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研究的心态
研究是一种心态
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出版业的确是空前繁荣。走进书店,就像走进了大型超市一样,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惊叹,包装之精美也足以让人咋舌。
可是,顺着书架一路看去,却往往皱眉:除了改头换面的名著之外,大行其道的是各类“编著”的东西,乍一看书名,挺新鲜,可是一翻目录和内容,大都似曾相识。无非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不同的内容的重新归纳和综合,有新意的不多,原创的影子也没有。
可以说,近几年除了纯文学之外,在学术上,极难见到有价值的“发前人所未发”的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品了。
什么原因呢?
自然是社会环境催生的浮躁心态作怪,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已经让搞学问的人按捺不住寂寞,春心骚动了。
因为没有了研究的冲动和耐心,缺乏“坐冷板凳”和“烧冷灶”的勇气,一味地追风,哪里还会有真正的发现?
近来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热衷于漫无目的地从网上浏览新闻和小道消息,连认真读报的习惯都失去了;满足于看畅销的书和杂志,连传统的经典著作都不屑一顾了;喜欢在网上写博客和微博,如果不能上网,连写作的心情都没有了……
有时候感觉真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昏头昏脑的,毫无定力与主见,反而对水中淡定的鱼儿有些鄙夷。
那天,听几位名师讲课,其中的一位不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教学设计,新意迭出,极具艺术的美感,有些做法可能自己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很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是长期阅读和实践的结果,非一时一日之功。
又一天,听一位老师办讲座,既有现实的视野宽度,又有理论的高度,并以活生生的案例为基础,逻辑也强,主题突出,极具针对性。让人大开眼界。于是我想到,这是平时积累与研究的结果,绝不是说
拿就能拿出来的。
一位朋友出书了,尽管水平并非惊人的那种,可是把握住了机会,最起码展现了一定的能力。在发短信祝贺的同时,竟有些许的神伤。有些事情本不难,可是,有的人做成了,有的人,仍然是梦。
同学的孩子今年上初三,很优秀,不论学习还是各方面的能力,口碑极佳。那天见了,十分喜欢,知道这是精心培养的结果。自己的儿子虽然也不错,可是总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候肚子里有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往往在缺乏耐心的氛围中变成了教育上的简单粗暴,智慧荡然无存。
钉子只所以能穿透木板和钻进墙里,是把力量集中到了一个点上,水滴所以能滴穿石头,当然是由于坚持不懈。
从问题出发,调动所有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学习、调整,在不知不觉中,能力得以提升,境界得以开阔,人生得以精彩。
研究是一种心态,一种耐心、淡定、坚韧的心态,拒绝浮躁、暴躁与固执。
心中有了目标,眼中透露出了坚毅,脚下迈起了有节奏的步伐,这世界,已经在为你让路。
篇二:研究的心态
研究生的心态与工作
研究生的心态与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要点:
1.积极心态:研究生阶段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期。面对学术研究的压力和不确定性,保持积极的心态至关重要。乐观、坚韧和开放的态度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困难,抓住机会,并取得成功。
2.责任心: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主力军,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这不仅体现在对学术研究的认真态度上,也包括对自己、对导师和团队的承诺和责任。
3.自主性: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注重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设定目标,并有效地安排时间。同时,也需要学会与导师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职业规划:对于许多研究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开始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这包括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职业市场的需求,以及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计划。
5.应对压力:研究生阶段面临的压力多种多样,如学术研究、就业前景、经济负担等。学会有效地应对和缓解压力,对于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6.持续学习: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都需要持续学习的态度。研究生需要保持对新知识和技术的关注,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7.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于维持良好
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适当参加休闲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研究生的心态与工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高效地完成研究生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积极的职业规划和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生也可以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取得个人和职业的成功。
篇三:研究的心态
五种科研心态)读博之后,我才越来越能体会到导师的悉心教导,能比较快速且正确地领会导师的意思。与此同时,也开始反思当初读研时为什么喜欢自以为是,不肯听从导师的建议,甚至抱怨导师缺乏指导或指导方式不正确。通过对比现在读博的成长状态和当初读研时的不成熟状态,我总结出研究生读研时五种要不得的心态(由于研究生读研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科研,因此这五种心态都与研究生的学习相关)。这些不良心态是阻碍研究生健康成长,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希望研究生们能引以为鉴。一、急功近利不肯长期坚持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已是研究生的普遍状态,我读研时也明显地具有急功近利的心态。研究生刚入学时我对学术充满热情,总想着要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简而言之,就是希望读研时多发表学术论文。我想这也是许多研究生的目标和追求,不论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还是为了读研期间的各种评优评奖,抑或是考虑到将来找工作。总之,我们都高度认识到了学术论文对研究生的重要性,也正是这种认识使学术论文的发表与诸多功利性目标挂钩,从而使得我们都想快速出成果,最好能像导师一样,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带着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我们投入到论文写作当中,广泛收集文献资料,认真研读专业着作,想着快点把论文写出来,但很不幸的是,我们越着急,论文越没头绪,以致最终放弃。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第一篇论文的未能完成是导致许多研究生三年都没有再写第二篇论文的重要原因,而那些通过踏实积累,慢慢写出第一篇论文的研究生,往往又能继续写出更多的论文。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者只想着快速出成果,而后者却做到了长期坚持。要知道,写出一篇论文不是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看些材料,读本专着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用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时间去阅读文献,掌握基本研究方法才能完成的。这种长期的坚持不仅是第一篇论文完成的重要保障,而且也为将来继续写作打下了基础。二、按部就班不肯独立钻研独立钻研是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品质,但我们当下的研究生往往过度依赖导师。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研究生如果要发表论文,应在导师指明了研究领域的前提下,自己独立钻研,而不是等着导师的指示,按部就班。研究生入学不久,导师就给我推荐了专业书籍,也算是为我大致确定了写作的方向,让我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撰写论文。而我当时却并不能明白导师的意思,只是硬着头皮看书,也不懂
得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看完之后,又等着导师下一步的安排,甚至希望导师能给我拟定题目,然后发些相关资料并告诉我怎么写。后来才明白,学术研究靠按部就班地跟着导师是不行的,每个人看书的方法,想问题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发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研究生需要有独立钻研的意识,从阅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自己去查阅文献资料,并一步步摸索如何完成学术论文。说实话,有时候导师也不知道怎么写。只有通过自己的独立钻研,慢慢写出论文的初稿,导师才能给你修改,才能清楚你的学术功底,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指导,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先刻苦努力,认真钻研。现在读博之后,我渐渐发现,在导师给了一个大致方向之后,通过独立钻研才能对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了解,有时候这种认识比导师还要深刻。三、临渊羡鱼不肯付诸行动其实,刚入学的时候,大家的水平都相差不大,但为什么到毕业时有的研究生能发表很多论文,而有的研究生却一篇都没能发表呢?我觉得这其中的原因不在于你是否有目标和想法,而在于你是否有所行动。正如“荷叶上有3只青蛙,有1只想跳下水,请问这时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答:还有三只青蛙,因为它是想跳,但还没有跳。”我们许多研究生都曾不止一次地信誓旦旦要开始写论文,要发表论文,但往往到最后就像那只想要跳下水的青蛙一样,只是有想法而没有真正的行动。我们常常羡慕他人,却又不肯付诸行动。一方面,我们迟迟不肯着手论文写作,总想着要搜集了所有资料之后,一步到位地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种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成为研究生论文写作的重大阻力,让我们羡慕他人的同时,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另一方面,研究生容易轻视他人的论文,认为别人的论文写的不怎么样,要是自己来写一定能写得更好,这种轻视的态度,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我当时读研时也有这种心理,但现在读博开始了论文写作之后,才明白当初的这种心态是多么的幼稚及对他人的不尊重,因为不真正写是不会知道自己到底能写出什么东西。所以,先要摆正心态,把自己的想法一点一点用文字表达出来,然后再慢慢修改完善。四、随波逐流不肯坚持己见研究生通过大量地专业性阅读,一方面是为了积累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主见。有人说“如果本科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知识,那研究生学习的主要目就是创造知识。”而创造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批判性地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然
后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我发现不少研究生不善于思考,缺乏个人主见;有的研究生有好的想法,但却害怕研究中存在的困难而放弃。比如在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一些研究生不善于创新,倾向于选择一个比较简单的课题,只求能顺利毕业,这就导致不少研究生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大都一样,我硕士毕业时能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就在于其他同学都使用量的研究方法,而我选择了质的研究方法,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追随大流一方面使研究生不能进行批判性阅读,一味接受别人的观点,缺乏主见;另一方面又使研究生选择与其他同学相近的课题和相同的研究方法,即使有自己的新想法却因害怕困难而不肯坚持。因此,研究生不管是在文献阅读还是在论文选题中都不应该追随大流,而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并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要记住吸收知识是为了创造知识。天天论文网:www.天天论文网(首字母).com是一个专业的学术馆式高素质论文推介平台/论文集中发表平台,天天论文网十年耕耘,和多家杂志社开通论文直通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环节流程,论文能够尽快获得审稿结果,从而加快了论文发表到合适的学术期刊上进程!拥有专业的学术团队,凝聚了一批行业内资深、有活力的成员。本站工作人员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多名。另外聘几大高校的教授和博导,拥有坚强的学术交流后盾。从业人员均曾在各大期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在各自专业领域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以及丰富的学术功底,他们有着高水准的审稿水平和高层次的学术渠道,更具魅力的是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天天论文网和出版社也有合作,需要出书的,可以联系我们,单书单号,国家级出版社,费用优惠!也可以代办专利申请科研基金挂名等事务。职称相关事务咨询企鹅号2035204840五、怨天尤人不肯改变自己读研是一个改变自己的过程,尤其是改变自己不良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思维和写作方式的过程,这种对自我的改变包括合理利用时间,善于控制情绪,重视发挥长处等。而不少研究生在论文写作中出现挫折和困难时,总容易抱怨时间不够用,导师的指导不够,自己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料等等,其实根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不懂得如何有效利用时间,将宝贵的时光都用在对环境和他人的抱怨之中。我读研的时候也常会羡慕那些发表论文的同学并向他们学习,但经过多次努力仍然不能发表,我就开始分析为什么别人能发表论文而自己不能,我得出的原因不是别人多么努力,而是别人在论文写作和论文发表时能得到导师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我曾一度陷入抱怨的状态,抱怨没有遇到好导师,没有得到好的指导。现在才发现一个人如果不首先改变自己,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导师的帮助,导师又怎么能对你进行真正的指导呢?读研时要想取得进步,首先就要学会改变自己,对自我进行有效管理,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重要的事情上,善于调节情绪和发挥长处,学会与他人相处,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读博之后,我逐渐意识到一个好的心态对研究生的成长至关重要。马斯洛曾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
变。”希望研究生们能全面认识自己,对于这些要不得的心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珍惜读研时的宝贵时光,让自己全面成长。
篇四:研究的心态
对待科研态度
对待科研态度是指对待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包括对科研工作的认真、负责和严谨。以下是对待科研态度应具备的几个方面:
1.
热爱科学研究。热爱科学研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首要条件,只有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在科研领域中保持持续的动力和耐力。
2.
严谨的态度。科研工作需要遵循科学的严谨性原则,每一个科学研究都应该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分析,以确保科研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3.
勤奋和耐心。科研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不断地进行试验和分析,持续地改进和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因此,勤奋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4.
乐观的心态。科研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需要有乐观的心态来面对困难和挑战。只有乐观的心态才能让科研工作者在遇到失败时不放弃,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追求更好的科研成果。
5.
诚实守信。科研工作者应该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不夸大实验结果,不抄袭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坚守诚信原则,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对待科研态度需要具备热爱科学研究、严谨的态度、勤奋和耐心、乐观的心态和诚实守信等品质。只有具备这些品质的科研工作者才能获得更好的科研成果,为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五:研究的心态
《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的学习体会
《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的学习体会提要:通过学习,我感觉自己既要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加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是一种生活的认识态度,加强不断思考
《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的学习体会
今天下午学习,每月一荐《用研究的心态面对每一堂课》,我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我对自己的教学应该进行深深的反思。在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像材料中所说的那样,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姿态出现在教学实践的情境中,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深钻教材,把准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因材施教。“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各科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重点,它是我们学习后段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研究学生,了解学情,做到因人而教。我们一般都是教同一科目、同一年级,因此年年都是抄教案,下载教案,殊不知学生不同,教法也就随之不同。如:体育班与音乐班同上一节数学课,采用同一方式、方法显然不合适。
总之,通过学习,我感觉自己既要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加强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反思是一种生活的认识态度,加强不断思考,就能进步的很快,成绩也提高的很快这样,反思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教学也才能在研究中走向新形态。
篇六:研究的心态
用什么的心态做研究报告
做研究报告需要以专业、客观、严谨的心态进行。以下是一些适用于研究报告的心态:
1.科学态度: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研究问题,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客观、准确、可靠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2.公正公平:在研究过程中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对待研究对象和结果保持中立、公正、公平的态度。
3.谦逊诚实:在研究报告中要诚实地呈现研究过程和结果,不夸大、不歪曲数据,不隐瞒不符合预期的结果。
4.专业态度:保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更新,对待研究领域的问题保持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不断追求知识和创新。
5.细心和耐心:对研究过程中的详细数据和细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记录,同时在写作报告时注重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达。
6.韧性和毅力:研究报告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如数据不完整、实验结果不理想等,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轻易放弃,持续努力。
7.开放心态:对于研究结果的判断和解释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不固执己见,相信科学方法和研究规律。
总而言之,做研究报告需要保持科学、客观、谦逊、专业、细心、耐心、韧性和开放的心态。
篇七:研究的心态
笔者注: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先看个例子,一个人坐在一棵苹果树下,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砸在了这个人的头上,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常见的两种心态,管理者心态和研究者心态。
管理者心态:基于现状解决当前的问题。可能对现状的认识比较充分,但从不认为改变现状是首要的。关心的重点是把问题解决掉,关心结果多于关心过程。与人交往时比较在意对方言行可能背后隐藏的目的性。
研究者心态:探究问题的本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或最优方法。对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享受过程,不太关心过程中的付出是否值得。
(问题的本因包括决定一个事物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或者是导致一个现状形成的、过程中的各种推动因素。)
研究者心态另外的特点是,自信、善于推理、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勇于尝试、敢于下结论(当然要寻找办法实验和验证)。因为任何研究结论一定首先都是研究者或研究者团队个化的和并非完善的,然后逐步被整个行业和社会所接受,并经过实践和改进,才变得通用化、完善化的。
试想,牛顿和莱布尼茨是分别单独发明了微积分的,那么在当时牛顿的力学论文中所用的概念、单位和符号等当然都是他自己创造的,是个人化的,不是么?现在所用的微积分符号和力学概念和单位等等,都是后人所做的完善性工作了。
再举个例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导、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曾经因为对药家鑫案件的犯罪心理学调查受到网络舆论(用现在的词说就是“喷子”吧)的争议,这就是两种心态的一个典型例子。
质疑者们偏向管理者心态,关心的是当前的案件及其判决结果,他们“断言”李教授的言行背后隐藏着目的性。
而李教授本身属于研究者心态,是探究嫌疑人产生犯罪行为和采用极端犯罪手法的心理学原因。那么这种探因有什么作用呢,那么就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去做出相应的改善和干预,以避免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从角色分工角度讲这是决策者和实施者的事情了。
①摸了摸脑袋,“真疼”,然后走掉了。
②“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然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例子说明了心态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关于研究者心态的人特别是其中的高端分子(即天才)是否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应该算是有结论的,参见百度百科词条“天才”。
通用的角色分工图:
决策者实施者研究者管理者执行者支持者受众
※
注:各种角色都可能存在着上述一种或两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