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要求7篇

时间:2022-11-12 21:0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实验室管理要求7篇实验室管理要求 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2019年11月15日修改稿) 一、 工作制度1.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验室管理要求7篇,供大家参考。

实验室管理要求7篇

篇一:实验室管理要求

室日常管理制度 (2019 年 11 月 15 日修改稿)

 一、

 工作制度 1. 实验室是进行检测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不准做一切与检测和科研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看视频、吸烟、喧哗、吃东西等。

 2. 凡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实验服,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着装,实验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实验帽、工作鞋、防护口罩等,杜绝事故的发生。

 3.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实验室有关的安全守则,熟悉有关仪器和实验技术的操作规程,服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

 4. 使用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登记,使用结束后并整理实验现场。在实验结束后,按要求关闭实验仪器、水电、门窗等,并在记录本上登记后离开实验室。

 5. 严禁实验室人员私自接收或安排他人在实验室内开展实验工作,外来人员来实验室工作学习需经团队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批准。

 6. 实验室钥匙的配发、管理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不得私自配置钥匙和给他人使用。

 7. 每年新生入学,团队安全员应组织实验室负责人和仪器管理员开展一次面对新进人员的安全卫生、工作制度及仪器操作的培训。

 8. 各实验室负责人要切实做好所管实验室的安全卫生、工作秩序、资产管理工作。

 9. 各仪器负责人应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转,有责任对仪器进行改造和维护。

 10. 学生毕业离开团队之前必须完成实验交接,并将实验数据和实验记录本交给导师备份,汇报交接情况。

 二、安全制度 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守则内容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1. 着装要求 (1)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全程穿着实验服,并按照实验室要求进行着装。(2)在实验室内工作严禁穿着鞋跟高于 2.5 厘米的高跟鞋。

 (3)实验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实验帽、工作鞋、防护口罩等,杜绝事故的发生。

 (4)在实验室内工作应妥善保管个人物品如个人首饰、电子产品、钱包等,防止在实验过程中被机械设备、化学物质、强磁物体等损坏。

 2. 实验操作 (1)未经仪器培训和设备管理员授权,严禁进行操作仪器设备。

 (2)严禁打扰他人实验。

 (3)严禁穿着手套直接接触门把手。如需开、关实验室房门、按电梯按钮,将手套摘下后再操作。

 (4)

 严禁在实验室内烹饪、饮食、吸烟、存放食品。

 (5)实验进行中操作者不得随意离开实验室,具有安全保障和仪器运行可靠的实验可短时间离开,但离开时必须张贴告示,指明实验内容、仪器状态、实验时间等信息。

 (6)严禁单独一人在实验室进行危险实验操作。如有必要,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咨询实验室相关信息并寻求帮助。

 3. 化学品使用及化学反应安全 (1)对于剧毒化学品、易制毒物品,严格遵守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的“五双”制度。精确计量和记录上述物品的使用情况,防止被盗、丢失、误领、误用。

 (2)化学药品存放室要保持通风。不同类别试剂应分类存放,尤其是氧化剂与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混放。实验室内不得存放大量危险化学品,走廊等严禁存放危险化学品。

 (3)

 将所有化学试剂和药品存放在视平面以下。

 (4)

 严禁将易燃、易爆化学试剂放入未经防爆改装的非防爆冰箱中存放。

 (5)时刻保持盛放有机溶剂的容器密闭并存放在指定的药品柜,以尽量降低溶剂蒸汽的积累。

 (6)对于任何没有明确标识的化学试剂、药品,立即向安全员和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不要处理任何没有标识的化学品。

 (7)为所有化学试剂和药品标注名称、配置时间、使用者姓名、联系方式、失效日期等信息。

 (8)在使用新化学试剂和药品之前,应查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以了解该化学品,并熟知相关信息,如化学性质、毒性等。

 (9)由于大多数化学品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接触之前必须佩戴适当的手套以防中毒。不要嗅辨任何化学品。

 (10)由于钾、钠等碱金属会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因此必须存放在煤油中以

 隔绝潮气。

 (11)在没有获得安全员和实验室负责人的许可下禁止使用水银(汞)。在使用前,与安全员和实验室负责人通报相应的工作流程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水银溅撒所带来的危害。

 (12)严禁嗅辨和触碰液氮、干冰以避免严重烧伤、窒息。在处理液氮和干冰时必须佩戴安全眼镜和隔热手套。

 (13)避免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剧毒物质发生直接皮肤接触。在操作时应佩戴适当的手套和呼吸面罩。

 (14)避免与手性化合物等具有生物活性的试剂和药品发生直接皮肤接触。

 (15)加强排污处理装置的建设和管理,对无机废水溶液要做到达标排放。严禁将有机类实验废弃物倒入自来水下水道、普通垃圾箱等处。

 (16)各实验室必须结合安全卫生值日(周)制度,做到及时清理实验废物,各实验室应定期按规定向 D1 楼西侧的化学废弃物临时中转站移交化学废弃物。

 (17)化学实验废弃物必须粘贴标签、标明主要成分、类别,分类存放。不得在实验室大量积聚化学废弃物,不要对自己不了解的化学废弃物进行合并操作。

 (18)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对大量排放氯化氢、硫化氢、二氧化硫等类似气体,必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进行吸收处理。

 (19)进行具有危险性的新实验的任何人员都必须事先制定缜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应熟悉所用试剂及反应产物的性质,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足够的防备措施(如防爆、防火、防溅、防中毒等)。

 (20)进行具有危险性实验(如剧毒、易燃、易爆等)的过程中,房间内不应少于 2 人;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器具(防护镜、口罩、手套等);危险性很大

 的实验(如高压实验、放大试验、产生危险气体等危及人身安全的实验)不可在实验楼内进行。

 (21)在进行回流或蒸馏操作时应时刻注意冷却水流量以保证冷凝效率。

 (22)在进行加压反应时应注意检查阀门、接管处的漏气。

 (23)在进行加压反应时应佩戴安全眼镜。

 (24)尽量在通风橱中进行化学反应实验。

 (25)在化学实验结束后应采用适当的方式淬灭该反应,将反应废弃物适当标注以与其他化学废液、废渣后区分后妥善丢弃。

 4. 用电安全 (1)实验室内应使用空气开关并配备必要的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应配备足够的用电功率和电线,不得超负荷用电;电气设备和大型仪器须接地良好,对电线老化等隐患要定期检查并及时排除。

 (2)实验室固定电源插座未经允许不得拆装、改线,不得乱接、乱拉电线,不得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

 (3)

 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电炉。

 (4)在有电加热、电动搅拌、磁力搅拌等电动装置参与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物后处理运行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实验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如确需离开,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并留下姓名、及联系方式。

 (5)如将水洒在实验台上的电源插座附近,应先关闭电源然后再进行清理。

 (6)在天花板漏水的情况下立即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实验室内的设备、电脑、电源插头等用电设备与设施。

 (7)在检查任何电器前应先关闭电源并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咨询相关信息。任何故障电器均应由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处理,严禁自行拆卸。

 (8)除非工作需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空调、电热器、计算机、饮水机等不得在无人情况下开机过夜。

 5. 消防安全 (1)使用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安装通风装置,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并设立“严禁烟火”的警示牌。配置必要的消防、冲淋、洗眼、报警和逃生设施,并有明显标志。

 (2)在电源插座处、实验台上或垃圾桶内发生的小型火灾可使用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倒水灭火。

 (3)异种金属催化剂、稀土金属粉末、金属络合物等为易燃物,极易引发火灾。严禁将包裹以上物质的纸巾、塑料等物品直接丢弃在垃圾桶中。应将他们在通风橱、手套箱中灭活以后再丢弃入专用垃圾桶中。

 (4)各实验室应严格按各加热装置使用说明要求执行。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气体钢瓶和杂物等堆放在烘箱、箱式电阻炉等附近,要保持实验室通风。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的固体反应产物不得放入烘箱内干燥,应采用真空干燥箱处理。

 (5)各实验室应严格按冰箱(冰柜)使用说明要求执行。严禁将易燃、易爆物品、气体钢瓶和杂物等堆放在冰箱(冰柜)

 等附近,要保持实验室通风。对于无法实施防暴改造的冰箱,必须在冰箱门上粘贴“严禁易燃、易爆物品入箱”的醒目标签。

 (6)处理钠、钾等碱金属时应在专用托盘上用煤油处理。只能使用乙醇和异丙醇清洗碱金属。

 6. 用气安全

 (1)危险性气体(氢气、一氧化二氮、各种其他氧化氮类、乙炔、乙烯、各种其他烃类气体、氨气、液化石油气、氯气、硅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等)

 和加压装置的使用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申报,实验室负责人必须亲自审查装置的安全性后才准许使用。

 (2)

 保持气瓶远离热源,并时刻使用锁链等固定。

 (3)

 在搬运气瓶时使用专用推车并用锁链等固定。

 (4)

 打开气瓶阀门时应缓慢操作。严禁敲击和使用蛮力打开气阀。

 (5)

 定期检查氢气、氧气等气瓶的气阀、压力表以及接管等以免发生漏气、火灾或爆炸。

 (6)在使用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的实验室安装泄露传感器。

 (7)

 如发生二氧化碳等气体小规模泄露,应立即开窗以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8)应通过通风橱排放废气。

 7.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每个实验室房间须落实安全卫生工作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需张贴在门上。

 (2)

 按规定配备必需的劳保、防护用品,以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实验室必须妥善保管消防器材和防盗装置,并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不得移作它用,周围禁止堆放杂物。

 (4)应熟悉实验大楼的疏散通道和自己所在位置的疏散方向。

 (5)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之前,应先了解并熟悉该实验室内电源、供水、供气总开关、急救箱包、灭火器、紧急淋浴、紧急洗眼器等的准确位置、使用方

 法,应知晓火灾、漏电等事故的应急联络电话。

 (6)灭火器使用后不可放回原处,使用者应及时报告事业部安全员进行更换。

 (7)在实验室内工作时如遇任何安全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以防事故的扩散,并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以采取进一步措施。如需进行人员撤离,应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并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严禁单独处理已发生的安全事故。

 (8)如将化学试剂和药品溅撒在皮肤、眼睛上,应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向实验室安全员寻求帮助并接受进一步处理。

 (9)如吸入大量化学气体,应立即离开该区域并进行深呼吸以吸入新鲜空气。如有咳嗽、短时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应立即就医。

 (10)如打碎玻璃器皿,应立即收集碎片并丢弃入专门的容器。如果同时发生化学试剂和药品溅撒等事故,应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安全员以进行适当的清理。

 (11)在实验室工作时需时刻保持清醒与警觉,非工作需要不得在实验室过夜。学生因工作需要过夜时,必须将导师和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签字的材料预先交事业部安全员处备案,深夜做实验时尽可能有 2 人以上同在。

 (12)使用人在全天(周)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时,必须查看仪器设备、水、电、燃气和门窗关闭等情况,处理好实验材料、实验剩余物和废弃物,化学废弃物存放在规定位置。清除室内外的垃圾,严禁将化学废弃物丢弃在普通垃圾箱内。

 (13)严禁穿着手套接触门把手。如需开、关实验室房门或按电梯按钮,将手套摘下后再操作。

 三、卫生 制度

 1. 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要保证仪器设备表面无尘,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工具应按规定的位置放置,用完放回原处,不得擅自挪动,不得任意堆放,做到文明整洁。

 2. 实验室内每天都要保持清洁卫生,应井然有序,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扔到规定的垃圾桶内,并及时处理。

 3.每周安排一次卫生大扫除,对实验室普通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做一次彻底清理,打扫完成后请将卫生用具整齐地摆放到相应区域。

篇二:实验室管理要求

室管理规定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 1、实验室的所有人员都要遵守我所相应的放火,防盗管理制度,实验室要配备灭火机等消防器材。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了解防火、防盗的安全知识,清楚消防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高度重视安全工作,遇到紧急情况要冷静处理。

 3、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

 4、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则和设备的正确操作程序进行,对不遵守相关规定者,管理人员有权拒绝其继续使用。

 5、实验室内物品不准带出实验室, 如有特殊需要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办理出借手续,并按时归还。不准私自将危险品带入实验室内。

 6、对消防器材、电线电路及实验室门窗要定期检查;节假日前要对实验室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安全。

 7、实验室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应做到 “五关” :关水、关电、关气、关窗、关门。一切正常后方可离开。

 8、未经许可,不得将无关人员带进实验室。

 9、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整改,如若发生事故,应即时处理和上报,凡是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而造成事故的个人,按我所规章制度追究责任并予以处罚。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准则 1、安全用电,严禁私自接、拉电源、电线、插座、开关,不得超负荷用电。

 2、当实验室配电设备不能满足电器容量要求时,应予更换改造,严禁凑合使用。否则超负荷运行会损坏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

 3、凡要求有保护接地或保安接零的电器设备,都应采用三脚插头和三眼插座,不得用双脚插头和双眼插座代用,造成接地线空档。

 4、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禁止用医用胶布代替电工胶布包扎接头。

 5、电源线不要拖放在地面上,以防电源线绊人,并防止损坏绝缘。

 6、不能用身体连通火线和地线;禁止用湿手接触带电的开关;禁止用湿手拔、插电源插头;拔、插电源插头时手指不得接触触头的金属部分;也不能用湿手更换电气元件。

 7、对于经常手拿使用的电气设备(如电烙铁等)

 ,切忌将电线缠绕在手上使用。

 8、电气设备通电后发现冒火花、冒烟或有烧焦味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9、检查和修理电气设备时,必须先断开电源;使用试电笔不能接触笔尖的金属杆。

 10、电气设备烧焦、冒烟、着火,必须立即断开电源,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浇喷。

 11、抢救触电人员时,首先要断开电源或用木板、绝缘杆挑开电源线,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拖拉触电人员,以免连环触电。

篇三:实验室管理要求

/p>

 -可编辑修改 -

  一、实验室规章制度二、检测员岗位职责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四、仪器使用管理制度五、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六、样品管理制度 七、数据管理制度

 八、检测结果审核制度九、实验室卫生制度 十、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目 录

 。

 -可编辑修改 -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 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2. 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4.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严禁在冰箱、温箱、烘箱、微波炉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内,并及时处理。

 6. 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或转让, 更不得私自拿出。

 7. 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力等。

 8. 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时,如发生菌液等溅出时, 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9. 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

 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 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 然后用水冲洗。

 10. 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

 。

 -可编辑修改 -

 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11. 部门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 根据情况给予奖惩, 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上报。

 。

 -可编辑修改 -

 二、检测员岗位职责 1. 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钻研分析技术,培养科学作风。

 2. 应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承担分析检测工作。

 3. 应系统掌握检测方法和检测所依据的标准,了解检测过程,严守操作规程, 以使操作准确无误。

 4. 分析检测前认真做好检测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药品, 标本等)。各项检测条件均符合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要求方可进行样品分析检测。

 5. 在接受新的分析项目时应先完成规定标准样质量控制实验, 经质控人员审核,

 达到要求方可进行新项目的检测。

 6. 严格执行检测分析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发现异常数据应及时找原因进行纠正,以保证数据质量。

 7. 认真填写分析原始记录,字迹要清晰。记录要完整,要实事求是,严禁伪造

 数据,校对要严格,做到准确无误。

 8. 对所用的精密贵重仪器要加强管理,经常检查,精密贵重仪器要记录档案,

 明确责任。要熟悉实验室有关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 要具备维护,保养的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维修。

 9. 遵守实验室制度,配合人员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10. 实验室人员要经常打扫和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 使用的仪器、 药品要及时洗涤、擦拭,做到窗明几净,台面整洁,放置有序,标志分明,使用方便。

 11. 加强仪器设备和器材的管理,保证帐、卡、物相符,如有损坏、丢失,必须

 上报记录。对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 损坏严重无法修理的仪器、 设备和失效药品, 实验室统一上报。经批准后进行妥善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拿用。

 。

 -可编辑修改 -

 12. 要本着节约精神,严格控制实验中各类药品的使用量,不得随意浪费,对损坏的仪器将按个酌情进行处理。

 13. 任何人不得将实验室任何物品转送他人。

 14. 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各实验室门窗、水、电是否关好,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对废液要倒在统一指定的地方,及时销毁处理。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 实验室需装设各种设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试剂柜、消防灭火器材等)

 。

 2. 对消防灭火器材应做到定期检查,不任意挪用,保证随时均可取用。经常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防火教育,保证人人都能正确使用所备的各种消防灭火器材。

 3. 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不得任意移动,各种标签

 保证清晰完整,避免拿错用错造成事故。

 4. 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贵重物品的管理。凡属危险品必须设专人保管。剧毒药品或试剂应贮于保险柜中,其钥匙必须严格管理。

 5.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试剂要首先了解 其物理化学性质, 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 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橱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剧毒

 试剂的废液,必须排入废水池进行转化处理,不能任意排入下水道。

 6.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7.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

 。

 -可编辑修改 -

 烧杯等当茶具使用。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食物、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8. 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9. 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

 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 甚至水, 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 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10.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室,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11. 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12.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 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 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13. 实验室发生事故,应迅速切断电源或气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

 14. 下班时,整理好器材、工具和各种资料,切断电源,管好门窗和水龙头。应

 有专人检查门,窗、水、电、气等,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四、仪器使用管理制度

 1. 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精密、贵重仪器器皿由专人保管,登记造册,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

 2. 各仪器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挪动,若有损坏不得

 擅自拆动,应及时报告通知相关人员,之后送仪器维修部门。

 3. 实验室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仪器、器具须经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质量。

 4. 易被潮湿空气、酸液或碱液等浸蚀而生锈的仪器,用后应及时擦洗干净,房

 。

 -可编辑修改 -

 通风干燥处保存。

 5. 易老化变粘的橡胶制品应防止受热、光照或与有机溶剂接触,用后应洗净置于带盖容器或塑料袋中存放。

 6. 各种仪器设备(冰箱、温箱除外)

 ,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位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放开离开。

 7. 仪器设备未经同意,不得外借,使用的按登记本内容进行登记。

 8. 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9. 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和因保管不善致使仪器、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

 -可编辑修改 -

 五、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1. 依据本实验室检测任务,指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等。

 2. 各药品应建立账目,专人管理,定期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3. 剧毒药品试剂应锁至保险柜,配置的钥匙专人保管。

 4. 称取药品试剂应按操作规程进行,用后盖好,必要时可封口或黑纸包裹。配

 置的各种试剂和标准溶液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配完后立即贴上标签。

 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和纯度不符合要求的药品。

 5. 药品试剂应分类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标签完整, 易燃、易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6. 挥发性强的试剂必须在通风橱内取用。使用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时要注意避免明火,决不可用明火加热。

 7. 购买试剂由使用人和部门负责人签字, 任何人无权私自出借或馈送药品试剂,

 本公司或外单位互借时需负责人签字。

 。

 -可编辑修改 -

 六、样品管理制度 检测样品在采样、 运输、保存等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已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1. 采样人必须熟悉环境样品采集的全部程序和规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要认真记录采样现场和各有关参数和环节现状。

 2. 采样前应由技术领导人组织采样人员恶化实验室分析人员共同议定采样计划, 是采样和实验分析检测紧密衔接,保证样品采集的数量和质量。

 3. 应注意样品容器的一般处理及特殊处理。特殊处理应严格按要求进行。

 4. 对现场需加固定剂处理的样品,应注明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5. 样品容器的材质要符合检测分析的要求,应能密塞不渗不漏,主要要求低温保存样品的容器。

 6. 运输途中应严格避免样品损失、玷污、变质、应在规定时间内送交实验室。

 7. 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验收样品,并进行登记。样品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编号错乱、标签缺损、字迹不清、检测项目不明、规格不符、数量不足,以及采样不符合要求者可拒收,并建议补采样品。如无法补采或重采,需经有关人员批准方可收样,且在完成检测后需在报告中注明。

 8. 样品验收登记完毕后,应按规定方法妥善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分

 析。

 9. 固体废渣、土壤、放射性物质、底泥等样品采集后,不得暴晒或高温烘干, 须自然风干干燥。风干后的样品按固体加工程序和规范进行细加工。

 10. 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送样单和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应完整、 齐全、清晰, 并与实验室检测记录汇总保存。

 。

 -可编辑修改 -

 。

 -可编辑修改 -

 七、数据管理制度 1. 检测分析的各种原始记录(包括采样、检测、数据的验证与分析)都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2. 分析检测的原始数据应记录相应的取样量、校准曲线实验、密码样、空白样的结果和样品检测结果。记录不得随意涂抹,更不得丢失。

 3. 检测数据的有效数字按分析方法的规定填写。

 4. 修改错误数据时,应在原数上画一条横线表示弃去,并保留原数字清晰可辨的字迹。

 5. 确知在操作过程存在错误时,所检测分析的数据无论好坏都必须舍弃。

 6. 原始数据应统一管理, 归档存查。常规检测的原始记录一般保存 8~10 年。专题项目的原始记录随专题报告存档。

 7. 任何个人都不得将检测数据据为己有。

 检测结果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向外提供。

 。

 -可编辑修改 -

 八 、检测结果审核制度 1. 各级检测技术人员均需参加合格证考核。考试合格后方能取得测报检测数据的资格。

 2. 在实验室内进修及代培人员不得独自报出数据,必须有专门指导人员或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的同意和签字,其检测结果方能生效。

 3. 实验室的检测数据应按要求进行验证和处理。

 4. 检测结果除由分析人员自校、互校无误外,必须经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复核无误后方可填写报告单。报告单上必须有分析人员和复核人员的签字。

 5. 在审核过程中,任何一级负责人无权更改检测数据。即使发现错误,也应由分析人员负责更改、签字后重新履行逐级审核手续。

 6. 检测报告应按一式两份填写,交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并签字,由综合管理室统

 一编号登记后盖章。

 一般检测报告盖章后即可报出。

 如遇有检测结果超标或样品不符合要求等异常情况时,报告应在交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后方可报出。

 。

 -可编辑修改 -

 九、实验室卫生制度 1. 实验室内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明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2.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不得存放实验室外及个人物品、仪器等,实验室用品要摆放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3. 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检测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内,并及时处理。

 4. 实验室应具有优良的通风,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

 5. 实验室工作台面应保持水平和无渗漏,墙壁和地面应当光滑和容易清洗。

 6. 实验室布局要合理,一般实验室应有缓冲间和无菌室,无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如安装空调设备及过滤设备,无菌室内空气检测应基本达到无菌。

 7. 严禁利用实验室作会议室及其他文娱活动和学习场所。

 。

 -可编辑修改 -

 十、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对内部文件和外来文件进行有效管理, 使文件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需管理的文件资料

 1、 国家、行业等发放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2、 与业主相关的有关文件、资料等;

 3、 本实验室发放的有关文件、规章制度、办法等;

 4、 仪器设备汇总表、台账等;

 5、 仪器设备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验收、维修、使用、记录等;

 6、 样品、物资入库及发放登记等;

 7、 各类检测原始数据、委托单、和检测报告书等;

 8、 用户反馈的质量意见及处理方法、

 (二)、 职责分工

 1、外文文件由办公室制定,并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审核、批准;

 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有质量负责人组织办公室有关人员编写并由质量负责人完成修订和审核; 3、 技术负责人组织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格的编制、审核和修订;

 4、 实验室办公室负责各类文件的分类、编号、归档、管理和处理过期

 文件。

 (三)、 文件管理

 1、 办公室应建立文件档案目录,并由档案管理员专人管理;

 2、 实验室文件的发放由实验室管理人员确定,办公室要作好收文、发

 。

 -可编辑修改 -

 文、登记、签名工作;

 。

 -可编辑修改 -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 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篇四:实验室管理要求

室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管理依据 管理要求 管理方式 体系运行材料目录 日常管理工作介绍

 疾控实验室发展历程 现代化、园林式建筑←地处横街窄巷,用房破旧不堪,设施简陋。

 气相、液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先进仪器设备 ← “烧杯试管温度计,再加一台比色仪”

 拥有各专业背景高素质人材←人员队伍数量少、整体素质差

 零散式管理→“标准化、集约式”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1 2 3 4

  GB/T 27025- - 2008

 《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

 ( idt

 ISO/IEC17025 :

 2005 )

 国认实函( 2006 )

 141 号

 《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

 国认实 [2010]49 号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

 GB 19489- - 2008 《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质量管理文件

 (各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制定)

 一、管理依据

 二、管理要求 通过管理制度实施要素管理

 (一)人员管理

 - -

 人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 -

 机

 (三)实验材料管理

 –

 料

 (四)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 -

 法

 (五)设施和环境条件

 - -

 环

 (一)人员管理 1 1 、确定能力需求

  任职条件

 ---

 实验室首先需要根据业务范围和活动领域确定对人员的能力需求,包括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结构以及每个岗位的教育、培训、经验(经历)和技能的需求。

  除了实验室自身的要求外,人员任职条件还需要考虑政府监管部门的要求、行业(特殊技术领域)的要求和客户的要求。

 (一)人员管理 2 2 、能力确认和授权

 在对人员进行授权之前,首先应对人员进行能力确认。

 能力确认内容:

 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工作技能、工作经验等。

 评价方式:

 资历审核、笔试、面试和实际操作等。

 评价结论:

 是否符合相应岗位要求,是否授权。

 授权方式:

 颁发证书或发布公文(同时在质量手册中描述)。

  ISO/IEC17025 ( 5.2.5 条款)规定:管理层应对特定人员进行授权,这些人包括:

  进行特定类型抽样的人员

  检测人员

  签发报告和证书的人员

  作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

  操作特定类型设备的人员

 人员能力确认与授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当岗位变动或所授权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如标准换版或设备更新后,相应的资格确认及授权需重新进行。

 注:特定人员只能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

 (一)人员管理 3 3 、岗位职责

  通过提出能力需求、资格确认授权,具备了一些符合要求的人员,此时应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

 例如:

 人员素质(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要求,并随实验室活动要求等各因素的变化适时进行更新。

 --- 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

 (一)人员管理 4 4 、人员培训和有效性评价

 ①

 建立人员培训和有效性评价程序性文件;

 ②

 制定每年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

 ③

 培训方式可多样化(全员培训、各室内部培训、参加外部培训、外聘教师培训、网上培训等)。

 —

 整理及保存培训全过程材料

 ④

 培训有效性评价。

 (一)人员管理 5 5 、人员监督

   监督对象: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质量关键人员、签约人员、在培人员等。

  监督内容:检测方法的实施、仪器设备的操作(仪器设备准确度、测量范围和校准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原始记录的完整性、数据处理及判定的准确性等,其中重点可以针对检测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实施不久的新标准和新方法、操作难度大的样品、出现的临界值的处理等。

 对监督过程应进行记录,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应按照不符合控制程序采取必要的纠正活动或纠正措施。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对监督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改进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人员管理 6 6 、人员技术档案

  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含签约人员)的技术档案,档案内容一般可包括:

  人员基本情况(学历背景、专业资格、工作经历、技能、经验、能力确认和授权等);

  培训记录;

  科研成果(论文)等。

 注意:

 1 1 、保证技术档案的动态管理,档案内容应及时更新,包括新的工作经历、新的培训经历以及新的资格确认;

 2 2 、人员技术档案应易于获取,以便实验室管理者了解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状况,更好地培养和使用人员。

  确定需求

  培训

  考核确认

  授权明确职责

  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 检查监督

 人员监督管理内容

 (一)人员管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1 1 、仪器设备的配备

  申购

  明确采购要求

 —

 采购要求是正确购置的前提,应描述得准确而详细;

 —

 一般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度、等级、图纸以及应满足的相应检测标准等内容。

 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

 —

 供应商应具备长期稳定的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

 实验室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同时最好要求其提供产品符合性证明。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1 1 、仪器设备的配备

  验收

 

  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仪器设备常规管理的起点。

 

  验收是核查仪器设备与申购要求符合性的过程(对于未能通过验收的,应及时退还供方;通过验收的,纳入设备的日常管理)。

  核对凭证

 —

 根据合同,核对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等;

 —

 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与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

 —

 凭证核对完成后才能进行实物的验收。

  实物点验

 —

 数量点验和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附件、配件的数量是否正确,外观是否完好,是否附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

 —

 内在质量检查:

 重点在于计量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功能是否正常,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检定/ / 校准,出具证书。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通常由供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调试完成后再由实验室现场验收。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将检定分为

 首次检定和随后检定两种形式

 首次检定 测量仪器在投入工作(即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的检定,以判定测量仪器是否满足法定要求。

 随后检定 判定测量仪器使用后是否保持了主要的计量特性。

  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 用于检测的测量仪器,即使在进入实验室以前已有出厂合格证,仍然要对其进行检定/ / 校准。

  如果无法检定/ / 校准,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或测量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对该测量仪器进行核查。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设备检定计划:

 列出送检设备清单(一般为强检计量器具)、检定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周期或检定日期等。

  设备校准计划:

 列出校准设备清单、校准机构(一般选择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或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周期或校准日期等。

  设备自校准计划:

 确定自校准设备的范围,列出自校准设备清单、编审自校准方法、确定自校准人员、制定自校准周期和自校准日期等。

  设备比对计划:

 当测量仪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情况下,应采用实验室间比对或参加能力验证。也可采用两台同类设备比对的方式,检查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1 1 )制定测量设备量值溯源计划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校准的的测量仪器,应有标签标识其校准状态,该校准状态标识应包括上次校准日期和下次校准日期(或校准有效期)。

  常采用三色标识表示仪器的性能状态,即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和停用证(红色)。

  需要注意的是,设备的校准状态标识应与证书联合使用,以明确其实际的范围、准确度等级等。

 (2 2 )测量仪器的校准状态标识

  当被校准的仪器设备符合校准依据的要求,并确认其性能指标与产品技术说明书相符,则贴绿色标识的“合格证”;

  反之贴红色标识的“停用证”;

  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可贴黄色标识的“准用证”:

 a. 测量范围缩小,但工作所需的测量范围内功能正常熟; b. 多功能测量设备中的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工作所需的功能正常; c. 降等或降级使用。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实验室在得到检定、校准结果后,应对量值溯源的结果予以确认,明确检定、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注意:

 (3 3 )量值溯源结果的确认

  检定证书中所给出的合格与否的结论并不说明仪器设备符合使用要求,它仅指符合检定规程,并达到仪器设备固有的性能指标,因此要对检定、校准证书中的数据进行确认。

  一台仪器设备可能用于多个标准的检测,不同的标准会对设备精度有不同的要求,换言之,符合A A 标准要求的设备可能并不符合B B 标准的要求,此时确认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即用简单可行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测量仪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其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

 (4 4 )期间核查

 实验室一般应对处于下列六种情况下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a. 使用频繁;

 b. 使用环境严酷或使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c. 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疑的;

 d. 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后返回的话

 ;

 e. 临近失效期的话;

 f. 第一次投入运行的。

 3 3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 实验室应有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损坏。

 根据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分为:

 例行维护保养 一级维护保养 二级维护保养  日常性的工作。仪器设备的保管或使用人员要经常清洁、润滑相关部件,检查零配件是否完整,紧固部件是否松动,按期加以维护保养。

 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部分零部件或附件进行拆卸、清洗,调整某些部件的配合间隙。例如,检查、调整内部的润滑油路和安全防护装置。(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根据实际需要,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其进行部分分解、检查和清洁,修复、更换易受损或已受损的零部件。

 (必须由专职人员(可联系供方派员)完成)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4 4 、仪器设备的特殊处置

  必须有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租借的设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包括:检定校准、使用前检查、标识、记录、安全处置、运输、储存、使用和计划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 要做好相关控制工作。

 —

 应对拟租借的外部设备进行类似新购置设备的验收,同时由借出单位对所借仪器设备的状态予以确认,之后将其单独建档;

 —

 在使用时应注意:

 a. 使用前应确保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满足要求;b. 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使用和维护; c. 如果由借出方人员操作仪器设备时,实验室应有人在现场监读数据;

 d. 原始记录应对租借设备作说明,记录其名称、规格型号、校准证书号和校准日期。

  仪器设备外借

  借出时应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手续。

  对返回的仪器设备,应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

  仪器设备租用

  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考核和评价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

 

 应包括从申购、安装、验收、投入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所有记录。

 

 应由专人负责督促有关人员认真填写,定期汇总统计,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5 5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分为两部分分为两部分 (1 1 )原始档案

  包括仪器设备申购报告、论证报告、订货合同单、验收记录及随机技术资料(如结构原理、图纸、出厂检验单、电路图、说明书、合格证、操作手册及附件明细表等)。

 (2 2 )使用档案

  工作日志(追溯仪器设备使用状态和折旧的依据之一):记载仪器设备日常工作情况,即运行记录,包括每次使用的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工作内容、运行情况及结果等。

  履历表(仪器设备性能的历史记录,是考核其长期稳定性的依据之一):当前的处所、维修维护保养计划及记录(包括维护保养的内容、维修时的故障现像、原因、排除故障采取的措施)、所有校准、检定的记录、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技术改造记录等。

 (三)实验材料管理 1 1 、采购计划

  供应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提出常用实验材料年度仓储采购计划,实验室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即时提出采购申请。

  采供部门负责一般材料的调研、比价,从合格供应商处集中采购。

  采供部门负责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保存其有关资料,每年评审一次,保留和增补信誉好、质量佳、服务优的企业,淘汰不良供应商。

  采购方式按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进行。

 (三)实验材料管理 2 2 、验收、贮存

  实验室应有对试剂进行检查、接收/ / 拒收和贮存的程序,确保所用的试剂质量符合相关检测的需要。

  应确保实施试剂和耗材的验收要求。重要的消耗材料如试验用水、培养基等的验收需制定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规定验收的指标和验收的标准等内容,必要时做验收试验,并做好验收记录。

  应专人入帐入库贮存。库存物质要标志清楚,帐物相符,存放环境条件符合要求,库存要做到不损坏、不混淆、不丢失、不变质。不合格产品由采购人负责退货或更换。

  过期或失效材料必须及时更换,处置前必须单独存放并明显标识。如专业人员认为过期试剂质量有保证,需提供相应的验证报告,存档备查。供应组或使用人提出处置申请,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处置。处置要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

 (三)实验材料管理 3 3 、剧毒药品、化学危险品等特殊材料的管理

  必须按有关安全条例实行严格的管理。列出剧毒品、危险品清单,制定剧毒和有毒试剂使用保管制度。

  指定专人管理剧毒和有毒试剂,在特定场所进行配...

篇五:实验室管理要求

室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管理依据

  管理要求

  管理方式

  体系运行材料目录

  日常管理工作介绍

 疾控实验室发展历程

 ? 现代化、园林式建筑←地处横街窄巷,用房破旧 不堪,设施简陋。

  ? 气相、液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先进仪器设 备

  ←

  “烧杯试管温度计,再加一台比色仪”

 ? 拥有各专业背景高素质人材←人员队伍数量少、 整体素质差

 ? 第一阶段:低水平、零管理阶段( 1952 ~ 1981 年)

 质量控制与管理处于几乎空白和零散 状态。

  ? 第二阶段:填空白、打基础阶段( 1982 ~ 2000 年)质量管理工作开始有了“体系管理” 的意识和概念,检验工作注入了法制的观念。

 ? 第三个阶段:大发展、大跨越阶段( 2019 ~ 2019 年)

 实验室管理工作引入了规范化、程序 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管理模式。

 ? 零散式管理→“标准化、集约式”管理→规范化、 程序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1

 2

 3

 4

  GB/T 27025-2019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 idt

 ISO/IEC17025 :

 2019 )

  国认实函( 2019 )

 141 号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国认实 [2019]49 号《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GB 19489-201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质量管理文件

  (各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制定)

  一、管理依据

 二、管理要求

  通过管理制度 实施要素管理

 (一)人员管理

 -

 人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

 机

  (三)实验材料管理

  –

  料

  (四)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

 -

 法

  (五)设施和环境条件

 -

 环

 (一)人员管理

  1 、确定能力需求

  ? 任职条件

 ---

  实验室首先需要根据业务范围和活动领域确定对人员的 能力需求,包括人员的数量、人员的结构以及每个岗位 的教育、培训、经验(经历)和技能的需求。

  ? 除了实验室自身的要求外,人员任职条件还需要考虑政 府监管部门的要求、行业(特殊技术领域)的要求和客 户的要求。

 (一)人员管理

  2 、能力确认和授权

 在对人员进行授权之前,首先应对 人员进行能力确认。

  能力确认内容:

 教育程度、接受的 培训、工作技能、工作经验等。

  评价方式:

 资历审核、笔试、面试 和实际操作等。

  评价结论:

 是否符合相应岗位要求, 是否授权。

  授权方式:

 颁发证书或发布公文 (同时在质量手册中描述)。

  ? ISO/IEC17025 ( 5.2.5 条款)规定:

 管理层应对特定人员进行授权,这 些人包括:

  ? 进行特定类型抽样的人员

  ? 检测人员

  ? 签发报告和证书的人员

  ? 作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

  ? 操作特定类型设备的人员

 人员能力确认与授权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当岗位变动或所授权的内容 发生变化时,如标准换版或设备更新后,相应的资格确认及授权需重新进行。

 注:特定人员 只能在授权范 围内开展工作

 (一)人员管理

  3 、岗位职责

  ? 通过提出能力需求、资格确认授权,具备了一些符合要求 的人员,此时应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

  例如:

  人员素质(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要求,并随实验室活动要 求等各因素的变化适时进行更新。

 --- 质量手册中进行描述

 (一)人员管理

  4 、人员培训和有效性评价

  ①

  建立人员培训和有效性评价程序性文件;

  ②

  制定每年的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

  ③

  培训方式可多样化(全员培训、各室内部培训、参加 外部培训、外聘教师培训、网上培训等)。

  —

  整理及保存培训全过程材料

  ④

  培训有效性评价。

 (一)人员管理

  5 5

 、人员监督

  ? 监督对象: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质量关键人员、签约人员、 在培人员等。

  ? 监督内容:检测方法的实施、仪器设备的操作(仪器设备准 确度、测量范围和校准状态是否满足要求)、原始记录的完 整性、数据处理及判定的准确性等,其中重点可以针对检测 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实施不久的新标准和新方法、操作难度 大的样品、出现的临界值的处理等。

  对监督过程应进行记录,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应按照不符合控制程序 采取必要的纠正活动或纠正措施。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对监督的有 效性进行评价,改进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一)人员管理

  6 6

 、人员技术档案

 ? 实验室应保留所有技术人员(含签约人员)的技术档案, 档案内容一般可包括:

  ? 人员基本情况(学历背景、专业资格、工作经历、技能、 经验、能力确认和授权等);

  ? 培训记录;

  ? 科研成果(论文)等。

  注意:

  1 、保证技术档案的动态管理,档案内容应及时更新,包括新的工作经历、 新的培训经历以及新的资格确认;

  2 、人员技术档案应易于获取,以便实验室管理者了解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 力状况,更好地培养和使用人员。

 ? 确定需求

  ? 培训

  ? 考核确认

  ? 授权明确职责

  ? 建立档案动态管理

  ? 检查监督

 人员监督管理内容

  (一)人员管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1 1

 、仪器设备的配备

 ? 申购

  ? 明确采购要求

  —

  采购要求是正确购置的前提,应描述得准确而详细;

  —

  一般包括:仪器设备的型号、规格、精度、等级、图纸以及应满足 的相应检测标准等内容。

  ?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

  —

  供应商应具备长期稳定的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

  实验室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针对供应商的管理体系,同时最 好要求其提供产品符合性证明。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1 、仪器设备的配备

  ? 验收

  ?

  验收是仪器设备购置过程的结束,也是仪器设备常 规管理的起点。

  ?

  验收是核查仪器设备与申购要求符合性的过程(对 于未能通过验收的,应及时退还供方;通过验收的, 纳入设备的日常管理)。

 ? 核对凭证

  —

  根据合同,核对装箱单所述的生产单位、型号、规格、批号、数量等;

  —

  检查其技术资料所描述的性能与所要求的技术指标是否一致;

  —

  凭证核对完成后才能进行实物的验收。

  ? 实物点验

 —

  数量点验和外观检查:

 检查设备、附件、配件的数量是否正确,外观 是否完好,是否附出厂合格证和保修单。

  —

  内在质量检查:

 重点在于计量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功能是否正常,由 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检定 / 校准,出具证书。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通常由供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安装调试,调 试完成后再由实验室现场验收。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国际法制计量组织( OIML )将检定分为

  首次检定和随后检定两种形式

  首次检定

  测量仪器在投入工作(即 第一次使用)前应进行的 检定,以判定测量仪器是 否满足法定要求。

  随后检定

  判定测量仪器使用后是否 保持了主要的计量特性。

  ? 测量仪器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 用于检测的测量仪器,即使在进入实验室以前已有出厂合格证,仍然要对其 进行检定 / 校准。

  ? 如果无法检定 / 校准,可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或测量仪器之间的比对,来对该 测量仪器进行核查。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设备检定计划:

 列出送检设备清单(一般为强检计量器具)、 检定机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周期或检定日期等。

  ? 设备校准计划:

 列出校准设备清单、校准机构(一般选择通过 认可的实验室或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周期或校准日 期等。

  ? 设备自校准计划:

 确定自校准设备的范围,列出自校准设备清 单、编审自校准方法、确定自校准人员、制定自校准周期和自 校准日期等。

  ? 设备比对计划:

 当测量仪器无法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情况下, 应采用实验室间比对或参加能力验证。也可采用两台同类设备 比对的方式,检查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 1 )制定测量设备量值溯源计划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校准的的测量仪器,应有标签标识其校准状态,该校准状态标 识应包括上次校准日期和下次校准日期(或校准有效期)。

  ? 常采用三色标识表示仪器的性能状态,即合格证(绿色)、准 用证(黄色)和停用证(红色)。

  ? 需要注意的是,设备的校准状态标识应与证书联合使用,以明 确其实际的范围、准确度等级等。

  ( 2 )测量仪器的校准状态标识

  ? 当被校准的仪器设备符合校准依据的要求,并确认其性能指标与产品技术说明书 相符,则贴绿色标识的“合格证”;

  ? 反之贴红色标识的“停用证”;

  ? 如果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可贴黄色标识的“准用证”:

 a. 测量范围缩小,但工作 所需的测量范围内功能正常熟; b. 多功能测量设备中的某些功能已经丧失,但工 作所需的功能正常; c. 降等或降级使用。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实验室在得到检定、校准结果后,应对量值溯源的结果 予以确认,明确检定、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注意:

  ( 3 )量值溯源结果的确认

  ? 检定证书中所给出的合格与否的结论并不说明仪器设备符 合使用要求,它仅指符合检定规程,并达到仪器设备固有 的性能指标,因此要对检定、校准证书中的数据进行确认。

  ? 一台仪器设备可能用于多个标准的检测,不同的标准会对 设备精度有不同的要求,换言之,符合 A 标准要求的设备 可能并不符合 B 标准的要求,此时确认是非常必要的。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2 2

 、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校准

 —

  即用简单可行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测量仪器的某些 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其 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

  ( 4 )期间核查

  实验室一般应对处于下列六种情况下的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a. 使用频繁;

 b. 使用环境严酷或使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c. 使用过程中容易受损、数据易变或对数据存疑的;

 d. 脱离实验室直接控制后返回的话

  ;

 e. 临近失效期的话;

 f. 第一次投入运行的。

 3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 实验室应有维护测量设备的程序,以确保其功能正常并 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损坏。

  根据工作量大小 和难易程度分为:

  例行维护保养

  一级维护保养

  二级维护保养

  ? 日常性的工作。仪器设备的保管或使用人员要经常清洁、

 润滑相关部件,检查零配件是否完整,紧固部件是否松

 动,按期加以维护保养。

 ?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部分

 零部件或附件进行拆卸、清洗,调整某些部件的配合间 隙。例如,检查、调整内部的润滑油路和安全防护装置。

 (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根据实际需要,在仪器设备运行中,对其进行部分分解、

 检查和清洁,修复、更换易受损或已受损的零部件。

  (必须由专职人员(可联系供方派员)完成)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4 、仪器设备的特殊处置

  ? 必须有充分的客观证据证明租借的设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

  包括:检定校准、使用前检查、标识、记录、安全处置、运输、储存、使用和 计划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 要做好相关控制工作。

  —

  应对拟租借的外部设备进行类似新购置设备的验收,同时由借出单位对所借仪 器设备的状态予以确认,之后将其单独建档;

  —

  在使用时应注意:

 a. 使用前应确保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工作环境条件满足要求; b. 按照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书使用和维护; c. 如果由借出方人员操作仪器 设备时,实验室应有人在现场监读数据;

 d. 原始记录应对租借设备作说明,记录 其名称、规格型号、校准证书号和校准日期。

  ? 仪器设备外借

  ? 借出时应经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按规定办理手续。

  ? 对返回的仪器设备,应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

  ? 仪器设备租用

 ? 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仪器设备,考核和评价其性能和技术指标的重要手段。

  ?

  应包括从申购、安装、验收、投入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所有记录。

  ?

  应由专人负责督促有关人员认真填写,定期汇总统计,并由专人负责保管。

  5 、仪器设备的档案管理

 (二)检测仪器设备管理

  分 为 两 部 分

  ( 1 )原始档案

  ? 包括仪器设备申购报告、论证报告、订货合同单、验收记录及随 机技术资料(如结构原理、图纸、出厂检验单、电路图、说明书、 合格证、操作手册及附件明细表等)。

  ( 2 )使用档案

  ? 工作日志(追溯仪器设备使用状态和折旧的依据之一):记载仪 器设备日常工作情况,即运行记录,包括每次使用的操作人员、 操作时间、工作内容、运行情况及结果等。

  ? 履历表(仪器设备性能的历史记录,是考核其长期稳定性的依据 之一):当前的处所、维修维护保养计划及记录(包括维护保养 的内容、维修时的故障现像、原因、排除故障采取的措施)、所 有校准、检定的记录、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技术改造记录等。

 (三)实验材料管理

  1 、采购计划

  ? 供应部门会同使用部门提出常用实验材料年度仓储采购 计划,实验室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即时提出采购申请

  ? 采供部门负责一般材料的调研、比价,从合格供应商处 集中采购。

  ? 采供部门负责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保存其有关资料, 每年评审一次,保留和增补信誉好、质量佳、服务优的 企业,淘汰不良供应商。

  ? 采购方式按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规定进行。

 (三)实验材料管理

  2 、验收、贮存

  ? 实验室应有对试剂进行检查、接收 / 拒收和贮存的程序,确保所用 的试剂质量符合相关检测的需要。

  ? 应确保实施试剂和耗材的验收要求。重要的消耗材料如试验用水、 ...

篇六:实验室管理要求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1. 1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基本要求 ⑴ 建立严格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和要求, 防止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⑵ 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注意操作细节, 避免由于操作人员失误给实验室带来沾污。

 经常彻底地清洁实验室及其设备, 严禁用扫帚扫地, 尽量不用电风扇,避免扬尘和过分潮湿;

 ⑶ 工作人员进入操作间应更换衣、 帽和鞋, 严禁将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室, 避免污染、 影响实验操作;

 ⑷ 相互产生交叉污染或干扰的项目必须分室进行;

 ⑸ 应建立制度, 使有控制要求的区域不准随意进入, 无关人员不准随意进出实验室;

 ⑹ 不同项目的台面和物品不准混用, 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的实验操作应严格遵守。

 1. 2 实验室环境 ⑴ 实验室布局合理, 便于工作, 周围环境和测试项目间不产生干扰和交叉污染。

 如水质中氨氮和总硬度的测定不能在同一间实验室进行, 因为总硬度测定时使用氨水会使氨氮的测量值增高;

 ⑵ 对温度、 湿度有严格要求的测试场所(如精密仪器室)必须配置相应设施及监控设备, 并对测试时的环境条件进行记录;

 ⑶ 当电磁干扰、 噪声或振动等环境因素对检测工作有影响时, 应采取专门的监控措施, 并记录有关的实测参数; 对有振动要求和易产生较大振动的检测项目, 应有隔振防振措施;

 ⑷ 精密仪器不得与化学分析实验室混放, 以避免仪器受潮以及酸碱等化学品腐蚀;

 ⑸ 实验区域与办公区域适当分开, 并对进入和使用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区域进行限制和控制;

 ⑹ 有良好的内务管理, 保持实验室的清洁、 整齐、 明亮、 安静;

 ⑺ 实验室内产生的废水、 废气及其它要素等有害物质应有处理措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⑻ 样品间要划出待检区、 在检区、 检毕区、 留样区, 特殊区域要有明显标识;

 ⑼ 应有独立的纯水制备间。

 1. 3 实验室物品及试剂管理 ⑴ 实验室内物品管理, 分为在用、 报废、 闲置三类, 并有序、 整齐摆放,

 与测试无关的物品一律清除出实验室;

 ⑵ 玻璃量器应进行编号, 且不得与化学试剂混放, 以避免交叉污染;

 ⑶ 一般试剂的贮存管理要求 ① 化学试剂应贮存在专用的库房内。

 实验室只存放短期工作所需的少量试剂, 且应与配置的试剂溶液分橱贮放;

 ② 专用的试剂柜应便于试剂分隔存放, 柜内试剂应按其性质分格放置, 固体试剂与液体试剂分柜存放;

 ③ 易产生污染其他试剂物质的试剂, 应封装严密, 与其他试剂分开贮存;易产生气体的试剂, 封装不可太严, 并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瓶装具腐蚀性试剂, 应有塑料或搪瓷盘承托, 以防一旦发生意外破裂, 可承纳全部试剂; 易潮解或受潮后变质的试剂, 应贮于干燥器内; 易挥发试剂应特别注意冷藏; 对室温降低时, 可造成液体变为固体的试剂(如发烟硫酸、 苯酚、 冰乙酸等), 应采取防瓶裂措施。

 ④ 应有专人负责, 经常检查, 及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⑷ 危险试剂的贮存管理 具有危险性的试剂主要是指易燃、 易爆、 毒害、 腐蚀和放射性等五大类物质,对其贮存管理, 除应满足对一般试剂的要求外, 还应按注意:

 ① 易燃、 易爆试剂应根据不同理化特性, 分别贮放, 室内温度宜在 30℃以下, 严禁烟火、 爆晒。

 实验柜的存放量应以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并确保安全为原则保持在最低水平;

 ② 易挥发易燃烧液体应瓶装密封。

 剧毒品必须在专用保险柜内存放, 严格领用管理, 实行双人双锁管理;

 ③ 对放射性物质, 应在设有必要屏蔽设施和测量装置的专库中存放, 并应建立严格的管用制度。

 ⑸ 试液贮存管理 ① 控制试液贮存期。

 试液不宜长期贮存, 应根据试剂性质和试液浓度, 确定合适的存放期。

 所有试液均应贴上规范的标签, 标签应包括名称、 溶剂、 浓度、配置人、 配置日期及有效期;

 ② 正确选择试液容器。

 容器耐腐蚀性应满足要求, 应根据试液性质和容器材质特性, 正确选择试液容器, 防止容器溶出某些杂质污染试液。

 容器的密闭性应能有效防止气态杂质侵入和试液的挥发逸出。

 ③ 注意试液特殊要求。

 某些试液稳定性差, 受日光照射易引起变质, 应分别采用特殊贮存方法, 如避光、 冷藏, 加入稳定剂等;

 ④ 注意试液防光、 防热、 防尘, 避免污染和浓度变化;

 ⑤ 定期检查试液质量, 如发现变色、 沉淀、 分解等变质、 污染迹象时, 应立即弃去重配, 以免发生混淆误用。

 1. 4 实验室安全措施 ⑴ 实验室内必须配备通风橱、 防尘罩、 排气管道及消防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 并定期进行检查, 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⑵ 实验室使用电、 气、 水、 火时, 应按有关规则进行操作, 保证安全;

 ⑶ 高压气瓶分类妥善保管, 远离火源、 热源, 避免暴晒及强烈振动, 并对其进行固定, 最好隔离放置;

 ⑷ 使用剧毒化学品时, 由使用人提出申请, 经批准后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对配制好的剧毒化学品标准溶液的使用应进行跟踪, 做好领用的详细记录;

 ⑸ 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操作应在通风橱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

 ⑹ 高氯酸蒸气易与有机物发生激烈反应, 甚至产生强烈的爆炸, 其加热操作应在专用的通风柜内进行;

 ⑺ 对放射性物质, 应在设有必要屏蔽设施和测量装置的专库中存放, 并建立严格的管用制度。

 1. 5 实验室环保要求 ⑴ 产生辐射、 危险化学品的专业技术部门, 应独立配备实验室, 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⑵ 对实验室排放的废水、 废气及其他要素等有害物质进行处理, 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对实验室产生的“三废”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 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废液, 应集中回收处理, 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 氰化钾(钠)废液应调至偏碱性, 然后加入漂白粉溶液使其分解;

 ● 苯并(a)芘、 联苯胺类致癌物质, 可拌入燃料, 置焚烧炉中焚烧处理;

 ● 汞、 镉、 铅、 铬等重金属及砷等试剂, 应尽量按需配置, 避免无故废弃,污染环境;

 ● 对废弃检测样品, 过剩有毒试液等, 应设置专门收集器皿, 统一收集, 集中处理。

 ⑶ 测试人员和经批准进入实验室的外来人员进入测试区域时, 应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1. 6 实验室管理制度 制订实验室规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 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 危险品及剧毒品使用管理制度等。

 1. 7 实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及制备

 1.7.1 实验室纯水的质量要求 ⑴ 外观与等级 实验室纯水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其中不得有肉眼可辨的颜色及纤絮杂质。通常将实验室纯水分三个等级。

 ① 一级水 不含有溶解杂质或胶态质有机物, 用于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

 可通过将二级水经过再蒸馏、 离子交换混合床、 0. 2μ m 滤膜过滤等方法处理,或用石英蒸馏装置作进一步蒸馏进行制备。

 ② 二级水 常含有微量的无机、 有机或胶态杂质, 用于精确分析和研究工作。

 可通过经蒸馏、 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制备的纯水进行再蒸馏的方法制备。

 ③ 三级水 适用于一般实验工作。

 可用蒸馏、 电渗析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备。

 ⑵ 质量指标 应对实验室纯水中的无机离子、 还原性物质、 尘埃粒子的含量进行控制, 使之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

 实验室用水的具体质量指标详见表 1。

 表 1

 实验室纯水的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一级水

  二级水

 三级水 PH值范围(25℃)

  —

 —

  5. 7~7. 5 电导率(25℃, μ S/cm)

  ≤0. 1

 ≤1. 0

  ≤5. 0

 可氧化物的限度试验

  —

 符合

 符合 吸光度(254nm, lcm 光程)

  ≤0. 001

 ≤0. 01

 — 二氧化硅(mg/L)

  ≤0. 02

  ≤0. 05

  —

 ⑶ 影响实验室纯水质量的因素 影响实验室纯水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空气、 容器以及制备过程中使用的管路。

 制备好的实验室纯水经放置后, 其电导率会迅速下降。

 如用钼酸铵法测定磷 以及用纳氏试剂法测氨时, 只要是新制取的蒸馏水或离子交换水均适用, 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 其空白值便显著增高, 原因主要是来自空气和容器的污染。

 玻璃容器盛装纯水可溶出某些金属及硅酸盐, 有机物较少; 聚乙烯容器所渗出的无机物较少, 但有机物比玻璃容器略高。

 在纯水制备时所用的纯水导出管, 瓶内部分可用玻璃管, 瓶外部分应使用聚乙烯管, 管路最下端可接一段乳胶管, 以便于配用弹簧夹。

 1.7.2 实验室纯水制备及管理 纯水应在独立的实验室制备, 制备实验室纯水的原料水应当是饮用水或比较

 干净的水, 如有污染或空白达不到要求, 必须进行纯化处理。

 同时, 配备专用的纯水电导率测定仪, 做好制备、 检测及领用记录。

  2 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管理 2. 1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 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 参与体系运行, 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

 因此, 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2. 1. 1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 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

 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 范围和工作量, 确定管理人员、 核查人员、 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 权力与相互关系, 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 相关岗位, 尽量做到职责清晰, 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

 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 步骤、 内容和所有环节, 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

 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 大型、 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 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2. 1. 2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 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 可靠性、 经济性、 安全性、 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 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 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

 对于大型、 贵重、 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 达到技术上先进, 性能上可靠, 工作上需要, 经济上合理; 对于租借、 维修、 淘汰的设备, 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 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 操作人员、 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 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 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 逐一清点, 并做好记录。

 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 安装调试后, 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 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 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

 仪器设备经验收后

 方可办理移交手续, 交付使用。

 ⑶ 使用制度 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充分发挥其作用, 必须建立设备使用制度, 对人员、工作环境、 设施条件、 维修、 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

 ⑷ 记录制度 记录是建立完整的设备档案, 保证设备正常运销的一项基础工作, 对设备管理的责任落实、 制度执行及管理程序的运行和完善都很重要。

 每台设备从计划选购到淘汰都应保持完整的记录, 内容除一般性设备档案外, 还应设备购置、 检定、维护的计划, 论证意见或报告, 调试验收报告, 设备使用和校准记录, 仪器故障和维修记录, 运行状况, 性能变化, 异常现象及整改情况等。

 ⑸ 核查制度 核查是证实设备符合技术规范, 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后, 应按照技术规程和说明书, 采取自校、 比对等方法, 校准主要性能参数, 保证仪器的准确度和量程范围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组应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 记录等情况, 对新购置或租借的设备、 现场检测使用的设备、 使用频繁或漂移较大的设备, 应制定核查程序, 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2 仪器设备校准与检定 2.2.1 校准 ⑴ 校准的定义 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为确定测量装置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 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 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该定义的含义是:

 ① 在规定的条件下, 用一个可参考的标准, 对包括参考物质在内的测量器具的特性赋值, 并确定其示值误差。

 ② 将测量器具所指示或代表的量值, 按照校准链, 将其溯源到标准所复现的量值 ⑵ 校准的目的 ① 确定示值误差, 并可确定是否在预期的允差范围之内;

 ② 得出标称值偏差的报告值, 可调整测量器具或对示值加以修正;

 ③ 给任何标尺标记赋值或确定其他特性值, 给参考物质特性赋值;

 ④ 确保测量器给出的量值准确, 实现溯源性。

 ⑶ 校准的依据 校准的依据是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 可作统一规定也可自行制定。

 校准的结

 果可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也可用校准因数或校准曲线等形式表示校准结果。

 2.2.2 检定 ⑴ 定义及检定对象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它包括检查、 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 9.12 条》 )。检定是法制计量工作中计量器具控制(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规范第9.6 条》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我国在 1987年由国家计量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 共分十二大类千余种, 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

篇七:实验室管理要求

实 验 室 日 常 管 理 制 度 实验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严谨求实、严格要求、严守纪律的工作作风。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公司财产,实验人员要精心维护和保养。未经允许,不得据为己有或借与他人。

  严格控制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尤其绝对禁止供方人员进入实验室,非实验人员需有经理级别管理人员陪同或许可方可进入。

  绝对禁止实验人员私自进行未经授权的实验或者化验,为其他公司产品进行实验,必须由总经理批准。

  实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禁止吸烟、进食、会客、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杂物,不得大声喧哗,做与实验无关的事,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药品试剂应标签清楚、存放整齐,危险品和极毒试剂领用及保管按有关规定执行,剧毒、贵重药品以及贵重金属制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由二人保管。

  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要经常检查其使用状况并保持仪器内外清洁,保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实验前必须充分熟悉实验内容、方法,并详细阅读仪器说明书,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实验时所用仪器、试剂要放置有序,实验台面要及时整理。

  实验中要注意节电、节水、节约药品试剂以及一切消耗品。

  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及药品摆放要合理,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得放在靠近烘箱等有热源的位置。使用钢瓶,其位置必须固定,属可燃性气体则该实验室门上应有禁火标志。实验室内所用药品必须严格分类

 排放整齐,易燃、易爆试剂必须限量,分散存放,专人妥善保管,没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剧毒、贵重药品以及贵重金属制品,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由二人保管。

  实验进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场,且必须集中精力,不得离开工作岗位,离开时,必须关掉,若短时间(如半小时)离开现场,则务必请其他工作人员代为关心;遇到试验异常现象,必须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试验安全;遇到实验设备的异常现象,必须及时终止所进行的实验,作进一步的检查,消除隐患后才能继续做实验

  实验结束后,要清洗各种器皿,摆放好仪器设备和工具,清理好实验台面。

  每天下班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人员,要检查一次实验室的水、电、空调和门窗等安全,关灯并锁好门窗后方可离开。

 卫生要求:

 实验室内保持整齐、清洁,做到窗明几净,无杂物、无积灰、无蛛网,各种物品整齐放置。

 维护室外环境(包括走廊、窗外)的清洁卫生,严禁随地吐痰和乱扔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