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8篇

时间:2022-12-09 16:0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8篇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高校民俗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策略探析 1民俗体育的内涵民俗体育项目是由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而创造、传承和使用的一种运动项目,能够融入到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8篇,供大家参考。

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8篇

篇一: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民俗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策略探析

 1 民俗体育的内涵 民俗体育项目是由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而创造、传承和使用的一种运动项目,能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体育活动,民俗活动具有集体性、传统性等特点,既包含了民俗风情,还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运动需求的一种生活文化。踩高跷、陀螺、踢毽子、武术都是生活动常见的民俗文化。

 2 高校民俗教学现状 2.1 高校对民俗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会借鉴国外制定好的教学内容,高校的体育课程多为田径、球类、体操等,高校运动会比赛项目也是与奥运会比赛项目大致相同,与我国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关的比赛项目少之又少。高校体育教师在对体育教育内容的研究中也缺乏对民间体育的发展的思考,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促进民俗体育发展、引导学生参与民俗体育等方面缺少有效措施,这就造成了民俗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直处于“缺位”的情况。

 2.2 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高校学生课余时间都会选择呆在自己的房间里上网或者打游戏,很少有人会选择与三五好友一起参加团体运动,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和限制了我国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并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用在了互联网上,很少走出房门去参加民俗的体育活动,导致当前民俗活动的人数已经大大萎缩,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2.3 教育形式创新不足 目前,已经有一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民俗运动项目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有趣味性的民俗运动项目,来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由于没有经验,缺少参考教材等原因,导致开展的民俗运动项目形式较为陈旧,不符合当前高校学生的运动和学习需求,影响了民俗教育的效果,对民俗运动没有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许多民俗体育项目已经濒临失传,迫切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民俗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并且积极地在高校中开展,提高教学效果,不断丰富民俗体育文化,利用新鲜的元素来吸引高校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学生不想上体育课的情况。

 3 提升高校民俗体育教育效果的途径 3.1 切实提高对民俗教育的重视程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了解和接触民俗体育运动都是来源于社会、家庭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很少有学生是通过高校的体育课程中了解的民俗体育运动相关的还是。由于了解民俗体育运动的来源和方法不固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对存在偏差。高校体育教师首先要摆脱自身对民俗体育运动认知上存在的误区,重视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积极的将民俗体育项目融入到学校体育课堂中,利用一切手段提升学生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不断提升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比重的地位,为促进民俗文化的顺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2 创编民俗体育教学 梳理高校体育教学体系,选择合理的选用教材,是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育,丰富高校体育教学的前提。开展民俗体育教育就是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体育项目中,提取具有文化价值、体育价值和地方特色的民间运动项目加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结合现代教学,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融合,增强民俗体育教学实用性和吸引力。例如《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系列》,以期在全国的各项民族体育中,发现适合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供国内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育参考。通过开展民俗体育教育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弘扬民族文化的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模式,提高高校学生的体质。

 3.3 精选民俗体育教学资源 高校开展民俗体育教育主要是为了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民俗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体质,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必须对多种多样的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层层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高校体育教育的民俗体育项目既要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又要破旧立新,在发展中求变化,勇于创新。让广大的高校学生真正的喜欢上民俗体育项目,使课程开发真正的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鼓励学生利用参加传统民间庙会的机会,在庙会上观摩、体验民间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参与身边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又如,学校举办校园民俗体育比赛,鼓励学生发展民俗运动技能,丰富学生爱好,促进民间

 体育运动的途径。

 3.4 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 学校首先要加强对校内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提升体育教师对民俗运动的认识,并且提升教师民俗运动的技能,同时还要鼓励教师挖掘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培养体育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这能够保证高校顺利开展民俗教育。高校还要注重对体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帮助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及时对课程理念进行更新,让校内的体育教师都能具备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式培训、交流研讨等方式,让体育教师根据自身的理念来对民俗体育教育的项目进行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注意体育教师要精通民俗体育技术技能,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保证在课程开展时能够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指导。

 3.5 充实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在日常的课程中加入与民俗文化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民俗运动的发展历程,了解民俗运动的历史。教师要懂得利用民俗节令等体育形式向学生普及,民俗运动。例如在向学生讲解拔河运动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述拔河运动在唐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唐玄宗时代曾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拔河比赛,比赛中参加人数众多,参赛者的呼声响彻天际,观众都为之震撼。薛胜为此写下了《拔河赋》详细记载了这次盛大的拔河比赛,通过对拔河比赛宏伟场面的描述,体现出唐朝泱泱大国的风采。

 还要注意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结合民间的文化风俗,丰富学生的民间文化知识。利用丰富的民俗知识,扩展高校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能够利用民俗体育运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民俗体育运动的学习中。

 4 结语 民间体育项目是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民俗体育文化蕴含自己杰出而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它与其他相关的文化形式相互交融,又有所区别。将民俗教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可以在丰富高校体育教育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有效的拓宽高校学生的知识面,应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广

 泛关注。

篇二: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析

 摘 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显性功能和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功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课程思政特指高等院校将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充分发挥育人的协同效应,更好地推进高校实现思政育人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重庆交通职业学院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探讨了在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引下,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怎样与时俱进、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等诸多挑战。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主动转变思路,创新观念,整合、挖掘和充实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各

 类课程思政资源,全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内容要点,要求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概述

 课程思政是基于传统思政课程育人主渠道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他课程体系,构建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新型教育范式。首先,作为全新的育人理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课程思政并非是高校某一门课程,是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涵盖高校所有专业课程,依托专业课程的载体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促进全面发展。其次,课程思政是高校协同育人的体现,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必然要依托课程思政打造育人合力,育才与育德割裂问题得以解决,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再次,课程思政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意识形态教育始终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融入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为意识形态教育构建了阵地。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它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方向保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要求。实事求是就是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理念,创造更多的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现实条件。课程教学规律、知识逻辑和精神价值要求课程教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功能。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课程教师要从客观真实情况出发,自觉践行和发扬好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防止课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效果评估即效果反馈调节和检测评估,课程思政没有效果评估,理论联实际就很难进行下去,部分教师就可能心存侥幸、蜻蜓点水、大而化之。效果评估是课程思政实施

 过程的重要手段,是课程思政信息输入输出的一种对比,同时要对不协调的事项进行及时修正。

 (三)以学生为本原则

 系统梳理提炼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条件,专业课中的思政内容在选取中必须围绕着学生实际进行,结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现状,内容的选取必须摆脱重理论、偏实用的困境,要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工作实际来安排相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受益。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分析

 课程思政的实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结果,有助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和任务。各高校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重视,认真学习教育部下发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纲要指导下,结合实际,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相关实践,重庆交通职业学院作为交通类行业院校,近几年,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同

 向同行,大大提升了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一)加强政治引领

 学校党委采取党委会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专题学习、召开全校动员会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切实把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关于课程思政重要部署上来,统一到教育部和市教委具体要求上来,提高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提升教师能力

 在任课教师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集中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任课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掌握课程思政方法、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特别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暑期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培训班效果明显,教职工反响热烈。积极组织任课教师申报

 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聘请专家进行评审和指导,同时学校自主立项开展课程思政研究 15 项。由课程负责人牵头主动向校外有关高校同一门课程任课教师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和做法,主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课程思政讲授内容与要求,同一门课程任课教师采取集体备课方式攻坚克难。

 (三)注重方案设计

 依据《重庆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由学校党委牵头,研究制定《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实施保障。学校各门课程按照“一课一方案”原则,制定具体建设方案,拉出具体路線图和时间表。

 (四)狠抓任务落实

 学校成立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督促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研究解决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任

 课教师按照《重庆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目标,挖掘思政元素,编入讲义教材,完善教案设计,融入课堂授课、课堂活动、教学研讨、课堂管理、学术活动、作业论文、考试考核等,突出融入的规划性、匹配性、适恰性,突出“润物无声”。各部门、各学院(基础部)加强协同联动,结合课程思政联合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第二课堂活动等。

 (五)严格检查指导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领导小组每两月召开一次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专题会议,集中听取进度汇报,及时统筹解决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教学督导组采取查看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讲义、教学方案、课后作业、期末试卷、会议纪要、活动资料等)、随堂听课、随机访谈等方式进行过程检查和指导,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 号,2004-08-26.

 [2]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

 [3]沙占华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J].保定学院学报,2020(1).

篇三: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探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我国正在积极进行高校课程改革,以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微课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正在渐渐成为高校教学的主流方式之一[1]。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微课进行听力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尊重学生的不同发展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听力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进步。

 一、微课概述 1、微课教学模式概述 微课又被称为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是针对某一学科中的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细致的教学。微课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分享和传播,能够让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学生随时随地下载观看,进一步突破了教学中时间和地点的束缚。因此,通过微课教学能够进一步促进英语听力课堂的多样化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关键知识点,还能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同时,微课能够让學生进一步打开创新的思维,根据微课中的相关知识点和问题进行创新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2]。除此之外,微课由于内容短小、语言精练,因此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反复观看,这也是微课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也为微课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微课教学的特点 通过微课教学,英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知识点内容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知识网络。因此,虽然每一个微课视频都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微课具有十分庞大的数量和覆盖范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选择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攻克[3]。微课精炼短小,易于传播,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课后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有效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另外,由于微课时间相对较短,因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微课中的知识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抓住听力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和难点。同时,在互联网逐渐覆盖校园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分享,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有效的团队学习效果。在这样的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获得进一步提升,能够更加针对的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微课在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1、微课能够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力学习 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掌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对于较为简短的微课视频而言,教师需要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语言提炼,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有效地实现知识点的强化,也便于不同学生之间进行知识点的交流和探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了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直接下载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同时通过学习平台与教师达成一对一的沟通关系,能够及时的向教师发出提问,让英语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练习,让微课视频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得到反复强化,也能够在学生之间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4]。微课视频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能够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2、微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视频中不仅有教师的知识点讲解,还会带有各种辅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因此微课视频的创作形式多样,涵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高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听力学习中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微课程视频进行观看,这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微课视频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应该了解班级学生具体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制作更加具有趣味性和针对性的视频内容,让微课视频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不同的经历训练环节,制定科学的听力学习方案,循序渐进的实现听力知识的扩充和听力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对知识点举一反三,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提高英语听力能力,也实现了学生综合的全面发展。

 3、微课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督促各个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进一步掌握微课的使用方式,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推动英语听力教学的优化。为了制作更加精良的微课视频,高中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听力应用技巧,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素养,才能够确保微课视频的质量[5]。英语教师在制作听力微课视频之前,需要了解学生对听力学习的需求,把握听力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需要的优质微课视频。除此之外,高校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看精品微课视频来不断提高自己制作微课视频的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微课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制作微课的能力,从培训和精品微课视频中获得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启示。

 三、对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开展微课的反思 1、设计微课时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 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许多英语教师都是针对听力教学中的某一个目标或知识进行课程设计,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因此导致听力教学的微课视频具有广泛性但不具有针对性,并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效果。从调查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英语听力微课视频存在大量重复的情况,这显然是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制作。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该从听力教材出发,掌握英语听力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并通过互联网进一步丰富听力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听力学习视野。高校英语教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视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另外,学生也应该积极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在学习的过程中搜索更多的微课资源,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向教师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教师更好的拓展英语听力教学内容,促进自己英语听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2、精心设计微课辅助英语听力课堂教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度依赖网络搜索的能力,往往将搜集到的网络资源直接塞入微课视频中,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理和提炼,这就导致微课视频缺乏针对性,只能笼统的讲解相关概念。因此,高校教師需要不断提高利用微课的基本意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制作相应精品微课课程:可以制作课前预习的微课片段,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也可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课堂的掌握程度制作课后的练习讲解视频;或者针对课堂上暴露出的学生的薄弱环节制作拓展类和巩固类微课,达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目的,同时也促进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学生在课前课后自觉使用微课进行听力学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观看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并积极在微课讨论区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课程内容。

 3、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 每一个微课视频的时间相对较短,确实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但是,一些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差,在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分心,被其他网络资源所吸引,甚至被一些不良信息干扰,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效果,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利用微课进行英语听力教学过

 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学生沉迷网络的错误行为。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相应的教学平台,如超星学习通等,以任务点和限时作业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学习监督。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平台内课程每个章节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微课中插入相应的小测验,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平台及时地自动评测系统可以快速且有效地在学生完成学习和测验后进行统计和学情分析,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以便老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及流程。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利用微课模式,不仅能够使英语听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式更加灵活,也能够突破英语听力教学地点和时间的束缚,帮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能够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曹彩峰.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讨[J].英语广场,2021(22):107-109. [2]余萍,汪程.当前高校英语听力教学方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 (09):148-150. [3]薛锦,邵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以《新概念英语 2》为例[J].英语广场,2020(17):134-136. [4]孙金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英语,2020(06):85-87. [5]徐菊.微课应用于职高英语听力教学的可行性分析[C]//.2020 科教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辑).,2020:296-297.

篇四: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

 作用发挥 策略建议思考

  对于各大高校来说,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始终都属于核心任务,其对培养高校人才的素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对强化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分析高校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出文化建设中高校党组织的作用实现策略,以期为广大高校教育人员提供可靠参考。

 在各大高校的日常建设过程中,其应当合理协调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之间的联系,以便将党建在推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为文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夯实基础。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掌握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最终促进高校健康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强化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意义

 (一)起到带头作用

 在高校师生当中,共产党员属于先进群体,更属于高校完成各项任务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同时,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先进性特点,决定其在高校整体文化建设当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共产党员角色众多,其主要的任务包括了维护师生的利益、倡导高校的先进文化以及引领“以人为本”的全面落实等。

 如今我国先进文化的主要指导思想便是马列主义,文化建设涵盖的内容包含向上、积极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民族精神的弘扬以及民族力量与意志的凝聚。另外,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社会职能便是引领高校文化的发展以及创造和传播先进的知识。因此,各大高校的党组织应当引领共产党员将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仅仅围绕高校根本任务以及历史使命,明确信念和理想教育的核心地位,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化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教育实践的重点指导,并且在广大师生当中开展以荣辱观、信念理想、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使时代的主旋律得以被弘扬;除此之外,还能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思想,同时理智看待各种外来的文化,充分整合外来文化优秀要素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继而确保高校的文化得以健康、长远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各大

 高校的共产党员应该借助自身人格意识、道德理念以及价值观念等构成特定文化氛围与精神环境,以便形成以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高校文化体系,提升师生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认同感。

 (二)价值导向作用

 对于高校而言,其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对正确价值导向予以坚持,使之能够展现并代表我国先进的文化发展趋势。所以,我国高校的党组织将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以及价值导向等作用,明确文化正确的发展趋势,以对主流文化加以弘扬为基础,倡导多元文化融合、交流,同时加大高校文化建设当中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力度,坚决抵制并反对落后、腐朽的消极文化,强化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以及吸引力,并且以之为前提强化对高校学生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

 二、高校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思路 (一)引领行为文化建设

 高校内部的行为文化除了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更能够充分发挥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效用,从而推动高校的快速建设以及未来发展。

 所谓行为文化,即民众受到思想意识所引导,可以在相应制度约束和规范下有目的、有意识进行客观活动,取得良好成果。高校当中的行为文化即各大高校在育人时围绕开展的各类文娱、教学、学术交流、科研以及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其囊括了高校师生在一同遵守各类行为准则以及行为方式过程中生成的行为文化。

 对于高校党组织来说,其在引领行为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了:①因为广大师生长时间会处于相同工作与学习环境当中,不管是其行为举止亦或思想意识,都将逐渐被集体舆论所影响,所以党组织需要及时通过自身正确、积极的行为文化来教育和引导人;②高校在建设行为文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以及教师的恋校情怀、爱国主义意识以及爱家情感等都将大幅度提高,这对形成师生间互帮互助、遵守制度规范的高校文化而言是十分有利的;③当今社会已经技术信息时代,高校党组织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将信息技术优势、作用全面发挥出来,借助媒体来营造高校良好文化与人文环境,引领高校学生提升自身行为文化意识,同时利用校网、校报和校广播等弘扬各种真实的道德事迹,掌控好高校的行为文化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二)引领精神文化建设

 对于高校党组织的管理人员来说,怎样能够使党组织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何引领高校学生主动参与精神文化建设当中,是其在新时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当今高校党组织在引领高校精神文化构建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坚持终运用中国化马列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来教育广大高校师生,从而夯实高校整体文化建设的信念基础;②高校党组织需要有步骤、有目的以及有计划地引领学生遵循正确指引亲身参与到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当中,使高校精神文化内涵得以被丰富,同时全面激发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建设活动;③安排高校党组织当中具有较高素养、较强鉴别能力以及敏锐性的党员(包括教师、学生)参与精神文化的建设活动中,实现从价值观、政治以及思想等层面出发,确保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顺利进行,提升高校学生自信心以及民族自尊心;④借助凝聚高校全体党员共同的审美观、思想以及情感等,推动精神文化建设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三)引领物质文化建设

 在高校的整体文化建设过程中,党组织能够有效引领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属于建设高校文化的重要基础,其不仅屬于精神文化以及各项制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属于确保各

 类文化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保障。对于人类来说,其内心极易受到客观环境所影响和制约,而高校党组织在引领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时,其核心在于人才团队组建的加强、高校环境的提升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等。事实证明,以上三项内容也能够间接或者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精神状态以及心理倾向。

 ①有关部门在任职党员干部时,由于党建工作系统自身便对人才选拔以及培养有着明确而又严格的要求,其不管是在行动上还是思想上均有着一定号召力与先进性,因此必须强化人才培养物质基础,确保文化氛围具有鲜明特点,从而将其育人的意蕴完善发挥出来;②各大高校应当为师生营造出优美、和谐的高校环境,这对于提高师生审美情趣以及内在素养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实现高校内非功利精神关系的建立,进而让高校学生在精神层面是获得愉悦与满足;③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网络设施、图书馆、体育馆、自习室、宿舍以及实验室等基础设施,以便为学术研究、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进而使廣大高校学生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三、高校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作用的实现策略 (一)调动高校全员参与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需要明确,文化建设并非单一部门就可完成的,也不是单凭党政教育人员和学生工作者的努力便能轻易实现的。对于高校整体发展而言,其文化建设会对其所有工作产生直接影响,需要高校内部所有部门持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与支持力度。除此之外,还应动员校园所有教育人员参与其中,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并且鼓励其主动参与建设活动,注重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党政工作视为指导性工作,形成党组织牵头、全体师生参与的全新文化建设局面。

 (二)凸显文化建设的专业性、科学性以及学术性

 在 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获得广泛的普及运用,而互联网与新媒体属于如今传播各类信息的关键媒介,更是高校学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需要以互联网媒介为依托,全面推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

 除了要将新媒体广泛应用于高校覆盖范围当中展开课外活动以及课内教学,高校还应加大投资力度,将先进的资源以及设备引进到终点学科教学、实验室以及图书馆当中,同时积极引进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并且邀请社会当中的成功人士与知名学者等来到校园为广大高校学生进行

 培训指导,使其专业视野得到进一步扩大,进而使高校文化活动育人效果以及吸引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将高校个性展现出来

 在我国,高校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先进特征。倘若高校文化仅仅属于简单的借鉴、模仿与传承,则很难满足当代高校学生思想需求。与此同时,高校生活、文化一般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特征和地域特点,这就决定了办学风格以及文化氛围,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学生道德品质以及精神面貌。因此,如今高校文化应当严格遵循的要求没便是先进性、创新以及富有特色。

 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仅应该延续传统的文化活动模式,也应对渠道和内容进行全面拓宽与拓展。高校学生因为长期生活在校园当中,尽管互联网已经极为发达,但是生活以及地域的局限性依然会限制其思想,使其对于高校活动不够积极、主动。所以高校的文化活动应该极具特色与精品特点,方能引领高校学生可以从行动以及思想上归属党政领导。

 由此可见,各大高校必须充分结合自身特征与优势,熟悉并运用与高校学生兴趣、性格相符合的事物,以及自身实际教学状况对校园的文化活动展开合理安排和规划,进而构建愉悦、民主、公开且自由的文化环境。

 结论:总体而言,教师的获奖数以及学生学习成绩并非衡量高校成功与否的唯一指标,更需要考虑到教师是否能够彻底落实、贯彻教育方针,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这些都与高校的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在此过程中,高校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为高校文化建设夯实基础,带动高校全面发展。

篇五: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高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备受关注,特别是社会对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立足地方高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从明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考试方式、搭建临床实践基地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高质量的医学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思考,为地方高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院校与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等民生问题密切相关,担负着向国家和社会输送高素质、精技能、重人文的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1]。目前国内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建立,重学术教育、轻实践教育的传统教育理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水平不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令人担忧。为此,地方高校必须立足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与国际医学教育前沿思想,完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发展空间,不仅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夯实理论基础,还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实践水平与能力,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应用型医学人才教育紧跟时代步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足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1 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 1.1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亦是地方本科医学院校、高等卫生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办学定位的基础。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凸显“应用型”培养目标。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将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必修课、实践课等学习模块进行整合,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2]。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强化和保证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强化其专业技能与基础知识训练,锻炼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拓宽其医学口径,注重实践教学,增设人际交往、科学管理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方面课程,从多个渠道出发,强化医学生的整体水平,为医学生提供更多元化地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顺利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提升学习能力,为日后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夯实基础。

 1.2 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在医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医学教育发展模式,在注重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德育思想,朝着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发展。全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课程体系中,可以通过增加音乐鉴赏、文学赏析等课程,以多样的艺术形式丰富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医护人员的重要性,体会生命的美好。明确医学的重要性,坚定学生的医学使命,提升学生道德素养[3]。其次,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开设多种专题活动,例如医患关系探讨讲座、生命伦理讲座等,与当下百姓关注的热点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明确医生职责,正视医患矛盾,引导学生掌握更多与病患沟通的技巧,提升医学生人文关怀的内生动力与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强化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与重视。第三,地方高校要在育人过程中加入创新学分,对学生的个人素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3 完善临床实习医师导师制 地方医学高校为了快速发展,要尽可能地聘请优秀人才,诸如要硕士以上学历的医师,担任实习生导师一职。导师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需要了解医学生的学习状况、生活现状、心理动向等,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我,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导师可以结合学生现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

 努力,早日完成学习目标,顺利毕业。导师还需要发挥与强化“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更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导向”教育,便于学生未来职业道路的发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引导”,从医学实践出发,围绕应用型人才特征,尽力为医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渠道,注重实验训练以及实习过程,有效锻炼医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动手能力,从而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发展。

 2 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考试方式 2.1 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需要各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要对当前医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一方面强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自主选课比例,增设临床实践与社会实践课程等,实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效融合,保证课程结构比例的科学性,发挥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建设双语课程教学。要打破学科壁垒与边界,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有效整合,根据高校医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持续更新课程体系,推进医工融合、医理融合、医文融合及医医之间的学科融合。要加快医学教材建设,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教材。教材要突出应用型这一重要特点,集学、教、考、训、赛等多种内容,以多元化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和引导医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的实验,加强自主探索,提升其实践水平[4],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日后的医疗职业之路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2 优化教学方式 地方高校要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就必须要摒弃陈旧的教育理念,借鉴业内的先进教育思想并优化教学模式。首先要结合不同的医学专业,探究相应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更新,进一步强化知识的联系和整体性。比如教

 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病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在教学过程之中,还可增设研讨活动、观摩活动、竞赛活动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便于高效吸收医学知识,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其次,借助信息技术,丰富教育资源。要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等丰富教育资源,搭建学生线上实践平台,借助光盘、视频、教学课件、案例分析、测试等系列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延伸其学习空间,助力学生不断成长。

 2.3 推进考试改革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与检测,通过考试,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情况,查缺补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监督学生的日常行为。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教师与学生的考试观:教师要正确认知考试,明确其功能性与价值;学生要正确认识考试,理解考试是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其次要科学调整考试结构,缩减考试成绩比例,增加其他考核成绩比重,如课堂讨论、论文写作、实践活动、实验设计、学习态度、师生合作等,从过程考核的角度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要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摒弃较多的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内容,既要围绕着医学基本教学素材开展,还要适当引进先进的科研理论,在试题上加入更多的主观题和病例的讨论、案例分析等综合性题目,使学生通过试题认识到,医学知识不能生搬硬套,或是在考试前临阵磨枪,只有真正在课堂中深入思考与探究,才能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3 搭建临床实践基地及实践教学平台 3.1 重视临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临床教学实践是提高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多方举措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完善的规章制度做支撑,保证教学实践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可通过与当地多个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互惠互利,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为医学生提供更多

 实习机会。还要结合临床基地教学实情,制定检查制度。通过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融入试讲、课后评教等检查手段,从各个阶段评估师生的整体素养,及时了解基地教师教学现状,提升其教学主动性。要充分发挥临床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结合地方高校的发展实际,制定相应的实践基地教学机制,从多个渠道做好基地开发建设工作,使教学基地集生产、科研、教学、培训等多种功能,培养全能型医学创新人才。

 3.2 构建多元化实践平台 为学生创设科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为自主地接受医学知识的熏陶,强化医学生整体素养,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首先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并针对不同科室的日常需求,有计划性地培训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表现情况进行考核,提升其实践能力。要将医学生毕业考试和医师资格考试接轨,强化考试质量,检验学生整体能力,做好最后的把关工作;还可融入竞赛机制,巩固学生实训基础。要拓宽学生实践学习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水平。还要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创新活动,如文学交流会、传统文化欣赏、品书会等,陶冶学生情操和审美能力,在拓宽学生眼界,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保证了医学生在活动中完善知识结构,这不仅能陶冶美好情操,开启智慧思维,更重要的是爱国情怀与综合素养也会得到质的升华。

 4 建设高质量的医学师资队伍 4.1 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尤其是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如何提高医学师资队伍水平,首先是要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与道德素养,强化师风建设,为高校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其次针对医学院校特别是青年教师多数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授课不能做到理论结合实践的情况,定期展开培训活动,邀请优

 秀的临床专家前来授课,将创新性的理念与规范性的教学相结合,增加培训力度,强化培训质量,在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中,打开教师的眼界,丰富其理论知识,强化其实践能力。还需努力为教师提供出国交流、外派学习和深造机会,鼓励其不断学习,提升学历。在教学环节融入竞赛活动,设置奖励机制,邀请教师积极参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其教学质量与专业技能。同时邀请业内专业培训师对医学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通过这种内培外引的方式为高校培养一批高学历、高能力、高水平、高素养的教师团队。

 4.2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机制 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时代,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核心内容之一[5]。首先,地方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条件及教学情况,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提升其运行实效。对于教学质量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相应指导。各个院系成立二级监督小组,用以监督日常的教学设计、课堂授课环节等。其次,重视和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完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在督导理念、督导方式方面不断改进与提升,进一步规范教学的日常行为,对学院教师备课制度、试讲制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督教督学,全面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促进医学教学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新形势及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新需求,地方高校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要应时而动,在坚持医学教育优化内涵、守正创新的基础上,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培育计划与方案,一方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输出,确保学生理论体系的扎实性;另一方面要拓宽实践渠道,为学生带来更为多元化的实践机会。同时,让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消化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不断成长,锻炼发展为卓越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汪亚男,王小许.医学院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以安徽省医学院校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21,12(8):116-118. [2]孙明艳.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0:6. [3]宋文文.“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师职业精神培养里程碑标准的构建与初步应用[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20:8. [4]谢合日扎提·阿不都黑力.新疆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后对比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9:3. [5]朱惠延,王莉芬,张新华.新时期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以南华大学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9),11-13.

篇六: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校地方立法基地建设的价值与展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2015 年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权由省级和较大的市扩张到所有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的扩容在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和提升市域治理水平的同时,也给地方各级人大带来了立法数量激增和有经验的立法专业人才不足的困扰。山东省人大机关,通过建立高校立法基地的形式成功解决了立法专业化、精细化不足以及立法经验欠缺的问题,发挥高校在立法中的智库作用,为地方立法开创了“山东经验”。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高校参与地方立法的实践,探讨如何在地方立法权扩张前提下发挥高校立法基地在立法实践中的智库作用,从而为地方立法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提供有益的镜鉴。

 一、山东高校建设地方立法基地的成效与现状 (一)筹建各具特色的地方高校立法研究基地 立法法修改之前,除山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够制定地方性法规,济南、青岛两个副省级城市和淄博市(1992 年确立)属于立法意义上“较大的市”享有地方立法权外,其余地级市均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立法资格。而在修法后,山东省 16 个地级市均享有地方立法权,立法权限的扩张必然带来立法数量的激增。获得立法权仅两年时间,山东新获立法权的设区的市就制定地方性法规 40 件。面对立法权限下放和立法需求加大的情况,建设高校立法基地能够减轻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压力,成为山东省域层面甚至市域层面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地方立法的重要选择。

 经过申报、考察、筛选和评估,2015 年 10 月山东省大常委会召开全省地方立法工作会议,最终确定了 5 所高校作为山东省人大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分别是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烟台大学、济南大学。此后,在 2019 年 3 月,增补山东财经大学作为立法研究服务基地。至此,山东省人大层面共计确立 6 所高校作为山东省立法研究服务基地。

 高校立法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了各大高校的优势学科,而各个立法研究基地借助人大机关委托立法的契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中心。如山东大学借助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平台,结合传统理论法学学科优势,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立法学学术会议讨论立法理论问题,邀请专家成立专门的立法学专家库,就立法课题拟定、论证、评估提出建议,使立法学研究成为一个特色研究领域;山东师范大学则充分发挥教育学这一优势学科的作用,在教育立法以及未成年人司法矫正等方面,承担相关课题研究和立法论证,在教育法学研究领域为人大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山东政法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政法类院校,利用师资多、法科种类全的优势,承担了最为广泛的立法调研任务,为人大立法提供实践样本;山东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其在财经领域的优势,与济南市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在财税法方向形成研究特色,打造山东省唯一的财税法立法研究平台;等等。山东省各个高校立法基地虽然优势学科不同,但都是以法学学科为主导、为基础,融合其他优势学科资源,为人大立法提供更为专业的智力支持。

 (二)高校参与地方立法的特色形式 高校立法基地作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研究的合作单位,其工作主要是起草专家意见稿、对法规草案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开展地方立法论证和评估以及开展地方立法理论研究等。

 从既有的经验和工作实践来看,一般在工作年度的第一季度,省级人大常委会就当年需研究论证的立法课题项目向各大高校立法基地发出项目研究申报通知,各大高校就该课题向社会发出申报通知。首先,各大高校本身就具备承担该课题研究的基础性专业条件,在申报课题不理想的情况下,各高校内部也具有独立承担研究该課题的能力,从而保障了立法研究课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其次,在课题研究完成后,各立法基地高校要承担对于课题结项的审核、评估、汇报工作,从而减轻了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负担。最后,人大机关通过建设高校立法基地,可以针对各大高校现已形成的立法研究特色设置各个专业立法课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大立法不专业、不精细的问题。实践中,各级人大常委会

 仅需评估各立法基地高校所提交的研究成果是否符合要求,既保障了各个专业领域的立法质量,也推动了各个立法基地高校稳定输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各大高校也通过直接承担课题的方式提出专家建议。如 2016 年的 39 项立法研究项目,就直接由五所高校承担了所有的课题研究工作。各基地以委托课题为论证焦点进行深度调研、采集数据,开展立法的公众宣传,以一种第三方视野进行课题论证,并召开座谈会,邀请该领域权威专家和实务部门一线人员参与。高校以第三方参与立法实践,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地方立法对行政部门的依赖,能够克服部门利益法制化倾向对于立法的影响。此外,高校参与立法课题研究,调动了高校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立法专业素质,为后续培养立法专业化人才提供了实践积累。

 (三)基层立法联系点与高校立法研究基地的深度融合 深入推动高校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融合,是山东省地方立法实践的突破性举措。在打造专业的立法研究基地平台的同时,也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作为基层立法联系点。

 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一直是人大机关获取民意、完善立法的重要场域,而高校作为“外脑”,作为提供专业咨询和理论支持的平台,理论课题论证与基层立法实践紧密相关。因此,高校立法研究基地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看似“脱节”,实则每一个项目立项和调研、评估都要深度吸纳民意。同时,高校立法联系点的确立,作为受众的大学生本身就是可以为立法实践论证建言献策的专业群体,高校人员相对集中,便于短时间内汇集立法建议,也有助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设。而通过在高校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研究基地,真正实现了立法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结合,实现两个转化。即高校师生通过提出立法建议、参与立法论证,从而有效汇集民意,将原本通俗的民间习惯、民间立法建议转化为“法言法语”。而另一个转化则在于法律实施阶段,高校师生因参与过前期的立法调研论证评估等,在法制宣传阶段,其更善于对法律的重点条文进行通俗化解读和宣讲,从而提升群众对于“新法”的理解认知程度,真正实现立法前后期的有机融合。

 二、高校立法基地参与地方立法的价值与定位 将高校吸纳到立法实践中来,不仅仅在于能够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帮助,还可以通过参与立法的形式为地方立法提供后备人才。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高校参与立法,确保立法内容的合宪性。

 (一)因地制宜,确保立法内容“本土化”,避免“景观式”立法 以山东省为例,从参与高校的地域层面来看,并未寻求超出地域范围外的高校进行立法合作,而是完全立足本土,这样做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高校参与立法的内容贴近本地特色,解决本土立法需求。高校立法基地可以根据人大机关的委托课题就近开展调研活动,同时也可以就立法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人大机关反馈,根据实践情况及时调整立法内容。

 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特色情况,有针对性地就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 避免“拿来主义”式立法,减少立法资源浪费。在上位法规定不明确时,各人大高校立法基地可以提出带有地区特色的法规草案。如东营市制定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条例》,就是对过于笼统、规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细化,有效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自然保护区的治理、管控、保护问题。

 (二)为立法事前论证评估和事后备案提供专业保障 立法法修改前,省级人大常委会仅需负责本级和下级较大的市立法审批工作,而修法后,所有设区的市制定的地方法规必须经过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施行。虽然从立法形式上,较大的市享有立法权,但是实质上省级人大常委会必须要对立法内容是否合理合法进行审查,确保其不与上位法冲突,并进行批准,这也意味着较大的市享有的是“半立法权”。实践中,多数较大的市在立法时,就上会讨论的法规草案的内容提前呈报或者是邀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人员参与立法草案的整理修改工作,随后才会拿到人大会议上讨论,以避免法规通过后得不到省级人大常委会的批准,避免无效立法。同时,为了保障法制统一和合宪性,省级人大常委会必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若违反上位

 法规定,上述机关有权进行纠正。这就意味着省级人大常委会除了要负担本级法规的立、改、废工作,还要兼顾下级人大所通过的法规的合法性审查工作。

 目前,以山东为例,16 个地级市报送的地方法规审查数量是过去的五倍,而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工作人员却并未增加。而通过高效立法基地,可以充分实现资源整合,前期通过委托评估、论证甚至人员借调交流的形式,充分吸纳高校专业师资力量予以配合,就立法内容的紧迫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解决了人大立法人数不足的困境。在立法调研活动中,也形成了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高校教师+一线执法部门三方的配比模式,充分借助高校从事专业立法研究和时间灵活的工作特点,为立法实践提供了专业化的支持。

 三、高校立法基地建设的实践进路 随着社会综合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和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对于地方立法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校立法基地也需与时俱进,突破现有的局限,打造符合地方立法特色的专业化平台。

 (一)强化评估,建立高校立法基地动态调整机制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现已不同程度在高校建立了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基地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立法质量也会随之提高。需制定符合立法特色的评估机制,以细化指标加强对高校立法基地的考察,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和积分考核制度,对于一些缺乏课题成果和完成质量差的立法基地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立法课题和任务,并保证质量有提升。对于到期未能见效的高校,必须设置一定的程序性制裁措施。因此,必須制定合乎立法规律的考核标准,以立法质量为导向,方能及时对存在问题的立法基地作出有效评估,实现“能者留用”“庸者淘汰”。如部分高校立法基地仅将其作为一个申报平台,并未全力调动本校的学术和人才资源,每年委托课题多是由其他申报课题高校承担,这就失去了其作为地方立法基地的初衷。各级人大既然在该高校建立立法基地,就是希望吸收该高校的特色专业人才资源,以提供高水平、专业化的立法成果。此外,应当加大对于立法基地高校的扶持力度,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建立分级阶梯式的经费激励措施,对于完成课题多、质量高的立法基地提升下一年度的立法经费,增加立法基地承担的课题数量,从而鼓励各立法基地高校充分调动全校资源推动立法基地建设。

 (二)鼓励各立法基地高校建立专职立法队伍,培养立法学专业人才 高校参与立法实践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立法的机会和平台,但是只有培养出专业的立法人才,才能为立法实践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以山东省 6 所高校立法基地为例,各立法基地均挂靠在法学院,多数研究人员是法学院专职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人员,在立法基地从事立法工作纯属“兼职”,所获得经费报酬也多是通过课题经费的形式,这难免影响高校教师参与立法实践的积极性。各大高校应当以完善立法基地为契机,配备专职研究人员和行政秘书,并辅之以相应的办公场所和经费保障,确保立法基地专职人员专职从事立法研究,摆脱行政性事务的干扰,并针对立法专职队伍设置符合其工作特性的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为立法研究人员解除“后顾之忧”。

 专业化立法平台和立法人才储备能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专业人才。通过参与立法实践,打造学校与各地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实习实践平台,吸纳高校学生进入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实习,参与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活动,为后续的立法理论学习奠定实践基础。也可以通过人员互派的方式,邀请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人员“入校”,以兼职导师的形式参与立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每年通过参与立法学课程研发、授课以及指导立法学方向论文等方式进行。学校也可以借此机会吸纳一批具备立法实践经验的实务型人才进入到立法学师资库中,并在相应学科目录下开设立法学课程和招收立法学研究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培养高端理论型立法学专业人才。如中山大学就借助广东省人大立法基地平台,在理论法学学科目录下招收立法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开创了立法学博士层次人才培养的先河,也在本学科领域内形成了专业化的研究领域。

 (三)完善立法学会研究,建立常态化的人大常委会与高校立法基地交流机制 为提高立法学的研究水平,各省法学会下都建立了立法学研究会,并按年度组织开展立法学研究论坛。但是,限于各级人大机关繁重的立法和调研任务,学会多是由立法学研究基地和其他从事立法学研究的高校学者组成,缺少人大

 常委会立法工作人员的参与,也就导致了年会讨论仍旧是以传统的理论研究为中心,并不能及时从理论上回应立法实践面临的问题。下一阶段,需要着力打通立法学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壁垒,破除高校理论界和立法实务之间的界限,以解决立法实践问题为研究导向,使得立法研究真正做到服务于立法实践,可以通过吸纳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人员进入到省级的立法学会中,提升立法学实务人才的理论水平。同时,各级人大常委会应当及时反馈实践问题,将之作为立法学年会主要议题进行讨论,及时从理论层面回应实践需求。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在编撰年度立法工作日程以及立法课题评估调研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打通高校与立法机关...

篇七: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民族文化的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艺术硕士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家强调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需要对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进行思考与改革。文章围绕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的提升,对民族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的意义,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思维,艺术硕士职业发展和服务地方的培养模式,艺术硕士理论教学的特点,艺术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与产学研融合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思考,为地方高校艺术硕士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模式 艺术硕士招生自 2005 年开始获批开展,随着其招生单位不断增加,其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不同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模式会存在一定差别。为了满足社会对艺术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培养质量,不断完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艺术硕士教指委”)颁布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 年修订版)》,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艺术硕士”)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和学分设置、毕业考核等方面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方案的修订也是针对当前艺术硕士培养规模日益扩大,各单位的培养体系和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的现状,特别是针对部分地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如何规范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提出指导意见。地方高校可以着重发挥好民族文化艺术资源丰富的地缘优势,突出重视实践教学的特色。

 一、将民族文化融入艺术硕士培养的意义 随着非遗研究的兴起以及国家强调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大量的学者投身于此,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研究更是越来越受到高校学者的重视,这就为艺术硕士教育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基础。

 针对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将地域文化与艺术硕士的培养相结合,在大力推广优秀地域文化艺术的背景下,探索艺术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特别强调在田野调查与项目创作相结合方面进行实践性教学创新,以寻求一种以理论研究为基础的提升艺术硕士艺术创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是符合艺术硕士的培养定位和国家对文化艺术发展的总体思路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艺术硕士培养应更注重服务社会,立足民族文化教育,将民族文化融入艺术硕士教育教学中,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国家和地方输送地域文化艺术理论素养较高且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级人才,同时对提高当前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和完善艺术硕士培养体系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学科思维 2020 年,在“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 15 年高端论坛”关于“创特色”的论题中,范迪安教授认为艺术硕士培养要加强“大美之意”的培养: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和坚持美的品格,这就需要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立足中国大地,研究中国问题,表現中国现实,彰显中国精神,要更多地把艺术情怀和今天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创新创造上更多地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素,要用中华美学精神培养艺术硕士[1]。艺术是最直接体现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源于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中国大学发展观。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要实现艺术硕士培养的“创特色”应植根于民族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贯穿到艺术硕士培养中,才能充分体现地方高校艺术硕士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探索以服务研究生职业发展需要和地方发展需要为导向的艺术硕士教育发展途径

 艺术硕士培养历经探索、开拓与耕耘的三个发展阶段,截至 2020 年,在这三个阶段的艺术硕士培养周期内,已累计培养七八万的高端艺术人才,他们已经真正成为中国各领域艺术专业创作的中流砥柱[1]。虽然艺术硕士教育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高校的培养能力不同,特别是部分地方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其培养目标与其实现程度还存在差距,其艺术硕士服务社会的能力还有待提升。根据地方高校实际情况来制定培养目标,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社会进行有效衔接也是地方高校培养艺术硕士需要重视的问题。在做培养目标的设定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地方高校应充分考虑当下社会发展的形势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来设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艺术硕士的就业倾向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在变得更加多元化。中山大学的陈志祥教授在《硕士研究生学术与就业的矛盾及其对策》一文中深入地分析了研究生就业倾向的转变原因,为研究生指出了兼顾学术与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策略[2]。艺术硕士的培养不仅应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也应考虑随时代发展而改变的艺术硕士的就业倾向。其二,地方高校培养艺术硕士应该注重为地方的发展提供高层次艺术人才。

 四、强调打好艺术硕士理论基础的重要性 虽然专硕定位与学硕定位不同,艺术硕士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投身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实践中不仅需要艺术实操能力也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理论研究基础。目前不少地方高校在艺术硕士培养中偏重艺术技能培养而忽视艺术理论基础打造,艺术理论基础不足是艺术硕士教育常见现象。不管是音乐、舞蹈、美术还是艺术设计,其作品都需要有较深的思想内涵,不注重理论教学的现状会让毕业生缺乏思想深度,变成高学历匠人。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学习停留在记忆、背诵、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层面上。这样的模式没有从更高层面思考“为什么”,缺乏对艺术形式之外的历史成因、功能方式、精神意蕴、哲学思想进行审视和诠释,对学生开展更有广度和深度的创作思考起到限制作用[3]。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仅仅通过资料介绍就将艺术硕士带入艺术实践中会令艺术硕士面临很多的困难。将民族文化融入艺术硕士的培养中会与多个学科的理论形成交叉,重视开展专业理论教学能够更好地诠释民族艺术的内涵,拓展艺术硕士创作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在民族艺术实践教学方面的成效较好,在技能培养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方法,但重技艺轻理论的现状在本专科艺术生的培养阶段就存在,而艺术硕士与本专科艺术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理论支撑实践的要求更高。本着解决从生源开始就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特别是地方高校的生源理论基础特别薄弱的问题,地方院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特色理论课程教学,提高艺术硕士的民族文化认知水平 针对不少艺术硕士理论基础相对较差、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不够的情况,地方高校的艺术硕士课程设置要在符合艺术硕士教指委规定的同时开设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的课程,以引导学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兴趣与认知水平。比如可以开设与非遗研究相关的理论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可以与区域性的文化建设、产业格局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要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做到具有特色和专业特性,这是学科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4]。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特色理论课程的导入能让艺术硕士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把握,帮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拓展思想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为培育地域性的特色学科打下基础。

 (二)增设交叉学科的课程 艺术硕士教育应结合本校民族文化研究相关学科的资源,强化教师理论课程的学习,改变艺术学科理论师资不足的现状。比如广西民族大学处于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同时有深厚的民族学根基,因此开设民族学田野调查法的课程就非常有必要。民族艺术研究离不开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这种方法是开展民族艺术研究的基础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习挖掘民族优秀文化、提炼民族文化内涵、提升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方法。

 五、开展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产学研融合实践教学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培养研究生运用自身知识并根据当前的形势,创造性地了解、分析、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应该深入民族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去学习了解

 艺术,这也是艺术硕士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硕士教育显著的特征就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但很多地方高校在教学中只注重艺术创作的形式创新,缺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的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与本科教育有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它能培养艺术硕士的独立思辨能力,让其在不断探索中形成更有深度的理解和创新实践能力。地方高校对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更应充分利用地方的特色文化艺术,引导学生直接面对学习研究的对象去用心感受和研究,其艺术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形成。

 (一)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和培养环境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本身就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最佳素材。民族艺术往往存在于民族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高校需确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思路。艺术硕士教育不仅要依托学校、科研机构的课题研究,也要与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建合作共赢的实践平台,扎根于土地上,使艺术硕士教学成果更具有生命力。比如由地方文化部门牵头建立的“民族工艺工作站”就是产学研融合的极佳平台。良好的资源平台同时也能打通艺术硕士服务地方的就业通道。产教融合,让学校和企业成为艺术硕士的教育共同体,有助于调动艺术硕士的创作积极性,为艺术硕士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就业环境[5]。

 (二)采用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结合国家总体发展形势,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地方高校艺术硕士教育在实践教学模式上应更切合国家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结合产业开发、旅游开发、文化振兴等方面的要求来开展教育改革。藝术硕士的实践教学应该重视通过田野调查让艺术硕士充分认识和理解民族艺术。以艺术振兴乡村的思路,引导艺术硕士思考艺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以开展项目创作教学的方式引导艺术硕士进行能够有效落地的创新创作。在推动地方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完善艺术硕士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艺术硕士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

 (三)实施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双导师制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20 年修订版)》关于培养方式的表述要求“实行导师负责制,可聘请高水平行业专家配合指导艺术实践”。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开展艺术硕士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艺术硕士的导师作为艺术硕士完成学业的引导者,是影响艺术硕士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遴选思想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艺术素养高、教学能力强的校外导师对有效指导艺术硕士开展实践学习至关重要。地方高校依托民族文化建设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导师队伍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校外导师应能根据艺术硕士培养目标的要求,切实为艺术硕士提供实践学习的指导,是民族艺术领域的行业专家。校外导师要真正参与艺术硕士的实践能力培养,探讨并完善艺术硕士培养计划,提升艺术硕士的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校外导师应与校内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行业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或密切相关,能通过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校内外的导师要能定期进行有效沟通,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助力实现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目标,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六、结语 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与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因为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对通过艺术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有强烈的渴望,从事艺术职业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岗位对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加高,这就需要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艺术人才服务社会。凸显民族文化的“创特色”学科思维,注重地域性职业需求,强调艺术硕士专业理论基础打造,强化旨在培养艺术硕士创新实践能力的产学研融合实践教学,能为地方培养具有地域文化研究和创新创作的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应是地方高校艺术硕士培养要继续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探索艺术硕士教育与民族文化结合的培养模式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艺术学科发展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任晟姝.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 15 年发展复盘与创新展望[J].艺术教育,2020(7):16-19.

 [2] 陈志祥.硕士研究生学术与就业的矛盾及其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56-58. [3] 陈振益.传统智慧的设计迁移:家具榫卯结构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装饰,2021(9):76-81. [4] 蒋慧,周文娟.文化生态视域下艺术硕士文化遗产创新转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民族美术,2020(2):78-83. [5] 刘晓东.基于产教融合的艺术硕士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1):113-115.

篇八:地方高校硕士点建设的作用与策略探析

术( ( ( (1 1 1 13 3 3 35 5 5 51 1 1 10 0 0 00 0 0 0) ) ) ) 专 业 学 位 硕 士 点 简 介

 一、学位点概况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养的艺术专门人才。艺术学科群组建了学校艺术类一流学科创新团队,在西北地区艺术实践领域享有良好的行业口碑。该专业分别由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广播电视五个领域组成。自获批以来,该专业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秉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和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需要,改善西部地区文化生态环境、提高西部地区高层次艺术人才素养的办学理念。

 艺术学科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地域优势和丰厚的艺术底蕴,紧密结合国家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国家“三区三州”战略,长期以专业实践积极主动服务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完成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服务项目,凸显对民族文化长期近距离体验所形成的独特培养优势和社会贡献。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艺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方向或领域

 (一)音乐 1.简介:

 音乐方向 2009 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 年开始招

 生。现有专任导师 39 人;教授 19 人,其中博士 1 人,在读博士 2 人,拟引进博士 2 人。同时持续聘请国内外一线众多著名音乐家作为本方向的兼职教授和校外导师 。

 先后组建西北民族大学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等多个舞台实践平台。教学歌剧《文成公主》在全国高校开创了原创舞台教学歌剧之先河;原创歌曲《凡人善举》入选中宣部第七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以及中央文明办“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歌曲”并在央视、学习强国及全国各大媒体展播推广;创建了国内首个《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受邀赴延安参加《黄河大合唱》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得到中央广播电视台等 460 多家媒体的竞相宣传报道。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大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独特的国际化的艺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2.复试科目名称及相关要求:

 音乐领域下设五个培养方向:

 (1)作曲 复试科目:作曲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乐理一、音乐学基础理论 注:综合面试(含器乐演奏)

 (2)声乐表演 复试科目:声乐演唱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乐理一、音乐学基础理论 注:综合面试要求见下表。

 (3)键盘乐器演奏 复试科目:键盘乐器演奏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乐理一、音乐学基础理论 注:综合面试要求见下表。

 (4)西洋乐器演奏 复试科目:西洋乐器演奏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乐理一、音乐学基础理论 注:综合面试要求见下表。

 (5)中国乐器演奏 复试科目:中国乐器演奏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乐理一、音乐学基础理论 注:综合面试要求见下表。

 综合面试曲目要求:

 声乐演唱 美声唱法:

 外国歌剧咏叹调一首(原文演唱)

 外国艺术歌曲一首(原文演唱)

 中国歌剧咏叹调或艺术歌曲一首 中国创作歌曲一首 中国戏曲、曲艺唱段、民歌任 选一首 民族唱法:

 两首不同风格、类型的中国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传统的、改编的)

 中国艺术歌曲或中国歌剧唱段一首 外国艺术歌曲或歌剧咏叹调一首(原文演唱)

 中国戏曲、曲艺唱段

 任选一首 注:原谱,钢琴伴奏。

 器乐演奏 西洋乐器演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长笛、单簧管、长号、圆号、巴松 从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作品及中国作品中选取共三首。

 (注:协奏曲演奏第一或第二、三乐章)

 键盘乐器演奏:

 钢琴、手风琴(传统手风琴、巴扬手风琴)

 练习曲或古典时期奏鸣曲快板乐章一首。

 从巴洛克、古典、浪漫、现代作品及中国作品中,手风琴专业选取两首,钢琴专业选取三首。

 中国乐器演奏:

 二胡、琵琶、古筝、马头琴 中、大型作品两首,传统作品一首(华彦钧、刘天华、孙文明创作曲目),共三首作品。

 (二)舞蹈

 1.简介:

 舞蹈艺术硕士专业领域教学以传承、弘扬、繁荣西北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为宗旨,培养引领西北、辐射周边地区,具有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和高水平创作、表演实践能力的民族舞蹈、敦煌舞创作、表演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将敦煌舞及西北地区民族民间舞的表演和创作纳入核心课程,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清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针对性强,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教学方法有效,以导师组负责制下的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省级校企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作用,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构成校内外导师合作培养的方式,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35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 17 人。拥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教育部评审专家库专家、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甘肃省三八红旗手、甘肃省德艺双馨获得者、中国文联扶青计划扶持艺术家等优秀师资队伍。

 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国家级项目 3 项,省部级项目 5 项,省级项目 8 项,承担的科研项目总数为 43 项。在此期间,学院还获得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项为 5 次,出版的高质量专著 16 本,。师生共获奖项 755 项(国家级 74 项、省级 209 项),人均 1.3 项 。受到了相关学术界的高度肯定,近五年公开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总篇数更是达到了 102 篇的数量,受到了大量的相关学术研究者的一致好评。

 2.复试科目名称及相关要求:

 舞蹈下设两个培养方向:

 (1)舞蹈编导 复试科目:舞蹈专业技能(舞蹈编导)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舞蹈赏析、舞蹈艺术理论 (2)舞蹈表演 复试科目:舞蹈专业技能(舞蹈表演)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舞蹈赏析、舞蹈艺术理论 (三)美术

 1.简介:

 美术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养的,能够胜任文化艺术事业与产业方面所需的油画、中国画创作、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艺术专门人才。

 本领域专任导师 17 人,校外指导教师 5 人。油画方向导师 11 人,中国画方向导师 6 人。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美术领域教育背景及多年的实践经验。

 2.复试科目名称及相关要求:

 复试科目:专业技法二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命题创作、速写 (四)艺术设计

 1.简介:

 艺术设计领域重实践实训、重创作创新、重服务西北,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素质培养。重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德、智、体、

 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设计专门人才。

 本领域专任导师 13 人,校外指导教师 4 人。视觉传达设计方向导师 4 人,环境艺术设计导师方向 5 人,公共艺术设计方向导师 4 人。均具有副高均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和艺术设计领域教育背景及多年的实践经验。

 2.复试科目名称及相关要求:

 复试科目:专业技法三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命题设计、快题表现 (五)广播电视

 1.简介:

 (1)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艺术专硕)关注广播电视理论与实践人才的双向培养,以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并涵盖融媒体、智能科技等前沿发展领域。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广播电视艺术为基础,开设课程涉及艺术学理论、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节目导播、影视编剧、影视美学与批评、纪录片创作实践等。本方向立足艺术学的学科框架,以广播电视理论、影视创作方法、传播学理论等为课程体系支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高理论修养、较强专业技能以及融合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硕士人才。

 (2)师资队伍:

 本专业教学与研究团队依托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教授 2 人,副教授 3 人,具有博士学位 2 人,博士在读 3 人。近 5 年来,参与或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5 项、省部级项目 5 项,在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团队成员曾获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国家民委教学改革项目优秀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相关赛事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二、三等奖 300 余项。团队近年来发展强势,在民族影视创作、广播电视理论与业务、电视编导艺术等方面成果显著,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师资队伍。

 2. 复试科目名称及相关要求:

 复试科目:广播电视艺术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