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8篇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第一篇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第一篇 4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大国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党员干部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生力军,也同样要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带头讲平等,展“俯首甘为孺子牛”之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当前有部分党员干部出现“唯上不唯下”的现象,只“唯上”,看似是“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的政策、决策,从本质上讲,是忘记了共产党人执政的“初心”。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破除这种心态,以群众为邻,多走乡间路,多串农家门,做群众的贴心人,多站在群众立场想事情、办事情,及时帮助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多为困难群众“雪中送炭”,多解困难群众“燃眉之急”,做到“群众的需要在那里,我们的服务就到哪里”。
带头讲合作,展“万紫千红春满园”之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开幕式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冲 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这也启示我们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大局意识,不应只顾低头做事,耕耘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而应耳闻天下事,纵观全局事,面对发展与风险并存的新形势,要把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放到大局中去审视谋划,适应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带头讲诚信,展“君子乾乾不息于诚”之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党员干部作为方针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若言而无信势必会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无形之中将与群众形成一堵“离心墙”。党员干部讲诚信不仅是道德的基石,更是衡量党员干部称职与否的标准之一,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锻造忠诚老实的优秀品格,奠定共产党人守诚信的基石;另一方面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取人、以情动人,树立共产党守诚信的形象。发展成为一名敢当“真诚信”的带头人,争做“正能量”的传递者。
带头讲法治,展“执法严明善且贤”之势。“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党员干部要带头学法。不断加强法治理论学习,树立法治信仰、深化法治认识、提高法治素养;要带头守法、时时自省,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绝对不能有“越红线、试边 缘、打擦边球”的思想;要带头用法,用法治眼光审视发展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发展思路、用法治手段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不断在践行法治建设的同时,增强共建法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篇 4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主旨演讲。他的演讲高屋建瓴,或引经据典,或知书明理,或热心倡导,或真诚建议,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性,更有深刻的前瞻性,充满自信和力量,展示了一种大思维、大格局、大情怀。这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精彩演讲,必将成为经典、载入史册。其中一些“金句”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这些“经典语录”虽立足于国际视野,但对于个人的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也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自信实干是创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从中透着自豪之情,更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自信之力。由此启示,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干事创业就没有活力,奋进之心则难以持久。一方面,自信在于准备充分。常言道,“不打无准备的仗”。我们干事创业没有事先谋划、没有超前思维、没有过程预判,一切工作都 将陷入被动,自信心就容易动摇、容易凝结。另一方面,自信在于投身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起来头头是道、信心满满,没有实践检验终究难以立足,故而,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再一方面,自信在于挫而不败。世间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有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越挫越勇才是最大的自信。
谦虚低调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这是一条谦虚低调的处事原则,也说明团结、合作、共享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讲,肯干事是一种态度,能干事体现水平,能否顺利干成事,则离不开谦虚低调的处事作风。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对人对事不能唯我独尊,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处理问题矛盾和分歧时,少一点颐指气使,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同时,当自己有了工作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乐于分享。其次,要学会团结与协作。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很多事情如果仅凭一己之力,不但难以如期完成,甚至容易四处碰壁,善于团结、善于合作、群策群力,才是处事之道、干事之需。
善作善成是争创一流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这一切就在于“中国智慧”、善作善成。从干事创业的角度看,善作善成才能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工作方法因循守旧,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则很难有出彩的机会,且永远落后于人。不善于创新,本身是一种慢作为、消极作为的表现,于人、于己、于事业都极为不利。同时,有创新才会把握好机遇。面对新时代、新挑战,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拥有超前思维、拥有创新意识,谁就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成功实现追赶跨越。不论怎么说,创新创造就是一种主动作为,最终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体现,它还是一种责任倒逼,可以促使我们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的好习惯。
勇毅笃行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这是对勇毅笃行的最好诠释。对于个人而言,行而不辍,勇毅笃行,无惧挑战,既是责任的体现,更是能力水平的体现。敢于担当,才能受人尊重。有责任心的人,谁都会喜欢;能做出一番成绩的人,谁都会羡慕;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谁都会尊重。敢于担当,才能凝聚创业伟力,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行稳致远。然而,责任与担当,又不是一个短期目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又不能在成绩前止步,需 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把群众的好口碑树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起来。相信,只要我们抱定“愚公之志”,一步一个脚印,成功自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三篇 4 月 21 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视频演讲,高屋建瓴的分析当下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要求我们面对重重挑战,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应当牢记总书记嘱托,心怀“国之大者”,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体悟基层工作之路。
品读“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感悟信念决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对基层干部最有力的鞭策。新时代迎面走来,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处在新时代的我们面临着党情、国情的不断变化,如果信念不坚定,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始终对党忠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只有有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才能够时刻地督促自己进步。
探讨“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领悟担当决定发展。基层的稳定离不开党员干部们的责任与担当,工作中常常面 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党员干部作为“守护者”需要勇担责任、埋头实干,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学会沟通协调,学会独当一面,成长为一名能行会干的机关干部。从田间地头到灶前炕头,基层处处都是我们的“办公桌”“服务台”,基层工作注定是一段艰辛的旅途,琐碎、繁重、枯燥的工作伴随着各种的困难障碍。这就更需要我们用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将党的光和热洒向基层群众的心田。
解读“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悟道团结就是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党员干部要与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当前,新冠疫情反复暴发,在抗疫一线,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和医务人员一道逆行守护,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工作,设身处地、与基层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本着“功成必定有我”的执着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扎根基层的“沃土”,以服务大众的需求为己任,干群团结一心,共走和平发展大道,共谋经济腾飞大计,共创和谐美好大家庭。
第四篇 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 4 月 21 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典名句阐述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智慧,向世界 传递中国与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同面对挑战的决心和信心。
从“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中感悟中国智慧的“和”字诀。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提到,“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中国的“和”文化已根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中,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核和因子,渗透到了国人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以来,“以和为贵”既是中国的外交传统,也是当今世界大变局、时代大发展的需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噪音,对此,中国人民在继承“以和为贵”的传统外交理念下,提出了“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等新概念,用“和”字诀阐述了中国构建和谐、追求和平的立场和态度。因此在当今以及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本着“以和为贵”的原则,共享发展进步,共同面对危机。
从“日日行,不怕千万里”中感悟中国智慧的“恒”字诀。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提到,“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回溯华夏历史长河,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铁杵磨针、鉴真东渡,坚持不 懈、持之以恒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回首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也正是因为有了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国家才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古语有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心”,就是恒心,有了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得成功。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我们应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念好“恒”字诀,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事不做好不放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挑战中克难前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从“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中感悟中国智慧的“斗”字诀。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中华民族具有敢于担当和斗争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始终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警句广为传诵,体现了中国人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征程上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发挥担当和斗争精神,在经历“风吹浪打”、捧“烫手山芋”的实践磨砺中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挺起脊梁、 冲锋在前,做新征程上的劲草、真金,交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优异成绩。
第五篇 4 月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辉煌成绩,百年党史充分表明,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如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面对重重挑战,更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立足当下,从博鳌论坛中感悟“三心”,以昂首之姿迈步新征程。
从博鳌论坛中领悟为民服务的“诚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写在旗帜上。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一方面,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当好“老百姓的官”,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凝聚起可移山填海的人民伟力,在不断学习、不断奉献中领悟为人民服务的“诚心”;另一方面,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为民办事提质增效,真正将 工作做进群众的心坎里,用群众满意度的高低来检验工作的成效。
从博鳌论坛中领悟矢志奋斗的“雄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年轻干部作为为民服务的“排头兵”,一方面,要时刻保持矢志奋斗的“雄心”,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退缩、不推诿,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找盲点、补短板,做到对新生问题不麻痹,对复杂问题要摸清,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敢为人先的锐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在解放思想中开拓创新,在不断摸索中勇于创造,在大胆谋划中实现...
篇二: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学习 在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主旨演讲。他的演讲高屋建瓴,或引经据典,或知书明理,或热心倡导,或真诚建议,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性,更有深刻的前瞻性,充满自信和力量,展示了一种大思维、大格局、大情怀。这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精彩演讲,必将成为经典、载入史册。其中一些“金句”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这些“经典语录”虽立足于国际视野,但对于个人的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也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自信实干是创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从中透着自豪之情,更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自信之力。由此启示,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干事创业就没有活力,奋进之心则难以持久。一方面,自信在于准备充分。常言道,“不打无准备的仗”。我们干事创业没有事先谋划、没有超前思维、没有过程预判,一切工作都将陷入被动,自信心就容易动摇、容易凝结。另一方面,自信在于投身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起来头头是道、信心满满,没有实践检验终究难以立足,故而,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再一方面,自信在于挫而不败。世间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有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越挫越勇才是最大的自信。
谦虚低调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这是一条谦虚低调的处事原则,也说明团结、合作、共享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讲,肯干事是一种态度,能干事体现水平,能否顺利干成事,则离不开谦虚低调的处事作风。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对人对事不能唯我独尊,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处理问题矛盾和分歧时,少一点颐指气使,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同时,当自己有了工作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乐于分享。其次,要学会团结与协作。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很多事情如果仅凭一己之力,不但难以如期完成,甚至容易四处碰壁,善于团结、善于合作、群策群力,才是处事之道、干事之需。
善作善成是争创一流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这一切就在于“中国智慧”、善作善成。从干事创业的角度看,善作善成才能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工作方法因循守旧,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则很难有出彩的机会,且永远落后于人。不善于创新,本身是一种慢作为、消极作为的表现,于人、于己、于事业都极为不利。同时,有创新才会把握好机遇。面对新时代、新挑战,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拥有超前思维、拥有创新意识,谁就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成功实现追赶跨越。不论怎么说,创新创造就是一种主动作为,最终要用实实在 在的成果来体现,它还是一种责任倒逼,可以促使我们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的好习惯。
勇毅笃行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这是对勇毅笃行的最好诠释。对于个人而言,行而不辍,勇毅笃行,无惧挑战,既是责任的体现,更是能力水平的体现。敢于担当,才能受人尊重。有责任心的人,谁都会喜欢;能做出一番成绩的人,谁都会羡慕;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谁都会尊重。敢于担当,才能凝聚创业伟力,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行稳致远。然而,责任与担当,又不是一个短期目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又不能在成绩前止步,需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把群众的好口碑树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起来。相信,只要我们抱定“愚公之志”,一步一个脚印,成功自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篇三: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含着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实践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振奋精神、铆足干劲、鼓足信心,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做到心中有党,做。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仰者”。《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条件。心中有党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对党忠诚,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高政治能力。提高政治能力最根本的就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只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补足精神上的“钙”。政治理论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勤学、深悟、笃实。要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深入系统学。政治理论学习是一个“学习—领悟—实践—再学习—再领悟—再实践”,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实践、不断提升的过程,最终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清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目的,做到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
“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做到心中有民,做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贴心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心中有民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群众的利益敢于牺牲个人的一切,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每一名党员都应敢打先锋、勇当先锋。当好为民先锋、服务先锋、发展先锋,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扎根基层 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群众路线,甘做服务群众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把每一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点滴小事”,当成自己的“重要大事”去办,做群众心目中的“知心人”“贴心人”和“值得信赖的人”。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做到心中有责,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弄潮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把对党的领导干部的要求凝练为忠诚干净担当。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是党员干部必须修炼的基本功。心中有责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保持时刻在线的“责任感”,平时能爱岗敬业践使命,兢兢业业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危难险重时刻敢于迎风斗浪,冲锋陷阵,当好闯关夺隘的“战斗者”。每个党员干部都有各自的岗位职责,有职必有责,有责必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如何在岗位上履职尽责,首要的就是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摒弃“混日子、熬资历、等待遇”的消极等靠思想,不做岗位上的“巨婴派”“太极派”“演员派”“算盘派”“逍遥派”,认清自身工作能力短板,不断学习改造提升,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过硬“金刚钻”,敢接“烫山芋”、敢揽“瓷器活”、敢啃“硬骨头”,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砥砺奋斗、甘于奉献,增强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 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用无悔青春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
“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做到心中有戒,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公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心中有戒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心存戒律、戒尺、戒条,练好思想上的“内功”、情感上的“防功”、行动上的“硬功”。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党员干部不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放松对自身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一些领导干部随着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思想上的“杂质”越来越多,最终经不起“糖衣炮弹”的攻击而“翻身落马”,根本原因就是放松了对自身的学习改造。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曾说过:“兰考的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追求享受的事不但不能做,就连想都不能想。”党员干部要向焦裕禄这样的好干部学习,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慎思、慎微、慎言、慎始,把握好公与私、情与理的尺度,把手中的权力运用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上,做到公私分明、大公无私。
逐梦路上,扬帆起航。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高度自觉,不负时代选择,不负青春韶华,干一番事业,创一番业绩,书写精彩华丽的人生篇章。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坚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济、合作开创未来”。一部百年党史演绎着“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的方法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对抗命运的不屈与勇毅。博鳌论坛道出了中国主张与中国方案,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博鳌论坛中感悟“三心”,汲取“三力”,抖擞精神,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楫出发。
坚定“安危不二其志,险易不革 其心”的信心,汲取“奋进之力”。于虎穴处藏忠魂,于无声处建奇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前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藏匿于“地下”,绝命不绝志,断头不断魂,他们始终坚守心中的那一道光——革命理想高于天。隐蔽战线工作情报人员冷少农潜伏国民党“心脏”五年,出生入死,为党传递重要情报,促使中央红军取得了三次“反围剿”胜利。在中央红军面对国民党 50 万部队大敌压境是走是留的关键时刻,军事特派员卢志英用密写药水将情报抄写在四本字典上,为中央进行战略转移提供了重要情报。舍生忘死,他们用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党员干部要秉承先烈遗志,信念如炬,意志如磐,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奋力拼搏,践行“不二其志、不革其心”的初心与使命。
凝聚“冲出迷雾走向光明”的同心,汇集“团结之力”。不惧迷雾,有同心合力之光可破。如果说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是革命年代的卫国将领的忠诚本色,那么冲出迷雾、筑起安全长城便是团结之力的真实写照。疫情肆虐的当下,他们是白衣作甲的“天降神兵”;抗洪抢险的一线,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大火肆虐的现场,他们是赴汤蹈火的消防战士。同心合力,逆流而上,他们奔赴于最危险的泥泞,只为守护人民群众最安全的净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 种挑战”。党员干部要永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担当精神,不畏逆流,同心合力,迎难而上,以过硬的本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彰显“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决心,传递“为民之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国上下数百万的领导干部在艰苦一线发扬实干精神,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合力,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战“疫”号角吹响的那一刻,无数白衣天使化身“大白”,不间断核酸检测,实现了“动态清零”,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常常做”并非纸上谈兵,而是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正如凿出“绝壁天路”的毛相林、用生命浇灌扶贫之花的黄文秀、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他们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在笃行中兑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在今年的“博鳌之行”中,党员干部要将“人民”二字刻于心中,在基层的泥泞中勇挑重担、善于作为,倾听人民群众的心里话,用苦干实干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心家园。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 创未来》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近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引用古典名句阐释“中国智慧”,向世界传递中国与各国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的决心。广大基层工作者要从“博鳌金句”中感悟基层工作之道,坚定信心、激流勇进,干群同心、和衷共济,行而不辍、履践致远,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当好新征程上的“追梦人”。
从“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感悟基层工作“坚定信心、激流勇进”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信心,来源于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过硬的本领,是干事创业的动力、奋进的力量源泉、克服困难的重要法宝。“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高薪回到家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书写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担当。基层环境艰苦贫瘠,工作纷繁复杂,容易使投身其中的人失去信心。基层干部,只有像黄文秀英同志一样怀揣理想、坚定信心,才能在布满荆棘的基层之路上勇毅笃行;只有以初心为底色,以使命为 理想,以崇高志向为动力,用自信和实干涵养自己,才能将自己深深扎入基层沃土,静待花开叶茂。
从“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感悟基层工作“干群同心、和衷共济”之道。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基层干部的群众情怀直接影响着这条生命线、根本工作路线的“成色”。基层干部只有在基层一线“望闻问切”“精准号脉”望民况、闻民忧、问民意、切民愿,“对症开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用“勤脚步”“共患难”拉近干群距离,架起干群的“连心桥”,方能发挥“干群同心,其利断金”的作用。“群策为之则无不成,群力举之则无不胜。”疫情当前,无数干部、群众化身宣传者、志愿者、捐献者,默默无闻地为疫情防控出资出力,铸就起疫情防控最坚强的堡垒;抢险抗灾现场,干部群众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和衷共济抗灾、救人,将损失降到最低;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干部带上群众一起想、一块干,共同唱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主角戏”,携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从“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感悟基层工作“行而不辍、履践致远”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当代愚 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奋斗了 36 年,劈山引水修建了一条总长近 10 公里的“生命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依然心系杂交水稻事业,他用“脚踏实地、用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之笔,把科技论文与科学成就写满祖国大地。基层干部要像他们一样做行而不辍、堪当重任的好种子,扎根基层沃土,履践致远、踔厉奋发当好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奔跑者、追梦人。
篇四: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 4 月 21 日上午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题演讲,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冲破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和衷共济。”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我们更要携手努力,展现青春力量,冲破迷雾走向光明。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更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相互支持。”“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共同的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他们一起合作,亲密无间,正是因为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团结与友谊,才使他们在世界大变局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面对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环境防治等重点工作,我们更应该劲往一处使,发挥团结的力量,为时代的发展展现青春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加州有一种红杉,其高度大约 9 米,相当于 30 层楼以上,但是它的根却不像其它的大树一般深深地扎根在地下,而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上。为何这么浅的根还能这么高?原来红杉一定是成片生长的,它们彼此之间的根紧密相连,一株连着一株,结成一片大自然中最大的飓风都无法撼动的红杉林。“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红杉的生长方式告诉我们,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可以所向披靡。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必须团结身边能团结的一切力量,才能在新时代的狂风暴雨中站稳跟脚,才能为时代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可用。”“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迎来人类更加光明美好的未来。”秋天,群雁为了过冬天飞向南方,他们排成“人”字形向前飞,领头的大雁把空气激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借助这股气流,后面的每只大雁都会省一点力,当领头的大雁疲倦时,会退到侧翼,另一只大雁心领神会,马上会接替他,成为雁 群的头雁,就这样互相帮助、同心协力,它们就能在冬天到来前飞到南方。俗语有讲,“单丝不成线,单木不成林”,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的力量,很难解决好突然来临的问题与困难,我们必须携手合作,汇聚各方力量,才能以快的时间和速度解决难题。
博鳌 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 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主旨演讲。他的演讲高屋建瓴,或引经据典,或知书明理,或热心倡导,或真诚建议,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强烈的现实性,更有深刻的前瞻性,充满自信和力量,展示了一种大思维、大格局、大情怀。这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精彩演讲,必将成为经典、载入史册。其中一些“金句”更是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这些“经典语录”虽立足于国际视野,但对于个人的干事创业、成长成才,也是一种很好的启迪。
自信实干是创业发展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从中透着自豪之情,更让我们感受到强大的自信之力。由此启示,一个人若缺乏自信,干事创业就没有活力,奋进之心则难以持久。一方面,自信在于准备充分。常言道,“不打无准备的仗”。我们干事创业没有事先谋划、没有超前思维、没有过程预判,一切工作都将陷入被动,自信心就容易动摇、容易凝结。另一方面,自信在于投身实践。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起来头头是道、信心满满,没有实践检验终究难以立足,故而,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再一方面,自信在于挫而不败。世间事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有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越挫越勇才是最大的自信。
谦虚低调是做人处事的基本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这是一条谦虚低调的处事原则,也说明团结、合作、共享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讲,肯干事是一种态度,能干事体现水平,能否顺利干成事,则离不开谦虚低调的处事作风。首先,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对人对事不能唯我独尊,要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处理问题矛盾和分歧时,少一点颐指气使,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善待他 人就是善待自己。同时,当自己有了工作好思路、好方法、好经验,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乐于分享。其次,要学会团结与协作。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很多事情如果仅凭一己之力,不但难以如期完成,甚至容易四处碰壁,善于团结、善于合作、群策群力,才是处事之道、干事之需。
善作善成是争创一流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快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机遇,这一切就在于“中国智慧”、善作善成。从干事创业的角度看,善作善成才能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工作方法因循守旧,只满足于按部就班,则很难有出彩的机会,且永远落后于人。不善于创新,本身是一种慢作为、消极作为的表现,于人、于己、于事业都极为不利。同时,有创新才会把握好机遇。面对新时代、新挑战,社会竞争无处不在,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拥有超前思维、拥有创新意识,谁就能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成功实现追赶跨越。不论怎么说,创新创造就是一种主动作为,最终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来体现,它还是一种责任倒逼,可以促使我们养成积极思考、主动作为的好习惯。
勇毅笃行是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我们携手同心、行而不辍,就一定能汇聚起 合作共赢的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这是对勇毅笃行的最好诠释。对于个人而言,行而不辍,勇毅笃行,无惧挑战,既是责任的体现,更是能力水平的体现。敢于担当,才能受人尊重。有责任心的人,谁都会喜欢;能做出一番成绩的人,谁都会羡慕;愿意帮助别人的人,谁都会尊重。敢于担当,才能凝聚创业伟力,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行稳致远。然而,责任与担当,又不是一个短期目标,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当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又不能在成绩前止步,需以更加严实的工作作风,把群众的好口碑树起来,把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担起来。相信,只要我们抱定“愚公之志”,一步一个脚印,成功自然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篇五: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这是自 2013 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第 5 次在这一场合发出中国强音。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洞察当下变局,回应时代关切,站在亚洲经济发展的角度呼吁各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倡议亚洲和世界坚定信心直面挑战,携手同心合作共赢,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伟业。同时,中国要彰显大国责任,始终不渝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演讲内容高屋建瓴,“四个共同”阐明共创未来的最新主张,“三大目标”指明共创未来的亚洲定位,“更大开放”宣示共创未来的中国担当。作为一名党员,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结合自身的工作和学习实际,有如下体会: 一、做好经济复苏工作,为迎接美好未来奠定物质基础。迎接美好未来,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来支撑。做好经济复苏工作是当前首要任务。中国一直不懈地在努力,中国经济韧性强、回旋力度大,长期向好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为推动经济快速向前发展,消除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做好经济复苏工作指明了宏观方向。各地方政府围绕做好经济发展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项落实各项工作。一是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工 作,通过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投资办厂,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本地税收,壮大当地经济发展实力,提升外部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在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简化办税流程,当前受新冠疫情影响,推行网上办税服务。解除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实现当地经济快速向前发展。三是加大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经济快速向前发展离不开人上支撑。当今社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进入地方参与生产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培养知识储备丰富,技术水平高的后备人才。
二、做好抗击新冠工作,为迎接美好未来奠定健康基础。当前,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仍旧十分重要和必要。为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各地政府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一方面,定期进行全民核酸检测,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及时进行救治。同时,从高风险地区返回居民及时进行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隔离期间严禁私自外出,隔离期满可以外出。在核酸检测期间,为重点人群进行上门核实检测,避免扩大交叉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市区各卡点执勤严格执行管控措施,要求居民外出必须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如商超等必须进行扫码、测温。通过各种防护措施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网,尽最大努力保护居民健康。把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处,为迎接美好未来奠定健康基 础。
三、做好和平守护工作,为迎接美好未来奠定环境基础。当前,世界整体是和平发展趋势。但是,局部地区战争时有发生。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要努力做到求同存异。总书记在演讲中指出,冷战思维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 21 世纪安全挑战。我国提出全球安全建议,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之上。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上述讲话表明我国基本立场,继续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坚决不干涉他国内政,积极参与国际处理,为维护好世界和平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做好全球治理工作,为迎接美好未来奠定发展基础。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大家都坐在同一条船上。正如谓唇亡齿寒,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大家必须同舟共济,才能驶向光明未来。正好哲学上所讲,世界万物之间都存在紧密联系。国际社会发展好比一台机器,每个国家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个国家都正常运转,机器才能发挥作用。任何一个零件失灵,整个机器运转就会出毛病。正如总书记在演讲中所言,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 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各国同心协力,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汇聚起强大合力,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共同走好美好未来。
篇六: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讲话强调,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坚定信心、同心合力、和衷共济、合作开创未来。
“未来”这两字,自 2013 年以来每一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旨演讲的题目中都有出现,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自己的执政能力充满自信,更是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年轻干部主动要从“博鳌讲话”中汲取奋进“三力”,埋头苦干、携手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从“博鳌讲话”中汲取“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变革之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 2018 年 4 月习主席向世界发出真挚的号召,“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到 2021 年 8 月上发表讲话并强调,“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疫后经济复苏的关键”,再到今年博鳌论坛上再次指出,“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改革开放不 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成就了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工作作风,锤炼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主动在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改革攻坚、砥砺奋斗,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从“博鳌讲话”中汲取“越是艰 险越向前”的“团结之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早在 2013 年 4 月,习主席就对各国提出期望,希望“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到去年的博鳌论坛上的“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再到今年指出的“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要铸牢敢于担当的宽肩膀,练就勇于斗争的真本领,主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
从“博鳌讲话”中汲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力”。今年的“博鳌之行”中,习主席再次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的基本 要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人民”始终是习主席常挂在嘴边的第一件事。无数共产党人更是用鲜血与汗水实现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坚定承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年轻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主动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自觉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性问题,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谱写一首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人民赞歌。
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近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下,世 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
在新的时代征程上,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面对新课题和新机遇,基层干部要发扬创新精神,在创新中架桥铺路,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韧劲砥砺前行,以勇进激流大浪、跨越雄关漫道的决心奋发向前,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创新突破,在奋斗的新征程上接过使命重担,走好新的一程、创造新的业绩,走好基层之路,让基层之“树”长盛不衰,为基层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以“善观长远”汲取事业发展“动力源”。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需要在破旧立新中“注入活水”,在开拓进取中“激荡动能”,推动更多的事业发展成果“花开遍地”。回望我们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扛起历史使命,在奋进的道路上不断丰富实践经验,深刻领悟思想理论,不断开拓新的历史业绩,让国家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历史雄辩地证明: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源”,唯有依靠创新,我们才能走向更加光辉美好的未来。因此,广大基层干部要从基层的发展实情着力,立足实际、善观长远,找到一条因地制宜的创新之路,以“大踏步”的创新干事创业。
以“人才聚智”激活事业发展“一池水”。“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创新驱动,究其根本在于人才 人才驱动。实践证明,基层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集智聚力方能为基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需把人才的引入和培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足功夫做好“人才文章”,从而提高基层的创新实力。在人才的引进上,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让环境更“舒心”,让人才更“安心”,以服务的“用心”拴心留人,积极解决创新型人才住宿、落户及子女上学等切实问题;在人才的培育上,要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一线、融入实践,把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要工作的实践作为人才的“练兵场”,让人才在基层“大舞台”施展拳脚、大干一场,营造创新的浓厚氛围。
以“思维突围”答好事业发展“新答卷”。思维是行动的“导航图”,倘若思维被“紧紧束缚”,则在行动上必然“施展不开”,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在推进工作、推动落实上才能更加有力,在创新上方能水到渠成。提高创新和创造能力要从思维力的提升上开始。事物的发展在千变万化之中有其内在规律,问题的出现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下有其核心本质,善于抓住关键,才能牵好创新的“牛鼻子”。基层干部要善于从实践的变化中总结规律,从事物的联系中发现奥秘,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和逆行思维,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实际的问题,转变思维、活络思路,善于从新矛盾、新问题中找到新解法,提升思维能力的新水平,将思维的“限 定框”突破,让更多的奇思妙想为问题的解决“插上翅膀”,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开拓者。
篇七: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学习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主旨演讲心得体会 4 月 21 日,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唯有恪守初心、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行而不辍,方能让各种矛盾困难打“退堂鼓”。我们要用“心”感悟“险易不革其心”的深刻内涵。
用“初心”感悟“险易不革其心”。地球上各个国家和人民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这条大船行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最初的始发点,不能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最初,我们以人民的名义、以同舟共济的方式出发,立志要在大浪淘沙中看真金、炼真金,穿越一切风波恶浪,驶向光明的未来。我们为了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而出发;为了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出发;为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反对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出发;为了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摒弃单边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任何搞“小圈子”和施压行径而出发;为了展现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的大国样子而出发。无论前方道路是一马平川,还是崇山峻岭;前方河流是安澜如镜,还是汹涌湍急,我们都不应改变初心。
用“信心”感悟“险易不革其心”。有一个定律叫“跨栏定律”,讲的是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大小。假如我们面前有一个跨栏,必须跨过它才能继续前进的话,那么我们跳起来的高度和所施展的力气就取决于这个跨栏的高度。跨栏越高,就要跳得越高,所需要下定的决心、坚定的信心、鼓起的勇气也就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矛盾并不可怕,正是矛盾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复苏不均衡等各种矛盾困难就好比前进道路上高低各异的“跨栏”,我们必须乐观以对、坚定信心、用力跳起来跨越它们。
。
用“同心”感悟“险易不革其心”。“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甘蔗同穴生,香茅成丛长”。这些耳熟能详的亚洲国家谚语,都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合作共赢之路,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和方式。谚语之所以能广泛流传民间、深入触及民心,在于它代表着“民之所望”。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国际社会如同一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机器的正常、高速运转需要各国的共同维持。拆掉一个零部件,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不仅被拆的人受伤害,拆的人同时也会受到伤害。这种“你伤害我、我伤害你”的“互害模式”只 会为世界带来不安定因素、造成不良影响,这种“你输我赢、你赢我输”的分裂之心思和手段只会给各国人民招来祸端。同一个世界,同一条心,同一个梦。只有同心同力,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篇八:2022博鳌论坛给学生的启示
学习博鳌亚洲论坛 2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精神心得体会 “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博鳌亚洲论坛 2022 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中,围绕疫后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命题,深刻指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的正确方向,真诚呼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携手同行。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并进行疫后重建?如何促进经济复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减少国际关系中的紧张对立并寻求共赢?各国共同面临同样的困境。历经疫情洗礼,各国人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在此时尤为重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增进人类福祉、共创美好未来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从 2013 年呼吁亚洲国家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到 2015 年阐释迈向命运共同体“四个坚持”的实践路径,到 2018 年提出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五点倡议,再到 2021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开创”,博鳌亚洲论坛见证并记录了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与丰富,折射出一位大国领袖的博大胸怀和深谋远虑,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气魄与作为。
在今年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进一步以“四个共同”阐明共创未来的最新主张,为新形势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共创未来,要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事实证明,无论是对外提供疫苗还是海外生产疫苗,中国都言必信、行必果,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了积极努力。而万木才能成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各国要相互支持,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
共创未来,要共同促进经济复苏。我们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加强宏观政策协调,运用科技增强动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防止一些国家政策调整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
共创未来,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安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为了促进世界安危与共,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我们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全球安全倡议的“六个坚持”,明确了维护和实现全球安全的核心理念、根本遵循、重要原则、长远目标和可行思路,必将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破解人类安全困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理念指引。
共创未来,要共同应对全球治理挑战。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 础的国际秩序。大国尤其要作出表率,带头讲平等、讲合作、讲诚信、讲法治,展现大国的样子。
“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我们相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必将在各国的同心合力、和衷共济中不断开辟新境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巨轮必将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