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浅谈村干部如何做好新时代农村工作
*浅谈村干部如何做好新时代农村工作
村干部都是全村党员和群众中出类拔萃的人,个人素质比较高,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也较强。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到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局势,小到一个村子、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发生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用习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我们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想有新作为,我认为村干部要先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脑子要清。指的是在履职尽责、推进工作过程中,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稀里糊涂,没有是非和原则。这是对村干部在政治素养上的起码要求。怎样保持头脑清醒,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自觉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基本的法律法规,掌握上级的安排部署,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群众一问三不知。一些同志常常以忙为理由,不学习不看报,甚至连电视新闻都不爱看,混混洋洋过日子,更谈不上主动研究和思考问题。就拿开会来说,开会也是学习和了解政策的重要途径,有的人开会迟到早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有得坐在会场思想不集中,谝闲传、发短信、打电话、打盹睡觉。这都是不爱学习、自我要求不严的表现。长此下去,只能是脑子越来越空,素质越来越差,最终落后于“同僚”,落后于这个新时代。
二是“格子”要亮。这是农村人常说的一句土话,是说人干事不糊涂,一清二楚,很有条理。作为一名村上的“领班人”,既要了解大的方针,又要吃透村上情况,并且能把二者有机结合,在自己的脑子里做一番深入、冷静的思考与分析,形成比较理性的东西,哪些事是大事,哪些事是难事,哪些事是紧事;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啥事该采取啥办法,一定要胸中有数,一定要分清轻重缓解。“家有三件事,先从紧处来,”对一切事要底子清,情况明,有主意,有办法,而且方法对路,不能遇事“乱阵脚”,眉毛胡子一把抓,想起什么干什么,甚至“跟着感觉走,心里无主意”。如果说,脑子要清主要是指政治素质的话,格子指的是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格子亮,就是要善于分析和思考问题,凡事都能在心里快速过几遍,深思熟虑,理出头绪,拿出解决方案。
三是身子要正。老百姓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个样子。作为村干部,你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来自你的一言一行。当干部,最要紧的就是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就是在处事上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一碗水端平,在方法上要公开透明,不偏不捂。这样走在人前才能挺得起腰、说的起话,不怕别人骂先人。
四是肚量要大。村干部是领导人的人,跟群众相处打交道,心里装得下事、容得下人,大事讲原则,小事不计较。当干部难免被
群众不理解、得罪人,遭人指责或者代人受过是常有的事,当干部就是喝恶水,在于一些落后群众打交道时,只要不牵涉原则性问题,尽可能宽容人、团结人,尽量不树立对立面,更不能针尖对麦芒,动不动扬言收拾谁。当然,这不是让大家稀泥抹光墙,有肚量容人和敢于碰硬、敢抓敢管并不矛盾。毛主席曾经说过,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肚量大,既是讲政治,是胸怀和境界,也是一种高明的工作方式。
五是班子要强。村级班子特别是支部班子建设,是整个农村工作的基础和依靠。中央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就话通俗而深刻。班子强不强,关键在支书。从班子的建设上最能反映出指支书的能力和水平。全国有2800多个县,近5万乡镇,20多万村,如果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搞得不好,那真是地动山摇。作为书记,核心工作就是捆班子、带队伍,一定要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凡是穷村、烂村,毫无疑问,班子一定是软弱涣散的;相反,大凡好村、先进村,班子肯定过硬,书记绝对出色。一些村的班子建设之所以搞得不好,根本问题是书记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没有按上级党委的要求去做,该开的会不开,该做的思想工作不做,党内民主生活制度不健全,工作随意,我行我素。无规矩不成方圆,班子要建好,必须建立健全制度,并严格执行到位。带好班子,责任在班长,班长过得硬,制度落得实,党支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战斗堡垒。
*
篇二: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农经工作
作者:武英伟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02期
乡镇农经工作,作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党和国家农村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乎政策贯彻的效果,是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经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发生变化。农村“三资”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工作赋予农经工作新的内容和要求。但不管如何,其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始终没变。当前,乡镇农经工作繁重而艰巨,对每一农经人来说,是重要职责,更是光荣使命。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农经工作,将对农经人的业务能力和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基层农经工作者应思考和面对的。笔者从自身农经工作实践出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乡镇农经工作。
首先,要知农、爱农、为农,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工作宗旨。
只有树立热爱“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的远大理想,并付诸行动,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
1、知农,就是要知晓农业,了解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生产技术。了解当前农业是落后的手工生产与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化并存;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与适度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并存的客观现状。农业收入在不少地方还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还是不少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爱农,就是要热爱农村,为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村经济出谋献策。如今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既涌现出一大批明星村、富裕村,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负债村、空壳村状况没有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农村西式洋房林立,但土坯房并没有完全消失,也还有为数不少的低收入群体。农村水利、环境卫生等生产生活设施亟待改善。
3、为农,就是要一心为着农民,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高通胀背景下,农民增收遭遇“瓶颈”。如卷心菜8分钱一斤、菜农自杀事件,表面上是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实际却折射出农业依然是承载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弱势产业。因而,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其适应市场能力很是重要。此外,巧立名目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其次,要能“说”、会“写”、擅“算”,掌握全面过硬的农经工作本领。
篇三: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农民最盼望党和政府解决的难题。
(一)存在问题
我乡的三农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有:一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天琴养鸡场规模较大。二是乡财政薄弱,设施农业建设发展缓慢,群众投入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三是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二)农民盼望解决的发展难题
在社会发展方面:社会治安、看病就医、公共交通等热点问题依然存在。
在经济发展方面:稳定物价,抑制物价过度上涨问题、大学生劳动就业和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提高个人收入缩小收入差别等问题。
在政治发展方面:政府廉政建设、政府办事效率、政府政务公开、公民权利保障等。
在农民增收方面:1、希望政府提供资金扶持,帮助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当前随着农产品价格回升后,一些农户想增加投入,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但苦于没有资金投入。2、搞活农产品流通。近年来各地都普遍存在一些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农民担心销路难以扩大生产。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
技能。据调查,目前我乡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培训的约占14%左右,多数农民主要还是依靠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种养,生产门路不多,农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不高,经济效益低,由此而造成卖难问题突出。4、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5、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近几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农产品价格下降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6、清理和兑现历年拖欠农民的各种“白条”和农民工工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白条”兑现和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依然存在。
二、如何重视基层工作、关心基层干部。
建立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对基层干部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按照“一定三有”的要求,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要切实提高报酬待遇。通过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交心、生活上贴心、成长上培育,充分调动和发挥基层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政治上关心。一是注重从广大基层干部中发展新党员,成熟一个,纳新一个。二是对优秀基层干部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使他们的辛勤工作得到充分认可。三是对基层优秀干部大胆提拔,加大横向和纵向交流力度,多岗位锻炼,实施“立体培养”计划,建立基层干部快速成长机制。
2、工作上交心。一是定期走访基层干部,对其工作中的困难、失误和创新等多支持、指导、交心,搞好协调和配合,鼓励其干成事业。二是鼓励建言献策,树立基层干部主人翁意识。通过设立电子信箱、意
见箱,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征求广大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对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并对建议人予以表扬。三是切实加强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四是安排部署工作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尽量给他们“减负”。坚决不安排可有可无的检查,必要的检查集中进行;尽量减少会议,非开不可的会议合并召开。
3、生活上贴心。重视改善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条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如盖宿舍楼,改善住房条件、在家属子女就业、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家庭生活中遇到特殊困难的干部,给予特殊照顾和帮助。
4、成长上培育。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把工作实绩作为选用干部最重要的依据,促使广大基层干部凭实绩求进取。二是加强防腐免疫教育。通过打招呼、进行诫勉谈话等形式,时刻提醒广大基层干部要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手段,通过正反面典型对基层干部进行激励教育和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
三、乡村干部如何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维护一方稳定。
1、要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践这一宗旨,首先要确立好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这一基本概念,紧紧围绕农民来开展,来服务的,只有这样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为民服务制度,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职责,这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好的制度
才能产生好的干部,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再次是要发展经济,领民致富,这是乡乡干部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当今农民最大的愿望和需要。也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乡乡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既要懂传统型生产模式,又要懂得将最新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既要懂生产,又要懂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广大群众早日奔小康。
2、要在发展经济上下功夫,做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发展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村容村貌改变,关乎一方百姓福祉。作为基层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把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要树立“自己不致富、不配当干部,不能带领富、不是好干部”的思想,要有“面貌不改我难安,群众不富我无颜”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把村经济搞上去。能不能为村里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是检验村乡村干部能力的“试金石”。要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发展农业,立足本村实际,开拓视野,根据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既要能致富,还要能带富,要有“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的胸怀,一方面带头致富,给群众作标杆、树榜样,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富帮穷”活动,实行“农民教农民,先富带后富”,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道路。
3、要在构建和谐上下功夫,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营造干群和谐、党群和谐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全面和谐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乡村干部上联党委政府,下联全村百姓,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必须带头心系群众、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在感情上贴近群众,经常进家入户察民情,知民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怨;要在工作上多考虑群众,从解决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大家只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真正让群众满意,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在工作中就会一呼百应,得心应手。村党组织书记在促进一方发展、维护一方稳定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工作要有守土之责。要依法化解村内矛盾,主动调解民间纠纷,千方百计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筑牢农村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难。
4、要在清正廉洁上下功夫,做办事公道的正派人。
“公生明、廉生威”。从农村的现实情况看,一个村能不能形成文明向上的村风、民风,关键在于村干部尤期是村党组织书记是不是为人正气、处事公道。村党组织书记天天跟群众打交道,廉洁不廉洁,公正不公正,群众心里清楚,评说自有公论。我区的村党组织书记大都是党员群众“公推直选”上来的,托负着群众的信任和期望,要出于公心,去除私心,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特别是在处理亲属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时,不能优
亲厚友,要不偏不倚,以心正求公正,以公正服大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大局着眼,充分考虑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和意愿,绝不能仅仅考虑少数人甚至个人的利益。要坚持原则,主持公道,敢于管事,不能有怕得罪人、怕丢选票等思想顾虑,坚持遇到责任不推诿、碰到困难不退缩、见到难事不躲避,特别是在遇到矛盾激化和突发事件的时候,要勇于站出来,为党委政府做工作,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对好人好事好风气,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倡导,大胆撑腰;对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安定团结、影响全村形象的人和事,要不信邪,该教育的教育,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理的处理,以打击歪风邪气,弘扬正气。
5、要在民主治村上下功夫,做知法懂理的明白人。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的不断推进,民主在农村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历届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有的村班子闹不团结,主要问题就是支部书记缺乏民主意识。基层干部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实行民主治村。在班子内部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营造一种公开透明、平等宽松的氛围,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商讨村务。要着力健全民主公开、规范有序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推行党群议事会等制度,实行民主理财,增强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保干部一个清白”。要带头学法、知法、守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学会用法律、用政策来推进工作,促进和谐。
四、如何提高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了‘五种能力’建设的任务。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基层党委和政府来说,一要追求拍板、决策的“准确度”,二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度”,三要追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四要追求社会治安的“稳定度”。
对基层党员干部而言,一要强化处理各方关系的协调能力,做到考虑一方利益的时候,不忘另一方利益。二要强化攻坚克难的刚性能力,做到苦不怕,难不退,自己该做的事不推给别人,今日能做的事不拖到明天,充分显示先进性。由于基层干部长期与群众生活在一起,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便利条件,基层干部只有明确责任意识和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游刃有余,拉近群众与干部的心理距离。
1、要把学习作为“第一追求”。工作中,矛盾和问题是客观存在且错综复杂的,我们必须正视它、研究它进而破解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加强学习,用新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一要抓学习风尚的形成。进一步完善集中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组织班子成员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市场经济和现代科技知识,通过进行学习交流,撰写体会文章等多种形式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集中学习促进班子成员开展自学,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加强对分管工作政策的了解、研究,加强对业务知识的钻研,增强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的热情。二要加强调查研究,摸准实情。基层领导干部要在全面、客观、准确认识和把握县情、乡情、村情上下功夫,把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情况及民情民意民风等弄清楚,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规律。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既要到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困难、落后的地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要以学习促进政策落实。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理论知识,更好地理解、读懂方针政策,落实政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政策,是检验基层领导干部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重要标准。中央、省、市制定的政策是总揽全局的、是宏观的。但基层的情况千差万别,实际情况不大一致,不能机械、简单地理解落实政策,而是要通过学习,在政策和原则的大框架下,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思路和措施,再组织实施。
2、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就看谁解决具体问题的本领大一点。现在我们面临的是大量的、繁琐的具体工作,比如立项问题、发展问题、土地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一个也绕不过去,谁能协调解决这些具体问题,谁的发展就快。一要找准路子引导发展。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绝不能盲目“从上”,不能盲目赶“时尚”,更不能精于提出、疏于落实。能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引导发展,其实就是衡量基层领导干部有没有良好执政能力的首要标准。二要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第一竞争点。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发展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要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必须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力度。项目就象天上飞的凤凰,哪里环境好就往哪落。在优化环
境上要营造有利发展的思想环境,舍得投入,算长远帐,舍得损失眼前利益;要营造顺应市场的体制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对企业搞好跟踪服务;要营造融洽安定的建设环境,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人人都是形象的观念,竭尽全力为引进的项目保驾护航;要营造便捷美化的基础环境,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乡品位,以优美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吸引投资者。
3、要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社会。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关系的调整,基层民主的推进,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加之基层本来就是矛盾的“发源地”,对各种复杂局面的有效控制是基层党委、政府不可回避,也必须面临的考验,必须义无反顾地担起“维稳”的职责。在化解矛盾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减少矛盾的发生。利益的冲突是产生矛盾和问题的根源。要减少矛盾的发生,必须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替群众想问题、办事情。二要依靠群众群防群控。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维护社会稳定,不依靠人民群众就如逆水行舟。要增强群众自觉维护稳定的意识,依靠群众掌握并提供不稳定信息,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依靠群众化解矛盾,消除群众的对立情绪,缩小矛盾。动员鼓励群众管好自家的人,看好自家的门,走综合治理社会治安之路。有效发挥公安、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职能作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好社会的治安秩序。三要构建民情网络,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各级要成立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机构,畅通民情反映渠道,落实解民情、化纠纷
的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解决、上下联动、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矛盾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4、要把依法办事作为“第一素质”。
新形势下的农村、农民工作要治理有效,根本的方法有两条: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在当前农村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广泛调整、农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基层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民主的办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能不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执政,是对领导干部在新时期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的一种严峻的考验。农民最讲实际,最尊重事实,要他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一定要以理服人,即便是办实事、好事,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这样才能使所做的工作、所讲的道理得到农民理解和认同。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要把勤政为民作为“第一要求”。
基层领导干部是党的政策的直接实践者、落实者,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前沿指挥部。这就需要党委、政府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方面的服务,做他们发家致富的“领路人”、“保护神”。这就要各级党委、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围绕农民增收、为群众办实事、诚心诚意搞好服务上来。一要在发展上搞好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搭桥创办专业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人才、资金、销售、信息服务,确实转变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式。只有这样,党委才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和亲近。二要在难点问题上搞好服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一家
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农村水、电、路等公益事业成为农户的难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上下功夫。三要在长远利益上搞好服务。主要是在谋划全局发展,确立发展思路上为群众谋取长远利益,以思路促进农民长远受益。
11
篇四: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第一篇: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的几点体会
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的几点体会,既有对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也有对未来农村发展的全面规划。
一、做好精准扶贫。根据贫困县实际情况,运用精准扶贫的思想,制定精准扶贫的实施策略,以量化指标把握实施的准确性,以帮扶贫困人口康复生活的质量来评价扶贫工作的效果;
二、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农业资源十分有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就业岗位,通过实施面向农村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三、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以基本保障为导向”的原则,着力改善农村现代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提供农村地区及农民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加强农村科技技术支持。要以科技技术为支撑,进一步推进农村科技技术支持,并强化技术和管理改革,扩大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提升农村生产技术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五、引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招聘服务。要活跃农村劳动力市场,注重建立健全农村劳务招聘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支持农村知识型、技能型劳动力就业的市场机制,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收入提高;
六、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着力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总之,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首先要深刻把握当前农村面临的挑战,全面把握未来农村发展的动态,注重以精准扶贫、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技技术支持、劳动力市场和招聘服务和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等手段,形成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社会稳定的有效组合,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篇五: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浅谈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农村,时期
基层干部的工作就是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应把握如下三个要点:
一、正确处理好干群关系,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实践这一宗旨,首先要确立好农民是农村工作的主体这一基本概念;也就是说,乡镇干部的工作就是要紧紧围绕农民来开展,来服务的,只有这样干部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党的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为民服务制度,从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职责,这也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本条件,好的制度才能产生好的干部,好的制度才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再次是要发展经济,领民致富,这是乡镇干部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是当今农民最大的愿望和需要。也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乡镇干部,既要懂政策,又要掌握农业生产技术;既要懂传统型生产模式,又要懂得将最新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既要懂生产,又要懂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广大群众早日奔小康。
二、努力加强体制创新,提高农村科学和民主管理水平。
--体制创新的目的是如何促使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干部有效工作。乡镇部门普遍面临事多、责重、权小、利微的机制矛盾,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没有很好的贯彻落实,是导致乡镇工作效能不高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体制因素。科学和民主管理是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改善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当,第一、要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将干部的职权和职责统一起来,定人、定岗、定责;第二、要建立健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政务;第三、要严格考核与奖惩制度,确实做到从“德、能、绩、效、廉”五个方面严格考核和推荐干部,对考核不合格,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批评或处分;第四、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第五、要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切实履行好人大的监督职能,督促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高效行政;第六、要加强信访、接访制度建设,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并及时给予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复。
三、拓展工作思路,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氛围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群众经济利益的磨擦、思想观念的碰撞等引发的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如果
--处理不及时,方法不得当,就有可能引起群众的不满情绪,影响干群关系的融洽,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拓展工作思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密切干群关系,促进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有效途径。一是体察民情民意,掌握预防和化解矛盾的主动权。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对于本乡、本村的社会情况、民情民意、现实矛盾以及可能出现的潜在矛盾,要做到了然于胸,取得预防和化解各种矛盾的主动权。每个干部下村组要作好“工作日志”,及时掌握了群众的思想脉搏,对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做到了胸中有数,并能从中注意发展动态,做到“日晕知风,础润知雨”,及时排查和发现矛盾苗头,见微知着,防微杜渐。另一方面加强了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沟通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一旦发生矛盾,干部也容易协调处理,解决问题才会游刃有余。二是寻求新的办法,提高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要吸引群众的注意力,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精力和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上来。其次,要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农村矛盾尤其是干群矛盾,往往是群众的要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解决而造成的。因此,对于群众的要求,要区别不同情况给予认真对待。对于群众的合理要求,凡属应该解决的,及时妥善解决;对于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不合理的要求,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做好重点人的转化工作,使矛盾得到化解;对已经暴露出来的矛盾和
--问题,则落实责任制,研究对策,采取积极措施限期解决,防止小事拖大,矛盾激化。第三,重视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如:计划生育工作难做、社会治安难维护等诸多社会矛盾,是影响干群关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热点问题。第四,在依法治村上下功夫。定期举办法制学习班,学习常用的法律法规,普遍提高了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了农民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充分利用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村民在群众中的威望,发挥他们对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山林田土纠纷等民事纠纷的调解作用,把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尽量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五,要加强科学文化的普及。农村各类矛盾的产生,往往是与人们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素质较低等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一要重视对农民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现代素质。开办农民夜校、农业技术培训学校、农业技术广播、企业农民工学校,形式多样地向农民进行科技的普及和推广;二要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建立文化站、广播站、电影队(院)、图书馆,业余文艺宣传队等,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多了,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了,社会问题和矛盾自然就少了。第六、是要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群众思想道德水准。创建文明村、文明户、评选“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科技示范户”、“小康示范户”等活动,并将其经常化、制度化。使农民的荣辱
--观念和道德观念有正确的导向,形成了遵纪守法光荣、劳动致富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各项工作都需要乡镇干部去落实,只要我们每个干部都能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扑下身子,扎实工作,就一定能把农村各项工作做好。
篇六: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第一篇:怎样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
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根据市纪委、组织部通知要求,参加本次民主生活会,以上各位领导的发言,全面总结了我们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领导全镇人民高点定位、团结进取,在做大做强镇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之所以在各项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除了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外,关键是有“事业心、公正心、关爱心”的好班长;有一个“团结、和谐、民主”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纪律严明、作风扎实、吃苦耐劳”的机关干部队伍。借此机会我把一年来的思想、工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剖析,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自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一)加强理论学习。首先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中央及省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四个突破”,开展
“创先争优”活动,“积极转方式、精心调结构”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主旨意识。其次结合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及公务员学习,特别是在巩固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自学和参加集中学习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学用结合的原则,用理论来指导工作,真正达到学以至用。
(二)加强自律建设。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
1准则》规定的52个不准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的要求,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从严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做到了踏实做事、清白做人、公正做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组织分配,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的各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性。努力做到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讲党性。工作中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格照章办事,以集体利益为重,始终保持在思想上纯洁,政治立场上坚定。
二、立足本职,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做好分管工作
围绕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能够发扬抓实抓细、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管理区工作: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自己所能,推动辖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1、抓班子强队伍。今年以来,重点抓了农村的班子建设。二是加强对村一把手的考察培养和日常的教育管理。通过日常的学习教育培养增强他们为民办事的工作热情。
2、抓稳定促和谐。稳定是基础,没有稳定的工作环境,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工作中我们突出“稳”字当头,对于问题不回避,力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确保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3、抓工作促发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1)在春秋两季的护林防火、夏季的防汛工作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中,严格落实考核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坚持责任到人,谁分管谁负责。确保了这几项工作全年无事故。
(2)抓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和苹果政策性保险的发动工作中,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的讲解到位。全区这三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大多数的群众享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
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知识结构单一,理论水平低。有的只限于一知半解,尤其是涉农政策方面,在面对农村群众提出的问题有时很尴尬。
(二)思想解放程度不够。自己作为一名相对年轻的乡
镇干部,在适应形势上不够及时,缺少新思路,没能真正达到与时俱进,指导思想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作风上不够扎实。在管区工作方面,我们区
三个人,存在着依赖心理,对于一些日常的工作,主要是靠给两名副区长。明
显得减少了下乡的次数。组织工作中,依赖于政工助理,对于上面的通知只限于交待一下,一般都由他来处理,影响了业务的熟练程度。
(四)服务群众工作做的不够。由于下乡次数的减少,对群众的所需所想,了解不及时,不能把他们的所盼第一时间送达给他们。拉大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四、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查漏补缺的原则,及时进行整改,在工作中坚持立说立行,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进一步树立党的先进性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处理管区工作中,做到勤下乡,常下乡,进一步密切同群众的联系,为群众服好务。让群众真正体会到科学发展观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二)在工作作风上,注重自身建设,强化宗旨观念。按
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水平。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力争克服工作上的漂浮现象,不搞形式主义。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等综合素质。在学习的同时,结合实际,把学习的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宽,用过硬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二)进一步树立全局和服务意识。今后要尽快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为群众服好务,在办实事上下工夫。
(三)进一步解放思想。克服畏难发愁情绪,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高点定位。工作中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脚踏实地干好各项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尽自己所能。
以上的汇报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证。
第二篇: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主任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主任
常福小学:周淑萍
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教师,就是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当学生思想出了差错,我们就要关心他们,耐心做疏导工作;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我们要鼓励他们坚定信心,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当学生身体不舒服甚至病了,我们要万般呵护,问寒问暖;对学生严格要求更是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批评学生讲究艺术,注意方法,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绝对不可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讽刺挖苦学生。
总之,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更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张扬和发展,都要突出特点优势,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
在当前的新课程环境,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思考如何营造班级文化。从很多工作出色的班主任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十分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都把构建好班级文化建设当作管理班级的重要法宝之一。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就会加速班级的快速发展。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领头雁,他的知识素养、个性特长、工作作风、生活态度无不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质量,因而要创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一个具备多方面素质的班主任,建立起班级文化既会得心应手,又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一个好的班主任,会成为学生一生感激和铭记的人。
班级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拓宽学生视野,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育人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因此,如何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应该是每一个班主任所应该思考并为之努力的。
第三篇: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说“老”是因为问题已经持续很久,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大”是因为事关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粮食安全,事关8亿多的农村人口;说“难”是因为农业人口较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投入少,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因素造成了发展难,解决难。但这个“老大难”问题又是摆在各级政府、各
级部门面前不得不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针对这些状况,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以下浅见,望与读者共勉。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但是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中下水平。2010年全国7亿2750万农业人口创造了35477亿元农业总产值,人均创造农业产值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究其原因,有粗放发展的问题,有农民科学素质低的问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不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小农生产、自给自足、过多依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靠天吃饭的现状,农业发展要取得长足进步非常困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顾此失彼,而要有方法、有步骤、系统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方式转变,所有制形式改革。彻底走上一条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强、农业产值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生态环境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用“工业化化农业,城镇化化农民,市场化化农村”的理念推进“三农”工作。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的方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去推进“三农”工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办法去化解“三农”难题”。
(一)、用工业化发展的办法发展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农业是基础性很强,附加功能很多的行业,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大生产工业化的同步,国家才能实现整体工业化。农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机遇,借助机遇推动非农产业快速发展,给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借助工业化兴起的食品技术革命促进农产品的多层次加工增值;借助工业化所带来的丰富的农业装备发展设施农业;借助工业化对农业原料的充分利用发展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借助工业化的广泛影响促成农业生产方式和工业经营方式的嫁接,实现农业企业化管理。
(二)、推进城镇化,让农民逐步转变成市民。实践证明,城镇
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要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扩权强镇,用城市化的发展理
念去吸引发展资金,吸引发展要素,吸引发展人才,把农村有知识、有文化人群汇聚到城市建设中来,在城市兴业,在城市发展,在城市定居,逐步减少农村人口。
(三)、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和农村市场化。“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营要以市场为导向,要逐步建立起市场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市场关系规范、市场竞争有序、宏观调控有度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将市场机制和市场行为贯穿、渗透于农村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以及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形成有机对接,着力培育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活跃农村市场要素,繁荣农村经济。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方针来发展现代农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色突出、层次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城郊结合部、近郊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城市休闲生态农业;在远郊土壤肥沃区极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鼓励农机具的使用,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在山多地少地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展经济林种植加工,林果产业;在水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现代养殖,畜牧、家畜饲养、加工以及饲料行业等。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用,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实现农业的整体现代化。
四、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农业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投入,近年来中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增加农业投入,逐渐减轻农民负担,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教育附加费、屠宰
税、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限制最低粮食收购价格等。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全国农民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人民币,但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依然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依然很低,农业增效的后劲依然不足,农业所处的弱势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修筑工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
五、创新培训方法,提升农民素质。“三农”问题,重点是农业问题,难点是农村问题,瓶颈是农民素质问题。没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再好的政策都是徒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培养数以万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要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首先培训方法上,不光是“培”重点要“训”;不光是“理”重点是“论”;不光要“全”关键要“细”;不光要“送鱼”关键要“授渔”;不光看“量”还要看“质”。其次,要细分培训群体,分类培训。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才能突出培训实效;最后,培训要更加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效果好不好,要看实效;培训方式怎么样,要问农民。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引入农业种植企业、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该村所有农民发展一种产业,最终形成农民负责种植,企业负责加工、收购,培训部门负责技术的农民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培训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六、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重要因素,只有实现两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合理流动,激发要素潜能,实现最大效益。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建立完善配套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要营造配套的法律政策环境,逐步剥离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再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契机,重新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在土地合理流转的同时,要高效、扎实、有序的推进农村
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努力促进农民就业,逐步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
二、第三产业中来。总之,“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项系统而复杂,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的去打牢基础,逐步完成。相信有一天“三农”问题不再是问题,城乡不再叫城乡,农民不再叫农民,农业更加发展,农村更加繁荣,居民更加幸福。
第一,要紧扣农民增收。做好“三农”工作,根本的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把农民的收入搞上去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才能真正有意义、有实质、有内涵地实现。因此,要切实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想方设法优化农民收入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第二,要确保粮食安全。一方面要抓好粮食总量,做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这就要认真落实政策,该补助给农民的费用,一分钱不能少,有条件的要创造条件多补;另一方面,从田头到餐桌,各有关部门都要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的责任意识,广西绝对不能在食品安全上出问题。
第三,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立足广西资源现状、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具有广西特色、在全国市场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和产品。要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业规模经营。
第四,要改善基础设施。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尽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尽快扭转“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既要围绕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着力加强农田水利、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生态设施建设;又要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着力解决道路、通信、用水、用电等实际问题,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在于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要积极引进农业方面的人才。特别是要充分发挥
“主席农业院士团”作用,深入推进实施“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充分发挥广西本土各级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同时加快广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靠科技创新促进钱粮双增收。
第六,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深入开展“百万农村党员培训”和“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抓好对农业干部的教育培训,切实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本领,促进农民增收。
第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要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结合起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形成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觉得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应该是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调动“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具体阐述如下: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在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坚持了一个标准,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了班风。
一、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有时间要昼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便他们与你无拘无
束地相处,他们就会对敬而近之,由此而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效应。二是发动大家参加班级管理的各
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每期我们班的“八分钟自主活动”内容的安排,少先队活动计算级评比标准,都用征稿的形式,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行动,学生愿意干的事,干起来热情高,干劲大,成诳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学参加日常管理,开成轮值,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管理好班级献出自己的份力量,四是尽量不冷落每一个人,二、调动“三个方面的”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得到较好的成效,儿童心理学专家朱智贤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常与行为品德有关”。不从根本上去抓,就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我班采取多种形式的班队会,针对性的主题会,师生间的思想交流,制度规定周评小结等,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三、发挥“四套班子“作用,即指团支部、班委、科代表、小组长的作用。这四套班子是班上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模范作用如何,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在选举这些干部时,我坚持做到公平竟选,力求把在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是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次主题班会,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人都能策
划活动、主持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才干,使各项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第五篇: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打牢基础
抓好经济建设——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乡人民政府乡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神州大地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举世瞩
目,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为出生在六十年代的人,这种变化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我们经历和见证了这一场巨变。如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党的支农、惠农政策日渐完善,各项建设
如火如荼。然而,这种形势,这种变化,这种发展趋势,也给我们农村基层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化成为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工作方法、工作重点必然有所变化。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并善于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把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以教育引导、主动服务为主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民群众工作。我们必须善于和乐于做好群众工作,牢记宗旨意识,充满感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科学发展;必须为民所想,为民所思,从一个普通农民的角度看待农村工作,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做好农村工作。
新时期、新形势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必须转变,服务意识、工作能力必须提高。作为农村基层领导,一定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发展在于创新,创新才能促进发展,人云亦云,一成不变的工作方法,只能算是完成工作,而不是很好的完成工作。创新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发展途径、发展模式的创新。必须立足实际,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本地优势,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有的地方以资源获得发展,有的地方以特色获得发展,有的地方区位优势获得发展,这些都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所以获得成功。
新形势下,虽然群众工作多种多样,工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我认为,放在头条的还是发展。经济发展是其他各项工作发展的基础,必须想尽办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我乡情况,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打牢发展基础,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农业仍是其致富途径。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十分明显,设施落后,产业化、科技化、规范化发展就难以施行,也是难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也难以实现。首先要抓好水利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问题。积极寻找水源,建设水利设施,加强原有水利设施的管理,是我们应当做好的工作。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要改变靠
天吃饭的状态,必然要解决用水问题。其次,要搞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由于公路不畅,许多产业受阻,许多项目不能实施,而人们的出行也很不方便。目前,我们的农村公路,虽然大多已经修通,但维护和管理十分滞后,路面状况十分差,安全隐患突出,同时,很多道路在雨季不能通行。再次,要搞好扶贫开发、落实好扶贫项目。近年来,整村推进、“白玉兰”工程、片区开发工程等一批扶贫项目,很好的解决了项目区群众的相应问题,广泛受到欢迎,我们必须争取更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
二是要搞好产业规划,做好政策扶持。产业化是农业的出路,也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每个地方都重视产业的发展。然而,产业化也有两面性,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农民致富;反之,背离客观实际的项目,只能坑害百姓。所以,一个产业是否合适,在发展就应当做好调查,做好规划。产业规划要解决种什么,在哪里种,怎么管理,怎么支持,怎样与全局的产业布局相适应的问题。例如,烤烟发展规划,我们就要解决在那几个村种,具体是哪些农户,有没有效益,技术和自然条件是否有保障,会不会与全乡其他产业冲突等等问题。产业选择,产业规划合理的同时,还要做好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和技术服务,既然做,就一定要全力支持,全力做好,力保成功,对于我们贫困落后山区,底子薄,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政策扶持是必不可少的。
三是要搞好科技推广,做好技术支持。有了车,有了人,但没有技术,车同样不会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就像一辆车,需要人和技术来推动它。目前,我们在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应用上作了一些尝试,收效很明显,但还是存在着技术不过硬,不够专业的问题。首先,推广科技的技术人员必须有过硬的技术,我觉得应该多举行一些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让我们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有强的技术、专业的技术。其次,要注意推广方式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推广科技运用,有的使用教材,有的采取讲座形式,有的呢就要手把手的教,这都是值得探索的东西。再次,要有制度保障。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像一个良好的习惯一样,具有巨大的作用,我们
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运用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扩充就业途径,转移农民就业。现在我们的农村,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农闲的时候无事可干,很多人力资源就这么浪费了,不但对经济无利,而且还拖后腿。但是,同时存在的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闲着的人,实际上是不敢或者没有能力外出赚钱的人。所以,开发这样的资源也是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我
们以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观念,去探索,去调研,去开发,一旦这些问题解决了,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五是要抓好基层机关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全力创建“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着重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强制型向说服型转变。乡镇干部必须学会善于做思想教育工
作,把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转变为以教育引导、主动服务为主的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民群众工作。二是由盲从型向规范型转变。依法行政是新时期对基层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衡量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同时,由于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大大增强。因此,广大乡镇干部要迅速提高依法治乡的水平,逐步把基层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乡镇干部的主要职责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因此,乡镇干部必须集中精力为民服务,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农村经济。四是由封闭型向公开型转变。乡镇干部只有树立公正廉明的形象,才有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群众工作任重道远,农村改革方兴未艾。我们要时刻保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探索农群众工作的方法、途径,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做好农村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步伐,一定能把群众的事办好,把农村的事办好。
篇七: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浅谈新时期农村工作方法
(2008—08-1721:50:10)
1、“以情动人”法。
这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哲学观点的运用。如果能从感情入手,充分调动每个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他们更为愉快地接受新生事物,更好地执行上级的决策,减少工作的阻力。我觉得在基层,在村一级,面对老百姓,往往“以情动人”比“以理服人"更有效。老百姓有时候很注重感情,你讲一些大道理,他听不进去,但是你要是做一两件好事情,你用真情来感动,感动他,对待他,他马上就不一样了。我记得有一次搞计划生育,我们要对一户两女户进行结扎。开始,多次去动员该育龄妇女进行结扎,她就是不肯去,要不就跑、躲,要不就是坚决不去。后来,我们改变了过去的命令方法,上门帮助他解决家庭问
题,帮他解决了小孩上学学杂费的困难,帮助他干了些农活。他们夫妇受到感动,就主动去进行了结扎手术。
2、“说服教育”法。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同上级决策,他们的行动才会统一到上级要求上来。现在,我们不能任何事情都搞行政命令.而是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上级组织的指示传达给群众,让群众接受,让群众实施。如你在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时搞行政命令,群众就可告你侵犯经营自主权。电视上曾经也报道过看到有些地方搞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强行把群众的电也掐掉,水也掐掉,苗也拨掉,这就违反了法律.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要研究群众心理,多做思想引导工作特别是通过一些有影响力大的人去做思想工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典型引路”法。
这是“矛盾特殊性和普遍性”哲学观点的运用。矛盾既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对同类事物的研究,我们可以采用树立典型的方法,重点研究其中的某个部分,掌握其普遍规律,积累经验,创造学习榜样,进而推动整体工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对形象化的、具体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大于对抽象的、概括的事物,农民这个群体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对典型的树立宣传、示范引导,让农民群众接受典型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和价值观,从而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一是要发现典型。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农民群众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也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要有典型意识,及时深入群众,不断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二是充分运用典型示范。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当他们亲眼看到典型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亲身感受到典型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时,就会积极主动地看着学、跟着干。比如有的人在外已经打工致富了,群众就会自发跟着外出打工。又如搞产业结构调整,刚开始时群众一般不愿意搞,这主要是他们害怕没技术,没有人先干过,但是我们通过培养几户成功的典型,让他们看到实惠,群众的思想就自然会通了。三是要充分发挥典型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在传播信息技术、解放群众思想、支持公益建设方面发挥作用。
4、“服务推动"法.
这是“内容与形式"哲学观点的运用。内容与形式,是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工作的内容,管理和服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两种形式.一要争做模范服务型干部。当前,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群众最盼望的是服务型干部,希望干部少指挥,多指导,少伸手,多给予,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为他们进入市场铺路搭桥.二要善于做好市场信息服务,利用大家的见识多、懂电脑、关系广的优点,给农民的发展项目搜集市场信息,搭设产品销售渠道,当好参谋、帮助农民减少项目发展的盲目性,降低风险.三要善于做好技术和法律服务。各位大学生可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农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利用各种形式把致富的实用技术传授给农民,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例如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这个”服务”上做的就比较好.诸城的肉鸡生产在全国都有影响,肉鸡每年的出口量占全国的一半。他们在这个服务的方面有一个"四、三、二、一"的方法,就是:四上门,三赊销,二公开,一结算。四上门就是鸡苗送上门,饲料送上门,防疫送上门,销路送上门;三赊销就是鸡苗赊销、饲料赊销、药品赊销;二公开就是收购的时候标准价格公开、利润公开;一结算就是在最后卖鸡的时候一次结算,把原来的饲料原来的鸡苗等等,都算得一清二楚,农民对每花一次的钱都知道用途。
5、“民主决策”法。
每个人都有被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一种倾诉的欲望.著名的“霍桑效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满足了群众的这些需求,群众才会理解和支持上级决策。并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最具有创造性,最了解自己的情况,让他们参与决策,决策信息就更加充分,决策就更加符合实际.作为一个村干部,肯定要面临着一些有关村级发展的决策问题,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非常重要.首先,要掌握了政策再决策。农村政策是农村工作的行动指南,农村政策很多,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农、林、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农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农村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有关政策,掌握其精神实质。要采用各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农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家喻户晓,自觉遵循,积极运用.当前,我们要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做出贡献。其次,要结合了实际再决策。党的政策是指导全国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县的实施意见是指导全县的,也具有相对的概括性,不一定有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现成答案。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全面掌握当地实际,切不可不动脑筋,不顾乡镇、村的条件,照搬
政策条文.再次,发扬了民主再决策。村一级要积极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事关群众的事情,要与群众商量着办,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村里的大事,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来确定,来表决。如果开会决策时,没有人提相反意见,出现“鸦雀无声"或者“众口一词",说明大家可能对决策问题不了解,提不出相反意见;或认为领导不可能采纳自己的意见,不愿发表相反意见;或害怕得罪“拍板”的同志,不敢发表相反意见。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松松大家的思想包袱,让大家思考思考,再做决策.6、“重点突破”法。
这是“矛盾的两点论”哲学观点的运用。由矛盾的两点论可以得知:矛盾是由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构成的,主要矛盾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是我们解决矛盾的关健。因此,我们开展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一是找准症结。如果你这个村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是由水造成的,那么你下决心要解决水的问题。如果这个村是班子不稳,经济基础本来就很好,农业经济本来就不错,那你就是班子问题,那你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加强班子建设,通过加强班子来发展经济。二是明确重点。根据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如果那个地方靠近马路,那你就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交通比较发达,搞马路经济.如果你那个地方有许多能人在外面,那就重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办村办工业。同时要选准突破口,集中力量进行突破,通过这个切入点来打开局面,把全村的经济搞活,把全村的经济发展起来,把全村的农民致富起来。三是定好步骤。根据发展的轻重缓急,确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人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想办法动脑筋,一定就有好的发展思路,一定会走出一条富民大路。
7、“危机处理”法。
“危机”由“危”和“机"两字组成,“危",表示有一定的风险,处理不好将产生负面效果.“机”,表示这是一种机遇,处理得当坏事也能变好事,这其实也是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要善于处理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要处变不惊,以静制动,在紧要关头和遇到复杂局面时保持冷静的头脑,这是我们必须修炼的一项功夫.胸怀宽广,善解人意,“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能显出一个领导者的本色。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处变不惊,善于处理突发性事件:
一是要掌握正确的处理原则.面对突发性事件,要“处变不惊、谨慎决策、控制事态、妥善缓解”.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要采取机动灵活、超乎常规的办法,及时缓解矛盾;要尽量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力求抓早、抓小、抓苗头,超前做好预防和防范工作,努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要迅速控制事态的恶化。要在迅速控制事态上下功夫,要通过领导行为施加影响,刚柔相济,以静制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牵“牛鼻子",无论是突发性的群体性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还是安全生产事故,都要求我们迅速找准关键人物、抓住关键问题,迅速控制事态,防止矛盾激化或事件恶化;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能及时解决的,要及时予以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要说明原因,做好工作,待条件成熟时积极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或错误的要求,要通过说服诱导,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同时,从群众的角度出发,承认某些要求的合理方面,作出无损于实质的让步或许诺;引导群众认清事态失去控制可能导致的后果,促使其认同党和国家的立场和领导机关的正确主张;要通过多种办法缓解矛盾,缓和气氛,团结教育大多数人,争取多数人的转化;对有意挑起事端,提出无理要求并制造混乱的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要给予揭露控制,使之孤立,条件成熟时,要依法处理。
三是要准确找到事态的症结.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事态的事实真相;在全面掌握和认识各种现象的基础上,确定其性质,同时选择多种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总体措施。
四是要果断解决问题。要周密组织,抓住要害,选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抓住解决矛盾的主动权.同时,必要的时候,要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汇报情况.
五是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解决问题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查清隐患,消除不安定因素,采取根本性措施,避免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8、“依法管理”法。
“依法"是与“人治"相对的一个概念。1997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这标志着我国的管理将告别封建传统的人治,并将走上法治化的轨道,这也成为了各级组织管理经济社会的大背景和大原则。农村工作的特点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把抓”。各项行政经济工作都要靠乡村两级基层组织来落实,如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等工作,其工作落脚点都在基层组织。在国家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每项工作都有国家法律法规来规范。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到三点:
一要宣传好法律,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让群众自觉遵规守法;
二要依法思考问题,我们善于依照有关专门法律来思考每一个具体问题,必须十分明白它适用什么法律,应由哪个部门处理;
三要依法处理问题,每一个具体的违法案件都必须交给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越位、不越权、不违法,才能不会成为行政诉讼案的被告并败诉。
篇八: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农业、农村、农民来制定的,而农业是根本,是战略重点,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分析农村面临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是摆在每一位基层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时期农村工作,既有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具体来讲,党中央加大支农惠农力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等等,都给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可是,因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格局的不合理,造成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出现了很多新矛盾新问题。由于农业弱质化的产业特征,农业成为最薄利的产业,农民收入缺少新的增长点,传统农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走向现代农业之路还很漫长。农村整体形势是好的,可也存在很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这就体现了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新时期下农村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基层干部下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也为基层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出现了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发展变成了产业兴旺,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二是村容整洁变成了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三是管理民主变成了治理有效,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四是生活宽裕变成了生活富裕,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
明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新时期农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1.基层政府有限权力承担无限责任。当前多数基层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就是“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无限大的责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工作任务、考核指标最终都要层层下压落到基层头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司法、招商、交通等多项任务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之外,诸如维稳、安全、信访等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制”和“第一责任书”更是常常让基层干部叫苦不迭。“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称成为影响基层工作的一大难题。
2.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出现“梗阻”。税改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除各级政府的支持、扶持外,更多的是通过“一事一议”的渠道来解决。由于农民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一,加上集体意识淡薄,往往很难达成共识,造成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改善。
3.当前农村发展很快,但社会事务管理有弱化趋势。随着机构的改革,处于转型时期的相关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长效的机制,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事务管理有明显的弱化趋势。
4.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亟待转变。由于当前村组干部待遇还偏低,心中存在落差,存在茫然失措、畏难压头的思想,对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没有底。
三、基层干部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根据我本人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来看,以上几点属于当前农村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涉及体制机制、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和历史遗留等原因。体制机制、农民群众、历史遗留等方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不断的进步完善,但基层干部方面的原因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干部是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的实际工作者,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肩负着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引导农民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工作很具体也很辛苦。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新时期基层工作对基层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干
部的形象、领导的方式、方法的好坏,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如何提高基层干部自身素质,提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基层干部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现实课题。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基层干部该如何做好农村工作。
1.加强学习,坚定信念。学习是一个人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当今世界,信息,知识等不断发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改变过去的那种理念和认识,自觉地把学习作为整个人生的第一需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做到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必须要始终坚持讲政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带领群众。
2.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嘴头的空话连篇,不如用劳动实践”。只讲空话是得不到群众的赞许和认可的,基层干部要切实做到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工作,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基层干部决不能贪图享受、安于现状。不能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在组织和群众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担责担难,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要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于担当,做到事不避难、冲锋在前,要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立场坚定,不拿原则做交易,要在改革创新矛盾问题面前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要在歪风邪气面前坚持原则、敢抓敢管。
3.廉洁履职,发挥作用。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是保证农村基层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发展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干部清正廉洁,能够
带动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使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只有广大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才能真正锻造一支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农村工作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不断壮大党的执政力量,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篇九: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
新时期如何做好三农?作?前,中央农村?作会议研究部署了2022年“三农”?作。会议强调“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作,措施要硬,执??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这是做好2022年“三农”?作的根本遵循。那么新时期如何做好三农?作??、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针来发展现代农业。?泛应?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业提供的?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法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不搞??切,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特?突出、层次明显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城郊结合部、近郊??发展都市型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城市休闲?态农业;在远郊?壤肥沃区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规模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励农机具的使?,??发展?产、?效、优质农业;在?多地少地区??发展特?农业,开展经济林种植加?,林果产业;在?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现代养殖,畜牧、家畜饲养、加?以及饲料?业等。提??地使?效率,充分发挥带动辐射作?,由点到线,由线到?,逐步实现农业的整体现代化。?、加?农业投?,夯实农业基础。农业发展?靠科技,?靠投?,近年来中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针,不断增加农业投?,逐渐减轻农民负担,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教育附加费、屠宰税、发放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限制最低粮?收购价格等。农民的?活?平较之以前有了很?的改善,但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依然缓慢,农业抗风险能?依然很低,农业增效的后劲依然不?,农业所处的弱势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只有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产条件,?兴农??利、?间道路修筑?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三、创新培训?法,提升农民素质。“三农”问题,重点是农业问题,难点是农村问题,瓶颈是农民素质问题。没有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再好的政策都是徒劳。针对不同的群体采?不同的培训?法,才能突出培训实效;最后,培训要更加注重培训成果的转化,培训效果好不好,要看实效;培训?式怎么样,要问农民。培训过程中更加注重培训成果转化,可以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引?农业种植企业、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该村所有农民发展?种产业,最终形成农民负责种植,企业负责加?、收购,培训部门负责技术的农民培训模式,促进农民培训成果向?产?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