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担当作为方面存问题自查报告范文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
一、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有时存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的思想。在工作中,有时有等靠思想。对上级和医院重大决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思想懒惰,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有时对一些医院已经明确要求推进的重点工作,等文件、等指示;有了文件、指示,还要等上级调度,等兄弟科室先行、出经验,缺乏先创先干和主动担当的意识。有时看到别人享受玩乐,而自己却在拼命苦干,心理不平衡,出现精神懈怠和享受思想。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对一些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
3、有时存在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的情况。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有时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领导不重视、职工不积极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对科室管理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业务学习缺乏积极性,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二、整改措施
1、努力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工作中,凡事要从大局观考虑问题,理清现实,科学决策,勇于决断,敢于担当。树立攻坚克难、敢闯敢试、不怕风险、大胆负责的勇气。
2、工作中勤思考、多学习,杜绝等、靠、要和懒散思想;干工作不推诿、扯皮,不避重就轻,要积极主动,先创先干,主动担当;要有干事创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3、工作中,要有责任心,亲力亲为,勇于担责,不消极懈怠,不得过且过。4、加强业务和管理知识学习,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多想多思,主动研究工作方法和措施;凡事不能光依靠上级领导,要自己主动想办法,杜绝依赖思想。
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落实“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在干部选拔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
注重精准考察,兜紧用人底线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着眼把干部情况掌握在平时,努力建设“走在前列”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青岛市探索推行干部选拔任用职位限入和提拔限制办法,对党政正职岗位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执纪执法、机要保密、监督监管、审计财务等重要部门领导岗位,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和限入规定,明确限入的5种负面情形和不适宜选拔任用的7种情形,兜紧选人用人底线,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淄博市集中开展“对标先进担当有为”干部专项考察,对每个部门、每名县级干部逐一制定差异化考察方案和谈话提纲,并集中梳理干部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设计《反向测评表》。依据班子整体功能发挥和干部综
合表现情况,对班子分类定级,对干部逐一排序。岗位出现空缺后,先按岗位职责确定人选条件,根据条件划定人选范围,在人选范围内精准遴选,变“排到谁让谁干”为“谁适合干选谁干”。
细化制度规定,推动能上能下
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
东营市制定《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将“不担当”问题细化为不坚持原则、不善攻坚克难、回避矛盾问题、工作推诿扯皮等8个方面,将“不作为”问题细化为服务群众不主动、工作作风漂浮等8个方面,细化标准、明确界定。
日照市从日常调整、问责调整、考核末位调整、履职不力调整等4个方面,对领导干部能下的具体情形进行细化明确。同时,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乱作为等问题专项治理,配套出台了《日照市政务环境和效能问责办法》,明确了问责的29种情形、7种问责方式和问责程序,在全市掀起聚力发展、提升效能、拼搏实干的热潮。
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放手创业
加大容错免责探索力度,鼓励干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宽容干部在干净干事、履职担当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莱芜市制定《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积极性的意见》,设置予以免责的6种具体情况,从工作出发点、问题原因、工作方法、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等5个方面明确评价标准,并明确提出注重在创业创新中考察干部,对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表现突出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树立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正确导向。
德州市制定《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办法》,详细列出在强化执行落实、大胆改革创新、积极攻坚克难、主动揽责涉险等情况下出现失误的8种具体情形,明确只要是出于公心、为了事业,予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鼓励干部放手放胆干事创业。
坚持从严从实,严格管理监督
立足全面从严治党大格局,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方式,持续推动干部监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济南市通过两个多月的“调研巡视”,摸清摸准摸透了班子和干部情况,分别形成了调研巡视工作报告、干部评价,以及优秀干部名单、后备干部名单、工作一般和能力较弱的干部名单,为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培养储备结构性干部、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奠定基础。
枣庄市制定《正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工作暂行办法》。明确“交接什么”,将人、财、事、物四大类全部纳入交接范围,同时区分不同群体明确交接重点。规范“如何交接”,推进交接有“白纸黑字”、有现场监督、有时限要求,一律书面交接、会议交接、限时交接。围绕保障“交接到位”,明确离任者、接任者和监管者三方的责任,有效避免“旧官”一走了之、“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有中国梦的文章。
简直是不谋而合。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范文两篇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篇【一】按照县委工作部署,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认真查找和梳理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的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
服务效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针对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干部职工缺乏责任心、事业心,对待工作不敢担当,不愿负责,见困难就退、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回避,混日子,当“太平官”、“逍遥官”的现象,我局通过“自己找”、“领导谈心”等形式,及时解决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不良倾向和问题。
二、整改措施一加强教育。
在学习教育上,班子带头抓好“二个加强”一是加强党的宗旨和党性修养教育,积极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深入领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教育;二是加强职业道德精神教育,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职工创建活动,提高荣誉意识。
二加强管理考核。
在目标任务管理上,明确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行政服务“让群众满意”活动,实施并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以岗位激励、职称晋升、评先表模为抓手,寓事业发展、责任落实于具体目标任务中。
继续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首席代表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和缺席默认制、责任追究制等八大制度,并跟踪问效,责任到人,到科室,让每个人都有压力,有动力。
三狠抓争先创优,开展行风评议。
在典型引路建设上,着力抓好行政服务先进窗口、先进个人的模范建设。
同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整风肃纪、提高效能、改善服务、优化环境”为主要内容开展服务大厅行风评议活动,进一步促进
经办大厅干部职工强化纪律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做好主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提升窗口工作服务水平。
三、整改成效通过一系列的自查自纠,达到了转变作风、改进工作、提质提效的效果,切实增强了机关工作人员对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工作态度、群众观念等方面的认识,牢固树立了农保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业务精湛、纪律严明、无私奉献、求真务实、执法为民的农保队伍。
四、下一步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和为民服务理念。
继续深化学习教育,组织机关党员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深入领会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和奉献意识教育,激励全体农保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忠实执行者,做执政为民的实践者。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要求,把开展活动的成效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创新完善机关党组织工作机制和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正气型机关建设为要求,以“担当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增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党组织和机关党员“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生机活力。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制度的执行力。
结合农保具体服务工作,从加强理论学习、党性修养、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服务等方面,着眼建立担当目标责任、担当监督检查、担当效果奖惩、担当责任追究等方面的长效机制,积极地把教育管理机制向教育引导推进,促进机关党员干部增强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和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营造党组织和机关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于担当的生机活力,实现农保各项工作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四是推行机关工作“1234”工作法。
在日常工作中,机关干部职工要做到“一个理念”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是代表农保部门的形象;“两个原则”群众利益无小事、农保工作无小事;“三有”来访有登记、交办有回音、结果有反馈;“四不让”即不让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差错在我手中发生、不让不文明行为和消极现象在我的身上出现、不让农保部门的形象因我而受到损害。
提高干部职工的精品意识、细节意识,养成严谨高效、求实创新的良好习惯。
在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查报告篇【二】自参加公司开展的自查自纠活动以来,针对“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的现象,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官桥镇针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
高度重视,通过例会、早会、集中学习等形式,树立不抓作风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履行建设主体责任。
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l
结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找解决本地本单位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问题,组织开展干部职工进行互评互议,对官桥
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能力进行明察暗访,同时对办事群众进行问卷调查,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议。
对顶风违纪行为,严肃执纪问责,形成长效制度防微杜渐。
10月份,官桥镇对4名早退的工作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官桥镇干部职工整改突出问题。
四是建章立制,提高效能。
下一阶段,官桥镇将继续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工作实际,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根源深刻剖析,解决最深层次问题,通过设置完善的干部奖惩制度、建立有效的干部绩效考核方法等形式,从根本上解决干部职工的工作效能问题。
篇二: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对失实举报澄清正名,激励干部担当担责的思考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在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信访举报数量也成倍增长,其中包括一些错告、误告甚至诬告等失实举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是纪委监委开展监督工作的第一道关口,在调动和发挥群众监督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如何对失实举报澄清正名,激励干部敢于担当,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课题。
失实举报的主要表现特征
从举报范围看,“一信多投”现象突出。当前,举报人以来访、来电、来信或通过网站、微信等各种方式,特别常以匿名形式,就可以便捷反映举报问题。由于举报成本较低,一些失实举报也大量充斥其中,有些甚至造成重复访、多头举报乱象,耗费了纪检监察机关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举报内容看,挂牌贴牌较多。一些失实举报举报“挂牌”“贴牌”现象明显,内容往往是编造情节、歪曲事实、捕风捉影、夸大其词,甚至颠倒黑白、恶意陷害,反映问题不实际不具体,可查性不强,明显是举报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或发泄不满,严重影响信访举报工作的正常秩序。
从举报署名看,实名举报偏少。一是联名,举报人常采用移花接木、拼凑复制,或者欺骗群众,使之签名压印,形成“群众联名”;二是匿名,常以“知情人”“老党员”“见证人”等字样落款;三是假名,以一个或多个虚假姓名,或冒用一个或多个他人姓名,往往无法查证。
从举报时机看,动机不良居多。这类失实举报多发生于干部提拔使用公示、换届选举期间,一些举报人为达到个人目的,采取诬告陷害方式搞打击报复,企图借机干扰组织视线,有时会严重影响一个单位或地方的干事创业氛围和政治生态。
从举报处置看,惩戒机制偏弱。由于诬告陷害的失实举报往往以匿名或体制外人员身份的形式进行,认定难度大、惩戒力度小,客观上助长了此类不良风气,同时也增加了党员干部“怕担责”的思想包袱。
失实举报处置的难点问题
锁定对象难。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都有检举控告权,但法律没有规定要署实名举报。由于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工作具有特殊性和保密性,当前绝大部分的信访举报属匿名举报,尤其是恶意诬告者,常常用化名或盗用他人姓名,还有些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行联名举报,要么找不到目标,要么找不准目标,要么难以区分联名信中是否有意或无意为之,往往致使处置搁浅。
调查取证难。当前,有较多的举报信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投递,还有一些书面的举报信也是大部分用电脑打印,通过查验笔迹来寻找和确
定诬告者几乎不可能,如果其不是与被诬告陷害对象明显存在政治或经济上利益冲突的特定对象,诬告陷害行为的追查往往如同大海捞针,调查取证有很大难度。
定性处理难。虽然一些法规办法对诬告陷害处理作出明确规定,但只是笼统要求,缺乏具体可操作的适用规程,并且对于不同身份的诬告者,适用的措施不同,具体操作比较欠缺。从理论上讲,诬告与误告或错告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实践中,一些举报者通常会夸大问题、“添油加醋”,难以区分有意或者无意,致使在错告中带有诬告,造成在诬告行为定性时难以把握,加上难以定性。
加强完善失实举报澄清保护工作
抓源头打基础,压缩失实举报滋生的土壤和空间。一是加强宣传引导。主要是宣传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受理范围、工作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引导群众依纪依法反映举报问题,特别是加大对失实举报惩戒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收集整理失实举报的典型案例,既包括对受到失实举报的澄清保护,也包括对失实举报人的打击处置,通过一定形式予以通报,从正反双向亮明组织的态度,向社会传导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进一步规范开门接访制度,对实名举报的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和“双向承诺”,严格落实对信访人举报保密制度,同时也增强对实名举报真实性的核查力度,约束失实举报行为。三是抓早抓小预防矛盾升级。要重视抓好初信初访的处置和查处
力度,针对信访问题突出、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推动带案下访、定期接访、下基层走访,及早把矛盾化解在一线,防止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别有用心的人挑唆利用,将错告误告升级为诬告。
抓规范立制度,推动失实举报澄清保护工作。一是全面实施失实举报澄清保护制度。积极稳妥全面推动失实举报澄清保护制度,既要在纪检监察系统全面落实,也要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依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职责,推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等建立健全内部通报、信息共享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二是完善相关工作规范。在征求被举报人本人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举报事项以及核实情况在不同范围进行公开,既要对被举报人澄清正名,也要对与之相关的领导和干部澄清反馈;对重复举报比较复杂疑难问题的,可邀请相关人员召开民主听证会,既澄清问题又警戒教育;对问题反映单一的,直接向被举报人进行函询说明或暂存了结;对于调查结论明显失实的但仍以同一事实继续重复访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信访举报终结制度。三是提升分析研判能力。加快纪检监察信访检举平台信息化建设,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同信访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提升信访举报分析研判能力,对重点复杂敏感信件建立“一信一策”个性化定制方案,做好对涉及失实举报内容的调查取证,为后续定性处置提供依据。
抓联动强震慑,依纪依法依规打击失实举报行为。一是建立多部门协作配合的处置办法。有条件的地方应以反腐败协调小组统筹研究出台诬告陷害失实举报处置办法,从制度和操作层面上对查处诬告陷害行为
的依据、范围、对象、方法和程序等方面作出细化规定,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同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组织人事部门的衔接配合,重点破除“取证定性难”等问题。二是强化失实举报行为分类处置。根据失实举报的情形、性质、后果,具体区分处置。对于不能定性为诬告,但属于错告误告,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应给予举报人劝导教育,如拒不改正的,应适当加大处理力度;对于扭曲、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经确认后,要坚决依规依纪依法给予查处追究,经劝导、批评教育无效的信访人应移交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涉嫌诽谤罪的通过起诉等方式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失实举报人身份属于党员或公职人员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置。
篇三: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激励担当作为工作相关调研报告
激励担当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担当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激励担当的实践和应用。
在实践中,激励担当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奖励制度、晋升机制、培训机会等等。其中,奖励制度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比如说,可以设立年度最佳员工奖、优秀员工奖、先进工作者奖等等,这些奖项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荣誉奖励,可以根据不同的员工需求和工作表现来进行设置。
除了奖励制度,晋升机制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担当的方法。通过晋升机制,员工可以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比如说,可以设立职业晋升通道,让员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也可以通过晋升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培训机会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激励担当的方法。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比如说,可以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等,让员工不断学习和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激励担当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
情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奖励制度、晋升机制、培训机会等多种方法来激励员工的担当精神,从而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
篇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精准容错突出纠错,激励党员干部履责担当事业有为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旗帜鲜明地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为敢担责、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激励干部敢闯敢试、干事创业。这既是对选人用人规律的生动实践,更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容错纠错机制存在的问题
1.思想存有顾虑。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追责问责力度不断加大的高压态势下,一些干部存在“心理恐慌”:怕犯错而被误解、受冷落甚至挨处分,求稳怕乱思想根深蒂固。部分党员干部滋生了“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消极观念和错误思想,不愿为、不敢为的情况较为普遍。
2.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地方尽管出台了相关制度对“容错”范围作了明确限制,但相关配套措施还没有跟上,复核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还不够科学有效。例如乡镇的信访维稳工作,分管的班子成员要对全镇几十个村、几万人负责,只要有一个对象出了问题,首当其冲被追究责任的就是这个分管领导,导致有些单位班子成员宁愿不提拔、不晋升,也不愿去分管一些急难险重有风险的工作。
3.把握不够精准。党委、纪委存在诸如“是不是容错不够”或者“免责过度”等思想顾虑,既担心打击干部先行先试的激情,又怕干部走上歪路,对如何在更加严格、更加科学、更加客观公正执纪问责的同时,确保党员干部敢干事、会干事、干成
事研究还不深入,在防止党员干部由因公犯错、被动犯错向因私犯错、主动犯错的转变上研究还不透,办法还不多。在具体操作中,对证据的区分采用,对程序、政策的适用解读上不够精准,对如何把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和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有机结合不够到位,容错纠错机制运用还不多。
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严守一条底线。容错免责不得与《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关于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等党纪法规相违背,不可与上位法有冲突。
(二)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主要是“四看”:一看动机,是客观过失还是主观故意,是为公还是为私,把一心为公与以权谋私区别开来,把改革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导致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违纪违法区别开来,把加快发展过程中受客观因素影响而造成工作过失与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区别开来;二看程序,是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还是利用职权暗箱操作;三看政策,是未有明确规定时积极实施还是明令禁止后有禁不止,坚持把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区别开来;四看后果,是轻微负面影响还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危害。以支持实干、鼓励创新为原则,树立和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保护作风正派、敢作敢为的好干部。二是客观公正,注重效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规定为准绳,全面了解问题情况,充分听取当事人的申诉意见,科学认定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做到客观公正,力求最佳效果。
(三)处理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容错与纠错的关系。容错与纠错是建立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机制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容错是手段,纠错是目
的。容错不代表可以一直犯错,要既敢于容错又积极纠错。对在同一工作、同一问题上重复出现失误或问题的,只适用一次容错免责。
二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容错与纵错的关系。准确把握容错的度,不能跨过可容的界限。容错免责条款要有规定的范围和限制。在对官员决策失误责任适用“容错”时,要充分吸纳民意,坚持阳光操作,申请、核实、认定、公示和报备等流程要严格细化,接受群众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制定完备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对列入负面清单的决策失误追究责任,对未列入负面清单的决策失误一般不追究责任。重大事项必要时应当邀请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责任人的动机、决策程序、执行过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查清错误原因,弄清损失大小、危害程度。建立容错纠错复核机制。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定期复核检查,并视情节对具体执行人员给予问责。
三是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容错免责与从严执纪问责的关系。严格执纪问责是前提,容错免责是从严执纪问责的一个方面,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处理好全面从严治党和支持保护干部的关系,既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又防止纪律“松绑”、作风“减压”。要最大限度凝聚思想共识,对改革创新中出现失误引发的舆论,采取适当方式给予解释和回应,大力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
(四)完善四个机制。
一是完善免责机制,落实“犯错可容”。建立便于操作的免责程序,健全申诉救济机制,让符合条件的相关单位和个人有冤有处申、有苦有处诉。对查无实据或轻微违纪免于追究纪律责任的,可以通过谈心交流、通报等适当方式,及时澄清事实,消除负面影响。
(1)容错的免责情形包括: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符合中央和本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经过集体民主决策程序(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责任事故除外);立足围绕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担当奉献、开拓进取,没有失职渎职的;因经验不足初犯,情节不严重,或尚未造成严重影响的;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
没有为个人或单位谋取私利、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或挽回损失的;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已有规定可予免责的。
(2)实施容错免责的程序:免责应按照提出申请、核实认定、报告备案等程序执行,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受理申请后,及时开展调查,作出认定意见,向申请单位反馈并予以答复解释。纪检监察机关同时将调查报告和认定结果报同级党委、政府备案。经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认定,可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和单位年度综合考核中免予扣分;需追究党政纪责任的,根据党政纪相关规定和程序可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免予党纪政纪处分的干部,不影响其提拔任用。
二是完善纠错机制,促进“知错能改”。坚持有错必纠、抓早抓小、标本兼治三项原则,树立“容错是关心,纠错是关爱”的理念。党员干部在改革创新、推动发展中,出现工作失误或无意过失,根据相关规定免予问责的,要同时启动纠错,决不能一容了之。对错误情节严重、明显构成违纪,依照有关规定需要问责或给予纪律处分的,不属于纠错范围。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对反映党员干部的问题,采取约谈函询、下达监察建议书、预防腐败建议书等方式,及时纠偏纠错,避
免放任错误造成更大损失。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同志。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加强提醒警示。教育和帮助他们吸取教训、消除顾虑、轻装上阵。
三是完善澄清保护机制,确保“诬告必澄”。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查处诬告陷害行为作为纪律审查的重要内容。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处理。同时,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严格区分诬告陷害行为与错告误告行为的政策界限,严禁借机打击报复举报人。对需要追查处理诬告陷害者的,须经市(州)及以上党委、政府或纪检监察机关批准。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推动“免于犯错”。在支持和保护改革创新的同时,强化权力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使干部不犯错、少犯错。容错纠错要公开透明,除了按照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要公开容错纠错机制的运行过程,接受各方监督。对免予问责的,由免责审批部门向免予问责的单位或者相关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通报或回复,并由上级有关部门责令督促其对相关工作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对纠错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篇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落实“三项机制”,激发干部担当作为
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制度创新。近年来,XX区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项机制”,不断激发全区干部改革创新的热情和内生动力,有力推动全区“追赶超越”,实现奔跑加速。
一、落实鼓励激励机制,释放“追赶超越”内动力
一是选准用好干部,构建干事大舞台。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调整干部233人次,一批思想解放、敢于担当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一批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干部获得重用,有效激发了全区干部工作热情。注重运用鼓励激励机制这个“发动机”,提拔重用在维稳综治、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一线工作中,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91名,在全区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有效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比如,区人民法院一名调研员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工作实绩突出,201X年荣获全市优秀第一书记称号,被提拔担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先后召开2次年轻干部座谈会,组织130名优秀年轻干部赴照金、梁家河开展现场教学。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
主动压重担,选派32名年轻干部挂职部门和街道副职,37名年轻干部到重点工作及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考验,13名年轻干部到企业、省市机关和先进地区挂职历练,增强年轻干部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
二是拓宽选人视野,激发干部新动力。针对事业与公务员干部身份编制界限,导致干部流动不畅通的问题,我们统筹整合干部队伍资源,积极选拔学校、事业单位、开发区优秀人才到机关工作,激活干部队伍的“一池活水”。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将7名优秀事业干部调任至机关工作,从区属中学选任2名优秀校级干部担任区级中层副职,这些干部走上新岗位后迅速发力,推动重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三是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打出激励组合拳。强化政治激励,树立干事创业导向,建立季度考核点评、“追赶超越”擂台赛机制,对单位设立目标考核优秀奖和争先进位奖,对领导班子设立“追赶超越好班子奖”,在干部中评选“最佳领导干部”和“铁军标兵”。提高待遇保障,制定追赶超越考核争优攻坚进位十条措施,以拉开档次、鼓励先进、关注基层为原则,对各单位分等次核发目标考核奖金,街道年终考核奖金在相应等次基础上上浮20%。完善情感关怀,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制度,结合“大调研”“周研判”等工作,确保组织部每年和区管中层领导谈一遍,充分交换思想、了解困难、释疑解惑、加油鼓劲。强化机关文化建设,举办有益文体活动,促进干部身心健康。
二、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发“追赶超越”新活力
一是抓宣传调研,凝聚贯彻共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区委中心组学习、信息简报、电子屏等载体广泛宣传、解读容错纠错机制,在XX政府网、“悦享XX”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刊载相关案例。深入开展调研,深入部门、街道召开座谈研讨会进行政策宣讲,面向干部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对被容错干部进行跟踪回访,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容什么”“谁来容”“怎么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克服“不敢容”的心理,打破先当事人申请、后组织认定的模式,在处置问题线索时发现符合容错情形就积极主动适用。
二是抓组织实施,推动贯彻实践。以“三个区分开来”作为理解、判断、适用容错纠错机制的基本尺度和标准,把握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不单“以结果论英雄”,对可容的积极容、大胆容。比如,区城市管理局一位副局长,在抢抓春季植树增绿工作时,未严格履行采购程序,但其行为客观上为生态建设作出了贡献,主观上没有为个人或他人牟取利益,被容错免责,给予本人提醒谈话处理。
三是抓质量把控,提升贯彻成效。容错要容之有“度”,要经得起群众监督和实践考验。在调查认定时,认真细致开展调查核实,客观公正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多方面听取意见。在履行程序上,严格按照“调查—审核—上级业务部门指导—集体研究决定”的流程来实施,做实做细各个环节,确保容错质量。截至目前,我区对敢于担当、履职尽责但
出现失误错误的11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容错纠错,给予提醒谈话3人、诫勉谈话6人、警告2人。同时,对犯过错的干部,不贴标签、不扣帽子,而是给机会、强监督、多关怀、多帮助,鼓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三、构建能上能下机制,增强“追赶超越”外压力
一是定期“体检”、立体“扫描”,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知事识人体系。为了更好地掌握干部动态,我们建立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周研判”工作机制,每周对一个区管领导班子通过个别谈话、发放问卷、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每月结合调研情况、平时掌握情况、分管区级领导评价等情况,进行一次综合分析研判。每两个月以常委组织部长谈话的形式对被调研班子就研判结果进行一次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醒、督促限时整改。每季度将研判情况向区委进行一次汇报,提出优化调整、补充调整、后备干部使用意见。截至目前,开展领导班子研判62次,约谈干部17人,运用研判结果调整干部90人。比如,我们在对某街道领导班子研判中发现,纪工委书记作为班子成员作用发挥不好、工作推进缓慢,经过区纪委、区委组织部提醒谈话,仍然改观不大,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调整为非领导职务。
二是刮骨疗毒、敢于亮剑,坚决执行庸者下、劣者汰。坚持考用结合,综合领导班子研判情况、纪检部门掌握情况、巡察发现情况、目标考核情况和群众反映情况,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干部坚决调整。党的十九
大以来,运用能上能下机制调整干部16人。比如,区城(棚)改办主任因推动重点工作缓慢,市考指标全市排名连续靠后,被调整为非领导职务。
三是“不抛弃不放弃”,注重“下”的干部后续管理。加强对“下”的干部管理,在日常研判、年度考核等工作中,注重了解“下”的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表现,积极鼓励其整改问题、提升水平。比如,某街道副主任201X年3月因在电视问政中对记者态度生硬,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被调整至区城(棚)改办任副调研员,调整后区委组织部多次与本人及区城(棚)改办主要领导谈话,并在工作考核、班子研判中,着重了解其工作思想情况,目前该同志工作状态、工作实绩都有较明显提升。
篇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调研报告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汇报
**县把重大斗争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选拔任用干部的“赛马场”、考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坚持“线上了解+线下考察”“一时”与“一贯”相结合,考准考实干部在关键时刻的担当表现,激励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担当作为。
一、聚焦后继有人,发现储备一批。深入实施年轻干部“薪火工程”,创新组工干部“五联五促”机制,综合运用谈话调研、实地走访、随机访谈、跟组督查、列席会议等有效形式,先后采取“四不两直”、蹲点式深入全县11个乡镇、163个县直单位调研,重点关注35岁以下年轻干部,向“知情人”了解,实地印证分析,考准察实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的现实表现。对300多名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一人一档”记录表现情况,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对85名具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一人一事”建立成长档案,重点跟踪培养。
二、加强实践磨砺,培养锻炼一批。将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企业援助、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六个重点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练兵场”,先后选派136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驻村、24名年轻干部到项目、招商一线锻炼,115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县——乡——村疫情防控一线服务,选派18名优秀年轻医务工作者支援**、**、**等地疫情防控,抽调12名年轻精干力量参与常态化县委巡查,并加强跟踪管理,逐人建立成长档案,真正让年轻干部多经历“风吹浪打”,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中练出真功夫。
三、坚持树正导向,提拔使用一批。聚焦基层抗洪抢险、森林防火最前沿、主战场考察识别干部,既注意考察了解党政干部,也注重发现掌握表现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聚焦工作实绩,结合一贯表现,对在危难时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一线干部,大胆提拔,及时使用,今年来,96名在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重大斗争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4名干部获评全州公务员记二等功,47名实绩突出的干部记三等功,彰显了鲜明的用人导向,任用评选的干部实现了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四、突出典型引领,宣传表彰一批。突出“三个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职级晋升优先、评优表彰优先)、“五个注重五个一批”(注重政治激励、提拔重用一批,注重发展激励、交流使用一批,注重待遇激励、职级晋升一批,注重荣誉激励、表彰奖励一批,注重典型激励、宣传推介一批),号召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及时向各类媒体宣传推介,着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近年来,先后涌现了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用好用活政策,根据晋升条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先后开展公务员职级晋升8批次259人次,完成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等级晋升晋升138人,对1195名干部予以嘉奖。
五、力促担当作为,调整问责一批。精心做好换届“后半篇”文章,深入开展换届后基层班子运行调研,通过定期考察考核、定期分析研判、定期谈心谈话,实现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考察全员覆盖、全程纪实,实行干部正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出台《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明确调整不胜任现职的“15”条“下”的情形,对履职不到位、工作失责的6名干部进行职务调整,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倒逼干部主动作为,确保基层领导干部能够扛起乡村振兴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