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17篇)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的启示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加速,同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此外,“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1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的启示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加速,同世界各个国家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紧密。此外,“汉语热”以及“一带一路”都加速推进了汉语的学习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加快。不管是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是海外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文化休克”的现象。
“文化休克”给汉语教师和第二语言学习者都带来了挑战。本文立足于探究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带来的影响并对海外汉语志愿者自身克服文化休克及在汉语国际教学上克服文化休克提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文化休克
汉语国际教学
汉语教师
一、文化休克概述
1.文化休克的定义
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1936)最早提到了“文化休克”。最有影响力的是Oberg(1960)在《实用人类学》中提到的概念:“由于失去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他认为,一个人在离开母语环境去到陌生的目的语环境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一系列情绪,而这些情绪都属于正常现象。祖晓梅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也是沿用的这一概念。
胡文仲(1999)对文化休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提出“文化休克”是一个人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外一个地方,原有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新的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代替,会产生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和生理上的疾病。
2.文化休克的理论模式
对于文化休克的模式,JohnBerry提出的四种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力。他认为在对自身原有文化的固化认识和对新文化环境探索两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四种不同的文化适应模式:同化、分离、融合、边缘化。
[1]
同化是指不愿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而去追寻新环境里的观念文化。分离指愿意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和身份,多和母语同胞接触,这一类大多是到目的语国家工作和留学的人。融合指在保留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和身份上去接受新的,将两种文化进行兼并融合。边缘化指对两种文化都没有兴趣,人际交往较少,把自己置身于两种文化的边缘。这种模式很少人采取。
3.跨文化适应的过程
3.1四阶段模式Oberg最早把短期旅居者跨文化适应分成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挫折期、调整(恢复)期、适应期。这是在跨文化适应中都会经历的过程,只是对个体而言,程度不同,所需的时间不同。每个阶段产生的时间、表现、原因各有不同。
蜜月期是一个阶段,发生在最开始的一两周。这个时候对于周围的文化和环境都很新奇,充满了探索欲,感觉所在的文化和环境很美好。随后来到挫折期,这个阶段就是“文化休克”期,也被称为“文化震荡期”。这个时候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产生碰撞,生活上开始出现不适应,因此沮丧、想家、情绪低落,想要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当中。第三个阶段为调整期,意识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后就开始自我调整,这个时候情绪逐渐恢复积极状态。最后是适应期,客观的对待文化差异,能接受和处理不同,心情变得愉悦,在新文化中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3.2“U曲线”模式
Lysgaard1955年针对文化适应的四个阶段提出了“U曲线”模式。根据“U曲线”模式在蜜月期和适应期文化适应度最强,在挫折期文化适应度最低,而调整期中等。这种模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因为有些旅居者可能没有经历蜜月阶段,他们一来到异文化环境产生的就是负面影响。
二、研究综述
1.
国外对文化休克的研究
国外对于文化休克的研究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专门针对学术的探讨。其次,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国人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面临文化休克的困扰。因此,针对文化休克现象的研究以及解决策略也越来越多。Oberg(1960)提出的文化休克影响最大也最早,使文化休克现象及其研究进入众多学者的视野。此后的研究对象通常为以商务、学习为目的出境人员,以及国际组织工作者等。研究的主要问题多集中为出国人员及归国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组织管理和实用性的出国或归国适应培训等。
1.
国内对文化休克的研究
从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得出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文化休克的研究大致有三方面: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针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研究、文化休克与对外汉语教学。
第一类是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这一类文章大多数是从全球化背景出发,从跨文化适应方面入手,针对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提出一定的建议。如程茹军(2007)提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增加,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冲突也在增加,因此必然面临文化休克的问题。对此,他提出了这种背景下减少跨文化不适应的建议。姜鹏(2007)从文化维度的角度出发,也对文化差异和文化休克进行了研究。试图在具体技术层面、理论原则层面和现实综合途径等方面对克服文化冲突与文化休克提出方法论建议,建立和发展良性的跨文化交际关系7]。并对我国的跨文化事业提出展望。
第二类是针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研究。这类文章都从留学生视角出发,且大多数针对某一具体国家,具体地域的留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主要通过研究特定对象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原因和现象来提出解决建议。如邓琬珂(2012)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研究并提出建议。沈巧,施叶丽(2011)以英美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代的中国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成因进行分析。
第三类是将文化休克现象和对外汉语教学联系起来。这类文章大多数以特定国家的汉语国际教学为研究对象,且大部分以泰国的孔子学院和留学生为研究对[[4]
象。最后对汉语教师在汉语国际教学中处理文化休克的现象提出建议或思考。如于航(2012)的研究以泰国的汉语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证实了文化休克的一些研究理论,如文化休克的现象很普遍、还通过对志愿者的跟踪调查证实了文化休克各阶段的特征。在他的研究中有一些新发现,比如一些特殊的环境对文化适应也产生影响、并不是每个志愿者都会经历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可能出现某个阶段缺失的现象。志愿者的语言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并不一定呈正相关。吴明珍(2020)从泰国志愿者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文化适应现象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泰语水平高低和出国经历是影响志愿者文化休克程度的重要因素;志愿者在心理适应上大多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而工作适应情况最差这方面的困难主要来自于学校的教育政策以及教学对象。陈梓楠(2015)以菲律宾高校的汉语教学为例对文化休克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了汉语志愿者在菲律宾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为以后去到菲律宾的汉语志愿者在跨文化适应方面提供了参考。
三、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产生的影响
1.
积极影响
Adler(1987)也提出了文化休克的7点积极影响。此外,严文华(2008)在《跨文化沟通心理学》中提到文化休克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来就是正餐的组成部分。很多学者在讨论其不利的一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文化休克也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1.
认识磨合文化差异
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需要一个适应和磨合文化差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处理好两种文化的关系,对自生的适应和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休克,促进自身和学生尽快认识和适应文化差异,减少消极影响。
[2]
1.
1.
促进课堂教学改进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文化休克现象对汉语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换而言之也是一种动力。在教学界,很多教学模式难以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完成。因此,面对文化休克,教师可以创新独特的教学模式,使之与“文化休克现象”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
1.3增强文化适应能力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对外汉语学习的课堂上,都在一边处理着文化休克所带来的不适应,一边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从最初的抵触和不知所措到最后的接受和融合。因此,在处理文化休克的过程中,增强了自己的文化适应能力,也促进了对外汉语课堂的顺利进行。
1.
消极影响
在医学上,把“休克”视作一种病症。学术上,也很多学者持文化休克带来消极影响的态度。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对教师--削弱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课堂本身就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场所。对教师而言,如果对外汉语课堂上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将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甚至中国文化的认知首先就来自于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两种文化的差异,学生就不能理解教学内容,甚至出现乱用误用的情况。
1.
1.
对学生--降低学习效率
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大多来自于工作学习需要和兴趣。但是在初级阶段,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师生双方的交流,导致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失去了兴趣,直接降低学习效率。由于文化休克的产生,学生可能对汉语有抵触情绪,不愿意用汉语交流,甚至逃避,这会大大降低汉语的学习效率。
1.
1.
情绪上--负面情绪增多
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就是直接体现在情绪上,所以这是最大的消极影响之一。从第二个阶段开始,就会产生紧张、害怕、孤独、沮丧、焦虑等各种负面情绪。这些情感的跌宕起伏本来就对人体不利,影响人的健康发展。还会进而影响生边的人。从而给自己的学习带来诸多困难。
四、汉语国际教学中文化休克应对建议
1.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休克应对建议
1.1专业知识方面
教师传道授业,传授的是知识。在教授汉语之前应该充分学习各方面的汉语专业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修辞等等。面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还应该确保所传授的知识的准确性,不可教授错误的没有根据的知识。此外,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主要从听和说开始,所以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确保学生学到正确的汉字发音。面对不同水平的汉语学习者,还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熟悉东道国的语言,在学生不能理解的情况下,用母语给学生清楚的解释。
1.2文化素养方面
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教授汉语本体知识,还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汉语教师除了认真学习中国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还应该充分学习外国文化,并且要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可以使自己熟悉外国文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应对文化休克现象。此外,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既以正确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差异,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
1.3教学能力方面
最后,汉语教师还应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比如职业道德和对异文化的包容。汉语国际教学和中国的语文教学大有不同,针对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考虑到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针对产生文化休克的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学习汉语国际教育以及二语习得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而不仅仅只用母语教学理论作为指导。
2.教学实践中文化休克的应对建议
2.1学生方面
应对文化休克对汉语国际教学课堂带来的消极影响,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对学生而言,首先应该培养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多和汉语教师沟通。特别是处于文化休克第二个阶段的学生,更应该和老师交流,增强自己对于学习汉语的兴趣,克服对汉语的恐惧心理。此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必不可少,还要注重课内课外的结合。第二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只在课堂上,也在课后的交际中。所以要多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多说多练,锻炼自己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2课堂教学方面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了引导学生应对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提高对汉语文化的适应能力以及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际。学生在文化休克阶段,容易对汉语产生厌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因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汉语的兴趣。要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汉语水平,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汉语学习的困难。
五、结语
诚然,文化休克会对汉语国际教师的汉语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但是其积极作用也不可否认。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上,克服文化休克带来的难题需要师生双方做出努力。正确认识文化休克现象,利用其积极影响增强教学效果,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针对教师而言,不仅在自身文化适应方面还是教学方面都需要做出改进。才能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师教学效果。
六、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严文华.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38)
[3]陈梓楠.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中的文化休克问题探析——以菲律宾华校的汉语教学为案例分析[A].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第八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文集下[C].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15:6.[4]程茹军.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跨文化交流与文化休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50-154.
[5]邓琬珂.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29(03):68-69.
[6]段继芳.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休克现象与应对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8):134-136.
[7]姜鹏.文化维度下的文化差异性与文化休克研究[D].兰州大学,2007.
[8]郭彤彤.桥或墙——论文化休克与对外汉语教师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01):42-44.
[9]沈巧,施叶丽.不同时代的中国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成因分析——以英美中国留学生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7):6-7+100.
[10]吴明珍.跨文化适应视角下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休克现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0.
[11]玄雪莹.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今古文创,2020(27):93-94.
[12]杨玉婷.“文化休克”现象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案例分析[D].湖南大学,2017.
[13]于航.赴泰汉语志愿者文化适应调查[D].广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
葛瑞雨(1997-),女,汉族,四川内江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篇二: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姜峰
【期刊名称】《知识经济》
【年(卷),期】2016(000)00【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而英语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为加强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本文简要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探讨了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总页数】1页(P138-138)
【作
者】姜峰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71001【正文语种】中
文
【相关文献】
1.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励红根
2.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J],励红根;3.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休克现象与应对策略[J],段继芳
4.ESL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探究[J],冯娟
5.浅析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J],田娜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三: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ThePhenomenonofCultureShockandItsStrategiesinTCSL作者:段继芳
作者机构:黑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出版物刊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页码:134-136页
年卷期:2018年
第18期
主题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休克;应对策略
摘要:由于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言语与非言语交际障碍等因素,文化休克普遍存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并严重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成效。提高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转变课程设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克服言语与非言语障碍有利于消减文化休克现象,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篇四: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CulturalShockandCulturalAdaptation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李
勇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辽宁
营口115000)
摘要:对于一个要经历跨文化方式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之中短期访问或长期居住的人来说,文化休克是一种必然要经历的状态。要想达到最终的文化适应的目的,我们就要了解其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本文对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并得出了有利于达到文化适应目的的多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休克
文化适应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使得人际的交往空间跨越了国籍或文化的限制。“地球村”的理念正在一步步的成为现实。随着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增加,那些特定的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习俗和交往方式等所带来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跨文化交际的科学研究也日趋增多。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与文化适应(CulturalAdaptation),作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一、文化休克的含义
1958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首次提出“文化休克”
(CulturalShock)的概念:“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简单说就是当一个人从自已长期生存的文化中来到另一种全新的差异文化一门中时,都会有一定时期和程度的心理和生理上波动现象,这种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性,就是文化休克。
二、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
文化的差异是产生文化休克的最主要原因。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宗教信仰会形成不同的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习俗,这些都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差异。陆地面积广阔的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导,会形成集体主义为中心的文化,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都是以个人服务于集体为主导的。而在陆地面积稀少的沿海或岛国,以航海和对外贸易为主的生活方式
会培育出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庸之道”行为的准则使得中国人以谦虚礼让为先,群体利益至上。而西方国家价值观受人文主义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宣扬自我表现,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同的文化造成了对同一种行为或方式的不同理解。当两种不同的文化交织在一起时,一个习惯了自己母体文化方式的人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不适应,甚至是排斥、不接受,这就出现了文化休克现象。
三、文化休克的表现
文化休克现象多出现在跨国移民中,或者是同一社会内的不同文化背景民族的移民之中。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中时,人们会感觉到处于一种社会性隔离之中,周围的所有一切都是陌生的。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易怒、偏执、极度想家、感觉孤独、惊恐和无助等症状。这些心理症状反映到生理上就会出现头痛、反胃甚至失眠现象,在与他人沟通方面可能会有不爱与人交往、总是抱怨或者不想说话等行为方式。
四、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
文化休克的过程大致可以被划分为四个阶段。出发前阶段、初到阶段、反应阶段和适应阶段。
出发前阶段:人们通常对于将要进入的文化会有一定的计划或准备。此时人们的心态基本是兴奋与焦虑并存。饮食、语言、风俗的东西即让他们觉得有新鲜感又担心自己不一定能适应。但是总的来说,此时的人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文化是持乐观态度的。
初到阶段:当人们初次到一个全新的文化之中时,人们会感觉到很兴奋,很愉悦。在这一阶段中,差不多在他的眼里,一切新文化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食物很特别,环境很优美,人们很友好。即使偶尔会有失眠和焦虑发生,也很快会被激动和好奇所取代。研究表明,这一阶段所持续的时间变化很大,有的人会持续几天,有的人会持续几个月。但是无论怎么样,这一阶段最终会被充斥着脆弱、愤怒和忧郁的第三阶段所取代。
反应阶段:随着美好时光的结束,事情好像变了味道。不长时间之后,他开始感到越来越多的焦虑,失望和越来越少的耐心。他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和他说不同语言的人,而他自己的当地语言没有显著的改善,人和人的沟通好像不是那么的顺畅了。初来时的那种美好仿佛虚幻一样的不真实。他开始怀疑,自己出来的决定是不是错误的。
这一阶段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人们要经历他们以前从没有经历过的那种社会暗示,他们所不熟悉的味道、声音、食物和文化习俗等等。不仅仅一些生理上的症状会发生,一些人还会在心理上感觉到压抑和孤独。
通常人们会采取如下几种方式之一来应付此类问题的出现。一部分人会采用排斥的方法,拒绝当地的文化,把自己与当地的文化隔离开来。另一些人会因为承受不住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困扰而选择返回自己的国家。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融入。他们或者把当地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或者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或者完全放弃原来的文化来调整自己进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适应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终在新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几个月之后,人们都会开始理智地审视当地的文化,在肯定和否定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尽管他对一些当地的东西仍然难以接受,但相比几个月前他却接受了更多的东西。同时,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要比上一个阶段好的多。人际的交往开始增多,也开始更加自然流畅。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心态也调整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五、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CulturalAdaptation)主要是指文化对于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应该是各个方面的,包括生存环境、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只有达到文化适应的状态,一个人才能够真正地解决文化休克,融入到全新文化之中,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发展。文化休克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是每个跨进新文化领域的人都要经历文化休克,无论是短期访问、旅游或是长期定居。怎么样去缩短文化休克的时间,把文化休克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快地达到文化适应
的状态是最先要解决的问题。总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生存技能的适应:首先要学会去适应学习生存技能,怎么样去烹饪、去吃饭、去工作、去休息、去和银行打交道、找到交通工具等等让一个新人能在新文化之中生存下来的基本技能。一旦人的生理需要得到保障的话,他的心理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受感都会增强。
寻找民族认同感:当少数民族文化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主流文化氛围,并还要在其中生存下来时,就会产生出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少数民族的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从他们所熟悉的人群、习俗和语言中寻找认同感。这种人际和组织间的参与性会使与同民族人之间的交往强于与本地人之间的交往,即使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多。但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却是不利于达到文化适应的目的的。
发展跨文化友谊:即便民族认同感要大于跨文化认同感,但随着时间的增加,跨文化友谊也会得到发展。当新移民们刚刚来到一个新的国家时,他们通常只与本民族的团体进行接触。几年之后,这类接触还在继续,但是新移民的与当地不同民族的跨文化交往和友谊却明显增加。越早越多地发展跨文化的友谊就越有利于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文化方面的参与:一个人在新文化里居住的时间越长,他对于新文化的参与就越多。教育是跨文化参与性最多的一个方面。通常来说,学历越高的处在跨文化之中的人,他所发展的跨文化交往也越多。除此之外,语言的学习、媒体信息的阅读、社区活动的参与、交流技能的增加都是在文化背景下的参与。这些都会加强跨文化的适应。
结语
总而言之,长期的文化适应对每一个人来说,其适应程度和发展进程不尽相同。一些人会积极主动地去选择适应,而另一些人则不会。对于第一代移民和即时的文化接触者来说,完全的文化适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即使达到适应的目的了,多元文化的发展过程也不会终结。因为跨文化交际是动态的,所以跨文化适应也是动态的。只有更好地了解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更快地达到跨文化适应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贾玉新
著
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9[2]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2[3]YongKim,CommunicationandCrossCulturalAdaption
(Avon,England:MultilingualMatters,1988)[4]RobertShuter,TheCentralityofCulture,TheSouthernCommunicationJournal55(1990):237-49[2]PhilipR.HarrisandRobertT.Moran,ManagingCulturalDifferences.4th
ed.(Houston:Gulf.1995)
作者简介:李勇(1976-),男,辽宁营口人,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金牛山大街东14号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邮编:115000
篇五: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研究》摘要: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来华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加。由于生活习惯、学习状态与本国区别较大,很多留学生较难适应新环境,出现了焦虑、恐慌等文化休克现象。为了帮助来华留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有必要对目前留学生进行“文化休克”现象调查;对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对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有所研究,可以提高目前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现状,并能针对留学生在华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文化休克
成因
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华学习的各国留学生也逐年增加。“文化休克”现象在留学生群体中也较为普遍,会对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探究来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成因,可以减少文化休克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让留学生可以拥有健康的学习和生活。
1.文化休克概述
“休克”本是生理学上的概念,指人体重要功能丧失。而“文化休克”却是指当人们来到一种不同于母体文化的新文化环境时,在心理上出现的难以适应等反应。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提出“文化休克”理论,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因为失去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不熟悉对方的社会符号,产生的心理“深度焦虑”[1]。自奥博格创立“文化休克”概念,很多学者对跨文化中的“文化休克”做了很多细致入微的研究。例如某些学者研究总结出的“文化休克”的表现,如头疼、抑郁、愤怒。学者哈瑞斯的研究开创了研究“文化休克”的新视角,他指出当人们从他乡回到祖国时,有发生反向文化冲击的可能性。
2.文化休克的内容及过程
据学者研究,文化休克分为浅层次的不适、以及深层次的心理危机。文化休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超出预期的错乱感觉以及新文化环境产生的惊奇感;第二,不被新文化环境中的成.
员被认可接受的感觉;第三,失去熟悉的文化环境的感觉;第四,对周围环境极少可控而产生的无能感觉;第五,对已有价值观怀有疑问的感觉;第六,在新文化环境中难以实现既定目标所产生的失落感。
“文化休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以及适应期。当人们选择到国外定居时,就会体验到文化休克所带来的心理状态。此外,不只在本国异国文化之间存在文化休克现象,即便是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中,也同样存在文化休克现象。由此可见,“文化休克”不仅仅发生在异国文化,也会发生在不同的“亚文化”圈中。
3.留学生文化休克成因分析
3.1价值观与民族中心主义
所谓价值观是指“在任何社会人们难以回避的指令,是人们行为方式的准绳、演绎推理的逻辑、评价事物的标准等”。人们在行为、话语和心态中不自觉地延续这套价值观。众所周知,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较为提倡集体主义,孔子认为“爱他人为仁”,孙中山先生也提倡“天下为公”;而西方国家更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价值,注重竞争意识[2]。
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认为,所谓民族中心主义是指依照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与行为准则来解释和度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习惯,包括其他民族的行为方式、社会风俗以及价值观等。当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以后,就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民族中心主义”,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可以演化为爱国主义与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身份认同感。但是当民族自信心过度膨胀就会演化为民族自负,在外部行为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行为偏执,从而显示出民族中心主义消极的一面,会对留学生的学习以及学习心态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3.2回避陌生文化和抱团生活
当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生活,由于相同民族生活习惯相近,所以留学生更习惯于远离中国同学而抱团依赖他人一起生活。这种“抱团”的生活方式会使得留学生们更习惯、更有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他们难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更难以适应新文化,不能主动接受中国文化的新鲜事物。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与陌生的同学和新鲜事物接触,这样就会使得他们难以在留学期间近距离、更详细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无法了解中国的社会规范,加剧了文化休克的程度[3]。因此,当留学生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一旦感觉对方的做事方式和自己的习惯相差较多时或者被拒绝时,就会消极地感觉失望、委屈、挫折等文化休克现象。
.
3.3难以避免的文化定势
所谓文化定势,是指同民族人民会对其他民族人民有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这种已经渗透在民族内部的文化定势思维,一方面可以帮助留学生建立起对对方国家的初步印象,用这种已有的经验来快速了解并适应他国的生活;而另一方面,这种文化思维定势也使得留学生对新接受的文化习俗缺乏新鲜感,不会主动去探寻新文化的乐趣。虽然如前文所述,文化思维定势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单凭文化思维定势来适应跨文化生活很容易使留学生走进误区,难以更好地适应他国的文化生活。如果留学生从最初就建立了错误的文化定势,形成了对对方国家有偏见的认识,就会更加阻碍留学生在他国的学习和生活,难以在新鲜国度学习体会到该国特有的文化习俗,加重了文化休克现象。
3.4语言冲突与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
所谓语言冲突,是指由于汉语水平较低而导致的留学生不能与当地人正常交流、进而使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融入到中国文化生活中。当留学生初次进入中国文化环境时,还不能正确体会很多具有多样内涵的词语和表述差异,这会直接引发语言的冲突与矛盾。在语言发生冲突时,会出现表面意义与内涵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使用情况。例如,在韩国语言中,“完了?”一词是在对某事是否结束发出疑问,而在中国文化中,“完了”还代表“很糟糕、很差”的意思[4]。其次,有些词汇在表面上有着相同的意义,但在实际使用时也是有非常大的语义差别,特别是在使用口语时,尤其是不规范的口语表达。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留学生会因为在不正确的场合下不当使用,从而造成对话双方的尴尬局面。另外,还存在着使用词汇缺乏的情况。由于文化语言存在差异,某些语言词汇在概念上对留学生是非常陌生的。从内在的意义来看,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根本难以找到对应的词语,从而会造成留学生的词汇缺失,造成了语言冲突。举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家族结构复杂,三个代际之间的称谓词就有60种之多,而在英语中只有20种。因此,但就亲属关系的词汇对西方留学生来说就是非常头痛的一件事。例如,在英语里uncle一词便包括了所有的叔叔伯伯称谓,而中文就要包括伯伯叔叔舅舅等称呼,就会使得留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加剧了“文化休克”现象。
留学生刚来到中国,缺乏在华生活的必要的社会技能,例如,留学生并不熟悉汉语语言以及中国的社会习惯,会给刚刚进入中国的留学生造成应对周围的环境的生活压力,从而会使他们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焦虑。在异文化中的生活和交际的不同使身处异乡的留学生难以在段时间内适应。而饮食差异,更是留学生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用惯了刀叉的留学生拿起筷子时会感到难以使用[5]。在人际之间的交际上,中西方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正如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提到的,中国是一个注重差序格局的“人情”社会,在社交时要体现出上下尊卑、年龄差异以表示尊敬;而西方社会受个人价值取向的价值观影响,更注重彼此之间的平等,如父子、上下级间都直呼其名[5]。因此,这些新社会环境技能的缺失会使得留学生增加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压力。
3.5危机事件对“文化休克”的影响
所谓危机事件,是指会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作用的、会中断正常生活的事件,比如偶尔会发生的地震、火山喷发等天灾人祸。当留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来到中国留学后会缺少安全感而产生不安和焦虑。地震、火灾、恐怖袭击等危机事件会对留学生感到恐惧、紧张、难以找到安全依靠、产生难以克制的心理障碍,所以危机事件同样也是留学生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我国的生活学习环境,增强跨文化传播能力,学校应该不断完善对留学生的管理工作,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缓解文化休克现象,不仅需要院校和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留学生自身从自我隔离的状况中解脱出来,结交各国留学生朋友,尽可能快地适应留学生活,减少文化休克给留学生带来的负面情绪。
参考文献:
[1]谭志云.试论文化休克现象与来华留学生的教学和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4.[2]历冬风.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D].辽宁师范大学,2006.[3]姜鹏.文化维度下的文化差异性与文化休克研究[D].兰州大学,2007.[4]朱燕.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求索,2007,09:160-162.[5]葛艳,孙爱群.从文化休克现象谈德语强化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几个层面[J].德国研究,2001,02:71-73..
篇六: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及教育对策分析--以河北大学的留学生为例门莹
【摘
要】Bymeansofquestionnaireandinterview,thesurveybasedonthestudentsoftheInternationalExchangeandEducationCollegeofHebeiUniversityismade.Itanalyzesthegeneralandspecificcharacterof“culture
shock”andofferstheadviceandeducationalcountermeasurestohelpoverseasstudentsovercoming“cultureshock”.%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并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建议和有益的教育对策。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4页(P61-64)
【关键词】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文化差异;教育对策
【作
者】门莹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071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国际地位,无论是中国经济腾飞提供的良好机遇还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生活。显然,中国已经成为留学大国。国内诸多高等院校在留学生的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方面给予了良好的安排和保障。然而,对于留学生因身处异国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还有待提高。本文将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浅析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又称文化震荡、文化冲击,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因失去自己所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的心理,并且由此产生抗拒新文化、留恋旧文化的心理反应。即当生活在某种文化环境中的人试图去理解或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导致其出现无助、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等感觉的现象。
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休克”现象会经历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复原期、双文化适应期[1]。然而因为个人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四个阶段在不同人的身上持续的时间长短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程度深浅也不一样。
(一)问卷设计
问卷的题目为“关于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情况的调查问卷”,设计有中、英文两个版本以供不同语言能力的留学生选择。问卷共有11道题目,其中前十题为客观题,最后一题为主观题。问卷内容主要涉及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类型、程度深浅、持续时间、引发原因和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旨在调查在华留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其来华时间为3个月到2年不等,其中男性占被调查人数的37%,女性占63%。此次被调查的留学生涵盖了汉语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班次的学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些在华留学生身上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占总数的12%的被调查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已经影响到了自身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且他们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均在15天以上;占调查总数73%的留学生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时间基本为7-15天;而占调查总数15%的留学生尽管受到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但因为其自身适应能力较强,几乎没有出现过无助、疑惑、排斥等“文化休克”现象中较明显的心理反应。
(一)在华留学生的自身性格影响其“文化休克”的程度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性格自我评价为喜欢热闹、开朗、活泼、自信的留学生身上只出现了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其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也仅停留在思乡、烦躁等少数几个层面上。且大多数性格偏外向的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所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时需要的时间周期较短,基本控制在2周以内;而那些性格自我评价为安静、沉默、内向的留学生则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其所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较性格外向者更为深层次,更加全面、突出,甚至影响到了自己在中国的正常的学习、生活。这些性格内向者的“文化休克”过渡时间多在15天以上,有的甚至要两三个月。
(二)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影响其“文化休克”的持续时间
在被调查者中,那些在来华之前就已经掌握了较多汉语知识的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在本国学习的就是汉语言专业或汉语翻译专业的留学生,往往具有高于其他留学生的汉语听说、应用能力。他们能够更加快速的了解中国文化和风俗习惯,适应中国式的教学和管理方法,与中国学生进行沟通和交往。相应的,对新坏境的快速融入
和适应使这些“汉语水平较高者”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现象比较轻微,且持续时间较短。
(三)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较低加剧了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症结在于新文化、新环境与本国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所造成的冲击和落差感,所以应努力地去理解并适应、认同新环境中的文化对改善“文化休克”现象。然而调查结果却显示仅有2%的留学生表示理解并认可大部分中国文化;92%的留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小部分中国文化,但无法认同;而6%的留学生表示根本无法理解并认同中国文化。即使是来自与中国文化相近的东亚文化圈的日本和韩国留学生也只是在理解中国文化时比其他留学生要容易一些,但同样无一人认同中国文化。留学生来华要适应中国的制度、习俗、礼仪、道德、习惯等,但归根究底这些方方面面都植根于悠久的中国文化,而留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对中国文化的不接受、不认同心理,导致其难以融入中国式的生活,从而产生种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加剧引发了“文化休克”现象。
(四)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影响其“文化休克”程度
接受调查的在华留学生均表示中国的校园生活与自己本国的校园生活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但他们对中国的校园生活的适应程度却不尽相同:43%的同学表示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毫无困难;48%的留学生表示虽然自己在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过程中有困难,但最终成功克服,已经适应了在华的校园生活;9%的留学生表示自己至今无法适应中国的校园生活。那些表示适应起来毫无困难的留学生的“文化休克”过渡期均在7天之内,其“文化休克”程度也较轻微,只出现了一些并不突出的消极情绪。对比之下,占总数9%的至今无法适应中国校园生活的留学生身上都出现了影响自身正常学习、生活的“文化休克”现象,其过渡期也更加漫长。由此可见,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校园生活适应的越好,其“文化休克”程度就越低,过渡期也会相应较短。
(五)生活习惯、时间观念、道德标准、社交礼仪和学校的管理制度成为难以被受调查者接受的主要文化差异因素
通过配合访谈的调查方式,大多数在华留学生认为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最难以接受。比如一些中亚和欧美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人用餐的筷子表示不能习惯;而一些留学生对中国人喜欢晚上洗澡表示不能接受;还有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人晚上休息较早,没有过夜生活的习惯等。虽然每位留学生无法接受的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但对中国人的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他们融入中国式生活的最大障碍,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导火索。
(六)同国籍的在华留学生之间的过密交往,甚至是排斥与中国人交往的行为不利于真正的跨文化适应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当自己出现“文化休克”现象时会选择向老师或与自己同国籍的留学生寻求帮助的方式来克服这些消极情绪。与有相似经历的同国籍留学生交流,共同克服“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本来是有利于缓和“文化休克”现象的行为。然而在调查留学生对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参加程度时,比起大多数选择“喜欢并经常参加中国人举办的文化、社交活动”的留学生,参加问卷调查的70%的蒙古籍留学生却选择“比起中国人的社交文化活动,我更喜欢参加本国人之间的社交、文化活动”,而这些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程度虽然较低,但其“文化休克”的过渡期却比起其他在华留学生更长一些。因为我校蒙古留学生较多且居住在同一栋公寓楼内,加上蒙古草原文化崇尚自由自在的影响,使这些蒙古籍留学生之间的交往密切,呈现“抱团”的现象。比起要通过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才能融入的中国式社交、文化活动,跨文化交流的惰性使他们更多的选择本国人举办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在相互帮助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同时,也不自觉地排斥了与中国人的交往。这些留学生尽量回避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物,这就使他们无法更好地了解该国文化的特点和社会规范等[2]。导致
其虽来华已久,但对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的适应程度依旧较低的现象,在无形间“延长”了其“文化休克”现象的过渡期时间。
(七)教育震荡成为引发“文化休克”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在华留学生中,85%的人表示就自己目前的汉语水平而言,在进行课堂听讲和课外学习时存在着困难。同时部分在华留学生至今无法适应中国高校的考勤制度、学习环境和课堂管理。留学生来华的首要目的就是学习,然而受到语言不通的限制,他们有时无法理解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使他们的学习难度加大,压力倍增。这几乎是每一个在华留学生都会经历的阶段,教育震荡已然成为引发“文化休克”的最直接的、普遍的因素。然而随着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和对中国文化的渐渐适应,这种“文化休克”现象会慢慢减轻直至消失。然而那些被教育震荡“击败”的留学生,面对越来越难的课业只会加剧自身的烦躁、痛苦甚至不知所措、迷失自我。
普通在华留学生参加的课程大多是硬性的、量化的,并且其课程设置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基本趋向成熟。所以,在帮助留学生尽快克服“文化休克”现象方面,应当更加侧重教育管理方面。普通语言进修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一方面具备学历生管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就要求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管理,要更加具有阶段性和针对性[3]。因此,针对在华留学生所表现出的“文化休克”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
在蜜月阶段,留学生初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充满了好奇,对于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体会尚不深刻,整体处于兴奋状态。学校可以利用蜜月阶段带来的新鲜感为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缓冲阶段:介绍所在城市的整体情况,带领留学生简单的参观,使其了解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社会情况;带领留学生参观校园,熟悉周边的购物、娱乐、医疗等重要的生活设施场所,帮助他们熟悉学习及生活环境,在满足留学生对异国生活的好奇心的同时排解其心中可能存在的疑惑与忧
虑。
在危机阶段,受到语言障碍、生活习惯、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逐渐明显。此时,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失落、沮丧、焦虑等消极情绪。学校应在此时密切注意留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加大对其的人文关怀:班主任对一些“文化休克”现象明显的留学生应加倍关注,切实了解并帮助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与其进行定期的交流与辅导;学校选拔一些素质优秀、性格开朗的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组成互助小组,不仅可以提高彼此的语言水平,减少语言障碍在留学生学习、生活中带来的不便,也利于留学生在朋友的帮助下尽快适应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在复原阶段,随着语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留学生逐渐适应了中国式的校园生活,对中国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逐渐走出“文化休克”带来的消极影响。针对此阶段,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化活动与交流,进一步帮助其成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组织留学生参观周边的名胜古迹、秀丽山水,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中国的民俗风貌和历史文化;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既能检验语言学习的水平,又能增长中华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在双文化适应阶段,留学生已经可以适应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了,他们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处理本国文化与中国文化冲突的方法,并且在面对新问题时他们也更加淡然、冷静。这个阶段是他们交友、学习的最佳阶段。我们应鼓励留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情况规划好在华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机会,帮助留学生自主开展一些有利于展现并缩小不同文化差异的活动。
除了以上阶段性的措施,管理者还需要坚持做一些日常的教育工作,这里列举几个比较有典型性的活动:
(一)鼓励留学生加入中国学生的兴趣社团
尽管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文化上有差异、语言上有障碍,但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兴趣,如打篮球、跳舞、弹吉他等。学校不妨鼓励留学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让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为媒介,共同学习、交流,这不仅能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而且在潜移默化间使留学生了解到了中国文化,同时更多的中国朋友也能使他们的“文化休克”阶段过渡的更快一些。
(二)设立专门帮助在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心理医生,定期举行心理讲座或访谈
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在产生“文化休克”的心理反应时,选择了以倾诉的方式来解决。一些轻微的“文化休克”现象的确可以通过有着相似经历的留学生的帮助来克服,然而一些“文化休克”程度较重的学生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特别是在留学生到达中国的初期阶段,专业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和与学生一对一的交谈都有利于发现并帮助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
(三)开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
很多在华留学生渴望和中国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中国学生也对外国留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学校组织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结成互助小组,不仅能快速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可以为中国学生创造学习外语的机会。同时双方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沙龙、文化旅游或利用节日开展文艺表演活动,以生动的形式让在华留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精妙之处,在感性和理性层面都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理解[4],自然而然的加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缩短“文化休克”的过渡时间。
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共性与个性的分析,不难看出留学生初到中国,身处异国文化之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现象,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文化休克”现象的严重化,努力缩短其过渡时间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在华留学生自身积极学习汉语,尝试从不同渠道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缩小其与中国文化之间的障碍之外,各高校也应提高对在华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关注程度,针对“文化休克”现象的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对策。
总之,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基于发挥留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基础之上的。帮助其调整好跨文化适应状态,不断完善在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创造留学生在华期间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相关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大学出版社,2009.[2]邓琬珂.留学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3):68-69.[3]王琳琳.基于“文化休克”问题的留学生教育管理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96-98.[4]宋兰香.来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1(1):158-160.
篇七: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先看一则有关“文化休克”的闹剧:有位保加利亚外交使节的夫人,设宴招待客人。最后一道菜是夫人最拿手的汤,每人一碗。看着客人喝完露出的满意神态,夫人依次问客人:要不要添一碗?别的客人都以“够了”婉谢,只有一位黑人留学生满脸笑容地应道:“好的,好的。”等到这位客人喝完第二碗,夫人又问:“要不要再来一碗?”这位留学生依然笑容满面地点头:“好的,好的。”这第三碗汤客人喝得显然有些艰难,但当夫人问他要不是再来一碗时,他又立即换上一副笑脸,点头说:“好的,好的。”看着夫人端着碗走进厨房,留学生已撑得瘫倒在地。在黑人留学生的非洲文化中,只要主人劝食,客人是不能推却的;而在夫人的保加利亚文化中,只要客人不推却,主妇必须满足他。两种异类的文化形态撞到一起,彼此没有退让余地,难免出现此类“休克”。
今年3月,山东招远市贾家庄子村的一赵姓女儿,在美国留学工作5年后,携夫回家探亲,却把姥爷、姥姥最想见的小外孙留在了天津。赵父以为全家曾为女儿读书备受艰辛,现在家里还有一个患癫痫病的儿子,为看病欠下一屁股债。于是向年薪6万美元的女儿开口要3000美元,结果竟被拒绝。女婿的说法是:你是长辈,但不是皇帝。要钱是你的愿望,但能不能实现,不是你说了算。赵父多方努力无果,连到天津看外孙女的要求也被拒绝,气得赵老汉愤懑难抑,一怒
之下,竟用斧头砸死了熟睡的女儿女婿。最后,被处以死刑的赵老汉,在法庭上表示自己并不后悔,却在记者面前止不住老泪流??
按照西方文化,赵家女儿的做法和赵家女婿的说法都没有错,个人权利是神圣的,属于自己的事,谁也不能主宰;但在赵老汉看来,知恩图报是天理,亲情至上是天良,丧尽天理良心的人,天诛地灭。且不要用一句“法盲”就轻易消解了其中更深的意蕴。请想想,是何等激烈的心理冲突,才让赵父丧失了残存的最后一点理智?杀人偿命,无人不懂,别说舐犊之情,虎毒尚不食子,更何况是自己亲生的女儿,是全家省吃省穿供养成才的女儿,是全家全村为之骄傲的女儿!文化“休克”成这样一场悲惨的人间悲剧,中西新旧,没有一种文化形态能算是胜利者。
中西文化日益交融、新旧文化加速交替,多一份宽容,多一点缓冲,多一些沟通,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休克,才能避免尽可能避免的悲剧。文化进步需要代价,但代价决非越大越好。
为避免休克与悲剧,时下那些常以西方文化与新兴文化自居的一方,总不免显示其文化势差中的优势,倒应该多讲点主动与宽容、缓冲与沟通为好
每当人们在外地或者海外旅行时,总觉得自己是“鱼儿离开了水”。就像鱼儿活在水里一样,人们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文化背景之中。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独特的个性,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许多交际信号的含义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发生差异。所以当我们进入新的文化时,我们感觉就像鱼儿离开了水,这种感觉是因为我们对新的文化背景之下的交际信号还没有完全理解。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叫“文化休克”,所有处于异地的人都会产生文化休克,只不过因为人的差异而程度不同而已。懂得和明白这一点对我们身处异地是非常重要的。
初到一个城市或国家开始的几天里,一切通常进展的很顺利。初来乍到者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鲜,对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吃到的东西都觉得新奇不已。可能也会有一些问题,但是通常都当作新鲜事情来接受。他们会发现自己受到好客主人的热烈欢迎,被带去餐馆吃饭,去看电影,或者旅游观光等等。这是文化休克的第一个阶段,叫“蜜月
期”。
不幸的是,这个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新来者不得不应付诸如交通,购物以及交际等问题。人们似乎开始不关心你,他们也许会帮你,但是他们似乎不理解你所担心的问题,因为在他们看来那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你甚至开始觉得东道主的人们不喜欢外乡人或者外国人。
接下来可能就会是文化休克的第二个阶段,叫“排斥期”。新来者可能会产生
敌对心理,开始抱怨该城市或东道国的文化和这个城市(或国家)本身。这个阶段是出现文化休克“疾病”的危险期。之所以我们称之为“排斥期”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新来者开始排斥这里的文化,只关注令他们烦恼的事情。在这个阶段,新来者要么变得坚强而留下来(本人就是如此),要么变得更加脆弱而返回本土。
如果你坚强的熬过第二个阶段,你就会不知不觉的进入第三个阶段,叫“倒退期”。在这个阶段,你有可能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家乡话,看自己在家乡时的照片或者录像,吃家乡菜,和一些与你说同一种语言的人在城市里漫步,大部分时间还在抱怨这个城市(国家)和她的文化。
也是在倒退期,你只记得你家乡(或祖国)美好的一面。你的家乡(或祖国)似乎突然间变得非常美好。你会忘记以前你的所有困难,并开始问自己为何要离开家乡(或祖国)。你现在也许只想到你的家乡(或祖国)是多么的美好,在哪里你似乎从未遇到过任何难题似的(本人就是如此)。然而,这只是文化休克“病”产生的错觉而已。
如果你成功的度过了第三个阶段,你进入了文化休克的第四个阶段,叫“恢复期”。在这个阶段,你逐渐适应了东道城市(或国家)的语言和习俗。你也许会对一些交际信号不大理解,也许你并不能完全明白人们所说的每一件事(尤其是俗语),但是,你已经百分之九十的适应了新的文化。你开始发现城市(或国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生活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当你完全适应以后,你就会接受该城市(或国家)的饮食和风俗习惯,甚至发现你喜欢该城市的某样东西胜过自己家乡的某样东西。你终于明白你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没有哪一个比哪一个更好的说法,只是各有各的优缺点而已。终于,你完全适应了新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文化休克的所有阶段,你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经历这些阶段,阶段的时间长短也因人而异。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你也许返回家乡或者祖国,猜猜看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你也许会发现自己进入第五个文化休克期---“回归本图文化休克”。你离开家乡太久,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习惯,你会觉得自己不再完全适应家乡的生活。在你离开的这段时间,家乡或祖国已经发生
了很过变化,你也需要些时间才能适应家乡或祖国的文化。
文化休克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疾病或情感问题的可能。不管是身居异地,海外,还是回归家乡或祖国,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善待自己,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你就会变得更加坚强,而且变得经历丰富,聪明睿智了很多,对人生也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了。
我到无锡后不久便强烈地体验到了这种“文化休克”的存在。
尽管我在来无锡之前自认为是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自以为已经对未来有了相当程度的理解,但到无锡以后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不适应感。原因不仅是因为北方与南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差异,无锡话的难懂首先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而且整个社会环境都有着较大的反差。无锡比起我的家乡,是比较大的城市了。对于地理位臵的不熟悉使人常常觉得脚不踏实地,环境的陌生导致了心理的陌生和无助;还有比如作息时间的完全不同,北方是早晨八点上班,中午十二点下班,在家里吃午饭,睡午觉,然后下午两点半再上班,下午六点下班。而南方是典型的朝九晚五,中午只是吃饭时间,很多人不午休,这就初到时的我一天工作下来觉得很疲劳,但是现在反而觉得这种工作时间非常合理,下午四点半就下班了。还有东西名称的称呼的不同,比如:北方人的线衣线裤,无锡叫棉毛衣棉毛裤,笔记得我刚来的时候,问:这里的冬天冷不冷,答:不很冷,穿一条棉毛裤就可以了。于是我想,棉毛裤穿了能冷嘛,又是棉,又是毛的。于是我接着问:哪里能买得到棉毛裤,答:超市商场都有。结果我去买的时候才发现,就是我在北方穿的线衣线裤嘛。还有,北方人把自己的女儿叫做“姑娘”,而无锡人的“姑娘”是对孩子姑姑的称呼;馒头叫包子,包子叫馒头等等之类的吧,害的我在餐厅里本来想吃的馒头,买的却是包子;再就是房子的单价远远超出我的家乡的平均水平,这使人一下子就觉得压力非凡,这么一大笔钱,何时才能买到房子呢。其实交完首付,做完贷款之后才发现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样的,只不过我的家乡还不怎么流行按揭的买房模式,因为房子价格低,大家更习惯于借私人的钱,而不是借银行的钱而已。
其实,像我这样初来新的城市就遭遇文化休克的人非常普遍,有些人居住在新城市很久,仍然难以克服文化休克及其后遗症。如果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常说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原有文化模式的根深蒂固,当一个人面对新的文化形态时,如果他还以原有文化作为认识和评判现有一切现象与行为的标准,就必定会产生出文化休克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种文化表象而已,更为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狭义地理解,文化只不过是一种标识性的符号罢了,一种表达思想与实物的形式,它需要一种载体来创造与承传,而社会环境就是一个最为深刻和广博的载体。如果不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休克的感觉可能就会轻许多。因为文化可以习得,而社会环境却是无法复制的。
这种文化休克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直接导致恐外症的出现。恐外症(xenophobia),当一个人身处异文化区域,语言的差异,文化生活习俗不同,周围的人在外表、衣着、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均与自己不同时,会导致身处异地或异文化的人为人处事不知所措,从而在心理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恐惧感,甚至过度敏感。
篇八: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兰静;沈于翠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5(014)005【摘
要】文化休克是一个人试图了解或适应另一不同文化人群时所感受到的不适应、无助和一定程度的惘然现象,是人们从熟悉的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产生的一系列精神紧张综合征。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患者住院常会产生一系列不适应、不习惯甚至恐惧、焦虑、沮丧、绝望等不良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现象,因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自从我院1998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注重了这方面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686-687)
【作
者】兰静;沈于翠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0;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浙江,丽水,323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0541.64;R473.5【相关文献】
1.住院患者的文化休克与护理对策[J],王玲焕;穆秀芹;闫春花;王秀珍
2.住院患者文化休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刘健
3.住院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对策[J],韩纯燕;李华
篇九: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旅游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初探周媛
【摘
要】随着旅游活动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也得到了重视.在旅游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越来越多地交织在一起,文化休克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在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现象作介绍的基础上,探析了文化休克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期刊名称】《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21)002【总页数】3页(P18-20)
【关键词】旅游;异质文化;跨文化交际现象;文化休克
【作
者】周媛
【作者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051旅游跨文化交际现象与文化休克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在不同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影响和推动着各自文化的发展,从而产生文化差异和文化距离。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旅游实际上就是异质文化的互相碰撞、冲突与交融。在
充满异质文化的环境中旅游,游客会对异质文化环境中的景物(特别是人文景观的内容)产生异乎寻常的新奇感与强烈的探索欲,而与此同时,游客也会产生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和不同程度的紧张感,并且对周围事物和人的敏感度增强。这是源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与充满变化的陌生环境。这就是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跨文化交际是旅游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出国旅游,还是在国内不同民族的文化环境中旅游,都必然涉及跨文化交际活动。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前往异地且不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大众旅游活动促使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发生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是深入到经济、物质、信息、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伴随着经济流、物质流、信息流和文化流的运动。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沟通和传播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旅游活动的核心动因正是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一直伴随着旅游者的空间流动。
旅游活动的一项重要意义就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与传播。然而,交流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休克”现象(CultureShock)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文化休克是获得最普遍承认的旅游者进入外国文化或外族文化所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很多学者给文化休克下过定义,它的概念最初是用来对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相当长一段时间(超过十二个月)的旅居者(如外交官或军官)的经历进行分析的,被定义为“旅居者对他们在与东道主社会成员进行交往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反应”;是由于“社会交往中熟悉的记号与符号的丧失”而造成的“平衡的丧失”,因为他们“遭遇了某一异己文化中的差异性”,缺乏关于在某一新文化中如何表现其行为的熟悉的暗示;是“对适应新环境与民众的不成功的努力的反应”。文化休克现象往往在不同族群、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发生。1960年,文化人类学家奥伯格(KalveroOberg)界定其为: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社会符号不熟悉,而在心理上产生的深
度焦虑症。社会学家郑抗生教授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休克,是指生活在某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2旅游中文化休克的表现及其阶段
人们已经指出了文化休克的大量症状,如:紧张、源于脱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而产生的失落感、由于在新环境中不能应对自如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尴尬、屈辱、沮丧、被新环境中的成员所拒绝的感受、对其本身的价值观与身份的迷茫、缺乏竞争力、挫折感、对东道主的消极情感、拒绝学习新的语言、烦躁增加、疲惫、挑剔、主动性降低,甚至是对清洁状况的过度关注与担忧。奥伯格(Oberg,1960)报道说,过度洗手、对饮水与当地食品以及寝具的清洁程度的极度关心、对远处心不在焉的凝视、丧失胃口、过度依赖与自己同胞的相处、对细小问题的突然发怒、极度渴望回家等等,都是文化休克的共同现象。
在体验一种新的文化时,每一位旅行者都要经历文化休克的几个不同阶段。奥伯格识别出了文化休克的四个阶段:(1)“蜜月”阶段,以迷恋和乐观为其特征;(2)“敌意”阶段,其特征是对东道主社会的消极态度以及与旅居同伴有更多的交往;(3)“恢复”阶段,以在新环境中应对能力的增强为特征;(4)“适应”阶段,以对新文化环境的接受与快乐为特征。
霍夫斯特德提出了反应旅居者情感随时间而变化的文化涵化曲线(acculturationcurve):第一阶段“快乐”期,个体体会到兴奋;第二阶段“文化休克”期,个体在新环境中体验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第三阶段是最长的“文化涵化”期,个体开始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对于在新文化中生活并建立社会关系有了更大信心;第四阶段“稳定”期,个体开始达到心理稳定。
3旅游中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
3.1旅游中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最主要的深层次的原因,主
要是来自于不同文化的巨大反差
游客本人所在地区或国家与旅游目的地之间文化巨大差异的存在,使得游客与出租车司机、酒店工作人员、接待员、商店服务员、海关关员的相遇可能是令人感到紧张的。处于外国文化当中,旅游者通常都不明白如何对他人进行问候,在对话中什么是恰当的话题,甚至在什么时候给服务员小费等等。许多情景都令人感到困惑不解,这些都是源于旅游者和异地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比种族、肤色等其他生理现象都要深刻得多的区别。就拿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两个最典型的文化来说,二者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上都有明显的不同。例如一个美国人到了印度,美国人行事的追求效率和印度人的相对散漫会在美国人心里产生巨大的反差;再比如从欧洲到中国的旅游者,也会对中国密集的人口、人与人之间的相对距离产生不适应;性格热情开放的南美洲人到了文化相对保守谨慎的日本,有时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情绪等等。类似这样的区别使旅游者在诸多事务中产生错觉和迷惑,从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3.2旅游者文化休克的心理原因
来自不同地方的旅游者,在面对异域和不同的人的时候,都会产生文化休克,但其表现的形式和强度等都有所不同。从心理上来探究,这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状态有关。往往比较外向、开朗活泼、乐于和别人沟通、自主性强的旅行者的文化休克时间,要比那些内向、适应能力不强、不喜欢与别人交谈的旅行者要短,强度也没有那些人强,相反,在经过短暂的适应阶段之后,他们会把这种异质文化当成一种全新的乐趣去反复揣摩消化。也就是说,对异质文化适应能力强的旅游者,文化休克现象要比那些适应能力较弱的旅游者体现的弱一些。
另外,从心理状态上来讲,一些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对异地排斥性较强,他们也更易产生文化休克现象,且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这便是旅游活动结束后,游客对一个景点、一条旅游路线甚至一个地区的旅游评价不高的原因之一。
4针对旅游中的文化休克现象所采取的一些对策
(1)作为旅游者,面对文化休克,一定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自我的种族中心主义心态,在异质文化面前表现出理解和宽容。尤其是对一些对宗教和文化比较固守、对别的宗教和文化比较排斥的旅游人士来说,更有必要从这方面加以调整,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旅游活动更加愉快和顺利。
(2)在研究旅游者文化休克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相对于每个阶段,尤其是最重要的文化休克抵触阶段,东道国和旅游者都应该有一个清醒而正面的认识,要认知到这是一个正常的阶段和现象,从而减轻文化休克的对旅游活动和游客的负面影响。
(3)旅游业与接待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都应该参加必修的跨文化培训。跨文化培训有助于人们理解自己的文化以及旅游者的文化,鉴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学会与来自不同文化的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其接受文化不同的旅游市场。这种培训能教会服务提供者去尊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并同与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这样,国际旅游者就会感觉到东道主对旅游者的各种文化层面是理解的,并感到旅游环境是和谐的。比如说,上例中初到印度的美国游客可能会对印度人用手吃饭的生活习惯感到不卫生和排斥,这时候如果接待国的服务人员能够从不同文化的深层差异性去引导,而非简单介绍当地人的习俗,会使得美国客人认识到这种文化习俗是可理解,与环境是协调的,这样这位美国客人的印度之旅就不会是不洁净的,反而会是奇妙和令人兴奋的。
(4)为了减轻旅游中的文化休克现象,让旅游适应文化差异,作为旅游接待地除了加强旅游工作人员的跨文化教育培训外,还应发挥本国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增强异质文化的旅游吸引力,让异质文化成为旅游最大的卖点,而不是破坏游客心情的罪魁祸首。
总之,文化休克不一定是消极的东西,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减轻它的负面影响,并尽量将其转化为积极的因素,培养更多的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旅
游业从业人员,增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为旅游业服务。
参考文献:[1]朱伟芳.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文化休克与跨越[J].广西教育,2010(1).[2]高敏杰.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1(7).[3]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朱路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6]欧阳康.跨文化理解与交往[J].社会科学战线,1997(1).
篇十: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住院患者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文化休克,是当一个人突然处于一种新异的文化生活环境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排斥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住院患者文化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沟通交流障碍,风俗和生活习惯,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心理因素等。要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环境,避免患者因文化休克而对医院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使患者尽快融入到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
标签:住院患者;文化环境;文化休克;护理对策
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进入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产生的迷失、排斥甚至恐惧现象。患者从家庭突然转变到医院这个特殊环境中时会对新环境产生一定的陌生感,由于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感且精神高度紧张。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帮助患者减轻文化休克,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环境,笔者研究了患者产生休克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护理政策。
1文化休克产生的原因
1.1医院环境因素
是患者自身以外的因素,主要是医院的物质环境。医院环境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医院是公共场所,而且有着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任何进出医院的人都要遵守医院的准则,而患者在这样一个被管制的环境下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很难适应医院的按时作息、按时吃药、医生的定期检查等一系列步骤,患者对陌生的病房环境感到生疏,离开家人和朋友感到孤单,常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文化休克。
1.2沟通交流障碍
沟通交流包括语言、非语言两个方面。不同的沟通交流模式均可引起患者的精神紧张,即使同一种语言也会因语调的不同使人感到困惑和不理解。治疗疾病是一种创伤的过程,因此医院内形成了特殊的治疗环境,此环境对患者来说都是陌生的。面对各种生疏的仪器设备,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紧张、严肃的面孔和忙碌的身影,听到各种陌生的医学术语,以及诸多治疗体位带来的不舒适感,这些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多数患者害怕疼痛、不良后果、出血等,这些又都影响着治疗的正常进行,使患者出现明显的文化休克。
1.3风俗和生活习惯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个人所在的民族和地区的风俗习惯所形成的文化特征,与医院文化是截然不同的,对同一种文化环境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
1.4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
住院患者来自四面八方,文化层次,文化背景,品德修养,社会经历均不同,因此对医院的文化环境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文化素质较高,认知能力较强的患者对陌生的治疗经医务人员解释后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较快适应新环境;文化程度较低,尤其是来自农村没有文化的患者,对医院的一些检查和治疗无法理解,出现忐忑不安,束手无策,焦虑甚至拒绝治疗的
篇十一: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浅析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浅析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文化休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任何人初次进入一个新的文化领域,都会经历因原有观念及文化受到新文化冲击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留学生作为当今从事跨文化活动最频繁的群体之一,深受文化休克的影响。了解文化休克的根源及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是降低文化休克对留学生影响的首要任务。而通过合理的训练和学习,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是可以调节和缓解的。
【关键词】文化休克
留学生
文化休克的根源
跨文化适应
引言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氛围、语言环境或地理区域的人,通常都会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或生活后,经历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在1960年首次被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Oberg)以文化学的角度提出,并命名为“文化休克(CultureShock)”。自奥伯格首次提出“文化休克”这一概念,人类便在如何克服这一现象的问题上展开了不断探索与研究。首先,布朗认为,文化休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1](P131)。每个旅居者(sojourner)①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时,心理及生理上可能经受的疑惑、不满、打击,甚至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
留学生作为受文化休克现象影响最主要的旅居群体之一,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除了要面对与其他旅居者相似的处境外,与其他旅居者不同的是,留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常常带着明确的与学术相关的目标和任务。所以,本着这一出发点,留学生在达成个人学术目标的过程中,能否具有良好的学术表现就显得极为重要。由此可知,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期间会面临生活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假设这些问题发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向自己熟悉的人寻求帮助。而对于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处理问题时,情况就不会显得如此简单。一来,在寻求帮助时,本来已经熟悉的方法和途径会被语言、文化或生活习惯、民风民俗上的差异所限制、约束;二来,在遇到困难时,个人对目的地国的了解程度、个体心理上的承1受能力也因人而异。所以,在解决留学生可能要面对的文化休克时,就应该从社会差异和个体差异角度上双重分析[2](P424-425)。
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
近年来,学术界文化休克产生根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居者因为被“曝露”在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随之产生由跨文化接触(interculturalcontact)②而引起的负面情绪上。强调了若从旅居者的性格、旅居目的、旅居地社会环境的差异着手,就可有效降低因跨文化接触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3](P43-44)。留学生同样会因语言及文化能力上的缺陷而在日后的跨文化接触中面对更多由此引发的问题。对于留学生而言,文化休克现象的根源可以归结为个人因素及非个人因素两点。
1.个人因素
留学生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个人因素包括:年龄、目的地国语言掌握能力、个人受教育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学业表现等。金秀芳在对文化休克的研究中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进入某一异文化,由于其母文化的习得及所知甚少,社会符号混乱的问题较小,则适应文化的能力就相对比其他年龄的旅居者要强,文化休克则表现微乎其微[4]。此外,有过在异文化环境中旅居经验的人,心理上比毫无旅居经验的人更有准备,也更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的异文化[3](P89)。再者,旅居者在前往目的地国前对目的地国语言、基本的风俗习惯的掌握程度,也会影响日后文化休克的程度[5]。最后,由于留学生的旅居目的以完成学业为主[3](P147),所以一个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留学时的情绪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其课业上表现的影响。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强、能独立完成学业任务的学生,在目的国的生活也更如意,对目的地国的反馈评价也更高。
2.非个人因素
第一,文化的差异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不同的语言、生活习惯、价值导向等。在留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跨文化差异无处不在。霍夫斯泰德(Hofstede)提出的文化维度(valuedimensions)③是解释文化间差异性及其影响的有力支撑。其中,在讨论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根源时,对其情绪、状态影响最为显著的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andcollectivism)及权利距离(powerdistance)的差异[3](P156)。从个人主义文化中来的留学生,更倾向2于展现个人才华,上课喜欢提问,更愿意与老师互动,求胜心切;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留学生,倾向于“融入大集体”,不愿意出风头,更多情况下不会与人主动交流。研究显示,集体主义文化影响下的学生非常重视权利距离[3](P156-157),也通常来自具有高权利距离(highpowerdistance)的国家。这一类学生普遍尊敬师长,行事风格有明显的长幼尊卑之分,一般视反驳长辈、质疑老师为非常不恰当的举动。反之,文化价值观表现为低权利距离(lowpowerdistance)的留学生,意识中不具有老师、学生之分,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老师与学生亦然。第二,文化距离(culturaldistance)是造成旅居者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焦虑心理的决定因素[6]。换句话说,母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距离越大,旅居者需面对的来自生活上的变化就越多,文化适应的过程则越痛苦,文化休克程度也就越重;母文化与目的地文化之间的距离越小,旅居者在目的地文化中的生活就越顺利,文化休克的程度也就越轻。相比同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日本留学生而言,美国留学生在中国的旅居生活必将面对更多学习、生活上的改变,可能发生的由文化休克引起的问题也就越严重。第三,目的地国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也会影响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心理。Takai(1989)在对身处日本的留学生的研究中就曾指出,日语掌握流利的留学生更倾向于与目的地国人民结交为朋友。但这样的期盼往往会因当地人的拒绝而落空,期盼与现实的落差会直接导致其在日留学期间的情感挫败[3](90)。反之,较前一种情况,如果目的地国对外来文化接纳度高,留学生在适应和调整的过程里就会轻松自如得多。
留学生群体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可能的应对方法
第一,文化认知的能力,即在理解母文化基础上,做到对地主国基本信息的掌握。在掌握这些基本信息后,留学生还应该做到独立地正确分析这些信息,不偏见、不歧视、不带有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7](P183)意识。同时建立强烈的多文化意识,在遇到与自己母文化价值观念产生强烈冲突的事件时,应表现出理解和包容的态度,而不是惊慌失措、嗤之以鼻。第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包括语言(verbal)交流及非语言(nonverbal)交流的能力,留学生不仅应该掌握基本的目的地国使用语言,还应做到把习得的社会、文化信息运用于实践中。通过对已掌握的信息快速并准确判断,把它们灵活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进行有效的、恰当的跨文化交流。第三,自我调节的能力。留学生3应时刻保持开阔的思维,不钻牛角尖。同时,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使自己尽快走出文化休克的阴影。
对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又可以通过出国前的准备训练、抵达目的地国后的持续训练、回国后的调整训练这三个有序的部分加以施行。留学生的旅居生活并非仅仅发生在抵达目的地之后,它更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与之相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应独立于其他的跨文化活动而展开,这两者对留学生的影响在时间跨度上都是十分长远的[3](P251)。留学生在前往目的地以前,首先应该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目的地国使用语言,为以后的跨文化交流打下基础。其次,应通过专业人士讲授,使留学生对“文化休克”这一概念及其特征产生理论上的认识[5]。留学生在目的地国学习期间,学校及社会对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责任重大。学校可定期开设有关目的地国文化知识的课程及讲座,也可以在当地学生与留学生之间举办“结对子”的活动。研究显示[3](P149),留学生与目的地国学生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互动,能使其在留学期间获益良多,比没有“结对子”的其他留学生显现出更强的跨文化适应能力。留学生重归母文化(re-entry)后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是这部分跨文化训练的重心。留学生在回国以后,因生活中现实与期望的不符、人际交往障碍导致的孤独感、对留学生活的想念等[3](P162-164)因素是造成其反文化休克(re-entryshock)的根源。如不能正式对待反文化休克的影响,则不能说是具备了应对文化休克的能力。所以,在留学生返回祖国以前,就应做相应的回国准备工作:校方应对留学生可能出现的回国后的心理障碍作出预警和预防措施,辅导留学生通过通信措施、媒体网络或阅读,了解祖国的发展现状;鼓励留学生与亲友保持联络;更重要的,培养留学生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了解反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和可能的影响,认识到反文化休克与文化休克一样,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面对反文化休克时不惧怕,用已掌握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去缓解、减轻它的影响及危害。
注释:
①旅居者(sojourner):衍生自英文词语sojourn。词根sojourn指的是在一个新的地方做临时性的停留。旅居的产生完全出自个人的意愿,暂时性的停留时间也相对的有长有短。Sojourner,即指在一个新的地方,因个人主观意愿做暂时性停留的人。博赫纳(StephenBochner)将常见的旅居群体归纳为留学生、4游客、国际商人及其他国际事务工作者。
②跨文化接触(interculturalcontact)指带有目的的发生在1.多文化国家或社会内部的居民之间的接触2.一个从某一文化所属地进入另一文化所属地的人与当地其他居民之间发生的接触(Bochner,1982)。
③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Hofstede’sValueDimensions):
1.权利距离(powerdistance),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权力在社会与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2.不确定性的规避(uncertaintyavoidance),指一个社会受到不确定的事件及非常规的环境威胁时是否通过正式的渠道来避免和控制不确定性。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andcollectivism),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利益还是关注集体利益。4.男性化及女性化(masculinityandfemininity),衡量某一社会代表男性的品质,如竞争性、独断性更多,还是代表女性的品质,如谦虚、关爱他人更多。5.长期取向和短期取向(long-termandshort-term),指某一文化中的成员对延迟其物质、情感、文化需求的满足所能接受的程度。参见李文娟:《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与跨文化研究》,载《社会科学》20XX年第12期。
篇十二: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浅析【作者简介】张媛,女,辽宇锦州人,辽宇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
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訂】中西文化差异漫画一个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里,熟悉那儿的一切,但一旦当他进入一个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焦虑
和茫然的心态,这种心理上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交流
中,尤其是对于初次出国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世界经济
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的交流也日益扩展,在面对新的文
化环境时,人们必然会遭遇“文化休克”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和
了解“文化休克”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岀国后的交流障碍,帮助人们顺利过渡到适
应异国文化习俗的阶段。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在1958年首次提出
的概念[1],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
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自从奥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一个人初次进入到不同于母
语文化的全新文化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进入到
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的时候,面临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使得原来适应的模式暂时失效了,在这个调整
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茫然、烦躁、焦虑、抑郁,沮丧,敌视的心理,严重的甚
至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如今“文化休克”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词
汇被借用于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
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儿乎是普遍的现象,它是跨文化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
现象。
一、“文化休克”的阶段
按照奥博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兴奋阶段(蜜月阶段)、沮
丧阶段(休克阶段),过渡阶段和适应阶段。[2]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形式。每个出国的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每个人对其反应的强度有差别。
(—)兴奋阶段(EuphoriaStage)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的阶段,也被称作蜜月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从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开始,持续儿周到儿
个月的时间。
对于大多数笫一次出国的人来说,出国前对崭新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在
接触异国文化后的最初儿天,会对新环境的一切感到兴奋,对所见所闻感到新鲜,感觉就像处于兴奋的“蜜月”阶段一样。
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虽然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但人们通常会把它们当作新奇的一部分来对待。不幸的是,蜜月期往往结束得很快。接下来新来的人必须面对一
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买不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听不懂当地人说的俚语等。慢慢的,周围的国外友人好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关心你,你其至可能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
并不喜欢外国人。新生活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
样你就进入了下一阶段。
(1.)沮丧阶段(DistressStage)在这个阶段,处在异域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文化的不同,加上人地生疏,孤独少援和种种生活不便,可能开始感到周禺的一切咄咄逼人,开始抱怨、排斥
这个新环境。这样的感惜是真实存在的,棋至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阶段通
常持续数周、数月械至更长时间。这是经历文化休克现象期间的一个危险期,不
过也是转折点。新人要么使自己变强大来适应这种变化,进而继续留在当地;要
么自身萎靡不振,最后只能落得个回家的结果。
(三)过渡阶段(TransitionStage)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
了对付新环境的办法,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当地的语言,以及食物、声音等
非言语语言,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他们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
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地文化环境。
?文化艺术张媛:“文化休克”浅析(四)适应阶段(IntegrationStage)
在这个阶段,“外乡人”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
化环境,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也会适应语言的交流,会
对当地的文化氛围更加适应。这时去任何地方都不会感到焦虑。当然在社交方面
仍然会有问
题,可能还是不明口别人说的全部,特别是成语。但是,90%都已经
调整好来适应新的文化,接受这个国家的食物、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其至可能
会发现自己有些欣赏甚至是偏爱这个国家的一些事物。于是,这儿的生活方式与
家乡的确实不同,不过仅仅是不同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差。
二、减轻文化休克的方法
“文化休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虽然期间自己可能会产生某种不舒服其至痛苦的感觉,但它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影
响所有的人,甚至对同一个人在同样环境的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将要或已经处在异国文化区域中的人来说,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
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这种调适可以通过学习和专门的技能训练加以减轻和缩短,这种调适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
化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掌握跨文化交流必需的知识,如语言、社会习俗等文化常识。即在出
国前专门学习该国的语言,了解对方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了解文
化休克的种种特征,使人们对这一现象有理论上和心理上的认识和了解。
(二)
需要具有个人的自弊、真诚与信心,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
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
(三)
要敢于实践,思想开阔,在实践中提高个人在异国文化环境中的适应
能力。人们可以借助X地的一些华人民间机构的帮助,了解当地的各种社会规范,通讯和交通状况,如何找住房等,使新去的人有安全感,避免手足无措,逐渐从
陌生的环境压力下得到放松。
结语
虽然我们不能阻比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摆脱这种症状的出现,但至
少可以通过上述的一些方法减轻人们受到的异国文化的压力,使他们缓解文化休
克的程度,逐渐进入当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最有效的克服“文化休克”的手段就是来自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篇十三: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浅析》摘要:按照奥博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兴奋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休克阶段),过渡阶段和适应阶段,在这个阶段,处在异域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文化的不同,加上人地生疏,孤独少援和种种生活不便,可能开始感到周围的一切咄咄逼人,开始抱怨、排斥这个新环境,·文化艺术张媛:“文化休克”浅析(四)适应阶段(IntegrationStage)
【作者简介】张媛,女,辽宁锦州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中西文化差异漫画
一个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一个社会环境里,熟悉那儿的一切,但一旦当他进入一个语言文化完全陌生的环境,就会产生焦虑和茫然的心态,这种心理上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休克现象。在跨文化交流中,尤其是对于初次出国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的交流也日益扩展,在面对新的文化环境时,人们必然会遭遇“文化休克”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认识和了解“文化休克”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出国后的交流障碍,帮助人们顺利过渡到适应异国文化习俗的阶段。
“文化休克”是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Oberg)
在1958年首次提出的概念[1],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自从奥伯格提出这个概念后,它被专门用以说明一个人初次进入到不同于母语文化的全新文化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进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的时候,面临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使得原来适应的模式暂时失效了,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茫然、烦躁、焦虑、抑郁,沮丧,敌视的心理,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如今“文化休克”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词汇被借用于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后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几乎是普遍的现象,它是跨文化交往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文化休克”的阶段
.
按照奥博格的理论,文化休克大致经历四个阶段:兴奋阶段(蜜月阶段)、沮丧阶段(休克阶段),过渡阶段和适应阶段。[2]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形式。每个出国的人都会经历,只不过每个人对其反应的强度有差别。
(一)兴奋阶段(EuphoriaStage)
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的阶段,也被称作蜜月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从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环境开始,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
对于大多数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出国前对崭新的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在接触异国文化后的最初几天,会对新环境的一切感到兴奋,对所见所闻感到新鲜,感觉就像处于兴奋的“蜜月”阶段一样。
当然在这一阶段中虽然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但人们通常会把它们当作新奇的一部分来对待。不幸的是,蜜月期往往结束得很快。接下来新来的人必须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买不到自己想吃的食物,听不懂当地人说的俚语等。慢慢的,周围的国外友人好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关心你,你甚至可能会觉得这个国家的人并不喜欢外国人。新生活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样你就进入了下一阶段。
(二)沮丧阶段(DistressStage)
在这个阶段,处在异域文化中的“外乡人”由于文化的不同,加上人地生疏,孤独少援和种种生活不便,可能开始感到周围的一切咄咄逼人,开始抱怨、排斥这个新环境。这样的感情是真实存在的,甚至可能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阶段通常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这是经历文化休克现象期间的一个危险期,不过也是转折点。新人要么使自己变强大来适应这种变化,进而继续留在当地;要么自身萎靡不振,最后只能落得个回家的结果。
(三)过渡阶段(TransitionStage)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对付新环境的办法,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当地的语言,以及食物、声音等非言语语言,了解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他们心理上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地文化环境。
·文化艺术张媛:“文化休克”浅析(四)适应阶段(IntegrationStage)
.
在这个阶段,“外乡人”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也会适应语言的交流,会对当地的文化氛围更加适应。这时去任何地方都不会感到焦虑。当然在社交方面仍然会有问题,可能还是不明白别人说的全部,特别是成语。但是,90%都已经调整好来适应新的文化,接受这个国家的食物、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甚至可能会发现自己有些欣赏甚至是偏爱这个国家的一些事物。于是,这儿的生活方式与家乡的确实不同,不过仅仅是不同而已,并没有好坏之差。
二、减轻文化休克的方法
“文化休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虽然期间自己可能会产生某种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但它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所有的人,甚至对同一个人在同样环境的不同时期也有着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将要或已经处在异国文化区域中的人来说,既然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一时改变的,那么,就应该学会自我的文化调适,这种调适可以通过学习和专门的技能训练加以减轻和缩短,这种调适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掌握跨文化交流必需的知识,如语言、社会习俗等文化常识。即在出国前专门学习该国的语言,了解对方的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了解文化休克的种种特征,使人们对这一现象有理论上和心理上的认识和了解。
(二)需要具有个人的自尊、真诚与信心,还需要保持健康的自我意象和重塑个人文化需求的良好愿望。
(三)要敢于实践,思想开阔,在实践中提高个人在异国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人们可以借助当地的一些华人民间机构的帮助,了解当地的各种社会规范,通讯和交通状况,如何找住房等,使新去的人有安全感,避免手足无措,逐渐从陌生的环境压力下得到放松。
结语
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文化休克的再度发生,也无法摆脱这种症状的出现,但至少可以通过上述的一些方法减轻人们受到的异国文化的压力,使他们缓解文化休克的程度,逐渐进入当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即使是再严重的文化休克现象,也称得上是一种新的文化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最有效的克服“文化休克”的手段就是来自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参考文献:
.
[1][2]ObergK.Cultureshock:AdjustmenttoNewCulturalEnvironment[J].PracticalAnthropology,1960,7(4)..
篇十四: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文化休克又称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初次进入到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所产生的思想混乱与心理上的精神紧张综合症。即当生活在某一种文化环境中的人在试图理解或适应不同文化群体时,由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习惯。会出现不舒服、无助以及不知所措的感觉。
一、文化休克的原因
1、沟通交流
(1)语言沟通:文化背景、文化观念的差异,如语种不“同或应用方言土语等可导致语言不通
(2)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性沟通的形式有身体语言、空间效应、反应时间、类语言、环境等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沟通模式不完全相同,所代表的信息含义也不同。
2、日常生活活动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规律的日常生活活动,当一个人的文化环境改变时,其日常生活活动、生活习惯等会发生改变。
3、孤独:在异域文化中,一个人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同时对新环境感到生疏,又与亲人或知心朋友分离或语言不通,孤独感便会油然而生,因而倍感孤单、无助,造成情绪不稳定,产生焦虑和对新环境的恐惧等情绪,出现文化休克。
4、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一旦改变了文化环境,必须去适应新环境中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5、态度和信仰: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他人长期相互作
用而逐渐形成的对事物的评价和倾向。信仰是对某种主张或主义的极度信任,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上。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
1、焦虑
(1)生理表现:坐立不安、失眠、疲乏、声音发颤、手颤抖、出汗、面部紧张、瞳孔散大等。
(2)情感表现:自诉不安、缺乏自信、警惕性不强、忧虑、持续增加的无助感、悔恨、过度兴奋、容易激动等。
(3)认知表现:心神不定,思想不能集中,对周围环境缺乏注意,健忘或思维中断。
2、恐惧
3、沮丧
(1)生理表现:胃肠功能衰退,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等问题。
(2)情感表现:忧愁、懊丧、哭泣、退缩、偏见或敌对。
4、绝望
三、文化休克的过程:蜜月阶段、沮丧阶段、恢复调整阶段、适应阶段。
四、影响文化休克的因素
1、个人的健康状况
身心健康的人在应对文化冲突过程中,其应对能力强于身心衰弱的个体
2、年龄
儿童处于学习阶段且生活习惯尚未成型,其对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较快,应对文化休克的困难较少,异常表现亦较轻。相反,年龄越大,原有的文化模式越根深蒂固,则不会轻易放弃熟悉的文化模式而去学习新的文化模式。
3、以往应对生活改变的经历
一个以往生活变化较多,并对各种变化适应良好的人,在应对文化休克时,较生活上缺乏变化的人的困难较少,文化休克的症状亦较轻
4、应对类型
对外界变化作出一般性反应和易适应的个体,与对外界
变化容易作出特殊反应的个体比较,应对文化休克的能力较强,其异常表现亦较轻
五、文化休克的预防
1、预先了解新环境的基本情况
进入新环境之前,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熟悉新环境中的各种文化模式,如所在地的风俗习惯,预防文化冲突时突然产生强烈的文化休克
2、针对新文化环境进行模拟训练
进入新环境之前有的放矢进行生活方式及生存技能模拟训练
3、主动接触新文化环境中的文化模式
进入新环境之后,理解新的文化模式。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发生冲突时,如果人们理解新环境中现象的主体,就会较快接受这一文化模式。打开社交圈子,踊跃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以开阔视野,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4、寻找有力的支持系统
在文化冲突时发生文化休克,个人应积极寻求可靠。有力的支持系统,即正规的支持系统包括有关的政府组织或团体和非正式的支持系统包括亲属朋友和宗教团体。
当然,文化休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种复杂的个人体验,在此期间个体可能会产生不舒服甚至痛苦的感觉,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而言,即使所处环境相同,但时期不同,也可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将要或已经处于异域文化中的人来说,社会环境是个体无法
篇十五: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以《推手》为例
摘要:世界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行为模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国工作、生活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文化休克”是文化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通常人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后,就可以逐步适应目的文化。本文以电影《推手》为例,介绍其影片中“文化休克”的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文化休克”产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应对“文化休克”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推手》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及表现
(一)“文化休克”定义
“文化休克”又被称为“文化冲击”和“文化震荡”是人类学家Oberg在1960年首先提出的。Oberg(1960)这样定义“文化休克”:文化休克是指由于失去了熟悉的社会交往符号而引起的焦虑。也就是说“文化休克”是人们对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与文化适应
“文化休克”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过去熟悉的文化规则在新的环境中不再适用,而面对新的文化模式又感到非常陌生和恐惧。“文化休克”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适,有时也会存在生理上的反应。根据Oberg和Adler等人的描述,“文化休克”的表现主要有:感到孤独无助、烦躁或焦虑,想念家人和朋友,害
怕被欺骗、抢劫或伤害,回避与他人接触,过度认同自己原有的文化,对目的文化的人采取敌视态度,身体疼痛或不适等。
人们在进入一种新文化时通常需要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阶段,Oberg(1960)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其中挫折期也就是“文化休克”阶段,处于文化休克期的人们对于第二文化的一切新鲜和好奇感都已经过去,觉得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文化隔阂也越来越大,进而产生一系列沮丧、焦虑、孤独、悲伤等负面情绪,不愿接触当地人甚至有的对当地文化产生敌意。
但是过了这段时间人们就会逐渐进入恢复期,开始调整自己与新的生活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也逐渐加深,排斥感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对当地的生活环境渐渐习惯,对当地文化也能采取客观的态度,甚至有的部分已经能够接受,从此就进入了适应期。所以说“文化休克”是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要正确客观地看待。
二、电影《推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分析
(一)影片《推手》剧情简介
影片《推手》讲述了中国人朱晓生的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因中美文化
不同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最后彼此包容慢慢和解的故事。影片生动具体的展现了父亲老朱到美国之后面对文化休克的一系列反应与过程。影片主人公朱晓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娶了一个美国妻子玛莎,并生了一个儿子杰米,定居在美国。他的父亲老朱是中国的一个退休太极拳教授,母亲早逝,儿子为了尽孝心,让父亲在晚年也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就把父亲接来了美国,和他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但是刚来美国的父亲保留着深深的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妻子玛莎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完全遵循着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念,于是父亲和妻子之间就有了许多不可避免的跨文化冲突问题,彼此之间发生了很多矛盾。
影片中一系列矛盾的爆发最终使夫妻两个决定把父亲送去养老院,但怕父亲伤心夫妻两人就想先瞒着父亲,撮合父亲和陈太太。陈太太是一位被女儿接到美国的中国母亲,和老朱一样在美国也面临着很多文化矛盾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两
人比较有共同语言。后来陈太太把儿女想把他们送到养老院的真相告诉了老朱,老朱知道之后特别伤心,晚上睡觉时不禁思念起了去世的妻子,还生病了。
影片的最后,老朱离开了儿子家,搬到了当地中国城的一个公寓里,并开始去教太极,自己也逐渐适应了美国的生活环境,儿子一家人每周会时不时去看看他,而老朱也接受了这种美国式家庭的相处模式,玛莎也开始学习太极推手了。影片的结尾我们看到了老朱与玛莎的和解,相信一家人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二)影片《推手》中“老朱”的“文化休克”现象分析
1.影片中“老朱”这位父亲,从自己待了大半生的中国去到美国,面对异国他乡的新环境自然面临着很多文化适应问题。传统的中国价值观让老朱觉得长幼尊卑有序,儿媳应该尊重他,用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育孙子最好。此外,一家人住在一个不大的房子里,老朱平时自己练毛笔字、听京剧也并不会觉得影响到在家写作的玛莎,但是玛莎却觉得自己的私人空间被侵占了,很不舒服。文化观念的不同导致老朱与玛莎爆发了很多矛盾,由此可以看出老朱还是一直沉浸在在自己原有的文化中,没有去了解认识美国文化,对美国的一些文化观念也并不认同。
2.老朱因无法与美国儿媳和睦相处,时常感觉焦虑、郁闷,于是就采取了回避的策略,常常出去打太极,避免在家过多与玛莎接触。
得知儿子要把他送到养老院时,在自己的文化观念中更是不能接受,于是就更加伤心难过了,晚上睡觉时不禁思念起过世的妻子,感觉自己一人在美国特别孤独,还生病了。后来老朱跑到一家中国餐馆去打工,在餐馆工作时因工作效率低受到了老板的嫌弃和辱骂,就更觉在异国他乡得不到理解,心情也愈发低落了。
由此可见,影片中老朱这些的表现都是典型的文化休克现象,需要及时的调整与改变。
三、产生“文化休克”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距离
文化距离是指自身文化与目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包括语言、文化价值
观、交际风格、宗教等方面的差异。文化距离越大,差异越大,不适应的因素也越多,心理焦虑增加,就比较容易产生“文化休克”。中美的文化距离原本就比较大,而影片中的老朱又是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位老人,思想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因此文化差异就更大了。
(二)对目的文化的期望值
期望值是影响“文化休克”的决定因素之一,合理的期望值会有助于跨文化适应,但是过高的期望值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失望,产生更多沮丧、低落的情感。影片中的老朱一开始就不了解美国文化,以为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一样,而且美国经济条件好,也是非常期待到美国与儿孙一起生活,成为幸福快乐的一家人;但是没想到自己和美国人竟有如此大的文化差异,与儿媳的很多矛盾让他感到失望、低落,逐渐产生了“文化休克”。
(三)民族中心主义倾向
民族中心主义就是按照本民族文化的观念和标准去理解衡量他族文化中的一切,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等等。强烈的民族中心主义会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很大障碍,导致无法理解、接受目的国家的文化,难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影片中的老朱一开始因过度认同本民族文化,觉得按照中国的文化观念去教育孩子才正确,中国大家庭的相处模式才是最好的,没有换一个角度去了解认识美国文化,由此导致了后来“文化休克”的发生。
(四)社交支持
社交支持是影响“文化休克”的重要因素,社交支持包括家人、朋友、同学及其他认识人的支持。
初到异国他乡,家人的理解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也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快的接纳目的文化,消除一些心里的孤独感。随着更深的融入和适应,就需要我们与当地人建立起友谊,有当地的社交网络,这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可能会常常感到孤独,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目的文化。影片中的老朱,和家人产生矛盾,又没有熟悉的朋友,加上工作的打击使自己感觉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于是产生了“文化休克”。但是他在这一期间遇见了有相似文化背景的中国朋友陈太太,并和她建立起友谊,两人可以
互相理解、交流,而且老朱也开始了自己教太极的工作,因此最后也逐渐地适应了美国生话。
四、“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文化休克”现象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人生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其他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他文化,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文化融合。
2.“文化休克”现象能够推动我们去适应新环境,克服对新环境的恐惧,提高我们的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文化休克”现象能够帮助我们学会独立生活,提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性格也更加独立、坚强、乐观,还可以促进我们人际
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消极影响
对于有的人来说“文化休克”这一阶段的时间很短,但对有些人来说也很长,大多数人可以跨越“文化休克”阶段进入适应期,但也有些人无法跨越这一阶段,就会离开目的国家回到自己原来的文化环境中去;还有的人陷在焦虑、沮丧的情绪中长时间无法自拔,导致一些心理和生理疾病的产生,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杀。
五、跨文化交际中应对“文化休克”的策略
(一)多交朋友,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社交支持能帮助我们减小“文化休克”的影响,初到目的文化中,可以多交一些有同一文化背景经历的朋友,彼此多理解交流,朋友的安慰和支持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孤独感和不适应。随着在当地时间的增长,对目的文化也逐渐了解,应当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与更多目的文化国家的人建立起友谊,有利于我们更快的适应目的文化,克服“文化休克”。
(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文化休克”,主动适应目的文化
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面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风俗和习惯,我们要有尊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同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文化休克”,主动调整自己适应目的文化,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文化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增添生活乐趣,从而帮助我们消除焦虑和失落感,慢慢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三)学习目的文化
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克服“文化休克”,就需要我们了解目的国家的文化,不仅包括政治、历史、经济,还包括一些行为方式、交际风格、风俗习惯等。认识自己国家和目的国家的文化异同,能够帮助我们从目的文化的价值观念去理解当地人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我们在目的国家生活工作的自信,减轻焦虑感,可以提前参加一些跨文化培训了解目的文化,此外报纸、电视、网络等也是了解当地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了解学习当地语言
语言是融入目的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语言不通,当地又缺少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就可能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容易使我们产生烦躁、焦虑、沮丧的情绪。另外语言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结交当地的朋友,而且还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了解当地人的语言,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了解目的文化,因此掌握目的文化的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减小“文化休克”的影响。
六、结语
“文化休克”是文化适应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文化休克”是人们适应新文化环境的挫折期,这一时期产生焦虑、孤独、沮丧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看待,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要只局限在它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克服“文化休克”的消极影响,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目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梁笑颜.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现象分析[J].中外文学文化研究,2019(11):179-180.
[4]唐硕.移民中的中国老人——以电影《推手》为例浅析跨文化中的适应问题[J].综合论坛,2015(3):166-167.
[5]游其玲.电影《推手》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分析[J].文化语言与交流,2021(7):10-11.
[6]杨青菁.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国老人出国的不适应及应对方式[J].中国民族博览,2015(7):247-248.
[7]何静静.赴泰教师文化休克现象及应对策略分析[J].语言研究,2021(3):70-71.
作者简介:周凯悦(1999.5-);女: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篇十六: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研究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与管理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关键任务,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生远道而来,在适应在华生活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认识到文化休克现象存在,探索其问题的根源和现象,正确有效处理因文化休克带来的相关问题,对留学生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文化休克
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文化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在教育国际化中,留学生是最重要的教育要素,原因有两点:1.留学生为国际教育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市场发展;2.留学生是国际教育的接收者,而国际教育旨在于多元环境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出的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及国内教育市场,培养出并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才能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赴海外留学“走出去”的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将国际学生“引进来”留学的政策支持、宣传力度也不断增强。来华留学作为我国外交政策、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播中华文化,培养“知华、爱华、友华”的国际友人,扩展我国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外交软实力、树立正面国际形象、建立“留学中国”品牌。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据统计,2018年度,我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共接收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来华留学生,比2017年增加了3,013人,增长比例为0.62%(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1]。
尽管教育国际化能为国家及学生个人提供诸多积极影响,但教育国际化并不应该仅仅只是追求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因为虽然留学经历能给留学生甚至他们的老师带来振奋人心的多元文化体验,但人们在享受“多样性”带来的益处时,难免会遇到语言及文化冲突问题,正确识别、面对并积极解决留学生们在跨文化适应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保证留学质量,帮助留学生们提高学习效果,顺利完成学业。
一、跨文化适应与文化休克
跨文化适应(Culture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的不同的异质文化中后,个体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2]”。Ward将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方面:心理适应
(PsychologicalAdaptation)和社会适应(Socioculturaladaptation)[3]。心理适应强调的是心理感受,指的是在文化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幸福感、满足感等情感反应;而社会适应强调的是融入新文化的能力,在有效的社会接触中融入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学者们在对其进行研究后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模式,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是Oberg所提出的“文化休克”[4]模型:“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是指一个人进入新的文化坏境时,因丧失其所熟悉的文化标志和符号而产生的不安与焦虑感。自该模型被提出,多项关于外国人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都是建立在此模型上进行追踪调查。Oberg将文化休克所带来的情感波
动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
(HoneymoonStage)、危机期(CrisisStage)、恢复期(RecoveryStage)和适应期(BiculturalismStage)。将此模式运用到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留学生在来华后首先会经历一个对异乡文化充满好奇感和新鲜感的时期,在此时期,他们的心情是愉悦而兴奋的,积极情绪会促使他们忽略文化差异,注意力集中在文化共同点上,从而得到身份认可;随着兴奋感逐渐消退,危机期到来,文化休克现象时时出现,留学生们会因其所处陌生社会环境而产生强烈不适感,面对自己所熟知或坚持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等方面被质疑或改变,他们会觉得沮丧、失望、不安等等。Smalley指出,旅居者在主文化中所感受到的的差异、孤立、异化、需求不满使他们坚称本族文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优越性[5]。而任何文化都有其先进性和不足,若留学生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入乡随俗,他们将长期深陷于“不愿意接受”和“不被理解”的状态中,无法走出文化休克的困境;在经过了危机期的低谷之后,留学生们开始逐渐对中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承认并接受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且通过主观的努力来获取得在新的文化坏境中生存的方法,这个时候,他们的情感处于一个上升的阶段,由消极逐步向积极转变;当留学生们基本能适应在华生活,并将中华文化视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适应期,而处于适应期的旅居者具备不被本族文化影响其行为及态度的能力,因此,他们能根据所处的坏境来调整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模式,以更好的适应甚至享受在新文化中的学习和生活。
基于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性特征,学者们提出了文化冲击负面论及文化冲击成长论。负面论主要强调文化休克的成因、表现、影响等因素的消极方面,该论点在早期的跨文化研究中被广为认可,众多学者,如Oberg、Furnham和Bochner、Befus等都将文化休克视为一种“症状”,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法,甚至“Oberg的本意是想借用一系列医学词语来比喻人们所遇到的对新文化的不适应和障碍[6]”,由此可见,“CulturalShock”在被始创时便被定义为负面情感体验的集合。然而以动态的角度来看跨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休克作为其中的一个阶段,虽然充满压力,但压力即动力,能促进旅居者更快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成长论在Kim提出的“压力—适应—成长(Stress-adaptation-growth)模式[7](如图1)”中得到很好印证,她将文化休克视为压力的成因,在压力的推进下,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和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螺旋状动态发展。许力生也指出,文化休克可以被视为积极的学习经历的一部分,若将其处理得当,可促进深刻的自我认识及个人成长[8]。
图1压力—适应—成长动力图
二、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及成因
TsengandNewton指出留学生面对的关键性适应问题分为四个类别:1.生活类适应,如:衣食住行、身体健康、生活开销适应等;2.学术类适应,如:语言障碍、理解困难、学习技巧缺乏等;3.社会文化类适应,如:种族歧视、风俗差异、价值观偏差等;4.个人心理类适应,如:思乡、身份迷失、自我否定等。以上问题的发生不分先后,相互交织,每一类问题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留学生的不适感,从而产生文化休克[9]。
生活类适应属于最基础的适应问题,也是来华留学生在克服文化休克中最无法避免的环节。因为生活包含为了生存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衣食住行涉及到方方面面,渗透在每个人每一天的每一个行为中,生活类适应产生的文化休克有时由客观因素产生,并不受主观控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留学生在来华后,经历身体上所感受到的水土不服,虽然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不同,并不是每个人在生活环境改变后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但如果生活上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其造成的影响会辐射到留学中国的各个方面,直接降低在华生活的体验感。
学术类适应相较于其他三类适应性问题,更为易受主观控制,来华留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而促进适应过程。身处使用中文的语言环境,留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接触中文,虽然中国各地方言对来华留学生普通话的学习有一定干扰和影响,但他们仍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官方新闻、正式交流等途径学习、练习中文,提高中文水平。虽然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但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老师引导、同学互助、个人摸索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提升。据笔者观察,绝大多数情况下,勤奋好学的留学生能更快地克服语言障碍,适应在华学习模式;而懒惰畏难的留学生则易长期处于文化休克状态,深陷于听不懂课所以缺勤,缺勤导致知识点遗漏,知识点遗漏导致考试不及格,考试不及格导致无法正常毕业的恶性循环中。
社会文化类适应要求适应者用更为客观、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渊源和文化特色,一种文明之所以被保存并延续,必定会有其存在的理由。不可否认,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社会准则和文化条件,留学生长期在自己家乡文化的熏陶下,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在来华后,会遇到一些因价值观偏差、文明程度不同等因素而造成的尴尬、困惑甚至麻烦,此时他们若盲目坚持“文化的自我中心”心理[10],一味强调自己家乡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并对新接触的社会环境中的差异现象持否定态度,便会逐渐走入封闭狭隘的思想误区,放大文化冲突,导致文化休克。
个人心理类适应属于最普遍的文化适应性问题。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学习模式,同时还要克服思乡之情,确实是压力重重,易产生孤独抑郁、不堪重负等消极情绪。文化冲击的程度往往与适应者家乡文化和适应者面对的新文化环境的差异程度呈正比。也就是说,来自离中华文化相差甚远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所受到的文化冲击更大,他们所感受到的焦虑感会高于来自离中华文化更相近的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在心理适应中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来华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策
1.提倡校园多元文化建设,提升来华留学生文化归属感
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趋势所在。学校作为留学生的接收及培养单位,是来华留学生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中国社会文化的缩影,留学生在校园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都是他们形成“中国印象”的首要依据,也是他们来华留学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建设平等的文化交流、沟通、理解的校园环境,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将来华留学生管理及培养工作列入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框架设计中,完善各项来华留学生工作相关政策,为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及培养提供政策依据,让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从制度和政策上确保和鼓励来华留学生事业蓬勃发展;其次需提升办学理念,加大国际化建设投入,培养多语种教学及管理人才,以为留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细致的教育服务;最后需保证“趋同化”管理质量,避免“边缘化”现象产生。趋同管理并不应该盲目追求中外学生管理的统一性,来华留学生群体有其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如他们来华后所经历的文化休克现象,这要求校方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帮助他们熟悉校园设施,融入中国的风土人情[11],同时,由于学校体制惯性,留学生事务多由独立的部门进行管理,导致相关工作被“边缘化”[12]。明确认识来华留学生的需
求特性,完善部门分工,优化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发展,让留学生感受到包容、和谐的校园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归属感。
2.注重人文关怀,加强正面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服务宗旨,旨在通过关怀、爱心、尊重、理解形成教育与关爱相统一的育人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文化休克现象带来的不适感和情绪波动,此时的他们非常需要正确的方向引导和有效的心理疏导,校长信箱、辅导员谈心、心理咨询室、学生间的一对一帮扶等相关交流平台,都是搭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健全的校内交互机制的有效途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等学校教育者应多加关注留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动向,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正面的舆论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真实的民俗民风,在不断地接触和感知中逐渐适应中华文化,融入到本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2]王丽娟.(2011).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山东社会科学(4),44-49.[3]Ward,C.(1996)Acculturation.InD.LandisandR.S.Bhagat(eds)HandbookofInterculturalTraining.2ndedition,124–147.[4]Oberg,K.(1960).Culturalshock:Adjustmenttonewculturalenvironments.PracticalAnthropology,7,177-182.?
[5]Smalley,W.A.(1963).“Cultureshock,languageshock,andtheshockofself-discovery”.PracticalAnthropology,10,49-56.[6]安然.(2010).“文化休克”译释探源.学术研究(3),50-54.[7]Kim,Young,Y.,Gudykunst,&William,B.(1992).CommunicatingWithStrangers.Communicatingwithstrangers:.[8]许力生.(2004).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9]Tseng,W.andNewton,F.(2002).Internationalstudents"strategiesforwell-being.CollegeStudentJournal,36(4),591-597.[10]张秋红.(2011).外国留学生跨文化心理适应问题的探析与对策.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5).[11]李明爽,白迪迪,&杨洋.(2013).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12(18),111-112.[12]张轮.(2017).来华留学生该怎么“管”.神州学人(2),40-45.
篇十七:如何发挥文化休克的积极作用
文化休克阶段表现与应对方法文章介绍了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以到中国工作的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和阶段性适应。探讨了文化休克的适应以及调节方法:克服文化休克需要时间的“治疗”,不要采取逃避的策略;要认识到文化休克的积极意义;要尊重和正视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标签:
文化休克;异文化;跨文化交流;应对
一、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
1、文化休克的实质
“文化休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58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在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从概念可知,一个异乡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由于他对社会交流符号的不熟悉、对社会交流手段的不适应,会逐渐产生文化休克的各种反应,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排斥感。社会交流符号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异文化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敲门砖。如果异乡人不能及时的学会和运用异文化的语言,就会在交流上产生障碍,这些挫折会使人产生文化缺失感,从而加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
“休克”本身是一个医学术语,具体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减弱等造成的功能衰竭。“休克”和“文化”结合起来,在认同方面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症状,若不能及时调整救治,很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举例而言,当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所熟悉文化环境背景下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会逐渐出现一些文化休克的现象。由于每个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文化认知度均有差异,克服文化休克所需要的时间和心理调整方式也不尽相同。再次,如果一個人要长期离开他所熟悉的环境,在异地、异国居住或工作,产生的不习惯、不适应极有可能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所经历的适应阶段会有反复。虽然他对异文化的语言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潜移默化的理解,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异文化语言中的语用功能,不能恰当的使用语言符号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从而呈现出文化休克的各种表现。
随着国际间各种层级组织团体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际上也体现出日常化。在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出现于每一个身处异乡环境的人。文化休克的实质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显现出差异,并导致无法适应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落与心理失衡。心理适应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间性。
2、文化休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