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8篇

时间:2022-12-06 15:20: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8篇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附件 2014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名单小学音乐 一等奖(8人) 陆韵梅南通市崇川学校崔海鹏如皋市安定小学盛昕熳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8篇,供大家参考。

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8篇

篇一: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2014 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获 奖 名 单 小学音乐

 一等奖(8 人)

 陆韵梅 南通市崇川学校 崔海鹏 如皋市安定小学 盛昕熳 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 李

 静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彭剑慧 连云港市东港小学 吕乐怡 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薛

 冰 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薛张悦 苏州高新区金色小学 二等奖(8 人)

 季

 洁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天润城分校 王龄萱 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 郑

 倩 徐州市淮西小学 吴

 琳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 王

 蕊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王

 霞 盐城市实验小学 丁音音 扬州市沙口小学

 张

 敏 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三等奖(9 人)

 余

 亚 镇江市金山小学 张莉莉 淮安市实验小学 李淑娟 丹阳市新区实验小学 王

 梓 徐州市黄山中心小学 方畅妍 泰州九龙实验学校 朱秀秀 宿迁市泗洪县明德学校 徐

 静 宿迁第一实验小学 张

 妤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胥洁雯 扬州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

  小学品德 一等奖(8 人)

 徐美玲 镇江扬中市第二实验小学 乐

 琰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胡

 清 南京市赤壁路小学 华琳智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吴梦玉 淮安市曙光双语学校 王

 苏 泰州市实验小学 沈红霞 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鲁剑锋 无锡市新区坊前实验小学 二等奖(8 人)

 卞小利 连云港师专第二附属小学 郭筱凯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梁翠芳 宿迁市沭阳县南湖小学 桂冠群 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 王

 燕 镇江扬中市油坊中心小学 黄俊俊 南通市如东县实验小学 陈

 萍 盐城东台市实验小学 王

 成 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三等奖(10 人)

 李

 竞 淮安市实验小学 陈

 蕾 南京市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

 胡

 静 苏州张家港市梁丰小学 赵余霞 泰州靖江市城中小学 许

 丽 扬州市江都区真武小学 宋

 梅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朱翠莹 扬州市江都区龙川小学 王

 颖 徐州邳州市英华实验学校 李

 桦 常州市怀德苑小学 马

 丽 连云港市大庆路小学

  小学信息技术 一等奖(8 人)

 莫文骅 赣榆县实验小学 袁军辉 丹阳市实验小学 张 维 宜兴市实验小学 佘友军 海安县实验小学 李 飞 连云港猴嘴中心小学宋跳校区 李常伟 徐州市民富园小学 王鹏鹏 如皋市白蒲小学 吴 雅 盐城市景山小学 二等奖(8 人)

 高 鹰 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李 玲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胡 佳 无锡市东林小学 叶小敏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 徐 婷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霍文兰 太仓市新区第三小学 胡卫俊 淮安市实验小学 王苏明 南京市天妃宫小学 三等奖(10 人)

 翟婷婷 徐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孟

 亮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洪

 垚 泰兴市济川小学 薛 静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朱志国 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芦 斌 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 顾 枫 常州二实小集团翠竹新村小学 彭长风 扬州市广陵区东花园小学 戴芳芳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小学 项

 强 沭阳县南湖小学

  小学劳动与技术 一等奖(8 人)

 王 蕙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杨 寒 连云港市苍梧小学 何秀宝 淮安市开发区天津路小学 邱 倩 连云港市关里中心小学 张丽丽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章迎弟 宿迁市实验小学 唐 雯 苏州市平江实验学校 吴 菊 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二等奖(8 人)

 陈

 慧 泰州市口岸小学 杜瑜君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张 飞 启东市东海小学 陈

 滢 靖江市实验学校 梁 静 徐州市光荣巷小学 曹小卉 如东县宾山小学 杨 颖 南师附中江宁分校 浦柯红

  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 三等奖(10 人)

 钱 静 泗洪县实验小学 匡 燕 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王君燕 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第五小学 张文华 金坛市后阳小学 冯 芸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 孙晨玉 镇江市镇江新区平昌小学 李 萍 江苏省高邮城北实验小学 丁 洁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钱晓宏 扬州市江都区真武中心小学 孙 微 徐州市大彭实验小学

  初中语文 一等奖(12 人)

 卫

 峰 南通市陈桥中学 李文婷 淮安市曙光双语学校 王美霞 如皋市高明学校 季

 帅 扬州市文津中学 蔡

 敏 淮安市开明中学 邓荷蓉 南通市跃龙中学 杨

 涵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吴

 敏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凌

 惠 沭阳县怀文中学 王苏莹 南京市中华中学 赵

 晔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 刘胜男 江苏省锡山高中实验学校 二等奖(12 人)

 李

 猛 盐城毓龙路实验学校 陈

 泠 苏州市平江中学校 吕

 龙 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 仇红梅 连云港市培仁学校 蔡丽霞 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 李春庄 东海县实验中学富华路校区

 何道平 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陈

 静 宿迁市钟吾初中 严晓燕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 疏大四 常州市武进区前黄实验学校 倪俊鹤 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 王维维 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三等奖(15 人)

 范

 涛 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 胡宽莉 句容市崇明中学 翟仁爱 徐州市东苑中学 张学会 盐城市初级中学 周喜悦 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王

 芳 靖江市实验学校 翟倩倩 徐州市第 34 中学 华智锋 无锡市民办辅仁中学 杜广程 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实验学校 周

 俊 溧阳市第六中学 王祥芳 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 姚

 鑫 宜兴市实验中学 魏

 蓉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中 徐银花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冯加喜 丹阳市第三中学

  初中历史 一等奖(8 人)

 李小飞 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 沈治仁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 刘

 菊 徐州市第 35 中学 张和美 无锡江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陶

 丽 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 吴

 婧 南通市如皋初级中学 江

 曼 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 陈丽丽 镇江市江南学校 二等奖(8 人)

 许俊玲 淮安市开明中学 江叶锋 江阴南菁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朱逸茹 泰州二附中 居恺悌 常州外国语学校 陈会阁 连云港赣榆区柘汪中学 吴

 玉 镇江市新区大港中学 吴杨秋 扬州市赞化学校 李曼曼 盐城市初级中学 三等奖(10 人)

 高

 能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韦晓晨 南京市六合励志学校 褚方晨 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孙强华 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王唯薇 盐城市大丰实验初中 单流通 沭阳如东实验学校 王

 娅 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贾

 岩 江苏睢宁新世纪中学 陆宗高 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朱秋香 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

 初中体育 一等奖(8 人)

 李

 详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董洪旭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罗圆中 镇江市第三中学 王若穷 南京市南航附中 杨诗勇 镇江科技新城实验学校 张道波 无锡市广丰中学 郭小娟 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中心中学

 陈志良 南通农场中学 二等奖(8 人)

 徐海英 南通市跃龙中学 李国忠 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 胡

 丹 江阴初级中学 徐

 影 徐州市铜山区吕梁学校 许丽丽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 钱旭东 常州市清潭中学 吴丽娜 泰州市南沙初级中学 钱

 程 常州武进星辰实验学校 三等奖(10 人)

 李

 成 宿迁青华中学 周晓穗 淮安市文通中学 卞壹东 江苏省盐城中学 张东阳 淮安市涟水县郑梁梅中学 王

 敏 宿迁市泗阳县志远中学 顾冬芳 泰州市兴化新垛中心校 王鹏永 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 王

 进 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 林

 崔 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汤卫林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

  高中化学 一等奖(8 人)

 张

 霞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佘海红 江苏省如皋中学 王

 军 江苏省东台中学 金

 茹 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 孔玲芸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陆

 婵 淮安市清浦中学 王

 澍 徐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方

 云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二等奖(8 人)

 谌廷玲 赣榆高级中学 吴亚男 徐州市第三中学 周珏卉 无锡辅仁高中 田益民 江苏省姜堰中学 赵园园 邗江中学 孙东楼 江苏省盐城中学 高

 宏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叶

 虹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三等奖(10 人)

 张金怡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陈

 怡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陈宗亭 镇江实验高中 李静雯 南京外国语学校 王

 明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王丽芹 江苏省郑梁梅高级中学 李

 鑫 邗江瓜洲中学 葛懿斌 宜兴中学 刘

 敏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徐

 军 江苏省泗洪中学

 高中语文 一等奖(12 人)

 薛永娟

 南通市天星湖中学 赵晓莉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陈

 月 江苏省东台中学 任

 涛

 连云港高级中学 杜新建 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 黄

 剑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 杨

 杰 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李欣荣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周文峰 江苏省盐城中学 谢

 实

 江苏省扬州中学

 朱海艳 江苏省淮阴中学 王

 欣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 二等奖(12 人)

 付

 曼 徐州市第三中学

 陈

 娟 江苏省泰兴中学

 叶大伟 新沂市高级中学

 魏正芬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李

 静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张衍标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董燕萍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孙霁蔚 南京市第九中学

 陈晓妹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

 吴

 纪 宿豫实验高中

 赵妍妍 江苏省江阴长径中学

 邹道进 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三等奖(15 人)

 王海燕 徐州市第一中学

 陈希凡 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

 王

 琦 江苏省口岸中学

 张

 立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王晓青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宋小文 江苏省金湖中学

 方应香 句容市第三中学

 赵静媛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卞建荣 盐城市第一中学

 张

 欢 江苏省宿迁中学

 顾鑫浩 常州市第一中学

 李

 艳 江苏省邗江中学

 李外平 南京市第十二中学

 贺庆东 江苏省淮州中学

 陈玉洁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体育 一等奖(8 人)

 李晓彦 徐州市第一中学 刘

 挺 南京市金陵中学 姚

 美 江苏省泗洪中学 杭

 晨 东台市安丰中学 汪

 静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中学 吴

 卿 江苏省天一中学 张子云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周晓晨 江苏省金湖中学 二等奖(8 人)

 朱德利 南京市中华中学

 高丽娜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陈维云 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 吴

 昊 南通市第二中学 付

 兵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魏从林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刘洁茹 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丁

 峰 泰兴市二高级中学 三等奖(10 人)

 杨国威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郑贺同 江苏省镇江第一高级中学 刘丽荣 江苏省邗江中学 刘

 俊 江苏省泗阳中学 王

 璐 盐城市南洋中学 马改玲 江苏省宝应中学 陆

 健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高德华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贡振华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翟国华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特殊教育(聋教育组)

 一等奖(8 人)

 闫

 青 镇江市特教中心

 吕

 颖 常州市聋人学校

 汪

 莉 镇江市特教中心 朱丽君 盐城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徐青青 南京市聋人学校 张晓慧 常州市聋人学校 汤

 琴 苏州昆山爱心学校 刘

 慧 南京市聋人学校 二等奖(8 人)

 蒋黎杰 无锡宜兴市特殊教育学校 夏

 昀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王

 丹 淮安洪泽特殊教育学校 成亚楠 南通通州区特殊教育学校 沈

 娟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蒋苏建 南通如皋市特殊教育学校 孙海霞 连云港灌南特殊教育学校 王

 伟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三等奖(10 人)

 雷

 丽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钱贤纱 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 卞査丽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樊明娟 盐城市聋哑学校 孔婷婷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高媛媛 徐州新沂市特教中心 黄

 丽 宿豫区特殊教育学校 范小英 苏州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 张

 芳 宿迁泗洪特殊教育学校 蒋寿柏 淮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培智教育组)

 一等奖(8 人)

 金

 璟 南京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 丁同梅 盐城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 徐

 虹 苏州市平江培智学校 张晓静 南通海门市特殊教育学校 吴艳红 南京市溧水特殊教育学校 范红霞 泰州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沙莉莉 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 颜

 静

 扬州市培智学校

 二等奖(8 人)

 郭亚静 镇江市特教中心

 王瑜欢 苏州常熟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

 扬 镇江扬中市特教中心 陈

 蓓 无锡江阴市特殊教育中心校 庄

 丽 连云港市新浦培智学校

 武德娣 盐城阜宁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馨茗 常州金坛市启智学校 黄

 华 泰州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 三等奖(10 人)

 李

 韦 扬州市江都区特殊教育学校 李亚华 常州武进区特殊教育学校 吴雪利 宿迁宿城启智学校 张

 艳 徐州邳州特教中心 李

 婧 连云港海州区培智学校 朱维娜 无锡市崇安区辅读学校 陈

 飞 淮安金湖县特殊教育学校 陈

 慧 宿迁泗洪特殊教育学校 陈明珠 徐州泉山区特教中心 蒋玲玲 淮安洪泽县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盲教育组)

 一等奖(3 人)

 陈秋节 南京市盲人学校

 徐

 芳 徐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

 晨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二等奖(3 人)

 张晓姣 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

 茜 苏州市盲聋哑学校 燕立茵 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 三等奖(3 人)

 徐

 浩 盐城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武姝含 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 董

 佂 宿迁宿豫特殊教育学校

篇二: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性的主题培训,如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力提升等,也完全可以以这一模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这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六个意识”— —专业化的质量意识、专业化的服务意识、专业化的管理意识、专业化的宣传意识、结合热点的课改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并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实施多元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一所学校或者一个区域,只有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了,教育质量才能提高。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培训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要有意识地去改进与发展,这样培训效果才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需要面对很多问题。教师的培训工作永远在路上, “做真培训、真做培训”应是师训者永远的追求。

 □ ◢优化培训 , , 赋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沈 兵1孟炳忠2(1.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盐城 224599;2.盐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盐城 224002)摘 要:当前的乡村教师培训存在着学习力匮乏、专业技术含量不高、专业水平提升缓慢等问题。赋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通过科学确定研修主题、合理设计研修课程、充分凸显研修主体等方法,有助于实现乡村教师的素养提升。关键词:教师培训;教师素养;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育工作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教师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教师也是从事教人学习的职业,是他人学习的榜样和示范。但当前的教师培训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乡村教师更是面临着学习力匮乏、专业技术含金量不高、专业水平提升缓慢等问题。很多乡村教师的生存状态表现为囿于经验缺乏理性自觉、困于琐事缺乏系统思考、怠于发展缺乏专业自信、甘于平庸缺乏职业追求 [1] 。而教师素养提升是关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性决策,需要教师培训的支撑。关于教师培训,《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近年来,江苏省大力推进乡村骨干教师培*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第十三期2019年度立项课题“推进高中政治教师学科素养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29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7·8教师发展97。

 。. .。

 。

 育站工作,因此,优化培训,提升培训实效,赋能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成了提高教师培训效果的重要方略。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谈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工作方法。一、科学确定研修主题美国成人教育学者梅里安认为,成人教育的各种教学项目无不体现出它们的实用性、功利性和职业性。他们通常是为了解决自己或组织遇到的某些问题,并希望学习的收效很快 [2] 。要想真正发挥培育站的功能,实现培训的目的,研修的主题和形式必须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研修主题的确定必须目标明确、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学员才会在心理上产生认同,真正参与到培训中来,从而实现培训的目的。确定研修主题要特别注重价值引领。培训要让先进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学习中,让它内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价值追求,参训教师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都能受其引领、自觉践行。在当下的课程实施中,不少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缺乏系统化与结构化,教学目标导向不明确,活动形式重于内容,活动环节参与性不强,且课堂情感投入不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主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抓不住课堂上的重、难点。因此,我们的研修主题就应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课堂。如政治学科的活动型课堂教学是基于不同复杂程度的典型情境,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载体,以解决不同难度的学科任务为手段,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必备知识、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在呈现形式上,要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课程化”,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一方面,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努力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要针对提供的相关活动,设计可操作、有针对性的测评 [3] 。二、合理设计研修课程李·舒尔曼认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性的智慧工作 [4] 。毫无疑问,培育站要突出高位引领和学术探讨。在以往的研修实践中,培育站会请一些专家做报告,但效果不佳。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调查与走访,我们发现一线教师对单纯的学科前沿报告、专家理论讲座等研修形式比较反感,他们认为:这些讲座在内容上都是一些概念性、理论性、言语式的东西,晦涩难懂,与自己的教学关联不大;在形式上都是单向性、被动式的,参与性不强。他们更倾向于在研修过程中的个体体验与参与,喜欢能够直接提供范例的课堂教学:在对象上,他们更喜欢工作在一线的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在形式上,他们更喜欢现场课堂教学、真实的案例研究、面对面的对话研讨等,认为这样的研修方式比较接地气,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且研修内容更具针对性,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能够直接解决个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和障碍。因此,研修课程内容既要有专家的高位引领,使研修能够跟上最新的课程发展方向,又要符合基层教师的发展需求,使学员专业发展需求与研修主题保持高度的契合,从而让学员的学习活动和研修主题产生思维的“共振”、行为的“合拍”,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内驱力,让研修成为学员的一种自觉行动和自我需求,调动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乡村骨干教师对高质量研修培训的期望。( 一)

 )

 指导学员订立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年龄、岗位、职称和业务水平,与学员一起确立适合的研修目标,制订符合学员实际情况的差异性研修计划。每人1本《学员研修手册》,学员在研修手册上记载自己的研修轨迹。研修计划的制订既要“扬长”,也要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7·8教师发展98。

 。. .。

 。

 “补短”:扬长,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自身潜能,更上一层楼,寻求专业发展上的突破策略;补短,就是要剖析自身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求突破方法与改进措施,向风格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二)

 )

 强化课堂教学的指导教师研修的主阵地在课堂。学员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学习,在深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进一步把握教学方式的改进,实现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一是突出自我发展。运用同课异构和同课再构,让学员在课堂教学的自我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二是突出高端引领。邀请省教研员及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就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做专题讲座。三是突出现场指导。邀请省、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从自身的课堂教学出发,让学员在观摩教学过程中领悟:领悟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倡导情境创设、问题设置和任务驱动,提升在结构化情境中解决难易不等的问题的能力;领悟学科内容的转化,重构学科内容的表征方式,注重学科内容与教育学知识的深度融合。( 三)

 )

 加强教育科研研修, , 突出课题研究 、论文写作的指导如果说课堂教学指导主要是在实践操作层面的研修,那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比较多的则是关注实践后的理论总结与反思。培育站中的课题研究和论文主题主要从课堂教学中产生,即针对教学中产生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和论文写作的主题。在前期的活动中,培育站导师带领参训学员一起申报市级课题,课题与培训主题高度契合。针对立项申报书,邀请专家面向全体学员一起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针对论文写作的指导,首先是由学员在大量阅读和反思的基础上初步确立自己的论文标题和基本框架,然后分别邀请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主编和每年发表论文较多的本地专家,针对学员实际情况面对面地打磨与指导。在所有的专家讲座、课题指导等各项活动中,我们考虑到不同学员的理解有一定的差异,都设计了学员与专家的互动交流环节,使培训不再是专家向学员单向的信息灌输,而成为与专家共同思考、同频共振、思维碰撞的过程。三、充分凸显研修主体世界著名实业家稻盛和夫的经营理念是“量化分权”,让每个人都成为经营者,让每一位成员都成为团队的主角,点燃每个人的工作热情。一个优秀的培育站主持人应让研修学员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培育站的主角,并创造条件让每一位成员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长才干,让他们成为研修活动的真正主体。这样能大大缓解培育站服务的工作负担,更重要的是为每个成员赋能,让学员在研修实践的自助服务中锻炼组织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 一)

 )

 在课堂教学的研修中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研修首先是学员之间的同课异构。不同学员按照个体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先进行独立备课,再抽签确定上课学员。这样让所有学员都能够对这一节课有自己的思考,为后面的研讨打下基础。上完课后,导师进行针对性教学点评,然后再通过学习小组研讨、打磨改进教学设计。在研讨过程中,每个学员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研讨后每组再由代表上台展示研讨的成果。上课教师根据导师点评和研讨情况再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第二天安排同课再构,还是由这位教师按照修改后的设计上同一内容。在反复的研磨和展示过程中,教师的潜能被激发,既感到紧张,又有点兴奋,有被认同和激励的感觉。在教学设计的反复研磨中,参训学员可以逐渐感受到教研的真谛;在课堂展示环节,学员能通过课堂上学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7·8教师发展99。

 。. .。

 。

 生前后学习状态的变化,感受到自身努力的效果,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

 )

 通过轮流主持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研修活动的开场环节,需要改变以往都是主持人或导师主持的方式,由轮值主持人介绍当天的活动主题、出席人员、活动流程和研修目标等。在活动过程中,主持人需要参与过程管理,不管是专家讲座还是课堂教学,轮值主持人都要时刻关注研修进程、学员动态,并做好活动的素材积累工作;在活动结束时,轮值主持人需要对整个研修活动进行恰如其分的总结。轮值主持人在主持活动前事无巨细的准备、主持过程中一丝丝的紧张、活动圆满结束后如释重负的释放,都能让他们得到锻炼,并感受到自己就是这场活动的负责人和组织者。( 三)

 )

 通过研修活动的报道凸显学员的主体地位在研修活动结束后,我们需要立刻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省级网站的宣传投稿工作,二是研修“美篇”的制作,三是研修简报的制作。这几项工作同样不能由导师组包办代替,而应由各学习小组轮流完成。新闻宣传讲究时效性,如活动结束当晚就需要完成新闻报道稿。目前,江苏省教师教育管理系统上相继报道了培育站的活动,如《有实效培训促提升 蓄势待发新征程》《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做优秀思政人》《提高课堂质量 提升教师素养》《立足课堂重实践 能力提升再出发》《专家引领促发展 学员研学热情高》。相关新闻报道侧重于对研修活动的推介, “美篇”的制作则更多地呈现了学员现场学习情况,研修简报中不仅有研修过程的记载,还有每一位学员的学习心得,这项工作通常在研修结束后的一周内完成。通过对研修主题的提炼和表达、对研修过程中精彩瞬间的捕捉和描写、对研修结束后学习内容的总结和反思,学员们融入学习、深刻领会、不断内省和自我提升。

 □ ◢参考文献:[1]徐伯钧.江苏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2019(70):7-10.[2]伊利亚斯·梅里安.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7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43.[4]王祖浩,等.化学案例教学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1.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7·8教师发展100。

 。. .。

 。

篇三: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13 · 3□ 左其安规范运行建制度 优化流程强管理—— — 江苏省滨海县强化制度管理、 推进科学发展的教育实践教育承载着孩子的未来,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承载着发展一方文明的责任。教育局长作为区域教育的领跑人,责任重大。教育系统人多,事多,财政投入多,社会关注度高,如何管好人、用好钱、办好事,既是教育局长的工作重点,更是教育局长的工作难点。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我一直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不断地对手中的权力进行自我剥夺,较好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工作难题,一位位优秀年轻干部迅速脱颖而出、发挥作用;一笔笔财政资金被严格监管、合理使用;一项项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得以科学管理、顺利实施,全县教育事业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出台各项制度 增强管理规范在教育人事管理方面:一是科学选任中小学干部。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干部管理的意见》《关于中小学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定》《中小学后备干部工作办法》 等一系列硬性规定,中小学干部选任一律实行空岗预告、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民意否决等制度,打破了中小学干部选拔任用的传统模式,使得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思想、业务水平过硬,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新人不断地走上中小学领导岗位,中小学干部整体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建立“三结合、三挂钩”制度,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干部的管理。“三结合”,即中小学干部的工作实绩考核与教育局各职能科室日常工作检查相结合,与教代会民主评议相结合,与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相结合;“三挂钩”,即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与中小学干部的任免挂钩,与学校的评先创优挂钩。另外,对教职工不满意率超过 30%的干部责令辞职,满意率未达 80%的一律不列为提拔对象;教学实绩处于同类学校末位的,对学校领导班子诫勉谈话,核减学校的各类评先评优指标;连续 3年综合考核靠后的学校,不得提拔新干部,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调整、交流。“十一五”以来,全县新培养出名校长、模范校长、优秀校长 20名。二是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教师有序流动制度,坚持“年年有流动,校校有交流”。积极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健全城镇校教师到农村校轮岗、中心校教师到村级校轮岗制度。建立教师有效培训制度,坚持“面向全员、培养骨干、城乡兼顾、均衡发展”的培训方针,采取远程培训、集中面授、校本研修等多种途径,对全体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分岗培训,强化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出台 《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认真清理、核实和处理在编不在岗教师,对教职工请假、聘用、调动、晋级等实行常态化、规范化管理,使教职工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得到了强化。建立新教师凡进必考制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将全县进人学校、需求学科岗位以及考录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整个考录过程组织严密,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全程参与。新教师分配实行教师和学校双向选择,按招考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用的名次为顺序,现场自主选择分配学校岗位。“十一五”以来,全县新培养出省特级教师 6名,市名教师 8名,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 300名。三是全面提升教育局管理效能。相继制定出台 《局长办公会制度》《重大事项议事规则》 和 《事权划分规定》 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强、实际管用的制度规定,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建立教育局领导干部包线与包片相结合的制度,实现对整个教育系统的有效管理。改变了以往单靠领导干部分线负责的办法,使每个领导干部在分管一项工作的同时,又包靠一个工作片。领导干部包靠镇区、学校,采用“一线工作法”,调查研究,掌握社情民意,将基层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反映上来,积极帮助化解。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促进学校规范发展,确保工作落实和政令畅通。建立项目化管理制度,将教育工作目标任务编制成具体项目,根据项目的等级,明确局领导、科室负责人为每个项目教改前沿JIAOGAIQIANYAN我谈校长WOTANXIAOZHENG47C MY K

 2013 · 3具体责任人,实行分类指导,做到计划、时间、责任三落实,以项目大推进促进教育事业大发展。“十一五”以来,全县各类教育发展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上级规定标准,在省、市对县 (市、区)

 教育工作考评中,我县考评结果一直为优秀等级。在教育经费管理方面:一是建立教育经费集中结算制度,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经费管理。成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会计结算中心,遵循“校财校有、校账局管、总量控制、立项报批、严禁超支、违规必究”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经费预算、收入、支出、往来、财产物资、档案等方面加强管理,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二是建立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工程经费的监管。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专项经费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经费拨付严格按工程进度,经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学校申请、教育局审查、财政局审核、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拨款。三是建立机关经费内部控制制度。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记账人员与审批人员、经办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确保各项财务工作得以有序运行;明确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以及审批人的权限和责任,规范各项经费的使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明确经费支出的范围和开支标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经费开支,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每年一度的财务收支审计,促进学校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对校长进行在任、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校长的经济责任意识,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对中小学、幼儿园的食堂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专题审计,促进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十一五”以来,在全县教育经费管理措施的实施下,经费使用效益高,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在教育工程管理方面: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会办制度,每周至少会办一次,随时掌握教育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及时解决相关问题,确保教育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出台 《项目招投标制度》《统一合同文本制度》《质量监督制度》《安全监督制度》《竣工验收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督查通报制度》《集体会商制度》《审计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廉洁制度》 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使教育工程建设有章可循。建立对教育工程经费使用的监督制度,对经费的拨付、管理和使用等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按工程建设进度拨付资金,真正做到三个确保:确保资金落实到位,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确保不发生因工程建设产生新的债务。同时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宣传,向群众宣传政策,把教育工程预决算情况向社会公示,实行阳光操作。“十一五”以来,全县教育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农村初中留守少年儿童食宿条件改善工程和农村合格幼儿园建设工程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工程正在规范、高效地推进之中,受到了省、市教育部门的一致好评。优化制度管理 推进科学发展第一,加强制度管理,必须坚持科学设计制度。科学管理,要从科学的制度设计开始。设计什么制度,设计到什么程度,必须基于对教育工作实践的充分把握、基于对教育工作形势的客观评估、基于对反腐倡廉制度供求关系的深入研究。设计制度前一定要广泛发扬民主,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梳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现实问题和缺陷设计制度,切忌无的放矢。设计制度时,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做到灵活性,以人为本,体现时代与教育特色,设计的制度必须科学严密、切合实际、便于操作,行得通,做得到。增加制度的刚性,降低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权。制度的实施、监督、违反制度惩罚的措施要具体明确,以保证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制度的体系要配套完备、有效管用。加强相关制度之间的协调性、互补性,消除阻碍制度执行的结构性症结,建立结构合理、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制度体系。第二,加强制度管理,必须坚持有效执行制度。主要表现在:一要健全责任机制,强化执行意识。执行是制度的生命之源,执行的基础在于“明了”。要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影响力和普及率,认真组织大家深入地学习、研究规章制度;二要健全督查机制,强化执行效果。制度发布后要加强日常检查,保持制度执行的连续性,避免制度执行的间歇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监督检查的主体作用,做到“四个强化”,即强化民意分析、强化群众评议、强化社会评估、强化网情舆情,真正将制度的执行情况置于“阳光”下运行;三要健全评价机制,强化执行纪律。要通过查纠整改,增强责任意识,不断提高执行制教改前沿JIAOGAIQIANYAN教改前沿JIAOGAIQIANYAN48C MY K

 2013 · 3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加强制度管理,必须坚持不断完善制度。要及时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的回顾与清理,对于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好的、并且现在还适用的制度,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加以执行;对那些过去是正确的并且起过十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又缺乏执行条件的制度,就应该努力加以改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对那些明显已不合时宜的制度,就应该及时加以废除,以免使人无所适从。县域教育局长拥有的权力虽然是有限的,肩负的责任却是无限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自身的岗位职责,继续用好制度管理这个法宝,让完善的制度作为管人管钱管事的一条硬杠子,推动各项工作向更科学、更严密、更有效的方向发展,形成层层衔接、环环相扣、事事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江苏省滨海县教育局局长兼滨海中学党委书记)“研训一体化”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周继学教研是教师主要的专业存在。

 教研能开掘教育教学的深度, 提升办学的品位和高度。

 培训是教学与研究得以实施的有效载体, 能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 丰富教师的专业内涵。

 具体实践中, 教学研究成果需要通过教师培训物化其效果, 而教师培训需要教学研究做支撑。

 实践证明, 研训一体化能促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 有效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开县 “研训一体化” 构建路径重庆市开县针对教师队伍现状,按照 “统筹规划、 创新方式、 按需施训、 注重实效” 的原则, 着眼于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和专业成长, 有效地整合了现有资源, 优化配置, 创新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策略, 逐步形成了民主、 开放、 高效的研训体系, 开创了全县研训工作新局面。整合资源, 搭建 “研训一体化”平台2011 年 9 月, 作为县级研训机构的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根据全县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了处室的整合, 将原来的 “两室两处” (教研室、 办公室、师训处、 学历教育处)

 调整为 “六处两室” (分设中学、 小学、 学前教育、中职、 成人教育五个研训处和干训处、继教办公室、 行政办公室), 明确职责, 联合作战, 形成了处室职能融合、理论实践融合、 实践与研究融合的格局, “研训一体化” 工作模式也应运而生。

 在县教工委、 县教委的领导下,以县进修校为轴心, 把各中小学和广大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了互通互连的 “研训一体化” 平台。探寻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建联片研训模式。

 根据 “基地示范, 版块融合, 强弱搭配” 原则,从实际出发, 优化区域内师资配置,整合原有资源, 将全县分成 14 个小学研训片和 11 个中学研训片, 在每个片内选出办学水平高、 教研能力强、 师训效果好的领头雁学校牵头联片研训工作。

 开县教委还创造性地设立了 13 个片区教育均衡发展指导管理中心, 配备了教育专干和 50 名片区专 (兼)

 职研训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各片区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指导工作。目前, 开县创新工作方法, 形成了 “一体三层次” 的联片研训架构。“一体” 指联片研训融上下 (县、 片、校)

 交互、 左右 (校际)

 协作为一个整体。

 “三层次” 指县进修校承担全县联片研训活动布局的规划、 管理、评估, 负责为联片研训提供信息支持、 专业指导、 过程监管、 成果评估; 片区主要负责安排好片内研训的计划、 活动及检查评估; 研训重心转移到学校, 研训主体回归到教师, 以主题研训形式轮流在参与学校中进行, 形成相互竞争的格局。

 通过采取开设项目短训班、 设立学科工作室、实施专家引领、 送课下乡、 开展课题研究等培训方式, 确保研训活动的高效性。

 建立片区研训工作 QQ 群,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和交流, 做到经验共享、 优势互补。

 三年来, 全县共开展□□□□□□□□□□□□□□□□□□□□□□□□□□□□□□□□□□□□□□□□□□□□□□□□□□□□□□□□□□□□□□□□□□□□□□□□□□□□□□□□□□□□□□□□□□□□□□□□□□□□□□□□□□□□□□□□□□□□□□□□□□□□□□□□□□□□□□□□□□□□□□—— — 重庆市开县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教改前沿JIAOGAIQIANYAN教改前沿JIAOGAIQIANYAN49C MY K

篇四: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书强校梦想,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放飞———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五粮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朱月祥(滨海县獐沟中学,江苏 滨海224000 )   摘   要:

 2009年秋学期,为生存压力所迫的农村薄弱学校———滨海县獐沟中学,自发地开始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他们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入手,真诚地鼓励学生,热烈地为学生的闪光点鼓掌,孜孜不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炼出了“五粮课”课堂教学模式。五年的坚持,学校办学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成长驶入了快车道。课改,改变了一所学校的生存状况和发展路径。关键词:掌声;课堂生态;学习自信;五粮课;专业成长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 ( 2015 )

 02-003-2 一、课堂改革的背景(略)二、“五粮课”的由来獐沟中学推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什么叫“五粮课”?这里有很多给人启发的故事。课改前,獐沟中学的课堂很糟糕。学生厌学,课堂上几乎没有多少学生愿意听教师讲课。教师提不起精神,也懒得在教学方法上动脑筋,有的甚至索性上放羊课,你们自习吧。于是课堂上充斥着这样的“三声”:睡觉学生的打呼噜声,皮闹学生的尖叫声、打骂声,授课教师的拍桌子声、呵斥声、辱骂声。一位既任教初三又任教初二的生物课教师,为了维持好初二课堂的秩序,从任教的初三班级带去了两名人高马大的男生当他的“保镖”,一人一条板凳腿,分立在讲台的左右,以维持这位教师的授课秩序。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变成了人人生厌的地方,课堂不像课堂,学校不像学校,还有何质量和声誉可言呢?坚决消灭“打呼声、皮闹声、辱骂声”这“旧三声”,让课堂充满“掌声、笑声、惊讶声”这“新三声”。獐沟中学的“五粮课”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从消灭“旧三声”、追求“新三声”开始的。老师们,学生难道就那么令人讨厌吗?孩子们身上难道就一点可爱的地方都没有吗?尽管他题目不会解答,但他的字写的工整清秀,我们不能为他鼓掌吗?他勇于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难道不值得为他喝彩吗?这个同学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和同学一起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和合作探究的方法不值得表扬吗?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那位同学懂得珍惜时间,写作业的效率高,一点也不拖拉,我们不应该向她学习吗,我们将热情的掌声送给她!老师们,只要我们有爱心,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愿意把学生当成自己侄儿侄女甚至亲生孩子的情怀,每一个孩子就都是天使,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喜欢的、欣赏的地方,让我们为他们的可爱热情地鼓掌吧!渐渐的,掌声有了,掌声变多了,掌声变得热烈了,掌声变得饱含感情催人奋进了。随着掌声的响起,老师们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他们听课认真了,发言积极了,上黑板解题踊跃了,胆子越来越大了,课堂越来越生动活泼了,孩子们像换了个人似的,越来越可爱了。课堂,也不再是那么令人生厌的地方,相反,甚至有春风轻拂的美感快感呢。掌声、笑声、惊讶声,如阵阵春风吹过,使得獐沟中学的课堂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使得整个校园萌生出盎然的春色和希望。学校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逐步完善的构建,适时提出了一系列的规范要求和考核条例。要求老师们要提高课堂(学生)的三个率:抬头率、举手率、点头率;把握好教学的三个度:难度、梯度、进度;注重课堂教学的三个量: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努力做到三个有: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情。追求三声:掌声、笑声、惊讶声;提高三率:抬头率、举手率、点头率;把握三度:难度、梯度、进度;注重三量:知识量、思维量、活动量;做到三有:目中有人、心中有数、手下有情。三声、三率、三度、三量、三有,这五种课堂元素,就好像五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使得獐沟中学的每一节课都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富有一步步提高的成效。江苏省教育厅的一位领导到学校听课,他风趣地说,中国有五粮液,是名酒;你们滨海有五粮粥,是名粥;你们獐沟中学的这种叫“六小组、四环节、双主体”的课,不妨就叫“五粮课”吧。“五粮课”名不虚传啊,也是名课呢。它原料是丰富的,工艺是精良的,营养是全面的。很好、很适合獐沟中学这所农村学校的校情,值得全省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这就是“五粮课”这个名字的由来。三、全面开发学习力“五粮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定教,教学合一,全面开发学习力”,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学名,是“六小组、四环节、双主体”。六小组。把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平行的学习小组,每组6~8人组成。每节课教师都对六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积分评价,并把得分记载在教务处专门统一印制的统计表上,由教务处按周结算小组的得分。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的、踊跃发言的、勇于发表不同见解提出质疑的、对问题的解决有独到之处的、小组合作交流好的,都可以加分奖励。班级评选周冠军组,年级评选月冠军组,学校评选学期、学年冠军组。冠军组可以获得“家乡游”、“我们看海去”、“烟花三月下扬州”、“ 211 高校寻访游”等各种规格的奖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空前的激发,课堂学习氛围浓郁到了令人振奋的地步。一位到南京大学寻访的初三学生,采撷了南大校园里的一片枫叶,小心翼翼地夹到笔记本里,她在枫叶的旁 边 写 道:我要为成为一名南大学子而悬梁 刺股 不 懈努力!四环节。教学有法,并无定法,贵在得法。獐沟中学“五粮—3—教师教育.2015.02学校管理

 课”模式要求课堂必须具有学、议、讲、练这四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一切,教师不能占据课堂的全部时间和空间。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必须得到真正的尊重。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质疑的权利、咀嚼和反刍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要有时间学习和领悟,学生要有机会讨论和质疑,学生的疑惑和困难要得到教师的回应和帮助。

 45 分钟不只是有教师的“教”,更 要 有学 生 的“学”,教为学而教,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教学合一,全面开发学习力。双主体。课堂教学是一架马车,“教”和“学”是这辆马车的两只轮子,只有两只轮子都是饱满的、足气的、平衡的、对称的,这辆车才能跑得欢、载得重、行得远。否则,坡脚马车,难前进,要翻车。獐沟中学的“五粮课”课堂教学模式,花大力气保证两只轮子的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了空前地开发,过去的“要我学”彻底变成了“我要学”,课堂上那种“黑板嫌小,问题嫌少,下课嫌早,说话像吵,走路似跑”的火热学习局面令到校参观的外校教师敬佩不已,更令前来听课的家长们眼噙泪花。四、五年课改的成效1. 教师的专业成长驶入了快车道。课改五年,是全校教师刻苦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的五年,是全校教师教学能力大提升的五年。獐沟中学的课改,虽是自发的,是被生存压力逼出来的,但绝非是盲目的。

 2009 年 12 月底,我校申报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打磨喷喷香的‘五粮课’”研究课题,得到了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课题组的批复,成为该课题的子课题,从此,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该课题组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北师大、中国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教授数次来校调研指导。江苏省教育厅、盐城市教育局、滨海县教育局的专家领导更是一直在关怀指导我校的“五粮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研氛围呈现前所未有的浓郁,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了课题研究的行列中来。与此同时,其它与课改相关的课题研究也纷纷得以立项并扎实开展。课改以来,学校教师共主持国家级课题 4 个、省级课题 7 个,市级重点课题 5 个,县级课题 21 个。一大批教学论文陆续发表, 10 年至今,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 19 篇,省级以上期刊论文 309 篇。

 49 名教师在县级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 27 名教师在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6名教师在省级教学竞赛中获奖。其中, 2 名教师获得江苏省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课改专著《“五粮课”教学与研究》出版,朱月祥老师的个人教学专著《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工艺简述》出版。2. 学校办学质量持续稳定提升。

 2010 年,课改第一年,学校课堂纪律、秩序、学习氛围明显变好,教风、学风、校风得到极大改善,周边群众及学生家长的评价变得积极正面,办学质量已经有所提升,综合考核摆脱了过去长期的倒数状况,上升至全县中游行列,县教育局授予我校“课改特别奖”。

 2011年,课改的第二年,质量上升至全县第一板块(前六名),第一次获得了办学质量综合考核综合奖。

 2012年,课改的第三年,年度办学质量综合考核第一次获得全县唯一的一等奖; 2013年,课改的第四年,再次获得全县唯一的一等奖; 2014 年,课改的第五年,第三次获得全县唯一的一等奖。实现了办学质量“三连冠”的梦想,学校已经稳步发展在全县初中名校的行列。3. “五粮课”课改探索推动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五粮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一个早上一个晚上就构建完成的,它是紧扣学校教情学情实际,一步步摸索发展起来的。而且,这种探索建构,从一开始就是和周边学校携手合作进行的。在五年的“五粮课”课改实践中,和獐沟中学进行过课堂教学交 流 研 讨 的 县 内 高 中、初 中、中 心 小 学,不 下 150 校(次),有的学校曾先后数十次前来进行联合研讨探索。随着课改的持续推进,《滨海日报》、《盐城大众报》等地方媒体都曾连续宣传报道学校的课改探索。盐城市教育局曾在《盐城教育简报》刊文向全市介绍推广獐沟中学的课改情况。尤其是在学校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课改效果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江苏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江苏网等媒体的连续报道,使得“五粮课”的影响日益扩大。县、内外中小学纷纷到校参观学习。有近200人次的教师被邀请到外校上“五粮课”示范课。学校骨干教师先后应邀到四川遂宁、陕西惠安、南京江宁等地开设课改示范课,展示了学校独具特色的“五粮课”。

 2013年12月,学校“五粮课”课改模式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并在全省范围内加以推广。五、课改带来的启示1.课堂,是办学的主战场。课堂,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课堂,是学校办学的主阵地。校园里,最困难的管理是对课堂的管理;最需要勇气和智慧的管理,是对课堂的管理;最有回报最有效益的管理,同样也是对课堂的管理。抓住了课堂的管理权,等于抓住了办学的牛鼻子。学风、教风、教科研、质量监控、教师专业成长,甚至德育工作也都可以由此得以带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所学校,如果在其近期工作部署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没有把课堂教学置于核心地位,那么,就等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2. 师德,最核心的发展力。任何课改,最终取决和依靠的,不只是教学技术,更有教师的师德。五年的“五粮课”课改实践告诉我们,一位爱学生、爱讲台、爱学校的教师,不论他年龄多大,也不论他任教什么学科,都能成为“五粮课”教学高手,都能成为课改的标兵,都能绘就三尺讲台的精彩画卷。反之,那些对孩子冷漠、对工作敷衍、师德缺失操守不好的教师,无论你推行何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永远得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改革,与其说改变的是教学方法,不如说是教师师德的改变。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永远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要想取得成效,都必须有优良的师德基础作保证。3. 学习力,一座珍贵的金矿。课改前,獐沟中学的学生令家长失望,令教师摇头,课堂上“旧三声”充斥。“五粮课”推行的今天,同样是这些孩子,他们精彩的表现,令教师惊喜,令家长欣喜。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五粮课”模式始终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力的开发。尽管他们是苏北农村薄弱学校的孩子,尽管他们大都是父母在外地谋生的留守子女,但是,他们同城里孩子一样的聪慧,一样的热爱生活,一样的水灵和生动活泼,一样地充满了理想和憧憬。只要我们给他们以关怀、以呵护、以尊重,给他们自主的机会,给他们表现的舞台。任何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力,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只有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更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激发他们的学,指导他们的学,激励他们的学。一旦学习力这座金矿得到了充分的挖掘,那么来自学生的精彩,将是我们始料所不及的。—4—教师教育.2015.02学校管理

 如何开展数学自主学习中的“研读”教学 计剑芬 / 45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名词性从句教学中的应用 鲁宗钢 / 46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吴洋 /47 化学学习能力可以“问”出来 朱生跃 / 48 高中政治作业布置的有效策略 徐静 / 49 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探究 张承先 / 50 浅谈农村小学儿童诗的阅读和指导 刘扣成 /51 浅谈学生作文如何进行景物渲染 陈俊林 / 52 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叶金艳 / 53 物理生态课堂中教学目标与教学资源的利用 叶 玲 / 54 情景教学法在小班社会活动中的运用 顾丽明 / 55 伙伴学习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萍 / 56 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 许佳燕 / 57 奏响课堂练习 “三 步曲” 汪丽香 / 58 趣味导入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吕巧芹 / 59 浅谈如何巧设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 沈勇 /60 例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吕祝娟 /61 浅谈小学英语音标教学 薛美琴 / 62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周云娥 /63 【教学感悟】

 “学生眼中的任务型阅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闻宇青 谭太新 / 64 有效教学的“三紧”、“三要”初探 张金燕 / 65 浅谈对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认识 蒋红奕 / 66 生活让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唐行华 / 67 农村...

篇五: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附件 1:江苏省:江苏省 2015 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点信息表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现场确认点信息表序号 序号 考

 区 考

 区 确认点名称 确认点名称 详 细 地 址 详 细 地 址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1 南京市玄武区考区 玄武区成招办 后宰门富贵山小区内 7 号(玄武开放大学)

 025-66000567 2 南京市秦淮区考区 秦淮区招生办 中山南路 333 号(农行旁巷内)

 025-52311965 3 南京市鼓楼区考区 鼓楼区自考办 三步两桥 6 号(中山北路虹桥加油站正对面巷内 100 米) 025-83210082 4 南京市建邺区考区 建邺区招生办 水西门大街 76 号 025-86513654 5 南京市浦口区考区 浦口区第三中学 城运路 8 号(浦口三中一楼)

 025-58887338 6 南京市化工园区考区 化工园区招生办 旭东路 629 号(教师发展中心)

 025-68138670 7 南京市栖霞区考区 栖霞区招生办 和燕路 435 号(吉祥庵邮局旁)

 025-85326513 8 南京市雨花台区考区 雨花台区招生办 雨花东路 47 号 025-52420528 9 南京市江宁区考区 江宁区招生办 东新北路 16 号(东山小学旁)

 025-51196829 10 南京市六合区考区 六合区招生办 延安北路 25 号 025-57758935 11 南京市溧水区考区 溧水区行政服务中心 永阳镇后巷 10 号县行政服务中心 025-57212324 025-56220022 12 南京市高淳区考区 高淳区招生办 淳溪镇镇兴路 229 号(教育局二楼 203)

 025-57338625 13 无锡市考区 无锡市教育考试院 无锡市扬名新村 720 号 0510-85052731 14 江阴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江阴市文化中路 269 号 0510-86862418 15 宜兴市高校招生办公室 宜兴市教育西路 29 号 0510-87955003 16 徐州市考区 徐州市自考办 徐州市新生街 76 号(原九中)

 0516-83737568 0516-83722078 17 丰县自考办 丰县人民中路 4 号 0516-80396930 18 沛县自考办 沛县东风中路 50 号 0516-89623594 19 徐州市铜山区自考办 徐州市铜山新区彭祖路科技中心 0516-80266983 20 徐州市贾汪区自考办 徐州市贾汪区贾汴路北侧北区 B 楼 0516-87610126 21 睢宁县自考办 睢宁县人民西路睢小院内 0516-80376841

 序号 序号 考

 区 考

 区 确认点名称 确认点名称 详 细 地 址 详 细 地 址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22 邳州市自考办 邳州市文化路 19 号 0516-86222150 转 8015 或转 8057 23 新沂市自考办 新沂市利民路 13 号 0516-88986265 24 常州市考区 常州市招办 常州市钟楼区新市路 9 号 1 楼 0519-86634920 25 金坛区招办 金坛区沿河西路 52 号 0519-82838105 26 溧阳市招办 溧阳区南环路 45 号 0519-87223472 27 武进区招办 武进区湖塘镇人民中路 571 号 0519-86571069 28 苏州市考区 苏州市教育考试院 苏州市劳动路 359 号 0512-68262158 29 张家港市教育服务中心 张家港市杨舍镇老宅路 8 号教育服务中心一楼大厅 0512-58282092 30 常熟市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常熟市闽江东路 111 号 0512-52772151 31 太仓市自学考试办公室 太仓市扬州路 99 号 309 室 0512-53537114

 32 昆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昆山市祖冲之中路 1788 号 0512-50316715 33 吴江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鲈乡北路 419 号 0512-63455585 34 南通市考区 崇川区自考办 崇川区段家坝路 91 号 0513-85100744 35 海安县自考办 海安县教育局四楼(海安镇宁海南路 24 号)

 0513-88923033 36 如东县自考办 掘港镇黄海西路 88 号(亚萍广场路口往西 150 米)

 0513-84512928 37 启东市自考办 启东市汇龙镇人民中路 726 号教育大厦 3 楼 0513-83121966 0513-83312473 38 如皋市自考办 市民服务中心二楼报名大厅 15716276060 39 通州区自考办 通州区金沙镇通海路 58 号教育大厦内(通州小学旁)

 0513-86117616 0513-86106511 40 海门市自考办 海门市张骞大道 899 号(海门市教育局 209 室)

 0513-68066189 41 连云港市考区 连云港市自学考试办公室 连云港市教育局北楼一楼(海州区苍梧 23 号)

 0518-85822132 42 43 44 淮安市考区 清河区招考办 清浦区招考办 淮阴区招考办 淮安市西安路 116 号 淮安市延安西路 190 号 淮阴区教育局(翔宇北道与黄河路交叉口)

 0517-83942041 0517-83516379 0517-84934211

 序号 序号 考

 区 考

 区 确认点名称 确认点名称 详 细 地 址 详 细 地 址 咨询电话 咨询电话 45 46 47 48 49 淮安区招考办 洪泽县招考办 涟水县招考办 盱眙县招考办 金湖县招考办 淮安区永怀路 6 号 洪泽县城东七街 16 号 涟水县海安路(县教育局)

 盱眙县都梁北路 19 号 金湖县建设西路 123 号 0517-85936171 0517-87222502 0517-82380326 0517-88239098 0517-86902935 50 盐城市考区 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盐城高职园区景观大道西侧(海洋路与西环路交界处)

 0515-88280351 51 盐城市委党校 盐城市人民中路 39 号职教楼 2 楼 202 室 0515-89889681 52 大丰区招生办 大丰区金丰南路 1 号 0515-83514960 53 建湖教育局招生办 建湖县城双湖路教育局大楼 1 楼东大厅 0515-86212146 54 响水县教育局招生办 响水县灌江路 171 号 0515-86781022 55 东台市教育局招生办 东台市万寿宫巷 1 号 0515-85258525 56 滨海县招生办 滨海县阜东中路 213 号 0515-84222218 57 阜宁县招生办公室 阜宁县教育局(上海路 168 号)110 室 0515-89716101 58 射阳县教育局招生办 射阳县城兴北路 11 号 0515-82359986 59 扬州市考区 扬州教育考试院 扬州市史可法路 199 号 0514-87780020 60 镇江市考区 镇江市教育考试院 镇江市健康路 1—1 号 0511-85016245 61 泰州市考区 泰州市教育局 泰州市海陵区鼓楼南路 366 号 0523-86999875 (报名期间)

 0523-86999863 0527-88101293 0527-88101291 62 宿迁市考区 宿城区招生办 宿迁市青年路古城实小门南旁(宝龙城市广场南侧 500 米)

 63 宿豫区招生办 宿豫区项王东路 28 号 0527-80986717 64 沭阳县招生办 沭阳县上海南路教育园区院内 0527-83690029 65 泗阳县招生办 泗阳县众兴镇北京东路 5 号 0527-80833030 66 泗洪县教育局 泗洪县教育局一楼服务大厅 0527-86222198 0527-86239442

篇六: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苏教育 201 1.4教育管理版讲述JIANGSU■沈益亮CHENGZHANGGUSHI成 长 故 事有 一 种 艰 辛 叫 快 乐——— 我 的 教 科 研 之 路见习 编辑卢静娜E- mail:jsjy2008@21cn.com我, 原本是一个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的顶替教师,如今, 已成长为一位具有本科学历的数学教学能手, 中学高级教师, 是首批县级德育学科带头人。

 一般人似乎很难想象, 这样的质变如何实现, 这其中的历程, 确实令人回味。或许是天遂人意,1979 年的初夏, 初中尚未毕业的我, 顶替了父亲的工作, 真的当上了教师。

 那年暑假,15岁 的我怀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匆匆地踏上了 小学教育的征程。初为人师,“云深不知处”初为人师的日 子里, 心头涌动的是不尽的新鲜感和兴奋感。站上三尺讲台 开始上课了 , 我心里“咚咚咚”地着慌, 眼睛都不敢向台下的学生多看一下, 连起码的一堂课的几大环节都不知, 更不用说什么教学艺术了。

 我痛苦而不安, 彷徨而茫然, 原有的冲动与热情几乎降到了冰点。

 因为我不是科班出身, 对于怎样上课完全是凭自己的感觉。

 于是, 我放下架子, 做起了“小学生”。

 学校领导安排我与当时的教导主任王信松“青蓝结对”。

 王主任在小学数学教坛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 他教数学很有一套。

 我上门去听了他一节课,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课, 听得特别认真, 生怕漏掉什么,边听、边记、边思索。

 那节课给了我许多许多启发:

 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学生自 学、做题时老师应该干什么, 老师应该怎样评价学生的发言……我茅塞顿开。

 从此以后, 我每天搬着小凳子坐在王主任的教室里听课, 一个学期下来, 我听课近 60 节, 听课笔记上密密麻麻地填满了小字。

 随后, 该怎样提问、怎样过渡、怎样评讲, 我渐渐找到了 上课的感觉,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不久又发现很多问题:

 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使孩子们疲惫不堪、兴趣索然, 行吗? 优作者简介:沈益亮, 一直从事小 学数学教学与 研究。

 在教学的同 时, 手不释卷, 广 阅 读, 深思考, 笔耕不辍, 多 篇论文在省 级以 上杂志上发表, 多 篇论文在评比中 获奖。

 参与 研究国 家级课题一项、省 级两 项 、盐城市级两 项 , 独立承担“十五”期间 县级课题“小 学数学‘ 问 题解决教学’ 的 实 验与 研究”。先后被评为 滨海县小 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 滨海县首批德育学科带头人, 系 国 家、省 、市、县教育学会会员 。1997 年被滨海县人民政府表彰为 “优秀教育 工作者”,1999 年被省 教委、科委和科协联合表彰为 “实 施素质 教育先进个人”。

 2004 年被盐城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联合表彰为 “教育系 统先进工作者”。

 2005 年被评为 江苏省 “和谐教育优秀实验教师”。

 多 次被滨海县教育局表彰为 “教科研先进工作者”。

 多 次被滨海县委宣传部表彰为 “优秀通讯员 ”。56

 江苏教育/201 1.4教育管理版秀的教师语言应该充满魅力, 我行吗? 优秀教师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的底蕴厚吗? ……一串串问号萦绕着我, 我离优秀教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我在心里时时叩问自 己, 是甘于平庸,还是追求卓越? 生性好强的我选择了后者。

 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我心头升腾起来、冲击开去。

 我决心通过自 己努力探索出一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此时, 我又想起了 在登上讲台的前一天, 父亲与我进行的一次长谈。

 内容有四:

 一是你底子薄, 要学习, 要虚心;二是你初为人师, 要严于律己, 各方面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三是要勤恳, 要一丝不苟, 他说“育人的工作来不得半点儿戏”, 要对学生、对家长、对国家负责; 四是要多读教育教学类书籍, 把新思想、新方法、新经验等用到自 己的工作中, 才能增强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底气, 促使自 身迅速成长。

 父亲的这番话对初为人师的我来讲就是莫大的支持, 也坚定了我的信心。我是个先天“知识贫血”的人。

 给“贫血”的大脑补“血”, 是我的当务之急。

 于是,在努力搞好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做好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的同时, 我一边积极地向老教师请教,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 以提升自 己。

 我充分利用“三闲”给自 己充电。

 白天, 我一有空闲就到阅览室去学习, 通读全套小学数学教材及相关书籍; 晚上, 别人闲聊、打牌、逛马路, 我潜心读书, 弥补自 己的“文化贫血”。

 节假日 , 我以校为家, 将陌生的语文、代数、几何等学科教材捧起自 学。

 从此, 黎明即起, 开卷研阅, 寂静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位晨读者, 那就是我。

 伴着冉冉升起的朝阳, 闻着淡淡的月 季花香, 我吟诵着唐诗宋词, 美文佳篇。1985 年 9 月 , 学校的大门再次为我打开, 我跨进了中等师范的校门, 有了重新学习、深造的机会。

 我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营养, 圆满完成了中师学习任务。

 我被—滨淮镇建民小学。

 一切从头开分配到了 一所村小——始, 一切都是新的, 领导给我压担子, 同事为我出 点子,我在摸索中前进。第一次做公开教学是在 1981 年, 那完全是个偶然的机会。

 在一次乡镇教学检查中, 前一天晚上校长通知我, 明天检查组来我校检查工作, 点名要听我的课……连夜在大家的帮助下, 我完成了备课任务。

 第二天我上了平生第一次的全校公开课。

 那次讲的是人教版三年级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这节课总算顺利地上下来了。

 下课后, 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王主任拍着我的肩膀说:

 好样的, 上得不错。

 虽然是一个简单的动作, 一句简短的话语, 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预言, 为我树立了 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目 标。

 可以说, 后来的一切都是从那“第一次”开始的。在当天的视导总结中, 教育助理的评语, 给了 我坚定走自 己的教学之路的勇 气和信心, 给了我努力当一个好教师的动力和决心。

 有时候, 领导或他人的一句鼓励的话, 可能会决定你一生的事业发展方向。随着时间的流逝, 年龄的增长, 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组成、孩子的出生, 初为人夫、人父的我又多了一份责任。

 为了提高文化素质,我排除一切干扰, 毅然参加了江苏省教师自 学考试。

 经过三年的努力, 我取得了小学教育专业大专文凭。

 我每年都在有限的工资中挤出一点,自 费订阅 3—5 种业务刊物, 如《小学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参考》等, 坚持研读, 广集信息, 对照自 己的教学, 取长补短, 从中吸取营养, 及时调整自 己的教学。

 古人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多年来,我先后整理了数十万字的学习笔记, 摸索出一套寓教于趣的教学方法, 减轻了 学生的课业负担, 提高了 课堂教学效率, 得到了同行和学生家长的赞许。“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我记得, 第一次论文获奖是在 1995 年的 11 月 。

 那一年, 滨海县教育局举行小学数学思维训练论文评比,我撰写的《分数应用 题的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得二等奖。

 虽然只是县级的二等奖, 但足以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那一周全体教师例会上, 校长宣布了我的论文获得县二等奖的好消息。

 全校老师看着我, 一个劲儿地鼓掌,我的脸红了, 心也跳得很快, 快乐溢满了我的心房。

 我至今还记得自 己拿到获奖证书时的激动和喜悦,因为那是我在教科研上“零”的突破。

 这次成功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信心。

 有了良好的开始后, 我养成了一个好—把教学中一些精彩的细节记下来, 归类整理,习惯——写成教科研文章。在当时那个对“论文”、“研究”颇感神秘的年代, 我的首次尝试便一举成功还真是显得有点“轰动”, 也引 来一些同行对原本普普通通的我刮目 相看。

 我也在这些注视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好像也是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不再嫌弃自 己是一名不起眼的小学教师, 开始重新审视之前平庸的教学之路, 开始在我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计划走一条实现自 我价值的科研之路。以后每年的学科、非学科论文我都积极撰写。

 写作是需要勤奋精神的,我每天在夜深人静时都会动笔写上几个小时。

 也许有人会为我对教科研的幼稚理解感到可57

 /江苏教育 201 1.4教育管理版笑。

 的确,我就是为写论文而一头扎进了教科研的神秘殿堂的。

 没有人告诉我什么叫教科研, 也没有人指导我怎样搞教科研, 我就是凭着一股青春热情, 靠着潜意识里朦胧的理解, 为着写一篇自 己满意、别人欣赏的论文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积累着点点滴滴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反思。

 为着写论文,我更加努力地大量翻阅《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陶行知文集》等教育教学论著, 更加关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行为, 把教学心得写下来, 把读书感悟记下来。

 学习中, 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到自 己的不足与不如。

 我尝试着以名家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自 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在实践中又不断地反思理论的可行性。

 在艰辛的自 我摸索中, 我写的学科论文先后有几十篇在省市县报刊上发表, 又有多篇论文在省市县论文评比中获奖, 其中有 6 篇文章在每年一度的“教海探航”征文中获奖。

 虽然奖次不高, 但因为文章都源自我鲜活的实践和真实的思考, 能屡屡获奖说明专家们对我的成果还是肯定的,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甘愿为教科研付出的信念。1992 年 11 月 , 我参加滨海县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 荣获二等奖;1994 年 5 月 , 我参加滨海县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优课评比获一等奖。正是这一个个关键的“红本本”, 使我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不断超越过去, 向前迈进, 使自 己对教师工作越品越有味道, 越干越有劲头, 越行越有自 信。徜徉其中 , 终有暗香来像我这样一个底子薄的教师, 尤其需要贵人真诚的关怀与帮助, 才会走得更远些。

 在这里我不禁要感谢我校前任校长潘道德同志(2002 年《江苏教育》第 10 期曾以《好人潘道德》作了报道), 他是我事业上的良师益友。也感谢周围关注我成长的前辈, 是他们充分信任我、支持我的工作, 使我与教科研有了 亲密接触。

 1996 年 8月 , 我以出 色的成绩和教科研能力, 被选拔到中心小学教务处工作, 还兼任全镇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潘校长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他对事业的追求和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使我完全融入了这个伟大的事业,更加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

 所以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总会想起潘校长期望的目 光。人可能一辈子都在追求一种境界, 一种超越自 我的更高境界, 一种大处的壮阔与雄浑, 所谓“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我的境界来自 于我的责任。

 由于与教学教研的直接关系,1998 年, 我这个“土教师”开始亲自 主持课题研究, 参与实验的每一个过程, 从实施方案的撰写到每一项活动的开展, 从每一阶段的小结到每一篇反思案例的写作, 完整地了解了一个课题应该如何开题、实施、研究, 如何将课题工作一步步落到实处, 不走过场。2000 年, 在县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王登亚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由 我主持的县级立项课题“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教学’ 的实验与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鉴定。

 紧接着又参与省级课题“淮剧教学与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实验与研究, 该课题亦已通过成果鉴定顺利结题。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 我始终怀着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 搞实验, 搞分析, 搞调查, 写体会,组织并指导各课题小组开展各项工作,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 我又参与省、市级 3 项课题研究, 其中 《文化涵育模式的研究子课题———唱淮剧学做人》和《关于在小数教学中自 主学习的研究与探索》 两个课题的实验与研究也已通过成果鉴定顺利结题; 还有中央电化教育馆的《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的应用 研究》和滨海县的《小学数学课堂交流式学习 的案例研究》两个课题目 前正在研究之中。触摸教科研, 我自 己也明白 , 那是一种跟自 己 过不去的劳累活, 有时还会把自 己弄得挺苦恼。

 例如, 连续几个晚上埋首于大堆资料之中后, 有时双手便会默默地反抗,随后, 满心、满眼、满耳都会涌起向苍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望。

 然而,领导的一声赞誉, 同事的一句肯定, 打印机吐出的几张铅字文, 一下子就洗却了沉积在心头的疲累,此时此刻的我是快乐的、幸福的。1998 年至 2002 年, 县教研室的几位领导很是欣赏“极富有个性与智慧”的我, 他们感动于我对教育研究的热情与执着, 决定牵头创办《教学与研究》(双月 刊)(小学数学版), 由 我负责组稿、审稿, 让我足足过了 几年编辑瘾。由 于教科研成果的丰硕, 荣誉纷至沓来, 我先后五次被滨海县教育局表彰为“教科研先进个人”, 还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教育“优秀实验教师”, 五次被滨海县委宣传部和滨海报社表彰为“优秀通讯员”等。回顾我的教科研心路, 我的心情是复杂又矛盾的。我不敢有什么祝祈,只希望自 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教科研之路充满着苦与累, 但我在这块土地上快乐地耕耘着。

 我付出, 我收获; 我收获, 我快乐; 我快乐, 我幸福……(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实验小学)58

篇七: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中的超越— — 高中政治新旧课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比较沈兵【 摘要 】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理念 、 目标 、 结构 、 内容 、 学业质量和实施要求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和完善 , 特别是对教

 材的结构和内容作了统整 , 实现了超越 。

 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 , 更便于一线老师掌握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内容 。【 关键词 】

 新课标

 结构内容2 ( )

 18 年 1 月 ,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 2017 年版 )

 》 正式公布 。

 研读新课标可以发现.与

 以往相比 , 在课程性质与理念 、 目标 、 结构 、 内容 、

 学业质量和实施要求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和完

 善 , 新课标对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作了统整 。

 而一线

 老师更为熟悉的是手中用了十多年的课标和教材 ,

 对课标的认知还处于三维目标阶段的有关内容 。

 为

 帮助一线教师用较短的时间熟悉新课标 , 本文就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结构和内容方面做一个

 比较分析 。一 、 课程结构的统整旧课程标准把课程结构放在序言中阐述 , 具

 体包括学分管理 、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模块等内

 容 。

 必修课程包括必修一到四关于经济 、 政治 、 文

 化和哲学共四个课程模块 ; 选修课程包括选修一

 到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 、 经济学 、 国家和国际组

 织 、 科学思维 、 法律 、 公民道德与伦理的常识性内

 容六个课程模块 。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结构单独设计为一个专

 题 , 阐述了设计依据 、 课程结构 、 学分与选课三个

 方面内容 。

 学习内容被安排为必修 、 选择性必修和

 选修三个模块 、 十门课程的 433 结构形式 。

 具体见

 下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表必修 选择性必修 选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 学分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2 学分 )财经与生活经济与社会 ( 1 学分 )

 法律与生活 ( 2 学分 )法官与律师政治与法治 ( 2 学分 )

 逻辑与思维 ( 2 学分 )

 历史上的哲学家哲学与文化 ( 2 学分 )作者简介 :

 沈兵 , 江苏省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必修 1 、 2 两本教材在高一上学期学完 , 高一下

 学期学完必修 3, 高二上学期学完必修 4 。

 高考选考

 政治学科的 , 在高二下学期学完选择性必修教材

 中的一本 。

 需要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高校要求学习三门选修中的一门 。

 必

 修课程是培育学生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

 载体 , 它属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合格性考试 , 是所有

 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内容 ; 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对必

 修课程的延展 , 它属于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 ,

 是选择思想政治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必须学

 习的内容 ; 选修课程侧重关注学生专业素养发展 、

 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的需要 。

 调整后

 的课程结构既强调了课程的基础性又突出了学生

 的自主选择性 , 协同了教考关系 , 方便学校组织教

 学 , 可考可测 。二 、 课程内容的统整根据学科内容之间的关联 , 新课标把必修课

 程设置为四个模块 , 每个模块都用具有整合功能

 的标识性概念统领若干主题 。

 模块 1 采取纵向的历

 时性方式 , 讲为什么要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 模块 2 、 3 、 4 依托模块 1 的讲授 , 采取横向的

 共时性方式 , 讲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模块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纵向的历时性的方

 式统整了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

 内容 , 共 2 个单元 。

 该模块在旧的课程标准中是没有

 的 , 它和大学里面学习的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 有很多共同的内容 , 是新课程标准中的

 141

 一个新的模块 。

 模块 2 经济与社会 , 统整了经济与

 社会的相关内容 , 共 2 个单元 , 向学生介绍有关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

 该模块基本上与旧课程

 中必修 1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的收入与分配 、 第四单

 元的面对市场经济内容接近 。

 模块 3 政治与法治 ,

 统整了政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 , 共 3 个单元 , 向学生

 介绍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内容 。

 该模块前

 两单元与旧课程中 《 政治生活 》 第二单元为人服务

 的政府 、 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非

 常接近 , 新增加的依法治国这一部分和义务教育阶

 段道德与法治内容一致 。

 模块 4 统整了哲学与文化

 的相关内容 , 共 3 个单元.向学生介绍有关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

 容 。

 前两单元是对旧课标 《 生活与哲学 》 的内容精

 简与压缩 。

 第三部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和旧课标

 必修 3 《 文化生活 》 中的内容高度相关 。由于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

 的延伸和拓展 , 这就确定了选择性必修模块与必

 修模块是一种相互配合 、 相互补充的关系 。

 选择性

 必修课程包括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 法律与生

 活 》 《 逻辑与思维 》 三本教材 。选择性必修 1 是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 分

 为四个部分 , 具体包括各具特色的国家 、 世界多极

 化 、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组织 , 这部分内容是对旧课

 程 《 政治生活 》 中第一单元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第四

 单元 :

 当代国际社会和选修 3 《 国家和国际组织屮 》

 专题 1 、 专题 2 、 专题 3 、 专题 5 的重新整合 。

 选择性必

 修 2 是 《 法律与生活 》 , 分为四个部分 , 具体包括民

 事权利与义务 、 家庭与婚姻 、 就业与创业 、 社会争

 议解决 , 这一模块的内容基本上和旧课程标准选修

 5 《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 相差不大 。

 选择性必修 3 是

 《 逻辑思维 》 , 分为四个部分 , 具体包括学会科学

 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

 这一模块内容与旧课程中选

 修 4 《 科学思维常识 》 的内容相比 , 增加了哲学中的

 量变质变 、 辩证否定外 , 其余内容基本接近一致 。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相关课

 程的进一步拓展 , 具体包括 《 财经与生活 》 《 法官

 与律师 》 《 历史上的哲学家 》 三本教材 。选修课程模块 1 是 《 财经与生活 》 分为四个部

 分 , 具体包括货币与市场 、 收入与支出 、 投资与理

 财 、 企业与就业 。

 该模块基本上与旧课程中必修 1

 《 经济生活 》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 第二单元投资

 与创业基本相同 。

 选修课模块 2 是 《 法官与律师 》 ,

 分为四个部分 , 具体包括法官的职责 、 审判程序 、

 律师的职责 、 辩护和代理 。

 该模块在旧课标中是没

 有的 , 是全新的内容 。

 选修课模块 3 是 《 历史上的哲

 学家 》 , 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包括百家争鸣的时代 、

 理学与心学的演变 、 西方哲学的起源和西方哲学的

 发展 。

 这个模块在旧课标中也是没有的.是一个新

 的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旧课标模块 、 内容交叉变动表新课标 旧课标必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增 )

 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趋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

 发展两部分无必修 2 经济与社会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两部分 必修 1经济生活 单元三 、 四必修 3 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人民当家作主 、 依法治国 ( 新增 )

 三部分 必修 2政治生活 单元二 、 三必修 4《 哲学与文化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部分 必修 3 文化生活 单元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两个部分 必修 4 生活与哲学 全书选必 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各具特色的国家 、 世界多极化 、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组织四部分选修 3 国家和国际组织 专题一 、 二 、 三 、 五必修 2 政治生活 单元一 、 四选必 2 法律与生活民事权利与义务 、 家庭与婚姻 、 就业与创业 、 社会争议解决四部分 选修 5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全书选必 3 逻辑与思维学会科学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要求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提高创新

 思维能力四部分选修 4 科学思维常识 全书选修 1 财经与生活 货币与市场 、 收入与支出 、 投资与理财 、 企业与就业四部分 必修 1 经济生活 单元一 、 单元二选修 2 法官与律师 ( 新增 )

 法官的职责 、 审判程序 、 律师的职责 、 辩护和代理四部分 无选修 3 历史上的哲学家( 新增 )

 百家争鸣的时代 、 理学与心学的演变 、 西方哲学的起源 、 西

 方哲学的发展四部分无( 下转第 113 页 )142

 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 。

 此外还有许多极重要

 的哲学方法我们过去可能忽视了 , 比如马克思 《 政

 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 〉 》 中提出的 “ 普照的光 ” 方法

 论 , 用它就可以回答学生关于 “ 我国当前的私营企

 业主为什么叫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叫资本家 ” 的

 问题 。三是要着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 。

 十八大以后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 中国

 梦 ” , 激发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十九大

 上又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概括了他的新思想 , 宣

 告进入新时代 。

 任何人可以感觉到十八大以后社会

 发生的巨大的变化 , 预见到以后还会发生更大变

 化 , 但同时也感到未来有很多不确定 , 存在观念跟

 不上时代的发展的情形 。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刚

 接触邓小平的思想的时候 , 作为政治教师 , 一开始

 观念也是跟不上的 , 但通过深入学习 , 逐渐弄清了

 社会发展的方向 , 增加了理论自信 。

 今天的改革不

 是重起炉灶,但进入了改革 2. ( )

 版.许多新的思想也

 需要通过学习才能逐渐理解 。

 政治教师要静下心

 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要有

 政治敏感性和适当的超前意识 , 这样才能在教学

 中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 掌握主动权 。四是学一点外学科的知识 。要学的外学科的东西很多 , 有两个方面特别紧

 迫 , 一个是新科技知识 。

 新科技产生的一些新问

 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很大挑战 , 比如量子卫星

 发射后 , 便出现了把量子纠缠现象说成是灵魂存在

 的证明 ; 又比如 , 基因人的试验挑战了人类伦理底

 线 ; 还有诸如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 ? 互联网深入

 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发展会给社会带来怎样进一

 步的变化 ? 新科技的发展会催生怎样的新的文化

 样态 ? 如果不关注新科技的成就 , 不去学习用马克

 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来分析 , 课堂上的唯物主义教学

 可能会敌不过社会上唯心主义的声音 。第二个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树立文化自信 , 其中包括中华优

 秀文化 , 如果说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世离不

 开马恩经典 , 那么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今生离不

 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

 过去我们在政治

 课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少 , 今后就要更多地

 融合进中国智慧 、 中国故事 、 中国语汇 , 这对习惯

 政治术语的政治老师来说 , 需要长期学习积累的

 过程 。改革开放 40 年.政治教师紧跟时代步伐 , 通过

 不断的课改 , 已经让思想政治课摆脱了被人反复

 诟病的 “ 死记硬背 ” “ 昏昏欲睡 ” “ 照本宣科 ” 等等

 形象.课堂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 广大政治教师

 无愧于党和时代 , 功不可没 。

 今天进入新时代 , 我

 们依然要做到守正创新 , 让 00 后 、 05 后 、 10 后的孩

 子跟党走 , 爱国家 , 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伟大事业中去 。【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 S ] .

 2017( 上接第 142 页 )从整个课程结构和内容来看 , 新课程标准坚

 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思想性 、 时代性 、 科学

 性 、 整体性等明显增强 , 体现了鲜明的育人导向 。

 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同时.充分地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 在高中政治

 学科的课程体系之中全面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各模块内容按照不同的主题 、

 主线 、 主旨进行了统整 , 各个模块之间的排列遵循

 了理论教学的逻辑 。

 在具体内容上有两个方面值得

 特别注意:首先是新课标高度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新课标单设一个模块一必修 1 《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 》 , 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

 证统一 。

 二是高度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

 在必修

 3 模块 《 政治与法治 》 部分 , 突出了党的领导是人民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 要求学生理解和

 坚持党领导一切工作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 2017 年版 )

 [ SJ.2017.113

篇八:滨海县教师发展中心

教 学参考  _ E- m ai l :

  z h o n g x u n k a n 2 1 5 2 @ 1 6 3 c o m 教 海 导 航 历 史是 最 好 的 教 科 书 。

 初 中 道  德 与 法 治 教 师 正 确 理 解 学 史 明 理 的  内 讀 s 对 宁 提 :

 高 中 攀 隹 党 史 学 教  育 成 效 、 培 养 中 学 生 家 属 情 怀 和 大  歸 意 猶 毫 关 重 :

 齋 时 代 对 菁 少 _ 的  呼 唤 要. 求 他 们 脚 踏 实 地、 奋 力 拼 搏 0  对 中 学 :

 生 加 强 党 史 學 习 教 育 , 有 利  于 他 们 M 定 共 产 A 义 理 想 傷 念, 遊  隹 不 _ 真 詩 爭 揮 鲁 色 社 食 逢 黑 道 路 , 努 力 实 现 中 华 辑 族 伟 大 蒽 裹 中  國' 梦。教 学 九 年 级 上 册 第一 课时  a 坚 普改 拿 开 钕”, 我 出 歲 T*表1所  示 材 料 , 在 樂 象 浏 览 之 M 提 间 :

  从 I M S  _ 到 规 在 / 中 菌 人 民 迎  来 了 S 样 的 飞 跃 ? 中 國 人 民. 为 什 么 能 迎 来 这 样 的 飞 跃’? 敏 # 对 这 两 个  何 题 的 思 考* 教 师 播 敢 视 频 材 料 组织 学 生 自 贪 学 习 、 合 作 探 究, 使 学 生 揮 刻 感 知 中 萬 # 产 觉 _  _ 带 爾 中 請  人 H 实 现 :

 了 从 站 起 来 到 富 起 来 、 強  起 来 时 伟 大 飞 嵌 i t 前 菌 _ 竞 争 是煤 经 窬 和 科 技 实 力 基 础 的 综 * 爵  力 的 竞 争 。

 教 师 让 学 生 搜 集 相 关 材  摘 要:

 中 国 共 产 党 1 0 0 周 年  的 历 史 承 载 着一代 代 共 产 党 人 的 艰  苦 奋 斗 和 卓 越 成 s f c  , 记 泰 着 免 在 历  史 长 河 中 的:

 坚 定 脚 步 和 理 论 经 验 ,  是 最 好 的 竟 史 教 科 书 d 在 初 中 道 德与 法 治 课 中 融 入 党 史 学 习 教 育, 可  以 让 学 生 在 学芩 中 明 理、 增 #, 崇  德 力 行 。

  关 键 词 :

 党 史 教 育 ; 思 政 课 ; 锊  个 雄 度 I D  沈 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2 Q 2 1 年 2 月  跗 日 :

 召:

 开 的 第一次 棠 史 学 习 教 育 工  兵  作 动 微 会 i l 指 出 ; 在“两 个一育 ¥ > 奋 斗 目 标 历 史 交:

 汇 的 关 _ 节 点, 在  全 党 开 展党 史 学 再 教 育 ¥  ■ 普 具 时,  + 分 必 _ ,  # 明 确 提 出 學 史 明 现 、 攀  史 增 債 、 警 史 肇 德 、 学 史 力 行 的 学 习  蓼 求。处 實 中 拳 阶 段 的 广 太 謇 少 年  羞 袓 国 的 未 来 , 祖 a 的 繁 荣 发 展 始  终 离 不 开 优 _ 會 平 , 优 秀 青 学 的 成  长 和 发 展 也 与 學 校 敦 育 密 不 可 #  P  初 中:

 阶 段 是 从 未 成 年 人 向 成 鄭 人 过 渡 的— 个 糞蘩 节 展 , 也 梟 學 悉 世 聲  观 、 人 產 观 、 价 值规 逐 渐 形 成 的 关 键  时 _?寥 初 中:i tl 魯 与 法 治 . 擎' 中融  入 党 史 荸 ¥ 教 育, 有 助 i*管 等 攀 生明 理 、 增 狺 、 崇 德 、 力 行 《  _、 学 史 明 理  在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撵 也 的 学史 明 理、 学 史 增 信 、 学 史 績 穠 、 學 史 力 行 g 标 中 , 攀 史 明 _ 是 前 提 和 截 础 , 在  棠 史 学 习 教 寶 中 靖 于 曹 要 地 位。

  表1中 国 共 产 党 发 展 中 的 标 志 性 事 件 ( L ? S— 2 _ ?i  时 间  代豪騰 卿  指 导 思 想   飞 跃  1 9 4 9  年 完 成 新 民 主 主  义 革 命 , 建 立 中 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 毛 泽 东 思 想   站 起 来  1 9 5 6 1 9 7 8 年 完 成 社 会 主 义  革 命 建 立 社 会  主义制 度 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 建设  毛 泽 东 思 想  为 中 国 发 展 富  强 、 人 民 生 活 富  裕 奠 定 坚 实  基 础  1 9 7 8 2 0 1 7  年 进 行 改 革 开 放  新 的 伟 大使 命  邓 小 平 理 论 、  “三 个 代 表”重  要 思 想 、 科 学 发  展 观  健 来强起来党 的 十 九 大 以 来 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 社 会 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 主义 思 想  :

 料 , 小 组 代 表 麗 承 学 巧 成 果 * 学 _ H  然 得 出 结 论* 科 技 术 日 新 月 异 , 信  息 技 未 袅 雇 迅 猛 , 神 舟 十 E 号 成 功 f t射 , 航 龙 事 i k ?  出 了 关 键 性 步 伐 , 国 际竞 争 力 明 显 增 强 f 科 技 强 国 探  入 人 心, * 过i t 生 # 謂 、 社 貪 角 色 体 验 , 学 生 崩 受 到  中 国 共 产 党 在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进 程 中 发 挥 着 无  甫 眷 代 的 领 辱 核 心 作 用 , 銳 导 人 民 创 A T 藤 炳 A 册 的  发 雇 ? 二、 学 史 增 信  明 晰 攀 史 增 信 対 克 服 前 进 道 路 i t 的 艰 难 险 阻,  歷 愈 連 想 儀 念 , 具 者 重 身 意 义》 在 初 中 道 德 与 翁 治 课 教 学 中 运 用 情 境 敎 学 * 善 . 用 启 发 式 、 合 作 探 究 等 敎 学  方 法, 帮 助 青 少 宇 树 立 正 确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 价 值 观 ,  整 定 共 产 生 义 伟 大 信 仰 》 从 小 事 做 起, 从 现 在 做 起 , 脚  踏 实 地, 认 真 _ 习 , _ 繼 本 领, 自 觉 做 实 现 B 簾复 兴 的  歷 歳 督 仰 者 和 種 象 貪 强 的 忠 減 卖 践 者 。.  敎 学 九 年 级 上 册 攀 五 谏<廷 翁 文 化 血 脉”, 敎 _ 可  以 提 供 以 下 材 科 :

  中 国悠 久 的 历 史 和 灿 烂 的 方 代 文 明, 为 中 华 民 族  留 下 了 极 其羊 富 的 文 化 遗 产 》2 0 肋年1 2月, 随 曹  2 0 2 1 年 1 1 月  第 2 周 

 ? ‘太 极 參” 和 “ 送 圧 船會 关 人 与 海 # 宵 ? 续 联 系 的  仪 式 及 极 集 実 爾”的 申 遗 成 功 , 中 ■ 已 有 昆 曲 、 拿 剧 % 4 2 个 项 目 被 联 合 國 教 科 文 粗 鱗 列 人 . 物 廣 文 化 遽 产 名 議 ( 名 册 )

 , 位 顧 世 界 簾一 a  依 据 材 料 设 计 问 题:

 :

 ( 1 J 脊 少 年 季 _ 对 昆 曲 、 京 尉  虚 詹 有 愈 样 的 态 瘦 ?( 2 )

 世 累 途 产 轉 添《 中國 符 營”对  我:

 陣 f 什 么 厲 隊 擊 响 ? 通 过 对 这 两 个 间 题 的 思 考, 加  深:

 学 I fe, 対 我 興 优 秀 養 统 戈 化 的 认 识, 让 擎 ft 麗 真 讓 地 感 受 我 国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在 世 界 中 的 地 位 s 逋 过 第 二 个 设 问 生 在 认 识 _ 画 传统 文 化 时 藝 础 上 , 恩 考  我 国 优 秀 侍 统 文 化 对 世 界 的 影 响, 明 确 其 有 利 于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走 向 世 界 , 让 世 界 各 地 人 民 了 解 中 国 ,  了 _ 渾 远 流 长、 傳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优 寿 传 统 文 化 , 从 而 进一 步 增 强学 生 的 文 化 自- 管, 文 化 自 信 是 道 路 自 情 通 论 自 信 、 制 度 自 ■ 的 精 神 支 朞 , 也 基一切 自 信 的 源  泉 和 裉 翁 ,  三、 学 史 崇 德  # 德 是一 种精 神 动 力。精 神 追 求 决 定 宥 一 个 人  的 思 想 壤 羿 ? 在 道 霉 与 _ 狰 学 哥 中 融 人 棠 央 学 哥 教 寳 可 以 帮 敢 攀 生:

 提升 麗 德 认 知 、 升 华 道 馨情 感 乂 增 强  行 动 自 觉, 从 党 的 光 辉 奋 斗 历 程 中 获 取 精 神 动 力 , 初  中 阶 段 1 £ 墓 世 界 规 、 人 生 观:

 、 价 信 :

 观 形 成 的 童 禀 时 期,  面对 舞 杂 多 变 的 外 部 环 境 , 面 对 國 内 f t 應 环 獍 的 深 爾  变 化, 初 中 生 比 任 何 时 擊 都 更 加 闘 聲 警 《 棠 史:

 知 识,  从 中 极 取 智 震:

 翁 力 量, ■ 起 迸 进 新 征 栽, 奇 进 新 时 代  的 精 气 神《  教 學 A 年 銀 i ; 册? ‘ S 象 利 I t  , 教 师 可 以 出 示  以 下 材 料 :

  1 9 8:

 1, , 九— A 事 冀” 舅 虫 g v 中:

 爾 中 ? 发 鼻 宣 嘗 * 提 出“ 戾对 曰 # 帝 齊 主 强 占 东 3 餐”, 无 :

 数 抗 日  将 土 为 倮 家 卫:

 國 不 怕 牺 牲, 克 服 艰 靜 环 境 下一# 爾  难 , 奠 M 斗 争 , 翻 童 :

 打 击 德 残 御 H 本 傷 略 者 , 谱 零 了 缚  歌 可 魏 的 壮 丽 史 诗 6  根据 材 料, 教 师 设 计 问 题 5 是 什 么 样 的 信 念 鼓 舞 赛 北 抗日 联 平 轉 士 克 服一 濟 面难 险 阻 , 藤 持 抗 f t  H 本  憬 略 #  1通 过 _ 肇 暴 考 和 小 觀 靡 骞, 擊 翁 採 刻 认 识  到 t 国 家 利 猶 大 于一 切; 專 命 理 想 A 于 天, 个 人 利 盎 服  从 國丨 象 剌 巍 》i t 个 人 利 益 与 国 家 刺 益 发 垂 冲 时 #  讀 放 弃 个 人 刹 讀。

 2 0 2 1 年J J  2 0 , f |  , 河 南 中 北 部 出 现 太 :

 暴 爾 , 棠 中 乘 迅 速 做 出 指 示 * 房 寥 防 总 , 磨 动 防  汛 虜 霉 额 案 * 鐵 织 广 大 于 鄯 群 众 抢 障 救 灾 。

 许 多 志:

 愿 者 加 入 防 汛 抗 洪 趴 伍, 锻 防 战 * 不 怕 疲 劳 连 续 作 战 ,  文 艺 界 明 嵐 纷 纷 捐 款 相 助, 部 分 地 K 人 民 为 泄 洪 牺 牲  教 海 导 航中 M M 教 学 参 考  ̄ ^  E- m ai l:

  z h o n g x u n k a n 2 1 5 2 @ 1 6 3. c o m  农 田 作 物 亀 无 怨 爾 % 餐 个 社 会 雇 现 出一 i r 有 难 、 八 方  亥 援 的 优 秀 精 神 风 _  i 通 过 小 组 _究; * # ■ 真 切 感 蹙 到 无 数 革 命 先 烈 抛 头 颅、 栖 热 血 的 裘 鐵 摩 就精 神 。

 雈  当 代, 为 论 抗 击 新 冠 肺 炎 疫 情 还 是 柯 南 暴 雨 灾 情, 共  产 党 员 始 终 冲 锋 在 前, 舍 小 家 、 保 大 家 , 凝 聚 起 伟 大 磅  礴 的 精 神 力 遽 :

 《 这 也 是 中 国 共 产 党 为 什 么 能 够 走 在  时 代 前 刻 s  _ 成 历 史 使命 的 奥 秘 街 在 :

 s  四 、 学 史 力 行  在 习 近 乎 总 书 t e 提 出 的 學 史 明 理 、 學 史 增 盡 、 攀  史 崇. 德、 孝 史 力 行 四 个 目 标 中, , 学 史 力 行 是 归 宿 与 落  脚 点》 食 史 攀 石 不 仅 會 管 :

 知 , 重 :

 在 苧 _>  # 行 之 肴  方 、 行 之 有 力 、 行 之 有 效, 把 党 史 学 匀 教 曹 真 落 实到  献 会 实 践 中 舎 , i £ 人 民 群 食 真 心 实 :

 意 _ 党 邊 s  在 初 中 遣 德 与 法 治 课:

 教 學 中 茁 导 学生 学 史 力 行,  可 以 促 迸 中 将 中 产 党 的 光 ■ 像 统 和 优 良 作;  風 当 作 自 身 根 本 要 求s 成 为 中 讀 , 色 社 会 主 叉 伟 大 夢 业 的 合 格 建 设 者 和 可 靠 接 班 人, 为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震 賞 中 酹 梦 薦:

 蠢 人 才 ■ 础p  * :

 纸上:

 餐 乘 终 觉 機, 绝 知 此 事 蘩 縣行 ,* 开 展粦 史  学 习 教 育 不 应 局 限 在 校 园 凰 课 堂 上 , 还 要 走 进 社 貪  大 谭棠, 将 小 课 歎 _ 大 社 会 紫 密 靖 合 起 ? ^ 通 过 开 展蝴 班 会 党 史 麵 歸、 麵 老 輝 、 # 观 萆 命 教 霄 蘂 地 警 活 动以 帮 助 学 悉 更 深 刻 地 了 解 党 的 光 辉 历 史*  党 的 发 展 辟 程 ^ 譬 绿 革 命 英 雄 夢 迹 , 继 承 和 发 扬 党 的 光 蘩 衔 统。

 在 載 学 八 年 锞 上 册家 利 益 直 上”时* 敏 材 介 纟 f T 东 並 抗 H 联 军 将 士 的 英 雌 事 迹 , 我 们 可 以 组 织 学 盡 参 观 访 何 盐 城 新 四 平:

 纪 念 #6 通 过  现 琢 参 :

 观 访 问 、 仕 攀 S:

 知 遒 自 己 身 进 的 党 史 知 识 》 貧  先 , 在 参 观 访 间 前 分 配 好 # 习 饪 奢 , 要 求 參 生 裉 擬 愈  题 * 了 解 新 西 罕 的 单 命 故 事 、 根 据 地 的 故 事 、 萬 維 和 烈  士 的 故 事 = 其 次 , 现 场 聆 听 讲 解 员 的 介 绍 , 切 身 体 会  英 雄 先 烈 的 感 人 拿 迹。

 襌 次 , 墨:

 求 攀 生 结 合 现 场' 鑫 观 情 况, 撰 每 心 得 体 会 。

 最 后, 全 班 交 流 分 享 , 探 讨 如 何  继 承 发 扬 新 四 率 的 优 良 传 统 《 通 过 一 系 列 處 践 糖 # ,  使 會 少 年 f e 爨 党 囊 菌 的 请 怀 内 化 于 * >、 外 化 于 行 。

  初 中 道 德 与 费 ? 会 敎 學 中 必 氣:

 木 断 加 强 觉 史 學 ; 3 教 曹, 帮 助 _ 垂 _  T4■解 攀 笤 中 菌 卖 产 党史 的 童 寒 纛  义, 系 统 拿 握 擎 习 好 中 扇 共 产 党 史 的 各 种 具 体 措 施 ,  深 人 探 讨 得 代 中 S 裳 产 党 的 发 雇 廚 裎 , 借 助 多 祥 化 教  学 方 式 积极 开 屨 争 富 多 彩 的 党 史 学 习 教 育 活 动, 从 而  认 同 中 B 共 产 党 领 导 地 位 , 坚 决 拥 护 中 S # 产 党 正 确  鍾 导, 树 H 建 设 和 振 兴 中 华 民 族 而 努 A 奋 斗 的 理 想 鲁 念 6  ( 本 文 编 辑 :

 谢 姣 )

  (2 2 4 0 0 0江 苏 省 滨 海 县 教 师 发 展 中 心 )

  f m )

  2 0 2 1 年 1 1 月  第 2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