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7篇

时间:2022-12-14 15:0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7篇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7篇,供大家参考。

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7篇

篇一: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江泽民、胡锦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法律化、制度化的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本文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和总结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理论上找到了跳出历代统治者由兴而亡的“周期率”的根本出路,即人民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和提出,成为新中国建国立国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

  涛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创立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指引下,使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在民主政治的法化、制度化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打下了坚实的法制基础。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始起步的。从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改革,除了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外,还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他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民主,①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阐明了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马克思主义民主学说的重要原理。为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①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一)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科学地阐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极端重要性、我国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提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充分的民主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我国历史上缺乏民主的沉痛教训,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反思,鲜明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②这一科学论断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到关系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来认识,是重大的理论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法制化。邓小平精辟地阐明了发展民主的正确途径,就是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提出了发展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的方针。他明确指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两方面是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今后也决不允许有任何动摇。”③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作为党的基本方针,这在我们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

  3.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如何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走什么样

  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的道路作出了精辟的论述。率先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④在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⑤党的十四大又重申:“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⑥制。”并把这一目标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论述。

  (二)江泽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发展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并研究新的时代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进行了理论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与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思想,首次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

  ④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⑥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发扬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2.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明确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⑦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⑧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进到新阶段。

  3.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以不断促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他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的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⑨为党内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还深化和发展了邓小平所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三个目标的思想,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的是“五个有利于”。把我党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三)胡锦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提

  ⑦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⑧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⑨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

  1.扩大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勾画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新的更高的期待。胡锦涛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此时,“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2.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种提法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并要求推进和完善厂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在新的实践中,胡锦涛又进行了新探索、新提炼、新概括和新部署。他在论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时,提出首先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次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胡锦涛明确指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

  会和谐。”⑩这一导向性论述,指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他进行了具体阐述,提出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等新思路。

  4.坚定不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提出了新观点。他强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特别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对此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部署,就是:“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11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这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的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指明了方向。

  三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和成功经验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民主简而言之就是主权在民,民主政治中蕴涵着诸如民主、平等、和平、人权、法治、权力制约等共同标准和共同价值取向。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既须遵循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的基本法则,又

  ⑩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而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要有中国特色,即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充分了解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作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概括,党的十四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通过30年来在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既借鉴吸收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中包括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合理形式,如政务公开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意测验活动等。但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的民主政治制度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坚持在渐进发展中有重点突破的路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

  渐进发展是和平时期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状态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革命是通过群众运动完成的。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没有重蹈历史的覆辙,走的是渐进的新路子。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

  “要先从一两件事上着手,不能一下

  子大干,那样就乱了。”12也就是说,要把保持政治稳定,始终作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前提;把现行的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现实的政治力量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了一条渐进式的道路。正是由于我们选择了渐进发展、重点突破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路径,30年来,不仅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而且实现了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政治稳定,社会不断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的物质、文化、政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建立的这些根本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贯彻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这种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不能动摇、不可改变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针对我国原有政治体制的缺陷,根据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自我调节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坚持和完善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改革和完善了各项具体政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党和国家的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促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进了生产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②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②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④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⑤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⑤2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⑤3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⑥

  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相似文献(1条)1.王胜军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05

篇二: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的协商民主]

  摘要: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主要在于: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健康保障;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涵;中国的协商民主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具有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民主内容的丰富性,民主机制的程序性,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高举民主的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破天荒地建立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开创了当家作主的崭新局面,保障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民主的制度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同时各种民主机制,包括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等民主机制也逐步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巩固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一、协商民主的逻辑与价值

  从本源和根本上讲,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但从更为宏观的意义而言,这并不是民主的全部。民主是一个复合存在,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不同的层面体现出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与不同的主体结合,表现为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别的民主。运用于政治过程的不同环节,便会形成诸多民主的运行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协商民主、程序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等,相对于本质上的民主制度而言都是机制,即保障民主制度实现的途径和方法。古今中外民主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体意义上的民主具有决定性地位和作用,是检验国家性质的关键与根本标准,没有这种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其他层次、程序的民主便不会真正创立和运作,至少会大打折扣。民主制度决定着民主机制的运行方向和实现程度,规定着民

  主机制的价值取向,民主制度从根本上体现民主的属性和类型,作为一种根本的国家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阶级结构没有发生质变的情况下具有相对稳定性。民主机制相对于民主制度而言,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灵活性,服从、服务于民主制度。在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如果没有健全的机制,民主制度难以真正落实,极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民主机制虽然是民主制度的衍生物和具体实现形式,但在实践中又往往不是被动地决定于或是适应于民主制度,而是有机地融入到发展过程之中,能动地为民主制度的实现提供渠道、途径和方法。只是在不同的制度范围内效果不同而已。

  对协商的关注贯穿于民主的发展历史之中,协商“几乎和民主本身一样古老”。在历史上协商的方式之所以受到论者的推崇,是他们希望用所谓的精英理性来限制大众的“民主”活动,防止“多数人暴政”。而现代协商民主理论则试图通过在自由宪政民主体制之中注入协商因素,在精英协商之中注入更多的“大众”因素,以此来应对民主面临的各种挑战。到20世纪90年代,协商民主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思潮。无论是民主主义者、保守主义者、自由主义者、共和主义者还是批判主义者都对其进行过阐述。最早的协商民主实践可以追溯到雅典城邦民主时代,当时平等公民以公民大会为载体通过理性协商进行集体决策。之后,亚里士多德认为协商是公民公开辩论和商讨法律的过程。当然,现代协商民主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协商传统的传承,更是民主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在对“竞争性”民主机制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性民主机制是通过投票为核心的“利益聚合机制”、以政党竞争为核心的“政治参与机制”、以政治家为核心的“政治决策机制”、以权力制衡为核心的“政治监督机制”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具体落实。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方民主机制进入了一个过度依赖选举民主而忽视参与民主,过于推崇精英民主而架空大众民主的死胡同。僵化的竞争性民主机制逐步与利益多元、阶层分化、矛盾凸显、风险不确定的现代社会相脱节,愈发不能满足公民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强烈诉求,进而导致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面临严峻的合法性危机。

  在反思竞争性体制弊端的基础上,协商民主呼吁公民应该恢复积

  极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的历史传统,并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政治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所谓平等、理性、深思熟虑的协商来提升民主质量,进而有效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带来的挑战。具体来说,协商性的民主机制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于民主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民主决策过程中的协商机制企图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夯实民主决策的合法性基础;民主管理过程的协商机制的目的在于增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公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民主管理水平;民主选举前的协商过程拟在引导公民偏好的理性表达,提升民主选举的质量;民主监督过程的协商机制设想通过制衡行政权力的滥用,将民主监督落到实处;民主参与过程的协商机制旨在推动公民个体、公民组织和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流,培养公民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解决权益争端,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水平,进而形成有利于民主发展的政治环境。从总体上看,协商机制试图通过民主过程的各个环节,整合多样化机制的民主功能,促进民主制度的整体、均衡发展。然而,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理想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民主建设的历史与现实无可辩驳地证明,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是否具有真实的民主制度。

  二、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虽然民主机制具有能动性和灵活性,但归根结底民主机制还是由民主制度决定的。作为本质意义的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而会依据民主政治存续的时间空间、享受民主权利主体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民主制度。不同的民主制度也就决定了特定民主机制不同的作用基础、发展空间和现实可能性。资产阶级民主以资本为基础、以金钱为保障和润滑剂的制度设计,从根本上限定了协商民主主体和内容的范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被排斥在协商民主之外;由于以选举投票为核心的竞争性民主机制可以有效掩盖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在政党轮替执政掩护下保证资产阶级的长久统治,因此竞争性民主就必定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能采取的最好政治外壳”,相应地,协商民主机制却没有很大的实践空间。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作为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和最高类型的新型民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和创立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效机制,借鉴一切有利于实现

  社会主义民主的民主机制。从而也使协商民主机制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并在中国的民主发展历程中体现出西方协商民主机制无法比拟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由此证明了:竞争、对抗性的民主机制并不是实现民主的唯一方式,协商、合作性的民主机制同样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模式,这是中国对人类民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条件:

  其一,党的领导为协商民主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在西方,竞争性、对抗性民主机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在竞争性体系中,政党和政治派别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使相互诽谤、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攻击成为一种政治常态,而由此引发的激烈政治对抗更是可能进一步触发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区域冲突等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进而导致协商丧失基本的社会基础。因此,西方现实政治过程中的“协商”往往充斥着偏执的利益纷争,导致其陷入无休止的分歧之中,最终无法达成协商的目的。尤其对于处在社会剧烈变革、矛盾集中爆发时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盲目引入西方式的竞争性体制很可能导致社会的撕裂与动荡,削弱甚至摧毁民主协商的社会共识,进而从根本上损害民主政治本身的合法性和权威。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始终坚持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其中,党作为领导核心是协商民主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行使管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并通过健全和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使各项权利落到实处。在这样的领导核心下作用的协商民主机制就便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程度地整合多元的利益诉求。此外,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还包括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集中”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汇集、分析各种意见,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民主决

  策。历史和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可以有效避免协商民主陷入无休止的协商,使府际协商、社会协商、基层协商等多样化的协商方式都实现理性化与高效化,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开辟有效的路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建立和推行了包括各政党合作协商在内的协商民主机制,在面临各种重大问题时一般不单纯采用利益竞争的方式,而是结合“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的方式,在包容多方利益诉求的同时,长期有效地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并在逐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过程中,凝聚社会共识,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二,中国的民主制度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制度前提。在西方,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完善竞争性民主的理念尚处于理论探讨和局部实践的阶段,虽然协商民主论者试图将协商“应该应用于那些制定基本法律、法规的政府机构”,但在过于强势的竞争性民主机制的阴影下,其在现实中很难融入制度化的民主过程,因此协商民主在西方常被人诟病为清谈之学。尤其是它的民主制度基础有两个根本性问题始终无法解决,那就是它的民主究其本质而言毕竟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导致协商也是少数人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在其私有制经济基础上,主要的社会阶级群体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对立和冲突,而这种对立和冲突又是无法通过协商的方式得到根本解决的。相较而言,我国的民主制度及其基础,决定了社会成员尽管也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异,但其根本利益却是一致的,这就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和制度平台,便于解决组织资源、人力资源和财政支持等问题。在整体民主制度框架内,通过协商民主产生的决策、政策通过制度化的渠道,转变为国家的法律或政策,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制度空间。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中国逐步形成了从政党到国家、从国家到社会、从中央到基层的全方位的协商机制,协商的功能也突破了政治协商的界限,延展至公民权益维护、社会权益分配和公共产品供给等涉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内容。

  其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协商民主的发展赋予丰富的内涵。西方

  以选举和投票为核心的竞争性民主体制,虽然部分地在形式上解决了实施民主的问题,但是竞争性民主机制本身也发生了异化,其“参与性”逐步丧失。“人”在竞争性体制中被异化为选票,公民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和多元偏好被简化为选票数量的数学运算,民主过程则变为政治家竞争和交易的舞台。在这种体制中,公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政治决策和政府治理的过程之外,公民彰显价值的唯一途径也许就是“用脚投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西方国家面临的合法性削弱、政治冷漠、民主价值衰落等危机。而在中国,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主体地位一直是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之一。协商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表达利益诉求、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管理等重要形式,在提升公民政治意识、增强公民参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利益矛盾也呈加剧趋势,在这种社会剧烈变化的态势下,“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与协商机制相结合,不仅深化了现有的协商机制,而且催生出多种多样的协商形式,表现在:民主协商议题日益拓展政协与党委、人大、政府之间的协商机制逐步规范和常态化;村民或居民会议、民主恳谈会、社区论坛等基层协商机制层出不穷;民主听证会、利益协调会等社会领域的协商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协商、劳资对话等经济领域的协商异军突起网络协商、远程协商等新型协商机制不断创新等等,这些都为协商民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形式,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中国协商民主的特点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民主协商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恩来就曾指出,在民主制度中特别重视协商机制的作用,是我们的优势和优点。同时,这也是注重民主的实质性参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和实践宝库的内涵。中国推进协商民主机制建设的实践,得到了持续的制度和其他相关资源的保障与支持,在探索创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为:

  其一,协商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社会主义民主从根本上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这一本质要求理所当然地贯穿于各项民主机制当中。早在创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初,我国就已经建立起了一系列涵盖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群众、人民团体与群众、群众与群众、执政党与参政党、中央与地方等全方位、多领域的民主协商机制。与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不同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参与民主协商的主体更为广泛,囊括了来自各阶级阶层、各类政治活动主体的力量,因而也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抑制西方式协商民主可能存在的过分依靠社会组织、特别是利益集团主体所必然导致的精英化色彩过浓的问题。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应当拥有来源广泛、权利平等的参与主体。当代中国的实践证明,要保证协商民主始终沿着捍卫民主政治实质性参与的轨道健康发展,而不至于迷失自我,蜕变成一种西方代议制民主的简单衍生物。同时,协商主体的广泛性又成为进一步确保主体具有平等权利和使协商结果合法化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从根本上是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也为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牢固的民意基础。

  其二,协商民主内容的丰富性。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生命所在就在于具有丰富真实的内容。在广泛主体参与的支持下,中国的协商民主机制并未将目光局限在为民主政治制度解决一个合法性基础问题的层面上,而是力图将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和谐共赢的精神贯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多领域当中。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建设成就当中,协商民主机制具有政党协商参政、政府与公众协商制订、推行公共政策、中央与地方协商权力分配以及依托社会组织协调具体经济社会权益分配等丰富内容。衡量协商民主建设的成效不仅限于理念是否更新和宏观机制是否建立,而且以在许多具体的问题领域协商是否成为各方首选的参与机制为标准。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通过深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协商机会及其运作实效反映出来,这有助于吸引更广泛的主体倾向于使用体制内协商的方式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证明了中国式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日益成为化解社会矛盾冲突,创造和谐稳定政治局面的有效机制。这种民主协商机制还有助于在协商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政府和政策的

  权威,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各方介入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培养广大参与主体理性参与、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在坚持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最大程度上反映、融合多元利益诉求,带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协商动力在一个良好的民主协商氛围中探索针对具体问题的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法,真正实现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其三,协商民主机制逐渐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实践过程中,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要使协商依照法定的、制度化的程序进行。在实践中,协商民主所面临的挑战除了精英化危险之外,还包括运行成本控制、协商结果实效化等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只有依托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建设,使协商在事前有章可循,协商过程中透明公开,及时使协商进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逐步成为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共识性规范,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协商民主机制的权威和公信力,使其成为人们政治参与的一种常态方式。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坚定地奉行制度化、程序化和法制化的原则,尊重科学、尊重法制和程序的权威。多年来发展协商民主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逐渐积累、沉淀,进而总结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建设,使协商民主成为民主过程、政策过程的必要和法定程序,成为一种更加精致和缜密的程序。

  其四,协商民主机制与其他民主机制协调配合。协商民主机制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并不是一种整体替代方案,也不可能代替其他民主机制。虽然选举民主机制存在着某种缺陷,但在体现公民政治权利、丰富政策选项、训练制度化政治参与习惯和对公共权利主体民主监督压力等方面的价值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又如,民主监督制约机制有助于防止公共权力滥用和异化,在各方的良性互动中提高政府和政策的权威,提高政府管理现代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各方介入公共政策过程的能力。而协商民主机制则在于培养广大参与主体理性参与、彼此尊重、平等协商、和谐稳定的政治文化基础等方面大有可为。总之,对协商民主机制的重视,并不意味着要对其他民主机制价值的否定,恰恰相反,中国的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机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大力充实协商民主机制内容的同时,也始终不曾

  放松其他相关民主机制的探索和创新。从一个完整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发展民主政治,使各种民主机制相互协调配合,相得益彰,服务于巩固民主政治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目的。

  其五,协商民主机制始终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在我国的民主政治体系中,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占据核心和关键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成就从根本上都应该首先归功于旗帜鲜明地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正确方向。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基层民主建设层面,协商民主机制的运作始终都围绕着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这一根本目标进行。就其本源而言,选择协商民主作为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途径之一,也是因为社会主义根本民主制度需要更多、更通畅的运作渠道,需要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提供更有效的形式。也正是在保持根本民主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前提下,才得以探索出丰富多样的具体协商形式,培养出积极理性参与的公民与自治社会组织,塑造出更为和谐的政治文化,进而使协商民主成为一种更具实践深度、广度、有效性与常态性的民主机制。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协商民主机制的成功首先还是应归功于根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也只有在这种制度前提的保障下,中国式协商民主机制才能超越西方式协商民主仅仅作为对代议制民主机制的有限补充的层次,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模式。因此,在推动协商民主机制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协商民主机制服务于根本民主制度,从而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持健康、稳定、持续的良好发展趋势是必须明确坚持的。

  (作者:郑慧,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篇三: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任中平:基层民主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路径

  内容提要: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平台,才能有效发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作用。基层民主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同时又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当前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各种路径中,大力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更具有基础地位和现实意义。而当前基层民主发展陷入治理性困境,亟待实现从民主选举向民主治理的路径转换,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制度平台的作用。

  关键词:基层民主党内民主基础工程实现路径

  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确立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近些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践表明,必须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政治制度平台,才能有效发挥党内民主示范和引导人民民主的作用。党的十

  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表明基层民主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了发展基层民主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强调“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并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明确要求“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可见,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对于我国现阶段实现以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的战略目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动力系统中的原初动力

  从社会动力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改革以来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基层民主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同时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动力系统中的原初动力。

  [5]兴智:基层民主创新之路怎么走,《学习时报》2012-6-23

  [6]任中平:发挥人大制度平台作用,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2期

  [7]刘海涛: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是两种民主形式吗?《解放日报》2009-05-06

  [8]任中平,任若鹏:人民政协是实现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平台,《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5期

  [9]许忠明:党际民主是从党内民主通向人民民主的桥梁,《上

  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5期

  [10]任中平: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关系辨析及其发展走向,《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2期

  [11]徐勇:基层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学习与探索》2008年4期

  [12]蔡定剑:《剑访谈录:宪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第114——115页,法律出版社2011年出版

  [13]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胡锦涛强调要扩大基层民主,中新网2006/12-01

  [14]黄卫平邓杰文:“公推直选”与基层民主的发展,《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9期

  [15]徐勇:由选举到治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路径转换,凤凰网,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gzzx30r/content-3/detail_2013_08/21/28871756_0.shtml

  [16]郑永年:党内民主必须超越票决制度概念,《法治周末》2012年6月7日

篇四: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014-03-08《求是》房宁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一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

  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二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

  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三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

  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

  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

篇五: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民主政治的历史起点和道路选择

  1.民主政治道路各不相同

  2.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起点和道路选择

  二、中国的基本国情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将保障人民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统一

  2.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3.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循序渐进地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

  4.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策略

  四、中国民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2.推进协商民主,提高民主质量

  3.加强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监督

  民主政治是工业化时代政府发展的一种普遍的趋势,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民主政治也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要求,一种社会需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为当代中国全面进步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政治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应该说经过了长期的探索,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经过了长期的探索选择,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找到了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符合中国国情,同时也符合我们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政治制度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

  一、民主政治的历史起点和道路选择

  1.民主政治道路各不相同

  民主的产生和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历史任务有关系。同时,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国情、社会发展的阶段,以及它的幅员、经济、禀赋、人口等经济社会因素也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它也和一个国家周边环境、所处的时代也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我们经常讲,民主政治要从国情出发,要有一个历史的选择。政治问题是上层建筑,它要受到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的影响。

  民主政治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发展规律,这个问题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所独有的。每一个国家走向民主的道路都由它自身的历史和国情的特殊性所决定,所以即使是西方所称的民主国家,实-1-

  际上他们走向民主的道路是不一样的。比如,英国是宪政体制,我们讲到西方会讲到宪政,那么宪政是怎么来的呢?它实际上起源于1215年英国的《大宪章》,所以一般认为现代的民主制度的直接来源或原因是英国的1215年《大宪章》。它开辟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一个起点。在英国革命之后将近600年,到了一个所谓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那也就是1776的美国独立战争和1789年的法国的大革命。从法国大革命来讲,现在民主政治的很多原则,比如说资产阶级的一些基本政治价值以及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平等等概念,很多都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代。法国大革命起源于阶级斗争,法国由此产生的政治制度深受这个历史起点的影响。所以,我们经常讲的民主是有主题的,也就是说它在历史上要解决什么问题,面临什么任务,那么这个历史的输入对于后来民主政治的发展始终有着深远的影响。法国大革命主要的起点是阶级斗争,所以法国的民主政治始终非常强调的基本价值是平等。

  美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独立战争使北美大陆摆脱了殖民地宗主国的这种统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是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过程中诞生的,同时又由于美国是一个殖民地,没有历史的、传统的羁绊,再有由于地理的原因,它处于两洋之间,远离欧洲,周围的地理环境也比较单一,因此美国这个国家,在建立国家的时候,它的建构性就很强,主体主观选择的空间相对于欧洲大,所以这就决定了美国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很多基本理念和制度设计来自于欧洲,表现却胜于欧洲,更具有经典性,典型性。

  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看,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黑格尔讲过开端包含目的性,所以看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的起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起点往往会对民主政治的形态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2.中国民主政治的历史起点和道路选择

  我们国家在更早的历史上是个文明古国,长久以来,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当然,这种政体在历史上有它的优点,但是近代以来落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是鸦片战争,殖民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民族危机。所以当代中国的一切政治发展,实际上都和这一历史起点相关。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政治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救亡图存,中国的一切都是被这样的一个主题所操纵,一切能够实现救亡图存的制度就有可能被选择、采纳并且发展起来的,而不适于这一主题的,无论是一种政治势力,还是一种思想观念,还是一种政治体制,实际上都会被历史所淘汰。所以,中国人一直在寻求一种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制度最开始的时候是“师夷之长以治夷”,特别是学习军事技术,避免落后挨打的命运,所以1861年就开始进行了改革,也创立了相应的制度,当时被称为洋务运动。这是当时中国最有见识、最有权势的清朝的统治者提出来的,叫做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引进西方的技术,兴办近代的-2-

  工业,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这是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在强烈的民族危机的压迫下,中国的政治精英救国的第一次努力,但是这一次努力在30年以后,也就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了。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粉碎了中国的第一次救国梦想,也就是政治精英救国的这一套主张。

  另一个重要的势力,就是中国的文化精英,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898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事变——戊戌变法。当时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发动了一场改革维新,想通过实行西方君主立宪制来解决中国的问题。然而,很快就失败了,中国进一步走向了深渊,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亡国灭种已经隐隐浮现,全民族陷入了一种极大的恐慌。

  这个时候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时的农民,他们也都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感受到了外国侵略者的压迫。第二次救国梦破灭之后,最广大的农民当中,那些敢于反抗、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人,又发动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反抗,就是我们熟知的义和团运动。这是民间草根救国,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提出“扶清灭洋”口号,支持清朝的统治者来驱逐国外的殖民主义者,当然我们也知道,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失败的。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又是一部分中国人,也就是最早的商人阶层,还有一些海外华侨,发动的一场救亡运动,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实际就是孙中山,这场运动最终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在形式上效仿西方建立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即一种宪政体制。但它导致的是国家的分裂,全国性的混乱,孙中山自己都讲,民国败相甚于前清长期的动荡。

  从1840年到民国初期这将近100年的时间,实际上中国始终是处于救亡图存的探索和奋斗当中,当时中国主要的社会集团,政治精英、文化精英、草根阶层和商人阶层,他们都曾经挺身而出,但是非常遗憾,他们都失败了。归根结底,不论哪一场运动,他们都不是全民的运动,都是某些社会集团的狭隘的社会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兴的社会力量,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社会主义为取向的社会运动集团产生了。他们所依据的社会力量其实是最广大的中国人民,他们所采取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实质,按照中国共产党人自己讲就是人民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群众路线,就是发动群众,就是人民战争。我们今天来讲就是所谓的民主,是通过发动人民、发动最广泛的社会阶层,历史最终表明,这样的一种道路成功了。

  中国民主的起点就是救亡图存,那么在新中国建立以后,这种历史的主题实际上发生了一场变化,国家面临的任务变成了组织人民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民族独立的成果,才能让一个民族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所以,中国的历史任务在新中国建立以后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从救亡图存到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核心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制度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如果说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民主意味着动员人民、组织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那么新中国建立,就是集中人民的力量、集中人民的智慧、集中国家的力量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主题。也就是说,一切有利于动员和组织人们进行生产、进行发展、进行经济建设的政治制度就是中国所需要的制度。也就是一种真正的民主的制度,因为它给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带来了一种现实的途径。它真正能够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所以这才是民主。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讲,当前以及长期以来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所以当代中国的民主制度也是为了这么一个目标而产生的。

  二、中国的基本国情

  所谓基本国情,就是那些客观上而非人们主观努力能够轻易改变的国情。从世界上来讲,基本国情包括这两方面,第一就是幅员,第二就是人口,这和国土面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成正比。第三就是自然资源,也就是经济禀赋怎么样,其中还包括它的分布。基本国情对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有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资源相对贫乏,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分布十分奇特。为什么说我国的自然资源分布奇特呢?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且未来我们发展一片光明,前景十分的广阔。然而,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情况怎么样呢?我们有四个在世界上都是居于领先地位的资源,这是决定中国经济禀赋最核心的内容,这四大世界领先的资源是什么呢?一个是我们的人力资源,第二是我们的市场资源。这是两个世界上非常领先的资源,还有两个自然资源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第一个是水能,中国的水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第二是煤炭,中国的煤炭现在也是世界产量第一,储量第三。但是问题是,这四大资源的分布是一种反差式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们国家的经济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就发现了中国经济布局的一个特殊分布。他用所谓的爱辉腾冲线来对这种分布进行概括。所谓爱辉腾冲线,就是从黑龙江的爱辉,即现在黑龙江黑河、乌苏里江边一线,往西南画一条线到云南的腾冲。中国80%以上人力资源在这条线以东或者叫东南,而中国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能和煤炭基本上都在这条线的西边。这就是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布局,这种经济结构至今没有改变,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更加突出,更加深刻。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样一种生产力的结构,这样一-4-

  种经济布局,给中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会深刻影响中国的政治制度。我们需要在整个国家范围内实行资源大面积的统筹协调和调配,否则这个国家就无法生存。

  所以,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层结构实际上就是它的这种生产力的结构。中国的制度,必须具有一种功能,就是集中国家权力来大面积调动资源、支配资源的功能。这也就是邓小平讲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什么我们实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不是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最深刻的原因还是在于历史和国情当中。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有两个功能,即保障人民的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两者的统一,这个制度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一就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所谓保障人民的权利,也就是说实行法制,实行平等的社会制度,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就是经济学上讲的一种预期,人们只有在履行一种良性预期的情况下,才会投入生产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个最根本的变化就是给人民以权利,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自主创业的权利,改变自己命运的权利,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利,给人民以经济的自由,冲破过去束缚人们的那种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核心就是给社会以自由。这就是中国这三十多年来的真正的密码。中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其实就是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而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制度因素就是保障人民的权利,给人民自由。

  那么,日本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对比就能够理解今天的中国了。明治维新比中国的洋务运动开始的得晚,但是性质不同。明治维新有一个五条誓文,是1868年当时十几岁的明治皇帝率领群臣向天盟誓:“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途,以治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这场变革最重要的就是这五条誓文当中的第三句,官武一途以治庶民。所谓官,就是天皇家族;所谓武,就是当时的精英阶层,日本的武士阶层。以治老百姓,干什么呢?各遂其志,按我们的十八大的话,就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这一点后来美国人给它进行了概括,明治维新把一个以世袭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受教育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叫社会价值的改变,也就是说人们是平等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去掌握自己的命运,人们以经济地位来决定社会地位,所以就形成了日本极其优越的工业化的热潮。

  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我们做了什么呢?我们就做了与世界各国,包括明治维新在内的这种工业化改革非常类似的事情,就是价值的改变。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场价值的革命,这个革命把中国从文化大革命当中那种以家庭出身和政治态度决定地位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受教育和个人成就为主决定地位的社会。这一个社会总指挥棒的改变,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就是民主,这就是自由,这是中国成功的第一个奥秘。但是中国的民主还不仅仅是-5-

  这一点,其实各国的民主都是如此,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所有的工业化其实奥妙都在这里,就是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随其志,人心不倦。所有成功的国家必须有这个要素,没有这个要素就没有工业化,就没有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快速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1.将保障人民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统一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和当年的美国、英国、甚至法国都不同。中国的历史、国情、环境、时代都不同于别的国家,它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巨大牺牲的人民革命,才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那么我们要想实现现代化,机会实际上是很小的。因为需要冲破整个时代和秩序的约束,必须要后来居上。所以中国的发展,一定要有一种集约式的发展,也就是说,集中有限的资源实现一种战略性的发展。所谓战略性的发展,我们对世界各国做了一些研究,我们认为后发国家的成功,都要经过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我们称之为战略性发展。这个战略性发展,主要有四个要素。

  第一,发展的规划,而不是靠市场的自发。我们要科学进行生产力的布局和安排。第二,必须有初始的资本,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最缺资本,而发达国家通过历史上的殖民,通过资本的全球化、产业资本的全球化、产业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获得了很多的原始积累。所以,我们必须由国家进行一种组织来获取初始的资本,像我们国家,像韩国都是非常典型的。再有就是基础设施,因为要实现一个短时间内的跨越式发展,而生产力自发形成的这种集聚要有很漫长的历史,因此必须更加自觉主动进行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说到底就是开发区,全世界的工业化,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建开发区。中国之所以发展很快,就是因为中国的开发区搞得好。中国应该说创造了工业化的奇迹,也创造了城市化的奇迹,最典型的就是深圳、上海浦东,这是人类工业化导致城市化的最大的奇迹。深圳在短短的三十年里,从一个海边的小镇、小城,发展成为一个上千万人口的世界级的大城市,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再有一个就是软环境,包括教育、法制、卫生、体育、文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等,能够提供一个软环境,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战略性的发展包括规划、初始资本的提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软环境的建设,这些都需要集中国家的权力,而中国的体制就具有这样一种功能。

  所以中国的民主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点,第一个就是保障了人民的权力,给人民自由;第二,集中国家的权力,实行战略性的发展。所以这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是中国制度特殊功能产生的,我们常常把它称为中国的优越性,也是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经验。

  2.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6-

  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作为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民主政治在形式上分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这在很多程度上是一个中国式的分类方法。西方一些国家普遍采取的竞争性选举存在着一些问题,故而他们也曾经提出过所谓审议民主,或者叫民主协商来进行补充和调试,但是这些讨论更多还是停留在思想理论上。在中国可不一样,协商民主在中国有长期和广泛的实际,而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民主形式,也是中国民主建设重要的经验。那为什么在我们国家要发展协商民主,这有很深刻的历史原因。

  首先从民主形式自身来看,民主形式好还是不好是相对的,民主形式好与不好关键看它的适应性,看它是不是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是不是适合经济社会的要求。工业化时期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我们常称之为社会转型期。转型期带来了四个巨大的变化,第一就是社会的流动,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第二就是身份的转变;第三就是由此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加;第四就是社会集团群体关系的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四大变化,社会大流动,身份大改变,财富大增加和关系大变化,必然会带来大量的社会冲突、社会的动荡。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别,以及工业化时代政治发展的真正奥秘。所以,中国绝对不能够开放选举,必须实行三统一。那我们还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呢,还要不要推动中国的政治发展呢?当然要,但是应该采取别的方法。这就是十八大提出的协商民主的改革,提出了以协商民主作为发展民主的主要策略。

  选举民主往往是要制造分裂、制造对立的。在工业化的时代,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分配性的参与。通过选举、通过政党活动来改变社会利益分配的规则,会造成社会的冲突,因为选举就必须要争夺选民,而争夺选民首先就要人为制造选民的分歧,这在台湾叫护盘和切割,这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功夫。

  那么在工业化时代,在社会矛盾剧增的时代,这么做无异于制造社会动荡。采取协商民主好处是什么呢?显而易见,协商民主意味着民主的主体是平等的,民主的目标是多赢和双赢的。大家既然是平等的,那么利益都要得到照顾,所以协商民主的第一层含义是平等的政治主体之间发现自己的共同利益。第二点就是要在发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经过协商来实现最大的公约数,也就是求同存异。第三,有利于降低政治的成本,因为选举民主政治是公开的,公开的政治容易意识形态化,容易原则化,所以很难达成政治妥协,所以公开的选举成本很高。而协商民主,特别是精英阶层的协商,会做大量的交易和妥协,相应的成本较低,这就是协商民主在现阶段应该成为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的原因。

  3.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循序渐进地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

  -7-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循序渐进的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人民的权利。民主在中国的经验,经过我们实践产生的经验,包含了保障人民的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要统一。保障和实现人民的权利,也是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民主道路之所以不平坦,原因之一就是在民主政治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民的权利意识扩大速度太快,超过了制度和体制的承载能力,所以我把它称作为权利的超速现象。

  我们通过人民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人民的宪法,但是里边规定的权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权利本质上不是天赋的,也不是法律决定的,根本上来讲是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基础上在此之上逐渐的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那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这样的一个规律,如果试图于超越这个规律,那就要犯错误,摔跟头。现在我们经常讲花钱买平安,花钱买稳定,我们知道平安和稳定是钱买不来的,实际上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逐渐实现人民的权利,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在实现人民的权利的问题上,不能够是好人主义,不能光凭着一副热心肠,这是要摔跟头的。

  4.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策略

  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这又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民主建设经验,也是我们的一种安排。采取正确的策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非常重要。多年反复的探索,中国形成了以问题推动和通过试点推进改革的重要的经验,因为改变是发展民主政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预先进行准备和计划,然后付诸实施,这被称为顶层设计。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政治建设领域中,实施顶层设计所需要的条件往往是难以满足的。社会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实践对象的重复率低,不能像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那样人为制造一种环境来进行试验。这一点就决定了顶层设计在社会领域中的罕见性、少见性。不过,人类历史上的确有很多具有顶层设计意味的政治开端。比如说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乃至中国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革命开辟了历史的新的起点和发展的新的空间,所以政治制度的顶层设计往往产生于新旧制度更替的革命时代,但是改革不是革命,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动与完善,它不是推倒重来,改革是在既有制度体系的内部发生的。改革主要的办法就是所谓摸着石头过河。

  当然摸着石头过河首先要从实践出发。李光耀先生评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失败是非常到位的。有人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说成是苏共的腐败,苏共的脱离群众,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这种观点是经不住推敲的。世界上比苏共腐败得多的政党有的是,但并没有因此而丢失政权,为什么苏共腐败了就会丢失政权呢?任何一个执政党它都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群众的,所以才有联系群众的问题,难道脱离群众的政党就都会失败吗?那就没有执政党了。苏联的改革并不是在于它-8-

  的腐败,主要原因不是它的腐败,也不是脱离群众,也不是对西方的和平演变没有抵制。苏联的解体其实很简单,就是改革的失误,李光耀称戈尔巴乔夫一头跳到了深水区,但是他还没有学会游泳,他的改革是全面性的,出现了失误就难以回头。所以中国的改革绝不能出现苏联那样的情况,在策略上一定要采取问题推动。

  第二,经过试点。经过试点就是一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一个退路的原则。不经过试点全面推开,一旦全盘失误,就像苏联一样,就不可挽回了。所以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是一个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四、中国民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选举只是民主的手段,毕竟不是民主本身,选举是民主,协商也是民主,是更符合中国现阶段需要的民主。中国的民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参与性的民主,是人民群众和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和政权进行的一种交流,甚至是博弈。中国的民主很大程度上是要使政策能够符合人民的意愿,能够满足人民的利益,而且要把人民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别利益、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根本的利益协调起来,这样就需要有一种有序的政治参与。

  2.推进协商民主,提高民主质量

  第二点就是要推进协商民主,提高民主的质量。在当前的中国,不适宜实行竞争性的选举,我们可以通过另外一种的策略、途径来实现民主,那重点就是协商民主,也就是求同存异,扩大我们的利益的交集,即所谓的最大公约数。这个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协商民主不仅仅是政协,也是在政府内部,也在党内、社会、基层。只有有了一系列的制度化的推进,才能够真正保证中国的协商民主进一步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3.加强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监督

  最后要加强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监督。人类社会长期的政治实践表明,权力制约在防止权力退化、保障权力的性质方面,是一个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措施。权力制约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在任何一种民主体制之下。普遍适应的原则。然而权力制约的形式可以不同,比如说西方实行的是三权分立。在我国现阶段,显然实行这样多中心的制度,不利于我们集约式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国式的权力制约。我们现在提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就是在探索一个中国式的分权制衡的体系。在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下,把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相互制约,有利于保障权力的性质,保障反腐倡廉的建设,保障权力的公正性,权力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在未来的建设当中,还要大量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权力制约体系,形成对政府、对政权、对官员、对干部操守和行为的全面制约和监督。这样才能够保障权力相对集中、共-9-

  产党一党长期执政的国家,政权不变色,权力不退化,人民的民主地位能够得到保障。这也是我们未来民主建设的一个重点和方向。

  -10-

篇六: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摘要]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如何建设我国的民主政治,学者们观点不一。本文在遵循渐进主义逻辑的基础上,从考察我国学者的相关理论观点入手,分析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若干基本问题,并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相关建议,即由保护型民主到可治理型民主;由强制性民主到诱致性民主;由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由协商民主到选举民主。

  [关键词]民主政治;路径;保护型民主和可治理型民主;强制性民主和诱致性民主;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当今世界,不论是对民主政治持何种态度的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民主化是今世界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民主政治体制代替极权政治体制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但是围绕这一潮流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无论从应然层面还是从实然层面,不同论者从未达成一致。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各国的民主化实践也是喜忧参半。对于我国而言,党和政府已经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远景目标。因此从操作层面讲,我国的民主政治已经不存在是否应该进行的问题,我们应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赋予“民主”以恰当的定位,以及如何开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本文就依此思路展开分析。

  本文在分析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给出对策性建议。

  一、学术界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模式的探索

  任何一个关注我国民主进程的学者,几乎都会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自己的思考,大家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学说,影响较大的有如下几种。

  1.党内民主说。此种观点主张通过发掘中国共产党组织原则和组织体制中契合现代民主观念的因素,自党内启动国家民主政治进程,从党内民主逐渐过渡到人民民主。很自然的,这种观点为官方所认可,在学术界也有相当多的支持者。但

  也有不少人对这种自党内民主推动人们民主的观点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反对者主要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执行过程中导致的往往是集中而非民主。而且“变革不可能从控制最严的地方开始。”【1】因此,党内民主很难行得通。

  2.宪政民主说。此一说依据的是对西方经典民主理论的继承和重构。其认为民主政治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有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形成。民间力量的壮大会形成多元化的权力制衡结构,并最终反映在宪法中,形成宪政民主模式。刘军宁在区分了初级宪政和高级宪政的基础上,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实现初级宪政的条件。【2】虽然从长远来看,国家步入宪政民主是一种必然,但是宪政民主模式倡导的民主政治演变过程是基于对西方社会的考量。对于中国而言,尚存疑问之处是,西方式的民主生成路径是否必要,是否充要?西方式的民主生成过程是否一定会重演?

  3.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说。康晓光在《论合作主义国家》中认为暴力、财富、知识和劳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要资源。合理的国家权力架构即是这四种主要资源的分立和制衡。也就是合作主义国家。合作主义国家的首要原则是权力、资本、知识、劳动都实行自治。【3】对于熟悉了西方民主理论的读者来说,康晓光的合作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说将权威主义国家看作是一种恒常的政体形式,而国际和国内学术界更加倾向于将权威主义政治看作是一种阶段性的和过渡性的政体形式,它终归要走向民主政体。而且就现实操作而言,知识、资本的自治并非易事,对于理性的双方来说,资本与权力的结合要比二者的分立更符合双方的利益。特别是中国有长期的官本位传统,资本和知识的自治更是近于空谈。

  5.国家制度建设说。王绍光、胡鞍钢等人认为,中国的政治转型应当着眼于强化和改善公共权威并使之民主化而不是盲目地取消和限制公共权威,换句话说,应当将现有国家机器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大力加强国家制度的薄弱环节,建立一个有很强的良治能力的政府。基本的国家制度建设应优于大规模的民主化。【5】这一模式有一个隐含的命题即是,即民主政治与政府的有效性是分不开的。没有有效的政府,便没有真正的民主。民主化可以不需要任何特定的先决条件,但一个有效的政府却是民主强化的前提条件。【6】可以看出,国家制度建设说并未拒斥民主,而是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下,将民主政治与社会发展、社会公正等其它价值目标共同考虑。

  6.增量民主说。俞可平提出增量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思路。根据他的总结,增

  量民主概念包括如下要点:强调程序民主;把公民社会的存在视为民主政治的前提;推崇法治;充分肯定政府在民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7】可以看出俞可平是在西方民主理论与我国政治现实间进行某种调和,“增量民主”具备概念意义上的新鲜度而缺少实质性的新内容。增量民主体现的渐进思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何达致增量民主,学说本身并未言明。

  综合各种理论就会发现,上述各种学说的思考基点都是国家而非个人,这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是有本质区别的。学者们都希望以自己的理论构建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开出妙策良方。无论是宪政主义还是保守主义者,民主作为一种普遍价值都是得到肯定的。不同模式的区别在于,从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民主是否比稳定、发展、正义等其它价值目标更具优先性。可以这样认为,上述不同学说其实是强调了民主政治建设的不同方面,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不同学说只是在不同的层面游弋,很少有根本性的冲突。这些有缺点的论说之所以是可取的,是因为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思想,若虑之周全必失之深刻,若虑之深刻则必失之周全。这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决定的。

  在某种意义上,前述的不同论说都在试图把握一个问题,即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需要着重考量的关键性变量是什么。正是在此一问题上,不同学者做了不同的取舍,党内民主说取一党执政,宪政民主说取市民社会,合作主义国家说取阶级构成,咨询型法治政体说取法制化,国家制度建设说和增量民主说则对关键变量作多元的认知。本文亦倾向于多元主义的观点,即认为不存在单一的关键性变量,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不同关键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制度变革必然要根植于本国的特殊的国情。这些独特国情也就构成了制度变迁中的关键性变量。对我国而言,国情的特殊性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领土广阔的超大型国家;其二,我国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的专制主义传统;其三,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四,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态势。正是由于这些独特国情,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必将而且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一般西方模式的独特景观。也正是在围绕独特国情产生的一些个性问题上,尚存在若干基本问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1.建构主义还是演进主义

  前面提到的几种模式学说,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建构主义的色彩,即试图按照自

  己的理想对未来的政治制度进行设计和规划。尽管它们都尽可能的使自己的学说能够涵盖不同的情况,但是人类的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把握历史走向能力的有限性。根据已然的经验得出的应然预测并不能逻辑的推导出未来的实然状况。因此理性的变革都是建立在演进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的。当然,演进主义和建构主义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但是为了强调演进主义的逻辑,本文在分析时不使用“模式”这一说法而代之以“路径”。“路径”较“模式”更具开放性,它只是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方向而未限定发展的框架。一般来讲对于政府而言,推动一项改革,都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环境变动造成的合法性危机或是为了获得新的合法性资源。因此变革必然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中国现在的情况亦是如此。民主政治之所以成为一种迫切的现实诉求,根源在于现有制度已经产生了许多自身不能调试的积弊。改革开放的今天,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从改革初期的共赢局面,日益变成一种零和博弈。腐败现象层出不穷,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种种社会问题都很容易使得人们归因于制度的不公。与此同时,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民主政治成为一种强劲的制度竞争。使得民主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急切的社会要求。是否建设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发展的是否好,成为党和政府维持和发展合法性资源首要考虑的问题。正因如此,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会着眼于对危机的应对和解决,民主政治建设也必然要遵循演进主义的逻辑。

  2.内在制度还是外在制度

  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定义为“广为人知的、由人创立的规则,它的用途是抑制人类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8】

  从广义上讲,制度分为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所谓内在制度是指群体内随经验而演化的规则,而外在制度则指外在的设计出来并靠政治行动由上面强加于社会的规则。【9】本文分析的当然是一种外在的制度路径。但是外在制度的发挥作用及启动变革,必然不能脱离对内在制度的考量。对我国而言,内在制度首要考虑的即是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传统,使得我国缺乏建立民主政治所必须的社会心里机制。由于儒家思想的熏陶束缚,中国传统政治带有了浓重的道德泛化和道德至上的倾向。这种对政治以伦理学方式加以限制的做法不仅没能够限制集权以及腐败等问题,反而强化了中国传统政治的非科学、非民主性质。人们已经习惯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划分,习惯了中国式的权力运作模式。以此来讲我国的传统中可能存在很多不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但是传统是一个涵盖极广的概念。传统本身也并不必然代表保守性,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是因为它适应了长时段的历史演变。因此传统应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具有相当的包容性,我们应该做的一点就是科学的评估传统的诸方面,并力图找出传统与民主的相容相生之处。

  3.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

  无论何种民主模式,都有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即是可行性问题。西方的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在总体上讲是自下而上的过程。西方世界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经济的小规模性和开放性。这使得西方国家的社会先于国家取得了合法性。在民主发展的每一阶段,变革几乎都是先从社会开始的,国家一般是作为接受的一方。而在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社会从未取得相对于国家的独立地位。国家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现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依然秉承着这种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虽然政府方面已经逐渐的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中国政治也相应出现了由全能政治向权威政治乃至民主政治过渡的表征,但民主政治的发展仍然不能绕开党和政府这一环节。撇开这一现实谈国家制度建设探讨国家民主政治问题无疑是无本之木,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党和政府的对民主改革的认同,对改革的资源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变革很难从控制最严的地方开始,但是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民间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是先天不足的。因此本文不仅赞同党内民主推动人们民主的观点,而且认为合理的改革路径必然是自上而下的,没有上层的程序民主,没有上层的民主化政治,基层民主也很难落到实处。

  4.单一主义还是多样主义

  上述的各种论说都未涉及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中国是一个不均质的社会。不平衡性广泛的存在着。中国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甚至到了危及社会公正的程度。东部发达地区、沿海地区、城市地区从人民的文化水平到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等方面都有着相当的优势。当然这并不是说主张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暂缓或停止民主政治建设而是希望民主政治建设中正视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探索不同的民主政治建设方式以包容我国社会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对落后地区的民主建设给予更大的资源支持以支付民主建设的高昂成本。不均质社会的现实可以导出两个相关的结论。其一,全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不可能是同步的,必然有先后,有轻重。其二,不同地区对于民主的要求是不同的。严格说来民主并非单指选举民主。它包括许多丰富的内容。自由民主、协商民主、审计民主等都逐渐纳入民主政治的范畴之中了。因此,不同地区自然会有适合优先发展的民主类型。

  三、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对应前面对我国民主政治四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本文提出四点相关的路径建议。

  其一,由保护型民主到可治理型民主。

  在古典民主理论框架下,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首要的目的在于对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权利的维护,是一种保护型民主,其着眼点在于公平和正义。而现代社会中民主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一种治国方式,它所追求的不仅是正义,不仅是从结果上对公民的民主权利进行保护,而且更加重视民主的决策过程本身,更加注重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所具有的效率意义。这样的民主即是可治理型民主。【10】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之所以成为一种迫切的制度要求,原因在于不民主的制度不仅是低效率的更是不公正的。也就是说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多的是出于保护性的目的。但是对于一国人民而言,所需要的不仅是自由、民主的生活,同样需要国家对于个人福祉的保护和发展。对人民福祉的保护和发展,也就成了国家以及政府凝聚力的来源和合法性的依托。因此一个国家不仅应是民主的也应是有效率的。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经验,一个以经济发展为其首要合法性依托的政府,一旦国内经济发展减缓或停滞,那么其政权必然面临危机。而且根据前面提到的王绍光等人的分析,一个没有效率的政府也很难保证民主政治的稳定。因此我国民主政治合理的路径必然是首先完善保护型民主,之后逐渐发展出可治理型民主。

  其二,由强制性民主到诱致性民主。

  这里借用了制度经济学中“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说法。【11】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根源于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渐促成了强大的中产阶级和市民社会。市民社会自身又逐渐发展起一套民主治理模式。此种民主形成方式即可称为诱致性民主。在诱致性民主的形成过程中,国家居于被动地位只是被动的接收民间民主制度的成果。而就我国而言,远未形成像西方那样发达的市民社会。数千年封建专制传统以及建国后数十年的政府办社会的历史积弊”,使得我国的社会力量十分薄弱。无论从实力上还是从意识上都远未具备自发形成民主机制的条件。市民社会的培育和壮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西方国家尚且经历了数百年时间,对于社会力量先天不足的我国来说,自然也急不得。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又是一项迫切的政治诉求,因此我国的民主建设只能主要的依靠国家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以强制性民主保护诱致性民主的发展。可以看出,此一路径建议是

  对前面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分析的合理推论。当然,为了使强制性民主确实为民主,还要遵循法律的规定,使民主安排有法可依,依法进行。

  其三,由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

  对于如何开展党内民主的问题,存在的争论并不比其它论说间的争论为少。“党内民主激进派”认为,党内民主的核心,是党内应该尽快允许党内不同意见群体的合法存在,并在党内建立不同派别彼此合法竞争的机制与制度。而“党内温和派”则认党内民主的重点并不是首先要求在党内实现多元化,而是主张把民主程序政治的一些理念与活动规则带入到党内来。【12】党内温和派的若干观点与政府的考虑有着很大的共同之处,因此温和派的观点是党内民主论的主流观点。作为此种观点的代表,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曾经发表了一篇《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建设党内民主的若干建议:①健全切实保障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②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③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正确处理常委会与全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的作用;④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候选人产生办法和差额选举办法,切实体现选举人的意志。⑤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13】可以说这些提法很大程度代表了政府方面的意见。从长远的观点看,党内民主的开展必然是从温和派的主张起步的,因为这样既可以使得党的组织原则和实际运作能够跟民主要求合理衔接,也使得党内民主改革在可控的范围内。但是随着党内民主的发展和完善,党内不同利益团体的分化竞争就会被纳入合理的制度空间。激进派的预想就会自动的成为现实。

  其四,由协商民主到选举民主。

  上述路径建议力求体现如下特点:首先,不追求对前人研究的反驳及匡正。因为建立一种普适的框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其次,不追求体系的完备性,而强调现实的操作性。当然对体系完备性的弱化并不代表本文的路径选择的是毫无相关性的,相反,本文提出的四点建议都对应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需要考量的关键变量。当这四点建议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时,才能对我国的独特国情有一个相对契合的把握。

  四、结语

  很明显,本文的思路是渐进主义的。渐进主义改革之所以是可取的,是因为其能通过一次一次的微调,逐渐增加民主的存量,可以把民主改革产生的成本分割到能够承受的程度。而且,渐进主义的改革也是执政者所能采纳的唯一选择。但是我国的民主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许多影响因素是我们不可提前限定的。因此我国的民主改革必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正是在此种意义上,任何关于民主建设路径的建议也都只具有相对价值。但正是这种相对价值的逐渐积累,最终必将汇成民主政治的滚滚浪潮。

  AnalysisonthePathsofChinese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

  Abstract:Democratizationisthebasicpoliticaltrendofcontemporaryworld.TheconstructingofsocialistdemocracyalsobeesoneofthemostimportantsubjectsofChina.Butforhowtocarrythroughour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peoplehavenotachievedanagreementyet,andsomedifferentmodelshavebeenbroughtforward.Basedongradualismtheory,thispaperfirstlyreviewssomeinfluentialmodels,andthenanalysessomebasicmatters.Finally,thispapermakesaseriesofsuggestionsaboutthepathsofourdemocraticpoliticsconstruction.Theyare:fromgovernabledemocracytoprotectivedemocracy,fromimposeddemocracytoinduceddemocracy,frominner-Partydemocracytopeople’sdemocracy,andfromdeliberativedemocracytoelectoraldemocracy.

  Keywords:democraticpolitics,path,governabledemocracy&protectivedemocracy,imposeddemocracy&induceddemocracy,inner-Partydemocracy&people’sdemocracy,deliberativedemocracy&electoraldemocracy.

  【2】

  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102-13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康晓光:《论合作主义国家》,《战略与管理》,20XX年第五期

  【4】潘维:《民主迷信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XX年2月

  【5】胡鞍钢、王绍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第380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6】胡鞍钢、王绍光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第33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8】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116页,商务印书馆,20XX【10】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16-31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XX

  【11】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派论文集》,第386页,三联书店,1994【13】甄小英、李清华:《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求是》20XX年第12期

  【14】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56页,华夏出版社,1988

  【15】陈家刚:《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学习时报》,20XX年1月5日第218期

篇七:从民主的形式和实现情况来看我国的民主建设的途径

  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与途径

  摘要:本文将从基层民主的相关概念入手,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所存在的巨大意义,并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发掘,来探索基层民主建设的更好途径。

  关键字:基层民主

  建设

  意义

  途径

  引言

  基层民主作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形式,在对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直接参与集体事务和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民主,最细化的民主。

  一、相关概念要述

  民主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是相对于专治存在的。民主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民权力至上的体制,它讲求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实现国家的管理。具体到我国来讲,就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自由;而基层民主则是民主的一种派生物,其实质上也是民主。但是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主不同的是,基层民主的范围,只限定在基层。目前,在我国有两种形式的基层民主存在:一种是村民自制的民主,一种是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其中村民自制的民主形式主要是以村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而城市居民自制的民主形式则是以居民委员会的形式存在。但是,不论是村民委员会还是居民委员会,它与政府实行的民主是有区别的,它们都属于基层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民间自治组织,而非一级政府。

  二、基层民主建设的意义

  (一)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权利并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且地域广博,地区差异明显,不利于全国性直接民主的开展,只能通过选举人民代表和举行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来表达人们的意愿。基层民主的建设,以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实体形式存在,是广大基层民众直接参与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形式的基层民主的建设极大程度的弥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直接民主不完善的缺陷,最大程度的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另外,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各自区域内的村民或居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各自区域内村民或居民的利益,为这些村民或居民办事。基层民众则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医疗、户籍、入学、入党等一系列自身事务,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反映到这些自治委员会,并要求其解决困难。这样,就能将人民的民主权利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使得人民的权利有了最为现实的保障。

  (二)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将基层民主事业建设好,切实保障人民的各方面利益,可以有效的降低社会

  矛盾,并降低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人口如此之多,每天所产生的各类矛盾也是如此之多,如果基层民主建设不得力并且没有有效的基层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能将如此多的矛盾运转消化,日积月累,小的社会矛盾就会变成大的社会矛盾,久而久之甚至会酝酿成难以化解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危及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基层民主建设,使得民众有了自己的基层自治组织,在遇到任何问题时,都可以向这些组织求助,这也更有利于民众良好心理态势的形成,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颇有裨益。另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示要构建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其中的民主,就是要求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而安定有序则是要实现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由此可见,基层民主的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基层民主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事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就是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基层民主的建设,保证了全国人民能在稳定的社会大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自觉依法进行自主生产经营。以各地区的村民委员会为例,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的能人脱颖而出并被选举为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并在国家“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倡导下,在带领本村人民致富的同时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以号称“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为例,以吴协恩为村党委书记、村党委正副书记4位、总支书记5位支部书记50位,还有村党委的常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后备委员会的政治体制构成均由村民选举产生,与村民切身利益有关的重要事务都要通过召开村民委员会会议决定,并通过村务公开、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和村委会定期作报告等形式公开管理本村事务。其全村村民在村党委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管理之路,具有效统计,早于2004年华西村村民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40倍,并超过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的13倍。其产业涉及钢铁、纺织、印染、建筑、旅游等多个领域。可以说,华西村村委会和其党支部是全国基层自治组织学习的典范和楷模。基层民主建设的良好态势也确实能带动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三、我国基层民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民众缺乏相关民主意识

  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得我国的底层民众习惯了被统治,被驱使,亦步亦趋,逆来顺受。他们还不习惯于争取自身权利,再加上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民主的了解程度有限,就更加不能将其具有的民主权利利用好发挥好。另外,民主制度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人们接触民主的时间,民主建设还没有发展到人人皆知的地步。可以说,对于民众文化层次有限且民主发展历程较短的中国来说,民众的民主意识是极其淡薄的,尤其是对基层民众而言。

  (二)基层民众的民主参与程度低

  基层民众民主参与程度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民主意识的强弱、民众个人素质的高低、经济水平的高低都会影响到民主的参与程度。在我国,基层民众的民主意识淡薄是民主参与程度程度较低的首要原因,民众对民主不了解、不支持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小农意识的存在让其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就更不愿意参与集体事务,他们对于村委会成员的选举模棱两可,不愿参加或昭然找人代替,甚至不能意识到村委会成员的选举会关系到自身的利益,严重影响着民主的参与程度;个人素质的不高是制约基层民主参与程度的又一原因,在参

  与村委会会议时起哄,在村委布置任务时进行阻扰,都会影响到民主参与的效果;最后,由于某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基层民主建设时的投入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再加之大量年轻劳动力的外流,基层民主建设的水平也跟着受到制约。

  (三)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法律制度还不完善

  1、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制化不强

  民主也是需要由法律来制约的,不是绝对自由的,绝对自由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没有法制保障的民主,最终无法实现。目前,我国法律对基层民主的相关规定并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关系和社、区关系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了乡与村,社与区功能划分上的不清晰、不明了;其二,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的界限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划分,我国法律在对村委会与村党支部的职能划分方面存在着模糊的规定。大多数规定都是纲领性的或者是原则性的,而具体操作性的规定却少之又少,难以对相关人员的具体行为进行有效制约;其三,针对农村基层民主中的违法行为,很难做到违法必究,导致违法者肆无忌惮,违法行为不断发生。

  2、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化不强

  基层民主建设缺乏相应的制度化规范,也会影响基层民主的参与程度。现阶段,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各基层民主的选举流程、选举规范等内容还没有做出完全制度化的规定,尤其是关于基层民主的决策、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少之甚少,这就导致了基层民众参与需求的不能满足和基层管理人员任免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没有对选举出的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制约机制,就不能保证基层民主的有效运行。

  四、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

  针对基层民主建设中所存在的以上缺陷,现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民主制度的普及教育,增强基层民众民主意识

  我们都知道,基层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民众民主意识的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广大基层人民的民主意识呢?民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在加强中小学民主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在社区或各乡村开展普及民主的相关教育。可以定期请专人到乡村或各社区进行民主教育宣讲,或在每届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选举时提前开展民主知识系列讲座等活动。切实将基层民主建设的工作做在事前,而非事后,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并产生更好的效果。

  (二)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限,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吸纳所有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致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了空心村,没有了人口,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的基本因素也就没有了;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直接导致了基层民主建设的物质基础不牢,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做后盾,基层民主步履维艰。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加大对农村的经济投入并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可以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并努力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现代化建设,加强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新型社区的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基层民主建设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1]。

  (三)完善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

  1、构建基层民主建设的法律体系

  [1]夏周青.农村城镇化与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路径.理论学刊[J]2010(6).

  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高于一切,民主建设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不能随意为之。具体到基层民主建设方面,要将基层民主建设的相关内容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其一,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乡、村和社、区的关系,以清晰乡与村,社与区的功能划分上;其二,以法律规定的形式明确乡镇党委与乡镇政府的界限,并制定出村委会成员和村党支部成员的具体行为准则,使其的权力义务,均纳入法律范围之内;其三,针对农村基层民主中的违法行为制定专门法律,以规范基层干部的各方面行为,并在其违法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2、构建基层民主建设的制度体系

  加强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建设,首先要对基层民主的选举流程、选举规范做出制度化的规定,并将基层民众在参与各方面事业时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纳入规范的体制之中,以确保基层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章可依并照章办事。以满足基层民众的参与需求,对基层干部进行有效的制约并避免基层管理人员任免时可能发生的问题,保证基层民主的有效运行。

  结语

  综上,希望我国基层民主事业的建设越来越好,并取得辉煌成绩。

  参考文献:

  [1]陈万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探析[M].2007年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65页.[2]殷永贵.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M].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5页.[3]毛善智.构筑好国土管理的前沿阵地——加强基层国土所管理的体会.中国土地[J].2013(7).[4]夏周青.农村城镇化与社区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路径.理论学刊[J]2010(6).[5]桑玉成、刘春荣.拓展民主的制度空间:构建一种新的基层民主发展观.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5).[6]迟风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对策研究[M].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50页.[7]王湘琳.对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再认识.湖南行政学院学报[J].2010(3).[8]卢娅静.对推进军队基层民主建设的路径思考.学理论[J].2011(8).[9]裴泽庆.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理论初探--以村民自治为宏观背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J].2004(4).[10]祖金玉.新时期我们党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思想轨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11(2).[11]王永庆.江泽民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思想探析.绥化学院学报[J].2005(5).[12]秦朝明.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企业导报[J].2014(4).[13]张小华.试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实现途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4)[14]曲春杰.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成绩与基本经验.党史文苑(学术版)[J].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