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6篇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刷新历史纪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2022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 1000 万大关,刷新历史纪录,毕业生就业情况广受社会关注。智联招聘发布《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调研时间为 3 月中旬至 4 月中旬,围绕就业去向、就业期待、求职心态与行为、求职进展等维度,反映出不同学历、专业、毕业院校学子的就业现状,为毕业生寻找理想工作、企业寻求合适人才提供参考。
【核心发现】
就业去向
仅一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 就业压力是选择毕业去向的首因 选择读博的硕士生增多,“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 双一流院校学生比普本、专科生更爱深造
就业期待
这届毕业生很务实,已主动降低就业期待 2022 届求职毕业生期望月薪 6295 元,比去年下降约 6% 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毕业生对国企热衷度继续上升 今年更多毕业生愿意去小微企业就业 毕业生对 IT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热度微降
求职心态与行为
考研热使得毕业生求职时间延后,约 26%毕业生今年 3 月后才开始求职 找工作最关注薪资待遇,对生活平衡、稳定性的偏好明显提升 74%找工作人群有实习经历,认为实习对求职有帮助 招聘网站为主流求职渠道,视频面试渗透率达 64% 超 7 成毕业生认为可视化求职效率更高
求职进展
截至 4 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获得 Offer,15.4%已签约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吸纳作用提升 硕士生签约率下降,专科生签约率逆势上升 双一流院校就业优势明显,普本毕业生陷就业困境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理工科学生签约率领先,经管类签约进展慢 2022 届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 6507 元 8 成毕业生签约工作与专业对口 名校光环照耀“双一流”求职路,普本、专科生受益于实习经历
(一)
就业去向
仅一半毕业生选择找工作,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 智联招聘调研显示,2022 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 6 个百分点。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 3 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的特征。
此外,考研热趋势下,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占近一成,出国继续学习的比例为1.3%,比去年略低。
就业压力是选择毕业去向的首因 应届生选择去向时考虑的因素中,就业压力占比最高,为 47.6%,其次为所学专业(36.1%)和经济形势(35.6%),院校背景、长辈意见、理想爱好等因素影响程度较低。可见,与个人因素相比,环境因素对毕业生的去向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1.3%1.9%9.3%15.9%18.6%50.4%1.9%1.4%9.5%12.8%15.8%56.9%出国继续学习创业国内继续学习慢就业(暂无具体打算)自由职业单位就业2022届高校毕业生去向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 61%,比去年高 6 个百分点。因此更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自由职业、慢就业等方式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选择读博的硕士生增多,“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 具体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去向,2022 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 11%,显著高于 2021 年的 4.3%。一方面,国内博士人才仍较稀缺,薪资水平相对其他学历有明显优势,吸引更多硕士生考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硕士生暂缓就业的一个选择,“考研热”是否会逐渐渗透到“考博热”,值得关注。
5.6%8.8%10.0%10.1%11.1%11.7%35.6%36.1%47.6%同学、朋友的选择理想爱好政策引导家庭经济状况长辈意见院校背景经济形势所学专业就业压力影响2022届应届生毕业去向的因素11.0%4.3%2022届2021届选择国内继续深造的硕士比例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双一流院校学生比普本、专科生更爱深造
毕业院校等级方面,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单位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上的意愿均要高于双一流院校。而在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中,17.6%决心在国内继续学习,还有 4%选择出国深造,分别高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 10.9 个百分点、3.1 个百分点。可见,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愿意在本就占据优势的院校和成绩方面继续加成,用时间成本换取更大的就业竞争力。
中高收入家庭毕业生倾向深造,中低收入倾向自由职业、慢就业
除教育背景外,家庭收入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有影响。32%的家庭收入“中上”应届毕业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占比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而家庭收入“高”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的占比 17.1%,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中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更倾向于自由职业和慢就业,其中,分别有 21.5%、19.5%的低收入、中下收入家庭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占比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分别有 18%、17.6%的低收入、中下收入家庭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占比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
无论是在国内继续深造,还是出国留学,都需要经济支撑,家庭条件较好的毕业生在提升学历方面更有保障。而家庭条件较差的毕业生选择打零工或观望就业行情,能够补贴家用并随时抓住合适的就业机会。
1.6%0.5%18.9%26.8%9.7%39.2%1.3%0.9%15.9%15.4%6.7%57.4%4.0%4.0%9.5%14.3%17.6%49.1%创业出国继续学习慢就业(暂无具体打算)自由职业国内继续学习单位就业不同院校应届生毕业去向双一流院校 普通本科院校 专科院校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二)
就业期待
这届毕业生很务实,已主动降低就业期待
55%的毕业生因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望,仅有 27.2%的毕业生期望升高。65%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受“求职竞争情况”影响,而分别有 57.1%、49.4%的毕业生受“国内经济形势”、“产业发展情况”影响。可见,对经济和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大部分毕业生都有理性预期。
0.0%10.0%20.0%30.0%40.0%50.0%60.0%不同家庭收入学生毕业去向选择低 中下 中等 中上 高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2022 届求职毕业生期望月薪 6295 元,比去年下降约 6% 2022 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 6295 元,比去年的 6711 元下降约 6%。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 2021 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 44.6%,低于 2021 年的 50.8%。无论从平均值,还是分段薪酬来看,本届毕业生降低月薪期望值都具有普遍性,这也表明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
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毕业生对国企热衷度继续上升
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 44.4%,高于 2021 年的 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 17.4%,比 2021 年的 19%继续下降。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55.0%27.2%17.8%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对2022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影响期望降低 期望升高 没受影响629567112022届2021届求职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元)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此外,可能也与疫情后国企面向大学生的扩招有关。
今年更多毕业生愿意去小微企业就业
本届毕业生中,有 45.1%青睐规模在 500-9999 人的中型企业,占比最高,并高于 2021年的 44%。同时,毕业生对小微企业的选择增多,2022 年选择微型企业、小型企业的毕业生占比 3.6%、34.4%,高于 2021 年的 1.8%、28.7%。这正是就业压力加大下的务实选择,与期望月薪下降表现一致。这对小微企业来说,也是储备新生力量的好时机。随着政府持续纾困小微企业,度过疫情冲击后的小微企业也将收获更多年轻人才。
9.4%11.9%14.7%17.4%44.4%11.4%11.2%13.2%19.0%42.5%国家机关三资企业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应届生期望就业的单位性质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毕业生对 IT 互联网、房地产行业的热度微降
2022 届毕业生期望去 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4.1%、8.8%,比去年降低 1.3 个、2.1 个百分点。随着去年以来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发展放缓,招聘规模增速放缓或有所收缩,毕业生也应势调整就业期望,降低了对这两个行业的选择。
3.6%34.4%45.1%16.9%1.8%28.7%44.0%25.5%微型企业(20人以内)小型企业(20-500人)中型企业(500-9999人)大型企业(10000人以上)应届生期望就业的企业规模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理工科毕业生首选技术岗,文科生仍然偏好职能岗
毕业生的期待岗位与所学专业高度关联,25.8%的理学毕业生、27.7%的医学毕业生、42.6%的工学毕业生倾向技术岗。与 2021 年情况类似,行政/后勤/文秘为文科生的重点选择,32%的语言类专业毕业生、29.6%的人文学科毕业生,期望从事行政/后勤/文秘工作。而经管类人才则首选财务/审计/税务,占比 35.3%。
1.4%2.8%4.1%5.1%5.6%6.1%6.3%6.8%7.0%7.9%8.8%10.0%24.1%1.7%2.3%4.4%4.5%6.4%7.0%4.3%7.2%6.9%6.4%10.9%8.7%25.4%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物流/仓储能源/矿产/环保贸易/批发/零售/快消政府/非盈利机构汽车/生产/加工/制造生活服务金融业商业服务文体教育/工艺美术房地产/建筑业文化/传媒/娱乐/体育IT/通信/电子/互联网应届生期望就业的行业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三)
求职心态与行为
考研热使得毕业生求职时间延后,约 26%毕业生今年 3 月后才开始求职
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22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有 457 万人报名,比去年增加了 80万,比 5 年前增加了 256 万。考研热使得毕业生求职时间延后,推迟找工作的进程,部分毕业生等考研成绩公布后才进入求职市场。调研显示,就业去向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 22%1.8%2.2%3.5%25.8%27.7%42.6%人文学科语言类经管类理学医学工学不同专业毕业生期待从事技术岗比例5.6%10.6%11.5%15.9%29.6%31.9%工学医学理学经管类人文学科语言类不同专业毕业生期待从事行政相关工作比例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在今年 3 月才开始找工作,这一比例较去年高出 6.6 个百分点,就业去向为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中 4%截至 4 月中旬仍未着手求职。
找工作最关注薪资待遇,对生活平衡、稳定性的偏好明显提升
对本届毕业生来说,薪酬福利仍是求职时首要关注点,占比 65%,但低于 2021 年的68.5%。看重“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占比 38.5%,排名第二,高于 2021 年的 34%。表示“大环境不好,稳定最重要”的占比 36.2%,排名第三,高于 2021 年的 29.8%。这表明,毕业生开始更多地关注事业与生活的协调,并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
7.5%9.1%13.6%11.5%9.9%6.5%8.1%7.4%6.0%15.3%5.0%5.9%8.3%11.4%7.8% 7.9%5.6%8.3%8.8%10.2%21.9%3.9%求职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间分布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74%找工作人群有实习经历,认为实习对求职有帮助
2022 年,共有 74%的毕业生有在校实习经历,高于 2021 年的 57.9%。实习的学生中,77.3%认为实习经历非常重要,对找工作有帮助。
招聘网站为主流求职渠道,视频面试渗透率达 64%
在求职过程中,招聘网站是应届毕业生最主要的渠道,86.8%的受访者都使用了在线招聘的方式。其次是企业官网(43.7%)、招聘会(39.7%)、宣讲会(23.9%)。
依托于招聘网站平台,在线求职不断向高效、便捷的方式迭代,而视频与通信技术的成熟更是让视频面试等可视化手段成为日常。本次调研中,87%的受访者都表示使用过可视化求职新形式,其中 63.7%采用过视频面试,还有各 3 成查看过企业和职位的视频介绍。
5.6%10.8%12.7%14.1%19.2%21.1%22.8%35.4%36.2%38.5%65.0%7.7%22.4%14.0%14.1%20.9%23.9%19.4%31.8%29.8%34.0%68.5%企业文化与价值观一致行业/公司前景兴趣至上平等和尊重落户、补贴等人才政策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专业对口,岗位匹配度高能够学习新东西大环境不好,稳定最重要工作和生活平衡薪酬福利应届生求职看重的因素2021届 2022届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7 成毕业生认为可视化求职效率更高
本届毕业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对于可视化应用具有丰富体验。70.2%的毕业生认为可视化求职“效率更高,面试进展更快”,也有 67.3%和 56.8%的毕业生表示,可视化求职“省去跑腿精力,求职体验提升”、“地域限制减少,可选择机会增多”。
10.5%20.6%23.9%39.7%43.7%86.8%10.8%22.6%30.1%42.7%44.1%86.5%内部推荐HR邮箱宣讲会招聘会企业官网招聘网站应届毕业生投递简历的主要渠道2021届 2022届13.0%13.3%21.4%22.1%23.8%26.4%28.5%63.7%未采用可视化求职方式其他可视化求职方式直播面试空中双选会空中宣讲会查看职位视频介绍查看企业视频介绍视频面试应届毕业生采取的可视化求职方式
【智联招聘】2022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
(四)
求职进展
截至 4 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获得 Offer,15.4%已签约
经历了春招季,迈向 6 月毕业季,一些毕业生已经拿到 Offer 并完成签约。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截至 4 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6.7%已收获 Offer,低于 2021年的 62.8%。其中,获得 1-3 个 Offer 的占比 38.1%,低于 2021 年的 48.9%。15.4%有求职计划的毕业生已签约,低于 2021 年的 18.3%。与签约率相比,求职录取率的降幅更显著,从侧面反映出招聘岗位减少,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余地缩小。
8.1%12.9%14.2%20.2%28...
篇二: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2022年全国两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讲述人:xxx时间:2022年3月xx日
2022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目录CONTENTE012022年全国两会时间及议程022022年全国两关热点关注032022年两会十大热点话题042022年全国两会社会调查结果
2022 年全国两会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5日北京2022 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3月4日北京
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1 1审查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 2审查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3 3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4 4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议案5 5
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6 6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草案)》的议案7 7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8 8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9 9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10
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1 1列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2 2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在稳增长方面 第一是大学生就业难。据统计,2022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创历史新高。这给就业市场带来极大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极大人力资本损失。 第二是防疫政策仍然制约经济活力。虽然中央几次提出各地防疫不能过度,但仍缺乏有效机制尽量减小防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第三是小微企业面临需求不足成本冲击的压力,生存仍然困难,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还在推进,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及潜在风险也在积累,预计会有很多议题建议。 第四是短期如何保证GDP增速在一定水平以上,只有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速度,才能稳就业、促需求。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 在促发展方面 第一,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建议。 第二,相关的如何鼓励创新的政策会被讨论,如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创新型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改变研究人员激励机制等。 第三,如何推进区域规划和大城市群建设,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缓解南北分化等也是长期热点问题。 第四,由于当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生育率降低,影响未来持续发展,如何推动人口增长预计也是热议问题。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 在调结构方面 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话题,预计将就捐赠制度建设、个税进一步调整、社会保障改革等提出很多议题。 乡村振兴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但振兴模式和发力方向长期存在争议,预计会继续是热点议题。 第三是房产税和住房市场改革议题,近年国家多次发声开征房产税,并且在多地试点,但具体做法不一,如何及何时推广到全国仍无定论,给代表提议案留出较多空间。 第四,碳减排及绿色发展,今年的电荒是对激进碳减排的一个警醒,如何有序推进绿色发展是经济问题,也是技术问题。 第五,反垄断,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对平台垄断进行了规范,但反垄断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扩展的内容, 第六,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教育内容、教育机构设置,以及中小学教培市场如何发展都可能成为热议问题。
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条件下,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稳定国际环境也将是中国面临的切实问题。诸如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能源和粮食安全等也可能是重要议题。国际合作稳定国际环境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能源和粮食安全
激发青年参与 促进共同富裕 1青年网友对共同富裕满怀期待,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一起建设。对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规范和调节高收入,提升困难家庭收入水平等共同富裕过程中的财富分配状况话题表示关注。青年是通往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生力军”网友建议改善收入群体结构,为青年发展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激发青年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位青年都成为共同富裕的积极贡献者与见证者。要促进青年发展,投身乡村振兴,实施“家燕归巢”,吸引青年回流,不断提升青年创新创业的质量,以青年力量带动地区富裕,让青年群体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严厉打击拐卖虐待妇女儿童等犯罪行为 2一些青年网友提出,一直以来我国积极应对拐卖人口犯罪挑战,但是在拐骗、绑架、收买、贩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违规生育,非法收留抚养儿童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希望能够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链,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普遍呼吁,严厉打击拐卖犯罪团伙,组织排查拐买频发的重点地区,避免熟人社会包庇纵容,及时解救被拐卖受害人; 加大保护妇女儿童安全的司法力度,提高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刑度上限,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力震慑和惩处拐卖妇女儿童的不法分子; 关心关爱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提供帮助,提高青少年反拐警惕性和人身安全意识。
深化“双减”举措促进教育实质公平 3一些青年网友对“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效表示担忧,认为校外培训恐升级成“私教”,从培训“孩子”升级为培训“家长”,教育将继续面临新的“内卷”现象。此外,部分青年担忧孩子因“双减”后难以适应“慢节奏”的教育模式而导致成绩下滑,大量“空余”时间而带来陪伴“空白”的问题。落实“双减” 切实落实“双减”,严格监管和坚决治理校外培训行业,帮助偏航的教育航船矫正方向,实现教育公平; 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以“增”促“减”,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 推动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力量填补孩子课余“空白”时间,缓解青年育儿压力。
加快出台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 4不少青年网友表示,尽管“三孩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但仅放开生育子女数量限制是远远不够的,当前更为紧迫的是出台更多鼓励、支持生育的配套政策。生育政策配套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落实父母婚前检查、母亲孕期保健、产前诊断等环节的工作,在儿童成长不同阶段做好不同的保健服务;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切实优化生育环境;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有针对性地解决女性就业排挤、青年住房困难以及“三育”负担问题等。
帮扶重点青年群体就业创业 5不少青年网友关注到,近期国家、地方层面推出诸多便利政策,从搭台牵线到政策倾斜,从真金白银破除创业难点,到便利住房落户解决后顾之忧,一系列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礼包”纷纷出炉。《“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还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并作出了单独的部署安排。此外,网友纷纷点赞团中央对低收入家庭毕业生的就业帮扶计划,但受逐年增多的毕业人数和疫情的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旧严峻。帮扶青年群体 要增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对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分类指导和跟踪帮扶,引导其自立自强; 开发更多符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最大程度实现人岗相适; 鼓励支持青年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加强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意识。 此外,对于往届未就业毕业生也希望国家能够出台相关帮扶举措。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6不少青年网友关注职业教育发展话题,认为当前仍存在办学规模大而不强、职业认可度低、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认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希望可以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提升职校口碑,让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职业教育 希望更好融通校企合作渠道,提升就业质量; 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学历含金量,提升青年劳动力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 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培养更多青年技能人才,为国家建设技能型社会添砖加瓦。
北京冬奥会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7青年网友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聚焦于:一是跨越国界的以团结、友谊、公平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二是肯定中国青年在冬奥舞台上的精彩演绎,从“鸟巢一代”到“平视世界的一代”;三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达与鲜活实践,北京冬奥会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获得青年网友的赞赏。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以冬奥会为契机,将“一起向未来”的口号落实到地,点燃青年群体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 要进一步发扬奥运精神,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通过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数字经济下青年劳动者权益保护 8在新技术应用背景下,许多青年投身于数字经济行业。许多青年网友呼吁,应加强数字经济下青年劳动者的权益维护,解决青年劳动者在新业态中面临的岗位不稳定、工作与非工作时间模糊、“全员加班文化”盛行等问题。劳动者权益保护 制定符合新业态用工特征的劳动标准体系,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安全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杜绝“996加班文化”和所谓“狼性文化”; 完善社保政策和服务,积极探索“一窗受理”模式,建立适应新业态的职工劳动保障模式,促进青年劳动者社会保障及劳动保护体系的完善; 建立健全专业技术等级认定制度,围绕新职业、新业态开设新的专业技术等级评审认定,打通从业人员职业上升通道。
加快建设尖端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9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空天科技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成果备受青年网友关注,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之年,大家认为高端芯片制造等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问题。未来国与国的竞争是科技竞争,而青年科研队伍是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力量,要创造条件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科技人才培养 健全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机制,使得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在国内科技资源和科技平台下竞相涌现; 加强系统设计,从教育、培养、资助等全成长过程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 优化研究氛围,创造青年科研人员可以进行潜心研究的外部环境。
构建良好网络秩序 防范新技术风险10许多青年网友认为当前在新技术为支撑的网络空间中违反法律的现象依旧层出不穷,网络色情、流量造假、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等问题屡见不鲜,扰乱网络舆论环境,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网络秩序 应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修订工作,健全检察公益诉讼法律体系,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推动互联网平台企业依法规范发展; 要强化对新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用新技术应对网络“乱象”,切实提高对新型风险识别预警防控和化解能力; 要高度警惕疫情影响下私募基金、网贷平台、长租公寓等经营风险,警惕资本操控网络舆论,建立政法机关、金融机构、行业监管部门、网信部门、公安部门等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64.8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明确2021年是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落实年”。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取得新成效,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点滴务实举措获得网友认可,汇聚成法治中国建设的“成绩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参天大树”更加枝繁叶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十四五”时期,网友表示最期待“加强对司法活动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援助和国家司法救助制度”。针对如何加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案不立、压案不查、有罪不究”、违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备受关注。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十个年头,十年磨一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本次两会调查中,“从严治党”再次受到网友重点关注。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网友对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何期待?人民网此次全国两会调查显示,“强化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和家风监督”“加强对医疗、食品安全、养老金等领域的监督”“完善监督执纪执法权力运行内控机制,解决‘灯下黑’问题”三项得票最高。对此,网友还纷纷留言表示,希望减少“文山会海”“不搞形式主义”、少一些务虚工作多一些深入一线密切联系群众。从“打虎”“拍蝇”“猎狐”的震慑,到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举措中,“严惩腐败分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反腐败工作愈发规范化、法制化、正规化”“扫黑除恶破伞,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让网民感触最深。
52.1 % %“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网友最关心的社会保障话题涵盖“提出健全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加大对涉医保基金违法行为处罚力度”等多个领域。“底线”的刻度,标注着民生的温度。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面向“十四五”,一项项民生制度创新,社会保障网越织越密,百姓日子越来越安稳,让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篇三: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22 届毕业生就业促进周暨“百日冲刺” 行动工作方案为抢抓我校毕业生离校前的求职关键期,全力促进我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 2022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开展“百日冲刺”系列活动的通知》要求, 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现制定就业促进周暨“百日冲刺”行动工作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在毕业生离校前的关键时期,通过开展“就业促进周”和“百日冲刺行动”系列活动,多措并举,畅通毕业生就业岗位信息获取渠道,增加有效岗位供给,推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确保 2022 届我校毕业生离校前就业情况保持稳定。
二、活动主题 千方百计拓岗位、攻坚克难促就业 三、活动时间 1.就业促进周:2022 年 5 月 9 日——5 月 15 日 2.百日冲刺行动:2022 年 5 月初—— 8 月中旬 四、活动组织
就业指导处主办,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协办。
五、工作步骤 1.
动员部署阶段 (4
月 月
27 日至5 5月 月
6 6 日) ) 。转发教育部及教育厅活动通知,并结合我校就业工作实际情况部署活动任务,对各学院工作提出要求。
2.
组织实施阶段 (5
月 月
7 7 日至
8 8月 月
15 日) )。
。配合省级“就业促进周”和“百日冲刺”系列活动,推进我校各项活动各项工作落 实,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工作动态。
3.
总结宣传阶段
( (8 8月 月
15 日至
8 8月 月
20 日) ) 。各学院认真做好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梳理典型经验,适时进行情况汇报,各学院将活 动开展情况汇总上报就业指导处。
六、活动内容 (一) ) 就业促进周活动内容
“就业促进周”活动期间,就业处组织开展岗位拓展、网络 专场招聘、供需对接等活动。各学院要结合活动内容和就业推进情 况,持续开展毕业生就业促进活动。
1.
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活动,营造全员共同关注、广泛支持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全力促进我校 2022 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2.
开展系列招聘活动
(1)对接国家平台。对接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2)对接专场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省发改委等有关厅局组织的“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养老服务类、医学卫生类、民营企业网络招聘周、中小企业 网络招聘月、促进周专场双选会等专场招聘活动。
(3)广泛开展校园双选活动。不定期举办线上校园招聘会, 积极邀请与学校专业对口、对学生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企业,各学院要主动组织线上专场招聘宣讲会,确保每个专业最少举办 1 场, 向毕业生推荐的有效岗位比例要达到 1:10 以上。
3.
开展校企供需精准对接活动
(1)宣传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积极做好活动宣传,做好第二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申报工作。
(2)开展供需精准对接活动。各学院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地方企业或项目,推动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定向 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基地、人力资源提升等项目,助力学校 培养更多适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
4.
开展 “ 云 ” 就业专项活动
(1)开展公益直播课和直播带岗活动。组织收看“凝心聚力 助就业不负韶华早扬帆——‘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和 “同心战疫助就业”直播带岗等系列。
(2)“云上”活动,提升学校就业育人水平和育人实效,引导 2022届我校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尽快投身求职行动,尽早实现就业。
(3)提供就业“云”服务。组织用人单位利用学校就业信息 平台开展在线招聘,实现用人单位空中宣讲、在线招聘、网上签 约。
( ( 二) ) 百日冲刺活动内容
1.
开展系列招聘活动
(1)发挥国家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全国 2022 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辐射和影响力,持续拓展人才供需大会线上双选活动范围和参与毕业生数量,提高线上岗位资源共享和利用率, 为毕业生提供全天候网络就业服务。
(2)校园市场线上线下双选活动。学校根据疫情防控要求, 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举办线上或线下校园招聘会、宣讲会确保有就业意愿毕业生获得足够岗位信息。
2.
开展全员联动开发共享岗位专项行动
(1)广拓岗位收集渠道。积极梳理汇总招才引智、毕业生就 业创业政策,征集本系统、本行业、本区域 2022 年高校毕业生需求,向人才需求迫切的基层社区、康养产业、辅警、农业及重点 建设项目等领域拓展就业空间,尽最大努力开辟更多就业岗位。
(2)全员动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调动职能部门、各学院以及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等一切力量,广泛联系用人单位收集岗位信息。
(3)岗位信息共享。完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与 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丁香人才网等网站对接,打通省校、校校 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就业信息互通共享,提高招聘成功率。
3.
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
(1)开展访企拓岗活动。书记校长持续带头走进行业、走进 企业,深入开展社会需求、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推动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书记、校长走访不少于100 家用人单位。
(2)完成访企拓岗活动考核。按照《省教育厅办公室 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 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和专项行动督促考核
办法,统计访企拓岗促 就业专项行动情况,跟进活动进度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4.
开展精准就业指导服务专项活动
(1)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活动。梳理汇总我省就业创业有关政策,发放、宣传《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政策海报》、《省大中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手册》,将国家和我省促就业政策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政策宣传专栏进行展示。深入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毕业生群等渠道及时转发毕业生,通过政策形势讲座、优秀校友榜样引路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毕业生知晓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2)开展公益直播课和直播带岗活动。抓住毕业生求职择业冲刺期,针对毕业生求职择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职业决策困惑、需要的求职面试技巧和岗位信息精准推送,持续组织收看“空中教研室聚力共成长——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集体备课”、 就业指导服务公益直播课和直播带岗等活动。根据毕业生专业方向和就业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坚定求职方向,主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
(3)开展就业主题教育活动。各学院要积极开展“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毕业班就业主题班会,深入学习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所思、所想、 所盼,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帮助毕业生把好人生方向、打好人生底色、找准人生定位,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积极主动就业创业,在国家最急需的岗位和领域上贡献智慧、建功立业。
5.
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行动
(1)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面向 2022 届低收入家庭、孤儿大学生、残疾大学生等就业重点群体毕业生,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培 训,提升重点群体求职能力。
(2)开展专场帮扶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开展低收入家庭、残疾、少数民族、退役大学生士兵等特殊群体 毕业生专场双选活动,引导就业困难群体积极求职。开展“跟踪帮扶保就业”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跟踪帮扶保就业”专项行动,重点做好困难群体的“一对一”帮扶工作, 坚持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帮扶,至少为每名就业困难群体毕业生精准推送3条以上岗位信息,确保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困难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高于全校整体水平。
6.
宣传报道
对接学校宣传部门,将就业促进周“百日冲刺”活
动进行宣 传报道,扩大活动影响面,吸引更多用人单位走进校园开展招聘活动。各学院间开展活动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分享,提高就业工作能力和水平。
篇四: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2 2022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青年党员企业高管习 学习 2022 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1 全国两会隆重开幕,在新冠疫情持续不断、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国际格局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重要时刻,世界对中国两会充满了期待。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汪洋主席的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世界发展的十字路口,报告向全社会传递了强烈的信心和坚定的决心,中国将持续为全球共克时艰、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我听了之后,感到特别踏实,又特别振奋。通过认真学习,我有三点深刻感受。
一是得来殊为不易的成绩更加彰显中国道路的优越性。过去一年,我国面临形势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肩负任务的繁重性和艰巨性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一年来,全国上下勤力同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5%,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我作为一名侨企负责人,对克强总理讲到的“殊为不易”感同身受、深有体会。这来之不易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攻坚克难的结果,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充分彰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力体现。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独特优越性。
二是惠企暖企政策将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爬坡过坎。在克强总理的报告中,55次提到“企业”,7次提到“减税”,送出多个“硬核”惠企“大礼包”,以税费的“减法”,实现市场活力的“乘法”。比如,新增财力下沉基层,中央财政将加大对地方财力支持,补助资金直达市县;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返还,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政策为企业雪中送
炭,利好中小企业,必将助力企业焕发生机、健康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三是人民福祉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根本。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的民生政策基调。系列政府工作目标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实际举措显示出国家政策与人民期望同步,体现了人民为本的理念。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包括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等等,让我深刻感受到党委政府对社会关切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回应。
今天上午,我们集团党支部专程组织全体党员集中收看“两会”,激扬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企业高管,我将胸怀“国之大者”,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奋力进取,担当作为,建功新时代,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 年两会感悟感想心得体会 2- 两会与惊蛰一起出发让这个春天充满希望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钩。”宋代陆游的《春睛泛舟》充分表达了惊蛰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惊蛰到,出来冒冒泡,伸伸腿弯弯腰,春光明媚要趁早。祖国风光无限好,两会启程在今朝。告别潜伏,成功吹响集结号!两会恰逢节气惊蛰,当充满希望的节气惊蛰和承载着希望的两会一起出发,这个春天就注定不平凡。对此,我们年轻干部都应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强素质、增才干、补短板,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年轻于部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负重托。年轻干部能否“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从政第一步,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大背景下站稳立场,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作为年轻干部要牢牢记住坚定心中的信念是终身课题,时刻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要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就要把加强学习作为终身任务,将学习作为进步的阶梯,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在坚持不懈的学习中成长成才,争做人民的好干部。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速度之快,年轻干部要置身于世界格局中,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就需要在工作中勤学善学,把学习当作乐趣和享受,保持学习的动力,向群众学习,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拜人民为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锻炼是年轻干部提高能力的大熔炉,实践锻炼是砥砺人生的磨刀石。实践锻炼在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方面具有极强的“增智效应”和“牵动效应”。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对年轻干部来说,只有到乡村振兴一线、应急处置一线、重点工程一线多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一些“磕磕绊绊”的历练,不断经受大事急事难事烦事的考验,才能进一步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真正练就一身过硬素质和高强本领。
惊蛰释放魅力,春日打响战斗力,春光无限分外俏,两会召开看今朝,白云点缀尽妖娆,心高志远任远跳,春色秀美来相邀,春华秋实看今朝!让我们在这个不平凡的春天里,与两会和惊蛰一起出发,怀揣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勤学善学,在坚持不懈地学习中成长成才,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中不断砥砺品质、锤炼能力和作风,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22年全国两会热点关注心得体会2022年全国两会在即,当前中国经济依然面临“需求不足、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压力。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等长期问题也是历年两会热点。预计今年两会代表议题仍将围绕短期稳增长,长期促发展和调结构为主。
在稳增长方面,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当前,稳增长面临如下几个重点待议问题。
第一是大学生就业难。据统计,2022年毕业大学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创历史新高。这给就业市场带来极大压力,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极大人力资本损失。第二是防疫政策仍然制约经济活力。虽然中央几次提出各地防疫不能过度,但仍缺乏有效机制尽量减小防疫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第三是小微企业面临需求不足成本冲击的压力,生存仍然困难,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还在推进,但这些政策的效果及潜在风险也在积累,预计会有很多议题建议。第四是短期如何保证GDP增速在一定水平以上,只有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速度,才能稳就业、促需求。
在促发展这一长期话题上,预计以下问题将会是热点议题。第一,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尤其是对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建议。第二,相关的如何鼓励创新的政策会被讨论,如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学研结合、鼓励创新型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改变研究人员激励机制等。第三,如何推进区域规划和大城市群建设,推动京津冀体化,缓解南北分化等也是长期热点问题。第四,由于当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生育率降低,影响未来持续发展,如何推动人口增长预计也是热议问题。
在调结构方面,中国面临的一些长期结构性问题多年来一直是热点问题,预计今年也不例外。比如收入分配和共同富裕话题,预计将就捐赠制度建设、个税进一步调整、社会保障改革等提出很多议题。此外,乡村振兴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但振兴模式和发力方向长期存在争议,预计会继续是热点议题。第三是房产税和住房市场改革议题,近年国家多次发声开征房产税,并且在多地试点,但具体做法不如何及何时推广到全国仍无定论,给代表提议案留出较多空间。
相关的议案还有关于保障房建设、房地产市场管理等。第四,碳减排及绿色发展,今年的电荒是对激进碳减排的一个警醒,如何有序推进绿色发展是经济问题,也是技术问题。第五,反垄断,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对平台垄断进行了规范,但反垄断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扩展的内容,比如大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不对等交易,大量应收账款产生及拖欠等,本质上也是反垄断应该覆盖的内容。第六,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招生数量、教育内容、教育机构设置,以及中小学教培市场如何发展都可能成为热议问题。
在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条件下,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稳定国际环境
也将是中国面临的切实问题。诸如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能源和粮食安全等也可能是重要议题。
总之,当前中国面临内的外部经济形势比较复杂,很多方面面临改革压力,全国两会给充分讨论这些议题提供了平台。期待代表委员们发挥专业优势,对相应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提案议案。
习 青年干部学习 2022 年全国“ 两会” 精神心得体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会议将释放出的中国发展的信号和看点。作为年轻干部要从会议看点传递的信息中,读懂为民“初心”“细心”“决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征程上书写人民满意的新答卷。
从“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的看点,读懂“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初心。当前,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与此同时,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国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住经济大盘,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取得先机。我们要从“稳定经济大盘怎样发力”的看点读懂为民的初心,稳经济的目的是稳住民生底线。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涵养“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的看点,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心。从要继续保持居民消费价格平稳,保护好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住房关乎千家万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任务艰巨,到三孩生育政策落地、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关切。每一项都属于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员干部从“民生保障如何持续加力”的看点中读懂“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心,主动深入人民群众,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做。真正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拉下面子、放下架子、俯下身子,面对面、心连心去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发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走出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新路子。
从“地方组织法怎么修改”的看点,读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地方组织法于 1979 年通过,历经五次修改。2021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决定,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修改地方组织法是继修改全国人大组织法之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举措。多次修改是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予以细化,让各级人民政府更能“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党员干部要从“地方组织法怎么修”的看点中读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牢记为人民谋幸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彻 学习贯彻 2022 年全 国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统揽全局、领航把舵、沉着应对,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奋斗、一起攻坚克难、疫情防控成绩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的伟大成就,全面彰显了我国在与疫情、全球低通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风险的较量
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报告,我完全赞成和拥护。数次通读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过去一年多来,国务院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决策果断、出手有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关注民生、回应诉求,体现了驾驭复杂局面的领导能力、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我特别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高尚情怀。山西省委省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理念,结合山西实际情况提两条建议。
第一条是关于医疗方面的,建议国家在山西医科院校重点实验室建立、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端医疗人才引进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山西的财政和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山西整体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晋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同时还能有效推动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助力山西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
第二条是关于产业方面的,建议将山西纳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设立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以及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东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 8 个国家枢纽节点,但...
篇五: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22 届 XXXX 就业形势与就业问题分析2022 届 XXX 专业共有毕业生 148 人、其中男生 82 人、女生 66 人、中共党员 8 人、“七类”人员 14 人,退役复学 3 人。一.当下面临的就业形势1. 就业选择具有单一性和盲目性:通过两次就业意愿调查,结果显示 60%的同学把进入体制内作为第一选择,盲目跟风报考,对于成为监狱、戒毒人民警察执念较深。2. 专升本意愿强烈:从 2021 年专升本政策放开后,专升本热度越来越高,有近 20%学生把升学作为首选,还有近 25%学生作为第二选择。3. “慢就业”现象趋向明显:学生就业危机意识不强,近三成学生认为毕业时未找到工作将继续考公、考编。仅有 50%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4. 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近四成学生没有具体规划,认为先参加公考以后再说,存在盲目报考、选岗的情况,没有根据自身竞争力来选择。二.推进就业工作采取的措施1. 做好就业摸底:分别在 2021 年 6 月学生离校和 2022 年 12 月学生实习结束期间开展了两次就业意愿调研,2022 年 3 月2. 精准帮扶开展就业工作根据前期就业意愿调研和就业摸底情况,将 148 名学生进行了精确分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方式促就业,逐一解决。对于积极找工作的学生:做好就业咨询、就业礼仪、就业技巧和就业信息宣传等工作。对准备公考、专升本的学生:鼓励积极备考,主动分享备考经验。困难学生要一对一进行就业帮扶,建立就业帮扶台账,通过 “打感情牌”的沟通方式“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关心关爱”, 准确掌握困难学生的基本状况、就业倾向和就业意愿,精准推荐就业信息。具体分类:(1)备考公务员学生(2)备考专升本学生(3)自主实习学生(4)其他就业学生3. 发挥党员和区队干部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党员和区队主要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积极就业。同时配合老师与区队同学保持联系,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每名区队干部负责若干名同学日常联系,获取最新情况。及时和老师反馈信息,并给出相应建议。4. 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每周定时通过微信视频、电话、QQ 等社交工具积极与学生线上保持联系。每日在区队微信群、QQ 群同步最新招聘岗位信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开小窗耐心给予学生就业专业指导。同时加强家校协作,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就业心态、计划等,助力学生就业。三.就业工作推进计划时间表
2022 年 3 月 11 日时间节点 主要内容 进度2021 年 6 月 主题队会:就业方向宣传、制定计划(公考、专升本)
完成2021 年 6-12 月第一次就业意愿调查、建立专升本群(64 人),详细介绍专升本学校、报考专业、考试科目等,收集分享往年考试大纲、参考分数线、复习资料等。完成2022 年 1-3 月与学生逐一电话沟通,再次确认就业意愿,备考进度、备选计划、省考选岗、专升本等情况,同时做好详细记录。无备考计划的的同学继续推进就业3.26 前2022 年 4 月初步了解学生公考笔试情况,引导发挥不理想及未参考的同学积极就业,根据学生分类,有针对性给予指导。4.15 2022 年 5 月专升本结果陆续公布,积极引导未上线学生参加招聘,如各地市辅警、三支一扶、事业单位招考等。鼓励符合要求的学生前往校企合作单位。5 月下旬2022 年 6 月充分利用学生到校领取毕业证的时候,结合学校招聘会,对未就业的学生进行突破。同时发动已就业的同学协助推进。6 月底完成80%就业率2022 年 7-8 月利用暑假时间,集中力量对重点对象进行帮扶,确保完成 85%就业率,同时要及时更新已上传就业信息。7 月底完成85%就业率
篇六:2022两会大学生就业
两会建议提案凝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关注两会期间�大学生就业又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87.4%�圆满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为促进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近几年来两会的建议、提案�去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代表、委员对大学生就业给予的关注是空前的。仅教育部就收到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提案达 200 多件�涉及完善配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参军入伍、服务外包企业吸纳毕业生、强化就业创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多个方面。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农村就业并提出多项鼓励政策。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
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稳中有升。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截至 2009年 9 月 1 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74��与 2008 年同比略有上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性�并深入有关省市、高校视察�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发挥才干�要求各地和高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信息�疏通就业渠道�加强困难群体帮扶�使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去年年初�国务院先后召开常务会议和电视电话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出台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大政策�并推动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政策落实。
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有关部门积极采纳两会建
议、提案�出重拳、打组合拳�制定出台一整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包括对到中西部农村基层服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鼓励科研单位聘用毕业生、实施三年百万见习计划等。
各地党委、政府以空前的力度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31 个省市均出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地方性文件�并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宁夏投入 1.47 亿元资金�开展九项就业计划�落实 1.85 万个毕业生就业岗位�南京、长沙等地对于企业新增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给予一次性补贴�北京对科研助理和社区服务项目出台了优先落户、期满续聘等多项优惠政策�重庆国有大中型企业吸纳毕业生比上年翻一番。
教育系统“超常规”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
教育部对两会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高度重视�围绕代表、委员们提出的各项建议�专程赴重庆、辽宁、湖北等 14 个省份开展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 40 多个�并实地到 90 多所高校督查调研。结合两会代表、委员建议�教育部提出�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教育系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成立了部领导牵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非常时期、非常决心、非常举措”和解放思想、深入挖潜、积极作为、实事求是的工作要求�先后召开了 10 次党组会和部长办公会研究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立足教育系统自身挖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制定出台了落实国办文件精神的 29 个配套文件�其中教育部牵头制定下发的文件就达 19 个。
就业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契机�相关领域制度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着力把解决现实就业问题与深化教育改革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快
推进了六个相关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建立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基本制度�特别是有关部门积极吸纳两会建议提案�出台了高校毕业生服义务兵役补偿学费、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新政策�10 余万名大学生参军入伍�实现了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历史性突破。二是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开通 38 个类别的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增招 3.8 万人�开启了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是扩大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16.4 万名毕业生奔赴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推进了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创新�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据商务部统计�2009 年服务外包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近 50 万人�建设了大批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五是以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应科研活动规律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合同制管理为基本模式的专职科研队伍。六是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共招募毕业生 32 万余人�同比增加 17 万余人。通过以上六项措施�直接解决了 100 多万名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成效显著。高等学校通过开展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等方式�充分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全力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截至去年 7 月�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举办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 1 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 300 多万条。
2010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 630 余万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仍十分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河南、安徽等代表团和九三学社中央都表示要将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重点提案提交会议审议。据悉�中央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 2010 年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的新政策�力争在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到社区就业、到基层农技推广站点、乡镇医疗机构就业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武汉新华推出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
武汉新华电脑学校精心打造的“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为大学生量身打造�推出半年制动漫、环艺、网络技术和广告传媒专业�报名即签订就业协议。
新华教育�诚信天下。武汉新华电脑学校会将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长期持续下去�并会将专业做进一步整合�切实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走出困境�让大学生的明天会更好�
本文由武汉新华电脑学校职业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