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6篇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 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和启蒙运动18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启蒙文学。它主要包括法国启蒙运动文学、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18世纪是个过渡世纪,自古以来的各种创作方法在这个时期都有长足的发展。学习本章要掌握启蒙文学的特点,各国重要的文学现象、代表作家和作品,歌德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浮士德》应该全面掌握。本时期意大利和俄国的启蒙文学也有所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昧。他们将理性作为一切现存事物的裁判者,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批判封建社会的全部上层建筑,同时提出“天赋人权”“契约论”等一整套启蒙理论,描绘出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社会。因此启蒙运动实质上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一次舆论大准备,为资产阶级进一步夺取政权奠定了思想基础。
2.启蒙文学: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以启蒙思想为内容的文学,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蒙思想家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他们特别强调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作品中着重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高感情,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斯威福特、菲尔丁、歌德等。启蒙文学最典型的文学形式是哲理小说和启蒙戏剧。
3.百科全书派:18世纪中叶,法国启蒙运动发展到成熟阶段,形成强大的声势,而且大大加强了它的革命性和战斗性。这一时期启蒙运动的成就集中表现在编纂《百科全书》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也因此被人称为“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全名《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出版商原来只是想把英国的一部科技大辞典译成法文,请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担任主编,但狄德罗却把这一工作变成了一个全面总结启蒙运动成果的大工程。《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出版,到1772年完成,共计32卷,狄德罗把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组织起来,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实际上也是对封建制度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从政治制度、法律机构到宗教、文化、艺术,发动了一次全面的攻击。
4.狂飙突进运动:1770年至1785年在德国发生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而得名。一大群文学青年,在英法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和压抑,要求个性解放。他们崇高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提倡民族风格。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从表面上看,狂飙突进运动的急风暴雨式的反叛精神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道德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但实际上它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1770年歌德与赫尔德尔在斯特拉斯堡相见标志着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狂飙突进运动作家的反抗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的性质,不知道如何去改变现实,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因此这一运动没有进一步引向政治斗争,更没能持久,80年代中期已衰落。其理论家是赫尔德尔,主要代表作家是青年时代的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品。
5.魏玛古典主义:又称德国古典派,指德国文学史上歌德和席勒的十年合作时期(1794-1805)。1794年歌德与席勒订交,他们俩在魏玛共同主办剧院,编辑文艺刊物,合作完成了《赠辞》及一系列叙事谣曲。他们认为要实现人道主义的理想,根本途径是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他们在作品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社会的现实与前途的深刻见解,企图以个性教育、自我完成来代替政治革命,在艺术上他们推崇古代艺术,讲究形式和谐完整。因此,魏玛古典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古希腊艺术为楷模,用完美的形式,纯洁的语言,表达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它既不是一个文学运动,也不是一个文学流派,更不同于欧洲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魏玛古典主义时期,歌德和席勒完成了奠定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重要地位的辉煌作品,如席勒的剧本《威廉·退尔》及论著《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诗剧《浮士德》第一部。
6.席勒式:指席勒部分作品中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倾向。即以“不能实现的理想”代替客观现实,以抽象概念的演绎替代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写,犯了“为了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的错误;理想化、抽象化、概念化的创作倾向导致人物形象“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席勒式”是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济金根》时与“莎士比亚化”相对应而提出来的,但“席勒式”并不能概括席勒的全部创作。
7.感伤主义:18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产生的文学流派,出现在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一种反映.当时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面对产业革命后的社会现实,感到自己的生活和地位不稳妥,不满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却又不理解社会变革的原因,产生伤感的情绪。他们对“理性”社会表示失望,转为崇尚感情。在创作上强调感情的力量,着力描写人物的不幸和痛苦,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感伤主义由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旅行》而得名,在哥尔斯密斯的小说《威克菲牧师传》及“墓园诗派”的诗歌中,感伤主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8.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它的目的不在于全面地描写出个性和细致地描写历史环境,而是宣传启蒙思想,每部小说都像寓言一样,通过讽刺性的人物形象和荒诞离奇而带有寓意的情节,揭露和讽刺现实,表现某种深刻哲理。因此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哲理小说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忽视典型人物形象的刻画,小说主人公成为作者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因此,作品也就缺乏艺术感染力。代表作品有伏尔泰的《老实人》、卢梭的《爱弥尔》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等。
9.书信体小说: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为宣传启蒙思想而创立的一种小说形式。作家以书信的形式展开小说的情节并表达小说的主题。书信体便于让小说中的主人公直接倾诉自己在逆境中备受压抑、苦闷、矛盾、失望的感情。启蒙作家常用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各种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议论和见解,揭露和批判正在衰亡的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代表作品有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狄德罗的《修女》、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10.教育小说:在启蒙运动时期的德国产生的一种小说形式,通常是以一位年轻主人公的成长、发展经历为主题。这位主人公以理想化的方式达到了当时人们对于一个受过教化的人的理想。教育小说描述的是一个中心人物对世界上的种种事情的深入研究。因此,在形式上,教育小说既像描写人物的小说,又像描写环境的小说。主要的角色,即主人公经历了一段成长、发展的历程;这段历程取决于他个人同世界上的种种事情,即他周围的环境的关系。所有的事情大都发生在主人公的青少年阶段,而叙述时间可能延伸数年,甚至经常是数十年。因此,教育小说中有一些传记的成分。在上述的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教化概念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教育小说的结构经常是三段式的,模式是:“青少年年代一漫游年代一师傅年代”。比如在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就是如此。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小说都采用三段式的模式。
11.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流行于英国的一种小说形式,作品多以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特别是阴森荒凉神秘的古城堡为背景,写其中因恋情或财产而引起的凶杀复仇,充满神秘、怪诞、恐怖和刺激。代表作是瓦尔蒲的《奥特朗图堡》(第一部哥特式小说)和拉德克力芙《渥多尔弗的秘密》。
12.启蒙戏剧:启蒙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即莱辛的市民悲剧和狄德罗的严肃喜剧,又称正剧。欧洲的戏剧自古希腊以来,就沿着悲剧和喜剧两条线发展,到了古典主义,更严格规定了二者不可逾越的界限。启蒙主义者认为戏剧应该面对现实生活,更真实地反映现实,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发挥戏剧的教育作用。因此,法国作家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在他们的戏剧论著《论戏剧艺术》《论严肃戏剧》和《汉堡剧评》中就提出了革命性的戏剧主张:要求戏剧描写社会现实,真实自然;剧中以普通人作主人公,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社会内容;打破悲喜剧的界限,创造出一种介乎二者之间的“中间类别”戏剧,既表现人民的痛苦也表现他们的喜悦,既娱乐观众也给他们以道德教训;戏剧语言生活化,放弃韵文改用散文;形式上要打破“三一律”等古典主义的束缚。狄德罗的《私生子》、博马舍的《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莱辛的《爱米丽亚·迦绿蒂》是启蒙戏剧的典范。
13.笛福:(1660-1731),英国第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饱晚年开始其创作生涯,重要作品有《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杰克上校》(1722)和《罗克萨娜》(1724)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为不择手段发财的冒险者,全用第一人称,有着明显的“流浪汉小说”的影响;而其小说《瘟疫年纪事》(1722)和《一个骑士的回忆录》(1724)则可视为历史小说的前奏。创作于1719年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是他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位落难于无人的荒岛上的鲁滨孙靠顽强的意志和艰辛的劳动创造了一个生存环境,竟然只身在荒岛生活了28年。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而其冒险精神、顽强进取和掠夺的特性则被马克思精辟地概括为“真正的资产者”。
14.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18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和政论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曾写过许多反对教会、反对封建迷信和揭露政府恶德败行的政论、杂文和诗歌,最著名的是长篇寓言小说《格利弗游记》(1726),它通过医生格利弗漫游虚构的大人国、小人国等的见闻和感受,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成为老少皆宜的世界名著。
15.卢梭:(1712-1778),法国杰出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作家。他出身下层,一生困顿,其思想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文学艺术上,他强调自然感情,提出要“返回自然”,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代表了这一倾向。《爱弥尔》则是表达作家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说。自传《忏悔录》强烈地表现了作家对封建社会的谴责和抗议。他在文学上这种崇尚自我、抒发情感、热爱自然的特点,对欧洲文学,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影响巨大。
16.狄德罗:(1713-1784),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领袖,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1749年因出版他的无神论著作《给有限的人读的盲人书简》而入狱,获释后,他顶着巨大压力主持《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二十年中共写出哲学、史学条目一千多条。除了创作小说和戏剧作品外,在哲学、美学及文艺理论方面多有建树。他最有影响的文学作品是三部哲理小说《修女》(1760)、《拉摩的侄儿》(1762)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73)。《拉摩的侄儿》是其代表作,作品用辩证的思想描写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他富有才华、不甘堕落,对政治、道德有清醒的认识,却过着卖唱食客的生活,接受主人的拨弄,甘当奴才。人物性格的这种矛盾,反映了是非颠倒的生活本身的矛盾,恩格斯称这部小说是“辩证法的杰作”。
17.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1767年发表第一个剧本《欧仁妮》,1773年起先后发表四部《备忘录》戳穿封建法庭的黑暗内幕。代表作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是他的优秀作品。他写的喜剧《塞维勒的理发师》(1772)因公开抨击当时的贵族政治,所以被禁演3年。《费加罗的婚礼》(1784)刚开始也因批评贵族而遭禁演。这两出喜剧后来分别由罗西尼和莫扎特改编成著名的歌剧。晚期的作品有写费加罗的第三部剧本《有罪的母亲》,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如前两部。博马舍的喜剧标志着古典主义戏剧向近代戏剧的转变,对以后欧洲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8.莱辛:(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剧作家和文艺理论家。他主张德国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应先争取政治统一,进而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学。先后发表了《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汉堡剧评》等论著,对批判古典主义的影响和促进德国文学的革新发挥了重大作用。他认为德国民族戏剧应当摆脱法国古典主义的束缚,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特别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学习,并提倡建立严肃戏剧即正剧,体现出了打破陈规、解放思想的理论勇气。莱辛的戏剧创作是他的戏剧理论的实践,代表作《爱米丽亚-迦绿蒂》是一部杰出的市民悲剧,该剧对专制暴君的荒淫暴虐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强烈的控诉,但正面人物的斗争,只为了取得道义上的胜利,这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9.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启蒙文学最伟大的代表,狂飙突进运动的旗手。歌德著述甚丰,1773年写的剧本《铁骑手葛兹·封·伯利欣根》,刻画了一个争自由、反封建的英雄,表达了作者对叛逆者的哀悼和敬意。1774年发表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叙述一个渴望自由和爱情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争取的青年自杀的悲剧,既控诉了社会对人性的压抑,也批评了知识分子的软弱,形成了轰动欧洲的“维特热”。博大精神的诗体悲剧《浮士德》是歌德60年生活、思想、艺术的结晶,它通过浮士德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从小我、小世界走向大我、大世界,由个人官能享受走向为献身人类幸福而劳动,弘扬了自强不息精神,肯定了开拓创造意志,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20.席勒:(1759--1805),德国戏剧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他19岁开始秘密创作剧本《海盗》,23岁完成并上演,轰动了整个文艺界。1784年完成剧本《阴谋与爱情》。与歌德成为至交后,他在歌德的帮助下完成了历史剧《华伦斯坦》三部曲,此外还写有《奥尔良的姑娘》(1801)、《墨西拿的新娘》和《威廉·退尔》(1803)。美学论著有《审美教育书简》(1795)、《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1796)及《论悲剧艺术》和《论激情》等。他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通过宰相之子斐迪南与市民乐师之女路易丝相爱而不能成婚的悲剧,直接揭示了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冲突,具有明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色彩,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21.《鲁滨孙漂流记》:长篇小说,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代表作,发表于1719年。作品以一个苏格兰水手滞留荒岛的经历为蓝本,描写了主人公鲁滨孙流落荒岛28年,征服自然,创立基业的故事。鲁滨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新兴的资产者、殖民者的典型,他出海冒险,征服自然的过程,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顽强的进取精神。作者还以此肯定了人的力量和劳动的价值。小说采用自述体,以写实的手法描写虚构的故事,讲求细节真实,通过行动刻画人物,语言朴素流畅,是英国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22.《格利弗游记》:长篇小说,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写于1726年。《格利弗游记》是一部幻想游记体讽刺小说,记述外科医生、船长格利弗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巫人国、贤马国等地的离奇经历。小说通过一个幻想故事集中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讽刺批判了英国的内政外交政策,表现了进步人士和劳动人民的正义斗争。小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在怪诞的情节、奇妙的幻景所构成的童话世界里,反射出现实生活的真相,幻想与现实高度统一,淋漓尽致地
讽刺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腐朽,文字简洁、形象生动。
23.《汤姆·琼斯》:长篇小说,英国作家菲尔丁的代表作,1749年出版。作品通过真诚善良的汤姆与美丽聪明的少女苏菲娅好事多磨的爱情故事,描写了18世纪英国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穿了上层社会的丑恶,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和以金钱门第为前提的婚姻制度,表现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和善良愿望。作品以汤姆·琼斯的经历为线索,采用对比手法塑造了汤姆·琼斯和布立菲两个对立的形象,以两人与苏菲娅的关系为主要情节,把众多人物事件融为一体,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情节曲折、结构完美,每一章前均有一序言,直抒作者的看法,富于哲理色彩,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而多种讽刺手法的运用使作品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社会讽刺小说,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24.《新爱洛绮丝》:书信体小说,法国启蒙主义作家卢梭的代表作,发表于1761年。描写了18世纪法国一对青年男女圣普乐和尤丽的爱情悲剧。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均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他们的爱情悲剧表现出以真挚感情为基础的“自然道德”与蒙上等级偏见的“社会道德”之间的尖锐冲突,控诉了封建传统观念压抑人的感情、扼杀人的幸福的罪恶,表达了作者主张感情自由、思想解放的人生理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小说以往返的书信透露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尽情渲染感情的矛盾和心灵的创伤,特别是将饱满的激情、感伤的情调衬托于大自然景物的精美描绘之中,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25.《拉摩的侄儿》:对话体小说,法国启蒙主义作家狄德罗的代表作,写于1762年。作品通过我(作者)与他(拉摩的侄儿)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的对话展开情节,用辩证的思想描写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拉摩的侄儿,他富有才华、不甘堕落,对政治、道德有清醒的认识,却过着卖唱食客的生活,接受主人的拨弄,甘当奴才。作品通过这一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揭露了法国社会物欲横流、道德堕落的现实,指出人物性格的这种矛盾反映了是非颠倒的生活本身的矛盾,谴责了制造这类丑恶人物的社会,恩格斯称这部小说是“辩证法的杰作”。小说篇幅不长,结构紧凑,几乎全用对话写成,人物性格鲜明,富于哲理性。
26.《汉堡剧评》:文学批评著作集,德国启蒙主义美学家莱辛的重要作品,1769年分上下两卷出版,共有评论文章104篇,是莱辛对汉堡民族剧院的演出进行批评和理论探讨的结晶。莱辛围绕建立德国市民剧,广泛论述了戏剧的社会作用、戏剧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以及历史剧的创作问题。他认为艺术并非机械地从表面上模仿自然,它应该表现现实的本质,并以此来教育民众,产生社会教育作用,在这方面,创造和推理、天才和规则必须有机结合起来。从这一观点出发,莱辛对古典主义戏剧及其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要求以现实主义取代古典主义,提倡表现平民生活的市民剧,为建立新型的民族文学作出了贡献。
27.《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小说,德国作家歌德早年“狂飙突进运动”时期于1774年写的感伤主义作品,也是作者享有国际声誉的成名作。小说叙述一个渴望自由和爱情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争取的青年自杀的悲剧,维特的遭遇既反映了德国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一代青年蒙陇的革命要求,也反映出他们无力变革现实的软弱性。作品尖锐地揭露了日趋衰落的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有力地抨击了等级森严的、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贵族官僚阶层庸俗虚伪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袒露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写景、状物、叙事都同人物的内心感受相结合,格调感伤,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
28.《浮士德》:诗体悲剧,德国作家歌德的代表作,写于1773-1831年。作品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传说,共分两部分,主要写浮土德一生对人生理想的探索。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以主人公的思想发展为线索,以两场赛赌为开端,展示了他所经历的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五个人生阶段。浮士德是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追求人生理想的曲折复杂的一生,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西欧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人士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歌颂了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揭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讽刺了教会的伪善,对德国丑恶的社会
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批判。诗剧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台的创作方法,情节既神奇多变,也不乏现实的描写,内容丰富深刻,背景广阔,人物众多,善于运用矛盾对比的方法构思情节、塑造人物,体现出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另外,作品广泛运用多种诗体表现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抒情色彩浓厚,并包含辛辣的讽刺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比喻等多种手法,堪称一部史诗性的巨著。
29.《阴谋与爱情》:悲剧,18世纪德国启蒙主义作家席勒的代表作,写于1784年。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宰相之子斐迪南与市民乐师之女路易丝相爱而不能成婚的悲剧,直接表现了市民阶层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冲突,揭露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罪恶、政治的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腐朽,表达了市民阶层争取平等自由的要求,具有明显的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色彩,因此恩格斯称其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作品情节曲折,结构紧凑,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充满激情。
30.鲁滨孙: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和冒险精神的正面形象,他具有积极进取、不断奋斗的精神,不满足于父亲为他安排的小康之路,渴望依靠自己寻找发财致富的门径。他出海冒险,由于船只沉没,只身漂至无人的荒岛,为了生存,他以极大的劳动热情投入了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他面对困境不悲观、不气馁,不怨天尤人,而是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靠自己劳动的双手创建新生活,坚持28年,成为荒岛的主人,显示出文明社会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力量。鲁滨孙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造热情,典型地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他为追逐金钱贩运奴隶而在海上冒险,收留偶然上岛的土人为仆等行为也暴露了他强烈的私有观念和殖民观念,所以恩格斯说他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31.汤姆·琼斯:18世纪英国作家菲尔丁的同名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本来是一个来历不明的弃婴,为乡绅高尔斯华绥所收养。他心地善良,坦率正直,热情豪爽,乐于助人,却容易冲动,不时也做一些傻事。他替狩猎看守人承担打死鸟的责任,并卖掉马和衣物周济他;为救被辱的莫莉与歹徒搏斗打得满身血污;为拦截苏菲娅的惊马而折断了胳膊;从强盗手中救出隐士;帮助失恋后要自杀的南希建立了幸福家庭;他宽宏大量,为一再陷害他的布立菲说情;他为追求真挚的爱情与苏菲娅一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凡此种种,说明他是一个正直善良、高尚诚实的好青年。但是他在诱惑面前又常常失去理智,不能自控,多次与其他女性发生暖昧关系,事后又悔恨不已。汤姆·琼斯体现了作家菲尔丁的美学观点:人无完人,正面人物也有劣迹;同时他又是作家反对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和当时英国社会不良风尚的产物。
32.维特:德国伟大作家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维特出身于平民阶级,是一个有才华、有热情,渴望得到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的进步青年。他心地善良,感情丰富,浑身充满活力,力图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可是丑恶鄙俗的环境使他感到压抑和不满,他摒弃社会,社会更排挤他。他迷恋大自然的美,向往古代宗法社会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并从绿蒂身上领略到自然美的纯真,虽然苦苦追恋,可是又因绿蒂已经订婚而没有向她表白爱情的勇气,因此希望借工作排遣烦恼,但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侮辱使他愤而去职,再次回到乡下,此时,绿蒂已经结婚不能再给他精神的慰藉,当绿蒂恳求他离开时,他失去对人生的最后留恋,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的悲剧反映了当时叛逆青年的痛苦处境,他渴望自由和精神解放,又缺乏行动的勇气和斗争的意志,不愿意向鄙俗的社会妥协,又找不到出路,结果用自杀表示抗议。这一形象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引起“维特热”,但他的真正底蕴不在于狂恋和枉死,应在于奋起而斗争。
33.浮士德:德国作家歌德的诗体悲剧《浮士德》的中心人物。浮士德本是流传于德国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传奇式的魔术师,在歌德的笔下,他被创造成一个虚构的、高度概括的、具有哲理意义的象征性形象,一个充满辩证精神、自强不息、不断探索人生意义的探索者形
象。这个形象的实质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进步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精神探索的一个总结。浮士德最突出的精神特征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他热爱知识、热爱生活、热爱真理、自强不息,似乎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渴望。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他不断克服自己灵魂内部追求、向上和满足、享乐之间的矛盾,战胜各种诱惑,净化自己的灵魂,奋发向上,去认识和发现真理。他的精神探索经过了五个阶段:追求知识、享受爱情、投身政治、探求古典美以及为人类幸福献身于开拓性的劳动。浮士德的一生是探索追求开拓的一生,也是孤军奋战的一生,带有明显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通过这个经过高度艺术概括的典型形象,作家总结了300年来西欧先进知识分子反封建、反教会、挣脱精神枷锁,追求个性自由,寻找理想社会的痛苦经验,也歌颂了他们永不满足、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34.梅菲斯特:德国作家歌德的诗体悲剧《浮士德》中的魔鬼形象。他是浮士德的对立物,是恶的化身,是一个否定的精灵,即人格化了的“否定的精神”,是一个象征性的、寓意型的形象,而其内涵却充满着辩证法。他鄙视人类,不爱任何人,对世间一切都抱虚无主义的态度,“恶”和“否定”是他的本质,他专做坏事,先和上帝打赌,说他能把浮士德引向堕落把浮士德的灵魂劫往地狱;然后引诱浮土德喝魔汤返老还童,用情欲使浮士德满足于堕落,还怂恿浮士德替皇帝镇压百姓,表现了他剥削阶级的反动本质。但是,他又集“作恶造善”于一体,主观上作恶,客观上却产生了造善的结果,正是他推动了浮土德的思想探索。另外,由于他能敏锐地发现社会的邪恶和人的弱点,所以他对许多事物的见解非常精辟,如说抢劫、走私和战争是殖民主义的三位一体,说《圣经》里一堆矛盾,无法懂得,而神甫和教会却把废话当真理等。可见这个形象既作恶又造善,具有双重性,包含着辩证哲理,是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典型形象。
二.简答题
1.英国启蒙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英国启蒙文学从启蒙运动的要求出发,主要是反对封建残余势力,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所暴露的弊病。英国的启蒙文学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他们创作的主要成就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是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中下层人们的生活,突破了封建社会文学的清规戒律,不再描写帝王将相,而是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或平民作为自己小说的主人公。
2.法国启蒙文学有何主要特点?
法国启蒙文学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战斗性。法国启蒙文学家又都是启蒙思想家,他们借文学宣传启蒙运动的革命思想,打倒封建主义,主张自由、平等、搏爱。在作品中直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方案。
3.狂飙突进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狂飙突进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要求,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理想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但由于狂飙突进运动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纲领,因而不久就结束了。
4.伏尔泰的创作有什么特点?
伏尔泰把他所有的小说都纳入他的哲学体系,以宣传启蒙思想为目的,每部小说都像寓言一样,有着深刻的哲理意义,作者并不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他善于通过讽刺性的人物形象和荒诞离奇而带有寓意的情节,揭露和讽刺现实,表现某种深刻哲理。他善于选用黑暗现实中的典型事例,加以夸大,甚至达到荒诞的程度,让它暴露出丑恶的本质,然后淋漓尽致地加以嘲笑,让人们在笑声中否定它。在语言上,伏尔泰善于运用俏
皮的警句、机敏的辞令、深刻的讽喻和轻松的嬉笑达到嘲笑和讽刺的目的。
5.狄德罗在戏剧理论上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狄德罗在戏剧理论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严肃戏剧”的概念,他认为这种戏剧突破了传统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是一种新的戏剧体裁,即后世的正剧。另外,狄德罗也是资产阶级现实主义美学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真、善、美统一的观点,主张艺术要模仿自然,作家要到生活中去,这为建立现实主义美学理论体系作出了贡献。
6.简述“费加罗三部曲”的艺术成就
博马舍最为出色的戏剧作品是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这三部剧都以同一主人公费加罗在不同时期的故事为内容,合称为“费加罗三部曲”。尤其是前两部,不仅表达了先进的启蒙思想,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并使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同时又兼具莎士比亚戏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喜剧中含有笑剧的成分,不时穿插一些民间小调的歌曲和节日的舞蹈,生活气息浓郁。剧中的人物形象都个性鲜明,既克服了古典主义戏剧中人物性格类型化的弱点,又克服了启蒙文学作品中将人物仅仅当做传达作者思想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病。剧情合乎逻辑,矛盾鲜明突出而结构十分严谨,在喜剧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7.为什么恩格斯说《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①它通过某公国宰相的儿子斐迪南和平民乐师的女儿路易斯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德国第三等级平民与封建统治阶级特权贵族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专制暴虐的封建统治进行了有力的控诉,表现了市民阶级对反动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对自由平等的渴望,表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反封建和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②剧本勇敢地把当时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揭露了庸俗鄙陋的黑暗现实;③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尊严,谴责达官贵人,戏剧真实地写出了德国平民那种“力所能及”的最高反抗行为,表现了德国市民资产者的弱小。
8.为什么说歌德的诗剧《浮土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浮士德》的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9.浮士德在探索真理时经历了哪些阶段?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诗剧的基本情节是: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个赌赛、终身追求、五幕悲剧。诗剧中五幕悲剧就是浮士德在探索真理时经历的五个阶段。
(l)知识的追求和知识的悲剧(第一幕前六场):浮士德老博士在书斋中苦苦研究各种“经典”,却找不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痛苦得几乎自杀,这是对宗教愚民观念和脱离实际的追求的否定。他走出书斋,来到人群之中,并接受魔鬼的挑战,表明他精神复活,受到了新时代的洗礼。
(2)感官的追求和爱情的悲剧(第一部其余场次):浮士德与玛格蕾特相爱,但在社会道德、宗教阴影、世俗习气的笼罩下,以失败而告终。浮士德与玛格蕾特的爱情悲剧,在浮土德心中引发了灵与肉的搏斗,他开始从“小我”进入“大我”,否定了仅仅迷恋情欲的爱情,告别了对享乐生活的人生追求。
(3)权势的追求和从政的悲剧(第二部第一幕):浮土德进入宫廷,想干一番事业,在政治活动中实现人生理想,但看到的却是腐败的朝廷和污浊的政治,统治者只把他当做满足荒淫生活的工具,他不可能有所作为,因此否定了与封建王朝相妥协的道路。
(4)艺术的追求和美的悲剧(第二部第二、三幕):从政失败后,他突然异想天开,把对古典美的追求当做人生的目标,这就是浮土德幻游古希腊的象征意义所在。但这种想法只是一种空想,它不可能成为改造社会的有效途径,作品否定了以古典美来改造世界的理想。
(5)事业的追求和事业的悲剧(最后两幕):浮士德又回到现实之中,因帮助皇帝平息叛乱,得到一块封地,就在此填海造田,要实现“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的理想,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谛“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于是他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的禁言,就与魔鬼打赌来说,他是个失败者,是悲剧;就对“理想王国”的建设来说,也只是一厢情愿的理想,他听到的叮当之声,实际上是鬼怪们在为他掘墓,也是悲剧。但就浮士德为寻求真理而献身来说,他是胜利者,所以他被天使们救走。由此肯定了创造和劳动的价值。
三.论述题
1.启蒙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启蒙文学是在启蒙运动影响下而产生的文学形式,它是启蒙思想家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
(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启蒙作家往往就是启蒙思想家,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面的意义。启蒙文学的批锋芒非常明确、战斗性较强,它们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有些作品还描绘社会政治理想的图画,唤醒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向往。
(2)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当时的资产阶级文学家正在为争取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力图使文学作品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此,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倾向,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他们着重描写平民的日常生活;反对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中等人”即资产者的形象和下层人民的形象成为正面主人公,而王公贵族、教皇教士则往往成了嘲笑和批判的对象。
(3)启蒙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启蒙文学作家更强调真实性,直接取材于现实,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来表现现实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仅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它进行分析和议论,因此作品带有哲理性和分析性,为了便于宣传启蒙思想,启蒙作家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启蒙戏剧等,但是由于启蒙作家往往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有“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的毛病。
2.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异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两个高峰,两次运动都是以人道主义为理论基础,所产生的文学都是资产阶级的重要精神武器。人文主义文学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启蒙文学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继续和发展。它们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们都以人道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人文主义作家大多就是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文学用人性来反对神权,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提倡个性解放,肯定现世幸福,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赞美理性,崇尚文化科学知识,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响亮地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这些都鲜明地体现在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中。启蒙文学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文
学的传统,从“自由、平等、博爱”等理性原则出发,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或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宣传科学,反对迷信,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精神。许多启蒙作家就是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等。
其次,它们在形式上都有所创新。人文主义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开创了近代欧洲文学的许多体裁形式。诗歌方面创造了十四行诗、九行诗体;小说方面出现了初具近代结构的长篇和短篇小说;戏剧方面打破了悲剧、喜剧严格划分的界限,创造了田园剧、历史剧等。启蒙作家适应战斗的需要,冲破了古典主义的樊笼,创造了哲理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正剧等多种新的文学形式。
两种文学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文主义文学正面人物形象主要还是王公贵族,注重塑造雄伟的、巨人式的人物形象;而启蒙文学则以资严阶级或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出现了鲁滨孙、费加罗等资产者或平民的正面主人公形象。人文主义的文学作品充满着激情,启蒙主义作家的创作更多理性分析。由于启蒙作家的创作意图主要是宣传启蒙思想,人物往往是作家思想的体现者或代言人,哲理性和论辩性在启蒙文学中很突出,人物性格较单一,缺乏丰满的典型形象。
总之,启蒙文学接过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继承并发展了人文主义文学的传统,具有更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更深刻的民主思想。
3.启蒙主义文学如何表现出浓郁的哲理色彩?
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注重从全面、整体、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而且启蒙主义作家大多是学识渊博的哲学家、思想家,如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形象的文学创作和抽象的哲理思辨,在他们的一生实践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们的文学创作必然烙上理性思考的印痕。启蒙主义文学中的哲理色彩,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通过文学作品参与哲学问题的讨论,批判谬误的思想观念。伏尔泰的《老实人》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小说通过老实人和他的老师一生的遭遇和见闻,批判莱布尼茨的“先天和谐论”。伏尔泰在小说中把热心坚持这种哲学思想的邦葛罗斯和他的忠实学生老实人打发上路,让他们到这个事实上不和谐的世界上去闯荡、去碰壁。老实人在流浪的过程中受尽了苦难和侮辱,尽管邦葛罗斯作为一个哲学家“不便出尔反尔”,坚信莱布尼茨的话不会错,但老实人出于诚实的天性,看到了这个世界到处是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谋财害命、荒淫无度、虚妄蛮横,不再相信“先天和谐论”。这部小说以“哲理”作为组织材料、叙述故事的中心,在生动引人、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中透射出强烈醒目的理性光束。
第二,塑造富于哲理意义的性格,阐发某种哲学思想。狄德罗的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儿性格充满着辩证法,他是封建社会解体的产儿,又是资本主义社会过早成熟的胚芽,他身上交织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性:疯狂与清醒、卑鄙与耿直、睿智与愚蠢、高雅与庸俗,完全混为一体。这一形象是狄德罗在真实人物基础上提炼加工而塑造的,他逼真体现出时代、社会的矛盾冲突,具有巨大的社会内容,而且形象地阐发了狄德罗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
第三,在文学作品中散现出深邃的哲理。这类作品在启蒙主义文学中比较普遍。它们不像《老实人》和《拉摩的侄儿》那样,全篇整体构思皆以哲理为中心,可以当做通俗哲学读物,而是把哲理融进对象的美的价值揭示中;或者把某些感性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概括,闪耀出哲理的火花。前者以歌德的《浮士德》为代表,后者在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启蒙戏剧、法国的哲理小说中都随处可以看到,如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中费加罗说的“虚荣使我有野心,穷困使我勤奋”“从前的疯话因时间一久便成了至理名言”都是生活现实的哲理总结。
启蒙主义文学的哲理色彩,是18世纪思想、哲学发展的结果。同时,身兼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的启蒙主义者,以文学形式表达他们的哲学思想,蕴抽象于形象,化艰深为通俗,普及启蒙思想,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哲理在文学创作中,如果服从文学创作的规律,是艺术形象本身体现出来的哲理,它能增强作品的深度;如果是游离于艺术形象的哲理,就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启蒙主义文学在这方面既有成功的创作实践,也有概念化、抽象化倾向的作品。
4.怎样理解鲁滨孙的形象?
鲁滨孙是一个新兴资产者、殖民主义者的形象,在鲁滨孙的时代资产阶级正处于创业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占有财富,为了寻找新的土地、新的原料基地和新的市场,到处进行冒险,表现出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资产阶级的这种思想与精神状态很充分地反映在鲁滨孙的形象之中。
鲁滨孙不安于父母给他安排的小康之家的命运,不顾任何危险,到海外去经商,在经营四年种植园后,又冒着更大的风险去非洲进行奴隶贸易,流落荒岛之后,鲁滨孙面对绝境,很快就克服了消极情绪,不畏惧,不颓丧,进行了一场征服大自然的斗争。在荒岛上的28年间,他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表现出罕见的坚毅和顽强,虽然由于生产工具简陋及缺乏经验,鲁滨孙的生产活动屡遭失败,但他决不灰心,做什么事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由于鲁滨孙的偶然遭遇与特殊处境,新兴资产者要创业、要发展、要占有的欲望,在他身上主要表现为他对大自然——荒岛的开发与占有,在开发荒岛的过程中,鲁滨孙表现出了一个劳动者的优秀品质,他认为人的生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只要热爱劳动、只要有坚韧的意志,什么恶劣的环境都可以战胜,什么奇迹都可以创造,但是他的冒险精神是和他的占有欲紧密地联系一起的,他的一切冒险活动无非是为了更多地占有。因此笛福在歌颂劳动的同时也歌颂了这种殖民精神,这是因为殖民制度在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祭坛上成了唯一的神明,而笛福本人也是一个殖民制度的倡导者、拥护者。
通过鲁滨孙的形象,作家给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人生哲理:只要有志气、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通过顽强的拼搏和锲而不舍,就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人间奇迹。
5.菲尔丁在汤姆·琼斯身上怎样表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性?
汤姆,琼斯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作家菲尔丁在其同名小说中塑造的著名形象,作者充分描写了汤姆·琼斯善良的人性和种种美德,从而使他成为“善”的象征。
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个心地善良、性格坦率的正直青年,他为人诚实、热情豪爽侠义,见义勇为,为了保护猎场看守人乔治不被解雇,他宁肯自己受到责骂毒打,后来由于布立菲的告密,乔治放解雇,汤姆随即卖掉自己的马接济他家。为苏菲娅的安全,汤姆曾奋不顾身拦截惊马,为此折断了自己的胳膊。为了援救被人侮辱的莫莉,他勇敢战斗,弄得满身血污。赴伦敦途中,他从强盗手中救出山中隐士,从凶手手中救出华特夫人。在伦敦,他帮助被抛弃的南希姑娘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汤姆对于养父高尔斯华绥始终十分尊敬,就是当他被逐出家门时,也是痛恨自己的错误而不怀疑高尔斯华绥的慈爱。他虽然受布立菲的中伤屡遭磨难,但当布立菲诡计败露后,他又替他讲情,异常宽宏大量。汤姆的真诚善良又与他的轻率鲁莽结合在一起,常常凭着热情冲动行事,不时犯有过失。他对苏非娅的爱情是真挚的,但在诱惑面前常常失去理智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背离了苏非娅的爱情,之后悔恨不已,而这种悔恨又是诚恳的。
但是,菲尔丁是从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出发,把汤姆·琼斯当成抽象人性的化身来描写的,所以他不仅颂扬主人公的美德,容忍汤姆·琼斯的意志薄弱与爱情上的不专一,还从人性论的角度着力表现了汤姆·琼斯在做出了一些轻率行为后的善良的心态,而并没有对主人公进行必要的批判,因此,菲尔丁在小说末尾给予了琼斯以较好的结局,让他和苏菲娅成为萨姆塞最幸福的一对,在这里既寄寓着菲尔丁对人生、对社会未来的希望,也表现了资产阶级人
性论的局限。
6.论述《汤姆·琼斯》的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从整个欧洲长篇小说发展的角度来看,长篇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奥德修纪》《小癞子》《堂吉诃德》为代表的流浪汉小说,着重在时间发展的长河中展开情节;另一类是以《伊利昂纪》为代表的,突出在空间场景上广泛展现人物和事件。而把这两类小说的结构特征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创造了一种完全崭新小说形式的正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
(1)以主人公的生平传记构成长篇小说的故事主体。《汤姆·琼斯》保留了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主要经历构成故事基本情节的特征。弃儿汤姆,琼斯的主要经历,他的出生,他与苏菲娅的恋爱、受阻,他的冒险经历以及最后与苏菲娅结为伉俪,构成小说的主线。作品展现的主要是时间的进程和按客观时间规律发展的情节线索,而不是在空间场景上平面地展开故事。但它与流浪汉小说不同,不是以事件作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是将人物形象,即汤姆·琼斯的性格特征作为主要审美对象。
(2)集中描写几个空间场景来丰富主要情节。《汤姆·琼斯》不仅主于明显,同时也有突出空间场景的描写,但它不像流浪汉小说那样零星和纷繁,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加工,主要集中在三个场景之中:汤姆在乡村,汤姆在路上,汤姆在伦敦。这三个场景既丰富了主要情节,扩大了社会反映面,同时又显得紧凑集中,克服了流浪汉小说的毛病,而从内容上来说,却同样达到了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汤姆在乡村、在路上和在伦敦三个场景实际上代表了整个英国社会。
(3)以次要人物作为连接纵向主体和横向场景之间的桥梁,使作品结构显得更加匀称和谐。《汤姆·琼斯》中有一个人物——理发师兼家庭教师的帕特里奇很值得注意,他并非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但在作品的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每当汤姆·琼斯的故事不能顺利发展下去的时候,他便悄然出现,如汤姆出生时,他被怀疑为汤姆的生父,汤姆在路上处于绝境的情况时,他出来解救了汤姆,使其冒险经历继续下去,在伦敦,又是他认出伯拉斯顿夫人就是女仆詹妮,使汤姆摆脱了她的束缚,有可能与苏菲娅相遇。这个人物在各个人物之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作品的结构中起着桥梁作用。
以上三个特征,使《汤姆·琼斯》在长篇小说结构上独具风格,并为欧洲近代长篇小说框架奠定了基础。直接受其影响的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而英国小说家萨克雷、狄更斯、哈代的长篇小说的谋篇布局也受其影响,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汤姆·琼斯》可以与《死魂灵》相比,司汤达则称它为“小说中的《伊利昂纪》”。
7.结合《汤姆·琼斯》分析菲尔丁的小说叙事艺术
(1)菲尔丁指出,他的写作遵循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有时可能省略数月甚至数年。省略是菲尔丁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人称叙述或书信体叙述为了保持叙述的逼真效果,往往有文必录,不能随意省略,而第三人称小说中的叙述者则可以根据叙事结构需要而对故事进行裁减安排。
(2)《汤姆·琼斯》中的省略情况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基于道德观念的省略;二是对有些场面或人物避而不描写,让读者想象补充;三是按照菲尔丁信奉的新古典主义艺术传统,有意避免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3)菲尔丁小说的整体艺术不仅体现在全书布局结构和情节安排上,而且也体现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他关注优劣共存的人物,而不塑造所谓完美无缺的人物,这一点在小说主人公汤姆的形象塑造方面尤其突出。
(4)菲尔丁最有代表性的特色是叙述者的形象和作用。这种性格化了的叙述者有其特殊意义。其一,叙述者的不断出现建立起一种作者权威。“散文体喜剧史诗”是作者的独创,因而作者自己有权制定规则,发号施令。其二,从首卷序章中的饭馆老板到末卷序章中的旅
伴,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逐渐亲密,原因就是两者之间的密切交流。其三,正是叙述者和读者之间的这种亲密交流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在《汤姆·琼斯》中读者多是通过叙述者的评论来间接与人物交流的,有时叙述者还与读者一起探讨关于某人某事的评价,分析某种行为的动机原因。
8.卢梭的“返回自然”的口号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把人分成“文明人”和“原始人”两种。他认为正是文明社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虚伪、冷酷、罪恶和不平等,因而他美化人类的原始社会,赞美人类的原始状态。他的《忏悔录》抒写了个人对大自然的感情,主张投入大自然,那样人就会心胸开阔、精神爽朗,完全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进而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浪漫主义作家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的战斗传统,接受和响应了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以及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的思想,从而开创了一种和古典主义理性克制大不相同的文学。在“返回自然”口号的影响下,抒写理想,以大自然为描写对象,把大自然同现实加以对照,并将个性解放思想和对自然的感情结合起来,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它影响着作家的题材选择、主题的构思以及语言风格和各种具体手法的运用。浪漫主义作家从民谣、民间传说中选取题材,运用夸张、想象、对照的手法,表明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而所有这些都和对大自然的描写分不开。
前期浪漫主义作家在对自然的描写中,把理想转向过去,逃避现实,美化中世纪,把中世纪宗法社会当做理想的“黄金时代”,进而提出“回到中世纪”去的口号。他们选择异常、恶劣、恐怖的自然环境,并以之与现代文明社会相对照,诅咒城市腐化的习俗,从中引出颓废的情感而自我陶醉于其中,如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在《阿拉达》中把贵族没落的情感渗透在对自然的描绘之中,表现了对废墟美、萧条美的追求;德国作家霍夫曼把大自然和人生黑暗面作为描写对象。他的作品流露出恐怖、神秘的色彩;英国湖畔派诗人则通过对湖区的自然风光的描写,美化中世纪的农村生活。
后期浪漫主义作家在对大自然的描写中,表现了个性解放和泛神论的观点,他们赋予大自然以神奇的力量。在大自然中融注了个人的理想,并对之进行讴歌,进而把大自然的瑰美与现实的丑恶加以对照,对现实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们的作品神奇瑰丽、多姿多彩,具有异域风光的情趣,雪莱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赋予大自然以奇异而超人的力量,普罗米修斯最后在大自然的各种精灵的帮助下获得了解放。拜伦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描写了地中海南部各种瑰丽的风光:汹涌的波涛、险峻的山崖,以自然风光的美好同虚伪、空虚的英国上层社会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它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中的大自然一样都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
9.为什么说《新爱洛绮丝》开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先河?
《新爱洛绮丝》是法国18世纪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卢梭在1761年写成的一部书信体小说,叙述贵族小姐尤丽和她年轻的家庭教师圣·普乐恋爱的故事。
这是一部着力于感情描写的小说。小说中并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与离奇的故事,作者所重视的是对人物感情擞界的深入剖析。他以饱含同情的文笔描写两人相处初期的爱慕之情,遭到粗暴于涉的忧愤之情,圣·普乐旅行归来后的难以抑制的痛苦之情。通过这些感情描写,我们不仅深切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的真挚与深沉,感受到作者对周围世界的强烈不满,而且因为这种合情合理的爱情得不到公正对待而产生强烈的义愤和愤懑。但作者在着意渲染等级婚姻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又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并不是在朝夕之间就可以改变得了的,还会有许许多多要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爱情自由的青年将继续被禁锢于等级婚姻的樊笼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样作品字里行间所浸透的争取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反封建思想与强烈的感情会在读者身上引起广泛的共鸣与反响。
卢梭的《新爱络绮丝》还十分重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描绘,并且把景物描写与人物主观感情的表现密切地结合了起来,或以情写景,或以景写情,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表现了“回归自然”的要求。
由于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偏重于主观理想与作家个人感情的描写,并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与人物的内心感受,最早体现了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说《新爱洛绮丝》开了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10.为什么说《新爱洛绮丝》是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创性小说?
《新爱洛绮丝》作为书信体小说,它提供并实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不是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线索,而是通过展开一幅幅的图画,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表现出故事的侧影,使得故事成为背景,而在这个背景下清晰呈现出的是人物内心的思想与感情。在这一点上,《新爱洛绮丝》与通常的小说正好相反。它的语言总是形象化的,可是这些形象都是没有确切性和连贯性的;它的说服力就存在于其思想的紊乱里;它议论得越少,就证明的越多;它局部散乱,整体却浑然如一。
再者,这部小说像一扇窗口,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涉及宗教、文化、历史和当时诸多的社会现实问题。它既是一部抒情小说——优美的笔调饱含着浓烈的情感,畅若行云流水,是一部教育小说,其中包含着对青年人思想与生活的启示一一“感情是自由的,可以冲破宗教观念与门第观念的束缚,但美德却是必须的,它胜于放纵与堕落。”
更重要的是,它将爱情作为人类崇高美好的情感加以热情歌颂,并尽情咏歌大自然旖旎的风光,字里行间充满了“善感性”,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
11.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青年时代最重要的作品,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作品通过主人公维特的悲剧,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8世纪后期德国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和鄙陋的恶习,反映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富有才华与热情,热爱大自然,热爱淳朴的农民和儿童,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力图有所作为。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好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身上,更罩在他的心头,使其难以施展才能。他不断与之发生冲突,也不断地逃避,于是性格也日甚一日地变得孤独忧郁。他为绿蒂质朴纯真的品质而感动,产生爱情,但绿蒂早已是另一种平庸生活的俘虏,与他相遇相知但不能够走在一起去共同开创新生活。爱情的绝望给他很大打击,使他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无处可逃,生命失去意义,最后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是个时代的觉醒者和庸俗环境的反抗者。他以个人为中心来反抗,以孤傲不合作的方式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因此,他比那些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者要清醒得多,激昂得多,但也正因此注定形成了他的软弱性格,他总是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这使他的反抗缺乏战斗性,他虽然有蒙咙的革命要求,却无力改变现状,他虽然有美好的理想和丰富的感情,但对丑恶的现实只能发出几声感慨。同时,维特的性格又是当时的德国社会造成的。从根本上看,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也正因此,他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
在艺术风格上,小说受英国理查逊和法国卢梭的《新爱洛绮丝》影响很深,但又大大超过了前辈的成就。(1)重视内心感情的抒发。小说以第一人称的书信体写成,让主人公面对读者讲述自己的遭遇,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抱负、情怀、言谈笑语、涕泣悲叹,感人肺腑,使读者仿佛感受到主人公那颗时时在颤抖、柔弱而敏感的心灵。(2)情景交融。小说的近百封书信,可以说就是近百篇精致而优美的散文诗,作者让叙事、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完美境地,因此评论家称作品为“抒情的散文式小说”。(3)作
品中荷马和莪相诗句使小说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前者给作品带来了朴素、宁静、明朗的格调;后者使作品带有浓郁的感伤氛围。
12.论述歌德笔下浮士德的形象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惜以生命和灵魂作为抵押;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一种奋斗不息、坚韧顽强、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品格。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菲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在人间或是在天上,没有一样可以满足他的心肠”,因此他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些渴望摆脱蒙昧、获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优秀知识分子的写照。
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欲望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完全被这些个人欲求和现实所迷惑,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地勇敢超越自我,不断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节欲精进,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着缠绵悱侧的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权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既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给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13.浮士德这一艺术形象怎样体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特点?
浮士德是歌德笔下的一个象征性的形象。在诗剧《浮士德》中,诗人是把他当成全人类命运的化身来表现的,但实质上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浮士德形象的意义,不但在于总结了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三百多年来积极进取、为崇高生活理想而奋斗的历程与经验,而且概括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资产阶级的精神特点。
通过浮士德的学者生活阶段,歌德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心焦欲燃,大声疾呼要冲破牢笼,要了解自然秘密的老学者形象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走出书斋以后,从“小世界”到“大世界”,从德国市民社会走向宫廷、走向古代、走向大自然。诗中描写的生活领域不断扩展,诗中的背景也从德国现实出发,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古代世界,往前展望了人的未来。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诗剧描写了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他从个人的官能感性感受发展到对事业的追求,对美的追求、改造大自然的追求,思想境界不断开阔,其中也包含着歌德本人和许多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经历和体会,玛格蕾特的悲剧使浮士德认识到个人狭隘的爱情生活不是人生的理想。宫廷生活的经历使他认识到在宫廷做官不过是供宫廷享乐,最多只能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而不可能有什么建树。实践证明了启蒙主义者关于开明君主的政治幻想的破产。海伦悲剧中,我们看到那种用古典美来陶冶现代人,以求实现人道主义理想的主张的幻灭。最后浮士德发动群众,以集体劳动改造大自然,建立了理想的人间乐园,浮士德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理。这里可以看到18世纪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王国”的蓝图,也可以听到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声音。总之,这部诗剧以史诗的规模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发展的历史,并以艺术的形式给我们展示了出来。
浮士德的形象概括了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特点和蓬勃的朝气:(1)肯定人生的积极意义,以实际行动投身实践的创造精神。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他虽然曾因为一无所为而企图自杀,幻想脱离尘世以求出路,但是多彩的生活很快就有力地吸引着他,他终于在梅菲斯特的引领下走出了中世纪阴暗的书斋。此后,无论是在小世界的人生领略,还是对大世界的政治追求,他总是坚定地“向着周围四看”,他从不回避现实的矛盾,始终如一地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实践之中,努力实现为人民造福的理想。他的“智慧的最后断案”,正是他在毕生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体验与结论。(2)敢于否定一切丑恶事物与错误思想的批判精神。浮士德离开书斋以后,与梅菲斯特结伴而行。梅菲斯特是“一切的障碍之父”,他相信“恶”的力量可以使浮土德沉沦堕落,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要把浮士德引向歧途,但是浮士德却一次又一次地克服了“障碍”,不断地向最高的存在奋进,奥秘就在于浮士德具有敢于否定一切丑恶事物与错误思想的批判精神。他不但敢于批判中世纪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丹术魔法,敢于否定市民青年的放荡,而且敢于否定自我,使自己从迷惘与错误中解脱出来。因此,他虽然可能暂时陷入迷津,但绝不会从此沉沦。正由于浮士德的批判精神,所以他才能不断扬弃,不断获取新的动力,不断开拓新的生活领域,不断向“灵的境界”飞驰。(3)追求理想生活的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浮土德是一个追求者与探索者,在他的身上突出表现了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的性格特征。当他锲而不舍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时,等待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迎接他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幻灭,但是这一切都不能使他颓废、停步,反而从反面教育了浮士德,使他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要义,成为推动浮士德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正是由于他具有这种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梅菲斯特才能起到“激发人们的努力”的作用,并成为“作恶造善的力之一体”。因此,诗剧中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天使歌”正点明了《浮士德》的主题所在。
但是《浮士德》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首先,诗中回避了社会革命而把社会改造的过程归结为个性完善的过程。反映了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歌德不可能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强调个人的作用。其次,《浮士德》像歌德一样没有摆脱德国资产阶级的庸人习气。诗中的反叛精神仅仅局限于思想斗争的领域,缺乏革命热情和政治斗争的号召。《浮土德》最后提出改造现实的理想,仅仅是改造大自然,发展生产力,歌德希望不经过暴力斗争便可以实现社会改革的思想同样表现在作品之中。最后,浮士德人生探索的最后结论虽然具有进步性的一面,然而,这仍然是个空想的抽象的纲领,他自己也只是在成了盲人后,逃避了现实的丑恶而幻想出一个幸福乐园,实际上浮士德并没有真正实现他的理想。虽然诗剧结局是乐观的,然而从全剧看来,这仍然是一个终生寻找理想的人的悲剧。
14.为什么说浮土德形象与梅菲斯特形象是矛盾的统一体?
诗剧《浮土德》蕴涵着极为深刻的哲理。如果把这部作品喻为一座宏伟的艺术宝库的话,那么把握浮士德形象与梅菲斯特形象之间的辩证关系则是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
浮士德是全剧的中心人物,魔鬼梅菲斯特也是贯穿全剧的主要形象。诗剧艺术地展现了浮土德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一生,而梅菲斯特则始终与他形影相随,相辅相成。一方面梅菲斯特推动着浮士德形象的发展;另一方面他又作为浮士德形象的对立面而存在。魔鬼下凡是为了与上帝打赌,要将浮士德引入歧途,但是事与愿违,结果适得其反;梅菲斯特把浮士德从书斋引入尘世是为了使其堕落,可是实际上却帮助浮士德投身现实,走向社会;他引诱浮士德沉溺于情欲,但浮士德很快就醒悟过来,更坚定地继续进行探索。就这样,梅菲斯特客观上从反面一步步地促使浮士德走完了精神探索的历程,因此梅菲斯特自称是一种“常常想的是恶而常常做的是善”的力量。这就是剧中两个形象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一个方面。
就形象本身的性格及其典型意义而言,浮士德与梅菲斯特也是既矛盾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浮土德厌恶脱离实际、皓首穷经的书斋生活,他的精神痛苦真实地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求打破僵死的中世纪封建神学的桎梏的强烈愿望;他摒弃来世观念,重视现实人生,肯定人的实践的力量,又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启蒙学者的无神论或泛神论观点以及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抱着“事业就是一切”的决心,为寻找理想王国,甘愿
“把人间的苦乐一概承担”,则充分表现了进步知识分子不断探索真理的进取性和新兴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积极性。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无疑具有进步意义。梅菲斯特是“否定的精灵”,蔑视理性、仇恨人类;他嘲笑对理想的追求,爱的是“永恒的虚无”;他玩世不恭,把欢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作为对立面,梅菲斯特十分鲜明地烘托出了浮士德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同时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概括了新兴资产阶级中贪婪冷酷、放荡腐化的极端利己主义者的精神特征。诗剧中梅菲斯特毫不掩饰地表示:“战争也罢,和平也罢,聪明人一心为自家,趁机会大捞一把,注意和瞄准每个有利的刹那”“为目的不择手段,有强权就有公理。”他杀人放火,心狠手辣。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思想和性格分别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精神特征的两个侧面,可是这两个侧面对于具有进步性和反动性双重特点的新兴资产阶级来说却又是不可分割的。这是两个形象之间辩证关系的第二个方面。
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形象有着不少相通之处。例如,在对待宗教神学和封建制度方面,两者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而在兼并土地,扩大资本原始积累方面,浮士德的贪婪也不亚于梅菲斯特。剧中浮士德公开声言“我要获得权力和产业”,并且他不惜“以人为牲”,在无数劳动者的尸骨上建造所谓“自由、平等”的王国——“资产阶级理想化的王国”,这与梅菲斯特的强盗行径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确实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
15.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浮士德》是歌德惨淡经营60年的心血结晶,是歌德艺术才华的集中体现。与其博大精神的思想内容相一致,作品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给人以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审美感受。
《浮土德》具有庞大的艺术结构,其中包括古往今来的各种人物和各种场面,构成了一幅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为了充分表现这样的内容,歌德采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从天上梅菲斯特与上帝打赌到地下浮士德的书斋生活,从现实中浮士德在郊野、酒店的见闻到古代的浮士德神游希腊,从人类浮士德的不断探索到魔鬼梅菲斯特的否定引诱,作者用幻想的情景和真实的生活,交织出一幅瑰丽奇异的艺术图画,使《浮士德》成为既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时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在人物塑造上,最突出的是用辩证的方法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菲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作品还运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菲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土德与玛格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人的对比。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诗剧还善于运用矛盾对比的方法来安排场面。全诗的构思中,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和谐与混乱等常常是交替出现的。
作品形式多样化。为了适应诗剧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内容,歌德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诗歌形式的表达手段,几乎当时欧洲的各种诗体都在《浮士德》中出现。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格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诗中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样,有颂扬、有嘲讽、有诙谐、有庄严、有暗喻,并将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中的抒情不仅有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歌咏大自然的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的哲理性。诗剧中的讽刺因加入议论成分而愈发犀利、辛辣,把讽刺对象的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因而使作品丰富多彩,斑斓多姿,显示了歌德的高超的艺术才能。此外,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这部作品是一部哲理剧,所以形象地阐发作者的哲学观是诗剧的重要任务,这决定了剧中场景、情节、人物均需有寓意。于是歌德大量运用具有高度寓意的象征手法,浮士德的书斋象征中世纪的经院生活,与玛格蕾特的热恋象征着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此外,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而作者对教会的批评因受到当时社会的限制则常用暗喻的手
法。
但是,作品在艺术上也有其不足的方面,《浮士德》的内容庞杂艰深,大量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由于许多象征性描写离现实生活基础较远,致使作品晦涩难懂。尤其是第二部,浮士德形象变得抽象化、概念化,更不容易为广大读者所接受。
篇二: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
一、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概述
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逐渐占据意识形态高地的条件下,18世纪出现了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带有更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的性质。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学也必然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这一时期尽管各国启蒙文学有各自的发展进程和特点,但它们仍具有一般性的特征:
1、(比文艺复兴)更强烈的政治性和民主精神启蒙运动时期的作家大都是当时的启蒙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把文学创作作为宣传自己思想和理论的有力工具。
2、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以法国的哲理小说成就最大。
3、扩大了文学艺术反映、描写的围。即启蒙文学的主人公不再是上层阶级、皇室、贵族等,更多的是对资产阶级一般平民的描写。
4、创造了新的学体形式。启蒙作家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平等地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二、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文学总述
18世纪前半期,以启蒙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新古典主义思潮统治英国文坛。所谓新古典主义就是提倡理性、贬抑情感,强调创作时要模仿自然和古希腊罗马的经典大师和文学作品,要求行文条理清晰、典雅工整,运用巧智和讽刺,同时
Word文档
.强调文艺作品的道德和教育功能。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最大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
这一时期英国启蒙文学的特点是由于英国的启蒙运动是在英国革命后出现的,其间还经历了“工业革命”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因此,英国启蒙文学的任务不是召唤革命行动,而是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势力的参与。同时,在一些最先进的作家的作品中,也批判了新制度建立起来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不合理的东西。发展到18世纪中后期,感伤主义成为发展主流。
三、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
(一)人物简介:(1667-1745)
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斯威夫特做过私人秘书、乡村教师、报刊编辑等。其创作以讽刺政论为主,作品多用讽刺、夸,文笔简洁质朴,于对比中刻画形象。相比较启蒙运动时期的其他作家,反对封建主义和讴歌资本主义,斯威夫特对资本主义本质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二)文学生涯:
早期:(1667-1710)
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父亲是英国约克郡一位律师,随兄长戈德文迁往爱尔定居。但是不幸的是他父亲在他出生几个月后就去世了,而他母亲抚养他到3随后,只身返回了英国,所以斯威夫特是跟着他的伯父戈德文长大的。
1686年,毕业于都柏林的三一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
1688年,“光荣革命”,而他的伯父也在这一年辞世。刚刚毕业不久的斯威夫特只好前往英国投在母亲的远房亲戚邓波尔爵士门下,任他的私人秘书,并在那里居住了十年。邓波尔是个辉格党外交家和散文作家。在此期间,他负责教导伯
Word文档
.爵家中的小女孩艾斯特·约翰逊,艾斯特·约翰逊后来成为了他最亲密的朋友。斯威夫特的一些传记作家认为,几年后他们有可能秘密成婚了。这一段经历对他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任秘书的先后十年,他始终没有得到赏识。
所以为了找一份更满意的工作,斯威夫特两次返回爱尔兰。第二次回去时(1694–96年),他担任了英国国教会教士之职,并赴爱尔兰任基尔特教区的牧师。
1969年,他再度被召回摩尔庄园为邓波尔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书的战争》和《一个木桶的故事》,这两部作品于1704年同时发表。
当1699年邓波尔去世后,斯威夫特返回爱尔兰,并成为都柏林附近拉若卡地区的教区牧师。艾斯特随同他迁往都柏林,和一个女监护人在一起,一直到去世。虽然她与斯威夫特关系密切,但据说没有一次两个人单独见过面,女监护人总是不离左右。对他们的奇特关系有各种猜测,但普遍认为那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之后斯威夫特成为了伦敦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评论家,也成为辉格党宣传者约瑟夫·阿蒂森和理查德·斯蒂尔的朋友,并开始为斯蒂尔的期刊《闲谈者》写作。
到此时为止,斯威夫特一直是拥护辉格党的。
《书的战争》是一部戏仿英雄史诗的作品,全称为《上星期五在圣詹姆士图书馆里古代和现代书籍交战的详尽及真实报道》。1692年邓波尔发表一篇叫作《论古今学术》的论文,他推崇古代作品《伊索寓言》和伯伊尔编注的《法拉利斯书简》,认为远非近代作品所能企及。引来了威廉·渥顿著和本特利的批评,他们认为时代进步,今人作品胜古人,况且《法拉利斯书简》系后人所伪托。斯威夫特受邓波尔之命予以还击,写成《书战》。《书战》一开始,主现代学问优
Word文档
.越的一派意见要求古典著作让出他们一直占据着的文坛顶端地位。在这种舆论影响下,图书馆书架上的现代书籍就要着手行动来抢占地盘。但在一场混乱真正到来之前,图书馆一角的一只蜘蛛与被它网住的一只蜜蜂争执起来。伊索为它们作了结论,他指出蜘蛛就像现代派,它们从五脏六腑里往外抽丝,编织他们的学问,因此造出的都是粪土和毒素;而蜜蜂就像古典大师,他们走向自然,取花中的蜜和蜡,为人类带来甜蜜和光明。伊索的话激怒了现代书籍,于是一场激战开始了:一边是荷马、品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率部,邓波尔统率同盟军;另一则由弥尔顿、德莱顿、笛卡尔、霍布斯等为首,他们的盟军是爱挑错的“嘲弄之神”墨莫斯和持自然神论的“恶毒批评先生”。斯威夫特以初出茅庐的热情把这场战斗描写的绘声绘色、滑稽不堪。比如双激战中,亚里士多德瞄准培根射出一支箭,却射中了笛卡尔;荷马把龚狄伯尔打翻在地;维吉尔与翻译他诗歌的德莱顿交手,后者迎战不迭,因为头上戴了顶九倍大的头盔十分碍事。当然斯威夫特没有忘记他的辩护任务,批评邓波尔的渥顿和本特利败在伯伊尔手下。改属停在休战会谈上,对争执双谁胜谁败没有得出结论。本书虽然预示了斯威夫特后来的讽刺寓言的路数及风格,但却是不成熟的作品,加之是为主人目,因此批评中夹杂了偏见。但是作为认识18世纪文化的资料,他还是很有价值的,特别是让我们体味一下当时文坛对古典和当代学问看法上争执的激烈。
《一只木桶的故事》是斯威夫特更为成熟、也更肃认真的一部佳作。在该书的前言里,作者介绍说航海在海上遇到鲸鱼,水手们经常抛出一只空木桶,把鲸鱼的注意力引开,免得他撞船。1651年在霍布斯发表了它主集权、谈论政治和体制的哲学著作《利维坦》。在书中,他提出教会不应分权,而必须受政权的统领和控制。斯威夫特用这个标题明显的讽刺了霍布斯和那些他认为利用了教会和
Word文档
.政府弱点的人,把他们比作攻船的鲸鱼。他把自己的故事比作水手掷出的木桶,目的就是将这些人引开,来保护教会。
这个故事的核心是个十分简单的寓言故事。一位老人即将死去,临死之前,他给三个儿子每人留下了一件外衣,还附有不准他们改动外衣的遗嘱。开始三个儿子没敢违背父命。然而逐渐的大儿子彼得(代表罗马天主教廷)就在外衣上加缀了多花里哨的装饰,并镶上金边,把外套搞得不伦不类;小儿子杰克(代表约翰.加尔文、清教和持不同观点的教派)把外衣的袖子和下摆任意剪短,弄得面目全非;只有二儿子马丁(代表马丁.路德金和英国国教会)没有对衣服做多少改动。由于意见分歧,马丁和杰克先同彼得吵翻,接着又两人反目。全书的讽刺锋芒主要针对彼得,也把杰克好好嘲弄了一番。马丁代表的斯威夫特所在的英国国教会得到了比较正面的描述。斯威夫特总体上讲是拥护宗教上的中间道路,但是实际上书里包含了大量对教会诸多行为尖锐、厉的的结论,还有对三兄弟理解遗嘱词句时的诡辩招数的讽刺,以及对神学观点的讽刺。
书中运应了文字游戏、夸、反讽、含沙射影和揶揄等手法。而那种尖刻的嬉笑怒骂则预示他在后来《格利佛游记》里表现出的对人类的极度失望和愤恨。
斯威夫特这次把矛头指向教会,同时对于当时贫乏的学术、浅薄的文学批评和社会恶习也予以抨击。他通过三兄弟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讽刺了天主教会、英国国教和加尔文教派(英国清教徒)。他讽刺这些教派都自认为是基督教的正宗,遵照《圣经》的指示行事,事实上却阳奉阴违。虽然斯威夫特本人是英国国教的牧师,他却能大胆地批评基督教徒的虚伪和无耻。《桶的故事》是英国启蒙主义者批评教会的重要作品之一。
中期(1710-1714年)
Word文档
.1709年他赴伦敦为爱尔兰的英国国教会请求支持和援助,被那些同情清教的辉格党首脑拒绝了。由于托利党支持了他在爱尔兰的教会职业,斯威夫特转而投向托利党的怀抱,卷入了党派的斗争,很受托利党首领的器重。1710年托利党人上台执政后,他担任了拖利刊物《考察报》的主编。托利党人为大土地所有者,战争对于他们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他们为了迎合英国人民厌恶战争的心理,猛烈攻击辉格党人的好战政策。斯威夫特写了多揭露辉格党人的贪婪和反对战争的小册子,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是《同盟国和前任阁在发动和进行这次战争的行为》(1711)。辉格党人在18世纪初叶执掌阁政权,推行反人民的战争政策。英国和荷兰、瑞典同盟对法国进行长期的战争——西班牙位继承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却给资产阶级带来巨额利润。斯威夫特的小册子唤起英国人民反对战争,坚决要求统治集团和法国缔结和约,对反对战争的英国舆论起了重大影响。斯威夫特当时所写的政论虽然是为托利党人服务的,但他反对几个殖民主义统治阶级争夺权益的战争,却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他这一段政治经验使他对英国统治集团的贪污腐化和资产阶级的丑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期间,他结交了一批托利观点的文人朋友。这也是斯威夫特一生最快乐得以的时期。并与亚历山大.蒲柏、约翰·阿巴斯诺特以及约翰·盖伊创办了斯克里布莱拉斯俱乐部,轮流写讽刺文章,批评学术领域中的弊端和人世间的虚伪。在写给艾斯特的信中,他对这段伦敦生活做了逐日的详尽报道。
但是斯威夫特对托利党的贡献,并没有使他获得向往已久的处在英格兰的英国国教会的职位。由于安妮女的恶感,1713年,托利党党魁哈利只能任命斯威夫特为爱尔兰都柏林圣帕特里克大教堂的主持牧师。是个打击。而且1714年托
Word文档
.利党政府倒台,断绝了斯威夫特返回英国政治舞台的最后希望。斯威夫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爱尔兰度过。
晚年(1714-1745)
他后半生定居在爱尔兰,并成为捍卫爱尔兰民众权利、反对英国对爱尔兰盘剥和压迫的坚强战士。1720年发表了《关于普遍使用爱尔兰货物的建议》,号召抵制英国货,维护爱尔兰发展民族工业的权利;《布商的信》(1724年),这是以系列信形式发表的抵制英国滥造爱尔兰币的文章。这篇文章令英国统治者又惊又气,悬赏300英镑捉拿作者。很多人都知道作者是谁,但没有一个人告发,英国政府被迫取消了伍德的专利,斯威夫特成为爱尔兰民众心目中的英雄。(爱1723年英的情妇肯德尔公爵夫人获得了在爱尔兰铸造半便士铜币的特状,又把它卖给了英国商人威廉·伍德,赚了一万英镑。伍德只要用价值六万英镑的铜就可以铸造价值十万零八百英镑的半便士铜币,可获暴利四万英镑。这对于贫困的爱尔兰人民是重的威胁。斯威夫特就化名垂皮尔发表了几封公开信。他号召爱尔兰人民坚持斗争,一致拒绝使用半便士铜币。)斯威夫特在晚期的作品中,斥责了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政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
1728年,他写了《爱尔兰状况浅见》。一年后英国文学史上极富战斗性的讽刺文学作品《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年)问世。这篇文章揭露了英国压迫下的爱尔兰那民不聊生的赤贫状况。
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格利佛游记》,并于1726年在伦敦出版。1727年,最后一次去伦敦。1729年,回到都柏林时,全城鸣钟、放焰火,对他表示欢迎。
Word文档
.尽管斯威夫特威望很高,但晚景很凄凉。1742年他身患重病,头脑不清,肢体瘫痪,在极度痛苦之中熬过了最后3年,于1745年去世,被埋葬在圣帕特里克大教堂。在遗嘱里他把全部财产捐出来修建一座疯人院。
《一个小小的建议》:是一篇政论散文,最受读者欢迎,全称《为了防止爱尔兰贫民的孩子成为父母和的包袱,为了它们给公众带来利益而提出的一个小小的建议》。最先出版于都柏林,接着就在伦敦重版,到1732年一共再版7次,仅1730一年里就印了5次之多。
爱尔兰从16世纪后就沦为英国的属国,政治上受到英国政府的密控制,经济上被英国商人和爱尔兰地主双重盘剥。到18世纪。爱尔兰状况不断恶化,加上自然灾害,以至满街乞讨,饥民遍野,惨不忍睹。然而统治阶层不但坐视不救,而且还有一些谋臣献策,加重爱尔兰百姓的负担来解决恶况。比如当时的“政治算学家”之中有人曾在人民都是“的财富”的口号下,公开对爱尔兰贫苦百姓的身价做了估价说“每人可身值30磅,身价与奴隶及黑人平等。”斯威夫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了一个《小小的建议》。它以一个忧国忧民的谋臣口吻,反讽的向英国统治者献策,建议把爱尔兰贫民的婴儿卖给有人作菜肴,并冷静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评议贫民人口过胜的坏处,密的计算喂养孩子投放市场的经济效益和其他种种好处,其尖刻犀利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
全文:对于走过这座大城市,或在乡间旅行的人,他们看到的这些景象真是悲凉:街上、马路上、茅屋挤满了女乞丐,后面跟着三个、四个或六个衣衫褴褛的孩子,向每个路人强要施舍。
这些母亲无法靠诚实劳动谋生,被迫终日游荡去养活那些无助的孩子,这些孩子长大后要么因找不到工作而沦为小偷,要么背井离乡去为西班牙那个觊觎位
Word文档
.者卖命,也还会卖身到巴巴多斯。
我想所有的党派人士
(各面)都会同意,这些母亲(有时常常是父亲)怀中抱着、背上背着以及身后跟着的数量如此多的孩子,在国可悲的现状下,将是一个平添民怨的灾难。如果谁能想出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让这些孩子成为的健全有用之才,他将值得公众为他树立雕像,尊他为保国英雄。
这样一本正经,又忧国忧民的开了头,该献策者进入具体的得失分析。他主有计划的经营这桩人肉买卖,除去留下少数孩子来传种外,可将其余投放市场,并要保证母亲们在这之前把他们喂得又肥又嫩,他写道:
本国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其中约二十万对夫妇有生育能力,减去三万对有扶养能力的夫妇(目前处境困难,恐怕不会有这样多),再减去五万流产人数,每年还会有十二万穷苦的孩子出生。现在的问题是如赡养这些孩子。
这些孩子既不能从事手工业,也不能务农,六岁之前,也难以靠行窃为生。
在目前爱尔兰经济萧条,失业重,劳动力不被需要的形势下,把孩子养大确实是亏本的事。我从商人那儿获悉,不满十二岁的男女儿童是没有销路的;即使达到这个年龄,卖价也不会超过三镑,至多不过三镑零半克朗。这个价对于父母和都无利可图,因为孩子的衣食费用至少四倍于此。
鉴于这些情况,再加上我对于这个重要课题已潜心研究多年,也曾仔细权衡各位专家提出的不同案,我仅谦恭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我从伦敦一位来自美洲的见多识广的朋友处获悉,营养充足的健康婴儿,在岁之际,无论用于烧、烤、煎、煮都是一种味道极佳、营养最高并最有益健康的食物;而且我毫不怀疑,把它用来做炖肉丁或菜炖肉片也同样合适。
所以我敬请公众考虑:在已经算出的十二万儿童中,保存两万作种,其中四分之一为男性,Word文档
.这已超出我们给牛羊猪豕之类留种的比例,理由是虽然这类儿童大多非正式婚姻所生,流于粗鄙,但人们不必介意于此,一男仍可配四女。其余的十万,到岁时就卖给全国各地有有势的人士;同时向做母亲的建议,最后一个月要让孩子吃足奶水,使其肥嫩,以备筵席享用。
款待朋友时,一个孩子可做两道菜;而一家人独自享用,仅一块连身前肢或后肢就可各作一道好菜。如果用椒和盐略加腌制,第四天烹煮出来味道异常鲜美,特别是在冬季。
我曾计算,每个初生儿体重平均12磅,养育得当,一年后可达28磅。
我承认,此类食品不免价格昂贵,但也因此更合地主们享用。他们既已吞噬了多数孩子的父母,当然也最有资格饱餐这些儿童。
婴儿肉一年四季都可产出,但三月前后供应更为丰富。一位身为法国名医的肃作者指出,在罗马天主教,斋戒节9个月后,儿童出生将多于其它季节,由此推论,届时市场上儿童肉体将供应充足。本国天主教家庭出生的婴儿所占比例约为3对1,因此,享用婴儿肉体的一个附带性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我们人口中天主教徒的数量。
我计算了包括雇农、工人和五分之四的农户在的穷人儿童的养育费用,连襁褓布在,每年约为2个先令。我相信,任绅士都不会吝惜花费十先令买一具肥嫩的幼儿的胴体。正如我刚才所说,当款待特殊朋友或阖家享用时,一具胴体可烹饪出四碟极富营养的菜肴。这样乡绅可成为好地主,在佃户中博得好名声。而孩子的母亲将免除了婴孩的拖累并净赚八先令,便可做工,直到养下一胎。
应该考虑到,遵循这个时代的节俭美德,婴儿可以剥皮销售。婴儿皮可用来做女士的漂亮手套和风雅绅士们的凉鞋。
Word文档
.对于我们都柏林市来说,屠宰场或是实施这一建议的最便的场所,但尽管可以确信屠夫们不会赞同,我还是提议购买活的婴儿,享用时现宰现做,就像我们烤乳猪那样。
我离题太远,现在言归正题。我坚信我的极具建设性的意见是最为重要的。
首先,正如我已指出的,这将大大减少已经超出限度的罗马天主教徒的数量。这些天主教徒正企图利用大量良好的新教徒选择离开自己的祖国而不是在自己的家园违心地交纳什一税给英国国教的牧师的大好机会,选择留下来,以便让自己成为最危险的敌人的繁殖者。
其次,那些粮食与牲口被扣押、没收以支付他们所欠地主的租金,从而没有任财产而陷入赤贫的穷人将会拥有一点自己的财产。
第三,按一个两岁以上儿童每年不少于10先令的抚养费计算,全国将会获得减少10万名儿童的抚养费而节省出来的每年5万镑的股票投资金,这还未包括为国的先生们介绍美味的收益。而且,这笔资金只在我们之间转,投资的商品也完全由我们生产制造。
第四,那些持续稳定的生育者通过出售婴儿每年可获得8先令,这将免去他们孩子出生第一年的抚养费用。
第五,这种食品还可以给酒店带来大量顾客,并促成新的消费习惯。店主无疑会精明地注意配以适当的调料让美味更加可口,这既提升了烹饪技术,也使食客更频繁地光顾酒馆,给店主带来良好的收益。那些美食家自会作出公正的评价,而熟练的厨师更会设法满足对美味的奢侈欲望。
第六,这将会极大地巩固婚姻,而婚姻是所有明智的要么通过奖赏鼓励,要么通过法律和刑罚维护的。这还会增进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当她们细心地照料
Word文档
.穷苦幼儿的生活时,我们将会看到结婚的妇女成为诚实正直的榜样,因为她们将为市场提供最肥美的儿童。而男人也因为害怕导致流产而在妻子怀孕期停止对她的拳打脚踢,这正如牝马怀马驹、母牛怀牛犊、母猪在产崽之前不被虐待一样。
至于我本人,在提了多年空洞、不切实际的意见,劳而无功之后,以为再无良策了,幸而想到这个建议,不但完全是新的,而且容切实,化不多,费事不大,靠我们自力就可实行,因而不会冒得罪英格兰的风险。这类商品不宜出口,因肉质太嫩,不宜长期盐腌——不过我也可以说出一个的名字,它是可以不加盐就把我们整个民族吃掉的。
重声明:我提出这一建议,绝对没有私利的贪图,确实因为社会需要,动机只是为了的公益,为了增加贸易,安置儿童,救济贫民,同时也给富有的人一点乐趣。我本人没有无子女能从中取得分文,因为我最小的孩子已经九岁,而老妻也早过生育之年了。
斯威夫特对人民深切的爱使他为爱尔兰贫民的苦难泣血。本文以第一人称提出耸人听闻的建议,将孩童养肥后卖给富人作为餐桌上的佳肴。全文拉起“摆事实、讲道理”的架势,娓娓道来,似乎有理有据,讽刺之辛辣入木三分。作者怀着强烈的憎恶心情,以表面温和、反复论证的讽刺手法,愤怒的谴责了英国政府对爱尔兰人民的剥削和奴役。作者津津乐道于人肉各种烹调法之后,又建议爱尔兰地主和官吏用人皮制作精致的手套和漂亮的鞋子。他一面以“献策者”自居,用他们的口气议论,以暴露他们的用心,把反讽技巧推向了英国文学的顶峰;另一面,他戴上十分“科学”和“合情合理”的面具,精打细算,列举证据、引证权威人士经验等等,煞有其事的说着疯话,却让人感到血淋淋的现实。作者通过对将贫
Word文档
.民由“公众的负担”转化为“的财富”这一做法的辛辣讽刺,让读者领略了英国这一“理性国”的残酷。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荒诞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状。格列佛游记1726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受到读者喜爱,一之售空;三售出一万册。出版几个多世纪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在中国是初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作者运用了讽刺影射的手法,因为我们初中都读过,加上时间关系,可能讲的比较简单。
1.作品主题:
(1)对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学界存在的偏激和形而上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2)一定程度上上升到对人性的批判;比如格利佛在慧马国的状况,在慧马国既不能吃慧马国招待的草料,又无法与野共餐,他只好自力更生。在慧马国住的越久,他越钦佩慧马,在他们交流中,格利佛介绍了英国及欧洲政治和社会状况,特别讲到一些历史上的血腥战争和贫富悬殊现象。马主人对欧洲的野们如此烧杀抢掠震惊不已,它的批评使格利佛开始怀疑自己对英国与欧洲人的习惯看法是否正确。
不仅如此,慧马国的野们的生活习惯又不断提醒格利佛与这帮丑类的相似之处。比如野向欧洲人寻找财宝那样收集和争夺块;他们酗酒后,会互相搂抱一阵子,撕扯一阵子,大喊大叫,然后倒在泥窝里睡觉。越这样看,格利佛就越自惭形秽。但是他的骄傲又不允他承认自己是一个野。他力图划清界限,努力模仿慧
Word文档
.马如说话和走路,痛苦的变成一匹马而不能。最后他被葡萄牙船长营救送回伦敦时,他已不适应和人类生活在一起。进入家门,他妻子高兴的跑来亲吻她,他厌恶的昏倒在地,有很长时间他不得不与家人分局,还要不是钻进马厩里去寻找精神慰藉。
“慧马国游记”就这样以极为荒诞的式,通过对野的描写,披露和谴责了人类的贪婪可耻。因此不少读者认为斯威夫特是个厌世者。也有论者认为关于野的描写是“反人类的怒吼”,不过斯威夫特声称自己是“恨人类、但爱个人”。
斯威夫特在游记中有力的抨击了人类的丑恶言行,并警告人们如果再这样下去,就与野无异了。
(3)作者对过分理性的批判。作者的政治观点是进步的,但是他的宗教立场使他对过分强调理性很反感。所以斯威夫特是个很矛盾的人。比如他讽刺了格利佛对冷酷又正确的慧马的崇拜,事实上,是慧马把格利佛变成了一个会爬行的呆子。
在格利佛游记里斯威夫特那过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讽刺手法得到了充分展现。它采用了夸、嘲讽式的模仿、诙谐戏谑、反讽的引经据典、漫画式的勾勒轮廓等一系列手法,一本正经的描绘了主人公极为怪诞和荒谬的经历。格利佛常被简单的认为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事实上他只是作者创作的一个人物。他自大又轻信,在多场合下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他的名字来自形容词gullible,意为轻信和容易受骗的恶人,他天真的相信见到和听到的一切,并为之宣传,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小说终结时,他成了极端理性的崇拜和模仿者,因而也就反讽的丧失了自己最后的一点理智。
2.艺术特色:
Word文档
.
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手法刻画了当时英国的现实,并熔现实与幻想与一炉,将两者进行对比,用虚实的反差来完善讽刺的艺术效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歌创作:斯威夫特一生写了不少诗歌,直到本世纪后期他的诗歌才得到应有的肯定。他开始只写格式拘谨的品达体颂歌,模仿德莱顿和考利,这类诗歌中有他年年为艾斯特.约翰逊写的生日贺诗。
(三)评价:
斯威夫特常被指责为行文粗俗、玩世不恭、讽刺过分等,但是无论他的文风多么反传统,他握笔战斗和全身心投入的真挚是令人感动和肃然起敬的。他如此执着的为真理、为自由、为纯洁而斗争,以至完全置舆论于不顾。事实上他的才华是无法湮没的,不少评论家指出了他是德莱顿和华兹华斯之间英国最具有独创性的伟大作家。
《侃斯威夫特博士之死》:
Fairlibertywasallhiscry;美好的自由是他终身的追求;
Forherhestoodprepar"dtidie;为了她,他不惜献出生命;
Forherheblodlystoodalone;为了她,他不怕孤军奋战;
Forherheoftexpos"dhisown.为了她,他经常牺牲自身的自由。
这首诗是斯威夫特自己写的,容主要是写自己死了以后,围人会有什么反应,诗的最后一段是斯威夫特本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觉得与世人对他的评价比较贴合,故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
Word文档
篇三: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18世纪英国小说在欧美小说发展中的意义探究蒋秀凤
【摘
要】18世纪英国小说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深远文化和社会变化,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世小说的演变和发展影响深远.从小说的叙述方式、叙述聚焦、结构模式三个方面对18世纪英国小说在欧美小说艺术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期刊名称】《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3)004
【总页数】4页(P110-113)
【关键词】18世纪;英国小说;作用;意义
【作
者】蒋秀凤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I106.4
18世纪是欧洲小说叙事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即小说文体的形成时期。小说的形成有一定历史及文化的背景。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传统、早期叙事文学在艺术方面的积累为小说的出现准备了经验条件。18世纪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在政治、社会和思想方面发生着巨大变革,各阶层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无论是变革,还是变化,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和人文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国小说的文体形成,就是这一时期巨大变革的人文精神财富。因为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思想进步是相互砥砺的,18世纪英国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例,其文体的确立也是英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相对成熟的社会表现。作为一种新的叙事文体,18世纪英国小说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对后世小说的演变和发展影响深远。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叙述者、叙述聚焦者类型尚处于较为简单的阶段,但其聚焦对象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使文学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也为20世纪小说艺术的发展开辟出新的方向。
这一时期的叙述者,只有第一人称,表现为人物叙述者与全知全能的外在式叙述者两种类型。不过这两种类型已经涵括了后世小说使用最广泛的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叙述方式。第一人称人物叙述的方式在19世纪英国和欧洲小说创作中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其表达情感的便利,在20世纪得到广泛的推崇,充分显示了其深刻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优越性。
菲尔丁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外在式聚焦的叙述方式,使小说这一文体能够以宏大的视角反映和描写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极大地拓宽了小说的表现领域。这一叙述方式被19世纪小说家充分发挥,创作出《双城记》《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战争与和平》等宏伟的史诗式作品。
在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中,甚至可以说已经有第二人称叙述方式的萌芽,而第二人称叙述方式只是在20世纪的某些实验性小说中才开始出现。
18世纪小说是单纯的内在式聚焦和外在式聚焦,但已经出现了两种聚焦相互转换的现象。笛福等人的以第一人称人物叙述的小说采用的是内在式聚焦的方式,菲尔丁的小说则采用全知全能的外在式聚焦的方式,而理查逊的小说已经有意无意地实现了内在式聚焦与外在式聚焦的转换。19世纪英国和欧洲小说较多采用外在式聚焦方式,叙述者高高在上、全知全能;而从19世纪末开始,已经有作家尝试避开全知全能的外在式聚焦方式,有意采用小说中人物作为聚焦者,限制聚焦的角度,以求达到更为可信的效果。发展到20世纪,限制性内在式聚焦方式逐渐成为小说
创作的一种普遍模式,甚至可以与全知的外在式聚焦模式相抗衡。
18世纪小说的聚焦对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抛弃了以前叙事文学神性的、虚幻的色彩,而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时代关注的问题、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场面、人物的内心世界,着重描写现实人生和具体的、个人的生活。18世纪小说聚焦对象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小说这一文体作为时代变化的反应器的特征,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成为文学的主人公。18世纪英国小说家描写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各个等级、各个阶层的人物,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形象,是一些与隐含读者无所区别的人物,他们代替了此前叙事文学作品中那些好就好得像天使、坏就坏得像恶魔的不符合生活真实的人物[1]。19世纪以后,英国和欧洲小说对人物的描写越来越细腻,人物描写手法越来越精湛,人物性格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因而小说中的人物几乎给人以“真人”的感觉,是性格复杂矛盾的人类“标本”,形象鲜明突出。与菲尔丁善于描写具有鲜明特征的个性化人物不同的是,斯特恩的小说尤其专注于表现人物复杂矛盾的特性,这一特征我们很容易在20世纪普鲁斯特、福克纳等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中找到。他们的作品不再直接为人们描绘人物形象,而是通过人物的思绪展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人物的性格有时候模糊不清,人物形象也并不鲜明,然而人物的“真人”性质更加突出。
小说对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描绘和反映,从法律制度到社会习俗,从阶级矛盾到个人冲突,从城乡风貌到妇女的内宅,从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到精神的需要和灵魂的归宿,聚焦对象的范围之广之全面、与现实关系之密切,使其彻底摆脱了文学的虚无缥缈性和贵族性,走上了大众化的道路,对大众文化的发展做出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与此同时,在大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小说也为自己开拓了发展空间,为小说艺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其中需指出的是,理查逊和斯特恩早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将聚焦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了心理世界。《克拉丽莎》以一个事件为中心,真正聚焦的对象却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斯特恩的《项狄
传》,首次将小说的聚焦对象从外部的物质世界完全转向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说创作由此而超越了单纯地叙述故事,朝着表现生活中的人物复杂的感觉、情感、心理的方向发展。这一方向也就是后来普鲁斯特、乔伊斯和伍尔芙等小说家创作的方向。
聚焦于当代社会生活,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小说文体的特征之一,是小说文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3]。在这一前提下,小说文体迅速发展并且后来居上,成为一种最为壮大、影响最为深广的文学形式。19世纪后英国和欧洲小说的聚焦对象不断扩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题材、现实中人们的形形色色的生活都在小说中得到表现和反映。小说成为人们了解社会、认识和理解生活的一种有效途径。即使是那些看起来稀奇古怪的作品,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也并不是子虚乌有地瞎编乱造,而是反映了某些人或者某类人的精神状态、甚至是人类所遭遇的生存困境。
18世纪英国小说在主题与情节结构方面都具有奠基性意义。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一个大致相似的主题结构:追寻——成功或失败。18世纪英国小说的主题一般是有关中产阶级,体现的是上进、进取的时代主旋律[4]。小说就是一部私人生活的历史,所展示的是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力图实现某种自我想象或者自我塑造的过程。在描写人物这一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小说表现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描写对象以资产者为主的作品,强调个人奋斗及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家庭生活的作品,主要体现出了作家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的道德倾向。
18世纪英国小说这一主题结构后来演化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作品:一类是以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为主题的作品;另一类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野心家向上爬为主题的作品。前者以《大卫·科波菲尔》《简爱》和《约翰·克里斯朵夫》为代表,基本上继承了《鲁滨逊漂流记》和《帕梅拉》的传统,以个人努力适应社会环境、坚持自我提升的方式实现在现实生活中的理想和追求;后者以《名利场》和《高老头》为
代表,其主人公继承的是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的衣钵,叛离社会道德规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不择手段地去实现自己在金钱、地位方面的奋斗目标[1]。这两类作品一直延续下来,成为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因此,18世纪英国小说基本上奠定了后世欧美小说的主要情节结构模式。
1)单线纵向发展的情节结构模式。
这是当时的一般小说普遍采用的情节结构模式。这类模式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叙述故事,可细化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代表,所采用的是讲故事式的以人物为中心单线纵向发展式的结构:按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进程和时间先后安排故事情节,不突兀也不至于戛然而止,讲究循序渐进。作品所要表现的是主人公个人,是个人的坎坷与磨难。作品的主要故事因这些个人而产生、展开和变化;作品中的一系列次要人物,不仅着墨甚少,而且往往是为了满足故事情节的需要,为衬托主要人物性格而存在。
另一种是以《帕梅拉》和《克拉丽莎》为代表的以一个事件为中心的单线型情节结构模式。一般叙述一个集中在一段时间之内发生的事件,涉及的人物不多,情节也不复杂,描写的也主要是日常生活的画面。但在小说艺术发展史上,这一情节结构模式已经由以故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为中心:小说一方面遵循开端、发展、结局的纵向路径,按故事的时空进展安排情节结构;另一方面,着眼于某一事例、某一生活横截面,通过人物在一个事件发展过程中极为复杂的心理和情感的描写,刻画出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小说也因而在细小平凡的生活事件中灌注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生内涵,从而无形中拓宽了小说的容量。
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的小说结构,对后世小说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方小说中突出个人、表现冒险与沉浮,以及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纵向发展式的结构,奠定了这一时期主流创作风格。以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为代表的西方传统的小说结构,遵循开端、发展、结局的纵向路径,以人物或事件为中心,按故事的时空进展安排故事
情节,并竭力在小说发展之中突出曲折性、传奇性。同时,这类以故事或人物性格为中心的小说,都充分注意人与物、与外界的关系,并要通过人与外界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故事或人物性格。
2)规模宏大、情节复杂而又主次分明的树状结构模式。
小说发展到菲尔丁时期,已经突破了早期那种以一个人物为中心自然地展开叙述的讲故事模式,而趋向于自觉地以更为复杂的结构方式表现更为丰富的内容。菲尔丁的传记体小说,结合了以人物为中心串联故事和以事件为中心具体描写人物的两种结构方式,并创造性地加以发展,极大地扩大了小说的容量,为后世小说的情节结构在艺术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类小说既涵盖了宏大的社会历史画面,又能包含对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开创了狄更斯、萨克雷、巴尔扎克等人以描写社会风貌为主的全景小说的传统。菲尔丁的艺术成就对于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是一个巨大的贡献。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在环境描写、背景展示方面吸取了18世纪的艺术经验,创作出具有宏伟规模的情节复杂、结构严谨的史诗式的长篇小说,从而在塑造人物、反映现实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产生了司汤达、狄更斯、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人创作的传统小说中的登峰造极的作品。这些作品进一步剔除和删减了与主要情节线索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次要情节线索以及冗长的内容,故事情节线索由驳杂变简约,在情节结构上更为严谨、集中、凝练:故事仿佛自动展开,情节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作品中每一细节与景物的刻画,都与整个故事的推进密切相关;同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更为出色,不仅塑造出极具个性的人物,而且是包含着丰富社会生活内涵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5]。这种具有宏大规模的小说结构在文学史上是一种经典模式,其吸引力也是历久弥新的。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发展,菲尔丁是一个转折点,他的创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小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心理小说的结构模式。
理查逊和斯特恩的小说都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小说。理查逊的小说以一个事件为中心,但是小说叙述的重心却不在事件,而在于人物的思想意识。《克拉丽莎》具有篇幅长而情节单薄的特点,情节极度弱化既是理查逊采用双轨叙述的效果,也是他有意识的追求。理查逊把自己的小说看作传导高尚情操、表现人物思想意识的工具。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他用浓墨工笔细描人物情感和思想活动,创造了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形象。理查逊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写开创了后世心理小说的先河。例如,19世纪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的小说创作,可以说完全继承了理查逊的模式,通过一个具体事件把人物复杂矛盾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理查逊的小说则成为乔伊斯等作家创作心理小说的源泉[6]。
斯特恩的小说则完全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中心展开叙述。《项狄传》中没有完整的人物生平故事,所讲的主要人物的身世也都颠三倒四,全书还充斥着讲述者特里斯特拉姆的夹议和铺叙,谈论了上百个作者感兴趣的议题。小说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中心,按照人物特有的心理时间安排结构。曲折、复杂、完整的故事结构模式被打破,生活的横截面和平淡的零星生活片段在小说中具有了重大意义。小说叙述的是一些面目不清的人,做着一些有点莫名其妙的琐事,故事极为平淡。他们的故事不悲也不喜,倒是作者着意渲染其喜剧性,其中悲剧性的情节往往由喜剧性的插曲所冲淡。人物身上发生过的故事不那么引人入胜,但人物的特殊个性却令人难忘。《项狄传》虽然在19世纪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但却深受20世纪许多作家的青睐。以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为代表的现代意识流小说就采取了《项狄传》的叙事态度,完全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顺序和外在的情节结构模式,没有多少情节,不人为地挑选和组织材料编故事,而是深入到人的主观意识活动之中,凭借挖掘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意识领域更接近真实地写出生活中的印象。《项狄传》这种具有反故事、反情节意味的小说模式可以说为20世纪欧美实验性小说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18世纪在英国形成的小说叙事艺术在后世小说家的创作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确立,对此后英国小说乃至欧洲小说的发展影响较为久远,也为20世纪小说艺术的发展开辟出新的方向。
【相关文献】
[1]
贺宁杉.18世纪英国小说的文化解读[J].学术界,2007(5):207-210.[2]
胡振明.18世纪英国小说兴起中的道德因素[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42-46.[3]
赖骞宇,詹慧芳,袁演.试论18世纪英国小说文体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88-93.[4]
胡振明.道德说教与18世纪英国小说的流变[J].国外文学,2010(2):66-71.[5]
高奋.18世纪英国小说理论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10):53-56.[6]
赖骞宇,许萍.18世纪小说的文化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12):70-73.
篇四: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
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Pope,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
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Steele,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Addison,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Travels)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Prefaceto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1/4
ofthe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约翰逊在英语词典编纂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克服重重困难,一人独自编纂《英语词典》(A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历时七年得以完成,这是英语史上第一部也是随后一百年间英国唯一的标准辞书。约翰逊青史留名,也得益于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Boswell,1740-1795)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TheLifeofSamuelJohnson),该书逼真地再现了约翰逊的神态容貌及人格力量,标志着现代传记的开端。
18世纪被称为“散文世纪”的另一个原因是小说的兴起。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Crusoe)采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在孤岛上的生活,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开拓者和殖民主义者形象,具有时代精神。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为笛福赢得“英国小说之父”的称号。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MollFlanders)叙述女主人公摩尔在英国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和小偷的经历。现实主义小说在亨利·菲尔丁(HenryFielding,1707-1754)的笔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汤姆·琼斯》(TomJones)故事在乡村、路途及伦敦三个不同背景下展开,向读者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风貌的全景图。小说以代表自然本性的汤姆与代表理智、智慧的索菲娅终成眷属结尾,表达了感情要受理性节制的思想。全书共十八卷,每卷都以作者对小说艺术的讨论开始,2/4
表现出菲尔丁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上的自觉意识。与菲尔丁同时代的塞缪尔·理查逊(SamuelRichardson,1689-1761)采用书信体创作了《帕米拉》(Pamela)、《克拉丽莎》(ClarissaHarlowe)。他将视角投入年轻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心理刻画淋漓尽致,令读者潸然泪下。托比亚斯·斯摩莱特(TobiasSmollett,1721-1771)是18世纪中叶颇具特色的小说家。他的《蓝登传》(TheAdventuresofRoderickRandom)继承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布局松散,是一连串发展迅速、好恶交替、变化急剧的冒险经历的组合。劳伦斯·斯特恩(LawrenceSterne,1713-1768)的《项狄传》(TheLifeandOpinionsofTristramShandy)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写法奇特。小说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书中充满长篇议论和插话,并出现乐谱、星号、省略号等。斯特恩对小说形式的实验引起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的注意,《项狄传》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小说”。评论家指出20世纪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可以追溯到这部奇异的小说。
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许多作家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给大自然和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破坏发出悲哀的感叹,以大自然和情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作品一度流行。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OliverGoldsmith,1730-1774)的长诗《荒村》(TheDesertedVillage)是感伤主义诗歌的杰作。他的《世界公民》(TheCitizenoftheWorld)原名为《中国人信札》(ChineseLetters),虚构了一个在伦敦游历的中国河南人李安济(LienChiAltangi),把他在伦敦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信寄回北京礼部官员,以中国人的眼光对英国的政治、司3/4
法、宗教、道德、社会风尚进行批评。詹姆斯·汤姆逊(JamesThomson,1700-1748)的《四季歌》(TheSeasons)、威廉·柯林斯(WilliamCollins,1721-1759)的《黄昏颂》(OdetoEvening)、托马斯·格雷(ThomasGray,1716-1771)的《墓园哀歌》(ElegyWritteninaCountryChurchyard)表达诗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和对“自然简朴安排”的向往,吐露了他们的内心感受。英国诗歌开始逐渐摆脱新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为感情或感受所代替。
4/4
篇五: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第五章18世纪文学(启蒙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
启蒙运动:18世纪兴起于欧洲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它比文艺复兴具有更强的政治革命性质,直接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制造舆论;启蒙运动中形成的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称为启蒙主义。启蒙主义的矛头主要是对准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启蒙主义的体系的核心是理性。启蒙主义者把资产阶级的“理性”(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原则)作为衡量一切的准则,最高理想是建立一个永恒完美的“理性王国”。
简述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18古典主义仍占重要地位,但启蒙主义成就最高。2有鲜明的倾性,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文学思潮,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3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4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等。缺点:有时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代表作家有:菲尔丁、伏尔泰、卢梭等。主要成就:法国启蒙运动、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和德国民族文学。
18世纪文学状况:
一
英国文学
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鲁滨逊是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理想中的英雄形象。鲁滨孙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在他身上有着创造者和劳动者的品格,精力充沛,百折不挠,富于实干精神和进取精神。鲁滨逊又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恩格斯语)的典型。在他身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个人占有观念和殖民主义占有欲。他一切冒险的目的都是为了发财,为了占有。鲁滨逊的形象体现了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事业心,表现了资产阶级开拓海外殖民地的勃勃壮。鲁滨孙的漂流表现了西方旅程文学的传统。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相比,两部作品的结局都一样,主人公都不安于“退隐,和平地了此一生的祝福”,都重新出海漂游。不同的是,奥德修斯的整个漂流是从特洛伊战争中脱身重返家乡,鲁滨孙却是从家乡出发,一直向海外航行。他向自然挑战并取得了胜利,恩格斯称他是一个真正的资产者。
菲尔丁:(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汤姆·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儿童幻想剧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
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帕美拉》(英国第一部真正的现代小说;因其把家庭生活的细微方面带进了文学,并且深入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斯泰恩(感伤主义小说家)——《感伤的旅行》
感伤主义:1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反映了资产阶级中下层的感伤情绪。他们在对“理性”社会表示失望的同时,转而崇尚感情,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把感情看得高于理性。在批判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同时对宗法社会表示留恋。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2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3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4.影响及歌德、卢梭与后来的意识流小说。4.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
二、法国文学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老实人》(戏剧)
狄德罗——《百科全书》《拉摩的侄儿》
卢梭(浪漫主义运动之父)——《新爱洛伊丝》(主题:反封建与树立新的道德规范;感情自由与追求美德,对人文主义的思考;崇尚感情,歌颂自然)《爱弥儿》(法国第一部教育小说)《忏悔录》
博马舍——“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
哲理小说:
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哲理小说包括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波斯人信札》(孟德斯鸠)、《老实人》(伏尔泰)对话体:《拉摩的侄儿》(狄德罗)教育小说:《爱弥儿》(卢梭)。
百科全书派:围绕《百科全书》的编写而形成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群体。《百科全书》最初由狄德罗和达朗贝共同主编,后达朗贝退出,则由狄德罗一人主编。编成35卷,历时二十余年。《百科全书》既是知识的宝库,又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战斗武器。为其撰稿的人都是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如伏尔泰、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他们在哲学和政治主张上虽不尽一致,但都是反封建、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提倡自由思想和科学精神。
正剧(严肃的喜剧):严肃剧亦称市民剧,即今日所称的正剧,它是现代话剧的祖宗。世纪由法国狄德罗首创。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主要作品有狄德罗《私生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肖伯纳等
人的“问题剧”脱胎于严肃剧。
三
德国文学
莱辛主要贡献:一
美学理论:《拉奥孔》探讨诗与画的界限。
二
戏剧理论:《汉堡剧评》
三
戏剧贡献:《明娜?封?巴尔赫姆》(喜剧代表作)席勒《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剧本始终贯穿反暴政、争自由的主题)歌德《普罗米修斯》《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篇书信体小说)《浮士德》浮士德一生,大体表现为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五个阶段。
狂飙突进运动:1.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生在德国的资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一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狂飙突进》2一大批文学青年,强烈要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其理论家是赫尔德尔,主将是青年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分析比较题: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118世纪英、法、德都是启蒙文学成就最高。2都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实现服务。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3都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歌颂。
不同之处:1英国: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成就现实主义小说。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为大革命造舆论,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特别丰富。主要成就:正剧、哲理小说
3德国:18世纪的德国还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爆发了狂飙突击运动。
歌德(1749—1832)(德国)歌德:德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德国古典主义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诗剧片段:《普罗米修斯》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篇书信体小说)诗剧:《浮士德》的部分初稿。
哥特小说:哥特小说是18世纪后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新变体。它是对理性主义的一个反动,因为理性主义不能对现实生活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哥特小说以中世纪为背景,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城堡中的神秘故事和谋杀事件。故事充满神秘、恐怖、鬼怪和骇人听闻的超自然事件。哥特小说由华尔蒲尔首创,得名于他的同名小说《奥脱浪图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
第二节
歌德
歌德在德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歌德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与德国唯心主义的哲学,都是德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古典时期的辉煌成就。歌德之于德国有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他的《浮
士德》是德国人的“世俗的圣经”,人们甚至还把德国的古典时期直接称作“歌德时代”。
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影响的作品。
1.《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是,围绕着他的社会却充满着等级的偏见和鄙陋的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地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维特与社会的冲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通过维特的悲剧,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的现象,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它一发表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形成了一阵维特热,而且很快就流传到欧洲各国,成为第一部发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2.小说中维特的形象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他并不想进行社会改革,只要求个性的自由抒发;他与封建社会格格不入,然而只停留于孤独的感伤和愤慨中,乃至最后悲观自杀。这些都反映了狂飙突进运动本身的弱点,在当时,莱辛就曾指出维特的性格过于软弱。维特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他们不但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也学他自杀。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以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和欧洲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诗剧形式写成,以浮士德博士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写他探索人生要义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满现实、极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理想社会的全部过程。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首先是普通人类的代表。但是,浮士德在赌赛中取胜,以及灵魂的得救,主要是由于他的不懈奋斗的精神。而这也是天主在“天堂里的序幕”里所预见到的这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就是所谓的浮士德精神。
分析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善与恶”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浮士德的探索意义:①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看,他的一生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基本历程,反映了作者对人
类命运和前途的哲学思考;②从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通过他的一生,作者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历史——从挣脱中世纪经验哲学的桎梏、追求个性解放,与王权妥协,对个性全面发展的古典美的憧憬,直到在改造自然的伟大实践中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作品。
1主要思想价值,是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宣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理想王国的启蒙思想。2诗剧肯定创造和劳动,要人们“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3诗剧表达了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生活就是追求,而追求的过程又是循环前进的。世界和人类就是在这不断追求、不断幻灭的大循环中矛盾运动、发展进步的4诗剧还表达了一种现代意义,即人始终处于与外界的冲突中,失败和灾难无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行动决定自己的本质,从而奠定了现代人格的基础。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于感性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3形式多样化。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
靡非斯特的形象:①从哲学意义上讲,他首先是否定精神的体现,他非善非恶,亦善亦恶,是浮士德的对立面,具有作恶造善的作用。在浮士德的探索过程中,他客观上起着激励和推动的作用。②从现实意义上讲,他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又一翼,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冒险家、野心家、极端利己主义者某些特征。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辨证关系:歌德对浮士德形象的描写,是以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辨证关系为基础的。1.浮士德不断地寻求真、善、美,体现了肯定的精神。2.梅菲斯特只是向诱惑,体现了否定的精神,是恶的代表,正如他自己说的,“你们所谓罪过啊,破坏啊,简言之,被称作恶的一切,正是我的本质特征”。3.但对于浮士德来说,梅菲斯特的恶在客观上却起着引导浮士德最终找到人生真谛的作用,促成了浮士德的向善,还是借用梅菲斯特自己的话来说,“老想作恶总是把善促成,我便是这种力量的一部分。”
篇六: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影响意识形态
TheNeoclassicalPeriod-the18thCenturyLiterature新古典主义时期—18世纪的英国文学(1660-1798)(In1798WordsworthandColeridgepublishedLyricalballadsandRomanticismbegan.)?
TheAgeofEnlightenment/Reason理性/启蒙时期
–
themovementwasafurtheranceoftheRenaissanceofthe15thand16thcenturies,aprogressiveintellectualmovement,reason(rationality),equality&science(the18thcentury)Itisarevivalofinterestintheoldclassicalworks,order,logic,restrainedemotion(抑制情感)&accuracy
?
ModernEnglishnovel
–newlyrisingliteraryform现实主义小说诞生
(themid-18thc.)?
Gothicnovel(哥特式小说)-mystery,horror&castles(frommiddleparttotheendof18thc.)
?
PoetsJohnDryden(1631-1700)1stNeoclassicwriterinEnglishliteraryhistory;fatherofEnglishcriticism英国文学批评之父AnEssayofDramaticPoesy(《论戏剧诗》)(1668)AlexanderPope(1688-1744)oneofthefirsttointroducerationalismtoEngland,forhimthesupremevaluewasorder.AnEssayonCriticism《论批评》(1711)Hewasamasterintheartofpoetry,agoodcraftsman,inusingheroiccoupletsinparticular.SamuelJohnson(1709-1784)authorofthefirstEnglishdictionarybyanEnglishman,lastneoclassicistenlightener.A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英语大词典》
?
NovelistsDanielDefoe(1660-1731)-FounderofEnglishnovel
RobinsonCrusoewasoneoftheforerunnersoftheEnglishrealisticnovel.ItcreatestheimageofanenterprisingEnglishman,Robinson,narrateshowhegoestosea,getsshipwreckedandmarooned(放逐)onalonelyisland,strugglestolivefor24yearsthereandfinallygetsrelievedandreturnstoEngland.ItpraisesthehumanlaborandthePuritanfortitude(清教徒坚韧).JonathanSwift(1667-1745)AmastersatiristGulliver’sTravels
《格列佛游记》
Itofferspeopleanopportunityforself-scrutiny.Inhisopinion,humannatureisseriouslyandpermanentlyflawed.ThebookisoneofthemosteffectiveanddevastatingcriticismsandsatiresofallaspectsinthethenEnglishandEuropeanlife.
Lilliput(小人国),
Brobdingnag(大人国),FlyingIsland(飞岛)
&Houyhnhnm(智马国)
HenryFielding
(1707-1754)-FatherofEnglishnovel
Hewasthefirsttowritea“Comicepicinprose”(散文体的滑稽史诗),thefirsttogivethemodernnovelitsstructureandstyle.Headopted“thethird-personnarration”.
He,acombinationofnovelist,playwright,andsatirist,politicalpamphleteer,seesthenovelasavehicleformoralinculcation,amirrorandanimitationofnatureandlife.TheHistoryofTomJones,aFoundling《弃儿汤姆·琼斯》isamasterpieceonthesubjectofhumannature,whichbringstheauthorthenameofthe“ProseHomer”
?
ProsewritersRichardSteeleandJosephAddisonwritecharactersketchesanduseconversationalstyles,correspondencesinessays.Englishfamiliaressayfeaturedwithhumor,intimacyandelegancewasshownfirstinTheTatlerandTheSpectator.
SentimentalismDiscontentedwithreason,sentimentalistsresorttoemotion,to“thehumanheart”.Sentimentservesasameansofachievinghappinessandsocialjustice.
JamesThompson(1700-1748)TheSeasonsinblankverse(1740)EdwardYoung(1683-1765)NightThoughtsinblankverseWilliamCowper(1731-1800)TheTaskinblankverseWilliamCollins(1721-1759)ToSimplicity,ThePassion,ToEvening
ThomasGray
(1716-1771)leaderofsentimentalpoetry,“TheGraveyardSchool”
(墓园诗人)ElegyWritteninaCountryChurchyard《墓畔哀歌》reflectsondeath,thesorrowsoflife,andthemysteriesofhumanlifewithatouchofhispersonalmelancholy.Hesympathizedforthepoorandtheunknown,butmocksthegreatoneswhodespisethepoorandbringhavoc(破坏)onthem.
Pre-RomanticismWilliamBlake(1757-1827)-poet&engraver(雕刻家)
SongsofInnocence《天真之歌》:
ahappyandinnocentworldfromachild’spointofviewSongsofExperience《经验之歌》:aworldofmisery,poverty,disease,warandrepressionwithamelancholy(忧郁的)tonefromanadult’spointofview.
RobertBurns(1759-1796)
HeisamasteroftheoldScottishtradition.HeusedScottishdialect,Englishandamedleyofthetwotowritepoems.Heisthepoetofthepeople.
ARedRedRose
expresses
thenoblestandsweetesthumansentiment.
AuldLangSyne
eulogizesfriend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