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业与制造业4篇生产业与制造业 财贸研究2014.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陈晓峰’2 陈昭锋(1.南通大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产业与制造业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生产业与制造业
研究2014. 2 生产性服务 业与制造业协 同集聚 的水平及效应 来 自中国东部沿海地 区的经验证据 陈晓峰 ’2陈昭锋 ( 1. 南通大学 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2. 苏州大学 商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摘要 :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指数 , 基 于中国东部沿海地 区的面板数据, 对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 同集聚水平进行测度 , 并实证检验两者协 同集聚 的演进关 系及其各类效 应。结果显示 :
东部沿海地 区各省市的产业协同集聚水平差异较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集 聚本身都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同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对彼此都会形成一定 的阻力作用, 滞后一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会对 当期制造业集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两者协同集 聚对 区域经济增长、 专业化水平及产业优化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 , 但对技术创新的作 用尚不明显。
据此 , 提 出有效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政策建议 。
关键词 :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 协同集聚 ; 集聚效应 中图分类号:
F06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1 — 6260( 2014)02 — 0049 — 09 一、 引言及文献综述 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有效实现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 双轮” 驱动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典型的产 业发展与转型路径。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现象, 成功演 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已成为我国未来产业竞争和融合的重要走向。目 前 , 产业集聚的一个显著 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区往往制造业比较发达(如长三角、 珠三角等地区) , 这说明产业集聚
不仅仅是单一产业在地理上不断集 中的过程 , 更应该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协同集聚。从现实印象来看, 我 国制造业的集聚先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生(这与美国、 西欧等发达国家类似) , 那么, 率先集聚的制造 业是否对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带头作用, 后发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又进一步促进了制造业集聚, 对这 论题 的深入研究将会在更深层面上推进二三产业的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
改革开放以来 , 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 和成熟 的工商业基础, 东部地 区( 尤其是东南沿海) 已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以及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重要集聚地。进入2l 世纪, 该地区生产 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迅猛, 并均呈现出一定的集聚和辐射态势。但也应看到, 目 前该区域正处于产业 结构升级的拐点 , 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制造业的优势正逐渐消失 , 并 由于空 间集聚过度呈现出生产要素的 一收稿 日期 :
2013 — 11— 13 作者简介:
陈晓峰( 1978 一) , 男, 江苏南通人, 南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 苏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陈昭锋( 1964 一) , 男, 江苏南通人, 博士, 南通大学商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
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机制及其效应测度研究” ( 11YJC630021) 、 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一般项 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高效配置路径研究” ( 13BG1024) 和南通大学人文社科百名科研创新人才培 养 工程 资助 。
·- -——49-. — — —
拥挤效应( 唐根年 等, 2009) , 而且资源、 环境、 制度及创新等诸多约束也正1 3益凸显。生产性服务业与
制造业的协 同集聚发展 , 可以削弱制造业集聚引发的地方产业同构、 过度竞争 和产业衰退等现象 , 有利 于协同集聚产业各 自的技术水平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 加大产业转型升级顺利实现的可能性 , 同时促进 地区的分工协同、 资本协同、 制度协同。基于此, 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 , 将会是 东部地区今后经济发展 的常态, 同时在产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也会更突出。
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 , 是很多发达 国家 ( 地 区) 经济发展 的最重要特 征之一。同时也为国内外学者提供 了极为丰富的研究素材与分析空间。
自新古典经济学时代开始至新 经济地理学的兴起 , 产业集聚的研究引起 了诸多学者长期和广泛的关注, 并构建了各 自相应的理论分析 框架。而国内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文献基本上都是综合考虑了上述理论分析框架 , 并以我 国的经验数 据进行实证检验, 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自Scott( 1988)将“ 服务业集群” 概念化后,
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的研究 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产业协 同集聚 的概念最早 由 Ellison 和 Glaeser( 1997) 提出, 其更注重于不 同产业集 聚间的内在联系, 是 当前产业互动融合发展背景下对产业 集聚理论的一种深化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是近年来学术研究 的一个新论题 , 这一论题可 追溯至马歇尔对产业“ 杂居” 问题的探讨, 即考察不同行业的企业集聚现象, 但是没有深入探讨各个产 业集聚之间的互动性。直到 2O世 纪 9O 年代新经济地理学兴起之后才得到 了规范的讨论。Venables ( 1996) 通过建立一个垂直关联的产业集聚模型, 分析 了相互关联的产业基于“需求关联” 和“ 成本关联” 而发生的协同集 聚。后 续的研究也大多 围绕制造业进行 ( 如 :
Henderson, 1998; Amiti , 2005; Forslid 和 Midelfart, 2005) , 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研究较少。仅有 的一些研究大体上分为两 种视野 :
一是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分析切入 , 拓展至其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 ( Selya, 1994 ; Rich—
ard, 2002) ; 另一种是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联系切人 , 考察二者问的“协同集聚” 现象 ( Desmet and Fafchamps, 2005; Andersson, 2006 ; Kolko, 2010) , 这一视野下的理论研究首推 Ander s son(2006) , 其将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作为彼此集聚 函数 的自变量, 借 以考察两者问的“ 协 同集 聚” , 认为制造 业要充分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 , 两者的空间距离不能太远。
近年来 , 国内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 同发展进行 了大量的理论推演和实证 剖析( 江静 等, 2007; 顾乃华 , 2010; 高觉 民、 李晓慧 , 2011) 。相 比之下 , 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 集聚研究的文献却很少。尽管如此, 已有部分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高峰、 刘志彪 ( 2008) 指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协同, 能够促进两种产业各 自的升级与集聚 , 并且引入 了 FDI 因素, 通过计量检验得出协同集聚水平 与制造业集聚水平、 服务业集聚水平、 FDI 水平 以及工资 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陈国亮(2010) 研究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双重集聚, 是由于生产性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上下游产业关系 , 而不是共享的劳动力市场和知识外溢。张益丰( 2010) 基于中 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 先进制造业、 专业技术人才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相辅相成。陈建军 、
陈菁菁 ( 2011) 以浙江省 69 个城市和地区的产业分布为例 , 通过建立两方程联立模型 , 验证了生产性服 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协同定位关系。赵伟、 郑雯雯(2011) 从贸易成本角度切人, 梳理了生产性服务业 到贸易成本再到制造业集聚之间的链条机理 , 并以贸易成本为中介变量构建了相应的实证模型, 分两个 层面引入中国现实数据进行检验, 所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 :
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制造业集 聚 , 而且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目 前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献较多, 而对两者问 协同集聚的规范研究尚不多见。仅有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对协同集聚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阶段。对协同
集聚的水平i贝 4 度与效应分析还鲜有涉及。因此, 基于上述现实背景与相关文献的可拓展之处, 本文尝试 构建产业协同集聚指数, 并基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 , 计量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的 内部变动关系及其各类效应, 以期为更好地推动该地区的产业协同发展与有效集聚提供理论指导与决 策佐证。
一50—
二、 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 一) 测度方法介绍与指数构建 区位熵( 又称专 门化率) 可以表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各 自的集聚程度, 是 由 Haggett 于 1996 年 提出并用来衡量某一地区要素的空间分布以及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区位熵越高, 表明产 业集聚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低。根据协同集聚的定义, 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区位熵构造两者 的协同集聚指数, 用以测度两者的协同集聚水平。区位熵和协同集聚指数的基本计算方式如下:
R = (。
Ij/ Ei)/ ( 。
j/ E ) ri = 1一lR i — R。
i I/ (R i — R。
) 其中:
j 区域表示东部沿海地区的十个省市, i 产业分别表示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 文中的经济 发展水平用生产总值来表示。R i 表示 j 区域 i 产业 的区位熵 , e; ; 表示 j 区域 i 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 E 表 示全国i 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ej表示 j 区域所有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E 表示全国经济总水平。Ri; 的 值大于 1, 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 R 的值越大, 则专业化水平越高。ri 表示j 地区生产性 服务业与制造业协 同集聚指数 , R i、 R i分别表示 j 地区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的区位熵。从上式可 以看 出, ri值越大, j 地 区 m 产业 ( 制造业) 与 s 产业 ( 生产性服务业 ) 的集聚水平越接近 , 两者的协 同集聚水 平越高。
本文研究 的东部地 区主要是指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 涵盖广东 、 福建 、 浙江、 江 苏 、 上海 、 山东、 北京 、 天津、 河北 、 辽宁十省市 ( 北京 由于其特殊 的地位, 以及 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特定关 系, 因此也纳入到本研究中来 。此外 , 出于数据可获得性考虑 , 未将海南省列入 ) 。相关原始数据均出 自上述各省市相应年度的统计年鉴, 根据上述公式, 计算出2005- - 2012 年间东部沿海地区生产性服务 业 、 制造业的区位熵 , 并基于此测度两者的协同集聚指数 。鉴于我国统计年鉴、 统计 口径以及本文研究 的需要 , 文中所指的生产性服务业分为 8 类 , 制造业分为 3O类①。
( 二) 实际测算结果及分析 从表 1 可以发现 , 制造业方面, 2005- - 2012 年 问江苏 、 浙江、 山东 、 广东 、 天津 、 辽宁、 河北的制造业 区位熵基本都大于 1, 说明这七省市的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聚, 并且意味着目前这七省市已
成为区域制造业的集聚中心。福建省的制造业区位熵不断增大 , 在 2011年 、 2012 年已经超过 1, 说 明其 制造业也正逐步形成一定的集聚。上海和北京的制造业 区位熵则是不断平稳下降的, 但这并不表示上 海和北京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或集聚程度较低 , 结合实际不难看出, 上海和北京的制造业结构与全国其 它地区相比较, 已经有很大不同, 主要以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同时, 上海、 北京作为全 国最发达的经济、 文化或政治中心 , 其服务业 (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 的发展程度不仅远高于全国其他 地区, 而且高于其本身的制造业发展程度。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来看, 除了山东、 江苏两地, 其它地区的
区位熵基本都大于 1, 说明这些地区生产性服务业 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的集 聚, 目前都已成为区域生产 性服务业的集聚中心 。尽管山东、 江苏的 区位熵 近年来不断增大 , 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也不断提 高, 但还滞后于其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随着时间推移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广东、 辽宁、 河北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程度都相对较 高, 而上海、 北京、 天津、 山东的协同集聚程度相形之下稍有逊色(但除北京之外, 各省市间的绝对差距 并不大) 。结合前文对上海、 北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的分析, 不难发现,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 要原因在于:
上海和北京目 前以发展服务业为主,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其专业化水平已经远高于全国
①选取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
交通运输, 仓储邮政业, 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批发零售业 ,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 商务 服务业,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选取的制造业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法( GB/ T4754 — 2002) ,
涵盖的行业大类代码为:
l3 — 43。
一5 l一
其他地区 , 但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则是缓慢下降的。这与上海 、 北京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其特殊经济文化 地位等因素相关。而山东、 天津的情况正好相反, 制造业的专业化水平很高, 但生产性服务业相对来说 较低, 造成了其协同集聚水平也偏低。对这些地区而言,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和 难度均较大。
表 1 2005- - 2012 年东部地区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及协 同集聚指数 资料来源 :
上述 十省市 2006- - 2013 各 年度统计年鉴 , 相关数据经作者整理与计算而得 。
三、 模型、 变量与数据 上述对区位熵 、 协同集聚指数的分析 , 能对产业集聚程度与协同集聚水平进行静态统计描述 , 并不 能全面反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联 , 此外 , 考虑到相关文献对产业协同 集聚效应的研究鲜有涉及 , 因此, 本文在深度文献梳理的基础上 , 提 出研究假设 , 并基于东部沿海地区 2005- - 2012 年的面板数据建立 回归模型, 进一步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集聚在协同过程中对 彼此的影响以及所产生的各类效应。
( 一) 生产性服务业与...
篇二:生产业与制造业
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上官绪明 1,2 ,吴 慧 3(1.信阳师范学院 商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3.信阳农林学院 财经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通过对 Feder模型进行拓展,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效应。利用我国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以外的 30个省份 2000—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存在单门槛效应,当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超过门槛值时,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升级;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大。关 键 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升级;面板门槛模型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0)05?0008?05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0.05.002收稿日期:2019-01-29;修回日期:2020-08-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Y037);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BJJ05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9-ZDJH-288);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9A790019);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017GGJS103)作者简介:上官绪明(1979-),男,河南信阳市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Email)tonyshop@126.com。通信作者:吴慧(1978-),女,河南信阳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方面的研究, (Email)colorshelly@126.com。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然而,近年来制造业大而不强、竞争力弱及被低端锁定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正面临着东盟和拉美等欠发达国家成本优势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双重挑战 [1] 。我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有效路径是转型升级,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可弥补以往制造业大而全的弊端,通过提供专业化知识、信息以及技术支持等降低制造企业创新门槛 [2] 。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效率需要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仍然存在比重偏低、规模不足及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 [3] 。当前,只有找准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才可有效化解制造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瓶颈”。F.Machlup较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4] ,后续学者从需求遵从论、产业属性、投入产出及供给主导论视角研究后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连接纽带,可提升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 [5-8] 。融合理论也认为,制造业服务化对其效应提升、产业升级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效应 [9] ,制造业服务外部化可以支撑制造业的分工、降低成本,比内部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形成生产性服务链更有利于制造业发展 [10] 。生产性服务业在提高自身效率的同时有利于降低制造业的成本 [11] 。生产性服务业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与制造业是非对称的共生状态,能为制造业构建竞争优势 [12] 。李宁等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研究发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强化产业间关联可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 [13] 。魏艳秋等提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可以采用互补型、延伸型及替代型融合联动发展模式 [14] 。李宁等基于协同理论指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有利于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15] 。也有学者构建理论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张虎等通过理论模型实证了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有正向影响 [16] 。罗军构建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化理论模型,并采用省级面板数据证实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未能有效支持制造业升级 [17] 。当前,中国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地区间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 [18-20] 。为了深入探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并比较分析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差异,为地方政府通过发展高质量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升级提供新的政策视角。1 理论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运营效率、附加值及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制造业服务化,决定了制造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9] 。为了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撑效应,对 Feder模型 [21] 进行拓展,使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将制造业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根据 K.J.Lundquist等的观点 [22] ,假设生产函数为:S=S(KS ,L S ),M=M(K M ,L M ),Y=S+M 。式中:S为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产出; KS ,L S 分别为生产性服务业部门投入的资本和劳动;M为制造业部门的产出; KM ,L M 分别为制造业部门投入的资本和劳动;Y为制 第 39卷 第 5期 2020年 10月地域研究与开发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Vol.39 No.5Oct.2020造业总产出。假设 λ为两部门边际生产率差异,根据现实假设制造业比生产性服务业边际生产率高,则两部门要素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等式表达:SKSMKM=SLSMLM=1+λ 。式中:SKS,MKM,SLS,MLM 分别表示对应部门的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对生产函数全微分,并进行推导如下:dSdt=SKSKSdt +SLSdLSdt 。dMdt=MKMKMdt +MLMdLMdt +MSdSdt 。dYdt= dSdt+dMdt 。dYdt=MKMdKMdt +MLMdLMdt +MSdSdt+dMdt 。整理得:dYdt=MKMdKMdt +dKSd( )t+MLMdLdt+MS+λ1+( )λdMdt 。两边同除以 Y得:dYY =MKMdKY +MLMdLY +MS+λ1+( )λdMY 。进一步假设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制造业部门产出弹性是不变的,即存在:M=M(KM ,L M ,S)=Sρφ(KM ,L M ) 。再对 S微分得:MS=ρ MS 。进一步整理得:dYY =αdKY +βdLY +λ1+λ -( )ρ dSSSY +ρdSS 。其中,制造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边际产出分别是 α和 β, (λ1+λ -ρ)和 ρ分别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直接和间接效应。2 门槛模型与变量选择2.1? ??????现有研究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关系时,在模型中引入二次项刻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然而,由于倒“U”型关系隐含的假设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在最优影响前后是对称的,这种设定在现实中有待商榷。已有研究也没有支持这一假设的理论或证据,与二次项模型存在对称影响隐含假设不同的是,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是通过对样本数据的自动识别,而不是提前假设来确定模型的基本特征,可更好地捕捉模型中因结构突变而产生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借鉴 B.E.Hansen的研究思路 [23] ,构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来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模型如下:M it =ai +β 1 S it ×I(S it ≤r)+β 2 S it ×I(S it >r)+β 3 X it +μ it 。式中:
Sit为 i地区第 t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门槛变量;I(·)为示性函数,括号内表达式若为假,取值为0,若为真,则取值为 1;r表示门槛; M it 为 i地区第 t年制造业升级水平; Xit为相应的控制变量;a为常数项;β为回归系数; μit 为误差项。根据 B.E.Hansen的理论[23] ,若给定 r值,使用 OLS回归可得相应的 β值及残差平方和 S(r),门槛值 r可通过 S(r)最小获得。通过对阈值估计量(r)施加观察值最低收搜范围(1%或 5%)的约束,可避免选择的阈值( ^ r)将观察值分到一个区间太少而产生的问题 [24] 。用 Bootstrap(自抽样法)模拟门槛统计量的渐进分布,计算出 LR统计量的 p值,检验是否存在门槛效应,若 p值足够小,说明至少存在一个门槛值。2.2? ????2.2.1 被解释变量。对制造业升级的测度尚未达成共识,既有研究主要选取制造业竞争力 [3] 、生产效率 [9] 、结构升级 [17] 及工业利润率 [12] 等反映制造业升级水平。由于制造业越趋向价值链高端,利润率也越高,相对于低利润率的制造业则呈现出升级状态,考虑数据可得性,本研究使用制造业利润率表示制造业升级水平。2.2.2 解释变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决定了其对制造业升级提供服务质量的高低,由于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界定的不统一,学术界关于如何测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仍然没有达成共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本研究将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并采用行业增加值代理其发展水平。又由于样本数据的有限性,进一步采用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增加值总和与 GDP之比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得到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2.2.3 控制变量。为了缓解遗漏变量引起的估计偏误,参考李宁等 [13] 、张虎等 [16] 的研究,在模型中还加入了相关控制变量:人力资本( X1 ),采用各省份人力资本存量表示;国际技术溢出( X2 ),采用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度量;固定资产投资( X3 ),采用人均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表示;信息化水平( X4 ),采用互联网用户数度量;研发资本( X5 ),采用研发投入存量度量;金融发展水平( X6 ),采用存贷款余额作为衡量指标;经济发展水平( X7 ),使用各省份人均 GDP表示;对外开放度( X8 ),采用实际进出口总额与 GDP之比表示。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由于西藏数据缺失比较严重以及港澳台地区数据统计口径不同,本研究的数据是 2000—2018年我国 30· 9 · 第 5期 上官绪明,等: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
个省份的相关数据,不包括西藏及港澳台地区。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网统计数据库及各省份统计局网站。首先,为了消除异常值对模型估计产生有偏影响,对变量的样本观察值进行上下 1%的缩尾处理;其次,为消除通货膨胀对估计值的影响,以 2000年为基期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投资额、区域 GDP及进出口总额等数据的名义值利用 CPI指数将其转换为实际值;最后,为了消除异方差问题对模型估计系数的统计推断产生影响,对样本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另外,由于只能获得研发资本的相关流量数据,借鉴已有研究 [25] 的做法,采用永续盘存法将研发资本流量数据转化为存量数据。4 结果与分析4.1? ?????????4.1.1 门槛数确定与门槛值估计。在确定门槛数时,先将门槛变量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S)按照升序排列,然后将最大和最小的 1%样本剔除,再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通过自抽样 500次,得到相关 F统计量的 p值。单门槛检验中 p值为 0.008,可以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不存在门槛效应的原假设,而在双门槛检验中p值为 0.731,不可以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存在单门槛的原假设。因此,可认为门槛变量 S只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采用单门槛面板模型进行检验。在门槛效应检验中,得到的单门槛值为 52.66%,其 95%的置信区间为[49.86%,55.48%],可见置信区较窄,表明估计的门槛值较为精准。4.1.2 全样本门槛效应回归分析。分别对门槛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 1)。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显著。但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考虑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门槛效应时,模型中生产性服务业(S)的系数及其显著性结果有所改变。具体来看,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小于或等于 52.66%时,其对本地制造业升级效应有支持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如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超出52.66%时,其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制造业升级,此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每增加 1%,制造业利润增加 0.366%。基于两种模型估计的控制变量系数及显著性基本类似。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上外商投资和对外开放度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信息化水平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上也促进了制造业升级;目前区域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存量支持我国制造业升级在统计上不显著,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短板所在。4.2? ????????????? 为了进一步检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升级的影响,表 1 全样本回归结果Tab.1 Regressionresultsoffullsample变量 门槛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S×I(S≤52.66%)0.103 —(0.183)
—S×I(S>52.66%)0.366 — (0.130)
—S— 0.317— (0.210)X10.192 0.213(0.210)
(0.240)X20.384 0.434 (0.120)
(0.164)X30.317 0.329 (0.149)
(0.162)X40.383 0.331 (0.256)
(0.201)X50.308 0.247(0.240)
(0.230)X60.242 0.221 (0.118)
(0.109)X70.217 0.189 (0.129)
(0.116)X80.358 0.365 (0.106)
(0.124)常数项0.335 0.362 (0.086)
(0.106)观察值 570 570 说明:,,分别表示 10%,5%,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为标准误。下表同。将全国样本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并采用平衡面板门槛模型基于这两个子样本进行比较分析。4.2.1 子样本门槛数确定与门槛值估计。对东部和中西部样本进行门槛效应检验。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单门槛检验的 p值分别为 0.009,0.042,在 1%,5%的显著性水平上可以拒绝不存在门槛效应的原假设,在双门槛效应的检验中对应的 p值分别为 0.624,0.830,不可拒绝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升级存在单门槛效应的原假设,因此,需采用单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子样本门槛值估计结果显示,东部地区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支 持 制 造 业 升 级 的 门 槛 值 为55.48%,其 95%的置信区间为[52.62%,58.34%];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支持制造业升级的门槛值为48.65%,其 95%的置信区间为[45.67%,51.62%]。可见,东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门槛值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水平,这也说明了制造业越发达的地区,其转型升级对服务业质量的要求也越高。4.2.2 东部与中西部子样本比较分析。东部和中西部子样本门槛模型回归结果(表 2)表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未超过门槛值时,对制造业升级都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统计上都不显著。当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超过门槛值时,在1%的显著· 0 1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 39卷
表 2 子样本门槛模型回归结果Tab.2 Regressionresultsofthresholdmodelforsubsamples变量 东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S×I(S≤r)0.174 0.094(0.189)
(0.163)S×I(S>r)0.362 0.418 (0.120)
(0.128)X10.316 0.216(0.210)
(0.240)X20.218 0.430 (0.240)
(0.164)X30.434 0.326 (0.164)
(0.162)X40.326 0.330 (0.162)
(0.201)X50.333 0.221 (0.201)
(0.109)X60.221 0.187 (0.109)
(0.116)X70.117 0.219 (0.063)
(0.126)X80.189 0.366 (0.116)
(0.120)常数项0.368 0.384 (0.124)
(0.106)性水平上,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每增加 1%,制造业利润率就会提高 0.362%;而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每增加1%,制造业利润率就会提高0.418%。可见,当超过门槛值时,生产性服务业都显著地促进制造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更大,即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更有帮助。5 结论与建议5.1? ??在对 Feder模型拓展的基础上,推导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制造业升级的内在机理。借助我国 2000—2018年 30个省级的平衡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质量对制造业升级的门槛效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并且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瓶颈,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存在门槛效应。从全国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门槛值为52.66%,当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小...
篇三:生产业与制造业
去一周紧张的调查中我们调查了不少生产制造企业其中主要有山东中邦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让古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济南轻骑标致摩托车有限公司。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在课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下面对本次调查中的主要企业进行分析。山东中邦华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民营企业主要从事涂料生产物流方式为自营物流山东让古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民营企业主要生产日化洗涤品自营物流 济南轻骑标致摩托车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集体 企业倾向于自营物流。
通过分析我们总结出济南生产制造业物流现状 优势各企业经过不断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基本上都趋向于自营物流设施设备也逐步增加公司越来越专业降低了物流成本。
劣势 人员分配不合理 缺乏专业型人才 企业生产中资源加工转化效率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企业结构不合理基本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低信息系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在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如何优化企业的作业流程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根据济南生产制造业物流发展现状提出以下的改进意见 一合理利用专业人才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合理利用专业人才让各人员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价值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水平让公司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成本。
三全面实施品牌推进战略。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高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加快形成一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
四建立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信息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管理并利用信息系统可以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物流信息的交换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和信息共享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对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的跟踪与监控 使企业内各层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企业采购、 生产、销售等业务的进展情况增强对企业的控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篇四:生产业与制造业
号:——UD C :编号:星Q !垒21Q 鱼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R e se a r c hO nIn te r a c tio nB e铆eenS c i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o g yS er、 , iceIn d u str yA n dM a n u f a ctu r in gIn d u stI’ yInJiH nP r 0 V in c e学位授予单位及代码:
筮壹理王太堂( !Q !昼鱼!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笸理抖堂皇工程( 12Q !
Q Q2研究方向:现岱制造丕统篮理理论与友法申请学位级别:
亟±论文起止时间:
2Q 121 1l二2Q Q l31 12
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删怖明I燃料必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弛壑乏型. 生年三月苴日长春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及指导教师完全了解“长春理工大学硕士、 博士学位论文版权使用规定", 同意长春理工大学保留并向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C N K I系列数据库及其它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长春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也可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塑导师签名:
二錾』 筮型坐年三月红日础年上月丑日
摘要近年来, 科技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愈发明显, 尤其是对其他产业的带动和支持, 为时下中国产业升级提供了新途径, 因此, 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本文立足吉林省产业经济的发展, 首先, 基于详实的数据,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进行详尽的分析。
结果表明:
吉林省科技服务业落后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其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 水平较低, 这种现状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 利用普通相关性分析法检测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关性, 检测出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然后利用灰色关联模型, 检测影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关联因素:
最后, 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制造业灰色关联互动发展
A B S T R A C T。
一IIl r e c e n ty ea r s, tecllIl0 10 9 ysen r ices嬲姐em e玛in giIld u S 旬%p ro m o tee co 矗o n Iicg r o w tllisb eco m iI培i11cre嬲iIlg ly a p p a re北esp ecia llyto 嘶V e 锄dsu p p o r tf o r o m e ri11du鲥es;r lo w a d a y sC h in a in d 髑tria lu p 掣a d iIlgis t0p r o V id ea n e ww a y , t11eref o re, t11e stu d yo ftecllIlo lo g yse r v ice s h a S b e c o m eah o tsp o t.B 嬲e d in Jilill p ro v iIlC e廿le d e v e lo p m e n t o f iIld u stria l e co Ilo m y , f ir S t o fa ll, b a se d o nd eta iled d a ta , f . ro m 廿le A n g le o fm u ltip led eta ileda lla ly siso ftlle p r e se n tsitu a tio n a n dp r o b le m so fJiliIl p r o v iIlC esc ie n c e 龇ldte c h Ilo lo g yse r v ic eiIld u s旬呵龇ld m 砒lufIac砌ng. T her esu ltssh o w e d 廿la t:
Jilinp r o v iIlcescien ce锄dtecllIlo lo 幻7seⅣicein d llst眄la g g edb e h in dtlled e v e lo p m e n to fm 锄llf- ac嘶ng le v e l, c o m p a r e dw itll o tllerp r o v in C e sa Ildcities, ‘d ev elo p m en tlev el is st订l in its i11f. 觚cy, tlle lo wlev el, tllesta tu sq u oo fr es仃ictin g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m anuf. act啦lg . Secondly’ m e u s e o f c o m m o n co rrela tio n m la ly tic m e th o d t0 d e te ct m eco rrela :
tio n be俩eenp ro v iIlcescien cem 触tu|妇g, t0 d 酏e ct th e JiliIlp r o v iIlcesc ie n C e a n dte c lln o lo g y se r v ic eiIld u s缸ya 11dm a n u f a ctⅢ证g lli吐co rrela tio n ; T h en o n m e b a sis o f b o Ⅱ l 11i吐co rrela tio 玛co rrela tio nd e te c tio na n dm 觚妇tIlringu siIlg Ⅱ le g r e yco玎clation删ysis0 fseV era l&torsclo sely .F iIla lly , 廿lro u 曲th e a n a ly sisr esu lts o ftlle iIltera ctiv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JiliIlp r o v iIlcesc ie n c e盟dte c h n o lo g yse r v ic eind llS 臼眵如dm 鲫脏- a ctu rin gt0m a :
k eso m e rela tedp o lic ysu g g estio n s.JiliIla n dtecllIlo lo g yserv iceiIld u s仃ya 11dK e y w o r d s:
S & TS e n r ic eM a n u f a ctlIrin gG r e yc o r r e la tio nIn te腿ctiv ed e v e lo p m e n tII
目录摘要………………………………………………………………. . IA B S T l醯C T ……………………. ………………………………………. . II目 录………………………………………………………………. III第一章绪论……………………………………………………………l1. 1研究背景…………………………………………………………. 11. 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3国内外研究现状…………………………. . 、 一………………………21. 4 研究方法与内容……………………………………………………. 6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82. 1科技服务业的界定…………………………………………………. . 82. 2生产制造业的相关理论………………………………………………102. 3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机制……………………………………. . 13第三章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 153. 1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 153. 1. 1科技服务业总体发展情况………………………………………. 163. 1. 2科技服务业发展面临问题………………………………………. 183. 2吉林省生产制造业发展现状…………………………………………. . 203. 2. 1生产制造业产值分析…………………………………. ………. 203. 2. 2生产制造业结构现状分析………………………………………. 22第四章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相关性分析……………………………. 254 . 1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相关性的定性分析………………………………254 . 2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总量的相关分析………………………………. . 264 . 2. 1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264 . 2. 2相关性分析原理………………………………………………274 . 3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内部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 284 . 3. 1科技服务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84 . 3. 2科技服务业与石油化工业………………………………………. 294 . 3. 3科技服务业与食品加工业………………………………………. 304 . 3. 4 科技服务业与医药制造业………………………………………. 314 . 4 小结……………………………………………………………. 32第五章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灰色关联分析……………………………. 335. 1数据来源及方法…………………………………. . …………. . …. . 335. 2行业间互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45. 3基于吉林省的实证分析………………………………………………34第六章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建议……. . …………………. 37T IT
6. 1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 376. 2促进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互动发展建议…………………………39结论………………………………………………. …………………4 0参考文献……………………………………………………………4 1致谢…………………………………………………………………4 3
第一章绪论1. 1研究背景自上世纪7 0 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的服务业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步提高, 而且多数国家服务业产值已经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超越工业并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
据统计, 服务业产值在中等收入国家占G D P 的比重已从19 9 0 年的4 6%提高至20 11年60 %的比例。
一些制造商如施乐、 惠普、 IB M 及海尔这样的企业迅速并成功地转型为服务商; 时至今日, 世界50 0 强中绝大数的企业都有从事服务业n 3。
与此同时, 服务业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国际贸易现状, 一直以来都是工业产品贸易额大于服务业贸易; 不过现在, 服务业贸易的迅速增长已使得全球贸易进入到服务业贸易为主的新时代:
而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现代工业及新型工业的发展, 科技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及经济效率, 还是促进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力量, 二者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全球经济结构都面临着转变调整, 一方面, 发达国家通过制造业外迁到发展国家来调整自身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地承接制造业, 抓住时机提高自身竞争力, 加速产业升级和发展。
我国的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速度, 但是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有着“三高一低"( 高污染、 高能耗、 高物耗及低附加值)的特点口1。因此,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的加工厂, 必须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格鲁伯和沃克( 19 9 3)曾指出, 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把更多的人力和知识成本引入制造业, 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制造业的发展口1。
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对新型工业的理解是:
经济增长由资源驱动向依靠生产效率的提高转变。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在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政策的同时, 还要结合自身情况去推动经济发展。
生产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吉林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石化产业、 食品工业则是吉林省制造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它们支撑着吉林省经济的发展, 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产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在现代分工条件下, 联系更为紧密,不仅有着分工合作的关系, 更多地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 共同发展。
本文以吉林省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的现状, 并建立模型, 从多个层面研究吉林省生产制造业和科技服务业的联系。
最后针对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和生产生产制造业提出相应的发展的对策及建议。1. 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2. 1研究目的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愈发明显, 对制造业尤其如此。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调查, 详细分析了吉林省科技服务业及制造业的现状, 找出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力求达到以下目的:( 1)对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确定二者的相关性;( 2)通过建立模型, 找出影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并分析其影响程度的大小:
进而为促进吉林省制造业与科技服务业共同发展, 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对△盘月己。1. 2. 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
在我国, 科技服务业是一种新兴产业, 国内学者关于科技服务业概念、特点、 功能、 及影响因素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吸收其他学者的观点, 总结出自己的看法, 丰富科技服务业相关理论。
而关于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的文献比较少,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 对该问题的研究丰富发展了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理论。现实意义:
吉林省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服务业的助推, 但目前吉林省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比较低, 还不能满足吉林省制造业升级和进步的需要。
本文分析吉林省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及问题, 找出影响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确定影响因素的大小; 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对二者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希望对吉林省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1. 3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国的科技服务业自20 世纪8 0 年代兴起, 科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产业结构的推动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科技服务业虽然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但国外学者对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 C N K I外文文献有218 篇);反而国内学者对科技服务业的研究更多些( C N K I中文文献7 9 50 8 篇), 研究主要涉及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 分类、 产业升级、 发展模式等。
本文针对科技服务业与生产制造业互动关系这一主题, 现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以下归纳总结。1. 3. 1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 1)科技服务业的定义科技服务业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 E C O )国家定义科技服务业为“知识密集性产业” , 是美国学者丹尼尔最早提出的。
上世界50 年代, 美国各行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上有了巨大的突破; 终于在19 56 年时, 美国以脑力工作为主的白领工人终于在人数上第一次历史地超过以体力工作为主的工人, 服务业在经济贡献率上也随之超过工业。
基于美国的这种变化, 学者丹尼尔提出“知识密集型产业【4 】
” 的概念, 就是早期的“科技服务业"说法。
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 9 2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 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 中, 该文件明确指出:
科学技术产业以信息业、 咨询业、 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为主体, 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界应认真贯彻执行党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策, 抓住当前的时机, 做好科研工作、提高科技水平, 大力发展科技相关服务业( 如科技咨询、 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等), 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5】
。
该文件并没有明确对科技服务业定义, 只有笼统的概念。
19 9 7 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现代服务业"也是科技服务业的一种说法; 该文件定义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目前学术界中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研究较少, 我国学者对科技服务业内涵及范围的界定, 还没形成统一的认识。
国内学者对科技服务业的定义有以下观点:最早20 0 2年天津出台的《关于20 0 3—20 0 7 年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 指出,科技服务业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包括科技信息服务、 技术及知识产权贸易、 科技咨询、风险投资、 技术监督等服务。程梅青、 杨冬梅等( 20 0 3)在《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在及发展对策》 一文申指出:
在一个区域内, 科技服务业包含一切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所有机构或组织。
他们还认为, 科技服务机构是创新的主体, 它们的服务业对象以企业为主, 提供科技进步过程中所需的一切相关服务; 还指明了科技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性质的科技服务业机构, 都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16J。陈先荣( 20 0 5)在《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进C B D 建设》 中认为:
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科学知识、 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 并且科技服务业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相结合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7 J。王晶、 谭清美等( 20 0 6)在《科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