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

时间:2022-12-04 17:30: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7篇

篇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于“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有关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部署要求,市政协于近期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组织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建立“六大体系”,实行“十个最”战时机制,探索创新十大举措,用坚决果断的行动和措施遏制住疫情蔓延势头,有效确保了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但通过这次疫情,我市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公共卫生防控应急体系不够健全,传染病救治体系还不够完善。三是医疗防疫物资储备相对不足。四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运用计算机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水平还不高。

 二、意见建议

  一、加 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设,在提前预防上补短板。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领域的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二是在预防为主上补短板,在科学预判、快速反应上找差距,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上堵漏洞,使这次阻击疫情的有效做法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强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模拟演练,建议组织由市应急指挥部牵头,卫健委组织,由疾控、医疗、公安、后勤保障、新闻报道等多部门参与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相互配合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二、夯实基层医 疗服务体系,在基层基础上补短板。要强化农村、社区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把更多力量资源下沉基层、投入基层。一是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对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进行分级强化建设,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着力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具备独立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和必要设备的村卫生室,完善村医保障政策,持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二是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充分发挥社区关键防线和“一线哨所”的作用。每个社区医院至少配有一名素质过硬的全科医生,做好社区群众健康“守门人”;借助全民参与疫情防控有力势头,积极推进无主楼院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居民议事会,加大物业进驻老旧小区力度,加强小区公共卫生管理。

 三、完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在救治能力上补短板。一

  是加快市传染病医院建设。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国内先进标准配备软硬件系统,满足重大传染疫情救治要求和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收治需求。二是各县(市、区)均应建设标准化感传染性疾病救治机构,推广非呼吸道传染病病区改扩建标准,规范设置发热门诊,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患者就诊的隔离、观察、治疗等专用区域。三是建立分级、分层、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建立多梯队不同专业的救治队伍,实现场所、人员、设备、功能相配套。

 四、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在应急保障上补短板。建议我市建立市级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建立一个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专职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保得好,提升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保障能力。

 五、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信息化方面补短板。一是加快建设我市大数据中心,提高大数据的应用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各医疗机构计算机诊疗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传染病信息的智能化、自动化上报。二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智能化、自动化预警系统,让人工智能系统全天候自动监控疫情、自动向防控部门、社会公众发出预警,再由专家跟进研判,最大限度降低传染病爆发风险。三是平战结合,进一步提高远程会诊、远程医疗建设和高科

  技应用水平。

 六、强化卫生领域执法力度,在法治保障上补短板。一是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执法力度。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二是要加强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工作,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三是加强公共卫生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组织基层开展卫生健康普法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四是要在法律框架内严格执法,一方面对不依法履职人员必须严格问责,另一方面切实把握好执法尺度,依法防疫,做到主体适格、措施适度,防止出现借疫情防控之名、行违法犯罪之实的行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

篇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 XX 年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X 月份以来,市政协调研组围绕“加快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赴县市区及部分疾控医疗机构、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开展网络议政,召开市直单位调研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并赴外地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卫生机构建设不断加快。市人民医院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市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市卫生健康信息化

 平台等项目相继启动,投资达 X 亿元。各县市区实施重点医院改扩建、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 X 个,总投资 X 亿元。

 (二)防控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市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初步建成。完成 X 个县级综合医院感染科建设,建成乡镇中心卫生院发热哨点诊室 X 个。市县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 X 个,县市区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基本完成。

 (三)应急处置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市本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1 个,专项预案 4 个;联合组建区域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伍 3 支。按照“四集中”原则,强化“四早措施”,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和常态化防控,取得确诊病例全省最低(6 例),每万人口感染率全省最低(0.02)的显著成效。

 ( 四)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加强急救指挥平台建设,形成了以市急救中心为枢纽,县市区急救分站为纽带,乡镇急救点为支点,基本覆盖全市城乡的急救体系。参与构建“长三角院前急救联盟”等跨地区重大疫情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公共卫生应急跨省演练,提升了我市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置水平。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诸多短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均为临时设立,没有常态化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机构,部门应急职能不清晰,沟通协作不够高效。卫健系统应急管理与指挥体系不完善,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系统缺乏,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健全。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不顺畅,存在“防控-治疗”分离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动态调整、考核评估机制,推演验证不充分,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不相适应。

 (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市本级无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县综合医院都未规划建设传染病病区和发热门诊,多为临时改造和搭建,基层卫生院(室)重大疫情基层首诊、预检分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进展不快,利用市体育馆改造升级平战结合设施未启动。市本级财政专项经费不足,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缺人缺设备缺技术,市县疾控中心检测、现场处置等专业设施普遍缺乏,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

 (三)专业人才不够充足。全市疾控机构省定编制 X 个,实有编制 X 个,整体空编率 X%;乡镇卫生院空编 X 名;村医 X 名,50 岁以上占 X%。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引

 不进、留不住”现象突出,特别是基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全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紧缺,现有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和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仅占 X%和 X%。

 (四)物资保障不够有力。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职能部门没有明确,尚未建立物资储备库。物资保障生产流通网络和物资采购储备、调用更新、收储补偿机制不健全,大数据平台没有建成,分级使用、分类管理规范标准缺乏。目前,我市公共卫生机构工作经费主要以中央转移支付和省财政经费为主,疾控中心物资储备不足且更新不及时,医疗机构常规储备仅能维持日常所需,难以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特别面对秋冬季第二轮疫情扩散风险,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总结疫情防控经验教训,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机遇,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建设更加完善、更加系统、更加高效的应急预警决策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应对突

 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加强领导,健全应急协调机制 研究出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成立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委员会,设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统筹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建立定期沟通会商机制。落实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深化长三角公共卫生联防联控联席会议制度,参与建立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互通疫情协查、联合培训演练、防控物资调配机制。

 依托“数字宣城”综合平台,整合现有信息业务资源和管理系统资源,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健全应急值守、信息汇总、指挥协调、专家研判、视频会商和现场调度等功能;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疾病预警监测信息系统,配套重大传染病流调、疫苗可追溯、应急医疗物资管理和调配等子系统,构建智慧应急新模式。

 (二)科学设计,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抓紧修订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技术指南,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编制相应应急预案。汲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对已有预

 案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优化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综合保障、舆论引导等环节,调整充实相关内容。

 设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日”,建立预案动态更新和演练制度,每年组织跨区域实战演练或桌面推演,在实践中推动不同层次类型、不同部门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探索购买社会服务参与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编制、实战演练及效果评估、疫情信息摸排等工作。

 (三)多措并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摸排我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现状,等高对标沪苏浙,针对性制定任务清单和建设计划。启动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设,过渡期内保留同翔医院作为应急医院,新建市立中医医院,推进市体育馆平战两用改造升级,配足负压病房和救护车,力争在“十四五”时期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市县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改(新)建,确保年底前完成。加强乡镇医疗救助点建设,提升农村地区院前急救能力和水平;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增加急救机构辅助岗位投入。加快推进市级及县市区疾控中心能力建设,配备、更新实验室设施设备,提升新冠病毒核酸以及其它传染病检验检测能力。

 优化市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专业人才引进流程,盘活用足现有编制资源。学习借鉴发达地

 区先进管理经验,建立健全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院(室)绩效考核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重视加强皖南医药卫生学校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专业人才。组建公共卫生应急专家智库,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建设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将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疾病防控基本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大型设备购置、应急医疗物资更新等专项支持力度。

 (四)平战结合,强化应急物资保障 设立市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各县市区设立分中心,依托各类综合医院建立储备点,明确主管部门及职能,健全“市-县-机构”三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目录、标准、品类,科学评估存储规模和布局,出台相应采购标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实现科学调配和高效管理。

 创新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模式,实行实物储备与协议实物化储备、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原材料储备与生产设备储备、本地供给与区域合作相结合,建立储备、生产及流通网络。完善补偿机制,出台支持性政策,鼓励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在我市布点,建立应急医疗物资供应保障基地。

 (五)基层导向,夯实群防群治基础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明确乡镇卫生院、村(社区)卫生室在传染病诊疗体系中的“基层首诊”定位,建设好“哨点”诊室。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团体、各级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应急管理机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物力和财力保障。强化社区防控平台建设,完善“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机制,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筑牢社区防控防线。

 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工作。建立市、县两级应急科普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和群众性应急演练。依托各级党校、专业机构,加强对各级党员干部公共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组织动员、应急处置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疾病防控技能和公共卫生知识,推动健康宣城建设。

篇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要点安排,11 月 2 日至 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调研组,先后深入 XX 区、XX 市、XX 县和 XX 县,实地察看了延大附院、市中医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以及部分县级医院、预防接种门诊、乡镇(社区)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和召开座谈汇报会等形式,对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进健康延安建设,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逐步增强,有效维护和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筑牢疫情防线。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系统高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各县(市、区)、各部门疫情防控办公室细化防控措施,严格抓好落实,坚持 24 小时应急值班值守,确保快速协调处置应急突发疫情。截止 11 月 22 日,全市已经连续 290 天无新发病例。

 (二)公共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市上积极争取中省项目支持,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在全省率先自主开展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累计投入 4 亿多元为其配备了四维彩超、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累计投入 X 万元用于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建成 X 所规范化卫生院、X 个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公共卫生科,并为 X 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体检车;特别是疫情期间为市二院紧急调配和购置 X 多万元应急医疗设备,完成市疾控中心负压实验室改造工程。全市已建成 X 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量达到 X 万人份。

 (三)城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持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开展了艾滋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新型结核病

 防治管理模式,市传染病医院已完成对结核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集中收治。二是稳步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全面开展了慢性病管理和监测工作。三是扎实开展免疫规划,认真完成了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监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疫苗管理和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工作。四是卫生综合监督力度不断加大。截止 XX 年 X 月底,全市共查处案件 X 起,罚款 X 万元,规范了医疗秩序,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

 (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市上组建了三个医疗集团,有力推进了市域医疗机构资源共享和优质资源下沉。全市 90%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在县域内救治,80%的大病在市域内救治。二是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巩固。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疾病筛查诊断干预、生命救治等妇幼健康网络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三是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成立了市 120 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对全市 X 个急救站,X 台急救车辆,进行医疗急救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院前急救反应时间达到 15分钟的国家标准。四是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充分动员群众参与疾病预防、环境整治等社会性活动,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一是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之间协作不够紧密。存在主体责任不清、信息共享不畅、相互联动不够等现象。二是部分机构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妇幼保健机构服务功能不全,仅能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业务;全市仅有 5 个县区独立设置爱卫办;XX 区没有中医医院,安塞区中医医院仍未开展医疗业务。三是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履职不到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在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特殊人群和特殊病种的健康管理等基础性工作时缺乏有效监督,往往依据报表和纸质档案来判别,导致部分内容不真实,未达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真正目的,难以全面承担基层卫生健康一体化管理职责。

 (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公共卫生服务设施设备短缺。县(市、区)疾控机构中仅有 5 所业务用房面积符合建设标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仍不能满足业务需要,缺乏负压转运车辆。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医疗用房短缺,无负压隔离病房,无重症监护室,不能满足传染病患者需求。二是部分县级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规范。只有 4 所(XX、吴起、甘泉、洛川)县级医院设有独立的传染病区。延大附院、XX 市人民医院等规范化发热门诊尚未建成。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

 后。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不同,水平不齐,互联互通程度较低。

 (三)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不强。一是监测预警还不够及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二是应急管理不够规范。公共卫生的资源统筹、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保障等配套制度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规范,加上日常应急演练不足,疫情突发时,只能被动应付。三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不足。缺乏应急医护物资储备机构和储备库,新冠疫情防控前期医用物资一度告罄。

 ( 四)公共卫 生人才队伍力量薄弱。一是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比较低。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中预防医学专业的共 X 人,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的 X%,全市执业(助理)医师中公共卫生类别的共 X 人,占全市总数的 X%。二是公共卫生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强。X 个县区卫健局一把手全部没有医学背景,县区疾控中心领导班子中有 54%的人没有医学背景。三是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困难。由于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收入待遇较同级医疗机构偏低、职称晋级不畅,造成公共卫生人才流失严重、招聘难等现象。村医队伍年龄老化,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公共卫生事业重要性的认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市政府要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夯实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卫生考核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健全以市县疾控中心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以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专科医院为疫情监测哨点,建立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的机制。二是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三是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不断推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体系高效协同、无缝衔接。

 (三)进一步补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短板。一是加强市疾控中心和市传染病专科医院基础建设。在市、县综合医院

 设置符合要求的传染病病区和传染病门诊,加大负压实验室、负压救护车、重症监护、隔离病区等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配齐专业的疾控和医疗救护人员。二是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重点强化发热哨点配置,加强乡镇和社区预检分诊、隔离观察、协同转运、应急处置等功能设施的建设,全面提升基层防控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大数据应用,提升信息化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疫情监测方面的作用发挥。四是加强医疗科技攻关能力建设。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研发中医药有效治疗技术和药物。

 (四)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一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立足提早精准有效,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网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药品销售监测、科研发现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二是建立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基地。以“平战结合、长远规划”为理念,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建设防治一体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基地。三是建立常态医疗应急物资战略储备,确保应急物资供应保障高效、安全、可控,打造好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五)进一步加强公 共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机构设置的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结合实际需求,重新核定各类卫生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统筹优化医疗机构内部编制资源配置。二是加大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好人才“百千万”工程,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市政府与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医制度,订单定向为全市乡村医疗机构培养特岗全科医师,培养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加大公共卫生领域薪酬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专业队伍考核、评价、奖惩机制,落实奖励补贴政策,逐步缩小与同级公立医院之间的薪酬差距,稳步提高工资待遇,确保公共卫生专业队伍的稳定。

篇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现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奉行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 XX”和“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市人大常委会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至 XX 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X 家,医疗机构床位总数 X 张(其中重症医学科床位X 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 X 人(其中卫技人员 X 人);按户籍人口测算,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 X 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 XX 人,每千人口床位 X 张。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71 岁,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170.08/10 万,孕产妇死亡率

 3.17/10 万,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X‰,婴儿死亡率 X‰,主要健康指标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疗卫生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受住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誉。

 (一)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共设立乡镇卫生院 X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X 家,村卫生室 X 家,“20 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投入流动社区卫生服务车 X辆,偏远山区、海岛群众实现“家门口就医”。坚持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模式优化。率全省之先建成 X 个县域医共体,实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全覆盖,XX 市医共体省级试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XX 区在医共体建设中探索慢病分级诊疗试点等特色做法,获国家、省两级卫健委领导点赞;苍南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与辖区 4 个医共体的一次性谈判、集体签约,得到省政府 XX 副省长批示肯定。启动实施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XX 年基层基本建设投入 X 亿元,新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 X 家,改造提升村卫生计生室 X个。全省首推“全专融合型”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组建队伍 X 支,建立基层健康管理服务基地 X 个、服务点 X 个,完成 X 万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签约服务率达X%,其中十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 X%。推进 XX-XXX

 全科医生培养合作项目,每万户籍人口全科医生数同比提高X%。全市累计招录定向培养基层医生 X 人,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现场会在 XX 召开。探索开展慢病医防融合试点,基层糖尿病防治项目通过全国唯一专项评估。XX 年,全市县域就诊率平均增幅达 X%,基层就诊率达 X%,居全省前列。

 (二)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持续提升。传染病早期发现和预警能力进一步增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覆盖近 X 家医疗机构,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的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全市 X 家疾控机构均建有 PCR 实验室,市疾控中心检验能力始终排在全省前列。实施智慧预防接种服务,研发医疗机构产院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县级疾控系统疫苗出入库追溯全覆盖,实现流程更便捷、接种更安全、信息更透明。传染病控制成效明显,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未发生因防控不力导致的甲、乙类暴发疫情,经受住了登革热、新冠肺炎等疫情的严峻考验。慢性病防控效果显著,省级慢病示范县创建实现 X 个县(市、区)全覆盖,创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X 个。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小学生“明眸皓齿”工程,打造儿童青少年近视和龋齿综合防控的 XX 样板。职业健康管理不断加强,启动实施尘肺病攻坚行动,在矿山、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治理,重点行业职业危

 害风险评估、重点职业病监测与风险评估县级开展率均达 100%。

 (三)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全面加强。院前急救能力不断提升,全市急救站点增至 X 个,其中市区 X 个;抢救监护型救护车增至 X 辆(其中负压救护车增至 X 辆),达到每 X 万人配备 1 辆救护车的标准;将 XX 区纳入 120 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四个区急救站点 X 统一调度;院前急救市区平均反应时间为X分,相比15分钟的国家标准提速3.38分钟,各县市均低于15分钟。卫生应急能力不断加强,11个县(市、区)创成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成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县1 个,启动浙南卫生应急保障基地建设,探索形成海陆空立体式快速救援模式。血液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全市献血服务点增加到 X 个,XX 年无偿献血首超十万人次,血液采集人次增速领跑全省,临床供血总量稳居全省首位,血液酶免检测覆盖率和血液核酸检测覆盖率达 100%。持续升级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强化采供血机构与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推进临床精准输血和科学合理用血。

 (四)卫生综合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初步形成全行业综合监管格局,市本级建成“智慧卫监”平台,深入开展医疗乱象整顿、公共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和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切实规范医疗秩序,保障公共卫生安全。XX 年,

 共出动执法人员 X 万人次,监督检查各类机构 X 万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X 件。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高频次的执法巡查,执法巡查力度、行政处罚力度及问题检出率均居全省前列。

 (五)重点人群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妇幼保健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建成覆盖城乡的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孕产妇、婴儿和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位稳定。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和流浪精神病人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 X%,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养医签约”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 X 家,开设床位 X张,设置医疗康复护理型床位 X 张,每千名老人医疗康复护理床位达 X 张,打造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获批全国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启动实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获得感和健康水平。

 (六)医疗卫生服务质效大幅提高。医学高峰建设加快推进,启动实施区域标志性医学中心、品牌学科建设和市直医院人才学科双倍增行动,XX 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获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入选 XX 省十大医学重点培育专科;XX

 医大附一医呼吸介入科获省级重点实验室,另有 X 个专业入选省级重大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高血压专病华东中心落户 XX;全市 X 家医院科技影响力进全国 X 强,X 个临床专科进全国 X 强,社会办医活力持续释放,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全市共培养国务院特殊津贴 X 人,引进“国千”“国万”“省千”“省万”等高层次人才 X 人,XX 医大李校堃校长成为第一位本土产生的中国工程院生命健康方向院士。加快融入“长三角”,建立合作专科 X 个,名医(院士)工作室 X 个,与 XX 大学就共建医工结合 XX 研究院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顺利挂牌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XX 年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同比提高 X%,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同比降低 X 元。智慧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市级医院高峰排队平均时间 X 分钟,县级医院排队平均时间 2.46 分钟,门诊和病房智慧结算率分别达 X%、X%;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检验检查互通,获国家健康惠民优秀案例;启动 5G 云诊疗平台建设,创新智慧医疗新模式,群众看病就医更舒心、更便捷。

 康 (七)健康 XX 共建共享加速形成。探索健康影响评价试点,XX 区被国家卫健委列为第三批全国健康促进区试点名单,瑞安、乐清等地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促进行动,实施健康教育“百千万”

 工程和健康素养进农村文化礼堂等活动,提高群众健康知晓率和参与度,XX 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 X%,同比提高X个百分点。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市区(XX)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综合评估,X 个县巩固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复审,省级卫生乡镇实现 X 个乡镇全覆盖。深入实施“五五健康基础工程”,打造各类健康场所、健康元素,全市确定健康县城试点 X 个、健康乡镇试点 X 个、健康村(社区)试点 X 个、健康单位试点 X 个、健康家庭 X 户、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 X 家、银牌学校 X 家,创成省健康促进医院X 家、市健康促进医院 X 家。加快推进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工作,提高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市区通过 C 级确认,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 在这次疫情应对中,我市在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我们采取坚决有力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全市医疗资源总量逐年提高,但人均资源配置不足,区域医疗布局不够均衡,尤其是基层薄弱问题更为突出。截至 XX 年底,全市共有床位数 X 张,千人床位数 X 张,按全省平均 X 张测算,床位数缺口 X 张,主要是传染病、精神病、妇女儿童等专科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存在较大缺口。现有综合医院、中医院感染病区专业设施与能力建设相对薄弱,尚不能在突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时快速改造成“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房,隔离病房、负压病房的数量储备还不充足;部分县级医院发热门诊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直被视为公共卫生的“守门人”,承担特殊的使命和责任,在防范重大疫情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清晰,仅作为技术指导机构,没有发布疫情数据和部署防控措施等行政权力,“吹哨权”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不充分,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薄弱,造成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引才留才难。

 三是医防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的医防融合还有很大空间,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相互联动还不够紧密。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设置传染病诊室、缺乏传染病专业培训,对传染病的早期辨识和筛查能力不足。院前急救体系与重大疫情防控需求还有差距,负压救护车的数量(疫情初期仅 6辆,现增至 19 辆)无法满足病人转运尤其是确诊病人转运

 的需求。实验室检测能力亟待加强,以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筛查需求。

 四是药物器械应急保障体系亟待建立。面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日常医疗物资储备并不能满足应急需求,保持应对疫情的生产能力尤为重要,而我市药物器械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在这次疫情应对中,医疗物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在应急医疗物资生产、储备、采购、物流、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建立平战结合的医疗物资储备供应体系。

 三、下步工作安排 目前,我市已启动 XX 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注重从体制机制上创新,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推动重大政策创新、重大改革落地、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到2022 年建成与有效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风险挑战相匹配、与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覆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基层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疾病预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院前急救保障、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应急医疗求助、应急物资保障“六大能力”全面提升,打造浙南地区公共卫生高地。

 (一)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健全各级政府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建立首席公共卫生专家制度,进一步完善指挥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在市疾控中心设立市级公共卫生研究院,搭建公共卫生高层次研究平台,提升公共卫生事件指挥决策参谋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健全不同级别和规模事件的监测、预警、报告、救治、管控等应对处置方案。依法明确应急响应的主体、等级、程序和方式,形成分级分层快速灵敏的应急响应机制。

 二是完善监测预警机制。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系统,完善各类监测哨点布局。优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建立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的信息推送、会商分析和早期预警制度,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相关场所、人员、行为、物流和气候等特征分析与疫情追踪,及时监测预警高危区域、高发季节和高风险人群。各级疾控机构依法、独立、准确、及时发布疾病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医疗机构和个人诊所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更好发挥医疗机构疫情“吹哨人”的作用。

 三是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综合应急、卫生健康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推

 进长三角、市际公共卫生合作,建立防控工作的平时会商和战时会战机制。坚持把城乡社区作为防控工作的最前线,落实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公共卫生责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机制,推动专职网格员、社区全科医生、基层公安民警、社区干部等多方联动,培育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筑牢公共卫生基层治理体系。推进疫情、舆情、社情综合管控,统筹防风险、战疫情和保稳定各项工作。

 ( 二)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县域医共体框架下的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重新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数量,到 XX 年底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至少达到省级标准最低水平以上,2022 年底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至少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设康复护理床位的...

篇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宁波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 2020 年 07 月 29 日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监督议题,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提升我市卫生健康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第六十三次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重点内容、具体步骤和工作要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过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余红艺主任就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立法、监督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我委在常委会分管领导带领下,深化监督工作“十步法”,深入组织开展系列调研:一是“学”,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法制讲座,邀请省卫健委副主任夏时

  畅作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辅导报告。二是“听”,召开专题汇报会,听取市卫健、编办、发改、财政、医保、教育等 11 个部门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三是“谈”,召开由区县(市)卫健部门、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负责人、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市民代表等参加的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四是“察”,常委会组建三个视察组,胡军、戎雪海、王建社副主任带领部分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分赴海曙、镇海和江北等地开展实地视察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工作情况和意见建议。五是“征”,6月 18 日至 22 日,我委与甬派合作,就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内容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参与投票的“派粉”达 141070 名,社会反响热烈。六是“商”,梳理调研收集的情况及外地做法经验,与市卫健、编办、财政、教育等部门进行专门对接,共商工作举措。七是“协”,委托 10 个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协作调研并收集调研报告,指导市人大代表卫生专业小组开展专题调研,还与公共卫生专家进行交流研讨。

 二、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深入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统筹安排、循序推进,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面、提质、增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

  到不断推进。我委与甬派联合网上问卷调查显示,有 87.3%的参与投票者认为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较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级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统一调度指挥下,全面筑牢疫情防线,依法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精密智控,阶段性打赢了防控阻击战,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同时经受了一次重大检验。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不断完善。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分管副市长为主任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印发《健康宁波 2030 行动纲要》。纵深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医疗纠纷“宁波解法”,落实《宁波市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宁波市卫生应急工作示范乡镇(街道)考核评估实施办法》等具体措施,构建了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 81.66 岁、孕产妇死亡率接近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2.17‰等反映人群健康的主要指标全国领先;全市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 198.12/10 万,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是全面推进改革,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市政府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搭建覆盖全市、层级分明、运转有序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统筹联动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大力推进应急管理、疾病预防、院前急救、血液保障、

  精神卫生等专业机构的组建和职能发挥,构建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四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 4530 家,实有病床 43373 张,城市十分钟、农村二十分钟卫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落实公共卫生责任制。2018 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代表浙江省接受国家考核,荣获总成绩第一名。

 三是持续加大投入,基础支撑更加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我市财政卫生支出由 7.55 亿元增加到 114.27 亿元,年均增长 18.51%,快于同期 GDP 和财政支出的增速。2010 年至 2019年,全市累计投入 52 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 25 元提高至 74 元。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市各类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743 万人,户籍人口参保率 99.46%。全市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硬件设施改善力度持续加大。市第一医院迁建、宁波大学附属医院改扩建、市第九医院二期、杭州湾医院等一批医疗卫生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开设全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建设慢性病大数据研究等基地,建立精神卫生、区域医疗平台等 9 个信息系统,批量归集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 2.8 亿条信息数据。

 四是坚持联防联控,抗疫工作取得成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动员指挥,并向社会及时准确公开发布疫情。在不

  同阶段因势施策,实行封闭式管控,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加强发热门诊的全周期管理,加大排摸力度,强化流行病学调查,确保及早发现、及早防治。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及时优化疗诊方案,实施中西医结合、远程会诊和联手施治,本地确诊病例治愈率达到 100%。完善工作激励机制,凝聚社会各方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比、与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应急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部门联动机制不够完善。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健部门和疾控机构难以统筹全市力量。相关部门的职责有待进一步厘清,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部门之间的协作有待加强,联判联动能力有待提升。部门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善,处置事件的方式手段还不多样。二是监测预警机制不够完善。监测“前哨”分布不够广泛,对不明原因新型传染病还是较难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发挥不明显,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能力有待加强。三是物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应急医护物资储备机构和储备库,本地产业配套不全,没有形成产业链。应急救援物资集中管理、统一

  调拨、统一配送有待加强。财政预算安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经费有待适度增加。

 (二)硬件设施相对薄弱。一是疾控设施薄弱。市、县两级现有疾控机构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置滞后,各类管线老化,实验室总体面积较少,检验检测能力不能适应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以及突发事件现场处置。二是救治设施薄弱。市本级无独立设置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全市仅 25 家医院开展感染科(传染科)诊疗服务,床位共 462 张,最少的区县(市)只有 10 张,无法满足较大规模集中收治需要。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负压重症监护病房等医疗救治设施严重短缺。三是基础用房薄弱。多数发热门诊整体面积不充足,结构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和出入通道设置不规范,存在医院感染隐患。全市急救站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合理,仅 40%的站点符合建设标准。四是信息设施薄弱。市卫生健康数据中心多数设备临近报废期限、亟需更新。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不畅,共享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基层基础不够扎实。一是医防协同合力不够。县域医共体、乡镇(街道)的公共卫生责任尚未全面落实,医共体与所属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权责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医防协同工作机制、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医保对分级诊疗制度差异化支付政策的杠杆作用还不充分,鼓励引导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防病治病、提供适宜技术服务、住院康复的激励机制有待于深化。二是基层

  服务能力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专业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基层医疗机构运行困难,公共卫生网底薄弱,截至去年底,全市亏损的有 101 家,亏损面66.9%,总亏损 2.94 亿元。三是公共卫生意识不强。大健康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大健康格局有待进一步形成。公共卫生的法治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够顺畅,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不够。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日常普及和宣传教育不充分。市民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不够强,全市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 1%,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预防习惯有待养成。

 (四)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一是编制缺口较大。由于受总量控制等原因,公共卫生人员配备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市千人专业公共卫生人员数约为 0.69 人,难以达到省市规划的 0.83 人的预定目标。全市疾控机构共有编制 615 个,每万常住人口配比为 0.65,远低于全国 1.46 的平均数。市疾控中心编制数 140 个,列 15 个副省级城市倒数第一,配比率省内低于舟山、衢州、杭州、湖州和丽水。市卫生监督所仅有54个编制,列5个计划单列市倒数第一。二是专业人员不足。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总数偏低,感染科、儿科、精神科、全科医生等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院前急救机构、市中心血站、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人员等编制及配备也比较紧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因绩效工资核定基数较低、职称晋级难等原因,人员流失严重。三是

  培养培训不够。本地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较小、培训途径缺乏,高学历、高职称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在甬高校仅有宁波大学开设了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预防医学专业,且仅三分之一毕业生留甬就业,不能满足本地公共卫生服务岗位需求。

 四、对策建议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也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目前,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退,我市又经常面临台风等自然灾害,即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补短板、强弱项,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和全面提升,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优质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

 (一)加强公共卫生协同机制建设。一要强化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健全由市政府领导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及时制定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会商、研判和决策机制。二要落实公共卫生职责。进一步压实市、县、乡等三级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责,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加大公共卫生考核力度。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健康服务等有机融合。

  三要加大基础保障力度。适度增加公共财政投入,拓宽卫生基本建设渠道,加大公共卫生应急经费保障力度,健全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强化医保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杠杆作用,深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一要推进疾控体系改革。进一步明确疾控机构定位和职能,探索建立疾控与医疗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加强高端装备配置和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检验检测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快推进市、县两级疾控机构专业化建设。二要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指挥、基层公共卫生治理联防联控等四大体系建设,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控网。三要加强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医院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疾病救治机制。加强与上海等高水平医疗机构和研究院所的跨区域合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三)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快医疗资源布局。强化全市统筹,科学谋划《宁波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和建设计划,逐步缓解供需矛盾,优化我市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二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市第一医院迁建、中科大宁波华美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建设、市疾控中心迁建、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早建成、早启用。三要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大力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做好数据归集和对接,发挥“大数据+基层网格”精密

  智控作用。依托市政务云中心,建立部门和区县市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和业务协作。实施大数据分析,实现重点人群精准管理。

 (四)加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一要强化机构编制保障。科学核定公共卫生相关机构人员编制,缓解机构编制的结构性矛盾,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强基层防保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浙江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等要求,2020 年年底前,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万分之 1.2—1.4 以及省、市、县三级比例,足额配备疾控中心编制。二要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在甬高校加快建设公共卫生相关学科,造具有国内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加快培养一批既懂公共卫生知识、又善应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优化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励...

篇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于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

 关于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大全

  今年年初,市政协八届二次主席会议确定了“关于加快株洲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课题,明确由张国浩副主席、余群明副主席牵头负责,文教卫体委员会具体承办,主要任务是全面了解株洲城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其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调研组先后深入市直 8 家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机构、城区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调研,召开了 15 次座谈会,听取了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编办的专题情况介绍,发放调查问卷 1000 份,回收723 份。同时,调研组还赴湘潭、郴州等地考察。在此基础上,经反复分析研讨,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及成效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工作,特别是 2003 年“非典”事件以后,加快了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精神病防治、传染病诊疗、血液供应、卫生应急等 8 大服务网络,公共卫生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目前,市本级设置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执法处、职防中心、中心血站、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 6 个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明确市三医

 院承担市级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和管理、市二医院承担市级传染病定点治疗,市健康教育所加挂在市疾控中心,城区公立医院承担医疗过程中相应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城市四区设置了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未独立设置卫生应急指挥机构、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其职能由区卫生局直接承担。同时,按照“一街道一中心、一乡一院”的设置标准,城区设置了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乡镇卫生院、141 个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和 124 个村卫生室。

 (二)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1.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提质有力。2003 年“非典”以来,利用国债资金等中央项目,先后完成了市疾控中心监测大楼、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市三医院急性精神病诊疗大楼建设,总投资达 5672 万元。2011 年,市委、市政府按照医改“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总要求,组织各区政府对 21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扩建,总投入达 1.07 亿元,改过去的多种成分主办为全部划归区政府主办和管理,明确要求像抓义务教育一样办好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目前,城市 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硬件居全省领先水平,其中有17 家已投入使用。同时,市、区两级财政投入 564 万元,在社区居委会设置了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室,提高了服务的可及性,深受居民欢迎,得到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据问卷调查,市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总体评价满意度为 85.2%,有 80.8%的市民认为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方便,有 76%的市民接受过所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10 次直接而主动的公卫服务。

 2.服务机构保障幅度递增明显。市疾控中心、市职防中心、市卫生监督执

 法处作为全额事业单位和参公事业单位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保障,市妇幼保健院明确有了 50 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用于保健服务,市三医院、市二医院等其他医疗机构也通过逐年提高专项补助额度,较好地履行了公共卫生服务职能。2009-2012 年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共投入 13.06 亿(市本级投入达 2.02亿),其中疾病控制、职业病防治、妇幼保健、卫生应急等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保障专项经费达 8496.84 万元,年均增长 26.89%。城市四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落实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待遇。市政府出台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性为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编制部门按照湘编办[2008]5 号文件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分别按照 0.8‰和 1.2‰的人员编制标准落实了机构人员编制。

 3.服务任务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基本公共卫生补助经费逐年提高,2009 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城区的补助标准已由 2009 年的 15 元/人提高到了 2012 年的 25 元/人, 2013 年将达到 30 元/人。2009-2012 年市财政为此累计投入 1892.58 万元。

 (三)重点任务有效落实

 1.基本公卫项目基本到位。10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达到国家要求,2012 年,城区居民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达 69.12%,儿童预防接种接种率超过 95%,0-6 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 84.2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 91.94%,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 78.21%,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 49.46%,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 55.82%,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 84.95%。

  2.疾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甲乙类传染病自 1999 年以来未出现暴发疫情;无霍乱本土病例、白喉病例和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成功消灭了天花,消除了脊髓灰质炎;2008 年在全省率先达到血吸虫病疫情传播控制标准;慢性病得到有效防控,2012 年,XX 区成为我省首批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今年 6 月,XX 区又通过了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检查验收。

 3.妇幼保健水平不断提升。落实了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2012 年,孕产妇死亡率为 19.51/10 万,较 2002 年下降了 42.62%;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87‰,较 2002 年下降了 58.32%。实施孕前期孕早期叶酸补服等重大妇幼保健项目,落实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等优生优育措施,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2012 年致死致残出生缺陷发生率(39.27/万)较 2008 年(65.80/万)下降了40.32%。

 4.职业病防治稳步发展。通过开展职业病现状调查,掌握了城区 500 余家涉及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和近 3 万直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人群。通过推行用人单位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职业病防治成效明显,城区近几年已无新发尘肺病例报告。

 5.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加大。近五年来,卫生监督部门狠抓“五小”行业整治,确保了公共场所未发生一起重大健康危害事故,创造了卫生行业“五小”管理株洲模式。加大了医疗机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 2012年,共检查医疗机构 2274 家,立案查处违法行为 154 起,取缔无证行医机构 46家,城区 95%以上的医院通过了环保型医院验收,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率达 100%,实现了不发生因医院感染导致病例死亡事件的目标。

  6.传染病救治初见成效。市二医院传染病区设立病床 100 张,重症监护病床 4 张,2008-2012 年共收治住院传染病患者 8791 人,其中结核病 4651 人,手足口病 3130 人,艾滋病 152 人,完成了甲型 h1n1 流感、输入性霍乱等急性传染病的医疗救治任务。卫生部门对艾滋病、结核病的基本医疗实行新农合全免费报销,民政部门对艾滋病、麻风病等给予了大病救助保障。

 7.无偿献血保持全国先进。截至目前,城区共建成 6 座固定爱心献血屋,15 个流动采血点。无偿献血人员由 2006 年的 22476 人次增加到 2012 年的 31997人次,献血量由 7.77 吨增加到 10.57 吨,已连续 12 年临床用血 100%来自无偿献血,6 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8.卫生应急处置有力。成立了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 19支市级卫生应急专业机动队。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 22 部总体预案和技术方案,开展了应急培训和演练,储备了基本的应急物资。2008 年-2012 年,全市共处置 32 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色地完成了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

 9.精神卫生工作顺势起步。市卫生部门以医改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为契机,初步建立了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明确市三医院、各区疾控中心为市、区两级技术指导与管理机构。至 2012 年底,已完成 10322 例重性精神疾病摸底、排查、登记,其中城区系统管理的重性精神病人 2570 例。市三医院 2012 年完成精神病人住院治疗 1361 人次,其中“三无”(无钱、无家属、无证件)精神病人162 人次。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服务体系建设缺乏规划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是由各级政府负责筹资建设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之一。但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偏重于宏观调控医疗资源配置而相对忽略了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没有制定专项规划对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服务能力、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出具体目标和措施。因此,各级政府对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对解决当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缺乏科学对策,没有建立公共卫生投入长效机制,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也未做到统筹利用,能力建设明显滞后。如在机构设置、能力建设、保障责任等方面随意性大,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等重大健康危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在投入不足的现实条件下定位不准确,甚至因趋利而影响其公益性质。

 (二)保障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员总量不够。市、区两级公共卫生专业机构执行的仍是 2002 年以前的编制标准,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需要。如疾控中心新增慢性病防控、精神卫生、口腔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职能后,其人员编制并未相应增加,城市四区妇幼保健所现有编制总数仅 33 人,远低于卫生规定的每 1.5 万人设编 1 人的指导标准。市二医院、市三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没有核定一个公共事业编。城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数仍是按 2009 年城市户籍人口 62 万人来核定的,总数为 499 人,平均每个中心不到 25 人。人员结构不优。据调查统计,市、区疾控机构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构成比例仅为职工总人数的 44%,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人仅有全科医生 0.74 名、公卫医生 0.21 名、中医医生 0.71 人,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每万人

 应配备 3 名全科医生、1 名公卫医生、1 名中医医生的指导标准。

 财力保障相对不足。一是公共卫生建设投入增长较慢。自 2009 年新医改推进以来,我市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预防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检测等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经费总额年均增长率虽然达到 26.89%(主要用于人员及公用经费增长),但在公卫基本建设及专业项目开展等方面投入的增长幅度低于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等投入增长幅度,导致医疗资源相对过剩,而公共卫生资本存量不足。二是基层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不足。市级妇幼保健、精神病防治、传染病区以及中心血站等机构没有纳入全额管理,基本靠医疗服务来维系公共支出;综合性公立医疗机构在承担应急救援、传染病诊疗和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公共服务中的资金补偿没有完全落实。部分市区采取综合算帐方式,没有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办公等经费单独纳入年度财政全额预算,造成医疗机构普遍趋利以弥补经费不足。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利益驱动,诱导居民接种收费二类疫苗,影响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的接种。三是公共卫生投入不够均衡。由于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够合理,再加上区级财力不尽相同,财力好的城区投入高于财力差的城区,造成城市四区公卫投入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保障等方面的两极分化,甚至公共卫生机构同工不同酬。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市疾控中心监测大楼由于缺乏专业设计,实验室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污水处理因地理位置所限而排放不畅、不达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不够,如水质检测项目仅能开展 40 余项,离国家规定的到 2015 年达到106 项检测标准相差甚远。市职防中心业务用房紧张且明显老化,设施设备陈旧。XX 区妇幼保健所仅有业务用房 243 平米,其中 143 平米还是租用的民居。市卫

 生监督执法处至今无独立办公场所。市二医院传染病区座落在医院新院门口并与普通门诊大楼比邻,选址不合理,病房建设标准较低,防护设施差,存在生物安全隐患,近年来,该院有 4 名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肺结核,2 名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同时,该院传染病区救治设备基本靠自筹资金解决,救治能力较低。市中心血站因用房紧张至今未设置核酸检测、输血研究等科室。

 部门联动尚不顺畅。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但目前我市联防联控机制并未真正建立,未能形成工作合力。如有的部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降低门槛,部分项目未经职业病危害评价,导致职业危害无法从源头得到治理,甚至引发职业危害事件。精神病病人管理存在部门职责不清,甚至相互推诿现象。

 (三)重大公卫问题依然突出

 疾病救治压力大。结核病依然位居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每年以 30%的速度递增,在政府仅能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和抗结核治疗的情况下,贫困患者难以承受诊疗负担。职业病和精神病患者群体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潜在隐患。如 XX 县某村 90 余名外地务工返乡的民工中有 70 余人存在明显职业性健康损害,但因务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或者企业破产倒闭而无法找到责任主体,不能享受职业病患者的保障政策,而职业病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很多贫困患者无力治疗。“三无”精神病患者因制度不健全,既无民政部门救助,又无医保部门保障,成为社会也包括医疗机构的沉重负担。

 无偿献血保障难。由于无偿献血工作未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各级政府及部

 门在无偿献血组织动员上力度不够,加上医疗用血采取收费制而其运行成本不透明,老百姓对“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制度不理解,特别是“郭美美事件”之后,民众对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信任度直线下降,作为临床用血唯...

篇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 能力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政协 XX 市委员会 XX 年协商工作计划》安排,由分管副主席 XX 带队,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卫健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调研组,于5 月下旬先后深入市、县(区)医疗卫生单位,通过实地了解、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情况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X个,总床位数X张(传染病区床位 X 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公立综合医院 X 个、中医医院 X 个、专科医院 X 个,企业及民营医院 X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X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X 个,医学在职培训机构 1 家。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成了国家流感麻疹网络检测、艾滋病确证、地方病检测、职业卫生检测、饮用水和食品检测等 X 个专业实验室。现有事业编制 X

 人,实有医学、公共卫生、检验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X 人,其中:高级职称 X 人、中级 X 人,硕士研究生 X 人。

 XX 年,全市共报告 X 种法定传染病 X 例。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婴儿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 X‰、X‰,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

 二、主要措施和成效

 市委、市政府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健康 XX”行动,强化重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本形成了以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执法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骨干、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全面提升。全市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基本达标,配备村医 X 名,各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规范,县区人民医院全部通过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评审,基本医疗保障短板全部“清零”,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争取抗疫特别国债项目X 个、资金 X 亿元,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建成标准化预检分诊

 点 X 个,发热门诊 X 个;实施 XX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传染病区改扩建项目,新建负压病房 9 间,填补市域内无负压病房的空白;实施 XX 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改造项目,建设微生物实验室 XX ㎡,微生物检验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全面提升;确定传染病集中定点救治医院 6 家、后备医院 5 家,隔离病区全部完成“三区两通道”及供氧、通风、污水污物处理升级改造,储备隔离病床 306 张、可转换床位 X张。建成 PCR 实验室 15 家。全市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短板迅速补齐。

 二康 是推进实施健康 XX 行动,重大疾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贯彻落实《健康 XX 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 18 项健康 XX 行动。加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实施无偿献血促进行动。加强鼠疫、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落实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加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慢阻肺纳入慢性病管理。开展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食品安全风险、病媒生物、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结核病防控工作年度综合考评位居全省前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 90%以上。职业病防治“十三五规划”和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终期评估全部达标。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和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监督覆盖率达到 X%,年度考评居于全省前列。深入开展爱国卫

 生运动,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我市被全国爱卫办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

 三是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及时研判疫情形势,科学应对、精准施策,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完善市、县(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建立了“一办八组六督”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密接追踪、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疫苗接种、督导检查等工作,中医药全程参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新冠疫情初期我市报告的 4 名确诊病例零重症、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未发生聚集性疫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坚持“人物并防”,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组建应急队伍,持续开展院感防控、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储备,实物、生产、流通三类综合储备量基本能够满足“30 天满负荷运转”的要求。坚持平急结合、常备不懈,制定《XX 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与报告规范》,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分级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响应率 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链条响应机制不断完善。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现有的公共卫生体系是经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的,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体系机制、经费保障、服务能力、医防结合等四个方面。

 (一)体系机制有短板。

 一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市、县均未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应急预案不能适应新形势,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和决策协同机制不健全。

 二是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仍不规范,传染病区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重症救治设备、负压救护车、隔离防护设备仍不能满足传染病救治需求。

 三是市、县(区)疾控中心实验用房难以满足基本工作需要,主要仪器设备数和实验室检验项目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川区、会宁县疾控中心基础设施落后。

 四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滞后,业务用房、执法设备、执法力量不能满足国家规定和实际工作需求,部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事业身份与国家行政执法要求不一致。

 五是卫生应急处置意识不强。防疫物资储备不足,储备库建设和储备物资管理滞后。

 六是部分乡镇卫生院急诊转运能力不足。个体诊所、村卫生室首诊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监管存在薄弱环节,疫情防控“哨点”有漏洞。

 (二)经费保障不到位。各级疾控中心虽然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但大多数都是“差额保障”运行。财政将疾控中心业务经费与公用经费按比例一并削减,没有预算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经费,未落实人均 1 元的免疫规划工作经费,导致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等工作无经费保障,不能正常运转。大部分县区疾控中心在职职工防疫津贴至今未能纳入财政预算。公立医院长期负债运行,医保基金结算不及时,XX年度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市级医院财政补贴均未拨付,导致医疗机构对公共卫生工作投入不足。

 (三)服务能力有差距。

 一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差、底子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二是县区疾控中心既缺乏政府经费保障,又不能提供社会服务,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不能高效运转,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弱化和萎缩。

 三是公共卫生机构普遍存在进人难、留人难、用人难的问题,市、县区疾控中心核定编制数与实有人员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且与承担的繁重任务存在较大差距。公共卫生人才没有编制不能招聘,有了编制招聘不来,招聘来了也不稳定。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薪资待遇低,疾控中心是“死工资”,防疫津贴至今未落实;医院传染病区是“低工资”甚至是“负工资”。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四是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县(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日常检测人员仅有 2-3 人,年龄普遍偏大。人员知识

 结构层次总体较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学科带头人梯队断档,基层医疗机构普遍是身兼数职的非专业性人员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全市疾控机构中无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 18 %,非专业人员占比较大。“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同时存在。

 (四)医防结合不紧密。重医轻防问题较为突出。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疾控“防”、医院“治”、社区“管”三位一体疾病防控模式尚未建立,疾控机构与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其他各行业还没形成防治合力,很多工作还处在疾控机构单打独斗的状况,重医轻防和防治分离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市、县、乡、村(社)四级信息化防控网络虽具雏形,但医疗机构、公卫机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建设标准规格不一,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基层重复性工作量大、人为错误较多。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诊疗信息和公共卫生数据共享融通困难,疫情监测预警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收集整理费时费工,医防信息亟待共享融通。

 四、几点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放在保护人民健

 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高度,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加以解决。

 (一)强化政府责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益事业,加大预防方面的投入,可以从源头减少疾病发生,显著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减轻群众疾病负担。一要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十四五”时期,各级政府应围绕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统筹做好专项规划,在体制机制创新、相关政策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传染病防控能力大提高。

 二要加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投入。把重大疫情应对、免疫规划、能力建设等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优先安排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市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县区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

 三要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公立医院建设中优先规划发热门诊,市级重点对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市第三人民医院(会宁县人民医院)进行改造,积极协调土地征用, 建设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每个县重点改善 1 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传染病防控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和执法设备配备。

 四要加大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力度。将公共卫生人才纳入

 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范围,落实各级疾控中心人员编制,保障疾控人员防疫津贴足额按时发放。

 。

 (二)坚持改革创新,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职业病、慢性病、健康教育、精神卫生、食源性疾病等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综合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疾控体系。

 一要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机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科研教学工作,强化其技术、能力、人才储备。适当放开面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技术服务,探索一类事业单位保障、参照二类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新机制。建议整合全市精神卫生资源, 在市区新建“XX 市精神卫生中心” 。二要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三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检测网络建设,提升传染病检测能力。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基层疾控队伍,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随机抽查力度,运用信息化和在线监控手段,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

 (三)坚持预防为主,持续推进健康 XX 行动。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紧紧围绕建设“健康 XX”,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形成市、县、乡、村一体化防控网络。施 一要全面实施 18康 项健康 XX 行动。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预防,促进将健康理念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健康绩效。

 二要持续推进健康科普宣传行动。面向社会、家庭和个人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体系和健康素养、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引导居民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组织参与全民健身,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三要加大慢性病防治力度。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病防治工作,做实做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社区主动筛查力度,提升基层慢性病规范管理能力,积极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四)坚持平急结合,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

 一要建立重大疫情防控应急工作机制。依托市疾控中心建设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和优化平急结合、跨部门跨区域、上下联动的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做到指令清晰、系统

 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

 二要建立重大疫情平急救治转换机制。统筹应急状态下医疗卫生机构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制定普通医疗机构、大型公共建筑转化为应急医疗救治设施预案,真正起到“平急结合”作用。

 三要建立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整合优化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成立市急救中心,建成与全市社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