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乡村治理经验:坚持三举措推动村居减负增效,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省**市**区坚持从源头抓起,健全机制保障减负真减不反弹,融合多元力量帮助村居扩能增效,让村居干部回归主责主业、为民服务,促进基层建设,巩固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效。
一、坚持源头治理,规范清单为村居松绑减负
一是“*份铁规”收紧下放路子。按照严格准入、依法进入、事费配套、注重时效的原则,严格执行村居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梳理清单事项,落实“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未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下放的工作事项,不得下放至村居工作站中,确需下放的执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落实相应人员及工作经费保障。擅自向村居委托或转移工作的,按照规定严肃问责。
二是“*张清单”厘清权责边界。**个部门结合机构改革对村居有关职责事项的*张清单逐条梳理,审核下放合法性和政策依据,修订出台《**区村(居)民委员会有关职责事项一览表》,总事项从原来的***项减少到***项,减少**.**%。其中,依法履职事项减少**.**%、协助政府事项减少*.**%、监督事项减少*.**%、台账报表减少**.**%、评比表彰减少**.**%、盖章证明事项减少**%。
三是“**项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出台《关于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的通知》,按照“于法周全、于事简便”原则,围绕村级组织在组织建设、经济管理等*个方面梳理出**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细化清单内各类用权程序,绘制“四议两公开”、财务开支、发展党员、投资建设项目、出租出让集体资产、印章管理等运行流程图,确保村级权力事项运行按程序决策、按流程办事、按时限落实、按规范落地。
二、坚持多管齐下,健全机制为村居减负护航
一是建立村居绩效考核机制。制定实施《**区村(居)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年初经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考核指标,按照“统一等级、统一结构、统一项目、规范标准”方向,对村(居)职责事项年度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确保清单工作刚性严肃、精准落实,引导村居聚焦主责主业,同时也实现清单动态化监督,防止事务反弹、责任甩锅等现象。
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持续下沉纪检、组织、民政、审计等部门力量,推进清单落实审查和“微腐败”整治。实行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机制,畅通群众质询、答复渠道,构建有机统一的监督体系。
三是建立基层减负监测点。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查处工作,在基层设立减负监测点,对于监测中发现的一些可能增加基层负担问题,区纪委及时进行跟踪督办,督促整改,做到及时发现、动态处置、纠偏改进。如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开展“表格战役”监督检查,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整合同类表格,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核查处理。
三、坚持改革创新,多元融合为村居扩能增效
一是完善“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改革。持续完善机构下沉、人员下沉、服务下沉的“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推进“一站式”服务,将**项便民服务事项入驻**个村居便民服务站,做到“开一个窗,办全部事”;
开通网上办理服务,全部实现“一趟不用跑”或“最多跑一趟”,即办率达**%,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全区通办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最大程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实现网格化服务,公开招聘***名社区工作者下沉各村居,把村居“两委”干部从繁重的行政服务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与“社区人办社区事”的优化组合。“**区‘就近办、马上办’便民服务改革”实践案例荣获20**年第二届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政务服务创新奖”。
二是创新“两岸融合”乡村治理模式。立足对台独特优势,聘请台湾青年担任社区营造员驻点村居工作,将台湾社区营造理念和大陆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有效融合,探索出“我们参与了,村庄就变了”返乡青年创业模式、渐美“农村幸福食堂”等模式解决乡村治理中空心化、关爱老人难题。
三是探索“三社联动”项目服务模式。探索“村居+社会组织+社工”有效联动,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了***家社会组织,同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尤其是民办社工机构以村居为平台,招聘社工帮助村居干部整合资源、实施专业服务,促进“社工+志愿者+村(居)民+N”积极互动。20**年来,全区累计购买服务项目***余个、近****万元,在服务特殊、困难群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升村民自治能力、培育村民参与意识、化解村民矛盾、增进村居和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