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8篇

时间:2022-12-11 10:4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8篇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2020年第3期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第21卷第115期第3期2020年6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HunanInst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8篇,供大家参考。

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8篇

篇一: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020 年第 3 期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总第 21 卷第 115 期 第 3 期2020 年 6 月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3,2020Serial No.115作者简介:周述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一级巡视员、教授, “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理论湖南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周述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摘 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破除人们对西式民主的盲目崇拜,摆脱政治话语体系中的“挨骂”局面,是当前理论界学术界特别是智库研究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首先要深刻认识课题研究的时代背景,其次要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再次要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关键词】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选题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意义【DOI】10.3969/j. issn.1009-2293.2020.03.015【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93(2020)03-0054-0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时代背景(一)国际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民主政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主流,但国际形势急剧变化,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指在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深刻影响人类历史发展方向和进程的世界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大转折、大进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国际政治格局大变,由冷战后的一超多强局面向两超多强转变,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地位越来越重要。二是世界经济体系发生很大变化,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反全球化运动转变成逆全球化、逆一体化潮流,大国竞争突显、贸易摩擦加剧,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泛滥成灾。三是新技术革命导致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5G 等新技术,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组织形态、国家治理形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西方民主治理困境凸显,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合流上升,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影响加剧。世界形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主成为一种席卷世界的潮流,民主政治日益成为政党政治的普遍形式,民主口号日益成为国际社会激动人心的重要标签,民主治理成为当今世界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据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先发优势,挥舞所谓“民主”大棒,裹着民主糖衣进行制裁、威慑、颜色革命乃至战争,试图将西方民主变成世界通行的民主法则,在全球范围内强行推广。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西方“自由民主”的模式将成为世界普遍遵行的模式,历史就此终结了 [1] 。这些思想对人民的民主价值观念影响广泛而深远。第二,西式民主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社会矛盾,多次策划“颜色革命”,频频得逞。但结果并没有促进这些国家民主政治的跨跃式发展,反面引起了他们国家的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这进一步说明,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民主是成长的、多样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2] 。第三,中国民主政治道路和模式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日益扩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特征,用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民主应用价值,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政治动能和政治保障,让世界人民为之震撼,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民54 -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3 期主政治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实践模式。(二)国际话语权成为国际竞争软实力新的标杆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正逐步从以经济和科技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竞争演变为文化软实力竞争。文化软实力的国际间竞争,表面上是传播能力、传播手段的较量,本质上却是国家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念的先进程度及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今天的世界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发展乏力,另一方面依然占据国际话语高地。理论和实践发展都充分证明,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发达国家获得霸权和领导权战略的重要工具。文化软实力影响当今世界的重要支撑是话语权。话语权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发言权,一个国家的话语权就是这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对事态发展的发言资格和说话权利。近年来,国际话语权成为国际竞争软实力新的标杆,也因此成为国际社会权力争夺的焦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战后国际新秩序,同时美国也掌控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话语权,主导了全球的政治、经济事务。但随着国际格局变化,特别是全球化发展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话语权格局也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标志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社会影响力增强、话语权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 “民主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角力的焦点,提升我国民主话语权是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和全球稳定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越来越突出,随之需要的国际话语权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为全球经济发展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中国的脱贫攻坚,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经验和范式。中国的多党合作和民主政治,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开拓了新的模式和道路。因此,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逐步提升。当前我国国际话语权现状有三个特点:第一,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社会误读、误解或“妖魔化”中国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国家借助话语霸权抹黑中国,弱化我国国际话语权。第二,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话语权有提升,但这种提升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与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不大相符。第三,伴随我国国际地位提升而形成的国际话语权变化,不同国家和地区认知和反馈不一样,在欠发达国家或广大发展中国家国际话语权较高,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则国际话语权较弱。这种话语权提升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与我国民主政治作用和国家治理贡献不相匹配,与我国综合实力和大国形象不相对称,所以,争取与之相匹配相对等的国际话语权是大势所趋。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4] 。(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研究刚刚起步西方话语研究由来已久,从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对语言与世界关系的探讨,到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再到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将话语作为理解社会实践的工具研究,都为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提供了学理支撑。到上世纪 60 年代后,国际社会开始研究话语、话语权和话语体系问题。福柯、葛兰西、赛义德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话语、话语权、话语体系等问题,从不同维度揭示和阐释了话语权的结构、功能及其对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些研究不断拓展了话语权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国际社会深化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引入相关概念并介绍西方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随后马上引起学术界极大兴趣,话语权、话语体系研究渐渐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热门话题,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目前学术界关于话语权话语体系研究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点:一是主题比较集中,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意识形态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和话语体系。二是研究的内容比较聚焦,重点研究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的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升话语权和构建话语体系的原则方法、途径及对策建议。三是研究方法大体一致,一般都是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实践结合法。话语权和话语体系研究方兴未艾的同时,民主政治研究的风生水起、热火朝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界都把民主、民主政治作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既有广视角、宽领域、全方位对民主政治的本质内涵、功能作用、价值影响展开分析和透视的,也有针对特定国家形态和特定民主形式进行分析评价的,还有带着有色眼镜抹黑中国民主政治的,学术流派五花八门,思想观点林林总总,理论形态形形色色。虽然话语体系和民主政治研究如火如荼,但纵观理论界学术界前沿,把民主政治和话语权话语体系周述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55 -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3 期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结合起来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作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和热点问题,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研究刚刚起步。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而民主政治研究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实践课题。在国际话语权争夺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现在国际舆论格局总体是西强我弱,别人就是信口雌黄,我们也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5] ,在民主政治话语成为国际话语权竞争核心环节的背景下,在与西方民主政治话语霸权的伟大斗争中,建构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意义尤为突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目的坚持问题导向,出发点提出问题,着力点分析问题,落脚点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国内老百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了解程度怎么样、基本态度如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基本现状怎么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分析问题包括调查分析和理论分析。通过调研设计,包括调查问卷设计、个人访谈提纲设计、座谈研讨提纲设计,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展开实证分析。通过国际国内形势分析,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战略机遇和严峻挑战。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框架。解决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及政策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构实践模型、明确推进要求、提供实践指导。通过学术史梳理和文献综述,基本掌握研究的理论基础、理论前沿状态和需要深化研究的重点问题。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研究,揭示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厘清话语、话语权、话语体系、民主政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话语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等概念范畴,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和本质规律。通过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分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影响话语体系构建的因素,借鉴国外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理论范式和实践经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观点、坚持系统方法,围绕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提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具有较强现实针对性、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从总体上说,就是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框架和学术支撑,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优化模型和实践范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权提升、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首先,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研究场域。民主政治理论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学科基础。从理论逻辑角度阐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从历史逻辑角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演进规律,从实践逻辑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巨大成就,是该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但不是研究的重点。研究的重点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上研究话语体系构建,无疑是对民主政治理论研究场域的延伸和拓展。其次,丰富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理论研究的内容。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理论研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要研究文化软实力及其对国际话语权的影响,要研究国际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但这不是该研究的核心,从内容上看,应着重研究民主政治话语权,着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着重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把民主政治话语权看作国际话语权的核心部分,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的“中国模式” “中国经验” “中国道路”,从而彰显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56 -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3 期 周述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气派,正是对文...

篇二: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历届人大代表会议内容及意义 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分别在上海和淅江嘉兴南潮船上召开主题: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党的工作决议。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大: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召开主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三大: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召开主题:正确估计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及国民党改组的可能性,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 倾错误。党的“三大”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与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四大: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召开主题:是研究和确定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五大: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在武昌举行 主题: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批评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及实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如何争夺革命领导权及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也没有对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提出具体措施。大会仍然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六大: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在莫斯科召开主题:是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制定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与政策。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现阶段仍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既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也批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六大”的这些决议与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忽视了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而且错误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当成“最危险的敌人之?,埋下了后来“左”倾错误的根源。

   七大: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在延安召开主题: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在中国实现光明的前途。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通过了新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新党章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大会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全党在组织上、思想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最后取得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八大: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经验,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变为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今后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成为国家政权的主要任务。大会在认真结“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并要求合理规定经济发展速度,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大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和改进国家政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同官僚主义作不懈的斗争。大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方针。党的“八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了个好头。

   九大:1969 年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所谓经验成果。林彪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 的所谓“丰功伟绩”,并规定了“斗、批、改”的任务,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作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并加强了林彪、江青集团在党中央的权力和地位。

   十大: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批判林彪集团的反革命罪行,但是大会通过的由张春桥等主持起草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必要的教训,反而全面继承了“九大”的错误理论与路线。

   十一大: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并重申在 20 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是大会仍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因此未能完成党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新时期拔乱反正、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的任务。

   十二大: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确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道路、纲领和方针政策。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政治报告。邓小平在会上讲话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还把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核心任务加以强调。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提出到 20 世纪末基本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

   十三大: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大会明确解释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大会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与改革、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目标必须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大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十四大: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胜利。第一次明确地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提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是新时期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核心问题。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修正案。

   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从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科学地总结过去,筹划未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全面部署。大会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十六大 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十六大以来历届全会主要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 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6 年 10 月 8 日-11 日)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文发布,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自由,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公务员工资制度,通达社情民意,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六届五中全会 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2005 年 10 月 8 日-11 日)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并与以往单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同,此次规划同时强调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规划将涉及突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六大重点.“十一五规划”从 2006 年至 2010 年 十六届四中全会 作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决定(2004 年 9 月 16 日-19 日) 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参加革命 60 年来,矢志不移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卓越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 年 10 月 11 日-14 日)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目标,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中央讨论拟提请十六届三中全会研究振兴东北问题。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统筹规划,从长计议,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确保这一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十六届二中全会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2003 年 2 月 24 日-26 日) 全会强调,要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拟向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建议国务院根据这个意见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十六届一中全会 胡锦涛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02 年 11 月 15 日)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十七大 1.1.1 时间及意义: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 重大意义:第一,十七大科学回答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更高地举了起来,这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去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二,十七大科学总结了十六大以来五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及其宝贵经验,向党内外、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我们党我们国家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与时俱进的良好形象,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坚定人民走改革开放这条强国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十七大全面深刻、富有新意地论述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意义深远的科学概念,以新的思想内容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第四,十七大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其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为继续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十七大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重大战略任务,为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供了更加科学...

篇三: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传媒与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现代传媒的发展, 已不止是科技神话, 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和光怪陆离的资讯及想象的合谋, 使传媒的整体形象正趋于"人妖之间"。

  一方面, 它几乎无处不在地填充着日 常生活, 以尽其所能的方式为所有的人提供"满足"和欲望对象, 在这个意义上, 它似乎仅仅是看得见的可供选择的视觉符号; 一方面, 也正是这些貌似"亲和"的符号, "不为人知"地改变和控制了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性, 在这个意义上, 它又是一只"看不见的隐形之手"。

  因此, 传媒研究成为当下学界的一门显学, 就不应将其看作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庸俗时尚。

  这个由印刷和电子符号构成的幻觉世界, 使人们产生了 生活仿佛被"故事"置换的虚幻感, 在传媒中构成的那个世界不断地闪灭, 可期望而不可指望的现代"故事", 就象街头广告一样,它若隐若现但并不属于你, 同时, 我们在传媒不间断的宣谕中又时常体验着快乐和需要。

  传媒带来的失落和满足, 背后隐含的也就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复杂心态。

   现代传媒改变了 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 被称为"印刷资本主义"的早期现代传媒的出现, 使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 无须再面对面就可以实现。

  生产和交流方式决定的以地域而形成的流派, 也代之以传媒为中心。

  更重要的是,传媒不止是工具, 它是带着它的观念一起走进现代社会的。

  现代传媒在中国的出现, 是被现代化的追求呼唤出来的, 它适应了 社会政治动员 的需要, 国家与民族的共同体认同, 被现代传媒整合起来。

  或者说, 是现代传媒推动或支配了 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动向。

  那些与现代民族国家相关的观念和思想, 正是通过传媒得以播散的。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 传媒甚至成了 某一时代的象征。

  比如"五四"与《新青年》, 延安与《解放日 报》, 新中国与《人民日 报》, 文化大革命与"两报一刊"等等。

  因此, 传媒被称为"一种新型的权力"。

  1 这个权力不止是话语权力, 在其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为民间社会所认同, 它也就获得了 "文化领导权"。

  传媒和文化领导权的关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 问题远不这样简单。

  在阿帕杜莱看来, "印刷资本主义的革命, 以及由它释放出来的文化凝聚力与对话关系, 只是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世界的一个作用有限的先驱。

  "当电子传媒统领了 这个世界之后, 虚假的"地球村"带给我们的矛盾则是:"一方面是个人与个人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异化状态和心理距离, 另 一方面则是那种天涯若比邻的电子幻觉( 或梦魇)。

  我们正是在这里才开始触及到今日 世界上各种文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2 因此传媒的复杂性可能是我们在当下情境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

  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与传媒密切相关, 但我将重点讨论的问题,限定于传媒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的关系上。

   一 文化领导权的概念是葛兰西首先提出的。

  英语 hegemony 在中文的翻译中多译为"霸权", 如被普遍使用的"文化霸权", "话语霸权"等等。

  在这个意义上"文化霸权"同汤林森( Tomlison) 使用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内涵极为相似。

  在葛兰西的理论中, 研究者和翻译者将其译为"领导权"是非常准确的。

  文化领导权就是"文明的领导权", 它是政治民主的根本原则, 是民众同意的领导权。

  它不是意识形态的强制推行, 也不是对某种政治文化的被迫忠于。

  因此, 在葛兰西那里, "文化领导权" 非常酷似"婚姻"和"合同", 它是以自 愿的方式为前提并最终得以实现的。

  葛兰西这一理论的提出, 原本是试图探寻出一条适合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策略。

  在他看来,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结构和革命胜利前的沙皇俄国的国家政权结构是非常不同的: 在俄罗斯,( 革命前的) 国家是包罗万象, 代表一切, 市民社会却是方兴未艾, 呈现胶状冻结的状态。

  在西方国家与市民之间有着适当的关系, 一旦国家根基动摇, 则市民社会坚实的基础就显现出来。西方的国家只是城市外围的壕沟, 在它之后屹立着堡垒围墙般的强有力的体系。因此, 在发达的西方社会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象俄罗斯那样仅仅通过"运动战"-----用暴力夺取政权是不可能的。

  更有效的途径是应该通过"阵地战"的形式,在市民社会建立起关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文化的领导权。

  他的具体解释是: "一个社会集团通过两条途径来表现它自 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作为’ 统治者’ 和作为’文化和道德的领导者’ 。

  一个社会集团统治敌对集团, 它总想’ 清除’ 他们, 或者有时甚至动用武力对他们进行镇压; 它领导着与它亲近的和它结成联盟的集团。一个社会集团能够, 的确也必须在取得政府权力之前已经在行使’ 领导权力’( 这的确是赢得这种权力的基本条件之一); 当它行使权力的时候, 接着它就变成统治力量, 但是即使它牢牢掌握权力, 也仍然继续’ 领导’ "3 也就是说, 社会主义在取得革命成功之前, 必须取得文化领导权; 在革命成功之后, 并不意味着"领导权"永远掌握在自 己的手中, 它仍处在被认同的过程中, 仍有旁落的危险。

   在葛兰西的"领导权"理论中, "市民社会"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是与"国家"不同的属于上层建筑的概念。

  在他看来, 强制, 统治, 暴力属于国家; 而同意,领导权, 文明则属于市民社会: "现在我们固定两个主要的上层建筑方向-----一个可以称为’ 市民社会’ , 即是通常称作’ 私人的’ 有机体的总体, 另 一个可以称作’ 政治社会’ 或国家。

  这两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符合于统治集团对整个社会行使的’ 领导权’ 功能, 另 一个方面则符合于通过国家或’ 法律上的’ 政府行使的’直接统治’ 或指挥。

  "4 在另 一处他又说: "我所谓市民社会是指一个社会集团通过象社会, 工会或者学校这样一些所谓的私人组织而行使的整个国家的领导权。"5 因此, 市民社会是指不受国家干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没有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也就不能诉诸实施。

  同样的道理, 国家也并不等于强权政治, 它还必须有为民众认同的伦理基础, 这就是葛兰西所说的"道德国家", "文化国家"。

  6 葛兰西的这一理论, 他自 认为是来自 列宁, 在《马克思主义》 一文中他说: 领导权这一概念是由伊里奇负责( 制定和实现) 的。

  7 研究界也普遍是来自 列宁的理论,新近出版的著作还认为: "’ 领导权’ 概念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 他主要强调的是政治领导权, 其核心是无产阶级专政, 即通过暴力夺取政权。

  "8 葛兰西的自 述是令人费解的, 因为在列宁的著作中根本没有出现过领导权( hegemony) 这个词。而研究者试图用谱系的方法寻找葛兰西理论的来源, 但其论证出来的结果恰恰说明了 列宁理论与葛兰西的矛盾。

  也就是说, 列宁强调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暴力夺取政权的理论, 而葛兰西所强调的是通过道德与知识在市民社会建立起文化的领导权。

  列宁是急风暴雨式的, 是"运动战", 葛兰西是渐进式的, 是"阵地战"。

  因此葛兰西与列宁不存在谱系关系。

  倒是意大利学者萨尔沃。

  马斯泰罗内在《对〈 狱中札记〉 的历时性解读》 中, 对葛兰西的理论来源作出了 令人信服的解释。

  他说: "葛兰西眼中注视着列宁的形象, 但他心里一直牢记着马克思的思想。葛兰西的研究者们没有记住,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 英文版中不仅谈到’ 凌驾于市民社会之上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 而且还谈到’ 由市民社会和人民群众重新夺回国家权力’ 。

  "9 因此, 葛兰西的关于领导权理论的来源, 毋宁说来自 马克思 更可靠。

   文化领导权显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 但它是一种有别与"权力意志"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中说;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资力量, 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意识形态不但支配着物资生产, 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重要的是这种意识形态又在不断的强制推行中, 试图抹去它的"虚假意识", 并极力凸现它的"合理性", "普遍性", "永恒性"。

  在这样的意识形态支配下, 对其认同的程度, 也就决定了 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进入社会。

  因此表达权力意志的意识形态也就成了 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许可证", 10 它与接受者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但是文化领导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是以市民社会的"同意"为前提的,它不是一种统治和支配关系。

  葛兰西在谈到"文化"时指出: 文化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文化人也不是塞满了 经验主义的材料和一大堆不连贯的原始事实的容器。文化不是这种东西, "它是一个人内心的组织和陶冶, 一种同人们自 身的个性的妥协; 文化是达到一种更高的自 觉境界, 人们借助于它懂得自 己的历史价值, 懂得自 己在生活中的作用, 以及自 己的权力和义务。

  "11 但是"这些东西的产生都不可能通过自 发的演变, 通过不依赖于人们自 身意志的一系列作用和反作用, 如同动物界和植物界的情况一样, 在那里每一个品种都是不自 觉地, 通过一种宿命的自然法则被选择出来, 并且确定了 自 己特有的机体。

  "12 在这个意义上葛兰西不是个"唯物论"者, 他强调的"人首先是精神, 也就是说他是历史的产物, 而不是自 然的产物。

  "13 葛兰西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他对人的认识, 构成了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础背景, 也使他的理论成为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

  人的解放的普遍要求也必将成为"指导"人们行动的意识形态。

  在这个意义上葛兰西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道德/伦理色彩。

  这一看法也被葛兰西的革命实践所证实。

  他不仅积极倡导精神道德改革, 而且还创建了 一个"道德生活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里充满了 一种近乎宗教般的气氛。

  在他看来, 为了 在意大利进行革命, 必须首先造就新一代的革命者, 而这样的革命者"能够做天性玩世不恭的意大利人不会做的事情, 那就是献身于一项事业。

  "14 葛兰西自 己身体力行。《新秩序》 周刊在他接管之前, 因其内容多为文化性质的题材, 对工人运动毫无影响。

  葛兰西接任主编之后, 深入到工厂调查研究, 改变了 办刊思想。

  并以选举的方式将都灵的"厂内委员 会"代之以"工厂委员 会"。

  葛兰西认为: 所有工人, 职员 , 技术人员 以及所有农民, 总之社会上所有积极因素, ------都应当由生产过程的执行者变为生产过程的领导者, 由资本家管理的机器的小齿轮变为主人公。

  15《新秩序》 于是也成了 "工厂委员 会"的报纸。

  这即是葛兰西实施"阵地战"的具体实践, 同时也是他关于人的解放的具体实践。

   但是葛兰西的理论显然也有自 相矛盾的问题。

  这不止是说都灵"工厂委员 会"最后以失败告终, 罢工最后导致了 流血政治。

  而且在理论上他也遇到了 难以解决的麻烦。

  在他看来, 知识分子是统治集团实施社会领导权和政治统治职能的"帮手",因此, 统治集团必须拥有自 己的知识分子,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 他们应该是新型的, 有机的知识分子。

  这些知识分子必须和人民建立情感联系, 并能促进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

  这样他与人民群众就建立起了 "良性循环"的关系, 也就是"高明者"与"卑贱者"之间建立的永久性关系。

  "’ 高明者’ 的任务就是回答( 和适应) 来自 卑贱者的政治, 社会和文化问题; 卑贱者的任务则是按照民主政治的形式和规则提出这些问题。

  "16 但是葛兰西的这一设想又与他另 外的论述构成了 矛盾。

  他曾有过关于"属下阶级"的重要论述, 所谓"属下"也就是"从属"或"低一等"的处于社会边缘的集团或人群。

  他在《现代君主》 的有关论述中也承认确实存在着政治 生活中"支配与被支配, 领导与被领导的"17 事实。

  那么, 领导权在诉诸实践的过程中, 诸如"庶民", lazzari(无业游民) , 农民等边缘群体如何表达他们的"同意"呢? 在诸如工会, 教会, 学校, 行会, 社区等市民社会组织中, 又是谁在讲述"同意"呢? 因此,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后殖民的语境中, 无可避免地会遇到问题。

  当面对那些丧失话语权力的人群时, 斯皮瓦克揭示出了 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 "属下不能说话"。

  18 是话语权力的拥有者在"代表"属下说话, 但他们不是在"再现"属下阶级的意愿和要求, 而是"狭义上的自 我表现"。

  属下阶级不仅没有机会表达他们的要求, 甚至他们的"历史"也是被代言叙述的。

  如果将这个文化逻辑放大, 那么葛兰西的"西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领导权"也已不能成立, 东西方的文化关系, 已是弱势文化和文化帝国主义的关系。

   因此, 葛兰西的理论被意大利的学者称为是"一个未完成的政治思索", 是非常确切的。

  在葛兰西的时代, 他不可能想象六十年之后的世界图象, 自 然也不能想象东西方政治, 经济, 文化的差异和问题。

  但需要指出的是,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仍然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虽然是通过研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寻找出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 但我们在落后的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 却也发现了 相似性的问题。

   二 在葛兰西看来, 东方国家的强权专制性质, 决定了 无产阶级可以用暴力迅速夺取政权, 也就是说, 由于东方国家市民社会的微弱, 不存在对抗革命的强大堡垒,无产阶级不必进行细致, 漫长的精神和道德渗透, 缓慢地夺取文化领导权之后才有可能夺取政权。

  在东方, 无产阶级只要打碎了 旧的国家机器, 也就意味着夺取政权的完成。

  这与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葛兰西的这一设定, 既有相似性, 也有极大的不同。

  或者说, 中国共产党以暴力的形式摧毁旧的国家机器的时候, 城市几乎没有起什么作用, 但它的精神和道...

篇四: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马化腾领导风格演变对腾讯企业文化塑造的影响研究 —— 基于领导权变理论的视角 ( 上 ) 2016 年 06 月 02 日 摘要:本文以领导权变理论为研究视角,分析了腾讯公司马化腾的领导风格演变及其对腾讯企业文化塑造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发现马化腾的领导风格从早期侧重交易型的领导演变为后期侧重变革型的领导,这两种领导风格分别塑造了腾讯“偏向市场和重视层级关系”、“偏向团队和注重创新”的企业文化,不同领导风格及其对应的企业文化匹配于企业的发展阶段,并推动了企业的成长。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了研究结论,即领导风格能塑造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的演变会对企业文化的转变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及其领导者更好地运用领导风格来塑造匹配于企业发展阶段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化腾,领导风格演变,企业文化 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成立于 1998 年 11 月,于 2004 年 6 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腾讯公司多年雄踞国内互联网企业榜首,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其产品和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游戏平台、门户网站以及网络视频等。公开数据显示:2014 年,腾讯营业收入为 789.32 亿元,净利润 238.1 亿元;2015 年第二季度,腾讯营业收入 458.28 亿元,净利润 194.08 亿元。这充分显示了腾讯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较强的成长能力。腾讯的发展与成功引起了企业管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多研究者倾向于从战略的视角来分析腾讯成功的原因,对其领导和文化因素的分析却非常有限。因此,本文将以腾讯为例,来分析领导者和企业文化在企业成功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往往是领导者价值取向和个人特质的体现,在企业发展初期体现得更加明显。最初的企业文化源于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常常反映企业创始人的远见、行为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罗剑英,2010)。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了领导风格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作用(陈佩、石伟,2014;高磊,2013;殷燕、罗春林,2013;肖洪钧、苗晓燕,2009)。而且,领导风格会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发生转变。吴春波、曹仰锋等人(2009)的研究发现,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呈现“混合型特点”;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领导者的行为会同时出现交易型、变革型等特点,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其领导风格发生了演变;企业从创业到成长、成熟阶段的过渡,变革型领导行为逐渐增强,并成为领导者在企业成长和成熟阶段的主要领导行为。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将以权变领导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结合领导风格对企业文化塑造的影响,分析马化腾的领导风格演变及其对腾讯企业文化塑造的影响,从而对腾讯的成功给出更多诠释,并试图找到一些能够对企业实践提供指导的一般性结论。

  一 、 马化腾的权变领导 大学之前的成长经历使得马化腾有着沉静的一面,塑造了他不善与人交流但能静心做事的性格特点。而大学生活磨砺了他现实主义的一面和特有的领导潜质。在处理问题时,他尊 重他人,善于站在中立的视角看待问题,这使他逐渐成为小团体的核心,为之后的领导生涯奠定了基础(谢森任,2011)。马化腾的性格特征可以用“稳重沉静、通权达变”来形容,他的领导方式稳重严谨,但又懂得变通,不墨守成规,透露出权变的领导思想。

  1.马化腾的早期领导行为 在腾讯的初创期,技术出身的马化腾更多担任腾讯产品体验官和架构师的角色。重视客户体验是马化腾反复强调的产品核心,他经常坐在电脑前研究产品,一度被腾讯的员工誉为最佳产品体验官(任飞,2007)。马化腾会试用腾讯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去感受并对很多细节提出改进建议。他曾在深夜两点给腾讯的同事打电话,告诉对方腾讯网站上有一个错别字(曹世中,2014)。在腾讯邮箱的初创阶段,马化腾的产品体验官角色也发挥了重大作用,400 多个创新点有 300 多项是由马化腾发现和提出的。他反复使用腾讯邮箱,在与研发团队的沟通过程中,拒绝使用除腾讯邮箱之外的通讯工具。受马化腾的影响,腾讯自上而下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各负责人长期以用户身份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产品之外,马化腾对工作效率的要求也颇为严格,使得腾讯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普通员工对问题的处理都很及时。在保证合理性的前提下,腾讯新项目的立案速度非常快,最快的一次从项目提出到形成项目的详细排期仅仅用了 18 个小时(任飞,2007)。马化腾具备很强的技术才能,然而不同于普通的技术人员,他对于产品的实用性和商业价值有着天生的敏锐感,使他能抓到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赵黎,2014)。腾讯创立之初,马化腾充当架构师的角色,成功把握住了腾讯的发展战略,搭建起了逐步壮大的路径。

  2.马化腾的当期领导行为 伴随腾讯的快速成长,马化腾的领导风格表现出了不同之处。与之前的内敛低调相比,他更加开放,偶尔接受媒体采访,更多地打开自己,重视沟通和表达,重视愿景的作用和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这一时期,马化腾的管理角色更多是企业的精神领袖。“要把腾讯做成一个受人尊重的企业”,这是马化腾在后期的领导中反复提起的一句话,也是他为所有腾讯员工塑造的愿景。他还赋予腾讯员工明确的发展方向,“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我们要做成互联网上的水和电”,他总是反复和下属强调这种方向感(张兴军,2015)。马化腾精神领袖的角色还体现在他对团队建设的重视上。首先,他能够倾听不同观点,这促使腾讯一直保持着民主决策的风格。其次,他更加关注员工需求,会切实考虑员工的福利,从精神上激励员工。例如,每年春节之后的开工日,他会拉着箱子给近5000 名腾讯员工派发红包(李瀛寰,2014)。在架构师的角色上,马化腾也从关注产品策略转变为关注整体战略的灵活与创新。腾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是“微创新”战略。马化腾十分清楚腾讯“强在线上、弱在线下”的平台优势,所以在他后期的领导中,始终坚持“后发”战术(张兴军,2015)。

  二 、 腾讯企业文化的发展 1.早期的腾讯文化 在腾讯创业初期,提炼出“务实专注,守信尽责”的企业文化理念。专注于一个领域是在当时腾讯业务的出发点,重视用户价值是早期腾讯文化最大的特点,重视用户体验,以用 户价值为标准发展产品和服务。腾讯成立了一个质量监控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产品人员构成,负责考察用户反馈,监控和规范所有产品项目。制度规范是早期腾讯文化中的另一大特点。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违反了制度的员工将得到应有的惩戒(何捷,2013)。严格有效的制度能够保证各部门在既定的战略方向上正常运行,得到员工的赞同和认可,也为腾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强调制度和规范的企业文化还体现在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对员工行为的日常约束上。早期,腾讯公司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人力资源管理严格,对每个级别的管理层都有约束,同时要求员工的整体水平每年都有一定的提高。在职业道德方面,要求员工遵守国家法律与公司制度,不违反职业道德,除了每年一次的职业道德培训之外,在日常工作中还通过一些具体的做法来引导员工,而不是停留在理念上和说教上。为了保证制度的执行,腾讯还制定了相关的准则和规范,例如《腾讯价值观行为准则》、《腾讯经营理念细化标准》等(何捷,2013)。

   2.腾讯文化的二次发展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腾讯原有的企业文化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首先,企业经营要求多元化,需要向各个领域发展,专注文化可能已经不太适合。其次,各部门各自为战、缺乏合作协调的文化氛围已经难以支撑腾讯的快速成长。由此,腾讯开始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新的企业文化被提出:愿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倡导创新合作的价值观,关心员工成长,平衡激励与约束。调整之后的腾讯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注重知识分享、合作创新、以人为本。

  知识分享。频繁开展的产品技术分享会、种类繁多的网络系统课程、轻松自在的学习交流氛围体现了腾讯重视知识分享的企业文化。腾讯内部几乎每周都有很多产品技术分享会,包括马化腾在内的高管也经常参与,有价值的分享会会被录制成视频,长期供大家学习。腾讯配备了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包括公司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类似《哈佛商业导师》等的外购课程以及“腾讯大讲堂”中有关技术、研发的专家演讲(卢娟娟,2008)。腾讯还鼓励员工出书,可以与企业、科技相关,也可以是任何感兴趣的领域;更有每周一期的内部邮件,针对热门话题,公司全员参与讨论。

  作者 :刘静 李朋波 来源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 年第 20 期 责任编辑 :srzd

篇五: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嶝⋯壕玉许鳓眦孵厂月影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黼签字日期:如哆年j -月;f日。(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摘要安东尼奥·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20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按照俄国革命模式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失败,葛兰西为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提出了著名“ 文化领导权” 理论。他认为,在市民社会已经很发达的西方国家,如果只采用武装暴力的手段去推翻一个国家的外部掩护是不彻底的,并不能真正地取得革命的胜利,而必须先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首先取得领导权。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条新道路。在今天,近一步研究“ 文化领导权” 理论,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价值。论文由4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主要明确了选题的意义,包括“ 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及框架结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来源。资本主义深刻的全面的社会危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遭受的惨痛失败,意大利的特殊政权组织形式等是其产生的独特历史条件。接着介绍了“ 文化领导权” 的多方面理论来源,既受马克思、列宁思想的启迪,也深受本土思想家马基雅维利拉、布里奥拉思想的影响。第二部分阐明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 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介绍了“ 文化领导权” 的基本内涵。总结了“ 文化领导权” 的特征。然后从“ 文化领导权” 的哲学基础——实践哲学;实施的场所——市民社会;实现途径——政党以及知识分子,实施的策略——“ 阵地战"等四方面梳理了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首先对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地位、创新之处及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较客观的评析。其次着重论述了“ 文化领导权” 对于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强国战略;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必须持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定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关键词: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建设;市民社会 AbstractAntoni o G ram scii S notonl yone of the founders of W estern M arxi smtheory.butal so agreat prol etari an revol uti oni st and thei deol ogi st.In3 0s of the 20thcentury,faci ngthe” Sovi et m odel ” suffered defeated i n the w esterndevel opedhas carri ed on hi sdeeprefl ecti on andexpl orati onandcountri es,G ram sciputforw ard to hi s fam ous asserti on:thetheoryof’ ’ Cul turalH egem ony” .H e thought theci vi lsoci etyhasdevel opedw el li n w esterncountri es,i f onl y bym eans ofusi ngvi ol ence to overthrowthe outsi de cover of acountryi s notcom pl ete,thi s w aycal lnotreal l yachi eve thevi ctoryof therevol uti on,but m ust obtai nthel eadershi pi nthefi el d ofi deol ogyfi rst.It i s notonl ya newroad of theprol etari atrevol uti on,but al sothe furtherdevel opm entofM arxi sm .N ow adays,probi ngto and fl l rtherdi scussi ngthetheory of” Cul turalH egem ony” al sohas the val uabl e reference for our soci al i stm oderni zati on constructi on.Thi spaperconsi sts of fourparts.The i ntroducti onpart m ai nl ycl ari fi es thesi gni fi canceoftopi c,i ncl udi ngi tstheoreti calsi gni fi canceandpracti cal si gni fi cance.Secondl y,the papernarrates theresearch on the si tuati on and theprocessof” Cul tural H egem ony” of G ram scihom e and abroadpresent.Thenthe i nnovati on of thi s papersi m pl yi ntroduced the content of thefram ew ork structure.The fi rst chapter of thi s arti cl em ai nl ynarrates hi stori c background and theatare i ntroduced,fi nal l ytheoreti cal source of” Cul turalH egem ony” .Incl udi ng deepsoci al cri si s ofcapi tal i smw hi chi sal arge surroundi ng;Gram scibi tter fai l ure i nprol etari atrevol uti on and W esternEurope;Thel astcountry—Ital i an’ S speci al regi m e organi zati onform .Then i ntroduced the vari ouscarri ed on adeeperthi nk w henfaci ngthei s hi s nati vesources of” Cul tural H egem ony” of,i naddi ti on affectedby M achi avel l i ,M arx,Leni n,al sounder thei nfl uence of Labri ol a.In secondchapter,thebasi ccontentof” Cul turalH egem ony” theoryi si ntroduced.Afterreadi ngal argenum ber of books and concl uded on thebasi ctheoryofpredecessors m ade,Isum m edupthe characteri sti csand connotati on of” Cul turalHegem ony” .Theoryof” Cul turalH egem ony” hasfour essenti ali m portant contents.the fi rst i s i tsphi l osophy foundati on,w hi chw e cal lpracti cal phi l osophy;thesecondi s ci vi lsoci ety—the i m pl em entati on pl acefor” Cul turalH egem ony” .Thethi rd i s i tsreal i zati onw ay,pol i ti calparti esand i ntel l ectual s,the fourth i s thestrategyof ” Cul turalH egem ony” 一the” trenchw arfare” .Al l these fourpartsconsti tute the basi ccontents of” Cul turalH egem ony” .Thethi rdparti s the m osti m portant chapteri n thi spaper.Theory studyi s notonl yto understand the i ns and outs of i t.Theem phasi sof thepoi nti s toget som ei nspi rati on,theoryCangui de practi ceand i t i s i ts real rol e.As aresul t,the thi rdchapter,gi vetheobj ecti ve eval uati on of the status,i nnovati on anddefi ci encyof” Cul turalH egem ony” theory.Inthe secondsecti on,i t em phati cal l ydi scussed theenl i ghtenm entof thesoci al i st m oderni zati on constructi on i n ourcountry.Incl udedi nthei m portant enl i ghtenm entcul ture;W e m ustpay greatattenti on to andm ake use of the” soci al cem ent” rol e offuncti ontostrengthenthe constructi on ofsoci al i sti ntel l ectual s;And al so m ustconti nue toprom oti ngthe M arxi smpopul ari zati on,enl i ghteni ng si gni fi cancearti cl eand thei m portant m eani ng.to sti ck to the soci al i stposi ti on,i ti s the focus of thi sKey w ords:G ram sci ;” Cul turalH egem ony” theory:Thesoci al i stcul turalconstructi on;ci vi l soci etyIII 摘摘目导2目录要⋯ ⋯ ⋯ ⋯ ⋯ ⋯ ⋯ ⋯ ⋯ .⋯ ⋯ ⋯ ⋯ ⋯ ⋯ ⋯ ⋯ ⋯ ⋯ I要⋯ ⋯ ⋯ ⋯ ⋯ ⋯ ⋯ ⋯ .⋯ ⋯ ⋯ ⋯ ⋯ ⋯ ⋯ ⋯ ⋯ ⋯ ⋯ II录⋯ ⋯ ⋯ ⋯ ⋯ ⋯ ⋯ ⋯ ⋯ ⋯ ⋯ ⋯ ⋯ ⋯ ⋯ ⋯ ⋯ ⋯ ⋯ .Ⅳ论⋯ ⋯ ⋯ ⋯ ⋯ ⋯ ⋯ ⋯ ⋯ ⋯ ⋯ ⋯ ⋯ ⋯ ⋯ ⋯ ⋯ ⋯ ⋯ ..1一、选题意义⋯ ⋯ ⋯ ⋯ ⋯ .⋯ ⋯ ⋯ .⋯ ⋯ ⋯ ⋯ ⋯ ⋯ ⋯ ⋯ 1( 一) 理论意义⋯ ⋯ ⋯ ⋯ ⋯ ⋯ ⋯ ⋯ ⋯ ⋯ ⋯ ⋯ ⋯ ⋯ ⋯ .1( 二) 现实意义⋯ ⋯ ⋯ ⋯ ⋯ ⋯ ⋯ ⋯ ⋯ ⋯ ⋯ ⋯ ⋯ ⋯ ⋯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 2(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2(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 ⋯ ⋯ ⋯ ⋯ ⋯ ⋯ ⋯ ⋯ ⋯ ⋯ ⋯ 3三、论文创新之处⋯ ⋯ ⋯ ⋯ ⋯ ⋯ ⋯ ⋯ ⋯ ⋯ ⋯ ⋯ ⋯ ⋯ ⋯ ..4四、论文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 ⋯ ⋯ ⋯ ⋯ ⋯ ⋯ ⋯ ⋯ ⋯ ⋯ .5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理论来源⋯⋯⋯⋯⋯.61.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61.1.1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的社会危机⋯ ⋯ ⋯ ⋯ ⋯ ⋯ ⋯ ⋯ ⋯ .61.1.2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 ⋯ ⋯ ⋯ ⋯ ⋯ ⋯ ⋯ ⋯ ..71.1.3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 ⋯ ⋯ ⋯ ⋯ ⋯ ⋯ ⋯ 71.2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来源⋯ ⋯ ⋯ ⋯ ⋯ ⋯ ⋯ ⋯ ⋯ ..81.2.1马基雅维利的民族自强精神与集体意志理论⋯⋯⋯⋯⋯.81.2.2马克思的国家与阶级意识理论⋯ ⋯ ⋯ ⋯ ⋯ ⋯ ⋯ ⋯ ⋯ .91.2.3列宁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理论⋯ ⋯ ⋯ ⋯ ⋯ ⋯ ⋯ ⋯ ⋯ ..101.2.4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理论⋯ ⋯ ⋯ ⋯ ⋯ ⋯ ⋯ ⋯ ⋯ ..1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基本内容⋯ ⋯ ⋯ ⋯ ⋯ ⋯ ⋯ ⋯ ⋯ ..132.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概念⋯ ⋯ ⋯ ⋯ ⋯ ⋯ ⋯ ⋯ ⋯ .132.1.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内涵⋯⋯⋯⋯⋯⋯⋯..132.1.2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特征⋯⋯⋯⋯⋯⋯⋯..142.2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哲学基础⋯ ⋯ ⋯ ⋯ ⋯ ⋯ ⋯ ⋯ .142.2.1葛兰西对实践哲学的独特见解⋯⋯⋯⋯⋯⋯⋯⋯⋯142.2.2实践哲学的文化价值⋯ ⋯ ⋯ ⋯ ⋯ ⋯ ⋯ ⋯ ⋯ ⋯ ⋯ ..162.3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实施前提及对象——市民社会⋯⋯.172.3.1市民社会的理论前提——“ 完整的国家学说” ⋯⋯⋯⋯.172.3.2市民社会——“ 有效的防御工事"⋯⋯⋯⋯⋯⋯⋯..18IV 2.4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途径——政党和知识分子⋯⋯.202.4.1政党——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202.4.2知识分子——文化领导权的桥梁与纽带⋯⋯⋯⋯⋯⋯.202.5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实现策略——“ 阵地战” ⋯⋯⋯..202.5。1葛兰西关于“ 运动战” 、“ 阵地战” 的基本观点⋯⋯⋯。.212.5.2“ 阵地战” ——西方革命具体方式的根本转变⋯⋯⋯⋯.233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评析及现实启示⋯ ⋯ ⋯ ⋯ ⋯ ⋯ ⋯ ⋯ .253.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的思想评析⋯ ⋯ ⋯ ⋯ ⋯ ⋯ ⋯ ⋯ ⋯ ..253.1.1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地位⋯ ⋯ ⋯ ⋯ ⋯ ⋯ .253.1.2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创新之处⋯⋯⋯⋯⋯⋯.253.1.3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局限性⋯ ⋯ ⋯ ⋯ ⋯ ⋯ ⋯ 273.2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的现实启示⋯ ⋯ ⋯ ⋯ ⋯ ⋯ ⋯ ⋯ .293.2.1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着力推进文化强国战略⋯⋯.293.2.11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293.2.12加强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牢牢把握“ 意识形态’ ’ 的控制权...........................................................3]l3.2.13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教育,把握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 ⋯ ⋯ ⋯ ⋯ ⋯ ⋯ ⋯ ⋯ ⋯ ⋯ ⋯ ⋯ ⋯ ⋯ ..323.2.14扩大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33.2.2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353.2.3必须持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7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41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4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著) 及科研情况⋯ ⋯ ⋯ ⋯ ⋯ ⋯ ⋯ ⋯ ⋯ ⋯ 45V 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思想研究导论一、选题意义安东尼奥· 葛兰西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以及“ 欧洲共产主义” 的奠基者之一。葛兰西的一生与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与他本国的工人阶级的政治命运紧密相关。面对法西斯主义对他进行的疯狂折磨,在健康每况愈下的情形下,他也没有放弃信念,依然凭借着他那“ 理智的悲观主义和意志的乐观主义” 的革命气节,本着“ 一个政治犯应当能够从石头里汲取养料” 的坚定信念,勇敢而坚定地与法西斯作着顽强的斗争。尽管环境极其恶劣,但葛兰西依然完成了对他一生来说意义重大的著作——《狱中札记》。这本《狱中札记》以及他与家人、朋友的书信集《狱中书简》所体现的思想,特别是他在其中所阐析的“ 文化领导权"思想,不仅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欧洲共产党人和工人阶级运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就今天来说,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然具有较大的价值。( 一) 理论意义葛兰西将马克思主义与意大利当时的国情相结合,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全新的考察,他的研究议题涉及诸多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哲...

篇六: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中共历届全国代表大会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共一大(1921 年) --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召开情况:1921 年 7 月 23 日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 10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会代表 13 名,平均年龄 28 岁,代表全国 50 多名党员。

  主要内容: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为“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历史意义: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共二大(1922 年) --正式制定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召开情况:1922 年 7 月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12人,代表全国 195 名党员。

   主要内容:初步阐明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策略、任务和目标,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是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历史意义: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 年) --决定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 召开情况: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召开。出席代表 30 多人,代表全国 420 名党员。

  主要内容: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历史意义:使中国共产党从比较狭小的圈子里走出来,在更广阔的革命斗争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中共四大(1925 年) --第一次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召开情况: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 20 人,代表全国的党员 994 人。

  主要内容:指出无产阶级在民族运动中既要反对“左”的倾向,也要反对“右”的倾向; 规定有三个党员即可成立一个支部。

  历史意义: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及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中共五大(1927 年) --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 召开情况: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在武汉举行。出席代表 82 人,代表全国党员 57967 人。

  主要内容:正式提出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历史意义:选举产生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在党的建设史上有重要意义。

   中共六大(1928 年) --明确中国现阶段社会和革命的性质 召开情况: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在莫斯科近郊五一村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142 人,其中有选举权的代表 84 人。

  主要内容: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明确指出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现在阶段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历史意义:对中国革命根本问题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体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指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是党的工作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

   中共七大(1945 年)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召开情况:1945 年 4 月 23 日在延安杨家岭开幕。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547 人,候补代表 208 人,代表着全国 121 万名党员。

  主要内容:毛泽东向大会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讲话。

  历史意义: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党的史册。

   中共八大(1956 年) --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召开情况: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 1026 人,代表全国 1073 万名党员,党员人数比党的七大时增加了 8 倍。

   主要内容: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代表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国民经济“二五”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历史意义:宣告社会主义革命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并明确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

   中共九大(1969 年) 召开情况:1969 年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512 人,当时全国共有党员约 2200 万人。

  主要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中共十大(1973 年) 召开情况: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 1249 人,当时全国有党员约 2800 万名。

  主要内容:通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中共十一大(1977 年) 召开情况: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代表 1510 人,代表全国 3500 多万名党员。

  主要内容:通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议案。

  历史意义: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重申在 20 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中共十二大(1982 年)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召开情况: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 1545 人,候补代表 145 人,代表全国 3900 多万名党员。

  主要内容:邓小平致开幕词; 通过《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报告; 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历史意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小康”战略目标。改革开放由此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新的局面。

   中共十三大(1987 年)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召开情况: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 1936 人,特邀代表 61 人,代表全国 4600 多万党员。

  主要内容: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加快和深化改革,进一步确定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定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

  历史意义: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共十四大(1992 年)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召开情况: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1989 人,特邀代表 46 人,代表全国 5100多万名党员。

  主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历史意义: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共十五大(1997 年) --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召开情况: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 2048 人,特邀代表 60 人,代表全国 5800 多万名党员。

   主要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重大问题作出新的阐述; 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意义: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

   中共十六大(2002 年)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召开情况: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2114 人,特邀代表 40 人,代表全国 6600 多万党员。

  主要内容: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意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

   中共十七大(2007 年) --提出并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召开情况:2007 年 10 月 15 日至 21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 2213 人,特邀代表 57 人,代表全国 7300 多万党员。

  主要内容: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作出明确回答;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更高要求;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历史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根本保证。

   中共十八大(2012 年)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召开情况: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 2268 人,特邀代表 57 人,代表着全国 8200 多万党 主要内容: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深入阐述;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确定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意义:开启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

   中共十九大(2017 年) --正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历史意义: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高举了旗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方略、描绘了蓝图。

  

篇七: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2017年9月上61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党建视点 .古田会议政治建军思想的内涵、意义及启示薛小洁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12摘 要:政治建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建军90周年的历史经验总结。1929年古田会议阐明了早期政治建军的思想内涵,并在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等方面成就突出。它奠定了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础、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也肃清了军队内部的错误思想。在现阶段,我们要把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把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把政治训练作为主要方法来实现强军兴军目标。关键词:古田会议;政治建军;意义;启示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人民军队由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指出了“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自人民军队创建以来,政治建军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领导人所秉持的理念,也是在漫长的实践中得出的伟大真理。1929年古田会议是政治建军思想得以确立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也为新形势下强军事业的实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一、古田会议政治建军思想的具体内涵建军初期,军队主要由农民、小资产阶级和部分昔日旧军队组成,军队内部存在着组织纪律涣散,思想认识错误等现象,这对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构成极大阻碍。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就军队内部存在的问题一一罗列,并提出解决方案。总体而言,政治建军思想是《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它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坚持党的领导,凝聚政治意识毛泽东曾说:“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然而在建军初期,党指挥枪的原则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军队内部不少同志出现了单纯军事观点。这些观点大致表现为军事与政治的二元对立,不承认军事是实现政治目标的方式与手段,反而认为是军事导致了政治。古田会议针对这些思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大党对军队的领导和对士兵的教育,在三湾改编确立的“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之上,编制红军法规,明确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关系,使红军有了更加明确的政治目标。周恩来同志曾说过:“于军事教育外,授以政治教育,告以中国如何受列强压迫,军阀压迫,以及农工商各界之痛苦,告以解除压迫与痛苦之途径,要使每个军官每个兵士均能了解此理。”针对士兵的教育,古田会议重点讨论了士兵政治意识薄弱,没能担负起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问题,认为应从教育上提高党内政治水平,让每位士兵都有明确的政治意识,明确自身担负着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必须遵循的原则,也为现阶段军队建设提供了必要遵循。(二)严明组织纪律,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士兵们的党性修养是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的重中之重。建军初期,由于士兵们没有受到系统的党性教育,其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致使组织内部出现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少数不服从多数,利用党内批评去攻击他人,许多党员士兵不在党内批评而去党外批评等现象。这些组织纪律涣散的情况对军队内部和谐与战斗力的提升都是不利的。针对红四军中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士兵们缺乏良好的政治素养,因此,便要想方设法使他们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首先,古田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的组织条例,就少数不服从多数的问题提出了二次再议的原则,但全军必须在行动上保持一致。其次,针对党内批评的不和谐现象,加大对广大党员士兵的党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政治目标的最重要的助力,也是共产党在乱世之中存在和发展的强大武器,所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教育全军,让共产主义的信仰在军中得以生长壮大,由此,全军共同努力,一致向外,军队的组织纪律性自然得以提升。(三)注重政治训练,提升士兵素质士兵的政治训练不仅关乎士兵个人政治素质的提升,更与整个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密切相关。古田会议从训练的材料问题与训练方法两大方面入手,针对士兵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首先,从训练的材料上讲,由于众多士兵出身于社会下层,读书识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要有艺术地编撰各项课本,并展开广泛的识字运动。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分析与红军的任务计划、革命思想与战略战术、游击区域地理及政治经济常识等方面,使士兵们从政治和思想上全面把握革命的要义。其次,在训练方法上,采取上政治课、集合讲话、个别谈话等方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士兵进行不同程度的训练,并精心组织政治训练委员会,专门负责解决士兵政治训练中的种种问题。同时,通过教授法、谈话、游艺等多种方式了解士兵们的思想动向,丰富士兵们的日常政治生活。通过进行严肃又活泼的政治训练,士兵们的政治素质将会得到大万方数据 2017年9月上62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党建视点 .幅度的提升,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的士兵们也会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对于“党指挥枪”原则的实现是极其有利的。二、古田会议政治建军思想的历史意义古田会议确立的政治建军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时期强军兴军目标都有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奠定了军队建设发展的基础显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年代,建设一支作战优良的军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中之重。古田会议的召开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军队”的根本问题。建军初期的军队存在着文化素质低下,政治意识薄弱等弱点,各种封建思想残余大大削弱了军队的革命性和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建设一支思想精纯、作战有效的战斗队伍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中国共产党所要建设的军队不是一个单纯只为打仗的军队,而是一个能够为人民谋利益的无产阶级军队,它除了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总之,中国共产党要建设的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为中国军队建设奠定了长远的发展基础。在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机遇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我们的人民军队都必须始终担负起保家卫国,保卫人民的重大使命,古田会议所确立的建军原则不会改变,在新的阶段我们也将坚持不渝地履行。(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古田会议不仅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军队”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确立什么样的领导”的长远问题。军队的领导权问题是关系到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对红军的领导权,从组织建设和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增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作用。古田会议首先针对单纯军事观点作出批评,指出其与党的军事领导权的脱离,“这种思想如果发展下去,便有走到脱离群众、以军队控制政权、离开无产阶级领导的危险”。为从组织建设上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坚持红军中党的重要组织原则,即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同时,严格规定新分子入党的条件,以保证党员的质量与纯洁性。在思想教育方面,共产党更是加大力度,“红军党内最迫切的问题,要算是教育的问题”,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党内教育,士兵们更加了解了当前的革命现状,也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由此,共产党便能够全方位地掌控对军队的领导权。这种领导权的确立同样意义深远,它对新中国的建设和现阶段的发展都起到推动和稳定的作用,因此它也是新时期应当坚决遵守的原则。(三)肃清了军队内部的错误思想古田会议同样解决了军队应当“发展什么样的思想”的问题。一支军队发展什么样的思想取决于它的领导阶级的思想理念,而红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其军队内部思想自然应当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相契合。建军初期的军队内部散布着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如极端民主、消极懈怠、个人主义等,这对执行党的正确路线造成了极大妨碍。古田会议首先对军队中存在的错误思想的表现、危害及根源进行一一列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广大士兵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训练,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渐靠拢,使他们更加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大量的政治训练也促使着士兵们有意识地去纠正自身存在地错误思想,端正自身行为。注重军队内部的思想建设是加强军队领导权,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现阶段强军兴军的目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只有加强思想建设,才能创建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斗队伍。三、古田会议政治建军思想的现实启示中国人民军队在90年的艰辛探索中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出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而现阶段,强军兴军依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我们要深刻吸取古田会议中政治建军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的强军事业做出贡献。(一)把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近年来,“军队国家化”的思想在国内不少学者中蔓延开来,认为军队属国家所有,而不应由“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再次受到质疑。“其论者搅乱军队与政党、国家的关系,把军队的政治属性与国家属性对立起来,以军队的国家属性否定军队的政治属性,进而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 根据古田会议政治建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才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根本保证。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如何做到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值得深思。首先,中国共产党应强化党委领导体制,加强军队内部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小组的重要作用,引导士兵们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其次,要在军队中发扬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统一领导的基础上适度发挥士兵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上下级和同级士兵之间的和谐程度。同时,要加强对士兵们的思想教育,敦促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刚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二)把服务人民作为政治建军的根本宗旨中国人民军队的奋斗历程,是一个依托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奋斗历程。在当前,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但是,当今社会的种种诱惑也使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在军队中滋生, 资本主义的社会(下转第64页)万方数据 2017年9月上64青年时代 YOUTH TIMES. 党建视点 .际需要为前提,根据乡镇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特色、党员人数实际情况,依托经济龙头企业和产业模块来建立基层党组织;以组建统管单位党委为重点,建立外来单位党组织管理体系;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采取依托组建、区域组建和联合组建等模式,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专门的驻外党组织,以社区管理为主体,建立流动党员管理网络。其二,基层党组织应该进一步的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范围,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应该利用科学的指导理论来展开科学化的发展方针,利用科学技术来进一步的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同时基层党组织还应该加强与群众的联系,积极聆听群众的心声、建议,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范围,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带头作用,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对其他组织的带动作用。(二)建立长效机制是加强基层党建的有效途径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必须要有健全和完善的长效机制,才能稳定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党的服务质量,才能受到群众的满意、群众的欢迎、群众的认可。一是要贯彻落实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和要求;二是要创造性地健全和落实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党群联系机制、党内选举机制、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党员教育常态机制、城乡一体管理机制;三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发展的观点创新党建新机制。四、结束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从基层抓起,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充实新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参考文献:[1]王恩宝,张丽杰: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第9期.[2]车晓林.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青年与社会,2013,12.[3]储霞:“党的建设科学化”:一个全新而重大的战略命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2期.思潮使一些青年士兵的思想遭到蒙蔽,金钱和权力的欲望使他们削弱了原有的信念与斗志,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被抛诸脑后,个人主义的思想盛行,部分党员士兵出现精神空虚、无所寄托的现象。这些都造成人民军队与人民的实际生活相脱离,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淡薄。对于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从思想上加以教育和引导,使士兵们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而且要提供机会让士兵们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去。中国共产党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人民军队与群众之间的生死与共的关系,引导士兵们积极参加和援助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奉献自身的力量。(三)把政治训练作为政治建军的主要方法古田会议特别强调了对士兵进行政治训练的方式方法,通过大规模上政治课让士兵们对革命情况进行学习和了解,通过谈话了解...

篇八:文化领导权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 《实践论》《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两篇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献,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在毛泽东同志发表“两论”80 周年之际,一起学习这两篇经典著作,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斗争、伟大梦想很有意义。

  一、“ 两论” 的写作背景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毛泽东同志“两论”的写作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

  (一)“ 十月革命” 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人在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争论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在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世界走向工业化、生产力高速发展之际,中国因为落后的思想和制度,陷入了挨打的境地。从此,中国就面临着一个沉重的历史课题——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四处寻找救国救民的理论和道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了、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一次次的尝试,付出的是血的代价,得到的是深刻的惨痛教训:在当时的中国,封建改良主义、君主立宪资本主义、民主共和资本主义等思想和道路,在中国都是走不通的。正是在“诸路皆走不通”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 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有志之士在黑暗中看到了远方的灯塔,有了新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送进中国来了,但是,中国人如何看待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呢?这又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的思想处在一个大解放的时期,各种新思潮泥沙俱下。

  被中国人当作新思潮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同样也是十分庞杂的,既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有各种各样被称为“ 社会主义” 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流派,如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互助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泛劳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施坦主义等。当时,绝大多数的进步青年对社会主义只是抱着一种朦胧的向往。他们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了解,如同“隔着纱窗看晓雾”,并不十分清晰。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以什么主义改造中国社会的激烈论争。如以胡适为代表的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主张改良主义,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这场“ 问题” 与“ 主义” 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

  继“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还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论争。张东荪、梁启超等人认为:中国经济落后,大多数人民无知识,“绝对不 能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也不能建立共产党。与胡适不同,他们并不否认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但他们认为:中国唯一的病症是穷,救治的办法是用资本主义的方法发展实业。这场论争从本质上说,是一次关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需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论争。

  五四时期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之间的论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第一场交锋。在论争过程中,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立志改造中国社会的进步青年,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土壤。

  尽管这时候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很有成效,但带有着明显的幼稚性、机械性,主要表现:一是宣传还处于零星的翻译层面;二是多为通俗的普及读物;三是作为政治思想理论简单介绍,而没有结合中国的实践经验。这样,大多数人因为既没有条件直接阅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不能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又因为缺乏在中国的实践经验,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不深不透,因而存在着理论准备不足、理论脱离实际的弱点。他们在学到马克思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后,就积极投身到实际斗争中去。这是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犯教条主义的一个原因。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性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成功和失败中开始就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课题进行理性思考 二十世纪前后,无产阶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特别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与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既有共同性、普遍性,又有差别性、特殊性。这就使中国共产党刚一成立就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在我们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古老而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课题是之前的革命者没有回答好的一个时代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必须要回答的一个课题。共产国际在这方面没有做出很好的指导。刚从襁褓中走出、迈向幼年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这个课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使我们党对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认识感觉“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这推动着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刻思考,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和方针政策。

  所以,毛泽东同志讲:“在民主革命时期,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 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

  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三)经过实践检验和思想斗争,从哲学层面进行总结、论证、升华的客观条件基本成熟 我们党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党内在理论上与“左”右倾错误进行斗争的历史。“左”右倾错误的实质,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所以,毛泽东同志说:“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不懂得掌握政权和武装的重要性,不善于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压制工农运动,进行阶级调和,提出“二次革命论”,企图以妥协让步和束缚工农运动等消极措施,拉住即将叛变的同盟者。结果,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了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使党在大革命的危急时刻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其错误的理论根源就是过分地夸大了矛盾的同一性,而否认了矛盾的斗争性,错误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及其地位作用,导致在实践中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则是既不懂中国的具体国情,也不去研究中国的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当成教条而不作为行动的指 南,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把共产国际的各种决议,甚至苏联经验神圣化,完全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正是因为中国革命有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历史,有了实践检验和思想斗争的经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才逐渐在党内立起来,“左”右倾错误才逐渐被全党所深刻认识。这时候,从哲学层面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进行总结、论证、升华,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批判、清算曾经严重危害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主观主义特别是“左”倾教条主义,以及批判错误思想路线的各种世界观,深刻揭示中国革命的规律,阐述中国革命应选择的道路,指明中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就水到渠成了。而“两论”正是承担了这样一个哲学和政治任务。

  1935 年遵义会议,我们党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但由于红军长征,战事紧张,虽然对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进行了调整,但没有时间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上进行彻底的解决。在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后,长征途中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思想和政治上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党内在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政策和策略上思想不统一,教条主义抬头。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避免出现类似前两次的失败呢?这在客观上也迫切需要我们党从哲学上做出回答,以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指导正在进行的革命斗争。这是毛泽东同志写作“两论”的一个现实出发点。正 正 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它是“ 适应于当时的需要而不能不写的” 这样一个哲学著作。

  (四)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充分地实践和理论思考,形成系统哲学思想的主观条件已经具备 “两论”也是毛泽东同志本人长期积累的丰富斗争经验的理论升华。他从 1921 年到 1937 年经历了 16 年艰苦的革命斗争实践,领导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战役战斗,经历了与“左”右倾错误政治路线的斗争,受到过排斥打击,斗争经验非常丰富,他本人又非常善于对实践进行总结。这也是一切革命导师的共性特质。

  毛泽东同志思考问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认为凡是正确的理论,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并且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继续发展。早在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先后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一系列的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一系列对中国革命胜利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观点。这些著作,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精神。

  党中央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特别是在 1936 年下半年至 1937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有一段时间能够比较集中地对党的历史经验进 行深入理论思考和概括。他分别于 1935 年的 12 月和 1936 年的 12月写下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以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进一步地发展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问题。

  由于有了一段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毛泽东同志开始大量系统地阅读马列著作和相关读物,并从哲学层面思考中国革命和红军作战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还组织了在陕北的一些著名的学者,组成哲学研究会,一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同志学习哲学有两个特别鲜明的特点:一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他把学习扎根于中国革命的实践、扎根于中国大地。二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就理论而理论,他的著作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正是在这些理论准备基础上,毛泽东哲学思想得到丰富和发展,不断地系统化、理论化。

  二、“ 两论” 的历史贡献 “两论”分别从实践和矛盾的范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中国化的论述,成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基本确立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 两论” 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确立,进入成熟阶段。

  第一,“ 两论”。

  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表达。毛泽东哲学思想,表现在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说,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思想,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

  《实践论》指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认识,必须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再从理性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和发展,这样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规律。《矛盾论》则是重点解决如何认识矛盾这个问题。我们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就可以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怎么分阶段、不同阶段的任务是什么。这些是通过研究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特殊矛盾、主要矛盾、根本矛盾以及矛盾的转化等哲学理论来解决的。可见“两论”的结合,完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二,“ 两论” 体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本质特征,也就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在“两论”中得到了最集中的表达概括。

  在实事求是方面,着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扬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源泉、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的目的、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指出真理最终只能通过社会实践来解决。毛泽东同志阐述和发挥了马 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不能把辩证法看作是可以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灵活运用。

  在群众路线方面,强调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