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问题分类9篇

时间:2022-12-07 21:35: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矛盾纠纷问题分类9篇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附件: 第1页共4页82018年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矛盾纠纷问题分类9篇,供大家参考。

矛盾纠纷问题分类9篇

篇一: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第 1 页 共 4 页 8 2018 年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从 20118 年 3 月至 5 月在全省开展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以下简称“百日攻坚战”)的工作要求、**市委办公室“*党办[2018]15 号文件”《关于印发<**市 2018 年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全心全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努力推动矛盾纠纷信访积案化解,确保“百日攻坚战”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以“控增量、减存量”为总目标,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实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抓三,用优良的作风、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手段、法治的思维和式、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盾纠纷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把不稳定群体和重要重点人员稳定在当地。坚决防止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暴力恐怖事件和极端个人暴力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重大赴省进京非正常上游事件、重共恶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和重大舆情梦作事件。实现“**不出事、**人不惹事”。

 (二)具体任务 1、抓好“五个攻坚”,防范化解社会稳定风险。按照中央部署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要求,开展重点领域攻坚,严防风险隐患叠加升级;开展重点群体攻坚,着力化解涉众型利益诉求问题;开展重点问题攻坚,有效减存量、控增量;开展重点人员攻坚,实现案结心结同步解、不反复;开展京访专项治理攻坚,以化解促稳定,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区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2、抓好领导包案督访督办和市、区集中交办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的化解。按照省、市、区的要求、规定,坚持代表性、可能性、合理性、示范性的原则,认真做好省、市、区集中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化解,以及 2018 年省、市、区领导包案督访督办工作。

 3、抓好五个专项治理。严格按照“五个专项治理”的有关要求,强化对征地拆迁、欠资欠薪、历史遗留、经济金融、民生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梳理、专项治理、专项督查,建立健全长效预防化解机制,从源头上建设五个领域矛盾纠纷的产生。

 二、组织领导 2018 年“百日攻坚战”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镇综治办牵头组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组

 长:** ** 副组长:** *** *** ** ** **

 成员:

 黄**

 ***

 各村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做好“百日攻坚战”期间我镇矛盾纠纷信访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各村各部门要参照本方案“百

  第 2 页 共 4 页 日攻坚战”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化解本村本部门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并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相关工作联系和调度(联络员名单于 4 月 18 日前报综治办,联系人:** 电话:1398+++++++,QQ:948*******)。

 三、实施步骤 (一)集中交办阶段(3 月下旬) 各村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 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梳理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主体责任及时开展化解办结工 作,确保交办案件化解 40%以上。

 (二)集中化解阶段(4 月) 各村各部门深入实地了解分析案情,因案施策,采取先易后 难的方法,对集中交办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进行分类化解。对疑 难复杂信访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按照“七个一”化 解工作机制认真落实领导包案,特别是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 高、组织化倾向明显的群体性问题对诉求台理的解决到位,诉 求无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主要领导要亲自包案,示范带动化解一批信访问题,确保交办案 件化解 80%以上。

 (三)总结阶段(5 月) 对前期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参照“三 个三级调处和六个分级调处”工作规范,组织涉人、涉事单位和 相关部门进行逐案分析、共同会商、因案施策提出化解方案,对 本级无法化解的,及时报请上级相关部门协调化解,确保交办案 件化解率达 100%、办结率达 90%以上。各村各部门对“百日攻 坚战”工作进行自查自评,并将情况总结报综治办。

 四、督导推动

  “百日攻坚战”期间,成立 7 个督导工作组,对各村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

 第一组:由人大主席张**同志带队,督导全镇城镇规划、村镇建设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第二组:由政法委书记***同志带队,督导全镇涉法涉诉、计生卫生、工会统战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第三组:由纪委书记***同志带队,督导全镇纪检监察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查化解。

 第四组:由组织委员***同志带队,督导全镇人劳、保险、国土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第五组:由武装部长蒲***同志带队,督导全镇安全生产、项目拆迁、农网改造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第六组:由副镇长***同志带队,督导全镇农林水利、扶贫搬迁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第七组:由副镇长***同志带队,督导全镇环保生态、旅游开发、文化教育领域及***村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主体责任,推动化解稳控,按照“责任信访、法治信访、阳光信访”要

  第 3 页 共 4 页 求,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特别是基层村支两委的主导作用,强化责任意识,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有效”,不断加强信访管理新模式创建,抓好“七个一”包保化解责任制落实,依法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信访问题,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信访不上行、问题不发酵; (二)强化排查疏理,确保“清仓见底”。各村各部门要对 矛盾纠纷信访问题进行全面、精准、深入排查,特别是对重点领 域、重点问题、重点群体、重点人员、涉京访、到省群访重复访问题的排查梳理化解。

 ***镇人民政府 2018 年 4 月 18 日 附件:

 **镇 镇 8 2018 年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任务分解表

 附件:

 1 **镇 2018 年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集中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任务分解表 序号 问题类别 反映的主要问题和诉求 办理情况 协助人(单位)

 具体负责人 镇包案领导 处理结果 备注

篇二: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矛盾纠纷现状及排查调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找文章到☆ (ht t tp://)一站在手,写 作 作无忧!]近年来,随着改 革 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 义 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 各种利益格局的多元化,引 起 起了社会各类矛盾纠纷主体 的的多样化,性质复杂化,关 系 系的交织化,人民调解工作 也 也由原来的单一的民间纠纷 调 调解,发展成更广泛的民间 纠 纠纷、商事经济纠纷和行政 纠 纠纷等复合型与多面型纠纷 的 的调解。20xx年至 20 x xx 年,我州共调处各类矛 盾 盾纠纷 220xx 多起,其 中 中,各种新的矛盾纠纷大量 增 增加,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 义 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州经济的 可 可持续发展。为此,建立一 个 个科学的矛盾纠纷处置机制 , ,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矛盾 纠 纠纷排查调处,着力化解现 实 实中的各种矛盾,对促进新 农 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 环 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 当前我州矛盾纠纷的现状和 特 特点 近两年来,全州调处 各 各种矛盾纠纷 22039 件 , ,调处成功21492 件, 防 防止民转刑 776 件,防止 群 群体性械斗 112 件,防止 群 群体性上访 182 件,挽回 和 和避免经济损失 20xx 多 万 万元。我州矛盾纠纷主要呈 现 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是矛盾纠纷性质的多样 化 化、复杂化。因征地拆迁、 库 库区移民、土地承包、村务 管 管理和党干群关系等引发的 群 群体性、复杂性纠纷不断发 生 生,矛盾纠纷牵涉面广、参 与 与人多、调处

 难度大。参与 纠 纠纷的不仅有农民、离退休 干 干部、个体户,还有党员、 转 转业军人等,少数地方还出 现 现了上访“专业户”,许多 群 群体性纠纷是经济利益与政 治 治待遇相互交织、个人利益 与与集体利益相互渗透,有些 还 还是跨行业、跨地区的,牵 一 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难 度 度很大。

 二是矛盾纠纷参 与 与人数的规模化。社会生活 中 中的家庭婚姻、继承、赡养 、 、扶养纠纷;生产经营中的 山 山林、土地、水利权属纠纷 ; ;经济生活中的债务、赔偿 纠 纠纷,以及近年来封建宗族 活 活动引发的坟山纠纷等层出 不 不穷。在接边地区,工矿与 农 农村之间跨地区、跨行业、 跨 跨单位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发 生 生。不仅纠纷的类型明显增 多 多,而且发生数量也居高不 下 下,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数 也 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 是 是矛盾纠纷呈现组织化。在 事 事前和事中有较为严密的组 织 织领导,周密的行动计划。

 有 有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组织 者 者操纵指使,有的组织者用 金 金钱或物质拉拢刺激群众, 有 有的组织者聘请律师,寻求 媒 媒体支持,这类有组织的群 体 体性纠纷影响大、难处理。

  四是纠纷当事人行为偏激 化 化。主要表现在有的是直接 利 利益的损害,导致激化;有 的 的是因纠纷矛盾久调未决, 导 导致激化;也有突发性的, 为 为一两句话争吵而导致激化 , ,造成人身财产巨大损失。

  二、当前矛盾纠纷排查调 处 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矛 盾 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 性 性认识不够。一是没有建立 矛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科学有序 的 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一 级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 作 作格局。二是矛盾纠纷排查 调 调处无专业化队伍。在全州 撤 撤并乡镇前,共建司法所 2 2 24 个,实有工作人员 21 6 6 名,列编所 223 个,上 级 级审批行政编 239 人。但 乡 乡镇一级调解人员不能做到 专 专职专用,各自忙于自己的 本 本职工作和党委、政府的中 心 心工作,使得矛盾纠纷排查 调 调处工作无专人管、专人抓 。

 。三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 专 专项经费。这在农村的村、 组 组一级显得尤为突出。四是 认 认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司 法 法行政部门的事,没有形成 联 联动,往往使得一些排查出 来 来的土地承包、山林、边界 、 、劳资、征地、搬迁补偿等 政 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矛盾 纠 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调 处 处。

 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不 够 够。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归 经 经管部门调处,山林纠纷归 林 林业部门调处,土地纠纷归 国 国土部门调处,边界纠纷归 民 民政部门调处,劳资纠纷归 劳 劳动部门调处,企业改制引 发 发的纠纷归经贸部门调处。

 但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些职能 部 部门基本没有参于对矛盾纠 纷 纷的排查调处。

 基层矛盾 纠 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乡镇 、 、村、组主动开展矛盾纠纷 排 排查调处的基本上没有,一 般 般都是由县、统一安排部署 后 后,乡镇、村、组才组织力 量 量集中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 处

 处。这样的排查调处方式, 对 对矛盾纠纷的发生起不到预 防 防遏制作用,也不能及时有 效 效的对所发生的矛盾纠纷进 行 行排查调处。

 现有的调解 队 队伍法律政策水平低。目前 我 我州乡、村两级调解队伍, 由 由于未受过正规的业务培训 和 和法律、政策培训,普遍业 务 务素质差,法律、政策水平 不 不高。全州现有人民调解员 1 15126 人,其中,初中 以 以下文化程度的有近 600 0 0 人,占调解员总数的 40 。

 。由于文化水平低,制作的 调 调解协议书很多不规范、不 合 合格,在 20xx 年全州调 解 解协议书质量抽查评比活动 中 中,发现不合格、不规范的 协 协议书达 30。

 三、加强 基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 力 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因矛盾纠纷激化引 发 发的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 访 访和民转刑案件,严重地影 响 响我州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 设 设,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出 现 现的新特点,必须建立健全 遏 遏制和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的 有 有效机制,构建排查调处网 络 络,营造“大排查、大调解 ” ”的工作格局,全力推进新 农 农村建设。

 健全责任机制 。

 。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 目 目标任务,真正落实“守土 有 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 责 责任,执行、落实本地本部 门 门本单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 安 安综合治理“两个责任制” , ,解决好群众关心和反映强 烈 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 注 注

 意掌握社情民意,认真搞 好 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有 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现群体性 事 事件,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在 在调解过程中,要坚持属地 管 管理的原则,强化矛盾纠纷 发 发生地的责任,并相应明确 各 各单位“一把手”为矛盾纠 纷 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责任 人 人,乡调委会对全乡矛盾纠 纷 纷的排查调处负责,村调委 会 会对本村的矛盾纠纷排查调 处 处工作负责,同时建立乡、 村 村及政法各部门责任制度, 完 完善调委会主任、副主任及 调 调解人员的责任制度。

 健 全 全联动机制。要在各县、乡 、 、村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 同同时在村民小组成立调解小 组 组,每 10 户村民推举一名 村 村民任调解员或信息员。为 加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的 的领导和协调,可在县一级 成 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协 协调小组。在县、乡直机关 也 也相应建立调解委员会,同 时 时在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 间 间、县与乡、乡与村之间, 建 建立上下贯通、纵横交织的 调 调解联动网络。特别是在乡 镇 镇一级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 调调处中心,明确综治、派出 所 所、法庭、国土、林业、民 政 政、计生、妇联、团委等部 门 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 。

 。

 健全层级管理机制。即 由 由乡镇调委会负责调处乡镇 重 重大疑难和村调委会久拖不 决 决的纠纷,村调委会负责调 处 处本村较大的纠纷,调解小 组 组负责调处本小组内的一般 性 性纠纷,十户调解员或信息 员 员提供信息,并调处简易纠 纷 纷,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点、 线 线、面三级防范调解机制度 。

 。

 健全运作机制。一是建 立 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 会 会制度,实行每月组织村调 委 委会主任召开一次工作例会 。

 。二是建立预防机制。坚持 把 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 出 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 , ,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 预 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 前 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 预 预防。同时,可以开展联片 调 调解,即组织法院法官和人 民 民调解员在群众家门口现场 办办案,依法调解,以案释法 , ,以案普法,发挥调解一案 , ,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起 到 到预防作用。三是实行包案 调 调处机制。将每起纠纷具体 落 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 身 身上,做到“四定”、“三 包 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 任 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 时 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 反 反馈。四是建立报告制度。

 各各级调解组织要将本部门本 单 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 、纠纷特点、动向和规律每 月 月向上一级调解组织报告一 次 次,把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的 的主动权。

 健全保障机制 。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 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 或 或调解室,做到有牌子、有 印 印章、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 , ,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 有 有纠纷登记薄。对于调解员 要 要给予相应的工资或误工补 贴 贴。二是抓好基层调解员的 培培训。可以采取集中培训、 分 分级培训、重点培训、个别 培 培训的方式进行,提高调解 员 员的素质,使他们善于综合 运 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 政 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方法 , ,依法及时合理调处矛盾纠 纷 纷。三是抓好经费保障。要 不 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

 查调处 保 保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 办 办、国办联合转发的《最高 人 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 步 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的 的意见》,把“进一步加强 新 新时期规范化调委会建设” 列 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狠抓落 实 实。建议通过立法,将矛盾 纠 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费列入 政 政府的财政预算,同时明确 各 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本级矛盾 纠 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奖励经 费 费。

 (六)健全组织领 导 导机制。一是适应新农村建 设 设的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 导 导。只有围绕调整经济结构 、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居民 收 收入、维护基层稳定来搞好 农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才能不 断 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 力 力和战斗力。二是进一步健 全 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 织 织建设。协调好党支部和村 委 委会的关系,发挥好党支部 的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 锋 锋模范作用。三是稳步推进 农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 续 续抓好基层政务公开和民主 管 管理。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都 都要尽量及时公开,特别要 落 落实好土地调整、征地、拆 迁 迁、各种补偿以及财务公开 的 的要求。四是大力提高干部 队 队伍的素质。广大干部要加 强 强理论学习,及时分析和研 究 究建设新农村遇到的新情况 、 、新问题,增强处理复杂局 面 面下各种难点热点问题的能 力 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 部 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 意 意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 准 准,促进思想作风转变。

篇三: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排查 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本季数量本年累计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本季数量本年累计调处 排查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 调处 排查本季数量本年累计合计备注:1、矛盾纠纷涉及多个因素,酌情按主要因素归类,不重复统计。

 2、各地如有新的矛盾纠纷类型需要单独统计,可在空格处填写。幼儿园 20

 年

 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分类台账学校与教职工之间矛盾纠纷 学校与学生之间矛盾纠纷 教职工与教职工矛盾纠纷 教职工与学生矛盾纠纷学生与学生矛盾纠纷 学校与其他单位矛盾纠纷 学校与校外人员矛盾纠纷 学校师生员工与校外各类人员纠纷类型 类型 类型

 编号 类型 所涉群体及人数 基本情况 责任单位及负责人 工作措施 进展情况1学校与其他单位(或村社)中心学校学生887名,教师55名无 马海龙 无 无附件2昂思多中心学校 2013年 第三 季度重大矛盾纠纷工作台账备注:1、重大矛盾纠纷是指对学校和谐稳定造成较大的矛盾纠纷,或经研判认为可能导致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等严重影响学校稳定情况的复杂矛盾纠纷,包括:本季度新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前期积累尚未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

 2、矛盾类型参照矛盾纠纷分类排查表,以主要因素确定。

 3、本表尽了解掌握工作情况。

篇四: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矛盾纠纷现状及排查调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免费. . .

  [找文章到☆文秘 114 wenmi114. com() 一站在手, 写作无忧!]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利益格局的多元化, 引起了 社会各类矛盾 纠纷主体的多样化, 性质复杂化, 关系的交织化, 人民调解工作也由原来的单一的民间纠纷调解, 发展成更广泛的民间纠纷、 商事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等复合型与多面型纠纷的调解。

 2004 年至 2005 年, 我州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22000 多起, 其中, 各种新的矛盾纠纷大量增加, 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我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 建立一个科学的矛盾纠纷处置机制, 加强基层尤其是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着力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对促进新农村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前我州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近两年来, 全州调处各种矛盾纠纷 22039 件, 调处成功 21492 件, 防止民转刑 776 件, 防止群体性械斗 112 件, 防止群体性上访 182 件, 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 2000 多万元。

 我州矛盾纠纷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是矛盾纠纷性质的多样化、 复杂化。

 因征地拆迁、 库区移民、 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和党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群体性、 复杂性纠纷不断发生, 矛盾纠纷牵涉面广、 参与人多、 调处难度大。

 参与纠纷的不仅有农民、 离退休干部、 个体户, 还有党员、 转业军人等, 少数地方还出现了 上访“专业户”, 许多群体性纠纷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待遇相互交织、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渗透, 有些还是跨行业、 跨地区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 解决起来难度很大。

 二是矛盾纠纷参与人数的规模化。

 社会生活中的家庭婚姻、 继承、 赡养、扶养纠纷; 生产经营中的山林、 土地、 水利权属纠纷; 经济生活中的债务、赔偿纠纷, 以及近年来封建宗族活动引发的坟山纠纷等层出不穷。

 在接边地区, 工矿与农村之间跨地区、 跨行业、 跨单位的矛盾纠纷也不断发生。

 不仅纠纷的类型明显增多, 而且发生数量也居高不下, 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是矛盾纠纷呈现组织化。

 在事前和事中有较为严密的组织领导, 周密的行动计划。

 有的群体性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 有的组织者用金钱或物质拉拢刺激群众, 有的组织者聘请律师, 寻求媒体支持, 这类有组织的群体性纠纷影响大、 难处理。

 四是纠纷当事人行为偏激化。

 主要表现在有的是直接利益的损害, 导致激化; 有的是因纠纷矛盾久调未决, 导致激化; 也有突发性的, 为一两句话争吵而导致激化, 造成人身财产巨大损失。

 二、 当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是没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 还没有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专业化队伍。

 在全州撤并乡 镇前, 共建司法所 224 个, 实有工作人员 216 名, 列编所 223 个, 上级审批行政编 239 人。但乡 镇(街道)

 一级调解人员不能做到专职专用, 各自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党委、 政府的中心工作, 使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无专人管、 专人抓。三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专项经费。

 这在农村的村、 组一级显得尤为突出。四是认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司法行政部门的事, 没有形成联动, 往往使得一些排查出来的土地承包、 山林、 边界、 劳资、 征地、 搬迁补偿等政策性、法律性较强的矛盾纠纷, 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调处。

 (二)

 相关职能部门作为不够。

 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归经管部门调处, 山林纠纷归林业部门调处, 土地纠纷归国土部门调处, 边界纠纷归民政部门调处, 劳资纠纷归劳动部门调处, 企业改制引发的纠纷归经贸部门调处。

 但在实际工作中, 这些职能部门基本没有参于对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

 (三)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不及时。

 乡 镇(街道)、 村、 组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基本上没有, 一般都是由县、(市)

 统一安排部署后, 乡 镇 (街道)、 村、 组才组织力量集中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这样的排查调处方式,对矛盾纠纷的发生起不到预防遏制作用, 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对所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调处。

 (四)

 现有的调解队伍法律政策水平低。

 目前我州乡 、 村两级调解队伍,由于未受过正规的业务培训和法律、 政策培训, 普遍业务素质差, 法律、 政策水平不高。

 全州现有人民调解员 15126 人, 其中,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有近 6000 人, 占调解员总数的 40。

 由于文化水平低, 制作的调解协议书很多不规范、 不合格, 在 2004 年全州调解协议书质量抽查评比活动中, 发现不合格、 不规范的协议书达 30。

 三、 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 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群体

  [1]

 [2]

 性械斗、 群体性上访和民转刑案件, 严重地影响我州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 针对新时期矛盾纠纷出现的新特点, 必须建立健全遏制和预防矛盾纠纷发生的有效机制, 构建排查调处网络, 营造“大排查、 大调解” 的工作格局,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

 健全责任机制。

 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真正落实“守土有责、 保一方平安” 的政治责任, 执行 、 落实本地本部门本单位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责任制”, 解决好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 难点问题, 密切注意掌握社情民意, 认真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有效防止和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在调解过程中, 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 强化矛盾纠纷发生地的责任,并相应明确各单位 “一把手”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乡(镇)

 调委会对全乡 (镇)

 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负责, 村(居)

 调委会对本村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负责, 同时建立乡(镇)、 村及政法各部门责任制度, 完善调委会主任、 副主任及调解人员的责任制度。

 (二)

 健全联动机制。

 要在各县(市)、 乡 (镇)、 村(居)

 全面建立调解委员会, 同时在村民小组成立调解小组, 每 10 户村民推举一名村民任调解员或信息员。

 为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可在县一级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小组。

 在县、 乡 (镇)

 直机关也相应建立调解委员会, 同时在乡 与乡 之间、 村与村之间、 县与乡 、 乡 与村之间, 建立上下贯通、 纵横交织的调解联动网络。

 特别是在乡 镇一级要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 明确综治、 派出所、 法庭、 国土、 林业、 民政、 计生、 妇联、 团委等部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

 (三)

 健全层级管理机制。

 即由乡 镇调委会负责调处乡 镇重大疑难和村调委会久拖不决的纠纷, 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较大的纠纷, 调解小组负责调处本小组内的一般性纠纷, 十户调解员或信息员提供信息, 并调处简易纠纷,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点、 线、 面三级防范调解机制度。

 (四)

 健全运作机制。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 实行每月组织村调委会主任召开一次工作例会。

 二是建立预防机制。

 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 建立信息、 排查、 回访等预防机制, 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 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

 同时, 可以开展联片调解, 即组织法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在群众家门口现场办案, 依法调解, 以案释法, 以案普法, 发挥调解一案, 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起到预防作用。

 三是实行包案调处机制。

 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 做到“四定”、“三包”, 即定牵头领导、 定责任单位、 定责任人、 定办结时限, 包调处、 包跟踪、 包反馈。

 四是建立报告制度。

 各级调解组织要将本部门本单位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 纠纷特点、 动向和规律每月向上一级调解组织报告一次, 把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主动权。

 (五)

 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调解组织要配备办公室或调解室, 做到有牌子、 有印章、 有调解工作基础台帐, 有调解例会和调解记录, 有纠纷登记薄。

 对于调解员要给予相应的工资或误工补贴。

 二是抓好基层调解员的培训。

 可以采取集中培训、 分级培训、 重点培训、 个别培训的方式进行, 提高调解员的素质, 使他们善于综合运用政策、 法律、 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 协商方法, 依法及时合理调处矛盾纠纷。

 三是抓好经费保障。

 要不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保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 国办联合转发的《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 把“进一步加强新时期规范化调委会建设” 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狠抓落实。

 建议通过立法, 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同时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承担本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奖励经费。

 (六)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一是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只有围绕调整经济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居民收入、 维护基层稳定来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才能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进一步健全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协调好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继续抓好基层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尽量及时公开, 特别要落实好土地调整、 征地、 拆迁、 各种补偿以及财务公开的要求。

 四是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

 广大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分析和研究建设新农村遇到的新情况、 新问题, 增强处理复杂局面下各种难点热点问题的能力。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领导就是服务” 的意识, 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 促进思想作风转变。

篇五: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前矛盾纠纷主要类型、 特点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对当前矛盾纠纷主要类型、 特点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改革的推进和利益格局的调整,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发展, 与之相伴的是社会矛盾纠纷发生率和激化率也在急剧地上升, 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 不仅群体性、 突发性事件数量增多, 尖锐和对立的程度加剧, 而且纠纷与冲突涉及范围扩大, 带有明显的多元性和发散性。

 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基层矛盾的主要手段,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道防线” 。

 人民调解在纠纷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既是依法进行, 又可讲情讲理, 方式简便, 过程透明, 符合我国国情和民情, 调解形成的协议既有法律效力, 又属双方自愿, 公平公正, 具有较强的履约基础, 可以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 有助于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稳定。

 认真研究和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 对于社会矛盾纠纷的有效预防、 成功调处、 防止激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工作实践和社会调研基础上提出如下见解。

 一、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

  根据近几年来对社会矛盾纠纷的统计分析,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婚姻家庭纠纷; (2)

 邻里纠纷; (3)

 经济合同纠纷; (4)

 损害赔偿纠纷;(5)

 劳务劳资纠纷; (6)

 山林土地纠纷; (7)

 征地拆迁纠纷; (8)

 施工扰民纠纷;(9)

 村务管理纠纷; (10)

 房屋宅基地纠纷以及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 交通、 医疗事故纠纷等。

 其中, 婚姻家庭纠纷、 邻里纠纷、 山林土地纠纷、 劳务劳资纠纷、 征地拆迁纠纷、 施工扰民纠纷较为突出, 分别占 14. 3%、 12. 5%、 12. 2%、 11. 8%、 10. 6%、 10. 3%。

 这些类型的矛盾纠纷中,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新型纠纷, 如企业改制、 城镇建设、 征地拆迁安置补偿、 环境污染、 干群关系、 劳资关系、 涉及三农问题等引发的纠纷尤为突出, 较之于传统纠纷, 起因复杂, 涉及面广, 一般是群体性规模, 处置难度大, 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较大。

 二、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主要特点

  (一)

 类型多样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纠纷类型增多。

 “三跨” 纠纷即跨地区、 跨行业、 跨单位纠纷, “三劳” 纠纷即劳动、 劳务、 劳资纠纷, 以及三大通道建设、矿产资源开发、 房地产开发、 企业改制、 企业破产、 合伙经营、 土地承包、 买卖租赁、 婚姻家庭、 邻里之间、 医疗事故、 交通事故、 人身损害、 计划生育和党群干群关系纠纷增多, 各类矛盾纠纷不断产生。

 (二)

 主体多元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打破了 旧的经营模式和区域封锁, 建立了竞争机制, 经营人员和商品流动量增大, 矛盾触及点明显增多。

 这不仅发生在公民之间、 而且发生在公民与法人之间, 非法人团体和组织及其相互之间, 甚至发生在党员、 干部与群众之间, 老百姓与政府之间。

 (三)

 内容复合化。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内容, 有些是单一的, 但绝大多数具有复合化的特点, 往往同民事、 经济、 行政、 治安和刑事案件交织在一起, 有些民间纠纷不仅是一

 种社会现象, 还是一种政治不安定因素且有很大的潜伏性和危害性, 如果调处不当极有可能转化为民事和刑事案件。

 如少数刑释解教人员、 社区服刑人员, 在国家实施“以人为本” 的管理模式下, 对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宽大毫无感恩心理, 反而抱着对立情绪, 不服管教, 不思悔改, 得寸进尺, 伸手向政府索取钱物, 达不到目的时, 便与当地党委政府纠缠不休, 甚至越级上访。

 再如近几年来, 国家三大通道建设、 锰业开发、 首钢铁矿生产相继在我县启动, 产生了 大量的征地拆迁、 安置补偿问题, 导致公民与法人之间补偿标准和数额上的纠纷, 山林土地的骤然增值导致公民之间山林土地权属上的纠纷, 还有施工引发的劳资纠纷等。

 这些纠纷往往涉及的规模较大, 时刻影响着社会稳定。

 (四)

 调处疑难化。

 矛盾纠纷的多类型、 多元性和复杂性特点, 决定了对这些矛盾纠纷调处的疑难化。

 一是认定矛盾纠纷性质难。

 只有具备一定文化、 社会、 经济、 政策、 法律知识, 才能正确认定矛盾纠纷的内容和性质。

 二是调处难。

 复合化的纠纷, 其涉及面广,往往是当事人的合理要求和不合法方式交织在一起, 多数人的合理诉求和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 群众的自发行为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煽风点火, 推波助澜, 插手利用交织在一起, 给调处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很多纠纷涉及到多个行业、 多个领域, 单靠一个部门难以入手, 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得到解决。

 三是调处成本增加。

 尤其是一些跨区域的矛盾纠纷, 往往需要惊动当地的党委政府、 公安、 司法等部门, 解决这些矛盾纠纷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财力和时间。

 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 每年约有 10 万人外出务工, 有相当一部分从事井下和高空作业, 安全系数较低, 死亡、 伤残事故时有发生。

 仅县法律援助中心每年承办的跨省(市)

 为打工人员追讨死亡、 伤残补偿金的援助案件就达 50多起。

 每起案件的办理必须由政府、 公安、 司法等单位的人员和律师组成工作专班, 行程数千里, 耗时数十天, 还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当事人的积极配合下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五)

 矛盾易激化。

 在当今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少数人的思想观念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和趋动, 变得自私和狭隘, 赌气、 斗狠, 无视法律的行为明显增多, 有些矛盾纠纷往往是因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一句不中听的话而大动干戈, 在几分钟、 几秒钟内激化, 引发成刑事案件和恶性案件。

 有的矛盾纠纷潜伏时期较长, 表露不明显, 经过矛盾积累, 突然暴发酿成大案要案。

 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的群体性上访或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三、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本对策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 特点和规律较之过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我们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纠纷,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一)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人的素质。

 提高人的素质是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和有效解决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

 通过开展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让每个公民自觉遵纪守法, 依法办事, 在遇到矛盾纠纷发生时能冷静思考,正确面对, 寻求正确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克服义气用事、 头脑发热的不理智行为,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建设民风纯朴、 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和街道社区。

 (二)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分析, 做好源头预防, 有效化解。

 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要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分析, 了解社情民意。

 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逐一分析案情, 研究对

 策, 提出解决的办法。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和督办, 适时召开会议, 部署工作, 听取汇报, 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处理意见。

 (三)

 彰显人民调解职能优势, 构建源头维稳防控体系。

 人民调解是具有便民性、 亲和性、 低耗性、 方式灵活、 无负面影响等特征, 是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第一选择。

 因此我们要从基层、 从源头建立维稳防控体系, 我县按照“党政统一领导、 综治协调、 司法行政机关实施、 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 全社会齐抓共管” 的总体思路, 全县自上而下建立矛盾排查调处中心, 建立健全了人民调解工作网络。

 全县各级调处组织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的优势, 化解一大批矛盾纠纷,

 2009 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69 件, 调解成功 2979 件, 成功率为 97. 1 %, 防止民转刑 33 件 41 人, 防止因民间纠纷引起自杀 11 件 16 人; 制止群体性上访 12 件 ; 制止群体性械斗 8 件, 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同时人民调解是一项社会化工作, 涉及到千家万户,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要引导群众、 发挥群众, 倡导“群众的事群众办, 群众的问题群众解决” , 充分发挥群众中有影响有威望人的作用, 感化群众、 软化矛盾。

 去年我县选聘了素质较高、 能力较强、 在本地具有一定威望的农户作为普法民调中心户, 按照人员选配上达到 “六要” 标准, 工作职责上达到“一户六员” (法制宣传员、 纠纷调解员、 维稳信息员、 综治协管员、 帮教转化员、 治安联防员)

 标准, 高标准完成 500 户建设任务, 基本达到每个自然村有一个民调中心户, 扩大了全县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覆盖面, 实现了 上下联动、 左右贯通的格局。

 (四)

 推行四个对接, 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一是乡 镇矛盾调处中心与村级调委会、 民调中心户对接。

 变接访为巡访、 走访, 重心下移, 主动出击, 指导基层调委会和民调中心户开展工作; 二是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

 对可以和解的诉讼案件坚持调解优先原则, 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 尽可能营造和谐氛围; 三是公安与司法行政优势互补, 实行矛盾纠纷警司联调; 四是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

 建立行业性、 专业性调解组织, 发展专业化、 社会化调解人员, 努力化解医疗纠纷、 食品安全、 交通事故、 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社会矛盾。

 (五)

 正确判断和分析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和性质, 研究科学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现状, 是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和把握改革、 发展、 稳定大局的前提。

 目前虽然有些矛盾纠纷的对抗性有所增强, 但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没有改变, 我们不能因为发生群体性事件, 甚至有过激行为的群体事件, 就认为是对抗性矛盾。我们要把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对矛盾纠纷的分析,了 解他们的不满情绪, 切忌对闹事和扯皮的群众简单地冠以“刁民” 或者采取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要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切的情感, 理解和同情他们, 疏导他们的不满情绪,通过讲道理和交心谈心的方法,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很多矛盾纠纷便可迎刃而解。

 (六)

 提高应对群体性事件和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能力。

 借助当代各种信息化科技手段, 建立和完善组织和管理机制, 切实做到情况明了, 信息畅通, 努力把矛盾纠纷控制在源头, 化解在基层, 消灭在萌芽状态。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矛盾纠纷的激化, 寻求各种有利于群众情绪释放、 利益表达的途径, 降低矛盾纠纷发生的概率。

 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形成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把防止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逐步纳入法制轨道, 使社会、 经济、 政治生活中的各类主体的权利、 义务和行为, 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 使各种关系都处于一种有序的互动之中。

  Ce!Dg$Fh%G i*Hk(Il ) Km+Lo0Mp1Oq3Pr4Qt5Su7Tv 8Ux9WyaXzcYB d#Ce!Dg$Fh&amp;Gi*Hk(Jl) Km+L o0Np1Oq3Ps4Q t5Su7Tw8Ux9WybXzcYBd#Cf! Dg$Fh &amp;Gj*Hk( Jl-Km+Lo0Np2Oq3Ps4Rt5Su7 Tw8Vx9WybXAc YBd#Cf!Eg$Fh&amp;Gj*Ik(Jl-Kn +Lo0Np 2Or3Ps 4Rt6Su7Tw8VxaWybXAcZBe#C f!Eg%F h&amp;Gj*I k) Jl-Kn+Mo0Np2Or3Qs4Rt6S v7Tw8V xaWzbX AcZBe#Df! Eg%Fi&amp;Gj*Ik) Jm- Kn+Mo1Np2Or3 Qs5Rt6Sv7Uw8VxaWzbYAcZBe #Df$Eg %Fi&amp;Hj *Ik) Jm-Ln+Mo1Nq2Or3Qs5Ru 6Sv7U w9VxaWz bYAdZBe#Df$Eh%Fi&amp;Hj(Ik) J m-Ln0Mo1Nq2P r3Qs5Ru6Tv7Uw9VyaXzbYAdZ Ce#Df $Eh%Gi&amp; Hj(Il) Jm-Ln 0 Mp1Nq2Pr4Qs5 Ru6Tv8Uw9Vya XzcYAd ZCe!Df $Eh%Gi*Hj(I l) Km-Ln0Mp1O q2Pr4Qt5Ru6Tv8Ux9VyaXzcY BdZCe!Dg$Eh% Gi*Hk(Il) Km+Ln0Mp1Oq3Pr4 Qt5Su6Tv8Ux9 WyaXzcYBd#Ce! Dg$Fh%Gi*Hk (Jl) Km +Lo0Mp 1Oq3Ps4Qt5Su7Tw8Ux9WybXz cYBd#Cf!Dg$F h&amp;Gi*Hk(Jl-K m +Lo0Np1Oq3P s4Rt5Su 7Tw8V x9WybXAcYBd# C f!Eg$Fh&amp;Gj* Hk(Jl- Kn+Lo0 Np2Oq3Ps4Rt6Su7Tw8VxaWyb XAcZBd #Cf!Eg %Fh&amp;Gj*Ik(Jl-Kn+Mo0Np2Or 3Ps4Rt6Sv7Tw 8VxaWzbXAcZBe#Cf!Eg%Fi&amp;G j*Ik) J l-Kn+M o1Np2Or3Qs5Rt6Sv7Uw8VxaW zbYAcZB e#Df! Eg%Fi&amp;Hj*Ik) Jm-Kn+Mo1Nq2 Or3Qs5R u6Sv7 Uw9VxaWzbYAd ZBe#Df$Eg%Fi &amp;Hj(Ik)Jm-Ln +Mo1Nq2Pr3Qs5Ru6Tv7Uw9Vy aWzbYAdZCe#Df$Eh%Fi&amp;Hj( Il) Jm-Ln0Mo1 Nq2Pr4Q s5Ru6 Tv8Uw9VyaXzb Y AdZCe! Df$Eh %Gi&amp;Hj( Il) Km -Ln0Mp1Oq2Pr 4 Qt5Ru6Tv8Ux 9VyaXzcYAdZC e!Dg$Eh%Gi*H j(Il) Km+Ln0M p1Oq3Pr4 Qt5S u6Tv8Ux9WyaX zcYBdZCe!Dg$ Fh%Gi*Hk (Il) Km+Lo0Mp1Oq3 P s4Qt5Su7Tv8 Ux9WybX zcYBd #Ce! Dg$Fh&amp;Gi * Hk(Jl) Km+Lo 0Np1Oq3Ps4Rt 5Su7Tw8Ux9Wy bXAcYBd#Cf!D g$Fh&amp;Gj*Hk(J l-Kn+Lo0Np2O q 3Ps4Rt6Su7T w8Vx9Wy bXAcZ Bd#Cf!Eg$Fh&amp; G j*Ik(Jl-Kn+ Mo0Np2O r3Ps4 Rt6Sv7Tw8Vxa W ybXAcZBe#Cf ! Eg%Fh&amp; Gj*Ik ) Jl-Kn+Mo1Np 2Or3Qs4Rt6Sv 7Uw8Vxa WzbXA cZBe#Df!Eg%F i&amp;Gj*Ik) Jm-K n+Mo1Nq2Or3Q s5Rt6Sv7Uw9V xa WzbY AcZBe#Df$Eg%Fi&amp;Hj (Ik) Jm-Ln+Mo 1Nq 2Pr3Qs5Ru 6Sv7Uw9Vy aWz bYAdZBe#Df$E h%Fi&amp;Hj(Il) J m-Ln0Mo1N q2P r4Qs5Ru6Tv7U w9V yaXzbYAdZ Ce#Df$Eh% Gi&amp; Hj(Il) Km-Ln0Mp1Nq2P r4Qt5Ru 6Tv8Uw9VyaXzcYAdZCe!Df$E h%Gi*Hj(Il) K m+Ln0Mp1Oq2Pr4Qt5Su6Tv8U x9Vya XzcYBdZ Ce! Dg$Fh%Gi*Hk(Il) Km+Lo0 Mp1Oq 3Pr4Qt5 Su7Tv8Ux6Sv7Uw9VxaWzbYAd ZBe#Df$Eg%Fi &amp;Hj(Ik) Jm-Ln0Mo1Nq2Pr3Qs 5Ru6Tv 7Uw9Vy aWzbYAdZCe#Df$Eh%Fi&amp;Hj(I l) Jm- Ln0Mp1N q2Pr4Qs5Ru6T v8Uw9VyaXzbY AdZCe!Df$Eh% Gi&amp;Hj(Il) Km-Ln0Mp1Oq2Pr4 Qt5Ru 6Tv8Ux9 VyaX...

篇六: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所谓多元化解机制,就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到矛盾纠纷的化解过程中。它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具体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这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它要求我们适应新的社会结构、利益、矛盾的变化,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实事求是地分析法治建设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长效机制,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尤其必要。

 一、新形势下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从调查的情况看,当前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矛盾纠纷在高位运行,纠纷类型不断增多,纠纷的复杂性、对抗性、群体性增强,一些深层次矛盾不断出现,纠纷调处压力、调处难度增大。从近年来发生矛盾纠纷情况统计分析,社会矛盾纠纷发展趋势是,发生矛盾纠纷总的数量上升,但在局部地方有所下降;从社会矛盾纠纷的类型来看,婚姻家庭、相邻关系、生产经营、征地拆迁、人身损害、劳动争议、医疗、环境污染、利益矛盾等引发的纠纷增多,个人与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矛盾增加;干群矛盾成为“热点”、“难点”。从总体上看,当前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矛盾形式多样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进程的加快、法制建设的完善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多趋向唯利性。社会矛盾不再简单的表现为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征地拆迁、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等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矛盾纠纷。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矛盾纠纷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 75%的矛盾纠纷都是新型矛盾纠纷。新型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且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矛盾纠纷方面的专业知识,单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传统式调解很难奏效,易形成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型矛盾纠纷也出现了利益诉求的新特点,

 此类纠纷虽然不会引起集访事件,但易引发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事件。蓬安长梁乡就曾反映一起家庭中因夫妻性生活问题而发生的凶杀案件 2 、矛盾主体群体性。社会转型期不少利益矛盾都是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因此,一旦出现利益矛盾,就不单单是个体性利益矛盾,而是群体性利益矛盾,这种群体性利益矛盾,往往造成群体性事件的增多。特别是很多矛盾都是由于政策性因素所引起,涉及的对象也往往是一个群体,他们住在同一地区或在同一单位,有相同的利益受损的背景,只要有人挑头,马上就群起响应。比如,企业倒闭破产、职工下岗待岗、拖欠职工工资、打白条、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等引发的矛盾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造成群体性事件,有的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或者串联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3 、矛盾内容复杂性。当前社会矛盾纠纷,既有历史遗留下来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既有群众要求合理但按政策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也有期望过高、要求过于苛刻、使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如房产、融资、医患、土地权属等纠纷。这些矛盾纠纷往往涉及社会诸多方面、诸多利益群体,法律关系复杂,加之矛盾各

 方利益诉求的片面化、利己化、扩大化,要想成功化解,争取各方满意,相当困难,处理起来难度非常大。很多地方反映,过去的矛盾纠纷多是人民内部各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现在信访矛盾纠纷的对立面直接转向党委政府。

 4 、矛盾方式对抗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些人价值观发生变化、心理失衡,不少矛盾纠纷当事人存在“仇富”、“仇官”心理,把政府作为“无限政府”、“万能政府”,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对抗性加剧。少数人员为达到诉求目的,动辄采取围堵政府大门、聚众堵塞交通等方式制造影响,有的利用敏感期去省进京上访,抓住基层为息事宁人往往会给予一定实惠的心理,故意反复上访,以要挟党委政府满足其不合理诉求。很多地方反映,为了将一些上访老户和特殊群体的重点人员控制在当地,违心地给予他们额外的“实惠”,以达到劝阻稳控和不被上级通报批评的目的,基层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压力很大。

 5 、干群矛盾突出性。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些干部出现了不适应和不胜任的情况,领导人民群众致富无术,却喜欢弄虚作假、浮夸虚报,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完全脱离人民群众,忽略人民群众利益,漠

 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更有个别干部完全丧失党性原则、做人准则。在经济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索贿受贿,贪赃舞弊,直接侵犯群众利益。

 二、新形势下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分析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客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调整,社会矛盾触发点增多,各种观念、利益冲突必然显现。但从主观上和工作中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对公民的教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致使部分群众法制观念淡薄,道德滑坡,稍不顺心,就采取过激行为。有的群众权利义务观念不正确,遇到问题只讲权利,不要义务。有的群众不熟悉有关法律法规,遇事不按法律途径解决,一旦不达目的,就集体上访。有的缺乏诚信道义,处处以“我”为中心,遇到利益互不相让,导致产生很难调和的矛盾纠纷。二是个别干部违法施政,习惯用行政命令行事,工作透明度差,扭曲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随意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有的干部法律政策水平低,习惯用依仗家族势力的强硬办法开展工作。有的在承包项目发包、处理集体资产等方面暗箱操作。有的财务收支不公开,有的虽然公开了,但公开项目不全、不彻底,缺乏可信度。三是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政府工作失误和发生在个别干部身上的违法乱纪现象,借机煸动群众闹事,

 挑唆矛盾,制造事端。四是村(居)务管理体制不完善。有些村(居)集体资产管理、公共资源利用等群众高度关注的事项缺乏相应制度措施,有的村(居)虽有制度但缺乏监督制约,形同虚设,导致村(居)干部我行我素,脱离群众,引起群众不信任。五是有的党政领导对正确处理当前社会矛盾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化解矛盾纠纷的措施不力,致使有的矛盾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六是化解工作的工作制度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落实。有的调解组织战斗力不强,发挥作用不好。

 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年来,各地以减少、控制、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建立并不断深化“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成功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但反映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认识还有待提高。少数乡镇党政领导对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还不够重视。一些地方比较重视信访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对于矛盾纠纷的调解和矛盾纠纷预警、排查等前期工作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存在“重处理、轻调解”的观念。

 2 .组织网络还不够完善。很多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调解组织还没有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发展缓慢,适应不同领域矛盾纠纷的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还没有形成。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有专业知识、有较强调解能力、热爱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还相当缺乏。

 3。

 .信息预警机制还不够健全。基层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分析工作仍还薄弱,一些容易激化的纠纷苗头和群体性事件、越级上访信息没有能及时发现和控制;由于一些部门参与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有些部门之间难以形成信息联动、矛盾联处的局面。

 4 .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够规范。县、乡两级调处服务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较少,抽调来的人员由于轮换快等原因,政策水平、法律水平参差不齐,调解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调处服务中心的运作模式单一,存在单兵作战的现象。调处服务中心对矛盾纠纷的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调度和督办指导等四项职权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直接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

 5 .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各地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还不够重视,宣传投入较少。特别是在法治建设中,深入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也是法治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

 调解小成本大效益”等全新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的主动性还不够。

 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建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社会参与、多元并举、法制保障”的现代纠纷解决理念,从整体上压降社会矛盾纠纷。

 (一)加强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领导。推动和完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整合各种资源和优势,多方协作,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将其作为创建“平安 XX”、建设“法治XX”的根本内容和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统筹安排。创建“平安 XX”,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必须从治本的高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 XX”,同样要强调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一个法治的社会,必然是矛盾纠纷发生较少的社会,必然是调解机制健全、各方依法办事、良性运转的社会。没有矛盾纠纷的化解就没有平安、就没有法治,就不会和谐。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对调解工作的领导:一方面,完善“社会治安安全县(区)”、“法治 XX 合格县(区)”的创建标准,提高调解工作的考核比重。指标细化要具体、科学,不但要考核

 矛盾纠纷发生数,而且要考核调解效果,将调解责任同时落实到调解职能部门和纠纷产生部门。另一方面,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考察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逐级落实责任。对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大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保障体系建设。一是队伍保障。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群众威信高的目标,建立专兼结合的调解工作队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在调处中心和各人民调解委员会聘用一定数量的专职调解员。同时,积极发展律师、法律工作者、专业领域人员为兼职调解员或志愿者。开展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分初、中、高三级对现有调解员进行评定,并将其作为聘用的重要条件予以考核。加强调解员的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的理论水平、工作技能和实战经验。二是经费保障。重点抓好财政对调解经费保障的落实,尤其是要确保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以及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经费“四费”得到落实,专款专用。三是机构保障。对县乡两级调处中心要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定人员,将其建设成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一线实体。要保证其必要的办公场所,便民设施和交通工具,特别是要加强指导办公室与调处中心的信息网络建设,提高调处效率。四是法制保障。加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地方立法,制定《XX

 省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条例》,对调解工作的范围、职责、程序,“民调”“行调”“仲调”“公调”“检调”“诉调”等调解方式的衔接配合予以明确,使调解法规更为明确、符合实际。

 (三)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关键是要建立统一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多元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要从五方面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一是排查工作。由调处中心牵头,对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做到村(居)周排查,县乡月排查,敏感时期必排查,重大政策出台前排查、重大项目建设前排查“五排查”,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控。二是接待受理。在各调处中心设立专门的接待窗口,对群众要求调处和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统一登记。三是分流指派。对受理或者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类别,进行汇总梳理或直接调处,或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四是综合协调。对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矛盾纠纷,由调处中心协调相关部门联合调处。对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医患纠纷等多发性矛盾纠纷,成立相应的调解小组,专门调处。五是检查督办。建立督办制度,定期通报分流指派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和调处结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根据督查结果,向同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四)健全自下而上的多元化纠纷网络体系。矛盾纠纷面广量大,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基层尤为突出。要自下而上,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以行政调解为主导,人民调解为基础,覆盖全省的调解工作网络。行政网络方面。省、市两级成立由综治、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以及矛盾纠纷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相关主管部门,参加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指导办公室。负责调解的综合协调、检查督促、总结并推广经验等。县、乡两级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调处服务中心,承担矛盾纠纷的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协调调度和督办指导,直接调处或与有关部门联合调处重大疑难...

篇七: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 5 期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类型阐释、生成机理与纾解之道· 摇文 / 张平 1 摇 刘伟民 2 (1.2,东北大学,辽宁沈阳摇 110819)· 摇 ·内容提要: 城市社区矛盾是城市各种社会矛盾在基层的具体表现,及时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对于社区善治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从生成逻辑上看,城市社区矛盾纠纷既有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的一般规律,即利益分化及利益分配不均衡,也有来自于文化异质引发的行为错位,社区权力秩序失衡引致的不满和积怨,以及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

 因此,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化解不仅需要以利益的协调作为切入点,还要重视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格局,重建均衡健康的社区权力秩序,以及探索“由心而治冶的新模式。关键词: 城市社区摇 社区治理摇 基层治理现代化中图分类号:C912郾 83摇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323(2021)05-027-10·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作者简介]1. 张平,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 刘伟民,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1-09-2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AZZ0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逐年攀升,由 1978 年的 17郾 92% 上升到2019 年的 60郾 60%, 年均增长率为1郾 02%。

 伴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浪潮的持续推进,各种城市问题开始呈现显性化趋势,例如贫富差距扩大、城市环境质量恶化、住宅和交通拥挤、城市贫民区出现、犯罪率上升等负面效应频现,干扰着城市居民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1] ,也是城市社会矛盾冲突的爆发点和汇集地,及时有效化解社区矛盾纠纷对于社区善治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同时,能否最大程度将矛盾化解在社区也是衡量城市社区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纵观既往文献,学者们针对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 7 2 —

 公共管理· 摇Public Administration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类型、特征及演化趋势的总结与探讨 [2] ;二是以案例形式介绍具有典型特征的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模式 [3][4][5] ;三是从“问题—对策冶角度分析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境及路径 [6] 。

 现有文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发生存在具体的矛盾源,现有研究缺乏对矛盾源的进一步探究。

 也就是说,要想从根本上化解社区矛盾,必须着眼于矛盾的根源,澄清矛盾纠纷的发生机理,进而提炼出矛盾纠纷化解的调处机制。

 因此,本文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对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类型进行再审视,进一步揭示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的根源与逻辑,针对性地提出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纾解之道,为平安社区建设、平安城市建设乃至平安中国建设提供新视角,为人民更安宁、社会更安定、政治更安全提供新理解。二、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类型阐释所谓城市社区矛盾纠纷,是指发生在城市社区这一特定地域内,社区居民及其他主体因社区内的各种公共事务或问题而引发的一种不和谐或对立的状态。

 城市社区矛盾纠纷涵盖领域广泛,且日益呈现复杂性和群体性趋势。

 关于社区矛盾纠纷类型的划分,学者间观点不一、各有侧重。

 例如,胡广以社区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功能为标准将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划分为服务型矛盾纠纷、管理型矛盾纠纷和制度型矛盾纠纷三种类型 [7] ;申英利从矛盾的具体实态将城市社区矛盾划分为政府与社区群众的矛盾,社区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矛盾,社区保障矛盾,社区治安矛盾,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矛盾五类 [8] ;卜长莉则以矛盾源为分类标准将城市社区矛盾划分为社区阶层矛盾、社区权力矛盾、社区文化矛盾和社区物质利益矛盾四类 [9] 。

 上述分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处于转型期的城市社区矛盾是极为复杂的,传统的矛盾类型逐渐演化延伸变得更为尖锐。

 仅从一个维度对社区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显得不够全面。

 因此,构建更为精细的分类框架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我们对社区矛盾纠纷形成具体的认知,以在现实中对其进行分类预防和化解形成框架性的理解。

 有鉴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原珂针对城市社区冲突类型划分标准的基础上 [10] ,分别以“矛盾主体冶和“发生频率冶为轴,划分了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在分类学意义上,横轴“发生频率冶体现的是社区在一段时间内所发生的社区矛盾纠纷的数量;而纵轴“矛盾主体冶则体现的是发生在社区内各类矛盾纠纷涉及主体的规模大小。这两个区分维度交叉所构成的四个象限,分别为群体高频矛盾、群体低频矛盾、个体低频矛盾和个体高频矛盾(如图 1 所示)。图 1摇 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基本类型— 8 2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 5 期I 型群体高频矛盾:指涉及较大规模主体且发生频率较高的群体性社区矛盾。

 当前社区主体成分相当多元,由于不同类型群体的需求不一,致使社区内部形成了多元利益群体。

 当利益相关者遇到需要共同争取的利益而出现串联时,极易引发大量的群体性矛盾纠纷。

 《中国社区报》关于山东省历城区城郡社区的报道显示,社区矛盾点主要集中于物业服务方面。

 而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在打造新时代蜀山版“枫桥经验冶过程中,重点化解的基层矛盾纠纷也多集中在物业纠纷中。

 此外,社区环境污染、绿化设置、社区治安等也是社区范围内发生频率较高的群体矛盾 [11] 。

 通常情况下,社区是化解此类矛盾纠纷的第一平台,主要起到排查预警的作用。II 型群体低频矛盾:指涉及较大规模主体且发生频率较低的群体性社区矛盾,拆迁违建、企业改制、群体信访、基层选举等是这类矛盾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

 虽然此类矛盾纠纷发生频率相对较低,却关系到民众日常社会秩序的良性运作。

 一般而言,此类矛盾纠纷最为尖锐且调解难度较大,涉及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调解主体,而社区通常仅起到信息汇报、排查预警的辅助作用。III 型个体低频矛盾:指发生频率较低且以居民个人为主体的社区矛盾。

 赔偿纠纷、劳动用工纠纷、下岗失业与再就业纠纷、军转干部待遇落实等是此类矛盾的现实样态。

 虽然此类矛盾纠纷发生在社区,但社区只能全力配合而无权力或者能力直接解决,必须依据矛盾的性质和内容,采取多元化的调处方式去化解,调解难度较大。IV 型个体高频矛盾:指发生频率较高且以居民个人为主体的社区矛盾,亦指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于社会互助或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民间矛盾,包括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家事纠纷等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大多集中于此。

 在此类矛盾纠纷的调解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承担着“和事佬冶的角色,主要通过聆听、引导矛盾当事人互相谅解、妥协。

 从矛盾纠纷化解形式和效果来看,此类矛盾纠纷大多能够在社区范围内就地化解且成功率最高。三、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生成机理化解社区矛盾纠纷,需要深刻反思和深入剖析其生成的深层原因,这是实现社区善治的重要前提。

 而矛盾往往是多个原因交织共振的产物,其根源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和复杂性特点。

 总体上可以把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根源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本真根源:利益分化及利益分配不均衡马克思曾有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冶[12] 。

 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是人类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哪里有利益的追逐,哪里就有矛盾、纠纷和冲突。

 城市社区矛盾纠纷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样无法摆脱这一定律。

 由于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打破了社区成员之间原本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致使人民内部矛盾日趋明显。尽管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生成的直接原因— 9 2 —

 公共管理· 摇Public Administration不尽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以及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的。

 其发生的逻辑机理是:社区层面内利益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寅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利益表态寅多方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差距(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寅在利益博弈中导致部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寅部分利益主体相对剥夺感增强(常伴有过激性语言)寅矛盾纠纷生成。

 利益分化与分配的不均衡是城市社区矛盾纠纷发生的本身根源。

 一般而言,各种类型的城市社区矛盾纠纷都与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即当个体利益受损时,理性经济人会主动寻求维护自身利益的机会,降低负外部性给自身带来的损害,保障个体利益与周边群体利益的相对均衡。而公共利益的争夺主要体现在社区公共池塘资源的占有、公共环境的维护以及公共利益的共享等方面。

 可以说,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的核心在于社区居民对个人利益的维护,体现出局部私人利益和整体公共利益的碰撞。(二) 思想诱因:文化异质引发的行为错位文化是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改造自然、社会及人本身的历史产物,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浓缩和未来发展的动力之源 [13] 。不同模式、不同类型文化的价值观念是十分悬殊的,即使是相同文化类型内部,也有不同群体文化意识 [14] 。

 由于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经常引发社区矛盾纠纷,此类矛盾集中发生于移民安置社区、村改居、城中村,以及外来人口较多的社区。

 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一是文化转型背景下不同思想观念和行为标准个体之间的矛盾纠纷;二是城市化背景下社区外来人口与原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三是社区不同阶层或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冲突;四是因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引发的矛盾和冲突。

 其中,第一种表现形式是发生频率最高,最为典型的社区文化矛盾样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和持续变动,文化结构也发生了转型,这种转型实际上是占主导地位的计划经济下的观念和模式向市场取向的观念和模式的转变 [15] 。

 其发生的逻辑机理是:文化结构转型升级寅新旧文化样态共存寅各自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标准固化寅矛盾双方在处理社区问题时互相抵触、竞争甚至相互否定寅打乱正常生活秩序寅行为失控寅诱发矛盾纠纷。

 文化异质引发行为错位能够促使个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甚至群体间的矛盾频发,是个体高频类矛盾与群体高频类矛盾生发的主要思想诱因。(三)关键触点:社区权力秩序失衡引致的不满和积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促使城市社区由“集体权属的单位制转向个人权属的居住区制冶[16] 。

 在此过程中,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由政府和单位转为政府、社区居民、市场组织、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共同参与治理的多元主体。

 各权力主体在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中不可避免地由于社区权力分配不均、权责边界模糊不清等引发社区矛盾甚至冲突。

 正如桑德斯(Harold H. Saunders)在《社区论》中所提到的,“社区冲突包含对立关系、权力分配的不 同 和 社 区 居 民 激 励 情 绪 三 个 基 本 要素冶[17] 。

 达仁道夫(Ralf G. Dahrendorf)也认为社区矛盾冲突的根源是社区权力秩序失— 0 3 —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 5 期衡,而非经济利益 [18] 。社区内因权力秩序失衡引发的矛盾主要涉及上述群体低频和群体高频两种类型。

 群体低频类型体现为社区公共权力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的矛盾,主要发生在居民委员会与政府之间,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群体高频类型就是上述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矛盾,是最为典型的社区权力矛盾样态。

 由于权力主体在治理原则和工作空间上的差异使得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为逻辑。

 在实际的社区治理中体现的是三者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决策权和支配权等的争夺,呈现“三足鼎立冶的格局。

 其发生的逻辑机理是: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寅多种正当权力主体基于自身治理原则和行为逻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寅权力分配不均衡、权责边界模糊寅治理过程中各主体以其自身权力为中心寅为影响社区决策各主体尽力争夺权力和资源寅在权力争夺中倾向于将自身的主张和规则上升为普遍共识寅引发不满和积怨寅矛盾纠纷生成。

 总而言之,社区权力多点分布于社区团体和社会组织中,但各团体和组织的权力和资源并不对等,在权力争夺中形成的复杂多变、无固定模式的社区权力结构是引致群体低频和高频类矛盾,尤其是高频类矛盾愈演愈烈的关键所在。(四)内在动因: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根据社会认知理论,高收入阶层者更倾向于对贫富分化做内归因(即将贫富归因为个体努力程度、能力水平不同),具有较强的分配公平感;而低收入阶层者则更倾向于做外归因(即将贫富归因为制度、社会环境导致的机会不平等),其分配公平感较弱 [19] 。

 由于贫富差距拉大,部分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底层人员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失意、职业晋升无望等现实困境极易滋生心理贫穷和不满情绪,个体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汇集,成为社区矛盾纠纷的直接触发点。

 其发生的逻辑机理是:收入差距拉大导致贫富分化寅低收入阶层倾向于将收入差距归咎于社会的问题寅滋生不满情绪,心理失衡寅一旦遭受不公平对待立即产生强烈的威胁敏感性且承受力较弱寅激发嫌恶情结寅为释放与宣泄自身压力造成行为失范寅矛盾纠纷生成。

 贫富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是城市社区矛盾纠纷生成的内在动因。

 它主要通过个体的心理作用使现实存在的贫富差距在个体心理无形放大,并产生“示恶效应冶,是引发个体低频类矛盾与个...

篇八: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 ? ????? ?????????? ??????????本 报 讯 ??记 者立足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全区 ??? 个社区均按?六约模式?建立人民调解机构?使维稳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早在 ???? 年初?龙岗区委?区政府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出横岗街道六约社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兼结合?网络化?的人民调解?六约模式?? 为了使?六约模式?这一在基层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作用?龙岗区进一步加大了?六约模式?的推广力度?目前窦 延 文 ? 龙岗区全区 ??? 个社区全部按照 ?六约模式?建立起了人民调解工作机构? 去年以来?共调解各类民间纠纷 ????? 件?消除了一大批社会矛盾纠纷隐患?据悉?一年来?龙岗区加大了对维稳工作的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了街道?社区两级维稳工作机构?加强了对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能力?全区保持了社会大局平稳可控? 为加快维稳处突力量建设?该区建立了四支常备应急处突力量?初步形成了指挥调度快?队伍集结快?到达现场快和控制现场快的?四快?运作机制?突发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 ? ? ? ? ? ? ? ? ? ? ? ? ? ???? ?????? ?????本 报 讯 ??记 者里是治安的重灾区?现在好了?一个人晚上走路也不怕啦? ?坂田街道五和社区大发埔社区一户居民?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感慨地说?自从引进物业管理后?现在的租金涨到 ??? 元?再也没有发生过失窃事件?环境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是龙岗区开展平安大建设?推进社会长治久安的一个缩影?据悉?在推进平安建设工作中?龙岗区不断扩大基层平安创建的覆盖面? 积极组织各街道? 各部门开展了?平安社区???平安企业 ???平 安 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窦 延 文 ??过去这家庭?等创建活动?使平安创建在各个层面得以落实? 全区共有 ?? 个社区被验收为平安社区?有 ??? 个企业被评为平安企业? 特别是去年 ? 月份?龙岗区作为全市唯一的行政区代表?接受了全国平安建设督导组的检查考核?平安龙岗建设工作受到了全国督导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为深圳争得了荣誉?先进的硬件设施是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龙岗区强力推进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向科技要警力?全区完成了 ? 万个电子监控点建设任务? 其中建成一类监控点 ???? 个?二?三类监控点 ????? 个? 现在全区重点区域和主要交通要道上初步形成了全天候?多层次的立体监控网络?为提高重点场所的防控效能?该区积极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范围? 在全区学校?医院创建警务室 ?? 个?在全市率先创建了网上警务室? 做到了警力下沉?警务前移? 此外?该区还高度重视平安小区创建?去年全区新建 ??个院区式小区和 ?? 个安全文明小区?全部通过市小区办的考核验收???? 个院区式小区在去年一年中实现了 ?零发案??同时小区物业化管理工作取得突破进展?管理???? 个小区实现了物业化?本 报 讯 ??记 者法局紧密围绕?综改综治保稳定?化解矛盾促和谐?的工作主线?依托?大综管?工作新格局建设?通过?服务基层?整合资源?健全网络?创新机制??全面强化司法窦 延 文 ? 龙岗区司行政工作各项职能? 实现了司法行政队伍更加壮大?人民调解作用更加凸显?普法机制建设更加完善? 法律援助职能更加拓展?法律服务领域更加广阔?司法行政品牌效应更加显著的发展目标?龙岗区司法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区共建立 ??? 个调委会?形成了以社区人民调解为依托?企业?行业人民调解为补充的全方位? 立体化的人民调解网络? 据悉?该局按照?大综管?要求?在区?街道两级分别成立了龙岗区社会矛盾人民调解中心? 各社区也全部成立了规范化调解室和调解窗口?提请区政府转发了 ?龙岗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的意见?? 指导各街道因地制宜在消协?商会?物业管理协会?工业区?集贸市场等组建人民调解组织?积极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机衔接????? 年?全区共调解民间纠纷 ????? 件?在全面推广人民调解?六约模式?的同时?该局率先在全市建立矛盾纠纷分类分级处置制度? 特别是各基层司法行政机构也充分发挥职能?加大基层社会矛盾排查和预防化解???????????????????????????????????本 报 讯 ??记 者局以?百日治安?大整治为契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治安综治工作水平? 加快完善维稳综治工作机制?交通运输行业实现了平安?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该局适应全区维稳综治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方法?积极牵头全力筹建区智能交通指挥中心?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 共享全区大综治系统电子监控视频信号? 及时掌控车站客流动态?运输市场秩序?危险品运输监控?实现交通信息的数字化?视频化等资源共享? 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该局与道路运输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份?在行业内建立起一个层层覆盖? 逐级负责的安全生产和维稳综治责任体系? 同时相继完善了交管所与企业的?一对一?制度?不稳定苗头企业约谈制度?公交企业内部不稳定因素的预测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主动与?深圳特区报?等媒体加强联系? 建立定期沟通和重要事件即时联络机制?提高了全民参与交通综治?维护交通?社会秩序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平安运输市场秩序?该局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和检查职能?组织全区开展联合整治统一行动共 ?? 次?各整治小组自行开展联合行动 ??? 多次?全 区 去 年 累 计 查 处 各 类 交 通 违 章 车????? 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其中非法营运车辆 ???? 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 ?????? 同时?该局协助公安机关拘留了 ? 名非法营运从业人员? 组织了两次公开销毁非法营运车辆大会?销毁车辆 ??? 台? 极大震慑了非法营运经营者?净化了交通运输市场?窦 延 文 ?龙岗区交通?????????????????????????? ?? ? ? ?? ??本 报 讯 ??记 者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龙岗区不断加强司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法律援助能力?使审判检察司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龙岗去年全年刑事审判共新收 ????件? 结案 ???? 件? 分别增长 ?????和??????判处一批犯罪分子?有效维护了正常社会秩序? 民商事案件正确快速审理? 全年民商事审判新收案件结案率???????结案标的 ????? 亿元?有效维护了正常经济秩序? 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不断加大? 法律援助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接待各类咨询 ????? 人次? 受理法援案件 ???? 宗?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 万元?办理各项公证 ???? 件?同比增长 ????窦 延 文 ? 为更好地???? ? ? ? ?? ?????? ????? ? ???????????责 任 校 对杨宁??? 本 报 在 北 京 设 分 印 点本 报 记 者通讯?指挥是一个系统?防范是一张网络?打击是一个拳头?执法是一个整体?服务是一个平台? 管理是一个机制?应急是一支力量???昨天上午? 龙岗区构建的?大综管?新格局?再次获得了市综治考核组的充分肯定?而在此前的今年 ? 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中国改革人物颁奖盛典暨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龙岗区的?大综管?获得了?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的荣誉? 龙岗区委书记余伟良昨天在对市综治考核组所作的考核述职报告中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又好又快态势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和?发展是政绩?稳定 也 是 政绩?执政理念? ?从 ???? 年 ? 月开始? 龙岗区委区政府决定建立?大综管?新格局?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把分散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社会管理力量整合成一支社会管理力量?按?属地管理? 的原则分配到网格之中?对基层社会问题进行全面有效管理? 龙岗区委副书记? 区长张备表示???大综管?的关键?是整合力量?统 一 管邱王刚舒周 国 和孙 大 志窦 延 文文 ? 图员理?核心是综合管理?综合治理?综合服务三位一体?宗旨是健全基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 ?突 破 放 在 基 层 上 ??龙 岗 区 把 重 点 放 在 夯 实 基层 基 础 上 ?全 面 提 高 全 区 的基 层 社 会 管 理 能 力要以全市约六分之一的警力?管理全市 ???的面积和三分之一的人口? 况且地理区位特殊? 人口结构特殊? 产业结构特殊??面对种种社会管理的?瓶颈??龙岗区委?区政府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全区维稳综治工作卓有成效?昨天上午? 一组数字让记者看到了龙岗区综治维稳的?成绩单??全区维稳综治工作取得了 ?五个持续下降? 四个没有发生和三个稳步提升?的好成绩? 即?群体性事件规模?刑事发案总数?命案?严重暴力案件数和?两抢?案件持续下降?没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没有发生群死群伤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黄赌毒?案件?没有发生影响特别严重的暴力?恶性犯罪案件? 政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稳步提升? 维稳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水平稳步提升??成绩单?上?高分?的背后?是龙岗区立足于建立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开展的?大综管?新格局建设?此举实现了社会管理的新突破?为实现社会管理的常态化? 规范化?精细化?龙岗区于去年 ? 月开始?积极构建?大综管?新格局?通过整合现有条块管理力量? 创新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了区?街道?社区三级?大综管?工作中心建设? 目前?全区?大综管?新格局建设基本完成? 共建立 ?? 个街道?大综管? 工作中心???? 个社区 ?大综管?工作中心和 ??? 个居民小组综合管理服务办公室?实现了?大综管?工作网络全覆盖???大综管? 整合各类综管人员 ???万人?建立健全了纠纷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勤?问题联治?平安联创?人口联管等?六联?工作机制??龙岗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备表示?三位一体的?大综管?新格局?成功实现了维稳综治管理组织架构由虚置向实设的转变?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由多网并存向多网合一的转变?管理力量由以条为主向以块为主转变?管理内容由单项并列向多项合一的转变?完善了社会管理?夯实了基层基础?措 施 体 现 在 效 果 上 ??基 层 社 会 管 理 眼 睛 亮 了 ? 耳朵 灵 了 ? 腿 更 勤 了 ? 行 动 更准 了在构建?大综管?新格局的同时?龙岗区积极创新群众参与综合治理工作新机制? 在全市首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邀监督员工作制度? 从全区聘请了?? 名特邀监督员? 对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监督?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了全区社会治安评估体系? 据悉? 龙岗区的这一做法受到市政法部门的充分肯定? 已在全市进行推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龙岗区 ?大综管? 实现了一员多能? 一人多责? 有效缓解了基层人员少工作多的矛盾? 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人员保障? 这使得全区基层社会管理眼睛亮了? 耳朵灵了? 腿更勤了? 整治隐患下手也就更准了?自从去年 ? 月以来? 龙岗区各级?大综管? 工作中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余 起 ? 群 体 性 事 件 同 比 下 降?????? 在 ?大综管? 新格局的统一协调下? 龙岗区在开展的 ?精确打击? 整体联动? 和安全维稳 ?扫雷? 行动中?整合行动力量 ? 万多人? 实现了行动力量和整治效果的最大化?在今年 ? 月的一起扑救山火行动中? ?? 分钟内龙岗区就通过 ?大综管?新格局? 调动千余人快速灭火? 发挥了?大综管? 的威力? 而龙岗辖区的居民群众从 ?大综管? 中得到了实惠?综管? 新格局实施以来? 龙岗区居民群众对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满意度为???? 在龙岗生活的安全感为 ???? 居??大民对龙岗社会管理的满意度和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明显提高?保 障 落 实 到 制 度 上 ??为 保 障?大 综 管 ? 新 格 局 ?龙 岗 区 始 终 把 机 制 和 制 度 建设 放 在 突 出 位 置???? 年 ? 月? 中央综治委平安建设督导组到龙岗区检查工作时? 认为 ?大综管? 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 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成绩来之不易? 这体现出了龙岗区委? 区政府解放思想? 敢于创新的魄力??在 ?大综管? 建设中? 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不断解放思想?? 龙岗区委副书记陈少雄说? 龙岗区转变工作观念? 创新工作手段? 突破了靠增人增编加强管理的思维定势? 重组基层社会管理资源? 向整合要战斗力? 要执行力? 走出了一条在行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的新路??大综管? 新格局使龙岗区的综治维稳工作? 建立起了六项基本工作制度? 即信息汇总分析? 联席会议? 情况报告? 交办督办? 责任倒查? 治安评估等制度? 从而全面落实维稳综治各项工作责任? 在矛盾调处? 治安防控? 维稳协调等方面? 形成了纠纷联调? 治安联防? 工作联勤? 问题联治? 平安联创?人口联管的 ?六联? 工作机制?伴随 ?大综管? 新格局? 龙岗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取得新突破? 组建了区? 街道? 社区人口管理机构? 建立健全了人口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运作机制? 人口管理三级架构初步形成? 全区出租屋刑事发案同比下降 ????????作 为 全 市 面 积 最 大 的 行 政 区 ?龙岗 区 实 际 管 理 人 口 ??? 多 万 ? 其 中 流动 人 口 就 超 过 了 ??? 万 ? ???? 年 完 成农 村 城 市 化 改 制 后 ? 龙 岗 区 随 着 城 市化 的 加 速 推 进 ?社 会 管 理 任 务 重 ?难 度大 ?受 各 方 关 注 程 度 高 ??龙 岗 区 正 在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统领 ?进 一 步 解 放 思 想 ?努 力 开 创 全 区 维稳 综 治 工 作 新 局 面 ? ?昨 天 上 午 ?龙 岗区 委 书 记 余 伟 良 在 向 市 综 治 考 核 组 作述 职 报 告 时 ?充 满 信 心 地 表 示 ?根 据 龙岗 特 殊 区 情 ????? 年 龙 岗 区 紧 紧 围 绕?综 改 综 治 保 稳 定 ? 化 解 矛 盾 促 和 谐 ?这 一 工 作 主 线 ?在 市 委 ?市 政 府 的 坚 强领 导 下 ?在 市 委 政 法 委 的 正 确 指 导 下 ?全 区 维 稳 综 治 工 作 取 得 了 好 成 绩 ?近 年 来 ? 龙 岗 区 在 经 济 社 会 发 展保 持 又 好 又 快 态 势 的 同 时 ? 始 终 坚 持?发 展 是 第 一 要 务 ? 稳 定 是 第 一 责 任 ?和 ?发 展 是 政 绩 ?稳 定 也 是 政 绩 ?的 执政 理 念 ? 龙 岗 区 委 ?区 政 府 客 观 准 确 把握 龙 岗 当 前 形 势 ?树 立 科 学 执 政 理 念 ?切 实 增 强 对 维 稳 综 治 工 作 重 要 性 的 认识 ? 把 维 护 稳 定 和 社 会 治 安 作 为 全 区的 首 要 任 务 ?抓 在 手 上 ?放 在 心 上 ?????? ??????????????? ?????????????? ? ???? ???????????????? ????? ????? ?????昨 天 ?龙 岗 综 治维 稳 工 作接 受 市 里考 核 ?????????????????????????????????????????核 心 提 示龙 岗 区 委 区 政 府 领 导 深 入 基 层 指 导?大 综 管 ?? 排 查 各 类 隐 患 ?采 集 暂 住 人 口 信 息 ?出 租 屋 管 理 人 员 入 户 调 查 ??大 综 管 ?的 关 键 在 于 整 合 力 量 ?统 一 管 理 ?

篇九:矛盾纠纷问题分类

纠纷的类型 (一)矛盾纠纷分类 民事纠纷:(一)矛盾纠纷分类 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纠纷。包括婚姻家庭、邻里关系、房产物业、人身损害、合同、借贷等民事行为引发的纠纷。

  行政纠纷:是指各级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和纠纷。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资源权属、医疗卫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为引发的争议和纠纷。

 涉法涉诉纠纷: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利部门对案件或问题处理不满而又引发的矛盾纠纷。涉及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判决或裁定,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现实问题,主要是当事人对己经生效的法律判决或行政裁决表示不满。

 (二)重大矛盾纠纷的界定标准 1.涉及 1000 人以上或涉及面广可能进京集体上访的。2.出现跨省(区、市)或行业的,影响社会稳定的连锁反应,或造成较严重危害和损失,事态仍可能近一步扩大升级的。3.造成 3 人以上死亡或 10 人以上受伤的群体性事件的。4.参与人数 200 人以上或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的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5.冲击、围攻县级以上党政军机关和要害部门,打、砸、抢、烧乡镇以上党政机关的事件。6.阻断重要交

 通线路、枢纽,城市交通 8 小时停运,或阻挠、妨碍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施工,造成 24 小时以上停工事件。7.校内聚集、多校串联或参与高考试题泄密相关的群体性事件。8.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严重影响民族团结的群体性事件。9.因土地、矿产、森林、水域等权属争议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发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群体性事件。10.其他视情需要作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对待的事件。

 (三)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界定 1.矛盾纠纷积怨较深、成因复杂,虽经调解组织多次调解,但仍未化解的纠纷。

 2.属于跨区域、跨行业(系统),且调出责任主题不明确的矛盾纠纷。

  三严三实开展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研读了中央、区、市、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文件和资料。我对个人“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查摆和剖析,找出了自身存在的诸多差距和不足,理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学习深度广度不够。学习上存在形式主义,学习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强,在抽时间和挤时间学习上还不够自觉,致使自己的学习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些欠缺。学习制度坚持的不好,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多,有时不耐心、不耐烦、不耐久,实则是缺乏学习的钻劲和恒心。学用结合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写文章、搞材料有时上网拼凑,求全求美求好看,结合本单位和实际工作的实质内容少,实用性不强。比如,每天对各级各类报纸很少及时去阅读。因而,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工作标准不高,唱功好,做功差,忽视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二是服务不深入不主动。工作上有时习惯于按部就班,习惯于常规思维,习惯于凭老观念想新问题,在统筹全局、分工协作、围绕中心、协调方方面面上还不够好。存在着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不够到位的问题,参谋和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比如,到乡镇、部门、企业了解情况,有时浮皮潦草,不够全面系统。与基层群众谈心交流少,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一线情况,掌握的第一手资料不全不深,“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是工作执行力不强。日常工作中与办公室同志谈心谈话少,对干部思想状态了解不深,疏于管理。办公室虽然制定出台了公文办理、工作守则等规章制度,但执行的意识不强,有时流于形式。比如,办公场所禁止吸烟,这一点我没有严格执行,有时还在办公室吸烟。

 四是工作创新力不高。有时工作上习惯于照猫画虎,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着求稳怕乱的思想和患得患失心理,导致工作上不能完全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去干,缺少一种敢于负责的担当和气魄。比如,做协调工作,有时真成了“传话筒”和“二传手”,只传达领导交办的事项,缺乏与有关领导和同志共同商讨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工作中,有时忙于具体事务,到基层一线调研不多,针对性不强,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调研,多了一些“官气”、少了一些“士气”。往往是听汇报的多,直接倾听群众意见的少;了解面上情况多,发现深层次问题少。比如,对县委提出的用三分之一时间下基层搞调研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做到。即使下基层,有时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让看什么看什么,让听什么听什么。在基层帮扶工作上,有时只注重出谋划策,抓落实、抓具体的少,对群众身边的一些小事情、小问题关心少、关注不够。

 六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自认为在办公室工作多年,已经能够胜任工作,有自满情绪,缺乏俯下身子、虚心请教、不耻下问的态度。对待新问题、新情况,习惯于根据简单经验提出解决办法,创新不足,主观上存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思想,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七是对工作细节重视不够。作为办公室负责人,存在抓大放小,不能做到知上、知下、知左、知右、知里、知外,有时在一些小的问题上、细节上没有做好,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出现偏差。

 八是工作效率不是很高。面对比较繁重的工作任务,工作有时拈轻怕重、拖拉应付、不够认真。存在不推不动、不够主动,推一推动一动、有些被动。比如,文稿材料的撰写,有时东拼西凑、生搬硬套、缺乏深入思考。有时也存在着推诿扯皮现象,不能及时完成,质量也难以保证。对于领导交办的事项,有时跟踪、督导的不够,不能及时协调办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致使工作效率不高。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认真反思和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自己没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具体应对上没有很好地把握自己,碍于情面随波逐流。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自身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处理工作与学习关系方面,把工作当成硬任务,把学习当作软指标,对政治理论学习投入的心思和精力不足,缺乏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化。由于乡镇工作比较辛苦,从基层回到机关工作后,产生了松口气的念头,有时不自觉产生了优越感和骄傲自满的情绪。听惯了来自各方面的赞誉之声,深入基层少,对群众的呼声、疾苦、困难了解不够,没有树立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得自己有时会片面地认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完成领导交

 办的任务就行了,而未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做好工作应有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三)忧患意识不强。只是片面看到了自身工作生活环境的变化,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缺乏,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敢于冲锋、勇于担当的锐气有所弱化。有做“太平官”的意识,身处领导岗位,求新、求发展意识薄弱,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勤政廉洁意识有所弱化。随着自身经济条件的改善,降低了约束标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有些淡化,对奢靡之风的极端危害性认识不足,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诚然,造成自身存 在问题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如自身的固化思维方式,缺乏居安思危的深层次思考等。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查摆问题,剖析根源,关键在于“洗澡治病”、解决问题。本人决心从党性原则出发,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强有力措施,立行立改,取得实效。

 (一)求真务实 办公室主任作为承上启下、协调全局、沟通内外的重要角色,要立足发展、改革的新形势、新情况,以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品质做出表率。

 一是增强大局意识。要站在全局高度想问题,立足本职岗位做工作。要注重换位思考,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所谋,及早提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二是增强超前意识。要认真研究领会组织意图和领导思路,围绕领导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可靠依据。要广泛搜集资料,研究各乡镇、机关单位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做法,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为领导提出决策预案。因此,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赶前不赶后,尽可能早半拍、快半拍,提高敏感性,增强主动性。唯其如此,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参谋”才能参在点子上,“助手”才能助到关键处。

 三是增强创新意识。要强化服务理念,做深、做透、做好服务工作;要以协调、配合作为服务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做到服务不越位;要围绕解决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服务,切实通过服务和协调把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解决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勤政为民

 办公室既是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决议的执行部门,也是督促落实县委、政府决议的监督部门。破除官僚主义,勤政为民应当做好“四件事”。

 一是善于走进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各项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破解“官僚主义”,依靠的依然是人民群众。工作中,要力戒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官老爷”做派,多与群众接触,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养成问计于民的好习惯。

 二是勇于解难事。务实从严,是每个党员干部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要把这种态度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去,要戒除贪图淫逸、讲求舒适、怕吃苦、饱食终日、碌碌无为的不良作风,承担起肩上的责任,做到为官一任,作为一方。

 三是简化办事程序。要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最大可能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办事速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勤俭从政,效率为先。

 四是接受监督。联系群众更要相信群众,加强民主更要多听民声。工作中时时处处应该考虑到群众利益,自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让工作开展得更有人气和活力。

  (三)艰苦奋斗

 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落实不赠送、不接受礼品的规定,切实解决违反规定和超标准享受待遇的各种问题。要结合“治治病”的要求,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边学边查边整改,对照镜子,深挖思想根源,净化心灵,摒弃享乐主义,坚持艰苦奋斗,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奋发有为的面貌赢取人民群众信任。

 (四)廉洁自律 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群众本色不能变,群众情怀不能淡。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净化思想、洗涤灵魂、增强党性、明确航向。在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中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锻造健全和谐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