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副市长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席会上讲话

时间:2022-12-28 10:2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副市长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席会上讲话,供大家参考。

2022年副市长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席会上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8月14日,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市场主体发展情况汇报,**书记强调,要把市场主体培育作为一项基础性任务抓紧抓实,确保2022年市场主体增长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以市场主体倍增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18日,书记、市长带队到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就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与省市场监管局进行沟通对接。19日,市长到市市场监管局专题调研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工作,强调当前市场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势在必行,并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并于以两办名义予以印发。

今天我们召开联席会议组建后的第一次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找出差距,研究对策,压实责任,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刚才,市市场监管局、4个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汇报了前阶段的推进情况和下步举措,希望大家坚定而为、坚决而为,言出必诺、做出成效,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各领域市场主体培育壮大。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找全找准差距

从今年1-4月市场主体培育壮大工作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上不够解放。在创新政务服务、激活发展要素、释放民间活力、激发创新创业热情等领域还存在不敢试、不愿放、怕问责等问题,培育市场主体机制不活、办法不多、措施不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共识尚未真正形成。

二是统筹配合不密切。在涉及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的产业发展、投资促进、民营经济、要素保障、创业就业、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监管执法等方面,各级各部门还未形成高效的定期会商机制,统筹推动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健全,各部门、各县(区)尚未跳出自身“一亩三分地”,各自为政现象还较为突出。

三是工作举措还不够实。围绕市场主体所需所盼,各级各部门虽然都制定了一些工作举措,但政务服务、产业培育、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措施办法较为分散,针对性、系统性不够强,成效还不明显。

四是升规入统差距较大。虽然建立了“四上”企业名录库、制定扶持奖励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等政策机制,但全市“四上”企业升规入统工作政企联动不够,业务培训指导不足,“四上”企业规模扩展较为迟缓,质量不够高。

五是压力传导不到位。今年,我们将市场主体发展纳入全市绩效目标综合考核,有力确保工作推进。但反观我市市场主体总量偏小、人均拥有量偏低、规模不足的问题,还未真正引起各部门和各县(区)的重视,一些部门和地方还存在观望心态,方案细则还未细化、目标任务还未分解、工作责任还未压实,导致时间快过办、任务目标远未实现过半目标。

上述问题和现象,充分说明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对“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着力点”的认识还不到位,主动意识还不强,工作职责还未压实。我们必须要坚定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勇争先、力争上游”工作要求,鲜明“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的工作导向,锚定“全年市场主体增长率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个目标,坚持“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学习借鉴绵阳、宜宾等地先进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机制,在学习借鉴中赶超,在转变思维中赶超,努力推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主体培育壮大“**模式”。

二、聚焦关键环节,瞄定目标任务

今天会上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结合产业发展、政务服务、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招商引资、市场监管等方面,制定了17条重点举措,明确未来4年市场主体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到2022年底,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4.8万户,到2025年底市场主体发展实现倍增,总量达到22.5万户以上,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都十分清楚,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

一要想方设法让市场主体“多起来”。今年3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对相关制度进行了优化,统一了登记规则,放宽了准入,赋予市场主体更多自治权力。我们要对标对表国、省以及成都都市圈市场准入要求,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实现别的地方能办的、我们能办,不能办的、我们也能办,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最大程度方便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要聚焦教育、家政、医疗等社会服务领域,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自主创业政策支持力度,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充满活力、持续稳定经营的市场主体。要加强在外创业人员、返乡人员摸排,掌握他们的就业创业意愿,加大政策宣传、创业培训指导力度,促进他们返乡创业。

二要想方设法让市场主体“活下来”。近年来,由于世纪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各类市场主体面临很大的困难,去年全市共注销各类市场主体达1.38万户,同比增长83%,注销市场主体与新增市场主体的比例为2∶3,高于全国“进二退一”的比例。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市场主体退出的主要原因,坚持问题导向,查找在营商环境、减税降费、纾困惠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赢得生存发展的机遇。要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机制、领导挂联帮扶机制,跟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着重解决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帮一把、扶一把,避免“小问题”拖成“大毛病”。要着力整治各种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坚决制止加重市场主体负担的各类违法行为,强化市场公平公正监管,清理废除歧视、妨碍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政策和法规,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平等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三要想方设法让市场主体“壮起来”。目前,全市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20户,无本地上市公司,能够称得上“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屈指可数。我们要加强龙头企业、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加大政策激励,落实企业上市、升规入统、个转企等奖补措施,引导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要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服务,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技术院校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品牌,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天府质量奖。要推进品牌培育、培育创建、品牌保护,打造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市场信誉好的资阳本地品牌。要鼓励中小型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同行业企业间、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不断做大做强。

三、压紧压实责任,狠抓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需要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协调配合;
需要各级干部在其位尽其责,不能有丝毫懈怠。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需要我们转观念、转作风,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突围”,着力破除一切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思想障碍、政策障碍、体制障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扬自我革命的精神,深入查找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工作作风上的差距,深入查找能力素质、担当作为、服务群众上的差距,增强政治担当、保持战略定力、敢于守正创新,对标一流、持续用力、追赶跨越。

二要进一步强化统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涉及产业发展、投资促进、要素保障、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监管执法等方方面面,必须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共同发力、一体推进。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跳出自身“一亩三分地”,共同会商解决工作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营造适宜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的良好环境。

三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今年发展市场主体明确了各县(区)、高新区管委会、临空经济区管委会具体任务,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要对标目标,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措施,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要坚持“挂图作战”,加强工作调度,加大对工作进度滞后的部门(单位)通报提醒,督促严格按时序推动任务落实,确保全年目标按时完成。

四要进一步加大宣传。要多角度、多频次、全方位宣传报道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工作,特别是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让创新创业人才和各类市场主体广泛知晓,营造浓厚氛围。要注重引导,总结提炼思路新、成效好、有特色的做法,树立正面典型;
剖析、曝光反面典型,让阻碍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人付出代价,形成积极向上新风尚,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五要进一步严格考评。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已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市委、市政府目标督查部门要强化督促检查,该通报的要通报,不留情面。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强化日常考核评估,每月对工作进度情况进行通报,并作为年度评分依据。要严格打表,对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各地、各单位要加倍扣减目标考核分。

六要进一步严肃纪律。要严格责任追究,以强有力的问责问效倒逼工作落实。对思想不重视、不作为、拖拉疲沓的单位和个人,对敷衍赛责,将工作落实在纸面上、口头上的,严肃查处、严厉问责。对故意阻碍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造成损失和负面影响的,一律从严查处、绝不姑息,切实为打赢市场主体培育发展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同时,也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敢闯敢试敢干的干部撑腰鼓劲。

同志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不能掉队的大战。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担当作为,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形成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资阳高质量追赶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