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4篇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 返回 [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人物档案[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人物档案简介刘向(约前77—前6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
[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人物档案[读人物·知人知情]一、人物档案简介刘向( 约前77— 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 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因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 , 旋得释 。
后又因反对恭 、 显下狱 , 免为庶人 。返回介 狱 , 旋得释 。
后又因反对恭 、 显下狱 , 免为庶人 。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整理编订《战国策》。评价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整理编订《战国策》。评价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二、人物颂歌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二、人物颂歌美得深沉,美得悲壮的易水壮士——荆轲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有人说,你仅仅为了一个承诺,为了一种方式,为了燕太子丹设置的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 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返回己地异化为 一 把刺秦的匕首中完成了个人的悲剧。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也有人说,你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你完成的必定是个时代悲剧。
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其实,在那个大悲大歌、风起云涌的时代,你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勇气与权利的棋子,在那个时代,你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你的选择也是步履维艰的。当楚国的宫殿在战火中坍塌的时候,当长平冤魂在地下悲号返回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候,当诸侯国的王侯大臣成为降臣贱虏的时候,当不可一世的秦王虎视天下的时候,你,荆轲,燕地的热血男儿,需要做出抉择……
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你,荆轲,于是,你成了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你也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你也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然而你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明知山有虎,却向虎山行。你,荆轲,返回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你这千古侠士,图藏七寸匕首,血溅秦朝王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生的诀别,这是跨越生死的美,美得深沉,美得悲壮!
[背名句·烂熟于胸]1. ,皆白衣冠以送之。2.,皆白衣冠以送之。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风萧萧兮易水寒图穷而匕首见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风萧萧兮易水寒图穷而匕首见返回4.高渐离击筑, , ,士皆垂泪涕泣。5.士皆瞋目,,士皆垂泪涕泣。5.士皆瞋目, 。6.荆轲逐秦王,。6.荆轲逐秦王, 。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发尽上指冠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和而歌 为变徵之声发尽上指冠秦王还柱而走
一、背景链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 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 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 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 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 而秦 “ 遇返回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 , 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 。
而秦 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 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 226年破燕,公元前 222年灭燕。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 就是朋友之 一 。
燕太子为了刺荆轲前传返回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 , 就是朋友之 。
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 荆轲在此危难之际 毅然回返回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 ”, 荆轲 一 反平日之谦和 ,“ 怒斥太返回不可侮 荆轲 反平日之谦和 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返回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 义无反顾 !
描写这一场面 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返回蹈火 、 义无反顾 !
描写这一场面 , 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 然后晓之以理 说明此举 可报仇 可解燕返回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竞“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 镇定自若 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可谓神勇返回,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 剑拔弩张的活剧 以秦王“目眩返回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二、主旨领悟本文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本文以洗练而又生动的文字,记叙了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的全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 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 血 染秦廷返回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 , 再现了荆轲向秦王献图和 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这样一个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
三、行文脉络返回
• 三、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持千金之资币物•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樊于期偏袒扼腕而进• 5.诸郎中执兵•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 参考答案:返回• 参考答案:• 1.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2.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3.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 4.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5.郎中:(古义)宫...
篇二: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
《 战 国 策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2、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 3、从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分析主要人物。• 4、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赵,杀赵葱,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公元前228年(秦王政1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赵,杀赵葱,克邯郸,虏赵王迁。王翦随即奉命率兵驻扎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准备向燕国进攻。朝 、 危 的 。
事 燕国这时处于 朝不保夕 、 危如累卵 的困难境地 。
事实是:“ 燕弱小,数困于兵,今举国不足以当秦。”(《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燕策三》)。燕太子丹这时好象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采取派人行刺这种恐怖政策。
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秦孝公的第六世孙,秦庄襄王异人的儿子。他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步富强起来,前247年,赢政即位为秦王,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天下 。秦 始 皇下 。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统一全国后,自称皇帝,他通过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建立了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道路,统一货币,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重大的举措。但始皇以猛治国,法律苛严,终于在他死后激起民变。秦始皇多次出巡,前210年7月,秦始皇于沙丘死,时年50岁。
公元前458年 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公元前356年 秦国商鞅变法公元前344年 魏惠王称王,是七雄中第一个称王的。公元前230年 秦灭韩公元前225年 秦灭魏公元前222年 楚赵燕灭亡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天下
风 萧 萧 兮寒 壮 士兮 不 复 还兮 易 水士 一 去还
补充介绍: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 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一、准备。(1--8) (1) 简介背景。(1-2)(2) 准备“信物”。(3-4)(3) 准备武器。(5) (4) 配备助手。(6) (5) 怒叱太子 。(7--8)二、诀别。(9) 三、刺秦。(10--18)(5) 怒叱太子 。(7--8)(1) 易水悲歌。(9)(1) 计见秦王。(10--11)(2) 勇刺秦王。(12--17)(3) 壮志未酬。(18)
细读课文:研读第一部分1.荆轲行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1.荆轲行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荆 , 表 ? 写 2. 荆轲刺秦王的谋划 , 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 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荆轲 :
谋划抓住了“如何见到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谋划抓住了“如何见到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 。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 城府很深。太子丹:“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太子丹:“恐惧”“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 急躁、软弱、善良。
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3、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他刚烈的性格。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士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他刚烈的性格。4、太子及宾客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提示:表示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易水诀别的 背景:“萧萧易水寒”“白衣冠”“垂泪涕泣”“变徵之声”“萧萧易水寒”“白衣冠”“垂泪涕泣”“变徵之声”——生离死别凄凉悲怆易水诀别的 活动: “慷慨羽声”“ 瞋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顾”目”“发尽上指冠”“终已不顾” ——同仇敌忾,视死如归的悲壮1.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提示: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壮的气氛。细读课文:研读第二部分2.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①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① 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 突出重点 :在众多人物中 重点写荆轲 ;“既祖,取道”略写, 重点写慷慨悲歌;③;③ 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 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 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评价:“易水诀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再加以萧萧易水,变徵之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 奉— 发— 把— 持— 揕— 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 引— 起— 拔— 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b. 通过语言 、 神态 、 表情描写 ,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行刺这一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这一场面?请大家仔细读书,讨论回答。行刺这一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这一场面?请大家仔细读书,讨论回答。细读课文:研读第三部分b. 通过语言 、 神态 、 表情描写 , 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图穷匕见”,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 群臣 愕 ,上上下下 尽失其度 ,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 。这一部分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人物形象分析1、荆轲荆轲1、荆轲荆轲是一个刚毅任侠、深谋远虑、沉着勇敢、不畏强暴、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侠士。行刺秦王虽然失败,但他那种刚毅不屈,慷慨赴难的精神,千秋万载令人感奋。
荆轲的“勇”表现在:1、顾笑武阳 年十二杀人——色变振恐2、为己解围3、倚柱而笑 箕踞 而骂色变振恐2、为己解围3、倚柱而笑 箕踞 而骂—— 目眩良久“ 智 ” 表 :
荆轲的 “ 智 ” 表现在 :1、私见樊於期2、荆轲有所待3、厚遗蒙嘉4、顾笑武阳5、为自己解围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1、私见樊於期2、荆轲有所待3、厚遗蒙嘉4、顾笑武阳5、为自己解围 不畏强秦,不怕牺牲—— 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早已作过分析:对荆轲的另一种评价“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子,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答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
众人眼中的荆轲•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之行曰:“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更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怎样认识荆轲和荆轲刺秦王这一行动?荆轲具有义侠的性格,又受太子丹的厚遇重任,明知身入不测之秦是极其危险的事,但还是毅然前往,直至事败仍然“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也是为报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才毅然前往的。荆轲之所以值得肯定,并不在于为太子丹报私怨,而在于他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受压迫的人们之所以敬仰荆轲,也正是基于他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当然,从荆轲刺秦王的做法来看,这种个人的恐怖手段是不可取的,企图凭借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更是不可能的,这些都反映了他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
2、秦王秦王贪婪,专横,残暴,怯弱,外强中干。秦是崇尚暴力的国家,长平之战,坑赵降卒四十万人。秦王在东方诸国人民的眼中是一个极大的暴君。樊将军的“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一旦得樊於期首和燕督亢地图,立即“大喜”,多么贪婪。当荆轲追逐时,秦王狼狈不堪,威严扫地。斩了荆轲,还“目眩良久”。
不以燕国弱小无力抵御秦国的侵略而坐待灭亡,急起奋发,图谋保卫国家。孤注一掷,诚不得已也。但急于求成,“始速祸焉”。——焦虑急躁,软弱多疑,善良3 、太子丹...
篇三: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
击者 / [美]瑞威· 戈登 著 ]书籍介绍:
1855 年, 罗杰•芬顿用一台笨重的大型相机拍摄克里米亚战争, “新闻摄影” 由此诞生。自那时起, 新闻摄影师一直是世界性事件最为关键、 最有说服力的见证人。
时至今日, 尽管电视和互联网 24 小时毫无间歇地报道新闻, 静态图像的强大表现力却一如既往。
无论是人类的丰富情感、 戏剧性的画面, 还是悲剧故事, 都能被相机镜头捕捉到。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伊拉克战争, 尽管照片的文化和背景各不相同, 人们却都能够读懂摄影的语言。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无数个激动人心的画面, 都出自近 150 年内世界最伟大的新闻摄影师之手; 同时, 它还提供了大量富有洞察力的说明文字, 以及摄影这一媒体本身的发展历史。
本书收录的每一位新闻摄影师都具有个人简介, 其中对他们的作品做了批判性评价。
从拍摄 1857 年印度土兵的费利斯•比托, 到因 911 恐怖袭击的杰出照片而闻名于世的詹姆斯•纳赫特韦, 他们的代表作均被本书收录, 画面本身向读者说明了一切。
------章节内容开始-------
正文 《目击者》:
目录
更新时间: 2010-5-28 11: 27:24 本章字数:1343
前言 8
摄影家小传 12
德米特里•巴尔特曼茨 18
莱蒂齐亚•巴塔利亚 24
费利切•比托 28
伊恩•贝里 34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 38
雷内•布里 42
拉里•伯罗斯 46
罗伯特•卡帕 52
吉尔斯•卡龙 56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60
吕克•德拉艾 66
阿尔弗雷德•爱森斯塔特 70
罗杰•芬顿 74
亚历山大•加德纳 80
扬•格拉鲁普 84
卡罗尔•古齐 88
伯特•哈迪 94
刘易斯•海因 98
海因里希•霍夫曼 102
弗兰克•赫尔利 106
弗兰克•赫尔利 112
菲利浦•琼斯•格里菲斯 116
叶夫根尼•哈尔杰伊 120
约瑟夫•寇德卡 124
约阿希姆•拉德福基德 128
杰里•兰彭 132
多萝西娅•兰格 136
格尔德•路德维希 140
唐•麦卡林 144
彼得•马古巴尼 148
亚历克斯•马约里 152
玛莉•艾伦•玛克 156
彼得•马洛 160
苏珊•梅塞拉斯 164
吉迪恩. 门德尔 168
贝特朗•莫尼耶 174
大卫•莫德尔 178
拉尔夫•莫尔斯 182
卡尔•迈登斯 186
詹姆斯•纳赫特韦 190
泽德•尼尔森 194
马丁•帕尔 198
朱达•帕索 202
吉尔斯•佩雷斯 206
拉古•拉伊 210
伊利•里德 214
尤金•理查德兹 218
亨里克•罗斯 222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226
W•尤金•史密斯 230
约翰•斯坦梅尔 234
汤姆•斯托达特 238
维基 242
正文 《目击者》:
前言(1)
更新时间: 2010-5-28 11: 27:26 本章字数:1087
伊拉克战争及其后续状况早已被遍布全球的数千个电视频道无情地 揭露。在硝烟散尽的屋顶, 在朝着巴格达进发的美军坦克内部, 甚至在难 民营中, 人们都能看到新闻记者在发布报道。
这是一场轰动性事件, 正如 所有战争一样。
每个 24 小时新闻频道都生怕错过任何细节——然而结果却 总是事与愿违。
有关这段奇特的时期, 每小时、 每天、 每星期都有无数新 闻滚动条在更新报道, 可惜真正能被我们的记忆保存下来的却微乎其微。
电视报道反应迅速、戏剧性强、 连续不绝。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很多, 学到 的却很少。
相比之下, 与这场冲突有关的照片倒还值得后人回味一番。
一 张著名的照片记录了萨达姆•侯赛因的雕像被欢呼雀跃的人群推翻在地的 一刻, 强有力地象征了伊拉克人遭受的镇压和后来的自由。
另一张不太出 名、 却令人心悸的照片, 则是一位不知名的美国士兵用一台廉价数码相机 拍下的, 它记录了美军士兵在阿布格莱博(Abu Ghraib)
监狱中虐待伊拉克 战俘的情形。
当历史学家回顾这段时期、 试图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解 释时, 这些照片, 以及吕克•德拉艾、 汤姆•斯托达特、杰里•兰彭、 詹 姆斯•纳赫特韦等摄影师们的作品, 将成为历史的证据。
摄影记者的观察上面
提到的人物以及本书介绍的其他新闻摄影记者, 都是目击了一系 列构成我们时代最近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关键人物。
他们好比是我们遍布在 世界各地的眼睛。
伟大的新闻摄影记者目击了事件的发生, 这些事件是我 们没有必要、 或不可能亲眼目睹、 甚或想都不愿意想到的。
如果要给新闻 摄影下一个最基本的定义, 那就是用照片来讲故事——摄影记者就是带着 相机的新闻记者。
19 世纪中期, 罗杰•芬顿用照片记录了克里米亚战争,
标志着摄影这一媒体的诞生。
自此以来, 摄影记者们一直致力于以照片的 形式反映极端生存状态下的人性、 战争、 暴动、 饥荒、 疾病、 自然灾害、 贫穷和无家可归。
这些正是 150 多年来摄影记者向我们描述的残酷现实。
某些批评人士看不过如此狭隘、 凄凉的视角。
不断有人提出质疑:
为 何摄影记者总是将镜头对准阴暗面呢。
这些批评言之有理, 但摄影记者们 却依然要为自己辩护。
首先,新闻摄影记者是在商业环境中工作的, 而 商业环境对此类照片和故事有着源源不断的需求。让报纸卖得更好的从来 不是好新闻, 而是坏消息, 这是一个令人可悲的事实。
其次, 记录一个 悲痛的或危险的事件往往要求新闻摄影记者能在后勤装备、 审美造诣和 道德操守等方面接受一系列挑战。通过接受这些挑战, 他们也反过来向 读者的感受力和学识修养提出了挑战。
正文 《目击者》:
前言(2)
更新时间: 2010-5-28 11: 27:30 本章字数:978
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带着我们去 观察和感受正在发生的事件; 更重要的是, 他让我们把关注焦点放在追问 “为什么” 上。
后勤装备方面的挑战在于如何亲临事件发生的现场拍到照片。
审美造 诣方面的挑战则在于尽可能地让画面能打动人。
当然, 这通常意味着将悲 惨和痛苦加以美化, 只有那些富有良知的新闻摄影记者才能始终对这两点 保持清醒的认识。
但他们也意识到, 一张构图合理、 引人入胜、 光线完美 的照片, 往往是牵动和吸引那些无动于衷的读者的最佳方式。
摄影记者所面临的其他道德操守方面的挑战, 则与如何传达客观真实 有关。
作为旁观者, 他们的任务只是记录下事件, 而不是以任何方式去影 响事件的进程。
在本书中, 读者将看到完全与此相反的例子, 摄影师以假 象的方式“设计” 了枪杀过程——这是比新闻摄影记者玩弄事实真相更为 极端的例子。
然而, 客观性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每当新闻摄影记者 拍下一张照片, 甚至从诸如“拍什么” 和同样重要的“不拍什么” 等最基 本的决定开始, 他就开始做出无数个主观的判断。
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对照 片的理解和解读:
画面是如何截取和构成的; 成像是彩色还是黑白; 画面 中包含的细节; 照片取的是近景还是远景; 附在照片上的标题和说明等。
这不是说摄影记者没有反映真实, 照片只是真实的一种传
达而已。
再一次 按下快门, 读者又将看到真实的另一种传达。
风格的演变 19 世纪涌现了一批非常杰出的新闻摄影工作者:
先驱人物罗杰•芬 顿、 谜一般的费利斯•比托, 以及拍摄了美国内战的亚历山大•加德纳。
(本书收录了他的作品, 而忽略了比他更有名的马修•布拉迪。因为布拉 迪将所有为他工作的摄影记者的作品版权都归为己有, 其作品的著作权一 向颇有争议。)
然而总体来看, 有两大因素阻碍了摄影这一媒体的发展。
首先, 照相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十分笨重, 玻璃干板和长时间的曝光都 让使用者感到不适。
这些对于正式的肖像摄影来说还不算什么, 但对具有 突发性特点的新闻摄影却成了问题。
其次, 除了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之 外, 对新闻照片的需求一度并不存在。
这种状况在 20 世纪的最初 20 年内发生了变化。
1910 年, 滚筒式印刷机 发明, 意味着文字从此可以跟照片印刷在一起。
不久以后, 小型手握相机 即徕卡相机得到发展, 由此使摄影的风格发生了永久的改变。
正文 《目击者》:
前言(3)
更新时间: 2010-5-28 11: 27:32 本章字数:1119
装备了徕卡 相机的摄影记者可以与拍摄对象靠得很近, 并连续快速地拍摄照片, 相 机变得好像能够跟随人的眼睛转动一样。上述两项技术的同时发展推动 了以照片为主的出版物大行其道, 新闻摄影也由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和日 常生活。
这一时期后来被人们称为“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 时间上大致开始 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生活》(Life)
杂志的创办, 并延续到 20 世纪 50 年 代中期电视机的出现。
某段时期, 《生活》 杂志的发行量曾经达到数百万 册。
即使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 当时的新闻摄影记者通过拍摄照片而获得 的报酬仍是很高的, 罗伯特•卡帕更是创造了片酬两万美金的传奇。《生 活》 杂志完全靠配置大量插图的文章来吸引读者, 摄影记者因此得以有足 够的版面, 用一页页的照片来讲述连续的故事。
新闻摄影一度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而以卡帕和卡蒂埃-布列松等人为 首的摄影记者则一向自视甚高。
然而他们缺少一样东西, 那就是权力。
只 有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末, 马格南图片社建立时, 这种状况才发生了改变。
该图片社确立了一种原则, 即一张照片的版权归其拍摄者所有。卡蒂埃布 列松等人是图片社的创立者之一; 因此, 马格南图片社在推动摄影从
右图:
炎炎盛夏, 纽约曼哈顿下东区的儿童在消防栓喷出的水柱中冲凉。
维基拍摄于1937 年。
一项技艺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久以后,
新闻摄影作品即被展示在画廊中, 或被印刷成精美的书籍。
马格南图片社 还创造了一种组织方式,允许其成员用一系列照片来讲述一个长时段的故 事, 并由此对新闻做出反思, 而不只是将它
简单地记录下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整整一代富有传奇色彩的摄影记者如罗伯 特•卡帕和W•尤金•史密斯等人开创了他们的职业生涯。
同样地, 大约 20 年以后的越南战争又促成了 另一种新闻摄影风格的建立, 这种风格也创 造了它自己的传奇——如拉里•伯罗斯、 唐•麦卡林、 吉尔斯•卡隆和菲 利浦•琼斯•格里菲斯这样的摄影师。
这些大师的摄影作品(有些是彩色 的)
大都以野蛮的笔触刻画了战争。
它们具有绘画的特征, 在技术上有着 十分敏锐的触觉, 因为当时胶片和照相机的质量已经得到了巨大的改进。
与卡帕当年着眼于战争的英雄主义方面不同, 此时的摄影师们则对战争的 受害者、 而不是占领军寄予更多的同情。
他们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改变现 实。
某种程度上说, 他们确实做到了。
第三代战争摄影记者继承了前辈的艺术敏感性、 献身精神和道德责 任, 并活跃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的中东冲突和 90年代前南斯拉夫的内战中。
正文 《目击者》:
前言(4)
更新时间: 2010-5-28 11: 27:39 本章字数:1089
吉尔斯•佩雷斯、 吕克•德拉艾、 罗杰•哈钦斯、 詹姆斯•纳赫特韦、 汤 姆•斯托达特、 卡洛尔•古齐、 埃里•里德等人都致力于新闻摄影, 他们 勇敢而充满激情, 但与 20 世纪 60 年代的摄影记者相比, 他们的理想主义色 彩更少。
他们富有怀疑精神, 有时候对自己、 以及普遍意义上的所有媒体 都保持着不信任。
随着数码技术的兴起, 照片的发送和传输过程发生了革 命。
如今的摄影记者只要十指轻动就能完成复杂的操作。
照片可以在战场上 拍摄下来, 几秒钟之内就能通过线路传输出去, 几分钟之内也许就登上了报 纸的头条。
目击者本书中介绍的大部分摄影师都是从战争前线发回报道的传统新闻摄影 记者。他们拍摄的有关世界重大事件的照片都出现在报纸的头版头条中。
要为这样一本书选择材料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伟大的摄影师 的作品不可避免地被忽略了。
在选择过程中, 我们并没有采用一个统一的 标准, 而是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
技术、 原创性、 连贯性、 多样性, 以及 对某一特定事件或政治意识的反映。
然而, 在所有其他的选择标准之外,
本书的每一位作者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 即他们创作的引人入胜、 令人难 忘的作品, 必定是在某个方面打动了我们。
还有一些摄影师如马丁•帕尔、 泽德•尼尔森、 塞巴斯蒂昂•萨尔加 多、 W•尤金•史密斯和刘易斯•海因等人, 也都是十分杰出的新闻摄影 记者, 只不过他们的作品被归为社会纪实。
这类摄影脱离了对戏剧性新闻 的单纯记录, 而是更加关注我们的生活状态和交流状态。
这些摄影师的作 品也被收录在本书中, 因为他们几乎所有人都是以“硬新闻” 摄影师的身 份开始的, 后来才转
变成另一类说故事的人。
在这两种类型的摄影师之间 从来都没有清晰的边界, 何况历史也并不只是戏剧性事件的展开而已。
社 会、 经济和文化事件诸如枪支管制、 移民和旅游等, 也都组成了亨利•卡 蒂埃-布列松所说的历史“决定性瞬间” 的一部分。
新闻摄影的未来自从电视机发明以来, 人们就开始撰文讨论新闻摄影的死亡了。
紧 随其后的 50 年, 则是名人得到追捧的年代。
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中, 留给 严肃的故事和照片的版面似乎必定有限。
然而, 即使是《生活》 这样的杂 志, 其“黄金时期” 的封面也充斥着电影明星的特写镜头, W•尤金•史 密斯有关乡村医生的文章极富原创性, 却也没能成为封...
篇四:摄影师个人简介短语
6“既不A也不B”与“neither A nor B”结构的多维比较研究高童(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 :“既不 A 也不 B”与“neither A nor B”是汉英常见的并列否定结构。从句法、语义与语用三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汉英这两个并列否定结构的异同点。研究发现 :两者均表达选择的构式义 ;在语用上表达或贬或褒或中性的感情色彩 ;但两结构在句法分布和 A、B 的性质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 :“既不 A 也不 B”;“neither A nor B”;结构 ;比较作者简介 :高童,女,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19年第1期总第679期MODERN
CHINESENo.1General No.679现 代 语 文构式语法是近年来语言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语法理论集形式、意义、用法于一体,以便对语言作出完全的语法解释(陆俭明、吴海波,2018)。国内已有若干文献用以研究汉语及英汉语对比分析(严辰松,2006)。汉语的“既不 A 也不 B”结构和英语的“neither A nor B”结构是汉英常用的并列否定结构,这一共同的语义结构成为两者对比的基础。本文只讨论 A、B 间为并列关系的情况,不涉及表示递进、让步等关系的情况。汉语的“既不 A 也不 B”结构和英语的“neither A nor B”结构在汉英互译中具有很强的对译性。《汉英大词典》(1991)对“neither……nor……”给出的中文释义是“(既)不……也不……”,“(既)非……也非……”;《牛津·外研社英汉汉英词典》对“neither……nor……”的中文释义直接给出了“既不……也不……”。这说明这两者在语义和功能上具有某些相似性。但是,这两个结构是否完全对等,尚需深入探究。本文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维度对二者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以揭示两者异同,为二语习得和教学提供一些启示。一、句法功能从 A、B 的语法功能来看, “既不 A 也不 B”结构中,A、B 可以是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介词短语,仅有极少的例子中是名词短语。由于后者的接受度和流行度有限,因此本文忽略不计。若非特别说明,本文所用汉语语料均来自 CCL 语料库,英语语料均来自 COCA语料库。例如 :(1)将文学价值高踞于其他一切艺术之上,这既不符合艺术的客观规律,也不符合艺术的发展历史。(2)在公共选择领域做出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两样,既不更好,也不更坏。
(3)她派摄影师到卡拉古拉克找寻修表匠,但他既不在他的店铺里,也不在邻居指的房子里。(BCC 语料库)(4)和女人不能谈思想,女人一有思想,很可能既不女人,也不思想。例(1)中 A、B 是动宾短语, (2)中 A、B 是形容词,(3)中 A、B 是介词短语,由“在”加地点名词构成。例(4)中“女人”和“思想”都是名词,来充当“既不 A 也不 B”结构中的 A、B 成分,事实上是表达“既不像女人,也没有思想”的意思。此处的“女人”和“思想”分别形容词化和动词化,使其具备了进入“既不A 也不 B”结构的资格。这种名词进入“既不 A 也不 B”结构的方式属于异常表达,看似不合逻辑,实际上是
127新颖独特。在英语“neither A nor B”结构中,A、B 可以是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代词和小句。例句依次如下 :(5)But neither snow nor storm can hurt us any more.(6)Of course many shoppers, I found, had neither the need nor the desire for advice. (7)I do not know, and in spite of what people may say, the answer to that question is neither simple nor obvious. (8)Coming to the church, he saw that people were already leaving, but Dunya was neither within the fence nor on the porch.(9)It has happened because neither you nor I wanted to give that person what he or she needed.(10)But, by the same taken, they see Donald Trump now as entirely separate from the political system, neither what is wrong, nor what is right.综上所述,我们将这两个结构中 A、B 的性质总结如下 :表 1
两结构中 A、B 的性质性质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代词小句既不A也不B - + + + - -Neither A nor B + + + + + +注 :“+”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从表中可以看出,汉英两个结构中 A、B 的语法构成存在不对称的现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不 A 也不 B”结构中,A、B 不能是名词短语、代词和小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既不”和“也不” 的副词用法导致的,副词用以修饰或限定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neither A nor B”结构中,“neither”和“nor”都是连词,可以用来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只要是 A 和 B 构成并列,就可以进入“neither A nor B”结构。二、句法分布“既不 A 也不 B”结构和“neither A nor B”结构在句法分布上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语分布、谓语分布、宾语分布、定语分布、状语分布、补语分布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都存在主语分布,但“既不 A 也不 B”作主语的情况并不普遍,且为谓词性主语,而“neither A nor B”作主语非常常见,且多为名词性主语。例如 :(11)a. 婴儿睡醒后,既不哭也不闹是好事还是坏事?(百度搜索)b.But neither snow nor storm can hurt us any more.(二)谓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两个结构都具有谓语分布。例如 :(12)a. 她在垂危中,既不喊叫,也不呻吟。
b.He neither admits nor denies castrating the mayor.(三)宾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在宾语分布上空缺,而“neither A nor B”却可以分布在宾语位置上。例如 :(13)Though they claim they are securing land titles for the residents,the homes still have neither water nor electricity.(四)定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两个结构都可以作定语。例如 :(14)a. 活动当天,一群单身汉聚集在大街上,眼巴巴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既不年轻也不漂亮的“女郎”们款款走出车门。
b.It is the fault neither of the Democrats nor of the Republicans.(五)状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两个结构都可以分布在状语位置上。例如 :(15)a. 他既不在陋巷箪瓢中不改其乐,也不在青衫红粉中恨恨而死。
b.Such a political order had obtained neither in Puritan Massachusetts nor in Puritan England. (六)补语分布“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两结构
128都可以作补语。例如 :(16)a. 太太们举止端庄地围到佩尔曼内德太太和她的女儿四周来跟她们握手,而她们也垂着眼皮声音含混地说一些答谢的话,她们的话说得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她们说得恰到好处。(BCC 语料库)b.She watched them glumly, mesmerized, wanting neither to kill them nor live with them.至此,我们可以对“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两结构的句法分布总结如下 :表 2
两结构的句法分布句法分布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既不A也不B + + — + + +Neither A nor B+ + + + + +综上所述,“既不 A 也不 B”结构缺少在宾语上的分布,我们认为这是由于 A、B 的性质所导致的。“既不”和“也不”都是副词,在句中不做主要成分,“既不 A 也不 B”结构的句法分布由 A、B 来决定。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等来担任,而上文提到,“既不 A 也不 B”结构中 A、B 不能是名词短语和代词,因此导致“既不 A 也不 B”结构在宾语分布上出现空缺。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汉英两结构均可在主语上出现,但“既不 A 也不 B”多谓词性主语,而“neither A nor B”多为名词性主语。本文认为,造成此差异的原因也是汉英两结构中 A、B 性质的不对称性。三、语义关系(一)A 与 B 的语义关系通过语料分析,我们发现,A 与 B 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为四种 :近义关系、同类关系、反义关系和无直接语义关系。1. 近义关系在近义关系中,A、B 为近义词,表达同一相近的语义。例如 :(17)a. 他认为,对于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来说,个人的选择既不是自身所希望的也不是自身所渴望的。b.The women in the compound looked neither shocked nor surprised, for that is not their way.2. 同类关系在同类关系中,A、B 是统一范畴中众多成员的一个,A、B 之间在语义上总是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的义素。例如 :(18)a. 墙角处摆放着的,既不是陈列柜,也不是陈列橱窗,而是一只放满碗筷、洗洁精、肥皂的碗橱。
b.Her eyes were neither blue nor gray, but full of perception.3. 反义关系A、B 之间的反义关系可以进一步分为互补反义关系和等级反义关系。互补反义关系指 A、B 之间非此即彼,没有中间状态 ;而等级反义关系指 A、B 之间存在中间状态,A、B分别位于连续统的两端。具体如下:(1)互补反义关系(19)a. 在那种情况下,对于我们所批评的观点而言,这两种陈述显然都缺少真值,也就是说,他们既不真也不假。(BCC 语料库)b.Now he is a creature of wires and tubes, neither dead nor alive.(2)等级反义关系(20)a. 我和他们共处在一片区域,大家相安无事和睦相处,既不冷漠也不亲密。b.Obama, who asks voters neither to support nor oppose him on the basis of his race, has dealt gently with affirmative action.4. 无直接语义关系(21)a. 你说《易经》里面有相对论,这就表示你既不懂相对论也不懂《易经》。b.The fact that one person subjectively trusted another-is neither necessary for nor conclusive of the existence of a fiduciary relationship. (二)构式义根据构式语法,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匹配,是语法的基本单位。Goldberg(1995)认为,如果一个结构的特征不能完全从其构成成分的特征或语法中已经存在的结构中推知,那么该结构可确定为独立存在的构式。构式作为一个整体,有其特有的构式义,该构式义具有不可推知性,独立于其构成成分之外,并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结构作为整体,其语义有所引申,具有了选择的构式义。汉英两结构所具有的的这种选择义是
129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并不是来源于结构中的某个组成成分或成分组合。Goldberg(1995)指出,构式并非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抽象意义,构式具有多义性,这些意义之间密切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家族。我们认为,构式的多义性是由词汇压制所导致的。汉英两结构具有选择义,但构式到底表达何种选择义,由 A、B 之间的语义关系而定,也就是说,词汇义影响构式义。A、B 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构式义也就不同,表现为反选、类选、辩证选、中间选和未选五种。下面,本文将依据上文对 A 与 B 之间语义关系的分类,来论述汉英两结构的构式义。1. 近义关系与反选当 A、B 语义相近时,A、B 都不选择,真正的选择在语义上与 A、B 相反,汉英两构式表达的是反向选择的构式义,可以称之为反选。如例(17a)中 A、B 语义相近,构式对 A、B 的否定即是对A、B的排除,同时蕴含了其他的选择。然而,这一选择并不是任意的,它受到 A、B 之间语义关系的制约。对 A、B 的同时否定强调了对 A、B 两者共同表达的语义的强烈否定,反过来,更加凸显了对其对立面的肯定,肯定即选择。因此表现出反选的构式义。2. 同类关系与类选当A、B语义相类时,构式对A、B的否定蕴含了对A、B 所在的范畴中其他同类成员的选择,因此,可以称之为类选。如例(18a)中,构式的类选义表现得非常明显,因为后句补充说明了构式所选择的对象。“陈列柜”和“陈列橱窗”都属于“橱柜”这一范畴,对这两者否定后选择了同在“橱柜”范畴的选项 C“碗橱”。(18b)中“blue”和“gray”都属于颜色范畴,对 A、B的否定蕴含了对其他某一颜色的肯定,虽然句子没有补充说明选项 C,但可以确定的是“her eyes”总是具有某种颜色的。3. 反义关系与辩证选和中间选根据 A、B 之间不同的相反关系,构式呈现出辩证选和折中选两种构式义。(1)互补反义关系与辩证选当 A、B 互为互补反义词时,否定一方等于肯定另一方,同时否定 A、B 看似不合逻辑,但其实是合理的存在。构式看似否定了 A、B,但却在 A、B 之间做出了选择。到底是选择 A 还是 B 要视情况而定,辩证地看待。因此,我们称之为辩证选。例(19b)中, “dead”和“alive”互为正反反义词,说话者对两者做出选择的时候,从“he”“creature”来看,构式选择的是“alive”,而从“wires and tubes”来看,构式选择的是“dead”。说话者需要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2)等级反义关系与中间选当 A、B 互为等级反义关系时,对两端的否定等于对中间的肯定,构式表示中间选。例(20)中,“既不冷漠也不亲密”表示关系不亲不疏,处于中间状态 ;“neither to support nor oppose”蕴含了保持中立的态度。4. 无直接语义关系与未选当 A、B 无直接语义关系时,对 A、B 的否定只是突出强调,排除了众多选项中的两项,并没有表现出选择的意向,所以称之为未选。例(21)中, “《易经》”和“相对论”、 “necessary”和“conclusive”毫无关系,说话者只是想对事实作出强调,并未作出选择。四、语用色彩“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不仅句法分布灵活多变,构式义多种多样,其语用色彩也很丰富。在“既不 A 也不 B”和“neither A nor B”结构中,说话者所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或贬或褒或中性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的表达与 A、B 是否与人们的心理期待相符有密切关系。当 A、B 与人们的心理期待都相符时,汉英两结构呈现出贬义色彩 ;当 A、B 与人们的心理期待都不符时,汉英两结构呈现出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