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7篇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于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而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我们求学之路上,肯定会遇到艰辛困苦,我们要继承这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抵制一切困难,劈波斩浪,最后抵达我们向往的象牙塔。历史就是以沉重的脚步向前迈进。历史的时针是艰难与曲折、崎岖与坎坷的 “合金”,拨动沉重的历史时针无疑是一曲壮美的歌,是一支摄魂的曲。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而我们一定要继承这种精神,尤其是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两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穿越荒无人烟的地区,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林莽沉沉,裸山如刃,黄沙大漠,激浪长河,刻下长征者铿锵的足音;寒风砭骨,雪压冰封,矗立起长征者英勇的雕像。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永恒的财富。我们应该秉着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在生活中长征精神对我也有极大的帮助,它鼓舞了我,它启发了我,它使我彻底觉悟了,催我不断前进,走向成功。做任何事都需要长征那种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战胜任何困难。
在纪念长征胜利 70 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伟大意义,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并要求:“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把长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在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发扬光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回顾历史激发斗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意,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安定团结的生活局面,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现实工作中去,从而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发扬抗日的斗志,鼓舞中华人民,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学习当中.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
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当今充满竞争复杂的社会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长征精神中蕴涵着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要结合弘扬长征精神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 切有
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面对当今严峻的社会国际形势,藏独分子、钓鱼岛之争、台湾回归等等一系列问题更需要我们传承前辈们留下来宝贵的长征精神。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而在学习上, 我们要发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勤于钻研的精神。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而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只有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不断创新,掌握过硬的技能,才能立足于当今社会,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长征精神同样不可缺少。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长征是在中国革命受到巨大挫折情况下进行的,在征途中不仅有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而且还有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分裂主义的威胁相随,并且自然环境条件也极其恶劣。但是,广大红军指战员没有因为革命受到巨大的挫折而对党失去信任,对革命失去信心,也没有被严峻的形势所吓倒,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始终是他们巨大的精神动力。中央红军靠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精神,穿着单衣草鞋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在长征途中,有许多指战员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信念,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战胜了艰难险阻,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进入了关键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各种矛盾凸现,同时,西方一些腐朽的思潮、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断侵入。因此,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坚定的理想、信念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强大的精神武器。
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我们要有勇气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绝不可半途而废。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的国家就会繁荣富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21 世纪的中国大学生,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篇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当代大学生怎样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传承像江河之水, 又像生命之流, 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部分, 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挑战,开拓创新的精神动力。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道德资源十分丰厚。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中国人在思想道德领域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新时代新环境下, 当代大学生如何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 大学生活作为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 对于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大学, 意味着我们将肩负历史的新使命,我们将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在大学中, 我们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就是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质朴,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重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强调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
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推崇“仁爱” 原则, 追求人际和谐。
讲求虔敬礼让, 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 强调恪守诚信。
追求精神境界, 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着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重视道德, 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
作用。
只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才能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中重现光彩。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 著有鲜明的两面性。
一方面, 它表现出积极, 革新, 进步; 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消极, 保守, 落后。
所以,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 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
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等原则来确定。
同时, 我们要坚决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这两种思潮都不利于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发展。
另外, 在对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同时, 我们还应积极地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
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 一种文化与异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冲突和融合, 是保持其生命力的重要机制, 是文化发展的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当今任何民族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 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 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
因此, 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荣辱观, 正确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让道德的种子从我手上传递, 让文明之风由我传播, 让传统的中华美德重放光彩, 让中华文明名
扬四海。
篇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郑小龙 摘要:
结合建党 90 周年, 辛亥革命 100 周年背景, 以及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谈谈对革命先驱, 为社会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精神, 大学生、继承、 弘扬。
今年是建党 90 周年和辛亥革命成立 100 周年纪念,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去传承他们, 传承革命精神, 他是一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 传承革命精神又有了新的内涵。
它是踏实肯干与进取创新精神的统一, 是独立自主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我们要始终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弘扬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 为中华民族崛起而不断奋斗。
传承革命精神即“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的伟大精神, 是进步青年的基本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自 1921 年 7 月 1 日建立以来, 到现在已有 90 年的发展历程。
今年是 2011 年, 是中国建党九十周年纪念。
九十年前, 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 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 “采用无产阶级斗争方法, 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 “废除资本私有制” 。初生的中国明确选择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九十年前, 中国只有五十三名党员, 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九十年后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六十多年、 拥有八千万党员的大党, 中国人民已拥有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今天, 我们怀着感恩的心, 向缔造中国的先烈先贤, 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当年, 如果没有“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的李大钊, 没有血染江汉的林祥谦、施洋, 没有热血牺牲的英勇烈士, 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九十年的足迹, 不只是中国建党的奋斗史, 也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史, 更是中国带领中国人民改造社会建设世界新秩序的精彩华章。
九十年来, 北伐战争, 消灭了军阀割据, 统一了中国。
抗日战争, 粉碎了日本侵略的野心, 废除了百年屈辱的不平等条约, 台湾因而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解放战争, 赶跑了中华民国,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 使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 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改革开放, 实现了中国人民生活富裕的梦想。
香港、 澳门摆脱英国、 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实现了炎黄子孙企盼祖国统一的夙愿。
九十年来, 以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创造性的形成了包括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
主义, 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心血,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是世界无产阶级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
辛亥革命自 1911 年成立到现在已经 100 周年了。
岁月更迭, 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 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 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可以这样说, 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在孙中山同志的领导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大学生, 传承辛亥革命精神是我们爱国的一种体现, 让我们年青一代能铭记这段历史, 弘扬辛亥革命的精神和文化理念, 推动中国的进步发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 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动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从此,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
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 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 尽管困难重重, 历尽艰险, 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呕心沥血, 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 团结、 鼓舞、 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 政治、 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 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 ,共同救亡图强,
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 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 就是要牢记历史所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启迪, 就是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 特别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爱国、 革命和不断进步的优秀品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股炽烈爱国精神日益成为我们民族永恒的感召力量。
今天, 我们要完成祖的统一大业, 仍然要高举这面大旗, 把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需要以爱国主义为力量源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 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 更加深入、 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通过对建党 90 周年和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历史了解,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我们有责任去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有责任传承中国革命精神, 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 我们更应该将他付诸于行动。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首先我们要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下,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科学发展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树立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的。
弘扬革命精神, 就是要大力弘扬敢闯、 敢干、 敢试的创新精神, 同时也要弘扬“民主、 自由、 平等、 博爱” 的精神。
弘扬革命精神是新时期的一种爱国体现, 我们要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 自信、
自强精神。
要勇于同破坏国家统一、 损害民族团结、 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要自觉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同呼吸、 共命运, 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 辛勤工作。
要积极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争做实践“三个代表” 的排头兵。
实践“三个代表” , 关键是实践, 是经过深入学习, 认真领会之后的自觉行动。
从实践出发, 才能牢牢掌握“三个代表” 的思想理论精髓,才能走在时代前列, 才能肩负起历史重任。
要努力成为理想远大、 信念坚定的一代新人。
我们要培养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 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坚定信仰, 就是要坚决与党保持一致, 经受住时代的考验,永远跟党走。
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要将个人的创业融入民族创业的伟大实践,敢闯敢干, 敢为人先, 在艰苦的实践中砥砺意志、 锤炼品格、 增长才干, 成为具备新的道德规范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一代新人, 成为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的时代楷模。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 一定会向着中国共产党, 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 肩负着这个使命, 永恒。
篇四: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大学生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我们一生影响很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原则 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这些优良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这些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最近这段日子 国人们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是关于奥运火炬的传递其中在海外传递的过程中部分藏独分子阻碍火炬传递的行为令人震惊而其中又牵扯出关于法国企业家乐福暗地里资助达赖集团的事件。
这件事情使得很多人都开始了抵制家乐福的行动。毫无疑问大学生们是这项抵制行动的先锋。就我的亲身经历而言 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上将自己的网络用户名换成与爱国有关的名字或是标有爱心的图片大学生们转发关于爱国的短信“中国人万众一心团结起来”的标语条条可见在海外的留学生们更是集结在一起上街游行表达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对于各国歪曲西藏事件的报道的愤慨对于某些国家插手中国内政的强烈反对而在部分城市家乐福超市的门店口很多人都拉着反对家乐福的横幅进行抵制活动。以上的种种行动使得现在家乐福的营业额节节下跌。这些事例充分的表现了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当今我们一直在强调倡导要使社会成为一个和谐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意气奋发的一代是这一主旨的先锋者。同学间我们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在人和人的相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住在学校的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间远远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在家里 父母会照顾 谦让我们但现在我们是和同学相处在一起的这种相互之间的谦让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就变得格外的重要了。而且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我们成人的开始是我们远离父母的开始大学四年之后我们会踏上工作岗位到那时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着我们去处理。所以在平日的空闲时间我们可以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文章特别是儒家学说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谐”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即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教我们的道理。人一定要谦虚不要骄傲。和别人相处时一定要礼貌。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是特别的重要因为我们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家对于我们标准就越严格。在平时乘车的时候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会起身让座给年纪较大的人会让座给怀抱婴儿的人„这些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国民素质在某一方面的提高。但有时在食堂买饭的时候仍旧会看到一些同学插队的情况所以希望这些同学可以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以后改正。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 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 表里如一的品格 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事以诚为本取信于人。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大学的集体生活中是人际关系的磨合十分重要大学是个小社会我们需要在四年生活中结交朋友这些朋友中或许其中部分人会成为你终生的好友所以诚信在这其中担任了很重要角色。朋友之间最重要的莫过于——诚信。假如双方连诚信都没有的话何谈友谊呢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 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就应当明智。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其实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精神境界的高层次的需要。学习党章上党课都是我们精神上的追求。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石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修身养性。此外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还有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以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奋发图强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已经深入到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之中。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无数磨难与困苦但始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当说明是同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优良的道德传统的作用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
篇五: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一 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故事、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华文化正越来越多地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在国内,“国学热”“儒学热”热度不减,传统文化地位日显,声望日重。
同时,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认识倾向。一些论者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关系时,搁置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甚至在理论阐释中夹带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他们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弘扬传统文化看作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了,才会代之以传统文化的隆重出场,认为弘扬传统文化,必然会遇到马克思主义无法安放的问题;他们将中华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儒学、儒教,认为重视传统就是“回归孔孟道统”“回到康有为”;他们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相混淆,不加甄别地宣扬传统文化中一些失去历史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具有明显消极因素的陈词滥调。凡此种种,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实际上是回到了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窠臼中去。这不但无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使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上陷入理论混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统文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课题,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谈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必须厘清“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各自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还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在论述中,既讲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强调挖掘其优秀、汲取其精华。言其独特,是指中华文化自成系统,道出了其不同于异质文化的客观事实;言其优秀,则指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精华和值得肯定部分,是我们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固有根本。这些论断阐明了“传统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同内涵,内蕴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
中华文化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绝如缕,薪火相传,文化传统从未中断。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样,中华文化的传统并非千年如斯,而是一直处在一个生生不息、日新不已、变易不断的过程中。中华民族
经年累代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物质遗存和精神遗存,诸如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维方式、伦理宗教、审美旨趣、文学艺术、器物制度等等,都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弘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是论及对待传统文化态度问题时一个不言而喻的逻辑前提。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鲜明旗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的重大实践课题。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感到迷茫,认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标识”“固有根本”的论断,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地位的此消彼长。有些人在这一问题上搁置立场,专注于阐释两种文化间的相互关系,而在事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态度上闪烁其词。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必须将其放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的跌宕历史中去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睁开眼睛的中国人看到了
不一样的西方世界,也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西方文化。器物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的文化渐次涌入,开启了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变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影响不断衰落。一时间,欧风美雨来袭,西学风头日劲。西方的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论、社会有机体论等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的理论时尚。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以西学为思想武器,为自强保种、救亡图存而奔走呼号。但是,民族危机并没有根本缓解,中华民族的命运并没有彻底改变。历史证明,固守“中学”无法完成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照搬“西学”同样也不能担当此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最终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所选择,成为一种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独特的文化传统、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植根于中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因此,非但不存在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恰恰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土文化之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土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文化沿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发展。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以何种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讨论,自近代以来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与之相伴,面目各异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以及中体西用论、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等观点,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根本的关系。处理两者的关系,不能在“指导思想”和“固有根本”的概念上兜圈子、搞诠释、排位次,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抽象地等同于本末关系、体用关系,并据此来判定两者的高下优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固有根本,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那种认为弘扬传统文化是复兴儒教、以中华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揣测,既不懂中国历史,也无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贻害匪浅。
处理好尊重传统与反省传统的关系。传统涵义十分复杂,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总是纠缠在一起。即便是传统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土壤中生长出来,必然是瑕瑜错陈,很难说有绝对纯粹的精华。在坚定不移地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需警惕文化复古主义的沉渣泛起。越是强调树立文化自信,就越是需要文化自省精神;越是强调尊重传统,就越是需要理性地面对传统;越是强调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越是需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立场。
处理好继承弘扬与转化创新的关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尊重传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必须在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篇二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千年文明演化以及积淀而成的,包含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能够有效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风貌,推动历史的发展,同时对当代的各个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当代大学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国家发展建设创造良好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讲话并且对其进行深层次剖析后,当代高校更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在学校教育当中引导学生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阵地,在这一工作的实施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以及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出了深刻的阐述和分析,为了更好的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国家建设当中,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当代大学需要积极的对文化传承与弘扬策略进行探讨,让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续迸发勃勃生机。
一、当代大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个体这三个层面所要遵循的价值准则,其中的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培育而成,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积淀,更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事的要求有着极大的契合性。从这一层面上看,传承以及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以及内化。习近平总书记也在自己的讲话当中明确指出这一观点,要求要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包括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制度安排,推动其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国家改革深化的重要目标,而要确保这一目标达成必须要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撐。究其本质而言,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民族土壤当中扎根生长起来的需要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和
相协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是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成的,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三)有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在国家软实力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下,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当中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成为支撑国家综合实力的动力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所强调的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国家最为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对其水平以及质量产生绝对性作用。因此,我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展示我国文化的魅力以及内涵。
(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开创的,可以说有着非常坚定以及厚重的现实基础,但是仍然不可忽视其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从中能够明确的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以及发展的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当中也对会议内容进行了阐述。他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对 5000 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必须将它的发展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结合起来,并不断的从传统文化当中吸收营养,使得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越走越宽阔。
二、当代大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高校承担着挖掘以及保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责任,这也是其定位以及功能所决定的。同时,高校在这一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高校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和文化传承的需要来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第一,高校要注重对校园精神载体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校风、学风、办学观念、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而在其中凝聚以及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效结合高校的教育实际以及时代的特征来展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研究,并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与校园精神相关的领域,彰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第二,高校要注重革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凝聚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并构建一个高素质的传统文化研究队伍,为其提供系统完善的制度保障,给予资金的支持以及激励,使得他们能够进一步的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第三,高校要加强对硬件文化机构的构建以及完善工作,以便能够将搜集和挖掘到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整理,使其能够充实到高校的文化机构系统当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应用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目标。
(二)构建传统文化教育机制 没有传承也就没有发展,这是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一个直观阐述,但是当前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存在极大的不足,受
到西方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影响较大。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必须注重构建符合高校自身教育要求和学生长远发展目标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传播。第一,高校要注重优化课程体系,并且要提高传统文化内容在课程系统当中所占的比例,强化对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加强对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播。第二,注重挖掘以及实施典型教育,也就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了解,从他们这个队伍当中凝炼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以及行为背后体现出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有效发挥榜样的作用,使得大学生能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加的自觉主动。第三,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要...
篇六: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生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自古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 以报国为终身之责。有“精忠报国” 的岳飞,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忧而忧” 的范仲淹, 有“苟利国家生以死, 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有以“警世救国” 自缄自策, 三易其志的鲁迅, 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周恩来。
从孙中山到陈独秀, 从李大钊到毛泽东, 从林觉民到秋谨, 为了中华的崛起, 为了雪耻报国, 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 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 克己奉公, 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一、
到底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中说过:
“伟大的民族精神…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 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不畏强暴、 干一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 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开拓创新、 善于在危急中辟发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坚持正义、 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
①“就实质而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其思想文化、 思维模式、 伦理道德、 风俗习惯、 心理结构、 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
”
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从古代先驱们创造的辉煌文明到现在我们围绕在共产党的周围, 我们要时刻牢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指导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而献出自己的一切。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
我们作为国之栋梁的大学生, 更应该深深感到自己背负的崇高的国家使命。
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⒈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两千多年前,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大统一” 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 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 有盛又衰, 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
崇尚统一, 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正如孙中山指出的: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 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
”
分裂是暂时的, 统一是长期的,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在中华大家庭内部, 各民族团结统一、 和睦相处,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⒉使中华文明传承不缀, 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众所周知,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了。
而与中华文明并称四大文明的只剩下了我们。
这是为什么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 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 使之具有自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即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 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 而是积极、 主动地选择、 舍取、 改造、 融合, 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不断使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⒊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 历经磨难而新生。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 天灾频繁, 人祸不断。
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 泣鬼神的精神。
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 空前团结, 同仇敌忾。
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 有着酷爱自由、 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
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 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
⒋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 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
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 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 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 民族凝聚力, 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是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 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三、
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首先, 我们要学习先驱们, 培养起“兼容并包” 、 “中华一体” 、 “协和万邦” 的理想, 孕育出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使热爱祖国、 爱好和平、 反对战争、 维护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调和主线。
无数志士仁人倡导并践行着这种民族精神。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上下而求索” 救国救民的真理, 最后以死报国的感人事迹, 至今仍为中华儿女所传颂。
廉颇、 蔺相如以社稷为重, 捐弃个人恩怨, “将相和” 以报效国家, 成为千古佳话。
司马迁将这些事迹忠实地记录下来, 并突出强调将“国” 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盛赞“先国家之急” 的气节和操守, 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加广泛流传, 发扬光大。
斗转星移, 岁月流逝,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大化流行” 。
它超越地域、阶级、 种族和时代的界限, 将中华儿女凝聚到一起, 使之同心同德, 同舟共济,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 从而使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国家的统一。
而一旦有外敌入侵, 中华民族便能万众一心抵御外侮, 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 奋起抗争, 救亡图存, 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 泣鬼神的壮歌。
它激发中华儿女的民族自尊心、 自信心和自豪感, 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英勇奋斗, 多做贡献。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先贤代不绝人, 无数普通劳动者和能工巧匠以自己的勤劳、 智慧和创造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 并以指南针、 造纸
术、 活字印刷术、 火药“四大发明” 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皆源于此。
其次, 我们最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 要在学习中, 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 我们要领略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 我们也要明白肩头担负的重担。
我们要勤劳勇敢, 我们要发奋图强, 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去学习,去积蓄力量。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 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 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 武装自己,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中神圣的意愿, 我们应该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伟大利益, 中华民族的利益高于我们个人的利益, 当民族利益受损时, 我们要学习先驱们, 学习“精忠报国” 的岳飞,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 学习“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林则徐, 学习“警世救国” 自缄自策、 三易其志的鲁迅, 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周恩来。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中华民族的又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 肩负着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 勤于学习, 善于创造, 甘于奉献,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无悔的青春、 永恒的青春。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篇七: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传承和弘扬
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3 篇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
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2021 年 9 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建党精神被纳入。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1 篇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这首家喻户晓的歌,也是我最爱唱的歌,并且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成长之路,让我在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初心。
党的号召力,改变了我的人生成长之路。离开校门,跟广大青年一样来到了人生十字路口,是投身打工之路,还是走上经商之道,对于一个不满 20 岁的青年来说,同样要面对人生抉择。此时的我,想到了巾帼汉子木兰花,百姓心中七彩霞。花木兰都能替父从军,报效国家,作为堂堂七尺男儿,为何不投身军营去,感受一下男儿入伍志刚强,苦练精修作栋梁呢?于是在 11006 年12月应征入伍,积极投入了火热的军旅生活。由于思想积极上进,军事训练突出,被评为优秀士兵,于 11009 年 6 月光荣地入了党,同年考入军事院校学习深造。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后,我依然把对党的这颗红星根植于心、笃于行,时刻以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
求自己,服务人民群众的初心始终没有变,无论组织上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做好,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来报答党的培养。2021 年,被四川成都市委组织部评为党员示范标兵。
党的影响力,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党员的自豪。2021 年 7 月1 日,是党的 100 岁生日,100 年来,从最初的 50 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 9000 多万党员。我们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是党始终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得民心。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坚守对党的信仰,听从党的指挥,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在 2008 年 512 汶川地震中,一道道电波准确无误从我手中传往北京和救灾前线,为救治在地震中受伤的人民群众争取了时间。在 2021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严格执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设卡口检测过往行人体温进行登记造册,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坚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同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在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认同感。
党的感召力,让我体会到奋进的力量。在 2021 年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不得不按下暂停键。但我们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警察、白衣天使、解放军战士并未按下暂停键,而是选择逆行,积极投身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中,为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争取了时间。每一名党员都以实际行动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和生命安全,并且还是不计名利、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地冲在第一线,时刻彰显着党员应有的担当并影响着身边的人。作为党教育和培养的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我不仅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在热情服务中拉近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更是读懂了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工作重心和落脚点会更实,脚下之路也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2 篇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我们党创建之初的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激励中国共产党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境地中挺身而出;支撑党在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的困顿中发愤图强;鼓舞党在改革开放的激流中锐意进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业。如何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要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持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理想信念坚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壮志豪情,披荆斩棘、闯关夺隘,将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到底。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谋划工作、干事创业、解决问题,都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共同为美好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知重负重、英勇斗争。赓续延安精神,在追赶超越发展新路上主动担当,保持凌云志气、非凡勇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拼搏姿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坚决把发展新路走好走实。要甘于埋头苦干、负重逆行,充分展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为党的事业赋能添彩,为时代新人树旗打样。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
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进一步汲取精神养分、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锤炼精神品质,把伟大精神转化为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的强大动力。(7 月 26 日,四川日报)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为青少年创造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让我们的青年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让我们的青年能够沐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阳光下成长。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中国青年应当拥有高度的理想信
念,听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发扬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可见,青年之于国家,是相当重要的。培养青年的理想信念,让青年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青年是同时代共同发展的一代。当代青年学生必须加强学习,积极进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是新时代强国富民的重要战略。志存高远,胸怀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青年一代的基本要求。青年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学习知识是青年的首要任务,广大青年要通过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和能力的学习 与 积 累 , 传 承 和 弘 扬 伟 大 建 党 精 神 。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3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