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2篇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 录部编版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实录第一部分 习情境导入,检查预习师: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齐聚杨家岭大礼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2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
部编版八年级《回忆我的母亲》教学实录 第一部分习 情境导入,检查预习 师:1944 年 4 月 10 日,延安各界代表 1000 多人齐聚杨家岭大礼堂,以空前隆重的仪式和沉痛的心情。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追悼大会。逝者既不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也不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抗日英雄,而是一位平凡、普通却又伟大的母亲。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和周恩来、林伯渠、谢觉哉等中央、边区党政军负责人一起参加了追悼大会,并亲笔题写了挽联,对这位母亲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她朴实而光辉的一生表示敬佩和感激,感谢她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位英雄,感谢她为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培养了一位杰出的领袖。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她就是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
大家听了,有什么感觉? 生 1:太了不起了!
生 2:领袖们都对母亲肃然起敬!
师:是啊!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有说一遍,有说两遍,有说三遍的)好,同学们大多读了一遍,有部分同学读了两遍,极个别同学读了三遍。我们先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看看这些字词,你会读吗? :
屏显:读准字音 佃农(
)祖籍(
)仪陇(
)溺死(
)劳碌(
)私塾(
)
衙门(
)横蛮(
)不辍劳作(
)饱尝(
)妯娌(
)
和睦(
)差役(
)迁徙(
)
生 3:读字音。
生 4 板演易写错的字:辍、睦、徙 师:看来有些同学预习时有点偷懒,对一篇课文的理解,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很重要。大家在本子上再写一遍。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
屏显:
【学习目标】
1、了解母亲的平凡伟大。(重点)
2、学习语言的质朴无华。(重点)
3、体会情感的博大深沉。(难点)
第二部分
大 跳读,识母亲平凡伟大
师:钟太夫人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礼遇?她是怎样的人?让我们走进《回忆我的母亲》,走近钟太夫人。请大家翻开课本,找到大屏上的两段话,自由读一读:
屏显:
1.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
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 ...... 16.。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生 5:读 生 6:读 师:作者开门见山写到“我爱母亲”,但是临终前也未曾见上一面,他爱母亲吗?母亲是怎样的人?请大家从文中找答案,用下面的句式来说话,注意带着情感说话:
母亲,您是那么 (性格/品质),我记得 (时间/时代背景), (事情)。
师:谁来说一说? 生 7:母亲,您是那么勤劳,我记得幼时,您整日劳碌着。
师:母亲怎么“劳碌”呢?找一找,有没有更具体的叙述? 生 7:第 4 段写母亲一早起来要煮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
生 8:第 6 段,还亲手纺线。
生 9:还有第 7 段,砍柴。
师:好,家里人多,活也多,母亲任劳任怨,很勤劳。继续。
生 10:母亲,您是那么聪明能干,我记得幼时,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您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师:“却”可以改为“总”吗? 生 10:不可以...... 师:大家想一想,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 11:我们觉得可以,总能更能突出母亲的智慧能干,她总能把粗糙的饭做得有滋有味。
师:嗯嗯,你说得也有道理。同学们想一想,“却”是表示什么意思的连词呢? 生:转折。
师:那这句话和谁形成转折?再想一想。
生 12:不可以。因为,这里主要形成和地主富人家形成对比,被他们不屑一看的饭做得有滋有味,那才叫一个聪明能干。
师:太棒了!形成了对比,来突出母亲的勤劳能干。这些都是儿时的记忆,是母亲的天性使然。有没有哪种品质,是为生活打磨所致?继续。
生 13:母亲,您是那么和蔼可亲,我记得幼时,您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我们这样的大家庭里,大家相处都很和睦。
生 14:母亲,您是那么宽厚仁慈,我记得一直以来,您同情贫苦的人,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生 15:母亲,您是那么深明大义,我记得新旧思想尖锐冲突下,我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师:一家人东挪西借供作者读书,盼他“支撑门户”。也就是考科举,走仕途。可是朱德却要去革命救国。当时,家人不理解,包括很疼爱朱德的养父——伯父也认为“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母亲不反对,还给予慰勉,同学们觉得可信吗? 生 16:可信,母亲是有思想基础的。作者其实是深受母亲影响。第 7 段、8 段和12 段都写了:母亲同情贫苦人,周济比自己还穷的亲戚,境遇凄惨时同情穷苦农民、反感为富不仁者,期望中国民族解放成功。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是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日益坚强起来,在被压迫中增强了反抗意识的。而这些,也影响了作者。
生 17:母亲,您是那么支持我,同情革命,我记得抗战以后,您知道我所做的事业,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知道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师:大家说得很好!看来,大多数同学读得还是很细致的。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有朴素的阶级意识、深明大义、支持革命、同情革命的人。大家看出这些事情,作者写起来一点不杂乱,用了什么顺序? 生:时间顺序。
屏显:
师:关于母亲的回忆,事情一定很多。但是作者选择了典型的材料,以时间为序,写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革命阶段,母亲给作者的启示、鼓励和支持。这些启示、鼓励和支持,又无不表现着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勤劳本色。
这是作者看到的、了解的、被特定的时代打磨出勤劳坚强品质的母亲。这是一个属于作者生活和记忆的“母亲”。这也是散文的一个特点:散文是作者特殊体验的呈现。请同学们记下来。作者深深爱着母亲。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采访过他,文中有这样一段:
:
屏显:
提起了母亲,朱德将军满脸温情和悲痛。生他的时候,母亲不过二十刚过 的年龄。她比一般妇女要高大一些,强壮一些,裤子和短褂上,左一块右一块都是补丁,两只手上突显着粗粗的血管,由于操劳过度,面色已是黝黑,蓬蓬的头发在后颈上挽成一个发髻,两只大大的褐色眼睛里充满了贤惠,充满了忧愁。
——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钟太夫人其人】
朱德的母亲出身于一个贫寒的流动艺人家庭。在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嫁给仪陇马鞍场的朱家老二——朱世林。朱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明末清初,连年战争的四川,人烟稀薄,朱家便由广东迁到这里,成了“客籍”人。他们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十分贫苦。朱母身体高大结实,因此嫁到朱家之后,就成了朱家的主要劳动力。周恩来总理在公祭大会上说:钟太夫人以勤劳的习惯、革命的意志教养了朱德。支持、鼓励朱德参加革命。
公祭大会上 中共中央的挽联:八路军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 。
毛泽东的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 。
周恩来等共挽 : 教子成民族英雄 ,举世共钦贤母范;
毕生为劳动妇女 ,故乡永保好家风。
师:大家看,钟太夫人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这样伟大的母亲,朱德怎不爱呢!
第三部分
华 细读,品语言质朴无华
达 (一)体会夹叙夹议的表达 师:母亲深爱着作者,用她的勤劳、坚强支持并影响着作者。作者也深爱着母亲。作者对母亲的爱是深厚的,他语言的表达有什么特点呢? 生 18:感觉作者的语言很朴实,不华丽。
师:怎样的语言是华丽的呢? 生 18:使用修辞的吧。
生 19:有描写的。
生 20:文绉绉的......(生笑)
师:什么样的语言叫文绉绉?(生笑)
生 20:引用一些诗句啊,名言啊,修饰词比较多。
师:对!生动形象的语言,修饰、渲染的多,往往文学味十足。那么,怎样的语言是朴实的呢?说说你的看法。
生 21:没有修饰和渲染,没有修辞,没有描写。
师:那,有什么?大家找出句子,细细读一读,品一品。
:
屏显:
1.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来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师:八个孩子多吗? 生:多!
师:是啊!前面加了一个“只”,你看出了什么? 生 22:母亲觉得少。因为,她生了十三个儿女,被迫溺死了 5 个。她是心有不忍的。
师:是啊!“只”是个副词。如果,你是母亲,那时那刻,你会怎么想?
生 23:心如刀割。
师:你会怎么想?用第一人称,心理描写,就是心里话。
生 23:孩子,你不要怪妈妈啊!我也没有办法,我心里痛得要死啊!
师:好!心痛!无奈!作者写了吗? 生:没有。
师:作者怎么写的?读: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
生读。
生 24:作者直接写的感受。
师:这是作者的感受。这是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的想法。
生:议论。
师:好。我们了解“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屏显:
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师:前面几句话呢? 生:记叙。
师:对。简单记叙了事情。我们了解一下“记叙”这种表达方式。
:
屏显:
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师:夹叙夹议。不渲染,不修饰,叙议结合。你读出了什么? 生 25:母亲无限的心酸,更有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体谅。
师:朴实的语言,也含情。同学们可以继续在文中标划出类似的句子。
学生标划夹叙夹议的句子。如:在农民和地主的斗争中,母亲从切身的经验里增强了朴素的阶级意识,并启发了作者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
( ( 二) )处 体会副词、标点的妙处 师:我们再换一种方式。大家看大屏:
屏显:
示例 1:
母亲 是个好劳动
是 总是
亮 天不亮
就起床
煮饭, ,种田
种菜, ,喂猪 师:用诗歌的方式去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一读? 生 26:读。(缺乏节奏感)
师:谁来评价一下? 生 27:他读得节奏感不好。
师:比如......你可以说的具体点,然后自己试一试。
生 27:诗节的形式,就是为了断开一个长句,然后强调。他没断开。(断开读了一下)
生 28:我觉得“总是”要重读一下,这样更能突出母亲的勤劳。
生 29:老师把逗号标红了,也是为了强调吗?他没读出来。
师:大家说得很好!为什么用标红逗号呢?去掉可不可以?改为顿号可不可以?读一读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读。
生 29:逗号停顿的时间比顿号长,更能强调母亲干的活之多,更能突出母亲的勤劳,表达出作者的心疼和关爱。如果没有标点,也起不到强调的作用。
师:你分析得很准确。标点也可以传情。一个“总是”,也让我们看到了母亲成年累月的辛劳,看到了母亲的勤劳。重读中,我们读出了朱德对母亲勤苦劳做的敬重与心疼。勤苦劳做却总也吃不好、穿不好,保护母亲、爱护家人,改变现实、反抗压
迫的种子就在心里悄悄种下了。质朴无华的语言亦能传递出深深的爱。大家在试着读一读第二首“诗”吧!
:
屏显:
示例 2:
大年除夕
地主威胁退佃
逼我们搬家
一家人
哭泣着 连夜分散
人手少、遇天灾
庄稼没收成 母亲没有灰心 她更同情穷苦农民 更反感为富不仁 母亲沉痛的 三言两语的诉说 启发我 反抗压迫 追求光明
生自由读。
师:大家读着这些句子,不觉得这也是一首诗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作者寄情于事,夹叙夹议。他突破家庭的范围,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写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他把深深的敬爱和怀念都渗透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不用铺张渲染的描写,只以朴实、简洁的叙述来表达自己深沉的感情。真挚的情感永远是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华丽,亦或朴实,没有好坏,只有作者个性独特的呈现。独特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表达,也是散文的一大特点。
:
屏显:
寄情于事、夹叙夹议 真挚的情感永远是文章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第四部分
沉 探究,悟情感博大深沉 师:除了爱,你觉得作者对母亲还充满了什么情感?读 14、15、16 段,说说怎么理解这种情感?
:
屏显:
14.我应该 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15.我应该 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16.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师:这三段可以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同学们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了? 生 30:感谢。
师:读读最后一段,还有? 生 30:感恩。
生 31:还有报恩。“尽忠于......” 师:对!“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怎样的痛啊!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朱德的报恩有何不同? 生 30:他把对母亲的回报,给了党和人民。
师:是,这是多么崇高的情感!母亲是伟大的,又是平凡的。她是普通劳动人民的一员。回报母亲,不就是回报人民吗?作者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生 32:抒情。
生 31:还有议论。
:
屏显: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师:去掉可不可以呢? 生讨论。
生 32:不可以,这一段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师:朱德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
篇二: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
9Primary & Secondary Education・Teacher"s journal 中小学教育·回忆我的母亲——课堂实录苗满红 山西省屯留县第三中学校教学过程:师:同学们,母亲对儿女的爱深沉、博大、无私。让我们一生一世都难与报答。现在我让同学们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请大家听一首有关母亲的歌,请大家听后说说母亲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听闫维文的歌《母亲》;听毛阿敏的歌《烛光里的妈妈》)
生1:我上学的费用是母亲夏天采连翘为我交的,母亲就是再忙我放学后也总能吃上热呼呼的饭。生2:母亲每年暑假就把我的棉衣拆洗缝好,一到冬天,我早早的就穿上了,可暖和了。生3:老师,我的母亲去逝了,这么些年我的父亲又当爹又当娘,我能说说我的父亲为我做了些什么吗?师:同学们,刚才这首歌让我们体会了母亲对我们深沉、博大、无私的爱,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体会到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深的无奈,有的只能变成永远的回忆。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是写我们党和国家的著名领导人朱德委员长回忆母亲的一篇感情真挚散文。师:现在我给大家示范朗读这篇散文,大家边听边把有感受的地方在课本上划出来。师生互动:教师范读书课文,学生在课本上划出有感受的地方。师:同学们,请大家读书自己喜欢或自己认为最好的段落(朗读、默读、浏览等,方法不限),然后发言交流感受。生1:老师,我最喜欢“母亲是个好劳动……”这一段,看了这一段,我就想起我的母亲就是这样每天每日的操劳的,种地、种菜、喂猪、喂牛、放羊、做饭,比作者的母亲还忙,但她长得瘦小,没有作者的母亲那样身材高大,我觉得我的母亲为了我们受尽了苦累,我长大了要更好地报达母亲。生2:老师,我最喜欢“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勉强过得下去……”这一段,我就想起我的家虽然也比较困难,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我们的家过得也还像样,我家的调料虽然经常是油盐两种,但油盐罐经常抹的光亮如新;夏天我买不起皮凉鞋,但母亲能用毛线为我钩织出很漂亮的毛线凉鞋,让同学们很羡慕,我觉得我生在我们家也很自豪。生3:老师:我最喜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一段,我的母亲去逝了,我再也不能见她一面了。(哭泣 )生4:老师,我最喜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这一段,我觉得我的母亲虽然很平凡,但我觉得母亲虽然很平凡,但我觉得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为母亲而骄傲,我想我应该好好报答母亲。(大家鼓掌)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很感动人,在同学们的深情叙述中,本文母亲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了。板书: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老师也很感动,老师的母亲也去逝了,老师也写了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老师把它读给大家好吗?生:好,老师,快读吧。师:怀念母亲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时,我一下子觉得好像世界末日到了。母亲,您怎么那么没福?我们的生活条件已经好转的时候,您却要永远离开我们。是您用您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母亲一辈子没有出过远门,等我们有能力让她出门旅游时,她已经坐不了车,整日内能躺在床上;母亲一生粗茶淡饭,等我们有能力给她买许多好东西吃的时候,她却什么也吃不进去了,就是喝口水也会吐出来(这时我的声音哽咽了,强忍着没有哭出来,又想起我母亲临终前的一幕幕)
母亲尽管已病的起不了床,但还是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尽量减少家人的负担。她与疾病顽强斗争的精神和对我们的关心,让我们忘记了她是一个癌症病人。我们全家都倾注了极大的爱,轮流整日整夜地守护着。(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事实是残酷的,我们的爱没能战胜病魔,一个月后母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岁月悠悠……母亲,您安息吧!
(教室里是长时间的沉默)一学生站起来颤声说:老师,我们也写写自己的母亲好吗?师生互动:学生开始写作,我用较小的声音放“母亲”和“烛光里的妈妈”两首歌。
生1:老师,同学们,我的妈妈是个残疾人,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不能下地干活,只能在家里做饭,我家只能靠父亲一人。因此很穷,我以前总认为母亲给我们添麻烦,但现在想想没有了母亲,也许就没有了这个家,我以后要好好孝敬母亲。生2:我的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逝了,父亲又给我领回了一个新妈妈,还有一个小弟弟。我开始一点都不喜欢她们,我觉得她们剥夺了父亲对我的爱,可是我后来发现她对我比对小弟弟都好,于是我开始叫她妈妈了,我觉得我现在很幸福。师:同学们,我们就先交流到这儿,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无论对阅读、还是做人都有很大帮助,课上没有交流到的同学写在日记本上,每人课后收集一句孝敬母亲、报答母亲的话语或段落,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下课)作者简介:苗满红,男,中学高级教师,山西省屯留县第三中学校教导处主任。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四要四不要李孟军 湖北省浠水县松山中学【摘要】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本文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问题思考如下,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整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地理课程的有机整合,是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在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地理教学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1、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西北重镇——新疆维吾尔自治自治区》一课时,我结合教材事先收集大量有代表性的新疆各类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图片,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风蚀地貌、绿洲农业区、当地风土人情等等,以过电影的方式一一飞过,配以欢快的歌曲《新疆好》创设情境,把大家带到了遥远而神奇的西北内陆。片中新疆的各种景观、维吾尔族人身着节日的盛装,跳起优美动人新疆舞,无一不刺激着学生的大脑皮层。一段影视用来导入新课,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激发了学生学习浓厚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大开眼界,心中充满期待,迫切想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知识,这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科学的第二语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中国主要地形区这一内容时,演示交互式的flash课件,用闪烁来突出天山、昆仑