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产量数据4篇

时间:2023-05-01 13:1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云南野生菌产量数据

  

  云南食用菌产量分布分析:云南为中国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

  一、概况

  食用菌味道极其鲜美,素有“山中之珍”的美称。中国是认识和栽培食用菌最早、栽培种类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因而使对人体有着独特保健功能的菌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菌不仅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的食用菌重点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浙江、江苏、福建、云南、广东和四川等地区。云南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为复杂的省份之一。在气候上,云南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类型,形成了云南独特的立体气候;在地形地貌上,从海拔76.14米的滇南河口一直延伸到滇西北梅里雪山的海拔6740米。复杂多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植物区系,使云南具有“植物王国”的称号。由于食用菌多为与植物共生或腐生的高等真菌,多种多样的植被类型为种类繁多的食用菌资源的存在奠定了基础,使云南成为中国食用菌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全国多数食用菌种类,都可在云南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云南省部分地区食用菌分布情况

  序号

  生态亚区类型

  涉及区域

  位于西双版纳南部,北界东起易武以南,经勐养、勐宋、勐海以南到打洛镇

  重要野生菌种类

  西双版纳南部低山盆地季节雨林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西双版纳北部中山盆地包括西双版纳州北部以及普洱市的孟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季雨林

  连、西盟等县

  类

  滇西南中山宽谷半常绿包括德宏州大部分地区和临沧市最西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季雨林

  部

  类

  滇南中山峡谷湿润雨林

  梁河、龙陵中山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临沧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包括红河州、文山州的南部和普洱市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东南角的江城一带

  包括梁河、龙陵和盈江县北部

  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枝瑚菌属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

  包括昌宁、施甸、云县、永德4县

  澜沧江、把边江中游中包括普洱市除江城县南部、西盟县南山山原季风常绿阔叶部、景东县北部和孟连县以外的全部林、暖性针叶林

  区域

  蒙自、元江岩溶高原峡包括红河州大部分地区、玉溪市南部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谷暖性针叶林

  文山岩溶山原季风常绿阔叶林

  地区以及文山州西部的平远街等地

  分水岭的偏南部分,包括文山、麻栗坡、阜宁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砚山、广南县的南部

  类

  红菇属、乳菇属、牛肝菌类、枝瑚菌属

  贸易松茸、口蘑属、牛肝滇中高原谷盆半湿润常包括昆明、玉溪市北部、楚雄州大部菌类、块菌、贸易干巴分地区、曲靖市南部和文山州的北部菌、红菇属、乳菇属、枝地区

  瑚菌属、蜡伞属、鹅膏菌属、香蘑属

  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

  11滇中北中山峡谷暖性针包括华坪、永胜、永仁、大姚县大部贸易松茸、牛肝菌类、羊叶林

  分地区和宾川县以北地区

  肚菌属、块菌属

  12滇中西北高中山暖性针包括玉龙县和宁蒗县,以及剑川、鹤贸易松茸、牛肝菌类、羊叶林、寒温性针叶林

  庆、洱源县的北部等地区

  肚菌属、块菌属

  羊肚菌属

  13滇东北高中山暖性针叶包括昭通市西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会林、亚高山草甸

  泽县、宣威县和东川区的北部等地

  14澜沧江高中山峡谷暖性包括维西县大部分地区、兰坪县和大贸易松茸、牛肝菌类、乳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

  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中山峡谷常绿阔叶林

  理州的西部

  菇属、羊肚菌属

  本区东界位于怒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分牛肝菌类、羊肚菌属、红水岭,西面连接中缅边界以西的恩梅菇属、乳菇属、香蘑属、开江谷地东侧山地,包括泸水、福口蘑属

  15贡、贡山3县

  二、种植情况

  中国现己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年产量已超千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中国己知的食用菌近两千种,可人工栽培的有上百种,可商业化栽培的有40多种,可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的有10多种。201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为3842万吨,较2017年的3712万吨同比增长3.5%。

  2014-2018年中国食用菌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食用菌协会、整理

  全国70%以上野生菌产品为云南生产。其中市场上最常见珍稀食用菌种类就有10多种,包括松茸、牛肝菌、羊肚菌、干巴菌、冬虫夏草等。2019年中国云南食用菌产量为10.03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1.07万吨,同比增长11.88%。

  2014-2019年云南食用菌产量及增速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从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来看,曲靖食用菌产量居云南省首位,产量达到4.51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0.73万吨;其次为德宏,产量为1.22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0.54万吨。

  2018-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万吨)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专项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曲靖食用菌产量占云南食用菌产量的44.9%,德宏食用菌产量占云南食用菌产量

  的12.1%,文山及西双版纳食用菌产量分别占云南食用菌产量的7.5%、7.4%。

  2018-2019年云南各地区食用菌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局、整理

  三、2020年发展方向

  云南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一直在低端徘徊,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云南省出口食用菌形式单一,出口贸易国家定向性强,主要以新鲜食用菌为主,产后加工品类主要为干制品、速冻品,而通过延伸食用菌产业链,从事研发功能型精深加工产品的龙头企业较少,精深加工自主品牌创建仍然落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需要开发多形态、多类别的深加工产品,提高食用菌产后加工利用率,充分利用食用菌加工中的废料,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需求变化对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影响,使食用菌产品朝着增值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发展方向

  -全文完-

篇二:云南野生菌产量数据

  

  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阐述了中国以及云南省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出了云南野生菌产业在生产、市场、消费等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快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云南

  野生菌

  产业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土壤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云南“野生菌王国”的美誉。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达31万吨,较上年增长42.9%,产值80.4亿元,增长34%。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万吨,产值57.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7%、29.3%,市场需求继续增长。目前,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稳居全国第一位,成为继烟草之后云南第二大出口农产品,也成为一些地方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野生菌产业,一方面野生菌可以部分替代日益短缺的粮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积极推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符合国家对于大力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努力打造“云菌”品牌的政策。

  一、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简单加工一直是我国野生菌的主要加工形式。近年来,野生菌类食物以其安全、生态、富有营养和具有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功能而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伴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进步,野生菌产品也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初级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过程,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除了干品加工(晒干、烘干、冻干等),还有鲜品加工、速冻品加工、盐渍品加工、罐头制品加工、风味食品加工(蜜饯、糕点、糖果、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等)和保健品(保健酒)等。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仅提高了野生菌的产品附加值,而且丰富了其产品类型,促进了传统产品的升级换代,进一步拓展了野生菌应用的空间。

  我国野生菌已形成出口额逾亿美元的产业,保守估计其实际年出口额应在1.5亿美元左右。野生菌(鲜松茸、干牛肝菌、块菌)出口主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四川、西藏和吉林,其中云南鲜松茸出口占全国80%以上,牛肝菌干片占全国58%,块菌占全国45.6%。在野生菌出口中,鲜松茸96%出口至日本,少量到韩国;牛肝菌主要出口至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至法国、日本、德国和西班牙。

  2、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省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目前,在全世界已知的2166种野生菌中,云南有978种,占到全世界的45%,占整个中

  国的91%。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总产量达31万吨,较上年增长42.9%,产值80.4亿元,增长34%。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7万吨,产值57.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6.7%、29.3%,市场需求继续增长。

  长期以来,云南野生菌加工主要是初加工,如冷冻、盐渍、晒干或烘干,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随着人们对养生的关注,绿色生态食品市场需求的逐年增长,野生菌以其天然的生长环境以及高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此背景下,云南野生菌加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加工。为此,2013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办专门拿出发展资金,重点扶持了一批加工企业,以推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升级发展。部分企业还通过改进工艺、引进技术、提高野生菌精深产品加工率等措施,研发了一些高附加值的野生菌产品投入市场。松茸茶、松露粉等产品的逐渐面市,改变了过去云南野生菌产品简单、低级的状况。

  云南野生菌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本、欧盟、美国等是传统销售市场,东盟、俄罗斯、非洲、南美等属于新兴市场。其中,松茸主要出口到日本,牛肝菌、羊肚菌主要出口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块菌主要出口到法国。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使得野生菌出口受阻,但云南野生菌企业大力开拓国内、省内市场,“以内补内”,取得良好效果。

  二、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菌农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滥采现象难于遏制

  在历史上,生活在林区、山区的居民一直都有食用野生菌的习惯。近年来,由于外国人对于野生菌的喜爱使得野生菌价格居高不下,利润可观。这直接导致了菌农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野生菌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无法人工培植的特性造成了菌农“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固有观念,滥采现象破坏了野生菌的可持续生产。以松茸为例,云南省本来是世界上松茸最大产区之一,但由于采收不科学,云南松茸主产区的松茸数量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楚雄每年因采集“童松茸”而造成的损失在3000万左右,其他野生食用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2、龙头企业带动不强,产品加工升值不够

  云南现有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贸易的企业400多家,其中从事野生菌出口贸易的有40家。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加工能力不足,野生食用菌商品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增效不明显,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2012年底,云南省71家食用菌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了“云菌科技集团”,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研发优势和规模优势。但由于集团成立时间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发挥“龙头”作用,还有待观察。

  3、市场体系建设滞后,行业自律能力较弱

  云南野生食用菌市场至今仍沿用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方式,企业规模小,区域

  分散,竞争手段单一。为了争取有限的区域市场,企业往往缺乏远见,采用低价策略争得一时利益,极度缺乏行业自律,造成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受此影响,牛肝菌、松茸等大宗出口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大幅波动,难以逐步提高。

  4、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盟经济持续低迷,野生菌出口也受到一定影响。加之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取消、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野生菌加工出口企业效益下滑,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除此之外,云南野生菌曾经多次发生由于质量不达标而造成出口受阻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际市场风险。同时,在国内,由于野生菌相较于一般的人工菌类食品,价格普遍偏高,而消费者对于野生菌的高营养价值认识不足,使得野生菌在国内的销路并不好。5、宣传力度不够,国内消费量增速缓慢

  在全国范围来看,消费者对野生菌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相对来说,野生菌加工销售企业所做的宣传推广工作也比较有限,没有形成野生食用菌的饮食文化潮流。由于消费者对于野生菌和一般菌类食品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往往会选择价格上便宜很多的人工菌。另外,国内家庭常用的烹饪方法比较单一,这也降低了野生食用菌的重复食用次数。

  三、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对策

  1、健全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法律法规,根据野生菌繁殖规律适时采集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已形成法规,对野生食用菌有序采撷有严格的管理办法和有效的监管措施。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对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成功经验,在特色珍稀和主要野生食用菌天然集中区域,要建立珍惜野生菌繁育区和保护区,设立保护标志。完善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的法规和地方条例,将法规和条例的执行落实到政府各职能部门,并制定实施细则,有效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野生菌的高额利润,导致了严重的乱采乱挖、过度采集现象。对此,需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野生菌的繁殖规律等科学知识的普及,让更多菌农从思想上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是利国利民利己的,从而主动学习和掌握相关采收知识,进行科学采收,保证野生食用菌的数量和质量。

  2、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野生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云南野生菌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野生菌精深产品开发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具体而言,要以昆明为中心,聚集产业技术研发力量,开展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加快产业成果转化,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云南野生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经营方式,探索产品多样化的途径。

  3、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增强行业自律能力

  针对云南野生菌市场分散、管理低效的局面,我们要加强野生菌的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流通主体,优化交易市场布局。通过建设野生菌专业交易市场,完善交易信息系统,创新交易方式,积极推行拍卖制、远程交易、电子商务交易、集中配售、连锁经营等新型交易方式,形成集现场贸易、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仓储管理、电子交易为一体的现代化市场服务体系。比如要争取在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野生食用菌的交易品种,抵御市场风险和外汇风险。

  4、打造“云菌”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近几年来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云南野生菌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需求都是日趋扩大的。云南省要从各个方面扩大对野生食用菌的宣传,使野生菌这一健康食品在全国流行开来,形成一种饮食文化。要积极应用新闻媒体的宣传,进一步提高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良好的“云菌”品牌形象。

  5、与旅游、文化相结合,多方面促进野生菌消费

  作为一种林下产品,野生菌可以与云南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着力打造“吃生态”、“吃健康”、“吃文化”的品牌,充分利用农家乐、登山拾菌等方式,把野生菌美食文化与云南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必将促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建设、休闲旅游业建设、生态建设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食用菌产业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要点[EB/OL].云南食用菌产业信息网.

  [2]李哲敏、刘用场:我国菌物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0).

  [3]国内领先食用菌高科技龙头企业云菌科技集团落户晋宁[EB/OL].中国供销合作网.

  [4]李金红:“十一五”期间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07(24).

  [5]刘颖:我国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6]桂明英、徐俊:云南食用菌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展望[J].中国食用菌,1999,18(1).

  [7]苏尔广: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状况及产业发展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5).

  [8]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EB/OL].云南食用菌产业信息网.

  [9]探究云南野生菌可持续发展之路[EB/OL].云南县域经济网.

  [10]刘培贵:保护和利用好野生菌资源[J].致富天地,2013(9).

  [11]乔鹏:大力提高野生菌附加值[J].致富天地,2013(9).

  [12]杨建乐:山珍争春惠万家[J].致富天地,2013(9).

  [13]张群、杨晓方:云南野生食用菌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04(5).

篇三:云南野生菌产量数据

  

  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成就了云南“野生菌王国”的美誉。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多达882种,占世界20_种的43,占中国978种的91,是世界四大名菌的主产区。总书记强调“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野生食用菌产业是云南一项重要的特色经济产业,捡菌、初加工、深加工、出口等一系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成为云南山区民众的重要经济来和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探究云南省野生菌产业的发展情况,了解野生菌产业在带动山区居民增收、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总队综合处在7月27-28日实地走访了禄丰县,组织实施了此次调研。

  一、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94,具有十分丰富的森林资,多样化的立体气候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十分良好的环境,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产区,随着云南野生菌产业的发展,交易方式由过去的菌农、菌商到野生菌交易市场零售为主,发展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冷链物流一起上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各地也逐步形成了集生态旅游、文化传播、美食体验于一体的产业链,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采摘野生菌为当地居民带来可观收入。从2021年-20__年,全省各地农户参与采摘、运输、交易的近3万人。20__年,主产区农民人均野生菌收入超过1000元,最高的农户达到12万多元,主产区农户野生菌收入占家庭收入的30至70。根据昆明调查队的住户调查电子记账平台,20__年6-9月昆明居民共记录野生菌销售收入166笔,为捡菌人带来直接经济收益47709元。野生菌采摘、运输、销售,让主产区的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云南边远、贫困地区居民的就业问题,成为了云南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二)初加工为主,产品逐渐丰富推动产业升级。初加工是云南野生菌加工的最主要的方式,如冷冻、晒干、烘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生态食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野生菌以其纯天然的生长环境、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在此背景下,云南大力推进野生菌产业升级,重点扶持了一批加工企业,通过改进工艺等措施,研发了系列具有高附加值的野生菌产品,使野生菌产品从干品加工、冷冻加工等初加工,逐渐丰富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产业逐渐升级。

  (三)出口转内销,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云南野生菌出口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日本、欧洲是较为传统的出口地区。但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云南野生菌出口优势逐年下降。因此云南野生菌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转向开拓国内市场、省内市场,取得了积极效果。

  (四)结合旅游业发展,打造云南野生菌美食文化品牌。云南着力打造野生菌的美食、文化品牌,增加节庆效应,促进野生菌产业发展,将野生菌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云南经济发发展。已举办多年的“中国·易门野生菌交易会”、“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等在国内已具有较大影响力。20__年在易门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累计有15009户商户参加交易,实现各种菌类交易1540.712吨,交易额达11786万元。

  二、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采摘不规范,不利于野生菌的可持续生产。由于野生菌独特的生长环境以及无法通过人工培育养殖,“野生无主、谁采谁有”的思想观念难以转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野生菌仍采取“掠夺式”采摘的情况偶有发生,采摘幼菌的现象难以得到遏制,合理采摘、留种意识不强,导致野生菌产量难以提高,不利于可持续生产。

  (二)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云南野生菌加工以冷冻鲜销为主,最主要的加工方式是烘干或盐渍,只有少量的冻干、休闲食品和保健品。其中鲜品、干品、罐头和盐渍品等初加工产品的销量约占总销售量的95,云南野生菌占有很大的资优势,在全国的产量、贸易量、出口量都占有很大的份额,但产品的附加值很低,限制了市场的开发,也阻碍了野生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营销方式落后,品牌影响力不足。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禄丰县盛产野生菌,却没有一家大型的加工企业,以家庭式“小作坊”为主。作为本地特产之一的油鸡枞品牌,也由于营销方式落后,导致品牌效应不足,缺乏价格优势;同时由于没有足够的资本、技术及精力投入到深加工中,导致企业增效不明显,扩张困难。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不足,是云南野生菌产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野生菌的宣传不足,导致其他省份消费者对于野生菌和一般菌类的却别不是很清楚,不了解野生菌独特的风味和价值,也是云南野生菌产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促进云南野生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规范采摘。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采摘野生菌的方法,使广大菌农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针对野生菌的采摘及销售,建立有效监管措施,禁止幼菌在市场上出售。在野生菌的主产区建立资保护区或封育促繁基地,注重野生菌的繁育和保护,对违法采摘的行为进行惩治。

  (二)提升加工水平,丰富产品种类。云南野生菌产品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有关部门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同时鼓励云南野生菌企业自主创新,探索高新技术在野生菌深加工和新产品研发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野生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从保健品、休闲食品等方面,强调绿色、保健、便捷,积极延伸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的多样性及附加值。加强野生菌的保鲜冷库和冷链物流的建设,构建集贮藏、加工、运输于一体的野生菌物流网。

  (三)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云菌品牌。大力加强对本地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彰显特色、整合资,培育一批产品品质佳、云南当地有名气的野生菌产品加工企业,努力打造“云菌”品牌。从“野生菌王国”入手,扩大对野生菌的宣传,使用丰富的宣传手段,将云南的野生菌美食文化发扬出去,把野生菌打造成为云南独特的一张饮食名片,提升云南野生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

  (四)结合云南生态旅游,打造完整产业链。利用云南环境资优势,将野生菌这一绿色天然食品与民俗体验、生态旅行、科普教育相结合,开展各类野生菌文化节、博览会、交易会等,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起种植、采摘、加工、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篇四:云南野生菌产量数据

  

  202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生产情况及出口贸易分析

  一、生产情况

  食用菌味道极其鲜美,素有“山中之珍”的美称。中国是认识和栽培食用菌最早、栽培种类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心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因而使对人体有着独特保健功能的菌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食用菌不仅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新宠,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2014-2020年期间,中国食用菌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维持在4.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5.19万亿元,其中食用菌产业占比4.4%;2020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为7.17万亿元,其中食用菌产业占比4.8%。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产量及产值均不断增长,2014-2020年期间,食用菌产量由3270万吨增加至4061.4万吨,产值由2258.1亿元增加至3465.7亿元。食用菌产业是非耕地生产、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经济效益高、市场潜力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特点。

  香菇、黑木耳、平菇仍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用菌种植品类,2020年产量合计占全国食用菌总量的63.5%,其中香菇产量为1188.21万吨,较2019年增长6.5%;黑木耳产量为706.43万吨,较2019年增长0.7%;平菇产量为682.96万吨,较2019年下降0.5%。其次金针菇、双孢蘑菇、杏鲍菇、毛木耳产量均100万吨。

  注:以上数据不含宁夏、青海、海南和港澳台省区

  从产量分布来看,河南省食用菌产量稳居全国第一,2020年产量达561.85万吨;福建省排名第二,产量为452.5万吨;其次山东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产量均超300万吨;产量超200万吨另由吉林省、四川省、江苏省。

  从2020年产值来看,河南省遥遥领先,达401.63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1.6%;云南省虽食用菌产量仅为74.68万吨,但产值达281.26亿元,居全国第二,占全国的8.1%。其次河北省、福建省、四川省、山东省、黑龙江省产值均超200亿元。

  在河南自然资源、生产成本的优势,以及相关政策和科研创新的推动下,河南省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省,2020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3.8%,其中全省香菇产量为365.1万吨,平菇产量为117.2万吨。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一是科技对产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实施产业重大科技专项,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快速应用,学科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二是各类优惠政策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进一步体现。三是四大优势产业区示范效应开始发挥作用,一批新型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相继投建,四是工业化生产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地之一,全国70%以上野生菌产品为云南生产。近年来,云南食用菌依托环境优势,生产模式和经营形式不断转型提升,呈现出品种多样化发展态势。2020年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产量22.75万吨,产值166.52亿元。栽培食用菌产量51.93万吨,产值114.74亿元。

  二、出口情况

  2020年主要受疫情影响,中国食用菌出口量有所下降,出口量为64.72万吨,出口金额为27.28亿美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4.8%、25.0%。

  其中云南省食用菌出口量为11.61万吨,占全国总出口量的17.9%;出口金额为1.3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金额的4.8%,云南省目前出口贸易存在出口食用菌形式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