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3篇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简述校企合作的意义与作用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校企合作的意义与作用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它可以有效地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资源融合在一起,推进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并且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项目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为适应企业对高素质技术职能人才的需求,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在高职教育期间,实施校企合作可以很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并且也很好地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由于目前高职教育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被劳动市场广泛接受,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就业率还较低,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大学四年制教育,市场上的技术人才越来越少,导致企业中出现了“用工难”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行“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
1、实施校企合作,有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课程体系的创新
实施校企合作,首先就是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企业的参与使课堂教育能够随时反馈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建设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注重学校学习与企业实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学生,达到企业或工种(岗位)对从业者品行、学识和技能的要求。
单纯的教学平台上的合作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校企合作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这也是实际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例如,我们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发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一本真正适合学生使用的书,市面上的教材大都是空讲理论,而且在书中找不到很多企业中实用的技术,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可参阅的资料,给他们更深一步的学习造成了困扰。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编制这一课程需要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校企合作教育是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期间分别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形成学习能力;在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承担具体工作,进行专业技能、企业管理文化、职业道德、社会工作能力等岗位能力的训练、形成。因此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合作,专业建设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专业向企业提供智力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专业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科研、营销、服务等活动,及时掌握企业最新技术,增强了生产实践和科研能力,同时又能把生产实践紧密嵌入教学过程中;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高素质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选聘为专业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专业兼职教师的聘任源地。
2、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与困惑
由于缺乏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制度环境,我国高职教育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尚缺乏制度和法律制约;二是如何使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还缺乏具体的方案和监控制度;三是如何使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受益,也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
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受计划经济和普通教育影响,招生计划政府出,学校专业政府定,授课教材专家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块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仍普遍存在和实施,专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难以融为一体,学校与企业之间缺少联系沟通,致使学校对企业的需求所知甚少,学非所用、学用脱节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这些问题和矛盾有待于在实践中
克服和解决。虽然这样,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制度还是高职院校必须要走的一条出路,校企合作本身还是有它一定的优势的。
首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处于经济建设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优势,为其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优化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及实践场地、先进设备、建设资金和实训师资等;而企业则可依靠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资源等优势为其培养或培训人才,并为其技术革新、产品开发、科学管理等提供咨询和服务。
其次,校企合作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项目驱动,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驱动下校企双赢的产物,并且它可以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3、校企合作,为就业提供良好条件
校企合作办学,有利于做到按需施教,按需育人,按计划分配,学生就业有保证。为广开就业渠道,我们应该突破传统单一办学模式,面向全社会,实施一校多企合作,共同发展战略。在稳定依托公司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目标,采用登门走访和企业回访的方式,广泛与各知名企业接触,了解企业和市场需求,介绍学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增进友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还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和建议,在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外,充分重视学生的立德立业教育,通过开设德育课、礼仪课和进行各种有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奋斗向上、感恩图报的优秀品质,使毕业生不仅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行为素质,实习就业学生深受企业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的就业率就能有保证。
总之,职业学校要生存发展,就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坚持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就业,进一步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突出学历教育与企业文化的结合,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彭新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篇二: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国家产学研合作经验的借鉴意义孙元花( 淮海工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0 )摘要: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具有相似的经验在于: 运用科技计划手段直接支持产学研合作; 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明确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 加强产学研合作宏观协调机制。借鉴这些经验,当前, 我国产学研合作已在全国普遍展开, 已组织多种形式的对口交流和考察活动, 各地政府纷纷制订政策、 加强引导, 为推动合作创造有利的软硬件环境, 合作模式已开始趋向于多样化,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们应明确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导向; 制定新的有效措施, 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长效机制; 国际科技合作中图分类号:
F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3240 (2010 )
09-0113-03收稿日期:
2010- 07- 11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经验及其启示研究》 (项目编号:
07EYB050)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
孙元花 (1980-)
, 女, 湖北阳新人, 淮海工学院讲师、 管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
科技管理。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10 年 9 月(第 9 期, 总第 161 期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Sep.,2010(No.9,General No.161 )一、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研究表明,尽管这些国家存在着体制、 政策、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但产学研合作越来越体现出趋同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 运用科技计划手段直接支持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一方担任其组织协调的工作, 因为产学研结合不仅关系到产业界、 高校和科研院所, 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大局。
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有必要采取措施,在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建立共同利益区,通过产学研合作来推动科研开发和转化。而政府能够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运用科技计划手段。
例如,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 )
制定的目的就是向企业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体提供启动资金,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德国的促进创新网络计划 (InnoNet )
主要是促进竞争前的研究合作,至少要四家企业和两个研究机构参与, 其目的是促进知识向中小企业转移, 同时鼓励德国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研究工作更多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需要;瑞典的知识交换计划对国外回来的博士后给予特别资助以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在大学里为企业科技人员设立副教授的岗位等措施都是为了鼓励人员流动; 法国的竞争点计划、 芬兰的国家技术发展中心计划等都强制性规定计划项目都应以产学研合作方式进行研究,企业的项目必须找大学或研究机构作为伙伴才能得到资助, 而大学、 研究所的项目也必须由企业作为伙伴才能得到支持[1]。第二, 推动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产学研合作本质上是基于产业界、 学术界的内在需求形成的合作关系, 其基本表现形式为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在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同类型的自发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逐步形成, 政府通过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促进其发展;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通过计划等方式推动合作网络或产业研发联盟的形成。
比如, 在美国硅谷效应的启发下, 日本从 2001 年度起实施产业群推进计划, 在各地方选建了 19 个各具技术特色的产业集群。
经济产业省分布于各地派出机构的职员约 500 人, 有 4000 多个中坚企业以及 200 多所大学参与了这个计划。经济产业省对产业群的支持措施有:支持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作, 如主办研究会、 交流会、 研讨会等; 支持具有地方优势与特色的技术开发,提供开发补助金及产学共同开发委托费等; 建设创业孵化环境, 培养创业113
者, 支持大学风险企业。
在发达国家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中介服务机构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挥, 例如, 英国的法拉第伙伴关系计划要求产学研合作中必须有中介机构参与。
除了传统的技术市场、 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继续在推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作用, 孵化期、 技术转移网络以及信息平台等各种丰富多彩的中介形式不断涌现, 并起到良好效果。第三, 明确以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要目标。
面对 21 世纪知识社会和全球化的挑战, 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而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往往需要巨大投入,企业一般难以独立承担, 政府往往要有所作为, 而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竞争成为发达国家日趋明显的战略意图。发达国家纷纷制定、 调整或完善各自的产业技术政策, 通过聚集产学研各方力量夺取产业发展技术制高点, 以强化本国的技术优势。
以法国为例,法国政府认为, 企业、 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协调作用是竞争的基础, 只有将法国各省区的经济活动参与方努力动员起来, 法国的产业竞争力才能得到提高, 并于 2005 年出台了全新的竞争点计划, 在不同地区培育了多个 “竞争点” , 通过各个 “竞争点” 整合企业、 培训中心和研究机构各自所拥有的知识、 资金或人才优势, 共同为产业技术创新服务。
除法国外, 德国的主题计划、 美国的先进技术计划等科技计划也有对产学研合作的要求, 反映出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战略重点在于获取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于提高产业竞争力。可见,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济环境中, 发达国家政府集中力量支持产业关键技术或共性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保持和提升本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第四, 加强产学研合作宏观协调机制。产学研合作既涉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关系, 也涉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 许多发达国家成立了部际协调机构以更好地推进产学研合作。
美国政府设有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统筹协调科技战略与政策, 其下属九个协调委员会负责协调各部门、 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利益。意大利于 1996 年成立国家科研与创新政策部际委员会, 由意大利总理直接领导。该委员会专门下设由教育、 大学与科研部副部长领导, 总理府秘书长和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参加的工作小组, 提供包括促进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政策咨询。
澳大利亚有两个最重要的科技管理和决策机构:
总理科学、 工程和创新理事会(PMSEIC )
和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 (CCST )
, 这两个机构是跨部门的非常设机构, 其中总理科学、 工程和创新理事会是澳大利亚的最高科技决策机构, 由联邦总理任主席, 由与科技创新和教育有关的内阁部长及有关机构的非部长级高级执行官任委员。
该理事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 就重大科技问题向政府和议会提交有关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咨询报告和政策建议报告。二、 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成效与不足并存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备, 产学研结合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科技计划等促进产学研结合, 使得产学研结合的范围越来越广泛, 组织模式不断创新, 产学研结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点:(1 )
产学研合作已在全国普遍展开目前,全国已有近 30 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产学研合作协调办公室, 编制了本地区的合作项目计划。此外, 尚有 17 个省市的一些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建立了 455 个联合研究开发机构,有 11 个省市在合作中共建了 75 个产学研股份制公司。(2 )
组织多种形式的对口交流和考察活动当前, 科技进入经济的制约因素是信息不灵。据统计,在 30 个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对口交流和考察活动中, 参加的有 2.5 万个企业、 21 万人次, 签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8749 项,其中属于共同开发的项目共 7千多项。此外, 上海市还创办了 《上海产学研》 内部专刊, 甘肃出版了 《产学研信息》 , 通过这些刊物沟通信息, 交流合作经验。1999 年 9 月, 在国家经贸委、 教育部、 中科院联合青岛市政府成功举办了 “全国产学研联合洽谈会暨展示会” , 同时中国产学研联合网 (http://www.irurpp.net.cn )
和中国技术创新信息网 (http://www.ctiin.com.cn)
开通, 为产学研各方提供了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2]。(3 )
各地政府制订政策、 加强引导, 为推动合作创造有利的软硬件环境例如, 广东省颁发 《促进厂校合作实施办法》 , 陕西省制订 《厂校技术合作实施办法》 , 甘肃省提出 《关于产学研联合、 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若干意见》 ,重庆市制订《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管理试行办法》 等等, 这些政策法规对于合作的组织协调、 联合方式、 项目立项及管理资金融通、 收益分配、 形成激励等约束机制方面, 都起到积极作用。(4 )
合作模式开始趋向于多样化“按照合作契约的关系分类, 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可分为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委托开发和共建实体四类。
按照合作发起者来分, 产学研合作模式又可分为大学研究所推动型、 企业推动型和政府组织型三类”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学研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有些科研人员在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后, 不愿让企业参与, 而企业如果不介入研发过程, 可能会出现研究成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现象。二是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的产学研结合主要以项目合作为主, 缺乏战略层次的合作, 不能适应重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3]。114
的需要。三是就技术创新能力而言, 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还需要提高。四是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影响了产学研之间持续稳定的结合。五是政府在利用政策手段引导产学研结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 迫切需要研究制订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措施[4]。三、 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发达国家在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中积累的成功经验, 对于我们正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明确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的目标导向。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政府通过科技计划支持产学研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但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导向。首先, 要将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与原有的科技计划体系建设相结合, 对那些面向产业、 产品和市场, 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计划, 要将采取产学研联合与合作的方式作为申报和执行国家科技计划的前提和硬性约束条件提出。其次, 要区分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需求, 在制定国家科技计划时要更多地强调国家目标, 将资助的重点放在提高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 而在行业目标的实现上, 政府所起的更多的是引导性作业, 让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再次, 综观国外的科技计划, 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其目标非常明确和单一。这与我国的科技计划设置有较大的不同。
我国的科技计划主要是按照研究开发阶段设置的, 不同计划之间的衔接性有待加强。
为此, 在今后的国家科技计划设置中, 可以借鉴国外的科技计划或国内的 16 个重大专项的实施机制, 使基础研究和后期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形成 “一条龙” 管理的顺畅局面[5]。第二,在梳理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有效措施。
单从数量来看, 目前我国与产学研相关的政策总量达 3000 多条, 但这些政策中真正能发挥效力的仍十分有限。
当务之急是对现有政策进行有效的梳理和分析,对国外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进行系统整理, 在此基础上,可以探索目前国内产学研相关政策存在的问题和症结, 制定一些更加有针对性地、 行之有效的新政策、 新措施, 以弥补现有相关政策的不足。新政策的出台绝不能停留在口号式的条目上,而是要针对目前参考文献:产学研合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政策答案, 关键是要解决好利益各方的权利、 义务, 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当前, 应抓紧制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财税政策、 政府采购政策、 金融政策和人才流动政策等, 以把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方向推进。第三, 逐步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我国的产学研结合自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探索至今, 已有近 20 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 但其成功的原因却是复杂多样的, 而且一些案例还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有效体制机制环境还远未建立。产学研结合有多种形式, 应根据合作的目标选择适当的产学研结合形式。
研发联盟是一种战略层次的合作, 是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 但建立研发联盟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不能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机制, 同时要注意研发联盟可能产生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探索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可以选择几个典型行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先行试点, 在总结试点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在试点过程中, 政府各部门应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企业和大学、 研究机构之间的桥梁, 同时, 要加强政策引导, 在税收、 贷款和风险投资引入等多个环节上为产学研的联合与合作提供便利[6]。第四, 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从合作范围来看,许多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已突破国界范围,且多以各国参与主体之间的自愿合作为主。
相对而言, 欧盟国家的产学研合作往往强制性要求对其他欧盟国家开放, 如法国的 “竞争点” 项目要求必须有欧盟乃至其他国家的合...
篇三: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01 3 . 6种子世界doi:10.3969/j.issn.1000- 8071.2013.06.0012011年4月 ,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 )
,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增强农作物种业竞争力, 建设现代农业, 加强战略性、 核心性产业, 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我国自 改革开放以来, 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推广了超级杂交稻、 紧凑型玉米等具有突破性的优良品种, 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粮食供给能力; 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 种业企业, 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 但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目前正面临巨大挑战。
“十二五” 期间要实现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的长远发展, 有效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应做到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主,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坚持自主创新、 产学研相结合等模式, 建立一套科研分工合理、 资源集中、 运行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 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二十多年来, 国务院下发的第一份全面系统的政策指导性文件, 是在工业化、 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关键阶段, 国家站在切实推进“三化同步” 发展的战略高度, 努力补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 进一步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新举措。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 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
龙头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力量。
但龙头企业总体面临着规模小、 创新能力不足、 市场竞争力较弱、 生产成本攀升、 融资难、 负担重等突出问题, 迫切需要扶持和加强。
同时,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食物和原料的需求持续增长,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增强农产品供给、 保障能力的任务日益艰巨, 迫切需要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水平。
在此背景下,《意见》 的推出, 有利于适应工业化、 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 新要求; 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对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的重要保障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对保持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至关重要。
龙头企业是通过合同、 合作、 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 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实行农产品生产、 加工、 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企业。
目前, 龙头企业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 占主要城市“菜篮子” 产品供给的2/3以上, 已成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骨干力量。
贯彻落实好《意见》 提出的政策措施, 必将有力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建设, 提升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
1 .2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 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
龙头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最有效率的载体, 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 在农业科技创新实践中, 切实体现《意见》 的要求, 必将使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如虎添翼。
1 .3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是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
加大产学研相结合力度深入落实国务院《意见》 精神, 加大科研院所和高坚持自主创新 加强产学研合作 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武明宇(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沈阳
110164)综
述Summary
2种子世界 201 3 . 6等院校的种质资源、 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积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打破原有“个体户” 式育种模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外种业企业的冲击, 以“家庭作坊” 式的育种模式、 闭门造车式的育种方法已无法和企业为主体的具有工厂化、 商业化育种模式的外资企业相竞争。
为有效保护国家农业资源,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在“十二五” 期间完成现有企业向工厂化、 商业化育种方向的转变, 实现有效抗击外资冲击的目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历史发展的经验启示当代种业人, 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消化、 吸收先进技术, 整合国内种质资源、 探索和创新合作模式、 培育出具有突破性的种质材料。加强科企合作, 着力建立基础性、 前瞻性、 战略性、 社会性的研究, 以公益性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 在未来5年, 商业化育种逐步转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种业科研新体制, 打造科研“龙头” 和企业“航母” , 加快种业科研体制改革, 明确科研分工, 促进科研教学单位与种子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结合。
实行科企联盟, 实现优势互补是提升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有效途径。主要有如下具体措施:
一是科研单位的育种资源、 检验设备、 实验设施等科研平台应对企业全方位开放, 做好服务工作; 企业的营销网络作为科研单位成果转化的平台, 促进新品种推广应用。
二是科研单位育种研发团队(如玉米、 水稻)
整建制进入种子企业, 纳入企业管理, 成为企业育种科研的核心力量; 为解决科技创新人员思想顾虑, 保留其科研事业单位身份不变, 编制保留在原单位。
三是根据生产需要、 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确定育种目标; 种子企业每年投入一定数额的研发经费用于新品种选育, 并负责研发团队的相关费用,研究成果双方共享, 使用权归企业所有。3
积极探索种业科研创新美国种业以其二百多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 企业强则种业兴, 美国种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强大的过程。
从国际种业发展的实践来看, 企业是国家种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是国家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建立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重点是科研育种方面的创新,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的策略, 全面扶持并建立具有现代商业化育种模式的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3.1
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 加大基础性、 公益性研发投入, 建立开放的种质资源保护共享体系一方面加大企业与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的合作, 吸收、 开发、 创新现有种质资源基础, 努力在“十二五” 期间完成转型过渡, 确保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 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 国家级的作物改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应该围绕种业发展的需求, 积极开展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 为育种单位和种子企业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 创新的理论和先进的技术, 同时还要针对种业发展的需求为育种单位和企业培养实用型的优秀人才。大学、 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引进高端人才,在种业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 争取跻身国际一流学科的前列。
大学、 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与先进的种子企业紧密合作,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和先进的育种平台, 采取多种方式向企业输送人才、 技术、 种质资源, 尽快使种子企业发展壮大, 推动种子企业早日成为种业的创新主体。
在种子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过程中, 短期内其研究成果尚不能覆盖全国的种子市场, 为了防止跨国公司进入带来的冲击, 大学、 科研院所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 资源和研究平台的优势, 不断推出创新育种成果, 填充需求日益增长的种子市场, 以保持和壮大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实力。3.2
加大企业间的整合重组或引进社会资本, 建立先进的商业化育种模式以工厂化、 流程化为核心的现代商业育种模式是未来种业竞争的核心和基础, 只有建立企业自有的商业化育种队伍, 才有和国外种业企业竞争的能力, 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农业发展, 保护粮食安全的目的。
积极搜集各方研发资源, 按照商业化育种理念和模式, 坚持常规育种为基础, 生物技术为手段,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 政府支持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逐步建立高通量、 自动化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技术转化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分段研究、 分工合作、 高效测试、 标准化、 程序化管理方式, 逐步构建从种质创新、 品种开发、 制种加工、 推广营销、 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工厂化研发体系。我国种子企业的成长还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级阶段, 在经营理念、 产业规模、 营销策略、 资金投入、 资源占有、 研发水平和人才素质等各方面, 距离现代种业的国际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 我国种子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创新的主体、 市场占有的主体, 可能还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 并且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实现国人所期待的目标。
我们相信, 只要坚持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主,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坚持自主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等模式, 建立一套科研分工合理、 资源集中、 运行高效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就一定能实现我国农作物种业的长远发展,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收稿日期:
201 3—04—1 5)( 本栏责任编辑:
刘中漱)综
述Summ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