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篇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产生信访突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出来,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着许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产生信访突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凸现出来,新形势下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持续增加,成为信访举报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实在解决好“三访〞问题,已成为当前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
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形成的原因各地产生的“三访〞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的现实因素;既有各级党政机关特别是信访举报部门的原因,也有信访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只有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从处理信访举报的机关来讲,主要原因有:初访问题解决不彻底。少数承受信访举报的部门,尤其是基层单位对群众举报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认为是小事一桩,应付了事;有的因举报的问题复杂,调查取证难,加之信访干部力量缺乏,造成久拖不决;还有的因人缘、地缘等关系,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上原因导致了初访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降低了群众的信任度,挫伤了群众在本级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办事公开透明度不高。群众反映的问题经调查有的存在
反映不实,或与事实有出入的情况,但因担忧公开后群众不服,怕引起更大的负面效应而不愿公开;有的因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暴露出其他方面的问题而不敢公开;还有的因反映的问题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部分问题无法查清,担忧群众借机闹事而不能公开。
接访责任意识不强。有的信访干部对上访群众态度僵硬,对反映的问题推诿、拖延;有的对基层没有解决好的信访问题,不认真履行督办职责,一转了之;有的不愿仔细听取上访人陈述,理解情况不全面、不深化、不彻底,以致不能采取相应的方法,恰当有效地作出处理,往往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查处与思想工作结合不紧。少数部门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只注重调查处理,而不注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如,当有的问题经调查后不实,或与事实有出入;有的问题因时间长远,涉及的机构已撤销、人员变动、当事人已故等原因,无法核实清楚;有的举报人因不熟悉有关政策法规,或是与被举报人有个人恩怨等。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信访工作人员不做好说服、解释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极易引起“三访〞问题的发生。
当然,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问题的产生,与信访者自身也有很大关系,有的上访者认为,上访的机关越大、级别越高,事情闹的越大,解决越彻底。同时,一些上访者
受个人利益驱使,存在报复心理、心态失衡、受人蛊惑等原因,往往也采用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等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
解决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的对策建议越级访、团队a访、重复访问题是当前信访工作的重点,虽然处理有难度,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部门只要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信访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部门对上访群众要热心、耐心、细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有的上访人跑了多个部门,问题得不到解决,便把纪检监察机关当作“灵丹妙药〞,抱着很大希望到纪检监察机关上访,只要信访工作人员以礼相待,对不属于纪检监察范围内的问题解释清楚,并与相关部门联络接待处理,上访人一定会理解和支持的。加大信访案件查处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信访部门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干部严重经济问题、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等,发现一起,要坚决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要加大自办信访案件力度,认真挑选案件线索,及时把问题查清,处理到位,不留隐患;要加大交办信访件督办力度,通过交办,引起各级指导的高度重视,确保按时优质办结,对案情复杂、涉及面广、人员多,且阻力较大的
信访案件,应采取、发函、调阅案卷、督办组深化到承办单位等不同方式进展督办;要加强指导协调,对调查有困难、打破有难度的信访案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适时派员现场指导,传授打破案件的方法和技巧,协调相关单位形成合力,必要时亲自参与办理。但凡重要信访案件,要实行指导包案责任制,做到“四亲自〞:即亲自阅批信件,提出详细要求;亲自组织力量,详细指导办案;亲自审核案卷,严把审结关;亲自组织反响,做好教育疏导化解工作。
实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制度。在县及县以下继续推行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充分运用信访听证、吸收群众代表参与信访调查、双向约谈和双向承诺等方法,有效解决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很多信访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工作不透明、不公开而引发的。因此,在受理环节、办理过程、处理结果等方面,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究实在可行的公开方法,通过信访办事公开,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依纪依法及时有效地解决信访问题,让群众自觉消除猜疑和不信任心理,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力争把问题解决好。解决初信初访问题本钱低,效果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处理初信初访机制,把处理好初信初访作为衡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办事效率的一个重要标准。对初信初访问题的办理,指导要重视,安排得力人员,提供足够经费等必要的保障,宁可多花精力,确保在最短的时间
内办结,一次性处理到位,防止因查处不到位引发群众重复上访而增加处理问题的难度和本钱。要实行首办责任制,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首办人员对初信初访,从受理、调查、处理到反响办理结果,必须认真负责到底。
建立信访协调督办机制。对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单位多,仅靠纪检监察一家之力很难解决的信访问题,要紧紧依靠同级党委、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必要时应主动牵头,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络沟通,定期会商研究、通报情况、交流信息,形成合力解决信访问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对属本级管理范围的信访问题,不推诿、不拖延,认真处理,对辖区老上访户、重点上访人员要建立台账,跟踪管理,掌握动态,及时、主动向上级纪检监察信访部门报告情况,使上级信访工作人员理解上访对象的人品、目的、动机,以及所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统一口径,有的放矢地处理上访问题。
篇二: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过接触这些信访案件有些案件是由于我们的审判执行人员在答复当事人时对案件处理的过程及执行的进展情况没有向当事人公开造成当事人存在一些合理的怀疑对审判执行人员不信任认为审判执行人员偏袒一方怀疑审判执行人员有办关系案人情案的情况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针对某个主办法官或执行人员进行告状信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信访
目前信访案件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人民法院对涉法涉诉的案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级人民法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信访接待部门,区高级人法院也下发了对信访案件包括“四定一包”等在内的许多文件,但从办理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1、各法院对信访案件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有的领导重视,法院就重视,领导不重视,法院、干警也就不重视。多数法官都有重审判轻信访的观念,加之现在的审判案件压力过大,许多办案的法官都有:“正经的审判工作都干不好,哪还有时间管那些闲事”,再者很多法官都认为信访人都是告法院的、告法官的一些“赖人“,专门损害法院、法官的形象,对这些人法院不应管,一接到信访件,就有抵触情绪。
2、信访人反映的问题不实。大部分在案件处理时就已经对审判人员反映过了而且办案的法官已经解释过了。在信访案件中,有的信访人为了引起领导的重视,反映问题不负责,随意扩大问题,或者有的信访件无中生有,损坏法官、法院的形象,使被反映的法院、法官很反感。这样就直接导致在接待来访人或办理信访案件时,有拖、推的现象,有的案件法官有:“我办的案件没有问题,你想告就告。”的思想,不愿意接触当事人。
3、涉及执行方面的信访案件数量上升。我院XX年、XX年上级机关及本院信访接待反映的信访案件90%以上都是反映执行方面的。执行方面的涉诉信访案件主要反映几个方面:第一执行不力,认为法院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执行措施,导致执行不力。第二提供执行线索。认为法院以对方没有财产为由推拖执行,给执行人员提供了执行线索,但执行人员却没有采取措施,只能通过信访渠道,以便引起领导重视。第三执行人员因办人情案,有推、拖不执行的情况。第四反映案外人反映执行错误的,这种信访案件比较少见,多数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执行异议。第五反映一些长期不能执行的案件,这类案件法院主要是执行积案或正在中止的案件。信访人以信访的形式希望领导重视,能够将案件执行。执行方面的信访案件,基本都是随着案件执结信访案件也就结了,有的一天不结,信访案一天不止,造成了重信重访。
4、信访接待人员或者不同的部门之间答复不一致导致当事人信访不断。因我们是基层法院面对的大部分是文化素质不高的人群。我们在给他们作辩法析理、判后答疑工作时上级机关不顾及下级法院及案件的具体情况,随意答复,有时一句“法院他们应该管”一句话,就使本来已经在基层法院解决的信访案件前功尽气。还有一些不属于法院主管或管辖的案件,但政府相关部门又不能解决,就直接一句“你们找法院去!”但到法院后法院答复不属法院管辖的,信访人就认为法院推、拖不愿管,导致到政法委等机关信访。县机关、部门及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法院就是解决事情的最后一道防线,解决不了的事就找法院,他们把法院看成是一个大箩筐,只要他们认为解决不了的或者是棘手的都往法院推,导致一部分不属于法院主管的或管辖案件的当事人信访、缠诉不断。
5、原审判法官或执行人员态度恶劣、答复不准确,造成当事人针对某个人信访不断。通过接触这些信访案件有些案件是由于我们的审判、执行人员在答复当事人时对案件处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理的过程及执行的进展情况没有向当事人公开,造成当事人存在一些合理的怀疑,对审判、执行人员不信任,认为审判、执行人员偏袒一方,怀疑审判执行人员有办关系案、人情案的情况,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针对某个主办法官或执行人员进行告状信访。
6、个别信访人员属于无理缠诉、缠访。法院处理的案件是公正的,程序合法,但信访人认为只有通过信访渠道才能有领导重视,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如果判决或执行的情况他们满意,他们还行,如果判决书执行的结果稍不顺意,他们就会到处写材料上访、告状。我院有一案件谷某某,从开始审判到执行几乎每一个环节,他都要信访,写材料到上级机关信访,结果审判、执行人员谁一见他们都头痛,不愿审理、执行他们的案件。这样的人抓住了上级机关和法院对信访案件的重视程度,上级机关只要一有信访案件,内容是关于法院的就一级一级批转下来,法院一接到批件,就准备着汇报材料逐级上报。但这样的信访人很难被安抚,只要案件一天不结或者说他的目的一天达不到他就会不断上访缠诉。例如常到我院信访的余某某,其在1996年被人故意伤害致成重伤,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经调解被告人赔偿其损失7万余元,后余某又经二次手术,经审理也全部予以赔偿,但余某某的妈妈常年到我院信访、缠诉,认为赔偿数额过低,但答复其如果再为余某某治病有花费的可另行起诉,余某某却没有看病的票据也不起诉。隔一段时间就用轮椅推着余某某到我院来,丢在院门口走了。没办法我院出于到残疾人的考虑还给买点吃的,再用车送回家去。不得已我院与其所在的乡、镇联系给其解决了社会救济的事情。今年余某某死亡,崔某某还来我院信访,缠诉不断。
7、信访人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的审判、执行人员在审判执行过程中,确有压案、拖案、推案的情况。有的案件信访人不反映案件没有结果,执行也执行不下去,一旦作为信访案件为领导督办,下一番大力气,这些案件就很快的得到了解决。
解决的办法:一、加强对信访案件的重视,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丰富信访案件的来源渠道:1、上级机关批转的书面信访案件;2、信访专人接访中信访人反映的信访案件;3、院领导在院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中发现的信访案件。信访人无论是口头反映还是书面反映,都应统一由立案庭进行登记,填写信访案件流转单,并由院长根据反映的问题将信访案件分为三类:第一类反映审判的确定主管领导为包案领导,主办法官为责任人,实行案件责任包干制;第二类反映执行的,确定执行局长为包案领导,执行人员为责任人;第三类反映审判、执行作风方面问题的交院纪检组查办。立案庭根据批示将这些信访案件确定一个办理的期限转交责任人的手中,这件信访案件就作为一件案件开始进行流转。立案庭对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进行大概期的监督,信访案件超过办理期限的按超审限案件对待,进行处罚。二、作好解疑释惑、判后答疑工作。反映的许多审判、执行方面的问题,实际是我们的审判法官、执行法官并没有给当事人作好十分耐心细致的辩法析理工作。我们的许多法官认为只要我适用法律没有问题、程序合法,当事人的文化素质十分有限,法律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科,给基层的当事人讲法律无异于天方夜谭,他们不懂。所以只追求了审判的法律效果,而忽略了法律的社会效果。但我们仔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认识上的不足,我们的法律不是一部纯理论的法理学论著,它的根源是来源于人们对道德、伦理、生活的总结。比如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它是源于人们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对借债还钱这一千百年来道德准则的总结。法与理、法与情是相通的,我们太多的给法披上冷酷的外衣,使我们法官手中的法成为普通老百姓难以理解的天书,这与我们法官以审判作为法律宣传阵地一直忽略的工作有关。我一直认为理是相通的,只要作工作的方式的恰当的,只要我们把法律用一种人们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出来,只要我们把法律的立法原意体现出来,只要我们是真心真意地对待当事人的,普通老百姓一定能听得懂我们的法官解释的法。这样,有一部分因为案件处理的十分公正、当事人上诉信访的案件就会少了。
三、坚持执行案件审判、执行公开制度。从信访案件反映的类型来看一些信访人无根据的怀疑法官、执行人员办人情案、关系案,通过我们处理的信访案件,这类案件几乎没有。但当事人为什么还会这么认为呢?从信访反映的情况我们复查了案件,结果发现案件处理的很公正,但当事人为什么还会怀疑呢?通过询问当事人得知,信访人也没有证据,只是偶然看到法官、执行人员与另一方当事人在一起说话,或者听人说法官与另一方当事人以前就认识等一些不沾边的情况。我们有一个信访案就是这样双方当事人调解完了以后却说另一方当事人与院内的一位法官是亲戚,于是就信访,不仅告主办法官还告另一法官。我认为凡此种种与我们的审判、执行公开的程序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审判、执行工作还未全部在阳光下,才造成当事人的怀疑。我们法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自己的交往圈。我们不可否认的现在社会环境不是很好,普遍地认为中国是一个关系的社会。所以一直都有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说法,我们要怎样才能纠正这种说法呢?这就要求我们法官要把审判的全过程公开化,甚至于要牺牲一部分的个人生活,与律师、代理人保持距离,不给当事人合理怀疑的机会。在执行工作中要向申请人讲明案件不能执行的原因,并向申请人公开我们已经多次执行的执行日志,告知申请人执行风险,有义务向法院提供被执行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向申请人行使释明权。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信访的、审判执行进行听证会的方式。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我们的审判、执行工作除了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情况、审判人员对案件的个别个人意见,法院的审判、执行都是依据公开、公正的法律办案,我们有什么不能公开的?让审判、执行工作置于阳光下是对法律最好的实践。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亲民、为民的意识。有些案件特别是执行案件,没有确定为信访案件时办案人员执行不了,一确定为信访案件进行督办很快就执结了,通过领导督办,近三年以来30%的信访执行案件得以执结,说明我们的办案人员有压案、拖案、推拖不执行的情况,这也是执行信访案件逐年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也有执行人员办关系案、人情案的可能,对于这种情况一经查实,应严肃处理;有的是我们的执行人员工作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没有穷尽执行措施和方法,致使案件不能执行,对于这种情况应视情况给予执行人员处罚。对于因工作态度不好,导致信访人只针对个别办案法官进行信访的,只要是案件办理的合法公正的,审判、执行人员应该放下“官老爷”的作风,认真听取信访人对自己的意见,耐心给信访人作解释工作,消除信访人的成见,平息信访人的怨气,使信访人息诉罢访。五、不仅发挥庭审的法律宣传作用,还要加强对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宣传力度。通过在给国家行政机关特别是对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宣传法律,使他们对国家的基本法律例如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切实转变机关单位认为的只要解决不了的事,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就找法院的观念,对来访的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要文明接待,更重要的是依法答复,不属法院主管或管辖的案件不能向法院一推了事。
六、对信访人不负责,随意扩大问题,或者无中生有,恶意损坏法官、法院的形象的信访人,一经查实,应对其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告知如果信访人再执意不听,触犯我国的刑法,将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信访案件是一个法院全部工作的缩影,虽然我们都知道“不以小慎掩大德”的道理,但是一名法官、一个法院争取名誉,赢得社会的认同和赞扬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是一名法官、一个法院可能经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件小小的信访案件不仅得到了上级机关领导的关注,也牵动着普通的人民群众的心,处理的不好这种“小慎”真的会掩我们法院、法官的“大德”的,重视处理好信访案件是人民法院真正体现“群众事情无小事”和司法为民的宗旨,也是树立人民法院的威信和法官良好形象的一种方式。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篇三: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字体:大中小】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些问题已经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作为一名乡镇信访工作领导干部,笔者结合农村信访工作实际,对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农村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救火队”、“挡箭牌”,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
(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
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政府工作被动、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一,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
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
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其一是认为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其二是认为参与信访的人越多问题解决得就越快。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
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谋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不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想办法解决问题,也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民意、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自律,办事不坚持原则,甚至以权谋私,引发群众的强烈不满。
二、做好农村信访工作的对策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大多数信访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部门和单位来解决。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职责,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加大宣传疏导工作的力度,努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一,要教育群众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第二,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第三,要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采取教育疏
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恶意纠缠、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移送公安部门依法查处。
(三)以诚相待,认真做好日常信访接待
一是态度要亲和。接待来访,自始至终都要态度亲和,语气平和,切忌简单粗暴。来访群众一般都是来自基层,他们是弱势者,或是反映情况,或是提出建议、意见以及诉讼请求,或是因有困惑与困难希望得到帮助和解决。接待人员的一个微笑、一句关心的话,都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和亲切。二是要耐心倾听。听是一门学问,良好的倾听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上访者的信任和释放他们的怒气。对来访群众讲的每一句话都要仔细倾听,即使是表述不清晰的来访者,也要不厌其烦地边问边听,弄明白原委,让上访者将情绪发泄完后再解释政策,给予答复。三是要详细记录。对来访的情况进行规范的记录,对口头形式提出的投诉请求,应当记录信访人的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和请求、事实、理由,并让来访者在记录上签名确认,让对方在你的认真记录过程中感到你对他的尊重和对上访事项的重视。四是要语言准确。在表述上要准确、严谨、形象,让上访者听后无歧意,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要使用普通话,虽然普通话不及地方方言让群众感到亲近,但却更规范,更能让上访者感到是在国家机关中反映情况,而不是自己家里闲聊,让上访者自觉注意自身行为的规范,不放任。五是要及时答复。对初访者的及时解答能较好地防止重复访和越级访。对能一次性答复的问题要及时答复,同时注意讲明讲透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不要留下模糊不清的概念给上访者,不能让无理缠访者心存侥幸,要让有理者心中踏实,信任政府,相信政策。
篇四: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访”特指人们依照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运用写信或上访等形式,向社会组织及其管理者反映个人或集体的某种愿望和要求,并由有关组织处理的活动。具体地说,我国的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党的机关、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领导人和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这些组织处理的活动。
一、当前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信访职能过于宽泛,信访总量居高不下,上行趋势明显。一个还没有现代化的政治体系,总是由少数机构担负着许多尚未分化的功能,中国目前的信访制度就是如此。信访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参与类,即向各级党、政、人大、司法机关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求决类,主要是要求解决涉及自身利益的各种具体问题;诉讼类,指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当事人双方的信访。信访涉及的社会矛盾可以归结为八大类:一是企业改制、劳动及社会保障问题;二是“三农”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三是涉法涉诉问题;四是城镇拆迁安置问题;五是反映干部作风不正和违法乱纪问题;六是基层机构改革中的问题;七是环境污染问题;八是部分企业军转干部要求解决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问题。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社会冲突都可以诉诸信访部门,信访制度承载了整个社会变革转型及社会稳定的重任,由此导致信访案件大量积压,同时不断升级上行,各种问题和矛盾焦点向中央聚集。
第二,信访机构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责重权轻,效率低下。现行的信访机构庞杂分散,归口不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和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这些信访机构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中央信访机构对地方信访机构及中央各部门信访机构之间的管制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缺乏强制约束。各级信访机构地位低下,缺乏解决问题的有效资源和实际权力,而信访的指向往往是掌握党政司法权力的官员,却让没有权力的信访部门出面处理,把信访部门当成了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出现权责错位。整个系统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缺乏统一的计算机联网,信息不共享,信访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二、当前我国信访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信访案件日趋增多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众多社会矛盾的必然体现,是社会阶层变动中利益冲突加剧、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是我国现行的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正式制度不健全的结果。信访问题也有信访部门和制度上的原因。
第一,信访渠道不够畅通,各级党政部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作为,不调查处理,或者互相推诿,矛盾上交,各信访机构互不通气,造成问题堆积。
第二,处理信访事项层层转办多,立案率低,解决的问题很少。
第三,信访工作责任制不明确,信访部门责重权轻,对产生信访事项的机关督促的力度不够,工作效率、效能低;对因行政不作为或侵犯群众利益引发越级信访的行政行为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机制。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第四,信访群众的利益要求不符合有关政策规定。有的要求过高,超过政策极限;有的按政策解决了,又提出新的过分要求;有的坚持无理要求,甚至制造事端,想用闹来达到无理要求。
第五,信访终结机制不完善,一部分持过高或无理要求的信访人在信访部门结案后仍然继续来信来访,纠缠不休。
三、建立信访制度的意义
第一,信访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的制度性方式,也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当前,信访制度已成为人民代表大会之外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参政议政、实施民主监督的一种最直接、最常用、制度性的群众性利益表达渠道。
第二,信访是个体权利对公共权力的控制,是公民监督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有效途径。信访制度则是党发动人民群众监督地方基层干部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同时,信访制度也是反映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情况的一种主要渠道,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信息源。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第三,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及其负责人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一种制度化形式。群众信访是各级领导机关及其负责人联系群众、了解社会情况和民间信息的重要渠道。信访制度,通过群众反映问题,政府调查后予以解决,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承诺,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第四,信访制度深化政权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来信来访,体现了共产党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交流与互动,反映了社会对政权的认同状况。同时,信访作为一种常规制度的出现则反映了共产党人调和、消解社会矛盾的努力,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建立政权合法性。
第五,信访工作对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独特作用。
一是作为行政性的补充救济制度,对于解决社会主体制度之外产生的一些社会冲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是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依照法律和政策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好调解工作是我们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经验。
sevralgoupnmb,thwi±=cyxfz.P-2~3dqFG
三是信访制度与我国民众的传统心理相契合。受传统的影响,百姓仰仗“清官”为民做主的官本位意识和政府万能观念根深蒂固,有事找政府、找“清官”而非诉诸法律仍然是大多数中国民众的习惯。
四是信访制度程序简便、成本低廉的制度设计使其成为当前我国多数群众的首要选择。
五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浓厚行政传统、国家权力支配社会进程以及急于向法治转型的国家中,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转型,规则的缺失所引起的种种行政违法、社会不公现象频频出现,通过信访来制约行政违法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显得特别重要。
篇五: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访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责任。牢固树立“稳定也是政绩”的思想,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狠抓好信访工作。
二是必须进一步健全机制,切实抓好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信访问题,努力做到新的信访问题少发生或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
三是坚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形式主义,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合理的问题,针对每个案件的不同情况,因案制宜、区别对待、分类处理,创造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蜂窝处理方法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并用清水清洗干净,经监理检查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膨胀细石混凝土(商混)仔细填塞捣实并养护。
2、麻面处理方法局部麻面浇水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并养护。
3、掉皮处理方法先将基层清理干净,用水清洗,充分湿润,然后用高于原标号配合比砂浆(商混)处理平整并养护。
4、模板拼接错槎处理方法确定需要剔凿的范围,画出边线,控制净空和垂直度,经监理检查后,再对涨模部分分层进行剔凿,确保不破坏结构。
5、剪力墙接茬夹渣处理方法人工剔凿,用同标号混凝土砂浆抹平并养护。求实公司项目部201某年5月29号第三篇:整改措施整改措施
1、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确保关于退、离休干部待遇政策的落实,将政策精神应用于岗位的日常工作中去。
3、遵纪守法,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为老干局工作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第四篇:某某乡整改措施某某乡“爱我家乡,从我做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整改落实措施为实现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提速晋位,突围崛起”的奋斗目标,县委决定在全县开展“爱我诏安,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某某乡党委经过集体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和党员代表大会进行讨论,整理出我乡所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如下整改措施:整改项目
(一)切实转变作风,增强工作创新意识。整改目标: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某某,深入推进行政问责等制度某某,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作风某某,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整改措施:结合“整顿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效能”活动,大力宣传,营造干事创业,奋力拼搏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小乡镇也能有大作为的思想认识,敢闯敢试,干出新局面。挂村领导经常进村调研、征求意见。如到自已所挂的村指导计生工作,掌握所挂钩的村计生动态。责任人:林苏洪整改时限:201某年年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
整改目标: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利用区域优势,加快工业园区某某,切实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加强项目运作和储备,做实项目基础工作,加快推进项目某某,以项目工作大突破带动经济大发展。整改措施:要在大项目、好项目的引进下大工夫。重点跟踪在谈投资上亿元的“中法宏大管桩项目”,力争近期签约落户,为某某乡跨越发展提供强力
支撑。其次,要利用我乡毗邻厦深铁路站台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粤东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立足诏安立德高岭土项目,引进陶瓷加工产业,尽快形成产业聚集。着力做好招商后服务工作,强化班子成员挂钩项目制度,指定专人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责任人:林苏洪整改时限:201某年
(三)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收。
整改目标:培育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继续做大做强“丹诏红”八仙红茶和“某某焦柑”两大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特色农业基地某某:一是以坪路、赤田为主的蕉柑生产基地。二是以万石溪、十八湾为主的无公害八仙茶生产基地。
三是以月港、建华为主的生态农业基地。
四是以水头作业区为主的老果园改良基地。圆满完成预定目标任务,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整改措施:要加大对绿缘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扶持力度,突出抓好“某某焦柑”和“八仙红茶”两大特色产业,做大规模、打响品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加快推进月港湾生态农业第二期土地流转工作,做大对台农业合作示范区。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要加强科技服务队伍某某,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要加大科技培训和发展优良品种力度,对茶叶、柑桔等特色产业进行技术培训。责任人:黄爱乾整改时限:201某年年底
(四)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某某步伐。
整改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实现好、
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整改措施:加快推进投资201某万元对某某农场346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着重落实第二期安全饮水工程;扎实推进乌满田水库加固除险工程某某;新建万石溪和江亩坑村级活动组织场所;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对农村村内巷道进行改造,由其是通往南山自然村水泥路硬化,实现农村村内路完全水泥化;进一步加大村容村貌整洁的整治力度,让村民有一个舒适、舒心、优美的居住环境。责任人:沈渊泉整改时限:201某年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林苏洪对整改工作负总责,责任领导加强协调,班子成员对重大整改事项认真研究布置,责任部门对涉及本部门的整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督促检查。整改方案由学习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定期向乡党委汇报整改进展情况。
2、创新意识不够强。看待具体工作习惯使用书本,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
3、工作方法不够活。自己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为是,不太善于倾听意见,在处理问题上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4、作风上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同事中间不敢大胆批评他人,即使自己有不同看法,也不愿公开自己的观点,因为勾通少,也不敢大胆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没有竭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自我要求不够严。
5、待人接物不够细。待人接物大大咧咧,不注重细节、小节。认为不对的、看不惯的人和事,恨之有过。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紧跟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在强化服务意识上下功夫,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献智献力;时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思想上筑起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增强拒腐防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堂堂正正做人,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刻以树立机关干部良好形象为自己行动、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今后,我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查摆自己在各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工作作风,改正不足,提高自己,真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净化、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努力把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好,取得成效。推荐其他精彩:整改措施(201某)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整改措施某某信访整改措施
篇六: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时期农村信访事件是影响农村建设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尤其集中表现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危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发社会矛盾造成上访案件呈明显增加态势而法律法规在法律条文和具体法规落实上仍处滞后状态这也是造成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部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职责产生误解导致产生信访误区浅谈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宝林镇伍小军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革故鼎新,人民群众的利益纠纷日益彰显。信访制度,对于维护群众利益、疏导社会矛盾来说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密切党政与人民群众联系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今信访存在着一些问题,“缠访”、“闹访”等事件频发。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通畅的信访通道,我们信访人员需对当前信访出现的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对策。一.信访的价值与意义信访制度是群众对公共权力表达申诉的特有的一种制度,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监督公共权力、司法权力的有效手段,它作为一种参与政治、争取利益和解决纠纷的制度而存在着,是人民群众进行民愿表达、政治参与和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多年的实践证明,信访制度的实施,在推行民主监督和帮助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参政议政方面,的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民代表大会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重要途径。二.基层信访事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访问题涉及广,政府调度有权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涉及信访的问题已经覆盖到人民群众工作、
生活的很多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有: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占用、社会保障、单位改制、环保以及作风纪律等多个方面,涉及的内容大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在处理信访问题时,政府需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政府权力有限,对大多数群众信访内容只能从中调解。群众方面却认为党委、政府推诿扯皮,致使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下降,群众对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处理结果也会产生怀疑。
(二)信访老户调处难,历史遗留难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及些许客观原因,一些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未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导致群众常年上访、越级上访,成为“上访老户”。比如土地纠纷处理问题,因承包关系不稳定、耕地被占压、土地流转不规范等纠纷,利益双方经常因得不到满意的和解于是上访。在土地纠纷中往往会出现各方利益难于协调、耗时较长的复杂情况。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群众因征地补偿等个人或群体利益问题会多次集体上访,很有可能会出现越级上访的现象,增加了处理的难度。所以,在信访老户的问题上,问题本身涉及多方利益、情况复杂,加之时间跨度较长,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怨怼,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会显得格外棘手。
(三)初步实施新《信访条例》,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新《信访条例》的实施,将有效规范上访人员和信访部门双方的行为,而在实际操作中,“六个不得”和“三个不受理”的落实并不顺畅,往往因为信访事宜的复杂性而受到
阻碍,从而扰乱了信访秩序,信访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社会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时期农村信访事件是影响农村建设和稳定的突出问题,尤其集中表现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方面,危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发社会矛盾,造成上访案件呈明显增加态势,而法律法规在法律条文和具体法规落实上仍处滞后状态,这也是造成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四)群众误解信访功能,遇事“信访不信法”。
部分群众对信访工作的职责产生误解,导致产生信访误区。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受“法不责众”错误观念的影响,法律意识淡薄,遇到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就纠集众人上访闹事,凭借“法不责众”这个护身符逃避惩罚。有部分群众中一直存在着这样错误的认识:政府权力大,政府可以“管”法院,同时,各级党政部门对上访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远远超过其他问题,这也导致不少人信“访”不信法。三.基层信访事项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
(一)完善落实信访责任机制,合理解决机构设置问题。
完善落实信访责任机制,一是落实领导“包案”制度做到“五个一”即: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抓到底;同时,做到“三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稳控;二是定期研究信访工作,了解信访问题的具体内容;三是规范信访例会,定时听取信访专项工作汇报;
四是建立督办机制,安排专门人员督办,办理结果提交办公会议;五是加大追责力度。将信访工作办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涉及信访的部门,现有条件下,未能及时有效处理问题,因人为因素酿成重大信访事件的,严格追责。
(二)抓准问题对症下药,信访通道顺畅无阻。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等非正常上访问题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群众初访问题解决不彻底。在信访工作中,一些初访问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极容易造成对信访部门、甚至是政府部门的信任程度,从而使简单问题升级。因此,要在充分认识到重要性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未雨绸缪,从源头做好信访预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规避一些能够不上访就解决的问题。二是规范信访的程序和行为。通过宣传政策等方式,加以规范,使信访工作高效规范开展。最终实现对信访人合法、合理的诉求要依据政策及时解决。(三)信访举报公开办事,民众监督一路畅行。历史遗留问题所引发的信访因时间跨度大、解决难度高不能是民众信服,信访信息量增大涉及面宽广导致政府只能从中调节,致使信访群众认为政府部门推诿扯皮,进而导致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为解决此问题,应积极探索有效方式,增加工作透明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办事氛围并接受公开监督,提升信访工作的公信力。(四)加强法制宣传,树立法制观念。
由于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信“访”不信法,为解决此问题,一是继续搞好普法工作。让公民学法、懂法、遵法、守法,遇到问题,发生纠纷,能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弱化信访部门的职能,纠正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群众上访总量多年居高不下,与政府及其信访部门的角色定位不准、转换不力有关。政府及其部门应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转变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严格执法。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不以信访的人多人少定对错,严格以法律为准绳,改变部分人“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
综上所述,信访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尽管在体制机制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还要从程序的规范、法制环境的营造等各个方面入手,切实制定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工作措施,积极认真的处理好信访问题,维护和树立公信力强的良好形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篇七: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由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信访走访化、至高化、群体化、极端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上信访机构庞杂,重叠交错,权力有限而效能不足,各级信访依然量大势猛,公私成本居高不下。信访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调解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亟待改进和提高。只有不断深化信访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新治理理念,提升信访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强化权力制衡,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解决我国当前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以实现防范利益失衡、化信访于未然的目的。
标签:信访诉求;信访问题;治理对策
“社会中的敌对情绪并不是只能以冲突的手段发泄到冲突的对立面上,它还可以发泄到某个替代目标上或是通过某种替代的手段、方法来发泄。”①当司法诉讼、行政诉讼等公力救济渠道不畅或门槛过高时,民意诉求大量涌入门槛较低的信访渠道。然而,在强化信访考核和一票否决的压力状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信访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打击报复上访群众,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近年来,信访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信访制度和信访功能方面,且更多地指向治人而不是治理问题本身。本文试图在总结当前我国信访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当前我国信访问题的主要表现
1.信访走访化,上访至高化
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极易导致部分群众利益受损。在信访制度设立之初,大部分群众通过书信访、电话访等形式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救济,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音信全无。此时,群众不得不牺牲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到相关机构上访,出现了信访走访化的趋势。但是,当地方政府和信访机构不能公正地解决相关问题时,上访者抱着“崇上”“尚清”的心理,相信总有主持公道说理的地方,便不辞劳苦地越级上访以维护自身权益。可见,复杂的信访生态使信访“当地发生、当地解决、当下解决”的原则常常被破坏,导致信函反映萎缩,走访来访激增,普通信访常常生成越级上访,衍变成高级的“省访”乃至最高的“京访”。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走法律途径成本太高,走行政诉讼途径门槛又太高,访民在初访再访数度无果后,必然继续向上反映诉求,不断推高信访级态。
2.上访群体化,表达极端化
目前,信访诉求中零散信访与群体信访并存,而且群体集体上访表达诉求渐成趋势,影响越来越大。在信访实践中,上访者认为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影响越大;领导越重视,问题越好解决,产生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
解决”的心理定势。当个体信访者无法实现其利益救济时,往往纠集更多的人进行群体上访,通过制造强大的声势和影响以引起社会、媒体和上级政府的关注。群体访在各类信访问题中占据多数,呈现出日益高发的严峻态势,上访群体化已成为信访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信访大多是群众利益受损自救失败后的无奈行为,问题若能在当地解决,没有人愿意上访,“省访”能解决问题的话,决不会舍近求远去“京访”。显然,上访背后有太多不可言说的无奈。由于国家推行信访考核制和信访问责制,一些地方政府不是在信访上积极作为而是胡乱作为,尤其是对访民的变相管制和起居监控,诱发了访民宣泄愤怒的极端行为,以至于开始通过自虐自残的方式表达诉求。如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残疾人冀中星多次向东莞市政府上访,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和相关赔偿。为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7月20日晚18时,冀中星在北京首都机场引爆自制炸药,以极端方式表达其诉求。②
3.信访量大势猛,公私成本递增
每当群众利益受损时,一旦维护其正当权益的司法诉讼、行政诉讼等公力救济渠道不通畅,他们就会大规模地转向门槛较低的信访渠道,导致信访数量庞大,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河南省每年信访总量都在60多万件人次,仅河南省信访局就受理10万件人次左右。③尽管全国各省的信访数量不尽相同,差别较大,但以河南省为基础进行大致推算,全国每年的信访总量也相当惊人,信访状况不容乐观。随着信访数量的激增,信访诉求和信访治理的成本十分惊人且常年居高不下。上访者进行走访不但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耽误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而且要支付吃住行等费用,这都使得信访成本上升,无形中加重了上访者的负担。信访成本的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信访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三部分组成,这些高昂的成本不仅会给上访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4.信访形式重叠交错,复杂程度增大
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利益冲突的加剧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利益诉求和利益矛盾,导致了信访数量的激增,也造成信访内容和形式的多样交错。近几年来,信访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书信访、走访、网上、热线和邮政等新形式信访日益普遍,一次性信访、重信重访、个人访和群体访频繁上演,求决访、涉法涉诉访、当地信访和异地信访时常发生,逐级访、越级访、缠访、闹访和串访屡次出现。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上访者并不只是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多种信访形式,这很容易导致信访的交织和重叠。同一信访事项可以同时采用书信访、网络访和上访,可能是个体访和群体访相互结合,也可能是逐级上访和越级上访同时进行。不同形式的信访重叠交错在一起,无疑增加了信访的复杂程度,不利于信访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5.信访机构庞杂,权力弱效能低
当前我国信访机构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信访机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访
机构、党委信访机构、人大信访机构、司法信访机构、政协信访机构、企事业单位信访机构等,形成了以行政信访机构为核心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网络。但是,各级各类信访机构名称杂乱,规格不同,归口不一,职能混乱,职责交叉,人浮于事,导致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处理问题效能低下,容易诱导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同时,信访作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具有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救济权益的重要功能,但是,法律并没有赋予信访机构相应的实际监督权、处置权和执行权,使其处于责重权轻乃至有责无权的尴尬境地。6.信访疏解能力弱,疏导手段粗暴
篇八: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关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行农村改革中出现的信访问题及
解决措施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建立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对维护稳定的工作常抓不懈,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急而现实的重大课题。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渐深化和社会利益关系的逐步调整,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有些难点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信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信访工作是干部作风建设、社会治安状况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做好新时期、新任务下的信访工作,指导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信访工作者应该研究探讨的课题。
问题一:个别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抓信访太牵扯精力,影响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信访工作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二是认为上访群众多是“刁民”,对他们采取哄、拦、卡、压的办法,把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三是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把自己与群众割裂开来。四是认为信访部门是
“救火队”、“挡箭牌”,有事时想到,无事时忘掉,平时看不到。
问题二:地区性的政策因素增加了信访工作的难度。一是个别政策的制订远离实际、脱离群众、违背民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不满,给当地的政府工作增加了难度。二是对新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见不够、准备不足,造成各级政府工作被动、威信降低、形象受损。三是政出多门、口径不一、相互矛盾,造成操作困难,群众不满。四是执行政策不及时、不到位,损害了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
问题三: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问题四:个别干部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群众不断上访。一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只重视抓经济效益,不注重社会效益,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置若罔闻,既不及时报送信
息,也不采取措施,把群众“逼”上上访之路。二是一些领导为出政绩,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些诸如“形象工程”之类的违民意、失民心的事,引发群众集体上访。三是个别领导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四是一些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是摆在各级党政领导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我们以为,解决这些难点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提高对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真正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信访工作格局。
一、提高认识,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三个转变”信访工作是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好信访工作可以疏通和拓宽党和政府体察民情的渠道,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坚持群众路线,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是实践好“三个代表”
的关键所在。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政治敏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少数单位、部门的个别领导干部认识不足、嗅觉不灵,工作处于被动应付,对信访工作抱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态度。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群众观点,努力实现信访工作“三个转变”:
1、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工作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从而实现变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为领导干部主动下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2、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各职能部门、基层单位,尤其是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
3、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事实上大多数群众上访多是反映某个部门、单位或某几个部门、单位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还要靠这些
部门和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主体作用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二、端正思想,增强责任意识,强化“三种机制”1、强化“领导责任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强化信访工作领导机制的基本要求是: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是一阵子重视,而是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不是仅仅党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重视,而是领导班子整体重视;不是哪一级领导班子重视,而是各级领导班子层层重视。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落实、一追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建立追究领导责任制度,把以上三项责任制作为硬任务纳入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考核,落实奖惩,对因工作
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强化“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即根据信访事项及案情程度,按照归口办理的方法,确定具体办理部门及人员。各级要将信访工作纳入部门单位全年目标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督促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做到信访工作与部门中心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评比,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的有序运作。
3、强化“信访督查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采取事前督查、跟踪督查、事后督查的方法,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
三、突出重点,围绕中心任务,抓好“三项工作”1、构筑全方位、网络化、大信访的工作格局。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信访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需
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首先,各级各部门领导对信访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把预防、控制、化解群体性矛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加以妥善处理。其次,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主渠道作用,认真负责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工作。三是,各部门、单位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参与和配合信访部门,认真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应由本部门解决的问题,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只有上下一心,齐抓共管,依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网络体系,形成大信访的格局,才能真正完成信访工作的目标任务。
2、加大宣传疏导工作的力度。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信访工作者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及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要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一般性的群众上访,
采取教育疏导的方法,以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对于妨碍公共交通、影响机关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必须坚决批评制止,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可责成公安部门依法查处。运用疏堵相结合的办法,妥善的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
3、加强职能部门的制度和纪律建设。一是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信访工作的有关制度和方法,把各自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解决好。二是要坚持科学决策,按规律办事,防止出现因为部门决策失误而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的群众上访。三是要自警自律,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增强为民意识,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随意性。严禁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拖拉等现象的发生,做到“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事好办”。要将信访工作情况纳入单位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管理考核,坚持“三结合”,即信访工作与干部诫勉谈话相结合,信访工作与干部实绩考核相结合,信访工作与干部使用相结合。干部信访工作不力的,该调离则调离、该诫勉则诫勉、该免职则免职。
篇九: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信访工作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连心桥,在为党委政府分忧、为信访人解难、维护社会稳定中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得到了信访人的首肯和认同,同样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但从近年来的信访总量和信访人的具体信访行为来看,信访工作形势不容乐观,由于部分信访人的信访行为不当,导致信访总量有所攀升。如果让不正当信访行为长期延续下去,势必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经济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
一、信访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观其信访工作现状,由于我国正处于法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利益格局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因土地承包、涉法涉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企业改制、下岗职工、移民问题、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各种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诱发许多信访问题一是信访人信访观念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信访人抓住领导不放,抱着领导好说话、说了算数的心态,明知不应解决的问题,也许能在领导那里开开绿灯。二是信访人滥用信访权利。信访人深谙信访渠道简便、快捷,相当一部分信访人明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是不依法依规办事,认为找领导来的快,成本少,实惠多。三是信访人信访行为过于偏激。信访人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式,无论是找领导还是信访部门,只要没有达到目的就死缠乱打。
二、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个人利益主义意识加剧。信访人重权利、轻义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二是部分社会行为失范。一些公民公然践踏社会公德和法律而致富的现象。三是对信访工作不够重视。极少数部门和人员在对待上访人信访问题方面,无论是认识上还是措施上都存在较大差距。重治标、轻治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
三、解决信访问题的对策
群众利益无小事。正确处理好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如何更好地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拿在手上,信访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治标和处理个案上,要在治标的同时,集中精力在治本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进一步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
基础性、长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和防止信访行为的发生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必须常抓不懈。二是加大政策宣传落实力度。党的政策涉及到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无论是政策宣传,还是政策执行,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就会诱发上访和引发各类矛盾,因此,各项工作一定要细,作风一定要实,尤其是在政策执行上要保证公开、公平、公正,把信访行为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加大《信访条例》宣传教育力度。要保持《信访条例》宣传的持续性和经常性,信访部门要把《信访条例》的宣传融入信访活动的全过程,引导信访人依法信访。
(二)进一步规范信访行为。一方面要在保证信访渠道畅通的前提下,重点在规范信访人信访行为上下功夫,对信访人合法、合理的诉求要依据政策及时解决。没有政策依据的,要尽力做好"息访"工作。对有极端行为的信访人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另一方面,信访部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每一个信访人,尤其是信访承办单位,绝不能草率从事,对信访人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全面深入地调查,客观、公正的处理。
(三)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质量。信访工作部门及信访承办单位要以"事要解决,人不回流"为目标,以提高信访队伍业务素质为重点,以提高信访人满意率为标准,全面提高信访事项的办结质量,力求在每一件信访事项的处理上达到"三性",即事实调查的客观真实性、适用政策法律的准确性、文书制作的规范性。避免重访、缠访行为的发生。
(四)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机制。一是领导机制要有新突破。首先是在领导重视程度上、组织建设上、经费保障上要有新思维,其次在工作落实上、目标管理上、考核内容上要有新举措。二是运行机制要有新创举。在整合资源,构建大信访工作格局上要有新思路,在畅通渠道,整体联动上有新动作。三是处理机制要有新成效。在处理突发性问题上要有新方法,在消化积案上要有新作为,全面提升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自信访制度在我国确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信访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一系列的文件要求不断创新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广东省近两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体制创新,在全省16多个镇街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的力量和资源,构建大综治格局,共同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信访秩序进一步规范,信访总量稳中有降。
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信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老百姓当中普遍存在“信访不信法”的现象,非制度化上访问题在某些地区仍很突出。另外,打击报复信访人、上访人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以上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信访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因此也成为当前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究。
一、“信访不信法”普遍存在
“信访不信法”主要是指那些应该依法通过司法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这些法定途径解决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老百姓不是诉诸于法定途径,而是试图通过信访的方式来解决,或
者是对于法定途径处理的结果不满意,又继而转向信访提出诉求。这种情况也就导致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在信访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目前之所以会出现信访不信法的现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跟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人民的认识有关。在我国古代,司法权和行政权是高度一致的,没有专门的司法官,所有的权力都是一体的。千百年来,老百姓都是仰丈“青天大老爷”为民作主,都相信“青天”,有什么事就找青天大老爷。所以这种思想沿袭到现在的表现就是当今社会仍有一些老百姓认为政府的权力是无限的,法院也得归政府管,所以大家有什么事就直接找政府解决,这是人们认识方面的原因。
篇十: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新新街办事处信访工作整改报告》新新街街道办事处信访工作整改报告
2012年10月25日区信访局对我办事处进行信访工作督导,检查中发现我处信访工作中存在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工作措施不够得力等问题。按照平新信领督[2012]103号督办通知单的要求,我处举一反三,认真查摆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加以整改。具体情况如下
一、整改的问题
1、街道领导做好接访工作,每天至少有一名科级领导在一楼信访接待室值班,并做好每天的接待记录,如逢节假日或法定假日,则由当天值班领导值班接待。在接待中,及时处理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反映问题分文别类的反馈到相应的部门,在规定的工作日内答复给来访的群众,认真做到不推诿扯皮。
2、信访档案方面,按照区信访局的指导,我处信访办加大档案整理力度,按照“四个一”的标准完善各项工作档案,做到一档、一案、一卷,卷宗清晰明了。
3、对于重点人员翟留军案件,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与包案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手段对其做好稳控,办事处包案领导何峰菊副书记定期不定期的与翟留军谈话,了解家庭情况,因为生活困苦还帮助申请了低保,现在翟留军反映的主要问题是,恢复公职并得到因法院误判给予的国家赔偿资金。办事处领导多次与平煤六矿主要领导协商翟留军恢复公职一事无果,在此期间翟留
军没有发生再次上访事件。
4、谢庄村占地补偿一事,办事处宋继刚副书记多次与县级包案领导统战部王新晓部长和信访局张东方部长协调此事,具反馈回来的信息明旺矿的占地赔付资金已走法律渠道,谢庄村民的赔付资金属于第二批,最快2012年底到位。包案领导宋继刚副书记与谢庄村两委会深入到涉及占地赔付村民家中,解释占地赔付的工作流程,村民们也比较理解,思想稳定。
二、下步打算
1、各分包领导认真履行职责,狠抓落实,共同努力做好信访工作。严格履行“四包”职责,做到包掌握情况、包控制防范、包教育转化、包解决困难。为创建信访工作新局面打下基础。
2、认真热情的做好信访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信访工作的职能,及时妥善地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稳定。采取多
种形式加大信访法制宣传力度,规范信访秩序,引导群众依法进行信访活动,理性表达信访诉求。
3、信访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工作中做好超前防控、措施到位、处置果断。发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整体优势,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信访案件。
新新街街道党工委
2012年10月31日
篇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一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延误,产生了“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欠缺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看些时世新闻之类书籍,对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整理方面的知识,对有一定深度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做为一名基层领导,对于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开创进取的精神,总是用老眼光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4、创新意识不够强。看待具体工作习惯使用书本,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做事缩手缩脚,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
5、工作方法不够活。自己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为是,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比较差,在处理问题上特别是紧急突发事件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够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6、作风上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工作中听不进不同的批评和意见,自认为自己什么都对,对什么都懂,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没有竭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自我要求不够严,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二、今后的整改的措施
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明确个人奋斗目标,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努力进一步提高觉悟,增强党性,解放思想,争创实绩。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学习主线,通过学习使自己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上有较大的改变,使之更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在身体力行上不断有新进步,在推动工作上不断有新进展。政治理论学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定期与同事学习讨论敞开思想,联系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严肃的、真诚的、实事求是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是全面学习业务知识。扎实地学习分管部门专业理论知识,并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翻阅杂志,学习关于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同时,多下基层深入段斗实际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工作中的内在规律,自觉按规律办事,把农业工作搞好。同时,认真学习多方面业务知识,积极配合其他同志,搞好业务工作,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的业务知识,学用结合,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3、是学习和自觉遵守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经常地学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党纪、政纪、法规知识,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自觉做到警钟长鸣,严格做到遵章守纪。同时,团结同志,和大家搞好关系,增强本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是定期开展自我批评,深入进行自纠自查,阶段性地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进行总结,主要是查找问题和不足,理清整改思路,边查边纠,自责不自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防微杜渐。
5、是结合当前的工作,抓好自己主管的农业工作,开拓思路,大胆进取,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认真做好防汛工作,努力把分管的各项工作搞好。
我将以这次作风整顿为契机,严格按照党组织的要求,认真做好自纠自查工作,找出自己在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自觉学习专业知识,严格整改,格守本分,洁身自爱,严于自律,管住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洁身自好,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提高依法办事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各项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为能尽快的适应各项其他工作而不断提高进步。
篇十一: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但是在我国现实的司法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利益受损的群众感到不平不公而且司法诉讼或救济由于时间漫长费用高昂再加上涉及当地政府的诉讼法院不愿立案等都使民众不得不另觅门槛较低程序简单的信访诉求渠道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当前我国信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作者:闫锋来源:《中州学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由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信访走访化、至高化、群体化、极端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上信访机构庞杂,重叠交错,权力有限而效能不足,各级信访依然量大势猛,公私成本居高不下。信访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调解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亟待改进和提高。只有不断深化信访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新治理理念,提升信访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强化权力制衡,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解决我国当前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以实现防范利益失衡、化信访于未然的目的。
关键词:信访诉求;信访问题;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9-0087-05
“社会中的敌对情绪并不是只能以冲突的手段发泄到冲突的对立面上,它还可以发泄到某个替代目标上或是通过某种替代的手段、方法来发泄。”①当司法诉讼、行政诉讼等公力救济渠道不畅或门槛过高时,民意诉求大量涌入门槛较低的信访渠道。然而,在强化信访考核和一票否决的压力状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信访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甚至打击报复上访群众,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近年来,信访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在信访制度和信访功能方面,且更多地指向治人而不是治理问题本身。本文试图在总结当前我国信访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比较系统的归纳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当前我国信访问题的主要表现
1.信访走访化,上访至高化
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主体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极易导致部分群众利益受损。在信访制度设立之初,大部分群众通过书信访、电话访等形式来寻求自身利益的救济,结果往往是石沉大海,音信全无。此时,群众不得不牺牲大量的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到相关机构上访,出现了信访走访化的趋势。但是,当地方政府和信访机构不能公正地解决相关问题时,上访者抱着“崇上”“尚清”的心理,相信总有主持公道说理的地方,便不辞劳苦地越级上访以维护自身权益。可见,复杂的信访生态使信访“当地发生、当地解决、当下解决”的原则常常被破坏,导致信函反映萎缩,走访来访激增,普通信访常常生成越级上访,衍变成高级的“省访”乃至最高的“京访”。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走法律途径成本太高,走行政诉讼途径门槛又太高,访民在初访再访数度无果后,必然继续向上反映诉求,不断推高信访级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上访群体化,表达极端化
目前,信访诉求中零散信访与群体信访并存,而且群体集体上访表达诉求渐成趋势,影响越来越大。在信访实践中,上访者认为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影响越大;领导越重视,问题越好解决,产生了“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理定势。当个体信访者无法实现其利益救济时,往往纠集更多的人进行群体上访,通过制造强大的声势和影响以引起社会、媒体和上级政府的关注。群体访在各类信访问题中占据多数,呈现出日益高发的严峻态势,上访群体化已成为信访的一个显著特征。实际上,信访大多是群众利益受损自救失败后的无奈行为,问题若能在当地解决,没有人愿意上访,“省访”能解决问题的话,决不会舍近求远去“京访”。显然,上访背后有太多不可言说的无奈。由于国家推行信访考核制和信访问责制,一些地方政府不是在信访上积极作为而是胡乱作为,尤其是对访民的变相管制和起居监控,诱发了访民宣泄愤怒的极端行为,以至于开始通过自虐自残的方式表达诉求。如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残疾人冀中星多次向东莞市政府上访,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和相关赔偿。为了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013年7月20日晚18时,冀中星在北京首都机场引爆自制炸药,以极端方式表达其诉求。②
3.信访量大势猛,公私成本递增
每当群众利益受损时,一旦维护其正当权益的司法诉讼、行政诉讼等公力救济渠道不通畅,他们就会大规模地转向门槛较低的信访渠道,导致信访数量庞大,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河南省每年信访总量都在60多万件人次,仅河南省信访局就受理10万件人次左右。③尽管全国各省的信访数量不尽相同,差别较大,但以河南省为基础进行大致推算,全国每年的信访总量也相当惊人,信访状况不容乐观。随着信访数量的激增,信访诉求和信访治理的成本十分惊人且常年居高不下。上访者进行走访不但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耽误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而且要支付吃住行等费用,这都使得信访成本上升,无形中加重了上访者的负担。信访成本的构成比较复杂,主要由信访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政治成本三部分组成,这些高昂的成本不仅会给上访者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4.信访形式重叠交错,复杂程度增大
社会阶层的分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利益冲突的加剧形成了不同利益主体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利益诉求和利益矛盾,导致了信访数量的激增,也造成信访内容和形式的多样交错。近几年来,信访的内容五花八门,形式多种多样。书信访、走访、网上、热线和邮政等新形式信访日益普遍,一次性信访、重信重访、个人访和群体访频繁上演,求决访、涉法涉诉访、当地信访和异地信访时常发生,逐级访、越级访、缠访、闹访和串访屡次出现。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上访者并不只是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多种信访形式,这很容易导致信访的交织和重叠。同一信访事项可以同时采用书信访、网络访和上访,可能是个体访和群体访相互结合,也可能是逐级上访和越级上访同时进行。不同形式的信访重叠交错在一起,无疑增加了信访的复杂程度,不利于信访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5.信访机构庞杂,权力弱效能低
当前我国信访机构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信访机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访机构、党委信访机构、人大信访机构、司法信访机构、政协信访机构、企事业单位信访机构等,形成了以行政信访机构为核心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信访网络。但是,各级各类信访机构名称杂乱,规格不同,归口不一,职能混乱,职责交叉,人浮于事,导致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处理问题效能低下,容易诱导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同时,信访作为政府和群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具有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救济权益的重要功能,但是,法律并没有赋予信访机构相应的实际监督权、处置权和执行权,使其处于责重权轻乃至有责无权的尴尬境地。
6.信访疏解能力弱,疏导手段粗暴
面对当前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和腐败等造成的社会矛盾,信访本应该及时疏导社会中存在的怨恨情绪,尽快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以调和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有些地方政府和信访机构并没有真正发挥其“社会安全阀”的功能,而是采取强制甚至是违法的手段处理、打击上访者,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造成更加尖锐、对立的社会冲突。一些地方行政机关不是及时地从源头上化解信访问题,而是采取截访、压访、销号、打击报复访民、变相管制上访群众等措施来追求“零信访”的政绩,结果埋下了仇怨与失序的隐患和风险。
二、当前我国信访问题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
1.信访制度机制不完善
一是信访机构整体庞大,各级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党委和国有企业等都普遍设立了人员或多或少的信访机构,体制松散,隶属不一,多头接待,多头管理,各行其是,推诿扯皮,效率不高。二是信访机构上传下转,转而不办,即便有了督办或信访考核权,信访部门责重权轻,功能定位模糊,常常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了,什么都不能不管,什么也都可以不管。三是信访立案及办结程序不科学,随意性较大,严肃性不足。四是信访工作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听的多,看的多,由于缺少必要的强制权力和法律知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五是信访制度构建的初衷本是作为正常司法救济程序的补充,而具体实践中由于部分行政领导通过批示直接过问或解决问题的示范效应,民众对信访优于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深信不疑。
2.司法救济功能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我国现实的司法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利益受损的群众感到不平、不公,而且司法诉讼或救济由于时间漫长,费用高昂,再加上涉及当地政府的诉讼法院不愿立案等,都使民众不得不另觅门槛较低、程序简单的信访诉求渠道。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如若缺少舆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支持,常常被地方行政机关认为是“犯上作乱”,即便是有着十成胜诉把握的“民告官”,当事人也常常心有不安,行政诉讼的门槛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必然使得涉法涉诉信访以及行政诉讼或复议等诉求纷纷转入信访渠道,造成信访机制不堪重负。
3.政策纠错、监督乏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先例可以援引,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一些事关全局的政策制定与执行上不免出现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主观认知多于客观分析的情况,导致政策及执行连续性较差,这样就会损害一部分群众的实际利益。由于政策及执行的自查自纠机制较弱,等到发现问题时,已是群众大批地来信来访了。正如有学者研究和判断的那样:95%的上访是政策法律或政府的原因,很少是公民之间的侵害造成的。④然而,最令人担心的是,良好的政策在执行与落实环节中被扭曲走样。吴邦国在谈到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时指出:“不能说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完全不知法,关键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法律办事、另搞一套,使得本来可以预防和化解的矛盾酿成了大问题。”⑤在监督机制方面,目前最有力、最权威的监督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督,而自下而上的监督非常薄弱;权力结构内部监督较为严密,而外部监督相对缺乏;自我监督有余,而外在监督不足。在监督机制弱化、虚化的状态下,滥用权力的现象频频发生,人民群众的利益经常受到侵害,这就必然引起群众持续不断的反映和诉求。
4.行政机关存在不良风气
一般来讲,群众一旦遇到不满意、不公平的事情,总希望进行表达与诉求并使受损利益得到救济。当群众满怀信任向党和政府部门求助时,机关内部不应有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诿拖拉、相互扯皮等风气不但使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还引发了信访衍生问题。但是由于“有的领导包案不办案,办案不结案;有的原办案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把问题推向上级、推向同级信访部门;有的对明显错案或重大失误案件责任人追究不力,少数地方和部门至今都没有追究过一起错案责任人的责任”⑥,这使群众倍感不解,认为少数部门、少数人的做法颠覆不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得不到解决,只好无奈上访、省访乃至京访。“有些群众上访,确实是由于个别政府部门或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原因。有些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差,三言两语想把群众打发走,能一天解决的拖上一个月,更有甚者办事不公,恶语相加,激起了群众不满,造成上访案件。”⑦
5.地方政府片面追求“零信访”
2005年,国务院颁布新的《信访工作条例》后,各地先后制定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或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政绩,总是想方设法试图实现“零信访”的理想目标。下级部门作为对上级组织要求解决信访问题的回应,往往不是解决信访反映的问题本身,而是采用截访、压访、销号等手段消灭信访,变相地打击报复访民,跟踪和监控访民。⑧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7年发布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560名进京上访者中有71.05%的人认为,新的《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以来,地方各级政府对上访人的打压力度更为严重了;63.9%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关押或拘留;18.8%的人表示曾因上访被劳教或判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刑。⑨由此不难看出,一些地方在信访方面采取的过激措施严重扭曲了信访考核的本意,践踏了党和政府建立信访制度的原则和宗旨,严重伤害了群众的身心健康。
6.传统“直诉”文化的影响
我国古代传说尧置“进善之旌”,舜置“敢谏之鼓”。此后历代统治者无不设置相应的制度平台以疏导民愤民怨,听取民情民意,这就是“直诉”制度,即民间所说的“告御状”,它与当代现行的信访制度类似。民国时期西方大陆法系模式的引入,导致了直诉制度的消解。然而,传统“直诉”意识和“青天”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在民间传播渗透,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大众。另外,由于基层政府法治观念淡薄,相当一部分基层官员认定权力来自上级而不是民众,有了诉求的群众只好向问题指向的上级进行反映和诉求,上访也就不可避免了。而且,受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上级行政领导经常运用权力进行的批示与过问使得有些信访问题轻松解决,也直接加重了群众“信访而不信法”的观念。
三、解决我国信访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1.进一步健全信访体制机制
作为一种社会安全阀,信访要发挥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的减震器和润滑剂作用,必须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信访体制。推进信访体制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实行信访专员制度。可以根据我国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贴近百姓的中国式信访专员制度或者人大代表代理制度。公民利益受损或遇到不公时可以直接寻求信访专员或人大代表代为表达或陪同诉求,从而通过申诉专员或人大代表把公民个人诉求变成信访体系内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社会冲击,密切联系群众,从而提高政府威信。二是建立信访一体化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派驻的信访一体化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解决群众上访累断腿、磨破嘴的问题,缓解东奔西走的身体劳累和精神疲惫,降低群众的信访成本和信访机制的运营成本。三是开展网上信访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广泛建立网上政治接触、网上信访公示以及送访下乡等制度,缩短访民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空间和心理距离,创造信访回应和解决的公开环境与氛围。四是理顺信访机构关系。改革信访部门的隶属关系,将信访部门划归各级人大管理,实现信访的垂直管理,加大群众对行政、司法权力的监督。
2.进一步树立法律制度的权威
信访是群众反映问题、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权力,信访问题的最终解决往往又回到原来的主管机关。同时,信访中还存在一些缠访、闹访和谋利访等极端行为,应该加强法治建设,树立法治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有效防止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发生。一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办案质量。要通过培训、进修和研讨等方式强化司法队伍的法律和业务学习,提高办案质量,公正公平地处理案件,提升司法公信力。二要加快司法改革,真正实现司法独立。必须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探索实行司法机关垂直管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不受同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干预,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实现司法去行政化、去地方化,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审判权。三要提高办案效率,降低诉讼成本。要加强司法机关作风建设,革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同时,扩大受理范围,降低诉讼费用,以法治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分解信访渠道的压力。
3.进一步强化科学的信访治理理念
针对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进一步更新治理理念,加强制度创新,不断提高信访治理能力。一是要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上访者大多是企业改制、房屋拆迁、耕地征用和环境污染等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体,文化程度不高,生活条件较差,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接访时信访部门工作人员要尊重上访者的人格,保护他们的尊严,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处理问题时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强化“善治”理念。以信访为标志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日益增强,愈发凸现出政府原有社会管理方式的不适应性,迫切要求政府提高治理和善治的能力,通过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彰显政府为公民认同的合法性,政务的透明性、法治性,政府责任的有效担当以及对公民参与的积极回应,奉行廉洁、公正的作风以谋求社会的稳定。”⑩三是要强化“民主”理念。信访问题大都是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强势的利益主体主导着问题的解决,处于弱势的群众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参与,更不用说发挥主导作用。所以,信访部门要采用民主的方法,召集各方利益主体公开商议和讨论,共同制定出利益均衡的解决方案,照顾到各方的关切。实行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能,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消解引发和激变信访的诱因,消除与群众不应有的对立和冲突。
4.进一步注重信访制衡与协作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上下级权力之间存在制约张力,而平行权力之间则制约松弛,这也是信访部门难以组织和调动其他部门协力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各级平行部门要相互制衡,相互合作,发挥合力,协力解决信访问题。一是要加强职能部门间的制衡,防止推诿扯皮。信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和相关职能部门互相推诿、不负责任有关,也和党政部门权重信访部门权轻而无法协调各部门发挥合力有关,这种权力制约失衡下解决问题就显得异常困难。要深入研究和调控平行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防治“利益部门化”带来的行政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二是要注重协调沟通,合力化解纠纷。既然信访是党和政府开展群众工作的窗口和解决群众诉求的重要渠道,各级行政和信访部门应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在处理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时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及时沟通,依法、合理、有效地解决群众的相关诉求,谨防问题升级。三是要加大信访部门权力,发挥监督功能。通过对信访部门的隶属改革、垂直管理和适度加权,加大信访部门对其他部门的信访监察、督促以及行政人员提拔或奖罚考核的强制力度。四是要开展广泛监督,约束政府权力。加强公民、社会特别是媒体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监督,保持权力对人民的敬畏,消除权力对群众信访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现象。
5.进一步落实信访责任追究制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要充分发挥信访的社会安全阀功能,就应进一步完善信访责任追究制度。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解决信访问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增强宗旨意识,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及其信访部门要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切群众的实际需求,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对于损害、漠视群众利益的行为要进行批评、纠正,严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内蒙古包头一位退休职工曾经花了3角2分钱去信就解决了子女的城市户口问题。可见,只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种信访问题就会一个又一个地被化解。二要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信访乱作为、不作为的问题,出现问题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承担相应责任。要明确划分责任,加大追责力度,谁管理,谁负责,坚决追究制造信访事端、信访不作为、乱作为官员以及信访处理走过场、搞形式的部门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三要严惩因访闹事者,维护社会秩序。在信访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少数因访闹事、因访获利以及经常组织、参与缠访、闹访和串访的不法分子,应严惩假借信访而故意制造事端、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坚决追究闹访闹事者的法律责任。唯有如此,才能消灭引发、诱变、激变信访的不良因素,遏制假借信访之名的肆意违法犯罪行为,消除社会稳定的隐患,才能彻底扭转当前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形成依法有序信访的良好氛围,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注释
①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②《北京警方:机场爆炸案尚在侦查冀中星被正式刑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3-07/22/c_116626556.htm,2013年7月22日。③《河南省信访局开辟绿色通道省内信访“零成本”》,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fwxx/sh/201309/18/content_2490652.htm,2013年9月18日。④陈晓莉:《信访维稳的现实困境与出路》,《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⑤吴邦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高潮》,《人民日报》2011年4月23日。⑥中央政法委:《关于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的通知》,2006年9月14日。⑦佚名:《一名乡镇干部的自述:信访成本为何这么高》,《半月谈》2009年4月8日。⑧樊江涛:《河北一老上访户家门口被安装监控摄像头》,《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8日。⑨于建嵘:《谁在承受截访的成本?》,《凤凰周刊》2008年7月28日。⑩周荣、苏福梅:《越级上访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孙丰:《花3毛2上访,你信吗》,《南方周末》2011年10月1日。
篇十二: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常态下关于网络信访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部门建立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许多群众可以通过网络信访平台足不出户地把烦心事不公事困难事等投诉给政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化解新常态下关于网络信访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部门建立了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上信访受理平台,许多群众可以通过网络信访平台,足不出户地把烦心事、不公事、困难事等投诉给政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化解。然而,网上信访在开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一、网上信访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近年来,信访部门逐步开通了信访信息系统。然而,当前不少的基层信访工作者依然受到“一支笔、一张嘴、两条腿”传统模式的制约,对网上信访认识滞后,甚至还存在误区:有的把网上信访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有的简单地把网上信访等同于“政府上网”;更有甚者认为网上信访只是做文字游戏而已。因此,思想上没有重视。
二是工作保障,存在问题。首先是信访干部属兼职型。网上信访工作量大,必须要有专职的人员方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然而,当前乡镇和县直部门从事网上信访的人员都是属于兼职型。平时,工作繁杂,身心疲惫,精力分散,顾此失彼,导致信件办理难以达到“及时办理不拖延、认真答复不敷衍、限期回复不失信、严格审核不草办”的工作要求。其次是信访干部能力不强。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较少,业务知识、政策法规了解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处理基层疑难复杂信访问题经验缺乏,能力不足,工作难以到位,导致部分信访人由上网变上访。再次是信访干部业务不熟。据调查,当前部分乡镇和县直部门在选配网上信访干部时,根本不考虑其是否掌握信息技术等情况,随意安排。这些干部虽善于做群众工作,对信访工作有一定的经验,但对电脑操作、系统应用等业务不够熟悉,因此,难以适应甚至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网上信访工作。最后是岗位调换随意性大。造成了部分单位或部门,网上信访设置只成摆设,系统开而不通。
三是事项办理,存在不足。首先是办理不及时。《信访条例》对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等各个工作环节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但在信访事项的实际办理中,也有部门因为不作为或慢作为,致使信访人投诉的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回复。然后是回复不认真。对于网络信访投诉,有部分部门和单位因为怕担责任,怕答复错而采取轻描淡写、敷衍塞责的方式应付信访人。
四是访民上网,存在困难。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限制,目前,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是较低的。从农村网民的构成来看,青年农民是农村网民的主流。中老年农民不懂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术,他们很少会上网甚至根本不会上网,而当前上访反映诉求的主要人物就是来自农村这些中老年人群中。因此,怎样解决访民网上信访问题也是当前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二、开展网上信访的几点对策思考
一是树立正确理念。一要树立与时俱进观念。各级部门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转换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二要树立开拓创新意识。推行网上信访,绝不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作,在开展中会遇到麻烦和困难,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在破解难题上“着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活力。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一要注重机构设立和人员配备。设立网上信访工作机构,择优选用工作人员,将善于做群众工作,信访业务能力强,且熟悉电脑操作,精通网络技术的中青年干部选调到网上信访特殊岗位上来。二要强化业务培训。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县、乡镇、村(社区)网上信访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要推行村(社区)代访制度,破解城乡访民不会上网瓶颈。
三是强化事项办理。对待群众网上信访像对待来访一样,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等相关规定,依照“急事快办、特事先办、易事即办”的工作原则,规范办理程序,一要认真调查,做到把信访人反映诉求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分析透彻,决不能不能想当然,断章取义,草率处理。二要把准政策,因案施策,能解决的就尽快解决,一时还不能解决的就要给信访人解释清楚,并采取措施将其疏导教育到位。三要开展督查督办。信访部门要采取网上督办、电话督办、上门督办等多种形式,确保群众网上信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群众感到“网上信访”解决问题更方便更实惠。此外,网上信访工作者,还要对已经处理回复的信访案件,要做到跟踪回头走访当事人,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防止他们重复投诉或重复越级上访。
四是抓好责任落实。全面推行网上信访工作目标责任制和乡镇、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方案,把网上信访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综合考核体系,与政府其他中心工作进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并强化督查考核及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