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3篇

时间:2022-12-10 12:25: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3篇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4页,7-8页)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3篇,供大家参考。

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3篇

篇一: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 涵和重要意义 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3-4 页, 7-8 页) 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 中国历史、 中国文化结合起来,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第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 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 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13 页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5-19 页) (论述) 毛泽东思想概念有三层: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 提出了 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

  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了 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 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主要内容: 第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1、 统一战线; 2、 武装斗争; 3、 党本身的建设) 第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a、 把对人民内部的民主和对反动派的专政互相结合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b、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 , 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在经济工作上实行“统筹兼顾, 适当安排” 。

  ) 第三, 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a、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b、 中国革命战争在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 c、 十大军事原则) 第四,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a、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 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b、 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 不要四面出击; c、 争取多数, 反对少数, 并有理、 有利、 有节。

  ) 第五,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要发展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实行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 第六, 党的建设理论。

  (A、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1、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2、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3、 自我批评的作风; B、 “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 的方针; C、 建国后, 保持谦虚、 谨慎、 不骄、 不燥的作风;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第七,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第八,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3、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26-27 页) 第一,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第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 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内在关系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30-33 页) 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内在关系: “三个代表” 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1) 发展先进生产力,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 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2) 发展先进文化, 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3)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归根到底是为了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 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指导意义: 1、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3、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5.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36 页) 和指导意义? (38-40 页)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1)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之一,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2) 以人为本, 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3) 全面, 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 协调, 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 可持续, 是指发 展进程要有持久性、 连续性。

   4) 坚持统筹兼顾, 就是既要总揽全局、 统筹规划, 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 事关群 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指导意义: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既一脉相承佑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的集中体现。

   3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和贯彻的重大战 略思想 6. 党的思想路线(51 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 简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48—53 页) 。

  解放思想(51 页) 、 实事求是(50 页) 、 与时俱进(51 页) 的概念 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 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务, “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 就是我们去研究。

   意义: 1.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丰富和发展。

  2.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 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解放思想, 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69 页) 即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 反对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9. 毛泽东是如何分析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 72 页 一方面, 因受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 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另一方面, 因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经济政治力量弱小, 反帝反封建不彻底, 具有妥协性。

   2 民族资产阶级的这种两重性, 决定了它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而在另一时期, 又有跟在官僚资产阶级后面反对革命的危险。

  因此, 它虽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之一, 但既不能充当革命的主要力量, 更不可能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10.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 (73 页) 第一, 中国无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 而这些压迫的严重性、 残酷性形成了 中国无产阶级坚决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第二, 中国无产阶级它分布集中, 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 有利于形成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第三, 它的成员中的大部分出身于破产农民, 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使无产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共同团结战斗。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什么? (75 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区别: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 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不同,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范畴, 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 紧密衔接的, 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的领导中国革命。

   12. 简述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75-78 页)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1、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2、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3、 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3.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80 页) 第一,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第二,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 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即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 2】 军阀割据的局面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 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3】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

   14.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呢? (82 页) (1)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 的社会。

  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 而农民、 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 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2) 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 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在中国革命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完全可能的? 这 3 是因为: 首先,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

  中国社会存在着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 这些矛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不断发生转化和变迁。

  极端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 在客观上提供了 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其次,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野蛮侵略, 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这一历史条件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把一切爱国的、 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口在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因而, 中国革命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完全可能的。

  】 1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93 页)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造” )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 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102-104 页) 第一,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 采取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 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 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 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

   17.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08-120 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也是 20 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3)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使占世界人口 1/4 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不仅再次证明了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 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118、 121 页) 内涵: ①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A、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B、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重要意义 : ①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 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②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③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

篇二: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

【文化视点】2010 年 9 月第 5 期September.2010No.5文化学刊Culture Journal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各个层次。关键词劳动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 7725(2010)05- 0005- 04收稿日期2010-08-23作者简介常卫国 (1951-) ,男,辽宁沈阳人,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辽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卫国(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沈阳110822)胡锦涛同志在 2010 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

  什么是 “劳动”? 什么人是“劳动者”? 劳动是 “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者是 “参加劳动并以自 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就是以劳动和劳动者为光荣、以劳动和劳动者为崇高、 以劳动和劳动者为神圣,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崇尚劳动和劳动者、热爱劳动和劳动者的价值观。

  这就是劳动价值观。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各个层次。一、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一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决定了劳动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劳动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是极其宏大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申明,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在这两个重要根据之上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 “劳动历史观”。

  恩格斯指出: “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安置在它的真正基础上: 一个很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就是说首先必须劳5 文 化 视 点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等,——此时终于被承认了。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从劳动出发解释历史的科学理论。

  恩格斯指出: 马克思主义 “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

  在这个意义上说, 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劳动历史观”。剩余价值理论是 “劳动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理论是以 《资本论》为理论完成形态的,分析的对象是资本,分析商品这一资本的细胞形态是基础。

  马克思分析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指出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抓住区分劳动与劳动力这个最重要的枢纽, 从 “劳动力成为商品”出发,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

  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构成的,而资本则是剩余劳动的积累。

  全部资本都是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理论就是资本主义 “剩余劳动”理论。

  马克思把以维护资本统治地位为宗旨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称为 “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把剩余价值理论称为 “劳动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 “劳动世界观”。

  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都是以劳动为对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的 “两个伟大发现”, 其实就是同一个伟大发现, 就是关于劳动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指出: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 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只要它哪怕只停顿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 (费尔巴哈) 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了。

  ”人类生存的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是劳动改造和创造的。在这个意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 “劳动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是 “劳动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成果”, 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又一个 “伟大的发现”。

  劳动, “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

  逻辑范畴同经济范畴、政治范畴一样,是劳动发展的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恩格斯指出: 由于人的活动, 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人类的活动对因果性作出验证。[1]即使如 “一般”和 “特殊”这样极为抽象的逻辑范畴, 也是从极为现实的劳动中产生出来。

  马克思指出: 德文和北欧文中的“一般” 不过是公有地的意思,而“特殊”不过是从公有地分离出来的 “私人财产”。原来逻辑范畴还是产生于 “我们的交往”![2]从根本上来说, 唯物辩证法的一切逻辑范畴, 都是来源于劳动。《资本论》对资本的分析就是以一定历史形式的奴役劳动即雇佣劳动的运动为对象的,马克思正是通过对劳动的科学抽象创造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是劳动的抽象,反映的是一般劳动的运动过程,是通过劳动来理解和把握自 然、 历史和思维的共同的普遍的一般规律。

  因此,它是名副其实的 “劳动辩证法”。“劳动的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目 标。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社会的太阳, “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

  ”劳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体系的太阳。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都贯穿着一条红线即劳动,马克思主义的一切论点都是围绕着劳动而展开的。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范畴,见之于历史观是劳动历史观,见之于经济观是劳动政治经济学, 见之于世界观是劳动世界观, 见之于思维观是劳动辩证法; 而见之于价值观, 就是劳动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

  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

  简要些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 “人民群众标准”, 劳动群众是根本; 离开劳动群众,就离开了根本,就没有意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是 “生产力标准”,劳动的生产力是根本; 离开劳动的生产力, 离开劳动, 就离开了根本,就没有意义。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实践标准”,劳动群众实践、劳动实践是根本;离开劳动群众,离开劳动,就离开了根本,就没有意义。

  确立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6 上的根本要求。确立劳动价值观,就是从根本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劳动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二层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如果我们切实深刻把握了劳动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就必然会懂得劳动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在马克思的科学理论中, “共产主义”和 “社会主义”都是指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

  从列宁开始, 我们把马克思讲的 “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三种形态,即理论形态、实践运动形态和社会制度形态,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形态,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 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也称为 “科学社会主义”。

  明确了劳动在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中的地位,同时,也就必然明确了劳动在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和制度形态中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指出: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

  ”[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是: 是 “过去 (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 支配现在 (活的劳动) ”,还是 “现在 (活的劳动) 支配过去 (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 ”。

  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 就是资本主义, 劳动占统治地位的就是社会主义。

  可以在与 “资本主义”对立的意义上,把社会主义称为 “劳动主义”。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种种区别, 最根本的只是这一条,过去劳动和现在劳动 “谁支配谁”,其他只是派生形式。“现在劳动支配过去劳动”,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根本颠倒。

  马克思指出: “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因为每一个民族都将有同一个统—劳动! ”治者——劳动的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本质特征。

  劳动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基本制度的根本要求,具有坚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自由联合劳动的历史实践过程。

  劳动者是我们国家主人, 我们的国家是 “劳动共和国”,这是 “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我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工人阶级领导是通过共产党领导来实现的。

  劳动是我们国体的根本。

  坚持这一国体,必须确立劳动价值观。

  确立劳动价值观是事关我们国家国体的根本性问题。劳动价值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根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 标是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们的 “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们的 “现代化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劳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和本质。

  只有在“劳动”的支配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目标。

  我们要用辛勤劳动来实现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劳动价值观就是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观。确立劳动价值观,就是从根本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劳动价值观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第三个层次,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劳动价值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灵魂。劳动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就其根本内容而言, 爱祖国就是爱人民, 特别是热爱作为社会主义祖国主体的劳动人民。

  劳动是劳动人民的本质属性, 热爱劳动是劳动人民的第一品质。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要着力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卫国7 文 化 视 点弘扬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劳动人民为主体所创造和形成的。

  离开劳动价值观,就丧失了民族精神的灵魂。劳动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尊重规律、尊重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这是改革创新的不竭源泉。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解放思想, 推进改革开放,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伟大时代的必然要求。

  劳动为 “四个尊重”之首,是第一尊重,是最根本的尊重,是最重要的尊重。

  离开劳动价值观,就丧失了时代精神的灵魂。确立劳动价值观,就是从根本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四、劳动价值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第四层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价值观在道德方面的集中体现,是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价值判断的根本依据。

  劳动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根本价值基础。什么是 “最大光荣”? 什么是 “最大耻辱”? 在第一次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划时代命题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指出: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 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热爱祖国,就要建设祖国,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基本途径。

  可见,社会主义荣辱观本质上是劳动价值观。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

  劳动光荣、热爱劳动,历来是我国宪法的明确规定,体现着国家根本大法对劳动崇高价值的确认,是从维护国体高度出发对公民道德行为的法定规范。

  《共同纲领》 提出“五爱”,规定 “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

  我国第一部宪法在 “总纲”中规定 “劳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事情”。

  我国第三部宪法规定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我国第四部宪法重申这一规定, 并把 “五爱”的要求进一步表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我们国家对公民道德要求的表述在不同时期是不断变化的...

篇三:简述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实践和发展的历史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制度,经过了 400 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产物。虽然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 16 世纪初,但如果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古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中,都可以发现不少与社会主义思想相通的智慧火花。 • 孔子的 “ 大同 ” 社会观•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 太平 ” 社会观•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提出。• 太平天国的 “ 天朝田亩制度 ” 主张: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 • 西方古代的理想社会观,体现在古希腊人关于黄金时代的传说中,体现在原始基督教关于千年王国的信仰中,也体现在柏拉图的不朽名著 《 理想国 》 中。 •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亦译“乌托邦社会主义”。产生于 16 世纪初,一直到 19 世纪初。•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16- - 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 16- - 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1516 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出版了第一部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 《 乌托邦 》 。书中莫尔控诉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的罪恶,并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未来社会的美好画卷:这里以公有制为基础,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按需分配产品。• 1602 年,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写下了著名的 《 太阳城 》 ,他也控诉了私有制的罪恶,认为贫穷和财富是一切丑行的祸根,他设计了一种制度,人人参加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没有私有财产。 •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法国的摩莱利和马布利分别在 《 自然法典 》 和 《 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 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会的纲领和原则。•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19 世纪初期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进步性:• 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预定这一制度必然灭亡,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 历史的谬误 ” 和 “ 人世间的祸害 ” ,认为私有制使人变成了魔鬼,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狱;• 他们为未来社会设计了蓝图,提出废除国家的思想,主张建立合作公社 ,所有财产均属公有,没有阶级、剥削和城乡差别。•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 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萌芽 。 •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局限性:• (1 1 )他们确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 2 )他们主要是从人类的“正义”和“理性”出发,去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并希望通过思想宣传、道德感化和社会实验等方式去实现人与社会的解放。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 唯物史观 和 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7 年6 6 月,马、恩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 ——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 年2 2 月, 《 共产党宣言 》 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从此,这一伟大学说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 为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的基础上,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用社会存在来解释社会现象,揭示了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1847 年6 6 月,马、恩创立了第一个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的政党 —— 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 年2 2 月发表了著名的党纲 《 共产党宣言 》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向全世界宣告了如下真理 ——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二、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之后,逐步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斗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 (一)第一国际与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 (英语:International Workingmen‘s Association ) ,1864 年英法德意四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开会成立,马克思代表德国工人参加该组织的工作,并逐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组织指导思想。由于会名太长,有时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 “ International” ,简称为“国际”,历史上即称为“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是在 19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 • 在 《 共产党宣言 》 发表时,欧洲爆发了规模浩大的1848- - 1849 年革命。资本主义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19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重新活跃起来,并表现出加强国际联系的愿望。

  1864 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应运而生。• 1864 年,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 《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 和 《 协会临时章程 》 , 1871 年9 9 月伦敦代表会议修改后称作 《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规章 》 ),并于 1864 年 11 月1 1 日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获得通过。 • 《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 和 《 协会临时章程 》 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统一战线思想。• 纲领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宣布工人运动的基本原则 :“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 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在马克思指导下,第一国际大力支援各国的工人运动,支持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影响日益扩大。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1871 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 ,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 年正式宣布解散。 • 19 世纪中叶,法国拿破仑三世的专制统治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于 1870 年7 7 月 19 日对普鲁士宣战,但遭到了惨败。9 9 月4 4 日,法国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成立了“国防政府”。这时,普军继续向法国内地推进, 10 月 31 日,法军投降。巴黎人民极为愤慨,又爆发了旨在推翻叛国政府的第二次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两次起义使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受到了实战锻炼。

  1871 年2 2 月,巴黎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正式成立了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3 3 月 18 日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决定领导人民发动起义,立即占领陆军部、关 市政厅和其他政府机关 3 3 月 28 日, 20 万人聚集在巴黎市政厅前宽敞的广场上,欢呼巴黎公社正式成立。这是有史以来,无产阶级第一次建立的自己的政权。 • 5 5 月 21 日下午,凡尔赛军进入巴黎,一场震撼世界的巷战开始了。为保卫公社政权,公社战士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在拉雪兹神甫墓地,200 名公社战士与 5000 名凡尔赛士兵展开肉搏,战至傍晚,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此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 巴黎公社起义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比尔 · 狄盖特Pierre Degeyter1848.10.8 ~ 1932.9.27《 国际歌 》 曲作者为纪念巴黎公社,鼓励无产阶级继续斗争,实现自己的解放。巴黎公社失败后的第二天,鲍狄埃创作诗篇 《 国际歌 》 。

  1888 年6 6 月 16 日,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 《 国际歌 》 谱曲。欧仁 · 鲍狄埃Eugène Edine Pottier1816.10.4 ~ 1887.11.6《 国际歌 》 词作者《 国际歌 》 的诞生“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 大心坎里。” — 马克思 • 巴黎公社失败 后,欧洲各国工人运动进入低潮,第一国际不得不自行解散。• 1889 年7 7 月,在恩格斯的指导下,国际社会主义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标志着 第二国际的诞生 。第二国际在组织和积聚革命力量,反对资本主义、军国主义,促进工人运动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国经济政治形势出现了巨大变化。在第二国际后期, 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 占了上风,最终导致第二国际解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晚年 已经敏锐地关注到资本主义出现新变化的一些苗头,并作了初步的分析,科学论述了 和平斗争与暴力革命 的关系。 • (二)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1 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同时发生论• 马克思恩格斯 根据 19 世纪中叶以后出现的 全球化趋势的萌芽, 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情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 2 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衡规律,提出“一国胜利论”, 并成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理论变成现实,开创了人类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 一国胜利论 ” • 历史进程并没有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想的那样发展,而是按照列宁的论断那样发展。• 俄国无产阶级突破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 3 3 、如何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与列宁“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关系? ?• 不要把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不要因为肯定列宁在这个问题上的创新就轻易地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同时发生论”的理论价值。• 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原理。 • 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的理论价值• 一是“同时发生论”的世界视野和国际立场是正确的。• 二是“同时发生论”具有客观依据(全球化趋势)。• 三是对“同时发生论”的含义应有合理的理解,不宜绝对化地夸张地理解。

  指 “同时发生”,并不是指 “同时刻发生”,而是指同一历史时期内发生。• 四是“同时发生论”蕴含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国际性质,这在原则上仍然是正确的。• 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贡献:• 首先,对革命理论的客观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趋势)作了补充。• 其次,在革命的突破口上作了补充。马恩把几个发达国家作为革命的突破口;列宁则提出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中的一国或数国率先突破的思想。• 最后,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把一国率先突破的理论变成了现实,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贡献。 • 三、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于 1917 年 11 月7 7 日(俄历 10 月 25日)在首都彼得堡进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不仅面临着巩固政权的任务,而且还面临着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决定了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不得不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 (一)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三个时期:• 1 1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2 2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3 3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 1 1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从 1917 年 11 月到 1918 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 剥夺剥夺者 ”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1918 年3 3 月,苏维埃和德国签订了 《 布列斯特合约 》 ,战争暂时停止,列宁立即着手拟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 在 《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 和 《 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 》 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 2 2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引起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恐惧、仇视和反抗。• 从 1918 年夏天到 1921 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