENTS52

 姚静怡用活“一事一议”,抢占人才先机C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一直以来,相对于一二线大城市,三四线小城市因经济发展滞后等原因,在综合竞争力上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导致现有人才缺乏,在引才用才留才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江西上饶的“一事一议”工作法,在城市人才招引中发挥了大作用,做到了既“留人”更“留心”。一对一搭建平台“栽梧桐树”。当前,人才集聚需要平台,人才发展更加需要平台,小城市应该拓宽思路,看到自身优势,快速整合各类资源,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从而“引来金凤凰”。小城市可具体分析目标企业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人才结构等的基本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为企业“量身打造”扶持政策,真正做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人才招引“一事一议”的优势已在许多小城市得到充分显现,譬如,高端医疗器械行业科技含量高、盈利能力强、人才聚集效应明显,但存在研发周期长、成本投入大、多学科交叉等特殊情况,为此,江西上饶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灵活方式,由政府出资设立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提供 3500 余平米运营场地,设立 2.75 亿元保障经费,并邀请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袁玉宇博士落户创业,后期以股权比例为基准,共同设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孵化公司,将研究成果落地,实现销售运营,达到双赢。迅速配套产业链“只争朝夕”。一些行业领域在大城市可能趋于饱和,但在三四线城市却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小城市可以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城市产业布局引进人才。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将重点引进的企业及相关方向确定下来,有助于加快吸引上下游企业,打造完备的产业链,加速酝酿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产业环境。另一方面,成长壮大的企业群能够积极整合资源优势,依靠“一事一议”确定下来的优惠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当地工作,并推动建设海智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再次强化人才吸引力。推动真情服务“一竿到底”。小城市的人才工作,不仅“招才”难度大,“留才”也不容易,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对相关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城市更方便对优质人才实现资源倾斜,在“一事一议”中,可以采用科学民主决策的方式,加大人才公寓、创业公寓等的建设,积极落实高层次人才医疗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创新创业减少后顾之忧,拴心留人、爱才聚才,确立服务制度如“百名干部联百企制度”等,以高质量的贴心服务提升人才的荣誉感和获得感。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三四线城市更加具备灵活运用“一事一议”的条件,可以更好地做实新时代人才工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以新时代人才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长环境。虽然三四线城市吸引人才的政策较发达城市还是有很大差距,但三四线城市生活成本明显低于发达城市,因此可以打造“亲情牌”,除了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外,还要同步推进安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要长期留住人才,地方财政在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必须持续加大投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不断优化硬环境和软环境,让城市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热土。中国人才 CHINESE TALENTS532022 年第 2 期

篇二:人才工作难点

组织部 2022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 年上半年,县委组织部以“迎接二十大、全面争优先”为主题,聚焦“五个重大政治责任”和“七个坚定不移”“三稳五进”任务要求,以干部选任“四优双提升”工程、“六抓三促双提升”强基固本行动、人才引育四项工程为重点,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争优先,完成了各项阶段性工作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着力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力,落实干部选任“四优双提升”工程,抓紧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一是强化培训锻炼。举办 2 期年轻干部及选调生政治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1 期乡村振兴干部业务培训班和 3 期乡村振兴大讲堂,参训 7300 余人次。抽调 10 名优秀科级干部负责疫情隔离点防控;抽调 17 名年轻干部参加县委巡察,在攻坚克难的主战场和重点任务中锻造干部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二是加强班子分析研判。重点研判党政部门年轻干部配备情况,摸底掌握 35 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 100 人。组织四大班子包乡领导深入乡镇开展换届后领导班子运行情况调研,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及存在问题。安排 2 个调研组深入县直部门,开展干部政治素质表现日常谈话调研,已开展谈话 50 余人次。三是做好重点岗位干部管理监督。针对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向隔离点带班负责人发出履职尽责提醒函,既做到压实责任,又为他们撑腰鼓劲,激励担当作为。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做好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的有关要求,系统收集整理适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 11 个。四是着力谋划高素质专业

 化干部队伍建设。结合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和部门需求,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双招双引”行动,制定 2022 年事业单位招聘和人才引进计划,补齐补强专业部门和乡村振兴一线工作力量。

 (二)落实“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工作要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贯彻落实基层党建“三强三优”工程和“六抓三促双提升”强基固本行动,持续深化“五化协同、大抓基层”。一是推深做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具体措施,编制村“五大振兴”任务清单和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农村牧区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将 10 名县级“担当作为好支书”纳入“两团三库”师资队伍。落实“干部到乡”工程各项举措和集中下乡任务清单,召开全县“干部到乡”动员大会,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加强驻村干部管理,为驻村干部统一编印民情日记本,按照“四到村五到户”帮扶情况、防返贫动态监测情况、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等 6 个类别分别设置记录栏,促进驻村干部履职尽责。二是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开展县级领导干部包联社区“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活动,让领导干部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的跟群众交流,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县级领导均已开展 1 次活动。发挥共驻共建单位作用,探索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补强社区工作力量。三是着手打造抓党建促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县委党校主体班次,与县委统战部联系沟通,以打造民族团结党建品牌为抓手,着手打造抓党建促民族团结示范点。四是部署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完成物流、外卖等 5 个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摸排,召开 2 次工作座谈会,落实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各负其责、社区网格兜底管理三方责任,拟在 2 个人群聚居社区建立红色驿

 站,为送餐员、快递员等群体提供暖心服务,选派党建指导员,打造关爱之家,加快推进工作覆盖。五是不断强化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提质升级工作,落实“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行动。县直部门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第一时间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冲锋在先、担当作为。

 (三)聚焦“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全面落实人才引育四项工程,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一是搭建引才平台。持续实施“能人返乡、凤凰归巢”专项行动,设立人才返乡服务电话和微信群,现已掌握 260 余名返乡创业就业人才信息,梳理汇总 130 余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 580 余名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信息。通过“绿色通道”方式,为疾控中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4 名;结合肉牛全产业链建设、水美乡村工程、全域旅游等行业急需紧缺用人实际,上报引才计划,拟通过“绿色通道”方式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大乡土人才培养力度。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县级乡土人才,,精心筛选县级年度重点培养对象 30 名,召开县级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座谈会,邀请金融、农科等行业部门会商指导,推进产业政策定向扶持,激发创业活力。开展县级“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挂牌亮户活动,定期跟踪问效,督促落实帮扶措施,促进发展壮大。三是发挥专家人才帮带作用。结合备春耕生产,邀请博士服务团水稻专家开展服务基层专题讲座,普及水稻种植新技术,宣讲水稻产业发展策略,拓宽思维视野,全县 2000 多名农技工作者、农户受益。加强与中央科技特派团的沟通对接,借助“国字号”专家团队“组团式”帮扶优势,编制帮扶计划,加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本土人才。四是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际,设置编

 制周转池,发挥编制效能,打破人才引育的“瓶颈”,破解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中阻梗”问题。探索“县编村用、干部乡管”机制,从县级编制总量中调剂 150个事业编制,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充实到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四)“揭榜领题”任务部署落实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及破解组织工作难点重点问题“揭榜领题”部署推进会议要求,强化思想认识,全面认领问题,全力推动难点重点任务破题起步。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第一时间召开部务会逐项逐条研究细化实化措施,结合工作实际,印发《落实全市组织工作难点、重点、亮点任务“三本清单”工作台账》,梳理出 40 大项、163 小项具体推进举措和 35 项年度目标任务。明确 73 项组织工作年度工作要点。4 月 12 日召开全县“揭榜领题”部署推进暨业务培训会议,采取定题、点题、选题方式,与承接“揭榜领题”任务的 12 个乡镇和 32 个县直相关部门单位签订“责任状”,全面压实责任,确保开局良好。二是分类组织推动,抓住重点部门。针对 12 项领题任务,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按照干部、组织、人才组建 3 个工作专班,明确 5 个综合协调组室,保障各项任务在职能职责上精准匹配,在推进措施上上下对应有效承接。同时,抓住重点部门和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合力攻坚,整体联动,努力推动工作实质性突破。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按照县委和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认真筹备全县党建工作会议,安排好年度重点任务。抓好持续提升干部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提振干部“精气神”,培树干部落实工作“雷厉风行”“紧抓快办”“马上就办”的作风。

 二是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2022 年度重点、亮点、难点工作“三本清单”》任务,按照“揭榜领题”工作要求,积极破解组织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细化工作举措,力争破题起步。

 三是深入实施干部选任“四优双提升”工程,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分析研判,精准选人用人。健全完善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规划纲要》和自治区《若干措施》,紧盯配备指标,动态调整,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是以“六抓三促双提升”为抓手,健全完善乡镇党委考核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评价机制,丰富“抓乡促村”工作内容,提升乡镇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能力水平,围绕“五大振兴”自下而上指导村、乡镇逐级制定工作清单,明确工作任务。

 五是发挥人才工作效能,注重内培外引,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抓紧补充一批高端紧缺人才。借助中宣部、北京市海淀区、博士服务团和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等帮扶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重点培养一批**县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组织召开“晓景”式乡村振兴带头人座谈会和人才工作座谈会,搭建平台、精准服务,放大孵化效能,助力乡村振兴。

 六是研究制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方案,压实基层党组织政治责任,在降低基层信访量上持续用力,探索在社区设立“第一书记”,实施科级干部进社区、机关党员入网格等措施,充分发挥党建网格服务基层治理、助力疫情防控作用。

 七是持续开展县级领导干部深入包联社区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

 活动,健全完善县级领导干部包联社区制度,建立定期“深入社区了解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困难”工作机制,深化党建引领城镇基层治理,切实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八是根据《中共**市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集中治理全市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兴党办发〔2022〕9 号)精神,结合**县实际,集中治理以县处级及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职在编党员干部中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交易化问题集中治理工作。

篇三:人才工作难点

年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范文(五篇)

  近三年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疾控中心的指导帮助下,中心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以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体要求,以严实作风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四个强起来”做出应有贡献。

 第一部分: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中心党总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开展“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建设和“五型”单位建设活动,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标尺,对照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强化意识形态工作。

 (二)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制定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方案,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同研究、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领导班子的集体责任、党政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逢会必讲廉政、作风问题。

  (三)坚持挺纪在前,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贯彻部署落实党委、驻委纪检组全面从严治党、作风大转变、作风大监督等工作要求要求,开展履责风险自查,分层分类制定责任清单,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及时、广泛地开展廉情监督和廉政教育,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并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各项党纪、国法,深入开展纪律建设“四必谈”。

  (四)以“实”为本,进一步规范党内生活制度,夯实基层党组织队伍。中心于 2018 年进行了基层党支部的换届工作,增设了两名支委,健全了党小组,充实了新生力量,进一步夯实了党务工作队伍;以党建巡察发现的问题为主线,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认真查摆工作中的短板,进行精准发力,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动整改;邀请专家就“三会一课”

 规范化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明确各项组织生活记录的规范要求,严格党内各项政治制度。

  (五)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创新,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把握关键环节,结合“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道德讲堂、纪律讲堂等专题学习实践活动,融合“三风”建设及“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等专题活动,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做细做实;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形式多样的专题党课、微党课、电影党课等学习教育活动覆盖全年每个月,有效丰富了基层党建活动。

  (六)以“干”为先,引领党员干部发挥示范作用,践行“四个合格”。中心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勇挑重担、吃苦在前,无私奉献,无论是在技能比武练兵,还是科技创新工作中,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以优异的成绩为卫生健康系统增光添彩,践行“四个合格”。

  第二部分: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和亮点工作

 (一)健康扶贫,向“准”发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实效。充分利用工作特点,针对基层百姓迫切的健康需求,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精准开展卫生扶贫、贫困救助、健康帮建等民生服务。将卫生扶贫工作融入中心党务、业务、行政等工作,每年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乡

 村、企业,开展“下基层、送健康”帮建活动超过 40 场,受益群众达 30 多万人,践行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二)加强党对业务发展和人才工作的领导,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实施双轮驱动能力提升战略,以“科研合作年”“培训比武年”活动为载体,搭建科研合作平台,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活力,努力构建一支专业技术与思想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三)精心谋划,积极打造基层党性教育基地。成立了基层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亲自挂帅,选派了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的多名骨干共同参与。先后前往多处取经,结合单位特色,建成中心基层党性教育基地,并投入使用。整合廉政教育基地等其他宣传教育阵地,大力开展弘扬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具有公卫特色的廉政文化。

  第 三 部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虽然一年来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没有跟上要求,仍有行风投诉发生。

  二是基层党组织从严治党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是人才干部队伍结构还有待优化。

  四是意识形态创新力不强,不善于打破思维,日常工作中习惯于用老思维、老方法解决意识形态中的新问题。

 第 四 部分: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下步打算

 下一阶段,中心将牢牢把握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线,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提出的“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和“五个推进”的新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夯实党建基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引领党员干部职工服务发展全局,推动事业高质量均衡发展。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下更实功夫从严落实责任,_难点问题。坚持“紧扣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切实把党建作为领导干部履职的主责;针对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党性教育创新方法不多、行风作风建设、党员发展等难点工作,深研真抓,改革创新,落实推进;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四必谈”;

  在意识形态工作上,依托基层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支撑疾控事业发展。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好“奉人民为上、视群众为友、与健康同行”、“三风”建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等专题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积极打造中心核心文化,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担使命、新作为。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讲话精神,不断深化落实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快夯实发展根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健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和科技奖励力度,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才的奋斗热情,扎实搭建高水平的学科平台。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找差距、抓落实。坚持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卫生基因,贯彻实施“广合作、创一流”的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奋发有为,努力实现“中部崛起”。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实现各项业务工作全面走在全省前列,全面培育核心竞争力,重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六个一”目标。在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狠抓落实,实现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期盼。

  近三年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二

 近 3 年以来,X 党支部在集团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设过硬党支部的要求,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建工作同安全生产相结合,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同提高党员干部和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相结合,不断增强党建工作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 X 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突出工作重点,立足支部自身建设

 一是注重思想建设。以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为目标。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中心组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有关内容,用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筑牢思想防线。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注重民主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均提交支委会讨论研究,坚持依法合规按程序作决策、办事情,培育了“阳光、简单、坦诚、和谐”的工作氛围。三是注重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包保”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示范效应。深入实施“双培”工程,以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为目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和考核,按标准和规范要求做好预备党员吸收和及时转正工作,提高了发展党员的质量,增强了党员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注重管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长。举办了“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全员培训,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员工执行力。四是注重标准化建设。突出“过硬党支部”建设,发挥“阵地”效应。围绕“六个过硬”基本要求,以“强堡垒”“树旗帜”为抓手,围绕中心、亮明标准、竖起靶向,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基础保障力度,推进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切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获得 X 集团首批“百个过硬党支部”荣誉称号。

  二、注重思想引领,抓好形势任务教育

 始终把形势任务教育作为破难题、促发展、聚人心、鼓干劲的“助推器”。先后开展了“责任担当奉献”、“三新”、“三观”、“明责聚力升级”“凝心聚力责任担当”等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创新思维、境界提升”系列活动,聚焦“五个矛盾”,联系实际组织“摆、查、改”;针对安全严峻形势,组织开展“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大讨论和反事故、除隐患活动;开展“学哲学、正三观、促三提”培训学习、读书研讨、红色教育、形势开讲 10 分钟等活动,将形势任务教育和专项活动激发出的动力、合力、活力引导到工作中。期间举办各类演讲比赛 X 场、征集征文、演讲稿件 X 篇、组织专题培训 X 期,撰写各类学习体会 X 篇。

 近三年党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三

 党建是工作的思想保证,是各项工作开展的指示精神,回顾我局今年的党建工作,主要做到了以下工作:

 一、抓好党委自身建设,强化“主角”作用

 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中,突出抓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增强党政班子凝聚力。乡党委把加强团结放在第一位,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会、党政班子联席会、民主生活会等会议制度,用制度建设保证了党政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党政班子联席会,班子成员逐一汇报近期工作,增强了各项工作的联系与沟通。二是把加强学习作为推动工作扎实开展的重要手段。依托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班子成员当中持续组织开展了党的届五中全会、创先争优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组织机关股级及一般干部定期开展集中学习活动,把每周五下午定为集中学习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二、抓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提升整体素质

 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工程”动员会后,我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召开了动员会。对“深化工程”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在聚力“三大目标”、建功“两个率先”活动中继续在全乡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开展“对标定位”、“亮

 牌示岗”、“认责承诺”、“夺旗争星”等活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等工作开展。通过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党员帮带群众的方式,把聚力“三大目标”、建功“两个率先”行动向社会深化、向常态深化、向规范深化,引导全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营造出党员带群众、党内带党外的浓厚氛围,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纵深。

  三、抓好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全面加强“一好双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按照抓培训提素质,抓考核增动力、抓人才建队伍的思路,邀请市委党校老师就十二五规划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全乡党员干部及七个村党总支书记参加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增强了发展意识。同时,还在半年考核工作中突出了对村党总支书记的考核,按照年度目标承诺,分项考核落实奖惩,提高了他们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积极推进村“两委”干部素质工程实施。借助远程教育网、信息资源共享站点和互联网,采取上党课、观看红、学习先进事迹的形式,不断深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与管理。三是本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理顺两委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原则,在全乡七个村积极推行“四三二一”工作机制,实施了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承诺,形成了班子和谐、目标明确、责任清

 晰的工作格局。四是全面落实了农村两委干部“一定三有”工作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整体素质

 一是深化党员电教工作,提高农村党员素质。以“两室”为阵地,积极开展党员电教工作,在全乡七个村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配齐了电视、vcd 等电教设备,购置了党员教育光盘,做到“六个有”即:有设施、有设备、...

篇四:人才工作难点

2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要瞄定“业态”做文章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对如何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当务之急,就是要依托涉农人才、涉农企业及科研单位,做好“守业、兴业、助业”三篇文章。

  做好乡土人才“守业”文章。“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当今世界并不稳定,如果没有耕地、粮食、种子的安全,就没有农业的安全,更遑论乡村振兴。所以,乡村的发展振兴,必须要把农业作为根本大业守住、守牢,通过农业振兴再来发展和助推相关联的产业振兴,而不能本末倒置,把良田改作他用。乡土人才是农村守业的主力军,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乡土人才的贡献。要在政策、技术、销售上多对乡土人才进行扶持,千方百计支持乡土人才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让乡土人才通过从事农业也能得优厚的报酬,并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获得更多的心灵归属感与事业成就感。要注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多从情感上关爱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能留得下来,并牢牢扎根,同时,增强乡土人才的故园情怀和反哺奉献意识,努力把骨干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和干部,让他们带头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富裕,体现乡土人才的特殊价值。

  做好涉农企业“兴业”文章。时代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农业经营也已经走上网络、物流及电子化、标准化的时代。农业产品深加工及附加

 值的开发,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开发利用以及乡村各种配套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涉农企业与农业的联姻。我国国土辽阔,除了耕地,还有山林、水面、草地、沙地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很多的农业资源还闲置在那里,等待有眼光的企业去开发利用。农村前景广阔,我们要大力鼓励涉农企业走到农村去投资兴业,到农村开拓市场,到农村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子。通过产业链与农业链结合,形成长久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模式。要发挥各地乡村在外事业有成的“乡贤”人才的中介与桥梁作用,通过“三请三回”等方式,鼓励他们自己或者介绍朋友来家乡投资创业,兴办涉农企业,利用农村的山、水、田、地,兴办种植、养殖、加工或者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产业,带领农民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出力。

  做好涉农院校“助业”文章。相对来说,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是比较强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我国农业发明创造的专业教学、科研单位,不能脱离国家与农村需求作业,不能成为与世隔绝的“伊甸园、象牙塔”,要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躺在保险柜中。要鼓励和组织涉农高校与农业企业、乡土人才面对面“对接”“嫁接”,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生产优势。要鼓励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到农业创业基地去“结对子”,真正通过深入实践,了解掌握农业创业人才在技术、生产、经营上的难点、焦点、堵点在哪,有针对地研究和解决问题。要鼓励涉农高校眼光盯着世界前沿,围绕技术“瓶颈”和被外国“卡脖子”的项目,搞发明创造,真正把农产品的种子、基因掌握在自己手中,围绕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等生态问题,围绕经济效益,在化肥、农药、农机革新上求突破。要通过组织开设“田间讲堂”,积极聘请高校科研人员为“田秀才、土专家”传金送宝,同时,有意识挑选一些

 乡土人才或者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去进修,从而强化生产、经营本领。

 关于做好 2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

  点燃人才“引擎”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人才,乃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农历虎年开局之际,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在湖南省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专章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以人才振兴为先,要出实招、用实劲,将人才引得来、育得优、用得好、留得住,打造一支强大的、多元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加速度”。

  广开进贤之路,“引”来人才。人才者,求之则愈出。推动人才振兴,唯有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才能建强人才队伍,服务乡村发展。不但要鼓励地方出台城市人才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激励政策,做到本地“送水”,更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家燕归巢,做到从外“引水”。把在外的优秀人才“请回来”,把能人“找回来”,鼓励更多有志青年留在农村。支持农民工、科技人才、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到农村创业,为其整合资源,提供便利,变人才“流出地”为人才“回流地”。要强化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用好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岗位,让优秀人才活跃在基层一线。

  创新培育之举,“育”优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乡村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不但要“引”得进,更要“育”得优。需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营造“用一贤人而群贤毕至,相一良马而万马奔腾”的人才成长良好生态。创新人才培育方式,以“校企联合”“理论+实

 践”“项目+基地+田间”等为抓手,着重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做到“精准滴灌”“按需点餐”,造就一大批心怀农业、情系农村、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添翼。

  精准选派之策,“用”好人才。人才难得,轻视不得,更耽误不得。在乡村振兴中,要能用、敢用、会用人才。“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闪光点”,并放在合适的“点兵场”,用其所能、任其所宜,最大程度地“人尽其才”。要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和重点培育企业,做精做细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要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评价认定体系,鼓励支持“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让“土专家”“田秀才”有认同感、成就感。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断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失败,为人才放权、为人才松绑。

  厚植服务之情,“留”住人才。“留才”贵在“留心”,留住心不能仅靠情怀,要以更加健全的制度、更加有力的保障“稳住心”。既要推动“1+X”人才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切实办好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随调、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也要改善乡村硬件设施、完善办公配套、优化办公环境,提高乡村岗位“吸引力”。要强化岗位晋升、工资福利等激励保障措施,让人才在基层“劳有所得”。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忧人才之所忧,让择梧而栖的基层人才无“后顾之忧”。砥柱江山承重任,善加惜爱待真心。用真心感化人才,用热心温暖人才,用爱心拥抱人才,让人才留下来、沉下来、立起来,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能量。

 中央一号文件学习感悟体会

  “选”“育”“用”三管齐下

 打好乡村人才战

 近日,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关乎党的基层事业薪火相传、农村社会长治久安。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要着力在不拘一格选人、因需施教育人、人尽其才用人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形成青蓝相继、后继有人的生动局面。

  拓宽“选”的视野,不拘一格选人,以扩源增量确 保数量充足、储备合理。“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乡村振兴路上需要什么样的人就选什么样的人,缺什么样的人就配什么样的人。除驻村帮扶干部、选调生、三支一扶等这些已经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的“外来人才”,长期驻留本地的本土人才显得同样重要,作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不能因其“埋”得太深就只能任其“暗暗”发光。要在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的基础上,立足适应新时代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源头储备上打破行业、区域、身份等“壁垒”,统筹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优秀人才资源,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别建立“储备池”。更要坚持动态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接续发现补充和储备调整,形成优进绌退、接续培养的工作机制。

  纵深“育”的途径,因需施教育人,以综合锻炼确保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人才是选出来的,更是“育”出来的。要提高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干事创业能力,就需要开展“提能增才”工程,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对接需求,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环境、不同现状,因人施策、因需施教,突出精准化的教育培训,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载体,以“思想淬炼”“精准滴灌”“精耕细作”夯牢夯实优秀人才理想信念根基和“真才实料”本领。要加强年轻人才的实践锻炼,把基层一线、吃劲岗位、艰苦地区作为培养年轻人才的“主阵地”,用实“考场”磨炼、“沙场”锤炼、“靶场”锻炼,引导年轻人才在经风雨、见世面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进而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突出“用”的统筹,人尽其才用人,以实绩导向确保用当其人,用当其时。“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既要因事用人,也要因时用人。近年来,同样的地区甚至同一个乡镇条件类似的村庄都有差异巨大的情况,有些村发展蒸蒸日上,而有些村则处于不愠不火的状态,其中很多因素便是没有用好人才。对此要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人岗匹配”的原则,充分挖掘优秀人才的优势和长处,结合各个岗位特点,把合适的人匹配到合适的岗位上,通过持续不断地思想淬炼、技能训练、实践锻炼,让其才能得以彰显、风采得以展现、价值得以实现。对于有自己想法的人才,要给予其足够的信任、包容与空间,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释放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最大潜能,让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中大放异彩。

 2 2022 一号文件学习心得体会

 从小切口里感受“党味”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以下简称《意见》)。这是 21 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意见》对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不能只靠“喊号子”“摆架子”,更不能只想着“一口吃个胖子”,而不重视“细枝末节”。要从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小切口”着手,强化党建引领,以小见大,以微知著,“党味”才更劲道。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才更加生动。

  “切口”要小,感受大作为的“党味”。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建引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是实现乡村振兴根本动力和政治优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处着手,再宏伟的蓝图也要从起点开始绘就。“小事不为者,难以成大事。”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要学会从基层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要找准基层真正“痛点”“难点”,从“小切口”着手,才能破除“大阻

 碍”。要克服“这山望着那山高”“丢掉芝麻捡西瓜”的浮躁心理,立足岗位实际,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开发具有乡村独特价值、独特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壮大农村主导产业。要积极采取“党支部+农户+市场”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形式,不断延长产业链、商品链、经济链,形成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的“闭环”,构建符合地方发展创新的网络电商平台,化解农村发展中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在基层发展这个“小舞台”上,展现乡村振兴党员干部的“大作为”。

  “切口”要细,感受大民生的“党味”。“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问题是基层百姓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同党的性质、宗旨一脉相承,民生问题解决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牢固与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要注重“切口”要细,以基层百姓的根本需求为导向,从群众身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小事小情做起,做到小事非“小事”、小事不“小视”,要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要瞄准基层百姓大众所关注的切入点、兴奋点,列清单,出奇招,敢担当,在破解“硬骨头”问题上花心思、下苦功,不管是大事小事、急事难事、苦事烦事,都要第一时间望闻问切、把脉问诊、对症开方、精准施策,做到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彻底打通“堵点”和“难点”,把政声留在群众心间。

  “切口”要深,感受大格局的“党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目前在基层发展中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瓶颈”难题,如何招贤纳士,提升基层乡村产业“动能”迫在眉睫。因此,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审时度势,保持“大格局”气度,广开聚才之路,疏通人才进入的通道,坚持“五湖四海”用人原则,对基层发展所需要的乡土人才要有“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的思想;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将“种养能手”“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等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按照“推广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少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要求,做到“订单式”培训;对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