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4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于忍的作文800字 关于忍耐的作文篇1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七年级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在这中学时代的第一年里,我学会了忍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于忍的作文800字关于忍耐的作文篇1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七年级就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在这中学时代的第一年里,我学会了忍耐。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到一楼,准备做窝沟封闭。我们刷了牙,就在门口兴奋而又紧张地等候着。我向里面探头探脑,只见同学们都躺在一张钢板椅上。一束强光照向他们的口腔,几个牙医正给他们检查牙齿呢。我继续期待地等候着。队伍缓缓地移动着,我前面的人也越来越少,那张就诊用纸条也被我的汗水浸得皱巴巴的。
这时,几个同学或是想看得更加清楚些,索性围了上来,队伍变得七零八落的,不成个样子。我一直紧跟着凯,寸步不离。一边的恒一直在插科打诨。恒排在我后面的后面。不知怎的,他什么时候趁人不备插到我后面来了。他在我身后扭来扭去,一秒钟也不肯安分。他一会儿蹲下,一会儿又喋喋不休唾沫飞溅,语速快得像机关枪似的。
突然,他对我说:“让我先,好不好?”我回答得很简洁:“不好。”他哑住了。突然,他又说道:“你怎么到我前面去了?”
这真是理直气壮,语气不容置疑!我气不打一处来,说:“我本来就在这儿的!”“屁!”他眼睛一瞪,口水溅了我一脸。“羞羞——”他夸张地使劲刮着鼻子,弄得几个同学纷纷侧目。我顿时气得不知所措,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脸红。这根本是颠倒黑白!我几乎要哭出来。恒却丝毫不为所动,依旧夸张地刮着鼻头,那表情,好像我上辈子就欠他似的。我的心情坏到了极点,这真是比窦娥还冤啊!看他那欠揍的表情,我简直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上去一拳把他撂倒。我的忍耐几乎到了极限,只觉心中的怒火还在不断升温。此刻的我就像是一箱TNT炸药,一个小小的火星子都足以引爆。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别见我不发威,就太欺负人!
也许是预料到了我将要爆发,前面的凯回过头来,冷静地瞥了我一眼,好像在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不跟他计较。这一瞥,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正“滋滋”作响的导火索。我还是忍住了。我向医生们望去,他们似乎都在刻意回避着我的目光。
“下一个。”轮到我了,我在医生的示意下,躺倒了钢板椅上。我不禁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感到羞愧,恒如此颠倒是非臭不要脸不正是要激怒我吗,如果我真爆发了,那不正中他下怀?对于这种人,最好的做法就是像我刚才那样,坚守自己的阵地,让他胡说八道去。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个七年级,我学会了忍耐。我很庆幸。
关于忍耐的作文篇2
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不值得去一试的,比如学习就坚持、努力、宽容、耐心这些东西全都是需要学习的。就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
于是到了今天,我学会了耐心,他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如果你越急那会越烫,越疼。所以在你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的去忍耐一切事物,不管是什么,千万不要像以前的火那样子,做事总是急急忙忙的。
耐心往往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你们千万不要像我以前那样子急急忙忙的做事情,而是要心平气和的带着耐心去做事情。就比如写作业,我们也一定要有耐心的写,不能因为题目太难,或者是作业太多而没有耐心在那边瞎写,也害得把字写得又丑,明天交作业也会让老师一脸苦笑。还有就是考试,考试这个东西,关于着我们的未来,我是那种一向对数学不好的人,所以考试的时候也一定不会有很多的耐心去认真的写这张试卷,有的时候因为难,而是抓头抓脑的,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就因为经过了这一次的的考试,我便带着耐心将前面的计算机全写完
了。虽然出来的分数并不是很理想,但是我为我能把前面的计算题给耐心地写完,我也是很开心的。
在耐心这个方面上我也有在培养着,就比如我学习画素描,我在素描课上,我也我就一直在培养着耐心这个东西,因为画素描一向就很讲究耐心,只要你画素描,不急躁,不吵闹。即使你画的并不是很好,但里面也绝对充满着优点。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时间充分的利用在一个东西上。不能没有耐心的去完成一件事情。
所以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养好有耐心这个习惯,因为只要有耐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只要你有耐心,有抓时间的把握,那么不管什么事情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关于忍耐的作文篇3
我是一个没法忍耐的人,这一点从我小时候便能看出来。
因此我总是吃亏:话说太快,别人没听清楚;做事心不在焉,毛毛糙糙常常丢三落四;自顾自地玩,与他人一言不合就大吵一通……这使得别人不开心,自己也闷闷不乐。
曾经,爷爷、奶奶去外边买我每天必吃的鸡腿、鸡翅……我却十分不耐烦的一边怒看动画片,一边等待爷爷奶奶的回来。时间一长,自己便在家中上蹿下跳,差点没把整栋楼踩塌。爷爷奶
奶一回家,我便一边跳一边大喊大叫,惹的爷爷奶奶急忙来安慰我这个“小祖宗”并赶紧准备好饭菜。
然而现在我都是一个初中生了,怎能像不懂事的儿童一样?所以,我要让自己成熟一些,学会忍耐他人对你的不解和冲撞,不再与他人打骂。
在电脑课上,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关了我的电脑好几次,我便稍有些生气的说:“别弄!”并“挡住”了他的下一轮“攻击”。他骂我几句,我说他一句,我本以为结束了,他忽然给我一拳。我被打懵了,一忽儿我反应过来,把头朝向我的电脑,我忍住了,没有理他。
电脑上遇到的问题,他没问我,我也没问他。一直僵持到下课我俩也没说话。没过多久,他便忍不住找我说话,我也就跟他说。渐渐地,我们又恢复成之前的好朋友、好同学。
如今,我在想:还好当时没有还手,不然我估计我们一辈子都做不成好朋友了。如果当时我忍耐不住了,我估计他现在都还在跟我敌对呢!
做人,要会忍耐。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懂得忍耐,懂得宽容,才会有宽广的心胸,才能拥有更多的美好!
关于忍的作文800字
关于忍耐的作文篇4
我始终认为,“忍”应当成为我们的人生智慧。
就拿《林冲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来说,刺配沧州时,他依然尊称陷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将罪责揽到自己身上,称自己“恶了高太尉”,认为自己是“罪囚”,这真可谓是忍辱负重。但是这种作法却是合理的,毕竟林冲已不能再得罪高俅了,否则自己在东京汴梁的家人性命将不保,甚至于会加速自己的死亡。所以,为了保全自己与家人性命,为了与家人团聚,林冲选择了忍。他选择了理智,尽管最终被逼迫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但他若不去忍耐,恐怕他的结局会更加悲惨,也会更容易被当时黑暗社会与政治吞噬。
纵观唐朝300年历史,我认为郭子仪与娄师德的处世之道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是娄师德,武则天时期任命宰相75位,亲自提拔68人,被杀或下狱者15人,流放9人,占了整整三成。如此算来宰,相一职岂不成了高危职业?而就在这样酷吏横行、血雨腥风的时代,娄师德却成为担任宰相时间最长的三位宰相之一。我认为其人生智慧就是一个字——“忍”。他曾劝告弟弟为避免树大招风,而对别人指责辱骂,应当让脸上的口水自己干了。这也是成语“唾面自干”的出处。而他的弟弟在外出做官时,也就此保全自己。面对同为宰相李昭德的辱骂,娄师
德不着急不生气,他说:“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小时候干过农活,娄师德巧妙应对李昭德对其“田舍汉”的辱骂。而李昭德也终因自己的性急,与酷吏激烈对抗,而被诬告处死,与娄师德形成鲜明对比。
但是,如果你仅仅认为娄师德是一个圆滑、没脾气的老好人,那你可就错了。
娄师德的忍是有自己原则的。首先,他是为办实事而忍。他举荐狄仁杰,但狄仁杰本人并不知情,反而十分排斥他。但娄师德忍了,这是为了实事,为了国家利益而忍。其次,他洁身自好。当时官场已经足够腐败,他却足够清廉。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圆滑来圆滑去不就是图个利益吗?那敢问娄师德又谋取了什么呢?娄师德忍住了,他克制了这种贪欲。有些人平常忍,但一到有利可图时,比谁都贪!这不叫忍,这叫阴谋诡计。再有,娄师德从不存害人之心。面对别人的辱骂和排斥,他并不记仇而是忍让,他一生没有害过任何人,光明磊落!
林冲与娄师德这样做,我相信很多人会问:他们不累吗?我认为他们一定累,但是又怎样呢?这是时代的使然啊!他们若不这样做,只会更快地死亡。忍就是在这个时代存活下去的智慧法宝。
我认为想做到“忍”,必要拥有豁达的心态。想一想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博大的胸襟和豁达的态度才让他在不断地贬低中“悠然自得”,继续写出名篇大作。所以,豁达才是
人生通吃的砝码,它是忍的基础。也许有人会说:忍耐实在是太累,时代已变迁,无需再如此忍了。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利益成为很多人心中冲动的魔鬼,我们要“忍住”自己的内心的贪欲;在面对充满挑战的人生时,我们也要经得起考验,忍得住磨难与冷嘲热讽,换来内心的安稳与平静。要知道,生存之道与事业的成功皆因懂得忍耐。
忍,真的一种大智慧。
关于忍耐的作文篇5
中国有句老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可见忍让的重要性。
现在有许多学生只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甚至酿成大祸。我们需要知道家庭的和睦,朋友的友情,集体的团结,都要求人们要有忍耐精神。我们不需要学鲁迅笔下的阿Q,但心量狭小的人也不是男子汉。
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遇到矛盾,如同学的脚被踩到,多年持续的“三好学生”被别人摘去了,大部分都只会用武力来解决。可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那会用语言来缓和的一小部分人,都将会把对方的感情加深加厚。
再想想,如果韩信当年不忍受“胯下之辱”的话,如何成为刘邦手下的大将。乌龟如果没有忍受兔子的嘲笑,怎能取得赛跑
的胜利呢?我们不能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拳脚相加,更不能为一点蝇头小利而反亲为敌。还记得一次庆功宴会上,一个上菜的士兵把菜汤不小心全洒到了将军的光头上。将军不但没生气,还风趣儿的说“小伙子,你是在这菜汤里加了生发剂吗?”现场凝重的气氛瞬间瓦解了,士兵换来的不是将军的破口大骂,而是将军有趣的话语。在场所有人不禁都暗挑大指。那天,在场所有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将军风度。
众所周知,忍让并不是软弱,没本事,而是一种宽容大度的美德。如果别人不小心冒犯了你,你苦涩一笑是忍让,你说一声“没关系”也是忍让。如果没有了忍让,就不会有和谐,如果没有了忍让就不会有友谊。有忍让,人生的道路会更宽广。有忍让,生活才会更美好。
篇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
关于忍耐的作文800字(4篇)2018-07-05关于忍耐的作文:忍的气度古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是一门艺术,讲究气度。
凡事忍让谦虚也算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但凡事也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
琴棋书画”四个字中,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一门学问。
围棋便是其中一种。
也许有人会说:下棋嘛,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打发时间罢了。
我却不以为然,围棋,看似游戏,实则如同行军打仗,讲究战术,甚至有时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这更加考验人的忍耐性了,有年轻气盛者只为一棋半子而失去整片江山,但智者却能看到一棵树木后的广阔森林。
忍小通常都是为了成其木,但也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者充满了豪情壮气,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古希腊神话中有位叫做普罗米修斯的神,他为了让人类免受苦难,便从上天偷了天火送给人类,并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给人类,从此人类不断强大,拥有自己的文明。
但这件事激怒了众神之神”——宙斯,他把普罗米修斯绑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
每天都有秃鹰来啄食他的肉体,普罗米修斯——为人类而死的伟大的神,他忍受巨大的痛苦,成全人类的幸福,宁可死,也不做宙斯的奴隶。
懂得忍”的人,是智者。
凡事都忍的人,则是愚蠢的。
朱自清家境贫寒,晚年又得了严重的胃病,使他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他全家12口人吃都吃不饱,更别提拿钱看病了。
当时,吴晗让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政府扶助日军并拒绝美军提供的粮食”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他临终时对妻子说:就算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为了民族气节,民族精神不能丢,骨气不能丢,尊严不能丢,别的可以忍,甚至饿死也可以忍,但是民族的魂魄不容许有丝毫的侵犯,与其有关的都不能忍!忍是气度,可大可小。
学会容忍”是人生的必修课。
忍”可以很渺小。
忍”也可以很伟大。
简评:本文以新颖的构思,别致的用例赢得高分。
忍耐(2)爱是恒久忍耐。
”---这是蕴涵着无数真理的《圣经》给人的启示---忍耐就是爱。
往往说到忍耐,就会出现众说纷纭的解释。
有人说,忍耐是毅力的考验;有人说,忍耐是衡量心胸宽广与否的标准;有人说,忍耐就是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有甚者,把忍耐看成是胆小鬼、孬种的代名词。
诚然,忍耐包括了以上的观点与论述。
但是,归根结底,忍耐即是爱---耶稣基督已凭着他的作为向我们诠释了忍耐的真谛:旷野行走了四十天,未曾吞下一粒米,面对撒但的诱惑,他忍耐着;面对摆在他眼前的王国与荣华,他忍耐着!终于,凭着忍耐,他胜了这世界,胜了世俗的诱惑!凭着这爱,使忍耐得胜!在家乡传讲上帝之道的日子,在耶路撒冷传讲上帝之道的日子,面对人们对他的抵毁,对他的侮辱,因着对世人的爱,他的忍耐彰显了来自上帝的荣耀,他赦免了他们的论断和佞妄的话语,原谅了他们待他的不公。
在被捕被侮辱、被戏弄嘲笑的时候,他忍耐,因着他所说过的:要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大爱在此刻彰显!因着对仇敌的爱,他的忍耐再次荣耀了他的名!在被钉上十字架,受残忍鞭刑的时候,他因着对世人的爱,及至对残害他、诬陷他的人的爱,他的忍耐完成了升华,他的忍耐到了极致!他甚至在十架之上还在为残害他、钉他上十架的人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并不知道!”这至高至大臻于完美的爱,将忍耐发挥到了人类不可能有的高度,将大爱抒写的淋漓尽致!爱,对上帝的爱,对世人的爱,对仇敌的爱,对世界的爱,凝在一起,便宛然成就了---忍耐!《圣经旧
约》律法上说: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忍耐,是有福的;忍耐,是蒙上帝悦纳的。
未曾见那争夺的、残暴、逼迫人的和报仇的不被自己的刀所杀;也未曾见忍耐的、包容的、怜恤的不被悦纳。
爱,在心里,忍耐,就昭显在行为上,彰显出来自上帝的莫大的荣耀!爱,是恒久忍耐。
”让爱充满你的心,让忍耐使你蒙福!忍耐吧,弟兄姊妹们!忍耐吧,世人!关于忍耐的作文:忍耐挫折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题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忍耐能使人廊然无累,真正地解脱,亦能使人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中有苦有乐,哪怕有一天不幸降临你的头上,哪怕是生命的重击,你都要去面对,都要去忍耐。
忍耐挫折,你将得到一个美丽的春天。
回首往事,滚滚红尘。
往事依旧,让人道不完的事,诉不完的心灵波折。
铁窗,脚镣,明月。
一个孤影在阴暗的牢中徘徊,他就是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陷于囹圄之中。
长安城飘来李陵投降的消息,他本来与李陵毫不结识,但心中的耿直让他为李陵求情。
他依稀记得汉武帝歇斯底里地咆哮:把他拖下去!他想不到,得到的是一个奇耻的惩罚——宫刑。
他想过以一死而换得清白,但是父亲的夙愿谁去完成?大汉的史书还没有诞生,他想到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毅然选择了宫刑。
倘若他这时候放弃了,不忍耐了,那么就没有《史记》的横空出世,就没有他千古长青的灵魂。
在这人生绝境中,他忍耐了,他战胜了挫折,成就了一番事业。
一个伟大的人并不是堂堂正正地活着,而是为某件事业卑微地活着。
一代文豪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被一贬再贬,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而且越贬越远。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忍耐了,知道这是人生最后胜利的必经之后,纵然在恶劣的环境中,他犹然忍耐着,写诗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认识到一生注定在风雨中独行。
他吟啸着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大风大浪中沉浮,最后留取了誉满人间的无数诗篇。
他把自己忍耐的精神财富毫不保留地给所有愿意的人享用。
巴尔扎克说过,挫折是弱者的无底深渊,是信徒的洗礼,是强者的启明星。
越王勾践面对亡国之耻,痛定思痛,卧薪尝胆,终成复国大业;音乐巨匠贝多芬面对双耳失聪的人生厄运,告诫自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辉煌的《命运》绝响……由此可见,成功者往往是突破思想上的樊篱,忍耐挫折,书写连自己都不曾想过的神话。
忍耐挫折,你将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忍耐挫折,你将得到心灵的慰藉。
忍耐挫折,你将获得人生的真谛。
关于忍耐的作文:忍一时不一定风平浪静要说中国人的忍耐性,绝对是世界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古代圣贤有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忍耐,似乎是中国人生来骨子里就具备的。
可是,在某些时候某些场景下,忍耐未必就能换来风平浪静。
越忍,风浪反而被搅得越大。
这时候,忍耐似乎成了懦弱。
一千年前,汨罗江埋葬了一位伟大的英魂。
一千年后,我们仍然望江而叹,唏嘘不已。
千百年来,祭奠屈原,是我们的传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可是一千年后的我们,都做了些什么?眼睁睁看着这一流传千年的精神遗产被窃取而无动于衷。
真是可笑呢,屈原是韩国人而不是我们古代楚国的士大夫。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了,我们这些所谓的主人”身份变得不
明不白,就如同偷窃的是我们般可耻。
这是国家的尊严问题,岂可忽视?可是,我们还是忍,无计可施,只嚷嚷着我们才是真正的主人韩国人是小偷来自我安慰。
在这一时刻,忍耐”这一传统美德被我们发挥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能证明中国人忍耐力惊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想当年小日本侵华战争时犯下了多少滔天大罪。
三光政策”让多少中国民众魂归西天,家破人亡。
当年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依然安静地陈列在纪念馆里。
无声控诉着侵华日军的暴虐行径。
这些都是血和泪浸过的铮铮铁史。
可是,日本人怎么做的呢?改编了教材,反过来是我们是侵略方,他们则是来帮助中国发展的友好人士;靖国神社里供奉的全是日本侵华时罪恶滔天的战犯。
在如此明目张胆的挑衅下,我们中国人又是怎样做的呢?依旧是忍,只软绵绵地说一句:我们强烈谴责这种行为。
此后便悄无声息。
我只能说,中国人的忍功”真的是已经登峰造极,无人能敌了。
我想说,忍一时不一定风平浪静,退一步也未必就会海阔天空。
有些时候,忍耐就是示弱,让步就是自掘坟墓,自甘跳入其中。
在大是大非面前,岂是一个忍”字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我坚信中国人有风骨,也知道忍耐很多时候是必不可少的调和剂。
可是,一味忍让只会让别人更加瞧不起你,更易受到欺负而已。
所以,不要一味忍让了。
鲁迅说过,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爆发吧,中国!
篇三: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
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①治:治理
②运:运动
B.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①乍:刚刚
②入:掉进
C.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①恻隐: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
②端:萌芽,发端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①始:开始
②达:到达
3.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谓其君不能者
仁也者,人也
..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④犹其有四体也
....⑤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⑥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⑥
5.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A.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C.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B.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D.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不学《礼》,无以立
B.其斯之谓与
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7.下列对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B.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在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二、其他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2)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3)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4)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①丹之治水: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丹之治水也,愈于禹
.C.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10.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
11.简要分析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B.禹之治水,水之道也
.D.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有测改)
(注)①梁惠王:魏惠王。因曾迁都大梁,所以魏国又称梁国。②梃(tǐng):木棒。③u)ráo)梅(nò:锄草。④刍荛(chú:割草打柴。
③①
1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有以:有什么办法
..B.王,何必曰利
必:必然
.C.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遗:丢弃
.D.人以事其父兄
事:侍奉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B.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C.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D.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人”也叫“庶民”。西周以后对农业生产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B.“文王”姓姬,名昌,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C.“弑”在封建时代称君杀臣、父母杀子。如“放弑其君则残之”。
D.文中的“纣”是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又称纣王,因残暴无道,最终导致商朝灭亡。
1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就危险了,并通过利害分析,进一步劝诫梁惠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不必谈利益。
B.孟子询问梁惠王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是要借此提醒梁惠王施行仁政,不要使百姓活活地饿死。
C.梁惠王想洗雪魏国的耻辱,向孟子询问对策,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仁政,并明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外来之敌。
D.周文王方圆七十里的狩猎场,百姓觉得小;齐宣王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百姓却认为大。孟子将两者对比,意在阐述与民同乐的思想。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2)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
17.选文第2段的论述思路是怎样的?
四、小作文
18.孟子认为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D【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文言实词的通假的能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声旁的字或者声旁),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题干要求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A项,“内”同“纳”,结交。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意思是: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B项,“要”同“邀”,求取。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意思是: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求取声誉。
C项,“然”同“燃”,燃烧。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D项,不含通假字。
“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意思是: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故选D。
2.C【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除了注意平时积累之外,还要注意答题的方法与技巧,此类试题的答题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时要注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句(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A项,有误。“运”,运转;“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B项,有误。“乍”,突然;“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意思是:(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
C项,正确。
D项,有误。“达”,流通,涌出;“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意思是: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故选C。
3.C【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
A项,之:结构助词,的/句末衬字,无实义。
B项,者:代词,……的人/助词,表判断。
C项,以,都是介词,用。
D项,于:介词,在……中/介词,表被动。
故选C。
4.B【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
①②④古今同义。①孺子:小孩子。②乡党:乡里,也指同乡的人。④四体:四肢。
③⑤⑥古今异义。③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⑤爪牙,古义:比喻重臣,武将。今义:指坏人的党羽。⑥丈夫,古义:男子的通称。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故选B。
5.C【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例句,明:彰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A项,保:安定,无活用。
B项,事:侍奉,赡养,名词活用作动词。
C项,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疏远。
D项,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
故选C。
6.A【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例句:判断句,“……也”,表判断。“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意思是:对别人没有同情心,(那么)他就不是人。
A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意思是: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B项,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是:其谓斯与。“其斯之谓与”意思是:难道不就说的这件事吗?
C项,固定句式,“无以”,没有……的办法。“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会礼仪礼貌,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办法。
D项,省略句,“之”后省略介词“于”。“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意思是: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心里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
故选A。
7.C【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课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C项,“唯物主义思想”说法错误,应是“唯心主义思想”。判断唯心还是唯物,只有一个标准,即以思想意识为第一性的,还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孟子只讲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是从人的思想意识出发的。因此应当是“唯心主义思想”。
故选C。
8.(1)先王有怜爱别人的心,所以才有怜爱百姓的政治。
(2)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
(3)认为他的国君做不到的,是伤害他的国君的人。
(4)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都不足以侍奉父母。
【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关键词有:(1)“斯”,所以;“不忍人”,怜爱别人。(2)“所以”,表原因;“内”同“纳”,结交;“要”同“邀”,求取。(3)“谓”,说、认为;“不能”做不到;“贼”,伤害。(4)“苟”,如果;“保”,保护;“事”,侍奉,赡养。
9.D10.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让水流入邻国;大禹治水顺应水性,让水流入四海。
11.民本思想。孟子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认为统治者的德行很重要,所以孟子肯定大禹将水导入四海,于人无害且造福人民的做法,而否定白圭将水堵塞之后使之流向邻国从而嫁祸于人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
【分析】
9.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
A项,“之”,助词,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丹之治水也,愈于禹”意思是:我治理水比大禹还强。
B项,“之”,助词,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意思是: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
C项,“之”,助词,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意思是:洚水就是洪水,是仁慈的人厌恶的。
D项,“之”,结构助词,的。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意思是:前代圣王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语段的阅读能力。只要能读懂语段,就能概括出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的不同点。通过分析孟子的话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孟子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意思是大禹治理水患,是顺着水的本性而疏导,所以使水流注于四海。如今你却使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水逆流而行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这是仁慈的人厌恶的。你错了。由此可知,白圭治水筑堤塞穴,让水流入邻国;大禹治水顺应水性,让水流入四海。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理解能力。只要能读懂语段,就能概括出孟子的有关思想,当然还要结合有关孟子的一些常识,会更全面。本段文字所体现的主要是“民本思想”,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当白圭夸耀自己的治水比大禹强的时候,孟子毫不客气地指出“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以邻国为壑”,让洪水在邻国肆虐,丝毫不考虑邻国百姓的利益与生死,只管自己眼面前的利益,可见白圭的治水方法急功近利,损人利己。白圭所采用的治水方法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相悖的。
译文:
白圭对孟子说:“我治理洪水的本领,超过了古代的大禹。”
孟子说:“您错了。大禹治水,是(按照水流的规律,由高到低)把洪水疏导到大海中去。因此大禹是以四海作为蓄水的沟壑,而您是把邻国当作蓄水的沟壑。水逆流行进,叫作洚水。洚水就是洪水,这是为有德行的人所痛恨的。您完全错了。”
12.B13.B14.C15.C16.(1)没有讲求仁义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讲求仁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
(2)作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做出类似于率领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3)(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也牺牲在那里;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欺侮。
17.先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亦有仁义而已矣。然后从反面分析“利”的坏处,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最后重申自己的立场:只要讲仁义就可以。
【分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例如本题就是采用了代入原文法,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
B项,“王,何必曰利”的意思是: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其中“必”,译为“一定”。
故选B。
13.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故曰”的意思是所以说,“仁者无敌”是“曰”的内容,所以“曰”之后要停顿,所以排除C、D项;“王往而征之”的意思(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往而征之”的主语是“王”,所以应在“王”之前停顿,这样排除A项。
故选B。
14.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弑’在封建时代称君杀臣、父母杀子”错,正确的是:“弑”在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
故选C。
15.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明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必难以抵挡外来之敌”错,这是秦、楚君主的行为,而非梁惠王的行为。
故选C。
16.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仁”、“义”,都是名词用作动词。讲求仁义;“遗”,遗弃;“后”,轻视。第二句关键点:“为”,作为;“父母”,父母官;“行政”,施行政事;“食”,吃;“恶”,哪里。第三句关键点:“东败于齐”和“南辱于楚”,都是被动句兼状语后置句,分别译为“在东边被齐国打败”;“在南边又被楚国欺侮”。
1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给语段分层,并概括出层意。分析论证思路时,要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回答时,采用“首先提出……的观点,然后分析论证……,最后……”的模式。
本题,先分析第2段的论述结构。孟子先是回答“大王何必说‘利’?只要说‘仁义’就行了”。他及时抓住梁惠王的话题,说之以“仁义”之利。正是因为梁惠王怀有谋利之心,孟子才说以“仁义”之大利,来消除梁惠王所贪图的眼前之小利。然后孟子引出自己的观点“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孟子分析自己个观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这是先从反面分析“利”的坏处;“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即讲“仁义”的人不会抛弃自己的父母,不会轻慢自己的君王,这是从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最后重申自己的立场:“仁义”足以立国。
综上分析,第2段的论述思路是:先亮出自己的观点:亦有仁义而已矣;然后从反面分析“利”
的坏处,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最后重申“只要讲仁义就可以”立场的。
【点睛】
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为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有利于我的封邑?’士人平民说:‘怎样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义的人却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讲求仁义的人却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谈利呢?”
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等于率领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百娃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做出类似于率领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孔子说:“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大概没有后代吧?’就是因为它们像人却被用来殉葬。(土偶木偶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使百姓活活地饥饿至死呢?”
梁惠王说:“晋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也牺牲在那里;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
给秦国;南边又被楚国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方圆百里的小国便可以称王了。大王如果对百娃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棒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您别再怀疑了。”
齐宣王问孟子道:“周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有这回事吗?”孟子回答说:“在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说:“若是这样,不是太大了吗?”孟子说:“百娃还认为小呢。”齐宣王说:“我的狩猎场方圆四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大了,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狩猎场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人去那里,猎取野鸡和兔子的人去那里,与百姓共同享用它。百姓认为小,不应该吗?我刚到齐国边界的时候,打听了齐国的重大禁令,这以后才敢进入。我听说齐国郊外的地方,有一个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杀了那里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那么这方圆四十里(的狩猎场),就是在国内设置了一个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应该吗?”
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纣王,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史书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杀君主吗?”孟子说:“损害仁爱、暴虚无道的人被称作贼,损害正义、颠倒是非的人被称作残,既残又贼的人,被称作独夫。只听过诛杀独夫纣,没听说过弑君一类的事情。”
18.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使相差很远了。孟子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但孟子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扩而充之”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的作用的。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
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详解】
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从表达方式看,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
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考的是议论类微写作。写作时,采用辩证的思维分析孟子的主张,一方面要赞成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一观点,孟子指出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这是人所固有的;同时,又要指出孟子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其理由是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的发端。总结:理论上,孟子是从“性善论”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实践上,他也重视后天努力的作用。最后指出孟子这种看法的积极意义。
【点睛】
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从表达方式看,微写作有以下几类;
(1)记叙类:不必六要素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
(2)描写类:
人物描写类:可以从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者描绘他人等间接描写来烘托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景物描写类: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发挥想象,变换观察角度,调动各种感官,做到绘声绘色。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将主观上的喜怒哀乐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场面描写类: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3)说明类微写作的技巧在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依据合适的说明顺序,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4)议论类: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
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5)应用类:此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抒情类: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篇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文800字议论文
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读《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
初中作文【1000字】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着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着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2
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