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5篇)

时间:2022-12-15 12:50: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5篇)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坐标  作者:张慧瑜  来源:《艺术评论》2020年第3期  张慧瑜  【内容提要】  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5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5篇)

篇一: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重新认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坐标

  作者:张慧瑜

  来源:《艺术评论》2020年第3期

  张慧瑜

  【内容提要】

  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主体状态和文化结构:一是传统中国、乡村中国;二是现代中国、城市中国;三是工业中国、工业乡村。这三种主体状态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回应特定的时代命题。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中国有着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当下中国保留着两种文化遗产,第一种是上千年农耕社会的历史实践;第二种是百余年中国挣扎、蜕变的现代历史。只有充分辩证地把这样两种历史经验对象化,中国道路才具有真正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文化坐标;中国主体;中国经验

  近代以来,中国遭遇西方的挑战,始终处于传统与现代(时间)、中国与世界(空间)、乡村与城市(社会)三组文化坐标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自我指认是传统、非西方和乡村;追求现代化、变成西方和实现城市化成为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内在焦虑。随着中国经济崛起,这三组文化坐标也发生了位移,现代中国、城市中国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底色。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获得重新评价,变成新的文化身份;中国的视野中世界景观也不只是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还出现了非洲、中东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乡村也不再是愚昧、落后之所,而是“舌尖上”的诗意田园。与这种截然二分的文化、社会图景不同,在20世纪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种克服这种二元对立的文化、政治逻辑,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辩证法,以及工(业)农(业)联盟基础上的工业城市、工业乡村的想象等。可以说,一百多年来,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浮现了三种主体状态和文化结构。

  一、传统中国与乡土中国的自我指认

  经过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下被动、主动地走向追求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在传统与现代的框架下,中国被认为是未完成现代化的传统中国。因此,启蒙、向西方学习是“五四”以来的基本问题意识。这种问题意识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20世纪50到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曾经受到批判和反思。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另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开启,这种中国传统、西方现代的“五四”意识再次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共识。这就造成两种文化情感结构。第一种是强烈的文化不自信,也就是文化自卑感,认为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罪魁祸首”,如五四时期形成的激烈批判传统的思潮;第二种是现代焦虑症,就是对现代的强烈崇拜和追求,渴望获得西方的认同,把西方的文化和社会逻辑内在化,如现代、科学、技术、理性等词汇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都具有正面价值,不像西方人文思想中有着强烈的反思现代主义、反思科学主义的传统。1984年的电影《黄土地》就是这种文化意识的典型反映。这部电影通过重新讲述革命历史故事,把“黄土地”表现为一种压抑人的、没有希望的、从来不会被改变的陆地文明,即便穷苦女子翠巧爱上八路军战士,也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宿命。这种对革命历史故事的反思服务于20世纪80年代重新启蒙的现代化叙事。

  这种文化自卑感和现代焦虑症是互为表里的,从而形成了一种定型化的认知结构:中国的就是民族化的、民俗化的、传统的,而西方的就是现代的、科学的、理性的;现代中国处于一个无法被表达、被叙述的主体状态。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线性时间逻辑与中国是传统、西方是现代的空间想象结合起来,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想象。在冷战时期,中国、苏联、东欧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欧洲、日本等属于资本主义阵营。这两种阵营在政治、经济、文化

  上代表两种不同的制度和逻辑。当时中国的世界想象是与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联系,反对美国与苏联的霸权结构。到改革开放时期,这种国际空间想象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开始学习欧美的先进经验,把自我书写为“黄土地”,把欧美国家变成发达的“海洋文明”和“蔚蓝色文明”的代表。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一部热播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1993)就体现了这种文化空间的意识,讲述北京的音乐家想到美国去实现个人成功的梦想;直到2013年,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依然延续这种文化想象。这种叙述与中国是传统、西方是现代的中国故事相似,背后的逻辑都是中国属于非现代,西方、美国是现代的、理想的所在。

  这种传统/现代、中国/西方的文化想象,在社会空间的意义上,又被转化为中国是乡土的、非城市的。这也造成近代以来乡土中国及其所代表的农业文明成为中国的典型形象和自我指认。如在五四时期,农村是鲁迅笔下需要被打碎的“铁屋子”,是封建礼教和吃人的盛筵,愚昧、落后的乡村就是整个中国的象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和城市化加剧了乡村社会的内部矛盾,在文化上出现了两种乡村故事。一是重申乡村的传统伦理,来批判和反思城市的消费性和诱惑性,如电影《故都春梦》(1930)、《奋斗》(1932)、《天伦》(1935)等;二是呈现乡村内部的阶级分化和小生产者的破产(如叶圣陶1933年的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等)。前者是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反现代式的乡村视角,后者则是用社会阶级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对乡村秩序的破坏。这两种叙述都是以城市为中心、以乡村为他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中国又被“恢复”为乡土中国,如第五代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1987)、《菊豆》(1990)和黄建新导演的《五魁》(1993)等都是当时典型的中国故事。

  可以说,从“五四”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传统中国和乡土中国成为两种最常见的中国形象。这是在启蒙主义和现代化的逻辑下形成的中国认同,代表着一种负面的、需要被现代化所抛弃的价值观,也形成了20世纪历史中深入人心的一种文化自觉,就是激烈地自我否认和文化批判,斩断传统中国与现代的关系,渴望把一系列现代价值观从外部内置到中国文化内部。这也是一种自我他者化、自我现代化、自我殖民化的过程。

  二、现代中国和城市中国的浮现

  这种传统中国和乡土中国的主体认知,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发生了逆转。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也基本完成了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目标,传统中国蜕变为高度现代化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启蒙话语中,有两种讲述中国故事的主体状态:一是前现代的主体,是落后的、愚昧的中国;二是把中国故事放置在西方人的视角之中,比如20世纪90年代冯小宁执导的《红河谷》(1996)、《黄河绝恋》(1999)和叶大鹰执导的《红色恋人》(1999)。21世纪以来,这两种中国故事开始发生转变。一种现代中国的新主体开始浮现,使得现代与中国的内在张力被克服,中国也能够占据现代的、西方的主体状态。

  首先,从现代中国、城市中国的视角叙述中国故事。这体现在一部生态电影《狼图腾》(2015)上。这部电影由擅长拍摄动物题材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改编自2004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这部电影本来是一个城里的知青到内蒙古上山下乡的故事,但与20世纪80年代所讲述的伤痕累累或者青春无悔的知青故事不同,《狼图腾》成为一部保护动物的生态主义电影。电影一开始就是从城里来的北京知青的视角,讲述插队、在农场生产过程中与狼的遭遇,批判了那种为了生产而对狼赶尽杀绝的工业化逻辑,反而主张一种与狼友好往来、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狼带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崇拜。这种对工业、城市文明的反思,也是一种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逻辑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之后再反思发展主义的弊端,这恰好是后工业时代的价值观。在此,中国不只是一个现代的、城市的主体,而且还是一个反思现代、批判工业发展的主体。

  其次,出现了“世界”之外的世界。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世界图景变成中国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在喜剧片《泰》(2012)中出现了泰国。中国人去泰国旅游,这是当时一种新的文化经验。之前都是西方人、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现在是中国人去国外旅行和历险。而动作电影《湄公河行动》(2016)也是这样,训练有素的中国特种警察,跨越国境、追捕异国的犯罪分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新的中国故事。因为之前只有在好莱坞电影中才会呈现美国大兵到第三世界、欠发达国家执行特殊任务,现在中国人也能够讲述这种故事,这本身反映了中国主体状态的“逆转”。2017年暑期档的《战狼2》更是如此,这部电影创造了56.83亿人民币票房,是目前为止在中国上映的票房最高的电影。片中武打演员吴京所扮演的特种兵,是新时代的中国军人,高度自信、能文能武、有勇有谋。冷锋在非洲保护中国人和非洲难民,这不再仅仅是表现中非之间的兄弟情谊,而且体现了强大的中国已经能为自己的海外侨民提供军事保护。和改编自真实新闻事件的《湄公河行动》相似,《战狼2》中的许多情节也来自于中国从非洲战乱国家撤侨的故事,这改变了中国作为弱国的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或者强国。2018年初上映的《红海行动》讲述的是中国海军特种兵从中东战乱之地拯救难民和撤侨的故事,采用了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模式,用大场面和激烈的战斗场景来凸显中国军人的勇猛和意志。这些电影既与中国资本和劳动力十余年来深入中东、非洲等地区有关,又与中国崛起时代新的国家形象的塑造有关。

  再者,在这种现代中国的主体想象之下,乡土与城市的对立关系也发生了转变,变成了以城市为主体、以乡村为他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叙述变成路遥式的农村青年进城和陈忠实式的乡绅主体的农村故事。乡土中国呈现为两种空间。第一种是落后、愚昧、非法治的异度空间,也就是恐怖片、惊悚片中的农村,如在近些年上映的《光荣的愤怒》(2006)、《心迷宫》(2014)、《中邪》(2017)等中小成本电影中,乡村被他者化,变成了非文明的、非法治的空间,滋生鬼魅的地方;第二种是诗意的乡村、自然化的乡村,如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012)、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013)等呈现的是一种浪漫主义式的乡土,赋予前现代、自然空间和乡土一种有机的、绿色的文化想象。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以美食文化为主体的纪录片,用影像和对白构造了一幅美轮美奂的诗意田园画面。不是食品工厂的标准化生产,也不是商业化的超市网络,所有的食材、美味都来自于大自然,来自于乡间,来自于普通人的厨房。这种民间的、自然的美学诉求,是一种典型的去工业化的、去都市化的文化逻辑,通过对自然的崇拜来反思现代、城市文明的异化。

  可以说,中国经济崛起之后,现代中国成为一种新的中国主体位置。这种文化位置,使得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城市与乡村等文化坐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使得中国重新回收优秀的传统文明,看到西方之外的第三世界空间和建构一种反现代化的乡愁,而且治愈了文化自卑感和现代焦虑症,找到一种文化自信和对现代中国的认同。

  三、革命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启示

  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文化逻辑背后都隐含着一种以现代为核心的价值观。不管是批判传统的包袱,还是重新把传统作为正面遗产,都是把现代作为参照系,这是五四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及中国经济崛起之后的支配性观念。这其实压抑、忽视了20世纪50到70年代革命中国、当代中国的历史和另类尝试。这种文化实践,改变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想象,变成一种在批判传统中继承传统、在批判现代中追求现代的文化逻辑。这体现为三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一是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城市文化,二是农村在地现代化的路径,三是相对平等的亚非拉想象。

  第一,城市在20世纪50到70年代的文化逻辑中具有一种暧昧性。城市文化被作为资产阶级文化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城市里的消费主义空间如咖啡馆、歌舞厅、高楼大厦等是资产阶级腐朽堕落、社会罪恶的象征。这种对城市文明的反思既是工业社会、城市化以来西方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又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对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在负面化资本主义文化的同时,社会主义文化也创造了一种与资本主义文化针锋相对的现代文化,这就是把消费性的城市改造

  为生产性的城市,把灯红酒绿的夜幕变成阳光明媚的建设工地。于是,在20世纪50到70年代的中国电影中,出现了两种城市形象:“资本主义黑夜”和“社会主义白天”,前者是在旧中国、旧社会的“霓虹灯”下展现身体的诱惑与人性的沦落,后者则在新中国、新社会的“艳阳天”里表现热火朝天的生产性和工业化场景。这样两种截然对立的空间,在1958年刚从苏联学习一年归来的成荫导演的城市电影《上海姑娘》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这部电影的片头是,波光粼粼中浮印出“上海姑娘”的片名,背景则是一幅又一幅倒影中倒置的高楼大厦。这些耸立的高楼大厦代表着彼此矛盾的文化含义,一是现代的、都市文明的象征,二是旧社会、半殖民地、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象征。电影用这种水中倒影的手法表达了社会主义文化对城市既爱又恨的双重定位,也表达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双重任务是既要批判现代化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又要追求现代化和工业化。这一汪清泉显示出人们对于现代性的渴望和批判的矛盾心情。这样的双重任务给城市电影带来创作上的困境和难题,既要表现现代化的繁荣与“现代”,又要避免现代文明所携带的资本主义的“阴影”。片头过后,这些水中倒影消逝,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建筑工地,一个正在建设之中的工厂。一旦进入正文,一种建设的、生产性的空间,立刻取代片头中柔美的现代化倒影。用生产、工业化来表征城市,这成为20世纪50到70年代处理城市题材最重要的修辞方式。

  第二,作为有着悠久农业文明的中国,被迫走上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土地革命的方式来完成国家独立和社会改造,这也为新中国开启现代化、工业化提供了社会基础。相比五四时期启蒙视角下的“恶乡村”和浪漫主义视角下的诗意乡愁,新中国所形成的是一种以乡村为主体、从乡村出发的现代化叙事,在那些如《三里湾》(1955)、《创业史》(1960)等乡土、农村题材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中,乡村不再是城市的他者,而是现代化的主体,是以乡村空间为主角,展现农村社会的集体化、合作化的历史,这里的乡村不再是城市之外的他者,而是从城里来的年轻人与村里的人们一起追求现代化、建设工业化乡村的地方。这种乡村主体的视角是“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以及以农村为主体的合作化道路的产物。这种乡村在地现代化的经验,不是把农民赶到城市里,而是通过组织化发动农民实现本土的现代化;人们不是背井离乡去城里寻找现代化的生活,而是在本土本乡实现现代化,农村不是城市的外部,现代化的生活建立在农村生活的基础之上。这种不同于城市视角下的乡村故事得以成立的前提是工农联盟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人民公社体制。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能够抵抗来自西方的挑战以及日本的侵略,很大程度上依靠广泛的农村动员。农村不是等着去救赎、去怜悯抑或恐惧的他者之地,当然,也不是鸟语花香的、浪漫化的诗意空间,而是充满生命力、有主体感的地方。

  第三,在20世纪50到70年代的国际主义和阶级政治影响下,亚非拉和第三世界成为中国打破冷战结构的突破口,中国建立了一种与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相对平等的兄弟想象。近些年,因为中国经济开始与亚非拉地区建立广泛的经贸联系,第三世界又重新回到中国的文化视野之中,出现了电影《战狼2》以及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现中非友谊的小品《同喜同乐》。只是在这些文化呈现中,中国被表现为现代、非洲被表现为落后,这与20世纪50到70年代关于中非友好的招贴画里中非是一种合作、互助的形象非常不同,在这个意义上,那种彼此承认、相对平等的中非想象对中国在崛起时代重新建立一种国际视野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经过一百多年的现代化之旅,中国从有着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帝国变成现代化的国家。在根本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甚至比西方原发现代国家还要更先进、更彻底。但是,中国毕竟经历了与西方欧美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经验。简单地说,当下的中国保留着两种大的文化遗产。第一种是上千年农耕社会的历史实践。当下的中国能够比较辩证地对待这段漫长的历史,其中有些是值得发扬、继承的传统,有些是与现代价值不匹配的糟粕。第二种是百余年中国挣扎、蜕变的现代历史。对于这段彼此矛盾、自我否定的历史,还存在争议,甚至在大众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跨越现代,让当下中国与传统中

  国无缝对接的“穿越术”。这也充分说明现代中国的历史需要进一步历史化、对象化。只有这样,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才具有真正的启示意义。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郁婉

篇二: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推荐文章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注意这些让你的人生更平坦

  热度:

  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掌握原因告别自卑

  热度:

  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热度:

  出气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解决

  热度:

  现代人压力大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

  热度:

  自卑心理是一种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的心理,一般表现为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下面是店铺带来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自我认识不足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如果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评价自己,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不认同,觉得自己长的不好。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进入大学后的优越感降低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赢得别人尊重的本钱,于是产生了极强的失落感,原有的优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方面产生自卑感的。

  家庭经济因素

  部分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在太差而感到自卑。这几年,由于这方面引起自卑的大学生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社会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自卑心理影响很重要。根据米德等人的研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社会的主体,她们每天劳动,掌握经济实权。男性处于从属地位,主要从事艺术工艺与祭祀活动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分工使该地区的男人有明显的自卑。

  成长经历有关

  人的一生不能说漫长也不能说太短,但真正对人产生深刻影响的关键时期就那么几个,其中童年经历的影响尤深。心理科学的研究已证实,不少心理问题都可在早期生活中找到症结,自卑作为一种消极的心态也不例外。

  个人性格特点

  气质抑郁、性格内向者大都对事物的感受性强,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放大趋向,而且不容易将其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因而外界因素对他们心理的影响往往要比对其他气质、性格类型者的影响大,产生自卑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而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的学生在其上进心、自尊心受到压抑时,不是变得自卑,而是激起更强烈的自尊,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以更大的干劲冲破压抑,努力拼出一条成功之路来。但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则正好相反,在经过一番努力后尚无效果,便会泄气,认为自己不行,于是变得自卑起来。会对社会产生恐惧感。无法正常的接触社会上的人。

  自卑心理怎么办

  认知法

  就是通过全面、客观的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抱负,自我评价协定高,当在学习生活中,由于自己方法不当,或缺乏处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时,自尊心受到损害、优越感严重失落,于是从一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一个完全失去自信的人。

  常言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优点,我们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但也不忌讳自己的缺点,没有缺点优点也能以浮出水面。这样就能正确地与人比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时,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处或过人之处,伟人之所以难以高攀,是因为你跪着看的缘故。

  其实,最重要的比较是自己跟自己比。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等等来确立自己的事业和人生道路,为此发奋努力,不断进步,最后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的、有意义的人生。

  作业法

  自卑感往往是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挫折,对自己的能力发生怀疑而造成的。有此心理学同学,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而自信心的恢复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着急。应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通过不断的成功来表现自己和确立自信,来消除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表现自己时,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能力,逐步用自信心取代自卑感。

  有自卑感受的人多为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因此,表现自己还得从锻炼自己的性格入手。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坚韧性、果断性、勇于进取等优秀品质,确立自信,以逐步克服自卑心理。

  补偿法

  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以某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己自身的缺陷。生理上的补偿现象,如盲人尤明、聋者尤聪,这是大家常见的。其实,人还有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能力。勤能补拙、扬长补短,可以说是心理上、才能上的补偿作用。华罗瘐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记住:只要功夫深,一定能赶上他人。其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扬长补短。

  亚历山大、拿破仑,他们生来身体矮小,这是他们的短处,但他们并不因此自卑,而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并立志在军事上取提成就,经过不断努力,最终他们都成功了。所以说,人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而要看自己愿不愿意改变。只要找到正确的补偿目标,就能克服自身的缺陷或者从另一方面提到补偿。

  领悟法

  领悟法即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治疗。其要点是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由联想和对早期经历的回忆,经分析找出导致自卑的深层原因。经过心理分析,主求助者领悟到,一个人之所以有自卑感,并不是自己的实

  际情况很糟,而是潜藏于意识深处的症结使然。

  显然,自卑者会发现被过去生活中的阴影影响今天的心理状态是没有道理的,从而使他们有豁然开朗之感最终从自卑的阴影中解脱出来。

  暗示法

  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人的自我评价实际上就是人对自我的一种暗示作用。它与人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关系。消极的自我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而积极的暗示则带来积极的行动。每个人的智力相差都不是太大,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就应不断地暗示自己,别人能做的我也一定能做好。

  始终坚信“我能行”、“我也能够做好”。成功了,自信心得到加强;失败了,我们也不应气馁,不妨告诉自己“胜败乃兵家常事,慢慢来我会想出办法的。”

  训练法

  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其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

  第二、确定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愿意扮演什么角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第三、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

  第四、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

  第五、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

  第六、去表现你的新个性。

  要提醒你的是,不要指望很快便能发展成一种成功地改造自己的性格,还必须以自己性格的内核为基础。

  其他

  n协助该生认识“自卑”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情结”。自卑并非一文不值,适当的自卑可以促进我们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改变对自我的错误认知,肯定自己的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学会积极地思考问题。主动迈出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

篇三: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近现代以来,在对待民族文化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矛盾的心态:文化自卑与文化自负。这两种心态或倾向对于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都是极为有害的诚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中所说“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深入研宄和揭示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的社会历史根源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自身的优势和缺陷,确立文化自信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文化自卑是一种在对待自身文化价值上的轻视、怀疑乃至否定的态度和心理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初自卑于自己的民族文化是当时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在中国自殖民时代开始,伴随着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一系列军事、政治事件西方列强不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击碎了国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和以世界中心自诩的梦呓,其唯我独尊的民族优越感一落千丈甚至丧失殆尽.人们开始认识到了我们在制度上的腐败和无能也感受到了科技和文化上的落后与不足其中的每一次民族危机都加重了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失望甚至都---------------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伴随着对自身文化的否定并进而出现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中国人在屡遭顿挫中产生了对自身文化认知上的自卑。这种文化自卑心理在五四"运动中就集中表现为对中国文化的彻底否定,甚至产生了对民族文化的罪恶感和’赎罪’意识……文化自卑最为极端的表现是有的人甚至对中华民族在种族方面的品质也产生了怀疑……在中国这个历来以血缘为根本的宗法道德社会中,国人在潜意识中居然己经发展到对自身血统的鄙视足见文化自卑程度之深了我国近现代多次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全方位西化论"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在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时至今日,这种文化自卑心理依然在许多方面有着突出的表i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也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虽然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不是一个概念但经济实力可以为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提供强大的支撑我们虽然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毕竟还处于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过程中,相对于后工业化、信息化文明,我们的文化从其影响力等方面来说还是一种势单力薄的弱势文化。这也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文化自卑心理那种认为全球化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的观点,以及盲目崇拜欧美文化,幻想或试图通过全盘西化或完全移植西方文化以彻底改造中国的观点都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缺少自信的表现,这些观点也是不切实际的、不科学的。

  与这种文化自卑心理相反,同时存在的是文化自负心理。文化自负是一种对待自身文化态度上的自满自足和妄自尊大。这种---------------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心理的思想根源是“天朝"意识和‘中央之国”情结,其特点是为我独尊从各个角度强调“华夏相对于夷狄的尊贵地位和不容侵犯的权威",“并最终形成华夏为尊,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从这种民族本位意识和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出发认为只能以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在文化上自我满足自我陶醉以致自我封闭。正因为如此,当面对外来文化时,往往不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加以对待,反而产生对立、排斥和抗拒情绪,固守传统盲目排外致使闭关锁国政策占据上风,失去了本应获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中兴的机会。直到今天,不少人依然保留着一种习彳惯世界上一有什么先进的或者进步的东西出现,就有人去查点自己的文化存货,说多少年前我们在这方面就有所发现了,我们的老祖宗那里早就有了,如此等等.与这种文化上的自满、自大和自负相伴随的,往往是文化上的故步自封,因循守旧;同时也包含和折射出一种对外来文化的恐惧和戒备心理:自我封闭处处设防.其实文化自负或者文化自大,在一定意义上所表现和反映出的也是一种极度的文化不自信.

  不论是文化自卑还是文化自负,都是一种对于自身文化的片面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身的文化传统确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不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以及对自身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上的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九中华---------------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许多的优秀内容和因素,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弘扬。毛泽东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中指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丰富的革命文化就是我们文化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定海神针7,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千方百计地弘扬。”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普遍交往和碰撞的时代整个世界己经连结成一个整体成为‘地球村”,人类面临着空前的文化整合,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只有克服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心态确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对待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从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并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影响。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第一,要以理性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强化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具有资源和家园两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资源宝库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精神支柱、精神纽带和凝聚力、向心力之所在.中华文化是历代哲人探宄“天人之道”、‘为人之道”,追求“圣人”“君子’的高尚人格以及“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和道德境界,向往完美人生的智慧之学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对此我们理应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不仅展示了我们党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也为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虽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是文化强国,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仍然属于弱势文化系统,我们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文化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中国文化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兴盛势不可挡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我们应该有文化大国的气魄和胸襟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只要我们把文化建设放在世界发展大背景下来审视和推逃牢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不断展示新优势、创造新天地就一定能够使中国文化产生更为广泛的影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己辉煌灿烂的历史,在许多方面有着西方文化所不具备的长处和优势,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探宄、主张‘天人合一”的观点,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提倡“仁者爱人"、推崇孝道,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等等,这些思想是西方文化中比较薄弱的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公私关系、义利关系、理欲关系、智德关系等问题上,也有着自己独到的智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藴含的群体主义、和平主义、仁爱主义等人类共生主义的道德理想是人类谋求共同生存与发展、和谐与进取、完善和提高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和文化的突出贡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进步,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发展成为有着更大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其普世价值也必将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从而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当然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厚古薄今,而是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顺应历史潮流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历史智慧和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传统文化中也确实存在一些糟粕需要摒弃。对待传统文化,还是要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东西,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只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标准进行取舍和扬弃。这就要求我们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批判、清理、重释与重构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和成分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内容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为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经济与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第二,更新文化观念,与时倶进,推陈出新,以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世界文化或外来文化的冲击.“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有所长。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以各自方式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只有兼纳百家之精华融合各种文化之所长才能更好地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如果自我封闭、排斥外来,就会失去发展的活力,甚至走向消亡。中华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就在于它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具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传统.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是经济、政治结构的转型,也是文化结构的转型。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人们交往空间的扩大,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与冲突不可避免,只有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相互学习与借鉴自觉地取长补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共生与繁荣,并促进自身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文化的发展就是选择、吸---------------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纳、同化不同系统的文化成分变成自己的构成性要素。因此,文化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变化着的系统它的发展、壮大永远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沟通和传播。任何由于担心全球化会带来文化冲击和消极后果而主张文化上闭关自守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以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努力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注重文化自省和自我超越才能保护和发展自身文化“历史证明开放包容不会削弱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核,反而在吸收借鉴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应该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此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它同样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内部结构,不断变革和发展自身的内容以适应世界文化的潮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能仅仅依靠政府保护来实现而是要与时倶进,推陈出新在传统文化中注入现代元素从自身的现代化中寻找自我发展的力量。只有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在现实生活中迸发出新的活力,才不至于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失去自我。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甩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因为它‘既能成功地将它的文化扩散出去又能始终真正地、完全地吸收---------------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与它接触过的异己的文化,使它与自身合为一体在对待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现代新儒学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辛亥、五四以来的二十世纪的中国现实和学术土壤上强调继承、发扬孔孟程朱陆王以之为中国哲学或中国思想的根本精神并以它为主体来吸收、接受和改造西方近代思想(如民主"、科学’)和西方哲学(如柏格森、罗素、康德、怀特海等人)以寻求当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出路.这就是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地汲取和吸收包括外来文化在内的人类文化和文明中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发展也才能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多元文化的存在为不同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和可能这种对话、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同文化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生成的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相互吸收和借鉴彼此的文化传统中的优秀成分,是提升和丰富自我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要有辩证取舍的态度和转化再造的能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夜郎自大、自满自足、故步自封固然是文化发展的障碍但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妄自菲薄也同样不可取。现代化不等于完全西化吸收和容纳外来文化也必须以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全盘西化、完全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必然会丧失自我,进而丧失民族和国家认同。一种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价值往往藴含于它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藴含于它的独特性之中。因此我们面对和吸收外来文化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贵在以---------------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中国化、本土化.要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多国家多民族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出人头地,自立自强,就必须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注重发扬自己的民族主体意识保持其民族的主体性在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并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要同中国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要同中国人民的接受习惯结合起来创造适合中国人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只有通过转化再造形成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才能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强化文化自觉意识,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注重文化创新。“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高度的文化自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相应的文化自信。因此,文化自信的重建离不开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深切体察、深刻反思和正确把握而不是靠盖一些青砖黄瓦宫殿式的楼宇,或者提倡穿汉服唐装让小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就可以实现的。如果说我们现在造一个炎帝、黄帝像建一个仿古建筑群就可以重建文化自信或者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文化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我们在深刻认识、体察和科学把握自身文化的基础上要与时倶逃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要注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不论社会如何变化发展我们都无法与过去完全决裂,总是生活在特定的传统之中,面对某种持续的文化力量。同时,传统依靠自身无法实现自我再生和自我完善需要富有活力、欲求和热情的人们投身其中,在现实的延传之中实现其开掘和创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学说,正是在继承与发展、综合与创新中得以延续的。孟荀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两大重镇“都表现出与时倶进、日新又新的特色’,“孟子表现为继承与发展,荀子则是综合与创新"。不断的创新与超越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的传承不是因循守旧,不是将传统放入博物馆供人瞻仰,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注入新的内容使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会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无论是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还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论是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还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都需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只有与时倶进,不断自我超越,推陈出新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不会在全球化浪潮中失去自我也才会使传统文化升华为现代文化,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当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革,重视相关制度规范的设计和建设培养和确立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和激发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体制机制管根本、管长远只有不断深化改革,破除阻碍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体制的改革是一种全方位的涉及众多要素的改革近些年来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逐步由浅入深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突破其效果是明显的。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创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和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国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会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新也会成为我国文化领域的主旋律。

  同时,还应当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文化软实力建i设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并且围绕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重要任务和目标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和繁荣做出了战略部署。《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一文中也指出:“任何一个大国的崛起不仅伴随经济的强盛,而且伴随文化的强盛。作为一个执政党我们不仅要致力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而且要致力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形成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加快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己经成为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着眼点,以及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彰显了一种理性、成熟的智慧。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要注重硬实力的持续发展还必须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确作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包含着我们党对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新特点的自觉体认对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进程中地位与作用的深亥d洞悉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指向与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发展问题不断探索所取得的新的理论成果.”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一种以文化为标志对产业的分类;该分类强调的是文化要素中观念系统商品化这一变化;该变化标志着文化的完全产业化的完成,表现为一般商品生产、产权商品化和符号生产。”目前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己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面对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的扩张以及文化资本、文化产品的冲击,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对于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包括在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源的供给与配置上,应当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在文化产业建设和发展中的主导作甩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投资体制,为文化产业的开创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作为政府而言要切实履行政府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加强改进宏观调控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加强对市场秩序的规范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快速发展、健康发展”。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日益显现出其---------------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与文化自信

  特殊的重要性.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化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不但要勇于‘引进来",以宽容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积极对待和吸纳外来文化还要勇于‘走出去”,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开辟广阔的空间。这些都有赖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提供现实的强大的支撑,同时,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提升,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能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中华文化真正“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篇四: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建设

  作者:***

  来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05期

  [摘要]鄉村文化自信是一个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当前我国乡村文化自信总体水平在恢复中,但发展还不平衡,需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包括乡村基础干部、乡村农民、外出农民工、乡村教师、乡村企业和个体经营管理者在内的乡村主要行为主体的文化自信,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和心理基础。

  [关键词]乡村

  文化自信

  主体建设

  文化自信是一种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而乡村文化自信则是乡村振兴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是乡村居民自觉行动起来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前提条件。没有乡村文化自信的确立,乡村民众就会对自己的前途缺乏信心甚至悲观失望,所谓的乡村振兴就不可能实现。可以说,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和灵魂,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首先必须要解决农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1]而乡村文化自信说到底是一种主体性建设,所有提升文化自信的政策措施最终都要通过乡村主体也就是乡村民众的文化自醒,形成文化自觉才能够实现。为了搞清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现状,为乡村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依据,本课题组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问卷调查时间从2018年4月到2020年8月,共收回问卷569份。第二次问卷设计除了与第一次互相印证补充外,还弥补了第一次调查的不足,重点完善了如何提升乡村文化自信方面的问题。问卷调查主要以山东、安徽两省为主,还包括江苏、四川、海南等省内部分比较发达地区。选择前两个省的原因是因为它们都是农业大省,其农村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所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两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者对安徽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外出务工者、企业经营管理者、村民、农村基层干部、县政府有关负责人等。本文以两次调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体系做了初步探讨。

  一、当前乡村主体文化自信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农村政策扶持下,我国农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包括了农村精神面貌和精神文化状态的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当前乡村主体的文化自信状态,调查问卷设置了观察乡村主体文化自信总体状况的问题,两次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第一次侧重了解乡村民众对农村总体发展前景的态度和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当问到“您对乡村发展前景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占24.73%,回答“相当有信心”的占32.38%,“有信心”的占26.67%,“没信心”的占7.62%,“不清楚”的占8.57%。当问到“您认为我党提出的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能否实现?”回答“肯定能实现”的占35.24%,“基本能实现”的有32.38%,“或许能实现”的有23.81%,“不能实现”的有3.81%;“不清楚”的有4.76%。数据表明,当前农村主体对乡村发展前景总体看好,大多数被访者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持有信心。对乡村未来发展前景不看好和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实现的只占15%和8%左右。由于乡村文化自信包含在乡村发展的总体自信之中,对乡村发展前景总体自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体现。

  在对第一次问卷的情况进行分析后,课题组开展了第二次调查,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追问,同时设计了若干具体问题,以更清晰地了解乡村主体的乡村文化自信程度。当问到“您对家乡的认同感强吗?”回答“强”的占43.97%,“比较强”的占占41.38%,“不强”的占12.07%,“缺乏认同感”的占2.59%。家乡认同感主要是对家乡文化的认同,虽然这种认同还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却是文化自信的基础,缺乏认同感就谈不上文化自信。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被访者还是有比较强的家乡认同感,认同感不强和缺乏认同感的只占近15%。当问到“您是否有家乡自豪感?”回答“有强烈自豪感”的占23.92%,“有自豪感”的占56.9%,“缺乏自豪感”的占15.3%,“没有自豪感”的占3.88%。缺乏自豪感和没有自豪感的一共占近20%。家乡自豪感是以家乡认同感更深一层的家乡情感,是乡村文化自信的直接表现。调查显示出较多农村青年对自己的家乡缺乏自豪感,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说明当代农村青年在因谋生而经历频繁迁徙和流动之后,部分人对家乡的认同感越来越淡薄,自豪感在下降,部分农村青年逐渐认同了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已经没有乡村文化的认同和自豪。当问到“您如何评价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的现状?”回答“非常自信”的占16.81%,“比较自信”的占48.28%,“缺乏自信”的占32.97%,“自卑严重”的占1.94%。这一数据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可能表达的是被访者本人乡村文化自信状况,也可能反映的是被访者对乡村文化自信总体状况的整体判断。但不管是哪种情况,数据对当前乡村文化自信状况的指示意义已很明显。另一个关于信心的问题是“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是否有信心?”回答“非常有信心”的占25.43%,“比较有信心”的占53.45%,“比较没信心”的占13.79%,“没信心”的占7.33%。“比较没信心”与“没信心”两者相加为21%。这个题目设计与第一次问卷调查的题目不同之处在于,它直接针对“您的家乡(村)”,而非泛指的“乡村”,问题更有针对性,答案的可信度也更高。

  两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多数被访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对当前农村发展形势的看法正面、积极,认为党和政府对农村扶持的政策力度逐年

  加大,“三农”状况明显好转,未来前景可期。但数据也显示,有少部分受访者文化自信不足,对自己家乡缺乏自豪感,对乡村传统文化认同有所减弱。说明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建设,我国乡村的文化自信在逐渐恢复中,但发展还不平衡,打造具有充分自信的新型农村社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

  二、乡村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分析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所表征的是当代中国在文化领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必须落实在文化主体性的重建上。[2]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文化自信现状,课题组对乡村各阶层、各群体进行了深入分析,不仅研究了主体的生活环境、职业、教育等指标,也研究了主体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

  (一)乡村人口构成

  乡村职业构成比城市简单,居民以务农为主,收入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多离开了乡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全国每年有7000多个村委员会减少[3],部分省份农村的“空巢率”已经超过60%[4],贫困人口较多。“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这种趋势在有些地区还在加剧。本次调查探访了安徽皖南的一个村民组。为了方便出行,当地政府把公路一直修到山顶,平整的路边植被茂密,山涧潺潺流水,俨然一个宜居的天然氧吧。可是,我们从山脚走到山顶不见一人。经打听得知,这个村民组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几位老人。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地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外出打工一年还能挣五、六万,所以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乡村人口的这种现状和特征,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乡村有劳动力的人口成规模流出,本身就是对乡村前途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乡村基层干部

  乡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委会成员是乡村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乡村发展的组织、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是乡村民众的主心骨。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如果一个地方的村支书、主任对本地文化没有信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当地是发展不起来的。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呈现出年轻化、学历化的趋势。本次调查表明,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对乡村发展总体自信程度,在所有职业群体中是最高的。当问到“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乡村基层干部比重最高,高达85%(非常有信心30.77%;比较有信心51.28%)。课题组还设计了一个直接测评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水平的问题,当问到“您认为当前乡村干部自身对于乡村前景的自信状态如何?”总体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11.85%,“比较自信”的占40.95%,“不够自信”的占33.19%,“缺乏自信”的占14.01%。说明受访者对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程度呈两极化。而乡村基层干部自我评价是“非

  常自信”的占7.69%;“比较自信”的占56.41%;“不够自信”的占30.77%;“缺乏自信”的占5.13%。说明乡村基层干部对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自身文化自信水平还有待提高。总体而言,在所调查的部分地区,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不高,文化自信缺失现象在乡村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农民阶层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民占乡村总人口的80%以上。当前需要重新定义“农民”这一概念,严格地讲,常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农民;只有仍然坚持在农村从事农业(广义)生产的人员才能算是农民。虽然这类人数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他们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组成,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对乡村文化和总体发展前景的自信程度要明显低于农村基层干部、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村个体经营者等阶层。访谈过程中,有少数村民对本地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虽然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部分家庭买了轿车,公路也修起来了,但这些都是在城市务工挣来的,或是政府直接资助的,当地经济反正一年不如一年,看不到未来出路。持此观点的村民年龄偏大,观念传统,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内心深处保留了传统农民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农村创意阶层

  这些是活跃在广大乡村的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包括手工艺品生产者、农村文创人员、小剧团演员、歌舞表演队、民乐表演、农村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农村创意阶层是当地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这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熟悉了解乡村的历史、传统、人物、风情,对乡村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认知。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他们的文化自信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从事文化艺术主要是出于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这类人对乡村文化最为了解,也最有感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有传播乡村文化的热情。但大多数文化艺术活动收入水平不高,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苦恼。留在农村的民间艺人面临着生存困难和技艺失传的双重压力。

  (五)乡村企业与个体经营者

  这类人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务实,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在当地有一定号召力,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态度以及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整体文化自信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体经营者、手工业者、店主、摊贩等也是农村中有影响力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在农村占比不高,但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高于一般农民,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象征,是乡村集体记忆的传承者。过去常见的村头小店,不仅为当地民众日常购物提供了不少方便,也是当地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各类人群聚集的地方,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经营者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

  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企业的入驻和大型超市的兴起,村头小店和夫妻店不断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损失。

  (六)鄉村教师和中小学生

  乡村教师除了向乡村学生传授知识,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文化和艺术的态度和认知,对乡村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在所有职业群体中,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自信水平最低。部分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都是农村落后、城市先进、将来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想办法进城、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之类的观点。虽然这种“弃农”“离农”的观点在现阶段有着现实的基础,但客观上为这些成长中的下一代早早播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是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建立时期,学校教育和环境如何,对于少年儿童文化自信的初期培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形成很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乡村人口构成

  乡村职业构成比城市简单,居民以务农为主,收入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多离开了乡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全国每年有7000多个村委员会减少[3],部分省份农村的“空巢率”已经超过60%[4],贫困人口较多。“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这种趋势在有些地区还在加剧。本次调查探访了安徽皖南的一个村民组。为了方便出行,当地政府把公路一直修到山顶,平整的路边植被茂密,山涧潺潺流水,俨然一个宜居的天然氧吧。可是,我们从山脚走到山顶不见一人。经打听得知,这个村民组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几位老人。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地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外出打工一年还能挣五、六万,所以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乡村人口的这种现状和特征,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乡村有劳动力的人口成规模流出,本身就是对乡村前途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乡村基层干部

  乡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委会成员是乡村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乡村发展的组织、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是乡村民众的主心骨。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如果一个地方的村支书、主任对本地文化没有信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当地是发展不起来的。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学歷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呈现出年轻化、学历化的趋势。本次调查表明,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对乡村发展总体自信程度,在所有职业群体中是最高的。当问到“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乡村基层干部比重最高,高达85%(非常有信

  心30.77%;比较有信心51.28%)。课题组还设计了一个直接测评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水平的问题,当问到“您认为当前乡村干部自身对于乡村前景的自信状态如何?”总体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11.85%,“比较自信”的占40.95%,“不够自信”的占33.19%,“缺乏自信”的占14.01%。说明受访者对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程度呈两极化。而乡村基层干部自我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7.69%;“比较自信”的占56.41%;“不够自信”的占30.77%;“缺乏自信”的占5.13%。说明乡村基层干部对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自身文化自信水平还有待提高。总体而言,在所调查的部分地区,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不高,文化自信缺失现象在乡村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农民阶层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民占乡村总人口的80%以上。当前需要重新定义“农民”这一概念,严格地讲,常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农民;只有仍然坚持在农村从事农业(广义)生产的人员才能算是农民。虽然这类人数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他们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组成,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对乡村文化和总体发展前景的自信程度要明显低于农村基层干部、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村个体经营者等阶层。访谈过程中,有少数村民对本地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虽然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部分家庭买了轿车,公路也修起来了,但这些都是在城市务工挣来的,或是政府直接资助的,当地经济反正一年不如一年,看不到未来出路。持此观点的村民年龄偏大,观念传统,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内心深处保留了传统农民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农村创意阶层

  这些是活跃在广大乡村的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包括手工艺品生产者、农村文创人员、小剧团演员、歌舞表演队、民乐表演、农村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农村创意阶层是当地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这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熟悉了解乡村的历史、传统、人物、风情,对乡村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认知。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他们的文化自信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从事文化艺术主要是出于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这类人对乡村文化最为了解,也最有感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有传播乡村文化的热情。但大多数文化艺术活动收入水平不高,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苦恼。留在农村的民间艺人面临着生存困难和技艺失传的双重压力。

  (五)乡村企业与个体经营者

  这类人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务实,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在当地有一定号召力,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态度以及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整体文化自信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体经营者、手工业者、店主、摊贩等也是

  农村中有影响力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在农村占比不高,但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高于一般农民,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象征,是乡村集体记忆的传承者。过去常见的村头小店,不仅为当地民众日常购物提供了不少方便,也是当地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各类人群聚集的地方,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经营者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企业的入驻和大型超市的兴起,村头小店和夫妻店不断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损失。

  (六)乡村教师和中小学生

  乡村教师除了向乡村学生传授知识,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文化和艺术的态度和认知,对乡村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在所有职业群体中,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自信水平最低。部分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都是农村落后、城市先进、将来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想办法进城、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之类的观点。虽然这种“弃农”“离农”的观点在现阶段有着现实的基础,但客观上为这些成长中的下一代早早播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是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建立时期,学校教育和环境如何,对于少年儿童文化自信的初期培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形成很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乡村人口构成

  乡村职业构成比城市简单,居民以务农为主,收入水平低,文化教育水平低,文盲率高;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多离开了乡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20个行政村消失,全国每年有7000多个村委员会减少[3],部分省份农村的“空巢率”已经超过60%[4],贫困人口较多。“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非常严重,这种趋势在有些地区还在加剧。本次调查探访了安徽皖南的一个村民组。为了方便出行,当地政府把公路一直修到山顶,平整的路边植被茂密,山涧潺潺流水,俨然一个宜居的天然氧吧。可是,我们从山脚走到山顶不见一人。经打听得知,这个村民组几乎所有劳动力都已外出打工,留下的只有几位老人。当地人告诉我们,当地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外出打工一年还能挣五、六万,所以能出去的人都出去了。乡村人口的这种现状和特征,无疑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严峻考验,这也是乡村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乡村有劳动力的人口成规模流出,本身就是对乡村前途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

  (二)乡村基层干部

  乡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委会成员是乡村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乡村发展的组织、领导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是乡村民众的主心骨。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自信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如果一个地方的村支书、主任对本地文化没有信心,得过

  且过,不思进取,当地是发展不起来的。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农村基层干部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总体呈现出年轻化、学历化的趋势。本次调查表明,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对乡村发展总体自信程度,在所有职业群体中是最高的。当问到“您对您的家乡(村)的未来发展是否有信心?”乡村基层干部比重最高,高达85%(非常有信心30.77%;比较有信心51.28%)。课题组还设计了一个直接测评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水平的问题,当问到“您认为当前乡村干部自身对于乡村前景的自信状态如何?”总体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11.85%,“比较自信”的占40.95%,“不够自信”的占33.19%,“缺乏自信”的占14.01%。说明受访者对乡村基层干部文化自信程度呈两极化。而乡村基层干部自我评价是“非常自信”的占7.69%;“比较自信”的占56.41%;“不够自信”的占30.77%;“缺乏自信”的占5.13%。说明乡村基层干部对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的认识比较客观,认为自身文化自信水平还有待提高。总体而言,在所调查的部分地区,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自信程度不高,文化自信缺失现象在乡村基层干部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

  (三)农民阶层

  农民是乡村人口的主体,长期以来农民占乡村总人口的80%以上。当前需要重新定义“农民”这一概念,严格地讲,常年在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农民;只有仍然坚持在农村从事农业(广义)生产的人员才能算是农民。虽然这类人数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但他们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组成,培育乡村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培育农民的文化自信。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对乡村文化和总体发展前景的自信程度要明显低于农村基层干部、农村企业经营管理者、农村个体经营者等阶层。访谈过程中,有少数村民对本地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认为虽然村里家家盖起了新房,部分家庭买了轿车,公路也修起来了,但这些都是在城市务工挣来的,或是政府直接资助的,当地经济反正一年不如一年,看不到未来出路。持此观点的村民年龄偏大,观念传统,思想保守,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内心深处保留了传统农民听天由命、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

  (四)农村创意阶层

  这些是活跃在广大乡村的农村文化艺术人才,包括手工艺品生产者、农村文创人员、小剧团演员、歌舞表演队、民乐表演、农村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农村创意阶层是当地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这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熟悉了解乡村的历史、传统、人物、风情,对乡村文化有着独特的敏感和认知。他们是乡村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他们的文化自信对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主业和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从事文化艺术主要是出于对文化艺术的爱好,同时也为了增加收入补贴家用。这类人对乡村文化最为了解,也最有感情,具有较高的乡村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也有传播乡村文化的热情。但大多数文化艺术活动收入水平不高,仅能够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同时他们还要面临技艺失传、后继乏人的苦恼。留在农村的民间艺人面临着生存困难和技艺失传的双重压力。

  (五)乡村企业与个体经营者

  这类人头脑灵活、思维活跃、务实,能够带领乡亲们致富,在当地有一定号召力,能影响当地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态度以及文化自信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整体文化自信的发展。除此之外,个体经营者、手工业者、店主、摊贩等也是农村中有影响力的群体。这一部分人在农村占比不高,但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高于一般农民,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是传统乡村文化的象征,是乡村集体记忆的传承者。过去常见的村头小店,不仅为当地民众日常购物提供了不少方便,也是当地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各类人群聚集的地方,在信息传播和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经营者对乡村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的精神世界的变化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随着企业的入驻和大型超市的兴起,村头小店和夫妻店不断减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乡村文化的一个损失。

  (六)乡村教师和中小学生

  乡村教师除了向乡村学生传授知识,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水平、对乡村文化和艺术的态度和认知,对乡村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调查发现,在所有职业群体中,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自信水平最低。部分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的都是农村落后、城市先进、将来考上大学后一定要想办法进城、留在农村没有出息之类的观点。虽然这种“弃农”“离农”的观点在现阶段有着现实的基础,但客观上为这些成长中的下一代早早播下了“文化自卑”的种子,对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正处于形成阶段,是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的建立时期,学校教育和环境如何,对于少年儿童文化自信的初期培育至关重要。如果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就容易形成很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升农村教师和学生的文化自信顯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篇五:文化自卑对哪一时期的影响最大

  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下一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华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们做的调查,大部分青少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还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当代青少年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当代青少年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爱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入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青年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化量。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二者是数学上的“映射”关系。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刚毅奋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各族一家、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益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我国广大的青少年,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代青少年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当代青少年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

  在当前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要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必须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发展的眼光,以现实需要为基础,从长远的战略目标出发,来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不断探索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金塔县三合小学

  常建兴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内容中也比较缺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致使部分青少年的道德缺失、精神贫乏。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美丑、善恶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尔虞我诈、遇挫即倒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思想造成极大影响。

  一、当前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说,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的青少年德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加以引导和解决的话,就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葬送掉一些青少年的美好未来。具体来说,青少年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令人担忧的问题。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应有的理想抱负。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脑体倒挂现象,同时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不如农民工,于是“读书无用论”一直有着较大的市场,这种论调甚嚣尘上,对当代青少年甚至家长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部分学生的道德出现“滑坡”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2、基本礼仪不懂得,缺乏应有的宽容心。部分青少年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不敬长辈,动不动就和父母大发脾气,不把父母放在眼里,这在当代青少年中表现的较为突出。校园里不时会出现,有的学生以穿奇装异服为美,以染发成人化打扮为美,以满嘴脏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为美……在人际交往中,不会也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不懂得换位思考,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宽容之心。对于社会,有的学生甚至抱着敌视的态度,以投机侥幸的思想来看待社会。3、心理素质较差,自大与自卑并存。当今青少年,由于生长环境优越,从小到大家长安排一切,很少经受锻炼,都是一帆风顺的求学过程,他们缺乏挫折感,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各有不同,常常出现学习困难,考试焦虑,,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逆反心理严重等情况。加上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以往依赖的对象——父母、亲戚如果不在身边,常常感到十分无助。抑郁、烦躁的精神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面对现在极大的信息量和宽广的信息来源,有些学生自认为很明白道理,但是往往在面对挫折时,却一下跌人生低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

  4、不具备健康的荣辱观。当前校园并不是一块完全洁净的象牙塔,受社会上种种不健康思想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荣辱观不够健康:平时不努力学习,考试又想过关得

  高分,导致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且屡禁不止;……这些都是荣辱观不够健康的表现。

  5、不懂得感恩图报,缺乏诚信意识。对社会日异发展而带来的物质上的极大丰富,有的青少年学生不是对国家心存一颗感恩之心,相反总是抱怨太多;有的面对父母和老师的无私奉献,不是以欣赏接受的态度去对待,而是感到厌烦;还有的青少年学生往往因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公关意识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世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如在学生中所出现的日常行为规范问题,社会实践中的参与性意识问题,面对一些违纪现象的态度问题,待人接物的导向性问题等,常常给人以一种浮躁感、正直欠缺感、胸怀袒露的“羞涩”感。

  二、用传统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多元文化思想进入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取向也随之出现。青少年学生心理上正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道德修养、修身克已,讲究以他人和社会为重,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用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滋养学生心灵具有深远的意义。

  1、用传统文化影响青少年的交际观

  中国传统史化倡导对人以爱、推己及人的人际关系。教育学生以谦卑的胸怀去待人,以忠信的志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感情、讲德义的传统美德。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同龄人一同感受阳光下的温暖,健康成长,和谐发展,为今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2、用传统文化影响学生的礼仪观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着称。我们通常认为不能对学生要求过于细致,担心“适得其反”,事实上,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文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体现了一个人应具备的素养,人心向善,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是很乐于接受这些东西的。当习惯养成后,青少年学生不会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是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3、用传统文化提倡孝文化

  我国正逐渐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一个能遵循孝礼的人,绝对不会妄自尊大,凡事都能做到“不

  忘其本”,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一个不孝的人则易忘本,通常表现为惟我独尊,惟利是图。

  4、用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强烈的责任感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用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5、用传统文化塑造青少年的诚信观

  自古以来,就有“人无信而不立”的说法,它是衡量个人品行优劣的道德标准之一,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他们来说尤为紧迫。

  6、用传统文化影响青少年的利益观

  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在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情况,以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传统的义利观教育,塑造青少年正确的利益观,培养学生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消除青少年的拜金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现。对青少年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7、用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