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5篇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两汉时期盘踞北方的匈奴受大汉和强胡文化的格局影响草原文化开始融合外来文化后至丝绸之路开通世界格局发生改变草原文化便逐渐趋向多样12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两汉时期盘踞北方的匈奴受大汉和强胡文化的格局影响草原文化开始融合外来文化后至丝绸之路开通世界格局发生改变草原文化便逐渐趋向多样12世纪时北方首领铁木真在强大军事实力下统一了北方诸部并建立起了蒙古帝国它标志着草原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关于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建设的探索
内蒙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之一,它在历史上曾享誉中外,照耀青史。现今,内蒙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探索道路困难重重,传承民族文化历史,推动内蒙地区文化建设,是先辈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标签:内蒙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以中原为主的农耕文化和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主的草原文化曾发生过多次矛盾,但两者关系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草原文化的建设任务是利用现在的科学成就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通过合理进步的方式培养出一代新人,并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学艺术和草原文化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为此开展内蒙文明的建设探索,有利于提高内蒙地区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草原文明的建设探索,不仅将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会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历史对草原文化的影响
文化源于历史,内蒙地区少数民族以骁勇善战、纵马驰骋闻名天下,他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并以自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给人类留下了一筆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出了独特的草原文明。
《尚书》、《左转》等古籍中从不同方面记载了在不同时期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碰撞并产生交流的过程。至匈奴王朝兴起,在内蒙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便在不同程度上集成了匈奴文化,并构成了一条以草原游牧文化为主的传承史。
两汉时期,盘踞北方的匈奴受大汉和强胡文化的格局影响,草原文化开始融合外来文化,后至丝绸之路开通,世界格局发生改变,草原文化便逐渐趋向多样性。在12世纪时,北方首领铁木真在强大军事实力下,统一了北方诸部,并建立起了蒙古帝国,它标志着草原文化不断发展融合。后来,成吉思汗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在掀起世界文化格局发生变化的同时,草原再次得以融合其他文化。元朝时期,统治者对外交流频繁,曾多次派遣使者出使世界诸国,使东西方往来更加频繁,统治阶级中不仅有蒙古人、色目人等,在宗教方面更是众教相处的状态,极大的丰富了草原文化。
二、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独特的规律和体系,在推动北方民族经济的同时,也为华夏文明的形成和世界文化丰富做出了极大贡献,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草原文化的形成是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并汇聚成的多元化统一体。
2.内蒙地区独特的地理原因,造就了草原文化独特的区域特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草原文化又深受诸国文化的影响。
3.草原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历史上曾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且还激起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为华夏文明和国外文明的彼此对话,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4.草原文明是多元化文化的集合体,以游牧生产为主,包括渔猎、畜牧业、农业等各种文化。
草原文化与华夏文化相互依存,每当华夏文化在日薄西山,道义沦丧之时、草原文化便会以凌烈的气势,激起中原文化中蕴含的庞大气势。内蒙地区人烟稀少,辽阔无边,经常出现各种天灾,草原民族在经历灾难考验的同时,饱受着饥寒折磨。变幻多端的生存环境,使得草原人们的性格粗糠豪迈、嫉恶如仇,又淳朴真诚,正直善良。
从内蒙地区的地理条件上来看,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类型文化,从古至今在我国辽阔的北方草原上生成,发展,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利用草原独特的生态环境去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成果。
三、草原文化下的内在人格
天圆地方、天人合一”是蒙古人了解自然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认为圆代表美好和成功。由于天灾的肆虐,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对自然力量的恐惧使他们产生了祈福心理。在历史长河中,他们虽曾试图征服自然,但生活的实践,让他们了解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根据自然规律变化来调整自身的生活去顺应大自然,才能生存下去。这种祈福心理,承载着游牧人对自然真挚的爱。
四、影响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因素
内蒙地区迥然不同的自理环境和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形成了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尽管自然环境的残酷、经济结构的单一和部落关系的复杂使得草原只能以畜牧业为主,但他们的社会生产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
史书中记载的突厥人“工于铁作”表明内蒙少数民族很早便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技术,由于草原文化的独特性,北方少数民族骑兵技术应用炉火纯青,马背上的用具日渐趋向成熟。畜牧业的普遍繁荣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使其生产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但天灾的降临使得人口和畜生在大量死亡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饥寒,而战争便成了他们最快捷。最便利、最有效的补给方式。
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没有战争时,都是以畜牧业、渔猎为主的老百姓,但每当战争来临,便会变成聘马驰骋的战士。但历史上,内蒙始终处在政治体系散乱和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以及缺少长期稳定的生产方式的情况下,这也是
影响内蒙地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因素。
五、总结
内蒙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草原用宽阔的胸襟哺育着草原上生存的民族,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善良淳朴的人们,展示出了草原独特的人格魅力。草原文化是内蒙地区几千年来的结晶和血脉,在千年来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出了璀璨的草原文化,也为中华文化的充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化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若其发展为一种价值观,则软实力表现在精神力以及吸引力上;若其发展为文化产业,则其硬实力表现为带来物质利益的生产力。对于内蒙古这一少数民族而言,其人数较多,在我国文明中占重要比重。因此探讨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与我国文化建设与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化部与内蒙古携手推进文化建设[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2(4)
[2]张德平.蒙古游牧文化与生态文化建设——试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恢复与建设问题[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1)
作者简介:崔伟光,男,(1992.11.3-),籍贯: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研究方向:蒙古族历史与思想。
篇二: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随着近代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可怕的沙尘暴和水资源的枯竭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党全体人民的长期战略任务广大草原人民在面对草原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时应切实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设草原生态文明还自己一个稳定和谐的草原生态系统对草原生态文明的浅析
草原,作为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环节。千百年来,草原生态系统曾展现出温顺的一面,丰美的水草养育了匈奴、鲜卑、蒙古、藏族等众多马背上的民族,并孕育了北方民族丰富灿烂的草原文化。随着近代人为因素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草原也展现出肆虐的一面,急剧的草场退化、惊人的草原沙漠化、可怕的沙尘暴和水资源的枯竭已经成为草原人民为了求得生存而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党、全体人民的长期战略任务,广大草原人民在面对草原生态危机带来的种种挑战时,应切实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建设草原生态文明,还自己一个稳定、和谐的草原生态系统。千百年与草原的和谐共处中,马背民族创造了与中原文明遥相呼应的草原文明。这些朴素而精髓的草原文化,是草原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集中体现,是草原人民与草原生态系统求得和谐的生态文明思想。如今,在草原人民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应当汲取草原文化中有益的精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草原生态系统。一、草原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一)草原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它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人类走出以“人类为中心”的怪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草原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的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草原生态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以实现的人与草原的相互和谐,以及为达到这种和谐做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和。(二)草原生态文明的内涵草原生态文明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1.人与草原的互相尊重与平等,滥垦、滥牧、滥采等有悖草原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行为,对草原造成近乎毁灭性的破坏。要改变草原这种非生态的局面,首先应从认识上树立人与草原平等的观念。人类要尊重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尊重这些生命的价值和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只有这样,草原人民才会得到草原造物主的尊重。2.人与草原关系化“对抗”为“和解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最近的几十年,草原上的文明似乎随着工业化的脚步,一齐向前走着。但事实上,人类与草原之间的矛盾却从原有的和谐变得日益尖锐。弗腊斯认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他认为文明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可避免和无法解决的“对抗过程”。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文明之所以同自然生态发生“对抗”,无法“和解”,从而遭遇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人们一直在以主人的身份,与自然“奴仆”发生着对抗。这种对抗同样反映在人与草原关系之上。人与草原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尖锐,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草原的改造和胜利,而忽视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滥垦、滥牧、滥采等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稳定与和谐的生产方式,使得草原生态系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草原生态文明理应成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人与草原化“对抗”为“和解”,建立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无疑是草原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之一。3.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最终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草原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倡人——草原——社会的相互和谐。人们不仅要注重尊重和敬畏草原,而且也应当科学和合理开发草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倡导自觉养护和补
偿草原,使草原与人类协同进化,共同繁荣。如果没有人与草原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就不可能有草原生态文明的出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当然也就成为空中楼阁。二、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在马背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环境伦理思想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阿尔贝特•史怀泽创立了系统的“敬畏生命伦理学”,他提出“为爱一切动物的伦理学制订细则”和“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2]75-76。阿尔贝特•史怀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理想,同样真实地反映在马背民族,特别是藏族的传统思想中。藏族在多年的游牧生活中,已经认识和感悟到人与草原上的一切生命共生共荣,草原生态共同体是生命的摇篮。因此在牧民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中,无不体现着朴素的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1.对自然的尊重在生产生活中,藏族禁止挖掘草地、蓄意破坏草场,禁止在草地上遗留火种,禁止在河流中泼撒脏水、洗涤污物。在宗教信仰上,藏族信奉的藏教主张万物有灵,它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和河流湖泊都有灵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人们必须予以尊
重。在藏族的民歌中,他们把大地比做母亲,把草原比做摇篮,把河水比做乳汁。
草原生态文明是人对自然的尊重。具体体现在人要尊重草原,认识草原自身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草原生态系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反对人类以主观主义的眼光来看待自然,承认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超越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系统价值。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创造性是价值之母,大自然的一切创造物,只有在它们是自然创造性的实现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包容力的重要生态单元,整个生态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比任何有机体都更加重要。[2]75草原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个部分,而人类又是生态共同体中的有机体,因此,人类在一切活动中,都要从认知和行动上承认草原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承认它的创造性价值,承认没有草原生态系统的价值就没有人类自己的价值。以往,人们只承认草原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更多地把草原的经济价值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与其他活动的着眼点。
2.对生命的敬畏
游牧民族以肉为食,但不会随意宰杀动物,即使在宰杀时,也表现出对它们的感恩和怜悯。藏族在宰杀牛羊时,都有虔诚地诵读一番,以表示感念。[5]藏族禁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狩猎,以促进它们生命的延续,并主张有节制地狩猎,禁止盗猎。甚至对危害羊群的狼,牧民都表现得十分宽容,使它们一直能在草原上繁衍。(二)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伦理思想草原上的马背民族在多年与草原的和谐共生中,形成了一系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了诸多生态伦理思想。
游牧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游牧就是四季轮牧,牧民将草场分为四季营盘,按季节将牲畜转移到水草丰美且气候相宜的营盘内放牧。[5]这种生产方式不仅有益于牲畜防疫、长膘,还有益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游牧可以避免牲畜长期在同一草场放养而造成对草场的破坏,又能使牧民在草原上得以生存,可以说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牲畜与草场的和谐。在草场畜载量过大,草原破坏严重的今天,这种思想能够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在生活方式上,藏族也反映了与自然相和谐的思想。牧民居住的藏包,只需要少量的木材和羊毛毡就能做,把房屋对资源的消耗降到了最低,并且方便拆卸,不会长期占用草地,避免对草原造成破坏。在燃料的选择上,牧民使用牲畜的粪便,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三)生活简约与消费的适度藏族生活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草原上,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有节制地消费也就成为他们的美德之一。藏族人民历来知道有限的草场只能养育有限的牲畜,为了使牲畜可持续的繁衍,只能有节制的宰杀牲畜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绝对不会强行地增加养畜量以满足食肉的欲望。藏族在宰杀牲畜后,会将肉风干以长期地保存;喝不了的牛奶也会将其制作成酸奶或酥油,绝对不会倒掉。藏族不像拥有工业文明的人们那样,提倡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些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他们深知这样的发展之路必将把自己引向穷途末路。毕竟,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是有限的。三、草原生态文明的建构草原沙漠化和水资源枯竭是21世纪草原生态系统向我们的抗议,抗议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走过的“黑色”发展道路。过度放牧、滥垦草
原、滥采资源已经让整个草原生态系统伤痕累累。如果再不走一条人与草原和谐发展的绿色道路,人类终将彻底失去赖以生存的草原。如何在草原上创建绿色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的构建是重中之重。在构建草原生态文明的探索中,对既有文明所体现的优秀生态思想的博采,是必不可少的。这些蕴含在草原文明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今的理念、认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足,为我们的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并且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在认识上,要培养草原生态文明意识,把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尊重与敬畏作为我们展开一切活动的前提,树立对草原生态系统自身价值的尊重,摒弃只注重其工具价值的错误做法。人们出于对自我利益的考虑,主要体现为经济利益获取,以经济的增长作为衡量草原价值的标准,草原成为人们获得经济利益的工具。人们贪婪地索取和对自然规律的无视,已经严重地损害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创造性价值,草原已经变得贫瘠,即将成为荒漠,这意味着,再这样下去,草原将失去它的创造性价值,人类将失去承载自己未来的基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主体(政府、企业、个人),在决策与实施行动时,都要将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联系起来,人类的利益服从生态系统的利益。要认识到人类自我的利益只是眼前
利益,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则是长远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与自然的对抗。我们必须将草原生态系统自身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切实地创造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哪怕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还是部分人经济利益的损失。在行动上,要将人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草原生态行为的目标。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体现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保持与促进,现今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农业、牧业与工业相结合的生产方式显然在破坏草原生态环境,是被生态文明所排斥的。在对藏族生态伦理思想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只有合理地发展牧业,采用符合草原生态规律的养殖方式才能被生态文明所欢迎。在广大的草原地区放弃效率低下的农业生产,进行单一的牧业生产,注意对草场的保持,从游牧的生产方式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这样做,既能保持经济的增长又可以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完全符合草原生态的规律,值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采纳并加以推广。在城市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取代污染严重的工业,例如发展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体验式旅游,以促进经济增长。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必须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张适度消费、合理消费。发扬马背民族传统的简朴、节约之风,避免浪费资源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草原生态文明的建设还需要依靠人类无尽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但更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情感和热爱。藏族的文化是真正把他们的祖先,把他们的敬畏和伟大的情感同身边的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或许这样一种情感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如果我们13亿中国人都有同样的生态文明意识,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在各个方面都注意环境保护,那么这样所积蓄的生态文明力量就不可比拟。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常把人的生态意识视为最大的生态资源,认为只要当今的地球人摆脱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羁绊,普遍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那么就能走出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参考文献:[1]薛晓源.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篇三: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作者:巴特尔作者机构: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出版物刊名:中国文艺评论
页码:42-49页
年卷期:2017年第1期
主题词:中华文明;草原文化;游牧民族
摘要: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民族文化,是北方诸多游牧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传承、发展的,以一种薪火传递的接力式形式演化和递进。蒙古族是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传承者。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类型(游牧和农耕),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源泉。在长达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丰富辉煌的文明和经久不衰的凝聚力。
篇四: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在人类悠久的历史上,马在人们生活、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至于评价功绩比喻为“汗马功劳”。马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超过了人自身。马所拥有的与其它动物不同的自身价值——力量、速度及对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自从开始驯化马,它就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工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马在人们生活生产中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地不同马文化,不仅如此,马也影响了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马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什么叫马文化?马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人类有关马的美术、文艺及体育活动等内容,以反映人马关系为内容,是人类文化的分支。
蒙古馬文化
蒙古族是马背民族,是在马背上从远古走向文明的古老民族,蒙古人天生跟马有着兄弟般的深厚情感。世世代代在草原上生活的蒙古民族,不论是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还是祭祀习俗、文学艺术等,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传统的那达慕盛会、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以及悠扬动听的马头琴长调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蒙古马文化,与能征善战的蒙古民族一同被载入了史册。马不但是其民族精神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图腾象征之一。而蒙古族马的起源是从单一原型的氏族图腾发展到民族文化的图腾;从氏族文化表征,发展到民族文化的象征。它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不但体现在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而且还外延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诸多方面。
1游牧先民对马的崇拜蒙古族对马的崇拜甚至开始于对马的驯服之前。基于马有别于其它动物的特性----强悍有力、疾驰如飞、灵活悟性等特性,自然的赢得了人们的心,激起了接近与亲昵的仰慕之情。人们认为马是苍天之神派往人间的神灵,即马神,是“九十九天神”之一。肩负着人类与“苍天”神之间沟通心灵的使命,有通神之灵。所以在任何形式的大型祭祀天地活动中,马及其马奶等都将是不可缺少的主要“道具”。2以马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创造马具在蒙古生活中可分为基本用具和辅助用具,即直接用于马身的用具和用于管理马的用具。基本用具如:马鞍、马锤、马笼头、马绊、鞍鞯、鞍鞠等,辅助用具有马鞭、套马杆、夹板(骟马用具)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制作的马具也越来越先进。这些是用具都是伴随着马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3马民俗的形成与嬗变由于游牧先民对马的崇拜,特别是马被驯养并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伙伴后,有关马民俗随之而形成。它所涉猎的范围不仅仅是诸如打马鬃、酿奶酒、烙马印等生产民俗,而且还同拴马、跑马、赛马、马上技巧等游艺民俗息息相关。此外,还产生了用马殉葬之习俗。这种赋于旌徽以马的力量与精神意识是一种典型的马崇拜文化的产物。4马造型艺术的起源与发展马造型艺术的起源,可追溯至在我国北方大量发现的岩画艺术。马形象不但是岩画中最早出现的“史前艺术”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内蒙古和邻近省区发现的诸多北方游牧民族的古墓壁画中,马的踪迹和形象,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它同上述岩画、青铜艺术一样,反映出不同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生产、民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等诸多方面。
5蒙古族文学中的马形象蒙古族文学,分为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两大部分,其民间文学的涵盖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是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马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在其文学中是一座永恒矗立着的丰碑。在蒙古族英雄史诗中,英雄与马从来就是以整合形象来体现的。蒙古高原游牧部落时期的史诗《江格尔》,集中体现了当时游牧民的这种思想理念。史诗中英雄的坐骑,是集兽性、神性和人性于一体的艺术形象。它们不但同英雄一样勇敢、坚强,具有高超的智慧,而且往往在关键时刻,成为英雄的救世主和启蒙者,成为最后战胜恶魔的决定因素。马象征着英雄。
中国马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养马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马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我国的马文化有以下特点。
1、马文化的历史悠久自从已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马文化就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猎马食肉到把多余的活马驯服、饲养再到骑乘、劳作、运输、战争、通讯、科技等运用,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应该是马文化的文化。2、马文化涉及的范围广泛凡是人类涉及到的领域如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讯、军事、医疗、教育、科研等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曾与马和马文化有联系。3、马文化的地位显耀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皇冠,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框架。可以说,没有马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今天。4、马文化的影响深远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精神寄托、生活、做人、科技进步、社会进程、战争胜负、娱乐休闲、艺术欣赏、健康医疗、经济政策、政治关系等都依附着马之文化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不仅在过去和现在起作用,随着中国马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马文化对人类方方面面的影响将会更深更远。5、民间是推动马文化发展的主体历代历朝的帝王们爱马、骑马、好马的举动以及各朝代实行的″马政″起到了积极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民间的养马、马在各行各业中运用、马的民俗形成、马的娱乐享受和马的艺术展现等成了马文化发展动力的主体;历代文人骚客的颂扬和赞叹对马文化的提炼和升华起到了推波助阑的作用。6、马文化的表现的形式丰富多彩在目前关于现存动物的文字、语言、文学、艺术、体育、民俗等表现形式中马的表现形式最多,也最丰富,而且制作工艺和技术达到了顶尖的水平。7、马文化的消亡与兴起并举一部分己经消失(响马、马神庙、马阶、部分马民俗);一部分正准备消失(马帮、骑兵、马褂、部分民俗);一部分正在兴起(马健身、马博奕、马医疗、马旅游)。8、吉祥象征是中国马文化的显著特征马文化长期以来都是主要以″吉祥″为核心价值,其中包含有祝福、祈祷、激励、成
功等象征意义,″马到成功″已成为了人们相互间祝福的代名词。马的词语中出现贬义成份的机率,也是所有现活的象征动物中最少的。
9、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甚少在中国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喜欢马的人多、从事与马相关的工作的人多、玩马(骑马、养马、赌马、买卖马、创作马、表演马)的人多,但把马当成一种文化来研究的人就少之又少了。缺乏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投入少、创作少、报道少、媒体平台不完善……这是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马文化极不相称的现实。
西方马文化
在西方,马文化的一个反映就是骑士精神,象征着骑士精神和道德,象征着名誉、礼仪、谦卑、坚毅、忠诚、骄傲、虔诚。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传承到现在,代表的是绅士风范和高雅。
现代马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的马文化。英国马业、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已发展成为英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马业对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生物工程学科、兽医学科及围绕马业的其他学科和技术都获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马文化在英国也最具代表性,保留了绅士风范及高雅特征的全社会大众娱乐活动,它是英国马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英国是现代马术运动的发源地。
马术运动是由人和有生命、有性灵的动物一起参加的户外运动,它要求人和马成为一个整体,骑手驾驭马的技术与马的能力相结合。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骑手是在进行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人马合一才是骑乘的最高境界。与其他户外运动相比,马术是一个互动的运动,性灵与性灵的对话运动,而这种把奢侈与健康的运动结合在一起,也将是一种世界顶级生活品位的享受。
拥有一匹或者几匹高贵的纯种名马,不仅是身份的象征,同时,马术运动给你带来的更是一般运动所不能拥有的健身效果,给你健康、英姿飒爽的体魄。
马术运动拥有让全身健美的魔法。初次骑马后,会浑身酸痛,但亦是让全身的肌肉都得到锻炼。在骑马时,骑手全身所有骨骼和肌肉,以及内脏各器官都会跟随坐驾一起处于运动状态,从而也能够起到消耗多余脂肪,强健肌肉的运动效果,从而促进人体健康。
如今,英国马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级产业。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马业多样性和富有挑战性,英国有独特的英纯血马检测机构,而且拥有最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最优秀的驯马师、骑手及育马专家,因此,英国培养出了世界上高品质的英纯血马。英国是纯血马的发源地,十七世纪,英国支持赛马运动的第一个国王五查理二世,为了比赛的需要,英国马业育种专家通过引进东方种公马以提高赛马的速度和马品质。一七九一年威热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种马全书,用于登记英纯血马的系谱。
目前,英国有五十几个各具特色的赛马场,并都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赛道,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可以举行平地赛马和障碍赛马,英国每年从一月一日到十二月三十一日都有赛马运动;截止到一九九九年底,英国拥有种母马11000多匹,种公马200多匹,拥有受训马13000多匹;英国每年赛马一般都超过1100次,其中平地赛和障碍赛共计70460多场比赛,英国赛马、爱马者不断增多,近几年每年到赛马场观看比赛的人数超过500万人次。
英国的育马和驯马者向全世界提供了高质量的赛马,这些优秀马匹在世界各国的赛场上都有卓越的表现,而且享有盛誉。
现在,国际马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以美国为代表的休闲骑乘马业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赛马业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马术业模式和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产品养马业模
式。休闲骑乘马业模式——美国
美国是世界马业超级大国,而且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匹存栏量增长较快。马业为人们提供了140万个全日制工作岗位,马业雇用的人数超过铁路、广播电台和电视。马业各类活动参与人数达460万,观众愈千万人次。马主达200万人。
马业在美国与其他畜禽养殖业不同,是个独特的行业,43%的马用于休闲骑乘,仅有8%的马从事耕作、交通运输以及军、警用。马最大的意义是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这使得马与其他家畜分离开来。
美国的50个州都有马。育种、饲养和调教通常在农村进行,竞技比赛、展示表演以及其他一些活动一般在城市举行。超过86%的工作岗位产生在农村。美国马业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般公民、竞赛设施、非经营性马主、一级商业马主、刺激商业马主(育马者)、内部供应者、外部的支持者。以上几类基本构成了美国马业的主体。
美国有50——100个养马场的州共8个。美国马场采用集约化经营管理及配套的先进科学技术,马的育种、繁殖、饲养管理,幼驹培育,调教训练,均严格按科学要求办事,并利用电脑储存了每匹马的资料档案。美国马场培育的马匹谱系记载详细、体质外貌好、竞技能力测验及时,并做后裔鉴定,培育出来的马匹部分销售到国外,马匹的质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赛马业模式——日本日本马业的历史基本是一部赛马业发展史,饲养的主要品种为纯血马。在纯血马引进以前,日本只有包括木曾马、宫古马在内的7种土种矮马,完全出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需求。随着20世纪60年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最终体育运动和娱乐成为马业的主流。日本从1861年在横滨举行第一次赛马以来,赛马运动已开展了近150年。平地赛马,是由日本中央赛马会和15个地方自治团体等主办单位举办,每年在全国27个赛马场举行超过2.1万场赛事,其赛事场次仅次于居世界首位的美国,与澳大利亚并驾齐驱。目前,日本拥有年生产纯血马约8000匹的能力,仅次于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居世界第四位。日本的赛马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类型。1954年,由政府全额出资的特殊法人“日本中央赛马会”设立,管辖着包括京都赛马场、中山赛马场等10个全国国营马场。此外,各地方赛马会独立制定赛马条例,建立地方赛马场,与中央赛马形成一体化的格局。日本赛马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制定于1948年的《赛马法》和制定于1954年的《日本中央赛马会法》。1991年,为了确保中央赛马的持续稳定发展、保证赛马的公正性,谋求赛马收益的进一步有效利用,对以上两部法律进行了修改。2005年,对《赛马法》又进行了部分修改,如取消对成人学生购买马券的限制等。日本中央赛马会不仅举办赛马,同时也努力通过骑马、马术活动等普及马文化。为了让更多人理解马,中央赛马会利用各事业所的设施举办“亲马日”、“爱马日”等活动。在根岸赛马纪念公苑建立马的博物馆,在东京赛马场内开设日本中央赛马会赛马博物馆,让参观者了解赛马的历史、规则等,从各方面宣传马的文化。马术业模式——德国德国马协是德国马术运动的最高组织,有17个州马协,403个县马协,以及7429个大大小小的骑术协会。在德国体育联盟里,德国马协以7429个协会共计764542位会员名列第7位。马术运动很受女性欢迎,会员中70%以上是妇女,而男性所占比例不到30%。德国马术运动的成功与马术用马的成功繁育密不可分。2004年共有不同血统的8923匹种马和110635匹母马进行了血统登记,经71178次配种共有45873匹已登记血统的马驹出生。雅典奥运会上203匹参赛马中就有65匹出自德国,它们在共48项比赛中取得18枚奖
牌,其中8枚金牌,2枚银牌,8枚铜牌。在盛装舞步中表现最好的15匹马中就有10匹来自德国,参加障碍赛决赛的46匹马中有14匹出自德国。
产品养马业模式——俄罗斯酸马奶生产。作为一种有营养的食品和有良好解渴作用的饮料,酸马奶在俄罗斯许多地区很受欢迎。目前,俄罗斯已有100多个酸马奶治疗所。酸马奶厂专门挑选产奶量高的母马,其中主要有巴什基里亚马、哈萨克马、新吉尔吉斯马及其杂种马。其他如顿河马和重挽马的产奶量也很高。根据情况挤出35%—75%的奶量,其余的留作马驹饮用。母马只在带驹时泌乳,泌乳期一般是6—8个月。在挤奶期间,白天挤奶,夜晚让母马与马驹呆在一起。母马的乳房容积只有1.5—3.0升,但是乳汁可以很快充满乳房,所以每过2—3小时就要挤奶一次。肉马生产。俄罗斯有过去前苏联所培育的很多重挽马,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这些挽马已转向肉用,也是马肉的主要出口国。
现代马文化的发展和思考
基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由于马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现在生活,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降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需求,健康需求的增加,发扬过往马文化的深刻内涵,将之与现在马业文化结合起来,使之产业化,国际化,培育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是符合现在马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极有潜力的。
篇五:马与草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的关系
[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早期文明之间关系的讨论]人类最早的文明
地域自然资源气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虽是一句俗语,但它却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类文明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不同的自然条件对文明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我们认为自然地理条件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文明的形成和演进提供了天然的必要的外部环境。这里试对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作出简要的分析。
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了这么久远的时间变迁,再加上人类大脑不断的开发和在地球上频繁的活动,形成了一定层级上的文化,也称之为文明。地理环境就是我们在文明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产物。其中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也是文化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根本,是整个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文职源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们文明的进步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特别是在人类整体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给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理环境和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深入研究的话题,这同时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度的自然条件是人类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一样,对农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早期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界的过分依赖,易于养成惰性,缺乏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而过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失缺了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适度的自然条件才是人
类早期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因为这种自然条件既可为早期人类提供一定的生活生产条件,又促使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促使了早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英国历史学家白克尔在其《英国文明史》中指出,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产的粮食必然丰富,粮食的丰富就使得一部分人可从体力劳动中脱离出来从事智力活动,因而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它的文明也就越发达。事实上,在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早期,情况并非如此。就自然条件总的情况而言,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一样,对农业的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发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过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早期人类产生了对自然界的过分依赖,易于养成惰性缺乏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而过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早期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感到无能为力,失缺了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适度的自然条件才是人类早期文明发生发展所必需的,因为这种自然条件既可为早期人类提供一定的生活生产条件,又促使人类不断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促使了早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中华文明最早兴起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流过的地区,而不是北方草原荒漠地带和华南地区。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一片广的沙漠地区。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了一条狭长的河谷,与河谷相对应的是两的沙漠地带,河谷和沙漠构成了古埃及人生活环境的组成部分。古代希腊人的故乡既包括爱琴海环绕的巴尔干半岛,也包括海洋周围的其它地区,爱琴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这岛屿就成为古代希腊人向外拓展的垫脚石。这些都说明了这一点。
早期人类文明一般诞生在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环境中。人类文明在形成过程中是相对脆弱的封闭与隔绝的自然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安全屏障,避免了邻近强悍氏族或部族的入侵而可能引起自身文明形成过程的中断,因而,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条件对于人类文明形成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尼罗河流
域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是地中海,这些自然屏障使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受到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而且也为政治的稳定创造了条件”。又如两河流域东侧是伊朗山脉,西南面是阿拉伯沙漠,北面是阿尔.杰兹拉高原,东南邻波斯湾,正是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绝的地理环境为古巴比伦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发展条件。中华文明的发生也是在我国相对隔离状态的自然条件下完成的,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华文明才有了本士起源和多元发展的特点。
河湖沿岸的平原地带是人类文明最早形成的地区。就地貌条件而言,河湖及其沿岸的平原为人类文明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河湖不仅为早期人类提供了生活生产的便利,也为他们提供了交通的方便:“一是河流有舟船之便;二是山地丘陵地带的河流虽然没有航运之利,但河谷平地却自然成为交通的孔道。”沿河湖的平原有着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是早期人类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良好场所。正因如此,河湖沿岸的平原地区便成为人类文明最早形成的地方。尼罗河平缓的水流使航行极为容易,同时又为沿岸平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灌溉的便利,正是这样的地貌条件,在尼罗河流域孕育出了古老的古埃及文明。其他地区人类文明的形成也有与此相似的情况。
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的条件。从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形成的时间来看,都处在全新世以来全球气候最为温暖湿润的时期。全新世初期,气温缓慢回升;到了全新世中期,气温已急剧升高,全球气候十分温暖湿润,并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整个全新世中期(距今8000~3000年);全新世晚期以来全球气候在波动中渐趋寒冷干燥。全新世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为早期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世界各个文明正是在这样的机遇中先后形成的。可以说,全新世中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形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自然条件。
温带、亚热带是人类早期文明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带。许多哲人都指出,温带尤其是北温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舞台。实际上除了温带,亚热带同样也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舞台。温带、亚热带充当了人类早期文明发生发展的主要地域。世界多数早期文明都形成于地球上的温带和亚热带,这是由于温带和亚热带在自然条件方面富于差异性和自然资源的多样性,这样的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自然基础,也促使人类需要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从而促成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在世界古代六大文明发祥地当中,古代印度、墨西哥和秘鲁虽位处回归线附近或者以内(在赤道与回归线之间),但由于其文明发生地地处高原、山谷等地形,海拔高度、土壤条件等因素使之形成了与温带、亚热带草原、河谷地区较为相似的自然条件,也就为其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