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6篇

时间:2023-12-07 13:36: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6篇

有关人民法院工作计划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法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的文章6篇, 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1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人民时评)

  “现在,手机‘安静’下来,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走村入户上了。”一名基层乡镇干部感慨,解决强制推广使用、滥用积分排名、过度强调留痕等问题后,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了。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现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

  2019年是党中央确定的首个“基层减负年”,当年3月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树立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的鲜明导向。守牢精文减会硬杠杠,压减检查考核事项,清理规范政务新媒体,查纠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实打实的举措,化“纸上任务”为“实际行动”,变重“痕迹”为重“实绩”,让基层党员干部得以轻装上阵。2021年,全国共查处“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问题371起,比2019年减少了78.1%。去年有调查显示,89%的基层干部对3年来的减负工作感到满意,92%的基层干部认为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检考取得了切实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既要做好松绑减负的“减法”,也要做好激励担当作为的“加法”。近年来,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明确容错范围、建立容错清单;再到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上”,更加注重实干、看重实绩,这些改革举措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给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提供了激励和保护,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既定目标,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新的赶考之路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而是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从小处切入、往深处推进,与时俱进、持之以恒,方能以优良作风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不断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我们一定能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促进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心民心更加凝聚,从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2

  用更好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人民时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从5个方面部署多项实打实的硬招,为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发展壮大注入澎湃动力,为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制度红利。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对市场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是企业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压缩到4个工作日以内、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6亿户、民营企业数量10年翻两番、“十三五”时期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7.6万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眼当前和长远,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当前看,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唯有加大力度打造更好营商环境,才能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渡难关、复元气、增活力,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从长远看,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传统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制度供给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孕育更多新动能、激发更多新活力具有重要催化作用。

  打造更好营商环境,要做好促进发展的“加减法”。今年以来,我国减税与退税并举,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特别是4月起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与此同时,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不断为营商环境“浇水施肥”,助力市场主体拔节生长。随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政策措施落地,市场主体将会感受到更多阳光雨露的滋养,在风雨洗礼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更好营商环境,要用好改革和法治两个抓手。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另一方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还要看到,法治本身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在法治环境下,才能形成维护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保障各种经济活动顺利进行。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厚植有利于市场主体健康生长的沃土,必将促使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在高质量发展中塑造竞争新优势。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唯有下大气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才能让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中国经济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3

  为科技创新厚植学风作风基础(人民时评)

  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讲啦》栏目邀请欧阳自远、杜祥琬、傅廷栋等科学家与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对话交流,探讨如何传承科学家精神。这是中国科协、教育部等联合开展的“20xx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月”活动的一部分。宣传月以电视节目、报告会、话剧、展览等多种形式弘扬良好科研学风作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良好科研学风作风是科研成果扎根生长不可或缺的土壤,不良学风作风不仅影响科技创新的成效和方向,也不利于科技工作者赢得社会尊重、实现人生价值。近年来,我国大力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中办、国办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为好学风好作风筑牢制度保障,推动学风作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今年5月,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正式成立,并启动“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活动。一系列“组合拳”,提升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学风作风素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精神支撑。

  当前,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生活福祉,更加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优良学风作风,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向科技创新广度和深度进军。不可否认,不良学风作风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虽然只存在于个别领域、个别人身上,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立志做为国家、为人民的大学问、真学问。

  榜样是最好的示范。脚踏实地、严谨求实是我国科技界的优良传统。从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到黄大年、南仁东、钟扬等新时代榜样,一代代科学家以崇高品德和优良学风形成强大的榜样力量,引领科技工作者奋力前行。从邀请德学双馨的科学家作学风报告到系好青年师生科研生涯“第一粒扣子”,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近年来坚持创新内容、丰富形式,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科研诚信、涵养优良学风作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模范引领、榜样带动,讲好科学家故事,有助于更好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科技伦理意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营造良好氛围。

  树立“高线”,也要划清“红线”、兜牢“底线”,强化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惩戒。只有不断完善公平、透明、具有可操作性的调查处理程序和规则,明确科研失信行为的界限和越界处罚,才能用“硬杠杠”推动“软变化”。形成治理学术不端的长效机制,还需要从深层次问题上寻求破解之策。只有深化改革、强化执行,建立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学术荣誉属性,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才能使科技工作者成为优良学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

  踏上新征程,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当砥砺爱国情怀、强化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让学术道德和科学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越来越多人坚守科研道德操守,以纯粹诚实之心对待科学事业,优良学风作风便有了坚实的支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便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4

  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民时评)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不断汇聚起中国经济创新创造的强大活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20xx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召开时强调:“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往往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掌握独门绝技的“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今年,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这些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0.4%,3000多家企业从事细分领域时间在10年以上,企业户均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都在20%以上。可以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研发投入高、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规模支撑大配套,小产业干成大事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强链补链固链的生力军,是经济活力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加重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尤为紧迫,更需要激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在这些企业中,有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做到世界前列;有企业拥有百余项发明专利,弥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短板;还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打破发达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技术垄断……可以说,当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专业领域成为世界的佼佼者,就能更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不仅如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其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经出现。2021年,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中小企业比例仅为0.1%,但其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分别达到了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年营收超3.7万亿元,同比增长31.5%,比规上中小工业企业高11.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这充分说明,中小企业好,中国经济才会好;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国经济才会更具增长潜力。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因为规模较小,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尤其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产权保护,才能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来说,也需要摒弃“小富即安”思想,坚定信心朝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方向发展,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共同发力,必将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力,为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有效助力。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5

  让城市更智慧更便捷(人民时评)

  红绿灯实时感知车流量、自动优化配时,提高车辆通行效率;门禁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供水系统实时监测水质,提升社区居住品质;政务服务平台集合预约挂号、公司注册等功能,“数据跑”替代“群众跑”……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不断为城市治理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通过数字化提升城市运行效能,不断破解城市治理中的实际问题,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前不久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加快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

  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的必然要求。比如,对地下管网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可以实时监测各种风险因素。再比如,智能无人服务车能够识别道路破损、私搭乱建、车辆非法占用消防车道等状况,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是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无论是“先离场后付费”的智慧停车、足不出户的线上问诊,还是自动记录健身数据和排名的智慧公园、“购房、落户、水电气网过户”多事合一服务,智慧城市建设与市民出门办事、购物休憩息息相关,能够让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路径。城市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创新空间,例如智慧管网、智慧出行、智慧社区、智慧建造等等,涉及产业面广、产业链条长,有助于带动新技术应用、新产业集聚,推动新业态形成、新消费提升。近年来,住建部、工信部联合在多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打造“聪明的车”“智能的路”“智慧的城”,让车、路、云、网、城实现协同发展,建设新型产业生态体系。

  从现实基础来看,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具备有利条件和技术支撑。截至今年6月,我国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已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但也需要看到,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广、层次多,还有不少难点和挑战需要应对,例如如何打通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实现融合共享,避免平台重复建设;如何整合政府与市场资源,推动多元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联动等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理顺工作机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数据赋能、技术赋能,构建“城市大脑”,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韧性、更有智慧,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关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工作汇报汇编篇6

  以高考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人民时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到国家发展大计,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命运。作为整个教育评价改革中难度最大、社会关注度最集中的领域之一,近年来高考改革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不久前,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截至今年9月,29个省份已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实施,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个性化发展,是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在此轮高考改革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从固定的文理分科,到可以自主选择考试科目,高中开展选课走班;从单一的“一张考卷”,到建立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新的评价机制记录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从志愿选择有限,到“院校+专业”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考生志愿与录取实现更加精准匹配……事实证明,高考改革在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文理交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因材施教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不断强化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是高考改革的深层次目标。作为“指挥棒”,高考命题逐步实现由考试评价工具到全面育人载体的转变,实现由“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比如,围绕重大时代主题,精心选材和设计试题,采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呈现方式,在考试中巧妙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比如,创设新的题型,增强试题开放性,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备考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高考命题的变化,传递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育人导向。

  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是高考改革的底线和原则。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录取学生95万余人,累计168万余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越来越多欠发达地区的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世界;通过清理规范高考加分,实现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的目标,进一步提高了选拔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种种举措的深入实施,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如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高考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考试招生领域仍然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信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一定会在实践中日趋完善,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选拔人才、增进教育公平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