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8篇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经验亮点做法 在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以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经验亮点做法在应急管理部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以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突破,提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意见》,持续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一、坚持对标夯基,高标准完善组织体系
一是明确组织机构。整合乡镇(街道)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职责,通过设立应急管理所(办)、加挂牌子等方式,由一个工作机构承担应急管理工作,并在行政村(社区)设立应急服务站(点)。全省*个乡镇(街道)均明确工作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名。地级市萍乡市、*市辖区内所有乡镇(街道)设立应急管理所(办),万载县乡镇应急管理机构由县应急管理局和属地双重管理。
二是明确救援力量标准。整合乡镇(街道)现有民兵、森林防火等力量,组建不少于*人的应急救援队伍;行政村(社区)组建不少于*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全省乡镇(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共*万余名,平均每个乡镇(街道)*人,其中萍乡市乡镇(街道)均建立应急救援中队,应急救援响应时间从*分钟缩短至*分钟。
三是明确应急指挥体制。建立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总负责人、相关工作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应急指挥体系,统一指挥队伍力量、调配装备物资,统筹灾害事故信息接收、会商研判和应急处置。积极推进乡镇(街道)应急指挥中心和指挥系统建设,实现灾害事故应对“四个统一”(统一监测预警、统一信息发布上报、统一抢险救援组织、统一应急指挥)。机构改革后,全省各
乡镇(街道)共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余个,组织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近*场次,基层现场处置和应急实战水平有效提升。
二、坚定清晰明责,高质量构建责任体系
一是责任到底。明确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承担自然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责”,并履行组织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等*项领导责任;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落实*项工作责任,行政村(社区)落实*项工作责任,网格员落实*项工作责任,着力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
二是赋权一线。贯彻《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意见》,将安全风险较小、与基层群众关系密切、有利于基层组织实施的*项县级权限赋予全省乡镇(街道),另有*项与基层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权限赋予能有效承接的经济发达乡镇(街道),着力解决权责不一、有责无权的问题。*市推行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和网格员“检查吹哨”、行业监管部门“报到查处”的检查执法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党建引领。争取省委组织部大力支持,做实“党建+应急管理”,推动全省基层党建信息化指挥平台、功能、资源与应急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实现点对点视频连线*万余个基层党组织、*万余名党员,有效将预报预警、转移避险、救灾救助、宣传教育等延伸至村级党组织。
四是网格共治。整合现有灾害信息员、护林员等网格资源,加强与综治、消防网格员融合,一体化推进“多员合一”的综合性应急管理网格队伍建设。全省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两级共有应急管理网格员*万名、每个行政村(社区)至少*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应急管理格局。
篇二: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甘肃省应急管理工作经验介绍按:为加速我区应急管理建设,构建切实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防和处型突壮共事件能力,依照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要求,4月14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乌目吉图率领自治区政府应急办笔相关人员赴甘肃省考察应急管理工作。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伊郭华峰、省政府应急办的同志介绍了甘肃省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冽,两边并就各自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形进行了深切的交流。
最近几年来,甘肃省应忽管理工作依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着力在增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和强化预防和处置能力上下功夫,踊跃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在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中反映加倍迅速、决策加倍科学、处置加倍有效、保障加倍有力、减灾能力加倍增强、重建加倍有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类灾害损失,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甘肃省应急管理工作大体情形
(一)省政府应怠平台建设情形。2007年8月,甘肃省先期投入150万元,初步建成了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场所。2008年2月,依照国务院应急办的统一安排,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与国务院应急平台运算机、图像接入和视频会议系统的互联互通。6月,投入资金240万元,为省、市州、县市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配置卫星电话150部,初步形成了省应急平台卫星通信系统。7--9月,依托甘肃省政务专网,开发并部署了“甘肃省应急平台体系调查管理系统”和“甘肃省省级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填报管理系统”,在向国务院应急办报送相关数据的同时,也为省政府应急平台数据库系统建设积累了相关资料。201O年3月,《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4月,国务院应急办完成了对《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一期干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工作。7月,甘肃省发改委完成了对(《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项目甘肃省政府应急平台建设(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批复工作。目前,省政府总值班室改造等工作已大体完成,其各项功能完善工作和“甘肃应急平台综合应用系统”的测试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另外,为提高甘肃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通信能力,依托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建设全省卫星应急通信固定站点,在省、市州,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和所在地担任应急通信保障的电信企业各安装一套卫星地面端站,每套地面端站开通2部固定卫星应急电话,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应
急通信手腕。2009年,甘肃省应急办会同省电子政务办公室开发了“甘肃应急”工作平台,目前,该平台部署在甘肃省政务专网办公厅政务专网综合办公平台中进行试运行,为省政府领导和办公厅遍地室了解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二)值守应急工作情形.甘肃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甘肃省政府总值班室)(以下简称甘肃省应急办)成立于2007年3月28日,正处级机构,主任高配副厅级,编制12人,现有工作人员10人(其中2人在基层挂职),主要承担省政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和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及综合协调职能。目前,日常值班工作实行主副班制度,其中主班人员1人24小时值班,主要负责突发事件信。息编写、电话接听和记录值班日记等工作,副班人员1人,负责“甘肃应急”网站信息的保护更新及值班室其他工作。最近几年来,甘肃省各类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如2010年8月8日,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甘肃省应急办及时完成了领导和组织交办的任务,较好地发挥了信息传递和综合协调等职能作用。仅201O年,就前后编发((甘肃省值班信息》853期l,其中上报国务院应急办133期,中央、国务院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332件。同时,为做好重要天气预报预警工作,在中国·甘肃网站上刊登并向有关市州和部门编发《重要天气预报》60余期。为了进一步增强信息汇总和分析,甘肃省应急办每一个月编发“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形通报”和“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大体情形”两期《值班报告》,为省委、省政府领导全面了解和掌握突发公共事件大体情形和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催促各市
州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增强和改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提高信息报送质嚣,科学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三)“一案三删”建设情形。甘肃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成立。截至2010年末,35个省级专项预案已全数制定完毕。甘肃省已制定或修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约万件大体覆盖了甘肃省常见的各类突发事件。14个市州共制定预案1999个,其中整体预案14个,专项预案479个,部门预案l027个,其他预案479个;86个县市区共制定预案5317个,其中整体预案86个,专项预案2275个,部门预案2105个,其他预案851个;1234个乡镇(街道)共制定预案3537个;7928个行政村(社区)共制定预案11228个。甘肃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共制定预案4939个;各类学校共制定预案27592个。“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大体成立。截至2010年末,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政府都成立了应急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35个省级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已全数成立,并依照预案的要求设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单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14个市州
及59个县市区设立或明确了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别离占市州及县市区总数的100%和%。各市州及县市区也按如实际,依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成立了相关专项应急指挥机构。2010年2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并印发了《甘肃省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响应机制》,要求各市州政府参照制定本市州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联动和响应机
制,4月,甘肃省应急办与新华社甘肃分社一路制定了《突发事件新闻报导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宽了甘肃省应急办的信息搜集渠道,更好地发挥了新华社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重要作用。l0月,甘肃省政府、甘肃省军区印发了(《甘肃省军地联动协调机制)》,增强了地方和军队在处置突发事件进程中的信息共享、协调联动、人力及物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11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应急救援人员装备物资输送保障机制和移动应急平台设备合作共享利用办法》,确保在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救援人员及抢险救援装备、物资能第一时刻快速抵达事发觉场,尽快开展救援工作。为进一步规范省政府应急办及甘肃省省应急管理工作从业人员日常工作,在总结最近几年来应急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甘肃省应急办汇总编印了《应急管理工作规程凯2010年初,该省应急管理法制建设有序推动,省应急办组织人员开展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的起草工作,形成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估计在今年下半年公布实施。
(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形2010年4月12日,甘肃省依托省消防总队组建省应急救援总队,其主要职责除防火灭化任务外,还承担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并参与配合处置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建筑倒塌、气象灾害、地质灾害。丛林草原火灾、矿山及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目前,甘肃省兰州、嘉峪关、白银、平凉等8个市州也依托本地公安消防军队接踵成立了综
合应急救援支队。截至目前,市州已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157支、万人;县市区已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2463支、4848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已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万支、万人。同时,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今年3月,成立了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名单》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专家库及专家组管理制度》。
(五)物资储蓄体系建设情形。2009年6月,甘肃省依托省储蓄物资管理局成立了省应急物资储蓄仓库,为成立健全应急物资储蓄体系,确保省级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及时供给、补充和更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何时,为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在2009年开展全省应急储蓄物资体系建设情形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最近几年来甘肃省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实际情形,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国家进展改革委、国家储蓄物资局致函,请求将甘肃省急需的24种储蓄物资列入国家战略物资储蓄品种目录,并给予必然数量的实物储蓄。同时,甘肃省民政厅按照国家公布的《救灾物资储蓄库建设标准》,在充分考腐灾情发生频率、人口密度、兼顾辐射保障面、交通运输等主要因素后,计划新建中央和省级救灾物资储蓄库1个,省级物资储蓄区域中心库4个,市级救灾物资储蓄库9个,县级救灾物资储蓄库40个。
(六)科普宣教情冯。2008年12月31日,甘肃省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编辑出版发行了《公众应急常识手册》,印发省政府有关部门、各市州、县市区用于开展应急常识普及工作。2010年,响应省委、政府关于文化图书下乡的相关活动,向甘肃省“农家信屋”配发
《公共应急常识手册》。还与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联合编写并出版了《应急管理实务一理念与策略指导》一书。
二、改良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要进一步加速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自治区的应急指挥平台已经进入设备采购和安装阶段,估计今年6月底开始试运行。各地域要依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速本地域的应急指挥平台的建设。半前簧着力做好三项工作。一是自治区编委2011年第一次会议岛同意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应急指挥服务中心”(处级事业单位),建议及早责成人事处商应急办明确指挥服务中心的职责,并先期做好软硬件技术人员的选配工作;二是做好为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工作,保证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届时能够投入运行;三是做好本地域应急指挥
平台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肯定平台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大体功能,落实应急平台所需的经费。
(二)要进一步摆布好应急与预防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指出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缮合的原则”(第五条)。各地域应依照这一规定,在抓好应急处置的同时,落实好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一是要尽快实现应急管理的常态化,把应急工作明确纳入各有关部门的日常管应当中,把预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雄,包括应急宣传培训、公众灾害物资的储蓄、预警信息的及时发布、灾害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应急预案的演练等等,使应急预防的具体办法落到实处。
(三)要进一步加速应急预案修订完善的步伐。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行动指南,应急预案必需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就咱们目前多数应急预案普遍存在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必需从实际动身,对各类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各盟市要对本地域的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进行举要的检查,及时发觉问题,尽快解决问题,使应急预案的作用取得切实发挥.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修订完善任务.同时要催促所辖旗县区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
(四)要进一步抓好属地管理为主原则的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靖法》明确指出“国家成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落实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要把重点放在旗县,真正成立起完善的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保证应急蓣防和处置工作深切开展。各地域要特别重视驻区单位的管理,担当起属地管理的责任,把驻区单位的应急管理纳入本地域应急辞理的整体部署中具体任务的落实中。
(五)要进一步强化应急信息的报告工作。自治区已在去年7月印发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那个制度对应急信息报告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定,各地域要认真加以落实。要把应急信息报告工作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好,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形。要成立畅通无阻的信息报告渠道,形成上下贯通的应急信息报告网络和规范具体的报告程序。要从制度上咧确成
急处置中信息报告的责任人,把责任落实到具体职位和具体人。要成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发觉晚报、漏报等问题,必需追尧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要进一步理顺应急管理的体制.成立顺畅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各地域要从健全应急机构入手,不断强化应急管理的体制建设。要进一步成立健全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对其职责进行准肯定位;要配齐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尽可能避免小马拉大车的现象,保证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人做。要从多方面关心和支持应急管理工作,为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及时解决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七)要进一岁抓好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是弄好应急王作的基础。各地域要统筹考虑各项应急保障工作,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整合、救援装备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经费的落实和应急物资的储蓄管理、监测体系构建和运行机制的建设等。
篇三: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应急管理工作措施一
为充分发挥应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更加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大事的潜力和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大事应对法》和有关规定,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一、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一)应急预案编制。编制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基本资料: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地方机构或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等;
3、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应急预备措施、预警分级指标、预警发布或解除的程序和预警响应措施等;
4、应急处置,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指挥与协调、信息发布、应急终止等;
5、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恢复重建等;
6、应急保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财力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效能运输保障、治安维护、通信保障、科技支撑等;
7、监督管理,包括应急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职责与奖惩;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起草应急预案过程中,应当征求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单位看法,有关单位要以书面形式提出看法和推举。涉及限制公众自我的或与公众权利亲密相
关的,应以适当方式广泛征求看法。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根据《xx》有关规定,确定应急预案密级。
(二)应急预案体系动态管理。依据"横向到边,纵向究竟"的总体要求和部门机构调整变化状况,每年对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适当进行类别、结构调整,使应急预案体系适应本区公共平安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
(三)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针对应急管理工作中状况的变化和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原则上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和应急管理专家对本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发生一般、较大、重大、共性重大突发大事后,要总牢固践阅历准时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有关单位对生效期间的应急预案,认为有必要依据实际状况进行修改的,应准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仔细讨论,准时反馈讨论结果。修订和完善后的应急预案按规定准时
报备。
(四)应急预案审核、印发和发布。本区部门应急预案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看法后,由预案制定单位按有关程序审议,审议透过的本区部门应急预案应报政府应急办备案。
(五)应急预案培训。将各类应急预案有关资料列入每年应急学问宣教培训方案,以涉及公众生命平安保障的部分为重点开展宣扬培训,增加社会公众的平安意识,提高社会公众自救互救潜力。
(六)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
(七)统计汇总报告。依托政府应急平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具体登录各类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和
分布状况。
(八)补充、更新和轮替。根据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做好本级、本行业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依据有关规定对短缺物资进行补充,对有保质期的物资实施更新和轮替。
(九)基础设施推举。加强应急通信、应急供电、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医疗抢救以及效能运输、消防、防雷等公共平安基础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
(十)督导检查。每年年末对有关部门应急物资储备任务落实状况、救灾物资年度消耗状况进行督导检查,依据应急物资短缺状况指导有关部门提出补充方案。对因突发大事救灾而造成的物资亏空,有关部门尽快将应急物资补充到救灾前水平。
三、应急队伍及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
(十一)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突发公共大事主管
部门建立相应类别应急工作的专业人才库,并可依据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织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参加相关预案的修正订和完善工作。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专家组会议。组织学术沟通和修订和完善工作。每年组织召开一次专家组会议。组织学术沟通和课题讨论,依据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支配和课题讨论方案,组织应急管理专家,就本系统本行业公共平安形势和重大突发大事的预防和开展调查讨论或带给专业询问,为领导决策带给科学依据。
(十二)应对工作评估分析。每年年底,组织专家队伍和有关部门对各类突发公共大事的发生、进展趋势及应对工作状况进行猜测分析讨论,对突发大事应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次年初总结分析报告,分报区政府体育场并按规定上报市政府。
(十三)应急队伍统计分析。依托政府应急平台建立应急队伍数据库,每半年对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志
愿者队伍进行一次普查,对各类应急队伍的区域分布、工作任务、人员、装备、培训演练状况进行统计,更新数据库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领导处置突发大事带给决策依据。
(十四)应急队伍培训。突发公共大事相应主管部门要对相应类别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应急救援潜力。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二
1、为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平安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潜力,保障职工的平安健康和生命平安,最大限度的削减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削减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
反应"的原则,3、应急管理分"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资料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4、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平安生产副经理、矿长为副组长,安监科长、各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5、生产平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贴合《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并持续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连接。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状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6、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资料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急辩识、事故报
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抢救常识、避灾避险、逃命自救等。
7、应急演练。依据年度应急演练方案,每年至少分别支配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潜力。安监科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8、应急通讯设备保障。公司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常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9、应急救援物资保障。依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潜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10、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马上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实行必要措
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开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准时组织受威逼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
11、成立兼职抢救队,人员由各科室、采区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组成,并进行常常性训练,娴熟把握基本的抢救常识和救援潜力。
12、应急救援协议。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连接。依据有关规定,公司要同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签订抢救协议,一旦发生企业不能自救的事故,恳求石家庄市矿山救援中心支援。
13、应急管理费用由公司总经理审批,财务部门予以保障。
14、本制度解释权归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三
一、监控值班人员要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高度的职责心,仔细完成好平安防范监控任务。
二、遵守监控室管理制度,娴熟把握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不随便摆布设备,亲密留意监控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平安有序,不得中断监控录象、删除监控资料或将监控资料挪为它用。
三、把握各监控点的分布及其监控范围,亲密留意重点监控区域,准时对监控信息复核处置。发觉担心全因素或可疑状况,马上进行现场复核(视频搜寻、录像回放、电话询问等);对已确定的可疑状况,快速通知巡逻人员出警,并与巡逻人员持续联系,协作其抓获或查证可疑目标;可疑状况经复核或巡查确认后,准时向领导汇报;遇状况紧急或突发大事,快速拨打相关报警电话。
四、准时发觉案件线索并存档保留。每一天对监控录像进行翻看,发觉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准时存盘保留,并做好标记,为业务部门破案带给有效线索;对校内内发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自然灾难性事故、群体性大事、重大违纪违规大事等录像另存档保留,并做好标记;对上级领导要求保留的录像另存档保留,必要时制作光盘长期存档保留,并做好标记。
五、爱惜和保养好监控设备。每周二上午对设备进行一次维护(杀毒、除尘等),对电视监控主机和摄像头实行定期擦拭保养,发觉故障准时排解,不能排解的准时报修;若发觉特别状况马上关掉电源,准时报告,故障未排解前,不得随便启动机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仔细做好值班记录;每日交接班时,应将当班发生状况以书面及口头两种形式告知接班人,接班人应检查设备的工作和室内清洁状况,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
态。
七、持续通信联络畅通。保证有线电话、无线对讲机等通信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占用监控室电话处理与监控、报警、指挥无关的事情。
八、仔细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篇四: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应急管理提升水平经验亮点做法汇报一、丰富学习培训,抓住“关键点”。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的关键点集中体现在对象、内容、方式上,丰富学习培训,提升培训对象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及履职能力。
一是在培训对象上抓住关键。去年以来,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园区)党(工)委书记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期,培训基层党政一把手*名,夯实了属地管理责任;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专题培训班*期,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分管负责人*余人次,夯实了行业监管责任;举办企业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余个,培训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监管人员*万余人,夯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开展应急系统干部能力提升班*次,培训应急系统干部*余人次,提升了应急部门综合监管能力。
二是在培训内容上抓住关键。经常组织学指示精神,深刻领会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训词总要求及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精髓要义,不断强化“促一方发展、守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充分学习安全生产业务知识,在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矿商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行业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期,各行业领域干部抓安全的业务能力显著提升;适时学习法律法规,将《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等*余本法律选择性地纳入各行业领域的培训课程,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有了大幅提高。
三是在培训方式上抓住关键。集中学与分散学相结合,科学合理解决工学矛盾。在主题教育期间、应急业务大讲堂上、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中组织集中学习达*余次,个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分散学习,平均每人每天在*个小时以上;请进来学与走出去学相结合,市、县两级邀请应急方面专家、学者授课达*余次,市、县、乡三级组织应急系统干部向外学习先进经验、成功做法达*余人次;横向学与纵向学相结合,区县(市)应急部门相互开展业务交流有*余次,市局与其他市州局开展交流*次,市县两级向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余次,撰写调研报告*余个。
三、做实隐患排查,清除“危险源”。一是做实重点领域排查。针对道路交通、建设施工、消防安全等领域事故多发的特点,加大这些重点行业领域的隐患排查。在安化、桃江等山区,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余个,在沅江、南县等湖区,排查水上交通安全隐患*余个,在建设施工领域排查隐患*余个,在清明假期排查森林火灾隐患*余个,在暑假期间排查学生溺水安全隐患*余个等,在冬季还将重点排查消防安全隐患。
二是做实基层属地排查。隐患排查坚持属地原则,全市各地、各部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建立风险隐患库,对风险实行动态监管。今年来,共排查出各类隐患*万余个,对隐患逐一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和风险管控措施,努力降低风险程度。对*余个重大风险隐患,做到整改责任、措施、期限和预案“四到位”,坚决杜绝群死群伤。
三是做实专项整治排查。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充分发挥*个专委会尤其是工作专班作用,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具体措施,突出阶段性任务,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定期通报、巡查督导、警示约谈等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各级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盯紧看牢重点整治任务,通过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措施合力推进专项整治。
四、优化行政执法,提升“权威性”。行政执法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中心工作,要不断优化行政执法,持续压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真情服务每家企业,在执法中树形象、树权威。
一是严格执法。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只有坚持严格执法、秉公办事,才能保证公众安全,才能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执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创收,也不是为了关停企业,而是通过严格执法,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今年*-*月,全市应急系统现场检查*次,发现并处理违法行为*次,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
二是相互促进。严格执法是热情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热情服务是严格执法的目的和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中贯穿服务,以服务促执法,以执法促服务。*万余次执法检查中,服务企业达*万余次,帮企业排查安全隐患*万余个。
三是热情服务。按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要求,全市应急系统干部到企业执法检查时,要求做到公正、文明。积极开展上门帮扶,与*余名各类企业
篇五: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材料3篇以改革促发展
以奋进谱新篇奋力开创应急工作新局面
一年多来,X区的应急管理工作和其他兄弟区一样,在市应急局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机构改革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X月X日,X区应急管理局正式挂牌,编制由原区安监局的X人,增加至X人,扩编X?。一是心合为基,增进思想融合。在“三八”、“五一”、“七一”等重要节点开展全局性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二是人和为先,推进队伍融合。推动灾情信息员、地震速报员职责融合,与专职安全员、兼职巡查员队伍紧密衔接,工作效能大大增强。三是力合为本,促进体系融合。将X名街道专职安全员混编加入微型消防站应急救援力量,推动火灾防控体系与应急救援体系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一体运转,实现消防工作“秒级响应、分钟处置”。四是事合为要,深化工作融合。主动邀请市局主管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开展“点对点”工作指导。主动与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建立沟通汇报机制,争取业务指导支持。主动与区水务局工作融合,实现防汛“双岗”保障。主动与区委办、区政府办工作对接,实现全区值班、应急一体化运行。
协调理顺与街道大部制对应关系,确保应急工作有序衔接、层层链接。
二、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国庆服务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搭建“一办、五指”应急保障体系,牵头全区空中梯队紧急迫降工作,精准制定活动期间突发事件及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对重点区域X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三轮全覆盖检查。被北京市庆祝活动领导小组阅兵服务保障指挥部评为先进单位,被国家大型成就展领导小组评为先进集体。
三、快速联动、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一是突发事件和事故情况处置高效。每季度与行业部门或街道联合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探索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办法。处置一般性突发事件X余件,赴现场处置突发情况X余次。二是城市风险评估工作走在前列。对X家企业X项风险源进行评估,占全市X,全市排名第一。
四、齐心协力,全区减灾防汛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汛期保障工作滴水不漏。实现手册化管理,制作防汛基础数据可视化一张图,区委书记卢映川同志在区委全会上给予充分表扬。在全市“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目标基础上,自我加压,增加“少影响”的工作目标。二是减灾救灾基础工作全面加强。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共X人的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健全灾情管理工作体系。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X个,X个街道全部完成安全社区创建,在全市作经验介绍。
五、筑牢红线,安全生产基本盘进一步夯实牢固
X年,全区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火灾、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事故共X起、死亡X人,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X年双下降。一是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成效明显。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行动,超额完成市局行政执法考核指标。二是持续开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X年全区挂账各类安全隐患X项,已X销账。X年上半年,我区与全国、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同步开展,在全市率先印发《X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三是安全发展示范城区创建工作率先发力。在全市率先完成国家评定标准X大项X小项任务的材料收集工作,同步开展区级自查自评和市级专家评审。四是专职安全员队伍建设、安责险工作再上新水平。在全市系统职业能力考试中,我区专职安全员平均分X,排名第一。X年安责险投保企业X家,保费X万元,全市领先。
六、精准发力,应急管理大宣教体系成效明显
开展X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大培训,举办分管安全生产处级领导培训班,宣传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微信公众号累计推送信息X期,全市排名前列。
七、科技引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安全生产大数据分中心为核心,汇聚市、区、街道共计X多万条数据,对区内X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画像,科技引领的加速器、催化剂作用初步展现。投资X万建成武警三支队信息化升级改造项目,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健全。
八、不畏艰难、勇于担当,奋力阻击新冠疫情
一是全力做好防疫和复工复产复课保障工作。开展试开学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和实验室危化品隐患排查。开展“七小”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检查X家次。直接调拨调帐篷等物资到防疫一线。
二是深刻反思着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起草的《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X区应急管理短板反思与改进建议》,得到了区委书记卢映川同志批示并转发至全区各级领导。目前,正研究制定《区委区政府关于完善应急管理、提升应急能力的实施意见》。
三是牵头推进全区核酸检测工作。X月中旬,区委成立核酸检测专班,由区应急局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抽调区委组织部、区卫健委等部门骨干力量进驻并实体运行。会同相关部门在X个街道建立X个采样点。累计调集医疗卫生机构X家、出动医疗人员X万人次,配发医用隔离衣X万件、帐篷X顶,运输生活垃圾X吨,医疗垃圾X吨。统筹协调公安、交通、消防、环卫、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下沉干部等累计X万余人次。设置流动采样点,为中央国家部委、市级机关单位和全区X余家重点单位因公出差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截止X月X日,累计采样近X万人。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今天的会议精神,再接再厉,聚焦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队伍发展、应急处置能力等重点,扎实做好首都核心区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良好安全环境,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应急保障。
聚焦三年行动
深化隐患治理积极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
今年以来,X区应急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导,牢牢聚焦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深化隐患治理,完善应急体系,守好防疫关口,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全区公共安全形势平稳有序。
一、强化统筹协调,明确三年行动任务清单
将三年行动与目前正在推进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紧密衔接。一是详细制定实施方案。统筹布局全区城市三年行动,形成了“X+X+X”的专项整治工作体系,成立了“一办九组”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我区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清单”的量化指标,纳入对各行业和属地的绩效考核。二是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将用电安全、瓶装液化石油气、建设施工领域等专项治理、复产复工“回头看”等纳入三年行动中,累计检查单位X家,发现隐患X项,隐患整改率X。三是开展专项督查执法。充分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疫情期间,联合属地及区卫健委、区文旅局、区城管委等多部门,对人密场所、集中观察酒店和医学隔离点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两会”以来,先后对全区X小行业(小餐馆、小网吧、小旅馆、小浴室、小歌舞厅、小理发店、小便民)、液化石油气安全进行“拉网式”检查,对X所初、高三年级复学学校开展联合检查,对全区所有高考、中考考点内部临建设施及周边X米
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确保重点部位、重点领域、重点时期绝对安全。
二、强化督察考核,织密责任落实工作链条
推进责任落实是三年行动的关键。我们以督察考核为抓手,将三年行动各项任务纳入区级督察、安全生产考核重要内容。一是开展督察“回头看”。组织专家对X年区级督察中涉及的X家单位和X家延伸企业发现的X项问题开展“回头看”,督促X家行业部门建立健全了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职责清单,X家行业部门、X家区属国有企业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所有延伸企业涉及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二是组织督察“回头看”培训。针对督察期间发现的共性问题,设置培训环节,围绕X号令、“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高温天气用电安全”三个主题,组织X万余人次开展了线上直播培训。三是规范党政责任落实。针对督察发现责任制落实不规范的问题,启动编制行业和属地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工作指南,开展安全生产审计工作,从技术角度检验行业、属地安全生产履职情况和监管成效。
三、强化融合创新,提升综合监管能力水平
融合创新是推进三年行动开展的有效手段。一是发挥试点示范效应,率先在全市启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及评估试点工作,以X号令落实为基础,探索构建企业履责、政府督责、综合评责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闭环链条,制定完成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索引目录,构建了督查检查隐
患数据化分析模型。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将有限空间作业“双审双监双见面”长效机制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开发有限空间作业监管APP。X月X日上线以来,共收集X家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信息,X名监护人员信息,完成X个作业项目线上申报。线上公布举报电话,并将投诉举报情况纳入区级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截至目前,共接到举报X件,已查处X件。三是发挥安责险社会化作用,将X月份确立为安责险集中投保月,在全区设立X个集中投保点,全区已新增投保企业X家。四是重点工作融入三年行动,持续开展X家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已完成X家小微企业风险评估,聘请专家对X家液氨制冷、食品储存、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调研。
四、强化闭环管理,推动隐患治理纵深发展
隐患排查治理是三年行动的核心任务。一是有序衔接北京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与全国三年行动。截止X月X日,全区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上账隐患X项,销账率X,挂账隐患销账率位居全市前列。二是创新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大闭环工作机制。区内各行业、属地围绕各自区域风险、行业风险和企业风险,列出风险清单、建档立账,每月形成安全风险分析研判报告,编制完成执法检查隐患督办分析周报告X期、月报告X期、季报告X期。区安办将执法检查情况、属地和职能部门上报的重大隐患汇总形成督办台帐,纳入区级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并印发督办单督促整改,形成了区级安全生产隐患整改的大闭环工作机制。三是深入
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形成了X家城乡结合部地区重点村生产经营单位台账和X项安全隐患台账,隐患整改率达到X。
五、强化宣传教育,筑牢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宣传教育为治本之策。一是创新线上培训平台。根据疫情常态化现状,将灾害信息员、防尘涉爆、有限空间、涉危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取证工作全部纳入线上平台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X期,累计X万余人次参与线上培训,近X万人次参与线上评论。二是持续推进安全社区创建。融合推进安全社区和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我区最后X个镇、X个村居已全部完成市级安全社区和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评审。三是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市首个“云上学安全”暨X年“北京市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日”直播活动在区公共安全体验馆举行;全区共发放宣传资料近X万份,X应急公众号安责险知识的阅读总量达到X万次;开展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周活动、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培训直播课、X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四是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检查要点。为进一步提高全区专职安全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区应急局制定了涉及X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检查要点,着力解决安全管理人员“管什么、怎么管”和检查人员“查什么、怎么查”的问题。
下半年,我区将继续以全面推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核心,以防范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目标,通过系统施
治、综合施策,督促指导各行业和属地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压减和遏制各类事故,不断提升城市安全发展水平。
专兼结合优势互补
稳步推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为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X区应急局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扎实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完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体系
推进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储备职业化应急救援队伍。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别是森防队伍转隶和规范化建设工作。X年X月X日,X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森林消防队伍人员转隶,森林消防大队下设X个中队共X人。按照“冬季防火、夏季防汛、全年应急”的工作思路,区应急局将“以森林消防队伍为主体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关内容列入区应急委重要工作安排,稳步推进队伍标准化建设和多元化发展。来自
头条号:公务员圈子,QQ287627102,海量优质文字材料和PPT课件
整合兼职安全员职能作用,拓展群众化应急救援队伍。为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有效防范风险隐患,机构改革后,组建X人的基层兼职应急安全员队伍,实现安全生产巡查员、灾害信息员和地震灾情速报员“三员合一”。在每个社区(村)至少安排一名常驻居民作为应急安全员,负责隐患排查、预警通报、灾情统计等工作,并协助居委会和村委会做好避灾避险、紧急转移、宣传演练等方面工作。区应急局制定了《X
11
区村(社区)应急安全员管理办法》,对工作职责、任职要求、队伍管理和保障措施进行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队伍运行管理。
动员非政府组织参与配合,丰富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区应急局与蓝天救援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办公及训练场地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目前X区蓝天救援队注册队员X人,其中骨干队员X人,积极开展山野救援、水上救援、自然灾害救援、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并面向公众提供安全培训。同时,区应急局强化与政法委、社工委、团区委的协同配合,广泛动员“平安侠”、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联动
以应急预案为统领,构建规范化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针对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特点,编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协调联动工作水平。以《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为例,预案对暴雪天气下扫雪铲冰、交通保障、人员安置、抢险救援等方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各单位、各队伍职责细化到具体的路线、点位,制定作战图,做到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处置迅速、保障有力。
以重大活动为牵引,创新网格化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为做好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将应急管理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以及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
12
世园会期间,将外围服务保障区划分为X个网格,所涉及的街道乡镇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和一般突发情况的协调处置;相关部门根据安全生产、交通安保、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职责任务,派驻专业队伍,实现“条块结合、条专块统”,确保各类突出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有效保障世园会期间社会平稳有序。
三、强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
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积极向区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保障森林消防大队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车辆维护保养,确保人员、车辆的良好状态,并投入X万元为森
防队员配备单兵防护装备。投入X万元配备无人机侦查设备,组建空中应急侦查队伍。争取区财政支持,提高应急安全员队伍的补助标准,由每月X元增至X元,在此基础上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技术支持。区应急指挥中心与公安、经信、园林等部门实现视频资源共享,接入包括冬奥核心区、世园会园区、城区高点、高速公路以及景区、校园、社区等X余路视频监控,为指挥调度提供最为迅速直观的信息来源。新建X个X兆数字电台基站,覆盖全区近X平方公里面积,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覆盖率和准确度。建设小鱼单兵视频系统,可第一时间将现场图像回传至指挥中心供领导决策部署。
四、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素质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教育培训。结合X区“大培训、大练
13
兵、大比武”活动,面向各单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开展系列业务培训,一年来共培训X余人次。森防队伍实现培训、训练常态化,不断增强专业队伍人员扑火技能、体能及战术。邀请市地震局、市安科院及相关部门专家面向应急安全员开展两轮业务培训,确保“应急第一响应人”能够切实履职尽责。
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水平。将应急演练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加强对各级演练工作的指导督促。X年,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X余场次。为做好冬奥会X赛区森林灭火工作,于去年年底组织X支队伍共X人开展森林灭火应急演练,着力磨合信息报送、队伍拉练、协同作战等机制。今年,区应急局又强化了对科目设置、脚本制定、演练效果的指导评估,计划年内组织X家单位开展X场实战演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鼓励社会参与,重点加强“预案、队伍、装备”三大要素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高效率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14
篇六: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什么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蔼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蔼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蔼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表达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二、怎样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梳理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
对现有预案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所有街道、乡镇、村、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应制定急预案编制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职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三〕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卫生农业、林业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对城中村、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政府、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方法,并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宣传培训工作,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综合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的应急产品,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3—
指导意见,鼓励和标准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社会风气。
〔六〕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
强化气象预测预报,加强对小尺度、短历时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报。建立健全基层社区乡村预警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气象观测与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监测站点稀疏、预警发布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区域、行业、部位及群体要设立安全员,并明确其信息报告任务,同时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短信息、、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网络。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代码标识、统一接口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电脑终端,建立县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
〔七〕加强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防止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基层群众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当上级政府、—4—
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八〕协助做好恢复重建。
基层组织和有关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和制订实施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要特别注意帮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和城市低保对象等群众的困难,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九〕平战结合,提升抗灾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适度提高水库、堤坝、公路、管道、通讯设施等的抗灾等级,使城乡均具备更强的抗灾能力;二是要建立抵御灾害第一波破坏力的基本物资储备,逐渐形成有梯次的物资储备、配送和生产能力;三是按平战结合、生产与抗灾结合的原则,按照防御雪、冰、雹、沙、水、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需要,建立社会抗灾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一旦遇到灾害,政府可临时调集征用。采用政府资助的方式,支持有关企业购买平时生产中使用频率低,但在抗灾中有积极作用的大型机具,研发一些可以加挂在现有通用大型机具上的抗灾专用工具,并作适当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5—
强化危机应对技能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持续开展危机意识和防范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社区、学校、乡村等基层应急反应能力,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职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职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十一〕做好隐患排查整改。
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十二〕建立完善应急管理的评估制度。
—6—
建立专家库,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制度,提高抗御公共危机能力和效率,增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做到每一次公共危机处理后,均能通过评估,客观反映应急管理的成败得失,进而提出并落实改良的意见和建议。
—7—
篇七: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什么是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活动。是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发生、缓解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紧急处置和善后管理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二、怎样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一)进一步梳理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
对现有预案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所有街道、乡镇、村、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应制定急预案编制工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村、社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二)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三)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基层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卫生农业、林业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2—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对城中村、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政府、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配套办法,并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宣传培训工作,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综合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的应急产品,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3—
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社会风尚。
(六)健全监测预警网络,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
强化气象预测预报,加强对小尺度、短历时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报。建立健全基层社区乡村预警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气象观测与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监测站点稀疏、预警发布渠道不畅等突出问题。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区域、行业、部位及群体要设立安全员,并明确其信息报告任务,同时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网络。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在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代码标识、统一接口参数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建立县应急指挥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
(七)加强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基层群众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当上级政府、—4—
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八)协助做好恢复重建。
基层组织和有关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和制订实施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要特别注意帮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和城市低保对象等群众的困难,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九)平战结合,提升抗灾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适度提高水库、堤坝、公路、管道、通讯设施等的抗灾等级,使城乡均具备更强的抗灾能力;二是要建立抵御灾害第一波破坏力的基本物资储备,逐渐形成有梯次的物资储备、配送和生产能力;三是按平战结合、生产与抗灾结合的原则,按照防御雪、冰、雹、沙、水、震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需要,建立社会抗灾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一旦遇到灾害,政府可临时调集征用。采用政府资助的方式,支持有关企业购买平时生产中使用频率低,但在抗灾中有积极作用的大型机具,研发一些可以加挂在现有通用大型机具上的抗灾专用工具,并作适当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
—5—
强化危机应对技能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持续开展危机意识和防范应对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切实提高企业、社区、学校、乡村等基层应急反应能力,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十一)做好隐患排查整改。
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十二)建立完善应急管理的评估制度。
—6—
建立专家库,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的评估制度,提高抗御公共危机能力和效率,增强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要做到每一次公共危机处理后,均能通过评估,客观反映应急管理的成败得失,进而提出并落实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7—
篇八:应急管理好的工作经验做法
.页眉.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页脚.
.页眉.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责任到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和动员工作。各企页脚.
.页眉.事业单位要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的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工作人员。
(六)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机制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
(七)加快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级实施、逐步完善”要求,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制定实施我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划与技术标准,要依托市政府电子政务系统、部门信息化系统,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防止重复建设。平台建设要遵循省政府应急办总体技术要求,确保年年底前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互联互通。
三、大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强化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要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身防灾抗灾能力。通过采取规范标准、评估分级、试点示范、奖惩考核等措施,城市和农村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示范社区(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活动,加强应急管理科普页脚.
.页眉.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整改、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为突破口,以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五早”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
(九)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整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构建布局合理、精干实用的应急队伍体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本单位应急队伍的职责任务,建立联动响应机制,注重实战、可操作性,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协调联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有效处置。突出抓好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培训演练,改善技术装备,实现专业技术和装备优势互补,形成应急救援合力。
(十)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加强本地本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国家储备与地方储备相结合,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相结合。
(十一)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市财政要将每年定期举办的应急队伍培训和应急管理办公室日常工作经费(含政务值班补助)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未列入预算的突发事件所需经费,市财政部门要按照“一事一议”管理办法迅速落实。市直有关部门要对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监测预警、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与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高度重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鼓励有关单位进行应急装备、页脚.
.页眉.设施以及应急管理基础项目的技术开发,大力培养公共安全科技人才。
四、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处置和善后工作
(十二)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和监控。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普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领域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完善分级、分类管理制度,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市政府应急办要对各地、各部门隐患排查情况进行综合汇总,建立重大以上隐患信息数据库。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组织力量限期治理,特别是对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高危企业,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达不到安全防护距离的要依法采取停产、停业、搬迁等措施,尽快消除隐患。要加强对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排查调处,认真做好预警报告和快速处置工作。基层组织和单位作为风险隐患排查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逐步建立健全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排查监管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十三)努力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各地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易发突发事件的基础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城市社区要严格功能分区,特别是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区域,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通信、燃气、自来水、电力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学校要重点做好教室、宿舍、集体活动场所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完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各类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页脚.
.页眉.
(十四)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开展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实施联合执法。各主管部门和有关监察机构要把督促风险隐患整改情况作为衡量监管机构履行职责是否到位的重要内容,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十五)强化信息报告和预警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明确信息报告责任主体,按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地区,对迟报、漏报、瞒报、谎报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特殊时期,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值班工作条件,明确值班人员责任,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应急值守(含政务值班)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加强各地、各有关部门信息报告工作的同时,通过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基层信息员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建设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各类突发事件预警系统,建立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等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十六)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有关单位要迅速组织本单位本行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报告。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事发地人民政府负有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的职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调动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做好受页脚.
.页眉.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受影响地区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灾后恢复重建要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快实施。健全社会捐助和对口支援等社会动员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应急处置过程中征用的公民和法人财产,要及时返还或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十七)积极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应急管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并加强培训资质管理。积极开展对地方和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的培训,并纳入市委党校培训内容。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市应急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轮训。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公共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十八)高度重视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按规定加强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和及时准确、主动引导、谁处置谁发布的原则,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不断提高新闻报道水平,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页脚.
.页眉.
(十九)加强总结评估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评估制度,制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指标。对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在调查处理的基础上,对事件处置及防范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形成总结评估报告,二十天内报送市政府。各地各部门在每年1月底前向市政府应急办报送上年度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对本年度突发事件风险隐患进行趋势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民政、安监、卫生、公安部门分别归口统计我市每年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及时开展分析评估,掌握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预测发展趋势。
五、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十)进一步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各地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党委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和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条块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定期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责任,不断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深入一线,加强组织指挥。要建立并落实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市政府应急办要切实履行职责,不定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和落实等情况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
页脚.
.页眉.
(二十一)努力形成应急管理工作合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积极开展基层公共安全创建活动,树立一批应急管理工作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应急管理工作措施责任编辑:陈老师
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