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7篇)

时间:2022-12-14 21:4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7篇)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挣点财富值,希望大家下载下来,此资料乃本人独家整理,仅供参考,不要全抄,有的老师要你写感想(不超过2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7篇),供大家参考。

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7篇)

篇一: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挣点财富值,希望大家下载下来,此资料乃本人独家整理,仅供参考,不要全抄,有的老师要你写感想(不超过200字),有的老师字数要求200-400字,所以这个不确定因素较多。

  ——刘总

  首先,在与大国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中美关系已然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国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只要能够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寻找与美国等大国的利益共同点,就一定能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其次,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在力求稳定与和平的基础上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近年来,“中国威胁”的言论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我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趋于紧张。但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增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就一定能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再次,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我国致力于构建与它们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好、维护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最后,在与国际社会的外交关系上,我国致力于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努力履行国际义务。特别是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问题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有的担当和应有的胸怀。

  在我看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就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理解与包容。坚持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是一条致力于自身繁荣与世界稳定的大国外交之路。坚持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坚持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必能为中国大外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二: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WORD格式

  大国外交-中国智慧与责任的担当

  近日,六集大型政论片《大国外交》开播,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外交理念正引发世界前所

  未有的共鸣。正是在这样的共鸣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谱写具有空前引领力、凝聚力、号召力的新篇

  章。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观《大国外交》第一集《大道之行》后,想起了近期一部大火的电影《战狼

  2》,其中一个情景印象深刻

  :反政府武装和雇佣军射

  反政府武装

  不仅是情节的跌宕,杀百姓,政府无能为力,当人们躲进中国大使馆后,便放弃了进攻。这个情节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更重要的事激于中国外交的强大。

  事实证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诶打。自

  发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爆

  政府腐败无能,国家毫无实

  力,面临列强凌辱,除了议和、割地、赔款,毫无话语权,任人宰割。众所周知,21世纪初期

  的外交部,一直是“谴责谴责谴

  责,抗议抗议抗议”的喇叭机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我们抗议;中美南海撞机事件,我们抗议;日本参拜靖国神社,我们抗议。正是因为我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对抗。然纵观我国几十年外交,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随着国

  国力不足以强硬

  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大国风范更加鲜明。

  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携带武器,连同两台

  推土机,非法进去我国境内洞朗地区阻挠我方修路,张。我国外交部等

  6大机构在24小时内先后

  引发局势紧

  6次就印军非法越

  界发声,披露印方非法越界的性质并强调中国讲采取一切必要措

  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8月28日,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

  维护国家主权。

  备全部撤回,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行使权利,印军撤离并非容易,撤离之前,中印两国已隔空交手多个回合,最终还是靠强大的综合国力维护了国家主权。

  1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习主席说:“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

  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其久远。”中国认同的是以心相交的大国义理,中

  国是敢于担当的大国。在习主

  席的领导下,我国外交不断展现着中国特色,中国风范,中国气派。

  2专业资料整理

篇三: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你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挣点财富值,希望大家下载下来,此资料乃本人独家整理,仅供参考,不要全抄,有的老师要你写感想(不超过200字),有的老师字数要求200-400字,所以这个不确定因素较多。

  ——刘总

  首先,在与大国的外交关系上,中国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中美关系已然成为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国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只要能够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寻找与美国等大国的利益共同点,就一定能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其次,在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在力求稳定与和平的基础上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近年来,“中国威胁”的言论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我国与周边邻国的关系趋于紧张。但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增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就一定能将这些不稳定的因素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再次,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我国致力于构建与它们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好、维护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最后,在与国际社会的外交关系上,我国致力于塑造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努力履行国际义务。特别是在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问题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有的担当和应有的胸怀。

  在我看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就是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理解与包容。坚持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是一条致力于自身繁荣与世界稳定的大国外交之路。坚持合作与共赢的理念,坚持理解与包容的心态,必能为中国大外交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四: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完整word版)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中国外交的特色,植根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理念。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国这块土地,符合中国自身的发展规律,引领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得到广大中国人民的坚定拥护,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道路。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要求我们对内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对外主持公道、捍卫公理、伸张正义.

  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要求中国的外交摒弃任何丛林法则,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坚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中国在当今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始终坚持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反对武力至上,搞政权更迭,维护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国际道义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坚持这一道路和理念,还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坚定有力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拓展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权益。

  中国外交的特色,发端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民胞物与、仁者爱人的人本精神,为政以德、执两用中的政治思想,兼爱非攻、亲仁善邻的和平志向,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理念,推己及人、立己达人的待人之道。这些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价值观,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外交提供着宝贵精神财富。

  当今世界面临的不仅是发展困局,更折射出现代文明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危机。中国外交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奉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推介治国理政的中国经验,增添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从而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新型挑战提供更多有益的公共产品。

  以深厚文化传统为积淀的中国外交还愿意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致力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支持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鼓励不同文明彼此包容互鉴,共同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外交的特色,源自于新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新中国外交走过了六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政策主张和战略思想,包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等。这些成功的外

  (完整word版)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交实践和理论,继续是中国外交前进的动力和指南.

  六十多年来,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始终是中国外交的两大本质特征,也构成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石。新时期,中国将坚持独立自主,坚定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和立场,不依附、不屈从于任何外部势力,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风骨。中国将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为推进人类和平事业发挥更积极作用,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担当.中国还愿虚心地倾听世界的声音,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与外界的对话与沟通,这是中国外交应有的胸怀。

  中国外交的特色,契合于当今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调整。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金融风险、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国际社会加强相互协作,合力破解难题.中国,作为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推动者,愿意发挥中国外交与时俱进的品质,投身于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推进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变。

篇五:中国主场外交的大国担当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影响

  作者:梁爽

  徐雪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国际社会的深刻变革,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进入了国家身份的重塑关键期。中国必须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由此实行符合国家利益的对外战略,发展特色大国外交。本论文首先论述了建构主义的身份理论,然后从建构主义的视角阐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内涵,从而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的特色大国外交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得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道路。

  【关键词】国家身份;负责任大国;特色大国外交;外交战略

  一、建构主义身份理论

  (一)国家身份的定义

  建构主义认为,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中所占据一定的位置,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与他者进行互动并与他者达成某种认同,从而形成国家身份。也就是说,国家身份首先属于一种自我认知,但又离不开在国际社会大结构当中互动这个关键环节。由此将国家身份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国家行为体在国际社会建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进行互动实践基础上互为理解并持有共有观念而塑造形成的一种稳定持久的社会关系。

  (二)国家身份的类型

  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处于国际社会结构中的国家行为体是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根据所处的境遇不同,被激活的国家身份形式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国家行为体,它所包含的身份具有多样性。温特在其论文《集体身份的形成与国际国家》中区分了国家的团体身份和社会身份。[1]

  建构主义代表学者温特认为,国家是由具有意识和记忆——“主我”的意识的人建构而成的。国家作为施动者的前提是国家成员共同把自己描述成团体行为体,即团体身份;在团体身份这个基点上的社会类别,由具有一种或多种相同的社会内容或社会属性的特征构成,即类属身份;依赖于文化,内生于国际体系并且只能存在于和他者互动由此相互构建的关系当中的属于角色身份;当自我与他者进行互动并形成符合彼此期望的逻辑关系时,即认同,便产生了集体身份。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这四种身份,除团体身份以外,其他三种都可以在同一行为体身上表现出多种形式。国家行为体根据不同环境的特征,激活与之相适应的身份,使其他身份进行暂时性的休眠。[2]但也不排除多种身份发生冲突的状况,这时国家所持有的观念对于身份冲突问题的解决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行为体会根据自身身份优先性顺序的排列对所发生冲突的身份进行战略性地取舍。

  (三)国家身份与外交政策的关系

  建构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政治理论的主要分析单元,国际体系的结构是主体间性的。观念、规范在国际社会结构中引导国家行为体进行互动,也就是说国家身份的形成遵循着“适当性逻辑”(logicofappropriateness),将行为合法化,并定义了行为体的利益,由此而决定了行动者的行为。

  (1)规范对行为体行为的影响

  社会规范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化的机制来完成的。社会化可界定为将行为体持续且广泛地导入社会的客观世界之过程。对于国家来说,国家对外行为的决策者将规范加以内化,转化为互动的具体措施。

  (2)身份对国家外交定位的影响

  身份作为建构主义作理解国家行为的一个重要概念,国家身份是国家利益的先决条件,国家只有在确定自己的身份之后才清楚自己想要的东西。身份和利益共同促成了行动(意愿+信念=行动,这里的信念指身份,意愿指利益)。从而影响国家外交行为的定位。

  (3)文化对外交政策的诠释

  建构主义将社会共有知识定义为文化,包括语言、习惯和宗教等,来源于对国际体系的概化,社会结构不是物质力量的分配,而是观念因素的分配。文化概念嵌于社会结构之中,并制度化,一旦某种文化被积淀为社会事实后,就会对国家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化、规范、身份(认同)三个概念紧密相关:文化通过构建共有观念或知识塑造国家这一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身份归属;行为体在社会实践活动即互动中明晰彼此身份特征,界定“自我”与“他者”,以及各自的利益,建立各种行为规范;规范不仅对行为体具有因果性作用,更具有构成性影响,即规范不但能够因果性地规定行为体的外在行为,而且更重要的是“构成性”地影响行为体的内在认同;规范的内化表现出行为体对可依赖性的集体预期的回应,集体认同的深度和广度则主要取决于规范内化的程度。[3]

  二、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内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传统意义上的大国身份与往往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尤其对于遭受其严重迫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大国身份一般让人感到反感和惧怕。对于有同样惨痛经历的中国,并非重复传统的大国之路,而是努力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致力于和平发展的负责任大国身份。

  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身份将更加突出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是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关键特色和核心本质所在。具体而言,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由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民族复兴的外交目的、世界秩序理想、大国关系处理、对待小国的外交姿态、大国形象与国民心态构成,并由此塑造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中国特色。[4]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是围绕着中国梦的实现而展开的,在国际社会上的互动实践过程中以包容互鉴的精神,勇于担当,承担中国的大国责任,努力构建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型的特色大国身份,推动地区和国际机制的建设,推动公正均衡的国际秩序不断发展与完善。

  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影响

  从建构主义对国家身份的理论来看,一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行为方式是在实现自身国家利益前提下执行的,但是国家利益并不是既定和预设的,而是作为一个变量,由国家身份决定并且随国家身份的转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是说,首先,国家的对外行为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而执行的,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既是制定外交策略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同时也是检验外交政策成败的标准。中国提出大国特色外交体现了自身对国家利益变化的准确认知和把握。当前,中国不只是一味追求自身国内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而是将自身利益不断延伸至全世界,从而积极发挥在国际社会的创造性塑造作用,探索出一条新型特色大国外交之路。

  (一)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合作外交战略的影响

  所谓外交战略,是指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际关系领域运用国家综合力量维护和发展国家利益,实现一定时期对外目标的全局性、总体性谋划。[5]中国的负责任大国身份始终坚持为中国的发展大局服务,决定了我国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战略,矢志不渝地坚持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和新文明观的基本点和原则。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6]中国对战争持有“可以避免的”期望,认为“和平力量”将在国际社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赢得自身的和平发展,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加大了在国际社会上的活跃力度,不断争取与国际社会上其他国家互动的机会,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不断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外交关系的同时也在努力改善同美国、西欧各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关系。

  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战略是基于对中国对自身负责任这一大国身份的界定和理解,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对此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发挥着决定作用。中国向现行国际秩序融入这一积极转变为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外交战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表明了中国国家身份的全球意识、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合作意识、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合理、健康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亚太地区战略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以及地区主义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亚洲地区大国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在对外事务中强调自己亚太国家的身份,以“亚洲国家”这个身份定位积极主动地参与亚洲地区的事务并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主义并在东亚地区主义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使得中国更加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筹建亚投行倡议的提出是中国主动融入亚太地区发展的具体体现。中国在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1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地区反恐、加强协作、促进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积极的参与者,发挥着创新塑造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中国建构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具体实践,使得中国以大国姿态参与国际社会互动,并且在开放、包容新型合作理念指导下,逐步实现我国与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

  (三)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对中国参与国际事务行为的影响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逐渐改变传统非理性思维,从游离在国际体系之外的状态转为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提高对国际体系的认同程度。根据社会身份理论,社会群体可以部分地界定个体身份,个体通过群体内的认同与群体间的比较来强化社会身份意识,这又可以增加个体的群体归属感。[7]中国之所以出现这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理性选择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国国家身份转变,即由非理性抗拒国际体系的身份转为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身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社会的程度加深,中国越来越承认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员,并将这种相对于国际社会的成员身份逐渐内化,成为自身的行动准则。在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以负责任的态度关注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大力开展多边外交,全面展现了“重合作”的国家形象。此外,中国在反恐、军控、防扩散、维和、人权、司法和环境等方面也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8]对国际社会和国际制度的参与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程度。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并且对中国所获得的成就发出赞誉的声音,许多国家及其民众对中国国家身份表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

  四、结论

  当国家行为体对自身融入的国际社会持正向认同态度时,从而影响其采取友好的互动行为,呈现出良性的合作状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程度不断深化,这表明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不断进行调整,逐步确定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身份,从而对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从以上建构主义身份理论对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深刻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条结论:中国在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影响下势必发展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探索和平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从而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推动整个世界的繁荣。

  【参考文献】

  [1]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25-226[2]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J].现代国际关系,2003(1):38-44.[4]李志永,袁正清.大国外交的中国特色之论[J].太平洋学报,2015(02):20-29.[5]刘杰.多边合作与中国外交[M].时事出版社,2010.[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MercerJ.Anarchyandidentity[J].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1995,49(2):229-252.[8]赵磊.以“和谐世界”理念

  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12):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