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4篇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 企业周年庆感想(选篇) 我与企业共成长 ---我们都是“家”的主人翁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公司已经三个春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
周年庆感想(选篇)我与企业共成长
---我们都是“家”的主人翁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公司已经三个春秋了。**年伴随着新****成立一周年,有幸见证着公司改革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心情是无比的激动与澎湃。
作为一名新**公司的员工,不仅要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重要还要积极的学习企业文化,不断提高个人学习能力,维护企业的利益与发展。
这不光是公司的要求,也是必须做到传播正能量的个人要求。把我们的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而我们都是这个大“家”的主人,人人争当主人翁,我们企业这个大“家”才会更加美好!
借助公司改革给我们提供的这个平台,我们也在不断的历练着自己:在**年 7 月我们完成了为期 10 天的**国际风情街科慕堡啤酒节:**年 7 月我们**的员工再一次从策划到闭幕成功的完成了旅游文化美食节暨开街五周年庆活动。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在企业大方向的指导下,在企业领导的不断鼓励鞭策下一次次的得到了历练于成长。
新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大企业改革的洗礼。企业也在不断的更新,让员工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从岗位竞聘到工资改革,使我懂得变成一个做事踏实、仔细、处事不惊的大人.企业就像家长一样让孩子们懂得社会的优胜略汰,懂得珍惜眼前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大场合、还是在大人物面前,我都以我是**的一份子而骄傲,时刻维护大企业的形象.我知道企业给了我历练的机会,我就应该去好好的把握,在这个平凡的基层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工作。
不进则退,这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永远不变的真理.不论是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会有他不可避免的巨大压力,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当化压力为动力,主动分担企业这个“大家”的压力。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凝
成一股劲,充分发挥“大家”的优势. 而我在这一年中,为了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不辜负企业领导组织对我的期望,满足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秉着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主动的去扩展自己的知识面.点点滴滴,方方面面,只为锻炼自己,只为给企业添一份光,尽一份力. 借用一句名言:一滴水溶入大海它将变成永恒,一个人钟情于自己的平凡岗位,他的人生就会更精彩.为了这平凡的岗位,为了这富有新生命力的企业,我将继续努力,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各位领导和同事,是你们在我的成长中给予我鼓励和帮助,我会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不辜负企业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期望和培养,我会陪伴着企业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没有更多华丽的语言,我衷心地,默默地祝福我们的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家人们明天会更好!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入职快两年了,时间不算长,每天还会觉得有很多东西没学会。我是一个对时间节点很敏感的人,总觉得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必要用一种特有的仪式去纪念。于是,我试着总结,做一名社会新闻记者至今,这份工作带给了我什么?它最大的功能,可能就是在行进路上催着我成长。
**年,我刚毕业,犹记得面试时的场景,一位领导问,纸媒在走下坡路,你为什么还来?我一时语塞。学了四年新闻,不干这行,总觉得有点不甘心,我认准了传统媒体是最接近新闻的地方。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制造焦虑。刚进报社时,忐忑、不安,在我身上体现的很明显,从新闻学子到新闻记者的转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我会因为找不到选题而焦灼,会因为写不出像样的整版稿件,而憋得脑袋大。遇到困难采不出来,但编辑在催稿,盯着电脑屏幕,总觉得自己浑身的血都在往脑袋顶上涌。有一次写完所有的稿子,走出报社大门,已经快晚上十点了,看着发黄的路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儿,那一刻最大的感受不是累,是深深的自我怀疑。我是不是不行?才会做起
来如此艰难。
这种个体的心情,是不是和整个报社转型的心情有一点点相似?要跟上前进的速度,要生存下去,于是从自己体内催生出一种撕裂般的快速成长。
当你感觉到艰难的时候,一定是在走上坡路。对于记者来说,对单位最大的贡献无非就是多写稿、写好稿。为了让自己在工作中更从容一点,我开始研究,一个点击量高的选题该怎么找,一个近 3000 字的整版稿件该怎样写。我给自己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本子,将每一天的聚焦类整版稿件都列出来,研究什么样的选题适合做大稿,研究怎么切段能逻辑更清晰,一行行密密麻麻手写的小字可能也是一直在努力的缩影。
一边做,一边学,很庆幸做了不少在我自己看来很有意义,也让我受益颇深的稿件。**年 11 月,**蠡县 6 岁小男孩坠井事件,我在现场待了两天一夜, 这场全国媒体的大行动,绝对是对我的一次洗礼。村民都觉得,能有这样大的阵仗去营救一个孩子,是媒体的力量,于是对记者格外的尊重。营救当天的夜里,很冷,凌晨时分气温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我冻得直哆嗦。一位村民大哥,将我拽到他的简易灶火旁,让我做坐下取暖,还塞到我手里一瓶刚烫热的露露暖手。透过火苗,透过简易灯的微光,那个冷冷的夜,成了工作以来我心底最暖的记忆,大家焦急的等候,想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命。那些围在现场日夜不停的上百台挖掘机,那些守候在外围为记者和志愿者支锅做饭的村民,让我有一种朴实的感动,除了新闻和稿件,我还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和人性的本善。
得益于单位这个平台,让我感受着来自记者这个职业的迷人魅力,也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变化,《共享单车系列报道》《地铁开通首日探访》……感觉自己在追着这座城市成长。采访中遭到过质疑,也被很多人信任着,采访对象掏心掏肺的和我聊天,他们哭着笑着,我也感动着记录着。他们倾诉完,我倾听完,总觉得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积聚在了体内。
我与**所共成长
那一年,我 19 岁,青春懵懂;**所 35 岁,风华正茂。
我的卫校老师告诉我,我将要去报到的单位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著名的**旁边,那是一个带点儿“神秘”色彩的单位……带着对未来工作单位和“白衣天使”这份职业的万般憧憬与期待,自小见到汽车便晕车的我兴高采烈地跟随舅舅乘上去往无锡的汽车,经历一整夜的颠簸,终于抵达梦**南--无锡!眼前几座错落有致的灰色建筑在晨曦之下显得更加神秘而韵味十足,在尚未开启的单位大门前徘徊等候,心中的期许更增几分。
江**院新大楼、药厂、应用部、科研楼、信息楼、科学家之家、招待所…….悠悠地漫步其中,小桥流水、绿树环绕,听鸟叫虫鸣,没有城市的喧嚣,似世外桃源,这就是我从此工作生活的地方呵!
“横山作屏,**为邻,山明水秀、人杰地灵”,3 年以后唱起这首所歌,心中竟会升起莫名的感动,那些朴实的词句正是**人开拓进取的真实写照!
科研临床,一体两翼,正值**所大力发展之际,20 多位新人一起报到入职,入住集体宿舍,大家带着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开启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旅程。在那个电脑尚未普及的年代,闲暇之余学习电脑五笔输入法、核医学专业知识、核医学专业英语,乒乓围棋、桥牌舞蹈,嬉戏打闹…….丰富的业余生活,让一群刚刚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的懵懂青年乐不思蜀!我确定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里,这是我的第二个家!我确定自己会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里,我确定我将努力对待未来的每一份工作,即便那时,我要工作的地方尚是一座亟待收尾装修的空空大楼,我要工作的岗位还不知道在哪里!但我知道,我将是这座新大楼里第一批入驻的“白衣天使”!无论如何,我将竭尽所能,为我的新家“添砖加瓦”。
可还记得午饭前大家挤在洗手池边相互对视,哈哈大笑的情景?在新大楼装修收尾的日子,扫地擦窗成了每日的日常,眉毛胡须沾满灰尘,咋一看每一个人都成了白胡子老爷爷!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丝毫退缩,更没有暂时脱离临床的焦虑!似乎每一个人身上都蓄积着能量,齐心协力,全力以赴,因为这是我们深爱的**所,是我们将要奉献青春的地方!描画图纸,修改图纸、参观走访医院、进修学习,当新医院大楼落成开业,宽
敞明亮的病区大厅与走廊,安全舒适的病室环境展现在眼前,我们信心满怀,用白衣天使的满满的爱与赤诚之心迎候一批批患者和来访者的到来,开启了江**院新的历史篇章!
科研是全所的核心。**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成立于 1959 年 2 月,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50 多年来,从当初仅有 6 名员工的市级研究所,发展成为集科研、临床、信息和科技开发于一体、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核医学研究基地,卫生部核医学重点实验室、**省十大医学高技术平台之一和无锡市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作为科研工作的主体,研究部拥有一支由核物理、放射化学、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优秀中青年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配置了包括 Micro-PET 在内的一批尖端的专业仪器和专用实验室,承担着全所主要的科研任务。半个世纪以来,有志于祖国核医药学事业的几代科研人员,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缺少完整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以朱庆云、张满达为代表的老一辈创业者以敢于创新的精神,与无锡机床厂协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医用 X-Y 黑白扫描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医院以研究所为依托,充分利用优越的科研资源,在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尤其是在 131I 治疗甲状腺癌、Graves 非毒性甲肿、功能自主性甲肿,以及应用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瘤及骨痛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如今,舒适的就诊环境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甲状腺疾病、糖尿病、乳腺疾病的诊治及健康体检已享誉省内外!其中甲状腺病诊治中心是 131I 治疗甲亢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质控单位之一。健康体检中心、糖尿病诊治中心积淀了二十余年的医疗保健工作的宝贵经验,舒适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优秀的团队、一流的服务使中心始终位于行业前列。
二十多年来我和**所一路同行, 携手共进,见证着**所的科研硕果累累,医院医疗设配的推陈出新,医护队伍的发展壮大,医疗业务的飞速增长!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由当年参加工作时的“新人”变成了如今的“老人”,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与喜怒哀乐,流逝的是生命芳华,增长的是人生阅历!从当初那个天真懵懂的小姑娘成长为如今能够独
挡一面的护士长,至今仍不曾忘记刚刚参加工作时我的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是她的放手与信任让我展翅飞翔,是她的睿智与善良让我不忘初心,保持真我,始终努力如初,我不曾辜负美好的青春年华!老师给了我成长的机会,**所给了我成长的平台,我对我所挚爱的**所的期许一如既往!单位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真诚付出,所谓相互成就,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职、获其利,我深信在全体**人的共同努力下,**所必然会实现新的飞跃!
篇二: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
建厂 0 50 周年的范文文章【周年庆】风雨 50 年
——写在迎接建厂 50 周年之际
工厂原总工程师何家玮
我们工厂始建于 1954 年,即将迎来 50 周年纪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宝成铁路(宝鸡-成都)是建国后较早修建的新线铁路,当时,铁道部第六工程局负责宝成铁路北段的建设。我们工厂的前身是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下辖的机械修理经租站,经租站是施工机械管理单位,负责施工机械的使用、租赁、管理和修理。
建站初期,技术骨干主要是由当时抗美援朝归国的铁路职工、铁道部第五、第八工程局和成都几个私营工厂调入的部分职工组成。我于 1954 年 1 月毕业于济南铁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经租站。当时,调入的职工在陕西省宝鸡市近郊一个叫杨家场的村庄报到。4月份,抗美援朝归国的职工到来后,开始在宝鸡市渭河的河滩上建站。
宝成铁路的北段都在秦岭的大山里修建,工程十分艰巨。我们出租的机械都在山沟里工作,为了保障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经租站在夜间和节假日都设有值班人员,随时出勤,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宝鸡的 4 年左右时间里,经租站以工程机械的出租修理为主。除此以外,根据工程部门的需要,我们还生产了 12 马力柴油机、C615 车床、球磨机等小型生产设备。
1958 年 8 月,宝成铁路通车后,又开始修建兰青铁路(兰州-西宁)。工厂就搬迁到青海省西宁市,建厂于西宁市西郊离城 12 公里的三其村,改名为西宁铁路局工程机械厂。
西宁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城市,海拔 2295 米,风很大,冬天很冷,气温达零下 20 多度。当时工厂那里是一片坡地,没有厂房,更没有住房。建厂初期,职工们都是分散住在村民的家里。有趣的是,我当时住的那家人,炕上还放着寿材(棺材),我就睡在棺材旁边。白天,职工们都要自己动手盖房子、挖水井、修道路,十分艰苦。在西宁的两年多时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职工们都吃不饱,有时工厂甚至停工,让职工们去挖野菜充饥。部份身体较弱的职工,腿脚都出现了浮肿。
1959 年,青海省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兴起了修建地方铁路热。省委决定修建宁大线窄轨铁路,从大通运煤到西宁。当时,工厂为宁大线生产了 12 台内燃牵引机车,为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
1961 年初,国家经过三年大跃进后,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时期。兰青铁路兰州到西宁段通车以后,青藏铁路已停止修建。工厂撤离西宁,搬迁到陕西兴平,归西北铁路工程局管理,改名为兴平机械厂。在兴平的几年,边搬迁、边建厂、边生产,以修理为主,也造了一些小型机械,如打夯机等。先后分批下放职工近 500 人,工厂规模逐渐缩小。
1964 年,为了加快西南铁路建设,修建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奉铁道部的指示,工厂参加西南铁路大会战,搬迁到云南昆明。9
月下旬,工厂派了王焕礼代厂长、技术员史万镒和我三个人到云南选厂址。当时,云南还不通铁路,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设在贵州安顺,沿线都在紧张筹备和施工,汽车客运十分繁忙。为了赶时间,我们到达安顺后,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只能先乘坐押运犯人的囚车到沾益,然后再坐火车到昆明。沿途很艰苦,吃住条件很差。
国庆节前,我们到了昆明。在青云路铁道兵一师的指挥部那里,我们拜见了李万华师长,向他汇报了情况。他很支持我们,希望工厂能够早日搬到云南,为铁路建设做贡献。当时,铁道部的介绍信里面写有“建厂于安宁、禄丰一带”的字句。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云南省出了昆明外,州县的水电、交通条件还很差。我们到了楚雄禄丰,还到了安宁,看了大炼钢铁时建的一些工厂,水电、交通都不行,从工厂的发展前景来看,还不具备建厂的理想条件。
回到昆明,我们向李师长作了汇报,担心在禄丰和安宁建厂,将来不稳定,工厂不好发展,希望能在昆明建厂,李师长也同意。国庆节后,我们还在为这事发愁,忽然接到李师长打来的电话,说铁道部吕正操部长要来,可以向他汇报。
李师长派车把我们接到师部,王焕礼厂长向吕部长作了详细汇报。吕部长很干脆,对我们说:“不用再说了,你就说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吧!”我们说:“我们想在昆明建厂”。李师长也插话说:“我也认为工厂还是建在昆明好。”吕部长同意了我们的意见,随即打电话给省委副书记赵健民,请他帮助我们解决。
后来,在赵健民的秘书和省政府机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把厂址选在西山区七公里昆明制药厂停产的一个分厂那里。搬到昆明以后,工厂改名为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昆明第一机械修配厂,也称 254 信箱。1969 年 6 月,根据中央军委总后勤部的批复,工厂正式编入铁道兵序列,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6441 工厂。1970 年,根据中央的指示,部队占用地方的地产要归还给地方。当时驻在羊方旺的铁 1 师 7591 部队 43 修理营、44 仓库分队搬到湖北,工厂又从西山区的七公里搬到东郊的羊方旺。
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建设期间,工厂主要为铁道兵施工服务。部队送来什么,工厂就修什么;施工需要什么,工厂就生产什么。那时工程机械和汽车的修理任务很大,年修理量达 500 台。还派出技术干部和工人,到施工现场指导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使用和修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1964 年至 1975 年,先后制造了 59 型架桥机两台,修理了各型架桥机 6 台,建成了铝活塞及活塞环生产线,解决了进口工程机械配件不足的困难。70 年代后期,我们建成了精密铸造生产线,批量生产了风动凿岩机等一些小型工程施工机具。
进入 70 年代,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通车后,修理任务已经很少,工厂逐渐结束了以修为主的生产方向,任务也严重不足。与此同时,我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已经开始使用小型养路机械。铁道兵后勤部根据部队施工的需要,指定工厂生产小型养路机械。
1975 年初,铁道兵后勤部装备处派徐恒盛参谋来到工厂,安排生产 10 马力起拨道机、YD-2 液压捣固机以及捣固机运输小车(当时
我们叫“三机”任务)。我和金永辉厂长在徐参谋的引领下,到北京参观了部队使用的捣固机。记得当时天很冷,下着大雪,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小机,在北京又找了一些技术资料。
回到工厂以后,便马上安排生产。职工们热情很高,日夜加班,大约用了半年时间,便完成了样机生产。从此,工厂迈出了第一步,开启了养路机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篇章。
小型养路机械的生产,在部队施工需求和工厂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到 1983 年,我们已经开发生产了 18 种产品,一跃成为国内小型养路机械品种最多、产量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生产厂。小型养路机械是铁路整道养护的专用设备,铁道兵的需求量毕竟有限,几年后,铁道兵内部就逐渐饱和了。兵改工前后,工厂生产任务不足,面临着停产和找米下锅的局面。在最困难的时候,年产值只有300 万元左右。
小型养路机械的营销市场,由铁道部工务局统一管理,每年都召开订货会,生产厂家和铁路局都参加,供销见面、签订合同。参加订货会的生产厂是铁道部认可的定点厂,我们工厂因为不属铁道部系统的,不参加订货会,产品便被视为非定点厂生产,铁路局都不敢买。为了打开市场,我们千方百计去参加订货会。记得有一次在郑州开会,我和高守民去参加,每个房间去拜访,去推销产品,人家不欢迎。
我们找到铁道部工务局,请他们认可我们为定点厂。他们说不好下文件,并帮我们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明年可以到昆明召开订
货会,那样你们就可以了。”定货会在工厂召开时,我们把机器都摆开,所有的产品都摆出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以后,我们每年都参加会议,产品逐渐进入全路市场。
1983 年,铁道部在柳州召开养路机械订货会和中型清筛机生产经验交流会。当时从国外引进了一台中型清筛机,试用效果比较好。各铁路局都纷纷仿制,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不过关,样机大都不能上道作业。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由专业设计院设计,统一机型,并找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工厂来生产。我和张长明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我们找到李振庭处长,要求生产新设计的清筛机。通过积极努力争取,铁道部决定新设计的 QQS-300 型清筛机由昆明机械厂制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工厂的设备和厂房还十分简陋,未能具备生产大中型设备的条件。在 43 区有厂房但是没有铁路,而 44 区有铁路专用线却没有生产车间。1987 年,第一台 QQS-300 型清筛机生产出来后,怎么样从 43 区的生产车间运到 44 区的专用线上就十分困难。50 多吨重的设备,装卸起吊都办不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厂领导决定,一段一段地铺轨,从 43 区把车推到 44 区,铺一段、前进一段;没有那么多的钢轨和枕木,就拆一段、铺一段。由于从公路通过不能影响汽车行驶,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打着火把干,整整干了一个通宵。这是工厂从小型机械生产迈向大中型机械制造的一段艰辛往事,一段难忘的风雨历程。
1987 年,工厂又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学习进口机型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了 SPZ-150 型配砟整形车。1988 年,工厂参加世界银行贷款的国际招标,获得 12 台车的中标合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高速发展,铁路运输量日益增大,行车速度和密度都在不断提高。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越来越困难,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铁道部从普拉塞公司引进了一个大修机组和一个维修机组在国内试用,获得了成功。部里决定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开天窗”(短时间内封闭一段线路)作业,进行线路大修和维修的方针。并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
1987 年底,铁道部派了一个考察组,考察武汉大桥局的一个厂、宝鸡厂,还有昆明厂。这时我们 QQS-300 型清筛机已经生产出来,中标的 12 台 SPZ-150 配砟车也都在车间里生产。考察组肯定了我们干大型养路机械的决心和信心,对我们铁道兵的精神也很赞扬,认为工厂初步具备了生产大中型养路机械的条件。1988 年 3月,铁道部下发铁计(1988)133 号文件,“经过综合比选考察,确定昆明机械厂为大型养路机械定点生产厂”。
1988 年 4 月,铁道部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到澳大利亚考察,选择引进的机型和合作生产厂家。当时有两家公司争取与中国合作,一个是普拉赛的澳大利亚公司,另一个是澳大利亚的坦波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并与两家公司多次谈判,最终决定我厂与奥地利的普拉赛公司合作,引进 08-32 捣固车的技术进行国产化生产。我代表工
厂参加了考察团,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历史证明,正确选择先进的机型和合作伙伴十分重要,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挫折,这是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国产化初期,工厂资金很紧张,连买零配件的钱都不够。当时44 区没有车间,我们想盖一个车间,可是没有资金。杨荣开书记去铁道兵机关找尚志功指挥。在铁道兵指挥部的关心下,44 区盖了第一个车间,就是现在的结构车间(奥通达公司修理项目部结构车间)。
1988 年 12 月,铁道部组团赴奥地利与普拉赛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董万春厂长参加了考察和会谈。1989 年 1 月,样机开始投产。工厂党委提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竞争取胜、为国争光”的精神,在铁道部机关领导的协调下,全厂职工齐心协力,1990 年7 月,第一台 08-32 捣固车样机剪彩,填补了国内空白。
08-32 捣固车国产化的成功,使我们在焊接、液压、整机调试等各方面的工艺获得了显著提高。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为以后的生产和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1993 年 6 月,工厂与专业设计院研制成功 WD-320 动力稳定车;1996 年 1 月,又引进技术试制成功 RM80大型清筛机。在铁道部的领导下,工厂与联合体各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和自主研发,实现了清筛、捣固、配砟、稳定等主要机型配套国产化,产品分布遍及全国。
50 年过去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工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茁壮成长。现在,企业产值连续几年达到 30 亿,拥有了
世界一流的产品,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厂房,成为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的领军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工厂取得的成就而骄傲,为中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事业而自豪!
领悟
如烟岁月,似水流年。从宝鸡建厂至今,昆明中铁历经了 60 年的风雨岁月,一代代铁道兵精神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用勤劳和智慧带来了昆明中铁日新月异的变化。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作为年轻的一代,我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回顾昆明中铁历尽千辛、饱经风霜走过的 60 载坎坷荆棘路?又是以怎样的领悟怎样的思考面对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昆明中铁?
最初,我通过企业文化展厅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那时候展厅还在布展准备阶段,我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打开封存的历史,一幅幅画面映入我眼前。一组大型浮雕记录了铁道兵的光辉历程,英勇的铁道兵用自己的青春血汗浇铸铺就了一寸寸铮亮刚硬的铁轨;历次搬迁路线图反映了大型养路机械历史变迁的印痕,也折射出昆明中铁走过的峥嵘岁月;小型养路机械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发展是一代代昆明中铁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智慧结晶;产业基地的建设推进了昆明中铁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二次创业”的目标吹响了企业科学发展的集结号。
老一辈用热血和生命成就了昆明中铁的辉煌,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现代的每一个昆明中铁人无不感受着这份幸福。记得经济适用房分配的那几天,我在工会办公室帮忙,亲身经历了
经济适用房带给员工的幸福感,也亲眼目睹了退休人员、在职人员、老老少少每一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给我印象特...
篇三: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
建厂 50 周年的范文文章 纪念建厂 50 周年的范文文章 1风雨 50 年
——写在迎接建厂 50 周年之际
工厂原总工程师 何家玮
我们工厂始建于 1954 年,即将迎来 50 周年纪念。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宝成铁路(宝鸡-成都)是建国后较早修建的新线铁路,当时,铁道部第六工程局负责宝成铁路北段的建设。我们工厂的前身是铁道部第六工程局下辖的机械修理经租站,经租站是施工机械管理单位,负责施工机械的使用、租赁、管理和修理。
建站初期,技术骨干主要是由当时抗美援朝归国的铁路职工、铁道部第五、第八工程局和成都几个私营工厂调入的部分职工组成。我于 1954 年 1 月毕业于济南铁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经租站。当时,调入的职工在陕西省宝鸡市近郊一个叫杨家场的村庄报到。4 月份,抗美援朝归国的职工到来后,开始在宝鸡市渭河的河滩上建站。
宝成铁路的北段都在秦岭的大山里修建,工程十分艰巨。我们出租的机械都在山沟里工作,为了保障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经租站在夜间和节假日都设有值班人员,随时出勤,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宝鸡的 4 年左右时间里,经租站以工程机械的出租修理为主。除此以外,根据工程部门的需要,我们还生产了 12 马力柴油机、C615 车床、球磨机等小型生产设备。
1958 年 8 月,宝成铁路通车后,又开始修建兰青铁路(兰州-西宁)。工厂就搬迁到青海省西宁市,建厂于西宁市西郊离城 12 公里的三其村,改名为西宁铁路局工程机械厂。
西宁是青藏高原上的一个城市,海拔 2295 米,风很大,冬天很冷,气温达零下 20 多度。当时工厂那里是一片坡地,没有厂房,更没有住房。建厂初期,职工们都是分散住在村
民的家里。有趣的是,我当时住的那家人,炕上还放着寿材(棺材),我就睡在棺材旁边。白天,职工们都要自己动手盖房子、挖水井、修道路,十分艰苦。在西宁的两年多时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职工们都吃不饱,有时工厂甚至停工,让职工们去挖野菜充饥。部份身体较弱的职工,腿脚都出现了浮肿。
1959 年,青海省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兴起了修建地方铁路热。省委决定修建宁大线窄轨铁路,从大通运煤到西宁。当时,工厂为宁大线生产了 12 台内燃牵引机车,为地方建设作出了贡献。
1961 年初,国家经过三年大跃进后,国民经济进入了调整时期。兰青铁路兰州到西宁段通车以后,青藏铁路已停止修建。工厂撤离西宁,搬迁到陕西兴平,归西北铁路工程局管理,改名为兴平机械厂。在兴平的几年,边搬迁、边建厂、边生产,以修理为主,也造了一些小型机械,如打夯机等。先后分批下放职工近 500 人,工厂规模逐渐缩小。
1964 年,为了加快西南铁路建设,修建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奉铁道部的指示,工厂参加西南铁路大会战,搬迁到云南昆明。9 月下旬,工厂派了王焕礼代厂长、技术员史万镒和我三个人到云南选厂址。当时,云南还不通铁路,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设在贵州安顺,沿线都在紧张筹备和施工,汽车客运十分繁忙。为了赶时间,我们到达安顺后,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只能先乘坐押运犯人的囚车到沾益,然后再坐火车到昆明。沿途很艰苦,吃住条件很差。
国庆节前,我们到了昆明。在青云路铁道兵一师的指挥部那里,我们拜见了李万华师长,向他汇报了情况。他很支持我们,希望工厂能够早日搬到云南,为铁路建设做贡献。当时,铁道部的介绍信里面写有“建厂于安宁、禄丰一带”的字句。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云南省出了昆明外,州县的水电、交通条件还很差。我们到了楚雄禄丰,还到了安宁,看了大炼钢铁时建的一些工厂,水电、交通都不行,从工厂的发展前景来看,还不具备建厂的理想条件。
回到昆明,我们向李师长作了汇报,担心在禄丰和安宁建厂,将来不稳定,工厂不好发展,希望能在昆明建厂,李师长也同意。国庆节后,我们还在为这事发愁,忽然接到李师长打来的电话,说铁道部吕正操部长要来,可以向他汇报。
李师长派车把我们接到师部,王焕礼厂长向吕部长作了详细汇报。吕部长很干脆,对我们说:“不用再说了,你就说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吧!”我们说:“我们想在昆明建厂”。李师长也插话说:“我也认为工厂还是建在昆明好。”吕部长同意了我们的意见,随即打电话给省委副书记赵健民,请他帮助我们解决。
后来,在赵健民的秘书和省政府机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把厂址选在西山区七公里昆明制药厂停产的一个分厂那里。搬到昆明以后,工厂改名为西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工地指挥部昆明第一机械修配厂,也称 254 信箱。1969 年 6 月,根据中央军委总后勤部的批复,工厂正式编入铁道兵序列,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6441 工厂。1970 年,根据中央的指示,部队占用地方的地产要归还给地方。当时驻在羊方旺的铁 1 师 7591 部队 43 修理营、44 仓库分队搬到湖北,工厂又从西山区的七公里搬到东郊的羊方旺。
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建设期间,工厂主要为铁道兵施工服务。部队送来什么,工厂就修什么;施工需要什么,工厂就生产什么。那时工程机械和汽车的修理任务很大,年修理量达 500 台。还派出技术干部和工人,到施工现场指导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使用和修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1964 年至 1975 年,先后制造了 59 型架桥机两台,修理了各型架桥机 6台,建成了铝活塞及活塞环生产线,解决了进口工程机械配件不足的困难。70 年代后期,我们建成了精密铸造生产线,批量生产了风动凿岩机等一些小型工程施工机具。
进入 70 年代,贵昆铁路和成昆铁路通车后,修理任务已经很少,工厂逐渐结束了以修为主的生产方向,任务也严重不足。与此同时,我国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已经开始使用小型养路机械。铁道兵后勤部根据部队施工的需要,指定工厂生产小型养路机械。
1975 年初,铁道兵后勤部装备处派徐恒盛参谋来到工厂,安排生产 10 马力起拨道机、YD-2 液压捣固机以及捣固机运输小车(当时我们叫“三机”任务)。我和金永辉厂长在徐参谋的引领下,到北京参观了部队使用的捣固机。记得当时天很冷,下着大雪,我们都是第一次见到小机,在北京又找了一些技术资料。
回到工厂以后,便马上安排生产。职工们热情很高,日夜加班,大约用了半年时间,便完成了样机生产。从此,工厂迈出了第一步,开启了养路机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篇章。
小型养路机械的生产,在部队施工需求和工厂自身发展的推动下,到 1983 年,我们已经开发生产了 18 种产品,一跃成为国内小型养路机械品种最多、产量最大、实力最强的专业生产厂。小型养路机械是铁路整道养护的专用设备,铁道兵的需求量毕竟有限,几年后,铁道兵内部就逐渐饱和了。兵改工前后,工厂生产任务不足,面临着停产和找米下锅的局面。在最困难的时候,年产值只有 300 万元左右。
小型养路机械的营销市场,由铁道部工务局统一管理,每年都召开订货会,生产厂家和铁路局都参加,供销见面、签订合同。参加订货会的生产厂是铁道部认可的定点厂,我们工厂因为不属铁道部系统的,不参加订货会,产品便被视为非定点厂生产,铁路局都不敢买。为了打开市场,我们千方百计去参加订货会。记得有一次在郑州开会,我和高守民去参加,每个房间去拜访,去推销产品,人家不欢迎。
我们找到铁道部工务局,请他们认可我们为定点厂。他们说不好下文件,并帮我们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明年可以到昆明召开订货会,那样你们就可以了。”定货会在工厂召开时,我们把机器都摆开,所有的产品都摆出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这以后,我们每年都参加会议,产品逐渐进入全路市场。
1983 年,铁道部在柳州召开养路机械订货会和中型清筛机生产经验交流会。当时从国
外引进了一台中型清筛机,试用效果比较好。各铁路局都纷纷仿制,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不过关,样机大都不能上道作业。会议的目的是通过交流,找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由专业设计院设计,统一机型,并找一个实力比较强的工厂来生产。我和张长明参加了这次会议,会后我们找到李振庭处长,要求生产新设计的清筛机。通过积极努力争取,铁道部决定新设计的 QQS-300 型清筛机由昆明机械厂制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工厂的设备和厂房还十分简陋,未能具备生产大中型设备的条件。在 43 区有厂房但是没有铁路,而 44 区有铁路专用线却没有生产车间。1987 年,第一台 QQS-300 型清筛机生产出来后,怎么样从 43 区的生产车间运到 44 区的专用线上就十分困难。50 多吨重的设备,装卸起吊都办不到。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厂领导决定,一段一段地铺轨,从 43 区把车推到 44 区,铺一段、前进一段;没有那么多的钢轨和枕木,就拆一段、铺一段。由于从公路通过不能影响汽车行驶,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打着火把干,整整干了一个通宵。这是工厂从小型机械生产迈向大中型机械制造的一段艰辛往事,一段难忘的风雨历程。
1987 年,工厂又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学习进口机型的基础上,共同研制了SPZ-150 型配砟整形车。1988 年,工厂参加世界银行贷款的国际招标,获得 12 台车的中标合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高速发展,铁路运输量日益增大,行车速度和密度都在不断提高。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越来越困难,已经不能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铁道部从普拉塞公司引进了一个大修机组和一个维修机组在国内试用,获得了成功。部里决定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开天窗”(短时间内封闭一段线路)作业,进行线路大修和维修的方针。并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
1987 年底,铁道部派了一个考察组,考察武汉大桥局的一个厂、宝鸡厂,还有昆明厂。
这时我们QQS-300型清筛机已经生产出来,中标的12台SPZ-150配砟车也都在车间里生产。考察组肯定了我们干大型养路机械的决心和信心,对我们铁道兵的精神也很赞扬,认为工厂初步具备了生产大中型养路机械的条件。1988 年 3 月,铁道部下发铁计(1988)133 号文件,“经过综合比选考察,确定昆明机械厂为大型养路机械定点生产厂”。
1988 年 4 月,铁道部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到澳大利亚考察,选择引进的机型和合作生产厂家。当时有两家公司争取与中国合作,一个是普拉赛的澳大利亚公司,另一个是澳大利亚的坦波公司。经过实地考察,并与两家公司多次谈判,最终决定我厂与奥地利的普拉赛公司合作,引进 08-32 捣固车的技术进行国产化生产。我代表工厂参加了考察团,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历史证明,正确选择先进的机型和合作伙伴十分重要,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挫折,这是大型养路机械国产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国产化初期,工厂资金很紧张,连买零配件的钱都不够。当时 44 区没有车间,我们想盖一个车间,可是没有资金。杨荣开书记去铁道兵机关找尚志功指挥。在铁道兵指挥部的关心下,44 区盖了第一个车间,就是现在的结构车间(奥通达公司修理项目部结构车间)。
1988 年 12 月,铁道部组团赴奥地利与普拉赛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董万春厂长参加了考察和会谈。1989 年 1 月,样机开始投产。工厂党委提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竞争取胜、为国争光”的精神,在铁道部机关领导的协调下,全厂职工齐心协力,1990 年 7 月,第一台 08-32 捣固车样机剪彩,填补了国内空白。
08-32 捣固车国产化的成功,使我们在焊接、液压、整机调试等各方面的工艺获得了显著提高。通过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为以后的生产和开发打下了良好基础。1993 年 6 月,工厂与专业设计院研制成功 WD-320 动力稳定车;1996 年 1 月,又引进技术试制成功 RM80
大型清筛机。在铁道部的领导下,工厂与联合体各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引进技术、联合开发和自主研发,实现了清筛、捣固、配砟、稳定等主要机型配套国产化,产品分布遍及全
国。
50 年过去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工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茁壮成长。现在,企业产值连续几年达到 30 亿,拥有了世界一流的产品,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厂房,成为我国大型养路机械的领军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为工厂取得的成就而骄傲,为中国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事业而自豪!
纪念建厂 50 周年的范文文章 2
领 悟
如烟岁月,似水流年。从宝鸡建厂至今,昆明中铁历经了 60 年的风雨岁月,一代代铁道兵精神的继承者和接班人用勤劳和智慧带来了昆明中铁日新月异的变化。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由让人感慨万千。作为年轻的一代,我又是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感受回顾昆明中铁历尽千辛、饱经风霜走过的 60 载坎坷荆棘路?又是以怎样的领悟怎样的思考面对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昆明中铁?
最初,我通过企业文化展厅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那时候展厅还在布展准备阶段,我有幸参与了这一过程。打开封存的历史,一幅幅画面映入我眼前。一组大型浮雕记录了铁道兵的光辉历程,英勇的铁道兵用自己的青春血汗浇铸铺就了一寸寸铮亮刚硬的铁轨;历次搬迁路线图反映了大型养路机械历史变迁的印痕,也折射出昆明中铁走过的峥嵘岁月;小型养路机械到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发展是一代代昆明中铁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智慧结晶;产业基地的建设推进了昆明中铁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二次创业”的目标吹响了企业科学发展的集结号。
老一辈用热血和生命成就了昆明中铁的辉煌,换来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现代的每一个昆明中铁人无不感受着这份幸福。记得经济适用房分配的那几天,我在工会办公室帮忙,亲身经历了经济适用房带给员工的幸福感,也...
篇四:企业50周年纪念文章
先:解码企业成长源动力——中建三局50周年系列报道之六<>l中建三局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娱活司敢为天下先,永远争第一。这是五十年来,一代代中建三局人持续积淀、接力传承并不断升华的核心价值追求,已然结晶为个性鲜明的企业品格和员工特质,成为中建三局成长、跨越、致远的强劲源动力。回首中建三局半世纪风雨历程,我们切身体会到“争先”所带来的精神滋养生生不息,更深刻感受到“争先”所蕴含的力量源源不竭。因为争先,始终保持战略引领力企业发展的生命维系于企业的文化。文化底蕴越深厚,企业越有生命力;文化自觉越强烈,对发展战略的制定更具引领力。中建三局五十年的跨越发展史,对此给出了明证.在企业初创时期,中建三局以执行中央战略决策为任命,自力更生,奋战十年,建成重点工程153项,总建筇面积近178万平方米,为新中国建设立下赫赫战功——寄先的因子由此种下。移师湖北后,面对分配任务锐减的窘境,由于争先基因使然,中建三局以求生存、谋发展为使命,主动走向市场从而开始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并二于1978年首次实现盈利。改革开放后,中建三局率先出征深圳,舍“金城”争“匡贸”,创造“深圳速度”,迈上中国建筑大舞台,继而确立全面走向市场、主攻高大新尖的经营导向,这成为中建三万方数据O企业I ENTERPRISE局发展的转折点和新起点。及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先后承建一大批行业瞩目的标志性工程,合同额与产值也分别超过40亿元和10亿元。20世纪90年代末,为了突破“高原平台”,谋求更大发展,中建三局秉持争先精神,响亮提出建设“百十亿工程”(百亿产值、十亿利润)的发展战略。广大员工以此为目标,团结奋战、锐意进取,在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首破百亿大关。“十一五”时期,中建三局以建设“效益三局、创新三局、文明三局、法治三局、人本三局”为指针,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全面发展。在这一时期,中建三局营业收入先后实现了百亿规模“多级眺”;争先文化也首次形成完整的书面表述,开始由原生态文化向自觉形态文化过渡。“十二五”初期,中建三局将发展战略确定为坚持“两轮”驱动,打造“四最”企业,这一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建三局人”的争先追求,即以建造为立业之本、以投资为强企之道,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致力成为“综合实力最强、发展质量最好、企业品牌最优、员工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2012年,全局营业收入达到960亿元,跃居湖北百强企业第三名。2013年9月,中建三局第五次党代会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描绘了未来宏伟蓝图。这一包含战略思想、战略路径、战略目标“三位一体”的企业战略,成为争先文化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至此,文化与战略之间,真正实现了在深度融合中强化引领。近几年,中建三局上下以“争先”为引领,大力推进战略执行,坚持“七个并重”,实施“两轮驱动”,致力“一最四强”,持续实干创新、争先有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发展品质和价值创造能力,2013年营业收入迈上千亿平台,成为湖北第三家干亿级企业,并跃居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之首。2014年,中建三局再接再厉,实现营业收入1301亿元。今年以来,虽然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中建三局上下潋隋争先,前三季度合同额与营业收入,依然分别保持了月均200亿元和100亿元的水平,实现了逆市稳健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的旗帜。纵观中建三局五十年的征程,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无论是过去主动走向市场竞争还是现在深度推进转型升级,“争先”是贯穿48 建亲I 2015年第21期始终的精神支柱,更是引领企业发展方向、支持发展战略推进的内生动力。过去,中建三局是这样,未来,更将如此。因为争先,始终保持管理创新力有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传承下来了,进步就会持续。中建三局五十年来一路跨越发展,是因为“争先”引领战略实施,让我们保持了领先于同行的前进方向;更因为“争先”融入管理,让我们厚实了领先于对手的发展品质。从“三线建设”时期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攻坚克难,到1978年《山砂应用的研究》首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再到如今成立技术中心,推进“科技强企”,研发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预筑落成法、循环电梯等多项前沿核心技术;从1987年首批进行“鲁布革经验”试点,率先变革施工管理体制;到1992年总结的“珠海经验”被国家建设部在全行业推广;再到如今实施“441”计划,积极探索居于中建系统领先水平的总承包管理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率先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到2006年实现“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贯标;再到2014年颁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三个标准”,并着力推进标准化升级与信息化联动,以信息技术带动管理变革,争当中建“两化”融合排头兵;从2005年率先在中建系统实施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到2013年率先进行试点,在公司、分公司和项目全面推行党政正职由一人担任的基层领导体制,强化党建引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从“主攻高端、兼顾中端、放弃低端”到建造主业全面向高端化升级,同时大力培育建筑设计、地下空间、机电安装等专业能力,努力形成完整、闭合的全产业链服务优势;从加大投资带动企业转型,到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建设、房地产开发和新兴业务四大投资产品序列;寻根溯源,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变革,无论是管理升级、还是结构调整,中建三局的一次次率先而行、取得的一个个领先成果,无不昭示了“争先”的要义、彰显了“争先”的作为。文化创新管理,“争先”提升品质。整体来看,以管理创新推进战略执行,中建三局实现“三个转变”。万方数据
——市场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地区,以及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目前,海外在建工程达到13个,合同总额为22.8亿美金,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在经营布局上,实现了从省内向“国内+国外”转变。——截至目前,先后承(参)建3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41座,其中,超过500米的摩天大厦8座、省区市第一高楼20座。在建造主业上,实现了从一般性房屋承建向“高端化+总包化”转变。——今年以来,中建三局投资建设的武汉古田桥通车、东湖通道结构贯通,中建·宜昌之星、中建·光谷之星相继奠基,中建·南湖壹号、中建·御景新城先后开盘,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武汉光谷火车站东(西)广场和十堰火车站北广场工程同月开工,绿色建筑产业园一期PC厂投产⋯⋯新的投资项目渐次落地、已建项目有力推进,充分表明了中建三局在业务模式上,正实现从传统施工企业向“建造+投资+运营”转变。因为争先,始终保持团队凝聚力文化的力量毋庸置疑。但是,只有文化理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普遍共识、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才会真正形成推动企业持续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从渡口三线建设“八闯将”之一的杜永义和“六金花”之一的杨桂兰,到徒步千里奔赴建设工地的“铁脚板队”;从深圳国贸工地的“四顶红帽子”,到建设发展中心“东渡取经”的11名焊工;从“一年赶超十年”创造“望京经验”的项目团队,到“雪夜狂奔5小时送标书”的黄修标;从“新时代农民工代表”火会燎,到“草根发明家”杜建国;从“中国好人”姜龙华,到5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中建三局员工⋯⋯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在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争先”的光芒。应该说,在中建三局五十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来都不缺乏“争先”代言人,还有奋战在工地的一线将士、各级机关的管理人员,他们在言行中,无时不刻展现着“争先”的风采。从“我知⋯‘我信”到“我行”,争先文化的宣贯落地和深植践行,体现了中建三局的“争先”自觉,更展示了文化本身的魅力。中建三局历届领导,都有着培育争先文化的强烈意识,◇I力拔千钧近几年,争先文化手册宣贯推进会、干名干部文化报告会、三干新员工人职培训会⋯⋯中建三局领导都亲自宣讲争先文化。今年,渡口和安顺的“寻根之旅”、深圳的“感恩之旅”,中建三局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华元一再深入解读了“争先”的丰富内涵。文化建设年、管理推进年、诊断评估年、融合升华年、系统提升年⋯⋯2008年以来,中建三局党委先后开展“八个主题年活动”,从而不断推进争先文化理念的落地,使其深深地植根于广大员工心中。此外,中建三局上下还广泛开展各种以“争先”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不断强化员工的“争先”自觉。其中,中建三局“五四”青年文化节已成功举办7届、中建三局重阳敬老节文化活动周正筹备第1 2届,中建三局党委近两年还先后组织“争先杯”系列体育赛事和文艺奖评选;中建三局局属单位则深入开展“三联建”和“三号联创”、劳动竞赛、技术比武、业务竞赛,以及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关爱农民工等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活动,吸引着广大员工激情参与、融入其中、竞相争先,成为了争先文化的认同者、实践者和丰富者。“像中建三局发展这么好的企业,就是因为真正把企业文化的优势转变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2011年12月,时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如是评价中建三局。文化自觉自信,发展争先领先。中建三局五十年的过往,是一部铿锵的争先曲,争先品格已融人中建三局人的血脉。面对未来,中建三局人必将继续弘扬“争先”,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向着“一最四强”“百年名企”的目标阔步前行。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49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