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科学技术协会年度总结报告

时间:2022-11-02 18:15: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科学技术协会年度总结报告,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科学技术协会年度总结报告

科学技术协会2020年度总结报告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一)凝心聚力,加强政治引领

市科协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使命。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到川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省十一届三次***、市委八届七次***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坚决维护党***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周围;在全市科技工作者中分领域、分期举办专题学习讨论会、主题研讨会、专题培训6期,集中培训600余人次;利用“科普课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信息平台组织开展“微培训”、“微课堂”24次,为科技工作者线上送学8000余人次,引导科技工作者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走基层访心声解难题”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和科协组织工作情况调研,走访企业、学校、社区、农技协25家,准确把握科技工作者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党建带科建能力,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创新争先;开展“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我爱我的祖国,科技工作者活动”主题活动,组织100名科技工作者跨区域、跨行业参观交流、了解市情,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围绕中心,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举办“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会企对接、学企对接、项目对接活动7次;推荐四川宏华公司加入中国科协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助力学会企业联合体;引入中关村天合“好技术、好项目”、中国科协创新服务平台等科技助力项目为企业发展服务;指导培育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9家;帮助51家企业申报使用了中国科协专利信息资源库,企业注册数、搜索查询数、专利信息应用数均居全市首列,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撑、节约了研发时间和成本;走访科技型企业15家,为企业提供人才引进咨询服务、人才引进政策宣传服务15次;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和科技专利信息应用培训5期,培训企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开展科技政策服务培训1期,培训中小型科技企业60余家;举办了“油气钻采行业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向油气装备制造业领域36家企业推介了油气钻采技术的最新科研成果,活动现场达成成果转化合作意向4项;组织企业参与机械、化工、电子等行业高端学术技术交流活动10余次。组织“金桥工程”项目138项,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金桥工程’项目组织示范单位”。

(三)聚力科普,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1.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准直达的科普知识。近年来,“科普”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信息1500余条,举办线上线下联动科普活动10余期,多次获评本土最具影响的十大政务微信公众号;持续加强科普中国app推广力度,累计招募注册科普信息员2273人,累计分享传播科普知识文章644617篇,注册数量、传播数量均在全省排列前茅、在全市位居第一;创建社区科普e站23个,实现城市社区科普e站全覆盖。

2.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广大群众便捷易懂获取科学知识。市科协科普大篷车为全市的12个镇(街道)、54所学校、21个社区送去服务,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里程达1.5万公里,开展活动134次,累计受益人群达16.5余万人次;组织开展航空航天知识、畅游科普基地等微信答题竞赛活动,吸引了近20余万人次参与;组织开展各类科普讲座服务60余场次,参与市民达5000余人次;开展“玩转科学”科普体验活动50余次,近2700余名青少年参与活动。

3.开展多样化特色科普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不一样的科普体验。2017年,在“全国科普日”期间举办了为期1个月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吸引近9万名学生市民进馆参观、感受科学魅力,展出规模、观展人数创全市新高,被中国科协评为“2017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举办“畅想未来.智绘”2018市科幻画大赛,经初选、初评、复评从867件作品******评选出一等奖26件、二等奖51件、三等奖68件、优秀奖354件并进展表彰展示;以2019“全国科普日”和四川国际航展为契机和平台,组织开展了“共舞蓝天、逐梦科技、我要去航展”航空航天知识科普系列活动,其中:微信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吸引了近18万人次参与;集航模飞行表演、航空知识讲座、航模飞行体验、航空知识竞答、流动科技馆展为一体的“航展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进全市6个县市区的15所学校,通过展、演、玩、赛等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形式让2万多师生品味了航空科普盛宴,既传播了知识又为四川航展营造了浓郁氛围;创新举办全市首个户外大型科普体验展“2019年市机器人嘉年华”,全方位展现机器人学科魅力,2天时间共吸引近2万市民积极参与。

4.夯实基层科普组织,创新争先。开办了科普大讲堂,送课进社区、学校、农民夜校20余场。新建农技协5个,创建国家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农村科普示范协会1个、市级示范农技协4个;创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个、市科普示范社区3个;争取到“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4个,打造特色科普广场(长廊)2个。

(四)发挥桥梁纽带,切实加强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

1.成功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科技工作者校园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网络有奖答题、“科技工作者风采展”等系列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增强了公众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知晓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走访慰问一线科技工作者代表,送去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

2.深化科协系统改革,推动科协组织延伸覆盖。新培育建立企业科协10家,全面启动了企业设立科技委员工作,设立科技委员的企业达70余家;围绕深化改革,探索推进学会职能转变,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县级科协所属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3.创新服务方式,为科技人才搭建展示平台。在全市各学会、基层科协组织探索推行了“一会一活动”项目,以活动提升学会(协会)活力,医学会的“名医讲堂”、心理学会的“阳光心灵关爱校园行”等活动已成功举办多期,并已逐渐成长为学会的品牌活动。

4.助力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和能力提升。采取多种方式为科技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支撑,实施学会能力提升项目22个,帮助学会和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活动20余期,参与人数达10000余人;指导航天宏华、仟源中药2家企业科研团队参加“四川省创新方法大赛”,航天宏华荣获全省一等奖,成功进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决赛;组织举办优秀科技论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荐评选活动,向上级推荐采用30余篇;积极推荐优秀科技人才,推荐宏华公司高级工程师吕兰入选第十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五)聚焦脱贫攻坚,推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

1.组织实施会村合作精准扶贫。近年来,市科协组织松林水果协会等农技协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项目,帮扶带动贫困户100余户,开展扶贫实用技术培训54期,共计培训贫困户、农村4600人次。组建乡土农民专家服务团,开展入户帮扶15次,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了技术咨询、新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

2.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引导引进推广新品种62个、普及推广新技术44项,与农业院校、农业公司联合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实验12项次。开展各类培训187期、累计培训11000人次,并产生了以黄一是达安、陈厚刚等为代表乡土科技人才、农村科技创新人才24名。

二、2020年工作总结

(一)发挥职能,科学精准开展防疫工作

1.做好应急科普宣传。一是利用“科普”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介累计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的科普知识及相关疫情报道文章600余条,累计阅读量超过143088次,发动全市科普信息员转发防疫科普信息114448条。二是组织科普大篷车利用车载大喇叭、电视播放防控公告、防疫科普音频、视频140余条。科普大篷车走进9个镇、3个街道的61村、87个居民小区(居民点)开展防疫宣传148次。

2.整体联动,全力投入疫情防控。一是组织市级学会开展防疫科普服务。市心理学会开通防控疫情心理疏导服务热线,为隔离人员提供咨询服务,累计为20余人开展心理疏导;市老科协组织会员到居民小区开展科普宣传、防疫消毒等志愿服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公益直播课”,向疫情期间不能正常上课的学生教授电脑编程知识,近200名学生参加直播学习。二是组织基层科协为疫情防控捐献爱心。市垦丰果蔬种植协会、市连山镇农机服务协会开展蔬菜义卖活动,先后输送蔬菜30万斤;市绿色生态农产品协会、和兴镇蔬菜协等农技协也都自发捐赠各类蔬菜、水果60余吨;鑫利达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利用产能开展口罩、防护服转型生产;四川依科制药院士专家工作站向武汉重点疫区捐送板蓝根、藿香正气水、维c等价值101余万元药品,为疫情防护助力。三是组织科协系统党员开展“先锋入户关怀行动”。市科协党组成员深入金鱼镇白云村、白鹤村开展宣传、消毒等防疫工作,为两个村送去消毒酒精40桶,累计在2个村开展科普宣传24次、入户排查70余户、发放防疫公告500余份;水果协会党支部为解决连山镇东广村隔离人员后顾之忧,组织协会22名党员帮助其收割蔬菜2千余斤;市科协党组联合市医学会走访慰问6名援鄂医护人员及家属,协调相关单位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加强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强化联系服务

1.开展科技工作者新春联系关爱工作。1月9日至10日,市科协先后走访慰问2019年被评定为“全市乡土科技人才”的黄达安、陈厚刚等农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1月15日至20日,对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的43名科技专家进行了走访慰问。

2.开展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2020年以“科技为民、奋斗有我”为主题,开展了具有特色的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一是组织市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5月29日,市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在市委会议中心召开,部分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市委书记张俊懿同志参加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还向科技人员颁发了“天府英才卡人才服务绿卡”。

二是组织开展优秀科技人才集中宣传展示。邀请电视台对一线科研人员、科研团队进行采访,深入挖掘、展现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一线的现场写照、工作状态;联合“微新”“科普”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对全市科技工作者及科研团队的优秀事迹、科研成果及典型人物进行集中宣传报道,发布6期推文,吸引近2万人次浏览量。联合“小胖墩”抖音号,在工业、农业、卫生、教育领域寻找典型人物,拍摄抖音宣传片,获得超4万人次浏览量,获赞800余个,获得评论100条。

三是开展科协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表彰活动。5月29日,为展现科技工作者良好精神风貌,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市医学会等12个先进集体和梁恩海等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

四是举办线上“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微信有奖科普知识竞答活动”。5月27日至29日,市科协举办了线上微信公众号有奖科普知识竞答活动。市民通过关注“科普”微信公众号“知识竞赛”通道参与答题,吸引了近2000名市民参与活动。

(三)助力脱贫攻坚,“农技协转型升级项目”“会村合作”工作初见成效

1.市科协组织帮扶干部开展实地走访工作。帮扶干部对贫困户重点了解了疫情期间贫困户生产生活、春耕生产、“两不愁三保障”达标情况等,向帮扶户宣传了中省市扶贫惠民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

2.组织开展精准扶贫会村合作帮扶活动。市科协与四家优秀农技协签订合作协议,根据贫困户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生产物资等,协助指导销售合格农产品,帮助寻找销售渠道,带动帮扶贫困户30户,实现每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

3.组织开展农技协转型升级项目申报工作。推荐出“探索葡萄新品种培育技术及种养管理新模式”“农机智能化改造升级项目”“蔬菜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13个立项项目,引进新品种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9个,新技术7项。带动60余名贫困户就业,实现增收4000元以上。

(四)打造品牌,助推学会服务能力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市科协所属学会学术交流水平,提升市科协所属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打造学术交流活动品牌,并形成特色,市科协组织开展2020年学术交流和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申报工作,择优评选出“地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胆石症的微创治疗”等14个项目,帮助学会和科技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培训活动20余期,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

(五)实施“天府科技云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1.助力企业技术提升和科技成果转化。举办2020年“企业创新引领行动”科技政策服务宣讲活动,100余家科技型企事业单位参加培训服务活动;举办企业科技创新方法及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培训,就企业科技创新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讨;赴四川广铭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汉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调研引进外籍人才制度环境与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认真听取企业关于引进海外人才的意见,为在创新创业提供更好地服务保障;调研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科协建设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企业后期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邀请来自工业、农业、医学、药学等领域专家组成项目验收小组,完成对全市第25、26、27批次“金桥工程”市内已完成的16个项目验收评审工作。

2.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天府科技云服务引导科博场馆、科研场所、农业基地、科普展教场所和其他具备科普服务能力的相关机构积极申报,经省科协专家评审,共有11家成为首批入驻天府科技云平台的科普惠民共享基地。6月24日,市“天府科技云服务”工作推进会在市委会议中心召开,对全市协同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开展市“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推广工作,分别前往高新区西区、工业集中区、市精神病医院等地开展“天府科技云服务”专题培训会;走进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天府科技云服务”宣传推介会。截止10月底,在“天府科技云服务”平台共计注册用户18182名。

(六)创新方式,提深科学普及影响力

1.科幻作品征集活动踊跃参与。举办科普中国之“白衣侠——我心中的超级英雄”科幻作品征集活动,评审出科幻作品180个,评选优秀指导教师26名,优秀组织奖12个。活动的开展,激励了青少年学生学习一线医护人员的先进事迹和伟大战“疫”的精神,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精神养料。从抗“疫”工作中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暑期特色科普活动丰富多彩。“科普之旅”主题活动,来自、青白江地区的40名青少年学员实地参观体验了三星堆博物馆青铜铸造、国际铁路港等科普基地。为加强交流、加快双城融合,为打造具有、青白江特色的科普活动线路开辟了道路;4期“玩转科学”“快乐农场”科普夏令营为城乡儿童带来了航空科学实验课、农业科普体验课等形式新颖的科学课程,促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全国科普日活动亮点纷呈。今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以“决胜全面小康践行科技为民”为主题,展开市2020年“全国科普日”联合行动。“诵读科学经典弘扬科学精神”2020年市“科普之声”科普诵读活动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在线报名,通过在线配乐诵读形式生成作品,并在网络上进行展播,让市民在朗读中启迪智慧、感受科学魅力、品味科学家的崇高精神。同时,市科协还开展了线下科普诵读会系列活动,从近千名参加“科普之声”线上比赛的选手中择优选出16组选手进行线下科普文朗诵交流活动,以展演+互动的方式,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增强科普的吸引力,激发了广大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畅游科普基地、体验科学魅力”线上闯关答题活动,以“科普”微信公众号平台为基础,广泛深入宣传市优质科普基地的资源和服务,增强了群众对市科普基地的了解,吸引万余名市民参加活动;青少年机器人趣味赛活动,通过培训+竞赛、趣味+展示、交流+创新的活动模式吸引众多青少年朋友及家长参与,经过培训、初筛,34位青少年学生进入到决赛展现自身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竞赛提升科技素养,培养科技兴趣。

4.开展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本届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9月-12月,为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和探索实践能力,提升青少年及科技辅导员科学素质,市科协将联合教育局开展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实践活动、科学幻想绘画、科学影像作品4个项目参与创作,将根据报送项目情况组织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选,预计参与人数5000人以上。

5.开展2020年市青少年航模大赛。培育学生科技素养、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未来竞争力。航模大赛的开展,为助力打造通航小镇,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展活动时间为10-12月,前期将对各学校师生进行培训和实操训练,通过培训结果选拔各校优秀学生参与航模大赛,预计参赛人数300余人。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科协组成人员调整比较频繁,部分工作人员对科协工作不熟悉,需要加强培训;

(二)市科协机关现仅有人员2名,工作力量薄弱;

(三)基层组织不健全,不像工青妇能下到乡镇村都有相应组织,科协缺少此类组织。

四、“十四五”主要考虑

(一)把握大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对标科协组织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高站位、高起点、高目标深入谋划工作,在历史交汇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科协新贡献。增强党建带科建能力,保持科协组织先进性,强化科技社团服务能力,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创新争先。

(二)以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力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和人才优势

强化市级学会、基层科协、科普基地等组织赋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活跃科协系统工作,提升活力和组织有效性,实现科协能力有效释放。加强与科技工作者交流,发挥企业、人才优势。

(三)系统性、创新性开展工作

强化统筹协调配合,资源共享、整合发力,确保工作亮点鲜明、质量提升。如打造特色科普旅游线路,形成科普品牌。

(四)在工作中树立创新争优意识

加强对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对工作成果、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推动科协工作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五、2021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

通过多种方式在全市科协系统、科技工作者中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四中***等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持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并引入常态;增强党建带科建能力,保持科协组织先进性,强化科技社团服务能力,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建功立业、创新争先;开展科技工作者座谈会、联谊会加强科技工作者交流联系;指导学会开展学术活动,为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二)继续实施“天府科技云服务”,抓好院专创建工作

深入推进“天府科技云服务”,切实有效精准发挥科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实现科技(科普)供需智能匹配、精准对接,努力促进科技服务;着力抓好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创建工作,协助企业与科研院校结成产学研合体同盟,协助企业多方式引入急需的科技人才,协助企业培育自主科技创新团队,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实施乡村科普助力计划,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继续开展“会村合作”,组织发挥农技协技术优势、市场优势,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提供科技培训、示范推广、市场营销等助力服务,提升农技协助贫脱困、助农增收能力。推进基层农技协转型升级,培育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和社会团队。多形式开展科普大篷车、科普讲堂进乡村活动,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

(四)实施科普品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进一步提升“科普”微信公众号品质,吸引更多市民关注;继续开展“线上+线下”模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20期以上;组织开展“科普一日游”、“全国科普日”等特色科普活动,培育、串接的科普基地、科普展厅、科技教育活动场所等组成丰富的科普资源,让市民可走进、可触摸、可参与、可感受身边的科技力量、科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