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精神红船精神4篇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11100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可谓“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100 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可谓“国家坏到了极处,人类苦到了极处,社会黑暗到了极处”(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湖南青年毛泽东呐喊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 ;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21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李达、董必武、王尽美等 13 位平均年龄28 岁的中国先进分子,怀揣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梦想,在上海法租界的一座石库门房子里秘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小小红船承载千钧,由此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航程。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所蕴含的伟大革命精神,也以“红船”命名,形成了光照千秋的“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百年红色精神礼赞编者按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他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滋养伟大的党。中国共产党在100年披荆斩棘、栉风沐雨的奋斗史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珍贵的财富和独特的标识,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进行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全社会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红色精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四史”和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刊特与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开设“百年红色精神礼赞”专栏,系统宣传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基础上,乘风破浪、开拓进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继续奋斗。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浙江)赵金飞12百年红色精神礼赞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建党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开天辟地 敢为人先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在苦难中挣扎的中国人民燃起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希望。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的政党,使其充当中国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陈独秀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1915 年 9 月,陈独秀抱着“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改观”的雄心壮志,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 年 9 月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7 年1 月,陈独秀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随即发起改革北大文科教育体制。陈独秀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为舆论阵地,大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许多青年学子深受影响,因此形成独立的思想人格,果敢冲决封建思想的束缚。1919 年 5 月,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陈独秀亲笔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对内政外交提出了 5 条具体要求,以表达“平民征服政府”的政治要求。他还不顾个人安危,到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宣言》,被北洋政府逮捕。后在强大社会舆论压力下,反动当局不得不于 9 月 16 日将陈独秀释放,但要求其“不得擅自离京”。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陈独秀逐渐否定了过去信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开始转向科学社会主义,他把目光从以青年学生为主转向以工农大众为主,并从新文化运动积极转向建党活动。1920 年 2 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前往上海。李大钊雇了一辆骡车护送陈独秀到天津,两人装扮成商人模样,先来到李大钊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在那里暂住了几天,然后再转道天津去上海。一路上他们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并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负责党的筹建工作。这成就了历史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1920 年 6 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起草党的纲领。经过酝酿和准备,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于 同 年 8 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 2 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由陈独秀担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我党历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如制订了党的第一份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宣言》,出版了党的第一本理论刊物《共产党》月刊,创办了党的第一所干部培训学校外国语学社,组建了党领导的第一南湖红船
13个工会组织机器工会,并指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青年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除此之外,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作用,它通过写信联系、派人指导或具体组织等方式,积极帮助推动北京、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建党工作,为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李大钊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在《言治》季刊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又以《庶民的胜利》为题发表演说。紧接着,他又在《新青 年 》 上 发 表《Bolshevism 的胜利》一文,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大胆预言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1918 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请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其间,李大钊积极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同时与陈独秀一起编辑《新青年》杂志,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0 年 3 月,在李大钊的影响下,邓中夏等人在北京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之后,李大钊又派人到天津和济南等地,指导当地进步青年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他还组织工人俱乐部,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在工人中间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筹建中国共产党,他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建党事宜。1920 年 10 月,李大钊亲自领导建立了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组织。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主要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激流中,走在时代前列,以超越以往仁人志士的追求,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和救国救民的情怀,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一大嘉兴南湖会议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和决议中,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地提出将以无产阶级军队和社会革命的手段,以工人阶级为革命的主要力量,彻底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并将这个革命与世界革命相联系。就中国革命而言,任何一个阶级及其政党都未能将中国革命引向这样一种高度。这是敢为人先的伟大创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正如毛泽东所说 :“1921 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动力。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伊始,首创精神就是其事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和革命实践中,从李大钊在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到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 ;从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本,为中国革命借来“火种”,到毛泽东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等无数个“第一”,无不彰显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炎黄子孙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陈独秀李大钊
14百年红色精神礼赞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就没有止境。当今世界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定理想 百折不挠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理想,是要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制度,使人人都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长河中,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为的就是这个理想。当年,李汉俊、李达、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 位中共一大代表风云际会,为完成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重大历史使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经过中国革命的大浪淘沙,这 13 位代表后来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归宿。革命到底、见证胜利者——毛泽东、董必武 ;矢志不渝、英勇牺牲者——邓恩铭、陈潭秋、何叔衡 ;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者——王尽美 ;信念动摇、迷途知返者——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 ;叛党投敌、背叛革命者——张国焘 ;叛党叛国、沦为汉奸者——陈公博、周佛海。其中,李达等 4 人情况又有很大不同 :李达是 1923 年脱党,1949 年又重新入党 ;李汉俊是 1924 年自动脱党后被中央开除党籍,在大革命时期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包惠僧在大革命失败后脱党,后迷途知返 ;刘仁静参加托派,1929 年被开除党籍,晚年悔过。为什么有些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能做到矢志不渝,死而后已?有些人却在面对复杂局势时,经不起考验,中途脱党,甚至叛党投敌,沦为汉奸?答案只有一个 :共产党员理想信仰的坚定程度,决定了其人生的基本走向。毛泽东与董必武一起参加中共一大,又同时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见证革命成功,这不是偶然的。1920 年,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之后,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始终矢志不移、执着追求。“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是董必武九十虚岁生日时写下《九十初度》一诗中的最后两句诗,这也是他一生探求真理、坚贞奋斗的生动写照。邓恩铭参加党的一大后,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和工运工作。1922 年 1 月,邓恩铭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 6 月回到山东后,一方面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一方面致力于党组织的发展和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动。邓恩铭在给父母的信中说 :“……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表达了他在革命道路上义无反顾的崇高精神。1929 年,因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被捕。面对敌人酷刑,邓恩铭依旧坚贞不屈。1931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陈潭秋参加党的一大后,领导各地的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和兵运工作,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1933 年初夏,陈潭秋到中央苏区工作,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9 年 9 月,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负责人。他同新疆军阀盛世才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斗争。1942年夏,盛世才公开走上反苏反共道路,陈潭秋于 9月 17 日被捕。敌人对他施以酷刑,逼迫他“脱党”。陈潭秋拒不屈服,被秘密杀害于狱中。何叔衡参加党的一大后,任中共湘
15区委员会委员。1927 年长沙马日事变后,到上海开展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等活动。1928 年 6 月,赴苏联出席党的六大。随后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此时他年过五十,仍学通了俄语,以此研修革命理论。1930 年回到上海后,任秘密救助遇难同志的全国互济会负责人,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1931 年 11 月,奉命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等人参加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领导工作。1935 年初,何叔衡在向闽西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王尽美参加党的一大后,在中共中央代表的指导下,积极领导工人运动。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结核病。1925 年春节前夕,因疲劳过度吐血晕倒,住院治疗。时值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之际,他毅然出院,抱病赴青岛投入工作。他与邓恩铭等一起组织领导胶济铁路全线、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并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后因肺病复发,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在病重期间,他请青岛党组织负责人笔录了他的遗嘱 :“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是党和人民事业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改初衷,追求真理而不懈奋斗。这种奋斗精神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无数共产党 员 才 大 义 凛 然、无所畏惧,表现出宁死不...
篇二: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百年感悟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8 篇百年感悟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1
1921 年 7 月,在浙江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身处水深火热的全国人民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此扬帆起航。忆往昔峥嵘岁月,“红船精神”伴我们走过***个春秋,社会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0 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在这个关键时刻的节点,我们尤其需要发扬“红船精神”,做新时代筑梦人。
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国梦而接续奋斗。“红船”载着我们走过来的100 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适合中国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我们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守初心、继往开来、矢志不渝,勇敢迈步、踏上新征程、眺望远方。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我们将继续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矢志不渝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
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断创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红船”上的革命先驱们,在资金短缺、人员稀少、白色恐怖的重重高压下,仍然义无反顾、舍生忘死,拨开迷雾、冲破云层,牢记使命、勇挑重担,为成立新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防疫物资告急,尤其是口罩。生产歼-20 的军工厂,研发出一种自动化新设备,一分钟可以生产 100 只口罩,解决了燃眉之急。还有仅仅 10 天建成 1000 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 天建成 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这些奇迹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我们始终坚信咬定目标不放松,
敢于拼搏、厚积薄发,可以使国家富强起来。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无论何时,都要牢记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群众满不满意、幸不幸福,才是考量各项工作成绩高低的精确指标。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据《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全国确诊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从两万余元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部由国家承担。还有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不畏风险、奔走一线,治病救人、社区值守,舍小家、为大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新时代的筑梦人,我们要发扬“红船精神”,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时时刻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百年感悟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2
1921 年-2020 年,100 载风雨兼程,100 载如歌岁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走过从无到有的“雄关漫道真如铁”,历经苦难辉煌的“越是艰险越向前”,实现从小到大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从红船到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1921 年 7 月,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贞信仰,13 位有志之士齐聚上海、辗转南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了贫瘠的中国大地。此后,历经千辛万苦、经过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同样的初心,同一个信仰,激励和引导着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红船到巨轮,中国共产党人同舟共济、劈波斩浪,始终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行,所秉承的就是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
强大精神。当前,面临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不畏艰辛、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作风,就难以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难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每名党员干部要把奋斗精神融入工作、贯穿始终,将其转化为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艰难险阻的勇毅担当。
“一切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已融入血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才取得了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的良好成效。随着“人民至上”“政府要过紧日子”等民生热词的“刷屏”,一系列举措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注入了不竭动力。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年感悟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3
9 月 21 日,邮储银行福建省福州市分行党委举办追寻“红船精神”党日活动。此次活动地点别具匠心地选择在福州西湖画舫的“红船”上进行,会场模拟中共一大的“红船”会议场景,让党员们身临其境地接受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活动现场,党员们集体观看了《“红船精神”初心和动力》纪录片,合唱歌曲《歌唱祖国》。
追寻“红船精神”,贵在“精神”二字。邮储银行福建省福州市分行党委将党日活动的地址选在福州西湖画舫的“红船”上,既方便操作,又能接受红色教育,是值得提倡的。红船,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的摇篮,福州西湖的“红船”虽说只是仿制,但在这里同样可以感受到南湖红船的精神元素。水有源,树有根,“红船”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满腔的热血和火红的青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形
成了一个新的起点。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奋斗与抗争,都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朦胧中行走。唯有在“红船”上的那场聚会,才让中华民族看到了命运的曙光,找到了通向美好未来的大道。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就要从建党时的历史中提炼出让人砥砺奋进的精神元素,在民族复兴又一个新的起点上鸣笛起锚。“红船精神”到底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融入了共产党人的灵魂;有了这样的精神,才能产生强大的思想动力,才能汇聚起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在狼烟遍地的恶劣环境中冲出一条“血路”。就是这种精神,鼓起了人们的斗志,燃起了国人的激情,革命队伍迅速壮大,革命气势锐不可当!
从“红船”到“圣地”延安,再到建立新中国,这种精神得到了不断的提炼、补充。在延安,由于日伪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以及华北各地连年发生的自然灾害,革命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展现出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中,成了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真理、纠正错误的精神;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的精神;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红船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演绎。
战争的烽火早已远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的建设成果辉煌,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但那引领时代、激励斗志的“红船精神”不能丢,“延安精神”不能丢。“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著名诗人祁念曾的诗句,真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在当前的脱贫攻坚中,我们正在告别“破旧茅屋”,正在丢掉“老牛破车”,但那从“根”上传承的精神脊梁将更加挺直。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胜利的“法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是呀,这种精神成长之根、奋斗之根、希望之根,牢牢地扎于大地,植于人心。有了这样的精神法宝,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利用党日活动追寻“红船精神”,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种形式,党员干部接受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将更加坚定奋斗的信心,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时代华章!
百年感悟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4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秘密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纲》和第一个《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并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的红船从此开始扬帆起航。在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的今天,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划桨人,让“红船”再起航,是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应对环境变化的最好办法。
坚定信念,敢为人先,掌创新之舵。如今的基层工作已经与过去不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的工作任务也随之变化。“最多跑一次”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如何服务群众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如何让群众满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这需要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和重点任务,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结合新时代的科学技术,掌创新之舵,开辟一条新的航线。过去,需要罗盘指引,现在,定位系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过去,我们重点在于工作管理,现在更重要的是宣传讲解,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努力家,更要做一个宣传家。结合网络潮流,利用抖音等软件拍摄小视频宣传工作重点,利用快闪展现我们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
百折不挠,一心一意,划奋斗之桨。古时候,在冀州南边,黄河北边有太行、
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北山下面有个叫愚公的人,为了进出方便,他决定和家人一起挖平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这时,河湾上的智叟就讥笑愚公,认为挖平大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愚公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在如今的基层工作中,我们更要发扬愚公移山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琐,但又是最贴近群众生活,最关切群众利益的,当我们觉得繁重又不可能完成的时候,可以多想想愚公,愚公有子有孙,我们也有时间有同事,一天完成不了的就要加班加点完成,一个人来不及的我们要寻求同事的帮助。反过来同样的,当同事完成不了的时候,我们也要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面对难题重任要想办法去完成,而不是像智叟一样,只在一旁喊:工作好难啊!好多啊!我完成不了。
不忘初心,公道正派,扬使命之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在日常工作的开展中要多想想人民群众。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不是为了群众的安全,这项工作的推进是不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多想一想群众,会发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的每一次付出和每一项决定都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利益和现在未来。在下村核实情况的时候不能走个过场,要走进房屋,多观察实际情况,要走进群众,多听取群众对对象的评价;在解决纠纷的时候,要认真听取双方的意见,也要综合村委、村民的建议,不能主观臆断;在涉及补助发放的时候,要严格摸排资格,不能少一个该有的,也不能多一个不该有的,稳掌舵,奋划桨,高扬帆,让基层干部的“红船”劈风斩浪再起航。
百年感悟弘扬红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心得体会 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
立时的 50 多名党员,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的**.*万名党员,再到 2018 年底的9**.*万名党员,100 年来,在这一初心和使命的激励下,“50”的“星火”萃取出的“红船精神”,将继续指引“9***万”的燎原之火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50”的初心和使命,要有赓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二大初步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解放、为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指明了方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我们党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不断根据革命形势变化制定正确斗争策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 28 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万”的初心和使命,要有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烽火 28年,新中国成立后,怎样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摆在**.*万共产党人面前的又一个历史性考题。正是在奋斗精神的凝聚和鼓舞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探索,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社会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篇三: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简介:吴镝,在读硕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增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研究”(项目编号:20VSZ140)。文章编号:2096 -3874(2022)02 -0007 -06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关系辨析、价值旨归吴 镝(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摘 要: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开创点的精神发端,后者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伟大历史节点的精神高峰。厘清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梳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各精神标识逻辑关系的重要一环。两者关系的辨析有利于进一步明确红船精神的历史定位、界定伟大建党精神的阐发范围以及建构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内在逻辑。关键词:红船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辩证关系;价值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精神写照,是在积淀百年的创业、守业和兴业中磨练而成的精神品格;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建党实践中创建的伟大革命精神,其提出“填补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的历史空白”[1] ,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的历史起点,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在民族复兴历史任务的背景下,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构建逻辑中探讨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时代关切,必须明确其生成逻辑与基本内核,厘清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挖掘其对时代的引领价值。一、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生成与基本内涵2005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首次提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2] ;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 。梳理两大“精神之源”的历史生成与基本内涵是分析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辩证关系的必要前提。1. 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的提出使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实践活动和伟大斗争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先进精神品格得以高度凝练和概括,使之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木本泉源,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为无产阶级摇旗呐喊、与人民同心同德,勇立时代潮头的象征,高举先进科学理论的旗帜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1)救亡图存是红船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步入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中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列强烧杀抢掠、百姓水深火热、社会生灵涂炭、民族危在旦夕,无数仁人志士为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难题出谋划策,先有魏源、林则徐等思想家开近代西学之先河,兴起器物改造的“洋务之风”,后有梁启超、严复等政治学者创制度变革之先风,及至民主革命所主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都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和腐朽无能的清朝统治面前沦为救国救民道路上的“炮灰”。正是在这严峻的时代形势之下,红船精神蕴含的各个· 7 ·第 22 卷 第 2 期2022 年 2 月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Vol.22 No. 2Feb. 2022因素开始孕育、形成,在艰难的思想启蒙、工人运动和早期党组织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2)马克思主义是红船精神形成的理论渊源伴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如一场甘霖及时降临在中国大地,为处在彷徨困惑时期的广大先进分子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并指引他们找到了先进的阶级依靠,形成了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创了一批以传播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旨的报刊杂志,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铸就了思想根基,成就了红船精神丰厚的理论内核。(3)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创造性活动是红船精神形成的现实基础第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学者们在与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广泛散播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从 1920 年秋到1921 年春,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国内外相继成立、共谋建党事业;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还积极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各地建立党的早期组织基础上,经过积极谋划和筹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几经波折,始于上海,终于嘉兴南湖的红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为建党事业深耕筹措、奔波劳碌的社会活动构筑了红船精神深厚的现实基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2]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认为党的纲领的产生即意味着政党的诞生,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的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是首创精神的历史见证;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现党的三个伟大历史飞跃是奋斗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奉献精神的真知灼见。2.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发布以来,学术界围绕红船精神与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研究但尚未达成共识,建党精神是否直接等同于红船精神?二者存在怎样的关系?建党精神仅仅表现为一种革命精神吗?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分析和基本内涵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者们对此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红船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有学者从党史学的角度分析,认为“红船精神回答了关系中国共产党创建、发展、壮大的三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1] ,两者是相同的概念;有学者从红船精神对建党、治党的价值出发,认为红船精神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核心、灵魂和本质[4] 。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大多数仅从“红船”对党的创立、成立这一即时性意义层面上来加以阐述,从而忽略了中国共产党其他精神标识对于全党的建设性意义。另一种声音则认为红船精神不能等同于建党精神,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替换关系。有学者认为红船精神是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个体化的精神”,建党精神不只是具有创建意味的民主革命精神,还应该包括国家建设的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 精 神,建 党 精 神 是 一 种 总 体 性 的意识[5] 。由此,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之际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就不仅仅局限于红船精神所提炼出的革命精神之源了,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摸爬滚打探索新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精神之源。过去,大多数学者围绕党的诞生这一时间节点来定位和阐述建党精神的内涵,而在新时代,“建党”一词除了党的创建层面上的意涵,更包含着党的建设意义上的深刻内涵,这就决定了其必然是一个延时性的、发展性的精神质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3]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要矢志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契合,坚守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相同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思想纲领和价值目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无产阶级相左的特殊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勉的实践坐标和· 8 ·第 2 期 黑 龙 江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2022 年
历史责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持之以恒地“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6] ,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风骨和意志品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的党史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坚持对党忠诚就是坚持对人民忠诚、坚持对人民负责、尽责,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共守的政治纪律和为民情怀。二、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辩证关系在对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的辩证关系进行探讨时,首先,需要从总体上弄清楚一个问题,即关于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间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从而指导实践,伟大建党精神产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之中,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的“红船精神”、创设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井冈山精神”等党的重要精神标识之中。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先验性”的存在,也就是说这种精神并非超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前而横空出世的,虽然其抽象精神内涵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不存在时间逻辑上的先后次序,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是,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其他精神在历史长河实践中是先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或者说是早就内在地熔铸其中的,是先有物质社会的伟大斗争的,而伟大建党精神则孕育于这些伟大革命、伟大建设和伟大改革的斗争实践之中,脱胎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既有精神之中,是对这些精神的高度凝练总结。与其说伟大建党精神是一种“母体机制”“逻辑底座”[7] ,不如说是以红船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造就的精神谱系为扎入中国大地、深入民族血脉的发达根系,生长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个苍劲有力的树干,共同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颗参天大树的茁壮成长输送养分与营养液,从而为实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提供荫蔽。1. 从其历史生成中,探究必然性与偶然性之关系红船精神是孕育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第一颗精神果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端,伟大建党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难险阻迎来 100 周年纪念日之际而凝练的又一精神硕果,从其发展历程来看,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之间存在着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统一的关系。“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2] 在历史长河中,就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而言,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早期谋划、筹备和成立政党之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其形成与发展过程内在地包含着许多偶然性历史因素,如中共一大代表临时转移到嘉兴南湖,在一条小红船上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对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是偶然性的存在;而伟大建党精神则贯穿于精神谱系的始末,在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实践斗争中创造着全新的精神力量,在各种精神力量的背后都离不开共产党人的自身修养和品格锤炼,因而在其指引下的精神创造也是一种历史必然。此外,伟大建党精神存在的必然性正是通过大量的诸如中共一大会址变迁之类的偶然性事件孕育出的精神样态而表现出来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所展现的精神面貌、精神力量而呈现的,是通过各种历史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的。而在红船精神等不同的精神样态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历史必然性,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建设和壮大政党时共同的理想信念支撑、共守的初心使命支持,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以红船精神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成就了伟大建党精神成为历史的必然,是其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总之,红船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两者各自形成发展过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必然与偶然的辩证关系。2. 从其基本内涵中,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之关系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形成红船精· 9 ·第 2 期 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关系辨析、价值旨归 2022 年
神严密的逻辑体系;求真精神、践行精神、斗争精神和无私精神构成伟大建党精神丰富的基本内涵[8] ,两大精神的文本表述虽然有所不同,其核心要义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精神品格来看,伟大建党精神与红船精神之间存在着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红船精神的基本内容中,“首创精神是核心,是动力之源”[9]。“红船”承载的首创精神,既具有其特定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即 1921 年在南湖游船上胜利召开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又蕴含着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普遍指导意义,其内含的创新精神,是党永葆生机活力、党的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也是这一本质的继承和延展。奋斗精神是“红船”的内在支撑。以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铸炼强大意志,在白色恐怖笼罩下以百折不挠的革命实践劈波斩浪,这种精神力量不为红船精神所特有,一以贯之地融合在其他精神样态之中,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在具体的、历史的伟大斗争中一脉相承,构筑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奉献精神是“红船”的前进本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人民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党伟大事业的开端,“为公”“为民”成为巩固执政党的根基所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新时代对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思想要求,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归宿。但是,在红船精神强调“立党”基础上,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不仅是对党精神标识的集中凝练,更是一种建设性要求,更包涵着对未来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的精神引领和期许,在践行与担当初心和使命中再创伟大胜利,再攀精神高峰。从“红船”出发,以“红船精神”为火炬,照亮中国革命前行的道路,在伟大精神引领下创造伟大胜利,再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行稳致...
篇四: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党课】——党政部门/国有企业/党支部/团支部2021年党史知识专题辅导报告人:XXX 单位:某某市某某局
序言2021年是我党建党100周年,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回顾党的成长历程,谈谈我对十九大精神与“红船精神”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今天党课的题目是:铭记百年奋斗路,肩负使命踏征程,让红船精神照亮新征途。
目录第一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第二 “红船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第三 “红船精神”的现实价值意义第四 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总结
第一部分 PART
ONE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认识一个政党的最好方式,是了解它的历史能够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能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
,嘉兴南湖时间地点1毛泽东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李 达 李汉俊 张国焘 刘仁静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出席党的一大13位代表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7.16-7.23上海南成路辅德里625号(当时为李达寓所,今成都北路7弄30号)时间地点2这次大会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是第一部正式的党章。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6.12 —— 6.20广 州时间地点3国共合作的问题。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中心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等,对于加速中国革命的步伐,促进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的高潮,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22日上 海时间地点4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陈潭秋、张太雷、周恩来、彭述之、李立三、罗章龙等20人(其中有表决权者14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出席代表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了党支部为党的基础组织。中心议题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4.27-5.9武 汉时间地点5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出席代表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首次提出并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也是中纪委的前身。会后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强调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和实行土地革命,首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首次把党与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中心议题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18-7.11莫斯科时间地点6出席这次大会的各地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者84人),代表全国党员4万多人。共产国际负责人布哈林和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也参加了大会。此外,参加开幕大会的还有少共国际、赤色职工国际的代表以及意大利、苏联等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代表大会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同时批判了瞿秋白的“左”倾盲动主义错误,明确了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十大政治纲领。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党唯一在国外制定的党章,突出地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中心议题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4.23-6.11延 安时间地点7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出席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党独立自主制定的第一部党章。首次增加了党的总纲部分,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利益”;指出了党的现阶段和最终目的,指明了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首次以条文形式明确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力。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27日北 京时间地点8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出席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历史意义主要内容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提出了党的任务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强调要加强执政党建设,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结构作了新的规定;首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24日北 京时间地点9九大通过的新党章,错误地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林彪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进了总纲;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歪曲的阐述;砍掉了原党章中党员权利一节,取消了党员的预备期,取消了中央书记处,取消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等机构。九大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重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的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历史影响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28日北 京时间地点10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249人, 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出席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全国各方面形势有了好转的情况下召开的。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十大党章在“左”倾错误有了新发展。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18日北 京时间地点11大会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 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动乱后的第一部党章,但未完全消除十大“左”的错误影响,这些错误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以纠正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11日北 京时间地点12邓小平在大会开幕时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二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改吸取了历次党章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彻底肃清了“左”的错误。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首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首次把誓词写入党章。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北 京时间地点13会议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11月1北 京时间地点14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 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概括,并将这一理论及以此为基础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写进了党章。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9.12-9.18北 京时间地点15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 邓小平理论 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同时把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11.8-11.14北 京时间地点16党的十六大把 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大会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增写了“党徽党旗”内容。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10.15-10.21北 京时间地点17党的十七大强调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11.08-11.12北 京时间地点18会议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制定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前进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回答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政策立场。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一部分 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北 京时间地点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主题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历史意义
第二部分 PART
TWO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二部分 “红船精神”的内涵和意义上海中共一大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会议召开被迫转移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史称【南湖会议】第一阶段:上海会议 第二阶段:南湖会议
中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CHINA第二部分 “红船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首先闯入会场的叫程子卿,他是黄金荣的把兄弟,利用这层关系进入巡捕房,任华人探长。原来马林由莫斯科途经欧洲来华,曾在维也纳被警察局拘捕,虽经营救获释,但其行动一直作为“赤色分子”被严密监视。具有丰富秘密工作经验的马林,警觉地说这人一定是“包打听”, 建议立即停会,大家分头离开。中共一大第六次会议刚开始,就遭受法租界巡捕房的侵扰。转移嘉兴中共一大果然,十几分钟后两辆警车包围了一大会址,法籍警官亲自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