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10篇

时间:2022-12-09 15:15: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10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民置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浪潮 “熟悉保护区、姑苏区历史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在建区之初上级就曾赋予我们打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10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10篇

篇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民置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浪潮

 “熟悉保护区、姑苏区历史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在建区之初上级就曾赋予我们打造‘四区四高地’的使命。近期苏州市正式推出‘1+11’总体方案,并再次明确了保护区、姑苏区的发展定位,即‘一中心、两高地、一典范’——‘行政和文商旅中心、教育医疗高地、科技创意高地和苏式生活典范’。这既是对成立保护区、姑苏区初心目标的深刻砥砺,又是站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视角对保护区、姑苏区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姑苏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副部长王沁诚眼中,只有“人居”才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的缘起所在。2020 年底,姑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挂牌,为全民置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浪潮开辟了全新的空间,也为打造美好人居环境开启了未来通道。

 “两中心”融合发展,讲好姑苏故事 如何让市民找到归属感?据介紹,中心共开设理论宣讲、教育、文化、健康和体育促进、科技科普五大平台服务功能,作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指挥管理中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数据云图,围绕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指导各街道各单位围绕五大平台科学有效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一年多来,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姑苏区已组织起一支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的志愿者队伍,目前累计注册志愿者 32 万余名,志愿团队 2200 余支,实施重点项目 80 余个。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姑苏区融媒体中心的支持下,更有利于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更好地传播姑苏文化,‘两中心’形成融合发展矩阵,建设成为姑苏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坚强阵地,展现姑苏新气象新活力的前沿窗口,为姑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推引擎。”王沁诚直言这是一次打破常规思维的探索。

 随着“两中心”新篇章的开启,姑苏区融媒体中心作为集主流舆论阵地,在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视频、音频、文字、连线、网络图文等全媒体传播矩阵,实现了“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媒传播”,同时还打通与中央、省、市级媒体的发声渠道,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有效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讲好姑苏故事。

 新时代文明实践,将苏式宜游发挥至致 “800 年前,当马可·波罗这位世界著名‘驴友’来到苏州,一定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佳体验,让他彷如回到了故土家乡,才能饱含热情地将苏州盛赞为‘东方威尼斯’,并从此使苏

 州成为享誉世界、闻名全球的旅游胜地。”王沁诚表示,要做好苏式宜游生活,必须回归本源,突出强调“体验感”。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推进街巷更新,许多略显老旧的街巷不仅“颜值”得到明显提升,其背后隐藏的内涵也逐步被挖掘出来,不少地方甚至还成了网红打卡地。

 近期在喜马拉雅上线的《有声平江·万巷更新》音频专辑,以幽默潮流的音频形式,传播平江古巷及周边 30 条街巷的人文轶事,彰显古城底蕴。目前,平江街道正加紧为这些街巷制作全新“身份证”(即包含音频二维码的标识),待后期全部上墙后,广大市民游客就可以边漫步街巷,边聆听古巷背后的故事。

 王沁诚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姑苏区围绕数字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广泛开展,与喜马拉雅等头部文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形成了有声书房、有声党建站、“‘稚’爱古城·声动姑苏”等一系列创新载体和活动品牌。

 “目前,姑苏区通过街道、社区共设立 1 个中心,1 个分中心,8 个所,168 个站,有条件、有特色的 66 个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公益性场馆都可以挂牌,全区联动,打通新时代文明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姑苏行’品牌特色,将苏式‘宜游’发挥到极致。” 发挥老龄化特色,打通志愿服务平台

 姑苏古城,粉墙黛瓦,庭院深深,随处可见的街巷背后,其实藏着很多故事,洋洋洒洒,似乎永远都说不完。大运河,使得古城苏州成为万商云集的天堂,也正是大运河造就了苏州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色。虽多次重筑、修缮、疏浚,但运河的变动不大。

 王沁诚表示,为进一步做优做强运河文化发掘、遗产保护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心特别设计推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姑苏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更加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守护和扮靓大运河。

 金阊街道运河社区整合辖区内枫桥景区、寒山寺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打造了“金相邻——先锋合力·运河和美”志愿服务品牌;瑞光社区整合辖区内盘门景区、党员护步岗、运河党群服务中心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区居民、市场商户、商场、商家、学校等社会资源打造了“四支四护”志愿服务品牌“全方面、多维度、精准服务”用红色志愿服务精神传承运河文化、讲好运河故事、做好红色宣传“兵”。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姑苏区老龄化特色,中老年群体成为志愿队伍的中坚力量。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志愿服务为中心实体化运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金阊街道环秀社区的“红巷名嘴”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吴地居民,在每天巡街服务的同时,他们积极挖掘辖区文化历史,串联起了古城小巷里星罗棋布的微景点。今年初,这些志愿者历时两个月共同编写了一本《古巷微旅游名嘴说故事》图册。

 图册里印制了王洗马巷、西百花巷、包衙前等共计 10 余处网红街巷打卡点,配上实景图片,专门服务来小巷旅游探访的背包客们,让他们能跟随指引,走进粉墙黛瓦的街巷中,感受姑苏古城的秀美。截至目前,该街巷志愿服务队已向市民及游客发放这本微旅游图册 600 多份。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志愿服务品牌还有很多,姑苏区发挥区域老龄化特色,打通志愿服务平台,全民置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浪潮。

篇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有效载体,是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运用科学理论提高思想道德觉悟、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创新举措,是打通宣传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

 大通县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立足地方特色,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工作理念,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统筹推进“两个中心”有机融合,共同促进文明实践,率先在“大通融媒”APP 中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探索通过网络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送单,实现文明实践需求和文明实践队伍的有效对接;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助推乡风文明,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利用“理论+文艺”形式,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脱贫攻坚、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理论宣传内容编写成唱词,用“打搅儿”“西宁贤孝”“青海道情”“河湟皮影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到村到户;健全志愿者队伍,完善服务项目,各单位盘活现有力量,成立理论宣讲、关爱行动、教育培训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关爱帮扶、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突出地方特色,丰富文明实践活

 动,创建“北川讲坛”,利用举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向基层群众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单位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干部群众素质较高、社会形象良好,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助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在强化顶层设计上下功夫,着力筑牢文明实践组织保障。探索建立多主体协同推动体系,积极构建“党委领导、队伍落实、群众参与”的多主体协同推动体系。各级党委引导形成强力组织保障,在进一步健全县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甚至实践点”三级甚至四级,组织架构,建立“试点—督查—改善”组织体系,保障定期考核评估下试点工作推进目标准确、手段高效、成果显著。进一步强化以机关党员、基层干部、先进人物、新乡贤、“五老”人员等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队伍管理的制度、办法,形成落实文明实践内容的重要力量。出台激励措施,争取让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受益的广大群众更深入更广泛地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统筹志愿服务上下功夫,着力满足文明实践的群众需求。探索建立精准定位区域性供给运行机制,立足空间分域

 治理的精准考量,构建分类回应群众需求的供给化运行机制。针对城市大部分群众、农村每家每户至少有一人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搭建效率较高的网络对接机制。在人口较集中的区域,搭建“门店服务”式固定对接机制,定期在各实践所、站集中开展服务,形成文明实践活动“赶集日”。在人口较分散的区域,搭建“上门服务”式流动对接机制,实地走访搜集群众需求,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施活动项目上下功夫,着力做精做实文明实践工作。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的“项目带动”创新体系,为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效用,着眼激发普通大众的主观能动性,探索“普惠+特惠”的志愿服务“项目带动”体系。通过厘清群众需求,形成精准回应共性、个性不同类别需求的志愿服务项目,以“项目带动”模式让老百姓在需求满足中感党恩、跟党走,并自发从治理客体转变为共生治理主体。探索建立两条运作机制:一是群众“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针对个性需求第一时间“派单”——相关领域志愿服务队伍“接单”;二是群众“点单”: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针对共性问题顶层设计综合项目“派单”—引导多领域志愿服务队伍协同“接单”。两条运作机制再进一步同归汇集于:群众获取实惠并形成对党组织的认可——群众继续“点单”并加入志愿服务行动。

 在德治主题实践上下功夫,着力完善文明实践引领机制。探索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德治”引领机制,结合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以“三治”建设助推乡风文明,探索“以德治促自治和法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新路径。旗帜鲜明地打造“德治”品牌,建立“德治”主题实践机制,深入开展以文化人、村民自治等文明实践活动。以“德治”内容直击“乡风不文明”的痛点,比如针对滥办酒席、不文明婚闹等农村陋习,通过事前引导、事中制止、事后处罚的形式进行规范管理。对执意违规者,联合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现场查处,并在事后依据村规民约规定对其进行惩处。

 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着力打造文明实践活动阵地。根据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始终抓住“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的总体思路和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保障能力等“六个能力”的要求,在第一期試点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新试点工作的要求演进升级。其一,打造“内循环”与“外循环”的体制内外协同队伍。“体制内”打造由理论政策宣讲员、产业致富帮扶员、文艺活动辅导员、移风易俗引导员和权益维护指导员“五位一体”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格局;“体制外”针对外地暂居群体(主要集中在县城、城乡结合部、乡镇政府驻地),变“单兵突进”为“集团军作战”,最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格局。其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融媒体中心统筹谋划、统筹建设、统筹运用,使“两个中心”融合建设、贯通结合、

 相互促进,构建文明实践工作高效的网上指挥体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动态管理系统、网上培训和交流平台,保障试点工作走向纵深。

 在资金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着力夯实文明实践经费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机制在文明实践工作过程中起约束作用的行为规范和运行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力量,提高文明实践中心运行效率,激励各方面人员共同、持久地推进文明实践工作。探索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建立健全投入与保障机制,重点加强财力投入,保证文明实践中心的基础设施充足、宣传阵地充分、服务人才充沛。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明确规定基金使用范围。同时,拓宽财力支持路径,鼓励和动员更多的民间机构、企业及个人积极参与捐赠。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机制,对文明实践中心基金使用进行规范、管理、引导和监督,保证文明实践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建立健全激励与创新机制,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文明实践中心的创建中来,并且不断创新方式、载体和内容,增强群众对文明实践工作的认可度。

篇三: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上杭样板”

 2018 年 7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充分表明了中央对新时代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战略之举。

 福建省上杭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古田会议会址所在地;是中国土纸生产重点县,中国重要的贵金属基地、国家烤烟出口基地和食用菌生产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县,是闽、粤、赣三省提线木偶的发源地,更是客家人聚居区,客家文化影响深远。作为全国 50 个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之一,上杭县以打造全国标杆为目标,利用文明优势资源,迅速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从接到活动方案到最终实现挂牌,仅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揭牌,充分体现了上杭县委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觉悟,他们坚持从上杭实际出发,做实做细前期工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提供良好基础。

 盘活资源。上杭县针对志愿服务活动是实践中心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式,志愿者是实践中心主体力量的原则,对全县的300 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20000 多名志愿者进行摸底调查,特别是对乡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离退休人员等接近农村、生活于农村的人员进行摸底,将其充实到各级志愿服务队伍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同时,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上杭县农村基层宣传载体平台非常丰富,種类繁多,如农家书屋、文化中心、少年宫、党员电教室、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硬件设施平台多达几百个,按照统筹整合、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则,加快志愿服务活动“六大平台”建设,即:整合县委党校、“星火讲师团”、各类讲坛(论坛)以及即将成立的融媒体中心等资源,打造理论宣讲平台;整合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田红军小镇等资源,打造教育服务平台;整合客家缘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畲族文化陈列馆以及各类文体协会等资源,打造文化服务平台;整合科技大篷车、紫金地质博物馆、红色教育 VR 体验馆等资源,打造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整合县业余体校、水上运动中心、汀江绿道等资源,打造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整合县民政局、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帮扶资(基)金以及全县各乡镇奖教奖学基金,打造暖心帮扶平台,通过对六大志愿服务平台的统筹协调,有效解决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空置浪费等问题。此外,上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心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科普宣传周活动、客家讲坛、“支部书记正在说”、红色小剧场等宣传平台作为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大大提高文明实践的活动实效。

 科学统筹。为实现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一重大任务目标,上杭县形成了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体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两个主体,并以“3+N”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确保志愿服务覆盖到全县各个阶层、各个群体。“3”是在县级建立以县委书记为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各党委组建以党委书记为队长的志愿服务支队,各支部建立以支部书记为队长的志愿服务分队,确保三个层次的志愿服务队伍涵盖全县各级各部门。“N”是在“3”的基础上,依托县义工协会、阳光公益协会等社会志愿队伍,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同时,根据志愿者个人专长和技能,组建了政策理论宣讲队、乡风文明倡导队、先进典型示范队、红色基因传承队、客家文化传播队、网络文明宣导队、文艺轻骑兵服务队等七支志愿服务队。

 加强保障。为充分调动全县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强化志愿服务,上杭县举全县之力,统筹机制,构建三级运行体系,加强组织保障。将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场所设在全省重点项目——客家缘文化中心的公共服务大厅,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各专业志愿队伍的入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加强制度保障,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纳入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内容,纳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标准,特别是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

 单位、文明校园测评体系中,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及时制定实践中心工作制度和志愿服务制度,实行每个月开展一次调查摸底,策划一项主题活动,每一季开展一次跟踪督查,每半年组织一次联席会议,每一年召开一次总结大会的“五个一”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每一个月 100 多支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活动,1000 多名志愿者积极参加,10000 多名群众直接享受各类服务的“百千万”志愿服务良好局面。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上杭样板”,不仅要农民实现“富口袋”,还要实现“富脑袋”。加强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够”,更要“精”要“好”。面对来自基层农村、农民的新诉求,上杭县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级体系、四维力量、五项任务、六大平台、七支队伍”建设为工作机制推行全县精神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从而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

篇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泗县路径

 文明创建提升城市品牌,文明实践浸润人心,如何将二者融合推动,开创一条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2019 年以来,安徽泗县深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融合互促,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着力抓好理想信念的大事、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市发展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把创建步伐和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共融为内心自觉力量,将创城文明演绎升华为一种泗县城市精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2020 年 4 月 28 日,安徽省文明委正式公布,泗县一举跨越第五届省级文明县城、省级文明城市提名两大台阶,荣膺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文明实践,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社区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自编自演快板扶贫剧,让俺深受教育,党的政策就是好,让俺享受低保政策后,还给我们提供就业机会。”泗县朱桥社区贫困户朱乐凯满脸感激地说。

 人民群众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2019 年以来,泗县利用大讲堂、板凳会、大舞台、小广场等,通过“说唱诵演”、微宣讲等形式,用“小环境”解说“大形势”,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引导广大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树牢记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的强大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聚焦进村入户,见人走心,创新“13456710”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探索“体系+队伍+项目”志愿服务发展路径,在全省率先增设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立月度文明实践活动日,运用融媒体平台开辟网络阵地,形成文明实践中心统筹规划,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协调,志愿服务队伍各展所长,文明实践站点承接落地的工作体系,为工作的常态化注入制度动力。

 “415+N”四级标准化阵地延伸到街头巷里,“1+19+N”志愿服务队伍就在群众身边,“5 大家园”主题实践活动贴近群众需求。全县 468 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等各類活动 1500 余场,受益群众达 12 万余人。2019 年 10 月,泗县被列入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卫生文明实践活动,发起了保持“一

 米线”、“十倡导十反对”、文明祭祀、“文明餐桌行动”等倡议书,全县居民纷纷响应,清明文明祭祀、环保祭祀、安全祭祀;外出佩戴口罩、公共场所遵守文明安全“一米线”,积极践行“公筷公勺”、“光盘行动”、拒食野生动物、开展文明餐桌活动。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积极探索成立“五合一”志愿联盟,建养老“幸福院”,破农村“老来难”。医疗、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系统 1000 余名志愿者开展“五合一”文明实践活动,每周点对点进村入户,见人走心,实施志愿帮扶,受益鳏寡孤独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 3000 余人。

 实践阵地,群众喜欢去;实践活动,群众爱参与。文明开讲传思想,爱心超市扶志气,农民夜校来充电,幸福大院过晚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惠民实招送到群众身边,把创新思想植根群众心田,让群众在喜闻乐见中不断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准。

 2020 年以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县四大班子领导、县直机关负责人、乡镇科级干部、社会组织志愿者深入到 1053 户贫困户中,常态化开展“志智”

 双扶、清洁庭院、助力脱贫等文明实践活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文明生活的内生动力。

 全力攻坚,既有颜值又有品质

 “我在这卖衣服快 20 年了,每年一下大雨就发大水,店里垫两层砖头也不顶用。”泗县老城区泗州商场广场内服装店经营者赵彩艳说道,如今排水问题在统一改造后实现了雨污分流,坑坑洼洼的道路也有了解决之法,“感谢这次创城,现在俺也要自觉做好门前三包,为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把力。” 人民群众对文明环境的期望、对文明秩序的盼望、对文明风尚的渴望,是文明创建路上勠力向前、攻坚克难的最大动力。去年以来,泗县推行“精准施策、精细作业”创建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行一业管起。对一个个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改造提升,定期不定期对大街小巷、城中村小广告、“牛皮癣”开展“拉网式”清理;从一辆辆运营车开始,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在车站、公交车站台、出租车亭重要交通场所,积极开展“机非分离”行动…… 今年以来,县创建办号召全县人民积极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活动,保护大自然、垃圾要分类、不乱

 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大声交谈,文明出行成为一种风尚。

 实施“1+9”十城同创,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主线,9 个单项国家级城市称号联创同步进行,持续做实区域包保、网格化包保,实行县级包保单位与包保片区责任挂钩、奖惩挂钩。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四大班子领导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每日一督查、每周一调度,举一反三,整改问题,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块牌子接着一块牌子拿。

 实施“四治四改四提升”工程,治乱、治脏、治污、治堵,改造老旧小区、商贸市场、城区杆线,提升路网绿网、雨污分流、路灯照明、公益广告,累计督办652 件 20212 条问题,整改销号率达 95%以上。全力推动青少年宫、科技馆、书香驿站、运河小镇、妇幼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常态开展微笑窗口、文明路口、烟头不落地、礼让斑马线等“文明泗县,志愿有我”系列活动。以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内涵,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城市痛点在创建中得以解决,人民群众在创建中得到实惠。

 量变到质变的背后,泗县百万人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感受着这座城市温度温情的变化,见证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

 文明素养,既要引领又要支撑

 “通过这次抗疫战争,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家国情怀!有位上海籍战友曾问我怕不怕,我说不怕,怕就看看国旗、党徽,心里就暖和了!”史慧是泗县驰援武汉的五名医务志愿者之一,她在武汉方舱医院战斗了54 个日日夜夜,圆满完成了任务,她是泗县百万人民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推动者、践行者、受益者。一座城市的高度,不仅来自于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区,还取决于思想文化的高度。泗县突出价值引领、道德支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

 深入宣传《新时代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推出“我是护旗手”“泗县是我家”《祖国,我想对你说》《歌唱祖国》等献礼H5 和 MV 作品,干群欢度“我们的节日”,线上线下共

 燃爱国热情。开展“彩礼从简、厚养薄葬、办酒节俭、人情減负”移风易俗行动,村村设立“孝德榜”,户户挂上“文明星”,全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3400 余例,群众主动放弃办酒 1.5 万桌,涌现出大吴村青年夫妇朱承诺、占琳娜结婚不要彩礼、不办婚宴,汴河社区赵辉父亲去世丧期两天、酒席两桌等移风易俗先进典型。

 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泗州好人、最美泗州人、新时代好少年等思想道德建设项目成果丰硕。近年来,泗县获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宿州好人”等 42 人。今年以来,县文明办开展了“绿色家庭”评选、“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等活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各行各业志愿者积极创建“志愿服务城”,人人争当志愿者,人人争做大爱传递者。“小巷总理”岳喜环服务居民 30 载,“逆行姐”张金芳火海勇救两儿童……这些凡人善举,传递了正能量,温暖了一座城。

 “泗县是我家,创建靠大家”,促进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形成了“全民搞创建、人人作奉献”的良好局面。如今,行走在泗县大街小巷,市民闯红灯、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少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的多了;损坏公共设施、不讲社会公德的少了,自觉参

 加志愿服务活动、见义勇为的多了;礼让行人、“泊位停车”等文明行为已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自觉维护创建成果正让每个泗县人习以为常。

 高成顶、赵贤君、王亚楠……一大批中国好人、最美泗州人、道德模范以不同的方式演绎着文明的故事,他们用平凡的善举善行,为绘就新时代泗县文明提供着丰厚的道德滋养,更为继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筑牢了力量支撑。

篇五: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助推乡风文明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举措。笔者通过调研安宁市连然街道黑土厂村培育乡风文明和开展文明实践的经验,探索安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乡风文明的路径。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意义 (一)突出“一个目标" (二)破解“三大难题” 第一,破解了農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益改善的物质生活水平不相适应的困境。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顺民意、聚民心、振民气,初步形成了为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满满正能量。第二,破解了少数农村群众信仰缺失盲目信教的困境。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传递生活正能量,歌颂美好新时代,使得乡村夜晚不再沉寂,激活了蕴藏在群众心底的文化活力。第三,破解了部分地区群众难以集中参与基层协商民主管理的难题。许多文明实践活动,比如经典诵读、广场舞、红歌、书画比赛等都是兼具社交和休闲功能的集体活动,很容易融入日常生活并形成习惯,在客观上能够起到召集群众、聚拢群众的作用,形成新的“人场”。基层党组织

 和村“两委”干部能够利用这一新的“农村热闹场”集中开展一些政策宣传、村务处理等具体工作。

 二、安宁市连然街道黑土厂村小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做法 黑土厂村民小组位于安宁城区东北约 4 公里处,2014 年底,因昆明绕城西线高速公路建设,全村进行了搬迁。村子搬过来后,住房漂亮了,但是却给村庄治理带来了新问题,群众的思想观念一时转变不到位,邻里之间时有矛盾发生,少数村民还存在陋习。为破解村庄治理遇到的新问题,在极乐村“两委”班子带领下,黑土厂村民小组在狠抓村庄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让群众既富了“钱袋”也富了“脑袋”。

 一是“活”阵地,让群众吮吸新思想“营养”。黑土厂村小组路边、墙面、绿化带上,合理“镶嵌”着形式新颖的文明实践学习“教材”。

 二是“亮”家训,让乡风文明看得见、摸得着。在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贴着一块家风家训牌,以此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让邻里互学互鉴。“这些家训家规都是我们自己定的,然后由村委会统一制作后展示出来,大家都在比家风。家风好了,全家人也自豪。”村民杨大爷说。

 三是“晒”学分,激励党员争当学习标兵,让“脑袋”富起来。在村口的宣传栏内,设置了“学习强国”学习成绩排行榜。“对

 学习成绩排名靠前的党员,我们给予奖励并上‘光荣榜亮相,学习成绩排名每月更新一次,通过此举,激发党员抓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把黑土厂村民小组打造成为‘学习强国学习示范村。”极乐村党务专干说。

 四是“评”家风,让各家各户比文明。黑土厂村民小组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以“评”促“做”、“奖””惩”并举,引领村民自觉学习践行新思想、弘扬新风尚。据了解,被评为“十星”的家庭,给予奖励 200 元,而被摘除一颗星的家庭,则罚款 200 元,六星以上、十星以下的家庭奖励 100 元,获评五星以下的家庭罚 100 元。同时,进一步完善黑土厂村民小组党员联系户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纳入评星评优活动,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给予表扬,并在极乐村党委所属七个支部中巡回开展先进事迹演讲。

 五是“扬”新风,让群众乐享文明实践成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黑土厂村民小组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组织群众开展“迎新春文艺演出”、“端午品粽子”、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党的方针政策用文艺作品的形式呈现给村民。

 通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黑土厂村民小组已探索出一条以新思想引领村民自治的新路子,将黑土厂村建设为一个充满新时代气息的文明新村。

 三、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乡风文明 安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重点开展以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强化知行合一。安宁市以“讲一讲”“帮一帮”“评一评”“乐一乐”“庆一庆”“立一立”“扬一扬”等“七个一”系列活动为实践载体,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地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第一,“讲一讲”活动,即组织各类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到农村、到基层、到一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讲座、宣讲、演讲等多种方式,与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不断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面对不同的受众,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群众的身边讲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讲起。”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第二,“帮一帮”活动,即广泛组织开展“邻里守望”“爱心助学”“扶老助残”“扶贫济困”“义务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

 爱留守(流动)儿童、孤残老人等困难群众,引导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

 第三,“评一评”活动则紧密结合“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家风家训的培育。

 第四,“乐一乐”活动致力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活跃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五,“庆一庆”活动旨在挖掘、阐释、宣传、展示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同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

 第六,“立一立”活动通过广泛组织开展“我为美丽添光彩”志愿服务等活动,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安宁。

 第七,“扬一扬”活动则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要求,要大力弘扬严格自律、敢于担当、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树立讲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中,安宁市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切实解决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增强全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乡风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

 涵,我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篇六: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宜兴样本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被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以来,宜兴市坚持先行先试、全域推动,形塑“三级五建五平台”工作架构,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志愿服务为依托,通过高站位统领文明实践工作、全市域构建文明实践体系、优质化创树文明实践品牌等举措,努力打造文明实践样本,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向深入。

 高站位统领文明实践工作 突出政治引领,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根本目的是更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重点任务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宜兴通过建立“1 个中心、18 个所、312 个站”的三级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大力宣传阐释党中央、国

 务院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惠民政策,注重对舆情热点和政治敏感问题的正面引导。

 突出文化引领,繁荣基层文化生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任务。宜兴立足市陶瓷博物馆、徐悲鸿故里文化园、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等文化阵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挖掘地域人文特色,做大“一村一文化·文明沐农家”精神文明建设品牌,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突出实践引领,立足群众需求导向。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践行新风尚、传播正能量,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宜兴为满足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开启“点亮行动”,构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买单”、群众“评单”的工作回路,建成全覆盖、分众化、菜单式的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网络。

 全市域构建文明实践体系 融通资源调配共享机制。坚持组织联建。打破传统的垂直型、行政化、单位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模式,探索职能合并、调剂使用、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坚持

 工作联动。围绕共建项目统一谋划、共商措施、协同推进,推进基层群众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资源联合。通过加强片区联盟内各成员单位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借鉴和力量整合,形成契合本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路径和模式。

 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壮大志愿队伍,理顺“四动模式”。志愿者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宜兴通过组织发动、行政推动、党员带动、社会联动,鼓励和引导志愿服务个人和团队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涌现出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最美逆行者,“最美战‘疫先锋”事迹系列展播引起社会广泛影响。激活民间资源,确保“四同一扶”。对民间资源和体制内资源实行同等待遇,即资源力量同等整合、示范创建同等参与、项目实施同等支持、活动开展同等融合和民间项目重点扶持。

 健全考评奖惩推进机制。强化督导考核,健全规范高效管理体系。按照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风采展示、承办任务、宣传成效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每月实地督查、每季综合测评,将活动开展和参与情况作为干部任用、入团入党的重要参考。树立价值导向,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制度。着力构建褒奖回馈、关爱礼遇的保

 障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设立负面清单,确保褒奖激励权威公正。

 优质化创建文明实践品牌 政策理论宣讲。建设“晓 Li 的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打造“陶都好声音”理论宣讲品牌。突出四大主题,明确宣讲内容。干部专家讲政策理论,突出服务群众,做理念传播者;道德模范讲先进事迹,突出示范引领,做新风先行者;百姓名嘴讲生活变化,突出群众参与,做时代感恩者。开设四类讲坛,创新宣讲模式。“固定+流动”“线上+线下”,拓展走访式、讲堂式、座谈式、展演式、指尖式五种宣讲模式,城乡媒介常态化播放的“陶陶都都”话文明系列公益视频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注重因地制宜,推进菜单选课。定制“N 个选修课”,如湖?镇拟定旅游产业、民宿经济等选题,开发区则围绕大数据、产业升级等主题进行宣讲。

 主流价值引导。选立标杆典型,带动文明新风。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系列活动,吕大姐“宜博”志愿服务团、国网宜兴供电公司“蜜蜂行动”、“不倒翁”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有力弘扬了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培育乡贤文化,探索基层自治。放眼陶都,凝聚乡贤志愿者,当好矛

 盾调解员,不仅有周铁老街鹤鸣楼妇女微家邀你“吃杠茶”,亦有宜城街道和平社区的“和事佬议事厅”、张阳村的“乡贤议事会”,逐渐形成了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自治模式。

 乡村振兴实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触角延伸到文旅产业、生态治理、强村富民等工作中。一方面,借力地域人文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张渚镇以梁祝文化带动旅游发展,打造“中国张渚梁祝爱情文化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从更高层次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白塔村凭借自然生态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画卷。另一方面,建立挂钩联系机制实施产业扶贫。坐拥华东最大石材的万石镇文明实践所与四个经济薄弱村挂钩,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展精准帮扶;张阳村文明实践站与合作社挂钩,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电商+农户”联动模式,引导合作社带民致富。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实践启示 坚持全方位动员,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强大的政治优势和动员能力,统筹使用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资源,使文明实践活动更具特色、更富活力。其一,体制动员是主导。主要是指党委对

 政府部门的动员,包括体制机制建设、阵地资源整合、志愿服务动员三个方面。其二,企业动员是特色。企业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主要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自下而上的动员。其三,社会动员是基础。主要是指对各类社会组织的动员,包括社团、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等社会力量的动员。其四,线上动员是支撑。通过共建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实践中心,依托“互聯网+文明实践”模式构建志愿服务新样态。

 坚持融合式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的基础上,要推动文明创建向镇村延伸,健全组织动员、项目推进、表彰激励等机制,大力开展文明风尚培育、村容村貌提升、农村便民服务等工作。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基层治理之中,以扩大群众参与为重点,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动员引导群众投身乡村振兴。

 坚持实效化提升,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其一,让群众更有获得感。通过实地走访和大数据分析,优化服务内容,使需求采集更便捷、供需对接更精准、资源匹配更高效。其二,让群众更有幸福感。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面对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对乡村百姓,把实践活动送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对务工人员,把实践活动送到施工工地、工厂车间;对城市居民,把

 实践活动送到居民小区、企业单位。其三,让群众更有认同感。在农村地区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在城市社区以加强和睦邻里、温情邻里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城市居民人情冷漠、诚信缺失等问题,形成城乡同步推进局面。

篇七: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引领社区治理的创新

 多年来,灌坝社区致力于“三治”融合,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一步推动灌坝社区志愿服务走心走实、走深走长,不仅使本社区面貌、风气焕然一新,也影响周边社区、机关、企业纷纷整合资源投身志愿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一、突破: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灌坝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贵在人人参与,重在突出实效,以切实举措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优秀事迹见诸《重庆法制报》、《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

 1.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1)志愿服务全覆盖 一是服务区域全覆盖。2018 年,灌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辐射辖区 40 个小区楼栋、近万个家庭的原“好邻居”队伍,重组建成 N 个文明“互助小家”,

 在各小区楼院都建立起了网格服务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

 二是服务项目全覆盖。“互助小家”按不同标准组建,实施平安、巾帼、助老、助幼,特色精准服务,常态化互帮互助(如:根据属地、爱好、行业、兴趣等不同类型组建,按小区、楼栋、楼层区域组建),破解志愿者招募和群众参与的衔接不畅问题。

 (2)志愿服务队伍兼容并包 一是辖区居民积极加入。真正做到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学历、不分职业,甚至不分是否户籍人口的最大程度的广泛参与。

 二是“平台”实践向外扩张。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启动后,灌坝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如:2018年 5 月,牵头成立城市文明提升“书记工作室”,邀请区委党校导师团常态化为 “书记夜校”授课培养基层骨干宣讲员。

 2.示范引领成风化俗 (1)志愿文明的种子向周边村、社区传播

 一是灌坝社区”好邻居”和”互助小家”把志愿服务的薪火首先传递给了邻居黄淦村。随后,由灌坝社区党委牵头,鼓楼坝社区、皂桷井社区等成员单位参与,创建“城市提升书记工作室“。

 二是圍绕组织联建、队伍联育、活动联过、实事联办搭建平台,在黄淦村广泛开展扶危济困、乡风文明宣讲、美丽村庄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志智双扶引领群众接续乡村振兴。

 三是政法委、教委、卫计委、老干局等行政事业单位利用有利资源牵线搭桥、出谋划策促使”互助小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向纵深推进。

 (2)志愿服务彰显企业责任 一是整合资源,保障积分兑换。风之彩超市、餐饮协会、乐普生酒店等爱心企业为志愿服务时长积分兑换提供折扣商品、消费券等稳定的经费、物资保障。

 二是村企联盟,脱贫致富。企业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扶贫产业产品,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

 三是企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对接志愿活动需求清单。如,宏仁医院、为民法律服务所等非公企业解决

 困难群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法律援助问题等,参与乡村善治,建设美丽乡村。

 二、关键:新时代文明实践抓实、抓细社区治理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领下,灌坝社区推进管理智慧化、力量多元化、宣传群众化和生活社区化,走出了一条“群众自治群众治,服务群众抓群众”的文明实践之路。

 1.广泛参与,共治共享,志愿服务扁平化 (1)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沿用老办法,展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植入志愿服务理念。二是使用新办法,图文并茂宣传扩散帮助群众全面了解 “什么是志愿者、怎样注册为志愿者”等志愿服务指南内容。三是善用“硬”办法,及时吸纳有时间、有爱心的社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2)志愿者队伍边走边壮大 一是同理心激活队伍。“互助小家”落实小家成员的家庭人员生病住院、家庭较大困难“两必到”制度,优先为小家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增强成员归属感和积极性。二是平台保障长效、有力,队伍运转可持续。在各小区物管中心设置“互助小家”固定活动场地,拟订

 服务项目、宣传服务理念;社区党委、小区物管每年给予专项经费保障支持“互助小家”建设及活动开展。

 2.机制建设,规范管理,日常运行有章可循 (1)“互评互学”激励机制 一是月记实、季评比制度。“月记实”通报第一名及倒数第一名,连续 2 次倒数,开展组织帮扶,连续 3次倒数,相关负责人实施积分扣除。“季评比”发现对方“小家”的成绩和不足,表彰前三名“小家”所有成员。二是“小家”成员对上报分值如有异议,由本支部及互评支部组成人员联合复核。若属故意未如实记录分值,对这个“小家”成员给予分值恢复,同时双倍扣除记录人所在“小家”对方被恢复分值。

 (2)“小家“成长激励机制 一是激励活动开展。如:“小家”规范开展 8 人及以上会议,记 10 分/次;邻里互助等(包括“两必到”)记10 分/次。二是激励成员增长。如:新增招募志愿者 1名记 1 分,新增“小家”1 个记 30 分。三是压力机制。“小家”成员不足 10 人,差 1 人扣 5 分。落实“两必到”缺一次扣 10 分。

 (3)时长管理机制

 一是时长管理规范化。要求服务时长如实记录、及时公开、严格审核上报(每一级志愿服务组织上报时需 3 人以上签字)。二是志愿者按服务时长评定星级。每年 30 小时以上为合格(骨干)志愿者,分别按 30、50、100、300、500、800、1000 评定为 1-7 级志愿者。三是完善志愿服务兑换、转让、捐赠制度。如,季度时长兑换制兑换后兑换券清零。

 3.暖心项目,升级服务,把力使到“点子”上 (1)“暖心”宣讲喜闻乐见。每次小家集体活动前安排 10 分钟“暖心”宣讲,以快板、三句半等文艺形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谈经验、晒心得、感党恩等,提高小家成员政治素养和志愿服务能力。

 (2)“暖心”服务知冷知热。在每个楼栋建立“暖心驿站”,设置需求箱,收集群众具体需求,按需实施“暖心”祝寿、“暖心”家园、“暖心”聊天、“暖心”理发等服务项目,陪孤寡老人聊天、为小区老人集体祝寿、免费理发等。

 (3)“暖心”帮扶明确”火性”(火性:迅速的意思)。围绕“特殊人群,推出“暖心”助老、“暖心”助残、“暖心”

 助学、“暖心”双拥等志愿服务项目,实行所属“小家”“15分钟”响应制度。

 三、启示:“互助小家”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灌坝社区的志愿服务从“好邻居”到“互助小家”,坚持党建引领、以人为本、问题导向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堅持党建引领,凸显党员的中坚作用 (1)“找骨干力量、找群众需求、找措施办法”的“三找”机制,使社区 300 多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成为志愿者招募、宣传、培训教育的骨干。

 (2)在各小区楼栋建立健全党组织(党小组),使党组织建在群众身边,切实服务群众,党员在群众身边发挥作用,感染群众、引领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和争做志愿者。

 2.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突出实效 (1)服务项目重需求。由专人收集需求信息,对接清单,神速回应。升级换代志愿项目细分需求,除继续以前的项目外,承担了脱贫攻坚、乡村文明素质能力提升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项目。

 (2)制度设置人性化。积分及时兑换制度。强化嘉许激励,多种方式增强志愿服务吸引力。“两必到”

 基本制度增强成员归属感。有利于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提升服务水平。

 3.坚持教育引导,成风化俗 (1)导向正确凝心聚力。“五型”社区、“互助小家”鱼水关系的目标导向,解决谁来做的问题。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导向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2)常态化培训提升素质能力。集中培训解决自怎么做的问题,提升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骨干培训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关爱社区、服务社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薪火力量。

篇八: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唱响新时代文明实践主旋律

 今年以来,密山市文明办以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为抓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完善实践阵地,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遍地开花,引领了社会风尚,弘扬了新时代文明之风。

 注重顶层设计,夯实制度基础。密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将位于市中心 1630 平方米的腾退老旧办公用房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 8 名,并增加了“文明创建”经费预算,大力支持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组织召开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印发《密山市建设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出详细安排部署。按照工作实际和时间节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周计划”,在明确工作方向的同时,有效带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积极发展。

 突出正向引导,凝聚创城合力。成立中共密山市委讲师团,逐级逐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理论政策宣讲活动。综合运用专场报告、现场座谈、热点讨

 论、交流体会、网上课堂、新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宣讲的分众化、多样化、实效化,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密山市印发了《密山市 2020年度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推动层层分解、细化方案,确保创城工作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抓、事事有落实。通过“创城声音”微信群,解决居民用水、垃圾清理等民生问题 24件,为全市居民有效克服疫情给生活带来影响提供了坚实保障。

 开展志愿服务,强化典型引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经常性开展“三关爱”“爱心 6+1”“我们的节日”“扶贫扶志”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积极组织开展“珍爱生命护家园,志愿战‘疫在‘前沿”志愿服务活动,4000 余名志愿者协助做好小区封闭管理,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发扬新时代志愿服务精神。

 深化先进典型评选宣传和文明创评工作。疫情期间选树抗疫先进典型 20 余人,并通过“密山发布”“文明密山”等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创服务品牌·优发展环境”主题创建活动中,密山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获得省级文明窗口标兵荣誉称号;

 密山市興凯湖乡人民政府公共服务中心、密山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获得省级文明窗口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密山市已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20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6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37 个,建立志愿服务队 227 支,组织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 860 余次,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 8000 余人次。

篇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新时代文明实践“八问 ”

  一问: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的“ 14534 ”是什么?

 “1”即一个目标:着眼凝聚群眾、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4”即四个定位: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5”即五项工作: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3”即三个到位: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4”即提升四大能力: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

 二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科学有 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

  要统筹运用传统阵地和新载体新手段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把理论宣讲融入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等;要注重对科学理论的消化转化,让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百姓话说百姓事、用大白话说天下事,把“大道理”讲活讲深讲透;要组建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合理的理论宣讲志愿队伍,开展讲故事能力培训,增强理论宣讲针对性吸引力。

 三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样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要把县(市、区、旗)域内的家底摸清、沉睡资源唤醒,避免空置浪费;要把各个条条块块中的资源整合起来,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群众需求再配置、再优化;要推动省市优质资源机制化下乡、制度化安排、渐进式推进;要推动县域之内、乡镇之间、村社之间资源流动互动、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

 四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常态?

 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主体力量,把志愿服务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要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组织引导,组建类型多样的志愿者队伍,打造高质量的志愿服务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特别是注重开展深入细致的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要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激励嘉许等制度,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五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怎样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要着眼立规矩,制定好记管用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常态开展监督检查、相互评议评价、给予激励惩戒等,形成

 系统化自我约束机制。要着眼抓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模范带头作用,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示范引领,带动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六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活跃基层文化的三个“要”是什么?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切实满足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要重内涵,积极创作推出反映新思想、讴歌新时代、说唱新生活的文艺作品,让群众在参与中获得精神滋养。要送到位,组建“轻骑兵式”文艺小分队、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常下乡”、结合群众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要种下根,以完善“结对子种文化”、带动和培养基层文化能人为抓手,积极培养一批群众身边不走的文化工作队伍。

 七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如何吸引群众参与?

 坚持既要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人成为文明实践参与者。要研究常态化联系群众的办法,拓宽与群众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的联系沟通渠道;要有针对性回应群众诉求,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应群众之所

 盼;要及时总结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创新做法,引导群众邻里互助、守望相助。

 八问:如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任务落实?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继续加强统筹指导和挂点联系工作,会同中央文明委有关成员单位把调研指导与加强学习结合起来、与发现问题结合起来、与改进提升结合起来,推动各试点地方坚持政治站位、落实政治责任,边试点边总结、边改进边提高。

 省市两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加强直接组织指导,进一步做实挂点联系工作,加强出谋划策、政策支持、督促检查,大力推动理论宣讲队伍和成果下乡进村入户,推动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和力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积极探索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纳入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的具体办法。

 县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发挥好“一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域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实做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县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尽职尽责、率先垂范,带头摸清群众需求,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带头破解试点工作难题,推动形成有本地特点、受群众欢迎的文明实践良好态势。

篇十: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自查自纠报告

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党建引领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是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推动区域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服务基层、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作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坚持突出党建引领,深入探索丰富拓展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服务内容的具体举措,并以共建单位乐余镇向群村为试点,创新打造“党群同心·向阳花开”党建品牌,着力推动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频共振。

 一、背景意义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然逻辑 党组织是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坚持和突出党建引领,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发展上的重要作用,確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靶向精准、推进扎实。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的内在需求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的实际行动,也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一件大事。

 (三)助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通过党建引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多形式合作互动,能够促进双方探索政策宣讲、文化服务、社会治理等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工作举措 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与乐余镇向群村联合打造的“党群同心·向阳花开”党建品牌,经过长达两年时间的摸索孕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并于 2019 年 3 月正式揭牌运行。相关工作情况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组织嵌入,完善工作机制 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党支部、向群村党总支牵头,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签订共建协议,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推行双方书记“一对一”、党务工作者“一对一”的双重对接协调、交流沟通机制,不断加强项目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二)党员率先引领,推动项目实施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以及乐余镇向群村党员同志们主动

 参与,积极在走访调研、慰问帮扶、活动开展等各项工作中担当作为。

 (三)突出资源共享,实现互融共进 一方面突出阵地资源共享。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拥有科技馆、城市展示馆、综合展示馆、大剧院等场馆,能够为向群村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更优质的阵地资源。另一方面突出工作经验共享。

 (四)强化理论宣讲,占领基层阵地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此次党建品牌活动主要采取以基层党员为先导、带动辐射广大群众的宣讲模式,逐步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五)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文明实践 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精心开展节日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学活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募集爱心款累计 9931 元,为向群村优秀学子助学圆梦。

 三、探索与思考 基于“党群同心·向阳花开”党建品牌运行情况以及发现的不足,借鉴其他省市相关先进经验和举措,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思想引领,规范运行体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战略,要坚持党建引领,按照“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总体思路,将党的建设与文明实践工作同部署、同落实,确保资源配置、志愿服务等工作常态持续长久发展。

 (二)强化载体建设,盘活整合资源 要在完善乡镇文化站(所)、农家书屋、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线下资源挖掘与共享的基础上,联动融媒体中心,依托全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实体与远程、定点与移动多元融合的文明实践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平台。

 (三)壮大队伍力量,深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要形式。从目前现状来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主导力量大都为各部门以及村委工作人员,而基层行政村(社区)地域广、人口多,要想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全覆盖,必然需要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如将基层更多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艺术专长的村民发展成志愿者,并将全市志愿服务学院开设到基层,为村民志愿者提供培训,显著提升他们文明引领、活动策划等方面能力。

 (四)创新活动载体,培育文明乡风

 精准掌握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创新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注重活跃繁荣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立足乡村特征,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和涉及戏曲、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各个领域的特色群众性文艺活动。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重要行动。就现状来看,我们的探索和实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立足于为民惠民,积极主动构建联动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开辟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新形势。

 参考文献 [1]刘春春.推进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几点建议[N].中国社会报,2020-01-20(002). [2]龙泉.盘活阵地资源用好志愿载体——海口市琼山区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J].今日海南,2020(0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