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关于提高田长制思想认识【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认识是认知知识,即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思维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提高田长制思想认识【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保耕地数量、提耕地质量、管耕地用途、挖耕地潜力,为保证粮食有效供给提供可靠保障。5月18日,xx市委召开耕地保护专题会议,提出“田长制”是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治本之策。
“田长制”明确了管理主体——谁来管。“田长制”是在经过吸纳“河湖长制”“林长制”做法,借鉴山东省、天津市等地和荷兰、日本等国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省2月份“田长制”工作会议精神而实行的一种防止耕地非粮化的管理制度。“田长制”有明确的管理主体,从全省来看,省市县乡四级田长由本级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村级田长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田长由村两委班子成员或屯长(负责人)担任,户田长由耕地实际经营者(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担任。从我市的双牌、东安等县来看,设置县、乡镇(管理局)、村、组四级田长,并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地块。可以看出,在谁来管的问题上,我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刚性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初步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监管格局。
“田长制”确定了管理职责——管什么。“田长制”的管理职责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稳定耕地数量,就是田长要对所管辖区域内的耕地进行定期的巡查,一旦发现所辖区域内有非法占用的行为,要及时加以制止和处理,确保耕地数量不低于国家规划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数量。不仅如此,还必须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升耕地质量,就是田长应当管控耕地土壤环境风险,通过组织落实秸秆离田还田、轮作休耕、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防治耕地水土流失、沙化、碱化,推进耕地质量提升。除此之外,田长还要加强耕地生态保护、加强基础工程条件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行政监管执法等几项工作任务。
“田长制”创新了管理方式——怎么管。从县里层面看,一是签订责任状。通过县乡村田长、网格田长体系,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县乡村层层签订耕地保护责任状,一级一级压实责任,做到工作不留空档,地块不留死角。二是全方位宣传。如江永县充分运用“村村响”广播、敲门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制作横幅标语、拍摄专题片等方式加大对“田长制”、特别是严禁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的宣传力度,宣传基本农田“八不准”“六严禁”等耕地保护政策法规。三是探索智能监管。利用数字化智能手段,如5G技术监测系统,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居民点周边等区域安装摄像头,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并遏制耕地非粮化。四是加大奖惩力度。将“田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对秸秆离田还田、深松(耕)与保护性耕作、农田水资源节约与利用,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指标实现管理成效与绩效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奖优罚劣。
“田长制”在xx实行的时间不长,实践中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信经过探索总结提升后,这种创新耕地保护的制度,必将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成为xx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治本之策。
思想认识真提高。召开xx镇2023年耕地保护暨田长制工作会议,传达学习省、市、县会议精神,真正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保障粮食安全。
压力传导真到位。完善镇、村(社区)、网格三级田长的“田长+”责任体系,按时汇报巡查情况,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真正将压力传导到各级田长,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压实责任、守住“底线”、管好“责任田”,做到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争做保护耕地的带头人。
依法履职真践行。按照镇级田长每月不少于一次,村(社区)级田长每周不少于一次,网格级田长每周不少于2次的频率开展巡田工作,并严格使用巡田APP记录工作轨迹,形成耕地保护监管“一张图”。聚焦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挖湖造景、挖塘养鱼、建设绿化带等违法违规问题,在源头上加强自查自纠和日常巡查,坚决杜绝“视而不见”“形同虚设”等严重履职不到位的现象发生。
工作举措真添彩。扎实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利用村村响、微信群、QQ群等方式宣讲政策,在巡查的同时强化宣传引导,不断提升村民护田、保耕的意识,动员村民积极进行保护耕地相互监督和反馈,确保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打通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对各级田长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以案例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作开展。
追责问责真到位。“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切实担负起耕地保护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田长的重要作用,以常态化巡查为契机,坚决杜绝违法占用耕地,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
一、指导思想
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绿色发展,实行党政同责、清单管理、分级保护、逐级负责、严格问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农产品稳定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底线思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点,严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全面强化农田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功能。
2.坚持系统治理,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大力气补齐农田短板,认真审视耕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开展系统治理,提高农田保护利用水平。
3.坚持党政同责,加强部门联动、省市互动,健全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4.坚持依法依规,落实部门共同管理机制,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执法和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建立管用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各方耕地保护积极主动性。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极端重要性,落实党政同责,把推行“田长制”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一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稳妥有序开展工作。
2.强化监督问责。落实逐级督导考核制度,采取通报、点评等方式,督促工作落实落地落细,用好考核成果,对落后单位加强指导。
3.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统筹土地出让收入等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农田建设保护项目。加快制定耕地保护补偿办法,以耕地保护为核心,以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为目标,合理、有序调整林耕结构,逐步协同有关补偿标准。
4.完善法制保障。坚持问题导向、从严管理、便于执行的原则,理顺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体制。加大耕地保护执法处罚力度,通过严管重罚,彻底整治涉地乱象,坚决防止新的违法违规占地问题发生。
5.积极宣传引导。加强信息发布,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田长名单。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和网络新媒体大力开展“田长制”工作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支持,形成农田有效保护高效利用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