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14篇

时间:2022-12-13 17:3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14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要素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为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14篇,供大家参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14篇

篇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要素可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为什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

  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与本国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所谓核心价值体系,除了具有普世价值因素之外,还具有文化的因素。几乎所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与本国的文化土壤、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价值目标、理念、规范等。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只有大量地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才能不断丰富理论,取得实效。事实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从没有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泽东思想在形成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表现得非常充分。以“群众路线”为例。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主张,也吸收和改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

  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墨子·兼爱上》:“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表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是一种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特征和精神特征。《周易》:“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无穷谓之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汤《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的力量源泉。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

  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做到:

  第一,要充分重视。我们要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认识。

  第二,要认真发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第三,要批判地继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行不悖、互相促进。大力的发掘传统文化中有益于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要素,既令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又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使二者相得益彰。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篇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年级:2012级

  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周颖健

  学号:2012212033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

  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

  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

  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篇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

  作者:张峰

  来源:《宁夏党校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建设都具有紧密的契合性。挖掘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5)04-0055-05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下降,打破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出现了否定中华文化的声音,中华文明的优点被忽略,中华文明的缺陷被肆意放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延续不断的文明国家。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不断,必然有其优势所在。挖掘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1938年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大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必然包括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因为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实际的一部分”。中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传统的中华文明中包含唯物主义的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能够很好地融合,二者具有契合性。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现代中国人如此热情地接受(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有很多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中国的学者们自己却可能会这样说:‘真是妙极了!这不就像我们自己的永恒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结合吗?它终于回到我们身边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五千年来生生不息,就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融合。“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

  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存在剥削,人们生活贫困等原因,人类社会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未来社会的向往。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他们见证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见证了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润任意延长工人劳动时间、使用童工,残酷剥削压榨工人的罪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出于对社会矛盾的困惑,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按劳分配乃至按需分配的美好的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两千多年的《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的下一级是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地以为国,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春秋公羊传》提出了三世说,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这样三个阶段顺利进化的过程,最终达到理想的社会,大同社会。

  1840年以来,中国一步步沦落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西方列强同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为了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做过无数次的探索。从戊戌变法的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后的总统共和制、责任内阁制、委员会制,事实证明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无法改变中国的命运。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建立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彻底改变了危亡的命运,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概括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班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中就提到的“实事求是”四个字。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中国人所接受,并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很重要的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契合性。

  二、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契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國提出的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包括公有制、共同富裕、市场经济等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具有内在联系。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公有思想。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HT6](P111)[HT5]由于中国历史上,不断地发生朝代更替,而造成朝代更替的重要原因在于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社会收入差距过大。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关于公有的论述。在《礼记·礼运》中提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提出了天下是大家的天下的思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想。在《六韬·文韬·文师》一文中提出了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而是大家的天下的思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二是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思想。资本主义由于资本的逻辑,劳资之间的利益是对立的,资本所得到的,正是劳动所失去的。资本主义会导致两极分化,财富在资本一极积累,而贫困在劳动一极积累。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样才能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HT6](P123)[HT5]在中国古代也有共同富裕的思想。《论语》中,孔子就主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三是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需要市场的硬件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软环境。而很重要的软环境就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基础。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念对于完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经济只所以效率更高,是因为通过法律和道德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人们在契约的约束框架下,自觉地进行市场的交易,降低交易的成本。但是由于立法者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可能,法律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要想使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作用,诚信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诚信问题。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把诚信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最重要的五个方面之一。《论语》中提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指出一个人不能不讲信用,诚信是做人的规律或者说根本要求。

  另一方面,传统的义利观对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经济体制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市场中尊重的法则是价值规律,如果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会导致人们为了追求利润,避免在竞争中淘汰,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如社会中广泛存在的,为了追逐利润而不惜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语》中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是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缺乏改革与开放的传统,《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有商秧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等等,体现了中国变法图强的传统。儒家经典《大学》也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指出周是一个旧的国家,但是他的使用是不断地革新。中国历史上也喜欢对外交流学习,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物质与文化交流的桥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吸收其它文明长处的愿望。

  三、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契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核心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许多政治思想理念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富有启发。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是以人為本的思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管子》一书“霸言”篇中,就提出了:“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节约开支、爱护百姓的治国理念五原则。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二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按照传统观点,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人治社会,但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法治思想,对现实富有启发。尤其是依法与以德相结合的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具有现实意义。荀子提出了“法者,治之端也”,强调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韩非子提出了近似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以德治国,就可以使人心归顺,赢得老百姓的拥护。

  三是和平共处的国际政治理念。中国人崇尚中庸,崇尚和谐的理念,认为不同制度的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以和谐共处,而不是一方强制另一国家实行相同的制度,或者侵略剥削别的国家。

  一方面,不同的国家可以和谐共处。传统文化崇尚和的理念,《礼记·中庸》提出了:“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和为贵”“和而不同”。传统文化重视“仁”,所谓仁,仁指相互关爱,仁由偏旁“亻”和二构成,即二人,进一步引申为两个人的相处之道,而两个人相处之道是换位思考,是关爱。按照“仁”的理念,国与国的相处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和”的理念,每个国家都有自由选择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由。

  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之间可以互利共赢。按照西方的观点认为国与国之间是竞争的,国与国之间的利益此消彼长。修昔底德陷阱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的定理。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原有大国的地位,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通过战争来形成新的大国地位。然而虽然中国在历史上曾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但是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侵略其它国家,更没有掠夺其它国家。而是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周边国家定期象征性进贡的朝贡体系。《孟子·尽心上》提出了“达则兼善天下”。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外交关系,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契合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包括丰富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艺术作品等等,充分挖掘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成果,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间也是相互契合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一是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道德建设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的建设。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它提出了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既有规矩,又有荣辱观念:“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是以君子之风,加强个人品德建设。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君子之风,君子是古代仁人志士追求的理念目标。

  君子之风有助于个人修养的提高。君子思想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论语》中多次提及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周易》中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君子应该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应该有宽厚的道德来包容万物。君子之风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责任感。中国的文人以天下为已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强调“内圣外王”。《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礼记·大学》提出了知识分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是弘扬传统孝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孝道,中国传统思想的孝道思想对于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语·学而》提出了孝道建设的意义:“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同时在论语在又多次论述了孔子对教的认识。如对长辈要尊敬,《论语·为政》第七章记载“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四是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小说、艺术作品、民间传说、戏曲等文艺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宝库,赋予现代的形式,有助于开拓文化产业的视野和范围,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走出去,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中国的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五、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收入差距拉大、劳资矛盾、环境污染等引起的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中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其实,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社会治理与社会和谐的思想。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这三方面和谐的思想。

  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人与人之间随时可能导致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和”,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论语·颜渊》里提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和是不同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事物能够共同存在。论语中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孟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是社会的细胞,人与人之间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二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思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社会。随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就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物需要处理。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是自然经济社会,但是许多处理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會状态。有关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的描述,更是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六、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契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大量使用资源和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越来越多,环境污染与破坏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中国把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念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庸》指出了“致中和”的重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正平和的状态,天地才能各正其位,万物才能依其本性生长。

  一是畏天命──尊重自然的思想。人同自然界的其它动植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来自于自然,人依靠自然界的氧气呼吸,依靠自然界的水维持生命,人依靠自然界提供的食物生存。而当人去世后化成化学物质重新回归自然。《论语》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相对于自然人是渺小的。人要尊重自然,对自然有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畏天命的思想:“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二是知天命,顺天命,不逾矩──顺应自然的思想。自然界有其运转规律,《荀子天论》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只能掌握自然界的规律,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并运用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如果企图去征服、改造自然,得到的结果只能是自然界的报复。

  《论语》中提出了知天命,不逾矩的思想:“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是要保护自然的思想。人靠自然生存,要保护自然,否则就是破坏人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保护自然的思想。如《论语·述而》中提出了“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梁惠王》一文中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思是只要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只要密孔的鱼网不入池塘,那么鱼鳖水产就吃不完;只要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以上记载均体现了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七、结论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着历史的文化底蕴和天然的群众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成功的原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成功的原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HT5H]参考文献:[HT9.5SS][1.2mm][1][ZK(#]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6).[2]李约瑟.四海之内[M].劳陇,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67.[3]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7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6][JP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篇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

  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

  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

  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

  ***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

  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

  ***

  出反映全国各民族人民“最大公约数”的价值理念,更需要找到全国人民乐于接受的途径方法,而这一切均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要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立足于中华传统美德,真正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他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个民族的传统、传统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自我意识,是凝结在这个民族中的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

  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方面需要我们破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中剥离出能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又与当代世界发展相契合的优质基因,汲取丰厚养分;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利用中国人

  ***

  ***

  乐于接受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国学术界需要“讲清楚”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找不准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位置,就不清楚我们需要继承和扬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我们应该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如此带来的只能是表象的“国学热”的虚假繁荣景象,而没有真正把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要旨。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而且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它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文化基因。但是传统文化不会自动实现现代转化,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天然地发挥功能和作用,它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发展规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自觉的转换和推动。习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

  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要求就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

  ***

  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任何一种文化

  传统,作为一种历史的遗存,必然带有无法剔除的天然缺陷,其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思想高度与思想限度总是瑕

  瑜互见。这就需要我们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破译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梳理出“古今通理”的价值理念和精神标识,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推进其向现代的延续和发展。这是浩瀚繁杂的过程,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以独立的完整的形态存在着,而是存在于历代中华儿女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为代代中华儿女口传身行;或者存在于浩瀚的古籍文本之中,其诸多具有超时空有益价值的因素被层层厚重的幕幔所遮蔽。创造性转化的过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传统文化抽丝剥茧的过程,更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赋予其新生命的化蛹为蝶的过程。

  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如果说,在历时性上,“创造性转化”是从过去如何走向现在的话,那么,“创新性发展”就是从现在如何走向未来,即如何赋予“传统”以现代生命,促其拓展、完善和发展。无论任何时候,活在今天的“传统”都将与负

  ***

  ***

  载着传统的“现代”纠葛在一起,以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的形式,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提供思想资源,持续地发挥影响。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培

  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对十八大概括的12个价值理念搞“古已有之”的一一对应,而是根据我国国情

  和时代发展需要扩充其内涵,完善其表现形式,与时俱进地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保持“传统”的现代生命力。

  ***盘山县沙岭学校

  孙

  会

  2018年10月

篇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点

  作者:张亚男

  王瑾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20年第03期

  [摘要]作为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天然的一致性和本质的相通性。他们的价值契合主要体现在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契合,正是这种契合性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外来文化,并在日后把它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契合

  [作者简介]张亚男(1988-),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瑾(1989-),女,汉族,山东青州人,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031(2020)03-0015-02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对宇宙、物质、生命、人性做了深刻的探索,并表现出了人类智慧的一致性。①

  本文所论述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时间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时代而言的、本土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成果。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述的是狭义上的,即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立的基本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一、共产主义社会蓝图与“大同”社会理想模式的契合

  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创造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中他们为全人类指出了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马克思最早提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使这一社会理想变成实践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这一著作的发表和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一伟大组织的建立。这一著作的发表和伟大组织的建立使得共产主义成为无产阶级以及这一阶级的政党的最终奋斗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私有制和阶级以及阶级压迫,因而也就無需国家和政党,在这样的社会里生产资料由社会成员共同占有,人们实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一直追求着“大同”社会。

  中国从建立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开始,人民就开始了对“大同”社会的探索和追求。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对“大同”理想社会的文字描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篇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辅导员谈谈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个体的一个人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融汇了理想与现实、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的有机整体。

  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

  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我认为高校教师工作中,这八个字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辅导员,应该如何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崇文、尚信、勤行、致远”的新时期精神,把其深刻内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并树立教师的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以“已之进步”推进“国家之进步”

  英国伦敦议会广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嘉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这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要无微不致地关爱、管理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信仰去感染学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带动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健全学生的心理和体魄,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工作中引导学生爱国、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空洞和生硬的训导往往是做了大量工作,结果是差强人意。如果我们放眼于学生的自身成长,将重点放在他们自身修养和能力的培养上,完善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使他们充满正能量,可能由内及外的影响他人,从而改变周围的环境,最终以“己之进步”推进“国家之进步”。

  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思想

  做一名爱岗的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高度的事业心能时时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一丝不苟做好每一项工作。责任感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真正关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我爱岗敬业、视校如家,力争把教育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敬业”是责任感的体现。教育工作是吃良心饭的工作,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耳听我们的言传,目视我们的身教。敬业是一种做人处事的态度,学生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不仅仅感受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的责任,也会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

  如果身为教师,上课迟到,课前不好好备课,学生除了会有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他们还会认为:“你教学都不认真,那么我们对待学习也可以不认真”。这不仅影响的是学风、班风或者校风,影响的将会是一届学生的前途。

  做一名敬业的教师,必须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一个敬畏工作的人,面对要做的事情,没有消极怠工的情绪。因为有发自内心的做人准则和道德标准,他的内心是安定的、平和的,他会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约束不端行为。

  “以心灵感召心灵,以激情唤起激情,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灵魂丰富灵魂”,才能收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树诚信之风,杨诚信之气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诚信涉及到的是根本问题。辅导员工作需要踏踏实实开展,工作要诚实,对待学生要诚恳,言谈中信守承诺。这不仅仅是工作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耳濡目染下,一个诚信的辅导员,每天看着他的学生自然也会变成诚信的人。尤其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辅导员,每一句话都会被学生牢牢记在心里。任何主观的臆断,不客观的评价,不确切的信息,错误的知识,都会歪曲学生的判断。

  糊弄学生,愧对灵魂。为人师表,严谨笃学,要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身教胜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学生的榜样,做到“大作样,小学样”。友善的价值观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而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在共同的希望、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根本利益上,整个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友爱的氛围。

  友善,是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它的内容包括以诚相待、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等。在人际交往中,友善首先表现为友好和善、理解包容的态度。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与人相处要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温暖诚挚的情谊,营造温馨良好的氛围。当然,外在表现的热情友好需要与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保持一致,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在自我奋斗、追求目标、实现理想的同时,也愿意帮助他人,相互关爱,互相扶持,共同进步。

  辅导员是服务于学生的,我们应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要放下身段,真正做到对学生友善,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心理学上我们推崇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以人为本、无条件积极关注。这是我们辅导员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我们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只有友善的

  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信任,他才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力量,从而让学生自我成长,这才是真正的帮助他。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从事着这样一份职业,我深感无悔于我的选择,这不仅是一份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的选择,不仅仅是一种行动的选择,也是一份态度的选择。“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保尔?柯察金如是说。从事教师职业的我,是否也在平凡的岗位上坦然地重复这段话?身为教师,我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发挥了没有,我的价值又发挥多少,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让我自省,也更督促我践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爱岗敬业,潜心育人,无私奉献,不计得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行教师的各项职能,时刻以新时期的揭阳精神“崇文、尚信、勤行、致远”作为座右铭;以实际行动践行对祖国的承诺,对学生的责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还不止这些,更多的还需要我们从工作中体会和挖掘,并把理论的指导转化为实践,开展切实的学生工作和具体的学生活动,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人才。

篇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宋乃庆

  《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07日

  06版)

  今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概括和提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

  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

  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的时代,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作者系西南师范大学原校长)

  吴潜涛: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2014年08月08日10: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网北京8月8日电

  (万鹏)为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今年组织编写了通俗理论读物《改革热点面对面》。今日上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吴潜涛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吴潜涛在访谈中讲到,总书记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它是一种德,这种德,是大德,是国家的德,同时也是社会的德,还是个人的德。国家没有德是不能兴的,一个人没有德,是不能立的。因此,我们国家强调核心价值观,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个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国家繁荣发展以及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需要,核心价值观是

  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提供价值的支撑,同时为国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提供了价值的力量。

  吴潜涛认为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自身的特点就是民族性。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它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它蕴含了民族的一种特点。我们中国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关的。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它积淀着最深层次的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我们过去发生的、至今对社会仍然有影响的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总书记在几次重要的讲话中讲得非常好,他讲这是一个源泉。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之源,另外还强调,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之本。这样的思想之源和固有之本的关系,我觉得讲得非常精辟。

  吴潜涛讲到,今天我们讲的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三个层面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国家的层面、社会的层面和个人的层面。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呢?这就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这种概括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传统文化中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对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从个人、国家、社会这三个层面来概括。因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概括的思维模式,也是与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的概括是紧密相传承的、相衔接的。

  吴潜涛认为,从价值上来看,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优秀的价值理念,这些优秀的价值理念具有民族性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超过时空的。就是任何时代的都可以用的,都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涵。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面的很多价值理念,很多都是与中国先哲提出的价值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理念,再结合时代的特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给它赋予新的内涵,本身就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我们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离开这个根基。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你这种核心价值观就没有生源。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要想生生不息,就必须具有民族性,没有民族性的东西,那是不可能长久的。

  吴潜涛指出,我们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非常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的关系问题,总书记也特别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了很多重要的精辟论述。我们现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种密切的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要建立在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潜涛讲到,我们说立足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基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对过去哪一个先哲原话的照搬或者经典著作的照搬,我们要把握它的精神实质。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要把握好创造性转换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既要找到共性的价值理念,我们讲信用、讲仁义求大同,求和合;过去讲义以为上、义以为质、以德治国、以文化人等。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的价值理念、优秀的成果作了非常系统的概括。我们把这些东西找到以后,再结合着实际,进行一些创造性地阐释,这才是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地转换。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目前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需要我们深入探索性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抓住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点和把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价值影响;中国传统文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个字为基本内容。但是,短短的二十四个字,却是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

  求和目标,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探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

  (1)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和兴旺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生动表达了国家富强,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繁荣的幸福场面。

  “民为重,君为轻”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民主内涵则是当今民主建设的重要文化来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要求就是要建设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同社会,早在中国传统文化《礼记》中就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人民和睦的和谐大同社会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源泉。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平等,就是要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公正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平处于公,公出于道”、“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则蕴含着的公正平等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就是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当今爱国精神的文化基础。诚信,在中国传统化中历来受到世人的青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中蕴含着诚信精神是营造良好诚信风尚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凝聚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位卑未敢忘忧国”等孕育着深刻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蕴含着不屈不挠的改革发展精神,“因材施教”、“审时度势”、“与日俱新”则包含着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这些深刻的优良传统文化构成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思想精神,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的思想基础,同时,也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不仅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而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为人民群众进行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判断行为得失,规范日常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继承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自强求富、尚和合、求大同的文化内涵。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个人价值准则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内容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爱祖国、守诚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牢固的文化基础。抛弃传统,丢弃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活力和命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我国当前在世界文化多元化交流融合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和精髓。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发展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文化价值理念。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也注重吸收世

  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从中汲取其丰富深厚的文明成就。在继承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1、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内容极为丰富。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都是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融入民族意识中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始终凝聚着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引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凝聚作用。同时,爱国主义也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力量源泉,爱国主义精神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发展舞台和指明方向。

  2、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和主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的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求,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体现和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和思想基础的源泉是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有利于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引领建设道德风尚。建设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国富民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华梦。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四

  个全面发展战略的体现,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和谐、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华民族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房广顺,张宏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意蕴探析[J].理论探讨(上半年刊),2015(01).

  [2]崔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认识[J].道德与文明(上半年刊),2014(05).

  [3]孔宪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兼论中国共产党关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上半年刊),2015(01).

篇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契合探究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后人的弘扬和发展,如今中华文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彰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的价值导向,同样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找准二者的契合点才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契合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中华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同样也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够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效提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宝贵历史财富,不仅能够体现出我们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信仰,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解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不乏一些启迪思维、贯古通今的治世道理,能够为国家政务处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帮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让世界见证中国的崛起和复兴,传播中国话语体系,通过一带一路计划、协和万邦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彰显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失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就会失去精神信仰的支撑。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着中华民族由弱到强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发展和传承以来一直不变的信仰。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中国才能够实现几千年的繁荣和昌盛,而中华文化的传承就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一)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在国家治理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社会和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很高的契合点。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富足安康了才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如今倡导的民主和富强其根本的出发点也是人民,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倡人民当家作主,享受国家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花了大力气去解决人民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关键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追求理想社会,追求“天人合一”和“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而在人际关系处理中,中华传统文化也强调能够在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体现出个性特征,并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二)依法治国实现治理目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法主要来源于法家,强调国家应该运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治理社会。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指出,法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依法治国能够实现国家的秩序管理,实现国家的稳定和谐和长久治安。可以说传统文化中“法”的思想对中国法律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对现代法治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依法治国最终想要实现的是人人都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都遵循着平等的法律法规以及因果循环。就像孔子的理想“天下大同”,在这个理想社会中人和人之间将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可见,从古代开始,我国人民就开始追求平等,而“法”则是实现平等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仁爱诚信提升公民素质

  在我国古代,儒家学说曾长时间处于统治地位,而其中的核心就是“仁爱”,仁爱的核心思想就是爱人,教导人们彼此互相关心,团结互助。最后社会的公民能够做到“老吾老”和“幼吾幼”,也就是说在照顾老人和小孩的时候,也能够照顾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和小孩,最终形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仁爱要求人们能够在注重自身品德修养的同时,以实践行动释放内心所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仁爱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2]。

  而诚信一直以来都受到了人们的推崇备至,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那么这个人也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如今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独的存在,都会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处理社会关系时需要以诚信为本,否则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虽然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了集中体现,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刻,而是博众家之长,在吸收了其他人类文明成果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中华传统文化升华和发展。

  (一)富强民主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富强主要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和贵族利益集团的利益,其中并不包含人民的富足,或者说,人民的富足只是富强的附属品。而如今我们所强调的富强是富足和强盛,立足于人民根本实现富强。富强含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的是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更加发达,产品更加丰裕,社会的各

  方面生产能够满足人们的生存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强大,能够为国家的稳定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

  我国古代便拥有民主思想,但是在古代社会中民主的思想是统治者为了安抚民众而推行的一种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思想则不同,是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将人民应得的权力交还给人民,而所有的责任也有民众共同承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我们需要拥有主人翁意识,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理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效建设和发展。

  (二)文明和谐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文明和谐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调。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岁月中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清末时期的闭关锁国导致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而西方列强经过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循序发展的新时代,对我国进行了大肆掠夺和压迫。中华民族在这一阶段内饱受摧残,导致中华现代文明的发展要远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而今天的我们已经实现文明复兴,从历史的低谷期走向光明的现在。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追求和谐,将和谐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和谐乃是万物共生共存的根本。我国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天下大同”就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和谐社会,孔子则称其为“小康”。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追求的和谐,则贯穿于整个人的修养、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建构上。从个人层面来讲,和谐就是要稳定处理好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和谐就是要实现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求同存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体现着和谐的重要内涵和深远意义,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和对多元文化、差异性的包容。

  (三)自由平等

  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所主张的心灵上的自由,而老子则讲究“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即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不干涉事物的自由发展。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自由和平等是认识到自由和实践自由的统一,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做出任何的行为。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平等和古代所

  追求的绝对平均有着根本上的差别,如今的平等是为了保障社会大众的基本权益,在这个基础上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四)公正法治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便拥有公正这一理念,比如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到均贫富分配原则,再到之后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行公法的制度保障,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公正的追求。但是我国古代对公正的追求更多是依靠人心的公正去实现社会的公正,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则是现代社会的公正,通过社会实现人心的公正。而法治则是相对人治而言,中国古代很早就拥有法治这一观念,比如商鞅、韩非子等人都提倡过法治的概念思想。但是长久以来,法治这一观念受到了人治的限制和干扰,而且在我国封建社会皇权的鼎盛时期,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中,所有的法治概念和思想都转变成为了人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则不同,我们今天所讲的依法治国是要在严格法律的基础上治理国家,确保法律的权威性,不容他人所侵犯。这则需要我们中华民族全体公民信仰法律、尊重法律,遵纪守法,做一名懂法知法守法的良好公民。

  (五)爱国敬业

  我国古代为皇权制度,因此古人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皇权的效忠上,体现于皇帝这个人身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爱国在指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阶级,而是对疆土的热爱,对同胞、对文化的热爱。敬业则是一种态度,致力于学业或者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则要求人们拥有强烈的事业心,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国际化发展的时代下,我们应该将爱国主义思想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行动中,以国家、以民族的利益为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敬业。我们需要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的共同进步。

  (六)诚信友善

  人无信不立、无诚不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义轻利,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则强调过“言必信,行必果”,季札挂剑、破镜重圆、曾子杀猪以及宋濂抄书等

  经典典故无一不彰显着诚信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则是要大家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诚信友善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提倡的忧伤和孟子从士大夫阶层利益出发所提出的“善”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古代的“善”则是为了巩固阶级统治的秩序地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相互交融的有机体,我们不能将二者进行分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改革阶段,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途径,是打造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闫翠玲,刘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2):3.

  [2]曾伟.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以妈祖文化为典范[J].社会科学家,2020(3):6.

  [3]韩建华.高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00(004):169-171.

  丁童心,1992,男,汉,河南郑州,硕士研究生,助教,思想政治教育

  马浩瀚,2003,女,汉,河南开封,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徐明坤,2001,女,汉,河南周口,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张垚,2001,女,汉,河南焦作,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代天乐,2003,女,汉,河南周口,本科,研究方向:法学

  基金项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2021年度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专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研究》,(项目号:SD-ZDIAN2021-20)

篇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国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新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有民主性精神,也有封建性糟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可利用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源,我们应当以现代化为参照系,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赋予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以现代内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传统文化更加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复合体,它是包含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民族,不同流派的文化要素。在中国历史上它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不断吮吸外来文化的成果。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包括大陆性地域的地理环境,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以家族制度、专制制度以及“家国同构”为特征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的国际条件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特色。就其主体内容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一:内圣外王型文化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里,政治权力最高的是君王,伦理权威的最高代表是圣人。君师合一,就是政治与伦理合一。

  二:以人为本

  以认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人本思想的确立,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三: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

  在中国无论是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反对天人对立。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鬼”的思想观念主要侧重于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

  的和谐统一,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可以印证。“以和为贵”的思想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也是双重的,一方面积极做到了保持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全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的认同,中国文化缺乏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进取精神,这对社会的发展有不利的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有少许的不足,但是它的有利方面却是我们中国文化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弘扬精髓。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在新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争是事实。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性选择。无庸置疑,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将使人类文明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要使中国文化更辉煌,在当代必须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文化,以下是笔者建设中国新文化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要做到四点:

  一、坚持指导思想不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当代我们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加辉煌。不管在什么时候我始终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文化建设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人是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才有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一些文化的有利作用和负面影响,才能不让一些人盲目的去崇拜一些不好的文化,和歪曲一些优良的文化。再说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是培育“四有”新人,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基础性工程。第四,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待外来文化,“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每位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就是说,对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都要加以批判的分析,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并通过吸收、借鉴进行我们的革新创造。

  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十分需要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使之与现代精神、中国特色相融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

篇十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2013年12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篇十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

  刘汉俊

  6月21日,刘汉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度剖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阐述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当一个社会为‘要不要扶倒地老人’犹豫、纠结、争议的时候;当需要一位74岁的老人发毒誓证明自己的无辜和被冤枉的时候;当需要几个不懂事的儿童反复辩解、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我们不觉得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吗?”

  2013年6月15日,四川达州农村一位74岁的老太太摔倒,3个10岁左右的孩子被认为是肇事者,双方各执一词,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老人倒地扶不扶”的热门话题。

  这一事件,其实谁嬴谁输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输掉的是社会的道义,受伤的是社会的爱心。面对这起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美德,诞生了人类思想先哲孔子、孟子的礼仪之邦,这样一个曾经乐善好施古风浩荡、扶危济困情深义重的泱泱古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现实,我们的紧迫感当由此而起。

  那么,这个“现实”究竟是什么呢?

  当今中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忙乱、经济爬坡的艰难、道德表现的尴尬、利益调整的复杂,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光明面与阴暗面并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人们的进取意识、社会意识、维权意识加强,信仰危机感、道德模糊感、思想疑虑感、观念错位感加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在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现象。一些现象无人愿管、无人能管、无人敢管,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社会现象考验着我们的想像力,挑战着传统价值观,

  社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德”现象。

  此外,互联网文化飞速发展。到2013年,我国有网民6.18亿人,是美国的2.5倍,手机网民有5亿多人,70%以上的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国内网站有320万家,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亿张DVD。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加速对全球文化的新一轮整合,东西方文化再一次发生交流、交融、交锋。从国内情况看,一些网络“大V”释放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无良“大V”利用影响力,或者散布一些灭国人自信、泄国人志气的言论,或者在重大问题上不负责任、胡说八道,或者制造谎言、传播谣言。

  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必定会遇到越来越猛烈的风暴,我们必须在开放的平台上、激烈的竞争中、复杂的环境下思考中国。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

  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刘汉俊认为,首先要凝聚人心。

  用什么来凝聚人心?答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包含、相互作用。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先等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

  这些文化元素镌刻在中国大地的深宅大院、楼台馆所的门牌匾额上,浓缩在家训家规、家风家教中,嵌入了我们的人名、地名、校名乃至单位机构公司的名称中,流淌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思想道德星空的“北斗七星”和“床前明月”。

  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字来理解:心。“万物皆有心,心是宇宙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之心、社会之心、万众之心,也是民族之心。”

  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有表述。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社会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几千年来国家观一以贯之,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来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为国家立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表达了一个政党的国家观。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爱国报国利国的国家观。他举例,《左传·昭公四年》中记载,“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清代林则徐借用了子产的意思,他在被流放新疆伊犁与家人泪别时吟诗一首:“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子产说此话的公元前538年,到林则徐说此话的公元1842年,2380年,国家观一以贯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文脉不断、精神永续。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马援,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国有两句成语与他有关,一句是“老当益壮”,一句是“马革裹尸”。公元49年,63岁的马援将军牺牲在抗击匈奴的战场,实现了“为国尽忠、马革裹尸”的誓言。若干年后,袁世凯企图复辟称帝,并镇压进步力量。蔡锷将军率先在云南建立讨袁护国军,发起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后来,蔡锷英年早逝,年仅34岁。1917年,孙中山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孙中山以班超、马援两个历史名将作比喻,高度赞颂了蔡锷这位热诚爱国,叱咤风云的青年军事家。从公元49年到1917年,马援为国尽忠的故事至少传播了1800多年,情怀永存、精神不灭。

  当今,我们从传统的国家观中,提炼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

  —“国家之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观。

  其次,为社会立心。

  这个“心”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方向,平等是特征,公正是本质,法治是保障。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孔子整理的《尚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其中的《尧典》写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话表达的是尧帝对百姓民众的思想。这是一种社会观、民生观、群众观。

  对比当下,今天全党开展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次深入的群众观教育。

  当今社会,创新与守旧、开放与闭塞、先进与落后等多重矛盾并存;文化价值打折、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存在;淡化理想、软化信念的现象存在;消解传统、恶搞经典,讳言奋斗、拒谈奉献的现象存在,培育和树立核心价值观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全民都有责任,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尺度,打一场社会消极现象的阻击战、核心价值观的保卫战、错误思潮的歼灭战。

  第三,为万众立心。

  这个“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基,敬业是本,诚信是命,友善是根。

  诚信不守,道德无从谈起;友善不施,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温度,处处泥淖、步步陷阱,一个冰冷污秽的世界不会有爱的欢歌。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勉励青年学子,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这实际上是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角色,都要以德自立,当官的要讲官德,当老百姓的要守私德。

  中国古代文化中,也一直强调这一点。皋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官、立法者,是帝王的老师,先后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

  孔子在《尚书》中专门整理了皋陶的思想,如:对当官的,他提出“为官九德”。哪“九德”呢?即:“宽宏包容而又严肃谨慎,温良柔和而又富有主见,真诚坦率而又恭敬谦和,才华横溢而又恪尽职守,兼听明信而又果敢刚毅,正直坦荡而又儒雅随和,简易朴素而又廉明高洁,刚正坚定而又求真务实,坚强勇敢而又施仁行义”。

  孔子选编这些观点,也说明了孔子本人的思想。对普通人,孔子亦提出“五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仁”即:“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不管是“九德”还是“五仁”,核心都是“德”,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德”,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划出的一道底线。立德就是立心,同德才能同心,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则达。

  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既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有各自的实践目标,更有各自的责任主体。国家的价值目标,由执政党的领导者、国家的决策者、社会发展的设计者、大众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来完成;社会的价值目标,由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策的制订者、秩序的维护者、措施的执行者来完成;个体的价值目标,由公民义务的履行者、国家事业的建设者、社会秩序的遵循者、公共利益的受惠者来完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今中国提供了强健的理想丰碑、精神标杆、行为准则和价值系统,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是中华文明的制高点。

  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

  当前,我们不仅仅要凝聚人心,还要积聚力量。用什么来积聚力量?用中国梦。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梦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400多个皇帝做了2132年的帝国梦。但“帝国梦”说到底是帝王的梦、是权贵阶级和封建统治集团的梦,不是人民的梦,注定要破灭。近代中华民族饱受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致力救亡图存,但许多救国梦都没有成功,他们看对了方向但没找准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不但实现了救国梦,还实现了成立新中国的建国梦。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国逐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富足、人民富裕的富国梦,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中国开始了强国梦的新征程。

  从古代帝国梦的幻灭,到近代救国梦的艰难探索,再到建国梦、富国梦、强国梦的渐入佳境,5个梦、5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可谓一梦几千年。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包括: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个伟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年来中国经济

  以1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跃升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2013年外汇储备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今年GDP增长将保持在7.5%左右;神舟、嫦娥、天宫、玉兔、蛟龙、北斗、天河等科技工程精准对接、精确运行、精密运算,体现了中国突飞猛进的科技水平;三峡工程、东电西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动车等国家重点工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人物、感动人物所带来的中国温度;中华优秀文化魅力,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厚积而厚发??

  既然中国梦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那么它一定有坚强的支撑。这坚强的支撑包括三个方面: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

  而对于中国精神,我们是一个精神富有的国家,中国精神由中国古代精神、近代精神、现当代精神组成。远古的神话传说孕育了丰富了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创造了改造自然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完整统一的团结精神、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中国近代史上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救国精神;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民族复兴的圆梦精神等建设精神,这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各有精彩,都是中国精神的绚丽篇章。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今天要秉持的文化追求、文化情怀和文化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正是这转化和发展的成果。

篇十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道德理念

  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女提供精神依赖和精神居住,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的仁爱、以人为本、诚实、正义、和谐、和谐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的价值观“富强,民主

  国家一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与和谐,具有“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

  自由、平等、正义的价值观

  行政长官和法治“由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责任平等”的爱国思想,是“学习”的实践理性

  世界,知行合一”,“说与信”的概念,继承和促进“仁者爱人”的忠诚和宽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的结果

  平在当代中国不断发展,也是其道德观念的最新形式。

  中华传统美德,包括仁爱、忠恕、孝、人文主义、诚实,中和、羞耻、简单、节俭、慷慨等,不仅不过时,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闪亮。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v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力弘扬道德观念,自觉坚持粗、细、假、真,吸收精华,消除糟粕,积极地赋予它一个新的时代,它与“自由、平等、正义和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爱国主义、奉献”的公民价值协调

  论,诚信友善”,为全面深化改革寻找最大公约数,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凝聚一切正能量

  为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孝道、诚实和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个体层面最基本的价值范畴。

  经过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和文化

  变化,它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吸引力。

  我们要深挖,自觉地继承这些道德观念,积极促进他们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孝道文化,夯实人的基础。

  孝文化的基本价值伦理和热爱祖国,善待他人的优秀品格

  我是从它诞生的,与“爱国主义、奉献、诚实和友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

  传承孝道文化,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不是对中华民

  族传统孝道的完全接受,而是一种选择性的“扬弃”。

  我们不仅要坚持传统孝道的精髓

  作为养亲、尊亲、尊老爱老的人,也摒弃了“光辉祖先”、“埋葬孩子、服务母亲”等愚蠢的孝道,并将传统孝道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赋予其新的内容。

  例如,传统的孝道延伸到爱祖国,爱

  人民的“大孝”,把立功变成国家现代化的不懈追求。

  只有这样,孝道文化的内涵才能更自由

  它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时代意识,延伸了更灵活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包容性,真正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道德源泉。

  传承诚信精神,引领人生道路。

  诚信是我国传统伦理的基本概念,是待人接物的基本态度,是人的基本准则,以及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沟通和组织社会成员的基石和纽带。

  继承诚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诚信和道德贯穿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建设和道德风尚的各个方面

  使诚实成为人们与他人沟通的基本道德标准,成为衡量一个人品德和优劣的重要价值标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在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治理理念和职业操守。

  传承仁爱理念,促进社会和谐。

  仁的思想是以“爱人”和“成人”为前提和目的,培养爱来实现自己的心灵

  和谐,以相互尊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爱人民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珍惜一切事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些思想的理性核心可以引导我们走出工业文明不正常发展所造成的“物化”、“异化”、“单向度”的困境

  技术合理性。

  传承仁爱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区分不同的价值主体,针对不同的价值目标,为不同的价值规范和价值要求。

  对社会广大成员来说,倡导仁爱的理念是引导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并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对各级党政和社会管理者,倡导者

  仁爱的理念是爱人民为民,丰富人民,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巩固党的执政群众和社会基础。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仁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一致行动,使社会充满人文关怀,使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篇十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中有哪些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请举例。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承载着海内外华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大”“深”“远”“长”,不仅体现在它内容的丰富、学理的完备、历史的悠久和思想的深邃,更根本地是体现在它早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和家道伦常之中。一句话,它已内化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毋宁说,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

  但是,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画等号。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农业文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显而易见的精华,也有同样明显的糟粕,但更多的则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这类文化,始终陪伴着每一个中国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也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它们正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我们以为,只有从经过千百年历史淘洗并被人们广泛接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中去开掘,才可能成功,也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才能真正生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最向往的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

  从历史维度审视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必然要带来抑或伴随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而这种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又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不论是在国家强盛、文化繁盛的“高势”期,还是国家沉沦、文化衰败的“低势”期,要想传播、实践新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牢牢扭住文化传统的优秀因素,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维系民族传承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并将之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发挥中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抗战期间,延安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它的创刊号上问世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加自觉。十六大强调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更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

  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必然要引导公民确立文化自信和自觉,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公民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升华为根深蒂固的情感,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丰厚土壤”。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结着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雨露阳光”

  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而文化又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判断一种文化或曰价值观是否先进,一个比较直观的标准便是看它的影响面有多广泛。这一标准一方面指出先进文化和先进价值观的广泛作用效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一定是开放而非封闭的,否则就难以“仁德怀远”“泽被后世”。如果一国的价值观仅仅拘泥于本国民众而没有世界眼光,那么它终将在封闭中走向僵化,进而走向破产。

  海外华侨华人与世界潮流联系最紧密,接触到的各种思潮也较其他群体复杂,如果能够通过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一国家价值观来凝聚海外华侨华人,不仅能够激发他们支持祖国建设的力量和决心,更能使他们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代言核心价值观的桥头堡和排头兵。而这就要求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能够凝结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情感的精神纽带,这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责无旁贷。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国家间原有的以国界为基础的壁垒被打破,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些事实不仅为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交流创造了物质前提和技术基础,同时也给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课题。“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生动地体现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民族性是世界性的载体,没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性,世界性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形式各异的民族性又体现着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依循着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规律从封闭走向开放,最终达到世界性的彼岸,而这个彼岸,并不是民族性的消失,而是民族性自我扬弃后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从上古先民至今,中华文化虽历经曲折变化,不断改易,然顽强地一以贯之地延续了下来,没有被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中断。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究其深层的文化根基,都能找到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从这一点上说,中华文化逐渐形成了内在自我的独特精神,且具有很强的包容融合、吸取消化并进而同化不同文化的能力。正因如此,我们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也在努力适应新世纪新变化,实施了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走出去”,既是发展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需要,也是向世界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维护文化多样性、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需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特别是我国在处理各种国际事务中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提升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等思想,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由此不难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我们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切入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构成的文化软实力,必将被世人所折服,也必将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雨露阳光”,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贡献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