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构建完善现代化干部管理模式
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
摘要:在国家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过程中,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成为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创新发展能顺应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创新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创新的意义
1.1强调档案用户主体性
干部人事档案记录了“三龄两历一身份”以及任免奖惩等相关内容,记录了干部的重要人生经历,档案的管理是干部晋升的主要依据,因此档案管理要针对每一个“用户”突出不同的“个性”,既要满足管理职工的需要,也要为干部个人经历记录做好服务。传统模式下,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往往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档案处于被动利用的方式,很难满足主体的需要。而人事档案创新管理突出用户的主体性,保证服务的针对性,转变了长期以来被动的工作风格,转为主动向人事部门、组织部门提供人事档案信息,保障人力需求的原动力。
1.2注重档案利用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在人事招聘和使用上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档案的最终环节是利用档案更好地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那么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在基于“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原则的基础上,档案管理和利用要更加注重干部实际,主要从档案管理的制度、技术、流程、基础设施等方面突出创新性,尤其在档案利用过程中要借助创新方式,理顺档案利用各个环节和流程,提升资源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优化服务,满足干部各类需求。
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发展现状
2.1当前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重管理轻服务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部分单位负责人对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具备的重大价值方面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并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利用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进行相关设施的建设、逐步健全相关制度、提升专业人员的技术和水平等多个方面。然而在现行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度强调档案管理与保密、忽视其本身利用价值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效用未能得到真正发挥。同时,在部分地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虽然遵循分级负责的基本原则,但仅仅是进行简单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局限于现有的服务范围内,没有发挥公共服务的作用。
2.2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与服务模式
严重固化、缺乏创新,不能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变化新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以及人民大众发展需要,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发展在实现公共利益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再仅仅是之前的引导或控制。随着我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尽管相关的工作方式与服务模式发展有较大改观,但不可避免会出现模式固化的现象,严重影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发展。出现这一现状除了受现有制度体系发展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管理责任设定、分级负责以及集中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不应当只履行管理服务的既定模式以及机械化的工作操作,更应当顺应政府转型发展要求,实现服务模式与工作方式的创新发展。
创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实践策略
3.1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
作为创新优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基础与关键所在,相关单位应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制度,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完成档案管理与制度编制等工作任务,引进并制备配套的硬件设施,推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开展。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结合自身的业务需求以及基本条件等完善内部建设,避免因突发问题引发档案资料的损毁与丢失等问题。如在档案储存库中,应设置适宜的温度控制设备,实现对档案管理环境温度的有效调节。
与此同时,在思想观念上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达到为社会、为人民做实事的目的。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思想层次,在人员调动与岗位调整的过程中,应预先做好一系列的沟通与交接工作,确保能够完整收集干部的履历资料以及工作评价等资料信息。
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应将档案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的比重适当加大,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将每日的管理工作与落实进度等一一报告给分管领导,确保其能够准确了解落实实情。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中央部门拟定并下发了相关的要求草案,其强调干部档案管理应提高工作效率,针对具体情况促进档案收集与管理的有序化发展。
3.2严格规范档案管理与利用
本质意义上,干部人事档案属于一种人才信息资源,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发挥档案资源的固有价值,为多方的利用与调取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以动态化的服务模式替代单一的静态存储。在现代化社会发展建设中,管理工作需要开阔视野,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意义层面上,都应将自身的核心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严格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需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念,用创新思路与有效的改革措施推进工作,一方面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予以重点关注,另一方面还需站在现代化发展背景的角度上,充分考量档案管理的创新性发展,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增强资料利用的规范性。
进一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收集归档的工作实效,可以利用电子化、数据化的技术形式,实时更新现有资料档案,并集中显示档案的使用动态。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各类人事档案资料的实际利用情况,为后续工作安排的有序落实提供重要参考。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应对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用提高重视,突出其战略性发展地位,实现档案管理与多部门业务的有机整合,规范日常管理与收集归档流程,构建标准化的作业形式,优化档案管理的服务环境。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环境背景下,依托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管理系统已经被逐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对于机关单位而言,应加快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系统的引入与搭建,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保证资料信息录入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避免出现人为修改与编写的问题。在科学管理现有干部档案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全面掌控各类文件记录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进而在人员聘用与岗位调动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其作为核心参考依据,为决策的研究与制定等提供重要依据。
3.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后继开发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的后继开发是指在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革新固有的管理模式、拓展传统的服务项目,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巧妙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档案管理质量与利用效率的提升是必然要求,应是借助于对价值扩充规律的有力把握,通过实践获取更多经验,积极探索档案管理与服务的全新发展方向、拓展方式以及实现方法等,确保新型服务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与规范性。互联网平台的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化与精准化的优势特点,在需要查阅或调取某些资料档案时,只需提前预约,便可以在准确时间内及时调取,节约了等待与翻阅的时间。除此以外,简便、高效的检索工具有效减少了人工查找的工作量,高度集成的资料信息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服务效果更好。尽管档案信息资源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但管理系统依然能够实时处于高效的工作状态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整个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国家对干部选拔、任用与考察。对此,在服务型政府转型发展中,要进一步优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水平,以全面提升政府职能机构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敏玲.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创新[J].企业技术开发,2019(09):100-101+110.
[2]霍宵.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12):158+160.
[3]杨红梅.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7(13):139-140.
篇二:构建完善现代化干部管理模式
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高质量的发展。国有企业能否转型成功,关键在其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核心是干部。有益影响。但是在现实企业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为此,企业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要高度重视干部管理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干部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为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做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改进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新思路
引言
当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实力,需要在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但结合前期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发现干部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有企业发展改革,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化,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改进干部管理策略,以优化企业发展水平。
1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而为了能够有效拓展企业所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就必须重视做好干部管理工作。从新时期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来看,一方面,干部管理工作对于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企业干部管理工作对于提升企业决策科学化水平以及企业发展战略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强化企业干部管理,提升企业干部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干部群体的稳定性,避免人才流失现象为企业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对干部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是推进企业干部管理工作体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必
要路径。当前,部分企业在干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方式单一、激励手段欠缺、培训模式发展滞后以及考评机制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企业实现现代化转型,因此,企业有必要强化干部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创新来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进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构建保障。
2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现状
2.1干部管理理念陈旧
随着国有企业的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其管理者十分重视市场战略规划,但是却忽略了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规划,尤其是在干部管理方面,大部分管理者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创新的干部管理理念,没有将干部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也没有长期有效的干部管理战略规划意识,产生干部管理体制落后、干部管理模式固化、干部管理方式粗放、干部管理内容单一、干部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干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工作重点仍停留在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干部管理职能难以发挥,减弱了其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作用,对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2企业干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很多企业对干部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这导致干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从而出现大量的不规范干部管理行为,大大增加了企业发展目标实现难度。为此,企业在开展干部管理工作中,要给予该工作足够的重视,防止干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还有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发展实力强,自认为管理制度相当完善,但是并没有全面考虑自身企业环境,这导致其实际制定的干部管理工作与现实情况不符。大部分企业在制定干部管理制度中,只注重形式,没有开展真正、有效的内部管理工作,这不利于各个部门提升自身的标准,当面对企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能及时给出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部分企业会盲目跟从大型企业的步伐,套用他们制定的干部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管理制度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不符,无法有效制约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
2.3企业干部的自身存在问题
企业干部可能在自身方面出现的问题影响较大,除了在干部作风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较为明显,可能会在工作态度方面过于懈怠。尤其是干部不作为或安于现状、贪图享受等情况容易出现,甚至在发生腐败行为的情况下以权谋私,严重影响到国有企业干部的整体形象。部分干部在负责相应工作时也可能会出现渎职问题,所出现的懒惰及畏惧困难等情况严重影响企业形象。甚至可能缺少主动学习意识,拒绝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认为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和素养足以应对工作,从而导致对市场变化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未及时掌握,在缺少前瞻洞察力的影响下,过于陈旧的思想观念无法使干部提出科学发展决策,不利于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
3做好国有企业干部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创新干部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管理者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主动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打破落后的工作模式,重视对人力资源,尤其是干部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将干部管理的工作重点由传统的事务性工作转移到对人力资源的规划与整合上,制订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干部管理规划,结合各类业务岗位的差异性创新干部管理体制,站在企业战略与企业发展角度上,构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模式,通过对干部科学化的配置和管理,助力国有企业的长久发展。
3.2提升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如果企业不能充分调动干部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将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企业也无法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为了激发干部人员的管理热情,实现利用最少投资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企业要制定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在实施干部管理模式过程中,要有效优化和配置相关资源。一方面,企业要制定高效的干部管理制度,用该制度激励干部主动、积极的工作,加快企业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步伐,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调整和优化管理结构,提升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为企业制定一个长远、科学、有效的干部管理计划。另外,企业要明确自身
管理理念,制定严格、完善的监督制度,建立完整的干部培训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3.3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国有企业应重视干部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增加培训机会,结合干部基本素养及国有企业发展环境等多种相关内容作为培训教育课程,提高国有企业干部自身工作意识和责任奉献意识,并在参与培训活动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国有企业保值增值与国家的未来发展作为自身奋斗目标,提高主动学习意识,提升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国有企业干部的自身能力水平和工作经验需要不断积累磨炼,并在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提高参与程度,与企业改革发展同命运、共进退,全面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国企干部管理工作要重视工作作风建设,只有秉持端正、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才能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决策。干部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权责意识亦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要充分调动干部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提升管理工作中的合规意识,防止出现工作失误影响正常工作进度,要建立健全干部的容错机制,鼓励干部干事创业,提高忧患意识,重视工作创新,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建设新局面。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干部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对于推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企业有必要明确绩效考评原则、构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并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充分应用,通过围绕企业干部多元化需求构建激励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为企业干部管理工作成效的提升构建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富泉.高素质专业化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统筹之策[J].领导科学,2019(16):63-65.
[2]周予川.国企干部队伍建设要筑牢理想信念根基[J].中国石化,2018(08):76-77.
[3]李保中.国企干部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J].现代企业文化,2018(12):288-289.
篇三:构建完善现代化干部管理模式
构建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
作者:李志成
来源:《管理学家》2021年第14期
[摘
要]国有企业转型能否成功、发展能否持续,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及效益提升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及精神面貌,只有以干部路线为依据,确保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严格执行,筛选出政治素养坚定、具备真才实干,群众基础深厚的优秀干部人才,方能在其带领下、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实现工作的创新性开展,引领国企职工突破难关,奋勇向前,通过干部管理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保障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为此,文章从干部管理长效机制建立的迫切性分析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干部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管理;长效机制;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D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4-0049-03新时期背景下,干部管理工作仍是党建、组织建设以及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因此,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应通过构建考核评价奖惩、选拔任用、监督约束等长效机制,为有创新能力和实干能力的人才创造展现自身价值及工作潜力的机会,通过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干部队伍建设,从而稳固人才基础,保障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与科学发展。
(一)国有企業干部队伍存在问题
1.思想政治素质与工作需求不相符
新形势背景下,国有企业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现代工作需求并不相符,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工作态度不严谨等问题,部分干部以主观意识作为决策制定的依据,或是工作不够严谨负责,将找关系、找门路作为职业发展的主要方式[1]。
2.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
干部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相对老龄化,年轻干部的吸纳与培训相对滞后,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迫切需要扩充年轻干部人才。二是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当前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不一致,部分干部因忙于工作无暇学习,或是注重于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忽视了专业知识及政治理论的学习,致使面对新任务及新情况时,因技术能力不能胜任,缺少兼具高新技术及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缺乏先进的干部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发展中,干部考核属于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干部进行激励与监督的有效手段,需要以干部工作标准为依据,结合企业发展方向、综合培训规划,从而确保干部考核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实现干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然而,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干部考核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未能制定清晰明确的干部考核标准,也未实现不同层级之间信息的共享,因而干部考核缺乏公正性,导致干部考核标准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出现领导不重视考核、员工不遵守考核标准的问题,从而丧失了干部考核的意义。
(二)干部知识素养提升需有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作为保障
1.健全机制,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
国有企业发展中需要干部素养的实时提升,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思路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干部教育的长期化开展。要科学构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长效教育机制,重点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应针对干部的理论知识强化、视野的开阔,战略思维的培养、党性修养的提升,构建一个集中化、个人化有机融合的学习制度,既要符合党委党校培训学习制度,也要建立一个有效激发干部内驱力、优化干部知识结构的学习制度。还应加强年终述职及考核监督学习制度的建立,组织召开演讲、知识竞赛等多元化的活动,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氛围,引导干部形成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2]。
2.以长效机制为基础提供社会实践机会
国有企业应以干部管理长效机制为基础,为干部提供实践机会,打造专业化的实践平台,筛选具备培养价值的年轻干部,使之走入实际工作单位磨炼意志、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为国有企业需要的干部管理人才;立足基层岗位,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煅练干部的能力素质,将之打造成为有成绩、有能力、有思想、勇于进取、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3]。
(一)加强考评奖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企业创发展提供驱动力
制度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依据,但机制的建立则是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国有企业应注重干部影响与带动作用的发挥,在制度持续创新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构建科学的干部考评及激励机制。鉴于以往的“组织+群众考核”“日常+年度考核”的考核方式与当前新形势不相适应,因而需要建立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完善、监督更为严格、沟通更加通畅的新型干部考核机制[4]。
1.细化考核指标、建立具体化与可操作的考核指标体系
(1)确保考核指标的针对性
要以干部所处岗位、干部层次、干部类型以及工作职责为依据制定差异化的考核要求,考核内容应涵盖其工作内外两个方面。
(2)注重考核内容的全面性
确保将干部的品德、能力、工作勤恳程度、廉政性、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工作成绩均纳入考量,应立足整体确定考核指标,明确考核重点,从共性及个性两个方面提出考核要求。
(3)强化考核指标的可选择性
筛选出具备综合性特征、涵盖范围较广的指标,且应体现薄弱环节,确保突出难点问题。
(4)提高指标设置的合理性
考核指标的设定应以员工努力工作可实现为依据,不可过高或过低。
(5)保证考核指标具备可操作性
尽可能量化所有指标,针对无法量化的指标明确定性要求,从而实现考核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优化考核运行机制,健全考核保障机制
要取得理想的考核成效,需创新考核运行机制,并通过完善考核机制,提升考核质量。
(1)拓展考核范围
应从横、纵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范围的拓展:从纵向方面分析,除了日常考核及年度考核之外,还要注重对干部进行任职考核与选拔考核,通过全方位了解其素质能力、掌握其成长过程,科学评价干部的工作成绩及成长状况。从横向方面分析,既要考核干部的工作表现,还应将其生活及社交表现纳入考核范畴,实现干部评价的全面性。此外,还应对谈话范围进行拓展,构建一个立体化、全面化的干部考核模式[5]。
(2)创新考核方式
为提升考核结果统计的精准性,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考核统计工作之中。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构建干部考核信息库,建立信息网,从而实现考核效果的提升。同时,还可参照其他企业的科学考核技术及方式,针对干部开展资质评审,并测试其工作能力。此外,还应增强
考核工作的权威性,严格监督管理考核过程。对考核成绩优异的干部给予适当的物质及精神奖励,或是以此作为干部职位晋升的依据,从而引导干部的正确行为。同时,也要严厉惩处工作考核不达标的干部,降低其职位或者调离当前工作岗位,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以使考核工作更加公平公正。
(二)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筛选出优秀干部人才
企业能否持续发展,重点在于企业是否具备充足的优秀管理人才。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发展成效不显著,一方面是由于现有干部素质能力欠缺,另一方面是由于干部队伍的建设不合理。为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通过干部选拔方式及选拔载体的创新,实现优秀人才的科学甄选、全面培育与有效利用,为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6]。
1.以干部工作成绩作为任用标准
应以工作作风作为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基本准则,以党作为干部管理的主体,选拔出品行优良、工作成绩卓著、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干部,同时,要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采用民主化与法治化的人才选拔方式,而不能过于注重学历而忽视人才的能力。要筛选出具有清晰的政治头脑、坚定的政治信念,具备自主学习意识,踏实务实、不计较名利、正气凛然、原则性强的干部人才;要筛选出工作勤恳、勇于开拓、成绩显著、低调行事的干部人才;要选拔出符合国有企业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专业化人才。将具备前瞻性眼光、业务能力突出、善于谋划的人才安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打造一支现代化、领导力突出的领导干部团队,从而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2.持续创新与优化人才选用机制
人才选用机制的建立可采取民主推荐的方式,但要注重民意检测,引入民主评议方法,在人才任用之前进行公示,且要设定新选干部的试用期,加强干部之间的交流,以电视或企业网站为途径征集群众意见,确保干部选用过程的公开与透明。营造一个高度民主化的干部选用环境,确保人才选拔时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发挥出群众的选择及监督权力。此外,还可引入竞争上岗机制,择优录取,以工作业绩作为岗位晋升与淘汰标准。拓展人才选用范围、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兼具多项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育,确保干部交流机制的有效执行,通过多方交流确保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3.加强年轻干部人才的选用力度
为改变当前干部团队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应将年轻干部的培育与选拔提上日程,制定科學、严谨的年轻干部选用标准,确保人才选用标准及制度的有效实施,对当前不够合理的人
事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创新干部选用方式,构建一个能者上、劣者下的人才任用制度,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能力展示的机会,为干部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三)制定与实施监督约束机制,保障企业的良性与持久发展
缺乏严明的纪律及全面的制度是干部出现自身问题的一大诱因,为此,需要构建一个集党内监督、职工民主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于一体的全面监督机制,对当前监督约束不全面的问题进行科学化解,保障干部团队的优质发展。
1.开展党内监督
要确保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顺利落实,坚持民主,确保重大决策制度的严谨执行,落实好重要干部任免制度,保证重要项目安排制度的全面贯彻、实现大额资金使用制度的有效执行。
2.强化群众监督效果
应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础,构建一个职工民主管理与监督制度,确保厂务公开制得到有效落实;执行好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对干部予以全面的监督,确保工作开展的公平化与透明化,提高职工对国有企业重大事务的了解程度。
3.加强领导干部之间的监督与扶助
领导及副职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关注政治思想,为对方工作的顺利开展给予支持,实现思想共识的达成,从而强化干部管理成效,实现领导干部间的监督与辅助作用。
4.确保纪检、审计、人事等监督职责的发挥
针对领导干部实施收入申报制度、引入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廉政监督岗,做好贪腐问题的源头控制,提升干部团队的纯洁性,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严格管理与监督领导干部的车、房、资金等各方面问题,确保其遵守法律、端正作风,实现纪检监察、审计及人事部门监督职责的有效发挥。
5.展现新闻舆论监督的威力
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或是国有企业内部简报进行宣传,树立正向的干部形象,对工作作风存在问题的干部典型进行批判与公示,从而对其他干部起到警醒作用,确保新闻舆论监督价值的最大化展现。
6.健全制度、加强纪律管理
国有企业应完善会议制度,制定明确的议事规则,理清办事流程,约束干部权力的行使,严格惩处违纪行为,确保干部队伍纯洁性的提升,增强其工作执行能力。
干部管理长效机制的构建是解决当前国有企业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企业员工素质能力持续提升、加快干部团队建设步伐的有效路径。为此,国有企业应加强考评奖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活力;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筛选出优秀干部人才;还要制定与实施监督约束机制,保障企业的良性与持久发展,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1]熊晓敏.论构建国有企业干部管理长效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5(17):162.[2]周静.如何构建干部管理长效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发展[J].青年时代,2019(14):144-145.[3]尹先灵,张鑫.构建国有企业干部管理长效机制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版),2016(6):49.[4]杨锐.浅析国企领导干部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7(5):186.[5]卢岩.浅析当前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间,2015(27).22-22.[6]李龙,郑伟,刘洋.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国有企业团干部培养体系构建[J].环球市场,2018(3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