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10篇

时间:2022-11-03 18:3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10篇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摘要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要依赖于学前教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10篇,供大家参考。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10篇

篇一: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摘要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要依赖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充足的财政投入是一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政府财政投入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

 政府总体投入不足、政府财政投入分配比例不均衡、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方式落后等等。

 近年来, 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在发展学前教育方面向O E C D 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成功经验借鉴。本文综合大量来自O E C D 网站及O E C D 数据报告的研究数据, 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的国际比较为着眼点, 发现和解释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趋势和特点。

 研究者重点分析了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规模与结构、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基于不同维度的选择模式, 探讨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一般规律。

 这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保障财政投入的合理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和借鉴价值。本文具体介绍了部分O E C D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状况和典型的投入模式, 并结合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现状, 对我国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提出几点建议:

 强调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 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的投入方式; 规范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以提供制度保障。

 这些措施是解决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有效举措, 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键词:

 O E C D 国家; 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国际比较

 A b str a c tA b str a c tP r e—sch o o l e d u c a tio n is a nim p o rta n t p a r to fth e b a siced u ca tio n , it’ Sa lso th ein itia lsta g eo f sc h o o l ed u ca tio n a n dlif e- lo n ged u ca tio n . A s a nim p o rta n tso cia lw e lf a r eu n d e r ta k in g s, 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m u stb ed e p e n d e n to nth eesta b lish m en ta n dim p r o v em en to fth esystemo fp r e - sc h o o lf in a n cia l investm ent.A d e q u a te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is th e b a sicg u a ra n teef o r th ed ev elo p m en to f th e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o fe v e r yc o u n tr y . A tp resen t, th erea lestillm a n yproblem sinth e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o f C h in a ’ S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 . F o re x a m p le , th ef in a n cia lin vestm en t o f th eg o v er n m en tis in su f f icien t; th ea llo ca tio n o f th eg o v e r n m e n t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isd isp r o p o r tio n a te ; th ew a yo f th e f in a n cia l in v estm en t o f th ep r e—sch o o le d u c a tio n is b a c k w a r d . Inr e c e n ty ea rs, g o v ern m en tso fa ll lev els in C h in ain crea sef in a n cia lin vestm en t f o rth ep r e・sch o o l ed u ca tio n . F u rth erm o re, w elearn th esu c c e ssf u le x p e r ie n c eo f th ew a ytod e v e lo p eth e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f r o m th eO E C Dco u n tries.In th isp a p e r ,th e r eis ala r g en u m b e r o fr e se a r c h d a ta f r o mth eO E C Dw e b sitea n dO E C Dd a tarepo rts. Itis b a se do n th e in tern a tio n a lc o m p a r iso n so fth e f in a n cia lin p u tf o r th ep r e - sc h o o l e d u c a tio n . A c c o r d in gto th e a b o v eitem s, w eca nd isc o v e ra n de x p la inth e tren d s a n d ch a r a cter istics o fth e 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to th e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in O E C Dc o u n tr ie s. T h eresea rch era n a ly zedth e sc a lea n dstr u c tu r e o fth ef in a n cia lin p u tto th ep r e - sc h o o l ed u ca tio n . M ea n w h ile, th eresea rch er a lsoa n a ly zedth ed if f eren tm o d eo fth e 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in O E C Dco u ntries. T h ef in a lg o a lis toe x p lo r eth eg en era lla wo f th ew a ytop r o v id e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top r e - sc h o o led u ca tio ninO E C Dco u n tr ies. It isv e r y im p o rta n ttop r o m o te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p r e - sc h o o led u ca tio na n d r a tio n a liz e th ew a ytop r o v id e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to th ep r e - sc h o o led u ca tio nino u rcountry.T h e a rticle d escrib es th e 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c o n d itio n s to th ep r e—sch o o led u ca tio n a n d so m ety p ic a l in p u tm o d e s in O E C Dc o u n tr ie s. C o m b in e d w ith th ec u r r e n t situ a tio n o fth e 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to th ep re- sch o o led u ca tio ninC h in a , tom a k e a f e wsu g g estio n sf o r O u rp r e—sch o o led u ca tio nin vestm en t m ech a n ism . T h esesu g g e stio n sa rea sf o llo w s. F ir stly ,w esh o u ld stress th er e sp o n sib ilityo f th eG o v e r n m e n t to in crea se th e f in a n cia l in vestm en t f o r th e p r e - sc h o o l ed u ca tio n.S e c o n d ly , w esh o u ldf o r m u la te th ein v e stin gm ech a n ism s f o rth ep r e - sc h o o le d u c a tio nll

 A b str a c ta c c o r d in gto th e n a tio n a l p r e se n t situ a tio n s. F in a lly ,w esh o u ld sta n d a r d iz e th ep r e - sc h o o l f in a n cia l in v estm en t m e c h a n ism in o r d e r to p r o v id ea n in stitu tio n a lg u a ra n tee. T h esem e a su r e s a re a ll ef f ectiv e to so lv e th ep r o b le m so fo u rp r e—sch o o lf in a n cia l in v estm en t. It a lsop r o v id esau se f u l ref eren ce f o ro u rO il・g o in g p r e・sch o o lf in a n cia lin vestm en t ref o rln .K e yw o r d s :O E C Dc o u n tr ie s; p r e - sc h o o l ed u ca tio n ; f in a n cia linvestm ent;in tem a tio n a lco m p a riso nIII

 目录目录摘要………………………………………………………………………………………. IA b str a ct…………………………………………………………………………………………………………………. II第一章绪论………………………………………………………………………………1一、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一)社会背景和政策背景………………………………………………………1(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3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4( 一)国外研究现状………………………………………………………………4( 二)国内研究现状………………………………………………………………5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6( 一)研究方法……………………………………………………………………6( 二)研究思路……………………………………………………………………7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8一、 相关概念界定……………………………………………………………………. 8( 一)教育投入……………………………………………………………………8( 二)教育财政投入………………………………………………………………8( 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8二、 理论基础…………………………………………………………………………。

 8( 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8( 二)财政支出理论………………………………………………………………9( 三)社会福利理论……………………………………………………………一1O第三章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研究……………………………………一11一、 投入规模研究……………………………………………………………………11( 一)学前教育生均支出………………………………………………………. . 12( 二)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G D P 的比例………………………………………l3( - -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占教育财政总投入比例……………………………. . 14二、 投入结构研究……………………………………………………………………15( 一)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量比较…………………………. . 15( 二)政府、 家庭、 社会的学前教育投入量比较……………………………一18( 三)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财政投入量比较…………………………………一20第四章O E C D 国家基于不同维度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选择………………………. . 22

 目录一、 基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选择……………………………22( 一)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 . 22( 二)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分析………………………。

 22二、 基于不同财政体制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选择…………………………………25( 一)不同国家财政体制的概述………………………………………………. . 25( 二)不同财政体制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模式………………………………. . 25三、 基于不同社会福利制度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选择……………………………29( 一)不同社会福利制度的概述………………………………………………. . 29( 二)不同社会福利制度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 . 30第五章结论与启示……………………………………………………………………. . 33一、 研究结论…………………………………………………………………………33( - - )O E C D 国家政府承担主要学前教育经费且呈增长趋势………………. . 33( 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政府间比例…………………. . 33( 三)国家财政体制决定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模式……………………………. . 34( 四)社会福利制度影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状况……………………………. . 35二、 启示建议…………………………………………………………………………36( 一)强调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

 36( 二)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的投入方式………………………………一37( - - )规范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以提供制度保障…………………………. . 38结束语………………………………………………………………………………………4 0参考文献…………………………………………………………………………………. . 4 1致谢……………………………………………………………………………………………………………………. . 44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简称经合组织( O E C D ), 是由30 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

 这一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方面、 社会方面以及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这些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对各自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虽然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落后于这些国家, 但是他们的幼儿教育投入方式对我国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 它对基础教育的发展, 对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消除贫困、 缩小部分人群和社会经济的差距, 最终对于提高一国的综合国力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19 9 9 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D )会议报告中就已经将“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

 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作为早期教育部分的标题①。

 这充分反映出O E C D 国家已经认识到了在人生早期向幼儿提供充足的学前教育投入这一做法的深远意义。

 这会是面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 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 。一、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社会背景和政策背景1. 社会背景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 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奠基阶段。

 大量经济学分析表明,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解放妇女劳动力和增进家庭幸福、 缩小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乃至提升综合国力等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O E C D 会议报告曾将“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称为“从投入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 。

 正因为如此,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发动各种力量发展自己的幼儿与学前教育。近年来, 经过各级政府的努力, 我国学前教育的面貌也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学前教育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却并没有改变,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的基础仍然很薄弱, 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依然比较低。

 20 0 9 年, 我国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只有50 . 9 %, 学前教育1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 4 %。

 资源严重短缺、 财政投入不足、 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成为了制约①刘小蕊, 庞丽娟, 沙莉. 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投入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阴. 学前教育研究, 2007 :

 3.②谢维和. 教育政策分析【M 】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5.1

 第一章绪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 学前教育也成为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短板” 。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是导致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依旧薄弱的首要原因, 具体表现在幼儿园数量不足、 公办幼儿园占比偏低、 学前教育财政经费占总教育财政经费比例偏低、 学前教育经费中政府分担比例偏低、 以及缺乏对低收入家庭的扶助措施。目前, 我国学前教育支出占G D P 的比例平均为0 . 0 6 %, 甚至低于巴西、 墨西哥、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的办园体制, 但是, 目前“政府为主"的职责并没有到位, 各级各类发展规划中, 较少有涉及到学前教育的, 从财政投入报告到教育部及各省的财政报表当中, 也没有出现学前教育投入的相关数字, 对基础教育投入包括危房改造工程等都没有将幼儿园纳入进来。2. 政策背景19 9 9 年, O E C D 的教育政策分析显示:

 “幼儿教育是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入, 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①。

 20 0 3年初,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 保证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 。

 20 10 年10 月 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中指出:

 “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明确了“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 解决‘入园难’ 问题的责任主体",强调“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 , “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 。

 温家宝总理20 10 年底在北京两所幼儿园就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时也指出:

 “必须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到重要位置, 这不仅关系到群众的生活, 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 10 - - - 20 20 )9 中有关学前教育的部分明确指出:

 “要明确政府职责” , “建立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建立政府投入、 社会举办者投入、 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正是由于国家对学前教育相关内容的关注和重视, 引发了笔者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兴趣。

 而选择O E C D 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作为研究对象, 是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和经过深入思考之后确定的。

 选择该研究对象的原因在于, 以我国目前的国力来看, 想要将学前教育完全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或者对学前教育进行政府全面投入, 要达到上述的程度不可一蹴而就。

 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为, 国家公办幼儿园及其他公办托幼机构的数量相对于民办幼儿园及其他民办托幼机构的数量来说, 还是比较少的。

 但是, 国家少量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资金①谢维和. 教育政策分析【M 】

 .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56.2

 第一章绪论却绝大部分地被投入到公办幼儿园及相关公办机构当中, 对民办幼儿园以及就读于其中的幼儿财政补助少之又少。

 ...

篇二: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法律・社会中图分类号:

 D F 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 8 - 7 621( 20 12)0 1- 0 0 9 4 - 0 5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思考口刘建发1吴传毅2( 1.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湖南长沙4 10 20 5; 2. 湖南行政学院, 湖南长沙科研处4 10 0 0 6)摘要:

 当前, 学前教育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 。

 社会对“入园难、 入园贵” 反映强烈, 而其根本症结在于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加快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 明确政府投入的责任和规范政府投入行为尤为必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 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规范政府投入行为的现实需求。

 同时,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具有充分的宪法、 法律和政策依据, 立法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成熟。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大体上应包括总则、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来源、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配和使用、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执法和监督、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管理和审计、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法律责任、 附则等基本框架。关键词:

 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 基本框架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严重滞后, 至今全国人大尚未专门立法。

 已制定的《教育法》 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部“根本大法” , 在第七章专门规定了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问题( 第53条至66条), 但却没有对学前教育投入作出明确规定。中央财政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学前教育。

 各省、 市、县也少有或没有学前教育的专项经费, 更没有对学前教育经费实行单列。

 实践中, 许多地方的学前教育经费被削减甚至被完全砍掉, 致使学前教育很少得到财政保障。

 从而严重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鉴于以上情况, 尽快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行立法显得更加迫切。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必要性1. 是依法治国、 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党的十五大确定的基本方略。19 9 9 年. 我国现行宪法的第三次修正案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了宪法,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 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 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 包括学前教育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为此, 需要在立法上保障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20 0 9 年的统计, 我国有一亿多学龄前儿童, 全国幼儿园共有13. 8 万所, 在园儿童26 57 . 8万人。

 f lj女口何通过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经费充足, 让幼儿教师静心从教, 让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确保学龄前儿童的受教育权。

 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也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

 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近年来, 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实践表明, 由于缺失刚性立法。

 致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 过于强调学前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过于依赖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 忽视了学前教育对个人终身发展的影响, 没有真正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 从而使幼儿园办园体制出现政策上的摇摆。

 为此, 需要通过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 明确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明确学前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地位;明确政府应承担的财政投入职责和学前教育的管理体制; 明确办学模式、 经费投入和资金来源、 教师资格与聘用等:

 明确管理主体和执法主体, 即明确学前教育归谁管. 谁来执法; 明确保障幼儿教师的权利、 待遇等。

 通过明确的法律确认, 规范学前收稿日期:

 20 11- 0 6 - 10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 0 8 0 4 0 14 B )作者简介:

 刘建舅L ( 19 7 1- ), 男,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吴传毅( 19 63一), 男, 湖南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 法学教授、 硕士生导师。——94—.万方数据

 a 匕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法律・社会教育和社会各方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内部关系。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立法,目的是确保财政投入到位,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实行依法治教。2. 是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终身教育的开端, 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促进个体在早期的全面健康发展, 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 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促进教育和社会公平,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国家及其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力度, 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最基本的学前教育设施, 帮助创造学前教育的良好环境. 使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最起码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是一项关系到全体国民素质的社会公益事业, 也是一项普惠性、福利性、 保育性、 教育性、 公益性的社会事业。

 作为普惠性的社会公益事业, 政府对学前教育进行财政投入. 是当然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 明确规定政府的法定职责, 明确规定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来源和数额, 解决办园体制、 办园经费、 幼儿教师待遇、 办园条件等现实问题。

 保障学前教育所需的财力、 物力、 人力, 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 普及学前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事实证明, 只靠政策手段、 靠热情、 靠个别领导的重视。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必须从立法上保障财政投入, 保障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的正常运行, 才不会因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左右学前教育的投入, 才可能减少或避免不应有的失误, 从而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保障学前教育积极、 健康、 有序、 均衡发展。3. 是规范政府投入行为的现实需求目前。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比例, 致使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不清。

 一些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对学前教育缺乏高位、 有效的规划, 财政投入过低, 幼儿教师身份、 编制和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不但公办园的数量在减少, 而且对民办园也缺乏扶持和监督. 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没有承担起学前教育的责任, 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简单地将幼儿园推向市场, 减少或停止投入,致使普惠性的学前教育资源越来越少。

 事实上, 政府负有保障公民教育权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 也只有政府才拥有推进社会公平的利器。

 只要相关规定合理明确, 制度恰当合理, 方法措施得当等, 就可以保障公民教育权的实现, 保障社会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学前教育领域同样如此。目前。

 法律制度的不力使得各级政府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方面随心所欲, 造成学前教育的责任转嫁。

 要解决上述问题, 只有通过刚性立法, 硬性规定政府财政投入的法定责任。

 明确政府财政不按规定投入的法律后果, 明确由谁来承担法律责任、由谁来追究法律责任、 追究法律责任的程序等, 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面临的问题。二、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可行性1.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有宪法、 法律和政策依据我国《宪法》 、 《教育法》 、 《幼儿园管理条例》 、《幼儿园工作规程》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 10 。

 20 20年)、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20 10 年)等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提供了直接的宪法、 法律和政策依据。我国现行《宪法》 第5条第一款规定:

 “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第19 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 第二款规定: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发展中等教育、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 第4 6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 少年、 儿童在品德、 智力、 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这些规定构成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宪法依据。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 , 《教育法》 从总体上就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教育法》 第七章是关于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的规定, 其中的第53—55条明确规定了“三个增长” 。

 第53条第一款规定: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 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 第54 条第二款规定: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 第55条第二款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 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 上述规定, 明确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增长原则。

 《幼儿园管理条例》 ( 19 9 0 年)作为国务院批准颁布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 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 管理体制与原则, 举办幼儿园的条件、 保教工作的目标和原一9 5—万方数据

 《北京行政学院学}g t))20 12年第1期●法律・社会则, 以及法律责任和执法、 监督等, 为我国举办、 管理和评估幼儿园提供了基本依据, 它的出台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促进了我国学前教育的法治化进程。

 上述法律规定. 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蓝图, 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人园难” “入园贵” 问题. 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特别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健全涵盖公办、 民办幼儿园的生均拨款机制。

 以及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资助困难家庭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并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扶持农村和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

 特别是20 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 新农村建设规划” 、 “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 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 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 特别是“明确了政府职责” , 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教育政策, 上述规定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提供了政策依据。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有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可资借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财政立法都十分重视。

 尤其是西方公立教育兴起之后, 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专门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法规。

 发达国家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从宏观到微观. 都有法可依, 不仅强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 而且斥巨资支持学前教育。

 如美国的《教育机会均等法》 ( 197 4年)、 《提前开始法》 ( 1981年)、 《家庭援助法》 ( 19 8 8 年)、 《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 ( 1990年)、 《早期学习机会法))( 2000年)、 《全美儿童保护法》 ( 19 9 3年)、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 2002年)12t, 英国的《儿童法》 ( 1989年)、 ( JL 童法》( 2004 年)、 ( JL 童保育法))( 2006年), 日本的《儿童保健法》 圈, 德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福利法案》 ( 1990年)、 《托幼机构拓展法案))( 2004年)、 《幼儿园教育条例))( 2004年)嘴等。

 在上述法律规定中, 不仅明确学前教育经费由政府负担, 以国家财政投入作保障, 并规定投入经费逐年增加。

 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拨款的刚性形式承担起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

 以《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 为例, 该法规定. 19 9 6~20 0 2年每个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应该对该法授权的儿童保育服务提供不少于10 亿美元的拨款。

 2005年, 国会又对该法重新授权, 提出了《儿童保育法案》 , 拨款数额明显增加, 联邦政府在该法授权的儿童保育方面的拨款, 20 0 6年财政年度为23亿元, 是《儿童保育与发展固定拨款法》 规定20 0 2年拨款数额的130 %, 此后每年增加2亿美元. 2010年该项拨款达到3l亿美元, 13]不仅如此。在《提前开始法》 、 《早期学习机会法》 、 《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 等立法中, 都明确规定了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数额, 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同时, 国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规定政府是扶助弱势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

 许多国家议会和政府对本国政府扶助弱势儿童学前教育的责任做出高位、 明确的规定。

 对弱势地区和弱势儿童采取额外的补充措施. 确保弱势儿童学前教育扶助和学前教育公平的推进和实现, 实现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当今发达国家都曾采取过强行优先发展战略. 世界许多国家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中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都从法律层面上确保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

 国际上美、 英、 德等发达国家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立法规定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借鉴。3.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立法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成熟20 10 年9 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首届世界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构筑国家财富。

 从“构筑国家财富” 的高度看待学前教育. 是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同的理念。

 阎据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 北京师范大学的冯晓霞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兢两位教授介绍, 来自莫斯科大会的一个最强烈的声音是:

 早期教育过于依靠市场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公共投入应该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肩负主要责任。

 进入21世纪以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儿童权利公约》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和《达喀尔行动纲领》 3个全球性文件为依据. 对世界幼儿保育和教育状况进行监测评估, 督促各国加快实现“扩大和改善幼儿、...

篇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公平性 研究评述

 摘

 要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归纳可以发现,针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以下四个问题的讨论: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我国学前教育受益归宿是否公平;如何改革财政投入体制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公平。一方面,大部分研究表明政府责任缺失、财政投入机制不合理是造成我国学前教育受益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明确政府投入责任、改革财政投入体制来实现我国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已成为广大学者的基本共识。另一方面,对于政府在学前教育领域应该承担多大的支付责任、财政体制改革应侧重哪些方面等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一些争论和分歧。这些研究对我国采取公平取向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还指出了国内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以供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机制

 公平

  A Survey of the Equity Study on 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ng in China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four crucial problems on the equ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ng: Should the government be responsible for financing the pre-education? What actual problems do the pre-education financial investments to face? Whether preschool education beneficial Incidence is equal or not? How to reform the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so that aim to the equal ch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On one hand, most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unequ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re the lack of public financial responsibilities and dis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 of financial investment system. Therefore, explica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public financial investment, reforming the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to achieve the equa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have reached a consensus among researchers. On the other hand, how much financing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the government undertake on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How does the government adjust the financial system? Whether the pre-education should be brough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to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As to these problems, researchers have much disagreement and controvers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racter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in line with commentary. Key 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financial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equity

  1.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进入了一个关注社会公平的时期,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受到重视,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已经确立。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其公平问题却长期游离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视域之外。“入园难、入园贵”已成为近十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最严峻的社会问题,其反映的实质正是幼儿教育机会不均等或教育起点上的不公平,势必影响幼儿在后续各教育阶段的发展以及整体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2010 年 11 月 21 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将学前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相关研究者也开始大力呼吁重视学前教育公平,视之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本领域的研究,经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的酝酿期,20 世纪 90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的起步期,2004 年以来进入了发展期。[1] 本文从财政投入视角出发,试图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归类及分析,较为系统的探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方面的四个关键问题: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现实问题?我国学前教育受益归宿是否公平?如何改革财政投入体制以实现学前教育机会公平?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研究进行评述,指出当前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以供探讨。

 2.

 政府是否需要财政投入学前教育

 对于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米尔顿·费里德曼在《资本主义与自由》和《自由选择:个人声明》中主张政府对学校的教育应进行有限干预,为一些贫困家庭或不负责任家一长的孩子提供教育的资助;[2,3] 美国学者哈耶克认为政府不应举办教育,也反对政府资助个人接受教育,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应由投资的社会收益率决定,由投资收益决定政府在教育中的职责.但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持有较为统一的观点,认为国家或政府有责任对学前教育进行投入和资助。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委员会自 1998 年起了多项关于早期教育政策的专题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由私人行为发展成公共责任。[4]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政府该不该对学前教育进行财政投入?对此,已有文献主要从学前教育产品属性、成本分担理论、学前教育市场缺陷三

  方面进行了论证。

 2.1 学前教育产品属性 崔世泉等人指出,学前教育既有私人收益,又有社会收益,具有典型的准公共产品特性。[5] 庞丽娟认为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与公共产品同样具有受众的普遍性和受益的公共性特点,同时具有公益性质,并且指出学前教育以公益性为根本性质。[6] 张春霞则通过对苏州市幼教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之后认为:幼儿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幼儿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7] 杜燕红也认为公益性应该是也必须是学前教育事业追求的价值。[8]

 另外,大量研究从成本——收益角度发现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表明幼儿教育的受益者除了儿童个人、家庭之外, 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其中,David Weikart 及其同事的工作最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他们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对 123 名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幼儿进行了近 40 年的佩里早期教育方案追踪研究。结果表明,幼儿教育投资是一种最省钱、回报率最大的公共投资,在儿童到 27 岁时, 投资回报率为 1: 7.16;而这些儿童 40 岁时,投资的总体回报率已高达 1:17.07。其中,对幼儿个人的回报率为 1:4.17,而对社会的回报率则为 1: 12.9。[9,10] 其他围绕佩里学前教育计划进行的研究也都得到了类似结论。[11,12] 因此, OECD 在 1999 年的教育政策分析指出,“幼儿教育是向终身学习的第一笔投资,是为满足每个家庭更加广泛的经济及社会需要的一项意义远大的政策援助”。该年的幼儿教育总结报告的标题就是“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13]

  2.2 成本分担理论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D.约翰斯通提出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确认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包括政府、学生家长、捐赠个体和团体、企业,并提出了成本分担的两个基本原则:利益获得原则与能力支付原则。[14] 这一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明确政府作为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以及确定以政府为主导的分担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徐雨虹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政府、私人部门、家庭投资学前教育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在学前教育阶段,政府应承担部分日常费用和基建费用,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分担学前教育成本;[15] 刘焱指出,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教育总经费的 3%-5%,并应建立幼儿园成本测算制度,明确政府在幼儿园生均成本中的分担比例。[16]

 2.3 弥补幼儿教育市场的缺陷

  曾晓东认为,仅仅依据社会收益和其正外部性就要求政府承担财政责任,是简单化的政策研究,必须通过早期教育与服务社会收益的规范和实证研究以及对早期教育与服务供给中市场缺陷的研究,确定政府早期教育与服务财政支出规模的依据。[17]

 如前所述,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但这种正外部性却很难反映到私人市场上,使供需双方及其市场交换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决定了市场机制对幼儿教育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许多国家的调查表明,幼儿教育所能吸纳的私人资本一般远小于其他教育阶段;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热情普遍小于对孩子人生其他阶段的投资;他们对幼儿教育价格的敏感性高于其他教育阶段的家长,幼儿教育价格需求弹性更高。美国有调查表明,家长更关心幼儿教育机构的时间安排、机构的大小、提供者的种族等特征,而不是幼儿教育质量,[18] 蔡迎旗认为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为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各国政府都不得不财政支持幼儿教育。虞永平也指出,政府应把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业,避免盲目的将之推向市场,以使学前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得到发展,并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19] 张宪冰认为在学前教育社会化过程中,政府未能提供适时的政策供给、规范社会化的方向和提供政策保障,是导致学前教育市场化倾向严重的重要原因。[20]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部分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尽管有些研究者强调,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幼儿家庭也理应承担学前教育支付责任,但其主要目的是为建议确定合理规范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而并不是对政府财政投入责任的否定。

 3.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哪些问题

 “入园难、入园贵”在我国已成为一种社会焦虑,引发了人们对政府现行财政投入机制合理性的质疑。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投入总量少且分配不均。

 3.1 财政投入总量少 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平均仅占 GDP 的 0.06%,尤其是学前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非常小,多年来一直处于 1.2%-1.4%左右。而 OECD 在 2003 年对各国学前教育投入占 GDP 比例的调查显示,欧洲 19 国平均为 0.5%,美国为 0.4%,日本和韩国为 0.2%,墨西哥为 0.8%,[21] 表明我国与国际水平相差非常明显。柏檀等利用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公办幼教资源占比、学前教育经费中政府分担比例、学前教育财政

  经费占总教育财政经费比例、预算内人员经费拨款占人员经费支出比例等五个指标综合反映出我国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22]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缓慢。直到 2011 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 62.3%。

 究其原因,一方面,总的教育经费投入本身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1993 年提出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 GDP 的 4%,这一目标直到 2012 年才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投入量和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证,在政府财政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在与其他公共物品的竞争中,学前教育更易处于劣势地位。王化敏、周亚君等人的研究发现,生均预算内幼儿教育事业费大大低于其他非义务教育的水平,幼儿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一直受到不公正待遇。[23]对此,庞丽娟教授在 2010 年 6 月 22 日《人民日报》文章《学前教育算基础教育吗》中表达了发展学前教育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观点,认为政府应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和督导、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公平等。

 3.2 分配不均衡 多数学者认为,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中,比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财政投入资金的分配或投向的不均衡。并指出其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2.1 区域差别大 当前,承担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责任的主要是地方政府,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的不同,导致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差距明显。柏檀等通过对 2009 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省际数据处理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远远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在同一省内,不同的区域发展也不均衡。周奇杰利用 2010 年江苏省的调查数据表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生均预算内财政投入是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地区的近 2.5 倍;从财政投入相对比重来看,苏南地区政府生均投入达到 3213.45 元,占当地学前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 49.52%,而在经济发展相对较弱的苏北地区,政府生均投入只有 1285.12 元,仅占当地学前教育生均培养成本的 19.8%,体现出不仅是金额上的差距,更是比例上的差距。[24]

 3.2.2 城乡差别悬殊 由于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在经济、文化和社

  会发展方面都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差异,这种差异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中央教科所1999年对全国六省、市、自治区的调查显示,政府对幼儿园的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县级幼儿园,其占总投入的60.3%,乡镇所在地幼儿园为17.7%,村办幼儿园(班)为15.7。[25] 万国威采取均值分析、因子分析技术,对我国目前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状况进行了深入探索。结果发现,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着明显地区差异,且城乡差异大于区域差异。[26] 刘启艳和刘锰则以贵州省为例对西部城乡学前教育现存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指出贵州省绝大部分乡镇至今没有公办幼儿园,城乡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幼儿教师培训机会不均等,幼儿园园长素质差距明显。[27]

 3.2.3 园...

篇四: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我国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教育的质与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无论是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还是生均教育经费、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都有了较大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加在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储备,重视教育的资金供给和软环境建设,积极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的比重。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在教育支出总量既定的情况下,教育支出按照何种比例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分配是宏观教育决策中最重要的问题。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的分配反映了国家对各级教育的支持力度和财政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布状况,其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中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着各级教育的发展及其结构的合理。

 (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与国际比较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从绝对规模上来看,总量持续增长,从 2001 年的 3057 亿元增长到 2011 年 18586 亿元,十年间翻了六倍。但就相对规模来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DP 总量比重的上升幅度依旧缓慢,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直到 2012 年才达到 1993 年提出的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4%的目标。《国际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表明,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 GDP

 比重一直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

 (二)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比值指标

 生均财政教育支出比值指标: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按在校生平均计算的生均教育支出比值,计算方法是:以小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 l,分别计算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小学生的倍数。这一指标体现生均教育支出绝对量和相对量关系,在体现财政教育支出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间分配的合理性方面相对准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之间生均财政教育支出的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由于财政教育支出中基建费支出的不连续性和无规律性会对生均支出造成影响,以下我们是剔除基建费支出的影响,主要从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口径来分析。

 如上表所示,2000 年我国小、中、大学的生均财政支出分别为 490.88元、781.87 元和 6027.23 元,三者之比是 1:1.59:12.29,即大学生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为小学生的 12.29 倍,差距很大。到 2011 年,我国小、中、大学的生均财政教育支出分别增长到4965.66元、6370.01元、13735.09元,三者之比是 1:1.28:2.77,各级生均财政教育支出的差距明显缩小,尤其是大学生对小学生的生均教育支出比值下降较快,由 2000 年的 12.29倍下降到 2.77 倍。其主要原因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政府更加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到 20 世纪末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这期间,国家大大增强了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力度。到 2005 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达到 95%以上,进入全面普及的新阶

 段。而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虽然很快,但同时在校生增长也很快,再加上普通实行征收学费的高等教育成本回收政策,使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相对下降,导致其生均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低于基础教育阶段。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状况

 在这里分析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将按照这样的层次来进行:首先分析总体的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其次分别分析普通小学、普通中学和普通高校财政教育支出的使用结构。使用的指标是公用经费支出和个人经费支出分别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

 如图所示,近 10 年来,我国公用经费支出比例持续上升并逐渐趋于稳定,由 2001 年的 17.22%上升到 2011 年的 35.81%。目前,我国公用经费支出占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基本保持在 30%左右。相应的,人员经费支出占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比例在波动方向上与公用经费支出正好相反。如图所示,近 10 年来,我国人员经费支出比例持续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由 2001 年的 77.41%下降到 2011 年的 61.08%。

 综合来看,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下降,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不断上升,公用经费支出挤占人员经费支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说明相当大一部分都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而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等支出并不多。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教育支出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上虽然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16%-21%,并且在 2012 年达到财政教育支出占 GDP4%的目标。然而国际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政府性教育拨款占各国 GDP 的 5%,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达到 4%的目标用了三十多年,距离 5%仍有差距,并且将各国财政教育支出平均后,我国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二)财政教育支出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重偏高,初等教育占的比重偏低。根据我国的人均 GDP 来看,21 世纪初我国是低收入国家,与人均GNP2000 美元以下的低收入国家来比,我国初等教育支出比例在本世纪初一直偏低,而高等教育支出比例一直偏高。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政府对急需发展的基础教育的支出仍显不足,政府过度偏重高等教育而忽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三级教育支出比例失衡。

 (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内部使用结构不合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见,我国教育事业费支出内部分配中,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太大,公用经费支出比重过低。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2001 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是 77.41%,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是 17.22%,教育经费支出的结构不合理。2011 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中,人员经费支出的比例达 61.08%,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在 35.81%,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明显提高,这说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中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改善办学条件的支出有所增加。

 (四)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大

 由于我国地域宽广,各地区差异明显,各个地方发展速度不均,经济实力不同,而教育上很多是由地方政府负责,致使各区域间的教育发展水

 平并不均衡。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远高于落后地区教育水平,东部地区教育水平高于中部地区教育水平,中部地区教育水平高于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形成与东中西部经济水平差异趋势一样的东中西部教育水平梯形分布。

 三、完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投入

 增加财政收入从根本上就是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而且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一国的教育水平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关系。还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财政教育支出的目标,从而确保改目标能够完成,可将其作为政府及官员考核指标。

 (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增加基础教育支出,明确其优先地位,我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首先确保义务教育支出,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确保教育经费支出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落到实处。适度对高等教育支出,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不能因高等教育可以在短时间内带来高收益而投入过多,并且高等教育作为补充教育应主要由受教育者支付费用和从社会吸收资金。

 (三)缩小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都会影响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并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而促使贫富差距加大。然而享受教育的权利是均等的,因此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手段,改善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确保这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供应。同时保证财政教

 育支出的专款专用,保证资金用于教育事业,不挪作它用。从而,促进地区间教育资源均衡。

 (四)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

 在非义务教育领域,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进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对民间资本的监管,严格审查资金规模、办学资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收费管理等,防止教育产业化倾向及高收费、乱收费等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教育的公平性和学生权益。

 作者简介:

 曹华杰,会计师,现就职于湖南理工学院计财处,湖南大学经贸学院2012 级在职研究生。

篇五: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示范幼儿园, 从而带动全国学

 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在许多地方, 财政资金只管公 立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工资, 连办公 经费都不给拨付, 民办幼儿园更是 没有或只有极少量财政补贴, 主要 靠收取学杂费维持。中西部地区学

 前教育主要是民办, 据了解, 贵州一

 个人 口22万的县仅有 1所公立幼儿 园、 28所 注册 民办幼儿 园, 湖 南一 个拥用 52 万人 I z/ 的县也仅有 一所 公 立 幼儿 园、 36 所 注册 民办 幼儿 园, 外加 70 多所未备案的幼儿园。

 由于数量有限, 导致公立幼儿园“入 园难” 问题 , 不仅 出现在 小县城里 ,即使在北京、 广州等大城市也一直

 存 在着公立 幼儿园入 园难 、 民办幼 儿园或差或贵 的问题 。

  二 、 我国学前教 育经 费投入存 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学前教育以民办为

 主, 备案的幼儿园中将近七成属民

 办, 还有大量不具备办园资格、 末备 案的幼儿 园。从办学质量来看 , 除 了极少量 特色贵 族式 民办幼儿 园

 外, 普通民办幼儿园从基础设施、 师 资、 管理等方面, 都与公办幼儿园存 大较大差距, 因此, 学前教育经费投 入 问题矛盾 日益凸显。

 ( 一) 经费总量少,财政投入 不足。从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的经费

 投入情况看,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

 入总量不够, 由此导致学前教育, 特 是民办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三 方面 的问题 :

 第一, 办学条件简陋。农村、 小

 城镇 的民办幼儿园, 一般都是居 民 用 自己住房改建成的, 通常规模和 园舍面积都比较小, 有些幼儿园除

 课桌外连基本的活动场地和设施都 没有 , 基础设施差 , 有些幼儿园就建 在村民家院内, 院内画上一些图案,买来几个滑梯、 积木等玩具便办起 了幼儿园。

 第二, 师资素质不高。由于民

 办幼儿园间存在着价格竞争, 而园

 长自己掌握着教师聘任的权力, 为

 了降低成本, 某些地区民办幼儿园

 聘请的幼儿教师只有一成不到的

 人具有相关资格 证 , 幼儿 园更像是 幼儿集中看护中心, 保姆看护式地 圈养, 或者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的

 倾 向, 对幼儿的早期 智力开发极 为

 不利。

 第三, 管理水平较低。相当一

  表二 2002— 2009 年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表 全国学前教育经 全国财政性学前 费总投入 占全国

 投入绝 教育经 对数 费总投 (亿元) 入比例 全国财政性 学前教育经 全国非民办 全国非民 全国非民 费占全国学 学前教育生 办学前教 办学前教 前教育经费 均经费总支 育生均事 育生均公 教育经费总投入 矩

 份 占全国财 投入绝 对数 (亿元) 经费总投 入比例(%) (%) 政性教育 业性经费 用经费支 支出(元) 出(元) 总投入比例 出(元) 200 2 67 . 5 8 1. 23 4 1. 64

 1. 19 6 1. 62 17 0 1. 83 1665. 84 5 15 . 65 200 3 74. 26 1. 20 46. 24 1. 20 62. 27 19 78. 19 19 44. 5 3 586 . 80 2Oo4 87 -52

 1. 2 1

 54 . 50

 1 . 22 62. 27 23 12. 58 2 268 . 27 672 . 9 9 200 5 104 . 55 1. 24 65 . 7 2 1. 2 7 62. 86 26 16. 22 2558 . 1 1

 78 1. 4 9 200 6 l 24 . 53 1. 27 79. 5 l

 1. 2 5 63. 85 2 857. 11

 2 802 -39 880 . 15 200 7 157 . 14 1. 29 102 . 83 1. 24 65. 44 3 12 1. 17 30 8 1. 44 945 . 4 2 200 8 198 . 84 1 -37 132 . 94 1. 27 66. 86 37 18. 29 3647 . 30 1 186. 4 1

 200 9 244 . 79 1. 48 166 . 27 13 6 67. 92 39 0 1. 22 3807. 18 129 3. 34 资料来源:

 2003- 2010年《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预 算 管 理 与 会 计 日

 2 0 1 1 -1 1

 工 作 研 究 部分幼儿园教师或保育员从未受过 任何专业训练, 有些甚至纯粹是当

 地农民, 消防安全、 从业人员健康与

 食品卫生等都存在问题, 安全隐患

 处处存在, 时常有幼儿园因管理不 善出现儿童伤亡的恶性案例发生。

 由于 学前教 育经 费 的投入 不 足, 校舍等基础设施便无从完善、 基 于成本最小化的教师聘任理念便无 法引来高素质教师、 管理培训经费

 更是无从谈起, 这必然导致学前教 育的低质量。

 ( 二 ) 分 配不 合理 ,经 费效 益 低下。倾向性学前教育分配体制,的确将部分幼儿园建成了符合甚至

 大 大超过 国家标准 的幼儿园 , 为一 般幼儿园提供 了示范和努力方 向,定程度上能调动办园者的积极 性。但是, 倾斜性分配制度让普通 幼儿园丧失了竞争的动力。倾向性 分配使重点幼儿园凭借高质量园舍 和高水平师资制定较高收费标准,在普通幼儿园还在为筹措园舍危房 改造、 厨房卫生改进、 新增普通教学 设备等资金发愁时, 重点幼儿园却

 有 充裕资金修 建豪华 园区、 引进高 级奢侈教学设备, 这种苦乐不均的

 经费分配方式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 的使用效率。

 重点幼儿园收费高, 收入一般 的家长只能把子女送进收费较低的

 普通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公平是一

 种起 点公平 , 政府 的投入应该首先 要 向社会处境不利 的儿童倾斜 , 而 重点幼儿园中相当一部分经费来 自

 于财政拨款, 现在是富裕阶层孩子

 占用了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 造成 了财政资金的误配置。

 ( 三 ) 制度不 完善 ,政 策支持 缺失。当前学前教育主要以民办为

 主, 在对学前教育管理方面, 我国目

 前还没有规范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在财政经费投入学前教育方面, 也

  一

 工 作 硼 奔 没有规范的制度 。一方面 , 财政如 何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没有明确的

 政策规定, 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自

 行确定, 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将学前

 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即使安排

 了部分专项资金, 也难以保障学前

 教 育发展所需 , 导致我国学前教育 总体投入 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 , 如 何保障学前教 育, 特 别是如何扶持 民办幼教事业的发展缺乏相应政策 规定和制度安排。财政仅对公立幼

 儿园的教师拨付工资, 民办幼儿园

 教师工资由园长确定, 民办幼儿园

 教师工资无保障, 教师有后顾之忧,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到社会, 赚的工 资不如一般保姆 , 责任却比他们更 重大, 要求也更高 , 许多幼师毕业生 宁愿 改行甚至 当保姆 、 月嫂也不愿 当幼师。以广东为例, 公办在编教 师平均年 收入 为 6万元左右 , 而公 办临聘教 师的平均年收入在3万一 3. 5万元之 间, 民办幼儿教师的平

 均年 收入 不到 2. 5万元 , 同工不 同

 酬 问题突 出。

 待遇与权益缺乏保障, 让幼师

 难以安心工作。据了解, 占我国幼

 儿教 师总数 80% 的广大农村幼儿教 师生, 长期以来 因没有 明确 的教 师 身份, 不能享受教师待遇, 工资、 医

 疗与养老保险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妥 善解决 、 幼教专业学生毕业 因待遇 问题不愿 当幼师 , 幼儿 园只能聘请 无证或 无资格人 员 当教 师与保育 员. 既影响幼儿 园的教学质量 , 也浪 费国家花大力培养出的幼师资源。

 嘶 有这些 问题 , 都是 由于制度不完 善, 缺乏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扶持等 因素造成 的。

  三、 促进我 国学前教育投入合 理、 均衡的对策建议 相关研究表明, 入的智力发展 速率是:

 1岁时达到20% , 4岁时达到

 50%, 8 岁时达到 80% , 也就是说 , 人 智力 的3/ 4是在入 小学之前形成 ,相对于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 , 其经

 费投入则严重不匹配。另外, 经费

 分配管理体制也不合理 。从 区域对 比来看, 2009 年我国学前教育投入 生均最多 的上海 已过万元 , 而生均 不足 千元的还有 4 个省份 , 影响发 展均衡。针对上述 的各种 问题 , 应 当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均衡教育

 资金配置、 改革经费分配制度等几

 个方面入手, 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财 政资金 的效益 , 促进我 国学前教育 发展。

 (一 ) 全民合 力增加学前教育 经费投 入 ,解 决幼 儿入 园难入 园贵 的问题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 园。继 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 目, 重点支

 持 中西部地 区乡村 幼儿 园建设 , 对 新建小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套修 建适度规模幼儿园, 在幼儿园建成 后 , 由当地政府接管, 纳入公立幼儿 园管理。支持街道、 农村集体、 企业

 和有条件行政事业单位举办公立幼

 儿园, 并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

 标准。同时, 可通过将农村 已经合、

 并、 拆、 转的小 学、 中学暂 时弃置不 用的校舍改建为公办幼儿园, 努力

 充实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在农村逐 步完善县 、 乡、 村三级 学前教 育 网

 络 。

 鼓励社 会 力量办 园 。继 续 引

 导、 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

 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服务, 政府对社 会力量办园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扶持 政策 , 可给予一定 比例教师工资 的

 补助, 还可由县教育局统一招收幼

 师安排到各类幼儿园。政府有关部 门在协助办理民办幼儿园的同时,还要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 , 坚 决查处乱收费, 解决我国相 当一部

 分地区甚至包括大、 中城市在内都

 普遍存在多时的广大幼儿想进公办

 预 算 管 理 与 会 计 q 2 0 1 1 . 1

 园难、 想入好 民办幼儿园贵的难题 。

 ( 二 ) 合 理分 配 学前教 育财政 资金 ,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教 育行政部 门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 势 , 联合财政、 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科 学合理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 确定 适度办学规模, 努力形成规模经济,降低投入成本 , 提高资产和经费投 入的使用效率。为保障学前教育经 费投入总量增长和合理 比例 , 新增 教育经费分配应向学前教育适当倾 斜。同时, 为实现经费投入的收入 分配调节功能, 建立学前教育资助 制度, 可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孤儿 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 予资助, 并推进残疾儿童学前康复 教育。政府应改革现有的倾向性学

 前教育资金分配模式, 减少示范幼

 儿园后续资金投入量, 增加主导性 的、 普惠性幼儿园的资金投入量 , 避 免一味做大做 强少部分公立幼儿园

 而放任绝大部分普通幼儿园的倾 向, 防止进一步扩大各类幼儿园间

 的差距 , 让“择校热”逐渐 降温 。此 外, 政府应设立 学前教育发展专项 资金 , 用于扶持具有办 学资质条件 的民办幼儿园,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

 量 投入 学前教育事 业发展 。在政 府扶持民办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方 面 , 应根据社会 经济形 势 , 制定相 应 的政策措施。政府可以用专项 资金 向被 认可 的民办幼儿机 构购 买服务 ; 也可补贴非盈利性民办 园 , 降低其成本和 收费 ; 对鼓励提 供或支持幼教服务的企业, 实行相

 应 的税费减免。优化教育资源配 置, 提高教育资金学前教育投入的

 效 率。

 ( 三) 改革现有学前教育财政 投 入体 制 ,加 强幼 儿 园的基 础设 施 建设。为加快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发 展, 需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 政府财政预算, 改革中、 西部地区现

 有县、 乡、 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的财 政资金投入方式, 建立以省为主的

 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由于我国中、

 西部地区许多县财政基本上是“ 吃

 饭财政” , 当前“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 教育财政体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 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就更不 用说保障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目 前,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应从合理布局、 设 立专职部门管理等措施入手, 适度提 高公用经费标准, 加强幼儿园的基础

 设施建设, 改善学前教育办学条件和 环境, 实现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我们

 要借鉴义务教育的经验教训, 在全国

 大部分省市区 已实施“省直管县”财 政体制的情况下, 努力在中、 西部地 区建立“ 以省为主” 学前教育财政投 入保障机制。具体来讲, 就是根据当

 前中、 西部地区不同性质幼儿园办园

 正常运转实际需求, 对现行学前教育

 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进行相应调整, 其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中央、 省、

 县三级政府共同 分担但“以省为主” ,中央政府的主要责任是通过规范财 政 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省级政府均 衡发展学前教育的财政能力, 而省 级政府则需有效利用中央转移支付 资金、 统筹全省资源合理分配经费,

 县( 区)级政府则组织同级教育局具 体负责各类幼儿园的日常管理、 监 督等事项。

 ( 四 ) 结合 实 际对 各 类幼 儿 园

 给 予补 贴 ,狠抓 幼 儿园的软 件设施 建设 。第一 , 完善法律法规 , 规范学 前教育管理。未经审批许可和未办

 理登记注册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 不得开办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

 准入和年检制度, 对各类幼儿园实

 行动态、 分类监管。尽快对各地民

 办幼儿园通过合、 并、 关等措施进行 资源整合, 将每所幼儿园都办成符 合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第二, 加强 师资培养, 提升幼儿教师素质。一

 定时期内加大中等职业教育中幼教 专业的财政经费投入, 培养出一大 批身心健康, 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 发展 的高素质幼儿教 师。同时, 应 加 强对 幼儿教师的聘用管理 , 建立 相应 的规范审批制度 , 甚至可以通 过县 ( 区) 教育局统一招聘教师 , 按 定比例分派到各类幼儿园。财政 对聘用合格教师给予相应的补助,提高包括民办幼儿园在内所有幼儿 园教师的素质。定期对各幼儿园教 师进行后续教 育和考核 , 对 于考核 不合格的教师予以淘汰, 对于优秀 教师应该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 励 , 使幼师有提升 自身素质 的动

 力。第三, 规范幼师身份, 保障各类

 幼师待遇。可将幼师基本工资纳入 当地财政保障范围, 中央财政给予

 适应补助, 同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对于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地区中央

 财政给予专项补助; 省级财政负担

 教师福利和校舍建设维修费; 县级 财政负担公用经费。对仍有困难的

 地区, 由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同时,鼓励合格幼师在各类幼儿园间自由

 流动, 特别是向基层和农村偏远地 区流动, 促进学前教育资源的合理 流动和均衡发展。幼师也可与其他 教师一般享受职称评定、 五险...

篇六: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7关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分析及建议高巍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116025摘要: 学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端,对孩子以后接受义务教育奠定基础,所受学前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当前,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仍然不足,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诸如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经费所占比例较低、投入机制不完善、资金分配不均,使用效率较低等一些问题,本文对现存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接着给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包括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立法保证投入使用,完善投入机制,建立监督机制提高经费的使用率等,希望对我国的学前教育有所帮助。关键词: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教育经费一、引言学前教育是教育的起点,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是从接受学前教育开始的,也就是学前教育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进入21世纪,很多国家仍然重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将学前教育的发展放在与国家发展紧密相关的战略高度来看,采取各种方式保证学前教育的普及,实现学前教育的公平以及质量上的提升。在最近几年,学前教育在我国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并逐渐得到普及。但是,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在各种教育中仍然处于较弱的地位,学前教育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财政投入不足以及对教育经费的使用不当等是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标准和质量,阻碍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找出我国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对这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方式,从而帮助我国学前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二、当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不足长时间以来,学前教育因为属于非义务教育的范畴,不在财政体系的保障范围之内,导致其在整个国家的财政经费预算中没有相应的规划,在财政经费上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各地政府对学前教育财政上的投入上普遍不足。我们可以江苏省2010年的学期教育的财政投入为例,江苏省该年教育经费的投入大约为1300亿元,其财政性教育经费900亿元左右,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0%左右,而其中学前教育投入约为62亿元左右,还不到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的5%。在学前教育中,财政性经费为20亿元左右,占32.11%。这个数据简洁地反映了当前财政性学前教育支出在政府的整个教育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我们知道,2007年世界经济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在学期教育的投入平均达到了79.7%,相比而言,江苏省就相形见绌了。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的江苏省尚且如此,其他省份就可想而知了,这说明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 二) 学前教育在财政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偏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是财政补助收入,第二是事业收入,第三是其他收入。这个三部分恰好可以反映出三个方面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而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政府、家长以及社会。实际上,通过对江苏省近200所幼儿园的日常经费来源的进行调查后,我们可以发现,公办园的财政补助收入目前只占到幼儿园全部日常经费收入的 20%左右。如果再把民办园包括进来,则财政性补助收入所占的比例则更进一步降低到20%以下。同时,即使是在公办园中,事业收入(即幼儿家长承担的教育经费)在幼儿园全部财政收入中比例已经超过了70%。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儿园收费太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完善总体来看,目前学期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投入机制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简而言之,投入机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不同地区幼儿园之间财政投入不均衡,不同体制幼儿园之间财政投入差异性较大等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学前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基础起点,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源自于各级地方政府。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必然引起各地区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差距很大。其次,不同体制幼儿园之间财政投入差异性较大跟我国幼儿园的性质不同有着直接关系。按照举办者身份的不同,我国幼儿园可以划分为:教育部门主办、其他部门主办、集体主办和民办幼儿园。目前来看,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办的幼儿园基本垄断了绝大部分的政府拨款,这就造成了集体主办和民办幼儿园几乎获得不了政府的财政资金的支持。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城镇的中心,而能够进入这些幼儿园的多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子女。相比而言,农村地区及占城市多数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则很少能够得到政府财政资金的扶持。( 四) 财政经费使用效率偏低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着财政经费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这与不同等级幼儿园之间财政投入差距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知道资金只有用的最需要的地方效率才是最高的。根据我国关于加强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文件的指示,各地政府纷纷将创建更多的优质园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之一,优质园本身的物质条件较好,筹资能力也较强,他们对财政补助的需求是很低的,但对于那些普通幼儿园来说资金需求却很高,可是财政投入的很大部分都流入了优质幼儿园,它们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远低于用于普通园或者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这样就会导致政府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使用效率低下,使得很多普通或民办幼儿园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事实上造成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Public

 Administration|

 公共管理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8三、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政策建议( 一) 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据相关统计,我国0- 6岁的儿童数量已经达到1.3亿,在世界相同年龄的儿童中占到五分之一左右,而根据我国学前教育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占到GDP的比例一直是在0.03%到0.05%之间。事实上,学前教育在我国财政结构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并且现在仍在进一步被边缘化。与我国相比,欧盟的很多国家在学前教育方面做得较好,这些国家学前教育经费的87.9%都是由政府来承担的,并且这些投入占到国家GDP的比重平均为0.5%,这个比例远远大于我国的水平。所以我们应该多向这些国家学习,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另外,我国的学前教育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因此这些投入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承担,当然对于地方来说,也是受益者,所以地方也应承担一部分。总之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是必须且紧迫的,这些投入将极大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 通过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在我国的现阶段,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一些法规文件主要包括《幼儿管理条例》、《加强学前班工作意见》等,这些法规都是依据《教育法》制定的。前两个文件的约束力相对较低,强制性也不高,只是在规章制度层次上给予约束,且我国的《教育法》中缺乏对学前教育的单独规定。而一些发达国家如英美两国对学前的财政投入都遵循法治原则,对这方面的投入都是通过立法的形式来进行规范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会根据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我国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通过适当的立法来保障财政投入的使用,使其不断向着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三) 利用教育券加强财政支助教育券是最近几年才流行的,是一种为改变教育的不公平而提出的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政府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学生用这种证券来支付一部分的学费。我国现在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一般都是给供方,即幼儿园和一些学前教育的管理机构,教育券的出现可以给需方带来经济实惠,填补我国对需方财政补助的空白。教育券的作用有很多:第一,由于它是采用直接资助的方式,这样就能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第二,它是一种专门用于学前教育的有价证券,避免家长把这部分资金作为他用。第三,有了教育券后,家长可以随意为孩子挑选学校,学校为了收取教育券就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这样就会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幼儿园为了获得优势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 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新机制学前教育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政府在这种公益性事业上的投入应该是本着社会和谐和教育公平的原则来进行,以实现教育的公益性和教育的基本公平。所以,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制定较为完善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坚持在不断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让儿童都能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做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对财政投入实行分级管理,缩小各个地区之间投入的较大差距。要健全相关的保障机制,通过机制的创新来引导各层级政府对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并且这些投入要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整体教育基础,要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环境发展的情况来对学前教育的资金进行管理和分配;第二,要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各地不同体制制定财政收入新机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国开始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需建立分类管理的机制,以打破之前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多数群众受益,缩小不同体制之间存在的投入差距。针对不同体制的幼儿教育机构应该用不同的拨款方式,将学前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三,制定相应标准,通过奖励代替补贴的方式来提升绩效。建议各个层级的政府按照办幼儿园的成本和教育的实际需要来预测学前教育每生平均所需经费,并制定一个标准,再根据人数计算总经费,按照这个标准来进行资金分配,并以此为指标来评估各幼儿园的绩效,对绩效高者给予奖励。( 五) 加强监督,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经费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这点可以适当引用一些监督和评估机制进行约束,将幼儿园的财政投入和其教学质量评估挂钩,政府通过这两点来评估。至于监督的主体,一是政府可通过相关的教育、财政、工商等部门来联网,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来完成机构的注册、收费等各环节的工作,实行统一把关;二是充分发挥一些组织如教育协会组织、家长组织等第三方的力量,可以通过社区定期对幼儿园等机构的调查来将结果反映到有关部门。通过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联合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较快发展。总之,学前教育的发展程度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的发展,是提升我们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式。要解决我国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就必须向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一样,要为它提供一个健康和规范的环境,要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对这些投入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以确保教育经费的高效使用,保证这些投入能够用到实处,真正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张妮妮,张聪.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初探[J].天中学刊.2011 (01) [2]庞丽娟,夏婧,韩小雨.香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特点及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1) [3]李辉.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改革方案[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05) [4]周奇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与政策研究- - 以江苏省为例[J].会计之友.2012(07)[5]田志磊,张雪.中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改革[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6]韩欣君,任净.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09)作者简介:高巍(1983—),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篇七: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普及程度快速提高。但是,由于底子薄、欠账多,我国学前教育目前依然呈现出“公办园少,民办园贵,无证园乱”的特征, “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感到不幸福、不满意、不快乐” (刘利民,2018)。

 [1]如何实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幼有所育”的目标?如何化解人民对学前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切实落实教育部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提出的“双普”(学前教育普及率达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0%)目标?这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当下需要回答的严肃问题。历史和国际经验均表明,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的核心因素是政府的支持和投入(虞永平,2007)。

 [2] 但是,由于学前教育量大、面广、线长,并且投入多、见效慢,因此各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政策始终难以持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学前教育的强外部性,使地方政府严重低估了学前教育投入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投资学前教育并非没有回报或是低回报,而是回报形式多样且回报周期较长。从外部性理论的视角,全面分析学前教育投入的各种回报形式、回报高低和回报周期,对于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学前教育投入责任、优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具有深刻意义。一、学前教育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关于“外部性”的定义,兰德尔认为:当一些行为的某些收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时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兰德尔,1989)。

 [3] 简单地说,当我们的某种行为非意愿地给他人带来了额外的收益或额外教育与经济第34卷 第5期2018年10月Vol.34,No.5Oct.2018 EDUCATION&ECONOMY教育财政外部性视角下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柏 檀,王水娟,李 芸(南京师范大学 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南京 210097)摘 要:从经济学来看,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正当性来源于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巨大的正外部性。正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市场失灵”,表现为学前教育的市场供给明显不足。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目的,恰在于通过对其正外部性的合理补偿,以提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本文从公共外部性、社会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和消费外部性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学前教育的外部性特征,并从外部性的“内部化”角度,重新审视了政府在学前教育投入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投入中的公平导向、政府间投入责任的安排、对贫困幼儿的资助政策、以及财政投入方式的选择等问题。关键词:学前教育;外部性;财政投入;政策选择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18)05-0065-08收稿日期:2017-12-18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我国非营利性民办园制度建设研究(BFA1700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政性教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研究”(13BJY15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结构选择中的策略互动问题研究”(14YJC880079)。作者简介:柏檀,女,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财政;王水娟,女,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李芸,女,南京师范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65

 的损失,并且对这种收益无法索取回报、或对这种损失无需支付补偿时, “外部性”就产生了。从外部性的视角来看,学前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理论与实践已经一再证明,学前教育对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长期的积极效应:学前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未来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支付能力,提高国家的公民素质,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和道德素养;学前教育可以提高妇女就业机会,促进男女平等,减少贫困人口,降低社会救助费用;学前教育有利于打破“一代贫困,代代贫困”的恶性循环,促进社会公平等等(冯晓霞等,2007)。

 [4] 在经济学语境中,一言以蔽之:学前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正外部性”。经济学之所以关注外部性,是因为它会产生低效率现象(这也是本文在众多关于外部性的定义中选择了兰德尔的定义的原因)。正外部性的存在,使得有益的经济行为在市场上得不到充分激励,导致市场供给不足;而负外部性的存在,会使有害的经济行为在市场上得不到有效抑制,导致市场供给过剩,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因此依靠市场解决学前教育问题,一定会导致明显的“供给不足”。久治不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正是20世纪末以来“学前教育社会化”(其实质是“学前教育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试图依靠市场机制彻底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各种努力,都必然是徒劳的。针对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经济学开出的处方是:对外部性进行“内部化”。所谓“内部化”,就是以经济手段将外部性所造成的影响返回给外部性实施者本人:对正外部性的实施者以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的方式给予补偿,如对建设海上灯塔给予财政补贴;对负外部性的实施者以额外征税或罚款的方式进行处罚,如对废旧电池处置征收环境污染税。换言之, “内部化”就是政府以“看得见的手”直接改变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收益或成本,以抵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带来的外部性,目的是改变外部性带来的低效率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就是政府以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学前教育的正外部性进行“内部化”,以提高学前教育服务的供给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外部性及其内部化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整套具体的政策工具。为了有效地进行内部化,经济学家依据多种标准对外部性进行了具体分类,分类依据的标准一般包括:外部性所影响人群的范围、外部性所导致的后果的性质、外部性影响的空间分布状况、外部性影响的时间分布特征、外部性产生的领域等方面。不同的分类结果可能指向不同的政策工具,以利于政府有的放矢地设计补偿或处罚政策。余文将依据上述分类方法,从学前教育的公共外部性、社会外部性、空间外部性、代际外部性及消费外部性等特征入手,分析学前教育的外部性特征,并遵循外部性的内部化思路,探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政策的选择。二、公共外部性视角下的政策选择:充分发挥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作用(一)学前教育的公共外部性特征按照外部性影响的接受者规模的大小,可以将外部性分为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私人外部性只对可确定的有限的接受者产生影响;而公共外部性则对难以明确界定数量的公众产生影响。区分公共外部性和私人外部性的意义在于,对它们进行内部化的难易程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对于私人外部性来说,比较容易通过谈判的方式将外部性影响内部化,也就是施加影响者直接对受影响者进行收费或补偿。相反,对于公共外部性来说,由于受外部性影响的人数众多,并且他们的成本和收益信息很难确知,便难以通过双方之间谈判将外部性内部化。当存在公共外部性时,政府须作为公众的代表对外部性实施者进行“行为矫正”:对正外部性的实施者予以补贴或税收减免,对负外部性的实施者进行罚款或额外征税等。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外部性。众多研究表明,优质的学前教育能给幼儿带来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和智力的福利,使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更优秀,长大后更独立,更少表现出对抗社会的行为,减少贫困的代际传递;而且孩子的母亲及其家人也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不仅促进了全社会的性别平等,也使国家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劳动力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有学者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定义为:学前教育能为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及其直系亲属)之外的其他社会成员带来经济和非经济的收益,而且这种教育收益是为大多数甚至全体公民无排他性地享有的(刘鸿昌等,2011)。

 [5] 实际上,这就是从公共外部性视角来审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关于学前教育的公共外部性的研究,最著名要数高瞻—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High/Scope Perry Pre⁃school Program Study)。其研究结果显示,投入学前教育的的总体回报率高达1:17.07,其中个人回报率为1:4.17,社会回报率则为1:12.9。换句话说,学前教育投入对社会福利的提升远大于对受教育者个人福利的提66

 高(Schweinhart,2006)。

 [6]公共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学前教育接受者的个人投入不能得到充分补偿,从而抑制了他(她)的投入意愿,结果是学前教育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换句话说,社会化或市场化的供给方式是不可能带来充足、均衡、公平的学前教育服务的。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发挥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分担学前教育的成本,内化学前教育的公共外部性,以实现全社会的最优学前教育供给水平。(二)充分发挥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1.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国际经验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主导是保障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与定位,保证学前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刘占兰,2009)。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力争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也进一步强调应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央政府500亿资金的直接投入、自上而下连续两轮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确都大大提升了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但这种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尚待观察。目前, “经济新常态”已明显影响了各级政府的财政能力,基层政府完全有可能因为财政紧缩而挤压学前教育投入。此时更需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2.通过专门立法,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责任尽管目前我国政府已充分认识到学前教育是一个独立教育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育法》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段中,至今对学前教育没有单独立法。而从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立法,可以针对影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性质、各级政府职责、财政投入、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幼儿教师身份与待遇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只有通过立法的形式,而不是采取指导性或规划性政策的形式,将学前教育强制性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在学前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才无可回避,学前教育的公共外部性才能得到充分补偿。3.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持续投入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已启动多年,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结果。在学前教育法推出之前,落实“国十条”中提出的“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 “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这几项政策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三条政策对于落实政府的主导作用最为有力,但在实践中执行得却最不到位,大部分地方政府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是因为,一旦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就意味着每年必须把财政“蛋糕”切一块给学前教育;一旦确定了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就意味着规定了切给学前教育的财政“蛋糕”的大小;一旦强调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就意味着切给学前教育的财政“蛋糕”要逐年变大。这种强约束对地方政府落实学前教育的投入责任来说,是一道真真切切的“紧箍咒”,而对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二、社会外部性视角下的政策选择:坚持学前教育财政分配中的公平导向(一)学前教育的社会外部性特征外部性不仅会产生经济后果,还可能带来社会的、政治的、生态的或其它方面的后果。概括来看,依据外部性所产生的后果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经济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两个方面。经济外部性主要是指对其影响效果可以直接用货币来计量,而社会外部性主要是指其影响效果难以用货币来测度。弗里德曼以教育存在“邻近影响”来刻画教育对形成一致的社会价值的贡献,并以此强调教育对促进稳定而民主的社会的影响。

 “儿童受到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自己或者家长,而且社会其他成员也能从中得到益处。我的孩子受到的教育由于能促进一个稳定和民主的社会而有助于你的福利。由于无法识别享受利益的具体的个人(或家庭),所以不能向他们索取劳务的报酬,因此,存在着相当大的‘邻近影响’”(弗里德曼等,1982)。

 [8] 弗里德曼所说的这种“邻近影响”正是教育的社会外部性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将学前教育定位于“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这正是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外部性特征。学前教育的功能不仅是幼儿认知、情感和体能的开发,还是发展干预性的、补偿性的、参与式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元素。学前教育对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减少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对抗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传播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学前教育给社会带来的这些影响很难用货币简单测量,但其社会价值无疑是巨大的。其实,人们在引用高瞻—佩里的实验结果时往往会忽略,其所测算出的社会收益中的 88%,67

 是以降低犯罪率来衡量的(Schweinhart,2006)。

 [6] 换句话说,佩里所证实的主要是学前教育的社会外部性而非经济外部性。如今人们习惯于用人力资本理论来解释,教育投资如何成为提高个人经济福利和实现国家经济增长的一种工具。这恰恰说明人们的视野往往局限在教育的经济意义上,而忽略了...

篇八: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CHA110122)。作者简介:黄洪(1982-),男,四川武胜人,成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朱盈盈(1974-),女,重庆人,成都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现代教育管理· 2014 年第 11 期教育政策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黄洪,朱盈盈(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摘要:学前教育是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重点,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审视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并对“学前教育是公共品”、“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公益性学前教育就是普惠性学前教育”等传统观点进行剖析与商榷。

 首先,学前教育具有私人品和公益品属性;其次,学前教育具有典型的民生性、公平性和收益性;再次,学前教育不宜纳入义务教育,而应纳入(准)免费教育;最后,学前教育具有若干层次,建议财政投入普惠性和基础性学前教育。关键词: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免费教育;公益品中图分类号:G6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4)11-0082-06譹訛长期以来,由于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导致学前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软肋”,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入园难、入园贵”严重影响教育的全面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 号)的颁布,使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审视学前教育的属性和特征,厘清学前教育与公共品、私人品、私益品、公益品、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等关系,为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学前教育是私人品和公益品(一)学前教育是公共品抑或私人品在现有国内外文献中,对学前教育属性的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国内学者通常认为,学前教育更接近公共品,属于准公共品的范畴。

 比如,闫建璋、张欣认为,学前教育具有的公共品特征多于私人品特征。[1]二是国外学者通常认为,学前教育更偏向私人品。

 比如, 普林斯顿大学的 Harvey S.Rosen 和乔治敦大学的 Ted Gayer 表示,教育主要是一种私人品。[2]由于学前教育属于教育的范围,按照他们的基本逻辑,学前教育也应该主要是一种私人品。

 可见,对学前教育属于公共品还是私人品,在学术界存在一定争议。

 笔者认为,有必要深入分析,明晰学前教育的属性。公共品理论的奠基人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曾提出界定公共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标准。1954 年,他在《经济与统计评论》(The Review ofEconomics and Statistics)上发表的《公共支出的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

 一文对公共品进行了具体阐释。

 随后,学者们归纳出公共品的三方面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3]笔者认为,公共品的界定标准与特征是两个概念,界定标准用来判定某项物品或服务是否属于公共品,特征是在已经符合公共品定义的条件下物品或服务所具有的表象。

 鉴于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是基于消费的非竞争性得出的,即二者通常情况下是一致的。

 因此,在判定某项物品或服务是否属于公共品时,仅需考虑非竞争性和非82--

 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排他性。

 就学前教育而言,增加一个幼儿入园,将加大教具、伙食、床位等支出,即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同时,幼儿园很容易通过门禁系统等方式,将某些幼儿排斥在学前教育之外,即具有消费的排他性。显然,学前教育更属于私人品的范畴。为便于理解学前教育的私人品属性,有必要解释两点:第一,部分学者认为,在一个标准班未满员的情况下,增加一个幼儿入园不会增加保教人员成本。

 但笔者认为,虽然保教人员不会增加,但会增加保教人员的精力投入,产生“拥挤成本”,因此,学前教育更具有私人品属性。

 第二,私人品并不意味着不应由政府提供。

 一般而言,公共品应由政府提供,私人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

 政府之所以提 供这些私人 物品 ,因 为 他 们 关 乎 民生 、公平与社会福利,与他们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无关。(二)学前教育是私益品还是公益品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典型公益品,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下面从三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从经济维度剖析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学前教育一方面使受教育者本人受益,另一方面使整体社会受益,具有受益的公共性。

 在经济理论领域,上述现象被描述为学前教育的正外部性。

 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政府应通过承担成本的方式,使学前教育的供需达到社会最优。

 通常,正外部性与非排他性密切相关。其次,从法规维度审视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国家站在整体教育高度提出了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办学体制,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学前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他所有教育的起点,必然也具有公益性。

 随后,国发〔2010〕41号文件则专门阐释了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最后,从现实维度观察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发现:在受访的 52 名学前教育行政与业务管理者中,有 13名(25%)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福利性;在受访的 17 名财政负责人中,只有 4 名(23%)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福利性; 在受访的 55 名其他管理者中,仅有 9 名(5%)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福利性。[4]可见,在 2010 年及以前,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在实践中并未得到认可和执行。

 但 2010 年之后,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公益性的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深入人心并得到具体落实。二、学前教育的民生性、公平性与收益性(一)学前教育是民生工程民生工程是指与人民群众的生计、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二是与生计、生活息息相关。

 在所有教育阶段中,学前教育的受众面是最广的,体现出与人民群众的息息相关。

 所有个体均会经过 3 到 6 岁的阶段,这就构成对学前教育的广泛需求。

 所有个体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体均会接受高中或高等教育。

 另外,学前教育至少与两代人的生计、生活息息相关:一是与父母的现实生计、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政府将学前教育推向市场,父母不得不面临高昂的学前教育支出;如果政府大力扶持普惠性幼儿园,父母仅需支付少量学前教育支出。

 二是与子女的未来生计、生活息息相关。“三岁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学前教育阶段的经历直接影响幼儿的未来学习与生活。在实践层面上,国发〔2010〕41 号要求,各级政府……将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将学前教育纳入民生工程的建设行列。

 例如, 江苏省常州市在2012 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中新增了学前教育。[5](二)学前教育关乎社会公平Samuel Berlinski 等学者基于阿根廷的案例研究了学前教育对随后基础教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学前一年教育使三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了8%(标准差为23%), 参加学前教育对三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注意力、努力程度、参与班级活动、纪律等方面。[6]因此,现有案例与文献表明,在未来的学业成绩、事业成就和发展前景等方面,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优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幼儿优于接受低质83--

 学前教育的幼儿。

 笔者认为,为促进社会公平,必须重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核心是起点公平和机会公平,教育的起点是学前教育,教育的机会涉及入学机会和教育质量机会,显然,学前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与教育质量公平关乎社会公平。学前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是学位公平,强调所有幼儿“有学上”;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公平是受教育过程公平,强调所有幼儿“上好学”。

 入学机会公平注重学前教育服务的全覆盖,让所有适龄幼儿均享有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公平注重学前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让所有适龄幼儿接受均等的教育。(三)学前教育具有高投资收益率第一,从学前教育投资者的角度看。

 根据投资者的不同,学前教育可以分为民办和公办两类。

 民办学前教育的收益性体现在投资回报上,由于长期以来学前教育的供不应求,加之“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民办学前教育的收费极高,民办学前教育投资者能获得可观的回报。

 公办学前教育的收益性体现在社会收益上,政府通过财政资金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文明礼貌、品德高尚的个体。

 根据佩里方案的研究成果,社会收益的 88%、4%、7%和 1%分别来源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减少、特殊及辅导教育支出的减少、国家税收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及福利支出的降低。第二,从幼儿的角度看。

 学前教育对幼儿的习惯养成、体格培养、心理形成、观念塑造等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有助于提升幼儿未来的经济条件、事业前景与生活质量。

 由于处境不利幼儿的起点更低,其从学前教育中获的收益更高。第三,从幼儿父母的角度看。

 学前教育能够释放劳动力,尤其是母亲的劳动力。

 正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所言,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假定有 30 个年龄相当的 3 至 6岁幼儿,如果没有幼儿园,幼儿只能由各自家长照看,至少需要 30 个劳动力。

 如果有幼儿园,这 30 个幼儿可以组成一个班,按照《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 (暂行)》 的最高要求,1∶5 的全园教职工与幼儿比,只需配备 6 名教职工,也就是说,举办学前教育节约了 24 个劳动力。

 并且, 随着幼儿园规模的扩大,可能还会出现规模经济。三、学前教育应纳入义务教育抑或免费教育(一)学前教育应纳入免费教育针对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

 其中,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是部分学者的共同提议。

 张会琴等学者建议,等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后,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而形成 3 年“义务学前教育”+9 年“传统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模式。[7]笔者认为,学前教育是否适宜纳入义务教育,应从长计议,正如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的刘延东所讲“既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发展学前教育,也不能简单地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8]。笔者认为,在回答应否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前,有必要厘清义务教育与免费教育的关系。一方面,义务教育不一定是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收费的。

 1986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199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十七条进一步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随后,2006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条指出,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可见,1986 年至2005 年的义务教育是收费的,2006 年至今的义务教育是免费的。

 显然,是否收费与我国的财政承受能力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免费教育不一定是义务教育,免费教育可能是义务的,也可能是非义务的。义务教育的核心体现在“义务”上,即义务教育必须履行,不能放弃。

 正如《义务教育法(2006 年修订)》第四条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我国现行小学和初中的免费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但法国的免费学前教育并不是义务教育,家长自愿决定是否入园,入园不具有强制性。[9]鉴于以下两方面原因,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不宜纳入义务教育,但应尽快纳入免费教育。

 第一,学前教育不应具有义务性和强制性,更应具有选择性和自愿性。

 现有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家庭教育越重要:两岁以前的孩子,与父母呆在一起更加理想;七岁之后的孩子,学校教育更加理想;而对于三至六、七岁的孩子,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均很重要。[10]因此,应赋予家长充分的选择学前教育的属性、特征与财政投入84--

 权,自愿选择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

 第二,学前教育具有明显的公益性、民生性、公平性与收益性,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通过免费教育或准免费教育,让所有幼儿“有学上”、“上好学”,不让贫困幼儿因经济原因而失学。(二)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具有理论依据。

 市场注重效率无可厚非,但政府必须关注公平,免费学前教育有助于教育公平。

 假定学前教育由市场运作,年收费标准为 1 万元,那么,支付能力低于1 万元的家庭无法让幼儿入园;假定政府对学前教育进行补贴,使年收费标准由 1 万元降低至 5 千元,此时,支付能力介于 5 千元到 1 万元的家庭能够让幼儿入园,但支付能力低于 5 千元的家庭仍无法让幼儿入园。

 也就是说,财政补贴的真正受益者不是最贫困家庭,而是次贫困家庭和富裕家庭。

 部分学者可能认为,对支付能力低于 5 千元的最贫困家庭,可以实行学费免除。

 但这将带来新的问题,支付能力为 4999 元的家庭能获得学费免除,但支付能力为 5001 元的家庭却无法获得任何免除,造成次贫困家庭与最贫困家庭之间的不公。

 笔者认为,只有实行免费学前教育,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各类家庭之间的公平。其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符合现实诉求。

 里恩基金会委托进行的《好的起点:全球学前教育标杆———来自经济学人智库的报告》对包括我国在内的 45 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了比较排序。[11]该报告从社会环境、可利用性、购买能力、教育质量四维指标对学期教育进行评估。

 其中,购买能力指标得分越高,说明越购买得起学前教育服务,反之,越购买不起学前教育服务。

 遗憾的是,在 45个国家和地区的购买能力指数排名中,我国位于第45 位,即为最后一名。

 可见,学前教育支出是压在幼儿家长肩上的沉重负担。(三)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可行性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经费。

 鉴于普通小学是免费教育且离...

篇九: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教育 2018 年 4 月18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把加快学前教育发展居于战略任务的首位,为继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人民政府在2015年6月2日发布的《湖南省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明确提出:到2017年,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本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文本资料分析等方式,对湖南省5个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欠发达的样本县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行现状调查,并在公共产品视野下展开对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思考。一、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6年9月-2017年5月本课题组抽样调查了湖南省5个样本县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调研发现,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学前教育,在国家实施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在财政投入上总体稳中有升,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预算机制缺乏、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调研发现,2015年ZZ县、TJ县、SZ县全县学前教育投入(含中央、省级、县级资金)占财政教育投入的平均比例为3.90%,平均学前教育生均财政投入为1100元,但其中新建和改建幼儿园各类用房和设施的费用比例高达85%以上,实际用于幼儿园运转的生均财政投入只有不到165元。各地均反映由于“资源缺乏”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尤其是幼儿园运转经费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转完全把家长缴费作为唯一的经费来源。经费不足造成农村幼儿园办园过程中的利润挤压,带来一系列办园质量、师资水平、幼儿发展等方面问题。2.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一是公办园与民办园的投入结构不均衡,二是学前教育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的投入结构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来自中央和省级的资金均以专项资金的形式拨付,近3年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均向公办园倾斜、且绝大部分用于园所硬件建设,幼儿园日常运转经费投入很少。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投入到民办幼儿园的经费只占全县学前教育总投入的9%左右,每个民办幼儿园每年平均公共财政投入5000元左右,大量的民办幼儿园每年公共财政投入为0,少数偏远乡镇学前教育连续几年公共财政投入均为0。3. 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预算机制缺乏教育预算是国家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及地方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承担的教育责任,决定了教育财政经费的充足、均衡和效益水平。

 [1] 调研发现,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预算机制缺乏,中央和省级财政

 投入是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资金来源的主体,多以专项资金的方式进行拨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投入的稳定性,无法充分保障投入水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仍然缺乏对于预算制度的具体规定。比如,农村学前教育投入依据之一是“一个乡新建或改建一个公办幼儿园”,在哪个乡镇新建或改建、资金需要多少、分批次投入多少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二、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在当前国家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然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其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对于近三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支持。但是,总体而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在政策设计层面明显存在问题,领导责任模糊,经费投入含糊,考核责任不明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只是由政府发文,具体部门不明确,笼统表述为“有关部门”;执行主体是模糊的“有关部门参与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没有明确第一责任人;经费投入通篇都是含糊的“适当倾斜”、“一定比例”、“合理比例”、“明显提高”,缺乏操作性和执行力;对于工作实绩,没有具体的考核指标,没有明确的责任人,考核结果不可能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干部选拔、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更没办法对未完成任务的主要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2.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还处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水平,没有根据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来确定预算,也没有建立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财政分权过程中面临“垂直失衡”问题,即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与其相应的收入来源不一致,各级政府的收入来源普遍不足 [2] 。在有限的收入来源中,受到政府官员的“官本位”价值取向的影响,各级政府更可能把有限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更有形、短期内更见成效的领域 [3]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迟效的准公共产品,自然不会成为官员的首选。即使是在政策指导下,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投入,也只是会投入到一些见效快、一次性投入的硬件设施中。这就导致了中央和省级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解决公办幼儿园一次性的硬件投入,缺乏后劲;占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主体地位的民办幼儿园的发

 展最终转嫁到人民群众头上,完全依靠保教费来维持幼儿园的发展。3.农村学前教育督导工作不到位调研发现,农村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在很多乡镇处于“缺位”当前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分析*李 慧* 皮军功(长沙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湖南长沙 410100)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调查发现,近年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总体稳中有升,但仍存在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投入不均衡、预算机制缺乏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督导工作不到位等。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财政投入 结构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城乡流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审思及教育策略研究”(编号:XSPYBZCO69)、2015年教育科学重大委托课题“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N:XJK015ZDWT002)的部分研究成果.(下转第138页)万方数据

 中学教育 2018 年 4 月138之间的互动、知识和技能,弥补了无法教给每个学生的老师的不足。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通过相互提问和讨论、合作和交流,解决学生的共同问题。老师没有必要作全面的解释。它也避免了课堂上过于枯燥的教学气氛,同时也让老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2.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中,实验现象往往是形成兴趣的思考基础,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显示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和学科素养。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方法,培养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因为初中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在科学探究中要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锻炼,从不确定到熟练。这就要求老师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可以安排课外作业:回家看着镜子,看看和真实的你有什么共同点,什么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就降低了探究的难度,必将得到很好的效果。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应尽量大胆猜测,不设限制,不约束学生根据老师心中的少数答案猜测,不利用老师的思维来控制学生的想象力。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有选择地进行测试。这个探索性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做。学生们不会的,老师要找一个做示范实验的方法,老师不要负责到底,让学生真正体验探索的喜悦,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探索的兴趣,开发探索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之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仪器调整、观测操作和仪器布置。老师要自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他们形成科学的实验素养。首先,在实验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预先调节。根据需要,有些仪器位置应该水平安装,有些应该垂直安装。仪器之间的联系也应符合某些要求。例如,在电气实验中,电路连接必须是正确的,并且还必须考虑到观察、操作和检查的方便性。所述支架上的仪器应保持同轴。测量仪器必须先作零调整。当某些条件改变到零点时,零点必须重新调整。例如平衡位置的变化、弹簧刻度的张力方向的变化、万用表的电阻范围的变化,零点必须重新调整。各种仪器的使用必须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进行。禁止任何违反操作规则的行为。

 操作必须是合理的。例如,在检查电路后,应连接另一个电源连接列,并关闭开关。观察仪器时,视线应垂直于标度面。设备必须按一定的顺序分类。进行电气实验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电源的接线柱。仪器整理应有利于仪器的维护。例如,托盘平衡码是零的,在橡胶环垫上,学生电秤螺旋按钮旋转到最小,通用表盘旋钮被拉离电阻文件,滑动可变电阻滑动臂滑到同一侧,并有传动装置。仪器会松开传动带等。通过教学实践,对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调整:(1)22个学生群体实验中的10个改为边学边实验;(2)145个示范实验中的41个改为边学边实验;(3)22个小实验中的8个和18个实验中的13个被改为边学边做实验;(4)增加了4个新的边学边做实验。调整后,初中物理实验的结构体系趋于合理,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验能力。我们看到以下三个优点:①学生实践的机会增加了。使用天平、刻度尺、滑动变阻器、安培表、伏特表、弹簧秤等基本实验仪器的学生数量普遍增加,增加了学生操作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②改变了以往的“老师示范、学生听课”教学格局,推动了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增加了学生进行实验和探索知识的机会。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所提高,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实验能力不断提高。③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实验数量的增加,使初中物理教学更加符合当代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用手、脑、口来积极学习物理。在物理科学和理解方面,它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这充分反映了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所提倡的。参考文献[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陶洪.物理实验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2).[3]高凌飚,张军明.物理教学与学业评价[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4]于海波.科学素养理念发展的历程[J].物理老师,2005,(4).[5]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状态,少数学前教育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督导评估工作相对较好,但其督导理念定位存在偏差,重鉴定轻促进。一是将督导评估狭隘地定位于通过“贴标签式”地“评比评优”,将考核结果与“园所等级、职称评定、职务升迁、奖惩分配”等关乎直接利益的问题挂钩,这一现象在各级各类园所评审时期尤为凸显。二是在督导评估手段上倾向于通过制订一套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测评的形式得出不同等级。在量化结果运用上,行政部门通常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而忽视各地实际情况、各类园所办园背景、资源投入等,反而造成了人为的“马太效应”,导致有限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集中往几所幼儿园或几个乡镇投入,加剧了不公平;同时,也导致了有限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更多投入到了见效快、容易出政绩的园所硬件资源建设方面,对于见效慢的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软件资源建设投入甚少。结语综上,由于政府政策设计层面操作性不够、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标准不明确、督导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即使在第一期、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社会背景下,湖南省农村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仍然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离三年行动计划的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实现“办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1]夏靖,庞丽娟,张霞.推进我国学前教育投入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4).[2]袁爱玲,何秀英.农村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徐伟萍,黄冲.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5,(6).通讯作者:李慧,157036889@qq.com(上接第185页)万方数据

篇十: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研究姓名:葛榴红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指导教师:余强20120517

 摘要摘要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学前教育的普及密切相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一2020) 》已明确将“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确定为我国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虽然国务院已明文规定增加学前教育的投入,但是现行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并不能保证学前教育经费的有效使用。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亟需改革。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政府财政分担力度小,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2002年新西兰政府出台了《未来之路——学前教育十年战略计划》,提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目标:增加参与率、提高质量和增进父母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合作。围绕这三大目标,新西兰政府吹响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的号角,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笔者查阅了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具体措施的文献资料,对文献进行研读、整理,发现新西兰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一是推行公平资金;二是设立“ 20小时"计划;三是为学前教师培训提供补助资金;四是改变资金投入方式;五是资助“ 父母支持和发展计划” 。这些改革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的特点,分别是:加大投入、关注公平、注重质量、发挥家长的作用。最后通过比较的方法,将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情况和新西兰相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从新西兰改革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一些启示。关键词: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改革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 on打nanci al i nvestm ent andpre-sch001u11i Versali scl osel yrdated.t· N ati onal l ong-tem leducati on refonn aIl ddeVel opm ent pl an( 201O 一2020)” sets‘ ‘ basi cuni verSal pre.schooleducati on’ ’ as m e target of thedeVel opm entand refo册of Chi na’ seducati on i n m ecom i ngtenyears.‘ ‘ SeVeral opi ni onsof the State Counci lon the currentdeVel opm ent of pre—school educati on’ ’ expl i ci tl y proposesthat goVem m entsat al ll eVel sshoul d l i stpre.schO oleducati on如nds i n the fi scal budget andputm ore neweducatl on劬ds i nto pre.sChool educati on.Al thou曲theState Counci l hasexpressl ym l ed i ncreasedDre.school educati on i nvesⅡnent,thecu丌Im t educati onfi nal l ci alsyst啪can’ t guaranteethee衔ci ent usageof the educati onfunds.O urpre—school i nput syst锄i si nneed of refom .Som e exi sted probl em sare found out about N ew Zeal al l d’ s pre-schooleducati onfi nanci ali nvestnl ent,suchasi nsu衔ci entcapi tali nVestITl ent,sm al lpr01) onl onot20vem m ent矗nandali nvestnl entand i rrati onalcapi taldi stri buti on.Tosol Ve theseprobl em s,the govem m entof N ewZeal andunvei l s“ Pathw aysto the Future” i n2002,putsf咖ard three goal s:i ncrease pani ci pati oni nqual i tyECEservi ces,i m proVe qual i tyo士ECEservi ces,prom otecol l aborati ve rel ati onshi ps.to refom theT0reach thethreegoal s,thegovem m entof N ew Zeal andbegi npre-sch001educati on fi nanci ali nveStm ent.T11e 1i teratl l re on the speci fi crefo册of the fi nal l ci ali nVestm ent of the pre。sChooleducati on i n N ew Zeal andm at甜al s,there arefi ve m ai naSpectsi n thepre—sch001ref0肿of N ewZeal and,w hi charei s revi eW ed i n“ s di ssenati on.By snl dyi ngm e rel eVantl i stedas fol l ow s:setthe Equi ty Fundi ng,i m pl em ent“ 20H ours ECE” gi Vi ngfi naIl ci alsubsi di es to m e trai ni ng pro莎amforpre-school teachers,chan舀ng c印i tal i nputm ethoda11d如ndi ng“ Parent SupportandD eVel opm ent Pro铲锄m es” .M osto九he refo加m easureshave good resul t9i n thespeci fi c i m pl em entati on process.Basedon astrongundeI.standl ng,thi s di ssertati on anal vzes the features of the refomofpre-schoolN ewZeal and,i ncl udi ng i ncreasi ngthe锄ount ofi nVes伽l ent,payi ng铲eatequi ty,educati on qual i tyand thei m portanceof the rol e ofparents.Fi nal l y com paredw i thfi nal l ci ali nVestIIl ent i nanentl on tofi nanci aleXD eri encei s 0btai ned仔omthe Success如l refb啪of N ew Zeal andi npre。schooleducati on·Kev w ords:the N ewZeal and,Earl yChi l dhood Educati on,6nanci al i nVestm ent,ref0珊i nvestm enti n Chi na?spre-schooleducati on and N ewZeal al l d’ s,som euse如ll I

 第l 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第1章绪论2007—2008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空前关注。一时间,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入园率不高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的现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有关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到义务教育范畴,学前教育是否应该免费等问题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笔者也对这一焦点事件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作为一位有着一定教育理论基础的研究生,笔者并没有盲目跟从社会上一些人的看法,决定冷静地看待这一热点问题。在查阅了一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的论文后,笔者发现政府财政投入中存在的问题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要考虑清楚这些问题,首要是研究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在许多国家,学前教育被视为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福利性。对目前的中国而言,发展学前教育也应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如果说政府必须财政投入学前教育这一论断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政府该给学前教育投入多少、政府财政投入学前教育的目标及原则是什么、如何投资学前教育等。我国不仅有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总量不足的问题,还有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支出结构和公平等问题,后一问题还相当严重。在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总体水平偏低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优先顺序,选择投入范围和重点,保证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选择合适的投入途径、方式等,都是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过程需要考虑的。O EcD成员国的教育一向很发达,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笔者在查阅oEcD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新西兰学前教育在新世纪后发展迅速,随后笔者又详细查阅新西兰学前教育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世纪后新西兰政府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进而萌发了深入研究新西兰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想法。故而新西兰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体现了哪些特点,如资金投入的特点,资金分配的结构特点,资金投入的方式的特点等就成了本研究的问题。1.2核心概念的界定1.2.1学前教育198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丌了国际学前教育协商会议,对学1

 第1章绪论前教育的概念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其解释为能够激起出生直至小学的儿童( 小学入学年龄因国家不同而有5—7岁之间的不同) 的学习愿望,给他们学习体验,且有助于他们整体发展的活动总和。1我国学者对学前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时,采纳了以上定义。由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学前教育的解释是对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2对幼儿教育的解释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阶段,对象为3岁.6岁的儿童。3在新西兰,学前教育统称为EaJ l y Chi l dhood Educati on( 简称ECE) ,是指5岁前的儿童( 包括5岁) 在未正式入学之前接受的教育。2岁以下幼儿的教育称作保育,2岁以上的幼儿的教育称作正式的学前教育。新西兰学前教育保育和教育是一体的,没有专门的保育中心。基于新西兰的这一国情,本研究采纳的是顾明远对学前教育的定义,即学前教育是对出生至入学前儿童的教育。1.2.2财政、学前教育财政财政,又称“ 国家财政” 。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需要,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分配活动及所体现的特定分配关系。4关于财政的本质,各财政学文献表述不一。除上述我国学术界广泛阐述的“ 国家分配论” 外,还有诸如“ 国家资金论” ,认为财政是国家资金运动所形成的关系;“ 货币关系论” ,认为财政是一种货币关系体系;“ 共同需要说” ,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剩余产品说” ,认为财政是国家分配剩余产品的一种形式等。在我国,“ 财政” 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的“ 明定国事” 中,首次有“ 改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 的条文。这里“ 财政” 一词的意思是,国家活动离不开财富,而财富离不开政策,一个国家必须既有财,又有政,即为“ 财政” 。在西方,“ 财政” 一词源于拉丁文Fi ni s,有结算支付期限的意思。后来演变为Fi nare,则有支付、裁定款项和罚款支付的含义。到16世纪木,法国政治家波丹将法语Fi nances作为财政一词使用,认为财政是“ 国家的神经” (皿e neⅣes of state),随后财政便指国家的理财活动。从以上对财政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财政是国家的分配活动。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执行的主体是政府,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分配形式可以是实物、资金等社会资源。由此可以推出,学前教育财政是指一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社会资源( 主要是公共资源) 的分配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特定分配关系。。l 梁忐繁.学前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礼,1998:22顾明远主编.教育人辞典[M 】.I:海:卜海教育}I;版社,1999:5343顾I必远主编.教育人辞典【M 】.1:海:}:海教育i Ii 版社,1999:5864何盛l 则.财经人辞典(I:卷)【M 】.北京:中困财政经济⋯版_{:f:,1990:2615蔡迎旗.幼儿教育财政投入。j 政策【M 】.北京:教育科学⋯ 版社,2007:6—72

 第1章绪论1.3文献综述1.3.1国内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我国学者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3.1.1对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的调查研究由于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情况的研究涉及范围比较广,因此,大规模的研究比较少,大多集中于对某一省份财政投入情况的研究。就笔者查阅的资料来看,较大规模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研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央教科所王化敏和周亚君研究,另一个是中央教科所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的研究。中央教科所的王化敏、周亚君等对我国1993—2003年十年间学前教育经费的总体水平、经费构成、经费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等,作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这是较为全面的学前教育财政方面的研究。她们的研究发现,10年问,我国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且增长速度较快。但由于政府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基点和起点很低,因此,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之中,学前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仍然很小;生均预算内学前教育事业费支出大大低于其他的非义务教育的水平,学前教育在经费投入上一直受到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有限的经费难以支撑庞大的学前教育事业,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12008年,中央教科所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组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15个省( 市) 30个区( 县) 不同类型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来源于构成进行了调查,统计出了不同幼儿园教育经费的来源情况,发现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去向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办、各级政府机关办、事业单位办、部队办以及国有企业办5种类型的公办园,对其它类型的民办园基本没有投入。同时还发现,虽然国家对公办园有所投入,但公办园中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总体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在50%以上的仅占40.4%,这就意味着国家公共资金占主体的公办园数没有达到公办园总数的一半,有近一半的公办园以私人资金为主。21.3.1.2对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研究.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研究,有学者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进行了探索。桂磊认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的分配机制是一种倾斜性分配机制,即对重点教育部门办的幼儿园和机关园进行重点资助。这种分配机制不利于提高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用,对普通幼儿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实现教育平等。他建议采用平均分1蔡迎旗.幼儿教育财政投入’ j 政策【M 】.北京:教育科学⋯ 版礼,2007:8—92中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固学前教育发腱战略研究[ M 】.北京:教育科学⋯ 版礼,2010:293

 第1章绪论配制度,对办学条件和质量相对比较落后的幼儿园进行补偿性投入。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探索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的问题。郭巧丽认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中存在着整体投入不足、分配不均衡、乱收费现象严重和幼儿园转制的问题。她建议应重新厘定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目标及原则,加大投入和实施教育券制度。2吴云勇、李晓燕通过对辽宁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研究,指出辽宁省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着财政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