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组书记在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2022年),供大家参考。
党组书记在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的安排,现将我县文体广电和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向大会做以简要汇报。
一、文化旅游人才建设基本情况
1.局机关及局属部门情况:我局下辖晚霞湖景区管理处、文化馆、乞巧文化演艺中心、美术馆(仇池书画院)4个事业单位。截至目前,文体广电和旅游系统共有在编在岗干部职工211人,其中局机关90人,霞湖景区管理处54人,文化馆35人,乞巧文化演艺中心32人、美术馆(仇池书画院)1人;局机关编制数85名,其中行政编制5名,参照公务员管理14名,事业编制71名。实有工作人员90名(含军转2名。无编制),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8名。非领导职务中,四级调研员8名,三级主任科员5名。四级主任科员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4名。
2.“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情况:根据省文化厅《关于印发“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县县招聘了17名热爱农村文化事业的文化服务志愿者,同时从文体广旅系统单位选派了5名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的文化工作者,经过业务培训后,安排到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加强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工作力量。
3.乡镇综合文化站情况:我县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现有在编文化专干110人,有“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22人。
4.农村文化能人情况:当前,全县有云华山文化艺术研究会、老年诗书画研究会、弘艺书画协会等民间诗书画群团组织20余个,涉及人员2000余人;有西和县秦腔协会、稍峪乡影子腔“复兴班”等文艺表演团体50余个,涉及人员600余人;有广场舞协会、太极拳协会等体育健身表演团体10余个,涉及人员1000余人;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158人,其中省级8人、市级70人、县级80人。
5.文化旅游企业情况。一是我县目前有西和县张琴绣艺有限公司、西和县包集绣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和县七夕文化旅游传播有限公司、西和县乞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5家文化产业示范点。二是在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下,各类文化产业协会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成立了42个村级刺绣协会。三是当前有95家酒店,其中大哥大酒店、聚金阁酒店、聚缘酒店为三星级酒店。四是全县“农家乐”总数已达69户,有民乐山庄、鸿运生态园两家三星级农家乐。五是有陇南润华旅行社分社、康辉、秦文化、百事通、盈科四家旅行社服务网点。
二、近年来所做的工作
我县依托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不断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加强旅游与文化融合,大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2019年以来,全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同比增长29.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2000万元,同比增长33.3%;其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44.96万人次,同比增长29.6%,乡村旅游综合收入18038.2万元,同比增长34.6%。旅游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新增旅游就业人数430人,新增旅游接待能力663张(床位)。在旅游接待总人数中,仅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晚霞湖接待人数达109.2万人次,旅游产业已逐步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产业之一。
1.组织开展好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工作,突出抓好四个层面的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开展文化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培训,重点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每年集中培训区旅游行业人员。二是开展文化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培训,重点提升行业监管、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一线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每年集中培训景区(点)、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商品生产等企业管理人员。三是组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升乡村旅游经营水平。以乡村旅游带头人、星级)农家乐、民宿客栈经营管理和服务人才为重点,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专项考察。四是着力加强乡村文化能人培养。每年开展各类辅导培训20多场次;在第八届、第九届巧女儿节前夕举办了两期全市非遗培训班;整合培训资源,开展妇女刺绣培训工作,着力打造“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2.突出抓好导游员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实施“励导计划”,以理论培训、技能比武、以赛代训、日常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金牌导游员(讲解员),带动提升导游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和整体形象。
3.下大力抓好文化旅游新业态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鼓励文化旅游企业参加各类培训活动,积极培养文化旅游营销策划、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规划咨询等新业态人才。
4.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制定出台传承人认定及保护办法,申报命名省级传承人8名、市级传承人70名、县级传承人80名、“乞巧世家”5户、“乞巧之家”10户。形成了师徒传承、团体传承、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培养传承体系。在非遗领域,乡村文化能人层出不穷。
5.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文化能人递增。成立了西和县乞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乞巧坊”文化旅游产品电商旗舰店和全县100多家乞巧文化产品网店,开发了西和县乞巧电商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平台和“淘西和”商城,全力加快乞巧文化产品的开发、宣传和销售。目前,以刺绣女红为主,剪纸、书画为辅,策划研发了“乞巧坊”10大系列200多个产品,成立了42个村级乞巧刺绣协会。2017年至今,全县妇女电商创业者开办网店388家(淘宝平台冠级网店2家),微店365家,电商销售额达5284万元。文化旅游产品沿着系列化、规模化、市场化模式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总体来看,我县文化旅游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呈良好态势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旅游品牌企业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文化旅游管理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相对匮乏。三是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文化旅游人才。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强化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大力培养建设高层次旅游人才。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知名旅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全面发挥专家学者对旅游业发展的智力支持和示范引领作用。争取每年邀请省内外著名学者举办1—2次专题培训班,每期培训5—10名文化旅游领域的管理人员。开展多层次的旅游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二是引进各类急需文化旅游人才。进一步加大引进急需人才力度,重点引进旅游管理、旅游营销和市场开发、会展策划、旅游规划、旅游教育、旅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鼓励高等院校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特别是西和生源到旅游企业工作,争取每年引进各类旅游专业人才5人以上。
三是打造一支优秀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每2年分别举办一次导游技能大赛和宾馆饭店从业人员技能大赛。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业务精湛、服务规范、执业文明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实施高级旅游专门人才培训计划,提高西和文化旅游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每年举办1期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班,举办1期景区管理运营、酒店管理运营、旅行社管理运营、乡村旅游管理运营人员培训班,举办1期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
四是加快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育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主题旅游小镇运营、农家乐经营、民俗特色餐饮服务、乡村工艺品和土特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实用人才。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乡村旅游结对帮扶、挂职锻炼、创业就业、咨询指导。开展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和评选活动,每年创建2个示范村。组织开展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干部培训和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带头人培训。健全乡村旅游培训网络平台,支持建立各级各类乡村旅游培训基地。
五是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西和会议纪念馆,优化红色旅游景区管理层人才结构,吸收培养一批熟悉规划设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加强红色旅游讲解员、导游分级分类培训,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知识丰富的红色旅游景区导览队伍。开展红色旅游志愿服务,组织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战士、老专家开展义务讲解,鼓励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建立一支专业化、多元化的志愿者队伍。
六是加大旅游新业态人才队伍建设。适应“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紧培养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医疗旅游以及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等各类专门人才,加强与相关产业部门合作,推进“旅游+”复合型人才开发。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