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6篇

时间:2022-11-27 16:20:03 工作汇报 来源:网友投稿

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6篇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社区工作重点笔记 社区工作笔记-1-长期目标兼顾起来。 ⑥运用社会资源。 社区工作重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更相信居民有不少潜能和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6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6篇

篇一: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工作重点笔记

 社区工作笔记 - 1 -长期目标兼顾起来。

 ⑥运用社会资源。

 社区工作重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 更相信居民有不少潜能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和运用。

 ⑦政治性的特点。

 社区工作的范围与政治有关系, 与其他社会工作相比, 社区工作是较为政治化的。

 4、 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1)

 社会福利功能

 立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要, 开发和利用社区的社会福利资源, 以解决社区的问题, 改善社区的生活、 促进社区的进步。

 (社区募捐、 社区基金、 社区照顾、 再就业培训。

 )

 (2)

 社会服务功能

  社区工作中的社会服务是指国家无力满足或无法直接提供的, 而企业又不愿意以非营利来实施。

 (收费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3)

 社会行动功能

  在于达到合力解决的社区问题, 维权与增权, 争取所需资源、 改善社区环境及生活素质等目标。

 (4)

 社会稳定功能

  在于维护社会秩序, 解决社会问题, 化解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 控制各种非稳定因素等方面。

 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讲、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

 考点: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1、 社区工作的专业价值特征:

 ①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人的尊严与价值强调重视人性、 尊重人权, 并使之转化成具体的权益。

 社区工作以“社区” 为介从而实现“集体增权” 。

 ②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体现在健全的公共政策和合理的社会制度两个方面。

 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平等机会和福利责任。

 社区工作正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制度化的福利措施, 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带来公平和平等的分配。

 ③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通过民主参与实现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维护社会正义, 进而提升个人、 团体的政治意识、 合作意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社区工作强调居民建立邻里关系、 强化互相照顾、 建立和谐的社区的重要性。

 建立社区内的互助网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

 ⑤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通过社会行动改变制度化的歧视、 剥夺行为、 社会不公现象, 进而维护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

 2、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是指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所应遵守的规则, 或者说是在判断什么是正确而有效的社区工作时所依据的价值观念, 也可以说是一种工作守则。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1)

 以社区发展为主要目标

 社区工作以整个社区及社区中的居民为服务对象, 必须充分考虑提高社区福利水平。

 策略包括:

 ①解决社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②促

  进人的发展③加强社区能力建设④集体增权

  (2)

 根据实际条件制订工作计划

  ①社区工作必须根据特定的社区背景和条件制订工作规划。

 ②社区工作的基本过程包括调研、 规划、 介入、 干预、 总结等阶段, 各个阶段的工作手法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条件。

 ③具体工作程序要分清轻重缓急, 制订目标优先次序, 根据实际能力和条件来制订目标、 选择方式、 评价成果。

 (3)

 强调居民参与

  居民参与既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目标, 也是基本手段。

 居民参与可分为动员式参与和自主式参与两种类型。

 实现居民参与的具体过程包括:

 ①根据居民意见自下而上制订工作计划; ② 由居民从事或组织社区发展项目和相关活动; ③将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认同感和满意度作为评估社区工作效果的基本指标。

 (4)

 尊重社区自决

  尊重社区自决有两个基本涵义:

 一是由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选择或确定社区发展方式和行动策略。

 二是由社区自主管理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事务。

 社区自决原则的依据是:

 第一, 社区具有特定的主体地位和权利; 第二, 依靠民主动员开发社区内资源; 第三, 始终尊重社区组织和居民的意愿。

 (5)

 开展广泛合作

  注意加强社区组织与居民、 政府、 外部环境的协调合作。

 第三讲、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作为了 解, 在选择部分》

 考点:

 二战前的社区工作发展、 中国的乡 村建设运动、(特别是)

 化发展(重点在框架)

 、 (理解)

 现代中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

 80 年代的社区服务, 90 年代的社区建设。

 一、 社区工作的早期发展。

 1、 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德国的汉堡制, 1788, 是以社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务的制度。

 主要内容有:

 把全市划分为若干区, 每区设监督员一人, 并设中央办事局综合管理全市所有贫困救助行政事务, 其宗旨在于设法帮助贫民自力更生, 为失业者介绍工作通过劳动的方式获得食品。

 对于沿街乞讨着不予施舍, 贫苦儿童送到工艺学校学习就业技能和文化知识, 患病者则送往医院诊治。

 德国的爱尔伯福制, 1858, 仿照汉堡制并加以改良, 建立了 颇具特色的救济制度。

 主要内容:

 把爱尔伯福全市划分为 564 段, 每段约有居民 300 人, 期间贫民不得超过 4 人; 每段设赈济员 1 人, 综合管理全段救济工作; 凡贫民救助者首先和赈济员联系, 赈济员调查实情后按其需要予以补助, 并在两星期后对接受补助者的情况进行追踪调查; 为不养成贫民的依赖心理, 赈济款必须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发放, 同时赈济员还必须办理段内有关预防贫穷的工作; 全市每 14 段为一区, 每区设检察员 1 人, 负责领导区内各段赈济员的工作, 并向中央委员会汇报。

 中央委会员是全市的赈济机关, 全面负责管理室

  德国的新汉堡制, 1892 年, 德国在汉堡对原有救济制度改革的基

  入单位和对象, 通过居民的集体参与来从根本上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 二战后的社区工作的多元

  社区的利益主体——社区居民自身的权利和需要, 积极促进社区发展, 内的各项救济事项。

 社区工作笔记 - 2 -础上提出新汉堡制。

 其主要内容:

 废除以前的分区制度, 发给长期的赈济款, 并将受救济的人员加以分类。

 慈善组织会社, 1869, 为了协调各类慈善组织机构而建立起来的一类组织的总称。

 其基本的工作方法:

 ①成立一个中央管理与联系机构, 并将伦敦分为若干区, 每个区成立一个分支机构, 每区设有志愿委员会, 主持救济物资的分配工作。

 ②各区办理区内所有救济机构受理救济案件的总登记, 另设咨询部, 供济贫法监护人、 各慈善组织及个别慈善家搜集申请救济者的资料。

 ③各区对提出申请人的社会环境进行调查。

 ④提高救济款物的配额,使之足够申请人生活所需。

 首先, 贫民调查的“个别化” 做法, 直接导致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产生。

 同时, 社会工作者也有立足于社区, 寻找社区资源, 分析社区问题, 社区工作也因此得到了 发展。

 其次, 促进各社区机构、 组织协同努力、 解决社区问题的做法为社区工作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社区睦邻运动, 19 世纪 80 年代的一场社区改造运动。

 1884 年英国牧师巴涅特在伦敦东区建立了一个大学社区睦邻服务中心, 取名“汤恩比馆” , 这种与贫民共同生活, 努力从事经济、 生活、 文化改革的活动被称为睦邻组织运动, 又称社区睦邻运动。

 汤恩比馆的特点:

 1、 设于贫民区, 备有宿舍, 所有工作人员与贫民共同生活, 其口号是“工作者与工作对象相亲相爱” ; 2、 没有既定的工作规划, 使居民的实际需要而开展工作; 3、 尽量发挥当地人力, 培养起自动自发的合作精神, 为地方服务; 4、 不但使当地的社区睦邻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

 为青年人和老年人提供从事教育、 艺术、 音乐、 娱乐等活动及发展友谊的机会。

 社区睦邻运动的特点:

 (1)

 以建立社区服务机构为标志, 以知识界人士的广泛、 深入参与社区生活, 调动并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服务与社区居民为特色。

 (2)

 社区睦邻运动是

 一种全新的社会服务方式, 同时将志愿活动与社会工作结合起来, 并至于社区机构的指导之下。

 二、 中国——乡 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

 1、 乡 村建设运动——梁漱溟

  乡 村建设运动是在 20 世纪初中国农村经济日益走向衰落的时代背景下, 以乡 村教育为起点, 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 由知识精英推进的一场乡 村社会改造运动。

 (1)

 以组织乡 农学校为出发点。

 (2)

 组织村民, 培养其形成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和合作精神, 锻炼乡 村自治的能力。

 (3)

 推行一系列社会改良工作。

 (4)

 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

 梁漱溟一生始终试图在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人生问题, 即人活着为了什么; 二是, 社会问题, 即中国问题, 中国向何处去。

 ”

 梁漱溟的乡 村建设方案是:

 把乡村组织起来, 建立乡 农学校作为政教合一的机关, 向农民进行安分守法的伦理道德教育, 达到社会安

  定的目的; 组织乡 村自卫团体, 维护社会治安; 在经济上组织农村合作社, 以谋求乡 村的发达, 并达到全国乡 村建设运动的大联合, 以期

  梁漱溟自己总结乡 村建设的实践时指出其两大难处:

 第一, 高谈改造而依附于政权; 第二, 号称乡 村运动而乡 村不动。

 这就决定着乡村建设的失败是必然的。

 2、 平民教育运动——晏阳初

  晏阳初认为, 要祛除中国政治的黑暗和彻底解决社会问题, 必须去做“民族再造” 的工作, 认为人的改造是社会改革的根本所在, 而“平民教育” 则是最有效的人的改造方法。乡 村教育运动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所做的重要尝试。

 在对定县农村的社会概况进行全面系统调查的基础上, 晏阳初感到, 中国社会面临着民族衰老、 传统动摇、 经济破产、 问题丛生的严重居民, 概括为“愚、 穷、 弱、 私” 。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是推行“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新民教育体系” , 即以人民全部生活为起点, 以民族的改造为目标, 创立、 早就新国民的平民教育新体系。

 具体办法:

 以文艺教育治愚, 以生计教育治穷, 以卫生教育治弱, 以公民教育治私。

 采用校式、 社会式、 家庭式三种方式全面推动平民教育。

 三、 二战后的社区工作的多元化发展

  1、 联合国发动的社区发展运动:

 1951 年, 经济社会理事会, 3900 号议案, 社区发展运动; 1952 年, 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小组。

 1955 年, 社会局《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

 社区发展 10 条基本原则; 1957 年, 研究社区发展计划在发达国家的应用。

 2、 美国的社区发展合作组织(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作社。

 现代的CDC 任务是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计划结合起来, 开办民自治, 发展社区经济, 确定工作目标。

 3、 英国的社区照顾:

 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动用社区资源对所有需要的人进行服务。

 内容:

 老年人服务(资金照顾、 院舍服务、 日间照顾)

 ; 儿童服务; 对学习、 生活有困难者服务; 感化服务。

 4、 德国的邻里之家:

 社区睦邻的一种形式。

 ①为当地居民解决衣、 食、 行等日常生活问题及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②宗旨:

 为居民排忧解难, 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内容分为日常生活类和文化娱乐类。

 ④经费来源:

 自主经营、 政府津贴、 社会资助。

 5、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社区康复, 1976 年 WHO 提出社区康复。

 1979 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支持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社区康复计划, 主要针对残疾儿童的康复。

 1981 年, WHO制订了 “1983——1992 国际残疾人十年” 社区康复全球发展规划。

 1985 年, 首次“社区康复工作的培养与计划” 。

 1994 年, 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教课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关于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 。

 6、 西方国家社区矫正的方法:

 家中监禁制、 周末拘禁制、 劳动释放制、 学习释放制、归假制。

 社区矫正在作为一种新型刑罚类型, 首先在欧美事实, 2002 年在我国上海试点。

 四、 现代中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 1、 20 世纪 80 年代的社区服务

  2、 英美——慈善组织会社、 社区睦邻运动(霍尔馆、 汤恩比馆)

 待改造中国。

 中心成为当地的服务中心之外, 还尽力向当地人介绍本国和外国文化, CDC)

 :

 萌芽于早期美国五月朝鲜鲜花教徒的互助会和大萧条时期的合

  霍尔馆:

 不但解决了社区居民问题, 而且还为居民发展创造条件, 企业, 创造就业机会, 增加穷人收入。

 所有 CDC 的共同特征:

 社区居

  社区工作笔记 - 3 -即在政府的倡导和组织下, 社区居民所进行的自助服务。

 如, 慰问、 敬老表演、 敬老院、 孤儿院、 社区幼儿园、 文娱活动、 居委会。

 1986 年, 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的任务和建立完善社区服揭开了中国社区发展的序幕。

 社区服务的迅猛发展原因:

 (1)

 能满足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和城市综合体制改革的需要。

 (2)

 自身优点:

 ①投资少, 见效快, 经济实用。

 ②覆盖面广, 可以覆盖城市街区每一个角落。

 ③易于让居民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

 ④易于增强基层社区的凝聚力。

 80 年代以后城市社区人口的新情况:

 (1)

 外来人口流动骤增, 给基层政权工作带来不可回避的问题。

 (2)

 城市社区下岗待业群体初步形成, 给基层政权工作提出了 更高要求。

 (3)

 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 加大基层政权组织的工作量。

 (4)

 工作制度改变, 城市人口社区活动时间加长, 加宽基层政权的工作面。

 (5)

 合资、 独资企业和外籍人口的增多, 给基层政权工作提出了 新的问题。

 2、 20 世纪 90 年代的社区建设

  1991 年 5 月, 民政部提出了 在城市调动社会。

 1999 年, 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 。

 2000 年,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

 涵盖以下工作内容:

 ①扩展社区服务。

 ②发展社区卫生。

 ③繁荣社区文化。

 ④美化社区环境。...

篇二: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学府社区成立于 2020 年 8 月,现有党员 88 名,居民 4754户,总人口 10361 人。辖区有白城市急救中心、白城市残疾人联合会、白城市第一中学、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等 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按照建设文明、和谐学府社区的总体要求,本着高标准、高起步、高实效、创一流的工作原则,现结合实际,特制定社区未来五年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报告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立足社区实际,奋发作为,创新思维方法,树立社区新形象,为新区的战略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学府社区的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依托“十四五”规划以及迎接“建党百年”的关键节点,结合社区优势和发展状况,推动社区多样化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城市建设,抓好社区治理,围绕“一条主线为引领、两项重点工作为重心、打造三大品牌为奋斗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思路,积极构建平安学府、亮丽学府、和谐学府。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一条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府社区未来五年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基层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探索“组织联建、服务联手、力量联配”工作机制,不断夯实党建主体职责。

  1、组织联建强基础。社区治理好不好,建强党组织是关键。五年内让学府社区党委有效的发挥作用,一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延伸覆盖,将其延伸到小区、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二是要顺应新经济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的新形势,通过单独组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努力实现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三是要通过三会一课、党建联席会议、主题活动日等制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把辖区单位党组织的力量凝聚起来,有效调动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夯实社区治理根基。

  2、多方联手强服务。推行社区“大党委”建设,由社区党委牵头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工作。对接相关部门,做实“养老、托幼、代办、智慧、医疗、物业、文体、志愿、法律、特殊关爱”等服务,努力实现综合服务管理的多方联手,共画基层治理服务的同心圆。

  3、力量联配强队伍。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打造

 高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加强社区治理工作,要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职业化管理、专业化建设要求,加强教育培训等措施,着力打造政治觉悟高、专业素养好、服务能力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注重发挥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机制,加强党群干群互动,更好地聚合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

  (二)两项重点工作

  1、以社区建设为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加强社区建设,对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强化社区阵地建设。在强化社区阵地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内基础配套设施,与时俱进,健全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阵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设社区综合体,拓展社区服务功能。

  (2)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与党同心、与民贴心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未来五年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要加强社区工作者的学习教育,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三是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制度建设,激发工作热情。

  2、以提高居民幸福感指数为重点。

  学府社区未来五年内将坚持以提升居民幸福感指数为重点,以坚持以服务居民、实现居民自治为目标,以增进邻里和谐、繁荣社区文化为载体,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生活指数,形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风貌。

  (1)以服务居民,实现居民自治为目标。一是社区网格员全部下沉到网格,形成“人在网中行、事在网中办”的服务管理机制,了解民生民愿,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切实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持续开展普惠居民的卫生、法律、治安、文化文体等综合性服务项目,推出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失业人员再就业等服务。三是建立一支由志愿者、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服务队,定期召开“居民议事联席会”,动员其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2)以增进邻里和谐、繁荣社区文化为载体。一是以居民共同爱好为圆心,培育发现文化活动带头人,把他们吸纳进社区,组建起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文体文化活动队伍。二是为居民搭建平台,以节庆文化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把居民吸引到活动中来,让居民愿意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促进邻里团结。

  (三)打造三大特色品牌

  1、党建联盟、共建共享。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团结凝聚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类党组织,组建社区党建联盟。一是落实党建联盟理事会议事制度,建立党建联盟成员单位活动日制度,结合“主题党日”活动,每月至少开展 1 次活动,开展学习交流、扶贫帮困、垃圾分类、文明创建等活动。二是推行社区党委与联盟单位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整合资源力量,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个清单”,对照清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统筹解决各自实际需求和难题。三是社区党委委员每月交叉到联盟单位中去,按月领衔负责活动策划、方案制订、任务分解等工作,确保党建联盟活动有实效和可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成效。

  2、书香浸润、翰墨学府。以提高辖区居民文化程度和文化品位为宗旨,打造“书香社区”。一是在社区内每个活动室打造“飘香图书角”,让前来活动的居民在社区的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书香的气息,营造“阅读改变生活”的氛围。二是积极开展“书香市集、书香分享、书香传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着手打造书香社区,引导居民朋友们“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绿色阅读习惯。三是联合相关部门,定期为辖区内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捐赠书籍,以书香传递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书香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3、公益助老、暖心助残。

  (1)公益助老、志愿先行。一是通过日间照料室、老年餐厅、公益助浴和洗衣房,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让关注弱势群体真正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二是通过与养生机构和中医院的合作,成立健康小屋和中医馆,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服务和日常保健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三是要大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者走进老年家庭,为困难、失能、残疾、“空巢”、高龄老人提供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四是积极鼓励社区邻里及低龄健康老年人与高龄、“空巢”老年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长期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居民间邻里守望、互助互爱、自强自立的精神,打造温情互助社区。

  (2)暖心助残、共建和谐。一是联合辖区白城市残疾人联合会,借助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帮助辖区内残障人士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二是加快“残疾人励志体验馆”的建设,让身体健全健康的人身临其境的体验残疾人日常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从而让普通民众更好的融合接纳残疾人,理解、关爱残疾人。三是通过“残疾人榜样风采”,是将一些优秀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不屈、奋发向上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积极阳光乐观的面对生活,实现人生价值。四是利用“爱心留言扳”、通过“爱心助力”等系列活动引导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在精神上和物资上对残疾人进行支持和鼓励。

  以创新的思维、务实的态度、满腔的热情,为实现社区发展五年大变样而努力。

篇三: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21 社区服务中心重点工作思路 3 篇

 社区服务中心重点工作思路

  为加快推进政府职能由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结合西边村委会实际,现就 202_年便民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拟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党的十_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贴近民生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三农”服务更加落实,农民更加满意,农村经济更加和谐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西边村便民服务站

 三、工作目标

 1、坚持因地制宜、分类设立、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原则,加快我村便民服务代办站建设。

 2、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现场受理群众申请,简易事项当场办理。

 3、不属于职权范围内的,逐级上报上级政务服务中心审批。

 4、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代民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努力实现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创设村民满意的村级便民服务站。

 四、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

 便民服务中心要使之成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的支撑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助推器,提高政府职能、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新平台。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首问责任制,进一步加大便民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公众服务的事项实行全程代理。认真履行承诺服务制,按照情况报告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坚持群众需要第一,公开透明,无偿服务,便民高效,依法照章办事的基本原则认真开展工作。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外出办事,必须填写外出地点和返回时间,按时完成上报材料,认真填写办事规程有关内容。

 五、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

 便民服务站的主要职能是受理、办理、代理群众办事申请,为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帮助和相关政策与法律咨询,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所以,要求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质量。进一步加大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工作的投入,全面完善办公室设备,政务公开栏等。规范各村便民服务站的办事流程,并公示上墙,将村便民服务站的工作纳入良性

 发展轨道。进一步推进“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站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村级代办站工作的开展。按照“高效、规范、便民”要求,进一步细化、量化、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村级代办员的培训工作。认真定期开展民意调查,及时了解群众对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树立典范,以点带面,把西边村便民服务站打造成亮点。

 社区服务中心重点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和软环境。

 二、工作目标

 1、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工作保持全市水平,争创"省优"。

 2、进一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

 (1)、凡是县审改保留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必须在我县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办理,坚决杜绝体外循环。

 (2)、凡是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窗口及自设分中心的单位的所有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必须在大厅受理和出件。

 3、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大厅管理。

 (1)、严把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进出关,督促各单位选派业务能力强、个人素质高、能够胜任大厅服务工作的优秀工作人员进厅。

 (2)、严格按照中心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4、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

 (1)、制定全面的政务公开详细目录

 (2)、制定 201_年政务公开工作方案,督促指导各单位按目录准确及时全面公开信息。

 5、加强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6、整合政务服务资源,将独立的办事大厅纳入中心管理,构筑覆盖县、乡(镇)、村新的政务服务体系。

 7、健全完善全程代办和并联审批工作机制。

 三、工作举措

 1、完善管理机制,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窗口人员实行双重管理,业务上接受原单位指导,窗口工作期间,以"中心"管理为主,服从"中心"统一管理。窗口工作人员若不能适应窗口工作或因工作表现差,有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中心"要执行人员退回。

 2、实行季度考评,年终评先表彰制度。政务服务中心对大厅工作纪律和业务办理情况实行日记录、周统计、月通报、季评优管理机制,一是根据窗口工作人员平时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工作作风、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表现,每季度对各窗口及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并以简报形式向其主管单位进行通报。二是根据季度考评情况,年终综合每季度考核情况开展"红旗窗口"、"先进工作者"表彰活动,并以文件形式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单位进行通报,并发布到先政府门户网。

 3、建立《网上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管理制度》及《网上政务服务业务办理评分细则》,对业务单位和个人实行考核评分。

 4、健全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窗口工作人员考核评分细则》等各项管理制度。

 5、进一步规范中心运行。促成进驻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对其服务窗口办理

 事项充分授权,使不需要现场勘察、集体讨论、专家论证、听证的一般性审批事项能在窗口受理后直接办结;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凡进驻服务中心办理的事项都要公开办理主体、办理依据、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结果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和监督渠道。

 四、需要政府支持的事项

 1、落实政务服务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权。

 2、实施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推荐函制度。

 3、赋予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进出把关权。

 4、将各单位窗口工作人员的人员基本经费全部或部分下拨到政务服务中心,由中心根据实际需要统一管理使用,加大奖优惩劣力度。

 5、财政及时落实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奖励资金。

 6、目前需要通过政府下发的文件:

 (1)、《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2)、《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评分细则》,制度中明确窗口单位派驻大厅工作人员在省市县各级督查中扣分的,由派出单位承担 80%的责任。

 (3)、《关于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的通知》

 (4)、《政务服务中心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推荐函制度》

 (5)《窗口单位一把手现场办公制度》

 社区服务中心重点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 xx 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审计为发展服务”的科学理念,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工作推进教育发展、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认真执行《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做到凡“离”必审。同时加强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关口前移,变审计发现型为预防型。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尝试实行经济责任审计预告制、工作联系制、情况报告制、跟踪落实制、结果公告制等。

 (二)继续深入开展财务收支审计。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实施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的审计,努力深化审计内容,不断改进审计方法。积极开展食堂、房屋出租等情况的审计,逐步规范核算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操作规程,搞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工作。

 (四)认真抓好跟踪审计,以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为重点,实行跟踪审计回访制度。督促检查单位自觉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20xx 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调整充实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志愿者培训;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疾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计划,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计划 20xx 年购置新的照相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印制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计划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

 1、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每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全年不少于 12 次。依据居民需求、季节多发病安排讲座内容,按照季节变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传染病的内容选择临床经验相对丰富、表达能力较强的医生作为主讲人。每次讲座前认真组织、安排、通知,在讲座后接受咨询、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尽可能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居民。(后附健康教育讲座安排表)

 2、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利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全国碘缺乏病日、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健康主题日和辖区重点健康问题,开展健康咨询活动,并根据主题发放宣传资料。

篇四: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党建工作三年任期目标 社区党建工作三年任期目标发表时间:2008-2-3 13:23:25

 进入新世纪的第八年,是社区党建工作走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为巩固社区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委 10+1 文件精神,更加扎实有效、开拓创新地做好社区党建工作,现制定本社区党建工作三年任期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构筑新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以社区党建为龙头,坚持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相结合,调动社区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组织载体的规范性、长期性和有效性,为实现社区居民共驻、共建、共享的模式,全面推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利用多种形式,继续抓好社区党建工作的宣传。

 为了使社区党建宣传深入人心,扩大党建在社区的影响力、凝聚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利用宣传媒体

 委有关社区党建文件精神,通报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情况,部署街道各阶段对社区党建工作的安排。

 四、强化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社区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不断开拓社区建设的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落实。

 1、加大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培训力度。组织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长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采取参观、学习、以会代训等形式,通过对政治理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等知识的培训,提高领导班子的自身素质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健全完善党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考核检查机制。重点抓好对社区党组织每季度党建工作的检查,年终实施量化评比,百分考核,分类排队,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做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

 3、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结合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活动,每季初制定下发学习计划,各社区党组织组织党员学习讨论;每季末组织各基层党支部书记收看党课录像教育、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利用电教设备,发挥电化教育的作用。

 4、注重党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加强社区党委和所属党支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组织建设,制定社区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抓好落实。

 5、实行党员分类管理。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作为发挥其作用的基础来抓,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党员、对外出打工的党员、对个体经商的党员等,采取措施,抓好党员分类管理制度的落实。

 6、继续做好与”×××”邪教组织的斗争,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优势,定期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科普教育,更有效地保持社会的稳定。

 五、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推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全面发展。

 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工作,本着”志愿、适度、有效”的原则,使各种主题活动系统化、规范化,与社区服务、各种志愿者服务、帮困助残以及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渗透融合到居民自治的工作中去,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

 1、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社区争取在三年来推出几个先进典型,也希望所有的党员都来争当先进和典型,以此带动更多的居民加入到社区建设中来,推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的深入。

  2、坚持以人为本,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基本立足点,搞好社区服务,满足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树立党员良好形象。一是结合迎接奥运、城市环境整治、综合治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一年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安排大型社区公益性活动二至三次。即:三月份继续开展”党员学雷锋、奉献在社区”活动;”七、一”前夕,组织各社区党组织开展”走进社区、为特困户家庭送温暖”活动;”十·一”前夕,组织社区各单位党组织开展”迎奥运、建绿色社区”活动。二是加强对流动党.

篇五: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社会工作

 案例一

 某城市居民小区的居民受附近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严重滋扰。白天施工噪音和晚间照明灯光使得部分居民甚至产生了轻微的病症,如头痛、眩晕和失眠现象。社区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居民的意见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收集了相关证据,和居民一起到建筑公司解决这一问题。他们最终从建筑公司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且成功阻止了建筑公司的扰民行为。

  上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运用的工作方法有哪些?  1、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深入调查了解居民的问题与需求。

  2、运用社区工作方法,整和社区内外资源开展社区服务活动。

  3、与居民进行个案防谈,以了解居民的困扰和要求;用小组工作的形式明确核心成员的分工:用社区组织的策略与相关部门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 第一讲

 社区概念  第二讲

 社区社会工作的性质  第三讲

 社区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 第四讲

 社区工作的过程  第五讲

 社区照顾

 社区工作与个案、团体社会工作的区别  1、对象不同  2、内容不同。个案和团体工作重视改变或改善个人或家庭的生活条件,而社区工作对问题采取宏观的角度,注重社会环境及制度对资源配置及对个人的影响。致力于改善环境,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及政策,从而最终导致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 3、工作手法不同。

  个案、团体工作着重补救性的危机介入,而社区工作强调要跳出微观层面,重视运用地区资源预防和改善。

 第一讲

  社区概念与我国大陆的社区建设 一、社区概念 1、社区定义 2、社区功能

 社区的定义 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社区的构成要素  人口的聚集;  一个清晰的地理范围,或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的网络;  社区成员间的社会互动;  社区成员间的心理联系。

 社区功能  现在大陆社会工作教育中提的较多的社区功能有: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福利功能。

 社区分类  城市社区  农村社区  城镇社区

 第二讲

  社区工作的性质 一、 社区工作的定义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三、 社区工作的价值假设 四、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

 一、社区工作的定义  社区工作是运用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对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二 、 社区工作的特点  1、以社区为对象  2、对问题的分析采用较宏观的角度  3、介入的层面较广  4、强调居民的集体参与  5、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并重  6、运用社区资源

 三、社区工作的价值假设  1、人是一切事物考虑的中心  2、交往比隔离好  3、人应积极地参与社会  4、追寻社会平和正义

 四 四 价值观  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 集体取向的人的尊严和价值  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 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 集体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五、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  1、强调达成发展性的目标  2、根据社区的现状因地制宜地设计工作步伐  3、社区自决是社区行动的先决条件  4、依靠自助  5、社区行动的决定必须是民主的和理性的  6、社区的参与必须是广泛及包容性的

 六 六

 社区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 第一阶段 准备和探索  1、准备  心理准备:认识到社区工作的困难,具备高度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耐心  实际准备:了解自己所在的机构;了解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了解同仁。

  2、调查  (1)调查地区背景。具体内容有:社区的基本资料;社区资源;  (2)调查社区需要和社区问题  (3)调查社区动力,建立社区关系

 第二阶段:制定计划  整体计划:对社区现在和将来进行规划。涉及到社区的组织和发展的全局。

  具体规划:即对社区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制订出工作方案  计划必须目标明确, 具有适用性、可行性、可接受性和整体性。

 第三阶段 介入阶段  (1)履行工作职责  (2)寻找切入点  (3)动员社区居民  (4)发掘社区资源  (5)采取社区行动

 第四阶段 评估和总结  包括成效、效率、人员的配置、财务状况

 社区工作过程(细分)

  1、规划和协商进入  2、了解社区  3、规划下一步该做的事情  4、建立联系和将人们集合在一起  5、组成和建立组织  6、帮助厘清目标及其优先次序  7、使组织继续运行  8、与朋友和敌人交往  9、离开和结束

 了解社区  在社区工作中,社区工作者了解社区是他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非常重要,那么,社区工作者通常需要了解社区的哪些情况呢?  1、社区的历史  2、自然环境与设施  3、居民  4、正式结构和组织  5、权力和领导

 一、社区的历史  一个社区的事件和问题与当地居民、组织和过往所发生的事情是相关联的。该社区的居民通常是历史资料的最好来源。与他们联系从而了解这一社区的历史可以使他们开始关心及介入社区事件。

 二、自然环境与设施  之所以要关注社区的自然环境与设施有两个原因。首先,它可能是一些居民关注的问题的来源。其次,自然环境与设施会影响当地居民工作和闲暇生活的方式。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环境资料:

  1、位置与范围  2、自然设计和土地使用  3、运输  4、基本的社区设施(供电、供水、社区卫生、排水系统等)

  5、社会服务提供(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福利服务等)

  6、经济和商业活动

 三、居民  有关居民的资料可以划分如下:

  1、基本资料(人口、住房、就业等)

  2、价值观和传统  3、非正式的网络和结构(家庭、邻里和朋友的关系)

  4、该社区居民的理解力

 四、正式结构和组织  在社区中有大量的正式组织,每一个都有不同的目标、角色和运行程序。这些组织包括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对社区工作者而言,理解这些组织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是该地区资料的来源;它们是在政策的层面上处理一些社区问题的潜在的帮助者;它们是我们或社区团体想要影响或改变的目标;它们是社区团体的资料和设施的来源。

 五、权力和领导  社区中非正式结构和正式组织均会影响社区层面的决策。因此,我们应该积累有关权力、领导和影响在社区中是怎样行使的知识。我们需要了解选举政治、行政管理政治、市民政治、社区政治。

 收集社区资料的方式和途径  1、回顾现存的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包括:

  人口普查数据  当地的报纸、历史资料、当地指南和资料小册子  自己机构的记录  来自地区志愿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社区团体的文献资料和机构记录

 2、参与式观察

 我们可以在社区到商店、公园看一看。我们也可以观察并与人们自由谈话。这种活动对理解社会行为模式和居民在他们的自然环境中的社区生活是很有帮助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我们将自己定为一个纯粹的观察者,而与社区的人们极少或完全没有互动的话,我们很容易停留在表面层次。因此,我们不应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观察者,而应采取更积极的角色。

 3、提问题 对社区工作者来说,最为普通和有用的提问方式有两种:

 (1)问卷 (2)焦点访谈

 与当地居民建立联系的方式  街头工作:在街头进行开会、小组讨论和其它可以引发讨论和培养居民热衷于组织的活动。

  逐门家访。

  运用录像使更多的人参与计划。

  运用社区计划和服务,如福利权、咨询会议和展览活动,借此与当地居民建立联系并确定他们关注的是什么事。

  收集请愿的签名。

  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居民对该问题的看法。

  召集大规模的公众集会。

 介入社区问题  遵循社区问题的介入原则  把握社区问题的介入时机  讲究社区问题的介入技巧

 评估社区工作成效

 七 七

 社区工作者的角色  组织促进者  咨询服务者  调查设计者  牵线搭桥者  权益保护者  宣传鼓动着

 知识结构  1 、专业知识结构

  ( (1 )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财政,公共项目分析,政府理论与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行政法等。

  ( (2 )社区管理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是新闻传播学、市场学、会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管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伦理学、政治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宏观经经济观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

  (3)社区管理专业技能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社区管理原理,社区管理实务,社区管理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专业技能包括宣资料的设计、年报的编写、新闻报道写作、摄影与采访技术、演讲、接待、礼仪和调查方法、纠纷调解与处理等技能知识。

   (4)社区管理的基础知识(所有专业者需要),如外语、政策学、哲学、法律基础、中外历史等。

  2 、相关工作经验

 相关工作经验是指工作性质和方法与社区管理工作比较接近的某些职服方面的经验,从事纠纷调解工作的经验或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经验,从事说服方面

 第三讲

 社区工作的介入模式  一、地区发展  二、社会策划  三、社会行动

 地区发展模式的假设  地区发展模式两个基本假设:

  1、市民是应该并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  2、社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欠缺沟通和合作,所以若能透过带动参与去改善沟通和合作,社区问题便能获得解决。

  地区发展模式的概念  通过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互助合作,再加上上级政府和外界机构组织的协助和支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满足居民需求的一种工作模式。

 社区发展模式-关心的问问题  工业化及科技的发展导致社区人际间疏离感的问题。

  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失去尊严、没有归属感,且又不能以民主的方式解决问题。

 目标

  注重过程目标。

  着重社区能力整合性的发挥。

 策略 与技术

  主要策略为引导社区参与,包括各种性别、年龄、种族、宗族、经济,社会、文化等个人与团体。让社区成员有机会来讨论社区问题,决定社区需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 主要工作技术:沟通与讨论。

 变 革的媒介

  社区团体为主要媒介。

  即社区工作者去组织、成立社区团体,并协助、引导社区团体运作,以此达到社区变革的目的。

 社区 工作者的角色

  使能者的角色。

  在促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帮助社区民众表达不满,鼓励社区民众组织起来,培养社区民众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关注共同的目标

 案主的 范围与 角色

  案主通常是指一个地方社区,例如一个邻里、村庄、城镇等,但也可以是功能社区中的弱势社群。

  在社区发展模式中,案主应该活跃的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团体中表达自已的感觉与需求,并共同决定社区的目标以及采取共同的行动。所以案主是参与者。

 优点

  强调自助自决,可使居民自己决定及推行切合本身小区需要的工作  注重和谐的工作手法,强调居民及团体间的合作互助,有助于营造互相关怀的小区气氛。

  着重沟通和合作。

  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不喜对抗、爱面子。

 社区发展模式-缺点  小区面对的问题愈来愈复杂,单靠小区居民的参与,未必能有效解决问题。

  小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关注本身的利益和所获得的资源分配,团体之间容易因资源分配或立场不同而对立。

  透过小区人士的民主参与,未必能有效解决小区问题。

 社会策划的含义和特点  1、含义  假设在一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专门的计划者透过技术能力的运作,包括操弄大型科层组织,才能够引导复杂的变迁过程,并设计各种计划与政策,以有效的方式执行之,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

  着重以问题解决的技术去解决具体的、实质上的小区问题。以理性的、谨慎的计划去控制变迁。

 社会计划模式- - 关心的问题

  小区内存有的各种具体问题,例如住宅问题、就业问题、休闲康乐活动问题、老人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

 社会计划模式- - 目标

  着重任务目标。

  以解决实质的社会问题为主要的工作取向。

  策划的一般过程 1、了解组织的使命及目标

 2、分析环境及形势 3、自我了解

  4、界定及分析问题 5、确定需要些什么 6、建立目标及达致目标的标准 7、寻找、比较并选择可行的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检讨方案

 社会计划模式- - 工作者的角色

  扮演专家的角色。

  专家的角色包括小区诊断、研究、信息提供、组织运作、评估等。

 社会计划模式- - 案主的范围与角色

  案主可以是地理小区,也可以是功能小区。

  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即所谓的消费者,而不是小区活动方案或目标的决策者。

 社会计划模式- - 优点

  有系统及周详地考虑事实,以客观的理由及逻辑去分析各个可行的方案及估量其后果,然后作出最理想的决定。

  它是由上而下的改变及介入,透过专家的知识、科学决策的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变。

 社会计划模式- - 缺点

  这种策划手法侧重专家知识及领导,容易引起居民对专家的依赖,亦易为政客利用,成为他们增加政治本钱的手段。

  计划通常都有多于一个不同的目标,所设计的方案亦会是个混合产品,既代表了各方面利益的妥协,亦满足了各方面利益的需求;有时候受助者或工作对象的需要容易被忽略。

 社会行动的定义

  社会行动是去组织在社会上受到忽视、压迫或受政策不合理对待的低下层群体,透过集体行动,采用非建制的途径及较多运用冲突的策略,并争取第三者支持,籍以伸张居民权益,向当权者争取群体的本身利益,以期获取应得资源,令社会权力、地位及资源得到合理的再分配,并在过程中提升参与者的社会意识,改变他们的无能及无助感...

篇六:社区工作目标的核心内容

年度工作目标公开承诺书

  20**年度社区工作目标

  20**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区以综合管理服务为重点,突出抓好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市管理、劳动保障、民政残联救助、生产安全、消防、网格化等管理工作。结合白莲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 20**年的工作目标:

  1、在区委、区政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党支部的指导下,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居委会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做好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

  2、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建设,推进居民自治,就是要完善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对社区自身的事务敢于管理,要构建“民意通畅表达、民情快速传递、民生需要及时解决”的民主活动平台。

  3、根据网格管理情况,发挥网格员作用,通过网格片区把家庭和社区组织紧密联系起来,重点了解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居民群众社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居民群众社区参与的能力,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4、要着重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和推进居民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明确分工职责,全面提升综合素

 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

  6、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为社区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