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8篇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七篇 社会主义是诞生于16世纪初的一种社会学思想,它主张整个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应该拥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七篇社会主义是诞生于16世纪初的一种社会学思想,它主张整个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应该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的文章7篇,欢迎品鉴!
从____年2月26日起,在学校党委组织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体学习正式开始,通过学习我对群众路线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总是把为大众谋利写在党的旗帜上,坚持一切都依赖大众,从大众到大众。党的发展历史是宣传大众、组织大众、发动大众的历史,历史事实表明大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大众路线贯彻,党的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发展,前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下是对党的历史学习的一些体会。
__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__各族人民建立新__、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开拓__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历史和巨大贡献的历史。
一、学习党史是党的一贯性要求,学习党史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有多次学习党史的高潮。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提出这项任务后,学习党史成为全党的大事。
二、学习党史尤为重要。古人云:以铜为鉴,以能正衣冠的人为鉴,以能明确得失的历史为鉴,可以知道兴替。以史为鉴,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对党员来说,学习党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也是每
个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加强党的历史知识教育是促进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必要途径。特别是我们承担特殊责任的使命意义不仅如此,只有勤奋学习常温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历史,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奋斗历史的艰苦,深刻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不断启发和觉醒,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困惑和困难的障碍,维护肩膀的神圣使命,完成职责任务
三、学习党史,真正理解真正的信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很重要的。真正学习才能真正理解,真正理解才能真正相信,真正相信才能真正使用。积极学习,不是用时翻书,而是全面系统地学习,不是寻找文章摘要,而是带着问题学,不是背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了解党的历史,当然会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通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__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踏踏实实地为实现党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定相信党、支持党、依靠党、维护党。
四、学习党史,着重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走了很多弯路,有过悲惨的教训。从党的历史来看,党执政形成的规律认识主要是__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_思想、____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自己的
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必须坚持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而言之,我党要始终代表__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__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__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艰苦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命题提出的背景、结论形成的过程和中途出现的曲折等,反复研究、认真理解、深入思考、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执政规律认识水平,提高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__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五、学习党史历史,根本目的是以现、以史促现。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习的效果必须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推动__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一是要结合学习党史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认真学习和理解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宗旨、历史使命和路线政策,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党性分析,调查漏洞,改善不足,加强自己的党员意识,注意自己不要忘记党员的身份,不要忘记党的历史使命,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看到,关键时刻站起来,危险时刻开始。二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模范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大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追求现实、开拓创新等。这些优秀的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是
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和做法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考虑这些优秀的传统和做法的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立足于自己的工作,找到实践的切入点,发扬光党的优秀传统和做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第三,结合学习党史,切实联系和服务大众。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作为党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上关于大众路线的着名论断,还要认真学习党执行大众路线取得的伟大成绩,不执行大众路线的悲惨教训,认真学习为人民服务先进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更加坚定地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大众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升方向,感受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技能,教书,培养好人。
作为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反省,知道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作为一线教师,工作压力没有合理调整,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经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作风,以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怀,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
在学习完__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经验后,了解到党为建立新__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历程。__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课程又为我们揭示了从新__建立到改革开放前,__共产党走过
的一段曲折历程。
1949年至1956年__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至1952年三年间,在政治上建立了民主政权;恢复了经济,使当时的__经济恢复到旧__的最高水平;外交上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结束了__人的屈辱历史。期间,分三步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高级合作社。通过加工合作,公私合营,让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作出的正确决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956年至1966年__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实际的错误判断,先后出现了三次失误,分别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急于过渡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之后探索走入歧途,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__的经济停滞不前。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__共产党走过了二十年的曲折历程,究其原因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普遍低下的文化科学水平。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以下成就: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两弹一星的突破,标志着尖端科技的突破;三是培养了一批人才;四是外交上的突破。初步探索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探索的理论成果成为____理论的重要
篇二: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五篇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
本书先从理论渊源和历史背景引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现实意义,然后分别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五个方而进行阐述,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体系。全书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使我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有了更加系统和理性的认识!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比是
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
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任何社会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
体系。所谓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
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
想、需要、利益等。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的新中国,同样
需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无穷的创造活力、强劲的奋发精神,需要科学、鲜明的价值导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一
书就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战略意蕴、科学内涵与实践要求做了全面深
刻而又精炼朴实的阐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而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
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
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本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最科学、最先进、最严密的思想体系,是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
导思想,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
理想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力
前进的向导。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民族就没
有凝聚力,国家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需要有一个代表最广
大人民根木利益、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
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要把握的主题。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撐和精神动力,在
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動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成为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
支撑。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推
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代精神,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力弘扬民族
精神和时代精神,使我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
把握的精髓。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
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
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我们
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我们要把九三学社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放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中来认识,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断予以发扬光大;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精神文明
建设全过程,贯彻到现代化建
设各方而;要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
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
念和信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
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核心价值观,选取“勿以
善小而不为”中的“善小”二字,在员工中倡导“善小常为、修身立
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价值理念,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善小”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探索形成了一条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八个做法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善小”教育实践活动始于2002年,发端
于公司下属的淄博供电公司。公司党委及时在公司系统组织开展这项
活动,进而带动社会道德实践活动的兴起。十多年来,“善小”活动
恒守前行,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如被刘云山同志称赞
为“最美中国人”的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捐献者吕明玉,被评为“全
国青年志愿者优秀服务组织”的“善小”志愿者群体等,“善小”教
育实践活动也成长为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知名品牌。他们的具体做法
是:
1.
确立“善小”价值引领。山东省电力公司结合电网行业特点,从善出发,把“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放在中华民族“向善”、“至善”的传统美德上,不断丰富“善”的时代意义,形成了
“善心
关爱、善待客户、善小常为”的精神内涵,企业核心价值观有了实实
在在的落地载体。九层高台,起于垒土,公司用“善小”来引导员工
的价值追求,引导员工积小善、去小恶,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倡树文明新风、无私奉献社会、热情传播爱心。把“只要是向善,再
小的事都要努力去做”、“积小善致大德”等“善小”理念根植于广大
员工心中,把员工内心深处积德行善的潜在意识,升华为一种踏实、坚定的价值追求。
2.
践行“善小”道德养成。“善,德之建也”、“善,加了个"小",谁都能做,反而是大了”。“善小”一经提出,就在员工中引起强烈的
认同和共鸣。山东省电力公司从员工潜在的心理需求出发,强化道德
养成,注重道德践行,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如
举办“道德大讲堂”,开展“尚善明德?担当履责”主题实践活动,评比“善小”金牌集体、金牌个人、季度之星、服务明星,召开“善
小”成果发布会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员工小善常为、修身立德,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付出、从刻意为之到习以为常,日行一善的良好氛
围正在形成。
3.
鼓励“善小”首创精神。山东省电力公司把“善小”向创新延
伸,尊
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活力,鼓励员工将金点子、好建议
和遇到的难题转化为科技成果,鼓励“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引导技术攻关常态化。公司组建的各类技师协会、攻关小组和创新工
作室,成为公司创新创效的“孵化器”,目前已有389项职工技术创
新成果在公司各个层而推广应用。山东电力检修公司一线工人高森和
他的创新小组研制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高森成为全国迄今为止第九位获此殊荣的一线工人。烟台供
电公司“带电超人”李红新,创新实施“六三工作法”的班组管理经
验,开展“善小”进班组活动,提升了班组精细化管理水平。
4.
弘扬“善小”精细作风。为促进电网建设中重点、难点问题的
解决,针对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等关键环节,山东省电力公司实施
《“小处着手、细节抓起”电网建设“善小”行动计划》。开展“我是
木岗位责任执行者”活动,强化干部员工责任落实,确保工作标准执
行到位。实施“善小”工程创优行动,广泛开展“善小”同工种竞赛、工艺质量评比等活动,促进员工对每道工序运转、每件设备安装都追
求标准和完美。公司还成立工程建设“善小”志愿突击队,干部带头
奉献,员工无怨无悔,把节假日变成了抢工期、赶任务的志愿日,平
均每个月都要完成1项35千伏及以上工程项目、每天完成近2条配
电线路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各项工程的快速落地、高质量推进、无
缺陷移交,全而提高了公司精细化管理水平。
5.
培育“善小”彩虹文化。山东省电力公司将“善小”理念融入
供电服务全过程,坚持“你用电、我用心”的服务理念,引导员工把
客户在意的小事做细、做实,以“善小”追求服务品质,在企业与客
户之间架起了真诚服务的和谐彩虹。公司针对不同客户推出“善小”服务法,为孤寡、病残客户建立“善小”服务档案,努力做到细心服
务“零差错”、亲情服务“零距离”、主动服务“零超时”,把服务延
伸到8小时以外,把爱心传递到客户心中。威海供电公司“贾化宁工
作室”开设班组供电微博,提岀“"供电微博"不微薄”,“有疑问微
博咨询,有困难微博求助,有诉求微博满足,有建议微博发布,有经
验微傅共享”,于微小处见高效。
6.
实施“善小”人文关怀。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是电力企业
首要的社会责任。山东省电力公司充分发挥“善小”人性化的作用,实施《“"善小"在身边,执行在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善小”行动计
划》,落实7项“善小”措施,大力营造重细节、重执行、重关爱的
安全氛围。通过“善小”安全教育在路上、在工作途中播放安全常识,把硬性规定变成温馨提示;通过“善小”提示在周围、在停电和施工
现场设置安全警示、安全格言和提示展板,让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
一”。公司细化建立8个24小时值班体系,完成抗台风抢险、“彩虹
春雨”等重大保电任务,使山东成为全国供电最为平稳的省份之一。
7.
推动“善小”志愿服务。山东省电力公司把“善小”作为国有
企业全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践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
理念,公司系统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助残、助学、科技扶贫等“善
小”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年均提供志愿服务12000人次,每年
受惠群众10万余人。2002
年,正值18岁花季的项琳璐患了罕见的
“多发性肌炎”,完全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淄博供电公司“善小”志愿者协会的“善小”志愿服务队16名志愿者自掏腰包凑了数千元
买材料,加班加点为她架起了山东省第一条220伏双电源“生命专线”。
8年间,志愿者不仅精心维护线路,还定期轮流看望她,通过捐款、捐物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直到2010年项琳璐去世。枣庄公司员工邱
丙霞,多年照顾帮助6个孤儿、3个贫困单亲家庭的孩子,被称为“9个孩子的代理妈妈”。在她的带动下,枣庄已有370多名志愿者、32个集体参与资助孤贫儿童行动。
8.
健全“善小”制度保障。随着“善小”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
展,山东省电力公司建立了组织、机构、宣传、激励四位一体的“善
小”保障机制。在组织保障上,以各级党组织为主,制定年度活动实
施细则和工作要求,公司党委定期召开总结推广大会。在机构保障上,以“善小”志愿者协会为主要形式,以及“善小青春光明行”、“代理
妈妈”等270多个志愿服务机构活跃在齐鲁大地。在宣传保障上,充
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加强宣传,特别注重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技术手段,多视角、多层次、深度挖掘“善小”典型人物和典型故事。
在激励保障上,把“善小”作为公司精神文明创建、党建工作责任制
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通过月度点评、季度检查等形式,对活动开展
情况进行交流和督导,保障活动健康持续深入推进。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
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木内容,鲜明
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
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
地位,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
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为一名九三社员,近期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使
我较深刻地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它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限度形成社会思想
共识,激发社会活力。调动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共创和谐伟业的生动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四个方面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贯通,是
党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以
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有机整合的多元的价值体系,体现社会的多
元诉求,贴近百姓,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意识
形态的木质,有利于我们更清醒、更坚定地把握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的前进方向。
领导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
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
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企业,在
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
责任。建设和谐的国有电力企业,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
展观统领企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
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木利益。以人为木,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
人民。科学发展观的根木要求是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而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对新阶段
新任务,下而我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一点体
会: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
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必须深刻认
识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木质要求,是确保和谐
稳定的前提;“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既要求保持企业
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更要求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当前我局正而临改革发展,作为一名九三社员,更应该支持、配合我局的机构改革工作,积极应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2、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关键在实践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是我党在多年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基础上
得岀的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和基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而谋发展,促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
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抓发展,实现生产管理和经营机制的和谐
供电企业首先要以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为基础,经营好电网,充
分发挥电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支撐点作用。没有安全供电做保证,无论从企业,还
是社会的角度,谈和谐发展都是“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督保证体系,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超
前管理。
4、抓队伍,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着力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决定的
因素,企业发展、各项管理工作要靠人来实践、来推动。实现企业又
好又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木,增强五类人才
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完善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的机制,全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劳模精
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增强员工战胜困难
的信心。员工是企业的发展之本,要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尊
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断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
热情,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的环境,为每一名员工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让员工感受到企业
给予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5、创一流,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
作为国有基础性企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供电企业有
责任有义务迎难而上,发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
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实实在在地服务电
力客户,必须按照国网公司的要求,通过抓好安全、质量、效益指标
的同业对标,争创一流企业。
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
规范,服务形象追求品牌,服务品质追求一流,让客户用上优质、安
全的电能;还要抓好窗口优质服务规范化工作,进一步加快营销服务
一体化建设,在企业职工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关系,实现企业
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树立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形象。坚
持以人为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是摆在我们电力工作者而前的一项历史任务。
作为电力职工和九三社员,以后要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际
问题。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自修反思,不断提升自身
综合素质。不仅要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努力践
行,而且要在社会实践中牢牢把握辩证的理念,要将树立和践行活动
贯穿到九三学社的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中,要
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武装全国各族人民的
头脑,使中国特色和谐社会早日建成。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四
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
基础,是实现强国富民的“钙”。也是实现“农科梦”的理论基础,是
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钙”。作为每一个农科人,只有认
真学习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倡求真务实的精
神,发扬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习惯,才能实现“中国梦”和“农科梦”。
一、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
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上三个倡导中的第一个倡导主要
是从国家层面讲的,也就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或者说国家要达
到什么样的一个面貌;第二个倡导主要是从社会层而讲的,也就是指
通过社会的管理与教化要呈现的面貌;第三个倡导主要是从公民层而
讲的,也就是作为公民个体所要呈现的面貌,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存在三个层面,但根本是人,即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主体,对我们农科院来讲广大党员和职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主体,因此,要发动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一要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也就是思想上
要有自觉性,即“内化于心”,只有学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
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
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化于心”的话,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就是“外践于容”,也就是行动上要有自觉性。
二、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被国际上成为“中国模式”,国际地位不断提
高,尤其是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
的有“一手硬,一手软”的部分倾向,在部分人员中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现象,甚至,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社会上出现了
小月月被汽车碾压多人视而不救、南京大学生救助老人反被诬陷等事
件,在商业领域出现了三聚氢氨牛奶、地沟油。在科研学术界也出现
了西安交通大学某教授学术造假、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某研究员贪污科
研经费养情人等违法违纪事件,以上现象的出现,说明在部分人员中
道德沦丧,诚信确实,法律淡薄,更谈不上文明、和谐、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解决以上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必须加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
三、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联系单位的实际,必须联系个
人的工作实际。我们是科研单位,搞科学研究的精髓就是要“求真务
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即寻找事物的客观规律,“务实”就是
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搞科研绝对虚不得、急不得,更是假
不得,尤其是农业科研的周期长,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农民的实际感
受强等特点,因此,农业科研必须
要“求真务实”,也就是要遵守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诚信是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是搞科
学研究的底线,也是科研道德的基本规范?毛泽东同志讲共产党最讲
“认真”二字,恰恰我们科研人员也应最讲“认真”二字,只有认真
搞科研,才能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因此,我们科研单位的广大党员和
职工要认真学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流水
不腐,户枢不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流动的清水,不断
荡涤我们的心灵,经常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刘少奇同志所
告戒的“要每日反省”,只有常照镜子,才能常正衣冠,只有常洗澡,才能常卫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成我们心灵的“防火墙”,自
觉抵制私心杂念。
农业科研除了具备其他领域的科研特点外,还具有农业科研自身
的特点,就是“艰苦”二字,农业科研主要有两个“战场”,除了实
验室外,还有试验地和广大农村的生产田,第二个“战场”的特点一
是田间劳作的艰苦,二是严寒酷暑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我院退休研究员崔润芝同志,虽然他学历不高,但在大豆研究上岀了许多优良品种,获得国家科技
进步奖2项、省部二等奖四项显著成果,他的特点是不怕吃苦经常下
试验田。我所许多有成就的退休科研也具有吃苦耐劳的传统,以上事
例说明吃苦耐劳是对农业科研人员的基木要求.许为纲所长经
常讲
“下地”的重要性,同时,提醒和告戒科研人员要经常“下地”,只
有发扬“敬业”精神,不怕吃苦,经常“下地”,才能掌握田间试验
的第一手资料,才能多出成果出大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
提出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木道德规范。它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各个
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
每一位公民都应当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
为选择的基木价值标准。
公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这决定了规范公民个人
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地位。只
有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内化到每个人的心中,外化于每个人的
行为规范,才可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才可能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学习体会。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
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
中国从来不缺少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精神的人,有
着“善学者能、多能者成”敬业作风的人,有着“以信立身、以诚处
世”诚信品格的人,有着“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友善态度的人。他
们的身上,体现了中
华民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格,需要今
天的我们继续发扬光大。
当前,社会深刻变革、开放不断扩大,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增强。但同时,金钱至上、唯利是图、诚信
缺失、人情冷漠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信
仰出现了动摇。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
更可怕的是信念缺失、精神颓废。培育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
善的价值准则,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顺应了时代需要,紧跟了实
践步伐,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良好道德风尚,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
续健康发展,也必将有力地助推我区的富民强桂新跨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自
觉行动群众路线只有人人成为积极活跃的实践主体、成为自觉能动的
建设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沃土,才能
生根发芽,才能开花结果。只要每一个公民都努力做到热爱祖国、爱
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一个人人
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必定为期不
远。
社会主义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中共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的开始。我们党面临着如何全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陌生而迫切的课题。在1956年9月党的八大前后的初始阶段的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提出过一些宝贵的思想和意见,取得了初步的共识和许多积极的成果。这为后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创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一些虽不很成熟,但又具有正确方向的基本原则,因而饱含着重要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党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对苏联经验必须加以分析,不能盲目照抄照搬。
在我党的历史上,从井冈山时期起,就已开始了独自探路的历程。革命道路不能照搬外国,建设道路同样不能照搬外国。在建国后开始搞建设的时候,苏联“老大哥”的经验和模式自然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学习苏联终究不能代替对自己道路的寻求。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分别论述了十个方面的重要关系,郑重地提出了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二)正确分析和回应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党的八大指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基本解决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
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八大对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实质的提法虽然不尽准确,也没有明确宣布过渡时期已经结束,但毕竟已作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把着眼点放到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
(三)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方针和观点。
党的八大在认真总结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强调要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又统筹安排,切实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方面能按比例均衡地发展。之后,陈云在省级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要重视研究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经济计划应注意保持财政收支、银行信贷和物资供需三大平衡。资源安排总体要按生活、生产、基建这样的顺序来合理分配、排队使用,反映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工作方针。
(四)在经济体制方面作出了一些非高度计划化的设想或尝试,指出了正确方向。
党的八大召开以前,毛泽东已开始涉及经济体制的改革问题,曾提出要改变国家过度集中的倾向,适当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党的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改进经济体制的思想,提出了适
当扩大地方和企业权力的意见,以利于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陈云在八大的发言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在工商业经营、生产计划和市场方面分别实行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体制设想,其难能可贵的意见为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所吸纳。就是说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要分别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作为主体,同时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为补充。这实际上蕴含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思想,成为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政策的先导。
1956年12月毛泽东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谈话时,针对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缺点和单一公有制的弊端,曾表示在一段时期内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他的谈话得到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赞同和阐发。刘少奇在不同场合曾指出:要允许雇工,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并不可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我们一定要比资本主义经济搞得更多样,更灵活。如果只有呆板的计划性,那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
在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取得共识的基础上,1957年秋,陈云主持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商业、财政管理体制的三个文件,经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第61次全体会议通过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4次会议原则批准实施。文件的精神是要调整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企业的关系,把一部分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厂矿企业,以克服中央和国家集权过多的弊端,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在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上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经过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矛盾问题的酝酿和思考,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进一步富有成效的探索。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同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还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对于它们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尤其是要紧扣国家政治生活的总题目,学会用新的工作方法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社会主义自身不断进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六)在国家政治生活上提出了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若干意见和方针。
党的八大召开前夕,周恩来在中共上海市一大上讲话时指出:民主专政的权力相当集中、相当大,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忽视民主。苏联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要经常注意扩大民主,这一点更带有本质的意义,并且要在国家制度上想一些办法。
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家民主生活,改进国家工作,反对官僚主义,建立完备的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路线,确立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勾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
本政治制度。
(七)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提出了一些重要论断和方针。
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代表党中央宣布:知识分子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依靠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密切合作,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兄弟联盟。同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明确,并把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依靠力量,这是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事业的一个前提条件,奠定了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正确政策的基础。
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4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陆定一就营造自由民主气氛问题曾作了一些阐述。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则明确地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和科学工作的方针,并为党的八大所确认。此后,他又曾多次作过重申和论述。
(八)在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主张。
经过7年全国范围的执政实践,党的八大初步总结了执政党的建设经验,指出: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党员标准,重视思想教育,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反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加强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同时,还作出了一些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制度安排,诸如:规定在党的全国、省级和县级代表大会实行
常任制,在县委以上各级党委都设立监察委员会等。
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刘少奇以波匈事件为鉴,强调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的监督,反对干部中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不正之风)。次年春,邓小平在西安干部会上讲话时,也特别强调了接受监督、扩大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极端重要性。
篇四: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中国社会主义建立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历教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
一个经济文化比拟落后的大国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
新中
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联经历,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说明,照搬照抄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
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出新,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立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历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
了以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
是,最近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
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历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
就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
《论十大关系》标志
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立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
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根本解决。
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
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近
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开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开展。
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场重视国家的工业
化问题,早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指
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
业化的目标。
1/5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立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
要成果。
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
界社会主义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开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开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
重大课题。
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激发了
广阔人民群众的建立热情和积极性。
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拟落后,社会
主义建立的任务艰巨繁重。
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取敌视政策,并进展封
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外形势,党带着全国人民,坚持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场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
了重大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表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阔人民群众走社会
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开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珍贵经历、理论准备、物质根底。
进入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
无论是成功的经
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珍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
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拟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
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立的正确论原那么和经历总结,丰富和开展了毛
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立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
想根底。这一时期的建立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根底。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拟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其艰巨性、2/5
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开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
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兴旺的根底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
开展根底上开场的联社会主义建立。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立道路汲取了联模式的
经历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探索的成就表
明,社会主义建立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
择适合自己的开展道路。
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立提供了经历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历,同时也遭到
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曾比拟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开展阶段的问题,他
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
想。
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历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立和开展
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开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
开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开展阶段认识的不科
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开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
“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
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开展,进而
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
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
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历教训: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毕时,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
“第二次结
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
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根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
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准
确把握中国根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3/5
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立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开展生产力。
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
济建立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对于社会主义一定围长期存在的阶级
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展社会主义建立,建立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
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立必须采用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
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历的根底上,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立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开展社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法治。
由于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外关于社会主义建立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
的主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与时制止甚至被
当作社会主义的原那么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
错误。
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开展社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法
治。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立。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那么,反对
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立,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阔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
的决策的科学化、化。必须大力发扬党,确保党员的权利,防止少数人说了
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4/5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立,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立
社会主义。
总结这段历史经历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
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历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立是不行的。
〞
小结:当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立的正确理论原那么和经历总结,是毛
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容,是思想在社会主义建立时期的新开展,也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5/5
篇五: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
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
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
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篇六: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心得在学习完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和经验后,了解到党为建立新中国的不懈努力和艰辛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课程又为我们揭示了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段曲折历程。
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1949年至1952年三年间,在政治上建立了民主政权;恢复了经济,使当时的中国经济恢复到旧中国的最高水平;外交上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从此结束了中国人的屈辱历史。期间,分三步走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改造:第一步是建立互助组;第二步是建立初级合作社;第三步是建立高级合作社。通过加工合作,公私合营,让资本家领取定息,以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由此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对形势的正确研判作出的正确决策,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实际的错误判断,先后出现了三次失误,分别是: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急于过渡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之后探索走入歧途,发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的经济停滞不前。给社会主
义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从1956年到文革结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十年的曲折历程,究其原因是: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长期封建主义的影响;两大阵营尖锐对抗的环境;普遍低下的文化科学水平。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取得了以下成就:一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两弹一星”的突破,标志着尖端科技的突破;三是培养了后备人才;四是外交上的突破。初步探索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探索的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来源;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纠正成了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契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育了党和人民。
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常学常新,识变应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作为一名人社局的领导干部,更要勤于学习、思考,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抓住机遇、对标一流,结合当地实际将所学所知灵活运用于工作中,更好地为人社工作服务。
二是不负人民,勇于担当。历史充分证明,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会一事无成。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
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恪守为民之责,多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各项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三是要坚信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习总书记曾经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今天拥有九千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党,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曲折和艰难险阻,但都没有阻碍前进的脚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分析、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的政党,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要始终相信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党都能带领我们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今天我们重温党的历史,要深刻理解他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时时对照、躬身践行,要用真理武装
头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胸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篇七: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人民富起来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历史,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根底。深入回忆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开展,坚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现实要求和客观需要。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用时翻书〞;要全面系统地学,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党的历史了解得多了,自然会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透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开展规律,进一步坚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根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保卫党。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重点是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
规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鉴今、以史促今。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效果要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党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和传承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所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思考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现实意义及如何去继承和发扬,立足本职工作,找准实践的切入点,努力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我们要继续传承我党珍贵精神财富,在工作中求真务实、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以更大的成绩庆祝党的百岁华诞!
从20xx年2月26日起,在学校党委组织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体学习正式开始,通过学习我对群众路线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总是把为群众谋利写在党的旗帜上,坚持一切
都依赖群众,从群众到群众。党的开展历史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历史事实说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党的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开展,前进。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下是对党的历史学习的一些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施改革开放、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历史和巨大奉献的历史。
一、学习党史是党的一贯性要求,学习党史并不是现在提出来的,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有屡次学习党史的高潮。特别是十七届四中全会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提出这项任务后,学习党史成为全党的大事。
二、学习党史尤为重要。古人云:以铜为鉴,以能正衣冠的人为鉴,以能明确得失的历史为鉴,可以知道兴替。以史为鉴,是正确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对党员来说,学习党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党的根本知识,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履行的根本义务。加强党的历史知识教育是促进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必要途径。特别是我们承担特殊责任的使命意义不仅如此,只有勤奋学习常温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历史,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的奋斗历史的艰苦,深刻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不断启发和觉醒,以坚决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克服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困惑和困难的障碍,维护肩膀的神圣使命,完成职责任务
三、学习党史,真正理解真正的信用,通过学习进一步稳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很重要的。真正学习才能真正理解,真正理解才能真正相信,真正相信才能真正使用。积极学习,不是用时翻书,而是全面系统地学习,不是寻找文章摘要,而是带着问题学,不是背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了解党的历史,当然会增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通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开展规律,进一步坚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要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踏踏实实地为实现党现阶段的根本纲领而奋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相信党、支持党、依靠党、维护党。
四、学习党史,着重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走了很多弯路,有过悲惨的教训。从党的历史来看,党执政形成的规律认识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个根本原那么,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必须坚持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社会主义民政治,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而言之,我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我党艰苦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要认真学习和掌握这些命题提出的背景、结论形成的过程和中途出现的曲折等,反复研究、认真理解、深入思考、融会贯穿,不断提高执政规律认识水平,提高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决性,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决性
五、学习党史历史,根本目的是以现、以史促现。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学习的效果必须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行动。一是要结合学习党史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认真学习和理解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宗旨、历史使命和路线政策,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党性分析,调查漏洞,改善缺乏,加强自己的党员意识,注意自己不要忘记党员的身份,不要忘记党的历史使命,不要忘记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看到,关键时刻站起来,危险时刻开始。二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模范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追求现实、开拓创新等。这些优秀的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是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要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和做法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考虑这些优秀的传统和做法的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立足于自己的工作,找到实践的切入点,发扬光党的优秀传统和做法,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第三,结合学习党史,切实联系和效劳群众。
党员做好联系和效劳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稳固党执政群众根底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作为党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上关于群众路线的着名论断,还要认真学习党执行群众路线取得的伟大成绩,不执行群众路线的悲惨教训,认真学习为人民效劳先进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更加坚决地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观念,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效劳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决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升方向,感受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在科学开展观的引导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育技能,教书,培养好人。
作为共产党员,认真学习反省,知道自己的理想信念不牢固,作为一线教师,工作压力没有合理调整,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经常反省自己的缺乏,加强学习,认真履行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作风,以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心,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
按照党史学习方案,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简史,通过系统的学习,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进一步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带着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强大力量,更加强化了党性觉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30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中国经济开展打下了坚实根底。主要包括3个阶段: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我们党用了7年时间完成了这一过渡,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逐步使我国从一个原来贫穷落后的国家,开展成为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用自己的实践证实了马克思关于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的论断,并以自己的实践丰富和开展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从1956年到196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这一时期,我们党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当然因为犯了左倾错误,对社会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1966年到1978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1977到1978年的两年时间,逐步过渡到正常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想来是相当的艰辛和不易。尤其是面对外部环境恶劣,在没有任何先例和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探索中前进。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重大成就,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平安,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变化。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特别不容易:
一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制度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启了党员干部的制度建设,这是党的开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根底性作用。通过在上海地区的试点,探索出了干部制度建设的可以推广的模式与方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体系中,对于干部制度有论述,列宁首次提出了干部制度体系。党的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制度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干部标准、干部路线和干部管理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新中国成立初期,干部制度化建设是意识形态、政治组织、政治运动等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是制度化建设的根底,而制度建设又强化着意识形态的稳固。干部的制度化建设是历史之鉴也是时代的需要。新时代,我们要持续的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就要更加重视干部制度与意识形态、组织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建国初期,经济濒临崩溃,战争尚未完全停息,根底设施破坏严重,农业产量低下,工业上也没有成熟的体系,很多工业品都需要依赖国外市场,真的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根据当时的开展状况,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运用全局思维来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复杂难题、处理各种关系,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围绕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认识和把握全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实行统购统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开展。这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从红船到北京,这种精神品质一直鼓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进。历史已经把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里,身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
要把首创精神持续的发扬光大,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破解难题,不断推开工作。
三是时代精神的塑造。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涌现出来的雷锋、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奉献精神,“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精神,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的两弹一星精神等,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业化设备落后人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杆,也是一代人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发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篇八:社会主义改造与初步探索时期学习心得
第一篇:近代史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自己感想新得体会三大改造是有必要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土地制度改革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转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国家需要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因为它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但资本主义工商业又存在着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这就出现了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为了把原来落后、混乱、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只有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新中国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后,进行三大改造是历史的必然。
1、当时农业绝大多数仍然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手工业大多数是分散的小规模的个体经营。农业、手工业的这种个体小生产受季节、天灾人祸的影响,生产很不稳定,难以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所以,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
2、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由于国营经济的壮大,其产值在全国工商业产值中的比例已逐步下降,而且通过国营企业的加工订货、征购、包销和收购产品等不同形式,实际上已逐步走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三大改造有利有弊。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三大改造也存在缺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对一部分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不够适当,以致遗留了一些问题。但也使中国走向高度集权的体制。合营后改组、合并过。
总之,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二篇:中国近代史感想
中国近代史感想
----------可笑与可悲
我们伟大的祖国,土地广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很大贡献。历史上周边的国家都曾向我们学习,甚至称臣。然而,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从1840到1919年,在这风起云涌的80
年中,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动。然而,我却想撇开这些不谈,想通过统治阶级的一些可笑与在其统治下的人民的可悲,来阐述我的想法。
首先是统治阶级及领导阶级的可笑,主要表现在思想上,行为上。我们看慈禧老太太,正当义和团运动高涨时,老太太正在为废光绪烦心,老太太想把光绪废了,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为大阿哥,准备接光绪的班。年号都想好了,叫保庆。慈禧为了废黜光绪,对外宣称光绪得了重病,要求各地推荐名医诊治。谁料,此举弄巧成拙,遭到朝廷上下反对,外国公使对此事非常关注,要求为光绪帝治病。慈禧被迫带着洋医生前往瀛台,结果发现光绪皇帝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借病废帝的想法不攻自破。在随后册立大阿哥的典礼上,列强公使无一到场,不给老太后面子。列强说你凭什么把皇帝给关起来,你不合法,人家是近代法治国家。慈禧说这是我们家事你管得着吗?既然义和团扶清灭洋,民心可用,让他们去跟西方列强斗一斗。所以,义和团在
这种情况下和各使馆发生了冲突,双发打了起来。端郡王伪造列强逼迫慈禧退位的诏书,老太太一看大怒,觉得列强欺人太甚,向他们宣战。慈禧应该是愤青心目中的偶像,最伟大的中国老太太,没有一个人比慈禧还伟大,她一口气向十一国宣战。大清创古今未有之举。这一宣战,人来了。结果我们都知道,1900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这是统治阶级的可笑,却是人民的可悲,赔偿那么多银子,赔得起么?赔不起怎么办?那就榨干老百姓的血,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这不是人民的可悲么?
老太后如此,咱洪天王就更有“才”了,我们看洪秀全,在他造反前,他是很看重功名的,洪秀全7岁在本地私塾读书,从13岁考到30多岁,考了四次,都未考上秀才。洪秀全学问太陋,总是达不到小学毕业水平。1857年太平天国刊印颁行的经典官书之一《天父诗》,收选了500首天王的大作,我们可以学习一下天父的诗,是洪天父订的“十该打”条规:
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
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
。。。。。。
起眼看主是逆天,不止半点罪万千。(诗197)
看主单准看到肩,最好道理看胸前。(诗237)
看毕天王创作的这些诗歌,我们就会明白他为什么四次参加科举都考不上了。1842年,洪秀全第四次参加了科举考试,却依旧
不如人意,榜上无名。一起落榜的冯云山出于对考试的极端不满,从星相角度看出洪秀全“多异相”“有王者风”,于是两人造反。你想,这样的人成为领导者,对人民有好处么?后来竟造反成功,定都南京,在太平天国里洪秀全的轿子是64人抬,杨秀清48人抬,他们一出来就得全城戒严,老百姓都得背对着他们的仪仗队,跪在路边,如果你冲撞他们的仪仗队,斩首不留。再厉害点,凌迟,点天灯,把你熬成油,这事多了去,洪秀全的想象力多丰富,滥用私刑。要知道清朝谋大逆才是凌迟。一般人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太平天国干的事现今无法想象。所到之处,没别的,孔庙,岳王庙,关帝庙,佛寺一扫无余。尤其是洪秀全倾全城之力营造天王府,一个爆发富的样子,几乎将六朝以来的古建筑拆光,举世闻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宝塔,是被炸掉的,明代故宫被拆的只剩一座破城门。洪天王还大量造字,造词,而且洪天王一直有个宏愿,便是自己出题考别人。可以说太平天国带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灾难。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战争是太平天国,其次才是一战,二战。太平天国使中国人口由原来的4亿减到了2.4亿。
中国近代史像这种可笑可悲的例子多了去,不仅是领导阶级,在其统治下的人民也如此,我们看鲁迅
的阿Q就知道。在这可笑的同时,我们应该进行深刻反思,以史为鉴,落后就要挨打,弱国下的人民是可悲的,我们的近代史就是很好的证明。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不做可笑的统治阶级领导下的人民,也不做可悲的人民,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感想
中国近代史感想
提到近代史,我想大家都会想到屈辱这词。号称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被压迫成这样?任人欺凌,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偷偷地往中国运输鸦片,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大批中国人整天抽大烟,痛苦不堪。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销毁了大批鸦片给英国沉重打击。于是,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虽然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尤其是三元里的群众,但英国先进的枪炮并不是靠人多就能打的过的。长期闭关锁国、腐败无能的清政府采取妥协的政策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清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与英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就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后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政府没从第一次中汲取教训,依旧我行我素。认为中国乃堂堂天朝大国,西方的列强没有威胁到清政府的地位。最终被迫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条约。其中,清政府采取妥协投降等政策,甚至还和西方列强合作一起镇压中国人民让我们很是愤怒。是清政府和列强一起把中国推向了灾难与屈辱的无底深渊。近代,贫穷与落后一直伴随着中国人。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近代史就是铁一般的例子。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被镇压史,还是斗争反抗的历史。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顶上去。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支持着,战斗着。这是不可以妥协的事,也没有可以妥协的地方。全国各界人士纷纷站起来,誓死抗争到底。林则徐、关天培、丁汝昌等一系列爱国官员带头反抗,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激情与勇气。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这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对国人的思想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并且它的失败意味中国想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如果当初没有西方列强的入侵,那么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呢?还会不会直接跨过资本主义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呢?没有了入侵,近代的中国人民应该会生活好一点。但一样会遭到封建制度的压迫,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几百年都一直是封建制度。历史是客观实在的,尤其是屈辱的历史我们更不会忘记。牢记历史,警示后人。
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但在当时的摸索阶段,随又能说的清。于是,在孙中山的带领下《辛亥革命》爆发了,并取得了成功。但最终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给窃取了,并恢复了帝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一定的解放。也再一次的证明了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中国的道路究竟在何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中国共产党
应运而生。接下来的道路更是曲折的、艰辛的。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一件件我们耳熟能详的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些都是中国近代的血泪史,是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铁一般的证据。中国人们是不会被打倒的。在近代,我们的祖国忍受了太多的蹂躏、承受了太多的折磨,但她挺过来了。彩虹总在风雨后。看看现在中国的发展,你就知道她的坚忍不拔。
然而,总是有些人喜欢扭曲事实真相。现在的日本不仅没有对他们往日的罪行进行忏悔,甚至为了逃避罪责,把现在的教科书都修改了,不承认他们对中国进行的迫害。然而,历史就是历史,不是他想改就能改的。这种掩耳盗铃的可笑行为能掩饰得了他们昔日的罪责,能掩盖住他们的丑陋的脸面吗?不能。许许多多的照片、回忆录等都证实了种种罪行的存在。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造成的创伤是永远弥合不了的。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30万同胞的惨死。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儿童他们都不放过,这还是人能干出的事情吗?不是。“江边
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道出了当时状况的凄惨绝伦。令人发指的是,有2个日本军官甚至以杀人为乐,进行“杀人比赛”。6个多星期的烧杀淫掠无所不为,是修改教科书就能掩盖住的吗?也有很多的日本人进行了忏悔,做了许多的实际行动。南京古城墙修复时就有很多的日本人自愿报名参加。
很多的问题都可以从历史中寻求答案,学习它是必须的。它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知道现如今的安定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使我们满怀激情的投身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
第四篇:学习中国近代史感想
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感想
姓名:
李翔宇
院系:
土木学院测绘类
学号:1151065
一、总体印象
从小到大,历史课对我而言就好像是一套广播体操——枯燥乏味又不得不学。我感到中学历史课内容单薄,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多于对于客观史实的陈述而且对于一些敏感的历史问题都做了回避。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大学历史课的学习,历史课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丰富的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让历史不再死气沉沉,一段段真实的资料将我们带回了一个又一个“昨天”。此外,老师总是从不同角度客观地介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上公认的伟人,大家不再是完美无缺,坏人,叛国者不再是一无是处。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得以回归其本貌。历史课本中对于8.9事件,文革等敏感问题也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填补了中学历史教育的段段空白。
二、关于课本
1.系统性、条理性
《中国近代史纲要》给我最深的感触是它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本书以“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为两个节点将中国近代史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由综述和若干章节组成,对于近代历史大部分重要事件及其意义进行了系统、客观的阐述。全书内容呈“树状结构”,以总述和分论的形式组织文字,使其易于理解和记忆。
2.客观性、指导性
本书充分地肯定了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贡献,回顾了文革中毛主席的错误,解析了8.9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这一个个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不再是一段段空白,并且客观全面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历史得以离开政治的干扰让我们重新审视,以前种种的误解和猜测一扫而光。此外,本书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客观地融入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中,并且客观公正地阐述了它的诞生、发展和意义。让我们对于党和信仰有了更加深刻,内化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口号性的盲从阶段。因此,此书具有极强的客观性和指导性。
三、关于课堂
1.生动
课堂上生动丰富的视频图片和史料让历史变得有血有肉。老师在讲述历史时总不忘联系当下生活,如某个现代歌词的来源、热映影视作品的历史背景等等。当同学们犯困时还会有笑话、段子的穿插。历史课让我感受到了快乐!
2.充实
由于课本是《纲要》,所以老师的PPT包涵许多史实和有血有肉的历史事件。细节与纲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在领悟精华的同时又不失趣味。历史,我爱上了你。
第五篇:中国近代史感想范文
中国近代史感想
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如何从过往的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答案就是------学习研究历史。
中国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历史,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是一部反动政府的投降卖国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从1840年到1949年,历史的车轮仿佛放慢的脚步,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刻都危机四伏。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的时候,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个时期比较。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紧张,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疯狂,当然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这样威胁着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俗话说,我们应该“以史为镜”,因此,学好近代史对于当代社会发展尤其是我们大学生本身有着极为深刻的借鉴意义。
本学期通过三十个学时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学习,自身的理论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具体来讲,以下三个方面对于我的感触最深。
一、落后就要挨打
应时刻学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里,我们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是,历次的反
侵略战争,都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究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根本原因则在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清朝统治者始终奉行闭关自守的封建落后政策,使得中国逐步与世界脱轨,由强大走向衰败。政策上的“落后”带来科学技术上的落后,军事实力也变得虚弱,不堪一击。英国人的巨大战舰横冲直撞,火炮铺天盖地,手握落后武器的清军战士尽管英勇无比,但始终改变不了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据载,在鸦片战争中,我前线官兵无不“血溅轩辕”“马革裹尸”。千千万万不知名的战士血战沙场,可在英军的坚船利炮下,中国仍不免落得个失败的结局。
在我看来,清政府的那些官员们眼光实在是有些狭隘,普遍有着“靠山吃山”的思想。自认为国土富饶,各种自然资源丰富,便只顾享受当前奢靡的生活,没有虚心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直到1840年时,城墙被国外的大炮给轰开,才慌了手脚。
现如今,我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自以为这已经足够,否则很有可能重蹈清末时期的覆辙。我们应该十分清楚,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巨大的,例如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并且,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肆无忌惮地恃强凌弱,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顽固派仍然存在,许多国家对中国依然虎视眈眈,“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适用。因此,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抱以谦虚学习的态度,永远不要停止学习,不断向前,向前,向前!
二、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总结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验,可以看到,近代史上每一次的农民起义都以失败告终,说明农民阶级不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和平改良的道路不能救中国;直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它的胜利果实最后却被袁世凯所窃夺,中国依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处境。这些失败昭示,农民阶级和中国资产阶级虽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但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其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辛亥革命后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尤其是"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由于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沉重压迫和剥削,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尤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直到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三、传承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民族精神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从反帝到反封建,广大人民群众一直是主力军。无数次大大小小抗击外国侵略者英勇悲壮的斗争,如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的戊戌维新、打倒"洋人朝廷"的辛亥革命、反对卖国独裁的北洋军阀的斗争、要求民主与科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日战争、反对北洋军阀和蒋介石独裁专制政府的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等,构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雄伟画卷。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应视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对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作为社会骄子、时代精英的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现如今存在许多不好的现象。例如考试作弊、取向功利化、奋斗目标不确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思想空虚、人云亦云、玩世不恭等等。或许是因为我们从小处在一个物质富足的时代,没经过什么磨难,并不晓得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以后工作的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才如此挥霍青春。想想当年反抗外国侵略者的士兵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爱国主义者们为探索强国道路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只为换来我们今日美好的生活,可是我们对于他们的回报是什么呢?
我们的祖国正在腾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能再沉沦下去了!我们更应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任,把未来图上五彩缤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